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高职教育

中高职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高职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高职教育范文第1篇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意义

(一)一体化教育、终身教育的表现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一体化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体现。真正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体化、系统化、终身化的。我国中高职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层次,有不同的功能及特色,如何让它们有效对接,并让学生们有机会进行教育层次提升,追求终身教育正是大家所关注的。

(二)促进教育公平,让中职学生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顺利实施与完善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有重大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3093所,占高中阶段总量的48%以上;中职招生人数占到普通高中阶段招生总人数的49%。中高职教育的科学的衔接可以让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不是仅凭人生中的一次抉择和经历就限制了一生的发展,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为企业及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在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围绕下,中职毕业生有一些不足,如学历较低、年纪相对较小、专业能力及文化素养不足等现实情况,这些不足不仅使中职毕业生就业受挫,而且也不利于企业与社会的发展。完善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会改变这一现状,让继续追求学业的中职毕业生们踏入高职教育的门槛,并从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成为更满足企业及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

二、课程衔接对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性

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其中课程衔接是核心,它直接关系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质量与成效,对于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技能体系、综合素质体系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国外中高职教育衔接及课程衔接方面的优秀经验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衔接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效果,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实施过渡课程(补习课程)

在德国,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必须经过过渡课程的学习。过渡课程是补习性质的,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使中职毕业生达到高中段学历标准,从而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法国与德国的模式较相似,会开设高中毕业会考补习班,目的是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够取得高中毕业会考文凭。不同专业分类分别组织高中会考,使之与不同的高校对口衔接,同时通过采取宽口径、拓展性的职业方案来实现专业对接。

(二)课程单元化、层次化、标准化

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明确了职业教育各个层次、各个专业在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应达到的标准和程度,规定了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职业能力等级、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文凭具有同等价值,在升学与就业方面具有同等效力,因此拥有职业资格也有权利接受各类高等教育。在职业资格考核过程中,实行的是学业认可、累计学分制度。并且英国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被分成数以千计的教学单元,课程的逻辑顺序强,以统一培养标准为基础,避免课程学习重复及衔接断档现象,保障了学习的连贯性,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澳大利亚与英国采用的模式类似,也认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文凭等值,采用的是“培训包”模式。“培训包”是国家认可的,用来认定和评价技能的职业标准和资格的体系,它由国家承认的培训、认定和评估技能要素组成。“培训包”是由澳大利亚国家行业咨询委员会研发的,与资格框架层层对应,相邻层级之间的内容都有联系。瑞士职业完全中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会针对性的开设这些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锻炼他们这三大方面的能力,这些关键能力是他们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具备的。

(三)一体化教学大纲、课程及技术准备计划

美国采取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学大纲或课程的衔接模式。它通过课程或大纲的直接衔接来实现课程对接。通过实施“技术准备计划”,普遍地实现中高职之间的课程对话,以整合中等及中等后职业教育,加强中、高级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对接,有效的减少了课程重复,且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俄罗斯与美国采用的模式类似。该国职业教育大纲、课程体系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且相互衔接,完成了较低层次的职教大纲、课程的学生可直接进入更高一层次学习,并按精简的大纲及课程提前完成学业。初、中、高一体化大纲包括:实施初等与中等一体化职教大纲、实施中等与高等一体化职教大纲。

(四)以学制为中心衔接,其中课程设置遵循的首要原则是逻辑体系

在日本,采用的是对口入学衔接模式。其实质是高等专门学校(类似于国内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实施“五年一贯制”来实现中高职衔接,是一种典型的以学制为中心的衔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高等专门学校学习五年,前三年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后两年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逻辑体系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该模式在中国也普遍采用。

四、国外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视内涵的衔接

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注重学历的衔接多过于注重内容的衔接,很多中职毕业生选择读中高职衔接教育大多基于能够拿到大学专科文凭,许多学校在开设中高职衔接班的时候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衔接,而一些发达国家重视的则是内容的衔接。学历衔接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面的衔接,而学习内容的衔接才是内涵式的深层衔接,而内容衔接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课程衔接。只有真正重视内容的衔接,才能形成科学的提升体系,使中高职衔接落到实处。

(二)中高职课程要合而不同,体现各自的特色

中高职课程要合而不同是指中职与高职开设的相同名称课程,内容不可以完全一样,应在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和教学目标上体现差别;而中职与高职开设的不同课程也不应完全无关或背道而驰,应体现专业整体性及相关性。我国应进一步明确中职、高职的功能,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进而进行内部资源的整合,在各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与区别,体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不同教育层次的不同教育特色,要避免中职和高职开设重复内容课程或重复技能训练等,即避免重复办学和资源浪费。

(三)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体现层次性、递进性、逻辑性、系统性

中高职课程还应在衔接上体现层次性、递进性、逻辑性、系统性。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课程内容及难度设置上一定是由易到难、由少到繁、层层递进并遵从逻辑体系原则,这样的课程设置才是符合人类的普遍认知规律的。中职毕业生进入到高职继续学习后,发现还有更多、更深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习和掌握,而且自己在中职的学习中又奠定了一定基础,他们既自信又有好奇心和积极性,对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应由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衔接标准和体系

目前国际上所采用的多为课程大纲模式、“培训包”模式、还有单元模式,都是以课程衔接作为核心。而国内的课程衔接体系还待加强,通常是由中、高职院校共同合作研发与制定课程。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在进行中高职衔接时,课程体系是不同的,甚至有很大差异,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而这样的标准对于提高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质量及效率都有重要作用。

(五)制度、法律、政策的支持

中高职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思考

高职院校希望相关合作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以文化基础课为主,少开甚至不开专业课,而中职学校根据自身生源情况,如果还像普通高中那样开设较大比重的文化基础课,造成学生对专业学习没有信心,认为还和上普通高中没多大区别,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因此而流失。结合本人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实践,谈谈自己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几点思考,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从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来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学习使毕业生具有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胜任工作的身体条件和一定的发展潜力。一般只需要具备把握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人才除须具备高等教育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外,还要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性上高于中职生:在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不仅能够熟练应用岗位工作技能、技术,还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

基于中高职培养目标的不同,所以在各自的课程体系建设上有差异,中职教育除保证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及专业课理论学习外,注重加大技能实践课的比重,侧重于培养学生特定岗位的熟练操作能力,对相关的操作原理及理论知识仅有粗略的了解,而高职教育属于技术型职业教育,是技能型职业教育的后续教育,培养学生除具有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要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因此,在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沟通与衔接。

首先要加强中高职对应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召集中高职各专业教师及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让专业教师分别对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情况进行介绍,也让中高职双方学生代表反应学生的心声及学习方面的诉求,互相了解情况之后,再来探讨如何进行课程设置,分别确定中职、高职专业课程内容、结构、难易程度、目标要求等,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中高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重脱节,出现两张皮的局面。

其次要加强中高职在对应专业选用教材方面的合作与联系,中高职各专业教师不但要对各自的专业教材特别熟悉,而且应该对中高职彼此的专业教材内容有所了解,共同探讨哪些内容适合中职阶段学习,哪些内容适合高职阶段的学习,比较简单易懂的、容易动手操作的内容应安排在中职阶段学习,有一定深度、需要进行研究探索的内容应安排在高职阶段学习,尤其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要根据由中职升人高职学习的学生实际情况,对中职阶段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方面做出指导性意见,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由高职及中职对应专业课程的老师共同编写相关教材,努力做到中高职在教材选用方面不脱节、不重复、难易适中、平稳过度。

再次要加强中高职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的交流学习,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方面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中职学校专业课老师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演示操作能力强,善于手把手式的在实训设备上进行实物教学,高职学校老师在培养学生除具有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要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和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因此高职学校老师应通过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学校过程中反应出的一些问题,很好的与中职教师进行沟通及建议性的指导。只有中高职教师在这方面加强交流,互相补充,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既有技能、技术,又可具备岗位所需的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中高职教育范文第3篇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相关研究在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形成较为成功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在我国,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起步较晚,比发达国家晚 20 年左右。1998 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沟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2000年教育部制定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 20008 号),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 20015 号),在目录及通知中,确定了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培养目标、业务范围、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到2003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至此,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才在国内得到重视并广泛展开。

2 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分析

2.1 有利因素

首先是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从 2005 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 95%以上。据《2010 年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2009 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88.1%,已经高于非“211”本科院校的就业率87.4%。在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这一就业形势无疑对中高职的发展是有利的。

其次是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200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 800 万人,大体相当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到2008 年,年招生规模已经达到 810 万人,提前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遍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在未来,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最后政策上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一是资金的投入。如“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决定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建设。除此外,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实训中心建设,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二是创新力度加大。

2.2 不利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仍处于薄弱环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2.2.1 外部不利因素

首先是对中职教育的误解。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中职教育是末流教育或二流教育,这种观点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与社会上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重高等教育轻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有关。这种观点目前虽有改变,但完全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不仅要有正确的导向,更需要强化中职教育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对中职教育的误解。

其次是生源的不足和素质不高。这一状况正是前一观念影响的直接结果,严重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正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误解或认识不足,成绩稍好的学生都尽可能上普通高中,成绩差一些的也选择直接就业。总之,很多孩子不愿就读中职学校,其结果是中职学校生源的不足和素质不高。

再次是办学条件不足。虽然中职学校资金投入在总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人均仍然很少,使得一些中职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实验实训基地难以满足基本需求。其结果只能是多安排理论知识教学,弱化实践操作,学生上岗后动手能力差,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最后是师资不足。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不足。其解决办法有二,一是由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中学教师直接承担中职教学任务,二是聘请社会上操作经验丰富但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的人员承担教学工作。这都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2.2 内部不利因素

除上述外部的不利因素外,中职学校本身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 培养目标不清楚

一是培养方向不清。中职学校培养目标主要有二:就业目标、升学目标。光有前者,就忽视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拓展性发展不利;光有后者,为了提高升学率,势必加大考试课程的深度和难度,重基础,轻实践,忽视了学生的就业目标;二者混合模式,在理论上是最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又有问题,处理不当,最后的结果就会归结到两个目标方向之一上。

二是中、高的培养目标相混不清。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对人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依据行业的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和规定来确定。二者的培养目标在规格上存在着诸如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层次性等共同特点,但也存在着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程度上不同的差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如中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高等教育相应的基本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中职教育要求学生一般只需要具备把握单项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而高职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对应工作岗位操作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

(二) 课程教学不合理

中、高职教育在衔接中,容易出现一些课程教学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在内容重复、知识脱节、理论拔高、实践弱化等。

内容重复 许多中高职院校专业名称相同的课程都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有人对一些中高职院校名称相同课程的内容进行对比后发现教学内容重复率较大,一般在30%―60%之间,个别的能达到 80%以上。

知识脱节 中高职院校的课程,特别是基础课中有知识脱节现象。如一般高职院校都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或者经济数学)等课程,而有些中职院校根本不开。以至于很多高职院校在中职学生入学后不得不组织文化基础课考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班补习文化基础课,这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高职的培养计划。

理论拔高 这主要是以升学为培养目标的中职学校存在的情况。这类中职学校过拔高理论,忽视技能的培养。这类学校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是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其原因是没有找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最佳切合点。

实践弱化 实践弱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技能的体现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中职学校鼓励学生考证,甚至把考证和实践课程设置结合起来,修改课程内容,变相改变了实践的性质。考证是不能代替实习实践的;二是一些中职学校在学生毕业最后一年或半年让学生们实践和顶岗实习,但并没有实践或实习之实,而是让学生们自行在毕业前找到工作。总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 招生考试不规范

国外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策略,规定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都可在高校注册入学,中职学校毕业生只要取得这种学历就有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资格。我国中、高职在招生模式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急待制定规范合理的考试制度,既满足中职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需要,又可以提高高职生源的质量。招生考试的合理规范,使优秀的中职毕业生都能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也是影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质量的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

3 中高职教育衔接途径分析

中高职衔接包括:“优化培养目标的衔接、优化专业设置的衔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衔接、优化教学内容的衔接、优化教学资源的衔接、优化人才成长途径的衔接、优化质量评价的衔接、优化行业指导的衔接、优化教师培养的衔接、优化校企合作的衔接”等十个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的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针对前文中对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将中高职教育衔接途径总结为“三性三型”,具体如下:

3.1 专业设置的一致性

中高职专业设置要尽量一致。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高职在增设和调整相应的专业时,要面向支柱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实现中高职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另一方面,中职的专业设置口径变宽,逐渐向高职的专业设置靠拢。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就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因此,要使中高职实现较好的衔接,就要改变以往专业划分过细的局面,特别是中职阶段要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与高职专业的对应性。总之,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提高专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2 培养目标的层次性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都是对人的职业或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的依据是行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规定。二者有一致性,又有着包含职业能力的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层次差异性。职教专家姜大源曾指出高职和中职是同一类型的教育,都姓“职”,具有相同的规律和特点,其区别是“类型中的层次”问题。

3.3 招生考试的定向性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原中职升入高职的招生办法,基本上是以笔试为主,按统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基本没有考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潜质,没有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了重知识轻技能、专业对应行业不对、中高职内容重复等违背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区域性、行业性特点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适度增加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对口招生考试,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这为在课程体系一体化之下,实施定向招生提供了政策依据。通过“知识+技能”的入学考试,选拔优秀中职学生进入高职的对口专业学习,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

3.4 课程教师的双师型

尽管“双师型”内涵和标准各有不同,但学者专家都认识到课程教师的“双师型”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贯通及培养目标确定后,高质量课程教学实施者就是课程教师,而中高职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则要求其必须是双师型的。

目前,急待加强两方面的合作和沟通。一是地方行政部门与中高职院校的合作和沟通,地方行政部门发挥统筹作用,中高职院校发挥引领作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面对区域产业的“双师型”师资建设规划和实施途径;二是中高职院校间的合作和沟通,二者应按照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类别,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研究中高职教材与内容衔接等问题,共同开展课程及其相关的基本建设。

3.5 学生实践的基地型

实践教学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最大特色。实践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仿真或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因此,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实践基地在建设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与中高职的课程体系相配套。防止盲目建设,或贪大求全,或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二是要有特色并实用。可以产学研结合,使基地在教学与实践上共享共用、共同管理的特点,使基地成为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综合得以培训的场所。

3.6 发展方向的区域型

中高职衔接是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目标的,违背这一特点的中高职衔接,注定不会成功。有时,一些国家或省级的支柱性产业,要打破职业教育资源的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实现资源整合创新,要实施跨界衔接。这样既能满足这些产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4 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中高职教育的科学、有效衔接,形成了各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如“3+1”模式、综合高中模式、“3+2或3+3”模式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对这些具体模式作分析,只谈这些模式在形成和运用中的借鉴和创新。

4.1 模式的借鉴

世界各国大都把发展职业教育看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目标,许多发达国家,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和发展职业教育,保持着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建立和完善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因此,借鉴发达国家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建立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形成和运用,有一定启示作用。

从借鉴对象上看,国外模式有:日本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芬兰及韩国模式。如职业教育曾被誉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经济腾飞、民族振兴的“秘密武器”。

从借鉴内容上看,有文凭等值衔接、通过预备教育 (专门补习或工作经历)衔接、教学大纲与内容的系统性衔接、学制一体化模式衔接等,这些衔接的代表性国家分别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

从借鉴方法上看,有梯次衔接、螺旋衔接、系统衔接。梯次衔接是将中高职教育看作低、高两个层级进行衔接,也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方式;螺旋衔接从低到高的每一次晋级,都需要学历资格和工作经验,如德国模式;系统衔接是一种体制上的衔接,如 “四年一贯制”、“五年一贯制”、“六年一贯制”等,如日本模式。

4.2 模式的创新

衔接模式不仅要借鉴,还要创新。各国建立和完善的中高职教学制度上衔接的模式,大都参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它把高中阶段教育分为学术性(3A)、技术性(3B)、技能性(3C)类,高等教育分为学术性(5A)、技术性(5B)两类。依据各类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标准,它提出3 A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5A ;3B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直入5B;由于3A、3C与5B、3B、3C与5A的课程不衔接,所以都不能直接进人高一级的教育,需要经过一个“高中后非第三级教育”――第4层次教育的补习,分别达到5B或5A的入学标准,方能进入较高层次的5B或5A的课程学习。可见,《标准分类》中对学制模式极为重视,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创新的重点也在此,前面提到的“3+1”模式、综合高中模式、“3+2或3+3”模式正是这种衔接模式创新的结果。

中高职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对口单招;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68-03

高职对口单招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为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开辟的升学通道,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高考”,是贯彻了“中、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1]精神的重要举措和积极探索。

一、“对口招生”模式的发展变迁

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始于1987年,实施过程中该考试模式经过四次重大变革。第一阶段是1997年以前的试行起步阶段,录取人数、专业和学校都相对较少,主要是推荐考试和保送两种形式。第二阶段是1998~2002年迅速发展阶段,招生人数明显增加,考试模式为“3+2”,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课和两门专业课。第三阶段是2003~2007年优化发展阶段,招生人数保持强劲势头,考试模式为“3+X+Y”。除三门文化课外,“X”为专业综合理论,“Y”为专业综合技能,总分增加到750分,但专业技能考试不列入总分。第四阶段为2008年以后,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发展,高职对口单招工作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此项考试模式在认识和执行上也出现一些偏差,没有真正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

二、“对口招生”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重形式轻内涵,对口单招考试缺乏参照

中高职教育都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有密切的共通性,中职是高职的基础,高职是中职的延伸,对口单招考试就是两者之间的立交桥,中高职的衔接直接影响到对口单招考试的运行状况。调查显示,目前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等方面衔接不当,重复率高,没有区分度,差异性不大,见图1。采用一刀切的课程设置,产生了中高职脱节和断层现象,效率低,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这种重形式轻内涵的衔接方式,使对口单招考试制度无所适从。

(二)片面强调升学率,专业教学被弱化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单独设立“对口单招预备班”,目标直指对口高考。与考试科目无关的课程被随意删减,中职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导地位被动摇,违背了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导致与原教学计划产生偏差,与考试无关的基础课和各类实训课被大量压缩,中职生升入高职后很难适应教学要求。

(三)考试效度低,专业技能考核形式化

考试效度是指一次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有效程度。只有较高的考试效度才能为对口单招考试提供科学、客观的录取依据。分析近几年的对口单招试卷,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考试应试化程度高,考试内容过于死板,试题的灵活性有待提高。而专业技能考核没有量化,出题随意性较大,各章节比例失调,规范性欠缺,命题范围狭窄,有的专业技能考试只考通用性强的项目,使专业技能考试流于形式。

(四)科目分类过细,专业设置老化

对口单招考生可报考的专业范围有限,专业更新慢,专业老化,缺少技术含量高的、新兴的专业。例如,2010年江苏省对口单招类别为15大类,这种录取方法和科目分类过细,使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就限定了其发展和就业的方向,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不利,也不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三、对口单招考试模式设计

(一)探索职教集团引领衔接考试模式

2008年,江苏省考试院对对口单招制度进行改革,成立16个专业的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下称联考委),职教集团负责牵头制定考试标准和大纲,并组织在集团内的专业技能考试。以职教集团为中高职教育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发挥职教集团的辐射作用,还能在对口单招中起到引领作用。16个联考委通过与中职学校进行广泛的交流,根据中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出人才培养模式架构,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编写具有指导作用的专业技能实训指导书,与此同时,对全省中高职实训教师进行培训,对各相关专业技能考试进行统一指导,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调整课程结构内容,完善教学评价管理机制,减少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率,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着力构建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充分体现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整体性和渗透性。

(二)建立统考平台,实现技能考试标准化

考试内容和形式是对口单招考试的指挥棒,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质量。2008年江苏省对对口单招考试进行改革试点,由各市承担的技能考试改为由全省统一进行,由16个联考委全程参与对口单招技能考试工作,如制定技能考试标准、专业综合理论大纲、考试的具体组织、专业技能考试实施等,细化各专业课目的技能考试权重内容(见表1、2、3),改革后不仅重视专业综合理论知识,还加大了专业技能考试的分量,体现高效选拔高技能人才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为考而教”的误区[2]。

(三)建立学分制,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大力开发选修课程,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适度减少必修课比例,扩大任选课的比例[3]。

中高职教育范文第5篇

理念从学术角度讲可称之为“理想”,是抽象概括的,但对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的运行管理而言,它是具体形象的,能够向所有教改人员表明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运行管理方向和目标。本项目在吸收其它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运行管理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合作共享,交融发展”的运行理念。

(1)合作共享。

合作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开放的目的。合作共享是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在运行管理上的目标方向,它要求集团内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中高职院校等成员单位在人力、物力(含科技)、财力等方面彼此相互开放,共享各种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合作共享有利于中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职教集团内部诸要素(人、财、物、时、地等)的合力,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统筹规划中高职教育的续接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与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两种教育水融深度衔接。

(2)交融发展。

交融发展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是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在运行管理上的价值要求。它要求中高职学校在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与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交互协调,通力融合,合作发展。交融发展是实现中高职教育水融深度衔接根本保证。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中高职教育交融发展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同属一个职教集团,有丰富的共享资源(人、财、物、时、地等),有便捷的研讨渠道,有共同的发展愿景等。

2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管理运作的机制

在“合作共享,交融发展”的管理运行理念的指导下,本项目试图构建“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联动协作”的管理运行机制。

(1)统一管理。

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要在一个健全完善的衔接组织体系下,统一部署,系统规划,科学安排。加强中高职教育的交融式衔接,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交融式衔接组织体系。健全完善的交融式衔接组织体系是交融式衔接的组织保障,能统一且有效调配集团的师资、设备、场地等各种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效益最大化。借助集团化办学的“合力”,统一管理,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推动中职、高职、行业和企业等各方面之间的互动合作,集中调研,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中高职续接专业、课程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

(2)分级负责。

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管理按职责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成员或个人。具体而言,集团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一般是市政府、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及相关行政部门及负责人组成)负责统一人事管理制度,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规条例等政策层面的宏观工作;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即职教集团理事会,集团常务组织)负责统一调配集团的师资、设备、场地等各种教育资源,负责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中高职续接专业等中观方面的工作;专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般是各专业产学合作分会的人员,主要由中高职相应专业的教师和行业企业专业人员组成)负责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微观方面的工作。

(3)联动协作。

其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集团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和专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三方之间的联合行动与协作;二是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校际之间及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行动与协作;三是校企(中职、高职与企业)人员之间的联合行动与协作。前两者是指组织之间的联合行动与协作,第三者是个体之间的联合行动与协作。在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管理过程中,需要多方互相协调,合作处理专业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需要各方协作处理的问题。如试点专业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条件的改善、师资互派等方面的工作虽有相关归属部门负责,但也需要各方(包括个人)协作,互相商讨与研究确定。

(4)完善共享制度。

以互利为原则,实现集团师资、设备、场地等各种教育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促进中高教育有机衔接,协调发展。

3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管理运作的方法

3.1规范化

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运行管理要有一整套完整的规范性文件或标准作指导协调衔接教育的正常运行,使方方面面融合为一个整体,并彼此协调照应。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衔接过程中不稳定性、突发性和异外因素经常存在,为此必须加强集团内行业、企业、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互动,制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加强过程调控,保证教育交融式衔接过程的规范化。一是专业设置规范化。校企统一制订中高职教育续接专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五年制职业教育交融式衔接实施办法等文件,确保专业设置的规范化。二是层级目标规范化。行业、企业、中职和高职院校等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协商、研讨,共同编制中高职教育续接专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工学结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文案,促进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各层级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教学管理规范化。校企联合制订五年制中高职教学管理及学籍衔接实施办法、毕业综合实践工作规范、课程编排与动态调整的若干规定、学分制柔性管理规定、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确保教学过程规范化。

3.2制度化

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在管理的过程中强调依规治理,主张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的理性和权威对集团成员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性实行管理。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是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规范运行的有效约束与得力保障。为此,必须以交融为目标,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促进中高职教育交融式衔接。一是完善人事制度。在集团中运行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打破单位之间人事体制的限制,在集团内各单位统一人才认定、评价、奖励标准,使人才聘任、交流更加便捷。尤其应完善人员聘任、职称评审和员工考核制度,将教师下企锻炼和工程师或技师等从事职业教育作为岗位考核与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二是完善培训制度。加强教师的实战能力培养和工程师、技师等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提升其参与交融衔接教育改革的能力。三是完善责任制度。明确集团内行业、企业、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进行交融衔接教育的责、权、利,调动各方推进中高职教育交融衔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3.3信息化

中高职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苏中;高职教育;发展;分析

江苏共有13个省辖市,一般可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目前苏中区域共有20个县(市、区),其中扬州市下辖广陵等三区一县两个县级市;泰州下辖海陵等三区及三个县级市;南通下辖崇川区等3区2县3个县级市。苏中总面积约2.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36万人,分别占江苏省面积和人口比例的20%和21%。苏中地理位置重要,三市均在长江沿岸,是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上海(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苏中高等教育的基本现状

苏中地区教育历史悠久,教育资源丰富,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良好声誉,南通市还拥有“教育之乡”美誉。发达的普通高中教育为苏中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遗憾的是苏中基础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都选报外地名牌大学,未能为本地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流生源。苏中高等教育与苏南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截至2012年底,江苏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28所,苏中地区14所,仅占全省高校总数的10.94%;本科院校2所,仅占全省4.35%;苏中在部属高校、“985”高校及“211”高校方面尚为空白。

除区域间有差距,苏中区域内高等教育同样存在一定差距。苏中三市中,扬州、南通均有本科院校,分别为扬州大学和南通大学2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但2012年以前泰州市普通本科院校尚为空白,今年才取得零的突破,2013年4月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在泰州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泰州学院”,首批设置本科专业5个,即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英语、音乐学。

二、苏中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苏中三市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总体良好。苏中高职院校共12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14.6%。苏中每百万人拥有高职院校数为0.73所,苏南每百万人拥有高职院校数为2.05所,苏北每百万人拥有高职院校数为0.53所。苏中高职教育与苏南尤其是南京、苏州、无锡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但优于苏北。从苏中拥有国家示范(骨干)和省级示范校数分析,也体现了苏南、苏中与苏北的发展梯度差别。与苏南、苏北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对比见表1。

形成独特的专业优势和特色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苏中12所高职院校在多年发展中,均形成了一定专业发展优势与特色。南通两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分别形成了以现代纺织技术、航运技术为主要特色的专业优势,拥有的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数也分别达到9~10个。位于泰州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特色,拥有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验、兽药生产与营销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以畜禽新品种、兽药开发为代表的产学研成果优势较突出。扬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以机械制造、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建筑工程、应用化工专业等为主,但各有侧重。扬州职业大学特色专业集中在机械制造、服装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秘书等九个省级特色专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化工和建筑为特色,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建筑装饰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已合并)侧重于环境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园林园艺等专业为特色,拥有工程测量技术、园林技术等省级特色专业。

表1 苏中与苏南、苏北的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对比表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运行质态的相关性分析

1.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对区域高职教育发展质态的影响分析

苏南、苏中和苏北高职教育的发展差别,证明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对高等教育投入较多;普通老百姓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改善,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更旺盛,是刺激该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较旺盛,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这既能调动家庭和民间资本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又能吸引到更多优质生源,从而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从每百万人拥有高职院校数和每万人招生数来看,苏中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虽优于苏北地区,但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区域差距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将存在进一步扩大可能,并引起欠发达地区高端人才流向苏南等发达的地区,从而制约苏中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阻碍省委省政府刚提出的推进苏色发展和整体提升要求的实现。

2.苏中高职教育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分析

由于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等原因,苏中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见表2)。南通国民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一直领先于扬州、泰州二市,2012年南通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558亿元,分别超过扬州、泰州1600亿元和1800亿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与苏中三市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相呼应。由表2可看出,南通高职院校共5所,其中4所公办高校均分别为国家示范校或省级示范校,与苏南常州、无锡2市发展水平相当,领先于扬州省示范校1所、泰州国家骨干校1所的状况。与南通相比,扬州、泰州2市经济总量和可用财力均有差距,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由于政府财力原因,或发展普通本科教育更迫切的需求,两市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尚待加强。随着扬州环境资源学院与扬州职业大学的合并、泰州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扬、泰两市的高职院校数将分别减少1所,每万人高职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均要下降,扬州、泰州两市高职教育在苏中区域内发展处于逆势的状况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表2 苏中三市2012年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对比分析表

四、结 论

1.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又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和重要支撑。苏中高职教育与苏南相比具有一定差距;苏中三市内,南通高职教育又明显领先于扬州、泰州两市,说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区域内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具有高度正相关。高等教育区域差距明显的状况如果任其发展,将对苏中尤其是扬州、泰州两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应该引起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促进苏中崛起,增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2.苏中三市各高职院校虽然均已形成一定专业发展优势与特色,但部分高职院校一方面专业优势还不明显,专业建设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尚不凸显;另一方面为追求热门专业招生人数增加,专业设置趋同和专业重复率问题仍较突出,尚未形成良好的错位竞争和特色发展的态势。这种状况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极为不利,也会影响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3.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式。苏中高职院校除了为地方经济输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以外,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地方支柱产业的服务和支撑作用虽有所显现,但还有待加强。例如扬州四大支柱产业分别为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汽车、船舶,但扬州高职院校2011年汽车类专业毕业生仅303人,占扬州当年高职毕业生的2.47%,船舶技术类毕业生则没有;2012年汽车类专业招收人数为410人,船舶技术类招收人数为45人,分别仅占当年招收人数的3.46%和0.38%,因此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专业设计,根据人才需要预测进行专业调整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邱芸.关于推进苏中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6):30-32.

[2] 周晓明,汪长柳.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化差异比较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3):94-96.

Analysis about Develop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iddle Jiangsu

WANG Wu-lin, WANG Wan-chuan

中高职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衔接问题;对策

当前已经形成的职业教育体系,其内部主要采取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这两种形式。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必然对人们的文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中职毕业生就需要进行继续深造,由岗位一线人员变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衔接是学生、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三方共赢”的新的职教模式,实行中高职衔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一、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基本模式

(1)一贯制模式即由中等职业学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在课程、管理等方面实行统筹安排、整体设计,在学校连续学习五年,毕业时可取得高等教育专科文凭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或多个中职学校与一个高职院校共同形成的衔接模式,具体有“2+3”和“3+2”两种形式。

(2)对口升学模式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依据各自的学制年限分别开展教学,部分中职毕业生在完成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业后,经过招生考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深造,毕业后获得高等学校专科文凭。

(3)直通制模式即是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前三年依据中职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然后依据学生参加技能高考的情况,选拔优秀学生升入专科,继续学习两年,若考试合格即颁发高职专科毕业证书。

(4)自主招生模式即普通高中或中职毕业生,若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即可直接被院校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

对比分析以上四种模式,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衔接工作还处于摸索期,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察方式等方面可谓百花争鸣,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循,且各种模式均有优缺点,难以说哪种模式的优劣。

二、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各类高级技术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仍有某些高等职业学校错误地认为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了提供给考不上普通高等学校的高中毕业生以学习的机会,那么在办学目标和培养目的上,高等职业教育就中职教育或与职高发生了错位,根本无法衔接。

(2)专业设置无法精准对接。我国由于教育历史等原因,高职专业数量较少,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衔接性较差。中职教育不仅专业数量多而且专业分类细,相比较而言高职的专业更少,且专业口径也相对宽泛,其中高职宽口径的专业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中高职专业设置不对应已经严重阻碍了中高职的衔接。

(3)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根据湖南省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中、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重复率达到了30%以上。由此可见这些学校还未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中、高职衔接仅仅是表面上的还不够深入,在不同层面上还未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大多数中高职学校内部缺少一定的沟通,这就造成了重复的课程内容。比如工科学校钳工实训,中职和高职院校都在做锤子,这就存在着重复的训练现象。

(4)高职招考政策不够完善。由于当前中高职教学内容并不完全一致、要求不同,而高职院校普遍还沿用着过去的教学方法和考评办法,招生考试题中文化课的比例高、难度大,相反专业技能占的比例小,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生报考的积极性。

三、中高职衔接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探索培养制度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的改革,主要表现在灵活、开放、畅通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上,创建适于职业教育人才发展的立交桥,其中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横向连接,以及职业教育内部的纵向衔接。未来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应该是内涵衔接模式,更重视一体化设计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

(二) 课程设置兼顾专业性、教育性,突出高职教育职业性

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较大问题是课程衔接的不到位,中高职之间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连接,但还没有完全实现衔接。因此,施行中高职衔接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组建课程体系,使各专业的课程一致化标准化,按要求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段实施,充分发挥中高职的办学优势,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对于技能训练,要体现延续与承接的关系,中职阶段偏重基本操作规范和方法等的培养以及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高职阶段则注重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体现出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综合性。

(三)以职业资格标准为衔接依据

中职阶段完成初级培训要求即可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完成中级培训就可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在中职读书期间参加并获得了职业技能比赛二等奖以上的学生也可视为获得了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课程以这种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相互之间即可实现衔接。同时加强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合作,使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内容得以契合,将“双证制度”作为人才评价的基本标准。

(四)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选拔和成长机制

中职升入高职的入学考试不能仅仅按照普通高考的办法,而是要依据中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考试,增加和突出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中职升入高职的考试要以淘汰形式为主,现在的高职入学考试依然是根据通识教育来进行选拔,这种方式不能对学生的技能做出充分的评价,相反高职的兴起与发展成了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推动了中职升入高职, 另一方面又削弱了中职的特点。淘汰这一模式主要是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察,考核合格学生才有机会升入高职继续学习。

湖北省对口单招的考试方式是“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理论+技能操作”,单招的专业技能考试也已经开始将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对于专业技能的考核应该将比赛成绩、实操考试、资格认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综上所述,只有在针对中高职间衔接问题上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究科学的解决方式,才能使得职业教育系统充分体现其功能,从而完成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宗保.高职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中职共同发展[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1.12

中高职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中高职教育 衔接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中高职的衔接教育模式已成定局,如何有效开展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各届有识之士在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综观这些成果,基本都是从制度等宏观层面研讨,缺乏对具体专业衔接的微观研究。本文作者试图从工作过程导向的角度探索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以期能对中高职教育的衔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衔接”本义是指事物相互连接或承接之意,“中高职衔接”意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连接或承接,为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率,以最小的教学消耗而使中高职形成递进、系统的教育关系。衔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教育体系内部的衔接[1]。

教职成〔2011〕9 号文件指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2]

二、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广西为例)

(一)教育主管部门不重视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架起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不仅解决了高职的部分生源问题,同时,也为中职学生的继续深造提供了条件,为提高全民素质创造了条件,指明了道路。但是,也仅仅是做到这一点,实质上体现了学历教育的衔接,而没有就教育质量的衔接作进一步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而是把包袱丢给了中高职院校,即便个别中高职合作院校就教育质量的衔接商谈并执行相应的教学计划,这也只是个别现象,并不能达到全区或全国中高职院校的全面衔接,真正意义上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二)形式走样,衔而不接。

据调查了解,我区中高职的衔接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既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衔接要求,合作的中高职学校也没有完整的商谈衔接情况。只有少部分合作学校就教学计划进行过简单的沟通,但都不具体要求,也没有完全执行,各自为政。据了解,对口升学的学生在中高职学习的专业课大部分都是重复的多,学生在高职相对学习轻松。据中职学校反映,他们有他们的难处,中职学生并不是全部都升入高职学校学习,他们还必须考虑中职部分学生的就业,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对学生负责。由于没有商谈具体的衔接要求,而高职院校则不明确中职的教学要求、开设课程情况,也只好按照专业建设要求开设课程,因此,也就出现了中高职开设相同课程的情况,甚至连教材都一样。

(三)各自为政,衔接困难。

由于中高职院校各自独立,自成一体,互不管辖,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特点,管理者考虑的角度不一致,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在教学改革上,各个学校会出现明显的不一样。因此,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原来以专业课程体系为结构的教学方案上的教学改革会出现较大变化。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最主要的是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形成的课程体系。基于这一点,由于各院校自身基础的不同,并不能全部开展这一课程体系的改革,因此,也就造成了部分中高职教育教学上衔接的困难。

三、中高职衔接的对策

(一)走上层路线,组织开展中高职院校衔接的研究

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主持开展本地(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研究。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等职教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制定出适合本地(区)中高教育衔接的方式、方法、政策、制度等,更深层次的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等等,制定出一套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方案,明确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中高教育衔接的领导与管理,最好是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如成立职教处。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组织开展中高职教育教学衔接研究。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由中高职专业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在研究团队中,若能有企业技术骨干参加更佳。针对专业特点,结合专业实践需要、企业的需求,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

2、开展课题研究。由课题主持人负责。首先,布置参与学校及教师开展课题调研,一是专业学校的调研,弄清楚各专业学校的基本情况、专业现状、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等;二是专业实践、企业需求的调研,弄清楚专业实践的工作流程及要求,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等。第二步,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作为指导思想,邀请企业领导、专家、技术人员、一线骨干工人、专业学校的领导、专业骨干教师等开展专题研讨,拟定出按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等,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第三步,根据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各专业学校的条件、中高职学生的特点,分解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等,从而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对接。在分解中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考虑中职不升学的学生的技能培养,让他们在中职也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

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明确中高职教育各自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之后,由中高职院校各自安排教学人员,组建一支或多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教学团队,每支团队分为中职和高职两个小组,分别落实教学团队负责人,根据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或问题,教学团队经常不定期的组织研讨,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要求,使之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不断趋于合理,从而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团队的组建可以考虑以班级为单位,将班级作为一个小型企业,班主任就是总经理(老板),各科任教师根据所教课程分别担任各部门经理,负责职责内的教学与生产、管理等。

结语:教改之路万万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职教之士群策群力,共兴职教改革发展大计,我们坚信我国的职教之路会越走越宽,实现我们职教人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