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制度建设规划

企业制度建设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企业制度建设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制度建设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经营管理

作者简介:尹蓉(1983-),女,北京人,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业务主管,经济师。(北京 100031)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215-02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是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保障。秉承“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的工作理念,建设协同贯通的规章制度体系,探索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是现代电力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而规章制度建设并没有特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际,对如何通过加强规章制度过程管控,夯实企业经营管理基础,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与效益进行了分析与研讨。

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现行的公司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上级单位及公司管理制度等,对公司各专业工作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但从公司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需要逐步研究解决。

1.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

现行的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以逐步增加和补充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导致部分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管理制度体系结构、内容分类不合理。部分管理制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现象。

2.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

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各职能部门只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订立制度,所以不可避免地导致规章制度表面上看面面俱到,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部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未能做到全覆盖,对部分工作、部分管理环节的管控存在缺位。

3.规章制度缺乏稳定性

稳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使人们养成近乎本能的遵循习惯。可以大大减少规章制度的执行成本。但伴随着各部门经营管理人员的交替,规章制度会随着个人的管理风格而不断改变,从而对制度的稳定性提出挑战。

4.规章制度缺乏适应性

规章制度必须随着多变的环境及时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公司多项基础制度难以与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也无法与企业文化形成良性互动。

二、加强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立规章制度体系与管理机制,是公司适应外部市场化经营环境和建立现代企业规范化内控体系的需要,也是适应企业内部制度化依法运营的需要,在企业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成为公司夯实管理基础、提高依法治企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司适应法律环境变化的客观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系统日益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市场交易主体,面临的法律环境日趋复杂,违法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而天然垄断的企业属性,也决定了来自政府监管和社会媒体的关注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同时,劳动、安全、环保等纠纷也因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日趋规范而呈上升趋势。要规避潜在风险,首先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细节管理,即通过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去扼制各种法律风险的发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律法规环境,推动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主动适应系统体制改革的先行要求

华能系统以电力为主,综合发展,这预示着公司在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应结合公司实际,率先进行规章制度的排查与梳理工作,逐步探索尝试对公司规章制度进行顶层设计,为下一步管理体制改革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

3.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司提高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规章制度是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制度化,稳健经营,不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近年来公司发展迅猛,迫切需要完善分层次的管理机制,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框架,通过不同管理层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使各级职能定位准确和管理模式规范、健全。正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经营机制和扎实的管理基础作为支撑,公司难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因此建立战略协同、资源配置有效、整体利益驱动的制度体系将成为公司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4.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司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有效手段

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能够实现市场反应实时、内部协作快速、信息交互及时准确,达到推进企业经营发展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公司原有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各专业管理体系产生背景不同、控制对象不同、设立体系目标不同,暴露了多套体系各自为政致使职责权限交叉和混淆、应付审核等多种问题和矛盾。鉴于此,公司应建立统一规范制度体系,将各管理体系的管理活动纳入整体考虑,符合系统管理的观点,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且能真正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5.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公司落实战略规划的主要抓手

规章制度体系是保障其将已有资源优势、能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实现战略“落地”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公司经营管理的行为准则,承载着公司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体现了公司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价值取向。因此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是伴随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和根本性问题,对于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基础性和长远性作用。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模式

1.构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的原则

(1)科学合法原则。公司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且要与华能集团规章和相关规定相衔接。要结合公司功能定位和管理实际,切实反映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简约易行,有利于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2)协调性原则。公司规章制度要以公司战略目标为核心,综合考虑内部各组织及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各环节、各层次的规章制度相互协调、整体优化的局面。规章制度要对各个层级的管理者的职能、权力、利益和责任给予合理的界定,实现责权利对应,真正体现激励制约作用。

(3)稳定与适应原则。公司规章制度既要把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予以延续,以保持稳定,又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管理方式,以适应企业实际。

(4)精简原则。公司规章制度要防止内容交叉、冲突,结构多而细,前后制度效力不一致等影响管理效率的现象,要坚持有用、管用、能用的原则,力求项目少,质量精,简洁易行。

(5)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原则。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即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最终都必然会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即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的构建须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2.构建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

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它的建立必须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实现从“调研起草”“审核会签”“审议签发”“宣贯培训”“执行落实”“评估反馈”“修订完善”的闭环管理。

(1)建立规章制度的效力等级体系。目前公司规章制度没有依重要程度和效力等级划分的体系,难以保证公司确立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在公司规章制度中得以正确体现,无法通过效力等级的约束保证不同层次之间制度的一致性。没有公司基本制度和一般制度的划分,更使公司制度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无法解决一旦在制度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给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缺乏体系划分,一些涉及公司重要制度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总经理办公会)的审核,而以部门(专业)制度形式下发,在与之相关的制度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造成难以贯彻执行。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规章制度按效力等级依次排列为公司章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公司一般管理制度。结合上述规定并通过对国家立法制度的研究,符合公司目前管理实际的制度体系应由公司章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各部门(专业)管理制度三级组成,重要程度和效力等级由高到低,下一等级的制度在原则和内容要求上均不得违背上一等级制度的规定。通过规章制度效力等级的建立,改变公司目前重要管理事项制度的如法人治理规则、计划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基本管理制度,与差旅费报销、办公用品管理等一些细小具体管理事项的规定混杂的问题。

(2)建立分专业的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制度。目前规章制度的管理不仅仅是起草部门的事情,也不单纯是经理部的事情,实际上涉及到很多部门,单纯依靠非专业部门很难从根本上提高规章制度的管理效能。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均不同程度承担着公司管理职能,而每一项管理职能的行使均应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因此应以专业管理职能的划分为主要依据,再按照某项专业管理内在规律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制度的逻辑结构,验证制度建设的状况并指导制度的动态管理,减少制度制发的随意性。应建立分专业的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并把委员会作为各专业规章制度审核的最高权力机构,研究制定各专业规章制度建设规划,梳理本专业制度体系逻辑结构,查找规章制度管理漏洞与空白,并就一些重要的专业制度进行定期会审。

(3)建立规章制度计划管理与清理汇编制度。公司目前制度建设的计划性较差,职能部门不了解本专业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不清楚现有的规章制度哪些有待完善,哪些制度需要及时拟定,往往只重视制度的新订,忽略制度的修改和废止。久而久之,只立不修,造成同一管理事项有多项制度规范,相互交叉重复甚至矛盾;只立不废,造成制度效力混乱,这些都给制度的执行带来困难,执行人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应建立规章制度年度计划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建设列入部门年度计划工作,在统筹规划下一年重点工作的同时制定配套制度的立、改、废计划,使规章制度建设成为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应对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清理,编制制度汇编,一方面解决“试行”制度转正的问题,将一些经过一定时间试行的制度变成正式制度,另一方面对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制度进行及时修订或废止,并在此基础上定期编制公司制度汇编,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知悉公司现存规章制度情况。

企业制度建设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总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1.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企业如何构建能够适应建筑市场发展需要,创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新项目管理模式,是当前建筑工程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建筑工程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才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大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正常开展,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摈弃其中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方面,才能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再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适应了建筑市场发展要求。建筑市场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了适应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最后,大力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适应当前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如何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与生产实践当中,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项目管理的精华纳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当中,切实提升建筑项目管理水平。

2.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的途径

2.1提高创新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激发管理活力

加强项目管理,关键要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项目负责人队伍。企业要认真制定项目负责人队伍建设规划,抓好建造师资格认证工作,加快项目负责人职业化步伐,重视项目负责人后备人才队伍储备,加大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尽快提高项目负责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项目负责人队伍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2.2改革项目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要加强项目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全面推进岗位人员IC卡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管理责任制,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改革项目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项目管理体系。

2.2.1建立多元化的、适应项目生产需要的项目管理体系

要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发展规模和要求的项目管理方式。如对于企业中标的大型工程项目,可采取公司直管方式,由企业组建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各分公司根据协议投入资源,组织施工管理,企业实施监控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对于以企业资质中标的中小项目,可采取委托管理方式,交由分公司管理,施工企业原则上只对该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安全质量监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等工作由分公司具体实施,并按照委托合同承担相应责任,从而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调动分公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2.2.2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要坚持“成本领先”原则,切实把成本管理放在项目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相对更加公平、方便,效率更高,要积极推行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一体化,建立项目成本核算制,严禁低价恶性竞标。要加强项目投标前评估和中标后测算,明确项目利润目标,做到投标有底线,管理有目标;要树立全员成本观念,积极推行“经理负责、全员管理、集体承包、风险抵押”的全员风险承包责任制,实行项目完全成本核算,细化责任预算编制,层层分解可控成本,抓好项目中期考核和绩效评价;要切实把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同项目部负责人承包奖惩、职工收入挂钩,作为项目管理考核、奖惩、职工收入的基本依据,充分挖掘项目管理潜力,确保项目预期成本目标的实现。

2.3转换项目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安全质量

工程项目是企业安全、质量、信誉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

2.3.1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可控责任机制

安全生产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完成项目任务、取得项目效益的根本保证。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以项目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严格操作规范,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3.2建立和完善质量创优机制

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以优创誉”的经营管理理念,制定工程项目创优规划,明确创优目标,细化创优标准,落实创优措施,形成创优工作机制。要加强项目部的质量自控能力,强化过程控制,克服质量通病,认真把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单项工程的质量关,坚决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努力创精品工程、品牌工程。

2.3.3建立和完善现场管理机制

施工现场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工地、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形成现场管理标准化的工作机制。

2.4强化基础管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项目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必须要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效能,向管理要效益。

2.4.1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加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施工企业的主要风险有:低报价中标的效益风险、履行合同承诺的信誉风险、结算不及时的诉讼风险等,稍有不慎,整个项目可能将导致举步为艰的境况。

2.4.2强化技术管理

要把技术管理的落脚点放在工程项目上,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做到施工组织落实到位、设计要求施工到位、施工工艺管理到位。要建立项目策划机制和程序,充分利用和发挥项目有效资源,做到精心策划、科学决策、强化控制、精细管理,努力实现施工方案最佳、资源组合合理、商务方案最优、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抓好工法的开发应用,大力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推动工艺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3抓好物资建材的管理

要坚持“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的原则,对大宗材料、主要物资设备实行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努力降低成本。要把好物资设备进场检验关、材料领用发放关、周转料回收利用关和废旧物资处理关,严格控制物资消耗。要大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形成“人人讲节约、个个增效益”良好风尚,努力构建节约型项目。

3.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实现建筑项目管理目标的必然途径。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雯.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J].科技传播,2012,(1)

[2]陈力文.浅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思考[J].广东建材,2011,(12)

企业制度建设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创新;华为

The Search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ulture in China

- Take Huawei as example

Qiao Yuj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China;450044;

Abstract: Management culture is the most enduring factor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s the internal needs in the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play a positive role on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l cohesion and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expatiates cultural factors on the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the force, analyses Chinese enterprise management cultural perplexity, seeks Huawe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ulture, absorbs its essence, abandons for its enterprise culture disadvantages, innovates management culture strategy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 culture; innovation; huawei

一个组织不只是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组合,它同时也是人文团体。像其他社会团体一样,它也培育了特殊的形式即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兴起,引起了世界性的变革。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要想成功地持续发展,并做大做强,在全球市场的角逐中取胜,还有赖于能给企业无限生机的管理文化。

一、文化因素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定的企业文化,是特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功用性结晶,体现为一种多重内容复合的复杂系统,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以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企业家的成功理念和企业成功经验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宗旨为基本内容。

企业文化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自主择业观念,以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双赢。企业文化可以弥补完善企业管理功能中的观念不足,对企业管理起到保证和导向作用。

企业成长经历证明,企业成功的秘诀并非严格的制度管理,文化及观念的更新更能凝聚人心。创新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创新,企业管理层在管理中创新,为企业管理注入活力,为企业制度管理搭建载体,为企业生存提供恒久动力与智力支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化因素在企业决策、组织、激励及领导中占据着不同的作用,文化环境关系到企业决策模式的选择,而决策的科学与否最大限度地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组织文化涉及诸如生活质量、工作满意度、员工外流、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群体行为、工作动机、领导行为、员工训练等组织生活和管理。企业激励文化激发人的工作动机,调动人的潜在的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企业凝聚力。企业领导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属于相对高层次的管理文化,需要铸造全新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企业管理面临的文化困惑

(一)伦理化的管理作风

传统文化所积淀下来的传统道德、伦理关系和亲情意识使中国企业中的亲情关系大大地冲淡了科学和法理精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与维护,培养员工对制度的遵守和自觉地执行。而高比例的亲缘关系必然导致企业人际关系的伦理化,从而消解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同时,家长制的企业管理作风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和制约机制,容易引起企业风险和危机。

(二)低层次的创新意识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的趋同意识衍生了民族文化缺乏创新性,这种只注重群体而不重视个体的趋同性弱化求异创新文化。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具有低层次的进取意识,安于现状,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中国企业要想获得大型化或巨型化的发展,必须要破除常规的发展战略。

(三)经验型的管理方略

中国企业重人情而轻制度,重经验而轻法理,多人治而少法治。我国传统文化是缺乏法律传统的文化,传统的法律意识的缺乏,常常使法律文本形同虚设。“官本位”的一元化社会价值形态是发展经济的主要障碍,极端强化政治价值的同时分散发展经济的主要精力,政治化干扰经济改革。

三、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固然得益于快速成长的电讯市场,更是离不开华为的“狼性文化”。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饶,奋不顾身的进取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以狼性文化为核心华为又引申出来了“床垫文化”,“加班文化”,《华为基本法》等等,使华为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一)华为的狼性文化外在表现

华为在面对竞争对手时,一般利用优势产品的利润去补贴其他产品,与竞争对手大打凶狠的价格战,这也正是体现了华为的狼性。面对国际巨头,华为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与爱立信等跨国公司竞争,以取得价格优势,赢得消费者。就像华为在美国的广告上说的:“它们唯一的不同就是价格”。今年年初华为反击摩托罗拉,主动出击告摩托罗拉侵权,这一案件被郎咸平等经济学家认为是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首案。这些都足以看出华为的狼性文化。

(二)华为的狼性文化内在表现

在公司内部华为的狼性文化主要体现在“床垫文化”、“加班文化”和“培训文化”,加班在华为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华为具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培养互助的团队精神,在深圳华为有自己的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华为的培训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投资,华为的所有员工都要经过培训,合格上岗。从培养“狼性”到维护“狼性”,从讲到企业文化到做实企业文化,有效激烈成为华为做实作风的体现。

(三)华为企业文化的问题

看问题要两面,在我们看到好的一面时也应该注意到它的不足。华为的“本位主义”文化和“各自为政”文化,导致企业部门各自为政,不顾企业大局。另外,华为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优势,其固步自封的文化悄然滋生。

高效能企业总是特别宣扬和强调“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工作中,华为文化只把员工当作服从命令的机器人加以管理,员工无法以批评的眼光去分析、思考和消化管理层的决策。当所有的利益都来源于上级领导评价的时候,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导致错误的决策无人指出而得不到纠正。

华为也存在责权利不挂钩问题。项目和部门承担责任的人没有实权去调动资源以达到其赋予的目标,或达到其目标后没有合适和清晰的利益让其有成就感,这种责权利的脱节使得责任人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且没有足够的激励让责任人为该事业而全力付出。

四、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创新

(一)人本管理

企业要想留住优秀的员工,就要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企业就要具备足够的亲和力和一个良好的工作软环境,即企业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目标倡导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使每一位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最大的利益空间,使企业达到最大的绩效。

企业的文化建设规划一定要有机地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宝洁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就提出,“企业会帮助每一位员工规划今后两年、五年甚至20年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无论是企业价值理念,还是企业环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这样,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融人到制度建设和流程建设之中。

(二)激励文化管理

企业员工是企业激励文化设计的出发点和运作对象,因此,激励模式应建立在人的现实需要基础上,激励方式应适应不同的需求层次,只有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采取相应的激励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可以按照企业管理中激励客体所处的不同层次来划分的,面向普通员工建立企业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价值链激励体系,面向管理人员建立晋升+激励性薪酬的激励模式,面向企业经营者建立物质与非物质利益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务虚层面激励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可以倡导“不断创新、各显其能”的激励文化,以及弘扬“爱我中华,振兴企业”的激励文化。

(三)跨文化管理

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深化,跨国经营面对的文化冲突无法回避和制止,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在两种文化的结合点上,要识别文化差异,培养文化认同,发挥两种文化优势的管理模式。对于跨国经营的企业而言,要解决好文化差异问题,搞好跨文化管理,需要进行跨文化培训,造就一批高质量跨文化管理人员。经过对文化差异的识别、认同及跨文化的培训,企业员工提高了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建立起与企业总体跨国经营战略一致的文化。积极实现本土化管理,努力达到双赢效果。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利用跨文化优势,消除跨文化冲突,使企业成功跨国运营的战略选择。一个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通过跨文化识别、理解、参与和融合,建立合适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竞争地位,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定雄武.企业文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韩成栋.文化之困[J].知识经济.2003,10,13.

[3] 刘正周.当今美国企业是如何激励员工的.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年第4期.

[4] 刘健雄.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探求, 2002年第4期.

企业制度建设规划范文第4篇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湖北省发展改革系统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呈现出以下四大亮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逆势进位

主要表现为“四个稳”:一是增速稳

2014年主要指标增速未出现大的波动,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9.7%、20.4%、12.8%,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在全国的位次比上年均有所前移。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居中部首位,“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油菜、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0家,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二是就业稳。通过加大支持创业、促进企业稳岗、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政策支持力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1.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新增7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是物价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0%左右,涨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物价保持低位,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提升。四是保障稳。核准发行企业债券293亿元,创历史新高。社会融资规模达到5843亿元,居中部第2位。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40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5.6%;直接融资1533亿元,增长49.7%;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7%和17.6%,均高于同期贷款余额增速。

(二)发展韧劲增强,结构优化

主要表现为“四个加快”:一是产业结构加快提升。坚持市场和需求导向布局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1:48.9:3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00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14.8%;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3%,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二是投资结构加快调整。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年增长22.7%,高于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接近70%。改建及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5.1%,快于投资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6%。三是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大众消费成为主力,汽车消费超越粮油食品成为第一大消费,信息、旅游、健康、文化等新兴消费增长迅速。居民消费加快升级,网络消费、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8000亿元,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56.4亿元,与上年比接近翻番。湖北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省份,宜昌、襄阳创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四是区域结构加快优化。一元多层次战略向纵深推进,“两圈两带”战略不断完善。“一主两副”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武汉市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宜昌市、襄阳市双双突破3100亿元,多点支撑格局加速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宜都市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大冶市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次前移;全省县域经济占比提高到60%左右。

(三)发展协调性趋好,质效提升

主要表现为“四个提升”:一是效益提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增长17.1%。武汉市国税收入突破千亿元,成为全国第3个国税收入过千亿元的省会城市。二是收入提升。全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852元和10849元,增长9.6%和11.9%,增速分别居全国第四位和第七位。农民收入首超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保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的比重提高到74.3%。全省“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超过7000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比为75.5%。全年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新开工46.9万套,基本建成26.5万套,分配入住17.4万套;解决335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公路1.4万公里;解决6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四是环境提升。生态省建设稳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等规划或条例出台实施。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碳排放权交易量、交易额居全国之首。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活力增强

主要表现为“三个新”:一是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新进展。再取消调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89项。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加快完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湖北省2014年本)》,全省核准事项缩减20%。开通省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网上办事大厅,12个省级审批部门实现网上并联审批。全省社会信用体系规划实施。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工商登记、价格、国企、财税、金融等改革全面推进。21家省出资企业按“一企一策”要求分类推进改革重组。三是全面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主动对接和参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提前启动,“汉新欧”铁路实现常态化运营,武汉―东盟四国开通水上试验航线,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3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利用外资力度加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与俄罗斯、法国、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二、做好2015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做好2015年的发展改革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新趋势、新要求和湖北新阶段的新特征、新机遇,自觉遵循规律,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主动超前谋划,争取更大作为。结合发改部门职能,拟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抓扩大内需,把握新速度

坚持换挡不失速,通过扩大有效需求,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努力保持全省潜在增长率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左右。一是扩大有效投资。在全省开展项目建设竞进年、项目储备提质年、社会投资促进年活动,千方百计抓有效投资、抓项目质量,确保全年投资增长18%以上。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投向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抓住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重大机遇,推进公路、铁路、航运、机场、水利、能源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面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各项政策,着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深层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促进消费升级。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健身、健康、医疗等服务机构,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快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休闲、住房、绿色、教育文体等6大领域消费工程。落实促进信息消费政策,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扩大无线网络、数字音乐影视、动漫游戏等信息消费市场份额。改善农村商品流通条件和消费环境,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三是支持实体经济。加强生产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先保障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需求。创新银政企合作模式和金融产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做实做强。组建省级再担保集团。

(二)坚持抓转型升级,打造新模式

一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放大“科技十条”政策效应,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完善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从营销、资金、法律、工商登记等方面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精细化、便利化、低成本的服务。积极申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百强工程试点。二是加快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抓优化布局,围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落实好国家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指导意见,结合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优化石化、钢材、建材、火电、煤炭基地等产业和项目布局。抓“两化”融合,落实重点骨干企业改造提升方案,实施重点企业技改示范工程。抓产业集群和配套,引导重点产业向开发区集聚,重点扶持全省90个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汽车零部件、乙烯下游产品等配套产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三是加快新兴产业壮大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工程”和千亿元产业“接续工程”。结合国家实施重大创新工程,强力推进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落地建设,积极做好与“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重大基础装备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对接,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四是加快服务业提升发展。坚持生产业与生活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消费、高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工程设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提档升级。研究出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五是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业十大科技产业链建设,加大对良种培育、节水节肥技术推广、食品安全、土壤治理等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精细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提档升级。着力培育新型农业人才。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三)坚持抓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

一是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研究出台全省行政审批前置管理办法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性意见,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审批、核准范围,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投资项目省级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全覆盖。深入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同步推进责任清单、监管清单制度,继续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二是更大力度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启动一批标志性、关联带动作用强的重大改革。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体系,夯实申办内陆自贸区基础。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抓好公务用车制度、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深化科技体制创新。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深化价格改革。三是更大力度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强化政策落实,更大力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层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加快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市场主体。四是更大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武汉―东盟”、“武汉―日韩”航运通道建设,提升汉新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推动鄂东港口资源整合,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建设。积极引导“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全力抓好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落实。推进三峡库区与对口支援区、丹江口库区与对口协作区开展经济合作。

(四)坚持抓绿色发展,创造新环境

一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抓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示范,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生态创建工作,做好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示范建设。加快建立丹江口、梁子湖等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推进资源节约利用。科学安排用地计划,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清洁生产示范。推进建筑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三是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强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工作。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综合治理。实施绿地工程,力争今年造林300万亩。突出抓好一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00平方公里。四是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快“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探索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积极争取发展核电,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再制造产业化。强力抓好总量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加快黄石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组织办好第十届国际园林博览会。

企业制度建设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文化;耦合;培养路径

建设耦合的校企文化,旨在形成具有传承性、开放性、创造性、生利性和地方性的职业教育文化,促进人才培养工作从“技术”层面走向“文化”层面,使“技术培训”回归“文化教育”,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由“校园性”向“职场性”的转变,加快学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耦合的校企文化又包括耦合的校企物质文化、耦合的校企精神文化、耦合的校企制度文化和耦合的校企行为文化。自2012年2月起,马鞍山师专经济与社会管理系以央财支持建设的网络新闻与编辑专业为重点实验专业,按照“校企文化耦合”的建设理念,基于文化的视野,致力于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积极改造人才培养工作的路径,把专业培养工作置于耦合的校企文化条件下,努力提升学生的“两基”(基本职业技能、基本职业素养)水平。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汇“校企文化耦合”

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依据,它较为系统地明确了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定位、就业面向与岗位、学制、课程方案、具体建设措施等内容。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建立在前沿的教育理念、充分的市场调查、反复的研究实验和严密地文本编制的基础之上的。

1.1开展“望闻问切”,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我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一是贯彻“校企文化耦合”的建设理念,二是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的宗旨。为此,我们对网络新闻与编辑专业进行了“望闻问切”式诊断——“望”,即学习考察先进学校专业建设经验;“闻”,即广泛收集人才需求数据,形成人才需求报告;“问”,即面向在校生、毕业生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充分了解他们对于专业发展方向的想法和教育感受;“切”,即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和邀请专家把脉,征求建议,深入论证,把住真脉。调查研究不仅有对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也包括企业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的调研;不仅了解职业上的技术性问题,也了解企业的精神性问题,始终把视野指准市场、对准企业、瞄准岗位。

1.2修订培养方案,调整培养方向

综合各项调查结论和教学实验,2012年和2013年,我们相继两次对人才培养方案作了大幅度调整。调整的思路是:边研究边实践,边诊断边调整;调整的重心是:培养(就业)方向、课程方案和培养方式。调整培养方向,即把原来的就业定位由原来侧重于网络新闻岗位调整为网络编辑岗位;调整课程方案,三易其稿,把新闻类专业课程数占专业课数的比例由原来的36%调整为15%,网络编辑由28%增加到51%,当中增设文化娱乐和营销等方向课程;调整培养方式,即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增设校本课程“网络编辑综合实训”、“网站建设实训”(商务方向、文化娱乐方向),增设“网站规划与制作”、“网页视觉艺术”等专业技能课程,使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占专业课总量的百分比由2011年的35%增加到2013年的66%。

1.3落实新理念新思路,多模式多维度培养人才

发挥网络新闻与编辑专业在全系“1+4”人才培养工作平台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冰山”型综合素质培养模式、“4321”分段纵向培养模式、“1+4”分块横向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同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和基于“任务驱动”的“嵌入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大幅度的教学改革,目前这些模式已为师生操作使用,使用效果良好。

附表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指标

1.4示范带头,辐射新闻专业群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施,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网络新闻与编辑专业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系部和学校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在其影响下,学校新闻专业群人才培养工作有了新的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有明显提高。学生初次就业率由2011年的94.1%提高到2013年的97.2%,2013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达到了100%,就业对口率由67%提高到了86%,“双证”通过率由11%达到了100%。学生获得的各类奖项明显增多、层次明显提高。2011年职业技能竞赛省级获奖人数为0,2013年获奖人数则达到了63人次,获奖作品21件,其中3名同学的作品《华夏剪影》荣获第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高职高专组)决赛二等奖,市级校级技能竞赛获奖13人,系级获奖人数32人。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的学生人数相较则更多。

2.加强育人资源建设,推进“校企文化耦合”

2.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校企精神文化的耦合

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是传承耦合的校企文化的主导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着力点,是我们网络新闻与编辑专业“软件”建设的重中之重。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显目标”是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隐目标”是促进校企文化耦合,尤其是校企精神文化的耦合。也只有教师通过培训和实践,领会了校企精神,“做”出了文化活动,才能从源头上把这种耦合的校企精神“演绎”为其他的文化形态,如耦合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和物质文化。为此,该专业用两年的时间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投入近40万元,把培训的项目集中在职业教育前沿理论学习、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公司挂职(与企业实行员工身份互换)和企业的实习考察上,同时大力支持有关校企文化耦合的实践研究工作。加大外聘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增加有着丰富一线实践经验或管理经验的企业员工,请他们来校开展实践教学或指导学生在网络公司的顶岗实习,让他们把企业的规则、规范和技术等方面的企业文化要素传导给学生。该专业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由2011年的6人增加到目前的10人,与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接近1:1。

2.2改善实习实训条件,突出校企物质文化的耦合

实习实训条件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力度的物质性保障。根据建设规划,我校的网络新闻与编辑专业实习实训设施建设的思路是:校内为主校外为辅,耦合校企物质文化。

校内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实行“一建二改三联四引”。“一”是新建设一部分,这包括新建2个实训室——网络编辑实训室、网络非线性编辑实训室;“二”是改造一部分,把学校原电视台录播间改建为网络直播间,拟采取“筑巢引凤”引进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三”是联合建设一部分,即联合学校办公室、市师德研究室(挂靠我校),把新闻与信息中心作、市师德研究室建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本专业与两单位的共建共享;“四”是引进一部分,引进企业建成实习实训室2个——凌好广告与楚风影视。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校企文化耦合的理念,如新建的实训室电脑机位按“岛式”布局,以方便“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式教学,以及项目的分工协作和任务的流水作业。引进企业建成的实训室,在设施布局和功能上实现教学与生产一体化,即“教室即厂房,教学即生产”。校外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实行“本地为主、外地为辅,合作共建、产实一体”,两年新增实习实训基地8家,使马鞍山市的实习实训基地达到14家。

2.3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促进校企行为文化的耦合

课程与教学资源是校企行为文化耦合的核心载体,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直接引导因素。它内隐精神文化,更重要的它们对受众的行为能起到直接的引领与默示作用,如课程标准可引导学生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依据什么样的要求来学习什么样的技术技能,同时也默示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行为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当中强调校企行为文化的耦合,就是要让这些资源为耦合校企行为文化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并通过教育教学的组织工作把这些静态的“工作路线图”“活化”为师生个人和师生组织的行为,塑造既具有高校的特质也具有企业的特制的行为文化(活动文化)。本专业为突出校企行为文化的耦合,着力从“课程——教材——项目”三个维度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通过“调、研、借”的路径分头开展:一是专业课程改造,即修订教学大纲为抓手,共计12门,突出实践教学的安排,逐一调整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评价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二是校本课程研发,通过校企合作,成功开发“网络编辑综合实训”课程和“网站建设实训”课程(含商务方向、文化娱乐方向),尝试基于实际工作任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职场综合能力,两课程教学已试行一年,效果良好;三是“引入”优质资源,即通过采购购置一批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和图书信息资料,把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挂载上网,实现在线学习。购置的课程资源中,有“超星”名师课程12门608节。教材建设突出高职特点,基于“工学结合”,系统处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目前已有6本特色教材完成申报立项工作,达成出版协议,2014年上半年拟投入使用。项目建设,是指配合专业教学,专门开发或使用的用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职业教育项目。主要包括“双证”实施项目、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见附表2)项目,以及通过网络编辑工作室立项实施的项目。前三类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被固化成型,成为学生课外开展职业培养的重要平台。工作室的项目则以教学研究和在新闻专业群内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

附表2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情况一览表(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

2.4加强校企合作制度机制建设,突出校企制度文化的耦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经途径,是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校企文化耦合的既有途径。我们的网络新闻与编辑专业按照“点面结合、着眼地方、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度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目前已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并实施合作方案的企事业单位有19家,其中马鞍山市16家。合作单位当中网络媒体单位占63.2%,合作项目包括实习实训与就业、教师培训、兼职教师、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技术咨询、社会服务等。通过这些合作,把企业制度文化,尤其有关企业的管理规章、管理规范、管理办法等引入校园,与原有的学校制度相互衔接、嫁接和借鉴,形成耦合的制度文化。

为保障校企合作的成效,本专业把合作机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点。校企合作的制度机制建设主要从四个维度展开:一是建立和实施合作规范制度,包括《校企合作协议管理暂行办法》、《实习实训项目落实管理暂行办法》、《毕业生综合指导实施方案》等制度;二是健全和实施合作运行机制,对合作项目实行合同管理,明确双方(或三方)责权利。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组,召开委员会或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决策、组织、协调和评估合作事宜;三是建立和实施第三方评价机制,由合作单位及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教学评价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总体状况及教学质量予以综合评价;四是实施校企合作的横向研究,重点针对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与制度进行研究与实践。

3.促进“校企文化耦合”的几点经验

3.1“耦合”之目的:着眼未来,打牢“两基”

校企文化耦合之“耦合”,既是过程也是目的。“耦合”的过程既是创造新型职教文化的过程,也新型职教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耦合”之目的就在于让职业教育不陷于“技术”窠臼,使学校不见文化的踪影;不闻市场而动,使办学在草动中不得安宁。当前的职业教育文化存在着不稳定性和纯技术性,底气不足、底蕴不厚,这反映在职业院校实际的办学实践当中,过于强调市场性,把技术的市场性等同于人才的市场性,把学校的生存需求等同于产品(学生)的市场需求,把职教文化的发展等同于单一物质性文化的发展,从而导致忽视教育的先导性、文化的丰富性和内涵的深邃性,导致重视学生的“技术”含量而忽视其文化涵养,重视学生的就业取向而忽视其人生价值取向,重视物质建设为而忽视职业精神修养。“校企文化耦合”就是要重拾文化教育,把职业教育置于文化的系统中,重点建设,全面推荐,使其重放文化教育的光芒。

基于此,实施“校企文化耦合”,首先就应牢牢抓住这一目标不放:着眼于职教学生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让丰富的职教文化来涵养学生,促其“精神成人”和“技术成才”,在校期间要既要通过耦合物质性校企文化,用丰富的技术性文化培训学生,打牢其“基本职业技能”,也要通过耦合精神性、行为性、制度性校企文化,合力打牢其“基本职业素养”,两者不可偏废。也因此,在人才培养工作前,要把“耦合”的理念和思想贯彻到培养方案之中,使其成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南。

3.2“耦合”之载体:全面建设,重在专业

新型职教文化是系统的、完整的和生态型的,而不是零碎的文化片段,应当把“校企文化耦合”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校企文化耦合”需要载体,这种载体也应当被系统化的建设。强调“耦合”载体建设的系统性,即要全面建设,把学校精神、物质、行为、制度等方面建设活动都包括进去,使耦合的精神文化成为职教活动的“引领”,耦合的物质文化成为职业素养的“保障”,耦合的行为文化成为职业精神的“外化”,耦合的制度文化成为职业养成的“机制”。也只有如此,才能克服当前片面地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无企不能培养,合作重在就业,结合只有技术。

实际上,校园用于“耦合”的载体是相当丰富的,每一所学校都毫不例外地有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建设,有着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涵括各领域的制度建设,有着自身特点的组织行为和师生活动。这些活动都应成为“耦合”的载体,承载“耦合”的校企文化。当然,在着眼系统性和全面建设的同时,在策略上,我们还必须抓住“牛鼻子”,抓住核心载体——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领域,是“蝉变”学校文化的基因。专业建设自身的系统性也足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实现校企文化的耦合。可以说,如果一个成功的专业“耦合”案例可以辐射一批专业,一批专业则可以带动全系甚至全校的文化变革。因此,推进校企文化耦合,既要考虑载体建设的全面性,也要考虑载体建设的重点。

3.3“耦合”之主体:以校为主,多方联动

企业制度建设规划范文第6篇

一、市粮食生产的历史比拟

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商品粮基地县,市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内容。

1市耕地面积

年为245.37万亩,市耕地面积年为252.46万亩。减少7.09万亩,年均减少0.788万亩。年、年两年土地普查分别为272.37万亩和278.32万亩,分别比1994年多27.0万亩和32.95万亩。年为245.98万亩,比年减少32.3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59万亩,耕地减少速度显著加快。如扣减年耕地普查面积比年增加的32.95万亩,年耕地面积为213.03万亩,比年减少39.43万亩,减幅15.62%。

2市粮食收获面积

市粮食收获面积22年年均379.06万亩,年年。最多为年的413.48万亩,比年均面积增34.42万亩,增幅11.20%;最少为年的342.11万亩,比年均面积减36.95万亩,减幅9.95%;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71.37万亩,差幅20.83%。

市水稻收获面积22年年均305.38万亩,水稻收获面积。年至年。最多为的353.70万亩,比年均面积多48.32万亩,增幅15.82%;最少为2003年的283.77万亩,比年均面积少66.61万亩,减幅21.81%;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114.93万亩,差幅48.55%。

3市粮食总产

市粮食总产22年年均126.94万吨,年至年。最高为年的144.1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7.16万吨,增幅11.90%;最低为1986年的107.58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9.36万吨,减幅15.25%;最高年与最低年差距36.52万吨,差幅33.94%。年比年增20.19万吨,增幅18.42%。

年至年,水稻总产。根据市统计年鉴。市水稻总产22年年均113.88万吨,最高为年的125.22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1.34万吨,增幅9.95%;最低为年的100.36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3.52万吨,减幅11.87%;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24.86万吨,差幅24.77%。年比1985增0.51万吨,增幅0.48%。

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和市、县、乡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观影响,根据我调研情况。统计数字失真幅度较大。以年为例,早稻收获面积统计数字为40.0万亩,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干部估计实际面积不会超过20.0万亩。各种旱杂粮收获面积,统计数字为102.86万亩,实际面积估计不会超过60.0万亩。由于相当多的山垅田抛荒,中稻实际收获面积与统计面积亦有1/5左右的差异。

如果扣除虚报面积,粮食收获面积是粮食总产的基础。年的粮食总产和稻谷总产均比1985年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4年早稻情况和晚稻收获情况

年水稻播种244.22万亩,其中双早40.01万亩(平均亩产404公斤),根据市信息站收集各县统计。中晚稻175.13万亩,双晚39.08万亩,收获旱粮107.22万亩,其中马钤薯15.63万亩,甘茹35.8万亩,大豆27.39万亩,花生12.99万亩,玉米15.41万亩。据调查后推算,实际面积早稻和双晚面积低于20.0万亩,中晚稻面积150.0万亩左右,旱粮面积60.0万亩。

二、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情况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情况

主要采用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市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从事研究的单位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及各县的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方面在省内尚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有十余个新品种(组合通过全国与省审定。继八十年代育成汕优63威优77之后,又育成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1273汕优82等新组合,水稻区试单产水平提高8%左右。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主要有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水稻再生栽培、优质稻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甘薯、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花生、马铃薯复盖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提高市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作出了较大贡献。水稻单产20年来提高了50公斤左右,各种旱粮单产增加10%左右,超级稻单产水平普遍达到650公斤,最高的达到900公斤。

二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情况

主体为农技站。推广情况: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队伍主要由各类种业公司和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

1水稻良种复盖率达90%以上。

2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晚稻以宜优系列三系杂交稻和两优2186两系杂交稻等为代表的优质稻种植格局。

3再生稻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多年均居全省第一位。最高单产水平两季超过1300公斤。

4超级稻推广面积和单产水平全省第一。平均亩产562.99公斤,比一般杂交稻增产9%左右;年全市落实超级稻81.31万亩,建立了四个省级示范片2.0万亩。超级稻再生技术研究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被农户广泛采用。一般亩产超越600公斤,最高亩产超越800公斤。

三绿色粮食生产情况

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市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工作,发展“绿色粮食”生产是粮食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着力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优质稻的种植生产。并积极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推介优质稻内在品种特性和优势,引导农民适应粮食产业化经营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优质稻的种植。

1建设绿色食品工作网络。至年底相继成立了市、县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我市绿色食品发展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本市农产品质量平安具体状况,及时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平安工作意见》并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企业给予奖励,有效地提高了市农产品质量。年底,全市共有17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基地控制面积7800多亩,绿色食品产值16405万元。

2绿色优质稻米的种植与推广。从年起。市场收购价每50公斤比惯例品种高出15-20元,每亩可增收150-200元,深受农户欢迎。市先后引进“佳福占”等8个优质稻的品种,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确保优质稻种植年年出新,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市具有一定优质稻生产规模的有等四个县,面积分别为34483亩、64696亩、35000亩和15000亩。

3绿色优质稻米的市场建设。市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动沿海粮商到市投资建仓储粮、联合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年省内产销区粮食购销协作洽谈会上,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38000吨,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24000吨。

4绿色粮食”品牌建设。市积极扶持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大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其筹集资金,更新改造一批高档优质的精、深加工设备,拓宽优质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空间,创立本市绿色品牌产品。目前,市已有市佳源米业公司、宁化县佳穗米业公司和建宁裕芳粮食加工厂等8个企业生产的18个产品为“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企业”4个。

三、市粮食加工、贮存、流通、产供需状况

,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现状是外地生产的粮食从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当地的粮食消费。但由于我市是水稻主产区。农业人口152.33万人。全年粮食供给总量162.97万吨,其中地产粮116.25万吨。全年粮食需求总量158.53万吨,粮食消费总量119.50万吨,其中口粮消费64.48万吨,饲料用粮45.45万吨,工业用粮3.63万吨,食品用粮5.6万吨,种子用粮0.34万吨。年初各类存粮49.77万吨,年末为54.18万吨。

二粮食贮藏状况。以年为例。全市地方贮藏规模共计57000吨(市级21000吨,县级36000吨全部落实到位,远远超越了粮食平安警戒线,可以作为以丰补歉,救灾救荒,预防突发性事件的物质保证。市区落实大米储藏1000吨,确保市区粮食出现异常动摇时,大米供应不时档,不脱销。二是高度重视市县中心粮库建设,重点改造扩建市区粮库、东站粮库,仓容量分别为70001500吨。三是贮藏粮品质进一步提高,轮换各级贮藏粮20623吨,年及年产的粮食上65.5%年,全市粮食贮藏订单计划80158吨,其中省级6万吨,市本级8869吨,县级11289吨。

三订单粮食收购情况。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方便农户售粮;收购市场监督管理到位,维护稳定的农村收购市场秩序。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9463吨,其中订单收购70470吨。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5240吨,其中订单收购69769吨。截止年月,全市共料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127本,并全部通过年审。

四粮食加工情况。市积极拓宽粮食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思路。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扶持和服务,创新粮油加工骨干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以资产不纽带,组建集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综合利用粮油资源,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粮油精深加工产品,提高我市粮食品种有优质化和主食品的工业化水平,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据市粮食局年统计,全市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大米579500吨,小麦粉37500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个,资产总计7310万元,其中大米4765万元;从业人数433人。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9846万元,其中大米2513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8995万元,其中大米25451万元;利润总额413万元,其中大米301万元。加工企业中大米加工企业47个(日处理原粮100吨以下的44个,日处理原粮100-200吨的2个,日处理原粮200-400吨的1个小麦粉加工企业1个;大米总产量116274吨,其等米30156吨,规范一等米84859吨,规范二等米900吨小麦粉总产量6897吨。从业人数中,大米399人,小麦粉34人。

五粮食产销经营情况。以搞活粮源经营为重点。走出去”产销衔接方式,实施“引粮入明”工程,同时,积极组织供需见面活动,加大产销协作力度,推动产销双方在粮食经贸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几年来,省内粮食产销协作不时扩大,与沿海销区签定购销合同由2005年的25.55万吨,年提高到35万吨;与省外粮食产销协作关系不时巩固,年调入粮食8.25万吨,年提高到13.3万吨。通过产销协作平台,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建立了顺畅的产销衔接通道,增加我市优质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有效地维护我市粮食市场稳定。

四、市粮食平安生产工作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

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近年来。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和农田基本建设也均取得较大的效果,但是粮食生产却呈现逐年下滑的局面。特别是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粮豆大量调入我国,粮豆价格继续低位徘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粮食生产呈现系统性危机状态。主要表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稻播面积、粮食总产、稻谷总产均较大幅度下降(从我市粮食生产历史比拟。规划、规范、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一致。个别地方有截留经费补充办公费用的现象。

2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价格涨速过快,全劳力日工资从20-30元上升为40-60元,二年之内已近翻番。农资价格只涨不跌,生产利息提高。粮食价格仍然较低,涨幅很小,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以年中上田段亩产千斤稻谷的收入利息比拟,农民种粮的日工资为40元左右,位于农村全劳力日工资的最低位。按1000斤稻谷计算,单价0.8元,产值800元;本钱:n肥65元,p肥20元,k肥44元,农药30元,种子20元,机耕30元,农具折旧30元,合计239元;生产用工:育秧1天,整地1天,插拔秧2天,施肥与病虫防治3天,收割2天,晒谷1天,渠道和田边杂草整治2天,粮食管运卖1天,合计13天,不计地租情况下,扣除本钱,日工资仅43.15元。如遇自然灾害或气候较差年份,产量下降,日劳动工资将大幅降低。中低田段的单产更低,生产用工更多,效益更低。

由于粮食直补大部分均按承包田发放,此外。农民不种粮照样领补贴,也降低了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

3粮食生产劳动力日趋紧张。收益不高,青年农民大量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务农劳动力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种粮效益低于其他经济作物,务农劳力的投入更多的投到经济作物方面,多数农户种粮仅以保住口粮为主,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

4土地抛荒较为严重。但由于行政考核制度的制约,具体摞荒面积无法统计,估计全市摞荒面积达到10万亩。据沙县土地流转工作调查,全县摞荒面积达到8000亩左右,由于土地摞荒多发生在偏远的山垅田,调查人员难以做到逐段逐田核实,实际摞荒面积可能逾越统计面积的一倍以上。年水稻播种190万亩,复种指数仅为1.118比最高年份353.7万亩,复种指数1.6种植面积少163.7万亩,复种指数降低了0.48点。

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5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关注力下降。近年来。粮食生产已多年不被各级行政列为重要议题。除了中央强调和出台的相关政策之外,其它各级政府基本上属于口头重视。由于中央减免了征粮和粮食统购,解除了县乡镇干部在粮食生产上的压力,粮食生产已不再是县乡镇的中心工作。相当多的村干部和农民反映,现在行政领导下村检查工作已经很少到田头了粮食生产已基本上成了农户个人的事。

6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效果显著。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已是名存实亡。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水稻的其他增产技术及非主要粮食生产技术,由于在效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中科研单位与研制技术人员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几乎没有人员从事这些技术的研究,非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更新等生产技术完全采用“拿来主义”方式从外地引进。目前仅存的优势项目--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也因立项困难、投入经费少而逐步陷入困境。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存在立项难、经费少”问题。今年我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中已经没有相应的研究计划了

7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广工作举步维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市一些县、乡级农业推广部门已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多数单位部门下乡的旅差费都严重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示范与推广的工作力度、工作效果已较大幅度地落后于前十年,虽然我市杂交水稻育种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受限于人力物力的缺乏和推广网络的缺乏,科研效果的示范工作效果亦较差,许多科研效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了种业公司是现阶段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但普遍存在示范规模小、影响力弱、售后服务差等等问题,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也严重滞后。且由于种业公司的最终目的通过销售种子来获得经济利益,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只是宣传促销手段,示范推广的费用将全部作为利息计入到销售价格中,种子销售过程中转嫁到粮食生产者—-农民的头上,无形中又增加了粮食生产本钱、降低了粮食生产利润。

二粮食加工、贮存、流通、产供需方面

1需大于供将是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市乡村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短期内我市的粮食生产在总量上如未能实现大的突破情况下,需大于供将逐渐成为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必需引起足够重视。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有待提高。一是局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其中购销企业217人,缺口支付职工弥补金960万元。三是粮食流通执法队伍有员编制和经费尚未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3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发展缓慢。市大米加工企业有近百家之多,一些个体加工厂规模极小,最大企业日处理原粮200吨。且生产设备陈腐,管理营销手段简单,多数为家族式的管理,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企业分散在全市城乡的各个地方,为居民的粮食消费带来了便当,但也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造成粮油加工业发展缓慢,产品品牌效益低下,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同时,市场粮价的动摇和资金限制,原粮贮藏缺乏,也影响了加工业的发展。

五、保证我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没有粮食基础的支撑不可能持续。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广泛重视,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平安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粮食平安应包括:粮食的数量平安和粮食的质量平安。必需与时俱进,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流通和消费,根据我省情况来考虑保证粮食平安的对策和措施。省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省份,个缺粮省份,自给能力仅占50%左右,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粮食供需将是偏紧的趋势,粮食平安面临着巨大压力。

一必需把严格维护耕地。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保证粮食平安的一项临时战略目标。

已为粮食生产能力的恢复发展发明了一个很浓厚的政治环境,保证粮食生产的关键要从政策和科技两个方面保护、发展粮食生产能力。中央已就耕地保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收购维护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粮食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现在关键是如何将中央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客观实际予以及时的具体的落实。

1依法维护耕地。市能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幅度非常可观,很多农田被用于修路、盖房、办厂、植树、挖塘,稍为遥远的地段出现较大面积的弃耕抛荒,耕地实际拥有量已较大幅度地低于统计量。因此,一是必需始终把维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平安的首要政策目标,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维护政策,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维护。二是整合农田基本建设机构,统一农田基本建设规划、规范、投入,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三是组织有关业务部门专家对耕地维护现状进行一次认真严肃的检查,详细调查农田抛荒实况,真正摸清我市的耕地数量。严厉依法查处违犯耕地维护的行为,对于可供恢复粮食生产的被占耕地应责令立即恢复耕作,争取二年内我市粮食收获面积恢复到400万亩左右。四是认真总结农田流转工作经验,引导农田逐步向种粮能手集中,提高规模化集约生产能力和种粮效益水平。

2要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粮食生产是相对效益较低的基础性的弱质产业,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将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明显增强。要坚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必需尊重市场法则,使种粮有利可图。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当务之急是着手研究制定维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和措施。一要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好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二要采取政策措施降低主要农资价格,加大粮食生产机械的研制推广力度,降低粮食生产本钱,增加种粮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要根据社会物价水平,及时调整粮食维护价,确保农民种粮效益,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服务体系,改善流通设施,为农民卖粮提供便利,保证货畅其流。

3制定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中长期规划。一要继续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引进工作,继续抓好“种子工程”进一步提高优质种子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二要进一步加强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优质高产品种的增产作用。三要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的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站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四要加大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总量的内在价值量不低于10年前的总量。

4加强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已经出现以老、少、妇为主的局面,文化水平较低、实用技术掌握困难。政府应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加强对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研究的人才发展和经费投入,科研部门要面对现实,致力于农民投入少、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如粮食新品种的更新、抛秧栽培等省工省时、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

5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统合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和市、县、乡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工作,并将粮食生产的各项技术列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造就一大批年青、懂技术的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二强化粮食市场运作。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平安保证体系

强化市场运作,加强粮食储藏。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做到粮食生产供应“保面积、稳粮源、多渠道、保畅通、供得上、调得动、管得住、有保障。

1继续完善粮食贮藏政策。重新研究确定各级粮食储藏的合理规模。包括种子、饲料粮、保健品、副食品所需粮食都要列入其范围。要按照(中央贮藏粮管理条例)要求,加强和改善中央贮藏粮管理工作,确保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督促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抓紧空虚地方粮食储藏,增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责任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呈现的市场动摇打好物质基础,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他所需的粮食。

2统筹省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调节省内粮食市场服务。坚持“立足本省自已生产,余缺适时调剂”方针,根据本省粮食供需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手段,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本省余缺适时调剂,为实现本省粮食总量平衡服务。同时,要鼓励产销区之间依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合作的原则,建立临时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3创新粮食平安观。特别是如何维护主产区利益,稳定提高优质专用粮生产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和省级现代化商品基地。二是粮食贸易供应体系,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建设。三是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预警体系、社会保证体系和粮食法规体系建设。

三加强市场分析预测。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建立粮食平安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保证粮食平安的重要制度建设。目前我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相对单薄,粮食流通管理部门作为联系生产和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粮食平安预警应急系统,及时发现、判断粮食不安全状态,发出预警报,及时启动该系统应急措施,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使政府掌握保证粮食平安的主动权。

1定期分析和粮食供求市场信息。形成快速、更贴近市场的监测系统工程,提升粮食市场信息的收集、贮存能力,提高对市场动态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2完善政府粮食平安预警系统。确定调控预警指标。具体规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才干收到明显效果。特别是粮食主管部门和物价、工商、交通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粮油市场监控工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迅速有效地监控全市粮食平安状况。

3建立全省和区域性粮食应急机制。全省各地市要建立粮食平安预警应急方案和成立粮食平安应急指挥部。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并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充分发挥政府贮藏粮食、粮食风险基金以及重点粮食市场和骨干粮店、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的作用,进行调控,及时平抑粮价,稳定市场。

四深化改革。

推进粮食经营中遇到困难与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来解决。总的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精神,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激进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的要求,当前发展粮食加工。把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抓手,促进粮食加工业继续健康发展。

1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精神。编制和实施粮食加工发展规划,引导粮食加工业合理布局,渐进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根据发展规划,落实分步实施的方法和措施,纳入实施单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粮食加工企业,从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3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合同契约订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快农业行业协会建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组织,与龙头企业一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完善现有合同契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保证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的法律效力。

动员外地乡镇企业、民间能人、个私业主在园区发展粮食加工企业,4加快粮食加工的集聚地建设。立足外地资源优势。促进园区成为粮食、饲料加工企业的集聚区,并且带动相关企业发展。

五加快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

粮食是大宗的农产品,目前我省对粮食质量认证相对较少。也是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的质量平安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业投入品平安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要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维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产品,有效保证农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平安,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继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