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处中国西部内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年来都饱受沙尘天气的侵扰。近年来,随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总体目标的出台,按照中国“宁可牺牲GDP,也不能牺牲环境”的庄严承诺,宁夏积极投身于“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省级“十一五”规划,制定颁布了《宁夏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以不俗的表现成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试点省区,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一个样板。
为了改善西部自然环境,配合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建设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项目竣工后,将极大地缓解陕甘宁盐环定革命老区严重干旱缺水的现状,能够妥善处理省际间供水用水协议协调难度大等问题,也为盐环定流域绿化工程提供了必要的灌溉条件。这一项目的实施,引发了民间力量投入沙漠治理的热潮,宁夏伊立达沙漠农林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便是参与者之一。
2002年度,随着上海对银川对口支援工作的不断深化,原上海一达化工研究院的负责人、中科院院士陈一达先生来到银川,经多方考察并与灵武市政府积极磋商,陈院士决定在灵武市进行沙漠开发治理工作。该决定立即得到了原灵武市市长白尚成同志的大力支持。市政府在灵武市白土岗乡灵白公司以南以每亩150元的征用费批征了2250亩沙漠地,用于治理和种植。
为了便于2250亩沙漠的综合治理,陈一达院士成立了宁夏一达沙漠治理高科技公司,即宁夏伊立达沙漠农林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一达公司在法人代表刘军的带领下,统一规划、科学统筹,历时半年,斥资1210万元对沙地进行了平整,并修建了数条便于开展工作的道路。至2004年,由于多方筹措无果,该工程不得不因资金链中断而暂停。
刘军骨子里就有不服输的个性。在该工程暂停后,他将全部经历放在筹措后续开发资金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努力,终于在天津找到了合作伙伴――天津中和微科研究所。但由于该地块搁置时间较长,政府换届等多种因素,在伊立达公司进行第二次平整并购置大量树苗待栽时,当地土管部门以“该宗土地已超过国家土地法规规定的开发时间”为由,要求伊立达公司现行缴纳100万元的保证金才予以准许继续开发治理。无奈之下,伊立达公司只得放弃,2009年,公司在该地块附近从村民马明祥处重新征购了600亩沙地,经过平整治理后与北京大地亿园生态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了金谷子的试种。试种效果良好,并得到了农科院及中央党校三农研究院张虎林等诸多专家的一致肯定。
1平罗县防沙治沙工作主要做法
1.1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平罗县将防沙治沙纳入全县经济发展整体规划,成立了毛乌素沙漠沙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设立了治沙工作站,专门负责全县防沙治沙工作。对实施的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县乡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造林绿化目标责任书,并将其列入年终乡(场)考核,实施奖罚制。
1.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
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依据当地的立地条件和水资源条件进行科学分类,明确主攻方向和治理模式[1]。对固定沙丘和丘间地进行人工治沙造林,采用乔灌木混交造林,陶乐日援项目区的人工治沙造林模式为全县沙漠化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对流动沙丘进行飞播造林,主要以灌木和草种为主,成功的有庙庙湖飞播造林区、拉巴湖飞播造林区。现拉巴湖飞播造林区已建设成1 000 hm2花棒采种基地,每年可提供灌木种子5 t。同时抓住雨季进行人工模拟飞播造林,黄沙古渡1 000 hm2灌木林就是利用雨季人工模拟飞播造林成功的事例,现植被盖度已达到35%以上。对有一定盖度的固定沙丘地带进行围栏封育,保护现有植被,增加植被覆盖度。马兰花大草原通过围栏封育,满地遍开的马兰花已成为旅游业的亮点。
1.3科技治沙,提高成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治沙造林工程中,坚持科技试验与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同步进行。坚持技术指导、培训与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同步进行[2]。在治沙工程建设中推广了大苗深栽造林技术和应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树木,突出表现在日援项目区采用大苗深栽造林的树木,其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在飞播造林中应用种子保水剂包衣处理技术,种子大料化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种子出苗率。在造林季节上改变过去一季造林的传统造林方式,变一季造林为春夏秋3季造林,并在日援项目区推广夏季营养袋造林技术。对个体治沙给予技术指导,发放技术材料,举办造林技术培训班,增强了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农民的防沙治沙能力。选派人员到国内外进行防沙治沙业务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将国内外先进的治沙造林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1.4拓宽渠道,加快治理
建立利益驱动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造林治沙的积极性,全面落实加强生态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一齐上,实行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的政策长期不变,对于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沙、荒滩,鼓励面向社会承包土地使用进行治理改造。为治沙造林已见成效的企业和个人办理林权证,保护好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资形式,拓宽防沙治沙的投资渠道,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参与治沙造林的积极性。
1.5加大管护,巩固成果
加大对现有沙生植被的保护作用是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县林业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和《防沙治沙法》,不断增强群众造林、护林、爱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明确规定,严禁在沙区刨挖白茨、锁阳、甘草、麻黄等沙生植被,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林草植被的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沙区生态环境。
2存在的问题
2.1造林及管护难度大
平罗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治沙造林能否成功不仅要依靠科学的治沙造林模式,还需要有利的天气条件和一定的水源保障。由于造林区处于沙漠地带,面积大、交通不畅,车辆行驶困难,苗木需要人工运送,增加了造林难度。治沙造林面积大,沙区交通不畅,缺少水源,一旦发生火灾、病虫等灾害,无法及时有效地组织防治。
2.2资金投入不足
在治沙造林中,一些成功的治理模式,如流动沙丘先进行扎设草方格后再进行植苗造林投入较大。目前,国家在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中,人工造林补助费是4 500元/hm2,而目前市场苗木价格上涨,治沙造林难度大,投入高,资金缺乏是治沙发展的大碍。个体、公司在治沙造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了防沙治沙的步伐,但政府、业务部门给予的资金补助较少,只给予苗木的支持,缺少资金的补助,影响了其治沙的积极性。
2.3经济效益低
在治沙造林中只注重了生态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仅有的3家企业开发沙产业,种植沙生植物,开发利用面积不到666.67 hm2,以市场经济的机制刺激沙漠化治理的力度较小。
3防沙治沙工作的建议
3.1做好科学规划工作
对宜林荒沙、荒山要进行全面的调查论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规划,确定重点治理区域,集中资金,提高投资标准,应用各种先进技术,一块一块地突破,一块一块地治理,治理一块成功一块。避免造林简单粗放、成活率靠天帮忙、治沙进程缓慢、成效低等诸多弊病[3]。
3.2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治沙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有项目才能有资金做保证,要利用一切渠道多争取项目,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积极争取并实施好国家级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依托“三北四期”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项目资金,尤其要积极争取对外合作项目。
3.3建立利益驱动机制
要全面落实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治沙造林已见成效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保护好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使他们的行动自觉地由“要我治”变为“我要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造林治沙的积极性。
3.4重视造林队伍的专业化
治沙造林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务必重视专业林场的主导和示范作用。林业职工长期从事林业工作,专业素质较高,在治沙造林中,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优先支持专业林场承担重点区域造林项目,以专业林场治沙作为样板和示范,带动全民治沙。
3.5重点区域推行工程造林
将工程管理的办法引入到治沙造林中来,对一些重点、难点治沙区域,做好规划设计,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公开招投标[4]。通过市场化运作,选择专业化程度高、治沙经验丰富、有资质的队伍承包造林,进行合同制管理,限期治理达标,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责任心,有利于加快治理进程,提高治理效果,使局部沙漠化现象尽快得到扭转。
3.6因地制宜,科学治沙
要完成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历史任务,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广实用技术,开展科技试验,抓好科技培训,要将科技工作贯穿于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地制宜,综合应用,才能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确保造林成活,从而加快治沙进程。
3.7加大林区管护力度,巩固防沙治沙成果
防沙治沙工作不但是以造为主,更重要的是造管结合,才能持续发展。应坚持“一分造、九分管”的原则,加大管护力度,真正做到护林组织、护林队伍、管护制度和护林员报酬“四落实”。 加强法制宣传,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4参考文献
[1] 魏登贤,杨德福.共和盆地防沙治沙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283-284.
[2] 刘生俊.横山县防沙治沙工作之我见[J].陕西林业,2011(B10):33-34.
沙漠治理利用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尤其对我国西部地区来说尤为重要。沙漠防治利用不仅是实现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且事关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今年,“十三五”规划步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总结推广沙漠防治利用和沙区百姓脱贫致富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成为当前我国广大沙漠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时代命题。
破解这一难题的现实选择是发展沙产业。早在1984年,被誉为我国“沙草产业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大力发展沙草产业的理论,这对解决荒漠化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沙产业被钱学森称为第六次产业革命,以色列和我国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都在沙产业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
东达蒙古王集团按照钱学森院士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在内蒙库布其沙区大力发展沙产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在干旱的大漠里建成了一片片规模巨大的新绿洲。
东达蒙古王集团以“上一个项目、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为指导思想,积极创建“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三治、三生、六增”的脱贫致富之路,为乃至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沙产业提供了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第一,东达集团沙产业的发展背景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横亘南北,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8%。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七大沙漠,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也是北京沙尘暴的三大源头之一。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沙漠化已经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巨大障碍,甚至严重威胁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
源于对家乡的一份牵挂和责任,更为了改变这种恶劣的生产生存环境。1991年,东达蒙古王集团创始人赵永亮辞去公职,1993年创建了东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1996年组建了东达蒙古王集团。1998年收购了停产多年的达拉特旗造纸厂,组建了东达纸业公司。同年还组建了东达生态公司、库布其沙漠研究所、高产绒山羊育种研究所、生态研究建设基地,拉开了以山羊绒制品、造纸产业为龙头,推动生态建设、沙柳治沙、发展沙产业扶贫的“二次创业”序幕。1999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业技术专家。由于对沙柳特性研究见解独到,赵永亮成为接受钱学森院士亲自指点、践行沙草产业理论并用产业拉动扶贫、取得重大成功的第一位企业家。
从1998年开始,企业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在福源泉、中和西乡、永隆泉开发建设了30万亩沙柳种植基地,在福源泉基地修建了油路、砂石路、机电井、喷灌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井田路林”四配套。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总投资4.05亿元在黄河一级支流10条孔兑区域内,建立了32个库布其沙漠沙柳综合治理区和50多个舍饲绒山羊养殖基地,带动种植了近300万亩沙柳,据估计辐射带动了1000万亩的沙柳种植。东达纸业公司,一期建成年产10万吨的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产值达3.2亿元,农牧民增收6000多万元。
2001年,赵永亮与时任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郝诚之同志得到了钱学森的书面回信:“看了你们的材料,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钱学森的高度评价更加增强了赵永亮发展沙产业、进行产业扶贫的信心、勇气和决心。
第二,东达集团的创新实践与主要做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达蒙古王集团把生态建设与发展林沙产业作为“二次创业”目标,坚持“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遵循市场化、可持续、长链条、无废弃的原则,不断延伸产业链,在库布其沙漠展开了大规模的沙漠生态治理与沙草产业循环经济实践活动。在创建沙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同时,东达集团还创建了“生态移民扩镇、产业拉动扶贫”的扶贫新模式。其核心内容是:
“种养加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有机光伏、生态产业化扶贫”。将基地、农民、企业、市场等各个主体有机结合,在生态链、生物链、产业链、产品链上做文章,最终实现经济效益迭加和产业拉动扶贫的目标。
生态扩镇移民。围绕“集中发展,收缩转移”战略目标,投入扶贫资金10亿元,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建设东达生态扶贫新村。新村将建设现代化物流、运输、服务园区,特色种植养殖生态农业园区,新型能源工业园区,公共设施园区,民俗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等5大园区,最终建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的大型生态集镇,将散居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吸引、集中过来,同时打造出600平方公里的生态自然恢复区。这对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改造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獭兔养殖是新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是移民脱贫致富的核心支柱。目前已建成标准獭兔养殖户800多户,移民户500多户,公司为养殖户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系列化服务,使入住村民年收入可达5至10万元。
产业拉动扶贫。内蒙古的地理特点适合种植沙柳,而沙柳三五年必须平茬,平茬下来的沙柳主干是造纸的上等原料,细枝柳条又是牛羊兔的上佳饲料。为此,他们投资29亿元在库布其沙漠开发300万亩沙柳种植,由此辐射带动周边1200多万亩沙地种植沙柳,同时投资3亿元收购造纸厂,增设先进设备,实施林纸一体化沙柳造纸产业化项目,使项目区内3个旗县20多个乡镇12万农牧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25万只舍饲绒山羊基地,形成了沙产业种、养、加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真正走上了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在沙漠、沙地上先进行种植是农业型沙产业的基础和主体。
1.种树。一是经济林,以松柏树为主的乔木经济林;以垂柳、垂榆、紫槐、金银木、火炬、丁香、玫瑰、连翘等灌木半灌木药用林为主的观赏林;以苹果、梨、桃、葡萄、文冠果、桑树、山杏、卫茅、珍珠梅等为主的花果林。二是用材林,有沙柳、竹柳、旱柳,本土杨柳树。
2.种草。种植苜蓿、沙打旺等1万多亩。
3.种农作物。通过种树拉平了沙丘,有了一定有机质后,把林地改造为种草地,然后把种草改为种农作物。把片林变防护林,改造出了近两万亩耕地。
4、特色种植。将被流动沙丘埋压的土地整治为肥沃的苗圃,种植旱柳、竹柳、饲料桑、金叶榆、香花槐等30类苗木达3亿余株。还引进种植红树莓、蓝莓、薄皮核桃、文冠果等20多种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品种,其长势和品质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不仅为企业形成了新的资产,而且更加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二)发展特色养殖产业
在种植基础上进行养殖是形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东达集团构建的养殖产业链,除牛羊以外,最典型的是以獭兔养殖为主,形成了獭兔、貂、貉、狐狸、狼产业链。链条内各自的下脚料依次喂食,循环互补利用。獭兔的下脚料喂貂,貂的下脚料喂貉,貉的下脚料喂狐狸,狐狸的下脚料喂狼,狼的内脏制药。准备引进鳄鱼,处理腐烂食物,鱼池内泥水是改造沙漠很好的有机肥料。各动物皮毛与羊绒配合生产绒毛皮革复合服饰;用獭兔肉生产有机香肠和各类肉制品;用其内脏进行生物制药;用其他动物内脏粪便生产沼气;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使用;利用采摘后的草腐菌作为肥料;利用养殖棚顶发展光伏发电。
东达集团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银行支持、百姓受益”的运作方式,为养殖户无偿提供一套住房、沼气设备等发展獭兔养殖业。养殖户只需投资2-3万元购买种兔和兔笼,就可从事獭兔养殖。企业为扶持养殖户发展,相继投入补贴资金30多亿元,提供保设施、保种兔、保饲料、保防疫、保销售的“五保”服务,确保了养殖户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獭兔养殖每只平均利润18-25元,户均年收入5-8万元,大户可达10多万元。实行“规模化养殖、产业化配套、专业化管理、系统化分割、现代化加工、资本化运作”的六轮驱动运营管理,吸引了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和甘肃贫困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浙江、四川等全国12个省市的农牧民来这里创业发展、脱贫致富。
2010年,东达集团成立了东达生物科技公司,集獭兔养殖、生产、加工、研发为一体,进行产学研创新攻关,为企业发展壮大增添了新动力。
(三)发展食用菌产业
充分利用种养殖过程的“废料”,培育优质食用菌,计划总投资1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3600亩,建设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目前已投入资金近亿元,建菌棚500个,年产12500吨,销往以内蒙古为中心的周边多个省市。集团还建立了食用菌研发中心,充分利用生产沙柳刨花板产生的剩余木屑,生产香菇等;利用獭兔粪便、玉米秸秆和当地的优质黏土等生产双孢菇,建设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带动全旗及周边农牧民种植食用菌。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鲜香菇6000吨、双孢菇6500吨。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约3.4亿元。
(四)发展深度加工产业
一是2013年东达集团投资1亿多元,从德国购进适合沙柳特性的迪芬巴赫生产线,建成全国首家沙柳刨花板厂。取代了耗水多、污染大的造纸厂。以沙柳为原料,采用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科技环保的高密度沙柳刨花板,环保要求达到欧盟标准,销往区内外。项目总投资5.8亿元,年生产10万立方米,年利用沙柳13-15万吨,年产值2亿元人民币,年均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原料收购半径辐射250-300公里范围,可带动周边12万农牧民靠销售沙柳等可采木材增收脱贫致富。
二是利用獭兔粪便与沼渣等与唐山宏文集团合作,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20万吨有机肥料厂,建成后可改造周边100多万亩有机良田,发展有机现代农业;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20万吨有机饲料厂,将沙柳嫩条柳叶、沙生草本植物及玉米、豆类加工成獭兔专用饲料,销售给园区和全国各养殖企业发展有机猪、牛、羊、鸡、獭兔等,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多元,利润总额2.6亿元,解决580人的就业。
三是已建成獭兔皮加工厂、獭兔肉加工厂及獭兔肉水饺加工车间、生熟肉冷库等设施,由东达农牧产业公司统一规划管理獭兔养殖、生产、加工产业链,确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绿色有机的“风水粱”白条兔、兔肉酱、手撕兔、兔肉干等系列产品安全可靠。企业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技术专利,通过了国家食品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和有机产品认证。获得了“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风水梁基地被评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自治区有机基地”;“速冻白条兔”获得自治区第二届“名优特”产品称号和第十二届国际农产品金奖,东达獭兔宴获得第三届中俄蒙美食文化节最高殊荣“特金奖”。
在全国首家开发羊绒+皮革、羊绒+其它面料的复合服饰产业。在现有羊绒加工企业内设复合皮革加工车间,年生产皮草复合服装30万件。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的互动销售模式,构建了较完整的生产销售体系,产品已辐射到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产值6亿多元。
(五)发展光电产业
发展光电产业为园区提供清洁能源。2012年成立内蒙古光伏电力有限公司,从事太阳能电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占地260亩的8MWP光伏发电厂已投产,并为刨花板生产提供了电源;正在建设占地1800亩、投资约6亿元的60MWP光伏发电厂,将于2016年10月投产,为全园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充足电源,为综合节约利用土地、光伏电板间的空地种植有机苜蓿。光伏电站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7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91吨、二氧化碳6800吨,还可节约大量水资源。
(六)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
生态种养殖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了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年成立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王爱召草原文化影视公司”,举办了风生水起达拉特、“东达蒙古王杯”中-蒙-俄-德国际汽车穿越拉力赛、“2012‘东达蒙古王杯’内蒙古・风水梁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等大型文体活动。电视连续剧《大盛魁》在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拍摄了外景戏。正在风水梁建设沙漠赛车场、沿黄风味一条街、钱学森沙产业博物馆、沙产业有机产品展销市场和产品体验馆、塔布陶勒亥旅游区、水上乐园、沙漠影视基地等旅游景点;积极筹建驼铃俱乐部、马术俱乐部、滑翔伞俱乐部、赛车俱乐部、大漠实景演出等项目,全面整合集团旅游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开创空间和平台。
(七)建设风水梁产业集镇
风水梁产业集镇是沙林草生态生物的“种养工贸科教文、水电路运游讯居”多种产业链条集聚的产物和结果。2006年,经过调研论证,以獭兔为主的养殖产业链基本可行之后,在详细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开始兴建风水梁集镇。经过10年时间的建设,现已有移民入住人口3103户,常住人口1万多人,其中养殖户6000多人。劳动力人口都已成为职业农民或成为涉农产业工人。精品移民小区、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均已投入使用;氮气库、服装厂、一期屠宰厂、饲料厂、新型保温材料厂、菌棒厂、食用菌研发中心、獭兔研究院等已投入运营;年加工2000万只二期獭兔屠宰加工厂将于2016年建成投产。
围绕“牛马骆驼羊、貂貉狐狸狼、獭兔是脊梁”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可存栏3000头奶牛的风水梁有机牧场。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有大型饲料厂、肥料厂、食品加工厂和各类场馆、便民市场及旅游设施等。随着产业延伸和移民入住风水梁的人口还会增加,逐步形成沙区产业集镇。
第三,获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东达蒙古王集团沙产业扶贫模式”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沙区精准扶贫探索了新路,实现了由生态恶化地区向绿色大市的历史性跨越。沙区不是地球的癌症,西部不会永远是沙尘暴的源头。人类与沙漠,可以变为朋友,相依为命,共同守护绿色的地球。
东达集团确立“上一个项目、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8337发展思路,将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生态修复与治理、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农村城市化、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收缩转移与集中发展、科技富民等各项民生事业纳入整体发展战略。截至目前,集团拥有68个成员企业,1.1万于名员工,总资产180亿元,累计缴税40多亿元,安排50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救治了2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累计在国营企业转制、公路桥梁建设、沙产业、奶牛养殖业及公益事业等方面投入巨资120多亿元,带动了12万户农牧民脱贫致富,实现了沙产业的“三治、三生、六增”效益。
钱学森倡导沙产业的第一个效益就是防沙治沙治理荒漠化的生态效益。种植作为沙产业基础,首先使沙漠绿起来,恢复植被,产生生态效益。第二个效益就是从种植的部分植物蛋白,经过动物过腹转化成动物蛋白,不断扩大动物生产规模。再对家养畜禽和部分非保护又可为人类利用的动物的肉、皮、毛、脏等加工生产,创造人类可使用的财富;还有部分植物,可直接作为人类的食品、饮品、药品、用品进行加工生产。不论动物、植物,都是太阳能赋予人类的财富,对这些廉价获得的财富资源,运用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开发生产加工、扩大规模、创造价值,使人类不断提高收入、增加财富、改善生活。第三个效益就是沙漠减少,植被增加,这种绿色植被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形成更多的碳汇,大量减少雾霾。以上三条,就是“三治”、“三生”的效益。其量化指标是“六增”:沙漠增绿、资源增值、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政府增税、碳汇增量。
(一)沙漠增绿。东达集团20年直接用生物治理沙漠30万亩;在十大孔兑水土流失区域近300万亩范围内,带动农牧民种树种草;由于产业收购原材料的拉动,周围约有1000万亩沙漠、沙地有了不同程度的治理,还有在沙漠上修路、建村镇治沙约53平方公里。公司吸纳生态移民2000多户,腾出其原居住区沙地约20万亩,使其自然修复、恢复植被。
(二)资源增值。在沙漠沙地上种植的树草等资源,得到了深度开发利用,使土地和固定资产、树木蓄积量、碳汇及生态等资源不断增值。
(三)企业增效。企业打造出的产业链在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企业把获得的利润又用于生态建设。
(四)农牧民增收。东达集团本着“风险”留在企业,“利益”留给群众的理念,建立了企业与养殖户之间利益联结的新机制。紧紧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农牧民转移就业、创业致富创造了条件。达旗境内的沙产业扶贫人口达到2000多户4000多人,年人均收入约2.5-3万元。拉动周边12万户农牧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东达集团的产业扶贫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国家级贫困县兴安盟科右中旗已形成獭兔养殖2000户的规模,国家级贫困县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正在建设1000户的肉羊养殖基地,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已经购置3万亩、预留8万亩作为复制基地。此外,特色资源加工产业、物流服务产业集聚和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打造出一方良好的人届环境、服务环境,形成了产业兴、人口聚的良性互动局面。
(五)政府增税。多年来,东达集团向地方缴纳税费共计40多亿元;2015年,仅风水梁集镇就缴税2亿多元。
(六)碳汇增量。初步估计企业直接种植的树木30万亩,其中乔木6万亩,灌木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平均灌木林碳储量为143920吨,乔木林碳储量为81720吨。拉动周边地区农牧民植草种树也形成林碳储量约140万吨。
有奉献就有回报。集团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全国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内蒙古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民企30强”等殊荣。
东达集团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风水梁园区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53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00亿元,全面开展道路交通、人文居住、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建成容纳12万人口,集生态种养殖、商贸物流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产业化集镇,不远的将来要打造成“世界獭兔航母”、“中国沙产业示范基地”、“中国西部第一村”、“中国沙漠第一城”。
第四,结论与建议
沙产业草产业是中国西部开发,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它符合西部特殊的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沙草产业是阳光工程,脱贫工程,西部希望工程。
20多年来,东达集团以敢为人先,锲而不舍,艰苦卓绝,在人称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里将苦涩单调的治沙过程演变为发展沙产业,利用新能源,开拓新经济的美丽画卷,使昔日的死亡之海变成今日的无垠绿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治理沙漠,富民强旗,综合利用新能源的绿色之路。东达集团治理沙漠,发展沙草产业精准脱贫的实践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一是东达集团的沙产业精准扶贫创新模式,是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指导下的一次成功实践。钱学森指出,21世纪是科学利用沙漠的世纪,要换个角度看沙漠。治理沙漠,还要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把沙漠戈壁变为新的财源宝地,是发展林沙草产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沙漠不是“地球的癌症”,而是人类的生存空间。实践和延伸钱学森理论,不但要有新思路、新突破,而且必须持之以恒探索研究与大胆实践。
东达集团的沙产业精准扶贫创新模式,是在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指导下的一次成功实践,它充分证明了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实用性。
二是以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为引领,建立了沙漠治理利用开发的科学体系和长效机制。东达集团以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为指导,在西部沙区发展沙产业实现了“三治”、“三生”、“六增”的良好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提早践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治理荒漠、治理贫穷、治理雾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吸收二氧化碳,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美丽中国建设找到了新的方向。
目前,沙产业仍是我们利用沙漠空间发展基础产业的一块短板。从东达集团的沙产业效益、效果看,是有效投资的巨大空间,也是一项高效、多效、长效的新型产业,是政府与社会资本有效合作的新领域。
沙产业在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发展沿边经济带、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县域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扩大内需、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基础和载体作用。
三足为西部沙区实现精准扶贫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引领借鉴,其成功经验可复制推广。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西部沙区来讲,焦点是农牧民脱贫致富,重点是生态建设,难点是沙漠化防治。东达集团打破传统的扶贫观念和模式,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沙产业的新路径、新模式,真正做到了变不毛之地为良田,在广阔的荒漠上,充分运用新科技,利用阳光,节约用水,把农林牧、种养加、科工贸有机结合,提高了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形成一个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多层循环的系统,为西部荒漠化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东达集团沙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就是第六次农业产业革命的雏形实验。创建沙产业发展新模式,实行企业主导、政府扶持、专项投入“三结合”方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已经形成一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产业化城镇的新模式。
四是发展沙产业须有优秀企业家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政府应多维度加大支持力度。东达集团赵永亮董事长是一位家乡情结很强烈、很有爱心的人。他总觉得自己富了,家乡父老还过的是穷日子,自己心不安。这二三十年,他救济过的贫困户数不清,财物过亿。他发展的基础产业,首选的是公益性强、能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受益的项目,把产业发展很好地与公益、扶贫结合起来。东达集团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心、敢担当的企业。让利给老百姓,不惜企业亏本。
赵永亮以及他的东达集团,在创建沙产业及扶贫新模式的事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正是在他的引领下,集团带领广大沙区农户通过沙漠综合治理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起到了防沙固沙作用,不断拉长和延伸产品链,产业和价值链,逐步形成了具有东达特色的复合生态型沙草产业格局。通过大力发展沙草产业,东达集团实现了“沙漠绿了,农牧民富了,企业赚了,环境好了”的多赢格局。
五是建议将沙产业作为自治区战略性产业,强化沙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缓解沙产业发展的资金压力。政府应将沙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将库布其作为国家级研究孵化沙产业基地和全国沙产业国家级示范平台,支持基地建设和试验示范,确保库布其成为永不衰退的绿色能源基地。利用科技人才的优势,组织生物、信息等领域的技术人才,开展跨学科研究,为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以色列和我国现有的沙产业开发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治沙的新模式,推广高新技术应用,解决当前沙产业效益低和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利用沙漠新的土地发展空间,采用生物工程和设施农业的新技术,种植食用植物、高糖植物、优质纤维植物、药用植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展能源植物种植试验。
针对沙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适用支农惠农和扶贫脱贫相关政策,甚至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沙漠产业的发展。保障沙产业企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当延长土地使用年限,允许企业在使用年限内以每年支付租金的形式分期支付地租,减轻企业初始投资的资金压力。加大对沙产业发展的财政专项投入力度,增加对沙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对沙产业企业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沙产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延长贷款期限,增加贴息贷款。进一步完善沙区的信用担保体系。
政府要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协会+农牧民”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建立沙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国际援助、社会捐资、企业合作、设立基金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沙产业。重点培育和支持一批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支持沙产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
发展沙草产业对于沙区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发展沙产业,是巩固治理成果、保护和改善沙区生态的必然要求,是沙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必然要求,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林草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沙产业产品的无公害性,使沙产业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沙产业;现状调查;发展对策;宁夏中卫;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 S7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85-02
中卫市沙坡头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前缘,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7.3~9.5 ℃,年均无霜期159~169 d。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179.6~367.4 mm,年蒸发量1 829.6~1 947.1 mm,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10倍,土壤荒漠化程度严重,特别是腾格里沙漠长期处于“沙逼人退”的困境。20世纪50年代,由于包兰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为保畅通,中科院1955年在中卫市成立了沙漠研究所,通过科研人员艰苦卓越的探索,在1958年发明的独特防沙治沙技术——扎麦草方格技防沙治沙技术,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卫市沙坡头区的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功绩。经过将近60年的努力,沙坡头区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培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沙坡头区在发展沙产业上,也还存在部分问题。为此,对沙坡头区的沙产业及防沙治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针对当地沙产业及防沙治沙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合理化对策。
1 中卫市沙坡头区沙产业及防沙治沙的发展现状
1.1 取得的成就
多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沙坡头区通过防沙治沙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历届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始终把防沙治沙、搞好沙区治理当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发展沙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及广大群众广泛参与防沙治沙开发建设,加快了沙坡头区防沙治沙的建设力度,使防沙治沙及沙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
(1)北部沙区形成的林纸一体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北部沙区中冶美利集团以生产纸浆原料林为主的速生林基地10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每年以1 666.67 hm2的建设面积迅速扩张,目前该基地已发展速生林逾1.73万hm2,产值超过13亿元以上,在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在中卫北部腾格里沙漠前缘形成了一道防沙治沙的绿色长城,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林纸一体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1]。
(2)北部沙区和香山北麓形成的林果一体化产业促进了沙区农民的增收。沙坡头区形成了以碱碱湖为核心区的葡萄产业,以香山北麓台阶地为核心区的苹果、红枣及枸杞产业等成为沙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2012年底,经济林产业栽培面积为7.54万hm2,总产量达到30.55万t,总产值达到29.72亿元。
(3)北部沙坡头景区为核心辐射形成的林景一体化产业促进了地方旅游的大发展。沙坡头区不仅在防风固沙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在开发沙漠旅游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沙坡头景区已是国家5A级景区,昔日令人谈之色变的万里黄沙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美景胜地,并以沙坡头旅游景区为龙头,建设了水稍子沙漠旅游区、腾格里金沙岛沙漠湿地森林旅游区、寺口子旅游区等一批沙漠旅游区,沙漠旅游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亿元。
(4)北部沙区工业园区形成的林能一体化产业初具雏形。在北部沙区工业园区,充分利用沙区光照等自然资源充沛的优势,在沙漠腹地规划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项目1 000 MW,风能发电产业项目已装机247.5 MW,引进新疆广汇和上海申能集团合作规划建设的4 000 MW发电项目,沙区能源产业初具雏形。
(5)横穿北部沙漠的包兰铁路及201省道两侧防沙治沙成果走在世界前沿。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创造了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和“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解决了防沙治沙的世界性难题。中卫市沙坡头区这一治沙成果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肯定,1994年沙坡头治沙成果荣获“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
1.2 存在的问题
认真总结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培植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防沙治沙建设形势严峻。虽然沙坡头区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沙坡头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又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大面积宜林荒山荒沙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植被稀少,地表,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干旱和沙尘暴灾害发生频繁,野生动植物物种较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防沙治沙及沙产业的建设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2-3]。二是经济回报率低。大多数沙区由于立地条件限制,林业建设以生态效益为主,因林业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报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投资沙产业开发的积极性。三是林业投入不足,激励机制尚不健全。沙坡头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防沙治沙的投入有限,目前防沙治沙建设费用主要依托国家投入的项目资金,而国家项目支持的资金有限,投入不足,使沙产业发展严重存在着配水不足、科技人员服务功能不全、沙产业开发技术服务不到位、整体科技含量低等现象。投入不足和沙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沙产业的快速发展[4]。
2 今后的发展对策
现结合沙坡头区实际,提出促进沙产业发展的对策:一是借国家发展林下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林果种植、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提高沙漠林业的综合效益,促进沙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以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及广阔的沙漠土地为依托,制订优惠政策,引进资金和企业,鼓励发展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等,促进沙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以中卫市建立生态旅游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发沙漠旅游,以沙坡头生态旅游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沙漠旅游景区,并带动发展餐饮、商品零售业,建立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胜地,以促进沙产业的快速发展[5]。
3 参考文献
[1] 金正道.我国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林业经济,2011(1):36-39.
[2] 张翠红.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林业产业发展初探[J].宁夏农业科技,2011(9):39.
[3] 任莹,王文略,高立国.西部特色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甘肃科技,2013(3):6-8,26.
记者走访未发现近期排污迹象
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腾格里额里斯镇东北方向的沙漠排污蒸发池。一片沙丘盆地中从南到北并排有4个排污池,池旁停放着几辆铲车。1号、3号池中没有多少污水,露出池底厚厚的黑色污泥,1号池污泥中掺杂着细沙、熟石灰,升腾起白色的烟雾。2号池里存有污水,散发出非常难闻的味道,4号池没有投入使用,白色的水泥地缝中长出一些绿色沙生植物。
记者查看污水池旁的排污管道,看不出近期排放污水的痕迹。污水池南侧直线距离约5公里就是开发区的生产区,可以看到有几家企业正在生产,一家企业的烟囱还冒出白烟。记者踩着高低起伏的沙丘一路查看,看到一根白色的玻璃钢管道和一根黑色的PE管道时隐时现。黑色的管道在一个沙丘后断开,断口处已被封堵,封堵的铁盖锈迹斑斑,旁边有另一根黑色管道,一端埋在沙中,另一端是一截断口,断口周围是干净的细沙。记者同样没有发现管道近期排污的痕迹。
开发区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马巴雅尔介绍,从2012年11月,特别是2013年3月媒体报道蒸发池污染问题以后,园区一直在整改,再没有向池中排放污水。
但是,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一些疑点。比如,沙漠中多处显现不明来历的黑色印迹,政府部门回应,可能是之前的排污管道爆裂渗漏,不会有太大影响。还有牧民称,企业今年上半年往沙漠中排放污水时他和几个牧民曾去阻挡。这位牧民给记者推荐了带头阻挡排污的牧民,但当记者联系采访时,对方称不知道一年来企业有无新的排污行为。
政府回应:三方面工作积极处置污染问题
据阿拉善左旗和开发区有关部门介绍,2012年11月底,尤其是2013年3月媒体曝光以来,当地主要做了三项工作处置污染问题。
一是旧园区185家企业搬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占云说,去年3月以来,园区企业全面停产治理,旧区15家企业彻底停产并进行搬迁;保留的企业停产治理,后有4家企业验收合格后开工生产,另有2家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新开工,目前有6家企业生产。
二是一直停用的园区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后投入使用。据阿拉善左旗副旗长石玉东介绍,2008年园区曾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原计划2009年投用,但因建设方资金、技术问题及设备未达到要求而停用。2013年园区引进新的企业改造后于当年正式投入使用。
三是对蒸发池已有废液进行处理。经内蒙古环保厅批复同意,园区于2009年、2012年建设了4个总容积40多万立方米的蒸发池,接收符合标准的高含盐清净下水,后实际使用3个。
马巴雅尔说,2013年3月停止污水向蒸发池排放时,3个池中存有污水约9万立方米。一年多来,一方面通过自然晾晒、雾化喷淋等方式处置,剩余污水约5万立方米;另一方面园区去年引进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制定并处理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案,具体事宜双方仍在协商中。
陈占云说,目前确定的治理途径主要是“倒、清、修、建、处理”。“现正处于‘清’的阶段,蒸发池处理完毕后,将改为‘冬储夏灌’中水库。”
“被动式”低成本治污须改变
回顾几年来的历程,园区治污的进度总体呈现出一种“被动式”治污、低成本处理的状态,长远来看,不但埋下隐患,而且得不偿失。
原腾格里工业园区曾规划2009年建成污水处理厂,但最终却成为长达4年的摆设;而园区积极申请建设排污蒸发池,并很快投入使用。这实际上是把主动治污变成了被动防污。
更重要的是,蒸发池建成后,当初环评规划的“绿化”“生态景观”不见了,反而出现了园区监管跟不上,企业变相排污。记者采访时,内蒙古新亚化工公司生产部长张晓东就坦承,公司的染料生产污水因处理成本太高,与利润倒挂,两年前曾向蒸发池直排过污水。
即使到了污染非治不可的时候,政府部门也往往重点考虑治污“经济账”。在腾格里开发区,由于南京环科所治理蒸发池固废的预算可能达到亿元,又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这一方案至今缺少明确的日程表。
一旦民勤消失,两大沙漠靠拢,届时武威、兰州及华北地区将不断遭受风沙侵袭。然而,民勤的沙漠化治理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尽管采取了关井压田、退耕还林、移民搬迁等措施,却难以扭转“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总理曾多次强调“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小时候白生才常听大人们说,多种树,保护柴湾(民勤群众对沙区天然植被的习惯称呼)的植被就能挡住风沙,也是从那时起,他立志学习林业知识,治理家乡沙患。1987年从张掖农校毕业后,他回到民勤做了林业站技术员,许下用一生治理沙患、改善民勤生态环境的誓言,带领民勤人一次次奔走在治沙的征途上。
龙王庙风沙口是民勤西线危害最重的风沙口之一,流沙面积13万亩。白生才至今都记得在这里治沙的点滴—头顶炎炎烈日,脚踏滚烫沙丘,渴了喝凉水,饿了啃干馍,一行人早出晚归,采取人工压沙和工程造林结合的方式,完成了龙王庙2.5万亩压沙任务,栽植梭梭675万株,有效扼制了沙患。
在青土湖风沙治理中,白生才结合此地沙子细、碱性大、含水量低等特点,采取迎风坡延伸、背风坡全包的压沙技术,尝试尼龙网格、棉花杆、粘土、人工编织袋等新材料和技术,完成压沙造林3万亩,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他和同事试验成功了麦草双眉式网格状沙障固沙、假砾石戈壁开沟积沙造林等技术,固沙造林18万亩,造林成活率90%以上,治理风沙口191个,在408公里的风沙线建成了342公里防护林带。
民勤人采用先压设沙障固沙,后人工拉水补墒的沙丘造林措施,引进试验示范有机蓄水保水防沙治沙和抗旱造林粉技术,采取大苗移栽、多树种混交和客土植树、地膜覆盖等新技术和材料,大大提高了林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
但是,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沙产业的意见》和《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沙产业的若干意见》,要加紧科学编制本地区沙产业、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目标和重点,确定发展步骤和措施,确保我区沙产业、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筹集生态治理资金。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用煤、水、电等自然资源支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东部和西部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而在西部地区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之时,实行的市场经济机制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生态治理缺乏经济利益的驱动。这就要求中央政府构建区域协调机制,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进行生态补偿。2012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将我区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伊金霍洛旗、林西县、新巴尔虎右旗、多伦县列入国家首批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从2012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产业引导资金,并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这是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信号,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争取国家安排生态建设工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资金时,向内蒙古倾斜。
合理分配生态治理资金。财政投资方向,主要是国家专项工程,如现代高效设施农牧业示范区、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土地整理项目等,要变直接投资为补贴、奖励机制,以激励人的勤劳性、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偿投资要作为动员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投资的拉动资金,引导全民投资建设管护生态工程,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风尚;生态治理资金不仅直接用于整治国土、生态建设、治理荒漠化工程,还要适当安排生态治理人力、智力和管理方面;生态治理资金分配,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局部的、阶段性的“绿”起来的保护与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还要考虑后续产业问题,如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和沟坡产业、盐碱地产业,必须使荒漠地区经济活起来,人民富起来。
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水为先、以水为限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并就方法措施是否科学合理,规程是否符合实际,品种选择是否多效,施工是否保质保量按时完工,是否形成近、中、长期的后续产业,是否运用了新的科学技术等,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变革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在草场减人、转移、围封,实行禁牧、休牧、限牧、轮牧,发展沙、草产业,实现舍饲半舍饲;按照“因害设防、先急后缓、以水为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物措施和发展沙产业为主,建设沙漠、流动沙丘锁边林和农牧业生产防护林,并改造林种结构。按各记各的账、各报各的项目的方法,整合旗县生态治理资金,统一管理和使用,这是目前体制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高各项投资效益的最好办法;把生态治理列入村民委员会自治法规中,列入农牧民土地、草场承包责任制,对不治、不管及造成破坏的要退出承包。
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水资源短缺和沙害的影响下,民勤的生态不断恶化,已经成为我国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区之一。
沙漠还在进逼
近年来民勤生态恶化的首要表现是湿生植物通化,之后是大面积的天然红柳林、人工沙枣、梭梭林先后衰败、枯死。作为沙漠与绿洲分界带和农田保护屏障的天然植物园――“柴湾”,至今已有33.3万公顷死亡或者接近死亡;沙枣林中有0.46万公顷成片死亡,有0.9万公顷枯梢衰败,人工灌木林中有0.75万公顷死亡,天然草场有26.6万公顷退化。
由于下游各种植被大面积萎缩、枯死,民勤绿洲申北部的天然和人工复合防风固沙体系功能不断衰退,尤其是北部湖区生态已濒于崩溃,迷失的“罗布泊”景象已经在民勤县北部局部显现,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2001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作出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但沙漠还是无情地进逼。2004年中渠乡“沙逼人退”,这个乡彻底从民勤县的版图上消失了。2007年10月1日,总理来到了民勤县,在青土湖那白茫茫的沙地上,总理深情而坚定地对干部群众说: “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涉及民族生存的重大问题。我们面前就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是民勤的绿洲把它们隔开了。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民勤保卫战!”
共和国总理针对民勤问题的有关批示指示达11次,极大地鼓舞了民勤乃至甘肃全省人民防沙治沙的士气。多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各类研究机构,围绕着包括民勤在内的石羊河流域生态修复,在理论和实践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然而,现在的情况仍然处于“局部治理、整体恶化”之势,最为突出的当属民勤北部湖区。由于降水少、上游来水减少、过度开垦等原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1000多平方公里的青土湖滩全部为流沙覆盖,唯有俯身可拾的小小白色贝壳无声地诉说着青土湖的过去。
如今踏上民勤土地,举目四望,在村庄周围,白杨树稀稀疏疏,枝不繁叶不茂,树皮泛黄;农田泛起的盐碱为大地披上了厚厚的外衣,白花花一片,脚踩上去盐碱壳四分五裂,鞋面上会留下一层白色粉末。
水!水!水!
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关键在水。
民勤多年平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降水比不上蒸发快。加之石羊河上游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和中游用水激增,上世纪50年代,进入民勤的地表径流年平均为5.42亿立方米,上世纪90年代年平均为1.52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立方米,2002年仅为0.8447亿立方米。流入民勤的地表径流占石羊河流域总径流的比例由上世纪50年代的30%减少到近3年的不足7%。2004年已经降到6500万立方米,同上世纪90年代相比,减少了95%。
由于地表水资源的急剧减少,民勤灌区内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面积开发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平均下降速度为每年0.5米~1.0米,地下水位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1米~9米下降到现在的12米~28米,井深由几米的涝池逐步发展到60米、100米的深井,现在民勤县城附近和泉山镇一带已形成了两个巨大的降落漏斗。
据当地水文站的同志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打2米左右的“土井”浇地,80年代中期变成10余米深的“锅锥井”,今天取水已达地下25米。
地下水位的下降首先加剧了天然绿洲的萎缩,绿洲面积由50年代的1601.6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1312.66平方公里。同时,地下水位的下降还加剧了土地的沙化。据统计,近年来有约0.67万公顷的耕地和3.87万公顷的林地沙化,流沙以每年3米~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个别地方达到8米~10米,近2万公顷农田因沙化和盐渍化被撂荒。
民勤这个西北风沙线上的桥头堡,数千年来,一直是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一个重要绿色屏障。如果民勤绿洲不保,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就会从东、西、北三面挤压、蚕食民勤土地,对民勤以东约100公里的武威、金昌两市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下风向的凉州、古浪、土门、大靖等也将会被沙漠吞噬,河西走廊也将因此被拦腰截断,丝绸之路文明古道将被埋没于沙漠之中,势必影响整个华北地区,进而影响中华大地生态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卫民勤,就是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生态特区待建
民勤问题,最根本的是水问题,水的问题不解决,节水、退耕、压沙就谈不上,压沙只能是浪费财力、人力。而解决水的问题,除了严格实行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外,还必须从国家层面上宏观考虑民勤问题,要走出民勤看民勤,走出生态看生态。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看待民勤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应将石羊河生态治理的重点放在民勤生态重灾区,改变“撤胡椒面”的作法,重点拯救民勤。民勤处于防沙治沙的第一线,直接守护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应突出民勤这个重点。
二是设立“民勤生态特区”。首先,可以比照建设深圳特区时的政策,把民勤的生态治理上升为国家工程,全国支援民勤防沙治沙。甘肃省政府应主动向国务院提出设立民勤生态特区规划,对民勤实行特事特办,申请相应的国家支持政策。其次,国家或者省设立荒漠化治理专项基金,用以支持生态特区发展具有节水和防沙、固沙功能的沙产业、草产业。再次,成立专门机构,整合治沙各项资源。甘肃省多年来积累了很多治沙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治沙人才,但这些资源相对比较分散,应当整合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是鼓励“双向”生态移民,减人节水。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政策,将示范区内有意愿离开的人口逐步迁走,同时要把请进来的科学家和自愿留下治沙的农民结合起来,把科研与实验示范结合起来,把规划与治理实践结合起来,精心搞好规划,加强科学研究治理。
甘肃省应争取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生态移民工程,起用国家项目机制解决这一问题。将民勤北部划为生态无人区,设立荒漠化试验示范区,划出三条生态警戒线,稳定隔离两大沙漠。在生态警戒线内,鼓励建立生态环境恢复性建设的公司,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建设大宽度防沙林带,建设林草互补式的生态过渡带。灌木林地、疏林地要纳入国家补偿范围,提高补助标准。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结合,乔、灌、草结合,带、网结合的方法,在人工绿洲和沙漠之间保持一个天然绿洲和荒漠植被的生态过渡带。
四是建议国家主导研究落实民勤地区工程输水。目前民勤的地下水已经几乎不能自行支持任何类型的植被。只有保证一定的地下水位,才能减缓生态恶化速度,使生态从根本上得以恢复。采取工程输水的方法,每年向民勤绿洲输水3亿一4亿立方米,才能保证当年生态用水。充分利用景电二期的空闲容量和灌溉间隙,延伸已建成的景电输水总干渠,经洪水河、石羊河6l公里的天然河道,调水到红崖山水库。 五是将民勤防沙治沙列为政府开放项目。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民勤的生态问题,已受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极大关注,这些国家对我国生态建设态度积极,能吸引这些国家参与民勤生态保护工程中,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有关部门应向国际社会阐明甘肃省特别是石羊河流域防治荒漠化的政策、行动计划和遇到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困难,争取得到国际包括民间组织在内的更多的国际经费资助,比如争取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贷款等。 六是转变传统的治沙观念,沙区不务农,种草不栽树,走生态治沙路。不以粮为纲,建设绿色生态农业。海拔在2000米的干旱灌溉农业,要坚决退出来,同时利用沙生灌木组成沙障,遏制沙漠的推进。民勤过去多年的实践证明,种草是节水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栽树树活不了,草却可以生长。比如种植苜蓿,既节水又能防止土地沙化。承包权作价尚需思量
杜业明
2009年2月,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农业厅联合制定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规定“以家庭承包或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均可以依法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价出资”。无疑,此举有利于盘活农民的土地资产,增加农户来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提高农地流转效率,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主体。
对于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笔者完全赞成。但是,对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不敢苟同。
合作社不能成为受让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要求, “公司应当于成立后半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并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虽然与公司相比,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有关规范性文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登记规定得十分宽松,但从法理上讲,农户把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须在一定期限内,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否则就是出资不到位。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可见,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转让,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成为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方,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无法逾越的法律障碍。
此外,有人以《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条“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为依据,认为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指出的是,本条所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仅具有“根据虚拟出资份额按比例分配盈余”的功能,而不涉及“设立新的民事主体”,也就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不能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依据。
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是完整物权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第五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第四十八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破产适用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由此可见,如果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处分该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且在破产清算时还有可能以该土地承包经营权清偿债务。鉴于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事实上承担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然不利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的,应当认定为无效。”可见,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物权,允许其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其法律效力难以把握,另一方面,还可能侵害善意第三人的正当权益。
加个“地”字更科学稳妥
首先,以“承包地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符合中央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方面的基本方针。中央的方针可概括为“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以“承包地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稳定承包权”的同时,实现了“搞活经营权”,因而与中央的方针政策保持了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