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危机管理阶段

危机管理阶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危机管理阶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组织学习;危机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28-0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日趋增多的风险和挑战。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企业的生命力显得十分脆弱,危机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危机管理和组织学习都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其中对于二者融合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基于此,梳理有关危机管理和组织学习的理论,归纳二者融合的相关研究,对促进基于组织学习的危机管理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Steven Fink(1986)认为危机管理是企业面临危机时有计划地剔除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自己更能把握自己前途的艺术。Robert Heath(2004)则认为危机管理是包括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各方面的管理。 20世纪30年代,危机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应对危机对策、防灾计划制订、安全技术等。20世纪80年代,Hayes提出了适应性危机管理理论,认为危机管理是由六个管理步骤组成的适应性的管理控制过程。20世纪90年代,Michael Bland & Stephen P. Banks阐述了企业危机管理系统论,分析企业如何在市场平台上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持续健康发展。关于危机管理的阶段模型,学术界有三种代表性的看法:(1)三阶段模型: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2)四阶段模型: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解决期;(3)五阶段模型:信号侦测、探测预防、控制危害、恢复阶段和学习阶段。

2.国内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开始关注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关于危机管理的概念,刘保国(2007)认为,危机管理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和应对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危机的严重损害和威胁的一种动态过程。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企业危机管理展开研究。韩庆林(2004)阐述了中国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内容,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危机进行动态监测,并从战略角度分析我国危机管理的实施。刘保国(2007)分析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表现形式、现状,指出了企业危机管理的途径。

3.小结。国外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比较广泛,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危机应对策略,还涉及危机沟通等新视角。国外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比较全面研究了危机管理阶段模型。但是他们忽视了对危机本身(包括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形态)的深入分析,而且缺乏对企业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国内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危机的根源和症状进行研究,但研究的深度较浅。国内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很多学者提出建立危机管理预警体系。一方面,国内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研究内容不够新颖;另一方面,国内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研究。

二、组织学习理论综述

1.国外理论综述。关于组织学习的概念,Argyris和Schon(1978)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为修正组织规范、政策等而监测组织异常并通过重新构建组织行为理论把探寻结果渗透到组织图示和组织想象中的纠正组织错误的过程。国外对组织学习过程的分类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看法。Argyris和Schon(1978)认为组织学习过程应分为四个阶段:发现、发明、执行、推广。Daft和Weick(1984)把组织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审查阶段、解释阶段、学习阶段。Huber(1991)则将组织学习划分为知识获得、知识分配、知识解释和组织记忆四个阶段。关于组织学习的类型,Snell和Chak(1998)认为组织学习可分三类: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三环学习。关于组织学习的度量,Hull和Ferrel(1997)根据组织学习的特性,用团队导向、系统导向、学习导向和记忆导向四个维度来衡量组织学习,其量表采用包含17个度量指标的likert7级量表。

小结:国外学者对组织学习的内涵、过程、类型、度量构面进行研究。国外对组织学习的整合模型的研究并不多见,并且缺乏组织学习的实证研究。近年来,组织学习的研究领域扩展到跨领域、跨组织等层面。目前组织学习更注重实践的研究,与知识和创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总的说来,国外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尚未形成清晰的理论体系。

2.国内理论综述。 关于组织学习的概念,于海波等(2007)认为组织学习是指在组织内部和组织间进行的,不断产生和获取新的知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解释、整合和制度化,以实现自己的愿景或适应环境变化,是一种循环上升的社会互动过程。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陈国权和马萌(2001)提出“6P—1B”模型,把组织学习过程分为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和反馈六个阶段和一个知识库。关于组织学习的度量,陈国权和马萌(2002)基于“6P—1B”模型提出了组织学习六个维度量表,根据不同阶段存在的组织学习障碍,设计调查问卷调研民营企业,以蛛网模型来描述各阶段的评分情况。

小结:国内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不够深入。国内学者对组织学习内涵、过程和度量提出了新看法。组织学习的基础是个人学习,目前学术界对人的心理和认知等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现阶段,组织学习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研究构面也不够新颖,缺乏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未来需要研究组织学习的本质和特征,提出更完善的组织学习整合模型,开发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组织学习工具。

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危机响应;聚集性疫情;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182-02

近年来,SARS和甲型流感等聚集性疫情的爆发,向人们发出了高校流行病防控工作的警讯。本文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的具体实践经验,破解高校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通过挖掘在突发聚集性疫情中学生工作干部所应把握的关键问题,侧重讨论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制度,来抓住高校危机响应中的普遍规律。

一、高校突发聚集性疫情的危机响应

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以后,国内多个省份报告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疫情就是命令,在发现个别轻度病例后,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一时间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三级预警预案,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为总指挥,相关校领导为副总指挥,校医院、党政办公室、宣传部、校工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基建处、离退休处、后勤集团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学生教育组、家属区工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观察工作组等8个小组。

学校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系统。高校危机管理可以分为四个环节:高校危机预控、高校危机准备、高校危机响应和高校危机恢复。

高校危机响应环节是整个高校危机管理的核心,只要破解这个核心问题,那么整个高校危机管理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高校危机响应(universities crisis responds),又称高校危机反应,是指学校危机管理部门,在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分工协调,按照危机应急处理流程,有效利用时间,阻止或延缓危机所造成的损害。所以我们说高校危机响应是高校危机管理的核心,如果做好了危机响应工作就等于完成了大部分的危机管理工作。

二、在突发聚集性疫情中学生工作干部所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在突发聚集性疫情中学生工作干部应如何配合学校整体工作做好高校危机响应环节的工作呢?在这其中又应该如何把握关键问题掌握其中规律?在高校突发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持续防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的问题,发掘这些问题,把握这些问题中所蕴涵的规律,对于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在应对突发聚集性疫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个阶段是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高校校园内有个别轻度病例出现,聚集性疫情尚未出现,但已经出现苗头。这个阶段学生工作干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每个工作人员尽快了解自己的任务?如何尽快排查密切接触人员?如何根据接触程度确定应对措施?这个阶段的代表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信息收集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是否能为防控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第二个阶段是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大规模感染人群出现。例如整个甲流防控期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医院门诊日发热人数累计达3 000多人次,隔离区观察日累计人数近7 000人次,校医院门诊日发热学生最高峰达167人,隔离区观察人数最高峰达411人。这个阶段学生工作干部面临的问题是在面对如此多的发热学生,如何做好隔离工作?如何管理隔离学生?如何配合学校整体防控工作,保证教学秩序正常开展?这个阶段代表性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信息渠道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持续防控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工作干部承担着向学校防控指挥部提供发热人群数据分析,从原始数据收集,到核对数据,再到对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便于防控指挥部尽快决策,采取针对性措施。这个阶段代表性的问题是,在面临信息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时,如何提高信息收集、信息整合和信息分析的效率?如何做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个阶段代表性的问题是如何做好信息处理反馈的问题。

三、建立信息管理制度,解决关键问题

在高校危机管理理念指导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甲流防控工作中为保障突发聚集性疫情的危机响应系统正常运行,解决上述三个阶段的关键问题,遵循信息管理原则,建立了信息收集制度、信息渠道制度、信息处理反馈制度三项信息管理制度。

(一)初始阶段危机响应

在疫情初始阶段时,为解决信息收集的问题,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至关重要。对于如何让学生工作干部尽快了解自己任务的问题,学生工作部门通过向学生工作干部下发工作任务表和流程图,做到每个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为解决尽快排查密切接触人员的问题,建立每日晨检的工作制度,在院系层面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院系――年级――班级――寝室”四级联络机制。为解决根据学生接触患者后如何应对的问题,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分级管理机制,机制共分ABCD四级进行管理。在经过短暂紧张有序的工作后,通过这些制度和措施,将信息收集制度建立起来,确保了信息收集畅通及时,为整个甲流防控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发展阶段危机响应

在疫情发展阶段时学校下达命令将学生第一公寓设为医疗观察备用场地,该公寓学生在一年内两次调整公寓的背景下,毫无怨言、听从指挥,在辅导员的协助下399名研究生仅用了2个小时就将一公寓全部腾空,及时空出了床位。同时学校有关部门及时妥善做好了隔离设备、生活用品的准备工作。这些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是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集中体现。

在这个阶段,学生工作干部在面对如此多的发热学生时,如何做好隔离工作?如何管理隔离学生?如何配合学校整体防控工作保证教学秩序正常开展?这是这个时期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信息渠道制度,为解决问题起到很大的帮助。在一公寓隔离区建立后,学校要求发热学生必须去校医院检查,一切发热学生的入口都在校医院门诊,确定其流感症状后,在隔离区治疗或隔离。学生通过治疗恢复健康后可以在隔离区解除隔离,一切发热学生的出口都在隔离区。通过管理出口和入口的信息,反映整个学生发热和解除隔离情况的信息控制渠道就建立起来。为不影响院(系)辅导员开展甲流防控工作,学生工作处先后抽调多名干部赴一公寓医学观察区一线工作,累计入驻100多天,建立了动态的数据库,及时反馈隔离学生情况;学生工作干部值班累计近1 000个工作日。

(三) 持续防控危机响应

在持续防控阶段,学生工作干部最主要的问题是信息的处理和反馈的问题。本次甲流防控工作信息量较大的原因,原始信息数据多有错漏和信息不全,同时每天均需向防控指挥部提交发热人群数据分析,数据收集、核对、分析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便于防控指挥部尽快决策。提交的数据分析包括发热人数日变化、隔离区人数日变化、发热人群公寓分布、发热人群院系分布、发热人群年级分布,重点关注发热人群班级和寝室分布。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学校防控指挥部可以准确、及时地作出决策,将信息反馈到执行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

为解决在面临信息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时,如何提高信息处理反馈的效率,同时做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些问题。学校建立了发热人群数据总库,在采集发热学生原始信息后,进行核对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唯一性,确保信息利用率达到100%;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提炼出有效信息,如发热人群集中的院系、公寓、班级、寝室等信息,学校危机响应机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这种信息处理制度为防控指挥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于甲流防控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在学校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防控一线人员全力以赴、广大师生积极配合下,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先进技术在高校危机响应中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高校危机响应环节关键是要做到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制度,通过信息管理的手段来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多以图文档案或局部信息管理系统资料的形式存在,难以实现资料的及时调用和共享,给校园规划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管理效率低且管理成本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恰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结合多方面因素后,为完善现有的多种校园安全防范手段,开发了高校流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也称高校流行疾病直报系统。该系统对于进一步有效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高效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经过一段紧张的开发过程,高校流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初步成型,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获取、分析成本,同时充分利用一卡通和校园网络资源,配合校园卡读写器等设备,采用网络化、信息化等手段进行信息录入、统计、传输、分析,提高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准确性,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该系统是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再开发,对于突发聚集性疫情防控及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21-22.

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危机防范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进行研究和实践,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不同,当企业运行不良时,也可能正发生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与其关心事故的处理,不若重在防范危机的发生。这需要我们了解企业的生命周期,对症施方。

一、企业的生命周期简介

在当今高度文明的商业化经济社会里,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和危机几乎人人皆知。经济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是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存在相似的运动规律。周期性经济波动和危机是市场经济运动规律的体现,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生命也如经济发展周期一样,有其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到死亡的历程。企业从其诞生到其死亡的全部过程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抗风险能力差,缺乏自我调节功能。据2003年8月由零点调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企业危机管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处于一般危机状态的企业占45.2%,处于中度危机状态的企业占40.4%,处于高度危机状态的企业占14.4%。总之,我国一半企业处于中度以上的危机之中。因此,在我国搞好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评定,制定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危机防范策略显得尤为迫切。

二、企业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企业生命周期的调控,就是从企业运行的全局出发,采用人为措施进行调节。其目的是为了防范企业运行出现大起大落,使企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转变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这样人力资源危机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者及企业管理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家们就发现:掌握技术知识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提出,“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教授也明确指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已经开发的掌握先进技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当前,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知识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内动力,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则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企业的生命系于企业中的全体员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正在成为影响大、种类多、发作频繁的企业致命危机之一。因此,对人力资源危机管理进行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

三、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人力资源危机的防范策略

人力资源危机管理重在对危机的防范,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防范外部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评价以及激励制度这四个人力资源管理维度引发危机,制定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危机防范策略,尽可能把人力资源危机控制在引发的源头。

在创业期,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必需拥有运作弹性和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但企业不可能建立一套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职位进行详细的工作分析。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吸引优秀人才,迅速开拓市场。通过投资入股、给予股票期权、用企业愿景吸引大量人才加入公司。管理核心是:充分发挥创始人的人格魅力,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发现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为以后企业规范化、制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成长期,企业发展迅速,战略核心是使企业获得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企业领导者不直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职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开始有比较正式的政策和工作程序。此阶段企业市场扩大、部门增多、人员大增,但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高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的控制较多。这就要求进行工作分析,界定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与职权;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对基层进行有效地监督,以保证基层行为的规范性。总之,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转向专业化、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核心在于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让员工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要加强对员工行为的考核。

进入成熟期,企业达到了最佳状态,制度比较完善,一切按部就班,但要注意防范危机。此阶段企业易骄傲自满、滋生、创新精神减弱。由于挑战性减弱,很多经理人职业生涯遭遇了瓶颈,开始考虑辞职。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是提供企业发展远景规划;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组织岗位设计分析;明确人员职责;加强针对性培训;解决员工知识老化问题;多样化激励手段,以吸引、留住企业所需人才;制定关键岗位人力接力计划,以防止关键人力资源跳槽引发的不良事件。

在衰退期,企业战略重点是转型以实现第二次创业。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是合理化地减少冗员;在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上对人力资源成本加强控制;从外部招聘管理人员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培训开发时要灌输危机意识,为变革者营造良好氛围;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上要加大奖励与惩罚力度,配合变革推行,重视员工关系管理,以保证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需明确的是,仅有适合企业所处阶段特点的人力资源危机防范策略是不够的,因为此模式着重于从企业内部进行对人力资源危机的防范,重日常工作,忽略外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冲击。若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总之,通过依据企业生命周期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企业人力资源危机是能够预知并防范的。

参考文献:

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一、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是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化的社会主体,针对潜在的危机或者当前的危机,建立一个由多元主体构成的合作治理网络体系,在危机的预防与预警阶段、控制处理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通过平等协商与合作的方式,协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行为,以期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和消除危机。将协同治理理论引入到政府危机管理中,让公共危机以协同治理为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由于政府自身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因此,为了弥补政府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更加有效地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除了包括政府部门本身之外,还应该广泛地引入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和公民志愿者等其他危机治理主体,谋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多元化。传统公共危机治理方式以政府强制力为主,伴随着协同治理理论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传统的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开始逐步朝着平等协商与合作的治理方式转变,治理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3、公共危机治理权力多元化。随着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日益多元化,相应地,公共危机治理权力也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公共危机治理的权力中心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开始渐渐深入到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多个权力中心。多权力中心在危机的预警阶段、处置阶段和恢复阶段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处理危机事件。

二、公共危机治理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有效地应对与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现阶段,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单一。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但是,政府自身并不是万能的,其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公共危机治理需要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多元化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然而,现实生活中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过于单一,处理公共危机事务几乎完全依靠政府自身的力量,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等其他主体参与程度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危机的机制仍未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样就导致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成本或负担过重,相应地也就降低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效能。

2、公共危机治理缺乏一定的法制保障。一方面,公共危机治理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来清楚地界定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职权与职责范围,需要对危机状况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规定,然而当前有关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各治理主体的角色进行清楚的定位;另一方面,我国专门化、有针对性的危机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也相对不健全。

3、公共危机治理存在信息不及时、沟通渠道不畅的现象。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政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部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公共危机发生与处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政府垄断封锁信息或者沟通渠道堵塞的现象,他们没有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各界有关危机事件方面的信息,并且没有及时地与社会各界进行有效的沟通,致使危机信息滞后,各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多方主体沟通不足,危机治理效率低,进而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4、公众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意识相对薄弱、参与主动性低。一方面,受传统固有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大多数公民对公共危机治理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对象,并没有意识到其实自身也是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之一,所以他们公共危机治理的参与度很低;另一方面,公民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有关危机治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严重匮乏。更有甚者,即使当地政府组织了危机方面的专门培训或者实际演练,他们也很少参与,这些都导致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三、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根据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相应地提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以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以法律法规和多元化资金为保障,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公共危机。

1、培育多元化的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实现多元主体角色定位。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除了政府自身外,还应该广泛地调动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其他治理主体参与到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培育非政府组织,壮大第三部门的力量,鼓励公民参与危机治理,这些都需要合理界定各个主体的职能范围。首先,对政府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政府部门是公共危机治理的规划者、组织者、协调者、服务者和支持者,分别负责制定有关危机治理的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负责组织与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危机治理;负责协调好政府部门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负责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负责为其他治理主体提供政策支持、资金和资源保障。其次,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培育与发展非政府组织主要是为了弥补政府自身精力和财力的不足,它主要负责为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负责传递与反馈有关危机的信息,关注弱势群体,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最后,对公民个人进行角色定位。公民可以作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地参与到公共危机治理的处置与恢复阶段中来,可以为灾区人民提供救助物资或者灾后心理辅导。公众的参与既能够增加社会整体应对危机能力,又能提高政府自身效能,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2、建立健全公共危机治理法律制度。首先,适当地加大立法力度,进行各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运用法律手段来清楚地界定公共危机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为危机治理多元主体合法、有序、高效地参与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其次,完善危机治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除了统一的、综合化的危机治理法律法规外,还应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门化的危机治理法律法规。比如制定出相关单行法律法规,在这个法律法规中指出针对某一具体类型危机事件具体的行动方案或者执行方案。

3、完善公共危机治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不断地完善公共危机治理信息系统。首先,政府应搭建危机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平台。收集、整理与分析危机信息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能为政府正确决策,制定有效的公共危机治理方案提供信息保障。其次,建立畅通的危机沟通渠道。及时的信息传递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的目的在于社会各方能够迅速地获取准确无误地危机信息,在各方掌握的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危机治理方案。最后,重视并完善公共危机信息的反馈系统。在危机处理阶段,政府应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与这次危机相关方面的信息,使得多元化危机治理主体能够在这个公共危机治理信息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不断地进行沟通交流。完善危机信息反馈系统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发现错误,纠正偏差,以期能够有效地预防危机、处置危机和消除危机。

4、拓宽公共危机治理多元化资金渠道。政府在公共危机的预防与预警阶段、处置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大部分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危机处理的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拓宽政府危机治理的资金来源渠道,不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还可以依靠其他社会力量的捐赠,比如非政府组织、企业或者个人等社会性捐款资助,这样做不仅能使政府在恢复重建阶段拥有充足的应急物资保障,而且还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5、提高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意识。注重思想文化教育,培育危机协同治理文化。首先,政府应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逐步实现管理理念向协同治理理念的转变。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公民危机治理的宣传教育力度,尝试着减少公众对政府的习惯性期待或者过度依赖,提高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危机治理的意识。最后,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公众志愿者等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网络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消除危机。

四、总结

传统的仅靠政府力量的单一治理公共危机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构建符合现阶段发展需要的新的危机治理模式。政府应切实转变自身观念,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提高公众的主动性,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公共危机治理中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最大程度地吸纳多元化的社会性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和资源共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构建协同治理组织体系,提升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康伟: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9(4).

[2] 沙勇忠、解志元:论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0(4).

[3] 刘丽君:灾害性危机治理中政府与NGO功能协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财政税收 改革思考 分析研究

对于金融危机来说,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经济金融上的问题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对我国财政税收等方面产生出相应的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要做好财政税收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方面,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确保财政税收的稳定。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政税收改革必要性

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对财政税收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改革就显得极为重要。且就我国现阶段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影响下,我国与世界经济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就可以在借鉴其他国家一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另一层面上来说,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不断发展,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就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我国的财政税收等方面产生出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中为了降低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危机的危害,做好财政税收的改革工作。

做好税收管理工作可以满足我国财政税收上的改革需求。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经济发展中财政收税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税收类型,不仅可以对需求总量等方面进行调节,同时也可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政税收开始不断增加,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对现阶段的财政税收进行有效的调整,提高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税收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税负税收制度

对于税负税收来说,是一个国家中的整体税负水平,同时也是纳税主体经济负担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一般来说,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政府支出出现变化,税收收入等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政府规模以及财政支出总量等方面与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就要建立出完善的税收制度,保证税负水平的适中。在实际中想要建立出完善的税负税收机制,首先,就要最大限度的减少纳税人的税外负担,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其次,是要实现增值税的转型,做好物业税的征收工作,从而保证税收制度的合理。

(二)正确处理财政及经济间的良性互动

从现阶段来说,我国的财政税收整体水平主要是建立在企业生产增长上的。也就是说要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做好财政税收的改革工作,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保证财政税收的稳定发展。因此,借助财政税收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财政与经济发展上的良性互动,同时为了保证良性互动的快速发展,政府方面就要做好介入工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等现象。

(三)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就现阶段的税务管理工作来说,税收征管属于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依靠相关的税法规定等在税收工作中进行征收、检查以及管理等工作,以此来掌握好税收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做好税源的管理工作,促进生产与组织收入上的结合,所以就要做好税收工作调查工作,通过科学的税收征管组织来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详细的说就是要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来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1、就要明确管理的职能

就现阶段的政府税收征管来说,其主要的职能就是要保证市场经济环境上的平衡,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就要向着专业化的管理方向不断发展,管理管事与管户上的相互弥补,提高管理的效能。为了实现双管制度形式,就要减少管理的层次,将业务流程作为方向,明确管理的职能,发挥出管理的效果,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2、要建立扁平化的管理结构

对于扁平化组织管理结构来说,就是要在税收征管的过程中实现平行化的征管体制,同时还要按照集中原则与职责明确原则来整合好基层征管机构,通过保证执法主体减少数量与审批的环节。对业务单一与职责交叉部门进行整合,可以保证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中实现高效的运用。从而减少纳税人的缴税麻烦,为纳税部门提供出方便快捷的支付方法,提高工作的效果。

(四)完善当前地税与国税协调机制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税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税收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税收需求了,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加强国税与地税机关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利用好信息资源,保证国税与地税工作的有效进行,促进我国财政税收的合理化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想要促进我国财政税收的发展,就要认识到进行财政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上出发,做好改革与研究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财政税收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史小勇.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税收改革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2010,(22):9-10

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危机;预警;外部环境;经营方向;内部实力

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外部环境、经营方向、内部实力是主要需要考虑的三个方面,当今的市场营销,由于市场的瞬息万变,越来越多的潜在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会暴露。因此,做好前期的危机预警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在理论研究中,多将企业战略危机的处理作为战略管理的最后阶段,即战略评价阶段。本文所研究的企业战略危机预警,是贯穿在企业战略实施的各个阶段,即战略的制定阶段、实施阶段、评价分析阶段,全程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当发现企业战略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时,及时做出调整以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认为由于外部及内部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有战略都将面临不断地调整与修改,所以管理者需要及时地了解哪一特定的战略管理阶段出了问题,度量业绩;采取纠正措施。

一、企业战略危机预警

对企业战略的研究是从20世纪中期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的。钱德勒认为企业战略是决定一个企业基本和长期的目标,并为实现那些目标采取一系列必要的行动和资源配置。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追求竞争力,企业通过战略管理过程中各个相关部分的有效运用,可以找出企业发展方向和获取期望的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利润的方法。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三部分内容,企业要实时动态地监测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事件及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因此,企业战略危机在战略管理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企业战略危机预警的方法研究

危机管理及其预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问题,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研究课题,由于危机产生的原因复杂,种类繁多,是一类带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很难进行科学地计算和评估。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统计分析法、主观概率法、指标分析法、现场调查法和指数法等,在企业管理方面已经广泛应用。企业经营战略危机预警由于其不便定量分析,仍处在理论研究阶段。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者、实施者和评价者都应该认识到企业战略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环境、经营方向和内部实力的三维关联分析方法来处理战略问题,确保战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一致,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为战略的创新准备条件。以下类型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分别着重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以达到企业战略危机预警。(1)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其经营方向弹性系数比其他两个弹性系数大,因此确立正确的经营方向更为重要。(2)发展中的企业。准入条件低、科技含量不高,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凭借很强的企业综合实力,因此战略危机预警的重点是对企业内部实力的评价、内部实力的变化和根据变化趋势采取的预防措施。(3)跨国企业。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跨国公司在自身实力强大的基础上,首先考虑的是所在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环境的问题。它应该优先关注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其业务的影响,建立完善的战略危机预警系统,化解潜在的不定因素带来的战略危机。

三、危机预警机制的现实应用

市场竞争不是简单的商品价格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形象、营销策略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当企业危机预警机制健全后,企业就可结合动态的市场经济环境制定并调整自己的战略。(1)进攻型战略。进攻型战略要求企业自身具备持久的竞争优势,并且能结合危机预警机制洞察出竞争对手的优势,选择一种削弱竞争对手的特色战略。(2)防御型战略。是通过阻击防止挑战者着手行动或使挑战者的行动偏离到对防御者威胁较少的方向。还可以反击,当挑战者实施挑战战略后,防御者采取相应的反对挑战者的行动。(3)避实就虚战略。在动态市场经济环境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较大型企业更大,小企业为了发展同大企业硬碰硬的战略常会失败,此时就应采取避实就虚战略。企业战略危机预警机制是为了防止中度危机过渡到重度危机状态。当企业不可避免遇到重度危机时,应迅速成立危机预警管理小组,由最高领导者、各部门负责任、相关专家、预警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迅速寻找导致危机的原因并确定对策,减少危机影响。

利用危机,使危机变成“转机”。消除危机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正强化企业的社会效应和企业形象,促使企业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参 考 文 献

[1]陈继祥,王家宝.企业战略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8(1)

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危机 政府危机公关 情报功能 政府形象

[分类号]G350 D630

1 情报能力与政府危机公关效果的关系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政府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控制和公关行动,赢得公众对政府现行公共政策和紧急管理措施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从而及时有效地预防与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及其不良影响,并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这一过程即为政府危机公关(Government Pubic Relations Crisis)。2003年以来,SARS、禽流感、水污染、食品安全等危机事件频繁发生,表明我国已处于危机高发期。在此环境下,提高对政府危机公关的重视程度及工作能力,对有效缓和社会矛盾、化解危机、树立及保持政府形象愈显重要,而情报功能在政府危机公关工作中的作用更不容忽视。

政府危机公关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情报工作的过程。政府危机公关的前提就是快速、准确地掌控情报。情报作为经过了仔细评估的信息、独特且机密的知识,它的精确性和重要性对战略制定或对其用户十分关注的问题会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在战略层次上,情报可以为政府危机公关的决策提供支持,决策者应对危机时最需要的是获得精准情报,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抉择;另一方面,在战术层次上,情报的作用体现为对环境信息的预警功能、对决策效果的评估功能、对信息与传播的甄别筛选功能等诸多方面,后文对此将有详细论述。

政府危机公关的效果如何,依赖于政府掌控情报的能力。如何充分理解这一点?将2003年的SARS危机和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中我国政府的相关表现,以及此后产生的影响相比较,即可窥见一斑:

案例一:2003年春天,一场SARS疫情全国各地漫延,特别是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地,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在危情初期,政府主要负责人对相关情况进行消息封锁,基本上没有采取有力措施,社会上谣言四起、人人恐慌;3月份,北京地区的疫情已十分严重。从情报分析角度来看,此时已经达到危机预警系统的较高级别,但北京市主要负责人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003年4月20日是一个转折点,党和政府通过对危情的甄别和分析,确定了当时最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在这一天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以坦诚、负责的态度将“非典”疫情如实、客观地告知公众;免去主要负责人的职务;对“非典”患者和疑似病人进行免费治疗与隔离。4月20日前后相比,政府的态度和行为截然不同,人民对政府的评价也相去甚远。4月20日前,65.8%的人认为政府的表现“不及格”;而4月20日以后,这一比率下降至15.2%,有84.8%的人对政府的表现表示满意(见图1)。其中,给出80分以上“优秀”分的占北京市民的57.2%,而1周前这一比率仅仅为13.5%,前后相差47.3个百分点。

案例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八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在抗震救灾初期的响应呈现快速反应、信息透明,以人为本、协同应对、富有成效的特点。地震发生十几分钟之后国家地震局就了正式的地震消息,一个多小时之后总理奔赴抗震救灾前线,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也宣布成立。当晚,专业救援队伍即抵达受灾地区,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工作。各级政府的快速反应使得救灾工作富有成效,为拯救灾区人民生命财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有关地震震情、灾情、救灾行动等一切相关信息都高度透明,国务院新闻办每天都举办一场新闻会,四川省政府也举办多场新闻会,中央及地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全天候直播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也都高度关注并及时有关的灾害和救灾信息,特别是境外媒体也被允许及时赶赴灾区参与报道。信息的充分、透明共享,既把灾后的各种谣言传播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也对在全社会和全世界范围自发的信息动员起到作用,有利于调动各方共同参与救灾行动。中国政府一系列高效、科学、务实、真诚的危机处理措施,使全国人民在大灾面前的凝聚力空前高涨,对政府的信任度显著提升,社会各界对政府救援工作全力支持,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给予高度赞誉。

上述两个案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面对危机时政府掌控情报的能力不同,其所作所为也必然不同,反映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体现可谓天壤之别,危机公关和危机处理的效果也有显著差异。

2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情报需求

2.1 危机中的信息分布机理

信息的流动和传播一直伴随着危机发生的全部过程。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与安全受到威胁会不同程度感到恐慌,当这种恐慌因从正规渠道获得信息不足而不能得到安抚时,各种流言就会迅速出现,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危机中的信息分布:危机发生的过程中存在着特定的信息空间,信息空间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其来源包括两大类:①政府的官方和正规信息;②经由各种渠道传播、怀有各种不同目的的小道消息及谣言。如果信息空间不被官方信息占据,就会被小道消息和非正规的消息占据,两者的比例或影响力此消彼长。鉴于此,政府需要大量及时、真实、准确地正规信息填充信息空间,并有针对性地、以公众便于接受的渠道和方式进行传播,从而有效地制止各种非正规信息的散布,以利于危机处理的正常进行顺利。

2.2 政府危机公关中情报需求的内涵

为更好地获取和正规信息,从而有效填充信息空间,政府开展危机公关时存在着很强的情报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两方面:

・政府危机公关所需的各类信息,究其根本,已不单纯是信息,而是经过对海量信息的分析、甄别、筛选后形成的情报。对信息的需求已经演变为对情报的需求。这些信息包括:涉及各种社会现状与发展情况的信息,与各种危机隐患相关的情况数据,危机防治与救治的信息,危机应对中的技术数据信息,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与经验信息等。

・政府危机公关对情报的需求也包括了对情报手段和方法的需求。政府应对危机所需要的信息以及向社会的信息必须保证准确地、及时地传递到目标人群,这往往需要利用或借鉴情报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实现。

2.3 政府危机公关各阶段的情报需求重点

政府危机公关可以划分为危机预警、危机控制规划、危机应对、事后政府形象重塑及评估等4个阶段。

在各个不同阶段,政府对情报的需求重点也有所不同。

2.3.1 危机预警阶段 需要针对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监控,与对监控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并对信息所涉及的领域与范畴进行初步分类组织,然后通过机理分析和案例分析,从中捕捉、分析与判断出危机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及先兆信息。当信号超过一定程度时,就要对征兆信息是否转化为危机信息进行评估和预警。

2.3.2 危机控制规划阶段 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形进行预案研究与处理:将危机归类,收集与危机相关的信息,确认危机程度以及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辨认危机影响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及后果,建立危机控制的相关措施,制定相应的危机应对计划,并对危机发生的概率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将危害减少在最小范围。

2.3.3 危机应对阶段 要充分保持对信息舆论的敏感性,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及能力,面对爆发的危机实施全面行动方案,掌握危机管理的主动权。危机应对中面对的是现实信息,与控制规划之间的偏差使得预定的行动方案达不到危机应对的理想效果。因此,应动用情报专家对采集的现实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依靠专家自身所拥有的专深情报技能和素质对预测信息与现实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并提供修正意见,从而动态调整行动方案,同时评估方案实施效果,使危机行动方案以最优的方式顺利进行。

2.3.4 事后政府形象重塑及评估阶段 对危机信息讲行持续监控,预防危机回流或新危机的出现;判断危机的损害程度,对危机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采取措施弥补其对政府形象带来的损害;与此同时,进一步修正危机评价指标体系,并完善危机处理预案和应对措施。

3 政府危机公关中情报功能的融合与实现

政府危机公关与情报密切相关,在危机公关的各个阶段中,情报的功能都有所体现,而多年来情报领域形成和积累的大量理论与实践知识也为有效支撑政府危机公关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上的重要保障。情报自身的功能可以总结为以下5方面:①监视和分析环境变化;②获取和分析竞争对手信息;③研究和制定竞争战略和计划;④保障组织信息安全和自我保护;⑤情报共享和快速反应。

情报功能与情报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在政府危机公关4个阶段中的融合与实现关系如图2所示:

对比政府危机公关在危机各个阶段的需求,不难看出情报功能及其技术方法在其中的融合与实现,具体表现为:

・危机预警阶段――需要预测风险。情报的监视和分析环境变化的功能在此作用最为显著。情报领域的情景分析(Industry Scenarios)、定标比超(Bench―marking)、环境信号分析(Market Signaling)、竞争对手跟踪(Competitor Tracking)等方法会发挥重要作用。

・危机控制规划阶段――需要大量真实、有效、及时的信息即辅助决策。情报获取和分析竞争对手信息的功能与研究和制定竞争战略、计划的功能均可起到重要作用。情报领域的以价值为基础的规划(Val―ue-backed Planning)、关键成功因素分析(Critical Suc―cess Factor Analysis)、核心竞争力分析(Core Competing Capability)等方法也很有价值。

・危机应对阶段――需要增加沟通、保持信息透明,以制止谣言传播。情报的获取和分析竞争对手信息、研究和制定竞争战略计划、保障组织信息安全和自我保护、情报共享和快速反应功能均可在此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利用情报领域的多点竞争分析(Mukipoint Competition Analysis)、环境信号分析(Mar-ket Signaling)等方法。

・事后政府形象重塑及评估阶段――需要及时掌握社会舆情信息,加强信息传播,恢复公众信心、修正危机应对措施、维护政府形象。情报的监视和分析环境变化、情报共享和快速反应、保障组织信息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功能在此阶段作用明显。情报领域的战略地位和行动评价模型(Strategic Position and Action Eval- uafion)、共同利益分析(Synergy Analysis)、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基本假设评测(Stakeholder Analysis and Assump-tion Surfacing and Testing)等方法在此阶段非常有效。

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8篇

造成人才流失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社会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知识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人员的流动,但许多人才无序流动的现象是由于人才流动缺乏监督和法律规范。还有社会环境变化引发员工价值观念的变化,经济发展引发的人才管理变革、法律法规的调整引发员工对现有待遇高期望都会导致人才的流失。

(二)企业内部环境因素

来自企业内部的因素有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文化缺失,管理者自身能力和领导风格与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协调等。

实践中,人力资源自身管理不善是危机的主要来源,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不能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需要的人才,在核心员工突然离职后不能及时替补,导致危机的发生。

2、人员招募不力,人事任用不当。招聘针对性不强,甄选随意性大,招聘标准缺乏依据,最终因人岗不合而导致员工离职。

3、绩效考核体系不公正和激励机制问题,表现有:管理者固守集权式领导,不肯授权或不合理运用考核结果;考评方法单一,没有从多角度进行考评,有失公允;考评人不能本着公正公平的态度进行考核,无法有效区分员工优劣,甚至会在员工间造成不满倾向的增加,进而引发离职。

二、人才流失危机的引发机理模型

第一,环境对人才流失危机的引发作用。员工状况的变化受到企业外部宏观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影响员工对企业态度的因素可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的变化。如果组织在这些方面发生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员工的价值定位产生冲突,此时员工会根据自身的价值期望调整他对企业的态度来适应环境。当员工无法适应组织环境时,便会出现悖逆心理。

第二,组织的管理行为对危机引发的作用。前面讲到环境影响员工的态度,但它仅仅是一个媒介,决策者、管理者作为组织环境变化的施动者,他们对组织环境的改善和缓解员工不满意态度起着关键作用。

员工的离职过程一般为:首先是抱怨倦怠态度的出现,其次发生抗拒行为,进而作出离职决策,最终产生离职行为。如果管理者在抱怨阶段实施适当的干预,那么一切将回归常态。但如果管理者对员工抱怨放任不管,则会导致其情感上的失望,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对其工作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

由人才流失危机的归因分析和引发机理可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偏差是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系统主要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危机征兆,并对其进行诊断,提出预控对策,以化解人才流失危机所造成的风险。

(一)准备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构建人才流失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界定预警限,并通过预警指标体系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监控。人力资源部门可针对本企业情况,从危机征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预测因子,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对便于直接计量的预警指标,如缺勤率、工作差错率等,可根据企业历史资料设定预警指标的报警区间。预警限是预警指标值的上限,达到此值时系统应发出预警信号。

(二)事前控制

此阶段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估,并给出预控对策的过程,包括监测、诊断和提出预控对策环节。要依据预警指标体系对公司实际人力资源数据进行监测与比较,目的在于跟踪人力资源管理的波动,及时发现异常变动。诊断主要是对监测过程所捕捉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超过预警限,并且对异常现象的成因及异常波动超过预警限的程度等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诊断结果,为预警对策的选择提供依据。预控对策是在以上环节基础上对危机的早期征兆进行矫正与控制,并需要建立预控对策库。

(三)事中管理阶段

危机管理发生在预控对策无法有效扭转人力资源管理劣性趋势,而不得不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的情况下。危机发生时,决策小组参考危机应对预案,结合分析现实问题,并与企业高层交流,寻找解决方案,如启用人员接替计划来顶替突然离职的关键职员,避免工作的中断。

对于已经提出离职要求的员工来说。管理者也不能简单处理,应该有计划地对此进行管理。

首先,做好高职面谈,尊重员工的决定。面谈中要认真倾听他们对企业的意见,尤其要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员工的心理突破点,并且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了解企业确实存在的问题。如有回转可能,管理者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说服计划来击破员工的心理防线,并且对于员工提出的困难和企业中确实存在的问题要尽可能地解决,以使影响员工离职的因素降到最低,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人才流失这一危机事件处理好。

其次,以人性化的态度处理员工离职流程。企业不要通过一些强制手段来留住员工,而应让其明白无论何时觉得企业适合他的发展,仍可以再到该企业任职。

第三,应积极地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与新人相比,前雇员更熟悉企业文化、公司业务,较之新进员工降低了不少招聘和培养成本,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新经验。而且受过企业培养的人才在顺利跳槽,并且没有遇到任何非难后,一般都会对企业有一种感情情结,如有可能,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报答企业。这样的一个人才情结往往会成为企业很大的财富,它所起到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为此包括摩托罗拉、IBN在内的很多公司都针对主动辞职的员工设立了“回聘制度”,尽可能留住有价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