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经常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逆差;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广义地讲,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失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正如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

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

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失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

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防止美元贬值造成储备资源缩水。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的内外不平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人民币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选择,反而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实际需要出发,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早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同时通过扩大进口和鼓励其他对外投资来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贬值造成国民财富流失。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失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但主要失衡方是美国,只有有关各方加强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特别是美国承担主要调整责任,才有可能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中国应加强同其他有关各国的磋商协调,督促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和提高国内储蓄率,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杨,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j].新金融,2006(4).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第2篇

本次加息的宏观背景

全球经济复苏差异性加大,中国经济复苏力度和稳健性明显强于美欧

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全面复苏态势,根据10月中旬IMF最新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4.8%的增长。从结构上看,复苏动能前高后低,受前期大规模金融救助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效果集中显现的影响,上半年全球经济实现了5.25%的增长,复苏力度超出预期;而受制于短期利好因素逐渐消失、财政巩固计划的增长抑制效应逐步显现以及不确定性上升的综合影响,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动力逐步减弱,增长率预估值低于5%。伴随着先扬后抑的结构变化,全球经济复苏的差异性进一步扩大,美国经济对国际金融趋势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全球经济复苏差异性扩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兴市场复苏动力强于发达市场,中国复苏动力强于美欧。据IMF的最新估算,2010年和2011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率的预估值分别为7.1%和6.4%,高于发达市场的2.7%和2.2%;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估值为10.5%和9.6%,高于美国的2.7%和2.2%以及欧元区的1.7%和1.5%。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复苏稳健性强于发达市场,中国复苏稳健性强于美欧。从季度和月度经济指标看,美国经济上半年的复苏动能大幅弱于下半年,而中国经济的复苏动能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从预期变化看,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大幅下降,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则未发生明显波动,在10月的最新报告中,IMF就将2010年和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较7月预期下调了0.7和0.6个百分点,但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却和7月预期保持一致。

全球政策博弈缺乏有效约束,保护主义渐趋泛滥

全球经济复苏差异性的进一步加大导致全球范围内对复苏利益的争夺更趋激烈,全球政策博弈缺乏有效约束,保护主义渐趋泛滥。

全球货币政策进一步趋向宽松,自律性的货币紧缩在全球范围内日趋稀缺。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通过“拓展剩余空间+延长持续时间+重启量化宽松”的混合方式进一步增强宽松货币基调:2010年9月5日,日本央行将其基准利率从此前的0.1%下调至0~0.1%的区间;10月12日公布的美联储9月会议记录则显示,美联储将继续把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并可能在“不久”推出进一步的宽松举措,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最早于11月初的议息会议上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放松银根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示范效应,巴西、印度、韩国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放缓了加息步伐,其他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紧缩货币选择上则更趋谨慎,自律性的货币紧缩政策日趋稀缺,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倾向尚未能得到有效约束。

美元大幅贬值,其汇率变化大幅偏离实体经济的变化。截至中国加息前的10月18日,美元指数收于76.93点,美元较8月末贬值7.53%,而9月美国工业产值较8月的环比收缩幅度仅为0.2%。美元快速贬值导致大部分货币被动升值,全球汇率干预时有发生,汇率争端不断加剧,竞争性贬值现象初步显现,保护主义渐趋泛滥,各国也传递出直接或间接干预本币汇率升值的信号。

全球经济过早进入大宗商品及资产价格飙升阶段,新兴市场通胀风险被动上升

受全球货币政策博弈渐趋复杂、汇率摩擦有所加剧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宽幅波动,全球经济在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的背景下就过早进入大宗商品及资产价格飙升阶段:截至中国加息前的10月18日,国际金价收于1368.45美元/盎司,较8月末上涨9.7%;国际油价收于83.8美元/桶,较8月末上涨13.96%;国际银价收于24.32美元/盎司,较8月末上涨25.69%;国际铜价收于8443美元/吨,较8月末上涨13.49%。MSCI全球股市指数收于1227.86点,较8月底上涨了13.62%;全球股市市值为49.6万亿美元,较8月底上升了14.62%。

全球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短期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有所上升。根据美国经济咨商局的最新数据,2010年10月,美国一年通胀预期已由前一个月的2.2%大幅升至2.6%。由于发达市场复苏动力弱于新兴市场,因此目前其通胀水平较低,2010年9月,美国和欧元区的CPI同比增幅分别为1.1%和1.8%,处在低于2%的温和水平,较低的物价水平使发达经济体具有较强的通胀抗压性。而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目前通胀水平普遍高于发达市场,输入型通胀导致的通胀压力被动上升已开始给新兴市场带来较大风险,并削弱其经济复苏的稳健性。

中国经济影响力上升,增长独立性增强

在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的复苏阶段,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较大改变,新兴市场的影响力逐渐上升。作为新兴市场的领头羊,中国经济在危机过程中和后危机时代的表现都较为突出,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力有所上升,体现在:一是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有所上升;二是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不断加大;三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多边协商中的话语权有所增强;四是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较为领先。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独立性也有所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定力日益凸显。国际地位的上升导致中国经济温度及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走向的预期影响国际资金流向和国际金融的趋势日渐加大。

综上,解析中国本次加息的宏观背景,全球经济复苏差异性加大、中国经济复苏力度和稳健性较强的趋势特征,为中国领先美欧加息奠定了物质基础;全球政策博弈缺乏有效约束、保护主义渐趋泛滥的趋势特征凸显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广阔视野;全球经济过早进入大宗商品及资产价格飙升阶段、新兴市场通胀风险被动上升的趋势特征,增加了中国主动寻求政策变化的客观必要性;中国经济影响力上升的趋势特征则为中国以我为主、积极把握主动,将全球政策博弈引向既有利于中国本身、又有利于全球整体的方向创造了条件;中国经济增长独立性增强的趋势特征也保障了中国领先美欧加息的务实性和有效性。

本次加息的具体原因

主动防止跨境资金过快流入的客观需要

从国际经验看,低利率政策导致的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飙升是吸引跨境资金快速、大幅流入的根本诱因。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增长停滞与资产泡沫并存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日元长期升值过程中,日本央行过于担心加息对日元币值的影响,过低估计了低利率政策引发的资产价格高企、投资收益率过高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决定性影响,将基本利率长期维持在极低水平,进而丧失了主动调控经济温度、根本性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机会。

从当前形势看,国际资本流动更加关注中国经济的整体温度和中国资产价格的趋势走向,而非中国“负利率”状态下的利息收益。因此,加息是中国把握决定性要素、主动影响跨境资金流向的务实选择,有利于中国主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合理调控经济温度,避免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进而根本性降低国际投机资金短期内大幅流入中国市场的预期收益,并有利于舒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被动升值压力,减小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对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不利影响。

在经济增长态势良好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客观需要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基本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见图2),较2009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为9.6%,与2009年同期持平。具体来看,投资由历史高位逐步回归至正常增长区间,消费尤其是汽车、家具等热点消费快速增长,进出口持续较快恢复,贸易顺差较年初有所回升,工业生产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企业利润增幅处于2003年以来高位,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反弹且连续19个月处于扩张、收缩线以上。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由年初的小幅下滑开始进入逐步企稳阶段,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此前市场普遍担忧的二次探底风险日渐降低。

与此同时,从国内金融基本面来看,尽管年初以来央行连续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对流动性过剩的抑制作用有限,市场流动性仍相当充裕。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6.30万亿元,为全年目标7.5万亿元的84%。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5955亿元,比8月多增503亿元。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量(M2)、狭义货币量(M1)同比增速分别为18.96%和20.87%(见图3),较2009年末的高位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近几年较高水平。

基于以上情况,本次加息的原因之一是在经济增长态势良好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一方面,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弱化贷款需求,防止贷款进一步快速增长,从而达到降低货币乘数来抑制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相对较大幅度地提高中长期存款利率,引导资金流回银行体系,缓解全社会的流动性压力。

有效缓解通胀风险的客观需要

自2009年末以来,中国CPI同比由负转正,增幅持续扩大,截至2010年9月,CPI增速已连续3个月超过3%的温和通胀线(见图4),并且实际存款利率已连续8个月为负。目前来看,通胀风险仍不容忽视甚至较前几个月有所加大:一是由于全球经济过早进入大宗商品及资产价格飙升阶段,如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将导致对进口的引致性需求尤其对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旺盛,输入型通胀压力还将进一步增大;二是前几个月全国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以及跨境资金进入农产品市场炒作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风险加大;三是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通胀预期仍在强化;四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和资源税改革的推进可能在客观上加大成本推动性通胀压力。因此,通过加息综合作用于流动性、市场预期等影响物价水平的各个因素,多渠道缓解通胀风险,应是此次加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进一步深化房地产调控的客观需要

2010年年初以来,中国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序幕拉开,监管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调控力度之大、政策出台之密集为近年罕见。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内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商品房销售增速较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初有所放缓,房价飙升势头得到一定遏制(见图5)。但调控效果并非十分显著,不仅近几个月房价未见明显松动,9月份全国房市还呈现量价齐升的明显反弹。当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创下近5500亿元的年内新高,商品房销售价格亦出现4个月以来首次环比上涨。

针对该情况,9月底国土部、住建部、人民银行等多部委先后发文,从房地产土地开发、住房信贷以及筹备房产税试点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收紧房地产政策,巩固和深化本轮房地产调控。本次加息可看作近期深化房地产调控的配套措施,政策的落脚点除了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成本,收紧企业资金链外,更重要的在于严厉打击投机性购房,淡化房地产的投资品属性,强化其消费品属性,进一步挤压房地产市场泡沫。

优化资金流向结构的客观需要

主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的迫切任务。本次加息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利于中国优化资金流向结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

首先,本次加息分别提高1年、2年、3年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25、46、52和60个基点,提高6个月、1年期、1~3年、3~5年及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24、25、20、20和20个基点,这一调整结构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抑制投资过快上升,优化资金流向结构。

第二,加息能同时作用于房市、股市、消费市场等多个领域,借助金融手段对实体经济层面进行综合调节,有利于为下一阶段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营造健康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第三,加息与财税等其他结构调整政策相配套,有利于引导资金从过热行业流向新兴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

货币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

中长期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亦符合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态势。从政策内容看,本次0.25个百分点的利率调整幅度并非以往均为0.03%的倍数,其意图在于开启中国存贷款基准利率确定方式改革,进入存贷款基准利率逐步向0.05%的整数倍归整的调整阶段。此外,本次加息大幅提高了长期存款利率,此举将使中国收益率曲线更趋陡峭,进而引导居民增加长期存款,抑制流动性的过快增长。与以往不同的加息特征进一步印证了中国货币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下一步政策走向展望

本次中国领先美欧加息充分表明,中国决策层准确把握住了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的趋势实质,并对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及综合地位明显上升有清晰、清醒的认识,从而通过前瞻性地自主经济调控,来影响全球资金流向和国际金融市场走势,争取营造一个更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这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主动性和务实性上的一大突破。展望未来,主动和务实的政策风格可望进一步延续并增强,中国宏观调控层将在全面、及时掌握全球经济运行趋势和国际金融市场信息的前提下,统筹全球经济的整体利益和中国经济自身可持续增长的客观需要,不受全球利益博弈过程中外部压力加大的干扰,以我为主,以我为用,主动把握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利时机,积极发挥对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化的自身影响力,在保障中国经济稳健、可持续增长的同时努力促进全球经济金融博弈朝着更加自律、更有约束、更加平衡的方向演进,进而力求实现中国经济个体利益与全球经济整体利益的和谐统一。

稳步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在近期全球保护主义日渐泛滥、以美元过度贬值为首的“货币战”气氛渐趋浓烈的背景下,所谓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一方面对全球利益博弈的趋势走向保持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将继续以稳健姿态应对外部压力,并积极参与多边交流与协商,以期缓解全球利益博弈导致的短期争端与摩擦。

展望未来,主动和务实的政策风格在汇率政策上的体现将是稳健拓展汇改深度、适度加快汇改速度。

一方面,前瞻性地主动加息,向国际投资者释放出中国主动、有效调控经济的有力信号,有利于缓解国际跨境资金过快流入中国的态势,从而在一定时间内舒缓人民币兑美元的被动升值压力,进而有利于人民币汇改稳健拓展的深度:一是引导市场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形成正常预期;二是积极稳妥地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三是完善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引导市场从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转向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关注;四是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的试点范围。

另一方面,适度加快汇改速度将是中国积极主动的选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改善贸易条件、减小外汇占款和冲销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性的有力保障。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迈出了进一步推进汇改的重要一步。未来,中国将以我为主,按照合理节奏,适度加快人民币汇改速度,主动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利率政策将相机抉择,利率市场化将加快推进

展望未来,主动和务实的政策风格在利率政策上的体现将是相机抉择利率升降,适度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一方面,在本次加息之后,市场对未来基准利率走向产生了较大分歧。我们认为,本次加息是务实的选择,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未来基准利率走向也将是中国货币当局根据全球经济走向和中国现实需要相机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利率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本次加息对自主调控自身经济温度、降低跨境资金过高预期的作用,中国将适度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重点是加大市场主体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与此同时,扩大利率衍生工具等市场交易产品,并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微观风险管理和宏观金融监管。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第3篇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5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

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经济学家纷纷发表看法和评论,认为从宏观层面看,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微观层面看也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将促进我国外向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他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中国外贸企业有多方面影响,短期内用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可能会使出口企业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同时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但从长远看,企业会通过不断完善用工策略和经营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延长加工价值链,并通过延伸海外营销服务网络,为这样的价值链提供服务。相信经过努力,我国企业可以克服当前一些短暂的困难,从而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对企业而言,需求是最关键的因素,汇率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千万不可小看企业主动调整的能力。2005年启动汇率改革时,不少人对出口企业生存空间十分悲观,事实上在汇率改革之后,我国企业主动调整,加强管理,依然保持了向好发展。此次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一方面符合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给中国出口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另一方面,汇率改革也有助于出口企业主动调整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家电行业权威人士列举近期家电产业出口明显回暖显示出强势的增长后指出,此次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对家电出口企业短期来说影响不大,但长远来看,还是要主动应对,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才是应对之道。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第4篇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

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失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防止美元贬值造成储备资源缩水。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的内外不平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人民币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选择,反而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实际需要出发,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早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同时通过扩大进口和鼓励其他对外投资来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贬值造成国民财富流失。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失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但主要失衡方是美国,只有有关各方加强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特别是美国承担主要调整责任,才有可能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中国应加强同其他有关各国的磋商协调,督促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和提高国内储蓄率,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结构 中高速增长 约束条件

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使之合理化、完善化,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国经济发展之初,模仿式经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模仿效益失去优势,并呈明显的递减趋势,经济发展缺少新的主导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进入经济发展常态化。为保证经济中高速增长,应在吸取历史经验及发达国家成功案例的基础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一、经济结构调整作用重大、影响深远

(1)经济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的主攻方向。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一直由高投资带动高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弊端。例如,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需求结构不合理等。近年来,经济趋于平稳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初显进展,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结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并突出,无论是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还是区域经济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效率低下、布局不合理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经济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科学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调整而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21世纪中期达到发展中国家水平是不变的,经济结构调整要充分认识“调结构”与“促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经济增长中调整结构,通过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3)提升国际产业链地位。无论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是在世界经济循环模式中中国经济的重要地位,都表明中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举足轻重。我们要抓住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同时推动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努力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进差异化竞争力。打破“低工资、低成本、低价格”的传统发展模式,逐步提升中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

(1)“比较优势”原则。中国经济发展之初充分发挥了传统的比较优势,并取得了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功。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已经不能陶醉于传统模式,否则就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出现产业空心化,造成经济减速。劳动力红利的消逝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通过专业化学习、技术创新、经验积累等积极的方式培养新的比较优势进而衍生新的产业结构。

(2)“调结构”是为“稳增长”。如前文所讲,调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稳增长。这就要求“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微刺激”与“新动力”的有效调节。稳增长与调结构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下,要求“大、快”投资的更多投入,这就造成进一步的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失衡,所以两者是矛盾的。然而,结构调整通过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等提升效率,又为经济的稳增长增添新动力,这样看,二者又是统一的。所以要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统筹兼顾,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在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证经济稳增长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区域、需求等方向的结构调整,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增长中调结构、惠民生。

(3)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做好“三个平衡”。中国经济总体以实体经济为主,制造业规模早在2011年已跃居全球首位,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实体经济”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强调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基础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多年来累积的经验总结。结构调整需要尊重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律,要清楚认识资本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只有大力发展一、二产业,提高效率,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产业。没有智能化、高效率的制造业又何谈高品质的服务业。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仍然是“大而不强”的状态,所以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的基础,在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城乡结构协调三个大方向发力,做好“三个平衡”。

三、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及政府行为

(1)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所谓产业结构,就是各个产业之间及其内部适当的比例。调整产业结构分四个层次:第一,提升改造一、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二,重视小微经济发展,增加农业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第三,引进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分级及技术提升,增强企业优势。第四,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以上四个层次实现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漂移”。除了产业结构这个核心外,从区域和城乡结构来说,应发挥东部示范带头作用,积极促进中部发展及西部大开发,达到全国范围内,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城乡差距。

(2)政府退出市场经济领导者角色,“重保障、重质量、重责任、重监管、重服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尤其是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市场信息及条件的制约,政府的主导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趋于成熟,产业精细、关系复杂,政府的预见优势失去作用,健全的市场机制成为主导。发达国家经济结构改革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结构要靠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来寻求产业发展的方向,而政府的功能是建设一个优胜劣汰、激励创新的体制,产业政策应该有利于竞争,而不是具体指出产业方向。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应该更加“重保障、重质量、重责任、重监管、重服务”。

(3)不能以“微刺激”替代经济结构性调整。对于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微刺激方式及手段,市场上众说纷纭,意见存在很大分歧。当前在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信贷方面都有微刺激政策和手段,并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稳增长、调结构的作用。然而长期来看,不能以“微刺激”代替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必然要经历一场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才能最终解决结构性矛盾,“微刺激”不是“保增长”而是为避免经济垂直跌落,为经济结构调整争取时间和空间。

总之,持续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常态。中国经济必然要经过经济结构调整的痛苦才可能升级到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

[作者简介:赵立方(1984―),女,河北廊坊人,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市场经济学。]

参考文献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第6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逸昕同志的著作《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以“经济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中的系统论、协同论等为手段,依托21世纪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趋势,以改变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增强系统的功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对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的背景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对论文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对经济结构理论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的基本框架。其中阐释了经济结构系统的内涵、特征,明确了系统结构的构成要素,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的五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包括每个子系统的系统内部分析和系统间耦合分析、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和促进各自功能发挥的方向判定。通过对子系统的实证研究,客观地总结出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部分是主体部分。第三,从系统耦合机理出发,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中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经济结构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经过一致性检验和灵敏度检验,证明能够反映经济结构系统的一般行为。通过多元回归确定动力学模型中的参数,利用参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各个子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仿真值与实际值之间误差较小,模型能够反映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的整体变动情况。最后利用所建立模型对未来几年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同时对未来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这为今后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部分是核心部分。第四,在遵循指标体系设立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基于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在考察期内总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符合区域结构发展在周期内进展交替与周期间跃升状态相统一规律的结论。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优化的相应对策。黑龙江省应统筹考虑,系统谋划,把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调整和投资结构调整五方面统筹结合起来,整体协同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未来发展阶段,要以投资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在继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着重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适当加紧城乡与地区结构调整,使它们大体协调同步发展,产生“共振”效应。

经济结构问题既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又是重要的现实问题,黑龙江省域经济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大跨度、深层次的结构革命。结构调整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正处在由前一周期的衰退阶段向新发展周期的创新阶段转移的困难时期。当前黑龙江省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经济结构性问题已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成为当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一个最为紧迫的任务。

该著作从系统科学的研究视角,在对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涵盖的基本内容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投资结构五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剖析,通过系统内部元素互动协同和系统间耦合分析,厘清各子系统内部及其间相互联系的功能障碍,最后利用运行机制分析和整体综合评价探寻相互配合的机理,从而发现调整方向并确定最终调整对策。著作中突出的学术创新点在于采用主分量分析和基于Prais-Winsten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度量不同所有制效率的函数模型。这是本文的一个探索性贡献。因为体制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另外文中基于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间的互作关系,建立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参数仿真对未来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进行预测,对未来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该著作运用系统理论,通过合理协调经济结构子系统间的同步运行轨迹,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与“效率”间的匹配,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其对所有制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纾解黑龙江省域经济固有的体制,对实现体制转型具有现实意义,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对加速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指导意义,而对城乡结构的研究对缩小黑龙江省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第7篇

世界经济面临脆弱复苏

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反复发作和恶化,使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急剧增加。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目前,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主要有5种重要的挑战。

“首先,就是欧洲债务危机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之后,仍然在继续发酵。”朱光耀表示,由于希腊要在6月17日再次进行选举,而选举之前希腊紧缩政策的实施,国际货币基金、欧盟、欧元区对希腊救援计划的落实都面临着极度不稳定性。在希腊问题极为突出的挑战下,欧洲还面临着债务危机同金融业危机交织并存的一种特殊的挑战。目前,突出表现在西班牙银行业的不稳定方面,而西班牙如果爆发更大的危机,那么对欧元区,对欧盟乃至整个世界都会是一个更大的震动。

另外,地缘政治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金融稳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问题都是目前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挑战。

金融动荡带给中国机遇

“欧债危机给中国最大的机遇是时间窗口。”这是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给出的肯定答案。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的出口受到了波及,造成外需市场的萎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现实把中国的经济推向转型和调整的方向。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给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一个重大的机遇。

左小蕾向记者表示,在改革中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出现下滑是符合今年稳增长基调的。“现在令人担心的是会不会出现用停止结构调整来换取增长。如果因为害怕经济增长受影响而停止了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错过了难得的时机。”

另外,左小蕾也强调,要调整经济结构就要将有效投资和有效需求相结合,同时要配合货币政策,否则资本很有可能流回到容易产生泡沫的产业或者产生新的泡沫产业。“对于房地产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就说明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行业一经调控就会导致经济的下滑,这就说明目前经济结构还有待于调整。”左小蕾认为,“稳增长”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稳增长”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创造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则需要政策的引导,在“稳增长”的同时“调结构”。

促使民间资本正确入市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就由外需型逐渐过度到内需型,而从今年的各种经济数据来看,持续了一段时间的经济下滑还在继续。但是这样的经济下滑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就是由外需向内需过渡。这样看来,经济的下滑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代价,同时预示着下滑是带有风险性的。

经济学家华而诚表示,“经济结构调整不能过分地依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行业,而是应该解决目前民间投资不足,促进民间投资于消费。”

他认为,要刺激民间投资首先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使房价合理回归,防止房产泡沫再次产生。房价回归合理价位之后成交量就会随之上升,这样能够拉动居民消费。

华而诚强调,刺激民间投资就一定要落实“非公36条”。“民间投资很重要,民间投资中又以小微企业投资为重点,小微企业的投资量虽然小,但是这些企业的数量庞大,积少成多,使民间投资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房产税以及收入分配增长的调整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看得出效果,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长期的目标就是中小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形成竞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消费要依靠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活跃能够刺激居民消费,从而促进就业来保证收入的增长,从根本上解决消费的问题。

要促使民间资本进行健康的投资就要正确地引导其进入适合的市场中,要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势必要导致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这样会影响民间投资的整体效果。

对于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和政策的弹性,改善信贷结构。“现在的银行贷款都需要有资产质押,但是小微企业没有资产,所以出现了融资难的现象。金融改革就要解决小微企业把资产抵押转化为其他抵押,如何把个人信用转变为信贷信用,把没有资产质押的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重新制定一套信用贷款体系”。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内生性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045-03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初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从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宁乡近十年的发展,向世人展示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可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主攻方向、科技进步和创新是重要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世界经济结构失衡,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以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是全球经济结构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我们要牢牢把握好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调整经济结构以提升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素质,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和可持续性,在后危机时代赢得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在30年高速增长之后,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结构上,我国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紧缺和结构性失衡矛盾,实现经济内生性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无效”增长。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的方法和角度有助于深化对经济增长过程的认识,它所揭示的规模效应、知识积累以及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对经济增长的有效作用有助于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更准确深入的分析和指导。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经济内生性增长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结构的调整要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更多地发挥消费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尤其要注重实现产业的规模效应;要素结构的调整要从过分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等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变。也就是说,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经济内生性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从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视角解读宁乡经验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宁乡从一个农业大县转变为经济强县,成为县域经济的样板。2011年宁乡县居于全国百强县的第68位,中部第5位。2001年,娄底市实现生产总值180亿元,增长8.2%;宁乡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68.05亿元,增长10.5 %。2011年,娄底市实现生产总值837.86亿元,增长13.0%;宁乡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640亿元,增长15.5 %。近十年娄底市与宁乡经济发展的对比如图1所示。从图1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经济总量上娄底市高于宁乡县,但是从经济增速来看,除了2004年娄底市经济增速高于宁乡县增速外,其余的十年都是宁乡县高于娄底市,差距最大的是2008年,宁乡县经济增长速度是16%,比娄底市经济增长速度的11%高出5个百分点。作为一个县,经济能够如此快速发展,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宁乡县领导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促使经济增长实现内生性增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实现企业的规模效应

2011年,宁乡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 200亿元,增长37%。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49亿元,增长42%;规模工业增加值对全市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21%。而2001年宁乡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63亿元,增长12.14%。2011年,娄底市工业增加值完成423.06亿元,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8.62亿元,增长19.0%。而2001年娄底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2亿元,增长12.3%。宁乡县不管是工业总产值还是规模工业产值的增速都远远高于娄底市的增速,这与他们注重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实现企业的规模效应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经济不断飞速发展的同时,宁乡县也进行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2011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2.6:65.8:21.6调整为11.8:68.1:20.1。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5%。而2011年娄底市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7:53.8:31.5调整为14.7:55.7:29.6,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工业继续保持对经济强大的带动作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1%。但是,娄底市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是比宁乡县低20.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与宁乡县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大企业是密不可分的。

在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的同时,宁乡县农业现代化也在稳步推进,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宁乡县集中建住房,让农民用旧房置换新房,不仅改善了生活环境,而且节约了农民建房用地;同时将农业集约成板块用地,进行规模化经营,不但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为工业用地腾出空间。

(二)注重人才的引进,人尽其才

宁乡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促进作用。从2008年开始,宁乡在已经取得一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推出了“5127”高素质人才引进工程,即:用5年时间,引进100名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200名硕士、700名全日制本科生(其中,选调生100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公务员100名、全日制本科生500名)。为了激励“5127”高素质人才,宁乡县破格出台政策,被录用上岗者除享受所在单位同等待遇外,对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由县财政每年补助10万元,统一安排住房,试用期满后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聘任为正、副科级领导干部,硕士由县财政每年补助2万元。虽然娄底市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相比较宁乡县来讲力度还不够,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不及宁乡县。

(三)注重制度的创新,不拘一格

宁乡县近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制度的创新,制度的创新为经济的增长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在体制上进行了创新。在园区管理体制设置上,突破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在园区成立了工商、税务、国土、城管、房产、建设分局,独立承担工作职能,使园区企业运行有可靠的保障,给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力的成长性条件。与此同时,宁乡县相关领导深刻理解了服务是工业发展的抓手、是项目提速的助力、是推进招商的加油站,因而在工作中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帮助实体谋业,从而使服务推动了项目落户、推进了融资加快、推出了服务品牌、推开了对外窗口,为宁乡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注重政策的连贯,一以贯之

近十年,宁乡县历届领导班子在统一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致力发展工业主导、城镇带动、三产互动、城乡统筹的复合型县域经济,推动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引领下,明确发展方向,在既定的发展目标上,不断修正发展目标,每次的修正都是在原有目标上的提高,而不是推倒重来,重新制定。宁乡县领导班子换届之后仍然继续执行上一届领导班子的政策和相关决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夯实、提高,而不是像有些地方换一任领导换一套思路、发展规划“朝令夕改”。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并深入学习,贯彻到娄底的经济发展规划领导中的。

三、抓住经济结构调整机遇,促进娄底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建议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或源泉是知识、人力资本积累和制度等一些内生因素,而不是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等外生因素。也就是说,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大部分不是来自劳动和物质资本数量的增加,而是来自知识、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以及有效率的制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专业化人力资本视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反映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的这一时代特征。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国目前和将来所面临的最大任务和挑战,尤其是如何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前提下、在我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增速下降等情况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避免拉美陷阱。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历史机遇期,而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娄底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是,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蕴藏着发展机遇,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机遇,使娄底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娄底市应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

首先,切实提高并加快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积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娄底市人力资本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相对处于效率比较低、重视程度不够的状态。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级市,娄底在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中要做到:第一,加大教育投资。在所有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中,舒尔茨(1960)特别强调教育投资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教育可能在将来做出的贡献。舒尔茨1961年在研究美国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时认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贡献率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总体投入水平仍然偏低,人力资本积累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以支撑长期经济增长。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支持政策,促进教育的优先与协调发展,加快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积累。娄底市应该在国家财政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地方财政教育投资,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人力资本。第二,建立健全公平的用人机制。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是长效机制,在这种机制的前提下,把熟悉本地情况的内部人才挖掘出来并大胆启用,因为各行业有自己的规律,专业型的领导才能够准确把握方向和制定相应的战略。第三,创新用人思维。突破用人机制方面的障碍,善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做到人事一致,人尽其才。

其次,建立促进知识积累、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激励机制。由于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具有“外溢效益”,所以其本质不是一般的市场现象,而是一种制度现象。娄底市在这方面的制度要有创新性,俗话说:思路出了问题,小问题也是大问题;思路没有问题,大问题也是小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娄底市要建立政府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构建一系列将知识积累、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加以“内在化”的制度安排,使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进而使创新活动成为内在的持续的过程。一方面,应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和扩散机制。一种新的生产技术或产品设计如果没有完整的扩散组织体系,则其很可能被“闭锁”。因此,应通过构建有效的组织体系,如建立专门的技术市场、协调企业间的契约安排、促进大公司间有管理的技术转移等,来降低各经济主体获得被保护新技术的成本和扩大新技术扩散的范围。另一方面,应建立知识与技术扩散中的吸收与模仿机制。知识与技术的扩散不仅是一个水平扩展过程,更是一个垂直的知识深化与技术改进过程,每一个企业在学习、模仿时要使新知识、新技术与企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结合。因此,市政府不仅要对基础研究予以资助,还要对企业的应用研究、技术改造提供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以降低企业的模仿成本,推动技术扩散向深层次进行。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并且要能够包容,允许失误、失败的存在。

再次,在对外开放中加速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我国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这虽然是一种劣势,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潜力的充分发挥,但同时也包含着一种“后进优势”:意味着我国可以从知识和技术的国际流动、转移、模仿和应用中享受国际知识技术存量的外部性。对湖南中部地级市的娄底市而言,技术引进、技术模仿以及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学习发达国家、地区先进技术,是促进娄底市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娄底市市政府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学习并获取国外新知识、新技术与新经验。

最后,正确制定和运用地方经济政策。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运用必须与实际经济情况相吻合。当前,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经济结构的失衡,目前世界经济处于结构大调整之中,我们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应调整娄底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在内的增长政策的结构安排与政策取向,形成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R&D投资的激励机制,加大智能产业、信息产业的投资补贴和税收刺激,因为这类行业的发展既能促进技术进步,又能增加就业。那么作为一个地级市,娄底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不仅要关注短期经济增长,而且更应着眼于长期经济发展。

总之,学习宁乡县近十年经济飞速发展的经验,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充分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促进娄底市经济内生性增长,实现娄底市经济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加速赶超,建设幸福娄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段羡菊.后发赶超凭什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样本宁乡启示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