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目前,现代企业经营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处理业务以及存储大量的数据。也迫切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审计,以分析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完善IT风险控制,保障各信息系统的规范运作,降低信息化风险,提高业务运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IT审计虽然区别于财务审计,运营审计等常规审计,但其审计方法论仍不可能脱离常规审计所用的方法论。也就是必须对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计划等等均需进行清晰阐述,并在实施IT审计后,出具具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的IT审计报告。

一般来说,实现全面的IT审计,应当从审计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领域、审计对象及组织层次来开展。

一.IT审计范围

进行IT审计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管理组织与制度;2.项目管理流程规范性 ,包括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与上线管理;3.基础设施及运维管理;4.信息安全管理;

IT审计涉及的应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生产系统;2.营销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

IT审计涉及的组织层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高层决策者;2.中层管理者;3.技术部门员工;4.业务部门员工。

二.IT审计具体实施

ELC(entity level control)控制。关注客户在IT治理方面的相关组织架构是否合理,管理制度是不是健全,具体的审计程序就是获取客户的组织结构图,及一些比较虚的总纲类的书面管理制度如《IT管理制度》等等。

系统开发和变更。关注系统开发和系统后续变更实施中的控制,具体的审计程序首先就是获取系统开发及变更相关的管理制度,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如调阅《系统开发制度》《系统变更管理制度》,二是关注系统开发过程的合理性,如是否经过了需求提出、可行性研究、领导层审批,系统上线之前是否经过了充分的测试,获取一些内控痕迹和表单,如《××系统需求报告》、《××系统可行性报告》、《××系统立项审批单》、《××系统单元测试报告》、《××系统集成测试报告》、《××系统上线审批单》,《变更审批单》,采取抽样后穿行测试。

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控制。关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控制,如登录时密码控制强度、敏感操作的权限分配、日志的保存。

应用系统控制。关注应用系统控制的合理性。如银行使用的综合业务系统(有的叫核心业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大小额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等,关注其安全配置和用户权限。

接口控制与信息安全。关注其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以及组织级的网络管理的相关制度,如防火墙的架构,内外网分离程度等。

三.IT审计依据

IT审计依据的来源基本上业界都有很充分的理论依据以及最佳实践,以下IT控制标准、法律法规、行业最佳实践都可作为IT审计的依据。

IT标准、规范及最佳实践; 企业内控框架-COSO;IT治理-COBIT、ISO 38500;IT规划与架构设计-Zachman、TOGAF、FEA;IT应用系统开发与运维-软件开发规范、CMMI、ISO9126;IT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管理-网络、主机、安全等设备管理规范;IT服务管理-ITIL、ISO20000;IT项目控制-PMP、Prince2、项目监理规范;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ISO27002;业务连续性计划-BS25999、ANSI/NFPA 1600;IT应用控制-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及输出控制;IT资源协同-EAI、SOA、共享中心等……

目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银行业务正常运营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信息科技在有力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信息科技风险也愈发突出和集中,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已成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而IT审计作为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日益得到银行业管理层的关注。

IT与其他如财务审计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审计框架是否全面。审计过程仍遵循常规审计步骤,包括审计策划、审计准备、审计对象调查、实施审计、审计发现复核及沟通、审计报告六大步骤。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企业管理制度文本 1

第一章 内部管理细则文本 1

内部管理细则参考格式 2

公司内部细则 2

第一章 管理大纲 2

第二章 员工守则 3

第三章 财务管理 3

第一节 总则 3

第二节 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4

第三节 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报表 7

第四节 资金、现金、费用管理 10

第五节 工资及奖金 14

第六节 税收及利润分配 14

第七节 利润上交和库存物资财务管理 14

第八节 会计凭证和档案保管 15

第四章 人事管理 16

第一节 总则 16

第二节 编制及定编 16

第三节 员工的聘(雇)用 17

第四节 工资、待遇 18

第五节 假期及待遇 19

第六节 辞职、辞退、开除 21

第七节 附则 22

第五章 行政管理 22

第一节 总则 22

第二节 文件收发规定 23

第三节 文印室管理规定 23

第四节 电脑室管理规定 24

第五节 办公用品领用规定 25

第六节 电话使用规定 25

第七节 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26

第八节 摩托车使用管理规定 26

第九节 集体宿舍管理规定 27

第六章 合同管理 27

第一节 总则 27

第二节 经济合同的签订 28

第三节 经济合同的审查批准 29

第四节 经济合同的履行 31

第五节 经济合同的变更、解除 31

第六节 经济合同纠份的处理 33

第七节 经济合同的管理 35

第七章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38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 38

第二节 房产销售 44

第三节 物业管理 45

第八章 工业管理 46

第一节 总则 46

第二节 引进和开发 47

第三节 企业管理 48

第九章 审计、监察 49

第一节 总则 49

第二节 审计 50

第三节 监察 51

第十章 考勤 53

第十一章 保密工作 54

第十二章 安全保卫 55

第十三章 晋升 57

第一节 总则 57

第二节 分则 58

第十四章 奖惩 59

第一节 总则 59

第二节 奖励 59

第三节 处罚 60

第十五章 岗位职责 62

第十六章 附则 81

第二章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文本 81

企业经营方针目标管理制度 82

第一章 总则 82

第二章 制订方针目标的依据 82

第三章 方针目标编制的程序 82

第四章 方针目标的展开 83

第五章 方针目标的实施 84

计划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86

企业计划管理工作制度 86

第一章 总则 86

第二章 长远规划 87

第三章 年度综合计划 88

第四章 指标管理 88

第五章 计划指标的调整 89

第六章 计划的检查和考核 90

统计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92

企业统计管理制度 92

第一章 总则 92

第二章 统计报表的管理与分工 92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93

第四章 统计数字差错的订正 94

第五章 统计工作的交接 94

第六章 文字说明与分析报告 95

原始记录工作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96

企业原始记录工作管理制度 96

审计工作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98

企业审计工作制度 98

第一章 总则 98

第二章 任务和范围 98

第三章 机构 99

第四章 职权 99

第五章 程序 100

第六章 奖惩 100

第七章 附则 101

第二章 物资验收入库 101

第三章 物资的储存保管 102

第四章 物资发放 103

第五章 其他有关事项 103

计量室工作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05

企业计量室工作制度 105

企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 106

第一章 总则 106

第二章 物资消耗定额的内容 106

第三章 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改 106

第四章 限额供料 107

企业销售管理制度 108

第一章 总则 108

第二章 市场预测 108

第三章 经营决策 109

第四章 产销平衡及签订合同 109

第五章 编制产品发运计划,组织回笼资金 109

第六章 建立产品销售信息反馈制度 110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113

第一章 质量信息管理 113

第二章 质量审核 114

第三章 产品质量档案及原始记录管理 115

企业设备管理制度(节录) 118

第一章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 118

第二章 设备管理内容 120

企业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 123

第一章 总则 123

第二章 技术建议和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的内容 123

第三章 组织领导和职责范围 123

第四章 技术建议、管理建议的审查和处理 124

第五章 奖励与审批程序 125

第六章 附则 127

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 128

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 128

二、产品设计管理 129

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133

四、新产品开发周期 137

五、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 137

六、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138

第三章 企业内部行政管理制度文本 140

一、文件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40

企业文件管理制度 140

第一章 总则 140

第二章 收文的管理 140

第三章 发文的管理 142

第四章 发文程序与要求 143

第五章 文件的借阅和清退 144

第六章 文件的立卷与归档 145

第七章 文件的销毁 146

二、会议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46

企业会议管理制度 146

第一章 总则 146

第二章 会议分类及组织 146

第三章 会议的安排 147

三、印、信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1

企业印、信管理制度 161

四、报刊、邮件、函电收发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2

企业报刊、邮件、函电收发制度 162

五、打字、油印工作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3

企业打字、油印工作制度 163

六、总机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5

企业总机管理制度 165

七、电话机线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6

企业电话机线管理制度 166

八、计算机管理制度文本参考格式 167

企业计算机管理制度 167

第一章 总则 167

第三章 软件开发任务书的编制与审批 168

第四章 软件鉴定 169

第五章 操作证管理 170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61-01

1 引言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在等级保护工作中我们都能做到“明确重点、突出重点、保护重点”,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中去。对重要的信息系统我们在技术上都能按照等级保护要求部署相关安全设备,但是,仅仅这样就做好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了么?实际上安全管理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俗话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所以无论是信息系统运行使用单位还是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人员都不应该忽视安全管理在信息系统安全中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些这样的情况,如领导不重视,安全措施、安全制度不落实等非技术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实际上这些问题是可以提前预测和预防的,如果依照国家规定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测评和整改,那么泄密事件就有可能避免。

做好非技术保护工作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2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管理制度、制定和、评审和修订 3 个部分。管理制度在整个系统中属于大纲,安全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正确实施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告诉我们那些行为是属于安全管理禁止的行为,不仅促使全体员工参与到保障信息安全的行动中来,而且能有效地降低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对系统安全的损害。通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使责权明确,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包含了传统管理方式的特点,也融入了信息安全的特性。

存在问题:1)多数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顶层的安全方针、安全策略等;2)只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对于重要操作的操作规程缺失;3)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不理想,执行记录缺失。

解决办法: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补充、制订缺少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已有安全管理制度文档,逐步形成由安全政策、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注重安全意识的教育和日常操作行为规范性教育,并建立内审和管理评审制度,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适用性等进行审查。

3 安全管理机构

好的制度还必须执行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安全管理机构内容包括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授权和审批、沟通和合作4个部分。安全管理的重要事实条件就是建立一个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组织有力的安全管理机构,这是信息安全管理得以实施、推广的基础。对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明确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限、完善安全沟通机制和安全检查流程等进行规范。通过构建从单位最高管理层到执行管理层再到具体业务运营层的组织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为安全管理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存在问题:对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造成技术和管理分离,技术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解决办法: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度,规范人员管理,增强安全知识、意识培训安全职责与人员岗位应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可在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设定安全管理员岗位,明确安全管理 员职责,规定各运维人员的安全职责和义务。对关键岗位人员、重要部门的员工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逐步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使安全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4 人员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管理内容包括人员录用、人员离岗、人员考核、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外部人员访问管理5个部分。

人是信息安全中最关键的因素,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人来参与,包括设计人员、实施人员、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和系统用户等。如果这些参与人员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安全。因此需要对人员的招聘、入职、转 / 离岗、培训、考核等阶段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并将外部人员访问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只有对信息系统相关人员实施科学、完善的管理,才有可能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所带来的风险。

存在问题:人员分配、管理不完善,而运维人员则更专注于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安全管理活动难以系统、持续地开展,不能作为常态工作。

解决办法:建立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外包人员的安全管理,签署保密协议,制定外包人员管理制度。组织外包人员学习内部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制定重要活动的审批流程,加强访问控制及监督等方面的管理。

5 系统建设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内容包括系统定级、安全方案设计、产品采购、自行软件开发、外包软件开发、工程实施、测试验收、 系统交付、系统备案、等级测评、安全服务商选择11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涉及多个活动,只有对这些活动实施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才能保证系统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存在问题:1)外包软件开发没有根据需求检测软件质量,没有进行软件代码安全检测;2)很多系统没有在项目验收阶段没有第三方安全性验收测试报告。

解决办法:建立系统建设管理制度,在允许的条件下,对软件改造,增强软件的安全功能,开展第三方安全符合性测试。

6 系统运维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完成投入运行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维护和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运维管理内容包括环境管理、资产管理、介质管理、设备管理、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密码管理、变更管理、备份与恢复管理、安全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管理13个部分,基本覆盖了各项日常运维活动。对系统实施有效、完善的维护管理是保证系统运行阶段安全的基础。这些要求能够保证运维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

存在问题:1)设备配置管理不规范,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流程 ;2)没有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处置流程 ;3)系统没有建立应急预案,应急演练不充分 ;4)对商用密码和电子认证、数字签名的认识和管理不到位。

解决办法:建立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以及对商用密码和电子认证、数字签名的认识和管理,加强应急预案制度的管理与执行,建立规范的制度或流程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口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理论依据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员频繁变迁,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日益成为提高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的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适应社会需求,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思路、运着机制,增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推进人口计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实施全员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的背景和理论依据及实际意义

首先,建立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信息时代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呈现多元化趋势,群众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需求也不断增长,使得原有的静态管理体制的弊端和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日益暴露出来,传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在不同领域的普及,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就是推动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为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其次,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制定的,而人口问题又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必须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这就对人口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管理涉及到人类的生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人力的开发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以人为本,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全面、准确、及时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分析人口的总体情况、构成、分布、人口素质等人口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各项业务指标的运行情况,正确判断未来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可以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对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建立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人口信息快速、动态采集机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能够改进工作手段,整合业务流程,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与公安、民政、工商、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服务的优质化和人性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特点、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是贵州省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一个成功的典范,《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等业务软件为其平台,按照“应用主导、完善体制、优化管理、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采集、录入、及时变更人口信息,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人口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查询、统计、汇总、分析等功能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动态管理。它既包括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信息,也包括所有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变动状态等信息。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信息全面、综合、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呈现动态性等特点。信息采集的是所有人口信息,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录入的信息包括育龄妇女的各项信息,及全部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和计划生育信息。《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涵盖了人口基本信息、人口变动信息、育龄妇女婚姻状况、育龄妇女子女情况、妊娠信息、出生情况、独生子女光荣证情况、技术服务信息、利益导向信息、引导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统计报表及汇总分析等功能,涉及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业务。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上传到省地县三级人口计生部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工商等相关部门之间可能互通、共享人口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查询、掌握和运用。村级每月采集人口变动、出生、技术服务、流动人口、证件办理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录入数据库,实现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

其次,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服务性,它利用数据库的各项信息来服务人口计生业务工作,并结合人口理论来指导经常性工作;利用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对人口数据按照不同需要收集、整理、分类,并定期不定期地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人口信息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利用数据库存的报表统计功能,分析当前人口形式,指导下步人口计生工作。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一个新生产物。20世纪90年代初,计生工作开始利用手工帐卡对育龄妇女的个案信息进行建档管理。乡村两级普遍建立了育龄妇女卡片和育龄群众生殖保健档案,这些信息是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手工台帐由于准确性差、效率低、漏洞多,而且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负荷重,压力大,重复劳动多。为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各地先后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建设并运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由此,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探索、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网络构架,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得到推广应用。1998年《贵州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单机版(WIS)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完成了计划生育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查询、分析、反馈和的信息化,实现了全省部分地区人口数据的省级集中管理,并通过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计生信息的共享。在运行过程中,针对WIS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又开发了PIS2.0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加密,增强了信息的安全保障,简化了录入内容,减少了操作流程,扩展了原有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灵活。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已逐步改变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模式,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对全员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工作力度不够;缺乏与新职能拓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持系统;网络建设和硬件配备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等问题。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升级很慢等因素的影响,各乡(镇)、街道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

三、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化是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对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实行动态化管理,数据准确,变更及时,从乡、县、市、省到国家的各级计生部门利用数据库均可以直接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各种需要的汇总资料,可以实时、有效监测人口计生各项指标的运行,并根据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来评价一个地方的工作绩效,或是某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人口信息系统全面、实时的人口信息可以提供并预测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及地区分布状况,为应对人口变化对教育、城市建设、卫生、人员就业、社会保障、环境、资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加大科学决策力度,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数据库开展人口预警分析,预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为各级党委政府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对全员先进行实际信息的采集,然后进行信息录入,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全程服务机制。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将访视或生殖健康检查结果与原籍进行平台交流,并对需要回复的信息及时进行预警。促进了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快速、便捷、高效联系,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2.0 中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机构管理模块等业务模块的综合运用,实现了人口信息的个案管理,实现了管理与服务流程的重组优化,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不但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还加强了职责部门间的工作交流与沟通,同时也达到导地交换,信息共享,实现了流动人口的异地管理、达到了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工作的协调性,提高了管理服务质量,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

四、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对策。

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是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基础,这些信息也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采集者和信息应用者的素质是基础中的基础,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的管理,网络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是前提,计算机操作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是关键,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保障。

加强网络建设,及时对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要进一步完善县级机关的计算机局域网建设,加强基层的信息化办公建设,充分保证各级计算机网络建设能够适应工作发展水平,紧跟时展步伐。硬件维护方面,要以主机房的硬件保障、更新为主,如PC及外设、网络设备、安全产品设备、主机系统等;软件维护方面,要以系统安全、数据备份、软件更新为主,包括系统及工具软件,应用软件以及针对人口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所提供的咨询规划、系统集成、培训、运营维护等;网络建设方面,要进行整体远景规划、分布建设实施步骤、完善技术支持及服务。通过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计算机网络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系统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应用水平。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前虽然大多数人员参加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是跟人口信息化对人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精通或熟悉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人才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加大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和普及力度,在一个县最少保证一季度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培训一遍,有培训教材、培训制度和考试成绩,使系统各级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会利用计算机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创造性和计算机应用的潜力。

实行规范运作,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规章制度是信息规范运作的保障。要按照国家《县乡两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管理规范》和《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引导工作规范》以及省人口计生委信息化规范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落实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如:以服务信息为主的乡、村两级和服务机构月变更、月反馈的机制,实现育龄妇女信息双向良性互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以及服务站所与人口计生委信息的共享;建立微机室管理制度、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备份制度、工作日志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病毒防范管理制度、微机操作员岗位职责、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工作制度、网络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培训教室管理制度、微机信息引导服务项目、信息保密制度等。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入库数据信息质量。数据质量是人口信息网络的生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持续推进依赖于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录入,要通过检查、评估和考核,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落实采集信息签字制度、数据核查制度、信息录入制度、统计上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奖扶平台工作制度,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库;落实流动人换信息分析制度、信息交换上报制度、流入及流出信息反馈制度和信息交换登网制度;落实对育龄人口优质服务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如妇科病的筛查档案、0-7岁领证独生子女健康检查档案、出生缺陷干预档案、新婚夫妇的培训档案、避孕药具的发放档案等。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性,降低企业成本,已经成为了广大企业领导者思考的问题。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项目造价管理、推行全过程的投资控制与管理,既可以提高企业投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实现与国际项目管理接轨的必经之道,是吸引国外优质建筑企业参与我国项目建设,提高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经验的最佳契机。

二、项目全过程造价经济控制的特点

由于项目建设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全过程造价经济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一)个别性

任何一项项目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规模,因而对每一项项目的结构、造型、空间分割、设备配置和内外装修都有具体的要求,这就使得项目的实物形态千差万别,加之每项项目所处地区、地段都不相同,使得产品的个别性决定了项目全过程造价经济控制的个别性。

(二)动态性

任何一项项目从投资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在这期间,许多影响项目造价的因素,如工资标准、设备材料价格、项目变更、利率、汇率的变化等,势必会影响项目造价的变动。所以,必须在竣工决算时考虑动态因素,才能最终确定项目的实际造价。

三、项目全过程造价经济控制的内容

我国的项目全过程按照程序基本可以分为:投资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每个过程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具体活动构成。一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是由各个过程的造价构成的,而这些过程的造价又都是由许多项具体活动的造价构成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必须是基于活动与过程的,必须是按照建设项目的过程与活动的组成与分解的规律去实现对于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项目造价管理覆盖项目前期决策及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项目计量与结算、项目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等。

四、如何加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

目前的项目造价,只是关注对预算和估算方面的造价,没有预见到项目完成后经营过程的造价预算。而全过程造价经济控制,更关注建设成本的控制,建造成本最低或者在控制范围内,更关注运营效益费用与项目建设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有可能为了达到最佳运营效益,而增加投资。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既包括国家和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又包括项目造价企业为加强财务管理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但后者可以是前者的具体化或必要的补充,但不能与前者发生抵触。项目造价企业一般应建立健全有关资金、收入、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和内部经济核算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执行制度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生产经营中一些特殊情况,应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事求是地合理解决。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项目造价企业财产物资的管理,对项目造价企业固定资产和各种物资的收发、领退、报废、清查等工作,也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

(二)加强项目的生产规模控制

项目的生产规模控制在项目造价中极为重要,可以决定其造价的成本规模,是加强造价经济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项目的生产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拟建项目可能达到的最大年生产量或年产值。项目生产规模的大小影响项目造价,在确定项目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如项目)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制约因素有: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技术、环境、原材料供应、土地、交通等因素。

(三)加强项目发承包造价管理控制

建设单位完成项目建设准备工作并具备开工条件后,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项目施工发包,落实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并办理项目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和申领施工许可证。材料设备的采购与供应应该保证项目施工的需要。施工活动应按照项目设计要求、施工合同条款及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项目质量、工期、造价及安全、环境等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后,由施工单位移交给建设单位。项目发承包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合同价,严格进行结算付款控制和项目变更控制,及时处理费用索赔.还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四)强化可研评估,实行科学决策,加强项目造价管理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提高项目决策水平,我们先后制定了可行性研究编制规定、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为确保项目建设方案更趋优化、技术更趋先进、投资更趋合理,我们实行项目评估制度。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对每一个项目的规模、产品、工艺、市场和投资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

(五)加强财务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中应用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文件 文件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 处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文件管理机制和顺畅运行的控制系统,实现文件收发及时准确,传递跟踪快速可靠,版次更新及时完整,原件保存无错漏,查阅检索快捷方便,确保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准确流畅,监督文件执行力度及时到位,使文件的全生命周期都具有可控制性和可追溯性。同时,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资料,保证项目顺利执行并支持保障项目后期索赔工作。[【1】邵化梅. 总承包项目文控管理初探. 勘测设计. 76-80 ]【1】

文件是工程运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工程文件涉及项目的方方面面,因此,文控管理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但是,文控管理由于其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很少受到重视。事实上,文控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从项目伊始的文件报批至项目尾声的竣工资料搜集与整理,文控部门掌握了项目各个阶段最为全面的信息。项目工作涉及众多的活动,众多的相关方需要互相合作,没有任何部门可以在没有其他部门的支持下而独立完成工作。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信息变得至关重要,负责信息和收集,并负责监督信息交流是否顺畅的文控部门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多作用,文控管理的意义也凸显出来。[【2】杨妍. 浅论国际合作项目中文控人员应必备的素质.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第23卷第6期]【2】

实践表明,巴西管道项目的文控管理体系完备,运行顺畅,在总体上满足了项目运作的要求,为项目顺利运行并实现最终索赔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巴西管道项目的合同中明确规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施工工作量增加或巴西法律改变而导致的总包商/施工分包商的损失可以向业主提出变更、索赔要求;而与业主的会议纪要、来往信件中提出的超出合同范围的要求和规定而导致的总包商/施工分包商的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可以向业主提出索赔。因此,在巴西管线施工过程中变更、索赔的支持材料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于此。完整的变更、索赔资料,是依据也是有利的证据,对于整个项目的圆满完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巴西管道项目的文控管理就是一个非常成功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在使用EIKON(文件控制)软件的基础上,巴西项目的文控管理全方位的服务于整个项目,完成了最基础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工作使命。

一、建立文控管理体系

在巴西管道项目初期,依据合同条款建立文控管理框架和管理制度,为项目启动和实施做好充分的保障和准备工作。随着项目的运行,文件管理也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规范化管理,向项目执行阶段的深入和细化管理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文件的归档和可追溯性是基础,监督文件的及时处理和回复以及确保文件处理情况的无障碍沟通将文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设立文控中心,各现场、部门配备专兼职文控人家负责文控管理,文控中心代表整个项目部,成为文件接收和发出的唯一机构和出口。[【3】 王少琴、孙红. 合资炼化EPC总承包项目的文件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承包. 2011年第1期]【3】

整个项目部的文控工作依据《项目部文件管理规定》和业主批准的《项目文控程序文件》进行管理和运行。

《项目部文件管理规定》对文控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机构设置、主文控和部门文控岗位职责进行了划分;制定了文件收发登记处理程序、规范了文件编码和模板、规范了所有部门的文件传递管理程序,在文件的保存、查阅和控制管理等方面均给予了全面的规定,从制度上保证了文件的处理、控制和归档的规范有效。它重点强调了文控工作的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并对程序文件未能涉及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程序规定,如合同管理、信函管理、公司制度文件以及与上级单位之间的往来文件等等的控制与管理。

《项目文控程序文件》是项目部严格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业主在合同中对于程序文件的控制规定而制定的。主要针对项目的专业技术文件,对于包括设计、采办、施工、QHSE等方面的内部和外部(与业主和分包商往来)专业技术文件的制作、传递、文件分发、版本控制、文件存档及查阅等全过程制订了全面而详细的要求;在文件分类、文件格式、编码方式、制作过程、处理流程、存档方式、分类等方面有标准化和具体化的要求。

二、规范、优化文控工作流程

在巴西管道项目中对文件进行分类、编码,并统一文件格式是对文件及其处理过程进行形式上的规范,这是实现有效文件控制与管理的基本要素;以制度形式统一文件分类(包括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编码和工作流程,并在文控工作运行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文控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两者的结合保障了文档管理工作的顺畅运行。

在实际的项目运行中,工作流程划分为普通文件的工作流程和项目程序文件的工作流程。在巴西管道项目中,文控管理规定对于每个工作流程又划分出文件接收子流程、文件发出子流程和文件存档查阅子流程。子工作流程中,又明确划分了每个工作环节,每个环节可控、可查,确保了文件的安全流通。

显而易见,工作流程中每个步骤的详尽规定是文控管理顺畅运行的基础。而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不断调整并优化工作流程,则是保证整个文控管理有效、保障文档流通顺畅的关键。在巴西管道项目中,根据实际工作需求,不断调整并优化文控管理程序也是文档管理的特色之一。

例如,在巴西管道项目部的文件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施工现场办公室不保存文件原件,只保存扫描件,文件原件及时邮递项目总部文控中心统一归档。但是,项目开工后,现场办公室增加6个,施工战线拉长,文件的邮寄递交工作缓慢,且有丢失危险。为提高文控工作效率,保证文件安全,又重新明确现场办公室可以保存和存档现场发出和接受的文件原件,将扫描件发主文控,项目完工后最终移交主文控。

还有,在文控中心收到的大量的信函中,部分信函的附件是程序文件、计量报告、发票等例行文件原件,这些原件没有必要在文控中心保留原件,原件而是由由项目部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处理,文控中心支保留复印存档。在项目内部,任何从文控中心拿到文件原件的人都需要信函原件上写明文件去向,以便于追溯,而且避免了扯皮和责任推诿。

小小的改动,不但使部门、项目现场和整个项目的文控管理更加顺畅,同样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劳动,保障了文件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受控文件状态的监控

为了确保对文件状态的及时掌握,以防疏漏,管理规定确立了文件状态报告制度。巴西管道项目中,文控部门利用EIKON软件(专业文控软件)每周生成受控文件状态表并写入周会纪要。受控文件状态包括项目部每周收发文记录及相应的文件处理情况,如,各部门收、发的文件数量,文件处理状态(是否延误处理)等等。

图一:EIKON软件的优势与特点

如图一所示,项目引进使用的EIKON软件操作界面简单;可以实现全球信息即时共享;对于流程中的受控文件可以全程进行监控;另外,不需要单独配备软件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可以随时与当地软件公司人员进行沟通,修改或添加软件功能。EIKON软件(专业文控软件)在巴西管道项目中全面负责信息和反馈意见的收集,并通过专业软件生成的受控文件状态表单对相关文件进行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信息沟通的顺畅,也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同时也保障了文档的完整性。

使用文档管理软件进行文件管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可以随时对受控文件的状态进行监控。利用EIKON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在任何地方依据工作权限时时查看文件控制状态,包括文件的接收人、涉及相关人员的处理要求、当前处理情况,主文控中心可以根据文件处理要求,向相关人员发出提醒。同时,文控中心可以定期生成受控文件状态表随时提醒相关人员,或者在项目的每周例会上进行通报,用以敦促相关人员及时完成文件要求的工作任务。受控文件状态包括每周收发文记录及相应的文件处理情况,如,各部门收、发的文件数量,文件处理状态(是否延误处理)等等。

利用专业化软件对项目受控文件进行监控是该工程项目的特色之一。巴西管道项目的文控管理特别强调了对设计文件、程序文件、采办文件等受控文件的版本控制,这些文件的状态表包括受控文件目录,文件的版次,更新的文件版次等,都是每周会纪要中的一部分内容。设计文件、程序文件、采办订单状态是整个项目运行的基础文件,这些文件被业主批复了多少,或者厂商交货是否及时都决定了项目能否如期完工。受控文件状态的清晰决定了项目,尤其是部门需要努力的方向、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有效的顺畅了整个项目的运行状态。

四、巴西管道项目文控管理的效果

工程文件通常都具有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文件沟通是否顺畅、文件保存是否完整直接影响工程进度、质量。用文件工作来保证和证明工程管理工作,就是国际工程管理总承包模式下的文件工作的实质。[【4】蔡同伟/王俊峰. 解析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的文控工作.中国档案2010. 58-60]【4】

巴西管道项目的文档管理工作是通过制定规定与制度、控制与管理、优化与细化这三部曲完成最终的文档管理目标与任务(图二)。

图二:巴西管道项目文档管理操作模式

巴西管道项目主合同中明确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施工工作量增加或巴西法律改变而导致的总包商或施工分包商的损失可以向业主提出变更、索赔要求;而业主的会议纪要、来往信件中提出的超出合同范围的要求和规定而导致的总包商或施工分包商的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可以向业主提出索赔。凭借着完善的文控管理制度,巴西管道项目的索赔,文控中心为管道项目中几十次的索赔谈判工作提供了完整的资料支持,最终索赔金额远远超过预期目标。

五、国际项目文控管理带来的思考

顺利完工的巴西管道项目也证实了该文档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但是,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缺陷和漏洞也引发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藉此思考,推动和优化国际项目的文控管理,为更多的国际工程项目提供服务和保障。

首先,专业化文控人员是建立文档管理的基础。所谓专业文控人员的,不仅需要懂得工程整体运行的状况,还要了解和掌握该国和业主对文档管理的基本要求,并能够结合这些要求制定完整的文档收发、传阅、归档、查阅流程,并在文档管理制度运行中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制度。

有国际项目文档管理经验的文控人员,对于整个项目的运行是非常关键的。专业文控人员,能够抓住文控管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在纷繁复杂的流程中保障文档的完整和流通顺畅。

其次,依靠先进的文控管理软件进行文件管理和控制是国际工程项目文档管理的发展趋势。从巴西管道项目的文控管理来看,原有的EIKON软件,在不断的磨合使用和功能添加中,基本能够满足公司文档管理需要。但是,对于大型的工程项目来说,如炼化项目,EIKON软件的功能又过于简单,不能胜任大型项目全方位的文档管理需要。[【5】贾琦/吴兰学/托博. 国际化工程中一体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石油天然气学报. 第32卷第5期]【5】

一个能与专业软件(如P3、P6、PDMS等专业软件)进行对接、易于维护(软件注册、运维费用、成本等问题均可轻易解决)、且数据库可以设置在当地(主要解决速度问题)的功能全面的文档管理软件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设想了今后大型工程项目文档管理架构图(见图三)。

从使用过数个文控软件的经验来看,文控软件最好还是在项目所在国当地购买。一来,在软件使用前根据项目需要随时对该文控软件进行流程的修改或者添加;二来,软件运行中的故障可以随时找当地公司进行解决;三来,软件数据库放当地,易于管理,不会受到远程存取速度的影响;最后,利用当地硬件、软件资源,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图三:大型工程项目文档管理架构设想图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文档管理的主要使命和目标就是通过合理的制度、恰当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参与其中的各部门、各环节实现最好的运作,达到预期的效益目标。公司层面的文档管理可以依靠严格的制度来保障,而工程项目的文档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的管理。在工程项目合同履行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所有部门的工作都与文档管理发生联系,做好公司和项目文件资料的管理,对各类文件资料进行分析归类,系统整理,不但为项目试运行提供数据支持、为索赔工作提供材料支持。同时也为解决潜在的合同争端的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6】吴兰学. 浅谈合同文控索赔一体化管理. 石油管道报. 2011年第003版

]【6】

依靠专业文档管理人员并充分利用文档管理软件等手段来完善的文件管理体系,发挥文档管理的控制作用,能够保障文档管理有条不紊,繁而不乱,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司和项目。

朱振中(1973.10―),男,安徽阜阳人,中国石化巴西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经理,原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毕业,高级经济师,从事企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参 考 文 献

邵化梅. 总承包项目文控管理初探. 勘测设计. 76-80

杨妍. 浅论国际合作项目中文控人员应必备的素质.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第23卷第6期.

王少琴、孙红. 合资炼化EPC总承包项目的文件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承包. 2011年第1期

蔡同伟/王俊峰. 解析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的文控工作. 中国档案2010. 58-60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软件;管理制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职业院校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必须加大计算机课程的比重,因此机房数量的增长也成为必然。有了好的硬件设施,还得有好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效能,我作为职业院校的机房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践谈谈机房管理的经验,与大家探讨。

1 机房配套设施的建设

1.1 局域网

一些专业软件需连接局域网,并在服务器插上加密狗才能使用,因此网络稳定性非常重要。我们在购置新机房时都重新布置了网线,并要求学生不能带笔记本电脑进机房,以减少插拔网线对网线水晶头造成的损坏。

1.2 服务器

我们采购了专用的服务器,因为加密狗数量多,需多个USB接口,因此又购置了USB分线器,这样既减少了服务器数量,节约了成本,又避免经常插拔加密狗造成USB接口损坏。

1.3 其他

我们给主机箱都配了专用锁,由机房管理员持有钥匙,避免个别学生私自拆机造成设备损坏。

2 硬盘资料的保护

机房要同时满足教学、对外开放、测评和选课等多种需要,上机学生多,上机时间长,难免产生误操作,导致软件出现问题,因此硬盘资料的保护非常重要。

硬盘资料的保护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方式。下面对常用的海光蓝卡和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做一简单介绍,并对比优缺点。

2.1 海光蓝卡

海光蓝卡有对局域网内计算机进行批量维护和数据恢复的功能。安装软件、重做系统时,只要做好发送端,由海光蓝卡传送到接收端即可。当然有些专业软件因为会绑定IP、主机名或MAC地址,造成传输后无法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先将可以传的软件都装好,无法传的软件将其安装文件拷贝到硬盘中,最后逐台安装。

2.2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

它包括硬盘分区管理、数据保护、IP分配、智能同传等功能,解决机房管理员如何快速地给所有计算机安装系统和软件的问题,以及解决如何快速清除前一用户操作,实现初始用户环境的问题。

这两种硬盘资料保护方式各有优缺点。海光蓝卡是硬件还原卡,虽然前期要花费购卡的钱,但安装后保护数据和恢复初始环境的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不同型号的海光蓝卡之间无法同传,一个机房如果分两批购置机子,需要做两次发送端并分别传输才能完成一次维护,增大了工作量。安装有海光蓝卡的计算机有时还会出现“无法找到硬件”的问题,原因可能是由温度、湿度等引起的接触不良。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属于“软保护”,是安装在硬盘中的程序,只要装好驱动就可使用。其传输速度较快,但是有时会出现IP未被锁定的情况,导致部分软件无法使用。驱动程序偶尔会丢失,导致保护失效,计算机感染病毒,或程序文件丢失。联想教育应用方案表面看起来节省了购卡经费,但由于软件不保修,一旦发生问题,需要向售后支付维修费,所以总支出并不一定最小。

3 软件的安装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们学院考试多,培训多,专业软件多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会将计算机分为四个区,每个区都会安装常用软件,然后用前两个分区安装教学用软件,第三个分区安装对外开放用软件,第四个分区作为考试和培训专用,平时处于隐藏状态。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各方面的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软件变更所耗用的时间。

4 机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⑴每个上机学生都要按学号对应机号入座,由任课教师登记,如有计算机发生临时故障,需老师和学生同时签字才可更换机位。这样做提高了同学们爱护计算机的意识,降低了故障率。

⑵鼠标是机房最易丢失的配件,我们上课前后都会由管理员、任课教师和上课班级的科代表共同清点鼠标数目。

⑶每个机房都配备了勤工俭学的学生,负责机房环境卫生的整理和对外开放值班的辅助工作。

⑷机房管理员会每周进行一次开机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需要打开机箱维修的计算机会顺便做除尘处理。

⑸每学期末我们都要根据机房的总台数、使用年限、当年的损坏情况制定下学期的配件计划,既要尽量节约资金,又要留有余量,免得下学期维修时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形。

[参考文献]

[1]北京海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海光蓝卡使用手册.

[2]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联想应用用户手册.

软件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新版GMP;质量管理;制药企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15-01

GMP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2]。新版GMP的实施顺应了行业发展的需求,对于提高药品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性、强化药品监管以及推动医药行业结构调整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版GMP中,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新理念,要求制药企业应当建立全面、系统、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必须配备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管理制度来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在质量管理中要引入风险管理,强调在实施GMP中要以科学和风险为基础。企业通过新版GMP的认证,建立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重视药品生产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对质量管理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 实施质量管理“全员参与”,促使企业质量文化的形成

1.1 以前在许多人的意识中,质量管理和实施GMP是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人员的事情。而新版GMP体现了全员参与质量的理念,不仅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全员管理,还强调质量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的参与,确保生产稳定、产品质量均一。同时强调法人、企业负责人,包括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高层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使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更为全面深入。

1.2 通过新版GMP的认证,公司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实施在线QA管理制度,设立在线QA,全过程监控产品质量,并将质量管理的制度和信息及时落实和传递。企业还建立了变更控制系统、产品召回系统,建立健全了偏差管理制度、OOS的处理、年度回顾分析、验证管理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CAPA)管理程序制度等,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促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得到凝聚和不断提升,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良好气氛,也使企业形成了质量文化氛围。

2 强调质量风险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做好维护

2.1 新版GMP实施之前,企业虽然在考虑风险,但缺少风险评估的公认方式和方法,风险评估在执行上通常也是无意识的。新版GMP明确引入了风险管理的理念,并强调质量风险管理的两大主要原则是:质量风险的评估应基于科学知识并最终与患者相联系;质量风险管理的资源投入、形式和文件应与风险的水平相适应。

2.2 新版GMP认证后,企业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为质量风险管理制定原则、规范的程序和工具等。通过质量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企业将组织结构和人员培训、硬件设计、药品研发、物料管理、文件管理等均纳入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处理、变更控制、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投诉与不良反应报等均需与风险管理密切结合,将风险管理的程序很好的融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使风险管理成为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持续并行的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方法,为企业在下恒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提供主动的识别和控制质量问题的方法,及时发现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主动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保证上市药品的质量。

3 建立有效的员工质量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3.1 新版GMP全面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增强了对从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条款和内容,并进一步明确职责。同时对培训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强调培训方式及定期评估培训实施效果等。

3.2 加强对新版GMP的学习,正确、深刻的认识新版GMP是保证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制药企业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抓紧员工对于该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学习,帮助各个员工建立起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理念。尽快掌握GMP的相关知识。同时,企业要带领大家一同营造新版GMP实施的氛围,以新版GMP的最新观念严格要求药品制作中的每个环节[3-4]。

此外,加快软件升级的步伐与其他项目相比,软件升级是新版GMP实施中最为经济且最为有效的一项。一套科学、完整、准确、稳定、可追溯的软件系统能够弥补硬件上的不足和人员素质的欠缺。可以说,软件质量的保证直接决定着制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软件升级,需要企业员工的悉心配合,要求员工对每个环节、细节进行改造,贯彻落实新版GMP中的各项规定。

把GMP管理落到实处,才是企业认证的初衷,因此,必须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尤其是生产部门和质量部门之间的配合。大多数企业都只注重企业的生产,而忽略的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从企业的GMP认证中,必须要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有的企业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执行,但是却能够侥幸通过,而这是能够说明企业的硬件和软件达到了药品生产的最低要求。一些企业认为通过GMP认证是为了可以继续生产,而不是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加以认真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更希望身体健康水平也能显著提高。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高质量的医药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因此为了提高医药市场医药品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在新版GMP的贯彻实施中,企业全体员工一定要增强对新版GMP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继辉,邵蓉.新版GMP实施过程中亟需关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事,2012,26(1):88-91.

[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