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畜禽的饲养管理

畜禽的饲养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无公害;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4-0025-01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在选择鸡蛋时更偏向于选择无公害的鸡蛋。而随着人们这一需求的改变,很多养殖场开始进行无公害蛋鸡养殖,但很多养殖场在养殖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饲养管理经验,造成无公害蛋鸡养殖问题众多,影响了鸡蛋的质量,因此笔者对无公害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1 x择合适的养殖基地并进行合理规划

我国对无公害蛋鸡养殖基地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养殖基地必须建在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区域范围内,且养殖基地还应满足平坦、向阳、干燥、背风等要求[1]。另外蛋鸡由于对日照、饮水也有要求,养殖基地内还需要保证通水通电。因鸡蛋易破碎,对养殖基地周边的交通环境也有较高要求,即宜选择在交通便利之地。且为了降低蛋鸡饲养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养殖基地应与居民区、交通干道等保持一定距离,但这一距离也不宜太远,以能满足鸡蛋运输需要即可。另外还应保证养殖基地周边没有会产生污染的工业化工厂等,以减少环境污染给蛋鸡饲养带来的危害。

选好养殖基地后,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使之充分满足无公害蛋鸡饲养要求。根据蛋鸡成长周期在养殖基地内规划出合理的育雏室、育成室、产蛋室,使蛋鸡每个阶段都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还应根据蛋鸡批次的不同将鸡舍划分成若干小区域,且使每个区域保持良好的通风、光照、温度、湿度环境,为蛋鸡更好地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 做好饲料选择及管理工作

完全按照《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中的要求选择蛋鸡饲料,保证饲料质量及营养,坚决不喂含有工业等添加剂的饲料,以保证蛋鸡饮食的健康、安全。另外在饲料中应按规定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且明确规定不能添加到饲料中的添加剂坚决不添加。在运输饲料时应保持运输车等工具的干净、卫生,从各个源头上杜绝不合格饲料,以保证蛋鸡饲料的安全、健康。只有蛋鸡饲料安全,才能保证鸡蛋是真正无公害的。

3 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要做好卫生管理工作,需要对相关设施进行消毒。①每两周可对养殖基地环境进行消毒,消毒时可采用生石灰,也可以采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②对鸡舍进行打扫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扫,保持鸡舍的干净、卫生,另外还可在没有蛋鸡的情况下对鸡舍进行消毒,消毒后的鸡舍需要空置一段时间才能再次使用,以保证蛋鸡健康[2]。③对相关器皿进行消毒。如蛋盘等经常使用且暴露于空气中的工具,需要定期进行消毒,以保证其干净、卫生。④带鸡消毒。当鸡舍内没有鸡蛋时,可带鸡进行消毒,消毒时可选用0.3%的过氧乙酸等。

4 做好防疫管理工作

防疫同样是无公害蛋鸡饲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防疫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蛋鸡产蛋的质量。因此为了加强防疫管理工作水平,在养殖基地周围应设置围墙,外来人员严禁进入基地中,必须进入的人员、运输工具等需要进行全面消毒后才能进入。饲养员在出入鸡舍时需要佩戴统一的手套、鞋子等,且每次进入都要认真清洗、消毒。

此外还应做好蛋鸡的免疫接种工作,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并做好蛋鸡的疫病监测,及时发现蛋鸡生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疫病隐患。

无公害蛋鸡饲养要求较高,相应的管理工作也较多,且较为复杂,饲养人员务必做好每一项饲养管理工作,为无公害蛋鸡饲养提供良好、安全的环境,充分保障产出鸡蛋的无公害。

参考文献:

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第2篇

街道地处姚城西南郊,总面积53.71平方公里,北面临姚江,南紧接四明山脉,交通发达,杭甬高速穿境而过。有沿山地带20余公里,形成高速公路以南发展绿色养殖的好地段。

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形势工、贸企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村庄变为城镇化。土地的减少,饲养场户的环境污染给发展畜牧业带来极大的约束。同时疫病的冲击给畜牧业带来极大威胁。交通发达、流动量增大,形成郊区威胁大于平原,平原威胁大于山区。

发展区域及产业:根据街道实际情况,把养殖区域划分为三块。一是在梁周线以东为禁养区;二是高速公路以北为限养区;三是高速公路以南沿山一带为绿色生态养殖区。主要产业以发展家禽生产为主,继续巩固生猪生产,积极发展食草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注重绿色无公害、规模化,充分利用山坡地、果树园、茶山、竹园等杂地,大力发展“三园”养殖。注重品牌效应,发挥好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治理饲养场户的环境污染问题等。

饲养方式转变:我街道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较低,大多以小规模、大群体饲养模式,一家一户“小作坊”式养殖,规模小、生产分散、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或者有麻痹心理,农舍、畜舍相连,畜舍设备简陋,防疫条件可以说脏、乱、差,饲养方式原始落后,防疫、用药不规范,效益不高,有的饲养密度过大,制度不健全,养殖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畜禽粪便、养殖污水任意堆弃、排放,对周围环境、水源、土壤产生污染。上市后车辆、用具消毒不严,卖剩畜禽回笼等。这一切均大大增加各种疫病交叉传播的风险性。饲养方式上主要是:一是推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要理解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动物疫病的根本措施,要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生产实际的生态养殖技术及方法。[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二是硬件基础设施的提高。场址的选择、畜禽畜舍设施质量的提高,对周围环境和抗拒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三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一套有效的清洁程序。在养殖当中,为了使效益最大化,畜禽健康是相当重要的。获得畜禽的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养殖场内执行生物安全和畜禽免疫系统的有效性,这意味着该方法要覆盖整个生产过程,否则畜禽养殖业要生存和获得是不可能的。

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第3篇

为做好我县畜牧业抗灾救灾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正常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畜牧业抗灾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做好灾区畜牧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的将我县畜牧业损失降到最低,力争在1个月内全面恢复种畜禽和商品畜禽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灾后生猪、家禽等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重点工作任务是:

(一)加固修缮灾区畜禽圈舍。制定灾后畜禽圈舍修建方案,抓紧时间修复重建畜禽圈舍,为畜禽正常生长创造必要的饲养条件。

(二)加强灾后畜禽饲养管理。针对我县畜禽品种多、饲养模式众多不一的情况,引导养殖场(户)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帮助解决损失严重的养殖场(户)及时进行补栏。

(三)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全面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及时实施补免,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畜禽抗体水平,确保灾后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四)加强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送科技下乡,帮助农民开展科技救灾,及时恢复畜牧生产。

(五)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及时给养殖场(户)提供市场供求信息、饲料原料供应信息等,积极为灾区调配畜禽种苗,保证灾区所需疫苗、饲料、兽药等物资供应。

二、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方案

(一)生猪生产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猪舍重建。按照生猪生产技术规范要求尽量采用水泥结构栏舍,适当增加屋顶人字架的密度和强度,增强抵御大风暴雨的坚固度;采用纵向通风技术,猪舍进出风口可自动或人工调节;做好猪舍尤其产房、保育舍的控温设计,既要满足夏季防暑降温,也要考虑冬季保温的需要。及时清理猪粪,保持猪舍清洁、干燥、舒适,利于生猪生长。

2、科学配制饲料与饲养。提高饲料能量水平。在保持蛋白质水平不减的情况下,增加能量饲料10%-30%,必要时添加2%-3%的动植物油;在饲料中添加具有抗应激、抗氧化能力的维生素、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通过营养调控,提高猪的抗病力和抗逆性;饲喂要定时、定量、定温、定质。

3、加强生猪疫病综合防治。严禁外来人员自由进出猪场,防治外来疫源传入;即将进入夏季高温季节,做好夏季猪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高热病”的防控工作;加强猪群健康水平监测,及时做好补免工作;出现异常的生猪要立即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隔离、治疗、甚至扑杀处理,防止疫情扩散;按照生产实际需要,合理调整免疫程序,防止因免疫过度引起免疫系统紊乱、无法产生抗体现象的出现;做好猪场的消毒和猪群保健工作,重点是母猪产前一周和仔猪断奶前后一周的护理。

(二)家禽生产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抢修加固鸡舍。对因受灾损毁的鸡舍进行及时加固抢修,排查检修电路,整修挖深鸡舍周围的排水沟,新建鸡舍要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选择南向平坦或稍有坡地的地方,远离交通要道及居民区,尽量做到利于防疫和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2、选择良种。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从证照齐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的种鸡场,引进优质黄羽肉鸡和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及时补栏,特别是要恢复种禽场的生产能力。

3、适时调整日粮组成。种鸡和未到上市日龄的肉鸡要提高其日粮能量浓度要求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和增加饲料喂量,如可增加玉米10%-20%用量。

4、强化生物安全措施。按照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免疫接种,密切监测抗体水平和鸡群健康动态,对抗体水平较低的鸡群要进行及时补免,及时淘汰处理伤残鸡。对死鸡必须采用抛洒生石灰深坑填埋或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

5、加强饲养管理。夏季高温天气要减少育成鸡室外运动量,适当降低饲养密度,注意禽舍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饮水或饲料中补充多维、电解质等保健、抗应激药物,以增强鸡只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牛羊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1、尽快修复畜舍。修复因风灾严重损坏的畜舍,要特别注意畜舍顶棚的坚固性,采用隔热材料,注意高温季节的降温,可设置易于拆卸的挡风遮阳材料,如草帘、帆布帘等。

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加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场是指由独立经营管理单位或个人兴建的,具有固定养殖场所,畜禽常年存栏稳定,实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养殖基地。

畜禽养殖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划出的专门供多个养殖户或业主进行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的区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备案,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符合备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有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和监督管理的行为。

第四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兴办畜禽养殖场(含种畜禽场)、养殖小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本办法向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条件

第五条养殖规模

(一)养殖场备案规模标准(常年存栏):生猪100头以上,奶牛、肉牛50头以上,肉羊栏200只以上,马、驼50匹、峰以上,驴100头以上,蛋禽2000只以上,肉禽3000只以上,兔500只以上。

(二)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常年存栏):生猪500头以上,奶牛150头以上,肉牛200头以上,肉羊1000只以上,驼150峰以上,驴300头以上,蛋鸡10000只以上,肉鸡20000只以上。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由自治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牧业发展实际适时进行调整与补充。

第六条饲养管理

(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二)符合国家、自治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有关畜禽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饲养管理制度健全。

(三)同一场和小区只饲养一种畜禽,同一圈舍饲养的猪禽实行全进全出。

第七条技术力量: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第八条卫生防疫

(一)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二)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设施设备或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第三章备案程序

第九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申请备案,由兴建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申请表》。

第十条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有关人员现场核实并完成审核,对符合规定的登记备案,并核发畜禽养殖代码;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登记备案,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畜禽养殖代码由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备案顺序统一编号,每个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只有一个畜禽养殖代码。

畜禽养殖代码由6位县级行政区域代码和4位顺序号组成,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第四章养殖档案管理

第十二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三)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四)畜禽养殖代码。

(五)国家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三条畜禽养殖小区以户为单位建立养殖档案,使用同一畜禽养殖代码。

第十四条种畜场饲养种畜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种畜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第十五条养殖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禽等为2年,牛为20年,羊为10年,其它畜种为5年,种畜禽长期保存,牛羊育肥场(小区)的养殖档案应保存5年以上。

第十六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及种畜个体养殖档案格式应当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规定的文本样式填写。

第十七条养殖档案记载的信息应当连续、完整、真实。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销售或购进畜禽,应及时在畜禽养殖档案中登记畜禽标识编码及相关信息变化情况。

第五章备案管理

第十八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对已备案内容进行变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原备案管理部门提出变更备案内容的申请。

第十九条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备案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实行动态管理,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优先扶持已备案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对在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标准,备案中提供虚假材料的,应当注销畜禽养殖代码。

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基层畜牧养殖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从某种程度上讲,基层畜牧养殖管理的有效性会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加强基层畜牧养殖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层畜牧养殖的主要内容包括引种、动物营养、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及疫病预防等,每个环节均需要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措施,以保证畜牧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文章主要针对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农业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的畜牧养殖生产模式逐渐取代了以往小规模、分散养殖的模式,因此基层畜牧养殖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是决定我国未来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基层畜牧养殖人员受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养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一、基层畜牧养殖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国的基层畜牧养殖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引种不规范

引种是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而引种管理的有效性也会对后续的养殖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科学、规范的引种管理是保证养殖效益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一些养殖场基于成本的考虑,其所引进的品种不符合养殖质量要求,导致整个养殖场产品质量下降。并且引进品种时技术人员可能只对所引进的品种进行简单的卫生检查,导致一些不健康的品种进入养殖场。还有一些新品种来路不明,无法保证成活率;引种过于频繁,增加了疾病的传播风险等等,这些均会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饲料种类少,营养不均衡

饲料种类过于单一会导致畜禽动物生长过程中出现营养失调,无法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所需,从而影响到饲养效果。目前基层畜牧养殖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其主要饲料来源是大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农民为了降低饲养成本,会就近选择饲料,但是这些农作物并不能使动物更好的吸收,不仅造成粮食浪费,而且会影响到动物的正常生长。由此可见,单一、缺乏营养的饲料会影响整个基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降低畜禽类动物的抵抗力。

(三)防疫检疫工作不规范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防疫检疫工作不规范,防疫检疫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很多养殖户仅靠自身经验进行防疫检疫,导致问题频发。具体而言,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疾病防控体系有待健全。养殖户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疾病防疫检疫工作侧重治疗、疏于预防,导致防疫检疫效果差;其次,对动物病情的分析不准确,用药不合理。很多养殖户、基层兽医为了提高动物的存活率,会大量应用兽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导致畜禽产品体内药物残留严重;最后,一些养殖户无视国家休药期的规定,长时间、不规范应用各类药物,甚至在出栏前一天还在用药,直接影响到畜禽产品的质量。

二、提高基层畜牧养殖管理效率的策略

针对上述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管理效率及管理效果:

(一)严把引种质量关

引种是畜牧养殖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因此要从源头上控制畜牧养殖质量,严把引种质量关。如果引进新品种要加强对其性质的测定,做好选种工作,保证整个畜禽产业品种性能优良,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引种时尽量以本地品种为首选,可最大程度上避免疫情传播。如需引进外地品种则要做好考查,以免引进的品种来自疫情区,做好层层把关、筛选,防止带病品种进入养殖区。引种品种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排除任何疫病问题后再归大群饲养。

(二)科学制定饲养管理规程

饲养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丰富饲料品种,以满足各种畜禽动物的生长发育所需,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在降低饲养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效益,采用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模式,在条件允许、有必要的情况下建立投入品登记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配制饲料,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喂养计划,根据畜禽每天的消耗量、具体的生长阶段供应饲料,保证饲喂的营养及数量。此外,还要注意饲料中畜药物安全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避免超标或剂量不足的问题。

(三)规范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提前做好动物疫病防范工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免疫抗体进行跟踪检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科学的免疫程序,注意免疫程序的可操作性,以提高畜禽免疫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规范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接种疫苗,接种方法、 使用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最大程度上保证免疫质量。其次,避免兽药滥用。结合疫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在详细了解疫苗自身功效的基础上进行接种免疫,如养殖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则请兽医诊断后再合理用药,避免用药的盲目性。最后,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如饲养环境脏乱差则会影响动物的免疫能力,因此要加强饲养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发现病畜病禽要迅速隔离,以免疫情扩大;疫病死亡的畜禽要深埋或焚烧处理。

三、结语

总之,基层畜牧养殖管理是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及身体健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正视畜牧养殖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加强管理,以促进基层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日光温室育肥猪舍:环境指标测定

中图分类号:S821.4+6;S161.2;S1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7-0016-02

近年来,国内外运用日光温室畜舍饲养畜禽发展很快,已纳入集约化生产的范围。日光温室是利用太阳光能、畜禽生物能来增加室内的温度,达到提高畜禽生产效益的目的。日光温室饲养各畜禽技术已成功在我国大部分省、市推广应用。此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畜禽死亡率,还可显著提高畜禽日增重和饲养转化率,取得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以其简易、经济、节约投资等特点,深受畜禽生产者欢迎。

辽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夏季降水集中,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秋季昼夜温差大。日光温室猪舍主要是利用温室的透光性和密闭性,蓄积太阳的辐射热和家畜自身散发的热量来维持畜舍内的温度,可减少家畜的能量消耗,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日光温室猪舍的应用解除了寒冷气候对我国北方地区畜牧生产的束缚,实现了畜产品四季均衡生产,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增加饲养者收入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日光温室育肥猪舍主要内环境指标,笔者于2007年4月份和11月份分两次进行了日光温室育肥猪舍内环境指标的测定,现将测定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测定时间和猪舍状况

温度和湿度分别于2007年4月1~3日、11~13日、21-23日和11月1~3目,11~13日、21-23日进行了测定,每次连续测定3d,每天测定3次,时间分别为8:00、14:00、20:00。氨气和硫化氢浓度测定时间为每天的清粪前后。

日光温室育肥猪舍是一种以塑料薄膜(聚乙烯无滴膜)材料作为屋面,用砖做成围墙的建筑,具有充分采光、防寒保温功能。其墙的厚度为0.37m,北墙高度为2.5m;南墙高度为1.0m,北墙设有30em×50cm的通风窗。坐北朝南。前屋面用塑料薄膜覆盖,作为采光屋面,饲养方式为地面饲养,其饲养密度为0.8m2/头。舍长52m,舍宽8m,净高2.5m,屋顶每隔2m有一通风口,舍内为双列三通道结构。食槽的宽度0.5m。猪床长度为3.05m,排粪沟宽0.25m。畜道0.8m、猪舍两端有门,高1.8m,宽为0.89m。

1.2 测定项目

测定项目主要有温度、相对湿度、NH3浓度、硫化氢浓度。

1.3 数据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是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

1.4 测定仪器

干湿球温度计:舍内温湿度测定点一般设在畜舍中央,距地面的高度为0.5m,除中央测点外,沿舍内对角线于舍两角取两点或三点进行测定。

CO―Z型大气采样机“U”型吸收管:利用容量分析法测定NH3浓度和硫化氢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和相对湿度

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猪正常发育、繁殖的前提条件。家畜的生产力,只有在一定的外界温度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生产力下降,成本增加,甚至使机体健康和生命受到影响。猪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因年龄、类型和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14-20℃。

测定日光温室育肥猪舍温度结果见表1。

本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猪舍春季和冬季平均温度为15.78℃和12.89℃,1d中,下午2点左右会出现温度高峰,1d内温度均符合育肥猪舍小气候标准参数。利用温室效应给猪舍增温要掌握的几个关键是:白天让尽可能多的太阳辐射能进入舍内,并设法让热能蓄积起来,夜间要设法减少热能散失。猪舍建筑的形式与方位、采光面积的大小等都与接受太阳能的多少有关。夜间在采光面加盖保温垫,增大北墙、屋顶及地面结构的热阻。可减少夜间失热。内墙选用蓄热系数大的建材,使其白天吸热蓄存。夜间放热以缓和舍内温度下降。堵塞各种缝隙减少缝隙放热等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可配备辅助采暖设备,在夜间和阴天对舍内供热。

猪舍湿度主要来源于猪体表和呼吸道蒸发的水汽,舍内饲养管理用水、粪尿蒸发的水汽,进入猪舍的外界空气所含的水汽等。猪舍湿度因生产工艺、饲养管理方式、猪舍类别等不同,差异很大。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70%。猪舍湿度过高,特别是猪床过于潮湿,对幼猪和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影响很大,使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降低。笔者测定相对湿度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春季日光温室猪舍内相对湿度为52.11%;在冬季日光温室猪舍相对湿度为65.22%,均符合育肥猪舍相对湿度参数。

2.2 NH3浓度和硫化氢浓度

畜禽舍内的NH3主要来自畜体粪尿、饲料残渣等有机物的发酵分解,其浓度与畜舍通风直接相关。NH3溶解于猪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上,产生碱刺激,使黏膜充血水肿,引起支气管炎、结膜炎、肺炎,严重时出现肺水肿。低浓度NH3长期作用时。可导致猪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生产力下降。育肥猪舍内氨气浓度要求不超过20mg/m3。据报道,家畜长期处在低浓度的氨气中,对结核病和其他传染病的抵抗力显著减弱,对炭疽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的感染过程显著加快,这种环境势必造成家畜生产性能的下降。

从表3中可以看出,春季日光温室猪舍清粪前的氨气浓度均值为10.90mg/m3,清粪后为2.13mg/m3;冬季日光温室猪舍清粪前的氨气浓度均值为13.50mg/m3,清粪后为4.67mg/m3。

畜禽舍空气中的H2S,主要来源于粪便和变质饲料。当畜禽采食富含硫蛋白质饲料,而且发生消化障碍时,可由肠道排出大量硫化氢。H2s对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引起眼炎,出现角膜混浊、流泪、畏光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高浓度H2S能使呼吸中枢麻痹,动物因窒息而死亡。我国劳动卫生部门规定育肥猪舍内H2S不得超过10mg/m3。

表4中可以看出,日光温室育肥猪舍的最高硫化氢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结合试验结果和每天饲养管理情况表明,每天清晨未清除粪便之前氨气、硫化氢浓度偏高,清除粪便之后氨气、硫化氢的浓度相对偏低。因为猪舍内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主要由粪便中部分营养物质(主要是含氮和含硫有机物)的发酵分解而产生,由此,建议每天适当多增加清除粪便的次数,特别是傍晚的粪便清除工作可以适当再晚些,这对于改善舍内环境有益,或者可以通过日粮调控等途径以减少排泄物中含氮和含硫有机物的含量。

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第7篇

1.1生物制品方面的原因 

从我国现状来看,养殖业免疫失败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物制品所致,生物制品方面包括,工作人员对疫苗质量不能保证,更在保存方法上不正确,使用时不恰当。 

1.1.1疫苗本身质量存在问题。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疫苗的研究在种类上也在增加,而且生产厂家也在增多,由于生产厂家不一样,所以,有一些疫苗存在质量问题,一旦有质量问题的疫苗在市场上流通,给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后,很容易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而且一些养殖户本身对养殖知识不是很了解,在给动物进行疫苗的使用时,行为不正确,更对动物的情况掌握不到位,在进行疫苗的选择时不恰当,最终造成免疫失败。 

1.1.2对疫苗的保护不正确。疫苗的生产,到养殖户的购买的过程,很容易发生疫苗保存出现问题的现象发生。在厂家运输到市场,或者养殖户在购买了疫苗后并没有对疫苗遵循低温原则的保存,对不一样的疫苗并没有进行分类。而且,有些养殖户在给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时,没有根据说明书的要点进行使用,对一些注意事项没有研读。甚至养殖户对动物的健康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对疫苗盲目的使用,最终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发生。 

1.2饲养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养殖户在动物养殖户时,都是高密度,养殖偏向开放式,养殖户在对动物进行饲料的喂养时使用不合理,从而给动物的身体素质造成极大的影响,动物的抵抗力下降,更会让动物的免疫力也在逐渐的降低,这样动物免疫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有的养殖户对抗生素盲目的使用,从而对动物的免疫效果带来极大的影响。 

1.3疫苗接种的动物自身的原因 

有些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并不适合进行接种疫苗,虽然养殖户给动物选择的疫苗质量非常的高,饲养的方式也合理,但是疫苗效果也不会理想,动物在疫苗接种前,或者疫苗接种后身体依然免疫力不强,就很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甚至严重时,动物一旦疫苗接种后,将面临着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2畜禽免疫失败的对策 

2.1规范使用疫苗 

在进行疫苗购买时,应该选择信誉好,质量优的疫苗,在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时,应该对养殖地区的疫情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开展合理的疫苗接种工作。在购买疫苗后,对疫苗运输过程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其進行合理的保存。在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时,养殖户应仔细的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给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更要对疫苗接种的细节重视起来,比如,注意疫苗接种的途径、剂量等。如果养殖地区的动物比较特殊,在给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时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实行,一旦动物接种后,养殖户要对接种动物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市场上,疫苗的种类各异,养殖业的疫苗也非常的多,有的动物产生一种疫情,却需要多种疫苗,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根据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动物疫苗接种,让免疫效果更理想。 

2.2规范动物免疫的程序 

为了能够让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良好,养殖户在给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时,接种程序要科学、合理。养殖户应对当地的畜禽流行病进行调查,并且对这类传染病的发病特点进行了解,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掌握,对免疫程序进行严格的制定,并且对动物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应该结合动物的本身状况,不同的动物类型和品种,以及不同的病历,选择合理的疫苗类型。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对动物的抗体水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在专业兽医的制定下,进行免疫程序的合理制定,在恰当的时间,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从而让疫苗接种达到理想效果。 

畜禽的饲养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保育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36-01

猪仔刚刚能够离开母猪独自进食或者活动时称为猪仔的保育期,这时它们还不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能够进食的东西也不多。针对这个时期猪仔的一些特征及各个方面表现进行细心饲养,能够有效降低猪仔的得病率,确保其生长发育不会受到影响。因此,掌握保育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成为成功培养生猪的重中之重。

1 升温

在猪仔进入之前要对保育室的温度进行调节,温度稳定的范围要比猪仔出生后所在产房的温度高1~2 ℃,这是确保猪仔离开母猪喂奶进入独自进食的关键步骤。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猪仔自从出生后就以母乳为食,将温热的母乳替换成冰凉的饲料,猪仔将很难适应;二是猪仔出生后总是成群依偎着母猪睡觉,也不会感觉冷,如果保育室温度过低,则会加剧猪仔对保育室的不适应;三是食物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加上母猪的离开,会让猪仔的心理骤变,容易影响猪仔生长发育。

2 早期控料

现今我国的大型养猪场里,生产下来的猪仔在用母乳喂食5~7 d之后都会被带离母猪身边且被送到保育室。刚送到保育室的1~2 d,猪仔会因为难以适应饮食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得焦躁,并且四处打转寻找母猪,这时猪仔的进食量与原来相比会大大减少。但是2 d后猪仔体内能量消耗过多,补充较少,会突然增加进食量,这就容易造成猪仔的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拉肚子[1-2]。因此,饲养员在喂食保育猪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尽早地控制猪仔的饮食,食量减少到猪仔原来的15%。

3 保证饮水充足

猪群的饮水量是随着其进食量的增加而增加,饮水量的增加也会促进猪群的进食。因此,为了提高猪群的进食量,饲养员必须保证猪群饮水充足。外部直接饮水是猪群获取水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此外,饲料中的水分、注射用水以及体内代谢水都属于猪群的水分来源。根据经验总结,初入保育室时,有85%的猪仔找到饲喂用水需要花费35 h,为了能让猪仔尽快地找到饲喂用水,饲养员要把饮水器调节成能够自动滴一部分水的状态,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安装饮水器的位置、安装的数量及流出的水量等方面,以保证猪仔的饮水量[3]。

饮水器安放在猪场中的高度应该与最矮的猪仔的高度齐平,确保每只猪仔都能够喝上充足的水。同时,放置饮水器时要避开阴暗的地方,防止猪仔找寻不到饮用水,影响猪仔的饮水量。理论上来说,保育室中每个猪圈安置10 只猪仔,并配置1台饮水器;但是依据实践经验,10只猪仔相处的并不十分融洽,常常会因为饥渴或者冲凉降温等原因争抢饮用水,造成饮用水匮乏。因此,每个猪圈中至少应该配置2个饮水器,从而确保不会因为猪仔的争抢而造成饮用水不足。

4 协调保温与通风

在确保保育室温度的同时,也要保证保育室室内空气流通。最近国内的一些大型猪场为了保证保育室的室内温度,不给保育室进行通风,导致保育室内空气不流通,有异味,而且各种有害气体微粒的含量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严重影响到了猪群的身体健康,使得病菌容易入侵猪群体内,造成猪的呼吸道被感染,或者眼病增多等。饲养员应该在晴天的14:00左右打开排气扇或者天窗,以确保保育室的空气能够得到流通[4]。同时,将保温灯的温度调高,且提升猪仔睡觉的床的高度,避免猪仔睡觉时因腹部受凉而引起其他疾病。

5 正确处理干燥、卫生和消毒的关系

饲养管理保育猪时,不仅要注意保育猪身心健康的问题,保育室的环境卫生问题也需要重点注意。保育猪生活在保育室中,保育室如果潮湿、脏乱,容易滋生各种病菌,不利于保育猪的健康成长。与保育室的卫生和消毒相比,保证保育室的干燥更为重要。科学研究证明,保育室最佳的湿度范围是60%~75%,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养猪场管理人员认为卫生比干燥和消毒更重要,经常对保育室进行冲洗,使得保育室的干燥程度低于15%,不利于保育猪仔生长。

6 药物保健

因为保育猪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加上离开母猪从产房转到保育室等改变,使得饲养保育猪健康成长成为养猪过程中关键的部分。在为保育猪提高保育室的温度、给予保育猪适量的食物及充足水分的同时,还应该对保育猪进行药物保健,避免保育猪因为病菌的入侵而患上各种疾病。对保育猪进行药物保健需要遵循3个方面的原则,首先要保证保育猪所处环境的舒适度,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其次要给保育猪注射2针,一针在保育猪刚刚断奶的那一天注射,另一针在将保育猪送入保育室的时候注射,2针均注射头孢噻呋或长效土霉素,能够有效避免猪仔因为各N因素导致腹泻、掉膘等问题;最后要有2次的拌料,一次拌料应该在猪仔进入保育室后的第1周内,在食料中按比例加入抗生素和中药,这是预防猪仔因为免疫力低下而出现腹泻等一些病症;另一次拌料应该在猪仔可以下高床的7 d中,在食料中按比例添加氟苯尼考和中药,这是为了避免猪仔转入育肥室之后发

生传染性的疾病,也是切断猪群“十三周龄墙”和“十八周龄墙”传染疾病的源头。

7 参考文献

[1] 柴勇.规模化养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探究[J].畜禽业,2017(4):26-27.

[2] 孙振欣.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