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普知识对孩子的好处

科普知识对孩子的好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普知识对孩子的好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普知识对孩子的好处范文第1篇

许多爸爸妈妈都对“科学”这个词有所误解,不是回忆起课本里枯燥无味的各种物理公式,就是联想起艰深复杂的大部头理论著作。相对于舞蹈、书法、英语等实实在在的技能而言,“科学”对于孩子而言似乎有点虚,爸爸妈妈既感到无从下手进行培养,也不愿将学习和信仰的重心从分数技能上转移到科普实验中。然而,这条路真的对孩子更好吗?

现状:孩子被围困之下的求是之路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某教育调查小组对部分中、小学学生进行理想职业问卷的调查结果:高居榜首的职业不是“公务员”就是“商人”,而过去人们印象中崇高伟大的“科学家”职业却被孩子们远远地抛到了后面,仅仅排在“农民”和“工人”之前!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在科学日益昌明的今天,我们一向推崇的探索求是科学精神为何却越来越淡薄了呢?信仰的崩塌并非一日造成,孩子本该天生对未知世界怀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在探索科学的路上,孩子和家长同样遇到了两难困境。其一是来自社会导向的变化,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官本位”和“钱本位”无意中成为了主流价值观,家长和孩子都无法超脱其外,毕竟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和舆论氛围都不在科学之上,学科学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切切实实的好处,教他何从爱起?其二来自具体教育之困,大多数家长总觉得科学是虚无飘渺的零散知识,想教也不知从何下手,再加上学校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刻板体制,重分数、轻实践,重文理、轻科普,导致孩子从根本上觉得科学不重要、不需要。

思想指挥行动,意识决定方向,要想重新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家长必须先从重新认识科学、掌握方法入手――

指导:宝宝学科学,全脑大开发

文/刘燕嫦

科学首先是知识,但对孩子来说,科学又不仅仅是知识,它还是探索的过程。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到处都可以找到知识的水滴,孩子就像稚嫩的幼苗,只有在科学知识的灌溉下才能茁壮成长,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学科学的引路人,为他打开大千世界的探索之门――

学科学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莹莹很喜欢玩风车,在一个微风拂面的假日,她在草地上迎风奔跑,手中的风车也随之转得飞快。莹莹时而停住脚步,惊奇地看着风车慢慢停止转动,时而又突然大步奔跑,并边跑边观察风车飞速旋转。一番玩耍后,莹莹恍然大悟地对妈妈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跑得越快,风车转得越快!”莹莹发现的这个“秘密”,就是她通过亲身探索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在探索过程中,孩子获得的能力和个性养成,远远大于科学知识本身。

观察力――一个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敏锐地发现事物的特征,找到疑问,为进一步探索打下基础。反过来,在探索科学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又能够促使孩子去悉心观察、反复比较各种操作因果的不同。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中,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得到不断发展,并且开始明白:观察和比较,是探索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基础。

思维力――思考,是孩子在探索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它既来自于天性,又发展于锻炼。每一次总结都是对思考的促进,每一次实验都是对思维的考验,孩子在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渐渐领会了思考与进步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加萌发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思考的动力。

想像力――科学知识如同无数真理一样,常常隐藏于事物规律之中,并不那么容易一眼参透。也许孩子以浅薄的经验并不能马上得出结论,但他们也有天生的强项: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想像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在联想、构建和虚拟中,孩子的脑细胞已经打了无数个激灵,变得越发灵动活泛起来。

动手能力――在思考和探索中,孩子通常需要借助实际的操作,通过摆弄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方能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开始懂得世上万物因果规律。动手做实验,实践出真知,孩子的动手能力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变得强大。千万不要小看这“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它不仅能促进孩子脑部的发育,还能在科学以外的生活上给予孩子无数帮助。

怎样当好孩子学科学的引路人?

“妈妈,为什么电能发热发亮?”“空调里住着企鹅吗?”“如果我在车里跑步,能更快回到家吗?”未来世界是一个变化迅速、日新月异的世界,若没有父母对孩子的从小引导,其长大后必然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科技社会。也许我们更应该这么想:让孩子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并非是希望他成为科学家、工程师,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从而成为生活的佼佼者。

观察生活,鼓励提问――对于孩子来说,科学不是高深的数据和精密的仪器,而是每天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比如一颗种子的发芽历程。家长要做的,就是充当一个“提点”的角色,鼓励孩子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寻找奇幻变化的绝妙答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再珍贵不过的两种品质,幸福的孩子应该在期望与鼓励中,与科学相伴成长。

尊重孩子,启发思维――当宝宝要学母鸡孵蛋的时候、当宝宝要用树叶种出大树的时候、当宝宝绕到电视机后面寻找人声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宝宝的荒谬尝试呢?答案是尊重、呵护以及引导。当孩子用单纯清澈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独特的童心感受自然,便正是他的小脑袋飞速转动、思维迸发之时,睿智的家长必然会抓住良机,将孩子引入奇趣万千的科学世界。

参观场馆,善用游戏――苦于家中环境条件有限么?希望进行更多有趣的实验么?想要全方位启发孩子的科学兴趣么?随着城市的发展,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各种社会设施为孩子学科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再结合各种实验小游戏,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走进科学、爱上科学。

家园结合,重视科学――科学知识如今越来越成为幼儿园的教学之重,而与之相对的,许多家长却仍未意识到科学探索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应主动贴近幼儿教学、家园结合,端正对于孩子在学习技能和学习科学之间的天平,摈弃“科学无用论”,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毕竟从小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认真的生活态度,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实操:我家有个小小科学家

文/豆豆妈

神奇的传声筒

找来两个喝水用的纸杯,一条毛线,两个回形针,在纸杯底戳个小洞,将毛线从洞口穿过,两端毛线头朝纸杯内各绑住回形针,一个简易的传声筒就做好了。我和豆豆一人拿着一边的杯子,一个对着嘴巴讲,一个贴着耳朵听,然后再让他试试,把毛线拉直听的效果与没有拉直有什么不一样。豆豆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从中明白了深奥的科学原理:空心纸筒可以放大传递声音的作用,传声筒是震动发声的,线如果不拉直,震动不明显,声音就听不到。

鸡蛋漂浮

拿来一个鸡蛋,放在一大杯清水里,鸡蛋很快便沉下去了。怎么样才能够让鸡蛋浮起来呢?豆豆看了科学绘本后知道:加盐巴能增加浮力!为了让豆豆明白“浮力”,我们便玩起了鸡蛋漂浮实验,豆豆往杯子里不断加入盐巴,然后用筷子搅拌溶解,再放入鸡蛋,观察反应。当盐水具备了足够的浮力,把鸡蛋稳当当地托在水面上时,我再向豆豆解释鸡蛋浮起来的原理,这样他就理解得更为生动了。

颜色变变变

变色实验的材料十分简单:水粉画颜料、调色盘、毛笔、排笔,当然还有一大堆透明的瓶子。豆豆把三原色(红、黄、蓝)的颜料挤在调色盘里,再加上不同的颜色,搅一搅,拌一拌,就变出了不同的颜色。通过实验,豆豆知道了很多颜色的综合变化,如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黄+绿=草绿色等等,对他而言,颜色真能变出大千世界来呢!

纱布运水

纱布运水的实验也很简单易玩:拿两个透明的杯子,一杯装水,一杯空着。拿一条纱布,各放入杯子的两头,渐渐地,满杯子里的水就会因为纱布的毛细透析现象而运到了空杯子里。如是实验几次以后,豆豆明白了,当两杯水差不多一样高的时候,满杯子就不会再运水过来了。

其实,孩子的科学启蒙就是这么简单,做实验也不一定非得在实验室里,器材也不是非要试管、酒精灯那么专业。科学是生动的,它原本就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生活,就是孩子的科学大课堂!

借鉴:像西方孩子那样学科学

文/明 远

A篇:新闻链接

近日,美国纽约一对父子以气象气球、iPhone手机、高清摄像机和餐盒为材料,制成一艘“气球飞船”,并成功发射升空,捕捉到了壮观的太空景色,图片效果可比拟美国宇航局用望远镜相机拍摄出来的太空图。

这对父子是40岁的卢克・葛斯布勒和他7岁大的儿子迈克思。在经过数月调查和测试后,他们颇具创意地决定把载有高清相机和iphone手机的快餐盒系在探空气球上,然后将气球放飞。气球在天空飘浮102分钟后,到达离地面30.6千米的平流层上部,然后爆炸,而快餐盒则在降落伞的庇护下安全着陆。最后,葛斯布勒和儿子利用iPhone手机的GPS系统,找到了挂在树上的密封舱――快餐盒。

毫无疑问,葛斯布勒既是一位颇具创意的摄影师,又是一名优秀称职的父亲,他说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儿子一起分享并实验一些有趣的创意。“这次实验的成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7岁的迈克思在整个研究和测试的过程中,像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一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试验完成后,葛斯布勒将相机拍摄到的图片和视频片段上传至网站,立即引发轰动。对于突如其来的关注,葛斯布勒十分低调:“我只是在做一名父亲该做的事情――带领孩子用科学的方式来了解这个世界。我已经和孩子商量好,决定一起写一本书,讲述我们这次实验的前前后后,列出指导事项,相信这无论是对于感兴趣的人们,还是对于我的孩子,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B篇:科普书架

《神奇校车》系列丛书

《神奇校车》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推荐给所有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课外自然科普读物,这本全美最受欢迎的儿童自然科学图书系列以新颖活泼、好玩易懂的形式,带领孩子们畅游在浩瀚的科学领域中。

《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

这是一套引进版的儿童科普类图画书,书中的图画另类独特,行文诙谐有趣,科学知识表述得准确精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集幽默搞笑与科普知识于一体的儿童科普图书。

《男孩的冒险书》

如何把燧石打磨成箭头?如何制作隐形墨水?如何用纸来做一个水炸弹?怎么折出世界上最好的纸飞机……所有令孩子们兴奋不已的动手活动,都能在这本最有趣、最新奇和最富有创造力的玩耍手册中找到答案!

《游戏中的科学》

这本德国经典科普读物收录了400多个科学游戏,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巨大兴趣,也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培养了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一把开启科学不可或缺的钥匙。

《DK儿童百科全书》

这是一本有关知识探索的百科全书,本书内容广泛,从巨大浩瀚的星系到极其微小的细菌,从人体细胞到古代文明,打开书本就如同踏上一场惊奇的旅程,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科学,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

《孩子》观点

快乐科学,信仰重筑

文/林 嘉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每个科学家都要参与志愿服务,和孩子们一起发射火箭。无论太空总署的研究任务有多繁忙,科学家每周都会抽出时间给前来参观的学生作讲解和指导。而在国外科学教育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国家却将科学研究和科技教育分开了,学校只注重训练孩子如何考试,却不指导大家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研究中,导致孩子学科学的热情一再降低。

科普知识对孩子的好处范文第2篇

识字教学趣味识字对比识字游戏识字在多年的识字教学实践中,我欣喜地发现:在最初认识汉字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意识当中,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汉字。碧绿的禾苗,是一排排青青的汉字;绽放的鲜花,是一朵朵馨香的汉字,翩翩的蝴蝶,是一只只飞舞的汉字;摇曳的麦穗,是一株株丰满的汉字;群山巍峨,是耸立的汉字;江河滔滔,是奔腾的汉字;戈壁莽莽,是广阔的汉字;繁星闪烁,是镶满天庭的汉字……在孩子们的纯真的眼眸当中,汉字如同一个个能呼吸、会说话、会思维的朋友。于是,我引导孩子们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去识字,竟然收获了许多意外的惊喜。

一、猜编字谜,趣味识字

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字谜,编字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可利用的字谜很多,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太阳照首都――晾”;“牛走独木桥――生”;“真丢人――直”;“廿字头,口字中,北字两边分,四点下边蹲――燕”;“一家十口住草房――苦”;“大雨落在田上――雷”;“一口咬掉牛尾巴――告”;“1+1不等于2――王”又如,这学期我们班孩子们根据高字的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开嘴,小口里边藏。”创编了五个相近的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儿子不听话,耳朵拉拉长。是个郭老师的郭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个人,只有一寸长。是政府的府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两棵树,栽在石头上。是磨刀的磨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两棵树,栽在大手上。是摩托车的摩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两棵树,全被鬼砍光,是魔鬼的魔字。”

兴趣是学生识字的不竭动力。把猜字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生字学得津津有味,还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丰富、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偏旁归类,对比识字

在孩子们掌握了一定量的文字之后,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归类,这样有助于提高识记效果,让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识字的范围。如:要认识“树、松、梨、枝、柳”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得出的结论“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汉字的形声字占了总数的75%以上,它们都有很明显的归类条件,掌握好这条规律,可以轻松地辨析清楚很多形近字。

三、巧手拣择,剪贴识字

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就让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识字剪贴本”。每个周末,我要求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家里的废旧报纸,书刊杂志上的字剪贴在“识字剪贴本”上。每周一页,每页剪贴几十个字,然后和爸爸妈妈认会这些字,再给认得不清楚的字标注拼音。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就都有了一本自制的识字图书,有的孩子的“识字剪贴本”,图文并茂,粗略地数一数,每本识字剪贴本上至少都有几百个汉字。如此一来,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丰富了识字量,识字也成了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四、巧变魔术,游戏识字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有很大的帮助。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教学对学生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汉字“变魔术”游戏,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加减笔画,加减部首或变换部首等方法,让某一个汉字变成另一个汉字,如“人”变“大”,“大”变“天”,“天”变“夫”,“大”变“太”;学完“寸”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时、村、付、守”等字,一个“寸”字加上“日、木”等不同的部首,就会组成不同的汉字;学完“十”字后,加上部首可以变成“什、汁、叶”等,学生不仅初步学会了汉字的规律,而且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和美,从而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五、巧妙联想,生活识字

汉字在学生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巩固与补充,因为生活是个大课堂。比如,大街上的广告牌、路旁商店的名称、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名称、食品包装纸、饮料瓶、牙膏盒、说明书、废旧报纸、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好材料。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字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一问、查一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对漂亮的广告牌上的艺术字猜一猜,画一画,让生活教会自己更多的汉字。事实证明许多孩子用这种方法开心的学会了好多较难的字。

六、浸润书香,阅读识字

科普知识对孩子的好处范文第3篇

2007年4月, 《cookie world》杂志提议:带孩子体验来自生活的奇妙经历,学习知识、感受生活。80年代,流行一套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几乎是每个孩子必须的读本,上面什么奇怪的东西都有。小时候看得十分认真,那些定义可谓耳熟能详。

可惜过了好久之后,我才明白其中玄妙。

高中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新建好的科技馆。才发现原来很多定义都可以用一种模拟的形式来表现,真实的电流其实很美丽。

除了书本,还可以从很多地方学到知识。比如博物馆,又比如动物园。

成年之后,我们常常发现,很多知识都来自童年,那纯真的眼眸中,世界似乎更美丽,更神奇。

图书馆

孩子需要“有意思”的阅读与成长

TEXT / 于芷未

在我们现在这个充斥着视频、图像、声音的时代,孩子似乎并不缺少“玩伴”,一台电脑,一部动画,足以让他们打发掉一个晚上的时间。

年轻的父母也有更多的空闲来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孩子们却好象并不满足。

于是,我们开始重新在一页页寂静的图画和文字之间寻找幸福的心灵密码。

然而在繁华的儿童出版背后,也有不少争议,看似有益的知识宣讲解固虽然获得了家长的期盼青睐,

但是为什么不能留驻孩子的目光呢?

在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我们该为孩子准备什么样的阅读呢?

His voice 听他说……

“一个好故事可以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采访对象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一方

少年儿童出版社是一个已经有55年历史的出版社,面对新一代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不断变化的阅读口味,您认为出版界应该为他们准备什么样的图书呢?

我们主要在倡导一种“有意思的阅读”。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很茫然,因为适合孩子作为成长的养料来阅读的很少。这些年,儿童读物很繁荣,但传统的儿童文学是基于教育的文学,不过这个教育的概念有些偏狭,限于道德教育,趣味性和观赏性不够,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乃至丢掉教化的追求,最近几年时间里,我们的出版物一味迎合所谓儿童需要。比如孩子被应试教育的压迫很厉害,渴望减压,所以儿童文学一味追求轻松、搞笑。却忽视了对儿童成长密码的解码和抚摩。

少年儿童出版社倡导的“有意思的阅读”就是要“倡导天性、率真的成长”我们的出版理念是“一任天真”,落实到出书上,比较得到读者认同的主题有二,一方面是指洋溢着生命乐趣,蕴涵生命教育主题的绘本,一方面是指浸透着“天性率真”生活趣味的儿童文学。同时引导家长参与儿童文学的吸纳中去,透过亲子阅读去聆听、感受儿童成长的真实的脚步声。我们社最近推出了几套绘本,像《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就是这样设计和调度家庭阅读生活的。

您是怎么开始关注儿童文学的内在品质?

我原来做学术出版,一直研究人文主义。我觉得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人文主义的价值趋向不仅存在于学术演绎之中,儿童文学领域有更鲜活的标本,后来,因为职务的调离,来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觉得倡导、发掘童年文学中的人性,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一份质朴与温暖,是不容易的,不亚于学术层面的人道主义倡导,这片园地也同样需要人文精神,需要人文主义的滋润。

具体有什么细节的乐趣呢?

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一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兔子妈妈哄小兔子睡觉,小兔子不肯睡,要妈妈讲故事。并嚷着要兔子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就用手和脚比画着:“有这么大,这么高。”“爱到脚尖上了”、“从这里到远处的大树那么长”、“爱到小河的那边去了”……完全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故事的最后,兔子妈妈感动了,与小兔子一说心中的爱,小兔子在爱的倾诉中进入梦乡,看着睡熟的小兔子,兔子妈妈深情地说起了小兔子的语言,“孩子,我对你的爱远到月亮上,再从月亮上返回来”。多有趣呀!

两代人之间表达爱与被爱,这种表达的训练我们的家庭情境里以前是不多的。亲情的教育应该在家庭中是很自然的事。但我们往往会觉得直接的表达很幼稚,也容易肉麻。但长大之后,需要表达爱意的时候,要么木纳,要么肉麻。

这是一种温暖的、亲情的生命教育,和道德教化是完全不同的。孩子成长需要的是生命的搀扶,这种搀扶就是教育。让他体会到生命发育的过程,就像竹子拔节一样。

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图文书,这种绘本跟时下流行的图文书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好故事可以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讲小孩子的爷爷是个裁缝。用一块布做了个小棉被,小了做毯子,小了又做外套,然后又做上衣,小了妈妈说扔掉吧,结果爷爷做了背心,后来又变成手套、手帕,纽扣,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碰到困难要去想办法。一切东西都是有用的。

这个绘本画的也漂亮,画面下面有一个老鼠洞,孩子那里的蓝布头越来越小,但是老鼠洞里的蓝布头越来越多。到最后,老鼠洞里窗帘、床单、桌布都是蓝布。画家用一块蓝布给孩子展示了对生活的丰富理解和把握。

还有一本叫《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条狐狸跟踪一只外出散步的母鸡,无时不想抓它。但狐狸在路上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难,不是被钉耙扎伤,就是被蜜蜂蛰伤,最后母鸡安全抵达鸡窝,狐狸没有得逞。这个故事讲的是对生命莫测的一种把握。一个人一生中总会有个狐狸跟在你后面,但是你要大步往前走,总会平安抵达。危险是永远存在的,不要害怕。

面对孩子的作品一定要流淌着天性,一定要写孩子真实的生活。通过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孩子、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关注孩子的渴望。即不能像过去那样直白地道德说教,也不能一味地趣味迎合,追求无聊的搞笑,只教给孩子一些荒诞不经的东西。

儿童出版和文学给您的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做这个工作非常有乐趣,因为都是对内心的追求。这也是一种求真。孩子对世界有一种很特别的、真实的感受,这种真实让成年人感到自愧的。

就像一个故事里讲的,妈妈要外出买老鼠药,本意是要杀灭老鼠的,但孩子不像成人那样天然地敌视鼠类,天真地问妈妈:“买药?我们家的老鼠生什么病了呀?”这里隐藏着两个世界的价值指向,成人世界总认为老鼠是有害的,而且人对动物有制裁的权利,但孩子就不这么认为。买药一定是因为谁病了,应该表达同情和悲悯,谁对谁错?孩子对弱者的关爱才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很美好的直觉。

做出版人其实是在陪伴孩子的成长,也在发现孩子成长的秘密。孩子的生活也是成人的一面镜子。现在生活压力很大,成人世界太多的尔谀我诈、人情世故,太多的消耗,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停下来,慢慢的品位内心当中的率真是多么可爱。

我们常抱怨世界越来越荒唐,但实际上我们能够在孩子身上重拾快乐和童年的率真,只有像孩子那样率真才能保有真正的生活。

那如果给孩子们选择适合的图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最重要的是不要知识导向,最好是情感导向,非功利导向,是儿童生活导向。让孩子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生活。

知识性的内容到了他该接触到的时候自然会学到。但是在童年应该更多的感受生命、感受周围的世界,聆听自己的内心,用文学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孩子喜爱的就多接触一些,不要过分的阻碍他。

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

孩子需要的是另一种教育,一种生命的,天性的教育。什么是天性?天性就是一种没有被污染的人性。其实我们就是在守护人性当中那一点温暖的源泉,不让它过早干涸,不让它过早的被污染。

孩子是天性率真的,这才有希望。大人已经没有希望了,因为我们过度的商业化。当然这些是必要的,但是内心当中应当保持一种张力不能完全拒绝成长,但内心当中应当保持率真。

所以家长应该多从这个角度来给孩子选择图书是吗?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妈妈我有多爱你》。不要总以为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付出,其实这也是种享受。从孩子身上可以得到很多享受,孩子是这么的可爱。

那如果给孩子们选择适合的图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最重要的是不要知识导向,最好是情感导向,非功利导向,是儿童生活导向。让孩子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生活。

那国外的儿童出版是否能给国人提供一些借鉴呢?

国外的出版物,在教育理念上跟我们不同。国外的教育看重人的能力,依据的是孩子成长的规律。我们太强调和别人比,孩子学的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而国外讲究要学和他年龄相称的东西。

成年人经常用“未来”的期许压迫“当下”的孩子,比如现在不好好学习,不学钢琴,以后没有工作、没有好的前程。其实20 年以后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是完全没有办法把握的。现在急急忙忙灌输的知识上学后是一定会学到的。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早年生活太贫乏,没有儿童文学的陪伴,几乎走过一片荒漠。所以,自己觉得对孩子有一种亏欠,要让孩子多读、早读。但是不是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不是孩子需要的。孩子需要的是交流、甚至是皮肤的触摸,撒娇……这是小动物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家长却忽略了。

总之,国外的教育其实没有太高深的,就是掌握孩子身心发育的规律。像老子教导我们的那样,“顺其自然、无为而教”,这个“为”是指的不要太功利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是最大的教育。

天文馆

梦开始的地方

如今的夜空中的繁星,在城市中充斥着的人造灯光下,显得黯然失色了。那种璀璨的星空似乎只有在电影屏幕中看到。

每次走到动物园附近,都会不自觉地看一眼对面的天文馆,那球顶的建筑已经快埋没在一片高大建筑中了,但每每我都不会错过。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天象仪虚拟出的星空时的惊喜,好像被繁星所包围般的奇妙。

现在人类的脚步已经跨出了地球,或许太空时代就要来临,但不要着急,我们还是从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开始,慢慢地了解这浩瀚的宇宙空间吧。

His voice 听他说……

“我的天文情结来源于童年的星空。”

采访对象《天好者》杂志社长 齐锐

认识齐锐是一年多前去天文馆参观新馆的时候,当时聊了不少关于《天好者》杂志的事情。他自己说自己小时侯就是铁杆的“天好者”,这简直就是一个“梦想成真”的典型。带着一定程度的好奇,我再次拜访了他。

先自我介绍一下可以吗?

我现在在《天好者》杂志社工作,这是一本有将近50年历史的杂志了,能够成为她的一名编辑,我感到很自豪。我的天文情结就来源于这本曾给我启蒙的杂志。

是什么契机让你成为一名天好者的呢?

记得30 年前,我童年时的家乡小城,没有耀眼灯光的干扰,也没有电视的喧闹,每到晴天的夜晚,头顶就是那璀璨的星空。美丽的月亮、闪闪的群星,都深深吸引着我。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使我心驰神往。不知有多少次我梦中又回到那片星空下,尽情地欣赏着波澜壮阔的星河。

从事现在这份工作,和童年时候的兴趣有关吗?

从小学开始我就对星空产生了兴趣,一发不可收,至今从未间断过。那时周围没有人给我天文指导。偶然在邮局的杂志征订单中看到了《天好者》杂志,便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始每年的订阅。杂志里介绍的星空知识,我总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张漂亮的星空图片,我总是爱不释手。我最早的《天好者》杂志是1979 年的。现在我还经常拿出来翻看,儿时的情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提到天文学,给我的感觉是很专业的。小时侯你父母对你的这个爱好支持吗?

那时,父母对我的这个爱好特别支持,不但订阅杂志,还购买了星图和其他一切与天文有关的书籍。上了中学,我开始自制小望远镜,因为那年代的在市场上基本见不到望远镜,有的话也很贵。我就用硬纸卷成筒,一端按上爸爸弄来的大镜片,又拆下一些旧的放大镜片,安在纸筒的另一端,小望远镜就初步做成了。接下来一两个月的功夫就是制作支架、手动调整装置等等配件。记得随后的几年中,每天晚上只要是晴天,这个小望远镜就会陪伴我在星空下度过。我对照杂志中介绍的星星位置,逐个开始观察它们,颜色、亮度甚至形状都有不同,多么神奇!一有机会,我就拉着父母,给他们讲天上的星星,这个叫啥名,那个是啥星。简直成了个“小专家”。

你是一开始就选择了现在的这份工作吗?

到了上大学以后,我虽然学习的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不过对天文的爱好却一直情有独钟。直到前几年,终于有机会,我便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大学老师的工作,来到了我的启蒙老师――《天好者》杂志社。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工作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我所钟爱的星空,还能够接触到年轻的读者朋友们,仿佛他们就是当年的自己,正渴望着天文知识的启蒙。我想我真的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天文而工作,我感到很安心。

海洋馆

看那深深的All blue

曾经多年在幼儿园担任老师的陈微,一提到孩子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面露微笑。

当问到她是什么原因来到海洋馆工作时,她淡淡地回答只是一种偶然。

“带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虽然辛苦,但每每看到孩子看着神奇的海洋生物发出“哇”地惊叹声时,又感到由衷地开心。”对于自己的工作,让我不能仅仅用“热爱”两个字去帮她概括。

His voice 听他说……

“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

采访对象 北京海洋馆科普部科普教师 陈微

因为中国是个以内陆城市为主的国家,似乎大家对海洋还是感到很神秘,对它很好奇?

对,孩子们来参观的时候总是表现得很兴奋。但是,我觉得因为是内陆为主的国家,所以我们的海洋意识很单薄。孩子们的教科书上都写着我国国土面积是960 万平方公里,而实际上,我国还有将近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面积,这样算起来我国包括126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地。每次做讲解的时候,

我都会对孩子们说明这一点,也希望能够增加他们对这片“蓝色国土”的重视。

原来我们对海洋的关注还是太少了。那么针对这方面,海洋馆方面都做了那些工作呢?

最主要的就是针对中小学生进行关于海洋的讲座、组织科普夏令营等活动。现在,还会一些中小学的课外兴趣小组系统介绍海洋知识。另外,我们和向东小学共同编写出版了素质教育校本,已经在海淀区的中小学中进行了推广,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在全北京市进行推广。

那可以介绍一下最近海洋馆有什么活动吗?

现在我们正在组织两个专场活动。一是“中华鲟回家海洋知识大赛”,主要是希望孩子们能更多地关注海洋,关注海洋生物。另外一个是“我和海洋动物做朋友”的活动,主要是征集孩子们关于海洋的绘画和手工作品,我们也会在馆里设专门的展区来展示这些作品。我们还设想能在馆内的一面墙上做一个“快乐涂鸦”,让孩子们自由地在上面绘画,用图画来表示出他们对海洋及海洋生物的认识和喜爱。

除了告诉孩子们海洋知识和海洋动物知识,你还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告诉孩子什么?

环保的意识。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工作,让孩子们增加环保意识,保护这些珍贵的海洋生物。

你刚才提到了好多活动,那你觉得你在做那项工作的时候最感兴趣?

应该说是夏令营活动吧。虽然这是最辛苦的工作,但却是最有意思的。要陪着孩子们一起吃住,还要做很多活动,但是得到的满足确实最大的。而且,通过夏令营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也比较有实际意义。

就你看来,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应该说海豚和海狮表演最吸引他们,但鲨鱼是他们最喜欢的动物。表演很有趣味,而海中的霸王则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最后可以告诉我,你最想对孩子们说的是什么吗?

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

植物园

城市里的浪漫花园

TEXT/王雪、帆袁

城市里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和公路所包围,在金属色的包围下,我们几乎忘记了绿色的存在。

但还深刻地记着小学时学习种花的经历,当那幼小的种子渐渐发芽,然后开出美丽的花朵的一刹那,是如何地开心雀跃。

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的观感,还有守护它的那份美好心情。

Her voice 听她说……

“植物园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之园。”

采访对象 北京植物园科普部 朱老师

采访远方实在是个巧合,因为对工作人员的采访不足,所以就拉住了一个正在用数码相机拍摄草坪的游人,幸好她欣然接受了采访。

经常来植物园吗?

休息的时候,要是天气很好,就会过来。尤其是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比较频繁。北京城内里,比较“些山滴水”,大片绿色比较少见。

那你第一次来植物园是什么时候呢?

大概是上小学,学校组织春游。之后很多年,春游的时候都会来植物园。记得初中时候,三五同行的朋友伪装伤春悲秋,哼哼着自己也不太懂的“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然后便很没公德地簇拥到盛开的桃花树下摇花枝,弄得落红如雪,还双手举起大把花瓣,想学黛玉葬花。

喜欢哪个季节的植物园?

秋天。尤其是在看红叶的季节,与其去香山当人肉罐头,不如在植物园中远眺山色,还可以看看近处的秋菊。

你经常一个人来,还是和家人朋友一起来?

有时候也会和老公一起来。少年时生活在乡村的他不喜欢城市中的烦躁,也不太喜欢故宫北海颐和园承载太多历史的重压,更懒得去春节庙会摩肩接踵尘土飞扬。植物园游人虽然如织,但花遮柳隐之中,脚步可以不紧不慢,心灵可以优游自在,享受山水之乐,也成为我们共同的梦想之园。不过,他最喜欢那些植物的名称和功用,顺便告诉我他家乡的山上也有哪些植物,我呢,就把关于这些花花草草的风花雪月人物掌故告诉他,一文一理,倒也互补天成,让我们从共同的烂漫共同走向平实的婚姻。每年与植物园的约会中,就这样多了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身影。

植物园似乎是很多中小学春游必来之地,在针对这样的情况,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活动?

我们举办的讲座都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讲座,一般都会请专家来讲,内容上会比较新颖,比较有趣,来参与过的孩子会觉得比较满意。我们现在所举办的活动都是面向所有人了,不单单是儿童,而且讲座由于比较刻板,已经很少了,还是和实践相关的活动多一点。比如说我们在春节或者是暑假里面推出的一日游,有重点的带领他们参观科普馆、温室等地方,在各个馆内会有些实践的小活动。

动物园

电影院旁边的动物园

记得有一部韩国电影,叫《电影院旁边的动物园》,看似风马牛不相干,却是极为喜欢。

工作2年多之后的某一天,突然迷恋上的动物园,有空且天气良好的周末,就喜欢带上数码相机去动物园。

有时候可以看到刨花生的猴子,有时候看到爱吃甜食、还会自己开饮料瓶的棕熊,运气最好的一次是用手机拍到了不睡觉、活力十足的大熊猫。

于是动物园之于我,开始和电影院同等重要。

在我的想象中,写这个剧本的女导演一定很成熟感性、又充满童心。

对于孩子来说,动物园是这样一种存在:可爱的、凶猛的、美丽的或者灵动的生物,他们的一个不经意到举动,就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它们在提醒孩子们,这个地球上绝对不是只有人类的存在。

它们需要和人类一起,分享这片美丽的大地。

His voice 听他说……

“喜欢动物,喜欢画画,这是孩子们的共性。”

采访对象 动物园副馆长 张金国

动物园里面的动物本身就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在众多的动物中,孩子们一般对哪个动物最喜欢呢?

猴子吧,我感觉好像候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景点,毕竟猴子很可爱,很活泼,动作也很多,有的孩子到了猴山就不肯离开。除此之外,熊猫也是比较受欢迎的,除了熊猫本身的憨态可掬,我想也有一点情感在里面,毕竟那是中国的国宝。

那您喜欢什么动物呢?

熊猫。

有了这么多可爱的动物,像孩子们介绍动物的知识好像会有一定的优势?

这个是肯定的。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喜欢动物,喜欢画画,这是孩子们的共性,应该把他们这些天性激发出来,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亲近动物,亲近自然。

去年在网上有虐猫的视频遭到很多网友的抨击,同时也会有很多流浪猫、流浪狗,感觉好像人们的爱心少了,对于孩子们应该如何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呢?

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实孩子小时候都会不自觉地会喜欢小动物,心地很善良,像天使似的,大人应该在这个时候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这对孩子们的未来有好处。动物园会不会举办一些活动呢?

这个当然,今年的暑期可能会举办一个适合于孩子们的夏令营的活动,主要是让孩子能够自己参加一些照顾动物的机会,比如说可以给动物打扫卫生、喂食,并且会在

科普馆里面系统地了解到很多动物的知识,可以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动物的知识、趣闻的讲解。在这个活动中,晚上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住在动物园,感受一下晚上动物园的不同,动物的夜间习性。

让他们与动物零距离的接触?

是的,这样才能真正的让他们知道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和人一样,也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好和坏,并且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您是怎样选择动物园的工作呢?因为喜欢动物么?

应该是吧,当时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动物园已经建设到一定规模了,听工作人员会给我将很多动物的趣闻轶事,就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就选择了这个工作。

那您觉得在动物园工作的人最应该具备的是什么?

爱心和责任感,把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孩子一样的照顾,动物也是有感情和脾气的。

美术馆

孩子,需要自己发现乐趣

TEXT / 王雪ILLUSTRATION / 中国美术馆提供

“博物馆不是一个摆设,它还应当承担着公众教育的功能。”何琳说这是她今后工作的重要目标。

“我希望大家都能来美术馆,只要来参观,就能够感受到艺术的氛围。

美术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合,它的飞檐挑角是中国建筑特征,而廊柱又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典型。

在展示大厅中,从展品的陈列、到小物件的摆设都显示出设计的力量,可以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当然要完美的做到这一点,正是给我们的工作课题。”

Her voice 听她说……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采访对象 中国美术观公共教育部副主任 何琳

您能讲一下最近您正做的主要工作吗?

最近美术馆正在举办“美国艺术三百年”的展览,我在针对这一展览做一些推广活动。和少年宫等机构合作,让父母带孩子来美术馆参观。同时我们还设计名为“色彩盒子”的实验课程,让孩子们在参观过后,根据对原作的印象,在我们特别设计的作业纸上进行颜色填充。孩子们的作品都非常漂亮,有很多都超出了我的预想,非常有想象力,用色极为大胆。另外,我们在大学生中也在进行积极的推广。

您刚才好像着重提到色彩?

对,儿童对色彩非常的敏感。他们敢于使用成人不敢使的颜色,比如大片的黑。因为中国古代绘画对颜色的认识和西方差距比较大,总的来说就是不够丰富和鲜明。儿童的思维还没有受到限制,他们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也敢于将其表现出来。作为家长,应该引导鼓励孩子,让他们对艺术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孩子判断和感受。

那您能说一下,您最喜欢的颜色吗?

我喜欢中国汉代的颜色,黑和红的搭配非常大胆,饱和度很高,西方却很少使用这两个颜色的搭配。你可以看一下古代出土的那些汉锦,非常的美。

好像在我的印象里,美术馆似乎就是艺术家的殿堂,但您现在正在做的似乎是类似于教育的工作。

对。我觉得我现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育工作。博物馆不仅仅具有收藏、研究的功能,还有教育的功能。但我们在教育方面做的还不够,就连我们这个公共教育部也才成立了两年多,有很多工作还没有做。在这一点和国外的博物馆还有差距。我也到国外的博物馆和教育学院去进行参观和交流,希望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那您能介绍一下国外的博物馆教育是什么样吗?

我在美国的时候,到一家博物馆去看他们的教育课程。在课上,老师先让孩子看一幅画,然后让孩子用5 个形容词来形容这幅画。在孩子们回答之后,老师问孩子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我记得当时一个孩子回答说,这一定是宫廷中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表情是忧郁的。我当时很吃惊,没有想到孩子能够想到这样的事情。当时的感觉就是,我们实际上太小看孩子们的思考能力了。接下来老师又讲了关于这副画的历史故事,然后让孩子们随意发挥写一首小诗。但从头到尾,老师都没有讲到美术技巧等问题,仅仅是在引导孩子们在欣赏艺术,感受它所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培养孩子们的审美和思考能力。

在引导孩子思考这一点上,似乎我们的家长也做得不够好?

的确是有一定误区,很多家长都认为必须要今后从事艺术方面的专业工作才学习艺术,另外一点就是一定要画像了。但实际上,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情商、情绪、感情等方面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您在儿童时期曾经学习过绘画吗?

没有,但是学了声乐和琵琶。在我看来艺术是富有感染力的,我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对我的人格性情、处世方式、思考方式也都产生影响。

博物馆

好奇心是获得知识的动力

TEXT / 王雪

要想知道某种东西的全部,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博物馆。

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几千年进化,小到女孩子窗边的芭比娃娃,都会拥有有一座专属的博物馆,让想要了解她们的孩子去一探究竟。

His voice 听他说……

“孩子们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沉淀。”

采访对象 自然博物馆副馆长杨景成、首都博物馆说教部 吴明

很多人都在谈论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但是自然环境给人的感觉过于抽象,在这方面知识的推广上您有什么看法?

现在是计算机时代,也是多媒体时代,我们会用多媒体设备将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做成图像类的游戏,这样能够让孩子们能够明白的方式向他们介绍生态方面的知识。

除此之外还会用什么形式来介绍科普知识呢?

展览和讲座,很多人一提到讲座可能就会觉得很刻板,其实不是,我们的讲座一般都会先把对象定位在青少年,所以讲座的主讲人也会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变换很多种形式。比如说去年做了一个关于“神奇的南北极”的讲座,做讲座的专家会有针对性地做些幻灯片,会找一些神奇的动植物的图片,并且孩子们本身对南北极就充满了好奇,好奇就能够吸引到他们。

好奇在知识传播的过程里面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孩子们对他们不了解的东西就会充满好奇,就会有求知欲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向孩子们介绍动植物的知识,能够培养他们关爱动物、关爱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最近你的工作主要是什么呢?

四月份的时候会举办两个大型的展览,一个是“动物之美”,是有美国轮椅基金会主席贝林向博物馆里无偿捐献了价值一千万的动物标本,有来自非洲的,有来自美洲的,我们会根据这些标本举办一个大型展览。另外一个是植物展览,是原来一个植物展厅的改造,名字暂时为“植物改变世界”,设计的思路更多的重视生态环境的不同,里面会有更多的孩子们能够参与的活动。

并且博物馆内部设立一个书吧,一些出版社捐赠的科普书我们会免费地向孩子、家长们开放。并且设立了一个叫做“探索角”的教室,主要做一些由我们管理的业务人员针对学生们做的讲座,每个周末都会开讲,很多科普知识都会在这个讲座理想学生里面介绍。

最后扬景成说,其实孩子们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沉

淀,除了这种定期的活动之外,应该是融进孩子们的生活里。

您一直强调孩子的参与性,这些活动怎样吸引孩子们参与呢?

我们专门针对儿童举办的活动,一般都是馆内参观、馆内亲自动手实践活动,或者是馆外的探索活动,单纯由工作人员或者是专家讲讲解的活动比较少。这样的话就能够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乐趣,比如说年画的印制活动、风筝制作、编中国结这些既有讲解又和动手相结合的活动,孩子们玩得开心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这些民间工艺的由来等知识。

他们参与活动和普通的讲座之间有什么区别?

这种动手参与的活动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能够让孩子们亲自参与,不仅仅是看和听,让他们亲自制作,这样的话他通过亲身体验达到教育的目的。还有一种是户外参观的活动,主要也是注重孩子们的亲自参与,先让他们在馆内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让他们到馆外亲自去感受。

感觉上家长在引导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面好像也不是很到位?

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处境很尴尬,有一些大人们也不是很了解。我们希望在吸引孩子们参与的同时,也能够借此机会向和孩子们一起来的家长们做一些文化普及工作。我们也是希望能够让孩子们了解到历史或者文物的价值,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他们接受,然后再发展成兴趣,他们会自发地去学习。

科技馆

“罗勃特会说话吗?”

科技馆的全称是科学技术博物馆,非要把它从博物馆篇拉出来单独成篇决不是我的偏好。

在国外,科技馆被昵称为“按扭博物馆”,与其说是博物馆,还不如说是孩子们另类的“游乐场”。

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科学的趣味。

想想看,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才让我们彻底拥有了光明;贝尔发明的电话,让生活实现了远距离通话;就连小小的婴儿用品纸尿裤,都得益于美国当年的登月计划,科技的进步正不断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要培养小小发明家,就从带他去科技馆做“游戏”开始吧。

His voice 听他说……

“保持一颗好奇心。”

采访对象 中国科学技术馆辅导员 赵洋

因为最近赵洋的工作比较忙,对他的采访不得不采取电话和MSN 两种“高科技”的手段来实现。一边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他还一边在自己的移动硬盘里寻找朋友在科技馆拍摄的照片。不知道拍照是不是他的业余爱好之一。虽然没有见到面,但通过他在接受采访时的生动表述,他的形象也渐渐在我眼前成型。不知道下次去科技馆参观时,能不能听声寻人呢?

先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好吗?

负责回答观众的问题,从展品的科学原理的讲解到指给观众去餐厅的路都是我的工作。不过最主要的职责还是向观众解释展品蕴含的科学原理,以及解答观众在动手做实验时发生的问题。在国外,科技馆也称为“按纽博物馆”,在这里通过观众操作,来了解科学原理。是有很强互动性的博物馆,这一点和其他博物馆有一定的区别,不仅仅是简单的陈列藏品,还邀请观众参与其中,在游戏的同时了解了科学知识。

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罗勃特会说话吗?”有一个在科技馆里拍的电视节目中,出现了展品机器人罗勃特,在电视里它是会说话的,但实际上它不能交谈,只会指挥动作。

还记得第一次做讲解的情形吗?

第一次讲解是在观众面前做一个关于液氮的实验。第一次讲解本来就有些紧张,不巧的是,刚开始讲解时麦克又出现了问题。我不得不开玩笑说可能是液氮太冷以致电池罢工来调节气氛。接下来的讲解就顺畅了,但是这个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要特别小心才行。液氮是氮气在极低的温度下形成的液体,它的温度大约在零下196 摄氏度,我要十分小心不要让它冻伤观众,但是又要让观众能亲身体验到它的温度。尤其是小朋友们活泼好动,我得时刻注意他们的动作,提醒他们不要直接触碰容器,以免发生危险。在让观众感受完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演示,就是用液氮吹气球,分量必须要合适,否则不是气球变脆,就是气球爆炸。第一次因为不熟练而倒少了液氮,气球没有反应,好在我一面讲解关于液氮的周边知识,一面抓起另一个气球来做演示。第二个气球很争气,一下子就成功了。

记忆最深的是做什么讲解?

是在科技馆四层中国古代科技展厅的一次关于拓片的讲解。我必须西装革履地做一件“艰苦”的体力活儿,用毛刷不断在覆盖着湿宣纸的石碑上拍打,在汗流浃背的同时耐心地回答观众热情的提问。

科普知识对孩子的好处范文第4篇

冬季,是四季之一,传统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意味着风雨、湿度、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儿冬季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幼儿冬季活动1活动目标

1.了解冬天在户外工作的人,并表达他对他的尊敬。

2.知道冬锻的好处并鼓励幼儿早上起得早,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3.用对称的图案装饰冬天使用的手套。

材料及环境创设

1.要求幼儿观察谁早上起得早。

2.每人一副手大套(将粘画纸剪成手套,两层边用缝纫机缝牢),蜡笔。

3.选择好室外工作人员的观察地点。

4.动画片《不怕冷的大衣》的录像。

5.准备冬天人们冒着严寒工作的照片、图片,布置一个:“不怕冷的人”的展览。

活动流程

感知经验,观察身边早起的人和室外工作的人——激感讨论——表达情感,制作、赠送手套——产生,动画片《不怕冷的大衣》

(一)感知经验、激感

启发谈话:冬天来了,天气好冷,可是有许多人“不怕冷”,坚持早早起,有的还在室外工作。

1.冬天的早上,谁早早起。

(1)讲述家里谁起得早。

老师可以启发提问:①这几天,你在家里看到谁比你起得早?②他们起来做些什么事?

(2)讲述生活周围谁起得早。

①可提问:早上除了爸爸妈妈之外,你还知道谁起得早。可通过幼儿早上的生活环节,启发讲述,如早上点心店的阿姨,送牛奶的工人,幼儿园厨房的阿姨、

清洁工人起得早,为大家做事,真了不起。

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谈话重在了解那么多早起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激发幼儿对那些早起的人们的感谢尊敬之情。(谈话中还可穿插些

小故事,及画片)

2.谁是不怕冷的人,冬天工作在寒冷之中。

带幼儿到选定的观察地点,找找冬天里“不怕冷”的人。

(1)讲讲自己在户外的感觉。(很冷、风刮在脸上有点疼……)

(2)看看谁是冬天里不怕冷的人?他们在干些什么?(如十字路口的人民警察,在指挥交通;冬锻的人们。)

(3)尝试和“不怕冷”的人交谈。(事先作好联系)

老师带领幼儿可作简单的采访。

①你们在户外工作几小时?

②天气这么冷,为什么你们“不怕冷”?

在交谈和采访访过程中,老师应激发幼儿产生尊敬的情感。

③回到园内,可引导幼儿看看展览(师生共同收集的画片),还有谁是“不怕冷”的人?

(二)制作手套

启发谈话:天气这么冷,我们给那些“不怕冷”的人做手套吧。

1.观察幼儿带来的手套,注意两只手套对称的图案。

说明

组织观察讨论图案,应从图形、色彩、位置安排(手背装饰、手心不装饰)等方面讨论,为装饰绘制时的技能表现,扫除阻碍。

2.按自己的意愿在纸手套上装饰,注意左右对称。

3.涂上好看的颜色、涂得满、涂得深。

4.将自制的手套戴在手上,拍拍手,玩一玩。

5.谈话:鼓励幼儿将自制的手套赠送给自己觉得最了不起的人。

(三)看动画片

1.启发谈话:你想做个勇敢的不怕冷的人吗?

2.讨论:怎样才能不怕冷?

幼儿园幼儿冬季活动2一、主题名称:

幼儿园主题活动《美丽的冬天》

二、主题选择:

的原由提起冬天,大多数人的感受是寒冷,刺骨的风,一望无边的茫茫白雪,但对于孩们来说就有所不同了,滑雪、堆雪人、打雪仗,这些活动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了《美丽的冬天》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冬天的美丽与神秘,激发孩子们对冬天的热爱之情。

三、主题目标:

1.使幼儿了解冬天,学会自我的保护方法。

2.学习用自我的感受,描述冬天的特征。

3.给孩子们讲述有关雪的科普知识。

4.让孩子们欣赏冬天的绘画作品,并自己描绘心中的冬天。

5.教幼儿学会歌曲《我们滑雪多快乐》,并尝试创编歌词。

6.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冬天的童话故事。

四、主题网络图

五、教学活动方案

教育活动

一:歌曲活动《冬天的赞歌》

活动目的:

1.感受曲调的高低,学会愉快的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天眼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开办《我爱冬天》主题活动,使孩子们了解冬天的特点。

2.有关歌曲的磁带与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播放歌曲,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了,顺势自然引出对话。

老师:这首歌好听吗?

幼儿:好听老师:想不想学啊?

(二)整体感知歌曲提问:你在歌曲中听都到了什么?

分段学习演唱歌曲1.老师清唱前半段。

2.出示相关图片和播放曲调,引导孩子一句的有节奏的念出歌词。

3.通过提问,让孩子们唱出最喜欢的一句。

(三)整体学习歌曲1.老师先清唱后半段歌曲,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并播放曲子,提示幼儿年初后半段歌词,由于幼儿记忆相要困难一些,老师要有语言和动作上的暗示,以帮助幼儿熟记。

2.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如:老师领唱幼儿跟唱;你一句,我一句,并伴有动作。

(四)活动延伸美丽的冬天到了,有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在不一样的冬天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

教育活动

二:亲身感受活动《走进冬天》

活动目的:

1.通过亲自的参与,让孩子们对冬天有更深刻的认识。

2.在切身感受中,教会孩子们冬天的一些自我保护小知识。

3.通过自我感知,体会冬天的别样美。

活动准备:

1.开展《不一样的冬天》主题活动,激发孩子对冬天的兴趣。

2.讲解一些户外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兴趣出示课件-引导谈话,关于冬天的图片(雪人)老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冬天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带领幼儿,感受冬天老师:你们喜欢冬天吗?

幼儿:喜欢老师:我们去外面看看好吗?

带领孩子在就近的田野或花园中观看冬天的景色,要求孩子们形容冬天。

(三)活动延伸要求孩子们对春天和冬天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美。并要求孩子们,对自己认为最美的冬天进行描述。通过这些,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并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教育活动

三:动手活动《美丽的雪》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活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2.让孩子知道有关雪的知识。

活动准备:

1.小铁铲、胡萝卜等。

2.每个幼儿佩戴手套和围巾。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话,引发兴趣老师:你们喜欢雪吗?

幼儿:喜欢。

老师:那我们出去堆雪人吧。

(二)开始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雪人头、身子等。分配工具等一些物品,并进行关于雪的形成的知识讲解。在孩子们制作过程中用相机进行记录。

(三)指导完成老师在一旁积极的指导学生,完成各部分的制作。同时对总体的组装进行协助,但各部分的形状由幼儿自由制作,不进行限制。

(四)活动拓展:

相信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幼儿的亲自制作,一定对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活动中可以鼓励幼儿,用雪去制作一些自己想象的事物,增进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并加强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

教育活动

四:绘画活动《我心目中的冬天》

活动目的1.通过幼儿的手,画出心中的冬天,增进对冬天的热爱。

2.通过绘画,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花纸和各种颜色的彩色画笔。

2.关于冬天的美景录像和画。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兴趣首先,观看准备的录像,自然引导幼儿对冬天的想象。

通过话语自然引出活动内容。

老师:孩子们喜欢冬天吗?

幼儿:喜欢。

老师:用你们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冬天好吗?

(二)开始绘画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绘画,并走动观察孩子的绘画。

(三)讲评阶段在此阶段,老师只针对每个幼儿作品的特点进行表扬,不对画的整体进行比较,不设名次。

(四)活动延伸通过绘画,每个人都描绘出了自己心中最美的冬天。此时,老师可以让幼儿们相互观看画作,并可以鼓励互换作品。这样在互相的交流中,进一步拓展想象力。同时交流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增进友谊的过程,从小培养孩子友爱。

六、主题思路

阐述比起春天的生机勃勃,冬天有另外一种宁静的美。本主题活动,就是要通过听歌曲激发幼儿对冬天的想象,实际的亲近自然活动增进对冬天的感知与了解。冬天最有趣的事物就是雪了,通过组织与雪有关的活动,使幼儿了解一些冬天的防护小知识,培养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并增进幼儿对冬天的热爱。最后,通过描绘心中的冬天,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兴趣。

幼儿园幼儿冬季活动3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身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很多保暖的方法,通过亲身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冬天要多锻炼,鼓励幼儿不怕冷。

2、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活动过程:

一、冬天我不拍冷-(防寒)

1、讲述冬天的早上,谁早早起。

家里谁起得早,你起的早吗?

2、讲讲自己在户外的感觉。

(很冷、风刮在脸上有点疼……)

3、教师小节,激发幼儿感受不怕冷的小朋友很勇敢。

启发谈话:天气这么冷,我们用些什么给自己保暖呀?(幼儿回答)

教师出示范例手套、围巾、热水袋、头盔、口罩、外套、耳罩等。

寒从脚下起,保暖最重要。严冬腊月,我们除了准备手套、围巾、口罩、帽子等,还要注意穿上保暖性好的鞋子,多穿深颜色衣服,全方位做好防寒准备。另外,冬季多吃一些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都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4、除了一些保暖的东西,怎么样还可以让身体温暖呢?

5、我们一起来做运动让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好吗?

(播放健康操,教师和幼儿一起做体操)

二、注意防滑防冻

1、教师出示一些滑到摔跤,冬天在马路上危险的图片。

2、他们这样做对不对?那应该怎么做才对?

3、教师小结:雪天穿鞋要讲究。

路面容易结冰,不要穿皮鞋、硬塑料底鞋,穿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以防发生事故。幼儿园的各种楼梯和楼口处遇到雨水或积雪易结冰,幼儿在进出时容易滑倒摔伤,因此,应注意及时清扫楼道口的雨水或积雪,不让出口结冰。天气寒冷时,不在以上地方擦地,防止结冰,可在天气回暖时再擦。可以打雪仗,但一定不要拿雪球往同伴脸上、头上砸,以免伤到眼睛。不在楼道内打雪仗,防止将积雪带入,增加发生滑到的几率。

4、对学生提出“四个不”要求,即不在公路上玩耍,不在霜冻路面上骑小车,上下楼梯不追逐打闹等。

幼儿园幼儿冬季活动4活动目标

1.拓宽幼儿知识面,使幼儿了解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冬季温度不同,景象也不同。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回家向家长了解他们冬天在哪些地方生活过,那些地方的冬季是什么样的,收集一些照片。

2.教师了解幼儿在哪些地方过冬天,有些什么经验。

3.幼儿用书画面“冰雕”、“春城的冬天”。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论各地不同的冬天。

“我们都知道南京(指本地)的冬天有时刮冷风、有时结冰、有时下雪,树叶落了,小草枯了,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是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是一样的呢?你听过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吗?请大家谈谈,你在哪里见过冬天,那是什么样的,你还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过冬天吗?说给大家听听,带照片的就讲讲照片上的情景。”让幼儿充分发言,注意强化那些重要的描述。

2.介绍北方的冬季特征。

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冰雕”。

“这里的冬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冰雕”(因为这里冬季气温特别低,冰层很厚,几个月不化)

3.介绍春城昆明的冬季特征。

引导

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春城的冬天”,介绍昆明实际上一年到头都是春天。冬天也和春天一样,植物繁茂。郁郁葱葱,鲜花盛开,从不下雪,不结冰。人们穿着单薄。“这里有冬天吗?”

4.小结。

活动延伸

观看世界各地冬天的录象。

幼儿园幼儿冬季活动5设计背景

随着冬天的到来,孩子们发现人们的穿着有所改变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迷惑:“为什么看不到小蚂蚁出来搬食物?树上的小鸟不见了,它们都到哪去了?”孩子们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的改变产生了好奇,因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我通过活动《冬天是什么》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冬天对动物们生活习性产生的影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对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感受冬天里的快乐,了解一些动物在冬天里的特别活动。

2.理解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故事,感受冬天的快乐。

难点:知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动物过冬》,教学课件《冬天是什么》。

活动过程

1.教师:冬天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取暖呢?

吃热的东西,戴围巾、戴手套、穿棉袄、戴棉帽,烤火或用取暖器、做运动等方式取暖。

2.教师:原来,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有好多方法来取暖!但是,小动物们又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一、倾听故事《冬天是什么》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

二、理解故事,交流讨论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

2.教师:冬天,燕子、杜鹃和大雁有什么特别的活动?(飞到温暖的南方—迁移过冬)

3.教师:青蛙、小熊和蛇又有什么特别的活动?(美美地睡觉—冬眠)

4.教师:松鼠、兔子和绵羊身上出现什么特别的现象?(长出更多更厚的毛御冷—换毛过冬)

5.教师:蚂蚁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躲在窝里,不出门—躲藏过冬和储粮过冬)

6.教师:冬天里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坐雪橇、堆雪人、打雪仗)

7.教师小结。

在冬天里,小动物们就是通过迁移、冬眠、换毛、躲藏和储粮等过冬方式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8.让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动物过冬》,结束活动。

科普知识对孩子的好处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途径;策略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reading skills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Wang Yan-jing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reading is a dialogue between the students, teachers, textbook editors, text process. Teaching of reading is the basic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t is the main way of literacy, help to improve the literacy quality; comprehensive training by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ability to improve obedient, speaking and writing; allows students to obtain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by the emotional nurturing ideological inspiration, enjoy the aesthetic pleasure.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2011) proposed:" To examine the integrated feel,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reading process, to be concerned about their interest in reading and value orientation, reading methods and habit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ding surface and amount of reading,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select reading materials. "Therefore, be sure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led adhere to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hinking as the core, and the ability to target, highligh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effective way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reading skills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hrough the grasp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effective reading activities, and guidance to master reading initiatives.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Teaching reading; Pathways; Strategy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搞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多的精神食粮,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阅读手段和方法,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小学生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才干并激发其创造才能。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诸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是将书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从而构建出意义的过程。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此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语文综合素养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认清阅读能力的结构,对于认识阅读教学的目的、途径、方法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应当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认读能力是理解能力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认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促进理解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只有理解、鉴赏透彻全面深入,评价才能深刻、犀利有针对性。以下就提高阅读效果的基本途径,谈谈个人的体会和做法。

那么,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浅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1. 寓教于“的”,把握课程目标要求,使教学目标明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教育中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不只表现在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更重要的是能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能够阅读并理解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丰富其精神世界。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呢?一是要传授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要向学生随文传授有关字、词、句、段、篇(章)的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语法修辞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知识。二是要增强阅读技能。通过阅读教学教给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有所感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三是要培养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习惯,在读书时会进行圈、点、勾、画,能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四是要开发智力因素。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能在读书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五是要渗透思想教育。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 寓教于“趣”,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热爱读书

语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兴趣培养起来了不仅当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

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呢?一是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小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二是要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如教学《蓝色的树叶》时,树叶不是绿色的吗?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兴趣极浓,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三是要借助情景,导情入文。即借助一种情景的创设,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教学《操场上》一文时,让学生回忆平时我们小朋友会在操场上做些什么,借此情景,导入《操场上》一文的学习,重温在操场玩耍时的畅快。四是要游戏介入,自己体悟。即适当地介入游戏,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寓言两则》时,让学生参与游戏、演小品,使学生在游戏中自己体悟课文,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五是树立榜样,激发兴趣。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经常性地讲一些名人名家热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营养,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六是随机指导,树立典范。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3. 寓教于“乐”,开展有效读书活动,使学生喜欢读书

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是一件苦闷的事情。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为“乐”,就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但是,仅仅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寓阅读教学于有趣的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喜欢读书。

如何开展健康有益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呢?一是要训练学生“讲”。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朝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二是要组织学生“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新农村建设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家乡新貌”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学校、新希望》、《火车从我家门过》、《热闹的集镇》、《农贸市场新变化》、《文明新村》等手抄小报。三是要指导学生“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要指导学生利用各节假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四是鼓励学生“提”。常言道:“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让学生自学、讨论、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4. 寓教于“法”,指导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主动读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同时要求:“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读书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拓展。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一是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二是教育学生用好读书方法。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和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注重对阅读材料综合理解能力的培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源,常常只看看标题,意在捕捉有用信息。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三是引导学生针对性训练。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训练了创造想象力。四是要做到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参与阅读活动。

阅读能力是完成阅读的某个方面活动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阅读技能的训练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

(1)理解词语技能的训练:“词是句中最小的、能独立使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的理解不仅是识字和句子教学之间的桥梁,而且可以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对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均有重要作用。例如词意、词性等的理解以及它们的用法,在词意理解方面:可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变换句式、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语;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词语理解的方法,进行理解词语的练习。

(2)理解句子技能的训练:“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句子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训练,准确把握内容,明确训练思路,合理选择形式,切实提高句子教学效率。例如名言警句的理解;课文重点的句子的深刻含义的理解等。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或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小组合作探讨的方法理解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运用等形式积累富于意义的句子。

(3)理解段落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理顺课文的基础上,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落大意;理解段的表达形式,如承接式、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递进式、转折式。

(4)理解篇章的技能训练: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理顺课文之间的结构与思路,如总——分——总,分——总等多种结构安排:领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的写法,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