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2013年,中国政府信息化项目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三个重点开展,精细化管理与民生信息化投入持续加大,特别是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将得到政策的激励,2013年智慧城市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8亿美元,较2012年将有较大增长。电子政务应用建设的重点将转向面向公众的城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应用项目,继续构建金保二期、时空信息云平台、全民住房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三网融合、无线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工程等重点应用项目,大数据分析将在舆情监测、预防犯罪、实时决策支持等政务场景探索更多应用模式,更加关注政务公开,特别是行政审批服务与办事服务,大力推进国产化水平。基于此,IDC对2013年中国政府行业IT市场作出如下10大预测:

1. 新型城镇化和第三平台技术快速催化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方案的提出,将对新型信息技术类的技术设施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多方面促进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从国家部委层面进行全国统一布局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国家开发银行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人民币,面对政绩考核评估与国开行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将积极上报建设方案,未来几年将掀起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热潮。2013 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将有突破和创新,资金来源进一步多元化,BOT 模式越来越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将介入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商新的竞合关系出现,领导厂商将在2013 年凸显。物联网和第三平台技术的应用持续深化,云平台、大数据技术将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政府项目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创新,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2013年各地方政府将继续完善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争取中央与省级补助、各级政府分担、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和信托产品、上市募集、转让经营权、资产转让、股权转让、产业投资基金、BT与BOT等多种项目融资方式,对政府性项目实施投融资,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发挥政府资源杠杆作用。

3. 移动社交媒体成为参政问政、政务信息的重要平台。2013年,移动社交媒体将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首选渠道,在推动突发事件解决、设置公共议题、聚集社会资源、生成公共舆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推动媒介,加强社交媒体舆情的预警和监管,将是2013年出现的发展较快的产业机会。

4. 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与应用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电子政务已进入以云计算促进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集成应用的新阶段,广阔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吸引大量资本注入云计算领域。云计算相关的硬件制造、软件开发、运营服务等领域将成为重点。交通云、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建设将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云计算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将继续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5. 政府精细化管理的投入持续加大,数字城管成为热点。政府精细化管理的投入将持续加大,数字城管范围将扩大,市场规模迅速提升。国家开始在各地政府推动城市精细化考评体制,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被更多管理者重视,各地政府纷纷在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加入数字城管的内容,明确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数字城管作为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向全国普及是必然趋势。

6. 北斗国产化迎来政策密集激励,带动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2013年,北斗导航系统将带动地理信息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对政务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产生深刻影响。伴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下游行业应用的深入,地理信息产业在环保监测、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等诸多领域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需求,同时地理信息产业也会带动政府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7. 三网融合与“无线城市”目标一致,互为推动取得良性发展。2012年是三网融合的试点阶段,省网整合已基本完成,2013年中国三网融合将进入推广阶段,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加强无线城市建设,使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快速整合。无线城市、三网融合的发展目标一致,将成为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信息化领域之一,包括网络层、传输层、业务层、接入层、终端设备、监管层等层面的深度融合,支持智慧城市、民生信息化、电子政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8. 政府行业试水大数据分析,积极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与模式。2013年,政府行业将会率先试水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依赖数据和分析进行决策,进行深度挖掘、趋势分析。大数据在政府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提高管理效率、界定税收对象、政策法规制定参考、危机灾难预警、优化税率、发现弱势群体、打击违法犯罪。各省市将陆续启动大数据战略,建设政务数据中心或成立大数据研究机构。政府各部门开展数据开放试点,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一、加强权力配置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公开

(一)加强权力配置信息公开。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全面梳理市局机关依法行使的行政权力和依法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及时更新调整权责清单,并按照要求公开。除事项外,清单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专栏进行集中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行政权力调整后,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及其他有效载体上向社会公布调整后的行政权力清单。全面开展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并公布内设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等信息,全面展现市局权力配置情况。

(二)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照国务院部门制定的26个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全面梳理细化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按照《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政务公开标准化工作。2020年11月底前,在市政务公开办指导下完成编制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公开的事项可以在承诺公开的平台渠道中查阅到对应公开的信息,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三)强化政务信息规范管理。建立完善政务信息制作、获取、处理等制度,对政务信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规范管理,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动态管理机制,对于已公开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重要政务信息,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及时立、改、废,并进行动态调整更新。逐步整理形成本系统制度文件汇编,并集中统一对外公开。构建权威、信息共享、动态更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信息平台,以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文件的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降低政务信息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以政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现代化。

二、聚焦“六稳”“六保”工作加强政策解读

(四)助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扎实做好市场监管相关政策举措解读力度,特别是结合“三抓”“三早”和工业服务、消费供给、投资增长、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五项攻坚”行动,切实采用多种形式、丰富解读内容、增强传播影响、释放积极信号、营造良好舆论、抓好政策落实,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

(五)助力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紧紧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增强发展新动能、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保障改善民生、稳定外贸外资、稳住企业就业,实时保市场主体相关政策信息,解读好政策措施,发挥好工作成效。着力做好市场监管领域的政策公开,加大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的公开力度,确保政策公开透明、惠企利民。

(六)强化监督考评,提升解读质效。加强对政策解读工作的监督,着重从政策背景、决策依据、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开展解读。坚决杜绝庸俗化解读,如把“纸上写的”解读为“实际做的”、把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工作目标解读为群众已经实际享受的政策红利。市局机关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解读人”职责,带头解读政策,准确传递政策意图。同时,注重对基层一线政策执行人员开展政策解读和培训,确保实际执行环节不遗漏、不走样,增强政策解读实际效果。

三、以政务公开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七)建立涉企政策统一公开和辅导机制。围绕贯彻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涉企政策统一公开和辅导机制,通过宣传、解读和接受咨询等多种公开形式,提高市场主体对涉企政策的知晓度。切实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未完全打通、创新服务意识相对较弱等问题,保证企业及时准确了解和查询政策信息。

(八)推动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公开透明。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并向社会全面公开。围绕“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新任务新举措,加大市场准入门槛、市场公平竞争、事中事后监管、“好差评”结果、政府信用信息等信息公开力度,确保市场监管的公平公正。加强窗口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政策咨询。

四、围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政务公开

(九)及时准确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并食品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防控措施、事态进展、处置结果等信息。加强保护个人信息,应对突发事件收集的个人信息,要严格落实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管并妥善处理。综合运用政府网站、新闻会、政务新媒体和各类新闻媒体等信息渠道,全方位国家有关食品安全重大决策部署和本地区重要工作举措,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

(十)推进突发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公开。及时权威公开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监管领域信息。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食品安全事故工作,让公众实时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食品安全事故应对处置工作进展。

(十一)切实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公开和宣传培训。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依权限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食安委(市局)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工作,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执行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处置能力,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订完善,切实提升应急预案的实际效用。

五、全力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执行

(十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工作的通知》(吉政办函〔2020〕49号)通知要求,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质量,从严把握不予公开范围,对法定不予公开条款坚持最小化适用原则。按标准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按文书样本规范答复,确保答复内容合法合规、准确严谨。

(十三)加强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集中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要全部公开到位。利用市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和市场监管部门微信公众号做好信息以及政策解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完善12315热线服务,实现统一受理、解决、反馈。

(十四)提升政务新媒体建设水平。进一步理顺政务新媒体管理机制,按照“谁开设,谁主办”原则,做好开设整合、内容保障、安全防护、监督管理等工作。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明确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定位,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优势作用,不断优化、传播、互动、引导、办事等功能,统筹推进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的协调联动、融合发展,提升信息、解读回应、政民互动、办事服务的整体水平。

六、强化政务公开的各项保障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移动;电子政务;政府管理;创新

引言

移动电子政务主要是指无线通讯及移动计算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诸如手机、PDA、Wiif终端、蓝牙、无线网络等技术为公众提供服务。在公共管理领域,北京、苏州、深圳等地在2G时代对 移动政务的发展应用,已证明了移动政务的广阔前景。特别是在政府信息方面,手机媒体在移动政务中的应用更是表现出其他信息模式所不具备的优点。随 着3G时代的到来和3G新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手机媒体在政府信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建设新型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机遇。

1.移动电子政务的功能和内容

短信接收政府快报、公文提要、重要文件到达提示 ,天气预报 ,记录和查询信息库 ,普通民众也可以使用适当的权限进行申请、查询、上访等服务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地震、火灾、楼宇倒塌,紧急警示指挥中心网,手机短信、无线上网等方式实现部门移动办公、公务员即时沟通等传统电子政务无法实现的任务。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建共享,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政府实时信息,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等。

2.政府管理创新

(1)政府对内信息方式的改变

政府日常办公,手机将不再仅仅用于会议通知,手机“移动办公”使公文处理、工作安排、邮件处理、电话会议成为可能,可随时随地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 突发事件的处理上,3G手机拥有的无线视频监控功能,让我们有信心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事件现场的公安民警可用手中的3G手机,将采集到的现场信息发送到统一的突发事件处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现场情况,可实时调整对策。各个部门通过手机共享现场第一手信息,为各部门统一指挥、分工合 作提供依据,能够更有效率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

(2)政府对外信息方式的改变

目前用手机来信息的方式更多是公众“被动”接受式,公众是通过手机被告知的;而3G时代,政府信息将更多地体现其互动性、服务性和信息方式的多样性。在互动性方面,3G网络所提供的高速上网,让手机上网变得同电脑宽带上网一样便捷,可以浏览查阅各种政府公告和信息,并可以通过网站信箱,在线留言等方式同政府成员进行沟通,而Web 2 . 0时代的到来也会加速这种趋势。

(3)普及政府服务,有效解决数字鸿沟

如何消除数字鸿沟,为更多民众提供优质服务,是众多电子政务专家一直在争论的话题。提供 政府服务的各种渠道中,例如办事大厅、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电视、信息亭、呼叫中心、传真、普通邮件,无线通信网络是覆盖范围仅次于呼叫中心的。在政府 对于民众服务方面,全面普及以短信服务为代表的移动政务,是当前各种方案中投资小、见效快的最佳方案之一。

(4)实时性强,提高办事效率

相对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更便于携带,能够更好地实现随时随地处理信息。无论 是普通公众,还是政府的工作人员,移动政务实时传输信息这一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办事效率,这一点对于执法部门、应急服务部门尤其重要。北京交警已经开始使用 的移动车辆监控系统,可以拍下行驶中车辆的牌照号码,实时传输给后台系统查询这一车辆的相关信息,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措施。例如,利用这一设备协助拦截欠费 的车辆,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5)群众基础好,简单易用

拇指经济的蓬勃发展,说明以短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消费模式、通信模式已经被广大群众所接 受,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尤其是老年人,很多人对于打字、上网并不熟悉。但是,他们会发送短信。而且,电信运营商可以在手机菜单 中嵌入移动政务的程序,更加方便民众使用。

(6)容易同其它信息系统集成

这一点,是与传统语音通信进行比较。当前,利用计算机进行语音、文字互相转化的技术并不 成熟。有些地区的呼叫中心,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将语音转换为文字,成本较高。现在,我们也可以用计算机连接电话线来播打电话,但是这一做法并不普及。而短 信系统很容易与OA、ERP、CRM等系统集成,有效实现信息的传递。

(7)避免热线电话占线问题

很多政府部门的热线电话,存在占线问题。采用多中继线接入建立呼叫中心固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成本较高,很难大面积推广。短信息系统,不容易出现堵塞问题,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移动政务系统有诸多好处,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设计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身份鉴别问题

在同政府部门交流中,我们发现,身份鉴别问题在信息收集方面至关重要。例如利用短信报告 井盖丢失问题,存在少数人恶作剧的危险,工作人员赶到所谓的事发现场却发现没有问题。中国存在大量的预付费手机用户,这使得很多用户的身份无法有效识别。 除此之外,远程办公方面,利用手机操作后台系统的时候,单凭手机号码不足以鉴别操作者的身份,这包括SIM卡复制问题,也有手机借用问题。

(2)法律法规问题

法律、法规是保障信息系统良好运行的基础。与移动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包括短信的有效性问题以及短信警报系统的操作流程问题。 很多部门规定特定事宜需要领导签字,那么领导不在现场的时候发送短信传递信息是否有效,需要制订相关规定。

(3)人性化设计问题

手机屏幕的限制、短信长度的限制以及无线通信稳定性的限制,系统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系统发给用户的文字、图片应该进行优化,以方便阅读。

(4)信息安全问题

同传统政务系统比较,移动政务系统在信息安全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线数据通道的安全以及终端设备的安全问题。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实行政务公开,是进一步扩大和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我们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系统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部门实际和行业特点,制定了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以宣传发动为先导,牢固树立“敢公开才会不猜疑、真公开才能得民心,关注公开就是关心自己、就是行使自身权利,公开就是民主、公开就是监督、公开就是诚信、公开就是效率”的观念,创新举措,把政务公开作为实践“三个代表”、构建和谐交通的基础工程,作为建设勤政廉洁机关的重要举措,作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主渠道,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了高度统一。

二、政务公开工作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特点突出

在实际工作中,着力从健全和完善、规范交通系统政务公开制度着手,与时俱进、务实创新,政务公开工作实现了“五化”:一是政务公开的内容系统化。把部门的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办事依据等办事服务流程,重大决策、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管理、政策法规等日常管理工作和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使用、招投标、交(峻)工验收、竣工结算审计、工程进度和质量监控等内容分三类六个版块九个方面进行公开。二是政务公开的渠道多样化。把需要公开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按需要通过*电视台、*电子政务网、*交通信息网、*交通信息网,《*政务信息》、《*县委信息摘报》、《*时政》、《*日报》、《*交通报》、《中国建设市场招投标信息网》等媒体进行公开。三是政务公开的方式灵活化。本着因地制宜、简便易行,便于群众知情和监督的原则,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方式,对相对固定的内容,如工作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等进行长期公开;对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年度工程建设计划、重点工程进展情况、招投标情况和公路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定期进行公开;对临时性工作,如调资、评先、发展党员等,随时进行公开。四是政务公开目标责任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政务公开领导责任制度,确定了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本系统、本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政务公开负总责,将政务公开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其他重点工作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同时考核,并将其结果作为评价单位或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五是政务公开呈现制度化。建立了政务公开预审备案制度,对所有公开的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哪些内容需要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建立了政务公开档案制度,详细记录政务公开情况,做到有据可查;建立了政务公开承诺办理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理制,明确办事时限、办事质量和办事纪律,向群众公开办事程序、决策过程和办事结果,做到了有问必答、有诺必履。

三、创新载体、扩宽渠道,点面结合求实效

为促进政务公开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把交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向社会公开,利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及答复群众来信来访等途径,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先后推出了工程建设项目资格预审公示,工程建设招投标公示,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公示、评选先进公示及工程项目前置审计、工程和财务审计等。

交通局把听证程序引入到行政执法、行政调处、部门决策等工作中,我局于7月23日,组织召开了《*县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实施意见》听证会,受邀的28位听证代表就如何选择适合农村客运发展的车型、换发专段号牌、简化审批手续、申请经营农村客运线路,如何促进农村客运规范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如何体现“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行政许可模式,如何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项工作的实施,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实到交通具体工作中,做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注重实际、统筹兼顾,做到“五结合”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赛迪时代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CCID)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它致力于为政府和行业客户提供工程总集成、咨询规划、系统设计、软硬件研发、工程集成实施、IT运维、产品增值、业务流程外包的信息化建设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赛迪时代已经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三技一法”智慧城市方法论

10月20日,赛迪时代召开“智慧城市产品与解决方案”新闻会上,宣布2011年是赛迪时代的转型之年,赛迪时代定位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者”,针对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建设需求,开始面向“智慧城市”的战略转型。

赵刚介绍说,“智慧城市”战略作为赛迪时代面向未来五到十年的重大企业战略,其核心在于整合全球领先的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解决方案服务商等提供的IT产品与服务,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城市”产业链,为城市生活构筑数字神经网络,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全面提升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

赛迪时代认为,“智慧城市”的概念核心在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城市生活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赛迪时代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以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涉及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等诸多领域。将先进技术全面融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智慧城市”是一个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体系。赛迪时代在会中首次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法论――“三技一法”。“三技即以云计算、物联网、SOA等三项关键技术为核心,一法即采用‘梳子型’方法。”赵刚介绍说。梳子法即,梳子的“筋”是可组装可拆卸的智慧城市支撑平台;梳子的齿是若干个独立存在的行业应用系统,与支撑平台组装起来可形成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拆卸开可独立运行。

亚太首个指标体系和规划方法

除了“三技一法”外,赛迪时代还在亚太地区首次提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和规划方法论,并且已经具备了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程服务能力。据介绍,赛迪时代将从政府服务、人防应急、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四大领域为“智慧城市”业务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面向政府服务、人防应急、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等四大领域,赛迪时代智慧城市系列产品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赵刚说。据了解,赛迪时代在全国已经参与了超过30个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赛迪时代建成的宝鸡市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平台,成为全国首家地市级城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涉及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等关系民生的各个领域,在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部门业务管理的同时,极大便利市民社会事业信息查询服务,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数字城市项目顺利推进,北京市东城区楼宇经济智能监测系统项目得到了充分肯定,江西省通信应急指挥管理系统项目也取得成功。与此同时,赛迪时代还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湖南、陕西、河南、内蒙古、安徽等省市多个城市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些进展为赛迪时代以融合服务打造“智慧城市建设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刚表示,作为在亚太地区首次提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和规划方法论的企业,未来十年,赛迪时代将聚焦“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从产品、解决方案到运营服务的全面发展,完成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智慧城市服务企业之一。

数据库信息资源规划服务

建设智慧城市的一大重要资源是数据,经过近年来的规模建设,我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和社会公共基础信息都得到了很好的积累,但是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绝大部分被封闭在彼此隔离的“孤岛式”信息系统中,难以共享。当电子政务有新的业务需求时只能进行重复性建设,在浪费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度发展,政务信息共享的社会呼声也愈加高涨。如何整合现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甚至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赛迪时代通过对基础数据库以及在此之上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探讨,并结合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在信息资源梳理的运作机制和实现技术方面提出一种整体性的建设思路,包括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规划思路、信息资源体系结构设计、共享数据规划、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的规划设计,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资源建设思路。

记者手记

赛迪时代“智慧城市”重在应用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第6篇

一、充分认识推进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示范点创建活动,是政务公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示范点创建活动,有利于加强联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广泛、扎实地开展政务公开,提升整体工作水平;有利于在普及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

二、示范点的创建对象

建委机关、委属各单位、建委窗口;

三、示范点的创建标准

(一)政务公开示范点创建标准

1.组织保障有力。

(1)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

(2)政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的问题;

(3)政务公开工作列入目标考核、效能建设、政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评议的重要内容。

2.制度建设健全。

(1)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

(2)政务公开评议制度;

(3)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4)政务公开相关的监督、考核、奖惩、听证等制度;

(5)保密审查机制,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制。

3.公开重点突出。

(1)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向社会公开机构设置、职能、工作程序等;

(2)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

(3)规范公开内容,编制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绘制行政职权流程图。

4.公开形式多样。

(1)新闻会;

(2)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宣传橱窗;

(3)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

(4)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

(5)门户网站、网页;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机构,认真履行职责。要加强对示范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制订推进方案,选好示范点,精心指导,分步实施,积极推进我市建设行政系统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示范点创建活动。

(二)稳步推进,确保实效。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分析情况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和措施。坚持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对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动态管理,确保示范点先进性得到发挥和保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及时总结和表彰。加强对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示范点创建活动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通过交流会、现场会、表彰会等形式,总结推广示范点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据仓库;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509-02

Research of e-government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Model

LI Zhen-hua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IT, e-government has become the hot task. Data warehouse is one of important technology. This thesis primary research of e-government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model.

Key words:data warehouse; e-government

1 引言

电子政务位于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五个领域之首。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三网一库”。电子政务中较为复杂的是具有公开化、透明化、数据化以及科学化的特点的决策支持系统。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建立分析环境,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再加工,以支持政府的科学决策。

2 电子政务需要数据仓库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应用技术也比较多。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模式:政府与政府的电子政务(G to G),政府与企业的电子政务(G to B),政府与公众的电子政务(G to C),政府与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 to E)。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越来越多。如何从这些大量数据中有效地提取有用的数据信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电子政务系统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数据信息的直观罗列,而是需要一种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帮助意义上的数据信息,基本要求如下:

(1)对复杂的动态社会环境作出及时响应,要求在大量的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作为决策时参考的依据;

(2)在决策过程中,一旦需要,决策人员可以很快得到方方面面详尽的信息和情报支持,包括历史的、当前的、未来的各种信息和情报资源;

(3)支持对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数据或信息进行调阅操作,包括内部、外部或远程的数据和信息;

(4)支持对不同类型和格式的数据或信息进行操作,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信息类型;

(5)更多的政府主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辅助决策需要数据信息的支持;

(6)要求信息资源能实现充分共享与快速交流。

在电子政务中可进行数据挖掘:通过运用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可以自动发现在电子政务服务器以及浏览器日志记录上的数据信息中包含着的系统的访问模式和应用的行为模式,从而进行预测分析;通过运用文本数据挖掘及多媒体数据库挖掘改进搜索引擎的算法,提高网络数据信息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从而改善检索效果等。

基于数据仓库模型电子政务能够将其内部分散的、跨平台的数据重新组合与加工,建立数据仓库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较全面、完整的信息应用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支持政府的决策分析。

3 建立基于数据仓库模型的电子政务

根据以下拟定切实可行的基于数据仓库模型电子政务的电子政务系统:

3.1 建设基于数据仓库模型的电子政务系统

对于数据仓库的模型,可选择采用DB(源数据库)―ODS(操作数据存储)―DW(数据仓库)与DB(源数据库)―DW(数据仓库)两种模式。

基于操作数据存储(ODS)的政务系统是基于数据仓库所提出的面向主题的、全局一致的数据环境概念,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多层次的信息处理环境,并建立起DB―ODS―DW三层体系结构。

ODS作为一个中间件,一方面包含全局一致的、细节的、当前的或接近当前的数据,可以进行全局联机操作型处理;另一方面,它是一种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数据环境,而且数据量小,适合于辅助完成日常决策的数据分析处理。

在DB―ODS体系结构中,ODS的实现机制表现在记录系统定义的数据传送关系上,操作型环境中各分散的DB记录经过过滤后形成了ODS系统的记录系统,向ODS系统中提供数据。记录系统定义了原有分散DB中那些数据送到ODS,并且指明与ODS数据相应的数据表。通过ODS的定义可以把分散于应用的DB中的数据复制到ODS中去,这样原来的分散DB中的记录就形成了ODS中的面向主题的记录。

DB(源数据库)―ODS(操作数据存储)―DW(数据仓库)与DB(源数据库)―DW(数据仓库)两种数据仓库模式的差别在于:操作数据存储的数据量远远小于数据仓库;操作数据存储只保存细节数据,数据仓库保存细节数据与综合数据;操作数据存储支持记录更新,数据仓库支持装入与存取;操作数据存储用于即时决策,数据仓库用于长期趋势分析或战略决策。

3.2 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重组改造

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改造等业务改革方法相结合后,使得政府效率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流程再造把大量信息沿着电子政务逻辑相关的思路演绎、设计和应用得尽善尽美,这才使得电子政务在服务、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甚至根本性的改善。对政府行政部门来说,业务程序的改善,业务本身废弃的重新评估加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业务效率,还减轻了政府职员制作资料数据的业务负担,数据资源和局域网实现充分共享。

同时还要设置系统的高安全性。大量信息关联管理对于政府来说,安全性是主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大信息平台必须整合最好的安全方案提供平台的安全服务。包括了用户标识与鉴别、存取控制、审计、数据加密、传输加密、服务器安全等。

电子政务数据仓库建立在元数据数据库、文档和多媒体数据库、面向主题操作数据库等一系列政务资源数据库基础上,为实体政府实行全社会的电子化管理提供政务信息数据资源的采集、分析、管理、挖掘和决策支持。

4 结束语

总体上,建设基于数据仓库的电子政务将为政府带来如下的好处:为政府机关提供一个信息获取的平台;为政府机关提供统一的信息源;数据仓库解决方案,不仅从功能上,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都能适应相关决策人员需求的不断变化;为政府的各种决策分析系统提供基础的数据平台。

电子政务资源库建立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府提供各类决策分析应用,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累积。从近期看,可以建立管理系统的构建基地――数据仓库。从远期考虑,可以建立完整的管理分析应用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红璐,张真继,彭志锋. 电子政务系统概论[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

政务新媒体管理方案范文第8篇

一、通报的基本原则

重点工作通报遵循“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按照行政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坚持工作通报与工作落实相结合,加强监督与行政责任相结合。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除外。

二、通报的责任主体

*市广电局是重点工作通报的责任主体。办公室主要领导是实施重点工作通报的第一责任人。

三、通报的主要内容

*市广电局推进和完成以下重点工作,要向社会进行通报。

(一)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及实施进展情况;

(二)本部门年度工作重点及落实情况(包括重要决策、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作);

(三)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其成效;

(四)本部门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情况;

(五)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及其他应向群众通报的重要事项;

(六)省、州、市政府确定由市广电局承办的重要工作、重要建设项目的推进实施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通报的涉及市广电局的其他重点工作。

四、通报方式

采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进行通报。

(一)通过*市政务信息公开网进行通报;

(二)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三)实施在线访谈:我局将围绕应通报的重点工作,依托政府网站及相关的信息公开平台,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在线访谈活动;对不便在网站和电台上直接答复的问题,可以由部门负责人在接待日当面回答或选择其他方式回答。

五、通报程序

重点工作通报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组织实施。

本部门通报的重点工作,由市广电局按规定自行组织通报,并报市监察局、市政府办公室督办科备案;同时将工作情况每季度报市监察局、市政府办公室督办科备案。

六、通报时间

实行按季度通报,通报工作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完成,重大突发事件及时进行通报。

七、通报工作的相关要求

(一)市广电局将制定推行重要工作通报的宣传方案,组织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要按时公示通报内容,确保通报内容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二)本单位实施重点工作通报的情况,将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通报后15个工作日内将社会各界反映的意见、建议收集整理,报送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

(三)通报内容实事求是、通俗易懂,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可靠。

(四)我单位将针对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涉及的重点工作,制定通报工作实施计划。并将涉及到的通报工作实施计划及相关材料于通报前15日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并报市监察局、市政府办公室督办科备案。

八、通报工作的监督检查

(一)请市监察局加强对我局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举报、投诉、监督机制,公布投诉电话,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重点工作通报制度贯彻执行不力和不正确执行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依据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并追究纪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