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海南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entral part in Hainan and concludes the guideline of insisting on "Priority Development,Guarantee Environment".It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and imminency of accelera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art in Hainan and puts forward some tactics and advices about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entral part of Hainan;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Tactics and advices

海南建省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滨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呈现出经济即将起飞的势头。但海南岛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1],拖累了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中部地区热带植被茂盛,珍稀动植物比比皆是,严加保护生态环境呼声一致,但就具体如何保护却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海南岛中部地区应实施“优先发展,确保生态”的方针。既要严格保护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又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加快海南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崛起。

一、中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战略

海南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有两种思路,第一种保护是减少或禁止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使用,使其维持在原生状态,完全沿着大自然予以的方向演进;第二种保护是通过开发利用产生经济蓄积及积累资金,并更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改造优化和对生态资源更有效的利用。笔者认为,在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较为缓慢,较为低阶的时期,应当采取第一种保护的思路,不能轻率的去干扰或改变生态环境原有的发展方向及速度。但是,当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期,可以选择第二种保护的思路。当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有能力通过开发利用而进行高阶保护时,单纯为了保护禁止使用或不敢充分利用就成了因噎废食。为了开发利用而放弃保护,甚至破坏生态环境是错误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禁止使用同样也是错误的。不能很好的利用生态资源,实质上也很难做到真正有效的保护。人类不去干扰,不去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任其自生自灭,自然选择,自然淘汰是一种保护。充分利用人工选择与优化,顺应大自然,同时利用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创造财富同样也是保护,是一种积极的保护。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成员,而且是能够理的成员。引导、优化、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大自然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是人类的责任,放弃对大自然的优化利用对大自然包括人类自身并不一定是有利的事情。虽然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及利用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从长期发展看,人类社会的进步对大自然的存在与兴旺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我们必须确实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保证以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通过开发利用促进保护,通过保护达到连续不断的开发利用,从而推动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技术的和谐发展。不能把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与开发利用对立起来,禁止或延缓开发利用。同时也要强调,能否开发利用,如何开发利用的前提是能否通过开发利用促进保护,促进自然生态的兴旺发展。总之,海南中部地区的发展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其优越的生态资源环境,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建立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制订中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加快海南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崛起。

二、加快海南中部崛起的意义

海南岛呈卧梨状地形地貌,形成热带滨海平原和热带森林丘陵山地不同的资源禀赋。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中部地区的亚热带、热带植被的旅游观赏价值,保健康体作用,以及林业资源,动物资源,应当充分的开发。与热带滨海旅游和滨海房地产类似,热带植被旅游和热带森林自然大氧吧房地产也极具开发价值。其宜居保养功能甚或大于滨海地理条件。两种资源的共同开发将更有利于推动海南经济的发展。海南岛中部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交通畅达,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快海南中部的崛起对海南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效利用两种地理资源

海南岛幅员较宽,立体落差较大,既有热带滨海地理,又有热带高山森林地理。两种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有较大的差别。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资源促进经济起飞是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铸造强健经济实体

岛屿经济的脆弱性的主要表现在抵御外界冲击能力的有限。其原因为岛屿经济自身的规模较小,满足自我经济循环的容量欠缺,过分依赖对外界的输入输出。自身基本保障能力较弱。海南岛中部社会经济的崛起能够增加本岛的市场供应和消费能力,增加海南自身的经济规模,提高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

(三)打造经济多元化发展态势

地球上的岛屿型经济大都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战略。海南岛的宽幅陆地和海拔高差地形更有利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选择。加快海南岛中部的崛起,必然兴起和壮大一些支柱产业,例如热带动植物养殖和深加工业,中草药种植和中成药制造业等等,促进海南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中部崛起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滨海地区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岛外市场有效需求的支撑,受经济大气候影响颇大,不可控因素过多,且发生过于频繁,存在着不稳定的隐患。海南中部社会经济的崛起将带来岛内更多的有效需求,将更有力的推动滨海地区的发展。滨海带动中间,中间促进滨海,将是海南中部崛起所能够带来的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海南中部崛起的过程是实现海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从长远看,海南省经济发展如果没有中部的崛起,滨海地区也难以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三、加快海南中部崛起的对策措施

海南中部崛起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加快海南中部崛起的措施建议如下:

(一)大力培养县域经济管理人才

由于历史原因,中部地区文化教育滞后,人才缺乏。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乡村一级寥寥无几,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胫之一。由于中部地区长期信息闭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基础条件薄弱,依靠大数量引进人才的办法短期内很难实施。快速培养以原住民为主的县域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疏通中部崛起所需人才瓶颈的有效措施。海南岛中部崛起战略需要大量的县域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并且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标准也会越来越高。县域经济就是要发展当地基本要素禀赋优势的特色经济,需要培养针对性较强的,适应海南中部地理自然状况的专业化人才。可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送进大专院校培养。特别是海南本地的大学,应当设置相关的专业,大量培养县域经济管理人才。读完后直接派往原所在地区工作,源源不断的向中部地区输入能够扎根留驻的经济管理人才。

(二)扶持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灵活。在利用当地资源方面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项目筛选、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资金信贷、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当地居民经济文明的成长过程,是当地企业家的锻炼培养及成熟的过程。有着比嵌入式增长点更有利的方面,对当地居民有着示范带动作用。是未来出现大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最好基础,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一环。

(三)与滨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接

滨海地区开发较早,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人才技术以及有效的市场需求等。中部地区的发展需要滨海地区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两者对接既有利于推动中部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发展也为滨海地区提供更多的商品和市场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造就海南更大更强的经济体。

(四)项目、资金、人才一揽子引进的鼓励措施

利用中部的生物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环境资源吸引外界投资,特别是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旅游度假和疗养居住,中成药加工生产等。支持项目、资金、人才的一揽子引进方案,提高开放的质量,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

(五)推动热带森林房地产业的发展

热带森林是以大数量高密度的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苔藓和生活其中的禽兽、昆虫和微生物等,以及相应的山体土壤、河流水泊、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组成的生态圈。热带森林具有调节气温,净化空气,阻挡、吸附和过滤尘埃,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氧气,产生负氧离子等作用。属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这里的房地产楼盘将笼罩在巨大的天然氧吧里,有鸟语花香,云海溪流。有奇峰秀岩,绿树参天。人们在这里可以观光疗养、回归自然,健康长寿、颐养天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居住空间。发展海南中部热带森林地区的房地产业,面对外部市场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带动当地各种相关产业的兴起。使其成为海南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卫留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N].海南日报,2007-04-27(1)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精神动力;节约能源;自然生态

一、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其具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具有着强大的时代性。党的工作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有新情况和问题出现,因此我们要对科学发展观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不断的正确更新,才能够有效完善的解决问题。

(一)将党的各项工作渗透到思想工作中去,人们思想、观念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可以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解决。人们思想、观念和情绪方面都是来自于实际工作中的每个方面,然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人们完成工作的基本生命力。从不用的角度来观察,工作人员管理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然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本条件,能够使工作人员将其具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二)加快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发展,需要保证其工作中具有科学性。中国的发展中,不断的证实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科学性,可以有效的推进其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使其能够杂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全面的发挥出来。实现中国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中,推动了国内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同时,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协调问题,这些不协调的问题就需要利用社会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有效的解决。用思想政治工作来看待这些不协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的三个方面中:①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和国内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相对的失衡。②国内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出现了冲突情况。③国内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也在不断的发展,两者发展中失去了相对的平衡。想要将这三个不平衡有效的解决,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并且将科学发展观严格的落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

(一)对社会经济急速和缓慢发展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辩证认识和有效处理。要坚持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确保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能够顺利的建设;构建出具有政治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二)对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冲突情况,进行准确的辩证看待和有效处理。将追求经济增长忽略自然生态发展的错误观念改变,有效的对人口数量和质量水平的发招进行控制,提倡节约能源的思想,实现资源可再利用,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发展高质量的社会经济,提高经济的效益,促进生态问题的发展。

(三)对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和人类发展的不平衡情况,进行准确的辩证看待和有效处理。构建出能够将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满足的社会,将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有效的解决,主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将人类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行提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对人类自由全面地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将社会经济结合人类一起全面的发展。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社会发展中,要符合当前的社会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求,进行统一的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结合科学发展观,可以有效的指导社会和谐统一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在落实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大的政治、经济和精神价值。

政治文明的社会建设时的前提条件就是,社会成员要具有良好的法治观念、公民和民主意识。如今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激发起人类的竞争意识,树立经济效益和科技意识。科学发展观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的理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

四、结语

中国社会经济在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中,要求我国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要不断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根据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要结合科学发展观众,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又快又好的全面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能够正确的引导我过思想政治工作在科学发展观中,对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汪育新,卢奕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方式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3,(z1):215-216.

[2]张友祥.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12.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经济全球化

“依法治国”是我国现代化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主席曾提出:“只有在法律背景下,我国现代化各项事业才能取得理想的全新的成果。”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大背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小背景下,不断调整完善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对早期的经济政策作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但由于国内外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还是显现出了诸多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法律残缺。经济利润是经济机构追寻的主要目标,很多领导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经济利益上,而很少能够顾及到管理体制的制定问题。法律制度上的缺失必将造成资金非法运作,出现资金浪费、不明流失等等,这些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巨大的阻碍。

2.利益失衡。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也是法律管理失效的重要表现。而在企业进行利益划分的过程中,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不公平现象,个人主义、极端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导致的利益划分严重失衡,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

3.资金失调。建筑、贸易等是当前经济事业的重点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项事业的资金调控并没有完全结合,综合经营模式还没有达到理想状况。若市场经济出现异常变动,则会导致经济一时无法正常协调运行。

4.观念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企业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但仍然存在相当部分企业不能跟着现代市场走,依旧保留着传统的经济观念,对于企业风险、经济价值、成本预算等实用的理念尚未形成深刻的认识。

二、经济法促进经济效益增收

经济发展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中的重要来源,其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结合市场经济体制制定科学的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法”对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1.经济效益增收。经济法律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其发展状况受到了国家、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经济法律涉及到了各种经济行业的规章准则,管辖范围十分广泛。经济法律体系为社会经济增长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2.优化体制改革。经济是一个国家长久生存的物质保证,而法律则是整个经济行业改革的重要准则。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只有在经济法律的指引下才能对内部经济实施改革调整,确保了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有助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3.提高国际地位。除了国内积极重视经济法律体系完善外,国外很多发达国家也将经济法律建设作为日常事务的重要内容。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带动经济发律的全球化,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而言,完善法律体系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为中国经济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创造了有利条件。

4.维护经济秩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为我国构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蓝图提供了帮助。但在现代化工程中,必须要国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法律政策,这样就能为现代社会经济提供律法保证,让市场经济能在法律准则下健康发展。

三、完善经济法律体系的策略

经济立法工作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部分,国家及政府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立法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利用现有的管理资源,充分发挥出经济立法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完善市场法律体系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1.加强日常监督。在进行经济立法工作的同时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监督计划,促使经济立法走向“规范化、合理化、实际化”道路,以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积极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立法机关在制定新的法律政策时,应该做好企业调查情况,在弄清实际情况下编制法律条例。

2.运用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革新使其运用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扩大,其运用领域也逐渐深入到了我国的立法工作中。在经济立法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积极法律编制的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立法工作失误,确保法律体系的科学性。

3.转变管理策略。管理只是一种方式,而制定管理法律策略才是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立法机关应该根据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营情况来及时更新经济立法策略,对于内部资金的收支实行严格的控制,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有利条件。

4.制定法律目标。经济立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完善调整法律体系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制定一个科学的法律目标,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法律的价值,提高法律的管理效果,真正构建出完整的经济法律体系,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理想的模式发展。

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保证,我们在制定市场经济发展策略时必须要把完善法律体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相信,只有在法律的保证下,我国经济才会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翁佳霞.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经济法律问题.经济问题.2009.20(10).

[2]黄子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法律改革思考.扬州大学学报(法律版).2008.30(12).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第4篇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反映了各地区具有限制性因素和区域优势条件,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黄淮平原有这样一句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江淮平原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都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农业生产要遵循农作物的习性应时制宜。

因地制宜和应时制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主要是对区位因素(包括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分析、农作物习性(见二维码)及其分布区、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的考查。

1.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有一定的套路,可构建区位分析的模式,下面以“影响黄淮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和“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为例进行区位分析及建模。

影响棉花种植的因素分为有利和不利因素两方面,有利条件——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②地形:黄淮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大规模生产;③土壤:土质疏松,适于棉株根系向深处伸展。不利条件——气候: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因此进行自然区位分析时要从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角度入手,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展开,一般主要罗列有利的区位条件、不利条件,点到即止。同理,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则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

有的区位分析题既要分析自然区位又要分析社会经济区位,比如:“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设问中没有具体问自然区位,也没有问社会经济区位,因此这两方面都要分析。

自然优势区位: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 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③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④ 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优势区位:①市场广阔;② 交通便利;③国家政策扶持;④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⑤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⑥工业比较发达。存在不足: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冬季易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可归纳出区位分析模式。

自然地理: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经济: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另外,审题时要注意,有时设问只问有利的自然条件,在答题时则不必答不利条件,也不必答社会经济条件。

2.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和典型分布区

需熟记以下六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分布区。①混合农业分布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②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这两种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前者以牧羊和小麦种植为代表,谷物和牧草轮作,略偏重畜牧业,种植业的比重则根据市场的需求作调节;后者是特殊的混合农业,略偏重种植业,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烟草、葡萄、橄榄、无花果、柑橘、柠檬等亚热带园艺作物。③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椰子、咖啡、可可豆、橡胶、香蕉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热带气候区;④商品谷物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⑤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草原面积较大、大牧场经营的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如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举世闻名;⑥乳畜业(区别于肉畜),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等发达地区,如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带。

(2)经典重现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读图1(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

图1

1.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 地中海式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组题的第1题考查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第2题考查混合农业的特点。从图1中能看出墨累—达令盆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的混合农业,故第1题选A;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是商品农业,其产品羊毛和小麦都供应市场,故第2题排除A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小麦和牧草轮作,种植的东西除了小麦还有牧草,其牧草可以供给畜牧业,而C为天然草场,故排除,答案选D。

关键考点二·关注农业生态问题

1.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

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高考试卷中最常见的热点问题。每个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都不一样,成因不同,对策也相异。复习备考时不仅要认识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以“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措施”为例说明生态问题的差异性。

西北和东北的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西北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东北则属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区,自然环境不同,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干预也不同,故西北和东北的环境问题类型不同。近现代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故我们在分析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西北地区的“过牧、过樵、过垦”造成植被破坏,以及流域上游引水过量造成流域下游缺水是西北荒漠化的主因。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主因是沼泽地过度开垦和开发。原因分析准确了,治理对策就容易了:西北地区荒漠化对策——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合理用水等;东北则采取退耕还沼泽等对策。因此说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抓住了原因就抓住了本质,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

其他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都可以按这个思路进行分析,考生不妨一试!

2.考题举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是著名的出口小麦和羊毛的地区,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墨累—达令盆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答: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牧草生长不良,排除②③。大量引用河水还会导致河流下游水源减少,湿地萎缩。故答案选A。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顺利选出正确答案。

关键考点三·

对“农业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描述

农业生态问题分布和农业空间分布的描述题,成为近几年的高考常考题型。该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

1.农业生态问题分布

【经典重现】图2所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如何描述呢?我们先来研究参考答案:面积较大,大部分在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参考答案中的“面积较大,第二地形阶梯上”是描述“分布面积和主置”;“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是描述“延伸方向”;“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是点出“极值”。因此本题的描述角度有面积、主置、延伸方向、极值,从面(前三个角度是面上的总体描述)到点(极值是描述局部地区)进行描述。

2.农业空间分布

【经典重现】根据图3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第5篇

而上述两者的剧变皆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存在着莫大的干系。经济模式的转变培育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房地产初期形态,房地产经济又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加速,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巨大的动能和前所未有的拉动力,将经济能量输入饥渴的城市血管,驱动机器的起步、加速,并将动力传递至左右经济模式转变的层面,不断加速了经济模式的转变和城市化的进程,有效和有力地促进了这两个转变的不断升级,让“经济转轨一城市化进程一提供动力一完成升级一再次促进”这个发展链条中形成闭环,在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

公众不乏有这样那样的疑问:高企不下的房价、地价;风卷残云的投资、投机;遍地横生的蜗居、蚁族……这些同样是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困扰着我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矛盾总是事物前进的动力,只要能较好地调和城市化高速进程中大量尚未得到满足的保障性需求与追逐GDP渴望城市化迅速完成这对矛盾,房地产依旧是城市发展的力量源泉。

从发展机遇看,城市化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更在于它改变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公民社会的观念、信息社会的观念等,而这些,都是在城市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归结起来,不妨这样说,一切文明的产生均来源于社会的形成,社会的不断发展形成城市的基础,城市是促进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文明也是城市一直在追求的精神向往和无形的社会推动力。在文明的推动中,城市和经济社会不断延伸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承、相互作用。

而作为城市化的硬件基础,地产业和大量的商业、办公、住宅承载着城市化进程当中每个细节的发展变化,所以说城市是地产的载体,而地产是城市化进程的载体。

从时间节点看,“人口红利”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在这个时期,生育率下降,少儿与老人的抚养负担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的适龄人口比重上升,在老龄人口达到较高水平前形成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有利的时期。

至2030年,我国人口对住房的支撑力还会延续。除宏观经济重大波动和其他非正常因素所导致的经济异动,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很小,且会在相对一段时间内维持上升态势。这对于我国完成整个城市化的进程是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而较快的城市化进程和较为理想的人口结构,也将成为我国经济保持增长的支柱。所以,“人口红利”时期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重要的发展机遇。

从发展要求来看,就CBD而言,作为城市经济引擎,存在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大规模的常驻入口和商业服务业硬件设施及配套保障设施对其实现有效支撑。就城市群来看,不论是长三角、珠三角还是环渤海经济区,不论是京津冀经济圈还是成渝经济体,都谋求在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中迅速完成一体化,盘活和带动周边区域以促进自身发展,并形成抱团合力效应来推动板块经济飞跃,显现出城市群引擎的作用。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差异;发展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理解上都只是表面化的字面理解,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人们会理解为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指进出口产品的买卖,也可称为世界贸易,跨越国际的货品和服务交易统称为国际贸易。而对于国内贸易来说,就指的是在中国境内所进行的商品交易。以上则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简单的概述,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共同存在,相互影响。本文将通过介绍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形成,而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之处。

一、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可以称为世界贸易,它的出现使得贸易进行了全球化的发展,并且拉近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形成是具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由于国家生产能力的不断发展,工作分工的明细化,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家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多余的劳动成果,从而可以进行出口、进口的贸易来往;其次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得殖民体系走向灭亡,并且成立了联合国组织,有利的创建了各国之间自由的竞争关系;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思想概念在不断进步,以及科技水平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快速发展,使得进出口贸易条件日益成熟,极大的较快了国际贸易的形成。国际贸易的进行有利的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经济往来,并且对国内的生产结构发展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所有际贸易对国内贸易有着积极有利的影响。

二、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本身指的就是发生在国家地域范围之内的各种买卖交易活动,它的存在方式主要是以实物为主体的贸易,同时也存在于以生产方式、技术培训服务、证券交易等各种各样形式的贸易。说到国内贸易的形成,它的存在是随着我国历史文化一直发展的。早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在达到自己自足的情况下国内贸易发展趋势就开始形成了。货币的使用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加快了国内贸易的发展。随着国内贸易发展趋势的不断壮大,加强了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并影响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我国对国内贸易的发展也是格外重视的,我国在2012年9月1日,国务院了《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更加明确了国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及发展目标和任务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国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得到重视。

三、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营销方式差异性的本质区别

1.相同点

(1)国际贸易发展是国内贸易发展比较好的一种结果现象,国内贸易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商业活动,也就是指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2)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存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商品的交换而得到更多的利益,它的存在方式可以说是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交易,再得到一定的货币利益的过程。虽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但进行交易的过程都是大同小异,经营的目的都一样是为了盈利而进行的。

(3)无论进行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它们的基本职责相同,都要遵守一定的经济法律规定,并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

2.不同点

(1)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较之下,国际贸易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首先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以及相关法律要求的制约。在进行贸易活动时必须克服这些障碍,否则就无法顺利的进行贸易的洽谈、签约以及贸易纠纷问题的处理等等。国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遇到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但因为是在本国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交易所以差别要小得多。

(2)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国家与国之间的国情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经济政策,在每个国家中经济的发展都会受经济政策的影响,而且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会有不同的经济政策,所以相关的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进出口管理政策、关税政策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一定的不同。而国内贸易对此的要求要少得多。

(3)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等制度不同。国际贸易进行中会出现货币的交换,货币的汇率是不定值,而且各国间度量衡、海关制度均不相同, 所以国际贸易比较繁琐。而国内贸易相对简单

(4)国际贸易的风险大于国内贸易。商品交换中存在各种自然风险,而国际贸易进行中的风险更大,主要有三个方面: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税风险,对于这些风险来说国内贸易则相对较少。

四、总结

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共同发展的当今时代下,我们要正确理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所存在的差异性,发展好国际贸易的前提是如何提高国内贸易的发展,适当的结合两者之间相互有利的发展要素,来达到促进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共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睿.我国内贸与外贸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J].国际经贸探索,2009(05)

[2]卢名辉,周明生.中国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3]曾铮,马新平.中国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相关性研究――基于VAR模型的经验实证[J].财贸经济,2008(05).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交通输送提升意识经济变化

交通运输(以前称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机场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养护,机车、汽车、航舶及航空器运用工程,铁道、公路、水路、航空信息工程及控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规划,经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

一、经济变化对运输业的影响

早期的经济学家就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作出了充分肯定,如威廉·配第对交通运输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肯定,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指出交通运输网络是生产力的丰富源泉。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提出了交通运输的区位经济理论,如沃尔特·艾萨德提出,在经济生活的一切创造革新中,运输工具的革新在促进经济活动和改变工业布局方面,具有最普遍的影响力。胡佛提出运输费用的降低是工业和贸易能够实现规模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沃纳·松巴特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开发联系起来,提出按交通干线布局产业,随着连接中心城市的重要干线的建设将形成新的有利区位。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关于交通运输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如我国学者赵一平研究了运输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经济后发国中各种运输方式的演变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制约,并且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相对饱和度较低,而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一些学者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如蒋敏分析了广西地区的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董大朋和陈才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之间的关系。刘雪莲认为铁路的开通对完善周边地区城市交通体系和枢纽功能、增强城市辐射与聚集功能、促进周边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张国强在《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理论研究综述》中提出中国应调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

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由于运输成本占商品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所以如何降低运输成本便成为生产者考虑的因素。故而,在陆路运输线路上或者水路运输线路上,选择一个既离消费者较近又离原料产地较近的地点作为生产场地,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这种行为的常态化结果就是区域产业的产生,而这种区域产业的产生,又使得生产得以规模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者原料的成本,促进了生产,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是持续运行的体系,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长期的。

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各地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区域有明显的界线。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钢铁等一些大的建设方面,这些大的工程建设都需要交通运输进行对接。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不同,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完全不同,当然对于交通运输要求也越来越高,经历了以往的快速发展,再到现在的安全、舒适、高速的变化,给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更多商机。

二、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的内容包含社会生产的多个方面,比如地区之间的生产和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等。较之于其他系统来说,一致性、层次性和关联性是区域经济所特有的特征。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划分,可以将之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区域生活以及基础设施等各式子系统。此外,作为经济发展的子系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二者缺一不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中不断进步、完善。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不断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经济和交通运输业就必须做到在均衡的状态下获得不断发展的空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区域的可达性提供发展的便利条件,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区位条件进行改善。可达性通常是指从一个位置到达指定的活动位置存在的便利程度。可达性的提高,将直接促进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加强本地区和外界的沟通联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减少运输成本和缩短运输距离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区位条件,为其带来地区性竞争优势。

对交通运输的基础建设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国内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因为加大了交通运输的投入,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还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联系的增强。

第一,交通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的便利有利于改变经济的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有利的条件。公路的发展让优质的产品走出去,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加快了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铺平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吸引外来人员发展旅游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三,便利的交通更便于招商引资,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加快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经济,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

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建设密不可分,是发展经济重要的纽带。只有路好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当地的优势,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的规划有利于经济产业结构的形成

交通运输的大量投入,促使区域空间的距离缩小了,同时也使得区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这样就使得区域资源得到优化,生产力的发展和产品自由流动加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换句话说,正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其经济的服务才更周密。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更能带动一个地区以及周围社区的经济发展,进而缩短交通运输时间,并且能让资源不断流向附加值较高的地区,从而影响了沿路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交通运输影响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组成区域之间联系的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设施、动力设施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缩短了地区之间的运输时间,瞬息可达。交通的便利无形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了交易量。

五、交通运输对经济的影响

(一)交通的发展加快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打破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壁垒,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去,为当地人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道路畅通、四通八达,有旅游条件的地区都搭上了一列顺风车,让距离不再成为问题,吸引了更多外来人员来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便于招商引资

交通的便利,给更多的地区带来了更大的商机,也推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加快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经济,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

总之,交通运输发展与当地经济建设密不可分。只有交通建设好了,当地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运输业从总体上看也处于初级阶段。探索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發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能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运输业初级阶段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决策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交通条件也不一致的大国,区域差异及其特征明显,不仅有东、中、西部的局部差异,还有局部之中各省份之间的地域差异。因此,基于运输化理论研究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为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运输局) 

[作者简介:陈卫东(1968—),男,本科,从事新常态下濮阳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明生,董华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J].产业经济,2015.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区位;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88-02

区位理论是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理论之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区位理论的开篇。学生首次接触,重点不是概念而是学会分析应用。所以本节的重点以及难点确立为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对人文地理知识还不是很熟悉,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同时,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具或有趣的地理事例教学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身边的事例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激起他们对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以学生学为主体,老师教为主导的指导前提下,主要采用案例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区域比较法。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启发。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结合必修-自然地理部分,理论联系实际,最好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进行探究,归纳基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相关问题。关于教学过程,首先要导入新课。图片展示讲解农业概念,导入正文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师提问,角色假设】教师:现在各大网站上流行一款游戏——开心农场,假设我们把软件升级,能在各处选择农场地址,如果你是农场主,你会种植什么作物?打算将农场选择在什么地方?进行选择时考虑了哪些因素?讨论各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1回答):我要在家乡山东滨州种植棉花,因为这里光照充足,盐碱地多,有充足的水源,我还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

(学生2回答):我要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因为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承转】两位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两个地方的不同选择呢?引入农业区位的概念。

(教师讲解):农业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为例,它的区位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水稻分布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二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是与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是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提问):总结一下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相互交流得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

(教师小结):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等。

大家都知道我们沾化冬枣很出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课件展示沾化冬枣小材料}:以沾化冬枣为例,影响其《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那里地形平坦,气候适宜,降水适中,关键是土壤(盐碱地)特别适合冬枣生长,再加上有丰富的劳动力。

{课件展示沾化冬枣产业发展方向小材料}:沾化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冬枣之乡,冬枣飞向许多大城市,而且远销国外,并且就地发展观光农业,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发言):因为交通条件改善了,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拓展了广阔的市场,市场遍及全国甚至国外。

(教师适当引导):是的,交通、科技的发展开拓了市场,并且随着冬枣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努力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冬枣文化,形成了集观光、游园、采摘、品尝于一体的游玩项目。(配图片)

【承转】可见,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案例学习】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如下问题。

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2.哪些因素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的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教师讲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不但要考虑自然条件因素,还要考虑发展变化较快的社会经济因素,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过渡】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我们称之为农业地域。在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多图结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师讲解):混合农业是一种将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经济发达国家其生产形式比较稳定,分布比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羊、猪等。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的小麦-牧羊带最为典型。

【读图指导】根据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图,确定小麦-牧羊带在澳大利亚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上的位置,分析说明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地区有利的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加强对课本中图3.3核心原理的实际应用。

(学生自主阅读):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分析: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知识拓展】播放视频《珠三角的基塘农业》,从而引出世界上不同类型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