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从我国经济与交通发展现状出发,选取部分交通与经济指标,首先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分析,对我国经济与交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进而利用两步聚类法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并将每类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找出交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对于第一类省市的经济发展受运输线路长度的影响较大,对于第二类省市的经济发展受客运量、货运量的影响较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经济增长与交通发展之间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经济与交通;两步聚类;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01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交通运输是一个独立的产业,但它也是经济和其他工业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增长的水平,落后的交通建设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交通建设的推进将造成经济的浪费。因此,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交通运输战略规划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文献梳理

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交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估计不同类型的交通的回报率。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类似的生产函数型模型,基于添加流量变量的影响,数据的形式不同,如横截面数据、混合截面数据、面板数据,经常采用对数形式。该研究的规模和地域范围也不同,大部分数据为区域或全国31个省市,利用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析。海成等(2007),运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表明我国在1978年至1991年之间的交通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并在1992年后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交通应该适度超前的经济发展;李荣和李宇(2006)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我国西部省份的交通区划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每一个层面的交通发展规划应符合当地条件。

2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2.1指标的选取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所选用的指标有GDP、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客运量(kyl)、货运量(hyl)、运输线路长度(lc)等,由于统计年鉴中并未将交通运输业单独核算,因此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来代替交通运输业增加值。

在我国,客运方式有四种: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其中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方式有五种: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其中也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为了便于比较,本文中所用客运量和货运量只计算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两种方式客、货运量。

2.2描述统计分析

2.2.1从时间维度上分析交通运输业与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是否一致

图1为我国2004年到201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由图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与GDP的增长趋势保持高度一致。201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是2004年的3.55倍;相应地,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是2004年2.80倍,由此可知,交通运输业保持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速度,说明交通运输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可以促进GDP的增长。

2.2.2从空间范围看各地区交通运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是否一致

考察我国各个省份和直辖市的客运量和货运量情况可以了解我国各个省份交通运输结构的差异。接下来本文将分析了我国2014年各个省份的总货运量和总客运量,并主要计算了各省份客运量和货运量的交通运输方式的比重

(1)客运量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可知,2004年-2012年我国各省份的客运量都有大幅的增加,但是各个省份的差距仍然很大。即使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14年省份客运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依然有50倍以上的差距。

(2)铁路客运比重分析:我国各个省份铁路客运的比重差距较大。有的省份的客运量的50%以上由铁路运输,而有的省份铁路的客运量不足总客运量的1%,说明各省市铁路建设或运输利用率差异较大。但是从整体来看,各个省的平均比重在13%左右。

(3)公路客运比重分析:我国客运以公路为主,平均76%的客运都是依靠公路运输,同时各个省份公路货运的比重差距较大。有的省份的客运量的95%以上由铁路运输,而有的省份铁路的客运量不足总客运量的30%。

(4)货运量分析:2004-2012我国货运量是稳步上升的,2013-2014年略微下降。其货运量最大的省份和最小的省份的货运量也呈现同样的趋势。

(5)铁路货运比重分析:近年来,铁路的货运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货运的最大比重在2011年达到顶峰,后又缓慢逐步回落。各省份的铁路货运比重的差距在逐步扩大。

(6)公路货运比重分析:2004年到2014年我国公路货运的比重在75%左右浮动,其比重最大和最小的省份的差距不到两倍,相比起其他运输方式,比如铁路货运,各个省的差距相对较小。公路运输比重较为稳定。

2.3实证检验分析

本文利用31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运输线路长度(LC)、客运量(KYL)、货运量(HYL )数据建立交通运输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进行对比分析。为了减小数据差距及消除异方差影响,本文对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

2.3.1聚类分析

首先,将31个省市进行分类,以gdp/lc、gdp/kyl、gdp/hyl作为聚类依据,即将各省市单位里程、单位客运量、单位货运量上所赋予的GDP为聚类依据。利用两步聚类法得出最优分类结果为两类(见图2),即北京、天津、上海、江苏为一类,其他省市为一类。分析可知,第一类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地单位里程、单位客运量、单位货运量上所产生的GDP均较高,说明这四个省市的交通对该地的地区生产总值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第二类的27个省市相对较低。

2.3.2模型的建立

(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发现,对于ln(GDP)、ln(LC)序列均为水平状态下平稳,而ln(KYL)、ln(HYL)为一阶差分平稳序列。为了保证模型估计的准确性,采用GDP、LC、KYL、HYL对数值的一阶差分进行模型拟合。

(2)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为ln(GDP)的一阶差分值,记为Y,解释变量分别为ln(LC)、ln(KYL)、ln(HYL)的一阶差分值,分别记为,变量均为年度数据,样本区间为2004-2014年。

从两个类别模型的系数来看,第一类省市中运输线路长度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大,增加运输线路的长度可以更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但对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三个直辖市来地域面积有限,并且到目前为止交通比较发达,运输路线的修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可以考虑增强客运量、货运量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江苏省,可以适当增加运输线路里程来促进经济发展;货运量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在两个类别中没有较大差异,相对来说对第二类省市的影响更大;第二类中货运量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大,且对两个类别的省市影响差异较大,从表中数据来看在第二类省市中客运量每增长1%,可以使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084771%,弹性系数较高,说明第二类省市中货运量的增长更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增长,货运量的增长一方面可以说明社会物资需求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可以表明经济社会的高速运作,经济发展态势较好。

2.4结论

本文总结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我国交通运输管理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中国应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我国的交通运输在客运量和货运量对公路运输的过分依赖,但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各种地理地貌,应该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各类交通的特点和优势,提高铁路线路的覆盖面积,提高铁路运输的整体运输效率;

(2)对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三个直辖市来地域面积有限,并且到目前为止交通比较发达,运输路线的修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可以考虑增强客运量、货运量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江苏省,可以适当增加运输线路里程来促进经济发展。

(3)第二类省市货运量的增长更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通过货运量的提升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蕾,马延吉.基于GIS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4(2):813.

[2]李晓刚.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2):138139.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吸收;辐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着,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进而促使两者互动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如图1所示,假设区域经济圈C,除了C外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这些资源随距离C的距离不同层次逐渐降低,区域经济圈C与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吸收过程大于辐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圈C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C在成长进程中以超经济影响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施加影响,使得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发生变化,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C以辐射方式的影响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了。(图1)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仍然局限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规划中,这就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上的充分协调。只有做到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行组织状况,才有可能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充分吸收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四)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等经常出现空间冲突的重要内容,各方对交通运输资源的争夺往往会导致交通运输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在既有的行业规划难以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时,就有必要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与区域内交通运输资源相结合,这就需要在有关部门和机构中建立一致的交通运输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治理框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

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可以用于支持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一协调发展的框架是一种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约束的合作体,在框架内,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不是以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进行协调、合作,且这种合作中参加的各行政单位不应当受大小的限制,如果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简单地理解为某个区域经济圈的附属联系网络,那么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就很难发挥作用。

主要:

[1]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优化

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但这些建设往往缺乏基础调查和科学规划,难以有效提高交通运输的整体能力。同时,由于我国土地和金融领域的变革,使得简单依靠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不再现实。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交通管理部门应逐步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扩大交通运输系统映射范围,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一、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和资源货物运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人员和货物资源流动,只有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才能不断适应新情况,满足新需要。其次,其他行业的发展依赖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生产制造等行业需要大量原材料,而这些资源的运输又依赖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同时,这些行业需要一个展示和输出产品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必须具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1]。

(二)平衡和协调区域发展

平衡区域发展是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意义。我国领土面积大,各地区地理环境差别较大,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极不平衡,难以协调同步发展。优化交通运输管理,协调发展各地区的交通运输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步骤。加强在旅客运输和服务质量上的管理,能够有效缩小不同地域间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交通运输水平能够有效加强不同地域间人员、科技、资金、资源的流动,促进不同地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当前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路面积不足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在各方面都展开了红红火火的建设,但是道路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道路建设是在“不得以”的情况下进行的,致使我国人均道路面积过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对道路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虽然近几年的交通运输建设使得情况得以缓解,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道路面积人均保有量仍旧过低,大部分道路达到了运输容量极限,道路拥堵严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2]。

(二)运输负担重和服务不到位

近些年来,不同地域间的物质交流和人员交流不断加强。这使得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输任务大幅度增加。在客运方面,无论怎样增加运输频次都无法完成运输任务。同时,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普遍较低,服务水平差,难以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交通运输站的基础设施落后

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站基础设施建设的因素较多。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县乡两级,交通运输站的设备一般都使用多年,很多设备老化且已经过时,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很多县乡级的运输站没有能力购进相关设备。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和交通运输管理效率。

(四)缺乏科学规划

各地方在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中,常常各自为政,缺乏全局的协调和统一。同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较少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连接和协调,交通运输系统缺乏体系性的连接,导致交通运输效率难以提高。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中的经济投入以公共投资为主,交通运输系统建设资金投入大且回收慢,单一的投资来源无法满足庞大系统的长期建设,难以有效解决目前的交通问题。

三、交通运输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科学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发展的载体。它能够为物流运输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通道,有助于城市功能的实现。而且,完善科学的交通运输网络能提高交通运输容量,有效解决目前的交通问题,并将不同地域进行有机连接,加强各地区的互动交流。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要对不同等级道路进行功能划分,调整城市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同时建立城市之间的快速连接网,加强主干道建设,提高重点道路的利用率[3]。

(二)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只有不断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现代化建设。相关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对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加大对相关建设的投入,推进交通运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主体包括企业主体和事业单位主体,两者属性不同导致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差异。企业活动以营利为前提,而交通运输管理更多强调社会责任,因此要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企业的门槛。事业单位则要承担更多的行政责任,应注重完善交通指挥系统,对交通运输进行有效控制,加强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合作[4]。

(三)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法制建设

目前,交通运输业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为了追求利益,人们常常越过道德底线,挑战法律权威。同时在相关主体产生矛盾时,若不及时恰当处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交通运输业管理部门必须要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了解民众实际困难,为人民做实事,有效解决行业中的重点突出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制定规范交通运输业的法律法规,解决管理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律约束的问题,对交通运输业中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交通运输业建设的持续深入,交通运输管理在交通运输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加深。交通运输管理主体应正确认识管理工作的意义,采取适当措施,保障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进而实现我国各行各业大发展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李国臣.交通运输发展策略探析[J].科学之友,2012,(02):128-129.

[2]尚丽娟,尚平.刍议交通运输管理措施的重要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03):53+52.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特点;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国家重点管控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控制。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实力体现,除了像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生产水平之外,另一个衡量该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就是该国家的道路网的建设和道路运输的发展状况如何。道路交通运输将社会生产上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的联系到一起,这种联系包括了社会生产、物质分配、社会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等环节,起到联系国家工农业生产、城乡农村、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的货物和旅客运输方式之一,公里运输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交通运输改革以来,除火车、航空、水路之外的另一种较为方便的运输方式,是运输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公路运输的特点是快速、高效、安全、经济、舒适等,且以后将会实现始发地与目的地运输的直达,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运输方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路运势的主要特点

1.公路运输操作简单,资金投入少,回报时间快

我国对于道路运输的管理体制没有像水路运输、航空运输或者是铁路运输那样有着很严格的准入体制,一般来讲,公路运输所需要的设备相对较为简单和固定,一般仅为一辆客运汽车或者货车,并也进入运输产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前期购置的车辆费用较其他运输行业来讲相对较低,并且能够实现在很短时间内回收成本获得利润回报,因此,公路运输的入行投资行为较为简单容易,且投资的回收期短,回报周期长。

2.公路运输方式有着极强的适应性

对于运输的车辆来说,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和周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突况对运输的时间和出货的计划进行调整,运输的各个环节衔接十分的简短,没有任何冗长的手续,运输的适应性较强,特别是公路运输对于货车或者客车的载货量和载客量的多少有着很强的适应性。

3.公路运输的数度快,效率高

该种方式与其它的运输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道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周期相对较短,货物运输的速度相对较快,特备是在短途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货物或者旅客的转运和转乘,常常能够实现货物或者旅客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一站直达。

4.运输形式十分的灵活

公路运输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凭借我国广阔交织分布的交通路网实现铁路、水路运输的不能到达的地方,因此,公路交通的触角能够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等特点。所以,可以依据公路交通运输的这种灵活性可以将运输的途径扩展到城乡农村的经济建设上,为当地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公路运输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运输行业,由于公路运输能够实现“货到付款”的便捷服务,并且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最后一个将货物送到消费者家门口的环节仍然需要由公路货运来完成,因此在未来,公路运输业在发展空间和发展趋势是十分的强劲的。公路交通对于货运商品的正常流通和运转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公路运输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2.公路运输有利于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

公路运输能够缩短运输的周期,能够较少车辆对化石燃油的消耗,降低了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磨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对车辆的维修和护理次数,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最终实现了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特别是我国高速路网建设的日趋成熟和完备,改变了以往传统运输的缺陷和方式,人们出行首先的交通方式就是全新的快速交通的公路运输方式。

3.公路运输有利于改善经济运行方式,实现质量提升

目前,在交通运输上,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但整体的经济运行的方式还不近合理,交通运输对经济的影响和质量还不高,经营方式的粗放管理现象还是比较的明显。在交通运输行业,由于各种运输的运营方式相对独立,致使运输的技术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合理运行和有效的开展。而相对于其他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有很多的独特之处,能够很好的弥补上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机结合,提升我国整体的交通运输业的运行方式,采用公路运输经济手段来改善其经济运行问题为的主要方式,实现提升其经济质量。

三、结语

公路运输能够实现城乡农村之间的良好经济交流,使得城乡农村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的密切,使得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同实现一个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实现了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有机融合,使得落后封闭的地区能够向全方位的发展方式转变,并且也能实现与国外发达地区的多层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艳静. 浅析交通运输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S3) :123.

[2] 王雪波,胡建平,陈立东. 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优化衔接[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10,9(21) :75-77.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相关性

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一个地方想发展起来,道路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区域发展、对外开放等问题都与公路建设有关,交通运输中公路运输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他更能够渗透到偏远地区,覆盖范围最广。不论是区域经济还是整体经济对公路运输的依赖程度都非常高,公路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

一、公路运输的特点

1.“门对门”直达运输

“门对门”运输,即直达运输,公路运输不仅不需要换装,而且汽车体积小,可以在路网运行,也可以直接到公司、车间、田地、家门口等,可以把所运输的物件从发货间到收货地的直达运输,这是其他运输工具所不具备的优势,脱离了路网还是可以实现送货上门。

2.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由于公路运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公路运输的分布范围覆盖了整个中国大地,与其他的交通工具相比,密度更大,可以说达到了畅通无阻的程度。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是紧密相连的,有公路渗透的地方,经济的发展就会先行一步,为经济建设的扩大打基础,公路运输像毛细血管一样,而且灵活、方便,大大提高了运输频率和装卸频率以及在运输中的运输效率,促进货物的快速流通,更容易带动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公路运输对于运量的要求有很强的伸缩性,对特殊事件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例如,抗震救灾、军事转移、抢险营救等。

3.运输速度快

公路运输在速度方面赶不上空运,但是说公路运输速度快是因为,公路运输在运输途中不仅不需要换装,而且在中、短途中可以直达,不需要中途停顿,所以说公路运输速度快。

4.操作简单,容易被绝大多数人掌握

公路运输操作简单,只要获得相关部门许可,就可以上路运输,比其他运输方式更能让人接受,并且公路运输的制度相对宽松,没有其他运输方式繁琐,行业规定也比较宽松,大部分人都可以在公路运输行业获得发展机会。

二、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1.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作用主要包括,第一,经济发展需要带动,有需求才会有市场,由于公路运输的相关特性,在增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越性,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引力。在连锁作用的发酵下,公路运输发展起来后,会促进公路运输的相关产业、相关部门的经济活跃,并且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相关部门,这种连锁反应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整体经济动起来,促进整体发展。

(2)当今的中国需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这样才能在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中继续向前,公路运输的发展可以加速区域的经济结构优化。公路运输行业不是零散的运行,而是系统的、有规划的运行着,交通运输项目的启动,提高了运输效率,加速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演变,会淘汰没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整合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

(3)交通运输拉动区域投资。公路运输拉近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工业区之间的距离,为区域投资营造了良好环境。以城市为中心,周边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相继发展起来,就是应为公路运输的灵活性,使得招商引资更加便利。城市经济的发展又会辐射其他地区,使优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再一次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

2.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公路运输在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还有衔接功能,这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在公路运输的串联下形成一体,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路运输分担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就业比率,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使整体经济有所发展、提高。

(2)公路运输可以降低发展成本。公路运输可以缩减运输时间、节省燃料消耗、减少机器磨损,从而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高速公路的发展,缓解了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压力,促进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合理分工。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的和科学性和安全性、可持续性、提高运输效率,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3)公路运输可以加快信息流通。公路运输运行的同时使得信息交流加快,带动经济均衡发展,公路运输的制度宽松,吸纳了很多农村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公路运输加快了社会发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联系国内、国外、发达地区与次发达地区,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公路运输网不断完善,效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加强公路建设,完善公路运输的管理,将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君.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2]杨倩.公路交通运输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3.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路交通;经济;优势;发展目标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交通是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交通方式,因其具有快捷、便利、灵活的特点,成为现代交通的最主要的方式。公路交通可以实现“门对门”的运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对公路交通运输的建设,以满足现代经济循环增长的需要。

一、公路交通的优势体现

公路交通的优势,包括它的潜在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它在国防、开发边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到。公路属于公共、半公共产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公路使用者获取的经济利益,是优良资产,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经济有重要影响, 是社会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甚至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没有这种物质基础就会增加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国际经济发展表明,经济、便捷、快速的公路交通和尽可能完备和应用基础设施,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运输方式,决定了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二、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目标

公路交通的规划首先从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在服务功能上的要求角度出发,进行综合研究构成区域公路交通体系的各种公路交通方式所形成的整体功能,对公路交通整体发展和结构调整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决策,使区域的公路交通系统在功能上和能力上得到有效的协调,使公路交通建设控制性与合理性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整体规模。

1、促进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

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的首要选择,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则是比较优势的发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生产要素空间配置的角度来说,为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带来的低效率和资源浪费而获得利益,各个地区应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形成比较优势以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转变。要带动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公路交通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带动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公路交通为平台,以提高区域发展的竞争能力,在更为广阔的市场里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体系,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加强区域间的协作

区域间的协作能够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有助于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地区间的协作应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畅通的生产要素流动渠道实现共同发展。公路交通的发展首先要考虑到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建设区域经济圈, 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带动经济落后地区,资源优势地区带动资源匾乏地区,相互促进和推动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互补,提高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和效率,以逐渐缩短区域经济发展的距离。

3、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把促进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全体人民生活福利的提高、缩短地区发展差距和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从而为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能源和工业产品的自由流通做出积极贡献。公路交通应对这一战略要有支撑保障和服务的功能。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保持区域间协调、公平发展,保持区域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实行掠夺性的开发,不破坏生态环境。首先公路交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在规划交通线路、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所以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社会长远发展来换取眼前的短暂发展。

三、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用基础产业具有投入大,回收期长,受益广泛等特点,属于公共品、半公共品,对经济有较强拉动作用,其发展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同时,基础设施具有资产的特性。公路交通是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公路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一样,是属于基础产业和生产力范畴的物质生产部门。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公路建设投资相对较少、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物质交流等大量客货运输任务、甚至铁路、港口、机场、管道等建设工程,也往往需要先修通公路而后才能开工建设。至于在国防、军事方面,汽车运输具有机动灵活、迅速方便,公路交通更是国防现代化和部队机械化、快速化的重要条件。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越来越明显,人们已经清楚的看到它在国防、开发边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公益性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能为使用者获取的经济利益,即创造的社会效益。同时公路属于公共、半公共产品,是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对未来经济有重要影响,是优良资产。国际经济发展表明,决定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尽可能完备和应用基础设施。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拥有这种物质基础就会减少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经济、便捷、快速的公路交通,已经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运输方式。

2、公路交通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按照经济活动分类可以公路交通行业划分为公路建设和客货运输。公路建设属于建筑业,提供的是有形的产品,客货运输属于运输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从国民经济行业看,二者在提供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的同时,本身也都创造了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生产净税额等组成的增加值,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做出了贡献。

3、公路交通行业创造就业机会

公路交通行业的建筑和运输活动,因消费增加而扩大生产的经济活动、中间投入的产品的生产活动等,都必须有人力的参与。因此,在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的工程中大量就业机会被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从而使公路交通行业成为接纳社会劳动力的重要部门。

4、公路交通对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

交通运输为经济活动提供空间联系的环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中,它是经济空间形态形成和演变的主要条件之一。自然意义上交通所需时间和费用,会因为交通距离的改善而缩短和减少。从经济内涵上衡量距离的尺度不能只用表面上的长度单位去衡量距离,而是是时间和费用。人类从事交通运输、克服空间距离阻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演变,它是一项无时不在、无地不在的任务,而表现出不同的运送手段和对象、空间范围和运输的规模及强度。全面认识交通运输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能说明经济地理系统空间结构关系改善的条件,从对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从时间、空间和结构几个角度更好地解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依赖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对其他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事业的不断推进,运管部门和运输企业仍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只有建立了畅通的公路网络体系,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新泽,姚智礼.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 (35)

[2]陈荔,马荣国,张著.基于SWOT的区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第7篇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one of the top ten revitalizing industry, and has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d the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industry, logistics,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 has larger correla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lly, proposed the recommendations of Jiangsu logistics development.

关键词:物流业;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江苏

Key words: logistics;economic development;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Jiangsu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18-02

0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当今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必将导致社会物流需求量的快速增长。物流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如果物流业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必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产生对物流的更大的需求,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在国家出台的十大振兴产业中,物流业也名列其中,这说明,国家已经认识到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发展物流业,促进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明确国民经济各行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物流业等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1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如下:

1.1 确定分析序列设X0为系统行为序列,影响因素序列Xi(i=1,3,…,n)为比较序列,Xi=(Xi(1),Xi(2),…,Xi(k)),其中i为因素序号,k为指标序号。

1.2 设定折线得到序列变化趋势对于系统行为和影响因素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始点零初值像,则其始点零化像序列为:x=x(1)-x(1),x(2)-x(1),…,x(k)-x(1),序列i与序列j两条曲线之间的面积可以表示为s-s=x-xdt,其中,si,sj分别表示序列i和序列j两条曲线与横轴间的面积,si=xdt。根据灰度理论,对于离散型曲线,s=x(k)+0.5x(n),s-s=x(k)-x(k)+0.5x(n)-x(n)。

1.3 计算绝对关联度对于长度相同的两个序列X0和Xi,我们称ε=为X0和Xi的绝对关联度,其实质为序列间几何相似程度。

1.4 计算相对关联度设定初值像为X′==,…,然后求出始点零化像,然后计算得到s′=∑x(k)+0.5x(n),s-s=x(k)-x(k)+0.5x(n)-x(n) ,则相对关联度为γ=,其实质为序列间变化速率的相似程度。

1.5 计算综合关联度综合关联度既体现了折线X0和Xi的相似程度,又反映出X0和Xi相对于初始点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是较为全面地表征序列之间联系是否紧密地一个数量指标。综合关联度计算公式为:ρ0i=θε0i+(1-θ)γ0i。一般情况下,取θ=0.5。

2实证分析

2.1 指标的选取在现行的统计中,没有统计到物流业的总产值,我们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值表示物流业总产值。

选取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重要产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起,研究各行业与地区生产总值间的关联性。

2.2 数据的选取本文选取了2004~2008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数据(见表1),分析各行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

2.3 各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经过计算,得到各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度如表2所示。

3结论与建议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七个行业均与经济发展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说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均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从绝对关联度看,各行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工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第一产业;建筑业。

从相对关联度看,各行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第一产业。

从综合关联度看,各行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第一产业。

综上可以看出,物流业(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数据代表)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仅次于工业,与批发零售业相差不大,第一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低,这一结论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既是生产的晴雨表,又是消费的晴雨表。物流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加快物流业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江苏省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建议:

3.1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业作为在我国已经开始蓬勃发展,并对经济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要保证物流业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要前提就是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车站,码头,机场,装卸搬运、运输工具等。

3.2 建立行业标准,规范物流业发展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但是现在的物流公司的服务水平却良莠不齐,究其原因,就是缺少行业标准,没有一个规范化的服务模式,这也必将制约江苏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制定地方物流行业标准来规范、约束,进而促进江苏物流业的发展。

3.3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从业人员的素质,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专业毕业生,但是,却仍然存在人才的结构性短缺现象,即高校毕业生不能够满足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

高校需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调整培养计划,以需求为导向,培养满足物流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思锋,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与应用(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黄勇,徐景昊.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1.

[4]任继奎,黄章树.福建省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灰色关联度研究[J].福建论坛,2007,04.

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路;路政管理;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228-01

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对于路政管理工作和经济的发展的关系我们要进行妥善的处理,达到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但是,当下的路政管理制度已经严重滞后,需要将路政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引进,为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 路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路政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内容之一,通常是指为了使公路的质量得到保障,维护其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是依据国家法令条例赋予的权利对公路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包括对公路的公用设施以及公路建成使用的后期维护等相关工作。路政管理人员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公路产权进行维护,但是其路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特定性和政策性等特性又使得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比较难以应对,为维护公路合法权益我们还需进一步的加强路政管理,结合公路路政管理的工作的特性,更好的处理好路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进行路政管理

(1)首先应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对平时路政工作的日常巡查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路政执勤人员考勤制度,实行奖罚措施,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的力度,为路产路权的完好做好保障,路况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行车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为后期养护工作奠定基础,减少养护资金的使用,提高路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2)对路政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为适应新经济形势下路政管理工作的需要,提供路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显的十分重要。在路政执法队伍中需要注入一批严纪律、高素养、高学历、高作风、年轻化的人员,然后制定严格、定期的培训计划,要时刻保证路政执法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不断的增强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严纪律的执法队伍,使得路政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挺进。

(3)严格执法、重点治理超载情况。重点治理超载运输是路政管理工作中重要制度之一,为保证公路资产的合法权益,对超限超载的车辆采用计重收费手段来治理部分货运车的违法行为,但是不排除部分货运车辆仍存在超限超载情况,这样对公路的行车质量会造成严重的损坏。因此,计重收费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超限超载情况,还需要制定禁行或者减载放行策略,将两种治理制度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控制道路违法行为的存在,才能使得路政管理工作规范化、有效化。

(4)加大路政管理工作的宣鳎让人们了解路政执法工作,减少对执法人员的误解。对平时的执法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由于路政执法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互关联,如拆除违章建筑、管理路边摊贩、清理路障等工作,如果在执法的过程中处理不当,很容易与周边群众发生矛盾。

3 路政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路政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保障道路畅通,为促进公路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今年来交通公路建设的大力发展,为完善交通运输网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较多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道路畅通率对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路政管理工作要与经济规划要相结合,但是在路政管理工作给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路产路权的侵害。在经济依托公路发展的同时对公路权益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为在经济较为繁华的地带,人们对公路产权的意识也比较模糊,对公路产权侵害也较大。

(2)加强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保证行车环境优良,促进经济发展。因为随着公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都对经济建设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完善公路标志标线、指示路牌、示警桩、道口标注等设备,对于保障公路安全行车以及促进经济稳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公路绿化作业,保证公路两边无违章建筑,路侧防护及绿化工程要按设计实施,保证道路景观整齐美观,让驾驶员在行车时感到舒适,同时又能保证视野和缓解驾驶疲劳,保证路况良好和畅通,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网的不断扩大,能够引进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招商引资作为其重要的经济策略之一,为各地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但是由于道路交通网的粗总复杂,加大了路政管理的难度,如果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该地区制度不明确,经济发展环境恶劣,那么将很难引进投资。

4 结语

因公路灵活性和快捷性的特点,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替代的,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点之一,因此路政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路政管理工作是行政管理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对路产路权、维护公路合法权益及发展公路建设事业的重大责任。路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保证公路路况良好、通行无碍,给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绿色、有保障的通行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