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经济和财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我们要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必须实现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依靠稳固、强大的财源作支撑。财源建设是政府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财源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财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搞好财源建设,壮大我市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我市财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政府调控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但财政经济运行中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财政增收潜力不足,政府调控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规划》的实施,需要强大的财力做后盾,必须做好聚财、理财文章,提高我市的综合财政经济实力。

一、我市财源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政策优惠引财源、项目带动培财源、挖潜促收增财源等多种有效措施,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08719万元,增长13.98%。全市税收收入完成618793万元,增长11.69%,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6.52%;非税收入完成189926万元,增长22.13%。全市主体税种累计完成349701万元,增长9.72%,拉动税收收入增长5.59个百分点。全市营业税完成175734万元,增长23.56%,增收33511万元,营业税增收额占税收收入增收额的51.74%。营业税增幅比主体税种增幅高出13.85个百分点。主体税种特别是营业税的较快增长,对稳定全市税收收入形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车船税分别完成77675万元、20653万元和8135万元,累计增收36018万元,拉动税收收入增长6.51个百分点。

二、我市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座新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我市在财源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结构单一,地方财源基础薄弱。从地方经济结构分析,我市工业支柱产业链条短、骨干企业少、带动能力弱,服务业比重低,相应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低。地方财政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油田的发展。从财源结构分析,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方财源结构单一,与油田的关联度高,整个地方财政收入受油田产业调整、生产经营形势和财税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具有较大程度的不稳定性。二是地方工业财源规模小,依附性强。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很大程度受约于油田。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整体上看,三县在区域经济建设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已经逐步形成了地方财源体系;市及两区地方财源基础比较薄弱,收入来源仍主要依附油田。

(二)地方财政收人与油价高度关联,原油价格的波动性与地方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市地方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单一的财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胜利油田提供的税收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原油价格变化可以说是财政收入的“晴雨表”。据测算,胜利原油价格每变动1美元,将影响市级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收入2000万元。另外,胜利油田改制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重组现象,企业的资本构成发生变化,按现行财政收入划分体制,有一部分原为市级的税收将会向中央和省级转移。如油公司被收购后,现行的财务核算和纳税渠道都将发生变化。将会对我市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三)财政收入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从全市情况看,2009年全市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73%、21.73%和6.54%。从市本级看,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所占比重较高。2009年,城建税67976万元,占2202%;教育费附加29752万元,占9.03%,总体占31.05%,二项收入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具有不稳定性。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分别为4.49%、4.02%。二是非税收入增长较快。2009年,全市行政性收费等非税收入189926万元,增长22.13%,占财政收入的23.48%。从市级情况看,非税收入增长17.46%。可见,我市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相对较慢,财政可统筹安排的财力增长并不快。

三、加强财源建设,壮大东营财力,为《规划》顺利实施奠定财政保障

(一)围绕《规划》的实施,膨胀经济总量,增加财源。要借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建立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积极打造我市国内外产业转移主要承载区,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加工制造业,建设成以化工、造纸、橡胶轮胎、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全国知名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高速公路、铁路、空港、海港等对外大通道建设。争取发展石油储备,使东营成为重要的能源基地、电力供给基地。以东营港为龙头,以东营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培植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业、高效生态渔业、滨海旅游业四大产业,打造沿海产业隆起带,壮大区域经济,增加财源。

(二)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加强财源建设。转方式、调结构,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培植壮大财源,改善地方财政状况的关键所在。要把支持转方式、调结构与增财源紧密结合起来,以财源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工作重点上。要围绕强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向加快发展要财源;要突出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三个关键”。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向结构调整要财源;要抓住区域经济、园区经济、企业发展“三个重点”,努力形成多极支撑、多点带动的经济和财源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财源增长后劲,向优化布局要财源;要强化工作组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三个支撑”,形成财源建设的政策合力、资金合力、工作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财源发展环境,向机制创新要财源。

着力实施结构调整,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引导政府的公共资源和财政优惠政策投入并支持生产性企业发展。突出高效生态特点,支持新能源建设。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促进开发区发展。支持东营经济开发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支撑力强的大项目,构建起高端产业体系框架。支持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构建支撑发展的优良环境;着力服务业发展,积极研究落实各项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促进第三产业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大力支持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在专项资金扶持上给予重点倾斜;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引导企业搞好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人,加快实施“三路两港一场”和“四区一城”为载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三)强化税费征管,实现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在坚持“均衡入库、稳步增长、优化结构、调控有力”的收入目标前提下,依法加强税费征管,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财税收入的不利影响。一是挖掘税收征管潜力。加强收入。调度分析和信息化建设,实现征管信息共享,加强社会综合治税,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做到大税、小税一起抓,确保各项税收应征不漏。二是挖掘非税收人增长潜力。拓宽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范围,理顺征管体制,强化稽查措施,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加强财政政策研究,对减收政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

一、引言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也是实现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最基础的职能机构,在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以来,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逐步由传统的收支管理型向监管型、核算型与服务型的方向发展,对于财政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财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预算管理弱化以及资金监管乏力等,制约了乡镇政府正常履行职能,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改革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提高乡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以确保乡镇政府更好地发挥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我国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职能弱化

在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的制定非常的粗放,因此导致预算几乎过于简单,对于乡镇财政收支实际管理的指导意义不大。而且在乡镇财政预算的执行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造成了乡镇财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乡镇财政财源不足

我国乡镇财政工作中,最突出普遍的问题就是财源不足,甚至可以说是乡镇政府的负债问题较为严重,财政收支处于非常紧张的状况。特别是由于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更是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局面,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一些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也不能正常开展。

3.乡镇财政监管力度薄弱

当前由于乡镇政府对于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重视不足,认为财政监管是对政府管理权限的干预,因此对于财政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公开公示,财政审计力度也较差,造成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管失效,不利于财务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

三、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改革措施研究

1.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设置,确保财政管理机构职能发挥

为了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实施,首先应该健全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可以参照当前我国较多采用的“县镇共管,以县为主”的模式,或者是探索采取垂直管理体制,以减少乡镇财政所人员在履职时受到本级政府的干预和约束,充分发挥监管作用,正常履行管理职能。在财政管理部门职能的界定上,应该根据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进度,将乡镇财政职能逐步朝着农村公共服务、落实惠农政策、乡村财务管理、乡村债权债务管理、加强乡镇财源建设等几方面转变。

2.强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对收支的控制能力

对于乡镇财政预算的编制,应该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开源节流、勤俭节约”原则,在预算的编制方法上,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财力状况及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财政预算,经过乡镇政府审定以及人大部门审议后组织实施财政预算管理。对于财政预算的实施,应该实行项目管理,根据年度支出预算和具体支出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分月或者是分季度用款计划,由乡镇财政管理部门按照用款计划和库款调度情况完成资金的支付。在乡镇财政预算的管理上,重点强化预算的执行力,控制无预算开支、超预算开支和擅自调整预算,尤其是避免先开支、后申报的问题,对于需超预算支出的,必须按规定程序调整或追加预算。

3.不断加大乡镇财源建设,缓解财政资金紧张问题

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地提高财源建设能力是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镇财源的建设上,应该以当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改革作为契机,加大对于乡镇农村经济以及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还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农村的实际情况,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积极地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并不断的加大乡镇的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在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

4.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

首先,应该根据乡镇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避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行为,为全面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应该探索在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设立公务卡制度,不断地提高财政财务的透明度,并加大对于乡镇财政的审计管理,尤其是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与经济合法。第三,应该落实好乡镇财政管理的公开公示制度,将财政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资金收支进行公开公示,动员社会力量监督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

四、结语

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是适应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应该结合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设,并强化财政预算与监督管理,积极的开源节流,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乡镇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武.吉林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结构;辽西北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3-0047-04

财政收支结构是衡量一个地区财政质量的重要标准。合理稳定的财政收支结构,可以提高财政政策的质量,改善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从而增强政府调控经济活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财政收入有限,收支矛盾突出,建立合理、高效的收支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辽西北欠发达地区为例,通过对当地财政收支结构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辽西北地区财政收支结构存在的问题

辽西北地区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邻吉林省,西邻河北省,北邻,南邻辽宁另两大经济区域――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全地区包括三个地级市――阜新、铁岭和朝阳,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834万,有两个民族自治县,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五个省级贫困县(全省一共有六个)。改革开放以来,辽西北地区财政总体上运行状态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辽西北地区财政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数小,在全省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低

近几年来,辽西北3市财政收入增幅较大(表1),一般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财政收入基数小,辽西北3市在增量上与省内发达地区(如沈阳、大连)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地方财政实力还比较落后。(见图1)

2.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不够优化

从地方财政收入构成来看,2006年,辽西北3市――阜新、铁岭和朝阳的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是66.78%,58.92%,59.5%。财政学认为: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与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成正相关,而辽西北3市在这一指标上的低水平说明,辽西北3市财政稳定性总体较低。此外,在当地税收收入中,农业类税收占比偏高,商业类税收占比相对较低。

近几年来,阜新、朝阳的财政收入结构有所改善,到2008年,除铁岭外,辽西北3市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已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实行“突破辽西北”战略以来所施行的财政政策倾斜产生了一定效果。

(二)辽西北地区财政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

辽西北3市财政支出普遍远远高于当地的地方财政收入,且结构不够优化。

以2006年为例,如表3所示,辽西北3市财政总支出分别是地方财政收入的3.4倍(朝阳)、4.0倍(铁岭)、2.4倍(阜新)。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各项行政事业支出占有很大比重,这说明辽西北3市地方财政相当程度上还是“吃饭财政”。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别县乡存在公教人员工资发放困难现象,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非常滞后,投资硬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此外,辽西北3市用于科教方面支出的总量和比重都很小。

(三)辽西北财政自给能力偏低

从表3可看出,由于存在着相对低基数增长的财政收入和相对高位增长的财政支出之间的矛盾,辽西北3市财政自给水平很低,朝阳、阜新、铁岭3地的财政自给率分别只有29.5%,25.1%和41.3%,从而导致当地财政自我解困能力较小。这说明辽西北3市要保障政府服务的正常运行,对上级财政的依赖很大。

二、辽西北地区财政收支结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辽西北地区财政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落后,财源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区位、政策和重视程度等因素,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力,资本积累较少,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薄弱,财源相对不足。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缺乏足够财力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在造成经济社会缺乏快速发展的动力和依托的同时也影响了地方财政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经济发展落后财源不足财政收入少财力不足无力进行税收竞争资本和人才用脚投票,这反过来又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影响财力积累。

(二)地理区位

辽西北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辽宁省3大经济区当中唯一一个内陆区域经济实体,当地以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为主,“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其格外容易受荒漠化威胁。如,2009年夏季,辽西北地区严重旱情就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强化了当地财政对上级财政的依赖性。辽西北的退耕还林和造林任务也增加了当地的财政压力。此外,当地地貌的复杂多样、交通不便、信息落后以及内陆地区容易产生的封闭保守观念等,都是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源扩大的阻碍因素。

(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

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财政分税制改革。经过10多年的实践,这场改革有效地提高了“两个比重”,较好地增强了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推动中国财政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次改革选择了“渐进式”的发展路径,仅仅初步搭建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带有一定的不彻底性和不完善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事权与财权之间的矛盾。根据这次改革的制度设计,60%的财权向上集中到中央,而60%的事权则下放到地方。于是在实践中,往往出现“上级出政策,下级出资金”的现象。而且在地方财政体系中,省、市两级财政也在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区域财力。

在现行财政体系中,越往上走,财力越集中,收入越大于支出;而越往下看,收入越少,支出则大大增加。这就产生所谓“中央财政喜气洋洋,省、市财政勉勉强强,乡镇财政哭爹喊娘”的现象。这种财权重心上移而事权重心下移的趋势是不符合权责相称原则的,也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矛盾的。由于辽西北3市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实力较弱,县(市)财政更是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而困难重重,导致财政收支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一方面不利于当地软硬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方财力的优化和改善。

当然,辽西北财政问题还有其他原因,如历史遗留问题、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因政府财力资源管理分散、配置不当而造成的损失和浪费等。

三、对策建议

(一)推动经济发展,加强财源建设

辽西北地区应该从地方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示范、引导和激励效应,以及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做好地方财源建设发展规划,坚持公共财政的原则和市场化改革方向,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科学立项,严格项目管理,开发优势资源,扶持主导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和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从而发展经济,拓宽财源。

(二)完善财政制度设计,稳定和优化财力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此需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就辽西北地区而言,当地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禁止、限制开发区域,为适应主体功能区和公共财政建设的战略要求,建议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考虑在辽西北地区加快推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即“县财省管”)的试行,并与“乡财县管”体制的试行和推广相结合,在这一制度框架下,进一步推动符合省情和辽西北区域特色的改革,加大制度创新,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财政管理体制。

2.加强财政收入管理,积极拓展地方财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完善征管制度建设。推动税收征管方式由纳税申报管理向税源管理转型,完善一般纳税人年检和税收资料普查机制,健全重点税种、重点税源和新兴税源监控和征管机制。在依法普查和稽查已有税源的基础上,探索、培育和挖掘新的税源,挖掘增收潜力。推动申报、预警、审批、税源监控和评估、责任区管理和纳税人分类管理的信息化,构建以综合数据平台和档案管理数据库为基础的税源动态监测体系,提升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税款征缴、入库的网络化和税收一体化,提高税款运行速度和安全性。抓好队伍建设,改进窗口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止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行为,改善辽西北地区公共服务质量和投资环境。

3.改进政绩考核体系。辽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产业转型、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等多重压力,要想改善自身财政收支结构,需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增加公共服务效果的指标及其权重,对处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区的地方政府要压缩乃至放弃经济增长数量型指标,而且应以资源环境、生态保护、民生发展等指标为主;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与评价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激励相联系,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督促地方政府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改善财政收支结构,使得地方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

(三)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可以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强支出管理,加快财政支出体系的改革步伐。按照“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原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各项支出,结合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公共财政建设进程,促进财政体制由简单的“吃饭财政”、“建设财政”转型为高质量、高效益、民生导向的公共财政。

1.优先确保民生支出。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调整财富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努力实现社会公平,确保稳定,促进和谐。对民生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贯彻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工资制度改革和相关人员待遇标准的提高,有困难的县(市)区可以由省市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继续确保县乡公教人员工资发放率达100%。本着“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原则,一方面支持社会救助和低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扩面提标(扩大保障对象范围和待遇标准),同时还要构建“应保尽保,应退即退”的城市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农村新型医疗合作机制;另一方面,要按照“待遇不变,提高服务水平,控制不合理支出”的原则,调整在职和离退休干部医药费用支出管理。做好生态移民和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和自主创业工作,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培训教育、舆论宣传)和资金支持(贷款担保、创业基金、税收优惠和贴息或补贴)。完善社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就业、再就业资金支持、补贴机制(包括再就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障补贴等)。与相关部门联网合作,动态监控零就业家庭,控制失业率。

2.发展科教文化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质量。转变观念,加大对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树立“县市兴科教,科教兴县市”的理念,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效益、要税收。重点投入方向放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打造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弥合人才缺口。通过基金、担保等优惠政策和创业基地(或园区)等平台鼓励人才回流,扭转人才赤字,满足人才需求。大力推动城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鼓励全民健身,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加大对既有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发展文化观光旅游业。

3.改善资源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推动采煤沉陷区治理改造。继续大力推进和支持生态文明示范村指导帮扶工作,加大财政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防病改水工程,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一、预算收入情况:

年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国税收入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地税收入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加上各类专款收入万元,年上半年,财政收入是万元。

二、预算支出情况:

年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占全年预算的%,具体情况是:

1、一般公务服务支出268万元,主要包括:办事处机关人员的工资,办事处机关日常办公经费,人口与计划生育支出和地税所经费。

2、公共安全支出支出20万元,主要是派出所经费及联防队员工资。

3、教育支出172万元,主要是盈园中学的建设投入,寒龙山小学的建设投入。

4、社会保障支出95万元,主要包括民政优抚,农村低保,社会救济,福利院经费、后期工程建设和前期工程欠款,寄思园投入。

5、医疗卫生支出31万元,主要是卫生院经费和新农合支出。

6、农林水事物支出35万元,主要是大环境绿化支出。

7、转移支付支出52万元,主要用于有线电视补助、村级道路建设补助、村水利建设补助、吃水补助。

8、其他支出192万元,主要是综合治税费用。

三、存在的问题

财政税收工作虽然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要求,但在财政税收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不稳。今年以来,由于煤矿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税源基础十分薄弱,给财政税收带来困难;二是税种结构不合理。财政税收不均衡,企业所得税基数较低,增值税额度较小;地税收入超额完成任务,国税欠进度;三是税收质量不高,多数税收靠综合治税,成本较高;四是刚性支出较大。各类项目投入大,工资及遗留问题增支多。这些都给今年的财政收支增加了难度。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任务目标,进一步增强信心,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开拓创新,确保超额完成全年万元的任务目标。

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培植财源力度。依照向四个方面挖潜力、要发展的要求。巩固提高现有企业。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引导、环境优化等措施,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高新兴产业的税收贡献能力。上半年引进限公司等9家新兴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启动民力,力争全年引进新兴产业企业15家以上。积极围绕工业园区和工业园搞好服务,大力发展新城经济、总部经济,为城服务、靠城致富。大力发展沿河、沿路经济,鼓励、吸引、扶持村集体和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商贸、餐饮、物流、休闲娱乐等新兴服务业,积极打造中央商务区。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借外力促发展。完善落实好招商引资优惠和奖励政策的同时,加快、等民营园项目建设步伐,对占而不建、占多建少的必需尽快收回,对投资强度不够的督促其增资扩股,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实在效益。

二是深入开展综合治税,

稳定基础财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继续坚持把增加税收作为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关键来抓。注重新兴财源,狠抓后续财源,依法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继续突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增收,着力解决漏征漏管和偷、逃、骗、欠税等问题。建立财政、税务、工商、地材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税源动态,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将大量隐蔽失控的税源变为可控可管的税源。充分发挥综合治税机构的作用,完善综合治税机制,配齐配强协税人员,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着重抓好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的税收征管,多方协调动态税源,切实做好零散税收、边缘税收的征管。充分发挥建材行业税费征收办公室的作用,加大建材行业税费征收力度。对于应属地征收的切实做到有理有据,应收尽收,均衡入库。

三是全面加强财务监管,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一、当前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收支失衡,财政赤字比较严重

乡镇财政赤字具体表现为收入与支出的缺口。从收入方面看,中国大部分乡镇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乡镇收入以前主要靠农业税为主,缺乏其它税源,财政收入的的增长潜力微弱。自从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支柱税源,仅能依靠一些小的税种。这些税种税源零散,结构复杂,征收成本较高,征收难度较大,增长潜力微弱。并且伴随着新一轮的税费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乡统筹费等向农民征收的一些政府性基金与费用,取消了屠宰税等税种,使原本并不宽裕的财政收入更加紧张。从支出方面看,自从农业税改革后,在乡镇财权减少的同时,而乡镇的事权却在逐步加大,造成二者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如农村的社会保障的支出,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的支出,农村的公共设施的建设,都需要相配套的乡镇财政的支出。随着管理难度的加大,乡镇各级职能政府的管理支出费用也在不断增多。在财政支出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乡镇财政收入却逐年锐减,必然造成乡镇财政赤字的加一步加大。

2.债务负担沉重,财政风险不断积累

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都有着债务的包袱,这些债务大都是以前的债务积累和收支缺口越来越大所造成的。乡镇债务一般包括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两类。显性债务包括所欠上级财政部门、银行、企业及个人的贷款和其他借款;隐形债务一般包括所拖欠工资、公务费和欠付的修路修桥费用等债务。尽管部分债务是在税费改革之前形成的,但是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进,财政收支缺口的逐步加大及工资等管理费用的刚性约束,使原本遗留下来的债务问题非但不能及时解决,反而加重了乡镇的债务负担。随着债务负担的不断加大,财政风险也在不断积累,使乡镇政府对债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干扰了财政收支结构的规范化,阻碍了税费改革的进程。

3.乡镇机构的运行效率偏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乡镇财政处于我国财政体系中的最底层,财政的税费改革和“乡财县管乡用”模式使乡镇政府的工作量逐年增加,这要求工作向更加细致化方向发展。但是乡镇大都处于农村等艰苦地区,交通条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常年出现经费紧张,拖欠工资等现象,极大地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乡镇财政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加上办公自动化的缺失使乡镇机构的运行效率偏低。乡镇条件的艰苦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使乡镇财政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乡镇财政开始执行的23年来,乡镇财政人员的年龄偏老化,年轻的高素质人才未得到及时的补充,使得人员配置不能合理地适应新时期财政的管理需要。

二、化解当前乡镇财政问题的对策

1.积极培植财源,化解财政收支困境

乡镇政府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化解财政收支失衡的问题,必须加强财源的建设。当地政府应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依托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结合乡镇优势发展特色的农业经济。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和扩大农产品的批发销售市场,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保障。同时要实行农企结合政策,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农业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在政策上给予乡镇企业以优惠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乡镇企业的培养作为主要的财源增长点来看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农民通过第三产业获得收入,在资金、政策上予以扶持。总之,在培育财源的过程中,要一切围绕财源来发展经济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财源增收的项目上,形成多层次的财源结构。

2.深化改革体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的财政体制

随着新一轮税费改革的深入,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改革,认真贯彻执行“事权与财权相对等,权、责、利相统一”的规定,明确划分事权的界限,在事权的范围内分配财权,使事权与财权相对等。同时要加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对贫困地区加大转移支付的份额。要建立公平有效地乡镇财政激励机制,对乡镇的收支状况进行动态的考核,不断调整各乡镇的转移支付系数,调动乡镇增收的积极性,从而公平、公正、高效的解决乡镇的收支困境。

3.压缩乡镇机构和人员,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税费改革过程中,要精简不必要的机构和人员,减少财政经费的支出,是解决财政收支失衡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是要对事业单位进行逐步改革,对能够从对外事务中获得收益的乡镇机构要推向市场,可以减少财政的不必要支出。二是要精简不必要的机构与人员,以减轻财政负担,同时严格控制新增机构与人员,建立“增人不增补助,减人不少补助”的激励机制,从机制上调动乡镇财政机构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学军.当前中国乡镇财政运行困境及其路径选择.经济研究导刊.2011(3):16-19.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一、理顺县域财政管理体制

县域要积极总结省管县的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与县域财力相适应的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对县域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继续理顺省、县的财力分配关系,适当调整省、县间税收分享范围、分成比例,增加对县域的税收分成比重。同时, 适当下放县域管理资金事权,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一是将适合市县管理的专项资金逐步下放,如主要用于城乡发展规划编制、高端人才引进、职业教育、县乡特色产业、旅游规划建设、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下放到县,增加县域资金安排的自主权,发挥县域管理的优势,自治区加强监督,确保管理使用合法合规科学高效。二是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完善县域基本财力保障制度,结合考虑县域财政的负担水平和承受能力,均衡各县间财力分布,切实减轻县域财政负担。同时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倾斜,将清理压减的专项资金,调整用于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二、加强财源建设,加快增强财政实力

县域财政管理部门要树立持续开展项目建设的理念,不断开辟新兴特色财源。县域财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不断整合优势资源,持续推出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对接的大项目,争取资金的支持,加快项目建设,按期竣工投产发挥效益,确保县域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坚持财源建设主体与优化结构兼顾。一是加大工业扶优扶强力度,设立相应的发展基金,运用贷款贴息、垫息等方法对有发展前途和市场竞争力的县乡工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扶持配套中小企业,推进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交通物流、旅游业、城镇化等的发展,从整体上推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三是稳固农业基础财源,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增收,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三、优化县域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实施“一保三控”,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性支出、国家机关正常运转经费等基本支出,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经费增长、人员编制及机构增长、财政供养范围,财政供养人员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之内; 二是在结构上补齐“短板”。加大财政对以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打造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在政策上放开搞活。该由社会办的事交给社会办,制定相关制度,明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具体措施和指导目录,通过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四、加大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建设力度

加大对县域财政资金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力度。一是继续完善并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加强动态监管建设,完善资金拨付审批环节的管理,实现全过程、各环节中的审查、稽查与监督检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执行县域以上政府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完善政府采购“三库”建设,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强化物资采购与资产存量联结机制,加强采购预算约束力,无预算不采购; 规范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阳光采购,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完善县域财政监督机制,继续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县域财政管理监督,建立财政收支与财政监督相连接的网络系统。同时,加大力度整顿财经秩序,严惩违法违纪行为,为推进财政支出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消除阻力和障碍。四是完善县域财政绩效评价机制。制定完善县域财政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健全县域财政绩效评价机构,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公共收支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建立预算资金使用的问责机制,将预算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绩效考评情况纳入对部门、单位领导的经济责任考核范围。

五、提高县域财政管理透明度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财政收入也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但是,经济改革和体制创新,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在改革逐步推进与体制渐进转轨过程中,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突出地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和县级财政困难上。按照“木桶理论”,对于农业比重大、经济欠发达的吉林省来说,县域经济就是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最短的木板”。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吉林省经济发展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大战略,把“县域突破”作为战略选择之一,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落后和县级财政困难问题,进而带动全省财政经济再上新台阶。本文试从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在财政和相关经济政策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对县级财政发展的支持与促进过程和取得的成效作简要回顾与分析,并对“十五”期间县级财政发展目标及实现途径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支持县级财政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一)从财源建设入手,解决经济不发达县(市)的财政困难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出台的“减政放权、减税让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级实行的财政“分灶吃饭”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也使财政补贴县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凸显出来。为了掌握财政困难县的经济财源基本状况,从1985年开始,省财政组织调查组赴通榆、长岭、镇赉、乾安、长白、靖宇、安图、珲春等8个不发达县(市),对其经济基础、财政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经济环境、资源状况、科技力量等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并组织两次不发达县(市)经济发展讨论会。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支持不发达县(市)发展基金”,每年3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不发达县(市)的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对不发达县(市)还在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在项目审批、平价物资供应等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使支持不发达县(市)经济发展工作全面启动起来。

(二)制定县级财政发展规划、落实责任、强化力度,支持不发达县(市)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1988年开始,财政支持不发达县(市)的范围扩展到28个县(市),占全省县(市)数量的68%,“支持不发达县(市)发展基金”数额也由3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这些不发达县(市)基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的产粮农业大县,农业投入多、效益低,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规模小,即所谓“高产穷县”;二是分散于西部边远地区的农业县,自然环境、生产条件更为恶劣,周边经济发展及带动能力较弱;三是分布于东部山区的一些偏远县份,交通不便,开发较晚,但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和后劲较足。其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经济总量小,财政困难,效益低下。围绕这些不发达县(市)的脱贫致富,省财政在各级财政部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1988—1992年吉林省县(市)财政收支发展规划,签订了吉林省政府各厅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县(市)财政收入升级晋档包保责任书,重点支持28个不发达县(市)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资金、科技投入,不发达县(市)的经济面貌有了明显改善,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到1993年,中部地区的榆树、德惠、农安等产粮大县(市)的财政收入已经接近亿元县的目标。

(三)适应分税制改革的发展变化,调整省对市、县的财政体制和分配格局,进一步支持县域财源建设。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中央财政集中了新增财力的大部分,另一方面,中央在参与地方收入分成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税收增量返还的比例没有地区差别,同时又受中央财力的制约,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未能及时出台,使中西部地区省份对分税制财政体制适应能力弱,资金回旋余地小,调度异常紧张,财政困难特别是县(市)财政困难突出地表现出来。吉林省对市、县也相应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为了缓解县(市)财政困难,增强自求平衡的能力和发展后劲,从1996年起,对人均财力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市、县,将省共享收入全部下放,到1998年,下放省共享收入的县(市)已达21个,占全省县(市)数量的51•2%。同时,对仍有财力缺口的县(市)给予适当财力补助,还帮助县(市)消化部分财政赤字,并从2000年开始,改革与完善省、市、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将省对市、县改为省对市、市对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县(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几年来,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省财政积极采取新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县域财源的质量和效益。在支持县(市)因地制宜发展城镇中小企业方面,一是对中小企业研制开发新产品,在享受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重点支持开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二是积极支持县域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帮助解决企业改革中遇到的财政财务问题。在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方面,省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贴息资金扶持乡镇企业的重点项目,如延吉苹果梨加工、长白集成材、伊通水泥厂等项目,收到显著效果。在促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方面,通过科技兴农、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在支持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无论是个体私营经济还是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无论是乡镇还是村办企业,也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只要经济效益好、创造利税多,都实行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扶持。在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为扩大招商引资、构筑县域财源新体系,广泛培育和挖掘收入增长点创造条件,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县级财政发展的成效及特点

(一)县级财政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发展还不够平衡。1999年全省41个县(市)全口径财政收入51•4亿元,比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1994年增长48•1%;地方级财政收入29•8亿元,比1994年增长1•1倍。到1999年末,全口径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已达22个,比1994年增加11个,占全省41个县(市)的53•7%,地方级财政收入超亿元县(市)达到9个,占全省县(市)数量的21•9%。9个超亿元县(市)财政收入总额达11•87亿元,占全省41个县(市)地方级财政收入的39•8%;地方级财政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县(市)还有17个,占全省县(市)数量的41•5%。人均财力最低的县为5000元,全省只有1个县。1999年全省有14个县(市)累计财政赤字1亿元。#p#分页标题#e#

(二)县级财政收入规模扩大,但在全省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并未提高。实施分税制改革第一年的1994年,吉林省41个县(市)实现财政收入34•7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4•2亿元,1999年县(市)实现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比1994年增加16•7亿元和15•6亿元。1994—1999年,县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7•1%,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5•9%,这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政策导向及其效应,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8•8个百分点。但是,1999年与1994年相比,县(市)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并未提高。1994年县(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4•4%,1999年为28•9%,反而降低了5•5个百分点;县(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1999年为29•4%,比1994年的27•7%仅增加1•7个百分点。整个“九五”期间,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与吉林省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相近的中西部省份相比,吉林省县级财政收入规模偏小,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如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1999年地方级财政收入105•03亿元,其中县(市)财政收入61•9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59%,而吉林省1999年地方级财政收入101亿元中,县(市)财政收入只有29•8亿元,所占比重不足30%。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9年地方级财政收入的106•41亿元中,县(市)级财政收入为54•9亿元,占全省的51•64%,而实行分税制体制之前,这一比重仅为34%,县(市)级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1999年比1994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由于县级财政收入在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高、增长幅度大的拉动,陕西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在全国的位次逐步前移,1999年由1994年的22位前移到20位,吉林省则由1994年的18位后移到第22位。江西、陕西省与吉林省地方级财政收入总规模相差无几,都是100多亿元,但县(市)财政收入所占比重不同,前者超过50%,后者不到30%,相差20多个百分点就是2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这正是吉林省县域财源培育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三)经济不发达县(市)初步脱贫,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东部山区资源优势及潜力的开发转化效应初步显现。吉林省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和5个省定贫困县。贫困县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自80年代中期省财政实施一系列税收优惠、财政补助,以及建立“支持不发达县(市)发展基金”等开发式扶贫政策以来,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县(市)落后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变,“造血”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东部山区随着交通、通讯等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资源优势及潜力开发转化为经济后发优势,并体现为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如靖宇县解放思想、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里的各项政策与财力支持,因地制宜,开发资源,招商引资,创造和培育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与条件,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发展。靖宇县由国家级贫困县,由1994年分税制之前财政收入在千万元左右、排全省倒数第一的穷县,跃居到1999年全口径财政收入6087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4714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999年列县(市)第26位,接近全省县(市)中游水平的位次。1994—1999年靖宇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2%,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1•7%,增长速度在全省名列前茅,并且还很有发展后劲。

三、县级财政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压力

(一)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财源基础调整优化及后续发展的压力加大。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只是初步的分税制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分税制,因而,在这个改革阶段设计的各种政策措施,都主要是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目标。增值税和消费税两个大税种划为中央财政主要收入,同时,中央又集中了税收增量的大部分。这样,县(市)主体财源提供财政收入的增量大部分上划,地方税种基本上是一些零散税种,农业税又是增产不增税的“死收入”,相应弱化了地方财政的财力及其收入增长机制。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县(市)在80年代后期用银行贷款或财政资金扶持的一些工业财源项目,90年代刚刚实现的经济效益及税收增量,也被中央财政以增值税的形式大部分拿走,县(市)财政状况普遍恶化。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政策导向调整优化现有经济财源结构,培育新的财源项目及优化财源建设投资环境,都需要新一轮的资金投入和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综合配套产出过程,县(市)调整经济财源结构,构建新的经济生长点和财政收益点的压力普遍加大。

(二)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力度不断加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由国家政策规定的重点财政支出项目和政策性支出项目不断出台,大大超过了县级财力的实际增长水平和负担能力。一是1999年止4次调整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补助标准,平均每次增幅达14•9%。二是中央下达的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资金逐年上升,已由1996年的1•5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4•7亿元。三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实行“三三制”配套,从1998年开始,增幅达到1倍。四是县级支农、教育、科技、文化宣传等政策性支出,从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以5•5%的速度递增,超过县级财政可用财力平均增长3•8%的幅度。加上提高优抚对象医疗标准,弥补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额等其它支出因素,支出的刚性增长大大超过了县级财政财力的增长和负担能力。1999—2001年3年间,全省政策性增加支出又分别是当年新增财力的4•3倍、8•6倍和3•3倍,致使全省财政发展中的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县级财政支出硬缺口越来越大。

(三)债务负担及财政风险日益加剧。为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各县(市)利用国家扩大开放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多方举债,加大经济开发和经济调整的力度。据初步统计,自1992年以来,吉林省使用国际农发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贷款的各类政府外债余额已达10亿美元。从1989年开始使用的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的周转额达到7•5亿元。再加上使用的国债资金、银行贷款等,债务负担更为沉重。全省有31个县(市)借用外债,外债签约额超过地方级财政收入50%的有13个县(市)。这些多数被县(市)占用的政府外债或财政担保贷款以及财政投入的有偿资金或相关贷款,大多用于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小的农业开发项目和文教、卫生项目以及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上,有效地缓解了县域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活动中各种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积聚的债务风险也日益增加和逐步显现。由于有些项目市场发生变化或是盲目上马,可行性研究论证不够,市场调查预测不足,使得项目自身还款能力很低,难以形成综合经济效益,有些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造成贷款资金的死滞沉淀,成为县级财政的沉重包袱,加重地方财政承担的风险。另外,各项债务陆续进入偿还期,经济效益差或没有经济效益的借款项目的还本付息,给县(市)财政资金运转带来极大的困难,有些县(市)按照当年收入及财力,完全能够保证工资的发放,但由于偿还各种到期借款以及处理以前年度遗留问题等,而造成当年工资欠发。1999年全省有13个县(市)欠发工资,到2000年末,欠发工资的县(市)超过70%。#p#分页标题#e#

(四)财政供养人口负担过重,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越是经济落后、市场发育缓慢,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低,越是财政供养的人口多,千军万马挤在一条“吃皇粮”的路上。这一问题在吉林省更为突出,1999年吉林省财政供养人口116•1万人,每万人财政供养人口高于全国地方级平均水平116人。就是这样一个很高的基数,县(市)万人财政供养人口的规模还要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到1999年末,全省县(市)万人财政供养人口346人,高于这一平均水平的有24个县(市)。并且财政供养人口的规模仍在膨胀,1999年全省市、县财政供养人口103万人,比1998年增加5万人,其中县(市)增加2•5万人。财政供养人口增加的县(市)中,大部分是经济欠发达、财政状况较困难的县(市),最多的县增加3600人。由于财政供养人口多、增长快,大多数经济欠发达的县(市)财政完全陷入养人吃饭、甚至是吃不饱饭的状态,万人财政供养人口规模高于县(市)平均水平的24个县(市),就有14个拖欠工资。增长有限的财力,除了“养人吃饭”难以再满足其它财政支出的多重需要,这不仅削弱了政府配置社会资源和宏观调控的能力,降低了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效率,而且也严重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

四、“十五”期间县级财政发展目标及实现途径

(一)县级财政发展的奋斗目标。解决县级财政困难,壮大县级财政实力,根本出路在于立足本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十五”期间县域经济及县级财政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应当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形成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框架和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全省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0%左右,超过全省“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速度1个百分点。

———全省县(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85•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2%;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58•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6%,分别比全省平均递增速度高出3个和6个百分点。

———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县(市)达到38个;地方级财政收入亿元县(市)达到23个。县县实现收支平衡,彻底消除财政赤字。

———县(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5%以上,力争达到40%。

(二)培育财源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结合进行,分类规划指导。在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能单纯注重财源的增收效应,更应重视结构调整的优化效应。过去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直接目的的财源建设项目,凡是能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也不乏投资效益欠佳者,成为各级财政的包袱,有些甚至是以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破坏及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至今还留下隐患。还有相当一部分扶持项目由于对市场取向、技术先进程度等方面缺乏充分的论证,在市场发生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活力和生存空间。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确立培育财源的重点是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城镇化的政府支持体系,以及建立实用技术推广传播体系,即以支持技术进步为立足点,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遵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和方法,对县(市)重新分类,规划指导。依据自然资源状况、财政收入水平以及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划分成不同类别的县(市),制定发展指导规划,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市)中,选择8—10个县(市)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这些县(市)的财政经济状况有明显改善。每年可具体选定2—3个县(市),采用上级政府扶持下级政府的方式,集中财力给予重点支持。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依托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工业项目,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贴息,高新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贴息,小型技改贴息,以及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等农业产业化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项目等。支持的范围包括各种所有制的经济成分,并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

2、促进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持续、稳定发展。对这部分县(市)要鼓励其继续加快发展,成为全省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的基地。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前提下,安排的扶持资金、贴息资金优先予以考虑。

(三)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

1、加大县域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近年来,吉林省随着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基础产业方面建设力度的加大,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特别是一些偏远的经济欠发达的县(市),由于交通、通讯的改善,大大拉近了与大中城市的距离,密切了相互交流,并由此带动了这些县(市)的经济发展。但是,总体上看,县域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还不够优化,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的能力不强。因此,要根据财力可能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县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当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除政府的直接投资外,也可以采取发行债券、建立基金等多种形式,还要管好用好国债资金。

2、发挥财政投融资导向作用,培育县域新兴财源。按照吉林省县域经济资源禀赋条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及实现方式,具备新兴财源特点的有高新技术产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第三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城镇建设等。但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是其它新兴财源的培育,都不能只依靠财政资金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补贴、参股、贴息、垫息,通过担保公司筹资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投融资杠杆和渠道,启动、粘合、吸引、凝聚社会的民间资金、银行资金等,广开资金来源,形成各路资金合力参与开发县域经济、培育县域新兴财源的格局,构造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区位优势。

3、实行技改贴息补助政策,提升和改造县域存量财源。财政可以实行县域技改贴息补助政策,专项用于县域原有财源升级和改造中的技改贴息,重点考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比较困难的县(市)。财政技改贴息采取公开招标的竞争方式,不限技改项目的内容,不限所有制性质,只看项目的评审论证结果,以实现存量财源的升级改造和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p#分页标题#e#

4、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对财政政策而言,财政对农业稳定的资金投入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侧重的主要方面有:(1)扶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2)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3)支持农村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和营销组织建设。(4)支持对农村劳动力转化进行组织和培训。(5)扶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

5、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征管方式。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要更多地由地区优惠向产业优惠倾斜,对吉林省县域经济来说,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十五”期间重点培育的食品、医药产业,基础工业设施建设,环保项目等。同时,在税收征管中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完成税收任务的关系,既要考虑需要,也要考虑可能,不能超越现实,过分强求税收任务的高指标。同时,要改革税收计划和执行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计划,使税收的增长真正建立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8篇

一、乡镇财政所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财政职能被肢解。

乡镇财政职能被肢解,就是指乡镇财政作为政府的财政,不能代表政府有效地对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和行使监督权力。乡镇财政区别于其它四级财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预算外资金中包括了规模越来越大的自筹和统筹资金。这些资金从其征收管理的根据和方式角度讲,是属于财政性质的资金,因此应该也必须纳入乡镇财政管理。但自乡镇财政建立以来,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乡镇财政部门管理资金的范围一直局限于乡镇预算内资金和本部门所管的预算外资金,而乡镇各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的预算外资金自筹统筹资金基本上是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分散于乡镇各部门和单位管理。这种管理格局一方面造成了财务分散,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严重弱化了财政的资源有效配置能力,同时,财力分散又造成了资金管理上的失控,从而增大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弱化乡镇财政的监督管理功能。

2.乡镇财政缺乏必要的财政自。

财政自是财政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缺乏财政自,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就失去了基础。乡镇财政自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县、乡两级财政的关系上。一方面,在县对乡镇的财政管理体制上,因乡镇财政预算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收入规模比较小,故在收入上解之后普遍出现财血汗足的情况,以至造成县对乡镇的财政补贴成为乡镇财政一种主要财源。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同时产生了县乡预算的不完全分离,乡镇财政预琥情况的好坏完全决定于不够稳定的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这不仅造成乡镇财政与农村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相对分离,从而限制了乡镇财政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节作用和优化农村社会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而且乡镇财政缺乏必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客观上制约了乡镇财政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出长远规划的能力和行使对乡镇经济进行调节的职能。

3.乡镇的财政行为不统一,不规范。

规范的财政行为和健全完善的财政制度是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基本保障。第一,乡镇政府迫于可支配财务的约束,普遍在财政制度外寻求收入来源,以补充乡镇预算内资金的不足。从而出现了现行的乡镇统筹资金制度和“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现象。这些收费、集资本应属于财政范畴,但因各种原因使乡镇财政一直不能参与对这部分资金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从而造成了乡镇的财政行为不统一、不规范。第二,在财政管理上,帐户简单、报表分类粗糙,且资金分散管理,不能准确而完整地反映于财政帐户中,也保得乡镇财政在资金的集中使用、收入调节和财政监督约束等方面的功能无法正常有效发挥。

二、转变乡镇财政职能的建议

新时期的基层财政工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分析各级财政体制建设,明确乡镇财政工作职责,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加强农村财源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健全乡镇财政职能,促进乡镇财政工作稳步推进,努力把乡镇财政真正建设成体制规范、制度配套、管理科学、职能强化的一级财政。

1、创新财政管理理念,明细工作目标。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乡镇财政被赋予了新的任务。要善于把握财政工作的新特点和新任务,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逐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加强财政监管。树立“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科学的态度,把创新作为财政管理的最大价值理念,不断地去进行科学实践,创新财政思路,推动财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切财政工作的优与劣,最终将体现在效益的好与坏,高与低上,效益是衡量财政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财源建设上,要培植效益性财源,使财源建设的努力体现在财政增收上;在财政收入上,要减少非税收入,杜绝虚列、空转等现象,挤掉收入中的“水分”,提高地方的可用财力,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在财政支出上,要科学界定支出范围,完善量化考核评估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财经秩序,为经济的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3、强化财政财务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切实抓好乡镇资金结算、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等财务日常工作,为乡政府当好家理好财。强化人大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建立科学规范绩效考评体系,确保财政工作的规范化、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