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第1篇

文乙钢和他的团队在得到学校创新创业平台的指导和支持后,加快了VR研发步伐,试图在整个行业大爆发之前占得先机。

挖掘市场 打造品牌

文乙钢和几个创业小伙伴共同建立的天域视觉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可视化景观构造与展现的公司,主要以三维数字视觉技术、虚拟现实交互技术为核心,以创新创意文化产业为背景,以VR智慧景观构造及其可视化为主要产业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型企业。

文乙钢向《经济》记者介绍,VR智慧景观指的是对包括城市或地区内具有区域特色文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通过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空间三维分析技术等进行精确的三维形态造景分析。通过采集地形地貌、外观及材质,收集基础空间数据,规划成果数据,掌握当前运行状态及现状数据,在计算机上做精确地仿真,实施三维空间的视觉可视化及数据可视化搭建,不仅为用户提供高画质和高品质的交互式虚拟现实体验,同时还为其智慧观览、智慧规划、智慧建造、智慧运管提供完整高效的解决方案。

据记者了解,该创业公司成立于2016年年中。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文乙钢及其创业团队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却有着明确的规划。他表示,他的团队近两年更注重于创新实践,希冀在此基础上先将产品打入以武汉和鄂西北地区为代表的市场。

文乙钢对于项目未淼姆⒄箍占浔в泻艽笮判摹!爸腔劬肮圩魑智慧中国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代表部分,也是目前国内的一个新兴市场,信息化建设是其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逐步开始向创意科技转型,一些藉智慧城市项目而后起的企业或工作室可能也开始涉足VR领域,但大多数没有形成成熟和完整的技术体系与方案。”文乙钢表示,“专注于VR智慧景观及其可视化的研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创业环境也比较理想。”

稳扎稳打 专注产品

文乙钢和他的团队为何创业?他提及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兴趣、提高。

“我曾就读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专业相结合,并打造出一个有趣的产品,这是我的兴趣所在。”文乙钢说。

文乙钢告诉记者,天域视觉落户于学校的创客空间,队员有20余人。“但目前并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在商业经营上,我们更主要的方向还是关注创新实践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毕竟技术和产品才是基础。”

的确,今年VR行业的关键词是“寒冬、沉淀、再出发”。无论是开发硬件还是开发应用软件的VR企业,经营都比较吃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一旦到了竞争格局比较稳定的时候,内容为王是VR行业的关键。

另外,文乙钢说:“我们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实践上,是因为商业模式可复制,但打造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则需要更多的实践经历。作为未毕业的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的过程来提升自己,提高知识储备认识市场,这一点尤为重要。”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航天特色;通信原理;教法改进;教学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61-02

引言:

目前,由于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在全国工科高校中,基本上都设有通信工程专业,其中,《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通信系统模型、不同模型对应的不同调制解调方法、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参数以及设计通信系统所要遵循的原则等内容。在整个通信工程专业,它起到了从基础理论向专业子方向转变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专业体系架构中地位举足轻重。经过多年发展,传统的《通信原理》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已经趋于成熟,具有普遍性。然而,具体到某个高校,由于受到其发展历史、学科特色、行业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培养人才侧重也有很大区别[1]。以笔者所在的航天类院校为例,整个学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都具有鲜明的航天色彩或针对航天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仅仅参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不足以体现学校特色,不足以配合整个专科课程体系的设置,特别是不足以支撑后面具有航天特色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活动[2]。因此,在《通信原理》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航天特色导向或改进方法,让学生了在学习通信原理的同时,了解具体知识点在在航天领域某处应用方法或思想,形成鲜明的航天特色教学导向,是该课程教学方法上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融合特色教学存在问题

在寻找将《通信原理》课程中融入航天特色教学改进的方法之前,首先需要剖析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特色融入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导向不明。《通信原理》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比较久的教学历史。由于其教学内容体系成熟、章节内容结构明确,虽然每个高校在教学方法和细节上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教学套路,但总的来说都是大同小异。在教学导向上,并不具有鲜明特色。课程教师往往只是关注通信原理课程内容本身,忽略课程的承前继后性。一些比较好的教学单位,在关注内容本身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知识点,会强调或者扩展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应用或者例子,但从整体来看,这种强调或者扩展,是一种基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实际工程经验或者教学积累而随机的进行讲解,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3]。目前,在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中,本课程也很少能成体系地形成专注于某个特色的导向性教学。一些不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如某科技大学或者某工业大学,则对课程内容特定的教学导向需求不高,教学过程中自然不会体现得很明显。但是对于一些特色鲜明类高校,如笔者所在的航天特色院校,大到整个学校的院系设置,小到每个专业课程的内容、实验设计,都会或多或少存在航空航天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通信原理》这种核心课程,就不能只是单纯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大纲内容教学,在教学导向上,应注重结合学校的航天特色,将通信在航天应用隐形地穿插于教学内容中,这样既可以联系理论与实际,又可以体现航天特色,形成鲜明的教学导向。

2.教学内容丰富度不够。在《通信原理》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每一章节内容基本固定,传统方式一般是授课老师根据所教学生具体层次或水平,灵活讲解内容,水平高的学生,老师就多讲些,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就选讲章节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一般也会取得相对合理的教学结果。然而,基于学生水平而决定讲解内容多少的方式,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1)学生水平的高低与教学内容的选取关系,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授课教师根据经验来进行选取。(2)同一个教师,针对同一层次学生,教学内容往往相同,忽略掉上课学生群体的自身差异性。(3)对于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中,以航天类高校为例,教学内容与学校特色结合较少,整体体现松耦合。

3.教学形式单一。目前,高校《通信原理》专业课,主要教学形式采用板书与PPT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相配套的《通信原理实验》课,或者纳入整个通信原理理论课程中,或者单独成课,无论哪种方式,基本教学形式就是课堂板书、PPT、配套实验三者相结合为主。这种教学形式,已经可以达到普通的教学任务要求,但具体到具有航天特色背景的高校中,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考虑在教学形式上如何进一步融入航天类元素,如何拓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何更加生动、形象又不失趣味地将《通信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阐述清楚,并且让学生有应用于实际的欲望。

二、课程教学融入航天特色方法及途径

在全面剖析传统《通信原理》教学方法在融入特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笔者基于在航天类院校实际《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在课程教学融入航天特色方面总结以下几方面改进建议:

1.结合学校背景,有意识地建立特色教学导向。以笔者所在航天类学校为例,航天特色鲜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通信原理每一章节内容、举例有意识向航天应用靠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通信在航天中的应用,进而理解课程内容。如讲解通信传输信道时,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此时可举例,在卫星与地面通信时,通常用的是无线信道,同时简单说明一下,这个信道传输中会有哪些影响因素,甚至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动画课件或者一个小视频形象说明。很多学生对航天很感兴趣,如果加以合理引导,就会很自然将知识点融入到例子中,避免了死记硬背的麻烦,再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展到其他的信道应用。这样就会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体现了航天院校的特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在院校本身的航天特色,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关注航天类信息,反过来加深对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

2.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合理化的对象针对性教学。对于具有鲜明特色的院校内《通信原理》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设置和知识点上,应体现其特色。在航天特色鲜明院校中教授《通信原理》实践中,如介绍不同数字调制方式时,可在讲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具体讲解一种卫星通信的调制方式,即使不用深入介绍,学生也可通过这个过程,初步理解卫星通信的一些基本的概念,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对卫星的信息天地通信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在传统教学形式基础上,探索挖掘多样化教学方式。为了融入航天特色,在板书、PPT和实验的基础上,可尝试新的教学形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根据学校特色和背景来展开探索,进一步地加深专业课程与学校特色的融合。以航天类院校为例,可在两方面展开尝试:一方面,开展基于学习小组的小课题研究。在《通信原理》教学中,除了课上时间,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航天应用或系统设计有关的小型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兴趣,自由选题并展开研究,最后以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的形式上交作为平时成绩。这种方式,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将教学内容与航天特色相结合,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可将matlab等常用辅助仿真工具,融入到日常教学中[4]。例如在讲解常规双边带调制过程中,可先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按照AM调制原理,搭建出调制和解调的系统模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时地运行程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AM调制的过程,加深对系统原理的理解。

三、总结

本文以笔者所在航天特色鲜明的高校中《通信原理》课程为例,深入分析了如何将这类核心专业课程中加入学校航天特色元素,在课上及课下营造航天知识的学习氛围,探索特色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在具有鲜明特色背景的高校中,不仅仅其整体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要与学校特色相融合,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也要在教学导向、内容及教学形式方面,探求新的思想和方法,并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节课的课堂中,使学生具有明显行业背景,无论对于将来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甚至个人方向的选择上,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桢,刘凯,张军.“现代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3):6-7.

[2]鲁佳.航天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0):37-37.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凝视;东道主凝视;新疆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2.013

伴随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者与旅游区东道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以往研究者对其关系的研究来看,“旅游者凝视”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及旅游场域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甚至决定着旅游区传统民俗文化的存续问题。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东道主凝视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纵观近年来我国各学者的研究,旅游凝视理论主要用于探寻民族旅游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在我国民族旅游区域中,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类别众多,具有很大开发价值。但是,与西南省市的民族旅游发展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大景区居民主要为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

因此本文以新疆天山大峡谷为研究地,以当地哈萨克族居民为调查对象,探讨东道主凝视,有助于反映新疆民族旅游的一系列问题,为其他民族景区的旅游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一、旅游凝视概述

1990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以福柯的“医学凝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旅游凝视”理论。约翰・厄里认为“旅游凝视”是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是旅游者施加于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是有形的、具体的和普遍的,是旅游者对目的地施加的一种软暴力[1]。厄里的游客凝视本质上强调游客对旅游地的文化和居民的单向凝视,同时暗指游客一直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认为当地居民总是被动地接受旅游和游客带来的影响[2]。然而,凝视不仅是游客的凝视,它产生于游客和东道主之间。凝视理论不单作为研究游客体验的工具,也用来探索旅游对东道主的影响。由此,以色列学者达亚・毛茨指出旅游凝视并不只是单向凝视,并提出了“东道主凝视”(local gaze)和“双向凝视”(the mutual gaze)的概念 [3]。

近几年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凝视的概念讨论、旅游地居民文化发展及变迁研究、游客行为及体验研究等方面。

(一)旅游凝视概念讨论

刘丹萍(2007)对厄里一些隐喻性的、不系统的论述进行理论抽取,使“旅游凝视”含义清晰和明朗化[4]。成海(2011)认为将“tourist gaze”译为“旅游凝视”有失准确,混淆了“旅游凝视”和“游客凝视”,应译为“游客凝视”。其次作者认为厄里的单向度“游客凝视”理论和达亚・毛茨的“双向凝视”理论都是不完整的,需要提出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旅游凝视”理论[5]。吴茂英认为 “旅游凝视”还应包括“当地人凝视”、“专家凝视”、“游客间凝视”、“隐性凝视”,以及各“凝视”力量之间因权力悬殊和变化而产生的互相凝视[6] 。李拉扬(2015)在回顾厄里的《旅游凝视》原作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厄里在非寻常架构下阐述的凝视应该还包括注意这一内涵,并强调旅游凝视的价值在于其是“旅游体验”的实现途径而非目的[7]。

(二)旅游地居民文化发展及变迁研究

把多勋(2009)从外来旅游者的凝视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8]。孙九霞(2009)认为“旅游者凝视”改变了少数民族演员原有的身份与认同,使其形成了新的族群认同[9]。杜聪贤(2011)借助“旅游凝视”理论解释了民俗文化变迁的机理,阐述了“凝视”和文化变迁的作用过程,并提出了民族文化保护新思路[10]。

(三)游客行为及体验研究

曹莉丽(2010)将“游客凝视”理论引入乡村旅游中,得到乡村游客凝视给乡村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11]。代改珍(2014)以什刹海地区为例,研究了游客对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12]。汪天颖(2015)采用旅游凝视理论对徽州游客及东道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游客凝视和东道主凝视所围绕的中心―村落文化符号―在旅游凝视的过程中被塑造、强化甚至重构[13]。

二、关于“主”与“客”的认知

文章中“主”指的是旅游地的东道主,“客”指的是游客,以往在这个特殊旅游场域的“主客互动”是纯粹的“卖”与“买”、“看”与“被看”的关系。随着国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逐渐开发,更多关于民族旅游的影视作品、图片、报刊得以面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己被人们广泛了解。“旅游者凝视”的特征从“求知”走向“求异”,从注重纯粹的“观光”过渡到强调愉悦的“参与”[14]。

东道主与游客的关系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游客的旅游需求体现为暂时逃离日常角色,追寻与自己原来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独特风情和景观,从而获得愉悦、怀旧、刺激等旅游体验。旅游行为、旅游活动的发生过程中,游客通过观看、摄影镜头等凝视攫取需要,获得满足,被其认为是“他者”的东道主社会。与此同时,旅游地居民同样凝视着作为“外来者”的游客的身份、行为。主客关系中,东道主凝视正是由游客的旅游需求激发并产生,东道主的旅游供给反映了东道主凝视的过程和结果[15]。

三、研究设计

(一)景区概况

本次研究所选案例地为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距乌鲁木齐市区40km,位于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境内的新疆天山大峡谷。景区规划总面积1038.48kO,三面环山,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气温4-6℃,是天山北坡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原始雪岭云杉林,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观,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具有极高的旅游欣赏、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体育运动休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自治区全民健身拓展运动培训基地、自治区徒步运动基地、自治区全民健身登山运动培训基地。

游客情况:该景区的客源主要来自于新疆省内,游客大多为中青年,旅游形式多为散客自驾游。

当地居民情况:该地居民主要为哈萨克族,民族成分比较单一,有少数回族为后来者。根据当地居民与旅游者接触的程度和方式,可将当地人群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直接从事旅游接待第一线就业者的当地居民;家中有从事第一线就业者而受到较多影响的当地居民;其他社区成员。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问卷于2015年5月中旬向天山大峡谷景区内的当地居民及旅游经营者(饭店经营者、旅游商品经营者、景区管理者)发放,期间进行了自由式访谈。后期将访谈内容做成笔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四、天山大峡谷东道主凝视分析

(一)问卷分析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男士居多(因调查民族为哈萨克族,对哈萨克人来说丈夫是家里对外的发言人,女人不便抛头露面,对我们的调查大都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在年龄构成上,居民以中青年为主,普遍为20-55岁的居民。受访者中,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基本为小学、初中学历。一些调查问卷由于语言障碍,难以使对方理解,没能收到理想效果。

(二)东道主凝视分析

1.参与旅游业为当地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景区制度引发当地居民不满。经济收益是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动因,景区开发后旅游管理公司给当地居民每户分了一个毡房一匹马,并赋予经营权,用以换取当地居民的草场开发旅游项目。我们的受访者中多数为旅游业参与者,经营饭店、毡房住宿是当地居民主要的收益方式。但是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来访者增多,一个毡房一匹马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问到景区开发后游客前往情况时,53岁的哈萨克族管理马匹的队长说道:“98年开发以后这里就慢慢来人了,越往后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嘛也越来越好,前边不是评上5A了吗游客就更多了,但是最近景区门票涨价了游客来的就没以前多了,这样我们就收入下降了嘛。”同时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许多当地居民为了能多赚钱没有顾及当初与旅游公司签订的协议,私自建造了多个毡房用来接待游客,打乱了景区的规划,与景区自然环境产生不协调的现象,因此与旅游公司经常发生矛盾与冲突。在问到25岁的哈萨克族小伙子你们毡房用来接待游客还是自己居住时他说:“我们拿来给游客住的,但是毡房不够,他们(指旅游公司)给我们每家只分了一个包(指毡房),我们再建还不让建,天天闹矛盾的呢,他们天天过来让我们拆掉。”可见景区的管理制度与当地居民的利益有着较深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迫在眉睫。

2.当地居民不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天山大峡谷景区呈现给游客的主要是自然风光,文化方面没有着重体现,但是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也应是其旅游发展中需要重视的一点。这与景区管理者、当地居民的旅游导向不全面有一定关系。针对每个受访者我们问了同样一个问题:您觉得为什么游客会来这里游玩?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游客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而对本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他们并没有怎么提及到。在追问之下会说:也会吃我们做的饭,烤肉啊,抓饭啊,马啊这些的。在问及接待客人时穿不穿本民族服装时,统一的回答都是不穿,只有客人要求表演的时候才会穿,并收取相应费用。问及他们还会在自己本民族的节日里着民族服饰举办节日活动吗,比如赛马、叼羊,回答是否定的。他们不再在节日里举办这些传统活动,除非有客人要求,然而客人的需求量也是相当有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不重视其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为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消费者需求,为了满足游客“看”的体验,民族文化资源被变成一种交换品和消耗品,这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来说是相当可怕的。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的存续面临着危机。

3.当地居民对游客行为及景区的凝视对景区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旅游活动发生的过程中,游客将目光投向、用镜头对准那些被认为是对自己有意义的当地风情。与此同时,游客看什么、关注什么,游客的游览行为也同时被当地居民看在眼里。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当地居民眼中,游客的目光主要聚焦两类当地居民习以为常的事物,即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骑马兜风。而对于东道主的民俗活动、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手工艺品并不是那么感兴趣。45岁的哈萨克族景区饭店经营老板说:“游客嘛来这里主要就是看这里的自然风光,这里的草啊,湖啊,骑马啊这些。但是现在的风景没有原来那么好了,以前的草很深的,现在都没多少草了,你看那边修的马路把这些山挖的都不好看了,以前很美的。自从旅游开发了以后我们收入提高了,比以前放牧赚的多,也就忙一个夏天,这里有的毡房自己不经营租给别人经营也是很赚钱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弊端还是有着清楚的认识,但是在旅游所带来的收益驱使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旅游业是持支持的态度。然而作为景区规划者来说一些不必要的破坏是可以避免的,这也为后续景区开发敲响警钟。

(三)不同东道主凝视分析

案例地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处于旅游地发展周期中的探索阶段。居住在当地的居民,往往视本地的人、事、物为常态,当地的风土民情、自然人文景观只是各自生活的一部分,不足为奇。就旅游与当地居民自身生活关系而言,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关系不密切,居民生活鲜受旅游影响。居住在山下58岁的商店店主说:“我们家没有参与旅游业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经营商店。也没有想着去卖旅游纪念品,还跟以前卖的东西一样”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开展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参与旅游积极不高。

第二种情况,关系密切,并且经济收益主要由经营旅游获取,高经济收益使得居民愿意支持旅游业开展和游客到来。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在景区开发之前主要以放牧为生,收入一年平均下来有5-6万,景区开发时旅游公司与他们签订合同用一家一个毡房一匹马来收购他们的草场,而与此同时当地的居民也拥有在此地的经营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之后收入明显上涨每年平均可达到7-8万元不等甚至高达10几万元。

第三种情况,积极参与旅游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天山大峡谷的居民注意到游客到这里来主要是看自然风景与骑马,于是,建立了供游客乘骑的马队,马作为当地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的作用开始弱化。在采访马队长时他提到:游客来这里骑马中间休息的时候有时候下雨有时候太阳大没有躲避以及停顿休息的的地方,希望景区能给游客们建造休息站。由此可见当地居民也在凝视着旅游者的需求,以顾客的需求为准则,从而希望能加快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者凝视给旅游景区及当地居民所带来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从东道主凝视的角度出发,探求东道主凝视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经济收益是居民参与旅游业的重要动因,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所获得的收入是当地居民的重要家庭收入来源。因此有损其经济利益的景区制度会引发居民不满。(2)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地居民及景区开发者对文化符号认识层次较浅,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且稀少的民族文化的展现存在过分商品化以迎合消费者的现象,导致了民族文化的舞台化、雷同化及庸俗化。(3)景区开发过程中缺乏合理规划,凿山开路,使当地原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损害了景区原始面貌。(4)不同东道主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具有较大差别,具体可分为与旅游关系不密切,参与旅游积极性不高的居民、受经济收益驱使与旅游关系密的居民以及积极参与旅游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建议与措施的居民。

以上问题皆由探寻东道主的凝视而发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不仅游客凝视对一个旅游区的发展及构建起着关键作用,东道主凝视也会反映出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个景区的发展起到警醒及推动作用。

(二)对策建议

首先,伴随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居民能力的提高,政府的角色应由“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服务者”,建立起以居民为基础,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发展框架;景区管理者和政府应关注景区居民的诉求及意愿,完善景区管理,制定合理的景区发展制度,兼顾公平化解矛盾以达到景区与居民利益最大化。其次要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再者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达到保护与开发相统一;加快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培养;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强化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最后要调动景区各地方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旅游发展的益处,使各类居民各得其所,以多元化的发展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张秀娟.“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2.

[2]Urry J.The tourist gaze[M]. Sage, 2002.

[3]Maoz D.The mutual gaz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3(1): 221-239.

[4]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 旅游学刊,2007,06:91-95.

[5]成海.“旅游凝视”理论的多向度解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6]吴茂英.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J]. 旅游学刊,2012, 27(3): 107-112.

[7]李拉扬. 旅游凝视:反思与重构[J]. 旅游学刊,2015,02:118-126.

[8]把多勋,王俊,兰海. 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2:112-116.

[9]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35-39.

[10]杜聪贤.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J]. 经济视角(中旬),2011,08:182-181.

[11]曹莉丽.游客凝视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研究[J]. 绿色科技,2010,09:127-129.

[12]代改珍.游客对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凝视研究――以北京什刹海的游客体验为例[J]. 管理观察,2014,09:113-118.

[13]汪天颖,陆林,路幸福.徽州村落旅游中游客及东道主的凝视行为[J]. 旅游学刊,2015,04:23-32.

[14]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一以桂林、西安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6,04:29-30.

[15]汪天颖.徽州古村落旅游凝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05:13-14.

Research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ost and Guest under Tourism Gaze around Xinjiang Tianshan Grand Canyon

ZHANG Yinghua1; ZHANG Ying2; TANG Hui1

(1.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9, China;

2. Xinjia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Urumqi 830012; China)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西;地方文化;丝绸产业

中国距今为止已有5000多年的桑蚕文化,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各式各样的丝绸物质形态和精神意识形态,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明财富遗产,即使现在也依然受益。有用绫罗绸缎做出来服饰,有带“纟”字旁的汉字200多个,绝大多数都与丝绸有直接关系,还有形成于汉,发扬于唐宋时期的丝绸之路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声望远播,而且重振丝绸之路,实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政策也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重点践行的治国及外交的战略方针。

广西十年前借力“东桑西移”,一跃成为国内茧丝原料生产、供应龙头,但丝绸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却不够发展。另外,这些成果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导向的结果,它掩盖不了其“速成”的烙印和“文化短板”,这样的产业现状不利于今后长期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丝绸产业的发展不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研究综述

国外专注研究文化与丝绸产业关系的不多,更主要的是集中在宽口径的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影响作用上。比如早期的马克斯・韦伯、熊彼特,及现当代的迈克尔・波特、新制度经济学派等都对此作过经典论述和深入研究。如:“文化形成的长期性导致了区域文化具有不可移植性和不可复制性,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区域文化烙印,并最终使区域经济走上不同的发展路径”,又如:“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无形资产,经过适当的市场化处理后,便有可能以区域文化产业的形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目前国内有关地方文化(含地方丝绸文化)与丝绸产业发展之间的影响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但现实生活中借助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促进丝绸产业发展的实践较多,如浙江的湖州、杭州、嘉兴,江苏的苏州、吴江,四川的南充、成都等这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李荣华、陈萍(1997)认为蚕丝文化具有满足、整合、改造、标识、导向、教化等功能作用,其对于丝绸产业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王玄瑜,赵凯等(2011)研究认为丝绸文化对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刘平(2007)以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桂文化与广西经济的关联关系,并认为当前广西经济的发展因缺乏创新而受到了限制。金佩华(2007)认为中国蚕文化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体现了蚕文化的真、善、美,他还指出蚕文化与蚕业经济之间的互动性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孟召宜,渠爱雪等(2012)从县域、省域2个层面分析1990―2010年江苏区域文化资本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得出区域文化资本具有动态变化性,江苏经济发展的文化根植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产业,如丝绸产业,其经久不衰、持续繁荣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背后有相应的产业文化加以支撑和引导。文化因素不仅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繁荣程度,特殊情况下甚至关系到其生死存亡。

二、广西地方文化资料概述

(一)民族风情风俗文化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广西目前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 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另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历史悠久,并在历史演进中的日常生活、劳作时创造产生了各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大致可分为民族风俗、民族节日、民族风情、民族语言文字及创造等类别。最有特色的是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风俗习惯。典型代表主要有“三月三”的歌节,壮族服饰的色彩意义,苗族的服饰文化,侗族侗寨的“百家宴”,瑶族的赶鸟节等。总的来说,广西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热情开朗,一般穿少数民族服饰,姑娘们喜带银质饰品,每逢节假日或祭祀会举行各种盛大的活动。

(二)自然风景旅游

广西,特别是桂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理地貌吸引着天下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驻足,甚或长居、定居者亦不在少数。而近现代,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广西的很多名胜古迹在迎接国内蜂拥而至的游客的同时,还接待了众多的国外游客,特别是桂林已然成为了海外游客的重要目的地和集散地。广西的自然风光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各领,大类简单的概括主要有“山、水、洞、石、坑、园”等,加之和当地所居住的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交织在一起,更是形成了特有数不胜数的旅游资源。其中的精品旅游线路就不胜枚举,比如漓江游、阳朔西街、德天瀑布、灵渠、独秀峰、北海银滩、象鼻山等等。

这些旅游资源或如散落的明珠星星点点分布在广西各地,或几点一线形成一条热络的旅游线路,但他们之间总归都是要纵横交错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旅游网络”。而构成这个巨大网络的要素,除了上文说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流网、物流网、信息流网、资金流网等。可以说这个网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等待有识之士去挖掘。

(三)古代旅桂文学

正如前文所说,广西,特别是桂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理地貌吸引着天下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驻足,甚或长居、定居,也同时留下了大量的以赞美歌咏为主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旅桂文学。只描写桂林美景的就数不胜数。南朝文学家颜延元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唐代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南宋的王正功更是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镌刻在独秀峰的石壁上,成为桂林的代名词。明代孔镛诗云:“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用以赞美象鼻山的美景。唐柳宗元应人之邀作《訾家洲亭记》生动的描绘了訾洲的美景。

除了桂林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赞美广西美景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西南轻重本邕州”的南宁,“桃花栽满县,春色胜河阳”的梧州,“薄梦游空影,浮生出太荒”的涠洲岛,“庙食千秋傍水涯”的柳侯祠,“清风拂翠处,望际若奔涛”的南宁青山等等,唐代大文豪韩愈简洁传神的概括广西的风景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总之,古代诗人笔下的广西是“千里景千变,一山一诗篇”。在如此丰富的遗产面前,有识之士要做的不能仅限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从书本来到书本去,只限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追求。而是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火起来,连同广西的丝绸和风景一同发扬光大。

(四)丝绸文化遗产

罗永平(2011)认为:“丝绸文化是中国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丝绸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丝绸的精神财富”。丝绸文化在我国也多以不同地域区划形式独立的存续和发展,主要代表地区有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如常说的“四大名锦”,“四大名绣”等多出于这些地方。但同一地域的丝绸文化却没被历史分割断代,而是一直延续下来。典型的如诞生在江苏地界上的吴文化,丝绸文化在其中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早已成为其城市的名片。央视曾经有期纪录片《说吴》,里面就提出:“无锡的丝,苏州的绸,南京的云锦,以及刺绣、缂丝、加上昆曲、评弹等等,构成了江南吴文化的主轴,而丝绸的历史最悠久,丝绸文化的影响和波及最深最广,她深深镌刻在吴人的心中,酿造了吴人清新、风流、婉约、柔韧的性格品质,也造就了江南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

同为“四大名锦”的壮锦,起源于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壮锦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广西还有“白裤瑶的蚕丝文化”,因其男子常年穿及膝的白裤而得名,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有 “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可以说蚕丝文化贯穿于白裤瑶人的整个“生老病死”的人生阶段,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中。现如今,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由于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天然地成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广西也自当抓住机遇,弘扬丝绸文化,并赋予其丰富的现代内涵。

三、促进广西丝绸业发展的建议

广西丝绸产业的现状是产业内结构不合理。和国内如江浙等地比较差距明显,更不能与国际上的意大利、法国等相提并论。且短期内提升整个丝绸产业的水平,实现结构的升级不现实。文章在这里提出借助“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广西茧丝绸发展”的观点。借助广西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先进的营销理念,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对丝绸产业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希望能探索出一套符合广西区情、适应丝绸产业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的区内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方案或规划来,使广西地方文化,特别是丝绸文化以崭新面孔进行广泛传播,具体来说就是构建地方文化和丝绸产业互动的“点、线、面”立体、循环发展模式。众多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文化和经济、产业之间是密切关联的,文章上文也对广西的丰富地方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可以发现“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文化、信息传播”这些关键词内在的形成了一个点线面的立体、循环模式。广西如果利用好这种天然的资源优势,应该会大有可为。

第一步是“设点”,选择丝绸产业集聚地,旅游热门地区(旅客主要的集散地)或对外示范窗口城市等设立各种形式的“点”。如“丝绸博物馆”、“丝绸产业创意园”、“丝绸文化节”、“丝绸文化陈列馆”或“丝绸体验互动管”等,这些已经被其他地区如广州、江浙、四川等的实践证明可行,且效果不错,对于广西来说更具备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步是“连线”,广西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景点、景区,而且比较集中,使得游客流量比较大,因此为了哪怕是推广、宣传,而不是销售产品,也应该抓住,利用好这样优势。 游客一般不会是游玩某一特定景区,而是选择若干线路游玩,因此可以在这些景点、线路上增强相关信息的传播和投放,设立丝绸相关产品销售连锁店、体验店等,既增加了广西丝绸的知名度,传播独立丝绸文化,也能增加产品的销售。同时也可以借鉴、推广产业体验旅游,因为广西的丝绸产业地理上比较集聚,主要集中在个别市县,为这种模式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步就是“成面”,是关键所在。也就是在文化与产业互动过程中,让它沉淀、积累、更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它决定前述“点线”的铺开的成败,是决定两者能否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罗永平.“丝绸文化”随想[J].江苏丝绸,2011(01)

[2]谭莉,蒋立松.白裤瑶蚕丝文化的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1)

[3]金佩华.中国蚕文化论纲[J].蚕桑通报,2007(11)

[4]孟召宜,渠爱雪,仇方道.江苏区域文化资本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2(12)

[5]玄瑜,赵凯,高绘菊,牟志美.丝绸文化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蚕业,2011(02)

[6]李荣华,陈萍.中国蚕丝文化概论[J].蚕学通讯,1999(09)

[7]吴义能.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6.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第5篇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以下简称"津沽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照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院地处天津市第三高教区,毗邻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坐落于天津师范大学校园内,共享母体校图书资料、生活设施、体育场馆、后勤服务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院聘请天津师范大学和其他高校具有丰富经验的干部、教师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其中有200余名教师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占55%。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努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文学、新闻与传播、理学、外语、法学、经济、管理、教育、艺术设计、表演等10个系、2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在校学生7200余人,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学院实行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聘请多名外籍教师讲学、任教,与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所高等学校或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办学的国际性、开放性。

学院按照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有关政策进行招生,学生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者,颁发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毕业证书,实行教育部网上电子注册;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学士学位。

专业报考

1.报考条件: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参加2016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均可报考。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见“附表一”。

附表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系别

专业(招考方向)

招生计划

学费

艺术设计系

视觉传达设计

52

21000

元/年/人

环境设计

80

数字媒体艺术

26

摄影

27

表演系

表演

45

舞蹈学

26

广播电视编导

84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

27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

22

新闻与传播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

105

文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

106

合计

   600

 

注意事项:

1.以上招生专业(方向)均为本科层次,学制四年。学费执行天津市物价局批准的独立学院收费标准。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包含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采编、公关礼仪主持三个专业方向;舞蹈学(不含国标舞)包含舞蹈教育、舞蹈编导两个专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包含专题片编导和电视编辑两个专业方向。入学后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按学生意愿进行分专业方向学习。

3.声乐表演方向招收民族、美声、通俗唱法;现代音乐表演方向招收器乐为钢琴、贝大提琴、单簧管、小号、长号、爵士鼓、吉他、电贝斯和萨克斯管。

4.摄影专业在学期间需自备器材,建议使用单反相机。学院会适当提供大中画幅相机、摄像机等专业器材。

5.戏剧影视文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合格证可互用。

6.在各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计划为准。

7.请考生在报考前详细了解所在省市本年度艺术类专业招生相关规定,避免出现因违反规定成绩无效的情况。

2. 报考办法:

①凡有省统考或联考的专业:根据教育部及各省相关规定,我院使用省统考或联考成绩,考生须取得省统考或联考专业合格证。其中摄影专业原则上均使用美术类统考或联考成绩,如部分省规定必须使用摄影摄像摄制类统考或联考成绩的,按省内规定执行;声乐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乐表演类声乐(演唱)统考或联考成绩,现代音乐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乐表演类器乐(演奏)统考或联考成绩。

②凡没有省统考或联考的专业:我院使用校考成绩,考生须取得校考合格证。具体情况为:

A.河北省的考生须取得省内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江苏省的考生须参加省内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并取得我院专业合格证。见“附表二”。

附表二:与河北省、江苏省指定高校的对应专业

考生范围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专业

省内指定高校

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

报考办法

备注

河北省生源

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须报考并参加指定院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取得合格证,即视为取得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专业合格证。

凡相同专业涉及到省内两所指定高校,考生选择一所即可。

 

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北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

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

表演

江苏省生源

播音与主持艺术

南京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须参加指定院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并取得我院专业合格证。

舞蹈学

舞蹈学

表演

南京艺术学院

表演

B.山东省的考生,根据山东省的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不得参加我院在天津考点组织的考试,但我院承认该省考生所取得的全国任意一所本科院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合格证须经省招办备案)。

C.除上述A、B条款中涉及的省份外,凡我院下达艺术类招生计划省份的考生(含天津市考生)须取得全国任意一所本科院校(含我院)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合格证须经省招办备案)。

D.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在天津考点的考试报考办法:

(a)考生通过津沽学院网上报名系统完成注册报名(不缴费);

(b)津沽学院艺术类专业不单独组织考试,承认天津师范大学相应艺术类各专业校考成绩(面试类专业承认天津师范大学的初试成绩)。津沽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对应专业及天津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测试报名网址见“附表三、表四”;

(c)津沽学院根据考生在天津师范大学的测试成绩,划定我院专业合格线,已取得天津师范大学专业测试合格证的考生,我院承认其合格成绩;未取得天津师范大学专业测试合格证的考生,达到津沽学院专业合格线的考生,我院发放专业合格证。

附表三:津沽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专业对应一览表

津沽学院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对应专业

津沽学院校考适用省份

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任何一门均可,取其成绩)

天津、北京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天津、北京、新疆、吉林

舞蹈学

舞蹈学(民族舞等方向)

天津、北京、新疆、吉林

表演

表演

天津、北京、新疆、吉林、云南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

音乐学(声乐方向)

天津、北京、吉林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

音乐学(键盘方向)、音乐表演(器乐方向)对应津沽学院器乐类型:钢琴、贝大提琴、小号、长号、爵士鼓

附表四:津沽学院在天津考点的报名及对应天津师范大学的报名考试安排

专业(招考方向)

津沽学院网报时间(网址)

天津师范大学网报(缴费)时间(网址)

天津师范大学考试时间

备注

戏剧影视文学

2016年1月18日—2月19日

(jgxyzs.com)

1月18日-1月31日

2月14日-2月19日

(tjnuzsb.com)

3月6日(笔试)

具体报名方式详见《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校考)》(tjnuzsb.com )

广播电视编导

3月6日(笔试)

播音与主持艺术

3月2日-3月3日(初试)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

3月10日(初试)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

3月10日(初试)

表演

3月3日(初试)

舞蹈学

3月10日(初试)

3.校考合格证

天津考点的考生可于4月下旬在津沽学院招生信息网查询考试结果,随后我院将邮寄校考专业合格证,不合格的考生不另行通知。

录取原则

凡报考我院的考生须专业课成绩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采取以下录取方式:

1.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志愿优先,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外语单科成绩做参考。

2.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志愿优先,按照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外语单科成绩做参考。

3.同分录取原则:专业成绩过线按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的专业,文化课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外语、语文、数学的顺序,优先录取单科成绩较高的考生;文化课成绩过线按专业课成绩排名录取的专业,专业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的考生,如果文化成绩再次相同,那么依次按照外语、语文、数学的顺序,优先录取单科成绩较高的考生。

注:①对于投档和录取有特殊规定的省份,执行省内规定。②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全部为英语,小语种考生慎报。

复查

我院将针对艺术类专业新生开展入学后专业复测和复查,对于复测和复查不达标的新生,经查实属违纪违规情况的,一律取消录取资格、不予学籍电子注册。

艺术类专业概况

2016年我院艺术类招生专业及招考方向共有11个: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

学院建有形体房、排练厅、琴房、画室、播音室、演播室、摄影室、广播电视制作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机房等专业实验室,拥有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平面设计等的先进设备,为教学实践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院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歌舞剧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教育报社、天津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歌舞剧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艺术类专业及方向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艺术设计系学生参加十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展获“新锐摄影师”专项奖、参加“金驹奖”世界大学生摄影展、201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微信摄影大赛、2015年(第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全国美育成果展、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等各级各类大赛,获奖60余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参加“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获市级奖项3项;撰写的作品入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首届“中影杯”天津大学生微电影节编剧奖;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微视频大赛获二等奖;多部作品被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影制片厂等单位采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作品入围第二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五届原创影片大赛;微电影《余光》晋级全国第三届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决赛,天津市仅两部作品晋级决赛;曾获天津市大学生文艺展演二等奖;毕业生赴泰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受到总理英拉接见。表演系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成功举办毕业生音乐会、毕业大戏等近百场教学演出;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演出共获奖216项,其中全国性比赛获奖32项,天津市级比赛获奖184项;2010年代表津沽学院赴泰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演出得到当地好评;2011年代表津沽学院参加天津市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2013年开始相继有24名学生赴台湾的台北城市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专业交流学习;2013年有6名学生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声乐比赛并获奖。

各专业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广告策划与创意表达、平面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从事视觉传达及其相关领域设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掌握国内外艺术设计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动态,以艺术设计领域内的视觉信息传达为主要学习内容,接受艺术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新设计的综合专业素质及专业制作能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专业设计公司、动画设计制作公司、影视传媒、各类出版社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教学等单位从事广告宣传、产品包装、商业展示、网络页面、标志商标、企业形象的设计、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近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专业课:广告策划、广告文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装饰与图案、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S设计、网络广告设计、VI设计、印刷设计、书籍装帧等。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环境设计与施工制作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设计实践,从事环境设计及其相关领域设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掌握国内外环境设计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动态,接受环境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新设计的综合专业素质及专业制作能力。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装饰工程公司、商业展示公司、建筑与城市规划单位、专业设计公司、大型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及相关专业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课:素描、色彩、构成学、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透视学、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施工材料与工程预算、园艺学、室内陈设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照明设计、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公共设计艺术、商业展示空间设计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数字媒体艺术思维、艺术创意能力、开发技能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学校、培训机构、电视台、电影厂、广告公司、影视公司、传媒公司、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网络公司、服务公司、杂志社、报社和大中型企业等部门从事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动画设计、开发与项目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构成学、动漫造型基础、设计概论、数字媒体创意导论、动画艺术概论、图形创意、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形象设计、动画脚本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场景设计、非线性编辑、数字影像创作、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片头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动画原理与游戏设计等。

摄影专业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城市景观艺术的含义与发展,举例分析说明成功的城市景观的经验,分析其如何将人文特色有机的融入其中。探讨天津市的景观设计的现状与特色,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景观艺术 、城市、人文、特色、特色、借鉴、方向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rt,analysis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urban landscape. Explore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ianjin, as well a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Key words: landscape art; city; humanities; features; draw;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 关于景观

社会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从某一个词的演变,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比如景观。景观这个词是大约在20世纪初期,由日本人发明的。所以如果我们查找解放前出版的《辞海》是找不到“景观”这个词的。那“景观”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英文的landscape源自德文的landschaft,而德文又源自荷兰语,其原意是陆地上由一些住房、围绕着住房的一片田地和草场以及作为背景的一片原野森林组成的集合。出于一个海洋民族从海上看到陆地的欣喜心情,当他们开始以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欣赏这样的一片土地时,风景的意义便出现了,随之出现了风景画。此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地理学和生态学先后采用这个词为自己服务,使其成为一个失去主观审美内涵的纯客观的词,含义发生极大变化。因此有了景观具有艺术、地理学、生态学3种含义的说法。也就是说景观是一门多元学科,综合艺术。

2 我国景观建设的演变过程

“景观”这个词在我们国家兴起也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我们以前没有这个词,以前我们叫它“绿化”,更早我们称做“园林”。可以发现其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园林”顾名思义就是园中之林,是由其主人专享的私有财产。一般坐落于达官贵人的府邸或皇宫禁城之中,老百姓是无缘得见的。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巨丽"庄重的北方皇家园林,古雅精巧的江南私家园林,充满世俗情趣、紧凑化美的岭南园林。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修桥铺路,初见成效。但是很快就 遇到了建设停滞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直到七十年代末,社会开始稳定,经济开始复苏,百废待兴,人民生活开始富足,在安居乐业之后人们开始留意生活环境,修路,种树,街面开始整洁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我们的城市景观建设也进入了一个着重期。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我们以巨大的投入换来的成果也是前所未有的。从绿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已做到极致,但从景观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景观作为一门艺术远非植树种花这么简单。

3 城市的文化特色

人类城市演进史表明,一个城市锁包含的内容很广,政治,经济,地理位置,气候生态等,就像一个人的外貌一样。而城市的人文特色是则相当于人的灵魂。 成熟的城市景观必须具备人文精神,因为城市本质上都是人文城市。在经济上我们可以大踏步的义无反顾的向前跨越,但是人文特色却是永远不可“跨越”的。因为人文是从历史中沉淀而来的,是发达的经济所无法创造的。一个城市如果单纯的只是经济发达而不重视人文特色的话就会像暴发户不等同于贵族一样。比如城市广场应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风貌,是城市的点睛之笔,但是,如今大量兴建所谓广场并没有考虑到人文特色,只是一味的追求场面的宏大,石材铺装,种树栽花,假山喷泉,巨型雕塑。但深入的研究会发现没有个性,更没有考虑到其所在的历史人文特色。 比如伦敦是文学城市,也是戏剧城市,又是大学城市;巴黎是服饰城市,又是浪漫之都;维也纳是一座音乐城市,当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城市。我们目前的一些城市,究竟如何定位,不很明确。当然,并不是说一个城市必须有悠久的历史才能有人文特色。很多新兴的城市也可以为自己定位出自己的人文特色。同样一座古老的城市也比一定非要老气横秋,特色是一种元素,它应该是渗透性的融入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城市的景观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其经验值得借鉴。一个城市的景观建设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景观特色是否与城市特色相呼应。以上海为例,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而还有众多的著名人文景观。是一座国际大都会,又永远走在时代的尖端,和北京一样,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底蕴的现代城市就像一个真正的贵族。上海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外滩,凡是到上海来游玩的人都必定要到外滩来看看。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外滩不愧

图1 上海外滩 图2 上海外滩夜景

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雅称。外滩的建筑多气派豪华、风格各异,既有巴洛克风格,又有罗马风格和哥特式风格,集中了英国、荷兰、挪威、俄罗斯、德国、奥地利等17种最具代表意义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西方同类建筑的水平。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上海浦东开发进入实质性启动。上海人给外滩重新定位,1993年初提出“重建新外滩”,在

原有的基础上为外滩做景观规划,使外滩即保有其原本的风貌又具备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这个工程历时两年,要把外滩向黄浦江平均外移80米,加高防洪堤,使之平均高出地面10米,堤上建成宽20米的行人绿化带,堤下是上海最大的室内机动车库;在外滩公园内设上海英雄纪念碑,在外滩中心建“音乐会广场”;外滩取消车,空中不得布线;全部外滩建筑有泛光照明,又称“外滩灯光工程”;外滩延安东路以南38公里至南浦大桥桥脚,拆迁六万户居民,300家单位,拓宽道路,沿黄浦江建设“南外滩”。 外滩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风"三座不锈钢雕塑组成,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绿色长廊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浦江之光"造型新奇,用竖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组合,如五线谱上跳跃音符,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奏着歌唱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乐曲。"帆"表现黄浦江上帆樯林立,船队正驶向全国;帆与帆的连接,多曲线的漂动,增加了立体动感。"风"以锐角和钝角、弧线和折线,褶皱波动表现改革东风劲吹,气象万千。

截止到2003年末,上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纪念地点29处,保护地点14处。迄今仍保留着我国唐、宋、元、明、清以来的若干古迹和富有特色的园林。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这栋上海20年代典型民居的石库门楼房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在这里纪录了足以令后人永远铭记的一段中国共产党诞生时期的辉煌历史。

一走进上海老街,您仿佛回到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这条豫园商业旅游区内风格独具的,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体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街,历史上曾以庙前大街为名,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一直是连接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上海老街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经过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老街两侧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西段的房屋外立面仿明清建筑,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黛瓦粉墙,红柱飞檐。上海老街重现了很多百年老店,同时开设茶楼、医堂等富有传统特色的商铺。它和北侧的“明星街”一起向您呈现出老上海商旅百业、市井百态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在上海随处可以看到的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我们之所以肯定上海的城市景观建设是因为它起到了烘托城市人文的作用, 在保留还是开发的问题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事实证明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用景观表现文化特色的问题上有很多国家做的都很成功。比如日本,这是一个非常懂得保留自己文化的民族,他们把从我们这里学到东西加以诠释,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且竭尽全力进行保护。我们可以在东京那样的现代化大都市看到很多的历史古迹,由于东京的空间拥挤,地贵如金,加之历史变迁,很多古迹无法保存,可他们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到他们在不遗余力的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比如在街道围墙的某个地方突然凹进一两平米的地方做一个象小品一样的东西,或者在小公园里放个神社,甚至连外挂楼梯下面的空间也能利用上,然后在旁边写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件,或者是什么地方的遗迹,甚至连不著边际的传说也有,简直是见缝插针。但是结果却有很惊人的效果。当行人或游客走在路上时,会突然发现这些小景,在兴趣的趋势下会主动去了解这些故事,这种偶遇的乐趣是普通的城市景观达不到的。而且印象深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论对居民还是游客都是深远的,值得我们借鉴。

4 城市景观的发展方向

当代的景观艺术不仅是科学技术手段的展示,同样是人文性的反映。建造景观自古以来就包含人们对生活环境与社会的认识,包含人们改良自然环境的需求。一个城市的景观反映了景观设计师对发展变化中的城市化背景下,希望改善城币环境变化的设计手段,并体现出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的特色。

以我们所生活的天津为例,我们要定位一座城市的人文特色就要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演变以及地理概况。天津是一座移民城市,在远古时代,天津曾是渤海的一部分,陆地是逐渐冲积形成的。古代的天津是个渔村,北宋年间,这一带的泥沽、小沙河等地有了些名声,志书上有了记载;直到金代,才改名为直沽寨。元朝开发海运,直沽寨一带驻兵屯垦,成为水旱码头,改名为津海镇。元亡以后,明代燕王朱棣兴兵南征由此渡船,取"奉天承运,吊民伐罪,得民心,顺天意"之意为"天",取"渡河" 之意为"津",遂更名为"天津"。 后来,各朝各代都在这里屯兵,建城设卫,最后才定名为"天津卫"。今天的天津市就是在天津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我国的很多古城相比,天津的历史不算很长,她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年头不过600多个。应该算是一座即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这600年,也给天津留下丰富的历史风物遗产。特别是清末洋务运动以来,天津作为北方经济和金融的中心,曾经何等的繁华和喧嚣。天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即是一座繁华的舞台又是血雨腥风的战场,繁华和硝烟过后一切复归平静,历史把很多有形和无形的东西留给了我们。其中以天津老城为中心,留下了一大批传统建筑和民居;以旧租界地为主,保留了一大批西式建筑和中西合璧建筑。这是天津的特色之一。其一是老天津在旧中国的动荡中饱受沧桑,沦为租界地,九个国家在天津划有租界,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这些租界内各有各的政府办公机构,教堂,医院,邮局,兵营,以及宅邸。这些就是被称作“世界建筑博览会”的 天津卫“小洋楼”。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就像上海的外滩一样,今天这些小洋楼已经成为我们城市的财富,对这些建筑的维修和美化周边景观就需要格外的用心。天津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力量对大部分的小洋楼进行了维护,力求“修旧如旧”。天津是近现代史的大舞台,很多名人都曾在此驻足。“文治”总统徐世昌,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大作家曹禺,少帅张学良,一代宗师李叔同,爱国将领张自忠,孙传芳,庆亲王载振,大太监小德张等等历数不尽,这里有忠有奸,有善有恶,他们中的很多名字都不应该被历史忘记,这里有世间百态,很多人以自己的行动捍卫了我们的民族气节,更是不惜牺牲生命。而现在他们的信息只留在那些建筑门口的石板上,我们天津还有很多地方发生过很多历史事件,这些都是最立体的教材,如果人们能够走进去,这样才能说是对历史完整的保护。我们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历史的因素和人文的价值,比如修建一些小面积的主题公园,可参观的名人故居等,可能很多人会惊讶,原来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曾经有过如此之多的故事。

图3:天津海河三岔河口

此外,天津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我们的河文化。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天津是临海城市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 、“河海要冲”之称。流经天津的一级河道有19条,总长度为1095.1公里。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6条人工河道,总长度为284.1公里。二级河道有79条,总长度为1363.4公里,深渠1061条,总长度为4578公里。也就是说,天津分布着庞大的水系,但是现在由于内河运输的消失,人们已经慢慢的淡忘掉我们的河流文化,其实河流文化应该是天津的一个重要特色。近几年我们对海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如今的海河可以说是华丽,炫目,五光十色。不过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的修建和升级工程中还可以再加入一些码头和港口的元素,让人们回想起海河曾经的繁华,现在的海河起到的只是游览和景观线的作用。但是海河之所以被天津人称作母亲河是因为她曾经是天津人赖以为生的生命之河,据老天家人回忆,当年的海河上行驶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是典型的港口城市。现在天津已经转型为工业城市,但是对往昔的怀念是难以割舍的,我们可以用景观打造出当年航运中心的影子。让老人可以追忆往事,年轻一代能感受到母亲河所承载的历史,以及对这座城市所应给予的关爱和保护。只有历史而没有实物太空泛,只有实物没有历史那实物也只是摆设,我们美化城市,做景观,应该将功夫下在亮点上。

难得我们的城市有如此丰富的历史与遗存,如果我们作为景观设计师能将有形的历史和无形的历史相结合,那么这些景观才能真正活起来,成为城市象征,文化特色,而不只是绿化而已。在老城里地区还有一些古建筑急需保护。我们的民族是智慧的,很能吸收外来文化,但我们也很容易舍弃自己的文化,我们喜欢拆了旧的盖新的,我们喜欢照搬人家的东西,很多景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内涵,照搬过来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我们自己拥有这样的条件,可以创造自己的景观特色。我们可以在吸取国内外优秀城市景观设计的基础上,以我们城市自身的人文特色为设计之本的话,我们也将拥有极具天津人文特色的景观。

参考文献:

1.参见[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著《全球社会学》。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校园;校园文化;活动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诚实。”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乔旦在开学献辞中所说的[1]。可见学校是一个社会环境单位,学校的建筑,花草树木都能对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学生的生活情调、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甚至于生活经验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养成。构建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景观应受到关注和重视,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声誉和形象塑造有着重要影响。鄂州职业大学创建于198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被评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院校、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坐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吴国故都、中国优秀园林城市――鄂州市,是“武汉‘1+8’城市圈”中距武汉市最近的城市。学校环境优美,依山傍水,拥绿叠翠,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园林式学校”。校园现有占地面积1119.48亩。

2.高职院校校园景观文化的内涵的体现与设计

2.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体现

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文化特征,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的互动与融合是可行的,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要打造自己的文化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就要在“职业性”上下功夫,以校企文化精神的融合为核心,吸引优秀企业精神文化,丰富和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内涵。注重校园职业人文氛围的营造。鄂州职业大学的校训是“求真至善,和而不同” “求真至善”源于《礼记・大学》“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整句话可以理解为我校育人,在于彰显人人都有真实的本领,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技能上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学校可以与政府、行业、企业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立足于学校办学目标去思考,不能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2.2高职院校校园景观文化的内涵的设计

高职校园的景观文化是指为满足技术经济的特殊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鄂州职业大学地处莲花山与洋澜湖仅仅相依,山美水美环境资源得天独厚。其校园景观设计要体现人性的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优秀的行企文化、先进的理念、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不同载体体现到校园景观中来,鞭策、激励、鼓舞师生。能够被校园景观设计所选用的文化素材是比较广泛的,校训、经史典籍、地域性历史资源、地域性人文资源、地域性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地方风俗以及科技带来的新材料和新产品等都可以有选择地纳入到校园文化中来 ,并通过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到校园建筑、校园广场、校园道路铺装、植物配置以及雕塑和小品的设计中去。让校园的文化景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处处洋溢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这样的学校会被学生热爱 ,这样的校园环境也会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的言行。如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林地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可设置一些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企业家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在设计中加入能反映现代学校教学宗旨、鼓励学生向科学高峰勇敢攀登的现代精神,体现学校前进的朝气是必不可少的,可用一些抽象的、现代感较强、质朴或现代的材料制作雕塑或标志物。环境点缀,雕塑、喷泉、长廊、假山、小池、盆景等无不都在进行美的熏陶、感染,起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作用[2]。

3.景点改造的总原则及指导思想

3.1突出骨干高职院校校园景点文化特色

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应该有它鲜明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特色,因此在景点环境改造中,充分利用鄂州莲花山独特的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突出校园景点的文化特色。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场所,也是师生陶冶性情、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其外部空间设计应该是校园建筑融于园林,使外部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内部空间设计应该是园林融入建筑,使学生身在室内亦犹如在室外园景中,随时可以享受到绿化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是环境建设的重头戏,校园里有很多品种的花草树木。地面上做到了见缝插绿,绿化向立体发展,可在每个教室做一个生物角,让学生养些盆花、小金鱼,使校园里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景观化校园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功能、设施、生态和场所。景观化校园对这些要素给予合理安排与组织,使环境合理化、生态化、人文化。

3.2满足学生需要的小环境空间

高职学生精力充沛需要有个安静的环境,同时希望有足够的运动场地锻炼身体。所以环境改造中,必须提供必要的生活、运动、游息空间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校园环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所 ,因此 ,校园环境需要具有一定比例的活动场地 ,如升旗广场、娱乐活动广场、学习和交流广场等等。广场结合雕塑、地面铺装、植物造景等 ,可以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以此丰富校园景观 ,表达校园文化。

3.3增添适宜的环境设施

校园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师生不得不心理情绪,工作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往沟通。因此在景点环境改造中,应通过各种方法。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设施,满足人本主义的要求。雕塑、小品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体现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雕塑可以反映校园的专业特色 ,弘扬校园的精神风尚 ,也可以体现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圆雕、浮雕的形式结合地域文化和学校的学科背景进行创意设计。许多院校精美的雕塑、优美的画廊 ,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起到了怡情励志的作用 ,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 ,推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也可张贴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和优秀企业工作理念,橱窗中展示学校创业成功的校友偶像,以此树立并形成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也会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例如斯坦福尼亚大学广场内的几个人物雕塑 ,描绘了一幅思考与辩论的场景 ,使人联想到悠久的校园历史文化与思辨精神[3]。

3.4坚持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林木、花草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一 ,植物配置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 ,引进树种为辅的原则。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满足生产、树立校园的标志和校园文化的象征。二制定合理的乔、灌、草搭配种植的比,苍劲的大树是学校历史的见证和校园文化的载例 ,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性 ,营造春花、夏叶、秋果,冬枝的四季景观 。三引入企业力量支持校园绿化美化,沿校园主干道建设“企业林”,寓“企业感谢学校培养人才,以树林回报学校;而师生受到荫庇,感恩回报社会”之意,可获得良好效果;大学校园是造就人才的圣地 ,精心设计植物达到妙造自然的效果 ,对培养师生的情操、提高师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非常重要[4]。校园文化紧密结合鄂州深厚的人文历体。植物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具有型的象征意义 ,蕴涵着人的思想、性格、感情 ,将植物“人化 ”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个优良传统 ,通过植物的象征意义同样能够烘托校园的文化氛围。花中四君子之一,向来剪雪裁冰、一身傲骨的梅,被台湾清华大学引种构成梅园。如松柏类植物象征坚贞不屈、延年益寿、永垂不朽 ;竹 ,风姿秀丽 ,清雅幽静 ,空心有节 ,四季青翠不凋 ,象征情操高洁、超凡脱俗、有节气等等。通过合理、科学的植物配置 ,不仅可以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而且可以成为名景点之一。

3.5校园空间划分合理地标突出

校园空间分割要合理,中心区轮廊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路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通透、聚焦。户外的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效果好。景观尺度要舒适、安全、方便管理。教学楼教室边南北向的植物应以低矮为主,形成宽敞明亮的采光环境。所有室外设施必须符合学生的尺度和行为模式。校园内的建筑小品是应适应大众使用,不宜采用小尺度的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宜开敞不宜封闭,应简洁不要细碎繁琐。主、次干道应该分明。校园景观的可识别性要强。建立识别特征(易于辨认、找路)、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观特征(主楼、雕塑、主广场等)、标识系统(指示路牌、建筑物标牌、公厕等公共设施标牌)也是必需的。

4.鄂州职业大学求真广场景点改造建议

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迁,校园环境永远给学生提供一方宁静的心灵净土,让学生一步入校园,就会将其它琐事置之度外,一心投入学习之中。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令空气清新,使学生不易因缺氧而贪睡和疲惫,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鄂州职业大学校园围墙周围应尽可能种香樟加以围合,配种灌木珊瑚以植物墙遮挡校园外喧哗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内外空间的划分。

求真楼前进门便是一个广场是给人的第一印象的场所,是学校非常重要的空间。主入口具有人流量大、可观赏性强等特点,主入口区在植物配置上应统一、简明、大方,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可配以色彩丰富的观叶植物,如南天竹、洒金珊瑚、红花继木、黄素梅、火焰石楠等植物;门前广场草地,应注重选择观赏价值高、有较好遮荫效果的树种,如雪松、银杏、法桐等,也可选择象征意义强的树种,如学校入口广场的草坪中多栽植碧桃、紫叶李等树种,借以暗示桃李满天下之意。也可采用乔、灌、地被搭配造景,还可成行成排种植观叶观花灌木;另可以配置时令花卉摆设,色彩图样常换常新,变化多姿。鄂州职业大学的广场周围一圈是车道,可在求真楼中间台阶用盆花摆放模纹花坛,可由矮牵牛、万寿菊、一串红等组成,根据不同的季节摆放不同的盆花,突出不同的主题。这样整个广场的植物虽种类不多,但都是观花观色植物。突出了广场的大方、简洁及育人主题。广场也可结合雕塑、地面铺装、植物造景等 ,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以此丰富校园景观 ,表达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简波,戴珊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 J].南方建筑, 2005(1): 31-32.

[2] 于成宝,王兆立. 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以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景观建设为例[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122-126

[3] 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5).4-7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课堂;德育;渗透

二十一世纪已经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即可,如今,人才前须加三个字――高素质,才能为社会所重用。然而相对专业知识的复杂多样,新世纪对人才品行素养的要求却是相同的,因此品行素养是学生成才的根基。而小学正是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学习的起始点,学生在此阶段中逐渐对世界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这是培养学生品行素养的极优阶段。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合适也是最直接的场所,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成才,就应当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渗入品德教育。

一、将德育工作推入课堂情景

课堂情景教学是小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能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通过情景能增强对课程内容的感知程度,因此情景是德育工作在课堂中的一个渗入点。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狐狸和乌鸦》时,教师通常会用图片或者影音资料来创设相应的课堂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寓言中狐狸的狡诈以及乌鸦的骄傲自满。教师应当借此良机及时利用课堂情景向学生推行德育工作,教导学生既不能像狐狸一样阴险狡诈,用阿谀奉承等手段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不要像乌鸦一样,被奉承就盲目自大,不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在学习课文《画杨桃》时,教师一般会将课文中的情景在课堂上进行重演,让班上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杨桃,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看杨桃所呈现在眼前的形状也不相同。此情景也是一个很好地推行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做事情应追求实事求是,不能仅仅凭借自己认知。在这样的课堂情景中一点一滴地向学生灌输品行素养方面的教育,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可能在学生身上并没有显著的体现,但这是一个点滴累积的过程,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学生在品行素养方面有惊人的提升。

二、用情感来推动德育工作在课堂中的实施

小学生是一群极其容易被情绪感染的群体,情感能支配和指导小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课堂学习工作,因此德育工作要在小学课堂中推行,情感便是第二个渗入点。例如,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时,如何让学生从一些卢沟桥石雕狮子中发掘出爱国情怀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影音或者文字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当年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并同时提供一些日军侵华后在中国实施的一些暴行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处境,还可以提供几个典型的抗日英雄故事。让学生从资料中产生对日军暴行的愤怒以及对抗日英雄的敬仰,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自觉地对祖国充满热爱之情。在学习《尊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排演,让学生体会自己尊严被别人践踏时的内心感受,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知道要维护他人尊严,帮助他人时要用合理的方法,要让他人感受到自己对其的尊重。情感是德育工作得以在课堂中渗入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学会熟练运用情感,推动德育工作在课堂中的渗入,提升学生的品行素养水平。

三、教师应当注重自己在课堂中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优秀示范

小学生正处于一种“鹦鹉学舌”的学习阶段,他们会不自主地模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说话以及行事方式。因此在课堂中渗入德行教育,其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一个连自己都不注重班级清洁卫生,在班级乱丢香烟头的教师很难激起学生爱护班级卫生的热情;一个面对学生问好都置之不理的教师也难以教育学生应当以礼待人。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多注重自身素养,多使用“请”之类的礼貌用语,爱护学生的课堂卫生,不把自己的垃圾带进课堂。对学生多一点关心,学生做错事情不应向其发火甚至吐脏字,而应用温声细语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不足。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展示自我优秀品行素养,将品德教育一点一滴地渗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向着高素质方向发展,为今后成为社会所需人才打下稳固的基础。

小学生作为时代的幼苗,虽然离成为有用的参天大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但要让小树笔直向上生长,就必须要在树苗阶段对其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小学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不遗余力地做好德育工作,培育出一批批品德优良思想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栾德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感悟[J].吉林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