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和谐社区:水平

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是加快和谐社区建设进程的重要步骤

(一)加强社区财务规范化管理,是进一步提高社区集体财务管理水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办财务人员工作水平,实行财务管理民主化、透明化、制度化,杜绝违纪违规现象发生的迫切需要。

(二)社区财务工作是社区建设工作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工作做好对所在社区的建设至关重要。社区财务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为指导,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好社区财务工作,使社区各项经费真正起到解决群众的生活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为社区群众服务的作用。

(二)财务工作是后勤保障工作的核心,社区财务工作是推动社区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社区做为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就促使了会有大量的富民、惠民的专项资金在社区这个环节管理或直接发放。我区社区建设发展到今天,财务工作的滞后与社区事业快速发展之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确保这些资金得到有效管理和使用,推动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和谐、友爱的居住环境,我们必须加强社区财务管理工作。

二、当前社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整个社区的财务收支状况。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是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后提出的结果。目前由于社区按其内设部门分别设账,向财政部门报出的不是合并报表,而只是行政经费账的报表,往往出现一个社区的固定资产是几万元,比其内设部门的还要少,不能全面反映整个社区总体的财务状况,一是严重影响政府、财政、国资等部门掌握了解其财务收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利于政府决策;二是造成各部门的费用多头开支,不利于廉政建设;三是与《会计法》的有关设账要求的规定不符。

(二)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方面一是达到入账标准的而没有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二是混淆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的划分,三是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清;四是投资合作形成的房地产不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管理制度方面:简单粗放,缺乏其管理制度,没有专人管理,以致资产(如小车)跟着领导调出调入,令在用在库情况模糊,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混乱状态。

(二)财务人员素质偏低,财务核算不规范。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往往是随便搭配,专业水平较低,他们各施各法,造成账务处理不规范,缺乏严谨,部门之间的往来款互不相符,有些相差几百万元。会计与出纳岗位之间也没有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有些财务人员在调离岗位时也没有及时办理交接手续,还把自己掌管的会计资料锁起来,一走了之,等到审计时才发现其账目不平;出纳员经常大额支付现金(有时一笔业务就达2O万元),严重违反《现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三、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快和谐社区建设进程途径分析

(一)建立经济运作监测体系,为社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供有效保障。建立财务监测制度。社区每月将上月份发生的收支票据进行整理,实行支出收入必须有社区主任、党委书记和至少1名经手人员办理,并由社区主任和社区书记签字后进行统一报账实行季度财务交叉大检查活动,制定财务检查方案、工作重点、项目内容,对社区和居民小组进行实地检查,对照检查项目逐项评分,形成检查书面报告提交主管领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和大额报批制度。首先,坚持社区财务收支情况定期公开制度。公开内容要做到具体详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街道政务公开办公室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此项纳入社区年终考核。会计核算中心每月按时向街道社区提供财务报表,以便及时掌握社区财务状况。其次,除日常开支外,社居委办公用品购置和建设性支出等一律实行报批制度,即社区“两委”对大额支出项目编制预算,形成书面报告报街道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建设性项目由社区“两委”编制预算,街道建设部门负责复核,经街道研究同意后方可施工。工程结束后再由街道请有关机构、部门进行决算和审计。

(二)大力推进社区资产公开和清查,为社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奠定坚实基础。社区开展资产全面清查工作,并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明确资产监督职责,将社区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重点,开展经常性的盘点核实工作,避免了社区资产的流失;加强社区的资产和财务公开,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为标准,增进社区资产的透明度;设立社区财务公开栏,将社区财务管理、社区服务经费支出等群众关注,与群众利益最密切的事项上墙公布,增加财务支出的公开透明度,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推进公正、民主、文明社区建设。加强群众的监督力度,社区定期将资产状况和收入支出情况在“两委”班子中进行公开说明,接受有效的监督和审查,避免不廉洁的行为的发生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知情权,让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加大社区财务公开的力度。

(四)细化财务公开内容,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机制。首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财务公开工作是规范社区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社区做为群众自治组织,每一项财务收支都要详细公开。因为社区财务公开直接面向群众,所以一定要做到详细、通俗、易于理解,且不可过于简单、过于专业化。社区只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拉近与群众的关系,才能取得群众的支持与信认,从而有利于社区事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健全监控体系,明确各自职责,强化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社区财务的监督,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对社区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确保社区资金安全运行。完善监督机制,街财务部门应加强和社区联系、沟通和相互配合,对社区资金要明确概念、分清界限、统一口径,防止社区资金管理中违背专款专用的象发生。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涵 社区教育 创建学习型社区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83-02

所谓内涵,科学界的定义是主体里的灵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综合。内涵发展是指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健康、高效、有序、公正的方向发展。

所谓社区教育,2006年12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社区教育内涵作了下列定义:“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党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社区教育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十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社区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其工作要求也明显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新的亮点和制高点。对社区教育内涵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挖掘,必将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澄江街道从2001年开始社区教育实验,走成人教育向社区教育拓展之路,历经十多年,树立了“大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举社区教育旗,走终身教育路,建学习型街道”的澄江特色之路,全面推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街道社区教育中心首批通过“江阴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评估,2009年,高标准通过了“江苏省省级社区教育中心”评估,2013年,被评为“全国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道”。街道把积极发展社区教育作为提升区域人口素质、提升区域软实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惠民利民工程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灵活多样的培训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石

澄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按照“灵活办学、自主选择、开放实施”的方针,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培训和有偿性培训、长期办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实用、方便、灵活的学习培训活动,形成了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社区市民学校、行政村村民学校、企业职工学校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大教育、大培训格局,为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几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2000多个,年培训达20万人次,社区居民参与的培训率达70%以上,实现了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梦想。主要开展“六项学习培训行动”:

1.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行动

主要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两个方面为抓手,大力提升机关、社区、村企领导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培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努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领导者。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行动

根据农村城市化、农民变居民的实际,大力开展以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为重点对象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帮助和促进就业,每年举办计算机、保安、花艺、家政等项目的培训班20多期,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多人。

3.创业培训行动

每年举办2期近百人的SYB创业培训班,开展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项目推荐、创业融资服务与后续扶持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失地失业人员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科技致富、创业致富的本领,以创业促进就业。

4.职工学技能培训行动

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企业职工教育,抓好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提升职业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每年为多家企业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和生产骨干技能培训。同时,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还开展了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每年度有300人左右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培训,每年5000多人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去年还组织了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第四轮公修课培训。

5.市民素质提升教育行动

结合地方特色,发挥教育网络功能,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一系列参与性较强的文化活动,贴近、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提升全民素质,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新市民培训工程

通过科普讲座、技能培训、实践操作等多种途径传播知识、传授就业技能,以提高市民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其中,每年有400多人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并获取技能证书。

二 课题研究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增长点

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使社区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和拓展,澄江街道全面实施了以课题研究引领的社区教育,探索创设学习型社区,集辖区内方方面面力量开展群众性的课题研究,形成别具特色的创建途径与办法,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内涵。

1.开展调研,筛选课题

我们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家庭,进行座谈调研,开展社区教育需求及现状问卷调查,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街道工作和目标,拟定研究课题,确保研究课题切实可行。我们每年都拟定几个研究课题,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社区教育、企业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新市民教育等,涉及社区教育的地位、作用、体系、功能、管理、模式、资源、活动、阵地、师资、教育、网络、培训、经费等多个方面。

2.明确任务,落实要求

我们每年把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列入社区建设年度目标。年初,街道下发社区建设目标任务书,对各社区、行政村、骨干企业等提出要求,明确研讨的内容、范围、方向、重点,要求做到有课题、有研究、有活动、有论文、有成效。在日常社区教育工作例会和有关活动上,我们除了宣传发动,还作必要的辅导,确保课题研究正常实施。

3.加强评估,促进研究

我们根据江阴市制定的评估体系,有计划地开展考核评估,有效地发挥了督促作用和指导功能,以确保课题研究对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有效促进。

4.组织征文,表彰激励

我们每年都开展课题研究征文活动,评选优秀论文,进行表彰奖励。2003年召开了首届社区教育理论研讨会,2004年主办了争创学习型组织主题研讨会,从此每年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探索解决存在问题。几年来,社区教育工作者共撰写论文300余篇,内容涉及社区教育的意义、形式、内容、经费、队伍、发展等诸多方向,我们每年都将论文汇编成集。近年有10多篇论文在省市有关会议交流获奖。

5.全国课题,重点推进

“十五”期间,我们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之分课题“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研究”的研究,形成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与深化社区教育发展的研究》实验个案,论文编入分课题报告集。我们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课题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课题研究引领学习型社区建设》一文被编入《江苏省社区教育案例选》。

开展课题研究,是创造社区工作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社区实际,立足选择一批新的研究项目,合力攻关,并总结提炼出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街道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三 特色课程资源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亮点

教育性是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教育中,课程居于核心位置。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中,课程和资源建设是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社区教育课程作为社区教育的核心,其开发必须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这样课程的建设才会有生命力,有针对性,更容易吸引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提高居民对课程资源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澄江街道在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课程与资源建设工作。我们以“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幸福大课堂”为目标,开发了科学艺术、职业技能、健康保健、公民道德等四大类课程。课程开发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了解需求为起点,通过派发大量问卷调查表、组织居民访谈等,从中甄选出居民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以选聘优秀教师、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为核心,增强课程学习的实用性;以组织居民课后评价、及时进行教师授课反馈,增强课程讲授的有效性。

同时,根据本区域产业、文化、生态特色等,遵循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积极运用各自优势,开发个性化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形成“一区一品、一村一品、一企一品”,我们街道新华社区的“低碳生活”,花园社区的“爱心花园”,天鹤社区的“科普知识教育”,北大街社区的“老伙伴会客厅”,君山社区的“三防科普教育”等在市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下一步希望努力创建成全国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将品牌项目整合开发成特色课程资源,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使社区教育走上优质教育项目引领之路。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3篇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专业性较强,主要服务于社区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该专业的开设情况来看,实验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存在专业设置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之后探讨了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于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社区管理与服务;实验教学;改革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要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出能够熟练掌握社区管理技能和服务技能的专业管理人才,所以社区管理服务专业的发展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各高校该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会上社区专业管理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为了满足社会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社区人才的培养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许多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为为社会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性社区管理人才。在此背景下,社区管理专业教学规模段断扩大,每年输出大量的毕业生,但是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社会需要的是既具有设备区管理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掌握社区管理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显然,目前我国的社区管理专业在实验教学环节,对人才的培养是有欠缺的,所以这就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说它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社区管理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区管理教育起步较晚,现阶段我国社区领域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育中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脱离了社会对社区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名称没有统一的规范,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名称,如社区与物业管理、社区管理、社区工作与管理等,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不能很好地体现社区服务的内涵和作用,专业主要倾向于管理类,而忽略了服务这一重要内涵。第二,在课程的设置上,各个院校的课程设置比较混乱,没有针对性,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强,而且专业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也存在问题,课程的归属分类做得不犯规。第三,在专业实习方面,没有健全的实习基地供学生实践操作,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而且缺乏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第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教学环节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与社会实际就业的教育理念不符。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体系改革

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进行统一的规划分析,结合专业特色、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就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并不断完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公共必修基础课的基础上,对与不同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有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从职业分析和职业岗位要求出发,培养学生的社区服务能力、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组织群众能力等。

(二)合理设置专业培养目标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要体现出服务的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就业方向,力求人才教育与社会所需人才相契合。此外,在教学中还要重视起应用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使学生具备今后走向岗位所需要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学生日常技能的训练。

(三)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改革中,要重点关注实验教学的改革,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建立实习基地,并建立和完善科学化、系统化的实习教学方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搭建良好的平台。还可以通过实行校内外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去岗位实际训练,通过实践来消化理论知识,使他们的岗位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校方与物业公司和家政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实习机会,拓宽学生的实习面。此外,要实行产教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一批高素质水平的教师人才队伍,加强对教师人才的引进和现有教师的培训,以满足新形势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邀请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去学校为学生授课,让学生充分了解今后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较有针对性,有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社区管理与服务是一个年轻且重要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目前社区实验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表明,实验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高校应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办学宗旨,依据专业定位来指导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改革中,从专业设置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入手,坚持职业能力与素质相结合,遵循教学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和目标,使实验教学顺应社会发展,以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

作者:杨超 单位: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4篇

合理制订年度发展目标。制订全区2013年度目标任务,同时根据市综合考评委突出重点的申报原则,提炼了主要指标、省市重点、地区重点、共性目标共4大类13个小项的年度重点工作,向市委组织部进行报送,以科学的目标任务引领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认真履行考核奖惩机制。切实发挥考核奖惩的激励作用,完成《2012年度街道、区级机关部门目标管理奖》、《2012年度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科学发展重点指标考核奖》及《2012年度街道、区级机关部门突出贡献奖、创新成果奖》的考核,由区委、区政府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修订2013年度考核办法,进一步突出2012年度在市考核体系中薄弱环节的考核权重,为我区争先进位提供制度保证。根据《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意见,以及《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推进计划(2013-2015)》,制定了区现代化指标实施方案,将现代化指标考核列入区年度考核中,以考核促发展。

有效强化分析预测职能。加强与经信、财政、商务、科技、统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掌握各项指标、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完成情况,撰写相关分析材料,汇报存在问题,强化预警职能。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经过跑省加强沟通,雕庄凤凰新城老工业区改造方案已经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对项目精心策划和认真包装,亚玛顿项目已获省国土厅下达的80亩土地点供指标。经过积极向上争取,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的超讪透过率多功能低成本光伏封装玻璃减反射膜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得战略性产业项目2013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2000万元;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沙坦类)大品种产业化工程获得2012年度第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专型资金800万元。根据市发改委工业处转发的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39号公告精神,积极组织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飞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新申请用户)等多家企业申请2014年度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请额度近100000吨。今年预计分配额近20000吨,该项工作的实施缓解了企业的资源压力,进一步彰显政府对企业的关爱。根据市发改委、财政局相关文件的精神,会同区财政,深入街道调研,通过现场踏看和精心筛选,选定茶山街道丽华村委的生活环境改造及青龙街道北塘村委的生活道路建设两个项目进行申报,共争取资金35万元,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支持基层发展。

二、狠抓重点项目推进

2013年列入市重点投资计划项目10个,总投资152.2亿元,2013年计划投资36.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服务业项目7个,总投资13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5亿元。1-10月完成投资30.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3.1%。区重点项目96个,1-10月完成投资151.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

受宏观形势、土地调控和资金供给等因素的影响,重点项目推进仍然存在新建项目开工不足、储备项目偏少等一些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开工前期各项手续的办理,千方百计抓开工。同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始终把服务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能超则超、能快则快,一着不让抓工期、抢进度、往前赶,以天保周、以周保月地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跟踪、领导挂钩和全程服务,确保年度目标的完成。

三、加强服务业发展

1-10月份全区96个重点项目中62个服务业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23.13亿元,占服务业投入的62.19%。其中1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列入全市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我们对10个重点项目建立了项目库,及时跟踪项目进程,追踪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并配合项目主体单位解决,1-10月完成投资27.55亿元,完成计划的74.86%。

奠定服务业工作基础。为加快现代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促进服务的大发展、大提升,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借鉴成功经验,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区服务业发展办公室”。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制定了工作方案,负责全区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协调、考核和督查,后续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将进一步推出服务业扶持政策,目前服务业扶持政策的初稿已经完成。为及时掌握服务业基础资料、服务业动态、服务业信息,在市发改委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多类型的服务业数据库,录入完整数据库信息,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利用。

引领服务业长效发展。为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进一步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对服务业布局、服务业功能定位、服务业指标、服务业项目、服务业企业和市场的专题调研,确定了服务业发展三年工作计划,制订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行动计划中的服务业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包括推进重点项目、扶持重点企业、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提升重点专业市场)、服务业发展环境的工作细化到每一年度,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旅游休闲集聚区被评为市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四、力促社会事业发展

我局社会发展工作紧跟全区发展步伐,扎实努力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加强沟通联系,主动服务基层。紧密联系基层,多次到街道、社区和相关单位实地走访调研,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立足为老百姓服务的出发点,切实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各类问题。积极推动南郊农贸市场综合改造项目,解决了荡南村社区服务站用房。推动翠竹新村南一社区、南二社区公共服务站综合改造工程,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为老住宅区社区服务站综合改造示范工程。

争取上级扶持,增强发展动力。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浦北新村社区用房新建工程等项目争取到市发改委的专项补贴,全力扶持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规划健康产业,推动转型升级。根据市发改委要求,结合区的现状,对我区涉及健康产业的生物医药、休闲旅游、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基本摸清了我区健康产业的现状,将我区的四药医药项目、千红药业医院建设项目、凤凰新城外资医院建设项目、名胜旅游区项目、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和区老年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列入市健康产业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加快我区健康产业的发展。

加强管理协调,规范政府投资。全力做好2013年区次新小区、安置小区安防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申报工作,切实有效解决次新小区、安置小区、城中村等区域存在的公共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安防设施欠缺等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整体形象。认真开展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等暑期校舍维修工程、区红梅幼儿园校安改造工程项目、紫云小学新建工程项目等一大批教育项目的审批、申报工作,提升教育配套水平,更好满足了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五、强化政风行风建设

根据市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2013年民主评议部分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政风行风的实施方案》和市发改委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部署、积极配合。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三个方面努力做到“三到位”。专门成立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全局的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并研究制定了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并对社会公众公开,始终坚持民主评议与自我查摆相结合的原则,开门接受监督。参加了在6个街道分别进行的政风行风集中民主评议活动,并从中自我剖析,自我总结,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2014年工作计划

一、完善考核工作

针对全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定位和现状,注重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发展,把现代化指标单独列为考核项,加入到年度的综合考评中,与市综合考评接轨。同时对其它内容进一步完善,合理制订明年工作目标,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推进计划》的既定目标,结合我区最新定位和发展实际,制订2014年度目标任务。

二、狠抓重点项目

把工作的重点聚焦项目,把有限的资源聚焦项目,把服务的对象聚焦项目,更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明年市、区重点项目督查推进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全力以赴确保有效投入。2014年列入市重点投资计划项目初选15个,总投资112.85亿元,至2013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8.8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31.91亿元。初定区重点项目100个,其中27个储备项目,总投资893.48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150.33亿元。

近三年我区已竣工重点项目数量不断提升,考虑到区域实际条件的限制,项目挖掘和推进中压力大、任务重,精心挖掘一批储备项目,促进在建项目有效推进,加强招商洽谈成为重中之重。力争做到加速推进项目,攻坚开工难题,针对未开工重点项目,加大跟踪服务力度;高效服务项目,坚持服务“下沉”,全力推进项目审批全程制度,加大领导挂钩服务重点项目工作力度,强化项目属地负责制,全力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确保事情有人办、难题有人接、问责有对象;及早谋划项目,重点挖掘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将更多能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社会民生,在市发改委指导、帮助下,积极包装项目,向上争取资源和资金。

三、力促服务业繁荣

经深入调研,初排2014年的100个区级重点项目中75个为服务业重点项目,总投资620.16亿元,计划投资123.55亿元。其中:申报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114.06亿元,计划投资30.61亿元;申报省级服务业重点项目3项,分别是黑牡丹科技园、中华纺织博览园、美吉特商务广场(美吉特三期)。

加强重点企业扶持力度。2014年着重围绕规模企业的做大做强和新兴企业扶优扶亮,在市级培育企业的基础上,确定区级创新型重点培育企业20家,对列入市、区两级的服务业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培育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市场。2014年将围绕集聚区的重点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造制订相关集聚区规划,创建成2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围绕10家专业重点市场实现百亿元市场目标,2014年将力争新增1-2家为百亿元市场。

四、大力发展民生事业

完善教育资源布局,结合区2014年度的重点工作,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教育现代化新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区内四大小学教育集团的组建和硬件配套设施项目的开展工作,配合区教育文体局通过实施移建青龙中学、改造博爱小学、红梅实验小学、清凉小学等一大批教育项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提升区域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在凤凰新城、新城建立股份制医院或三级综合医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千红药业医院和凤凰新城外资医院已列入市健康产业重点项目,着力做好项目推进服务工作。强化社区建设项目管理,实施一批老社区改造项目,同时也积极探索新型社会服务组织孵化项目,全面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管理,结果公示,逐步实现审批过程上网运行。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风险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首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发展迅速,村镇银行能吸收存款,使发展最快,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占重要比例。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三者机构中处于第二。贷款公司的发展最慢,占农村资金互助社数量的一半,更不及村镇银行。其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之举。第一,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第二,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覆盖率。第三,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个新生事物,由于成立时间短,在发展的初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它们或由于风险意识不强、或由于生存困难、或由于经营目标定得过高、或由于追逐高额利润等原因,出现了不审慎、不合规的问题,潜在风险很大。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风险

2.1宏观经济波动中的政策风险

(1)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顶层设计下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扎根农村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在金融支持中,机构没有明确的贷款优惠政策。并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未建立起一揽子信贷产品体系,品种比较单一。同时,城镇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贷款额度大、周期长、回收慢,缺乏有效资产保障,信贷风险较大。

(2)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增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成本,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减少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收入,最终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净利差收入减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能力较弱,进而存贷款定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信贷风险、资金供求情况和成本费用等因素,这会使其面临很大的风险挑战。

(3)准入门槛降低带来的风险。较低的准入门槛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也会招来从事民间借贷和发放高利贷的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范围,和基层银监会机构主要集中地范围有差距,因而开展现场监督和实地调查困难重重带来监管不到位的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庞杂,对若有若无的基层监管办事处的监管能力面临风险。

2.2微观机构可持续发展中的内在风险

(1)流动性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民间资本的参与,造成一些城乡居民认为当中的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或将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相混淆,认为将钱存在村镇银行有风险,导致村镇银行吸收资金难度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占最大比例的村镇银行普遍注册资本金少,经营规模小,地方政府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也较低,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度不够。

(2)操作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都沿用原发起行的各项制度,必然会存在制度不适用和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再加上受农村地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员工素质较低并且得不到系统的培训,易形成操作不当的风险。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多信息科技软硬件设施薄弱,数据安全管理的能力不足,业务系统多为原发起行的“瘦身”或“淘汰”系统,影响着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关联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的不完善,内部制度不健全,有可能导致管理者或者大股东一人说了算,把新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变成个人的小金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情况。

(4)行业集中度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少,服务覆盖区域不大,业务经营均在注册所在地有限区域内,这就造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在经济下行或者行业风险聚集时,贷款客户的行业风险难以转移。如截止2012年年末,内蒙古全区村镇银行单一客户贷款集中指标超标的就有8家,占比达14.5%。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成因分析

3.1从农民和小微企业的角度

认同感不够。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宣传力度的不够或农村消息流通的不快捷,农民和小微企业未能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机构性质、服务对象、市场地位等有很好的认识。农民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理性认识,与其它融资手段相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程序复杂,又缺少系统完整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使得农民宁愿向亲朋好友借款。

3.2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角度

(1)趋利性导致定位不准。新型农村金(下转第111页)(上接第108页)融机构的重要供能是“筑渠引水”,引其他地区的富余资金来支持“三农”发展。但当自身经济效益不佳和资金价格显著变化时,有可能延续原有的治理缺陷,甚至变成新的“抽水机”,将农村的资本转移到城市,恶化农村金融的发展,也恶化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自身能力的不健全。受市场定位、股权结构、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众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认识度低等因数制约,客观上制约了存款的增长。由于起步较晚,业务服务手段落后,制约了其开拓市场的能力和资产业务的发展,也都在可持续发展中会带来很多风险。

3.3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角度

(1)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及时。由于企业和个人资金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在股权设置上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导致股权关联关系,进而可能形成关联交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设在县(旗),而大部分银行办事处已撤并或合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监督力量不匹配,造成属地监督力量明显不足。

(2)扶持政策的不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在税收方面不仅未能享受到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相同的优惠政策,而且个别地区税负较重。有些地方还有歧视政策,使得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吸收财政和事业单位存款。

参考文献

[1] 李伏安.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重在制度建设[N].经济日报,2013-12-9.

[2] 陆智强,熊德平,李红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治理困境与解决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8).

[3] 曲小刚,罗剑朝.利率市场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J].呼伦贝尔学报,2013(4).

[4] 纪锐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带来的隐患[J].红旗文稿,2008(2).

[5] 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觉的概念重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生态原则;景观规划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具有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近年来,城市滨水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日益受到重视,国内许多滨水城市,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滨水地区进行规划整治,使滨水区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建设成城市标志性的景观,开发了旅游资源,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本文主要就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1 城市滨水区概念与特征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踵的区域。在这里水体和陆地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成为特殊的城市用地。由于水陆交界的优势,而使其具有多样发展的可能性。

由于滨水区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与水密切联系的特有传统文化,使滨水区具有其区别于城市其他区域的环境特征。(1)开放性:从城市的构成来看,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从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因素使得人与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2)多样性:在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性社区建设,形成多样的用地平衡,多样化的功能娱乐、贸易、码头等,准确地提供公众丰富的连续印象和宜人的体验,增强滨水区的吸引力。(3)文化、历史性:大多数城市滨水区在古代就有港湾设施的建设,成为城市最先发展的地方,对城市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 城市滨水区规划的意义

首先,城市滨水区的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先,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滨水地区以其景观环境、情趣上的优势为人们所向往,为城市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第二,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成功的滨水景观建设有利于强化人们心中的地域感、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第三,滨水区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它能改善城市的气候,调节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环境容量,促使城市持续健康地发展,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城市滨水区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提高了城市的可居住性,因此,对城市滨水区进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中存在问题分析

3.1 生态观念与景观观念相冲突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亲手创造并欣赏这些美景的时候,自身活动的影响也使得水域的生态特征渐渐消失,即自然景观被人工化。江河湖堤岸由自然土变成了混凝土包裹,植物和动物失去了快乐的家园,沿河开山修筑游览大道,边坡岩石,自然植被破坏,把原本漂亮的自然河流掩埋,而把水道变成暗渠,原有空间变成了道路和建筑,再加上过量的污水排放,使得我国的许多城市河道景观失去了其应有价值,自然形态的河流被裁弯取直,被填埋、切割、覆盖,被裹上水泥外衣,致使城市水体不再有生态功能。

3.2 规划体系的欠缺

我国景观规划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综合调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施工图。在综合调查阶段是对用地现状、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等客观因素进行统计总结,但是忽视了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忽视了大众的需求。再者,作为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我们缺少对案例的最终完成后的后期评价,总结过去是对将来有知道意义的,这一点,我们的近邻日本做的非常好,日本的景观体系把后期评价作为非常重要的环节,设计的好坏,不能仅凭设计者一人,日本几乎所有的设计对其作品均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已达到更进一步贴近公众。

4 解决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的对策

4.1用景观生态学模式对滨水区进行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强调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系统、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持的生态适宜度,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提高城市结构功能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区规划应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需求的能力,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尊重滨水区特有的自然规律,以开发滨水区景观为主导,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使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构架城市生态系统,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有序健康发展。

(2)整体优化原则。景观生态规划坚持整体优化原则,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努力创造一个社会文明、经济高效、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

(3)多样性、协调共生原则。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前提,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生态位分化的特点,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到区域大系统的稳定性,而且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发挥。生态规划方法能充分体现人为调控生态的能动性,具有明确的整体性、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并有明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目标。

4.2 更新景观观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城市尤其是南方的中小城镇迅速崛起,这些城市的规划者和设计师开始把目光转移到改变城市面貌上来,引进了大量的外来景观。景观应该结合乡土特色,保护其生态系统,实现合理的滨水区景观规划目标。

(1)结合环境,进行生态化设计。保护滨水区自然形态是滨水区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滨水区是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环境,包括人、动植物、微生物的种群与土、气、水、光、热等非生物环境相互联系、依存、制约的结合体。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划定预留完整的滨水自然生态的发展空间,保护城市滨水生物多样性,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2)因地制宜,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植物景观是滨水区的重要景观,规划中应根据地区特点,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建立层次多、结构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因地制宜地进行片植、列植、混种等,并形成一定规模,促进植物群落的自然化,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提高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结合水域,形成生态的滨水景观。生态驳岸对于水体的生物过程起到重大作用,它把滨水区水陆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因此,除了满足防洪、水运、灌溉等要求,滨水岸线应尽量采用生态驳岸,保护自然形成的岸线特色和重要功能,采取林地与草坪、灌木丛相结合的疏密相间的配置方式,避免出现钢筋混凝土的渠道。

(4)满足需求,创造丰富的滨水空间。为满足人们的活动及精神需要,滨水区规划设计应考虑人们回归自然、亲水的愿望。根据城市滨水区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及自然过程的连续性,结合不同的区位和规模,布置多样性、多功能的市民活动空间及设施,体现不同层次及兴趣爱好的市民的需求,创造人与生物共生的滨水开放空间。

5 结语

总之,在城市水景观规划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统一规划,并把生态规划放在首位。对生态、景观,建筑及电气、通讯等设施应统一布局,综合整治,通过截污、治污雨污分流。坚持走城市水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中使城市水景焕发出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和景观之美。

参考文献: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管理;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2;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152-02

一、我国青年志愿者与青年志愿者管理概念界定

(一)青年志愿者的概念

青年志愿者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1.广义概念

指在不为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青年人。[1]

2.狭义概念

指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活动的青年人。[2]

3.概念内涵

(1)自愿性

青年志愿者概念首先要强调的是自愿性,即参与服务不受法律强制、不受外界诸多因素所干扰的,是出于自愿的。其次,强调青年志愿者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手续加入青年志愿者组织,并受到相关机构的管理、受相关管理办法的制约。

(2)符合志愿者的要求和条件

首先,青年志愿者要具备一定健康身体,能够提供一定强度的志愿者服务;其次,要具备一定素质、特长、技能或者专业知识来服务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第三,要拥有相对稳定的可用于服务的空闲时间;第四,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活动中遇到的挫折、压力和突况。

(3)具有“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等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的特征

青年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时要明确自身不应该有要求物质回报、金钱等利益的思想。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拒绝服务对象提供的与服务无关的报酬。

(4)学习如何正确、合理运用社会现有资源

什么是社会现有资源?它包括金钱、物资、场地等各种类型的资源。这些社会资源对我们来说是相当宝贵的,一名青年志愿者应当学会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资源,让它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青年志愿者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1.青年志愿者管理的概念

青年志愿者管理是指志愿者协会社团对青年志愿者所进行的一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学校以及他人的活动所进行的包括招募、选拔、培训、项日运作等管理活动。[3]

2.青年志愿者管理的内容

(1)公开招募制度

青年志愿者秉承公开招募的原则,旨在建立一个具有高水平技能、认真的工作态度、充满责任感的青年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青年来参加志愿者队伍,不仅能促进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它还是发展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青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志愿者培训制度

一个队伍要想长期的发展下去,培养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根据志愿者所学专业以及自身特点需要,根据志愿活动要求的不同再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制度更是要要明确培训的目的、内容、方式以及过程,要通过业务培训和实践训练,让志愿者树立明确的活动理念、增强与人交往的技巧,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志愿者。

(3)志愿者评估与激励制度

青年志愿者活动虽然强调自愿性、无利益性,但是我们还是要对活动进行相对的评估和奖励,这是为了更好的激励青年人做志愿活动的热情,让志愿活动能够慢慢地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年志愿者活动未来发展。

(4)资金筹措与管理制度

国外一般的志愿者活动资金来源都是依靠政府补贴、社会民间的赞助及各种学校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寻求国际基金组织的帮忙;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基本也是如此。

二、我国青年志愿者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青年志愿者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青年志愿者是雷锋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延伸发展,也是新的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一项重要使命。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有效的利用青年志愿者的自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均、志愿者精神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完善、全社会对于社会服务意识的欠缺,这都造成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存在很大问题,没有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

1.青年志愿者管理一直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这主要表现在青年志愿者一直没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这让很多工作和志愿者活动都流于形式;缺乏相对的保障机制,各级相关部门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导致青年志愿者团队在活动中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制约,正常的活动经费和必要的设施无法得到保证;缺乏长期发展机制,很多青年志愿者组织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干一步看一步,没有一个长期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2.青年志愿者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直以来,我国就缺乏规范管理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法规、政策,这导致了青年志愿者团队在登记及管理方面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目前民政部也没有出台相关规定,青年志愿者组织要以哪种形式和性质来区分,所以一般情况下,青年志愿者机构就采取有利于自己的注册方式,因此形成了各式各样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机构。

3.青年志愿者管理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及资金保障

青年志愿者工作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多部门的配合联动,更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来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而目前,青年志愿者协会一直定位不明确,所以导致协会在配合组织工作以及活动展开时存在不协调等问题。

4.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基本上大部分青年志愿者活动都没有在一个规范的机制下运行,一般都存在着阶段性活动多且连续性差、活动丰富但活动支点少、声势浩大但活动不深入、覆盖率不足等问题。而一般志愿者活动结束以后,也没有进行完整的活动总结,没有形成合理的活动规则来完善下一次志愿者活动。

(二)我国青年志愿者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上存在对青年志愿者认识的误区

无论是组织活动的领导还是参加志愿者服务的青年人都对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错误认识。有的组织负责人对青年志愿者活动有一定的行政性倾向,比如高校的上级团组织,他们没有认识到青年志愿者活动应该是一份美好的风险事业;而青年人在参加志愿者组织时一般都抱有“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在组织活动中都多少会表现出“坐、观、等、望”的惰性。

2.各级党团组织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视不够

一个组织是否能有好的发展还在于上级组织的重视程度,目前情况是各级党团组织并没有把青年志愿者活动当做对外的窗口来进行宣传,没有把青年志愿者活动上升为现代青年人培养工程的一部分,所以才会有志愿者组织发展不到位的现象。

3.青年志愿者在活动中缺乏坚持不懈的恒心

首先是青年人在志愿者活动中就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其次是社团本身缺乏一抓到底、坚持长期规划和管理的制度和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志愿者的形象。

4.青年志愿者工作没有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要想青年志愿者活动顺利展开,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青年志愿者队伍在招募时,大家都很踊跃,但是坚持下来的还是少数,这是因为志愿者工作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明确的激励制度,即使有也没有好好地执行下去,导致很多志愿者都没有热情继续参加活动。

三、完善并健全我国青年志愿者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注册、登记制度及相关立法

以实施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为核心,认真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试行办法(试行)》,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长期发展、有理想追求的志愿者骨干队伍。同时,要建立青年志愿者资料档案库,详细记录已登记在册的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以及参加志愿者活动的详细情况,并建立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信用体系。

(二)创立以“行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每一次青年志愿者活动都应该抓住行动本身的意义,即“奉献、友爱、进步”。学习深入挖掘志愿行动本身的内涵,减少行政色彩,避免形式主义的做法;让青年人在志愿者活动中集思广益、主动地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影响力的志愿者活动,才是长期发展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重中之重。

(三)了解群众需求,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网络,让青年志愿者真正走进基层,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了解群众的真正需要,比如抓好敬老院、残疾人福利院等场所的志愿服务工作,就是一种“接地气”的活动;其次,动员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活动,让青年人“巩固支教、拓展支医、探索支农”走进乡村。

(四)建立以“事业为中心,德育为属性”的志愿者活动模式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项长期事业,青年是主体,服务是本质,德育是属性,这是根本不变的东西。志愿者行动以其自愿性原则区别于其他各种教育、管理活动,要让志愿者活动健康发展,就必然要尊重规律,正确运用载体,才能保障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拓宽青年志愿活动的筹资渠道

我们要在实践中摸索出更适合青年志愿者组织自身发展的科学道路,虽然志愿者活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性活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医疗、教育等方面适当进行一些有偿服务来赚取一部分利益,而这部分利益只能作为组织资金在进行志愿者活动中使用。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应对青年志愿者活动进行扶持,比如对相应的志愿者经营活动进行免税、资金资助等,这样才可以促进组织的良性发展。

(六)加强思想、机制、队伍“三管”齐下的组织建设

首先,抓思想意识是所有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把志愿服务的理念内化为志愿者的自觉行为,把青年志愿者组织作为一项事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深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按照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流程,完善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这都是我们要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逐步完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合理设置组织机构,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来让青年志愿者组织形成进一步正规化、多元化、网络化的新格局;第三,要不断发展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大力拓展志愿者指导中心及青年服务站建设,服务部门的实际操作功能,形成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实施网络。

参考文献:

[1] 韩 森.做志愿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

完整社区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8篇

你激励承诺投入的能力永远不会大于你自己的承诺投入。培育共同承诺的关键在于与你自身的关注相联系,与你组织的关注相联系,并逐渐把这两者编织在一起。

所有组织,特别是那些存在了十年以上的组织,本身就具备创造和创新的能力。否则,它们不可能在周围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存下来。但问题在于这种能力往往会退化,即便最为成功的组织也会失败,尽管它们拥有资源、人才、市场地位和强烈的生存动机。探求超越工业时代泡沫生活所需要的深层创新,为挖掘乃至不断提升这种生成能力,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机会――仅从所需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而论,也是如此。

健康食品供应链原创试点

通过与可持续食品实验室合作,美国最大的食品零售商之一好市多(Costco,也是全球最大的批发销售俱乐部)成为健康食品供应链原创试点的领导者。好市多参加到食品实验室中并非出自其CEO的要求,也不是公司实现食品产业可持续战略的一个手段。正相反,这个故事始于一位妇女,她当时的工作与这家企业的食品业务并没有直接关系。

谢里・弗莱斯(Sheri Flies)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兴趣的时候,已经在总部法律顾问的职位上工作了十二年。“我对食品系统有些了解,对食品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全球农民陷入贫困的悲惨情况也知道一些,但我不是专业人员。我自己会去买公平交易系统的咖啡,但我一直在想,‘我一定还可以再多做些什么’。”

但是,要找到一个可行的路径,她就必须把自己的关注与公司的关注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她去学习一些她已经知道的东西――只是她当时还不了解,其实她已经知道了。

对自己公司究竟代表什么意义还不甚了解的可持续发展提倡者,常常只会试图把自己的观念“硬塞”给组织。他们这样做只能产生微小的影响力,却同时面临风险,即疏远许多原本能自己参与进来的人。当弗莱斯在食品实验室成员会议上开始会见其他企业(比如联合利华和蓝山咖啡)代表并了解各种项目的时候,她可以感受到它们与好市多的潜在联系。但是,她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员也有这种认识:“好市多是个有自己做事方法的公司,在当时就提出变革整个供应链,很可能会让人觉得‘不着调’。”

她开始与公司中的其他人进行探讨。出乎她的意料,她发现公司中已经有人在为创造更可持续的食品供应链而认真开展工作了。他们只是没有给自己贴上标签,说自己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最终她找到了给自己想法定位的合适办法,让它在公司管理层中产生了共鸣。

“这花了我好一段时间。但是我逐渐理解了怎样才能与公司的DNA联系起来,”弗莱斯说:“我们有与忠实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的传统。从本质上说,我们是一家‘握手成交’的公司。我们很重视关键供应商,把他们看作我们业务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意做得好,我们就能做得好。所有这些都植根于我们对客户的质量承诺。就我所知,在整个行业中,只有我们这一家公司在总部政策层面就限定了加价幅度。因为如果我们加价过高,就是对我们的会员客户不公平。所以,我们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并且有真正关怀供应商的天性。”

“我能看到,现在只需要扩展这种关怀的边界。我只要帮助经理们了解:今天的可靠供应链,需要超越我们的直接供应商,看到它们的供应商。这就会自然而然地引发程度不同的积极行动,保障农民和农业社区的健康。”

挖掘组织的生成性DNA,能创造出承诺投入和创新所需要的火花。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魔法配方”,但总是涉及造就了组织的特质――与造就每个人的特质一样。尽管如此,在那些拥有强大的自我认知的企业中,我们一再看到,那些具备开放的头脑、对(系统)整体的健康做出承诺的人,如果同时具备足够的耐心和谦卑,最终总会找到方法去建立这样的联系。

一旦他们找到并建立了这样的联系,弗莱斯和耐克的魏斯洛这样的领导者,就会帮助组织中的许多其他人,重新发现他们代表的意义。在交出“结果”的日常压力之下,人们很容易忘记,组织实际上是人的社区。组织作为社区能够获得生命,是因为有足够的人关注某些事,共同进行探求。在耐克,一位传奇教练训练出了激情高昂的赛跑运动员,并在为世界级运动员制造跑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星巴克是那些咖啡爱好者;在谷歌,是想要塑造互联网的远见卓识的技术人员。好市多创始于一批具有丰富零售经验的人,他们真诚地致力于为“会员”顾客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行业随之演化,新的环境和愿景造就了新的运营方式。但是,就像在其他所有人类社区中一样,“根”很重要,从“根”出发的变革过程,激发广泛参与并获得成功的潜力要大许多。

为志向和热望的成长创造空间

培养承诺投入是一个难于进行抽象探讨的问题,因为它都非常个人化。然而,它又完全不是关于我们自己的;这看似自相矛盾。

就像一位CEO曾经说过的:“所有的真心承诺都关乎比我们自己更大的事物。”

通过观察各种富于才华的领导者,我们得出结论:耐心和对个人自主性的深切尊重,是他们处理共同承诺这个问题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被动旁观。他们会不知疲倦地把代表关键相关利益的各类参与者聚拢在一起,帮助大家看到各自和对方的现实和热望。他们尊重历史和实际环境,精于“保留空间”,也就是创造氛围让大家安全地反思,并相互开放,坦诚相待。换言之,他们对深层连通会有一种庄重的神圣感。

在谢里・弗莱斯参与可持续食品实验室工作两年之后,她辞去了集团法律顾问的工作,转到了公司负责食品业务的部门。在参与了运营方面的强化培训之后,她开始负责几个试点项目,管理健康价值链方面的新型实践,都是原型项目的工作。每一个项目都涉及到培养新的、规模超越前人想象的协作。

这些项目之一是好市多从危地马拉收购法国青豆。一年之中,她持续开展了“聚拢”工作,也深深沉浸于这个食品产业链第一线的现实之中。随后,她参加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工作会议。

2007年1月一个清冷的早晨,在危地马拉的安提瓜,弗莱斯坐在一所在400年前女修道会上重建的小礼拜堂中,参加一个庄重的典礼。坐在她旁边的是她组织的项目团队,其中包括好市多负责采购的副总裁助理兼货物总经理弗兰克・帕蒂拉(Frank Padilla);好市多的采购商之一达尔・霍里斯沃斯(Dale Hollingsworth);两位好市多的本地采购商;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opical Agriculture,这是一个专门从事热带农业社区建设的地区性非政府组织)的主任;库特拉・匹诺思合作社(Cuatro Pinos Cooperative)的联合创始人兼主任图利欧・加西亚(Tulio Garcia);几位本地的农场主和合作社员工;以及洛杉矶沙拉公司(LA Salad Company, 这是一家食品批发公司,也是合作社的客户和好市多的供应商)的总裁。这个活动是为加西亚的儿子胡安・弗朗西斯科(Juan Francisco)举行的弥撒,他在当年早些时候死于一场悲惨的车祸。在此之前,弗莱斯建议,为表达对他的纪念,这个试点项目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典礼进行过程中,弗莱斯回想着在此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当她了解到,有了健康的青豆产业链就可以保护当地农业社区的环境健康之后,她就到危地马拉出了几次长差,与国际热带作物中心的马克・伦迪(Mark Lundy)一起工作。他们俩人达成了共识,要一起参加一次对这个国家的供应链的独立审计,试图了解其中所有资金的流向,以确定在供应链每一环节上谁增加了价值,并评估其中的社会和环境影响。

这次审计开始把这个系统拼成一幅图画――哪些部分运行正常,哪些部分存在问题。但是,这也提出了一个难题:“审计是为谁做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的典型做法,是以这项研究为基础采取“单边”行动,不考虑合作社或者供应链中其他成员可能采取的行动。这一次他们决定,在检讨审计结果的时候,把所有关键参与者都包括进来:本地的农场主(这些农场主还从没见过这么深入到野外一线的公司总部人员)和农民合作社的代表。

弗莱斯说:“如果不请所有人参与进来,就会破坏正在建设的人际连通感。”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这个会议不在美国的好市多总部举行,而是在危地马拉的农村举行,就在玛雅农民当年居住的高地附近举行。他们想为会议的参加者营造不同的体验和经历。而后,当加西亚提出要他们参加为他的儿子举行的弥撒的时候,弗莱斯同意了――她了解并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相信他的直觉。

在仪式的过程中,胡安・弗朗西斯科的家人谈到了他的生活。弗莱斯说:“那非常感人。对好市多的人来说,是很有冲击力的。这不是普通的采购商会议。”随着仪式的进行,他们也明显沉浸到了当时的感情气氛之中。弗莱斯说:“自从开始这项工作两年以来,我的学习收获之一就是,当我们一起严肃交谈时,神圣事物很重要――祈求指引的简单祷告,长者的祝福,或是每个人在会议开始时都有机会表达内心最深处的愿望。”

当图利欧提到这次家庭弥撒的时候,我们两个都觉得这是让大家了解我们所属的社区和家庭的理想场合。我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活动对其他人的影响。弗兰克・帕蒂拉在长大成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用西班牙的一场完整的天主教弥撒。他后来告诉我,这个场景把他带回了自己的家庭和家乡的“根”。我相信,这对于胡安・弗朗西斯科的家庭也是个弥合创伤的经历。我从未想到过可以用这种方式帮助他们。

在这场弥撒和家庭聚餐之后,项目团队围坐在一起审阅审计报告。在此之前,每个人都阅读了这个报告。它记录了农民生计的脆弱性,也记录了环境和社会问题,还描述了使这个产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各种影响力。弗莱斯和兰迪提出了三个问题:“你主要希望我们的项目实现什么?这个报告中哪些内容使你吃惊?对于我们实现这个项目的最高期望,你觉得存在哪些主要障碍?”在此之后的对话中,大家畅所欲言,许多人都听到了自己从未亲耳听到过的观点。

第二天上午,这个小组驱车四小时前往一个偏远的村庄,与农民家庭进行为期两天的探讨。“我们到达高地的时候,天气非常冷,但是已经有农民在那里等我们了,”弗莱斯说:“农民们准备了一个介绍,每个家庭都花一段时间和我们坐在一起。家里的每个人都会跟我们谈话――孩子、父母和祖父母。对有些人,谈话的内容要翻译两次才能听懂,先从他们的本地‘奎彻语’(Quiché)翻译到西班牙语,再从西班牙语翻译成英语。他们领我们去看他们的农田和他们的家。他们告诉我们,孩子们现在有鞋穿,有更多的衣服穿,还可以去上学,也有更多钱买食物了。这都是因为他们的作物有了一个好市场,他们通过合作社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尽管审计报告里写到了紧张压力和风险,项目还是获得许多方面的成功,特别是在好市多、洛杉矶沙拉公司和库特拉・匹诺思合作社的合作方面。“

在访问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位农民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经历平等的对话。”另外一位补充说:“每个人都在倾听。”

弗莱斯说:“非常有趣的是。当我们第一天提出那些问题的时候,每个人对这个项目的目标都有不同看法。依我看,这非常重要。这体现出我们是可以真正以诚相待的,这似乎象征着这个项目背后的全部理念:真正深入观察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需求,同时又承诺投入让每个人都满意的系统。”

三天之后,好市多的人在离开以前,承诺与库特拉・匹诺思合作社进行更紧密的合作:提供商业建议、协助改善可持续作物的产出,以及开发对农业社区健康更具针对性的通用采购流程。这次会议之后,他们还协助合作社培育了更多的作物品种。所有这些行动都是更大规模的胡安・弗朗西斯科项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