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子商务物流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秋松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担任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学,先后讲授《电子商务概论》、《网上支付与结算》、《物流管理概论》等10余门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参加国家级电子商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德国双元制办学理念,研究行动导向法等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前沿理念及专业技术。回到学校,她带领学校经济管理教学科研部的教师一起研究、探索,如何从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的转换与衔接,如何让学生毕业就是就业,如何与工作接轨。2011年至今,一直探索进行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100%,实现了订单式培养。
张秋松注重学生在专业上的发展,她发现只有基础实践教学还不能达到专业长远发展的目标。2012年,她组织校内团队,经过多次调研、协商、申报、修改,成功申请了国家级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国家财政280万元的支持,将于2013年暑期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实训基地的建成,将实现河北省内最优最全面的中职电子商务实训环境,能够提供学生在校期间的企业工作模拟、产教结合、自主创业及社会技能鉴定功能。
在教学中,张秋松始终保持着工作热情,以激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努力营造一个令人愉快的学习氛围,并将德育教育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她努力跟上专业领域的变化,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提升实践能力。课前,她认真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课上,她以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她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演绎法、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年的一线教学、专业研究及教学管理,使张秋松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她先后辅导21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营销员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成绩良好;她获得中央农广校“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二等奖,荣获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优秀教师称号。繁忙的教学之余,张秋松不忘知识更新,分别考取了营销师、物流师、电子商务师、中国电子商务注册职业经理职业资格证书。
1 校企合作重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以行业企业的调研为基础,确认电子商务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群;邀请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委员会主持下,根据市场调研确定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分析、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获得职业岗位的通用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2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以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以网络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手段,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2.1 针对岗位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标准。本专业将与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成立项目工作小组,根据电子商务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共同制订电子商务核心课程标准。
2.2 推进“双证融通”,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引入国家、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加强“双证融通”教学,提高学生获证率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完成《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助理电子商务师认证课程及实训》、《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页设计》等课程学习后可以直接参加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助理电子商务师、助理网络营销师、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师、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专员、计算机高新技术网页制作操作员等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认证或企业认证。实施“双证书”制度,每位学生至少要取得1项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2.3 校企共建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以网络课程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手段,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参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重点建设《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等8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开发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实训指导书、网络课件、教学录像、在线自测、在线答疑、试题库、试卷库等教学资源,8门课程全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2.4 开发理实结合教材或讲义。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配套包括学习指导、电子课件、授课案例、实验实训指导书在内的课程电子资源。为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网页设计》配套编写3本校本教材或讲义。
2.5 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过程化多元化考核方式的改革。以能力考核为主体,改革考核评价标准,开展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采用笔试、上机操作、现场操作、在线考核、项目成果、答辩等多样化的方法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化考核、职业能力的考核。核心课程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以认证的形式取代原来的期末终结性考核方式;引入企业的经营、生产项目开展教学的课程,依据学生技能状况与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学业评价与业绩考核相结合。构建以“三方评价”为核心的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三方评价指标包括校内指导老师对实习资料(实习报告、实习记录单)评价、企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评价和表现评价、毕业生自我评价,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综合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大学的课程体系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都围绕着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人才的质量水平[1-2]。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发现移动电子商务有着较高的行业需求,其改变了传统电子商务经营方式,提出新的岗位需求与职业技能[3-4]。我们结合岗位调查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R邓刂逝嘌?和能力培养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同时针对课程规划进行调整[5],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能力评价几方面进行调整,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及实现培养目标。
1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研究
本次研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随后采用实践检验的方式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进行规划,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1.1 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由两部分组成:文献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文献,了解我国行业研究现状;社会调查,对电子商务相关企业进行岗位调研,了解岗位需求情况。
1.1.1 电子商务行业研究可视化分析
通过收集和汇总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现状与电子商务的应用[6]、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对策研究联系密切[7]。对电子商务应用的相关研究发现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电子商务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8-9];同时,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同物流创新有较高联系,并且物流创新同跨境电子商务与商务对策研究联系密切[10-11]。因此,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商务决策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此基础上也要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对电子商务专业来说,移动电子商务将是电子商务的重点。
1.1.2 电子商务行业岗位需求分析
对大连市周边企业进行岗位调研,通过调查发现移动电子商务岗位有设计开发类岗位和策划运营类岗位。设计开发岗位要求掌握Web前端开发技术、交互设计技术等,策划运营类岗位需要掌握产品策划、运营数据分析、网络编辑等,由此可见移动电子商务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应该掌握必要的技术能力。
1.1.3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目标
学生需要理解移动商务与应用领域的结合创新趋势,并通过分析学习资料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此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见表1。
1.2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由可行性分析、课时安排、教材选取、授课方式、考核方式6部分组成[12-14],教师可按照该流程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进行设计。
1.2.1 可行性分析
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够实现能力培养。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修课程统计,发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页设计、营销管理等相关能力以及学习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对教学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发现,学校提供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成立移动电子商务教研团队,为该门课程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师资。从以上3方面来看,具备了教学的可行性,能够开展课程。
1.2.2 教材选取
进行文献检索共得出中文核心文献1.2万,其中移动电子商务图书25种。组织专职教师A、B、C进行教学研讨,最后得出文献[15-18]4本教材;组织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进行二次评审,按照教学目标与本校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参考教材,确定教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我们经过多次研讨得出移动电子商务时间能动性较强,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
1.2.3 课时安排
为考查学生实际应用情况,需要安排学生活动实践,在学时分配上采用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相结合的方式。本次实践由一个完整的移动商务策划贯穿整个学期,具体的学时安排见表2。
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可将该门课程分为移动商务概述、移动商务技术基础、移动商务价值链模式、移动商务安全、移动商务支付、云计算、移动商务信息服务、移动娱乐、移动学习、移动商务应用10部分。具体课时安排与重难点分布见表3。
1.3 专家访谈
1.3.1 专家选择
本次专家访谈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方式进行,由于环境限制选取本校教师5名、校外教师3名,教师具体情况如下:副教授,数据分析团队成员;副教授,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团队成员;副教授,网站策划与运营团队成员;副教授,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专业教师;副教授,物流工程专业教师;副教授,供应链管理教师。
1.3.2 访谈提纲设计与实施
为了了解移动电子商务教材选取、教学内容设计、课时安排、理论与实践比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6方面的设计[19], 可参考表2与表3设计教材、教学内容题目、理论与实践安排题目,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闭卷考试、项目实践、大作业3种考核方式,选取讲授教学、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方式,采用录音的方式记录。
1.3.3 访谈分析
1)学时安排与理论实践比。
每周2学时或者4学时,或者采用单双周上课的方式,故学时为32学时、48学时、64学时。大三上学期还开设移动平台建设、市场营销等课程,故选取32学时。学生在其他课程中也会有其他项目实践,应适当降低实践比例。移动电子商务类课程需要以理论为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对课程的设计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课程内容需以实时事件为依托。关于课程内容的访谈汇总见表4。将实践学时调为4学时,缩短实践学时的比例,将学生的项目实践更多放在课外。
3)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单一的理论教授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移动电子商务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平时考核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末考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主。平时成绩评定由学生考勤、课堂发言、三级项目、课堂作业4部分组成;终结性考核在题型上需要多元化,加入案例分析和模式设计的题目。教师可按照能力要求比例设计期末能力考核评定表,见表5。
2 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效果分析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及学习安排,教师制订教学大纲和教案设计,收集教学资料,编写教学进度安排,进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为课程改革提供建议。
2.1 形成性考核分析
我们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与描述统计。在统计过程中没有出现该项为0 的学生,并且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结合能力考核标准得出的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实践环节表现良好,3组实验超过半数的学生为B级,超过1/4的学生为A级。本次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较为合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堂参与性;同时,采用应用项目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项目策划能力。
2.2 终结性考核分析
单项选择与填空题的频次变化情况较为相似,仅有1~2名学生的成绩为C。案例分析选项频次波动范围较小,策划设计类题目较案例分析类成绩较差,半数以上学生能够运用移动商务思维设计商务活动。论述类环节有15名学生能够达到B级以上成绩,有3名学生成绩为D,占整体的12.5%。
通过考核分析发现,学生掌握了部分移动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并且部分学生能够运用该理论分析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仅有少数学生能够运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策划,部分学生不能够运用移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商务活动。
2.3 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极大自然数估计的方式对各项考核成绩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线性建模的方式构建学生能力考核模型。统计发现本次建模的准确度为0.95,具有较高的模拟系数。
(1)课堂表现、实验1对整体影响程度较高,需要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也应提高对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学习,减小学生之间由技术带来的差异。
(2)考勤、三级项目、实验2与填空类项目回归系数较为接近,且系数值较低。学生上课情况良好,能够按时完成平时作业,故学生在该环节表现良好。
(3)在终结性能力考核项目中,各能力指标的回归系数较为相近,由此可见考核标准与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较为符合。本次终结性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题型的选择、内容的选取符合考试要求,既能够涵盖较多知识点,又能够保证考核的公平性。
(4)三级项目的预测系数与贡献度分别为0.39、0.308,可见本环节在整个考核中占据重要位置,与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均衡,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
3 结论与建议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研讨方式制定的教学计划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有效降低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工作量,此外经过多次论证研讨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时设计和动态式教学内容设计。结合教学效果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文献资源质量保证。在进行文献研究时,应确保文献质量与数量,尽可能多地收集文献资源,根据内容、主题等进行文献筛选,确保选取的文献与研究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2)多种研究方法?C合使用。使用文献研究得出的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研究热点等,而课程所教内容更多的是教学管理方面的。
关键词:电子商务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 教学法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社会各用人单位对大专院校的毕业生的除了对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一些单位渴求毕业生能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但从目前各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践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脱离于实际,很难应用于实践。这种现象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考验。
一、高职电子商务教学需要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
1.高职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是我国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经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而被录取的;二是通过对口单位单独招生录取的,即定向生;三是通过读预科被录取的。不同的来源形成了高职学生的一些基本特点:统招生学业基础好,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对于高职教育缺乏认知,对高职学习缺乏预期的准备;定向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学习目的较为明确,对于职业和行业认知较好;通过预科录取的学生一般成绩方面稍差点,动手能力也较差。这些特点造成了高职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习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理想。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对症下药,努力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
2.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而进行的交易活动。照理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Internet的普及应用,为电子商务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内容,但是许多电子商务教材内容都是脱于实际的拔高的一些完美的理论,且内容覆盖面非常广,涉及到网络基础知识、物流知识、安全方面的知识、营销知识等。非常的理论化,学生很难一下子掌握这么多的知识,并且没有学习侧重点,造成很多学生看了教材内容之后,仍然不明白电子商务的概念,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实践教学环节虽有相应的电子商务平台,但电子商务平台往往都是完善的电子商务操作,与现实环境脱节。虽然各学校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教学改革,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根深蒂固,现在很多电子商务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法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即使在课堂中实现了一定的互动,仍然只是局限于围绕教材内容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很难激发学生课堂外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知识。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实现电子商务教学课堂内外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也要求我们教育者努力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好符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设置成一系列的小任务,并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进行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同时起到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作用。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电子商务教学的应用
1.实施原则
教师在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教学任务设计要精心。教师在设计电子商务教学教学目标时任务一定要明确,并创设出与之相应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中能在一种与本环节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中发生。
第二,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电子商务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跟上其发展的步伐,就必须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及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任务设计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教学任务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在教学中,当学生完成任务时要及时总结,注重讲清思路和归纳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触类旁通,具备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
2.实施步骤
教师在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一般有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提出任务创设情景:布置学习任务,展示教师做的成果,让学生体验自身完成任务的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任务期待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第二,学生尝试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个过程不是由导师直接告诉特长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导师向特长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检查成果评价交流:组织学生评价学习成果,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功感。教师最后补充说明,巩固学到的知识。
3.实例设计
“任务驱动法”的关键是情景的创设和任务的提出,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针对电子商务课程中通过C2C网络购物所设计的教学范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列出C2C的流程图,提出C2C购物的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学生选购的商品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决定(如需及时完成,可由教师建立指定的商铺,提供教案资料等无形货物进行交易,节约模拟交易完成的时间),且提醒学生留意哪些商品适宜网购。
其次,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列出会员注册流程图,指导学生创建会员账号、支付宝帐号。在创建成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帐号的安全性和激活帐号的方法。
第三,引导学生通过搜索和浏览两种方式挑选自,寻找自己喜爱的商品,并选择商家。其间提醒学生注意商家信誉度信息真伪的甄别。
第四,引导学生和商品供应者通过QQ、阿里旺旺等方式进行实时沟通。并提醒学生注意商务信息的保存。
第五,选择自己喜好的方式或根据沟通结果进行拍买商品,其间应提醒学生注意物流公司的选择。
第六,进行收货、付款及交易评价,实物货品应注意收货检查后再签收。
完成C2C网络购物任务后,组织学生就交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综上所述,通过这样一个引试做看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也经历了不会会熟练巩固提高的过程。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学习有张有弛,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认识规律。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电子商务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什么“剧目”呢?相信经过努力,电子商务教师都是好“导演”,都能在自己的“舞台”上百花齐放,好戏连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关键词:微课;电子商务;教学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这是由于电子商务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具备了实用性与普遍性,而电子商务专业也成为了各类院校的热门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是诸多院校十分重视的一门课程,但在电子商务课的教学方法上却还处在探究阶段之中。近年来在教育界新出现的微课教学手段,因其突出的优势而迅速推广应用开来,与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由于当前高等院校教学主要借助于现代化信息设备,这就为微课在高等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推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微课和电子商务课程的定义
所谓微课,也被成为微课程,是指把视频列入到教学之中,并且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载体,从而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针对某一知识点实施细致精确的讲解。在微课出现之后,高等院校就能够切实避免教学资源被浪费的状况发生。同时,还可以把教师授课中所用到的微课发至网上,便于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运用网络进行学习。
所谓电子商务课程,是指在电子商务这一新专业出现之后而产生的新课程。这门课程以信息技术为其主要工作方式,结合了信息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物流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甚至还能够和客户开展同步交流。然而,在高等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习的实效性过低的问题,这就要求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实操能力。
二、微课运用于电子商务课堂教学的突出优势
一是教学的时间非常短。微课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均需通过计算机、网络、视频或者拍摄器材等现代信息设备才能够呈现出来,而如今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也往往是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实施的。以视频为教学的辅助方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习者们的积极性。微课授课时间通常为五至八分钟。通过设定教学的时间,微课能够让学习者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始终保持最大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提升课堂学习的成效。二是课程的内容非常少。和传统意义上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比较起来,微课教学牵涉到的问题极其集中,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表达出本课程学习之主题,从而让微课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变得更加简便,能够真正避免太多、太杂的内容牵涉其中,以至于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三是课程的资源容量非常小。微课在当前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牵涉到的相关视频资料普遍容量偏小,且主要内容均运用网络加以播放,如此一来,即可很好地保障高等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之中的师生们能更为快速、方便地调看所需内容。在此基础上,如果有需要,学生们还可随时把电子商务微课教学的内容拷贝至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上,在其有空时可以反复多次进行观看与思考,这是以往那些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四是课程资源的利用非常方便。在引入微课之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与主题会变得更加完整。立足于对电子商务课程教案进行深入分析,即可在网络上搜到更加多的课件或者素材。同时,微课的运用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教师所具有的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电子商务课程的教育质量。
三、在电子商务教学中更好发挥微课价值的路径选择
一是积极创建更易于操作的微课教学平台。依据相关研究者的研究,人能够全力以赴集中自身注意力进行工作或者学习的时间只能维持于十分钟左右。一旦超出了这一时间,人类大脑也就难以再次实施富有成效的工作,所以,电子商务课程中所用到的微课设计通过都不会超过八分钟。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学习者们的学习成效。事实已经证明了假如视频的时间超出了十分钟,就会造成学习者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出现厌烦情绪。不但这样,一旦有关微课教学平台太过复杂,还有可能导致时间上出现浪费。有鉴于此,有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构建起更易于进行操作的教学,从而确保其能实施更好地操作、教学或者学习。
二是加大微课教学的开放程度。鉴于微课属于开放型电子学习资料,而且电子商务课程立足于网络进行教学,自身就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就需要有关平台的开放程度能够足够地大,如此才有可能支撑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一旦开放化程度偏低,也就难以确保有关的课程软件能够进行改进与升级,造成电子商务课在微课中的知识无法实现更加有效的传播。所以,为了确保微课能够得到学习者们的大力支持,一定要对微课学习实施更深层次之开放,从而确保能够有更加多的教师能使用微课来开展电子商务方面课程的教学工作。但笔者觉得一旦只是对微课实施表层开放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把课程视频代码直接嵌入其中并予以开放,并且把微课平台分享至QQ空间、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之中,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更多的学习者能看到并且学到有关的内容。
三是不断提升微课所具有的吸引力。电子商务课程教师必须要致力于扩展微课所具有的吸引力,从而让高等院校学生在电子商务类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有更大的积极性。为了拓展微课所具有的吸引力,应当持续提升其在引导方面所具有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依赖于平台自身。假如只是依赖于微课平台的话,或者能在短时间之中吸引数量众多的学习者,然而其所关心的通常只是微课平台自身。在时间长了之后,这部分用户就会丧失足够的兴趣,如此一来,对于电子商务类课程之学习并无好处可言。有鉴于此,笔者觉得一定要持续提升微课在娱乐等方面所具有的创造力。比如,可以设计部分和电子商业课内容息息相关的简单游戏,并且把游戏面向学习者予以开放,且这些游戏还应便于学生们加以操作,如此即可提升电子商务课的趣味化程度。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持续不断地吸引数量更加多的本校学生投入到微课学习之中,而不能把自己设计出来的微课看作是个人私有的资源。同时,教师还应当与更加多的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征求其对微课的意见建议,通过不断改进微课的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已经有愈来愈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引入微课教学具有很好的效果,然而真正能够投入这一教学手段的教师却非常少。这是因为大量教师应不懂得怎样应用微课来进行教学,更不懂得如何将微课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相互结合,这就造成了微课在具体教学中很少能够发挥作用。所以,包括电子商务课程在内的教师们应当致力于学习微课新知识与新技术,切切实实地把微课应用到自身教学之中,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德林. 网上创业式电子商务实践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6).
[2]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关键词:仓储管理;团队;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teaching tea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the article from the meaning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cours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olicy,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ideas of the team building course.
Key words: warehouse management;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高职教育应当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要建立起一支高效的队伍,即教学团队。以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由一定数量的在技能上相互补充、为了共同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并愿意承担相同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的教学科研人员所组成的科研共同体,我们称之为教学团队。
1 构建《仓储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的意义
1.1 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强化校企合作的一种表达形式,可以有效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校企合作长远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建立一个集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平台。通过人员联合、项目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力资源与企业物质资源的优势,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企业在参与《仓储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将实际的典型生产任务带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避免了那种纯理论的授课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互通有无,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2 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物流管理理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加深和增多。同时伴随着教学过程中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变得非常复杂,在知识飞速爆炸的今天,仅凭单个教师的力量无法掌握海量的信息,通过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扩招、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高职院校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教学团队的成员之间进行定期的探讨,从而摸索出既适应当前学生发展又符合教育教学理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处理各种复杂的教学问题。
1.3 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展示高校的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的双重任务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教学与科研,一方面在科研工作中,教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贴近现实,以解决当地物流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层次较低,企业需要开展员工培训,而企业在教学设施以及师资方面难以满足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对企业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另外,通过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信息反馈、教师下企业调研等方式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任务,向社会输送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技能的毕业生,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工作,从而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2 《仓储管理》课程的特点
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仓储管理逐渐作为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壮大起来,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仓储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一般开设于第四学期,是以其他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功能课程为先导的最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全国物流技能大赛考点分布的主要课程,是评价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程的主要体现课程之一。由于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一般要求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0%以上。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将仓储作业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能对操作原理进行分析,并设计作业方案,同时又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以提高就业水平和物流专业岗位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仓储管理方法,能实施仓储管理并进行质量管理;
(2)掌握仓储商务管理与仓储经营管理的能力,并进行质量管理;
(3)具有储存装卸、搬运的协调管理能力;
(4)具有选择包装物进行合理包装的能力;
(5)具有仓储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
(6)了解仓储的工作流程,掌握仓储的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具有组织协调能力;
(7)能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分析和解决仓储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具有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
3 《仓储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与思考
根据前述对《仓储管理》课程的需求,该门课程的教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校内校外)教学,或者说该门课程又可分为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两个环节,针对这样两种教学环节应当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学团队。
3.1 教学团队设计
高职院校应聘请物流一线企业专家与本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仅仅是将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简单的进行书面组合,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加以结合,将他们的共同优势发挥出来,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根据仓储企业需求和发展,通过分析、研究、研讨和咨询等活动,制定《仓储管理课程》具体的培养培训计划及实施性培养方案,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所以对校企共同参与的人员提出具体的要求,一般来说企业教师应当由具备一定的物流仓储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对物流仓储市场需求、市场状况、仓储岗位工作分工、仓储运作、仓储绩效等充分了解,并熟悉物流仓储操作流程,同时掌握大量生产实践教学案例及培训素材的人员组成,通常是仓储配送企业的中层干部。例如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仓储管理》课程邀请华润万家西北配送中心各职能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作为教学团队成员;而对于校内教师来说也应当加以界定,他们首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特点是教师课时量较多,有些教师身兼数门课程的授课任务,且变动性较高,有的教师这学期教授物流课程,而下学期可能教授市场营销课程,同时由于仓储管理课程作为物流行业的主干课程,它又和其它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仓储管理不仅仅与电子商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是很多传统的电子商务企业正在开始大力发展电商物流,例如京东、苏宁,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团队既要有仓储管理教师参加,还应当有物流专业其它教师以及与物流相关联的专业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的教师都可以参与其中。在这样多方面参与的情况下,通过《仓储管理》课程的负责教师牵头,由校内外教师共同形成该门课程的教学团队。
3.2 教学任务的计划与分工
教学团队成员应当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共同完成《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教研,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教案,组织开发和编写授课教材、实训大纲等。要突破传统的按照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与仓储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在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按照仓储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校内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考核以及校内模拟实训的组织,企业教师负责校外仓储企业流程认知指导、仓储设备训练、仓储市场调研、仓储方案设计、仓储应用系统操作等实践教学,在此期间校内教师要深入企业并予以辅助。通过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校外学习环节进行考核,从而形成该门课程的考评成绩。
3.3 加强教学团队的监督管理
首先,要建立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聘用与管理机制,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对校内专职教师采取了绩效考核体制,通过教学评价等多种手段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但是对于企业兼职教师还没有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其次,由于校内教师理论授课任务重、缺乏下企业锻炼的激励措施、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差等多种原因,很多专业教师不愿意定期到企业实习。这就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充分的调研,形成合理的企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到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企业应通过举办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要求,转变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
参考文献:
[1] 段圣贤. 基于集团化办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J]. 消费导刊,2009(9):167-169.
[2] 郑芳.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探索[J]. 科技经济市场,2011(3):125-127.
升格高职 步入正轨
2004年2月26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学院成立后,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紧紧围绕“从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从小规模办学向大规模办学、从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向打破学科界限的职业技术教育”这三个转变开展工作。
经过不懈探索和实践,学院基本实现“三个转变”,取得了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基本成果:基本树立起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理念;初步建立起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客观要求的“院系两级管理、以系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与办学效益相关联的财务预算和核算的运行机制。
这三个成果的取得标志着该校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几个根本性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也标志着学院脱离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名副其实地步入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轨道。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创立以来,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创特色民办高校,打造高职教育品牌,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福建,依托行业,服务于福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成为一所以外语经贸为特色,涵盖外语、经管、商贸、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等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砥砺出“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不断推动学院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凭借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春风,学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在校区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办学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学院现占地面积28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15余万平方米。拥有行政图书大楼、教学大楼、实验室大楼及崭新的学生和教师生活公寓。
学院实验、实训设备先进,设施配套齐全,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通讯实验室、商务实验室、财会电算化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学院馆藏书刊丰富,馆存图书达30多万册,设有外文阅览室、视听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超星”数字电子图书馆分馆。
专业建设不断加强
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实施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兼有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在职干部培训、中外合作办学等,主要培养当前中国加入WTO后急需的外语、经济、贸易、管理、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实施外语和经贸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设有外语系、经贸系、计算机信息系,开设有应用英语、应用日语、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物流方向)、国际商务、电子商务、金融保险、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物流管理、通讯呼叫与客户管理等专业,五年制大专还开设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旅游管理、电子信息技术等4个专业,初步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高职专业体系。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学院一是建立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督导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管理责任,严格要求教师必须要“课程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教案”三项材料齐全才能上讲台,确保教学质量。二是全面推广阶段式考试的教学模式,阶段式考试课程比例达到70%以上,考试管理进一步规范。三是实施并不断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坚持每学期举办学生评教师活动,对上榜教师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四是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开展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更加贴近。五是大力开展院级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创建工作,从师资、教材、教学、实验实训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并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学院各专业和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炼就核心竞争力
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
学院以贴近市场、面向地方、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把文凭变成水平,炼就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学生的实训及实习机会,使实训、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获取学历的同时能获得多项技能证书。
学院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用人协议,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搭建了良好前景的就业平台。学院与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亿力电力网络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合作基地并接受就业指导,学院负责推荐工作,同时该院与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福建八闽通信人才服务中心等单位实行人才定单培养计划,孕育面向经贸企事业、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翻译、信息服务及各类物流企业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还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毗邻港澳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目前已与美国宾州圭内斯大学(GMC)、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等外国高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国外继续深造,完成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把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
人才培养结出累累硕果
【关键词】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职业能力
坚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杠杆,建立系统的以培养面向工商企业或相关行业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高的物流管理高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教学体系。
素质教育贯彻始终。在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了以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集中实践教学、课外教育活动三位一体相互贯通的框架式教育模式,注重法制观念教育,并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了物流管理普通方向、快递、中法物流等三个专业方向,这项举措真正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于一体,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坚持适应性、新颖性原则。?自2002年本专业开设以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把最新的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从现在教学情况来看,基本做到了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能够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课程建设,注重系统性与规范化建设。目前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学课件——习题集——试题库——案例库——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等均有系统的成果资料与具体实施业绩;同时在课程建设中,也体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如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材、课件、案例、习题集、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等资料均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要求和精神来建设。
突出个性化培养,倡导就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开展了“我是物流人”征文比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题辩论赛、礼仪大赛、普通话大赛、团队拓展训练、形体训练、意志力训练、趣味比赛等一系列锻炼活动,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素质、锻炼了学生能力。
借助仿真模拟尝试情景教学。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模拟法庭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模拟成法庭,通过让学生当法官、律师或案件当事人等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遵循认识规律,注重能力开发。根据认知规律,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物流管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方案讨论及分析——选定方案——现场实施——调试、分析、处理——总结”的教学过程,通过演示物流仓库自动送货小车的工艺流程,提出如何实现由PLC控制送货小车的机械动作:取货、运货、送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PLC控制的方案分析、设计与选择,由学生自行编程并进行现场操作实施和调试修正。
从思维特点出发,实施项目教学法。根据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运用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方法能力,使教学达到“教为不教”的境界。如在《物流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首先确定教学目标,然而让学生分组操练,再选出代表集中练习,最后围绕目标进行讨论、评价、总结,从而完成既定目标,强化培养目标的过程控制。
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多元化教学。从现代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出发,广泛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信息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学传播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如《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等,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集成性、交互性、重复性,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立体化教学环境,较强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主动性。
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着重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等;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为出发点,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系统规划考试制度,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采取口试、试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突出职教特色;加强考试管理工作力度,建立考试结果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珏.职业基本素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