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财务金融经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金融单位;财务风险;风险和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引言
在金融业务的经营活动中,由于外部大环境和内部管理等因素的变化,出现了不能确定或是无法预计的情况,往往会给金融单位造成损失。有买卖业务,就有赚与赔的变动,这是经济规律的最基本的原则,这种变动就是经营风险。
金融单位从事的是金融产品的买卖业务,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同样存在赚与赔的变动,同样存在着经营风险。对于金融单位而言,因为是涉及到钱的问题,从事的是具体的财务业务,故将这种经营风险称作财务风险。金融单位作为国家与社会的金融理财单位,它的赚与赔的变动情况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效控制金融单位的财务风险不仅仅是金融单位自己的事情,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事情。本文就我国金融单位的财务风险问题做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监管措施,希望能对我国金融单位防范财务风险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金融单位财务风险的几个成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务已经渗透到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其金融业务的特点是:金融单位在社会信用制度的保障之下,在资金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架设交易桥梁,实现资金流转。因此,在实际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产生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
1.造成财务风险的自然因素
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都能够对经济实体的经营产生影响。四季交替、气候变化、台风、地震、洪水、火灾等。四季交替和气候变化造成经济实体的生产销售淡旺季;各种自然灾害会对经济实体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各类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最终都会以财务的形式反映出来,这种财务反映的结果就是财务风险。
2.造成财务风险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种类繁多,例如:国际关系、国内形势、国家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变化、消费观念等等,这些变化都会造成经济实体出现财务风险,进而使金融单位的财务风险发生变数。
3.造成财务风险的市场因素
在市场经济的大框架之下,所有的经济实体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市场的调控和制约。市场因素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例如:市场供求关系、汇率变动、价格升降、竞争者情况、市场信息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各个经济实体出现财务风险。
4.造成财务风险的经济实体内部因素
经济实体的管理模式、对市场的应变机制、管理水平、产品销售能力、生产能力、员工工作效率等,造成经济实体内部财务活动的频繁化和复杂化,自然导致财务业务的增加,从而会给经济实体的财务管理带来新的风险。
三、落实金融单位财务风险的监管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若要落实金融单位的财务风险监管。首先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加强金融单位的经营能力,提高金融单位的经济收入,从而降低金融单位的财务风险。
2.有效把握金融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与本质,及时采取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把财务风险降低到最小。
3.完善金融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和严谨性。
4.政府相关机构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金融单位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度;
5.完善金融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防止因内部管理出现失误而引发财务风险。
具体的操作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金融单位的经营能力,增加利润空间
增加盈利能力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最有效的办法。研发金融新产品,增强金融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拓展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途径;提升管理水平控制经营成本。通过这些措施,直接和间接地降低金融单位的财务风险。
2.关注会计准则实质,严格坚持执行原则
会计准则的执行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在坚持此原则的前提下,规定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方法,严格界定了财务风险的概念和范围,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扩大了财务风险,甚至造成财务风险的不可控。因此,在金融体系下重视会计准则的实质性的关注度,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财务风险的发生。
3.建立等级制财务监督管理办珐,落实有效及时的监督措施
在坚持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前提下,根据财务权限范围,根据资金额度,确定不同等级的监督管理机制,实施透明化财务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小。
4.完善行业准则,建设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
管理的不力,制度的缺失,不单单是单位一家的事情,与社会行业整体风气的熏染密不可分。在紧抓金融单位内部管理的同时,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对外部环境进行相应的净化工作,建设合理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秉持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搭建独立健全监督执法机构,在大环境中大力防范财务风险。
5.实现监管体制的科学转型,强化对新业务的监管力度
随着全世界信息化的普及,与信息化相关的金融业务方兴未艾,比如:网络购物、网上银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金融体系已经形成。金融监管要实现由“监管机构型”向“功能监管型”的科学转型,向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将监管的范围逐渐扩展到跨区域、跨行业、甚至是跨境范围。实现金融单位之间、金融单位与企事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实现统一有效的监管。
四、结论
金融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是必然的,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工作是贯穿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的。所以,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通过分析预测,使用有效的监管手段加强对金融单位财务风险的控制,促进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每一位金融工作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聂琳.内部控制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关键词:金融危机背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金融危机使得正常的全球化经济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我国市场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效益大大减退,财务危机一触即发,不仅使许多国有企业失去新鲜血液的补充,市场竞争力减少,而且人们的收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市场秩序的一度混乱。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的财政危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完善和健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为稳定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途径。
一、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由于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一些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仍停留在简单的收支管理或核算等方面,领导者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多领导者认为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命脉,金融危机与国有企业无关,不会对国有企业造成太大的影响,不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存在侥幸心理和优越感。
(二)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市场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受到经济的冲击后,并没有立刻采取有效的弥补措施,无法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后果进行及时的调整,原因在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同时,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至今的缺乏执行力度的缺陷,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也始终不够完善。
(三)国有企业市场营销模式欠具竞争力。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使得市场营销也受到一定影响,国有企业因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市场营销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力不强,国有经济的市场营销受到冲击之后,必然会导致市场经济受到重创,产品的价格不断地出现波动和变动,市场经济体制处于混乱和萧条的状态,市场上的竞争力度加强,但是市场整体的经济效益水平却在下滑,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销售水平下降,收入受到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不断下滑。
(四)相关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我国对于经济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方面,也不够完善,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处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控制下,国有企业发生的任何政策的变化,都可能会使其面临生存的危机,因此也造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都不够顺畅,即使是有一些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国有企业,也无法避免的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五)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建设性公司因长期依赖政府,对资金筹集意识不够。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国有的建设性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巨大,而建设单位由于资金周转不灵,给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带来难题,甚至造成建设工期延长、建设质量水平不佳等问题,由此引起的各种间接费用也会直线增加,不仅增加财政压力,也造成对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
二、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市场营销提前做好预警,市场营销的模式和手段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和发展而变动和创新,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够不断迎合时展的需要。市场营销要加强专业化、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戒备,对市场经济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根据市场的形势及时调整市场营销方向。
(二)国有企业要加强战略目标的设置与管理,比如对于建设单位来说,要提前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制订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战略规划。在资金上需要提前进行准备,才能够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转。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是对财务、资金和市场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战略目标的设置与管理,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不断进行调整,以此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在控制财务风险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将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管理相结合。在经营模式上对财力雄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国有企业可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对规模中等、管理水平又一般的国有企业可采用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或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而非保险转移则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代价将某种财务风险转移给非保险专业机构或单位,如将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卖给批发商或零售商业部门等;在财务风险管理上企业内部建立若干制度,量化一系列财务控制指标,定期测算比较,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不断发挥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在控制企业风险中的作用。
三、结束语
金融危机下,不少的国有企业已经在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倒下了,经过这次的金融风暴,国有企业深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体会到会计职能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做好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来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国有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财务进行有效地管理,能够有效地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够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对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和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付春雨.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2).
[2]邹萍.金融危机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浅析[J].大众商务,2010(02).
[3]吴建斌.财务智慧[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7.
[4]刘宝霞.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关键词】金融环境;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形成全球化的趋势,金融市场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变,逐步地走向国际化,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密切联系。在国家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成为了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金融市场是作为企业资金融通的纽带,财务管理是以资金为中心内容,两者相互贯通,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会随着金融机构、金融功能等这些金融环境的日趋改变而改变。为了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重点考虑该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以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环境的变化情况
(一)国家政府对金融环境更加重视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金融市场主导者,已经开始由直接的对经济管理改为间接的调控为主。我国的资本市场至今仍处于发展状态,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知识,盲目地进行投资,不会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在各个方面起到推动金融市场改变的主导作用,更加拓深财务管理的范围,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地出台相应的政策,为此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如2015年8月,为了能适应金融市场的波动,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这个工具,央行决定实施“双降”组合措施。从2014年至现在为止,央行已经累计4次进行了降息、降准。此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让支持国家的实体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
(二)金融企业积极参与金融环境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银行等金融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企业对它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但如果银行缺乏合理的信用风险机制,就会导致银行的应收账款增加,甚至可能无法收回。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涌现,市场间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为避免损失,银行也逐步加强了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企业所提供的优质金融服务成为了当今金融市场环境中的重要需求。
(三)金融环境逐渐全球化和国际化
在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经济往来不断加强。国外的企业、金融机构纷纷在我国成立,各国之间、各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致使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引入了国际化的理念。在这个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对自身的经济市场做出改变,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为的就是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全球化的金融环境。
二、金融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加深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随着经历全球化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外部因素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率不断加大,这
样需要企业来规避这种价格风险。其次企业经济市场不断地扩大了规模,造成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发激烈,企业面临了更大的利率、汇率等经营风险,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因此,这些都加大了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压力,考虑的内容越来越繁多。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企业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经历过的风险导致它们对规避风险的管理工具及策略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企业为了能提高自身的效益,会希望采取减少成本这个方法。因此就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制定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通过有效的预算,增加企业收入减少企业支出。这无疑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的要求。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直接面对的是国际市场,是跟全球的企业进行竞争,自己直接经营,直接对外筹集资金,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挑战性。随着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资金的供给也随之增加,金融工具得到创新。为企业的筹资、投资以及规避多方面的风险提供了更多的优质组合方式作为参考,企业也获得了更全面、效率更好的金融服务。但在丰富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利率、汇率等多方面的风险,企业在对不同利率、汇率的适应过程中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规避这些风险也就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所应对的难题之一。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变化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企业必须要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因而就需要它们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及时、合理地进行企业投资。
三、企业财务创新的表现
(一)财务管理观念
在现今的金融经济中实体经济的地位逐渐提升,都需要一个统一的体系去指导企业的财务运作,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对它进行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不确定的风险时刻存在,但对于这种风险就需要运用一种新的观念。努力提高他们创造性地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直至解决它。当然在财务人员提升自身财务风险意识的同时,还需要企业进行良好的财务控制,把防范严密的预警系统灵活地运用到实处,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新形势下金融市场环境所提供的机会。
(二)财务管理内容
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需求有时候需要进行筹资,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进行筹资的方式更加丰富。在面对这种新形势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思虑周全,合理地利用资源,在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筹资时,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借款这个方式进行筹资,通过向金融机构或是非金融机构等进行筹资,此举速度较快、资金量相对较大,但应该考虑的是成本利息负债,要根据利息的变化进行合理的筹资。因此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分析筹资成本及筹资风险等。只有在不断地进行融资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才能适应这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金融市场环境中,低风险与低收益、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并存的,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外汇、利率的风险时刻存在着,随着各种风险的相互交错,势必会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特别是财务决策。因此,企业风险评估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实际的风险评估操作过程中,分为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这几个步骤,要求各个步骤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以此确定风险的存在性,分析风险的危害性及发展趋势,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有利资源,选择最好的应对方案,来解决风险,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和效率。
(三)财务管理方法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企业所涌现的大量财务管理业务,都要求用独特的财务方法去处理。在传统财务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拓展财务管理方法的范围,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积累更多的实践分析决策方法,利用经济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优势,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在企业正常的经营运作中,对企业财务管理贡献最大的是内部的财务人员,只有提高他们的财务技能,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都是要求坚持以财务管理的为原有目标,并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以此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四、结论
金融市场环境的演变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顺应这种变化企业应该进行财务管理上的创新,完善企业的整体理念、发展策略等,不断进行各方面的调整与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结合发展需要,寻找新的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利用自身的有效资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保持让自己处于领先地位,不被淘汰,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古志杰,李梦芸.探讨金融环境变化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4):46-47.
[2]侯悦.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创新[J].商业经济,2012(3):104-105.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公司 发展趋势
我国财务公司的产生既是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自1987年5月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成立以来,财务公司数量从7家增加至2013年10月末的174家,全行业资产规模达到4.14万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3500亿元。财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
一、财务公司的行业特点
(一)业务范围广泛,但以企业集团为限
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其经营范围只限于企业集团内部,主要是为企业集团内的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二)资金来源于集团公司,用于集团公司,对集团公司的依附性强
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成员投入的资本金;二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在财务公司的存款。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为本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少量用于金融企业股权投资与有价证券投资方面。由于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和运用都限于集团公司内部,因而财务公司对集团公司的依附性强,其发展状况与其所在集团公司的发展状况相关。
(三)接受企业集团和银监会的双重监管
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其股东大都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因而其经营活动必然受到集团公司的监督。同时,财务公司所从事的是金融业务,其经营活动必须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监管。
(四)坚持服务与效益相结合、服务优先的经营原则
一方面,财务公司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金融机构,承担着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使命。因此,财务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努力处理好服务与效益的关系,在坚持为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财务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二、财务公司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一)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的挑战与考验
当前,欧美经济复苏分化严重,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亟待化解;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去杠杆化……外部形势的复杂多变,增加了财务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与考验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消化、转移、整合、淘汰过剩产能的过程中,行业整合、产业链延伸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部分行业可能会出现经营困难、利润下滑等问题,将导致财务公司坏账增加、风险上升,影响财务公司发展。
(三)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与考验
近年来,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产品、技术和规模优势深度介入财务公司的传统市场,冲击财务公司传统经营优势。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逐步改变资金价格双轨制格局,对财务公司当前的运营模式形成挑战。
三、财务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经济持续增长为财务公司的加快发展带来战略机遇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企业集团的数量和规模将进一步得到壮大,企业集团的行业跨度和地域覆盖面将进一步得到扩大,财务公司有望进入一个加快发展、日益繁荣的新阶段。
(二)金融改革深化有助于财务公司拓展金融服务空间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5%左右。那么,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直接和最为紧密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政策背景下,财务公司有望获得更多的监管政策倾斜。
(三)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机遇
金融开放程度加大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有利于提高财务公司拓展国际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服务企业集团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境外投融资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
同时,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直接融资比重将显著提高,有助于企业集团获取金融资源,加快发展步伐,并带动财务公司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
一是货币市场广度和深度拓宽,有助于企业集团和财务公司增强流动性管理手段,强化资金流动性管理。
二是资产证券化稳步推进,有助于改变财务公司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传统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
三是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有助于引导财务公司的利率市场趋势分析决策能力、产品定价能力、成本分析控制能力等相关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引导财务公司以市场方式实现对成员企业资金的有效归集。
四是金融机构分类监管进一步深化,相关监管政策措施更加契合实体经济发展的各类需要,有助于财务公司稳健经营,促进财务公司分层次、多样化发展。
四、关于财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为满足企业集团新的发展需求,促使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核心竞争力取胜,财务公司要在组织结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治理结构等方面持续改进。
(一)在组织机构上,实现由单一财务公司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
产融结合的核心是资本结合,而资本流动、资本运作和资本重组的实现都需要依托股份制这一产权组织形式。财务公司只有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才能进一步大力推动产融结合模式。当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已在逐步放开,财务公司现有业务范围已经初步具备开展混业经营的条件,所以,以财务公司为平台成立金融控股集团成为企业集团发展金融业务的重要途径。如国电集团正在实施的金融控股战略,目前已经控股财务、银行、证券、寿险、财险、经纪、期货7大机构,参股17家金融企业。
(二)在业务品种上,实现由传统业务为主向以创新业务为主转变
我国财务公司主要是开展企业集团内部的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利润也主要来源于存贷差,中间业务仅占利润的5%左右,国外公司则占50%以上。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利息差空间越来越窄,靠吃利息差生存已越来越难。所以,投资银行业务、外汇业务、兼并重组、财务顾问等新型创新业务必将成为财务公司发展的重点,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财务公司许多创新业务的开展依赖于传统业务,应该在发展资产证券化、咨询等中间业务、外汇业务等新型业务的同时,不断巩固和壮大传统业务,并以传统业务的发展带动创新业务的发展,形成二者的互动和良性循环。如海尔集团财务公司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手段、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流程与服务支持集团全球化战略的实现。
(三)在业务范围扩展上,实现由国内业务为主向国内、国际兼备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步伐加快,财务公司现有的国内业务已不能满足成员单位的多方位金融需求,加大外汇业务力度,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已经迫在眉睫。此举既是适应集团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对推进集团企业的境外资金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在法人治理结构上,由国有资产控股向中外合资、中资控股等多种混合所有制形式转变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增强自身实力,实现管理和效益双提升。通过治理结构的转变,可以实现财务公司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新型、从国内向国际、从内资向内外资兼备的质的飞跃,大大提高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
五、结束语
财务公司开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新模式,因而符合未来金融变革的大趋势。但在金融市场逐步放开、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财务公司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应适时调整自身功能定位,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切实深化自身服务与创新功能,为企业集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让企业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结构转型中处于不败之地,为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推进产融结合,推动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喜芳.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财务公司,2006(1).
[2]于淑香.关于财务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思考[J].中国财务公司,2006(1).
[3]李黎旭,柳英.论我国财务公司的金融创新[J].西南金融,2003(9).
[4]陈晓光.当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现状及改进意见[N].金融时报,1991,9-9.
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经济成就主要来自于对资源存量的激活与调整,加之国际经济繁荣增长的大背景,借助国内外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经济步入了30多年高速成长的快车道。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积累并日渐突出,2008年后世界性金融危机不断传导,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作为以能源、劳动力为基础的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性调整的新的历史任务。加之世界知识溢出效应的减弱,以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缺乏可持续性。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突出表现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市场的虚假繁荣。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面临的另一个突出性问题便是金融市场的供给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结构之间的刚性矛盾。企业组织的结构以及规模日益完善成熟,其行业特征与资本需求日趋多元化,而金融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仍难以缓解,在这一大的经济背景下,在缺少宏观政策法规规范支持下的产融结合自行生长切日趋繁荣,实体企业的自有资本日益向金融领域渗透,金融领域日益得到实体企业的青睐。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的资金集散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外部金融市场的替代,被业内成为企业的“内部银行”受到企业界以及理论界的重视。对财务公司的形成动因及其经济功能展开了多层次的研究。纪敏、刘宏(2002)从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财务公司作为产业金融机构的思路。何健伟(2002)实际运行层面出发,指出了财务公司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杜胜利(2005)以产业类型为基础,不同产业类型的财务公司运行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先进国家财务公司的运作模式进行比较,指出财务公司应以企业的产业类型为依托拓展金融业务,更好的服务企业集团。杜胜利(2005)将海尔财务公司与国际财务公司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业务以及产业金融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牛大勇(2007)对中国汽车财务公司进行了分析,指出汽车产业的财务公司应该由制造领域向整条产业链延伸,以发挥财务公司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陈婵、肖星(2009)对财务功能的定位进行分析,指出当前中国财务公司定位存在缺失,功能范围狭窄的问题,应该向战略性财务控股公司方向发展,完善经营模式,强化风险控制能力。严李浩(2011)着重分析了财务公司的内部管控机制,指出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由助于提升财务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袁琳、余欣怡、仝旭(2013)从巴塞尔协议Ⅲ入手,探讨了该协议对财务公司风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严宝玉、吴逾峰、张文韬(2014)以产融结合为背景分析了财务公司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将重点放在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与运行上,对财务公司的生成背景论述不多,本文将财务公司的发展置于产融结合的背景下,将其作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桥头堡,分析财务公司作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 财务公司形成的理论机理与中国经济背景
1. 财务公司形成的理论机理。现代市场经济的诸多功能日益明显化,专业化,在人类有交换活动以来,市场的功能便潜藏其中,比发挥着偶然性的作用,随着交换规模日趋增大、交换速度日益加快以及交换结构的日趋复杂,市场的调节功能也日益复杂。物质领域的生产与交换是整个经济的起点,货币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经济运行特征,以信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渠道,信用以其强大的杠杆作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主要功能表现为流通手段,货币不断的与商品实现位置的互换,两者的对立和统一运动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其运动公式为:G-W-G。暂时从流通领域退出来的货币形成了货币的沉淀。该部分沉淀的货币从机会成本角度考虑便是一种损失。随着社会再生产的扩大,信用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作为专门经营货币的企业组织银行从经济体系中诞生,金融作为一只相对独立的力量开始对经济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加快了货币资本的集中和流通速度,对实体经济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企业自有资本难以满足不断扩张的需要,杠杆性融资成为企业的主要外部融资手段,实体经济对金融部门的依赖性遂日益强化。
科斯以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企业的诞生与边界。企业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调节着企业的规模和边界。企业的资本需求可以通过内外两种途径实现,企业经营的资本留存以及外部融资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运行与扩张的需要,但在企业规模尚未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内部融资能力有限,外部融资便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使得企业有大量的资本运作需求,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货币资本供需在时间和规模上出现差异,单个成员企业像外部融资的成本较高。因此,成立财务公司便成为企业集团的理性选择,汇集成员企业的闲置资金形成集团内部资金池,并向有资金需求的成员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实现了集团内部资金的合理配置,在减轻了企业集团融资的外部依赖性的同时,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了企业的金融板块,围绕企业自身向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信用支撑以获得金融利润。财务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大型企业集团普遍形成后的必然趋势。
2. 中国经济背景下的财务公司。世界上的财务公司兴起于20世纪初,主要有英、美两种模式。美国模式的财务公司主要隶属于企业集团,尤其在大萧条后的经济起步阶段,为了搞活商品流通、促进企业商品销售而成立的受控子公司,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GE集团。2000年其金融集团的销售收入和净收益分别占集团51%和41%,盈利能力仅次于花旗银行集团。英国模式的财务公司主要隶属于银行,由于银行业投资实体经济受到严格限制,而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故而,银行业借助设立财务公司绕过监管。中国的资本市场于1990年才得以建立,加上资本市场自身的运转尚不成熟,过高的门槛将大部分企业排除在市场之外。2011年股票市场募集资金为7 019亿元,而金融机构贷款高达97 009亿元,其中银行业中国有四大行总资产占比高达46.6%,贷款始终是非金融部门负债中最主要的部分,占比一直超过80%。银行集中度高且在金融市场中居绝对主导地位是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现状,加上信贷资本对企业信息的高要求,使得银行部门的惜贷行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的愈加明显。实体经济的增长空间日趋狭小,利润率远低于金融部门。2014中国企业500强报告显示,17家银行企业净利润总额1.23万亿元,占500强企业净利润51%。这是500强企业中银行业利润总额首次超过其余483家企业的总和。企业集团的发展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围绕在大型企业集团周围的中小企业贷款获得难度与日剧增。消除利差是资本的原始本能,利润平均化趋势是市场力量运行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此背景下,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对金融业利润的追逐,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将触角伸向金融市场,产融结合之路成了企业集团的合理化选择。财务公司是企业产融结合之路的起点也是跳板,对缓解自身以及相关中小企业的资本需求起到了过渡性作用,并且能够分的金融业的高额利润回报。
三、 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
自1987年5月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产生以来,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尤其以大型央企、国企集团相继成立自己的财务公司。从财务公司的成立条件来看,也只有规模较大,成员企业众多的集团性公司才有成立财务公司的能力和需要。
1. 财务公司的总量趋势。企业集团成立财务公司以在某种程度上替代外部市场的配置功能。财务公司自1987年~1991年间成立数量为12家,1992年~1996年猛增至34家较上一个5年增涨了近3倍。1997年~2006年设立数量成递减趋势,2007年至2011年又激增54家,2012年~2015年不到四年时间增长了43家。财务公司数量的积累速度日益加快,尤其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性经济衰退后,财务公司的数量成激增趋势,截止2015年5月增至173家。这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融资约束增强的背景相契合。虽然政府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已难以发挥规模和总量优势,实体经济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加上金融市场的高度垄断特征造成的金融利润增高,共同刺激大型实体企业集团相继成立财务公司这一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更加集约化的方式配置企业的货币资本。
2. 财务公司的经营绩效。至2015年一季度末,全国共有财务公司法人机构199家,表内外资产规模5.13万亿元,行业实现净利润168亿元,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完整性,本文选取2005年1月~2015年5月份共43家财务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财务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以及净利润总额均呈现递增趋势,2015年一季度,财务公司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18.83亿元,同比增长36.22%;税后净利润167.76亿元,同比增长36%。由于数据采用的企业集团样本是固定的,所以财务公司的总资产平均额与净利润平均额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势。财务公司对企业集团的财务贡献也日益突出。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企业并购转型加速,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为财务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3. 财务公司的区域分布。中国的财务公司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地区,占比高达73%,其次为中部地区,占比为14%,再次为西部地区,占比为9%,最后为东北地区,占比为4%。这也与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适应。财务公司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故而总部一般位于发达的东部省份,且东部地区的金融市场也是四大区域中最为活跃的地区,这也为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调配,开展金融活动提供内外部便利条件。
4. 财务公司行业分布。重资产的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大量的资本沉淀在重工业部门,经济结构的知识特征及服务特征尚不明显。这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换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财务公司的行业分布(见表1)来看,油气、电力能源和大型设备制造业拥有财务公司77家,占行业45%,注册资本占比高达57%。煤炭和金属冶炼加工业占17%,轻工业仅占7%。重工业部门更多的是资本密集型,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较少,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主要面向企业市场,轻工业是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其对消费市场的偏好更加敏感。未来的产业转型必然以高端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为依托。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来看,长期的资本积累完成于重工业部门。故而大型的重工业企业集团更有能力建立自己的财务公司,并以此为跳板对接金融市场,实现企业自身以及以自身为核心的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
四、 财务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
1. 内控机制不完善。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受到银监会的监管,但是其对企业集团有高度依赖性,财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多为集团内部员工的再配置,缺乏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独立的财务审计、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企业的内控能力弱化,加上财务公司的性质本质上属于金融机构,其运行机制与风险传导迥异于实体企业。财务公司的人力资本非市场化招聘,使得财务公司的运行类实体化。监管部门的监管条例宽泛,缺乏针对性均使得财务公司的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性和完善性。
2. 财务公司业务单一。财务公司成立的动机在于整合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资金,作为企业集团的内部银行对成员企业进行信用匹配并为成员企业提供资金管理及财务咨询。节约企业资本运行成本,减少外界融资依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的财务公司基本业务范围中仅限于企业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只有同业拆借一项与使得外部金融市场连接。对于承销成员企业债券、有价证券投资、消费者信贷、买方信贷等对外业务有严格限制。故而,当前中国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大部分只限于集团内部企业集团之间,尚只充当资金往来的的结算中心,未能充分发挥其金融机能。
3. 关联交易降低风险控制能力。大量的关联交易使集团以及成员企业之间的财务状况变得难以衡量,成员企业之间的财务报表合并使得母公司总报表容易被违规操作,不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财务公司在治理结构和监管程序不完善的条件下对集团是把双刃剑,可以有效缓解成员企业的资金约束。同时,成员企业内部大量资金往来容易使得成员企业在监管软化的环境中风险互相传递,导致集团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弱化。容易造成企业之间的相互捆绑,风险扩大。当成员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进行外部融资时,面临着较为严格审慎的审批环境,这也约束了企业融资的盲目性。财务公司替代外部金融机构进行企业之间资本配置时,价格机制被弱化,容易造成员企业的变相补贴,经营不善的企业易绑架经营良好的企业,造成风险在集团内部传递膨胀。
4. 行业发展不均衡。当前,财务公司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资本占有量方面均集中在能源和重工业部门,而直接面临消费者市场的轻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财务公司尚未大量成立。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以知识资本为主并且直接面临消费者市场的轻工业部门的强大为基础。重工业部门的财务公司围绕自身展开产业链融资功能,轻工业部门展开针对消费者的信贷融资,两者的平衡发展,为整个实体经济从生产到消费不断注入信用,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公司的社会功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金融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其风险管理与企业财务的控制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涉及面广、灵敏度高、综合性强等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跟一般风险管理相比的特点。跟一般财务管理相比,其具有管理内容宽、管理手法先进、理财观念新等优势。风险管理问题是现代社会所有金融行业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不确定性、风险性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国民经济中企业的作用决定了企业金融风险、经济风险、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与企业财务控制对于企业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风险;企业财务控制
现代国内、国际的市场环境复杂,现有的企业面对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在竞争相当激烈的市场中,细微的失误就会影响整个企业及其经济状况的发展。企业为了稳步的发展,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利益,必须进行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与科学的财务控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金融风险问题存在于企业财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每一个企业都具有风险意识、危机意识,注意防范财务问题,在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解决、将损失降到最小化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在紧张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瘫痪几率。
一、 金融风险管理
(一) 什么是金融风险管理。使用一切办法避免、减少风险的出现以及尽可能地减少风险过后的经济损失就是金融风险管理。宏观的讲,合理的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可以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流动性,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得到稳步的发展。微观的讲,科学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保证每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在风险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通过科学、有效的金融管理就可以在风险来临时有效地躲避,在风险不可躲避时减少损失,保证企业的正常经济流动。
(二) 金融风险管理分析。由于金融行业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复杂性,金融风险的来源有很多种,主要有,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以及技术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受国际经济情况影响越来越明显。在金融行业发展不是特别稳固,并且在其国内外的共同影响下,各种经济问题接踵而来,金融行业的风险不断加大。 金融风暴的影响一直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其影响也就连绵不断。我国金融市场也出现了很大的动荡。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汇率、国家政策不断改变,金融行业的不确定性也逐渐加强。在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下,金融风险的发生率也不断攀升。金融行业收益的波动性也很大,企业经营的风险一直在提升。
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高手也不断增多,通过病毒、黑客软件攻击其他企业,企业机密泄露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如果电子设备突然断电、死机都会给企业直接造成的损失。
二、 企业财务控制
(一) 企业财务控制现状。合理的财务控制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收益、高效利用有着很大的帮助。财务控制给予了企业决策客观的评价,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最终目标,得到利益的最大化。财务控制也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合理利用性以及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经营时的风险。有效地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就目前来看,企业对财务控制了解得还不够全面,企业财务控制的体系也不够系统,对于财务控制的手段还不够成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开始重视财务控制,意识到财务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资金的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接下来的发展。企业对于财务控制的想法也得到了改变,不再只重眼前利益,首先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在调整财务理念之后,企业对资金的规划也变得越来越合理。很多企业将金融风险管理放在财务管理的首要位置。但是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时间短,财务管理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财务管理的体制不够健全,没有合理的管理部门;财务控制内部的信息交流不够,没有统一全面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财务部门没有占据重要地位,很多建议不被采纳。
(二) 企业财务控制方法。企业财务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保证资金正常流动的同时提高收益。想要有效的进行财务控制:首先,要有系统的财务控制体质。企业领导都需要认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并且了解正确的财务控制方法在提高企业效益上的重要性,意识到在金融风险来临前如何有效躲避,风险不可躲避时让损失最小化的重要意义。保证财务部门的基本权益,其他部门不能随便影响财务部门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给予财务部门权力,以确保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企业当中的所有员工都要有合理控制企业财务的理念,了解其重要性。提高财务部门本身的工作能力以及预判能力,及时的规避风险。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各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积极地投入到企业发展中。完善企业管理中信息流动的高效性,保证信息的及时转达。及时地了解到各方面的金融信息,尽早的分析出风险所在并及时处理。保证企业机密的保密性,建设好企业的网络系统,信息不被泄露。有专门的风险分析团队,对金融风险进行及时的判断,并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再好的解决办法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都是白用功,金融风险管理必须得到重视才能使企业稳步发展。
三、 企业理财过程中的风险研究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内、外部风险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有损害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财务风险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其发生的时间与概率都是不能确定的,只要财务风险出现,其损失就是必然的。有些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好,其损失可能并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但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可能使整个企业破产。但是在风险产生的同时,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盈利机会,风险越大,盈利也就越大,但是如果不能好好把握机会,准确的进行投资很可能直接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危险。我国对待金融风险应该积极面对并制定合理应对方法,而不应该消极躲避,越躲避往往造成的损失越大。
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当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运用风险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避免企业产生经济危机。在企业遇到危机时,合理的运用风险,在风险中获得盈利、控制损失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
结束语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强烈波动的影响下。企业风险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可以说,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所在。经过金融危机,我国企业都认识到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重要意义。企业不能就此满足,好好分析在金融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构建系统的金融管理体制,加强在金融风险发生时的抗压能力与应变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管理的改革、创新和完善。进而改进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作用,要在风险来临前预知风险,及时作出应对风险的手段与方法,将风险损失最低化。保证企业在各种风险来临的条件下,仍稳步发展,不受金融风险所影响。及时的更新财务管理体制,保证在更大的金融风险来临时,有足够的能力与之对抗,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作者单位: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魏锋.论资金回收视角下的企业现金流财务风险控制[J].财经界,2014(20).
[2]窦玲.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及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研究[J].商,2014(24).
[3]任曾曾.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探讨[J].时代金融(下旬),2014(1).
摘 要:金融危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已久,各个国家地区的主体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也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处在一个低沉的状态,尤其是对各国企业经济的影响颇为重要。我国是一个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一个国家,但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财务管理作为一个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一个企业是否面临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务管理 影响
项目基金: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4WM04)
引言
金融危机给各国企业的经济带来了不一样的危机,也为各国企业的经济带来了另一些发展的空间。世界各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密切,所以各国的企业也都遭遇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发展困难,但也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一些良好的机遇。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凸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分析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经济持续增长允许的标准,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原则,对一个企业财务战略做出全系统管理。它是一个企业实现整体战略管理的前提,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认识,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较系统的规划,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运行。企业财务管理战略要和本企业的整体战略保持步调一致,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才能为本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更注重企业内外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率也提高企业在外的适应能力。正因为财务管理战略在财务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让企业在金融危机过后能看到财务管理战略的重要意义。所以一个企业要在注重财务管理的同时也要将财务管理战略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财务管理人员观念意识落后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财务的风险评估意识要强烈,很多企业对财务风险没有认清,没足够的准备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再加上投资和筹资时过于随意不够谨慎。所以在金融危机到来时,企业缺乏防范措施,没有准确有效的应急办法,导致企业经济下滑。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例如风险价值、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之类比较科学的管理概念。这一切都源于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如果企业没有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目标,就会出现类似不考虑资本结构、投资过程中不估算风险报酬等的不科学做法。
2.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企业规模上存在一定的控制,规模结构过于单一化,与一些大型的企业资金调度水平无法比较,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有效性。资金周转率低、缺乏严格的资金支配计划。另外,财务资料不完善不健全、审计制度规范、还有一些外来因素都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3.财务管理战略落后
财务观念是根据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对外来风险预测的差别合企业生命周期的差异,比较合理规划企业对投资和筹资的思想。但在金融危机中企业没有认真认识到危机带来的实质和企业环境来解决问题,没有明确财务战略应发挥的实质性影响,导致企业没有准确预测市场情况,财务管理的水平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跟不上实际需求,企业的经济局面不乐观。
4.成本优势发展不显著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出现单边升值的情况,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变得疲软。还有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很多的因素造成了企业的成本不断的上升,利润的发展空间不断的减小,原来的成本优势已经消失,各种被动的措施也影响着成本优势的发展。
5.财务风险的问题不乐观
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金。想要巩固企业的基本就要合理筹资。我国企业筹资渠道太单一,企业对资本市场还很陌生,筹资时缺少资本结构和对财务风险的估测,很多企业对资产高负债表现的不重视。而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导致很多企业资金流动性缓慢,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而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三、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影响
1.对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危害使人们对风险的恐惧增大,也使社会就业情况和个人收入问题不乐观。收入不高人们消费水平就下降。以美国为例,消费减少影响美元币值,也影响中国对外出口的营业收入。假如美国的消费和支出占GDP的70%以上,人们对金融危机所处的环境会产生恐惧,消费降低,导致消费水平下降,再加上美国为银行注入的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对立关系,导致了美元贬值人民币增值的现象,最终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影响我国对外出口品的数量和收入。
2.对营业费用的影响
我国的扩大内需政策使很多重新考虑开拓市场的企业们更关注国内市场。但想要在国内市场站稳脚前提就是打开国内市场。其办法就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现在内贸市场发展越来越好,国内市场与内贸企业是存在竞争的。市场竞争剧烈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增加销售费用,开阔市场空间就必须得投入更多的销售费用。
3.对存货的影响
近几年受通货膨胀影响,全球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价格上涨运费提高,企业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企业产出品价格也随之提高。企业在处于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双重打击下,原材料从下订单到出货,货值就压减很多。假如企业购进原材料越多,亏损的则更多,如果企业原材料周转不灵活,高价位产品是无法和低价位产品抗衡的。企业将会面临经济上的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
1.对财务费用的影响
很多银行为避免风险而不进行贷款业务,导致一些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使他们不能享受国家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利益。有些银行推出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政策,但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就很不利,因为他们得支付较高的利息,支付成本大大提高,所以高额的贷款利息也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2.对长期借款的影响
金融危机期间银行为避免风险就提高贷款标准,企业贷款难度加大。很多企业经营过程不顺利,盈利少,偿还能力低,银行可能会因为该企业的偿还能力不高而选择不进行放贷业务,企业筹集资金就变得比较困难。如果该企业得到银行贷款,但没能按规定期限还款的话,企业的信用就会下降,不利于以后企业再贷款。我国现在很多的中小型企业都存在资金短缺,筹资困难的状况。
(三)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对于一部分投资企业来说讲,被投资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乐观,投资企业得到的分红就不会很高甚至得不到。所以有些企业想到了对应性政策来减少权益性投资,例如将子公司卖掉。对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来讲,虽然存在危险但也是个好机会。现在是企业进行供应链重新组合、战略性并购的新契机。
四、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意识
各企业需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意识,要制定科学有效合理的应对方法来加以控制,做到防范的同时也要加强控制和管理。每个企业中的员工应该加强对风险意识上的培训和指导,要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使防范的意识深入每个企业里的每个人心中。
2.降低企业现金流的风险
企业在金融环境中要根据自身环境变化,优化财务结构,保证现金流充足,及时收回资金。加强库存现金科学管理,提前拟定好采购清单,科学制定采购计划。这样能缓解资金紧张压力,使资金使用通畅。在应收账款方面对应收款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例如催收、动态的跟踪。利用前向和后向的整合方式,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企业合并重组。同时也要树立公司良好形象,诚信为先,与合作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观念,改变筹资方式过于单一,为本企业的资金压力做出缓解。
3.实施财务战略管理方式
财务战略的管理是实现企业长期收益,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要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环境和自身财务状况,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的财务情况等对本企业进行财务战略定位的分析,其定位既要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又要顺应外部环境。无论是什么样的财务战略都决定企业的发展情况,一个好的财务战略是一个企业发展好的前提标准,在金融危机环境中发挥执行作用才是应对危机的关键。
4.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利用信息网络的手段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对企业做出收集财务信息、整理,分析、监管和做出相应对策,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全球信息化竞争激烈,所以我们国家更应加快信息化发展过程,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进行中,带动本企业工作的创新和提升。
五、结束语
2012年至今,全球总经济形势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析预测,2012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GDP增长率分别为2.4%和6.6%。实际上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仍不够,很多矛盾并没解决,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仍曲折迂回,国际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还不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中国外贸发展还面对大量变幻莫测的因素。一个企业想发展平稳,财务管理是维持企业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各企业要制定有效安全的财务管理政策,如果企业能解决好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就能有效的避开金融危机侵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成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及对策.财经界.2010(02).
[2]孙旭平.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3]李心合.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会计研究.2010(7).
[4]聂永刚.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对策.中国商贸2010(02).
作者简介:
【关键词】 金融危机;财务困境;财务战略
金融危机环境下,对很多企业来说,生存成为了首要目标。同时金融危机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和竞争空间,便于对企业外部和内部资源重新整合利用,调整管理理念和重心等。因此,要想实现健康成长和持续经营,在整体战略部署下制订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显得至关重要。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通过制订和选择富有弹性的、灵活的财务战略,来抵御经济震荡,减少不良因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所以,此阶段的财务工作对安全渡过危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实体,国内企业大都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本文就企业在危机背景下的财务战略规划作一探讨。
一、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使很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在这场危机中不少企业,包括一些世界级的大企业、老牌企业也因此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倒闭破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企业倒闭的原因有多种,但是金融危机无疑是造成企业大量倒闭的导火索或是助推器,并且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企业的最终表现是财务危机――资金链断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困境直接体现于现金流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销售受阻,货款难以到位
美国次货危机后全球经济下滑,直接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消费萎缩,企业业务和利润下滑。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因此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出口减少。2008年,我国货物出口增速比2007年放缓8.5个百分点,对美货物出口增速比去年回落6个百分点;同时受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率或下调或取消的影响,相当多的企业销售也深受重挫。同时由于整个产业链的不景气使得企业的货款也难以及时到位。
(二)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加剧
长期以来,资金紧张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内投资机构和基金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扩大,风险投资纷纷缩小资金规模、放缓投资步伐,因此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据银监会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额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另外,自2007年以来,央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已调高15次,达17.5%,加息6次,贷款基准利率上升等,企业融资成本提高。
(三)财务、资本管理上的旧疾显现,财务危机加剧,资金链断裂
如前所述,企业倒闭不全是金融危机惹的祸,金融危机只是使这些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日期提前罢了。因为不少企业自身就已存在财务、资本管理不健全的问题。如企业长期以来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和能力,内部存在大量成本管理不善;盲目投资、盲目扩张;过分依靠负债融资进行扩张等。在当前资本市场萧条的情况下,过度扩张导致的高负债率则让企业难以转身,陷入“船大调头难”的局面。因此,盲目扩张、高负债经营、成本失控等必然的结果是,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会陷入财务困境――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破产。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基于企业战略目标对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它以企业财务目标为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而对企业资金流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战略性规划,并制定相适应的财务监控制度,以确保其实施的过程。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财务战略。在对周期进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配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增长方式,寻求企业资金的安全、流动和高效运转,以应对企业处于不同周期中对资金的需求。从经济周期因素角度看(企业生命周期的则相似),在经济复苏阶段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在经济繁荣阶段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和稳健型财务战略结合;在繁荣初期继续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而在繁荣后期则应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应采取防御型财务战略。
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说明,在任何时候拥有健康的资金链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繁荣与萧条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结果。因此,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背景下现金的重要性更为企业所重视,而“现金短缺”也就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依靠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很难改变企业现金短缺的现状,必须拓宽视野,在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健康的资金链需要企业通过实施长远的财务战略规划得以保障,否则,当危机已来临时再“临阵磨枪”则为时已晚。企业能否从容应对金融危机、转危为机,需要企业审时度势制订灵活的财务战略。
(一)把握内外部环境,及时调整财务战略
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财务战略的选择时,要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适应、与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相匹配、要与经济运行周期和市场环境相适应。而在危机时刻,企业在制订、选择及实施企业财务战略时应与当前的市场环境相适应,分散财务风险。
危机不会空穴来风,它的出现是有征兆的。这得靠企业综合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判,尤其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着直接影响的环境。如国际国内金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融资投资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本行业的生命周期,政府各种经济税收政策等等外部环境。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判来“嗅”出外部危机的产生、转机。又如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时,企业尤其是一些出口型企业是否对此重大事件作出研判,国内政府的40 000亿元拉动内需的政策对行业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在经济回暖之后,国家上半年的宏观政策是否会调整等等。达到这一点,要求企业财务及其他领导具有财务及其他相关知识和能力,高瞻远瞩,防微杜渐。同时也要对企业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治理结构、组织模式、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进行详细地分析,系统诊断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及时修正甚至调整企业的财务战略。战略调整可以分两类:顺周期财务战略和逆周期财务战略。
(二)顺周期财务战略
顺周期财务战略是指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在销售萎缩、融资不易的情况下,集中企业财务资源稳固销售渠道,减少其他投资和扩张,快速收回资金,即由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尽快转型为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甚至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或是由原先的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转为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等。
在投资方面,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机制,减少项目投资的盲目性,实现项目投资的最佳效果。在金融危机下,要加强对已有投资项目的现金流控制和协调。对于新增投资项目,需要企业结合当前宏观经济环境重新审视,判断企业能否满足其资金需求。对资金紧张的企业而言,砍掉某些项目投资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在投资上不仅仅是控制投资总量,在投资的种类和结构上也需要根据宏观形势予以调整。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经济不景气,出现大量技术、人才在寻找市场的局面。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转向技术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为在下一经济周期中的长足发展积蓄力量。
在筹资方面,企业可利用自己的信誉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通过贷款、融资租赁、引进外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增加企业可利用的资金,并按时还贷,形成良性循环,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协作,拓宽和稳定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当然还要保持适度负债结构。因为高负债率在宏观经济繁荣阶段可能获得成功,然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是难以承受的。所以,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十分重要。还要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技术创新,积极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市场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为企业的信用状况提供内部或外部的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用风险,进而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经营管理方面,“求生存、保实力”是很多企业在危机时期的选择。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一是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推动企业各部门结合行业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生产经营采购计划进行安排和调整,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加强项目投资管理,确保投资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力保市场的稳定;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资金回收,确保资产安全。二是降低成本和费用,节约原材料、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盘活存货、降低库存,降低资金占用。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考核,削减开支,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减少冗员,加强职工培训等,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把握财务风险,及时向决策层提供预警信息和危机应对财务预案。
顺周期财务战略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处于成熟期甚至衰退期,抗风险能力小的企业。
(三)逆周期财务战略
逆周期财务战略是相对于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状况之下,企业所采取的财务战略而言的,是运用逆向思维来考虑企业的投资与扩张。从传统财务角度看,经济形势较好时,企业采取扩张战略。企业在经济高峰时期大量购置的资产价格通常高于资产的长期平均价格。因此这种价格高估导致企业单位资产的盈利能力下降。而在经济低谷时期,由于产品销售下降、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行业内企业普遍陷入财务困境,现金流短缺,资产被贱卖。同时,资本市场上投资人的抛弃加剧了资产的贬值,资产市值严重低估。从逆向思维的角度,企业此时可利用资产被低估的机会进行购置投资,从而降低资产成本,提高资产效率。一般此时购进的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升值空间将在下一个高峰时期彰显。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就是通过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成功地兼并濒危小厂,两次收购世界级大企业而建立起来的。
逆周期财务战略运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企业要具备统领全局的战略眼光。要求企业的CFO对宏观经济研究及政策预期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形势。如通过PPI和CPl指数变动趋势,判断银根松紧周期拐点;又如经过这轮危机过后,是否有可能陷入滞胀(低增长、高通胀)风险之中等等。二是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企业逆周期规模扩张要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目前的现金流和再融资能力能否支撑持续的扩张,新进入的产业和产品与现有产业和产品能否适应经济周期和现金循环周期,并具有互补性,财务管理团队是否具备财务整合和管控能力。
当然逆周期财务战略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变数,因此逆周期财务战略运用的同时也必须强化现金为王的理念,做好现金的储备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全面防范风险。要把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的风险降到最低,就要每天模拟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测试企业的应变和生存压力,及时寻找危机的解决之道和应对之策。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不可避免。企业财务人员尤其是CFO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作出恰当的判断,深刻领会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调整企业的财务战略。当经济衰退时,灵活的财务战略对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扎稳根基、以守为攻安全渡过危机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傅元略.企业财务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4-7.
[2] 胡棋智,邵兴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治理与财务战略[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