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视力监测制度

视力监测制度

视力监测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管理体系;创新方法

自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之后,我国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监测力度以及监测质量管理力度也越来越大,相关部门甚至引进并采取了更加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使得我国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事业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人们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度,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便显得有些不足,一些部门人员因没有意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其在工作中忽视对质量的管理,从而拉低了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整体的工作质量。为此,要在现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上做出改进,进一步加大监测质量的管理力度,保证质量管理与环境监测的相适应,杜绝环境监测质量工作滞后现象的发生。

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逐渐走向了制度标准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其完善度相对较高,适用性也相对较强。但随着人类文明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自引入了更为先进的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之后,人们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便有所忽视,而将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环境监测上。这一情况直接导致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测脱节,进而使得总体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发生滞停,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遭遇瓶颈。下面结合我国国情,对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

1、环境管理和经济增长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了,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增长,但由于社会进步过程中人们过于注重经济增长,忽视了环境的管理与保护,所以造成了现在环境保护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的局面。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在生产、建设中制造了很多废弃物,并且相关部门并没有采取措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处理,所以造成环境被废弃物污染,影响人类生存并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现阶段,尽管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抑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但总的来说,多年时间积累下的环境污染并没法在短期内得到彻底根除,即使引入了环境监测管理机制,但因为这一体制的运行时间不长,尤其在质量管理方面,人们的管理意识并不高,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时并不能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

2、质量管理人员能力低,缺少质量管理积极性

除了制度还尚处试行阶段以外,相关机构或部门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低,实际工作时易忽视质量管理,缺少质量管理积极性也是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相关部门在配备质量监测或质量管理人员时,并没有严格化人才的录用与选拔,所配备的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的甚至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证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内现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并不能很好的胜任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滞后。

二、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新构想

针对上述所讨论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滞后问题,在分析其滞后原因之后,现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几点创新对策:

1、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从大方向考虑,想要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除去细节问题以外,最直接的方法是借用法律手段,利用法律法规来约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行为。具体措施有,组织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并制定出台相关的环境监测条例以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条例,利用法律条令来对环境监测进行定位,并借助法律法规来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规范管理行为,从法律、制度以及人员三个方面来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

2、改进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法律保障机制仅仅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功能作用是威慑,是约束和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行为,让其能够重视质量管理。而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起主要指导作用的,仍然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并创新原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一套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创新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构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可建立为以下这一模式:国家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区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

3、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目前,虽然有一些环境监测站是以计量认证或国家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在实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但是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既要保证监测仪器的准确、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更要确保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点位的代表性、现场采样的完整性等等。因此必须根据环境监测的白身特点、客观规律和管理执法需要,建立适应环境监测工作实际、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完整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并使之成为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遵循贯彻和具体落实执行的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中提到,国内相当一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并不高,综合素质也相对比较差,再加上环境监测工作以及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极为复杂,所以导致其在实际工作时并不能完全胜任,最终也就造成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滞后。面对这一情况,在创新质量管理体系时,除了要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之外,还要注重对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具体措施有:多多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培训活动,并注意在培训中引入实际问题,利用实际问题来对其进行指导;积极做好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工作,让他们明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训练,提高其管理能力,使其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促进我国环境的有效治理。

三、结束语

在创新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的的现状来做好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要以科学管理为基础,通过管理监测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的工作制度,健全有效机制展开环境规划,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柏仇勇,黄卫,姜勇.创新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的构想[J].中国环境监测,2007(06)

视力监测制度范文第2篇

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可比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虽然国家环保部门加强了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力度,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步伐加快,使得各级环境监测站在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必要的经验等原因,使得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在某些方面还差强人意。

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环境管理的主要方法,它能够给环境管理执法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还能够提升监测站监测能力及监测技术水平。所以,作为环境监测的地方机构,我们要想提高环境监测站的环境监测能力,就要深入认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视力度,不仅从思想上要有准确的认识,而且还要具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这样才能够促使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因素

在具体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因素,严重的制约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下笔者就究其主要因素进行探讨:首先,是否有健全和完善且有效运行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其次,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过程中,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关系到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地运行;再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离不开人的因素,环境监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此外,日常的质量控制和保证都会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4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4.1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促进环境监测日常工作规范化各级监测站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全程序质量体系并不断完善,形成满足各级监测部门工作要求的全程序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转。同时各监测单位要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通过具体质量目标的提升,逐步建立可自我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

4.2加强重视,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于环境监测结果至关重要,因此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各个环境监测站应该加强重视力度,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抓紧抓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作为环境监测站的领导层应该更新质量管理观念,加强重视,参与质量手册的制定和修改,从而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政治保障;其次,要不断地培训和宣传,促使全体职工理解并积极参与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来,从而为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氛围。

4.3必须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环境监测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为了更好地完成监测工作,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除了重视还不够,还需要有高素质的监测队伍。因此,要想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必须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增强他们的素质。为此,首先要加强监测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质;其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讲座和学术交流,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完善各种奖励和激励机制,调动环境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他们心甘情愿的投入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来。

4.4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

活动日常的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都会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一方面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检验和监测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展内部的质量保证活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5结语

视力监测制度范文第3篇

现阶段,在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已经逐步地实现了制度的合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其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完善度也很高。而在社会文明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也已经引入了更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人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环境监测工作中了,却忽视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因此,也就出现了质量监测与质量管理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大大地限制了我国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1.1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没有实现同步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然而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更加重视的往往都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几乎都是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这就导致了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无法实现同步的发展。在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或是工业行业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而相关部门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些废弃物处理干净,这些废弃物就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人类的生存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都受到了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治理这些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我国各省市的环境保护部门也都相继出台了政策和法规,但是在短时间内,环境污染的问题却是无法得到彻底的根除的,虽然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也已经被引入了,但是这一体制的运行时间还太短,特别是在质量管理方面,人们还不具备较高的管理意识,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1.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并且工作缺乏积极性

除了制度还处于试运行的阶段以外,我国负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偏低,并且他们对于质量管理工作也不够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积极性,而这也是导致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相关部门在任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时,通常都没有实行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所配备的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还不高,有一些人员甚至连相应的专业证书都不具备,所以他们根本无法胜任质量管理工作,大大地限制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2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2.1健全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法律保障体系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想真正地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除去个别的细节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借助法律手段,通过健全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来约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行为。具体的方法为:应先组织并且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构,此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并出台相应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条例和环境监测条例,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监测工作重新的定位,同时进一步的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规范管理行为,应从法律、人员和制度三方面充分的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2.2进一步地完善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其所起到的作用也只能是限制、约束和威慑的作用,其能够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更加的重视这项工作。而真正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因此,应在原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而这也是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在对我国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国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的模式:国家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各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

2.3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针对上述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发现我国负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都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同时综合素质也偏低,而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以及环境监测工作又都是十分复杂的,因此,相关人员在从事这项工作时总是会力不从心,感觉自己是无法胜任的,而这就限制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健全各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和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更应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方法为:对这些质量管理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和教育工作,在培训的课程中尽可能的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并对其进行指导和启发,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应鼓励管理人员之间多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中充分的体现他们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治理我国的环境。

2.4创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近些年来,我国的很多环境监测站都在进行环境质量管理活动,并且它们都是在计量认证或是国家实验室任何的要求下进行的,然而,要想真正的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工作,不但要对实验室进行控制,要保证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同时更要保证现场采样的完整性、监测方法的合理性以及监测点位的代表性,所以,应在充分地了解了环境监测工作自身规律和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适应并且贯穿其全过程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各级别的环境监测机构都应以此为程序和准则开展工作,切实地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3结束语

视力监测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监测控制网 水平位移监测 沉降监测 钢筋应力监测

中图分类号: X924 文献标识码: A

监测范围及内容

1.1现在基坑开挖、支护工程及基坑周边环境变形监测范围要求:

①一般按工程施工区域周围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下管线、周边土体和基坑围护结构本身作为工程监测及保护的对象;

②基坑周边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地面沉降比较明显地反映出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化情况和周边环境受基坑影响变形趋势,故环基坑周围要布设若干组地表沉降监测点;

③设置的监测内容和监测点必须满足本工程设计和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并能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化情况;

④监测过程中,采用的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及监测频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监测数据的整理和提交满足现场施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对施工方监测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施工监测数据能如实反映变形情况。

1.2基坑开挖、支护工程及基坑周边环境变形监测内容设置如下表-1:

表-1

序号 量测项目 位置或监测对象 测试元件 测点布置

1 墙顶水平位移、沉降量测 围护墙上端部 水准仪,全站仪 间距20m

2 土体侧向位移 靠近围护结构的周边土体 测斜管,测斜仪 间距20m,同一孔测点竖向间距0.5~1.0m

3 墙体变形 围护结构内 测斜管,测斜仪 间距20m,同一孔测点竖向间距0.5~1.0m

4 土压力 围护结构外侧土体 土压力盒,读数仪 间距60m,同一孔测点竖向间距2~3m

5 支撑轴力(含支撑变形) 支撑端部或中部1/3位置 应变计,读数仪 每层8个点,布置依具体情况而定

6 地下水位 基坑周边 水位管,水位计 间距40m

7 孔隙水压力 基坑周边 孔隙水压力计,读数仪 基坑受力、变形较大或代表性部位,竖向仪在强风化和中风化地层中布置,间距宜为3m,数量不宜少于3个

8 支撑临时立柱为位移观测 支撑立柱顶上 全站仪 不少于立柱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

9 基底隆起 基底开挖面的中部 水准仪 同一剖面监测点横向间距为10~30m,数量不应少于3个

10 钢筋应力 连续墙主筋 钢筋应力计,读数仪 基坑东南西北四条边各挑选一幅地连墙;每幅连续墙选择迎水面和背水面各一条通长钢筋;测点竖向间距2m

11 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 周边重要地下管线 水准仪 有条件时宜直接测定

12 地表裂缝观测 周围地表观测点 游标卡尺 测试单个或典型裂缝可采用裂缝观测仪进行测试

2.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和测点的埋设

2.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监测控制网主要用于围护墙顶的位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围护墙体深层位移监测等方面的监测。监测控制网分两部分:

平面控制网:用于各水平位移监测项目平面控制基准;

水准控制网:用于各垂直位移监测项目(即沉降监测)的高程控制基准。

平面控制点宜布设3个,编号为ZK1~ZK3,控制区域为整个监测区,为使测距、测角误差在横、纵坐标上均匀分布,网形为闭合导线网,引测外方向为施工用平面控制网。点位设在稳定、安全的地方,有条件宜采用固定观测墩,通常在地面埋设钢钉点,顶上刻划“+”字。

水准控制点宜布设3个,编号为BM1~BM3。建立闭合环与施工高程控制点,每个月联测一次。控制点的具体布设情需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布设。

2.2 测点的埋设

控制点采用钻机钻孔的方式进行埋设,埋设方法如下:

用工程地质钻机,开孔直径约110mm,钻孔深度至基岩;

在孔洞内置入大于18mm的钢筋(需放置在钻孔正中间);

灌注C20以上的混凝土并震动密实,混凝土顶面距地表距离保持在5cm左右;

④将钢筋顶部磨成球面型,中间镶嵌直径1mm铜芯,露出混凝土面约1~2cm;

⑤ 养护15天以上。

3. 监测方法及原理

本文主要介绍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及支撑应力、钢筋应力监测

3.1 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项目:墙顶水平位移监测;支撑临时立柱顶位移监测;墙体变形测斜管顶部平面坐标。

观测方法及技术:水平位移采用极坐标法或小角度观测

3.1.1 极坐标法测量原理

如图示,A、B为已知点,A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p为待定点。通过测定AB边与Ap边的夹角,Ap边的垂直角v以及Ap边的斜距S,计算出AB边的坐标方位角和Ap边的平距D,求得p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D=S*cos v

3.1.2小角度法测量原理

如下图所示,测站点经纬仪照准远处目标点形成视准线(视线),测定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小角,在已知测站至观测点距离的条件下,可计算出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离量:

—观测点偏离量; —观测点至测站的距离;—小角(偏离视线的角度);—206265

3.2 沉降监测

监测项目:墙顶沉降量测;坑底隆起;建构筑物沉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沉降监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以索佳SDL1X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文件。

基准网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其主要技如表-2.

表-2

序号 项目 限差

1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 0.5mm

2 每站高差中误差 0.15mm

3 往返较差及环线闭合差 mm(为测站数)

4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 mm(为测站数)

5 视线长度 30m

6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 0.5m

7 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计 1.5m

8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0.5m

3.2.1二等垂直位移监测方法及原理

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忘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根据使用仪器索佳SDL1X电子水准仪的精度是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为0.3mm,同时考虑本工程监测点是按照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精度进行观测,其视线长度≤50m,一般附合路线长约1km左右,则在该路线上的测站数为:

各测站高程中误差为: 在本线路中最弱点将是第5站,即n=5,其单向观测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

当采用往返观测时,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

可以看出,采用该仪器按本观测方案可以达到垂直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

3.3支撑应力、钢筋应力监测

监测项目;支撑轴力(含支撑变形)监测;钢筋应力监测

3.3.1监测方法及原理

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围护桩,其内力通常是通过测定构件受力钢筋的应力或混凝土的应变,然后根据钢筋与混凝同作用、变形协调条件反算得到。钢筋应力一般通过在受力钢筋中串联连接钢筋应力传感器(钢筋计)测定。目前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有振弦式和电阻式两类应力传感器,本次监测采用GJJ型振弦式传感器及JM406型振弦式频率读数仪进行数据采集。

量测围护桩弯矩时,结构一侧受拉,一侧受压,相应的钢筋计一只受拉,另一只受压;测轴力时,两只钢筋计均轴向受拉或受压。由标定的钢筋应变值得出应力值,再核算成整个混凝土结构所受的弯矩或轴力:监测传感器及基本原理(钢弦式传感器)

钢筋混凝土支撑内力计算方法:

式中:—支撑内力(kN);—钢筋应力()

—钢筋计监测平均应力();—第j个钢筋计标定系数();

— 第j个钢筋计安装后的初始频率(Hz); — 第j个钢筋计截面积()

— 钢筋弹性模量();

—混凝土截面积();—支撑截面积()

—钢筋总截面积()

参考文献:

[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国家标准

[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2007,国家标准

[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国家行业规程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国家标准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国家标准

视力监测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随之急速发展,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具有线型好、设计标准高、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等特点,如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在交通量大、气候恶劣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电子监控无疑在智能交通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实现公路上监控区域范围之内通行的车辆交通进行实时监视控制、拍照片、系统识别过程、警报、收录车辆通行的信息,保存车流量数据并如何进行集中统一有效的管理,为公安部门对高速公路超速违规车辆进行取证处罚、打击盗抢和走私机动车犯罪、查缉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分析交通状况、加强交通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由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是个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系统,系统的不稳定往往会诱发交通事故、交通阻塞、事故处理不及时等严重的后果。通过对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出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要求等方面的考虑,给出了一套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及具体实现。

1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概述

高速公路道路监控系统是对实时采集的路网交通信息进行处理的,根据各路段的交通运行状况分析计算,对路网未来时刻交通情况进行预测,进而通过诱导控制车流合理的调控车流分布。根据道路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和设备特点,系统又可分为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信息显示和查询系统等。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车辆检测器、外场摄像机、视频事件检测器、道路气象探测器、隧道内的一氧化碳、能见度、风向风速检测器等;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息处理、事件事故信息处理、设备故障信息处理等,信息处理分析一般有手动和半自动两种控制模式,路段的监控中心是一个高速公路全线监控系统顶部的控制中心,主要负责所属路段范围内的交通监测和控制;信息显示和查询系统,包括可变信息标志、信号灯等,标记和信号是交通监控和管理汽车客户的主要服务形式。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闭环系统,信息经过监测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后,可发出相关指令,控制路段上的交通。例如改变情报板显示内容,对交通流进行控制,实施调整和控制交通流。

2系统基本设备

使用性能良好的监控系统设备,是建立高效监控系统的先决条件。根据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可分为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及监控室设备。

2.1前端设备

2.1.1摄像机

①摄像机:主要由摄像机、以及配套的电源、避雷器、安装支架和基础设施组成。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采用符合现场环境要求的摄像机。如红外摄像机、一体机摄像机、迷你摄像机、高速球机、网络IP摄像机等;色彩:为了达到更好的视频效果,一般采用摄像机的清晰度需要到480TVL;清晰度:有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两种。垂直方向的清晰度受到电视制式的限制,水平清晰度表示人眼对电视图像水平细节清晰度的量度。②镜头:镜头是安装在摄像机前端的成像装置。可分为定焦镜头和非定焦镜头,其中定焦镜头的焦距不可变,成像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价格相对较低,适合于摄取焦距相对固定的目标;非定焦镜头适合各种情况下的需要,但是一般价格比较高。③云台:云台是承载摄像机进行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转动的装置。云台内一般装有两个电动机。一个负责水平方向的转动,另一个负责垂直方向的转动。

2.1.2检测设备

包括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一氧化碳及能见度检测器等。车辆检测器主要有线圈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视频车辆检测器等。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车型识别准确率:线圈要求≥99.9%,微波和视频要求≥90%;测量范围:线圈要求0-60km/h,微波和视频要求5-200km/h;交通量、地点速度、时间平均速度、占有率等准确度:微波和视频要求≥85%;单检测器可覆盖车道数:微波和视频要求≥8;气象检测器针对路段气象情况进行检测,将数据传回路段监控中心,根据气象情况、交通流量情况进行路段管理。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能见度:10m~2km,分辨力:1m;

气温:-50~70℃,分辨力:0.1℃;

风速:0~60m/s,分辨力:0.1m/s;

风向:0°~360°,分辨力:3°;

降水:0~4mm/min,分辨力:0.1mm;

路温:-50~80℃,分辨力:0.1℃;

路面状况:至少可区分干燥、潮湿、积水、结冰、结霜、积雪等路面情况。相对湿度:5%~100%,分辨力:1%;具有RJ45接口,满足数据上传和现场调控功能。CO及能见度检测器:检测隧道的能见度、CO浓度数据、交通量数据,供隧道照明控制系统和隧道通风控制系统使用。

2.2传输设备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中介传输是整个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信号传输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质量,关系到监控系统功能与质量的发挥。传输设备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支持IE浏览、支持双向语音广播对讲等功能;②编码器具有视频检测功能,视频移动丢失告警;③具有虚拟电视墙功能;④解码器以太网口具有流转发功能,避免二次编码;⑤支持实时时钟与网络时间同步,适应高端网络系统时间要求。

2.3监控室控制设备

监控室主要设备包括监控中心计算机、监视器及监视器墙、多屏拼接或者视频矩阵模块、硬盘录像机、对讲系统以及监控室电源等

3系统的施工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互连互通及系统维护的便利,监控系统应整体规划、统一实施,按实际情况控制施工进度。

总体施工顺序具体如下:到达现场根据图纸了解现场实际环境确认设计图纸无误施工组织线缆布放设备、材料安装连接系统通电测试系统联调试运行验收

3.1项目具体实施步骤(表1)

3.2施工前准备:

(1)在施工工作开始前,应办理妥当实施工程所必须的一切施工和许可证,并提交备案。

(2)在施工工作开始前至少4周,施工方应提交施工工艺图(包括操作和维护程序)和安装指导图(随设备提供)。

(3)施工工艺图和安装指导图应详细说明所有设备、部件的安装、测试和试运行的顺序和采取何种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功能、避免设备损坏和影响使用,以及电缆的埋设、连接和测试等。

(4)安装材料的准备:监控系统安装材料包含视频线、电源线、控制线、单模光纤、检查井、安装支架、BNC接头、胶带、PVC管、防雷器、地线等,应按照详细设计进行准备,保证10%的冗余量。

3.3设备到货验收

(1)到货设备的验收工作由监理方或者业主组织验收,采购的人员和施工方需派人员参加验收。在检验现场,施工方要提供检验工作所需的劳力和工具。

(2)验收的设备到达验收前,需要先提供所有使用设备清单,设备的原证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材料自检证书、报关单据(进口设备)等各种材料。

(3)重要的设备及材料还需进行工厂测试,包括常规检测及工厂验收试验。

3.4设备安装

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应符合国家和通信、电子、机械行业有关机电设备的安装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

(1)施工方不得在现场安装未经工厂测试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任何系统、设备或材料。

(2)应事先检查所有工作通道、门、房间的尺寸,以保证设备能顺利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3)在安装和变更位置等作业中,不能损坏原有设备。

(4)所有设备应按施工工艺图和安装指导图的指示进行固定和连接。设备应处于正常直立和稳定的状态。

(5)所有机电设备的安装均采用下走线方式。

(6)施工方应确保所有机电设备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安装、维修和保养以及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交付试运行。如果施工方交付试运行的环境条件与设备的正常工作环境条件相关较大,那么施工方应提交试运行的环境条件供监理工程师审批。

3.5完工测试

设备安装完后,施工方应在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的条件下对系统和设备进行以下测试,但不局限于此(由监理工程师确定):单项设备通电测试;单项设备功能测试;分系统功能测试;系统功能测试;系统运行测试。

全套设备和所有已安装连接的附属设备都需按批准的有关图表进行完工测试。测试应在待测设备确已安装稳妥并已调整完毕后进行。如果工程允许,测试可以分阶段进行,分阶段测试内容,各系统可以参考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各站点安装及系统测试、全系统联网测试。在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操作运行状态下的最后总测试,以表明分阶段测试对前期工程的性能无影响。如果设备中的任一部件未能通过上述测试,当故障排除后,应重新测试。

3.6试运行

运行时间为连续3个月。在试运行期间,除非使用不当外,施工方应对系统和所有设备负全部责任。在此期间,施工方应使任何缺陷或故障都能在24小时内(节、假日也不例外)修复。如果系统试运行3个月内达不到指标要求,则应在修复之后由双方重新确定再一次连续试运行开始的日期。

所有试运行期间设备的修改和软件变化都应在试运行结束后写入操作和维修手册中。在试运行期间,系统至少无故障连续运行30天后,施工方即可申请交工验收。

3.7验收

(1)交工验收测试按《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F08/2-2004)的规定进行。

(2)交工验收完成后即进入缺陷责任期,一般为24个月,从业主签收交工验收合格证书之日算起。施工方应遵照合同条款的规定,施工方应在整个缺陷责任期内提供免费服务以纠正、修复或更换制造的设计上的缺陷,由此引起的额外费用全部由施工方负担。在缺陷责任期内,施工方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完好外,还应负责运营管理单位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

(3)竣工验收由省、交通运输部按有关标准进行。

结语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是高速公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高速公路提供了有效的交通管理、控制、监视、诱导,是交通监控的良好手段。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高速公路网络,但是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联网收费和道路监控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逐步完善高速监控系统,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高速公路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庄启成.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建设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视力监测制度范文第6篇

1.1对环境监测信息的代表性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地方监测站对实验室内的质量监测控制比较重视,目的在于保证分析样品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内部监控的主要方法:坚持严格的考核制,坚持持证上岗,保证人员的高素质;样本的制作,采用加标回收试验、质控图的绘制、平行双样等解决室内监测质量控制,进而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普遍忽视了室外质量监测控制,也就是忽视了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室外监测过程主要包括监测目标的设定、路线的测量、制定、布点、采样以及运输保管工作等各个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都受到忽视,如果实际工作中信息的代表性不够重视,即便监测分析的数据准确无误也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1.2室内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尤其是县乡两级地区,其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受这方面的影响,县级监测站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条件普遍较差,各种监测仪器缺失,配套设施不全,在这种大的环境下监测质量普遍不高,很难确保监测信息的准确性,主要原因有:(1)地方政府对监测站的财政投入有限,导致监测站经费有限,仅靠自收自支很难维持正常监测工作的运转;(2)监测站受环保局直接管理,环保局对环境监测工作不够重视,却比较重视监理工作,因为监理站是收费站,监测站是支出站,因此造成了监测站不被重视的现象,正常的环境监测工作很难开展。

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2.1明确监测站的职能

我国地区级监测站的职能长期以来一直未明确,使环境监测工作长期不被重视,进而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环境监测工作主要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技术资料,使环境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方向和重点,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监测站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体制编制问题、经费来源问题、职能地位问题等等长期困扰着监测站的发展,使环境监测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因此明确监测站的职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解决其体制编制问题,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监测水平的提升,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料,为地区经济规划和城镇发展决策的制度服务。

2.2加强监测站建设

(1)要加强监测站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系到监测站发展生存的政策,促使地方政府及时的解决监测站的体制编制问题、经费来源问题等,使监测站有足够的经费采购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建设必要的监测用房,从而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自动化水平。国家环保总局应该科学的建立监测设备仪器基金,积极调动各行各业的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协同作用,有计划、有组织的引进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进而提高地区监测站的自动化监测水平,提高监测能力,保证监测信息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2)加强软件设施建设,要不断优化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目标和计划,监测目标涵盖了所有成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是各个岗位目标的集合,岗位目标是总目标的分解,只有将岗位目标融入到总目标的具体活动中才能保证监测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不偏不倚的完成监测要求。因此,环境监测总目标必须具有综合性、可行性、阶段性、时序性,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总目标的制定不仅考虑到监测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内容,还要考虑到具体监测工作开展时各要素的投入与配合协同;总目标的可行性是监测工作的基础,它与时序性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具体计划的制定必须始终围绕总目标的要求开展,按照分阶段、分组、分项目实施的过程执行。在总目标和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及时征求所有工作人员的建议,综合考虑人和物的双方面因素,还要考虑监测技术的因素,确保计划与目标相统一,保证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3加强室内外监测质量控制之间的结合,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室外监测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实现与室内监测人员培训机制相同步,以往比较重视室内监测人员的培训,造成了人员对室外监测控制淡薄的意识。因此,各级相关组织部门要加强对监测站人员的全面培训,中心监测站对下级监测站的监测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室内密码样的考试,实现全方位的考核。要全面结合各地监测站的实际情况,针对重点环节和要素设计方案和计划,科学合理的布点、采样、样品的输送保管以及后期的分析等具体环节,这些具体的内容必须列为考核的内容之中,虽然会加大财政的投入和人力的投入,但是经过这样的考核会加强基层监测站的监测水平和管理能力。

2.4加强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监测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时刻保持加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遵守各项环境监测工作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严格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和呈报,杜绝虚假信息和数据的出现。各级组织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较为标准的依据和参考,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监测管理工作的高水平。

2.5进一步强化计量认证工作

当前,我国各地区级监测站在计量认证方面做得工作还是比较不错的,计量认证工作根据相关要求每隔五年进行重新认证,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合法性,同时,要加强认证部门管理工作,规范认证程序,不搞形式主义,将认证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各地区监测站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小结

视力监测制度范文第7篇

摘要:变电站全面监测分布式集中控制

0引言

无人值守变电站要求对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控。目前,我国电力系统普遍采用的是SCADA系统实现“四遥”功能,但仅此还不能满足生产现场完全无人化和充分保证变电设备平安运行的目标,因为站内现场还存在设备绝缘、环境视频图像监控新问题,解决例如防火、防盗、防止设备绝缘劣化、发热过度等实时监视,这些新问题使得建立全面的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经过调研发现,国内对变电站现场状况的监测,基本只针对某个独立单元系统,如电气指标监测,电视监控、绝缘在线监测、防火防盗监控等,并上传至局生产管理部门。这些仅仅依靠某一、二项监测结果去了解变电站的状况往往是片面的,不足以让后方的生产管理人员实时、全面地把握变电站现场状况,更不能依靠某一项监测结果对现场进行及时处理,令已经投入的监测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导致事倍功半。即便安装了较多项目的监测系统,但各个系统互不兼容,操作繁琐,往往集成度不高,一样达不到理想的监测效果。

经过研制开发的一套具备全面监测项目内容的变电站综合一体的现场监控系统,将变电站监测推向全面化,使得变电站无人值守成为可能。

1主要研制目标

系统结构模块化,由电视、火警和保安监控子系统、设备状态红外监控子系统、电缆防火、高电压绝缘在线监测等子系统组成,某些成熟的子系统可直接引进,然后,利用主控系统将各个系统利用软硬件接口集成在一体,统一协调管理,可大大缩短研制周期,并且保证某个系统的升级,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和主机系统的运行。

(1)系统采用分布式集中控制技术,把一个变电站分成几个报警区域,每个报警区域由一台分级控制器负责区域内的所有报警控制、设备控制。分级控制器再通过数据线和矩阵主机相连。矩阵主机和所有的分级控制器只须一对双绞线连接即可。系统采用分级控制技术,使系统施工、布线和维护简单方便,系统可行性提高,某一区域故障不影响其他区域。分级控制器采用标准422/485接口,可和变电站其他设备连联。

(2)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现有的监控系统,只能监视设备的外部及四周环境,无法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只能在被监视设备发生严重(如起火冒烟、外部变形等)情况下报警,无法将被监视设备发生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必须采用红外热像仪,完成对变电站主要工作设备(主变压器、电容器、开关等)的运行状态监控,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报警。

(3)电缆防火系统使用缆式定温探测器对电缆温升进行报警,大大优于传统的温度、烟雾探测器只能起到事后报警功能,无法早期发现故障隐患。

2系统主要结构

GD3000变电站监控系统由监控前端、现场主机工作站、通信网络和后台监控中心组成,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GD3000变电站监控系统结构图

2.1监控前端和现场主机工作站

监控前端由各类监测传感器、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电缆感温探测器、防火报警设备组成,监控前端和现场主机工作站组成一套站内系统可单独工作。

2.2远程通信网络

(1)现场主机工作站和后台监控中心之间,通过VC2000DN编解码器,光端机采用光纤(E1口)连接,系统工作稳定。

(2)VC2000DN解码器将2M信号解码后通过RS-232串口传输至监控中心服务器。

(3)后台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服务器采用以太网交换机,接入MIS网。

2.3后台监控中心

后台监控中心一般设在办公大楼,由系统中心服务器、VC2000DN解码器、监控客户终端组成。

(1)硬件设备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确保稳定、可靠和平安,具有强抗干扰能力。

(2)每一个经过授权的客户终端通过IE浏览器即可对监控前端设备进行管理,如实时测量在线各类高压设备的介质损耗、泄漏电流等,遥控各类摄像机进行环境监控,遥控红外热像仪对设备发热情况跟踪,接收各类报警消息等。

3系统主要特征

该系统可以完成现场日夜电视监控、高电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电气设备热故障红外热像实时监控及防火防盗监控,它利用网络媒介将现场监测系统和局生产调度部门连接在一起,使远方的生产管理人员对变电站现场状况了如指掌,为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1)系统结构合理、安装扩展轻松简捷。

根据电力行业规程,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而成,系统配置灵活合理,既可自成体系,又可多级组合而形成监控网络,各子系统可自由配置组合并实现无代升级;系统自身有很强的可拓展性,和其他系统有较强兼容性。

(2)使用简单方便。只需登录上网(局域网)或拨号上网(INTERNET),均可通过IE浏览器对前段变电站设备进行管理。

(3)系统控制面板和图形界面(GUI)友好。基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用户友好界面程序,简单易学。

(4)高电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功能强大。高电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用于中型、大型变电站,对主变压器套管、耦合电容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主变压器铁心、主变压器中心点套管、各种避雷器、断路器等高电压设备绝缘状况进行在线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有摘要:介质损耗、泄露电流、等值电容、母线电压、频率、铁心电流、零序泄露电流、谐波分析等。可以自动或手动监测上述各量及变化率,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打印其结果或变化曲线,进行绝缘情况的综合评判。

(5)图像传输速度快、品质高。传输图像分辨率352×288~704×576可调,彩色32Bit,亮度256级,速率25桢/s(PAL制)-30桢/s(NTSC)制。①图像远程传输硬件压缩,图像效果明显好于软件压缩,云台移动时,图像仍保持清楚。②局域网接收采用软件解压缩,用户不限。③最新网络视频监视压缩芯,传送极高质量图像直接上10/100M以太网,网络传输可达到30帧/s。④网络视频传输采用最新的IP呼叫方式,只有当视频服务器接收到网络连接请示时才响应请求发送图像,且占用带宽不超过50kbps,网络能力强大。变电站的图像、监测信息、通过光纤2M口传输图像,至供电局监控中心,有关部门在办公室使用电脑上网即可远程查看和控制前端设备。变电站的监视图像、监测信息也可直接上变电站已有的局域网。

(6)红外热像故障监测测温准确。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整个变电站的关键部位实施监测和黑夜监视,能够把握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①焦平面红外热成像仪,有线连接,设定工作方式后自动工作。②远程网络控制,手动实现视场内热故障搜寻。③全屏任意点测温、伪彩色显示,设定温度报警,温度分辨率≤0.1℃。④全数字化存储,确保图像数据同现场情况相同。⑤功能强大的分析软件,自动形成报告输出。

(7)主动报警、减少损失。

对红外入侵、烟敏、电缆防火等报警点的设防摘要:可进行任务设防、定时程序设防、人工手动设防,当所设防的点出现报警后,系统可就地进行报警处理,并在前端按权限切换至报警现场的图像,主动提醒生产管理人员,使各种异常得到及时处理,将损失降到最小,并建立图像、地点、时间等资料的数据库供查询和硬盘录像。

(8)先进的抗干扰技术。

在变电站强电磁场干扰下,可以保证系统工作稳定,符合GB6833.1中规定的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辐射敏感度试验、传导敏感度试验要求。

4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GD3000型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在泰安供电公司桃园变电站已投入运行,在公司MIS网络覆盖的范围内,各级有关部门的计算机都可以随时监测变电站现场的情况,在生产管理、调度中发挥了巨大的功能,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经济效益分析

(1)该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MIS网络实时、准确地为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变电站的现场情况,可操纵前台摄像机进行变电站现场巡视,完全代替运行人员日常例行巡视。

(2)该系统可进行远红外测温工作,远程操纵带云台的红外热像仪即可测出变电站关键设备的温度,从而把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工作。

(3)该系统的火警和保安监控装置可实现对变电站的防火、防盗保护。独具特色的电缆防火预警子系统可对变电站各种类型的电缆进行感温监测,一旦温度达到设定值即进行报警,将异常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综上所述,经过测算,投入该系统后每年节约不必要的现场检修、巡视、测温投入的人工、材料和台班等直接费用至少达20万元。

4.2社会效益分析

GD3000型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投入后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摘要:①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②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③提高了配电设备技术水平;④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达到科学管理,合理运营的目的;⑤达到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⑥改进对无人值班变电站或少人职守变电站隐患的监控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为用户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

4.3平安方面

杜绝了设备的无依据检修,从而大大减少了带电现场的工作量,是减少电力事故发生、实现平安生产“可控、在控”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视力监测制度范文第8篇

一.措施得力,领导重视。

县政府对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卫生局对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县妇幼卫生监测方案>,县委。方案中确定了详细的监测对象;拟定了统一的资料收集方法和运转程序;制定了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检查奖惩方法;县卫生局监督所人员每年深入基层进行监督指导和帮助:县妇幼保健院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定期不定期的深入乡村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保证了妇幼卫生监测的顺利进行.十多年来,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屡屡受到国家,省,市检查人员的高度评价.

二.提高素质,抓好培训。

以后妇幼卫生监测工作运行顺利与否,今年是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改为”3+1模式的第三年.抓好本年度的妇幼卫生监测培训工作是关键.首先我就过去工作中存在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参与省级师资培训班的同志精心准备,认真备课,10月中旬县乡村从事妇幼卫生工作专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班上,就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及评审,5岁以下儿童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渥报调查方法和相关表的填写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讲解.培训结束后,举行了书面考试,保健院院长申芝凤对培训进行了总结.此次培训得到县卫生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卫生局副局长臧庆玲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臧副局长强调了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此次培训班的重要性,要求参与培训的同志一定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要用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监测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效性,杜绝虚报,瞒报,减少错报,渥报.通过学习交流,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认识,增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理解和掌握了妇幼卫生监测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培训对完善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制度,促进妇幼卫生信息利用率,提高了妇幼卫生监测的质量,促使我县妇幼卫生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推进我县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数质控到位,据准确。

漏报率0.9‰。婴儿死亡上报37人,依照培训要求,各监测乡镇在收集到村级上报的监测信息后,十一月上旬深入各村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为确保数据上报的真实性打下基础;十二月下旬,各监测乡镇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县妇幼保健院又随机抽取了五个乡镇二十四个行政村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质量控制和监测指导,充分保证了上报数据的准确性.2008年县基层上报活产数2048人,质控后为2069人,漏报率1%5岁以下儿童死亡上报57人,死亡率为27.83‰。漏报2人。婴儿死亡率为14.51‰。漏报2人,漏报率0.9‰。新生儿死亡上报19人。死亡率9.3‰。漏报2人,漏报率0.9‰。全县住院分娩率已由2006年的53.87%提高至2008年75.1%孕产妇死亡4人,死亡率为10万分之195.3全县无孕产妇死亡漏报。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监测工作有待提高。乡镇妇幼保健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外乡镇的儿童出生数,1局部乡镇两个系统管理率低.可能存在活产和死亡的渥报.建议各医疗保健单位要加强两个系统的管理的建立和健全,为提高妇女儿童生命监测提供保证.

发生登记不全面,2质量控制要常抓不懈:个别医疗机构人员对监测工作末引起重视.对医院可能死亡的高危儿童的随访找不到地方,也可能存在渥报现象.建议各医疗单位要健全登记,并做到产妇姓名.地点真实可靠性,以减少渥报发生.

有利于监测工作的进行:基层医疗单位普遍妇幼经费匮乏,3监测经费匮乏.希望增加监测经费.尤其监测工作难度大.基层人员报酬低,影响临测工作顺利进行.

素质不高:由于临测人员的更换频繁,4监测人员更换频繁.新上任的监测人员对监测工作不了解,不主动学习.而影响了监测工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