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食品卫生 安全管理

食品卫生安全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千家万户的幸福,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幼儿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或因货源、制作过程;或因消毒不当、管理制度缺失造成的餐饮中毒事件触目惊心。为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幼儿园的食堂工作者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必须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安全意识,健全组织和各项工作制度

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幼儿园利用每周一例会时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实行每周五下午学习例会制,组织食堂餐饮人员学习卫生安全常识及食品加工操作知识,开展技术培训活动,让大家牢固树立餐饮卫生安全意识,食品烹饪严格按《食堂管理标准化》程序操作、炊具定期消毒、门窗随时落锁,减少安全隐患。

幼儿园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安全分工。园长为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后勤副园长对安全保卫设施、食品卫生安全负责各班教师对本班幼儿安全及安全教育负责;伙管员、炊事员对饮食、饮水安全负责;保健医生对传染病防控、食品的营养搭配负责。园内层层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各岗位明确职责,层层把关。同时加强对幼儿园食堂的环境管理,幼儿园食堂是幼儿园的安全重地,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堂,食堂大门随时上锁,有参观或维修人员进入,须经幼儿园领导同意并填写《非食堂工作人员出入食堂登记表》,写明出入时间及事由,方可在专人陪同下进入。

二、规范购货流程,严格筛选进货和储藏

根据幼儿食谱需要,我们对市场进行充分考察,充分了解供货方的经营信誉,经营资质,多家比较,择优选用,定向进货。为保证货源安全,我们幼儿园食堂用的调料、油、各类肉均为胜大超市直接供货。青菜由专人供货,签订安全协议。对一些三无产品,不管价格多便宜,坚决不购买不使用。

严格执行验收制度,采购的食品经采购人员、验收人员签字后,主食、副食分库存放。食品按类别、品种分架、整齐摆放,散装食品及原料储存容器加盖密封,并经常察看三期,以防霉变。定期清扫、消毒,保持清洁。肉类、水产品、禽蛋等副食品,分别冷藏储存,冷冻设备有明显标示,并有温度测量装置,温度保持摄氏8°以下,定期化霜,清洗。肉类、水产品分开存放,生食品、熟食品、半成品、分类存放,杜绝生熟混放。食品入库时,做好入库记录,登记品名、数量、入库日期、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

三、“一条龙”加工,食品留样备查

从原料加工到烹调、食用,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化烹饪流程,进行“一条龙”加工,首先原料在粗加工间按要求清洗切配,然后进入烹调间进行烹饪,成品后分盛到各班的容器,放到配餐间,最后从配餐间分到各班级食用。整个程序生熟不见面,“生进熟出一条龙”,避免了食物的生熟污染,有效杜绝了食品因制作过程的交叉污染而产生的食物中毒。食品留样,食品制作人每日三餐 ,按品种数量每样留100克,留存48小时,分别放在专用的密封容器内,贴上标签,注明留样的时间和餐次,冷藏于专门的留样柜中,由专人管理记录,保管钥匙,严把食品质量追溯的关键一环。

四、养成卫生习惯,搞好个人和公共场所卫生

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坚持科学的洗手习惯(六步洗手法),操作前、便后及从事与食品无关的其它活动后应洗手,先用消毒液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不得穿工作衣帽入厕;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极做其它影响食品卫生的行为;不得直接抓取食物,直接入口或用勺直接尝味。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 478.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63-02

【关键词】 食品服务;安全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增多,学校规模增大,在校就餐人数增多,学校食堂数量也随之增加。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安全管理,保障在校师生的食品卫生与安全,笔者于2007年对佛山市某区各类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佛山市某区8个镇91所学校食堂,其中镇办小学13所,民办小学12所,镇办初中37所,镇办高中16所,区办高中11所,镇办配餐中心2所。采用现场调查、询问和填写调查表(自行设计)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内容有学校食堂基本情况、依法管理情况、食品卫生信誉度、食品操作各环节等,评判标准为《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2 结果

2.1 食堂基本情况 调查91所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 665人,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87所,有效持证率为95.6%;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全的学校80所(87.9%),健康证不全的学校13所(14.3%),管理制度完善的59所(64.8%),食品卫生信誉度达A级的25所(27.5%)。见表1。

2.2 食堂现场检查情况 调查的91所学校中,食品采购索证齐全学校46所(50.5%),留样合格60所(65.9%),食品生产用具分类清晰的68所(74.7%),餐具消毒合格的75所(82.4%),环境卫生状况整洁的48所(52.7%)。见表2。

2.3 小学与中学检查情况比较 A级信誉度比例中学明显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5,P<0.01)。食品采购索证执行情况小学与中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1,P<0.01)。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较强,所有学校都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责任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制定了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应急预案,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逐步得到加强,学校食堂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评定为A级信誉度的学校有25所,占27.5%。

调查结果还显示,学校食品安全存在 一些问题,随着学校撤并后学生人数增多,一些学校食堂超过原核定的就餐人数,未能通过卫生许可证年审;58%的民办小学从业人员的健康证不齐全;还有部分学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完善,食品及原料采购索证不全,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向供应商索取经营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等相关证件,或索取证件已过期,食品生产用具分类不清,如盛装食品的容器标识不清,容易造成食物交叉污染;食品留样不符合要求,盛装留样食品的容器没有消毒,冷藏温度不合要求或留样时间、数量不够,留样容器标识不清;餐具消毒不合格,主要是大肠杆菌数超标,原因是物理消毒的时间和温度不够,化学消毒的消毒剂的浓度不够,餐具消毒前未清洗干净,消毒后没有放进保洁柜,餐具再次受到污染。有的学校食堂内外环境卫生较差,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4 建议

4.1 依法管理,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领导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对师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依法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进行管理,明确校长是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学校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特别要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确保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4.2 加大投入,完善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硬件设施 学校每年做好预算,及时补充更新厨房设备。学校就餐人数增加时,要按食品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使食品处理区的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供应的最大就餐人数相适应[1]。凡新、改、扩建的学校食堂,必须上报卫生部门审查批准后再进行施工,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4.3 排查隐患,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 对学校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卫生信誉度级别,确定相应的检查频率[2]。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是学校卫生的重要工作,必须常规化、制度化,实行层级检查责任制。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1~2次的食品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学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每月组织安全领导小组人员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立即整改,将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消灭在萌牙状态。

4.4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学校要聘用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食堂从业人员,且具备身心健康的条件。按照教育部《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食堂厨工的心理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预防学校食堂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和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5 参考文献

[1] 和蓉,吕胜平,李小仙,等.杭州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1 000-1 001.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为保障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进一步促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预防食品中毒和食源性病患事件的发生,经研究,决定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针对学校内的食堂及周边的饭店、饮食摊点、食品经营店,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食品安全整治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整治内容

学校内食堂、周边饭店、饮食摊点、食品加工作坊及经营食品的商店。内容包括:

1.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责任制度情况;

2.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措施和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机制情况;

3.承包食堂的监督与管理情况(承包食堂的准入制度和承包者资质、学校、承包方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4.食堂内外环境卫生,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餐具消毒等各卫生管理和索证管理情况;

5.食品安全日常检查、记录情况和食品安全许可、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情况;

6.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情况;

7.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情况。

二、检查时间

9月16日至10月16日。

三、具体要求

1.各单位要密切协作,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县教育局要组织各学校认真进行自查,建立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整该措施,坚决杜决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对学校内食堂、周边饭店及饮食摊点的食品卫生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对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卫生隐患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并及时督促整改,要督促学校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工商部门要加大对校园周边地区食品经营单位的检查整治力度,对非法无照的经营的,采取切实措施,坚决予以清理与取缔;县质监局对学校周边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进行认真监管;县市容局对学校周边无证流动的饮食摊点进行取缔;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与配合,及时互通信息,实现无缝监管,确保学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落到实处。

2.各学校要坚持上好健康教育课,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要利用健康教育活动、校园板报、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增进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有效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卫生法》、《北京市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要求。

二、项目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在施工地食堂的食品采购、储藏、运输、加工等方面的安全。必须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设专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三、在施工地设立食堂(包括临时食堂)必须在开工前向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四、食堂炊事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体检证及相关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从业。

五、食堂必须建立健全下列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并保证严格执行。

(一)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建立相应台帐。

(二)库房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三)食堂烹饪加工管理、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环节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四)操作规程与岗位责任制。

(五)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病患调离卫生管理制度等

六、工地食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独立的厨房操作间和食物储存间。具备禽肉、蔬菜分开的清洗池。

(二)食堂顶棚、墙壁、地面必须使用防霉、防潮、防水材料,墙面材料到顶并便于清洁,地面做硬化和防滑处理。制作间灶台及周边贴瓷砖,所贴瓷砖高度不小于1.5米。食物储存间内粮食存放台距离墙面和地面要大于0.2米。窗户排风口距地面2米以上。

(三)食堂必须配备必要的排风、冷藏、消毒保洁等设备设施,配备有效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和符合卫生条件的垃圾处理实施并及时清运。

七、食堂加工食品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二)易腐食品冷藏。

(三)食堂禁止制作和提供凉拌菜。

(四)不得加工和使用变质、有毒、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产品。

(五)禁止食用未熟透的扁豆。

(六)禁止购买、存放、使用亚硝酸盐。

(七)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质和不洁物。

(八)严禁采购无证照商贩经营的食品。

八、食堂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应从取得北京市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买,与之签订安全供气协议并索要购气凭证,建立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并在食堂设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液化石油气设施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监控,防止发生爆炸及火灾事故。

九、食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立即向县卫生局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公司值班电话:__________

公司主管(签字):__________

项目经理(签字):__________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及武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精神,确保广大师生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特制订二00六年度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1、明确一名校长分管食堂工作,配备专(兼)职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定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事物中毒报告制度和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学校要与年级、年级要与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起学校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3、学校将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食堂必须具有卫生许可证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4、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和法规的培训,取得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5、严把食品采购关。推行专人、定点采购、索证制度,杜绝经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三无”产品。

6、严把食品贮存关。坚持食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7、严把食品加工关。凡食堂加工用具都必须保持清洁,定位存放,且有明显生、熟标志;杜绝使用霉烂变质的原料加工食品。

8、严把食品出售关。严禁向学生出售霉烂变质食品,冷藏食品必须经过高温彻底加热后出售;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不制售冷荤凉菜,不使用未经洗净、消毒的餐饮具;不使用白色泡沫餐饮具。

9、不断优化学校食堂的周边环境,与污染源保持规定距离,与外界隔离良好;无闲杂人员进出食堂。

10、不断优化学校食堂的内部环境,确保无老鼠、苍蝇、蟑螂及其它有害昆虫;室内无油垢,地面无污物,保持干净、整洁;坚持食品与个人生活物品分室存放。

11、学校食堂做到布局合理,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粗加工间、制作间、食品出售间等。

12、不断优化学校食堂加工设备、清洗、消毒设备;搞好食堂“四防”工作,有防尘、防蝇、防鼠、防潮等设施。

13、加强校园内副食店(小卖部)卫生与安全监管工作,商店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商店证照齐全。杜绝商店向学生出售霉烂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杜绝商店向学生出售危险物品。

二、考核办法

对本责任书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的考核,采取自查上报与中心学校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中心学校领导签字: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第6篇

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概述

基本内涵。结合《国际食品卫生通则》的相关规范,所谓的食品卫生安全就是根据食品的具体用途来开展烹饪、调味与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形成危害。二在《食品工业基本术语》中,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定义是防止食品在实际生产、加工、运输、贮藏与销售中被部分有毒或有害物质污染,旨在保证人体食用的健康性与安全性。在《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安全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是指食品无害、无毒,且其中所蕴含的营养物质能满足人体健康需求,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慢性、亚急性与急性的危害。

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食用需要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衍生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例如,在食品种植与生产阶段,为保证产量,种植者常常会在一些瓜果上涂抹一些激素类药物或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会浸入到瓜果蔬菜之中,进而会埋下安全隐患,若卫生监督不科学,会将一些含有大量化学药物的瓜果蔬菜进入到市场环境中,后果不堪设想。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打造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而言,若缺乏相配套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会对食品卫生监督效果产生严重的制约。因此,应打造更为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及时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具体流程进行规范与约束,这样,能为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循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要求,在该体系中,应对食品与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明确规定,也要对无公害、卫生质量标准予以严格规范。为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做到在原材料收集、生产、加工、食品成形中的各个环节,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注重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标准化监督与管理,进而可大大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进而能为人们健康食用提供条件。

加大对食品的抽检力度。一般来讲,食品数量较为庞大,且在开展食品检测时,会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若对食品进行彻底、逐一的检查是不切实际的。对此,我国在开展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时,是采用抽z方法,且抽检结果与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着直接性的关系。因此,为保证食品检测质量,减小食品安全检测的风险,应对食品抽检操作流程实施严格规范,以保证抽检操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抽检工作完毕后,需要将抽检结果上报到相关部门,监管部应打造科学的抽检报告体系,深度分析抽检结果,并建立起抽检数据库,这样可为后续数据的查找提供便利。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食品安全;高校食堂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关系到每个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几年来,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高校的食堂运营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

㈠ 对象

对某市辖区内高校的3所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

㈡ 方法

制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调查表,通过逐一走访、查看现场、询问形式,现场评定。14位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员参与打分,评分结果见表1、表2、表3。检查内容包括25项指标,即:1、食堂周边卫生;2、清洁工具;3、食堂卫生死角;4、主副食库内各种物品存放;5、库房整洁卫生;6、餐厅设施摆放整齐;7、餐桌面、地面卫生;8、残食车卫生;9、餐具卫生;10、消毒、防蝇等措施;11、窗台、锅台、墙壁、水池洁净、地面卫生;12、水道通畅;13、冰箱内食物存放;14、食物加工操作;15、蔬菜库堆放;16、食物加工用具生熟分开;17、工作台柜摆放;18、厨具干净;19、炊事机械干净;20、不同类食品加工;21、炊事人员着装;22、售饭人员卫生;23、炊事人员卫生行为;24、炊事人员持证上岗;25、卫生间设施。每项指标在0~5分中取值,0代表不合格,1代表很差,2代表差,3代表一般,4代表好,5代表很好。

㈢ 结果与分析

第一,共性问题。首先,通过对各餐厅25项指标的考核、评分。各餐厅各项指标均没有超过4分,说明各餐厅对待食品安全卫生上虽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仍需要提高。其次,售饭时戴口罩和手套问题。A餐厅略高于3分,B、C餐厅低于3分。说明各餐厅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在售饭时戴口罩和手套落实不到位。售饭时戴口罩和手套是保证食品安全在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食品的二次污染。

第二,突出问题。卫生管理上,食堂周围卫生区域保洁不到位、有垃圾及废弃物。清洁工具随意摆放,人员意识不强;刀具、灶具、面案、菜墩、菜筐清洗不及时。窗台、锅台、墙壁、水池有污垢。餐桌面、地面不干净。仓贮管理上,库房卫生有待改善。主副食库内各种物品存放时,标签不清。有的冰箱内生熟食混放,加工好的食物与正在加工的食物混放,各类蔬菜混放。残食车摆放不到位。从业人员管理上,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存在问题。随机抽查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并持证上岗的情况, 部分从业人员体检率未达到要求, 特别是临时工。炊事人员虽穿戴整洁,但佩戴工作牌不到位。

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对策

㈠创新食品安全管理

根据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特点,采取分段式监管有利于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积极解决,包括:(1)全天反复巡查,于晨检时找重点人员谈话,回复学生意见,并记录检查、处理情况;(2)每天上午抽查,包括原材料、留样、凉菜加工间,记录检查、处理情况;(3)每天4餐售卖时间 (晚上加餐),包括留样、从业人员服务态度,学生就餐意见收集,以及记录检查、处理情况。食堂内部监管重点:(1)从业人员。应对临时参加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加强健康证明查验,并对身体、心理及情绪进行晨检和记录。(2)采购。采取"农校对接"的方式。食堂米、面、肉、油、食用盐等重点物资的采购验收应记录并经常抽查(夏季重点是肉类)。(3)留样。留样应记录经常抽查(留样品种、数量、具体时间、放置及处理等记录)。(4)凉菜间。夏季凉菜加工间的整体消毒、剩菜的处理应记录及经常抽查。(5)加工过程。土豆、四季豆、豆浆等特殊材料加工经常抽查。(6)售卖过程管理。所有售卖安全环节要有专人负责。(7)特殊岗位员工 (采购、留样、凉菜加工间)相关食品安全知识要现场进行问题抽查。

㈡加大监管力度

对学校饮食服务部门实行规范化、程序化、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把住进货源头关口,最大限度地避免采购到不安全的食品,注重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食物污染。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只有在所有人都重视得情况下才能建立起来, 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是食品安全的有力保证, 这样才能组织落实, 人员落实, 责任落实, 形成一个食品安全监控网络体系。国家监管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 高校师生也要积极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对不法行为予以举报。

㈢加快食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严格卫生行政许可准入门槛,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卫生监督部门注重学校食堂新、改、扩建工程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与许可前的现场卫生学审查。各高校应符合开办学校食堂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卫生要求,食品加工重要环节的操作规范。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齐抓共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学校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组织体系、日常检查制度、培训机制和奖惩措施;大专院校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行高校食堂后勤化管理。

㈣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主动承担对学校饮食服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责任,努力提高从业人员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同时,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营养与膳食平衡,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配备专兼职营养师。通过发挥营养师的作用,发挥各食物间相互作用,达到营养的最大化,科学合理饮食,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饮食观,还可以避免因为搭配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

高校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关系重大。近年来,虽然高校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但是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确保高校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式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b)-0189-02

餐饮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老百姓的生活与健康息息相关,同时,相对于其他食品行业而言,更加直接的面对消费者。餐饮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街头饮食店,到星级宾馆,从单位集体食堂到不同的中西式饭店,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的需要1。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这些都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多方原因,目前我国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监管部门应从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出发,加强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打击各种不良现象,促进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1 中式餐饮业食品卫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1 经营者卫生意识淡薄

部分餐饮行业的经营者对食品卫生的重视度不够,或者为了经济利益,明知是对人的身体有害的却依然使用,在食品的加工中以次充好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不少餐饮场所中,卫生监督员发现,其前厅布置得高雅、整洁,而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较差:厨房的内积水横流,蚊子苍蝇到处乱飞,厨房的工作人员的操作也不甚规范,赤膊上阵,在直接接触食品时,没有带手套等清洁用具。在蔬菜的清洗敷衍了事,没能彻底清洗,农药和污渍还大量残留在食品的表面。同时,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制度很不健全,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没有严格把关。

再者,餐饮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其消费群体的广泛性,消毒工作也非常重要。但在目前的餐饮行业中,依然存在碗筷不经过高温消毒直接给消费者使用的情况,即使是在卫生部门的要求下购置了用于餐具消毒的消毒柜,但也仅仅限于摆设,里面存放了各种杂物,这些都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餐饮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主要是直接入口的食品,既有要经过加工就直接使用的熟菜,又有无需加热就可以食用的熟卤制品,还有顾客喜爱是用的生炝海水产品,餐饮业标准化制作程序,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微生物污染在所难免。

1.2 职能分工模糊,部门衔不明确

对于我国而言,在现行《食品安全法》相关规范当中,对于应采取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为原则的监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指:农业负责对初级农产品的种养殖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然而不容忽视的一点问题在于:受到整个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的多元性及复杂性因素影响,导致以上相关部门在实际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无法实现对各个相应环节权责内容的有效界定,从而造成推诿扯皮、监管无序以及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频频发生,而这也正是上述职能部门在信息沟通方面有所缺失的因素所导致的。

1.3 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起数、人数较多

导致现阶段整个餐饮行业以及集体性质食堂频频出现食物中毒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受到整个餐饮行业自身经营管理特点的因素影响,导致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的工作难度始终较大。与此同时,操作环节与处理手段极为复杂的原材料供应以及加工方式,导致加工过程当中可能涉及到诸多的影响因素,从而致使所提供食物出现明显的致毒因素;其二,整个餐饮行业在加工环节以及消费环节的及时性特征,使得大量的餐饮食品无法在完全保障检验合格的基础之上进行食用,由此也就使得餐饮食品加工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村、学校、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建筑工地食堂而言,这部分区域所对应的卫生状况整体水平较差,从而致使这些学生与工人正常的饮食健康无法得到可靠性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导致了群体性的中毒事件频频出现,而且屡禁不止。

1.4 消费者自身食品卫生意识不强

消费者在影响整个餐饮行业食品卫生质量问题方面同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简单来说,少部分消费者基于“贪图便宜与方便”的心理因素,在针对食品进行选取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盲目性特征,特别是对于随意性较大的流动商贩而言,这部分商贩往往不具备规范性的卫生许可证及相应食品安全证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为食品中毒事件埋下了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消费者在发生或是出现事物中毒事件之后,并不具备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与检举的意识,从而导致相关事件的查处难度较大。

1.5 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较低

法律惩罚力度小,低廉的违法成本是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的重要原因,如无证生产加工的小作坊和小吃店,生产成本极低,按照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即使被取缔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成本也比较低,就目前在餐饮业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而且食品安全法对违法所得的认定也缺乏有效的手段,使违法者承担的风险成本很小,难以对违法者产生震慑作用。

2 餐饮业的食品卫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2.1 公正执法、严肃执法

餐饮行业的卫生监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餐饮行业消费者范围的广大,监管不严都可能对人们生命健康的产生巨大威胁,因此,对餐饮行业的管理要求应严格执行。加大食品监管,其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公正高效的执法队伍,克服因此,需要将食品安全执法队伍的执法力量进行重新整合,力争由一个独立的部门加以管理,由其全面负责,强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大食品市场的安全管理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餐饮各个环节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控制。卫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对餐饮行业的违法违规现象要严肃处理,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政策,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打击力度,对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要认真彻底的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维护政府良好的诚信体系,引导餐饮行业的经营者不要抱侥幸心理,合法经营、良心经营。

2.2 HACCP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

HACCP系统是国际上认可和普遍接受的关于餐饮业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涉及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控制。早在20世纪80年代,HACCP系统已引进我国,开始了食品卫生的试点工作。为防止食品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和应对食品中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HACCP系统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实时监测。采用HACCP系统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可以极大提高监督的效率,合理调配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在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监管中,集中主要精力在易发生食品问题的环节,降低监管的成本。同时,HACCP系统能够正确判断餐饮行业中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食品的各种危害性因素,保证食品安全。

2.3 食品卫生的量化分级管理

2003年,卫生部制定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食品卫生的管理员制度,要求餐饮行业完善管理员的相关职责,完善管理员的各种管理制度,开始实行食品卫生管理的管理员责任制度,将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管理严格落实到了食品加工者的身上。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食品卫生的管理中注入危险性评估,对食品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以便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将食品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对餐饮企业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分级,在监管时按等级采取有效措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调餐饮企业的诚信管理和风险预测,有利于从源头上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保证食品卫生的安全。再者,量化分级管理可以有效促使餐饮行业改变发展模式,从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食品安全转变为将食品安全作为餐饮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增加食品行业卫生监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消费者对食品卫生也拥有更多的信息知情权。让遵纪守法的企业更好的销售食品,让诚信等级低的无法销售食品。

2.4 根据餐饮企业的规模采取不同监管措施

餐饮企业规模的大小、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对卫生部门的监管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对餐饮行业的监管中,卫生部门应根据餐饮行业自身状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监管方法。对规模较小、经营品种单一的餐饮企业,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行政许可制度,提出最基本的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对规模较小,经营品种多样的餐饮企业,应以最基本的法律规定为基础,结合量化分级制度综合使用。对规模较大、经营种类丰富的餐饮企业、学校、幼儿园等食堂卫生的管理,应一律采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3 结语

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复杂的系统性管理。目前我国的餐饮行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餐饮行业的经营者食品卫生意识淡薄,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卫生部门的执法监管不严,以及消费者自身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的淡薄,都可能对食品卫生安全造成隐患。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监管,首先必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贯彻现行法律中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规定。同时,有效运用HACCP管理系统,加强食品安全的预测和估计、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曝光机制。在对餐饮行业的管理中,根据餐饮企业自身的特点实行分级量化管理,促使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中式餐饮业的食品卫生管理[J].旅游科学,2001(4):36-39.

[2] 樊永祥,王茂起.HACCP体系在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1):1-4.

[3] 潘小慈.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对餐饮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时代,2008(12):96-98.

[4] 梁承男.我国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4):179.

[5] 许睦农.我国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研究[J].科教文汇,2010(22):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