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品牌建设

医疗品牌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医疗品牌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疗品牌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 文化 品牌 建设 发展 剖析

一、前言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已越来越多地渗透文化理念,全球企业竞争的革命,已由规模效益竞争转向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竞争。医疗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医疗行业中,医院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手段。医院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医院的经营管理哲学、医院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营销环境,在长期或特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及行为观念及行为准则,是医院为争取更大发展的一套非正式规则,具有医院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医院文化一旦被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使全体员工在完成医院的目标任务、中心工作等方面形成共识,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品牌与文化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两者间不仅是医院内外的形象展示,而且更是医院的巨大无形资产。只有重视医院品牌文化,形成强势的品牌,才能在现代的医疗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就是充分利用医院文化与品牌这把无形的利剑,有效地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

二、主题部分

(一)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之现状

在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中,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通过精心培育和扎实推进,形成了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以医院精神和理念为核心、以五种文化和十大形象为活动载体,从表征文化、品牌文化、服务文化、制度文化、营作文化到执行文化的较为完整的医院文化建设体系。医院从2002年8月起就先后提出了“十个一点、五个不”(“十个一点”是指嘴巴甜一点,微笑多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理由少一点,做事多一点,谈话轻一点,度量大一点,工作细一点,服务实一点;“五个不”是指大处方一张不开,药品回扣一分不拿,红包礼物一点不要,空话一句不说,不利于团结、有损医院形象和利益的事一点不做)的服务新理念,提出了形象建设的18字总体思路、“十大形象建设目标”,并集思广益,组织人员讨论、提炼产生了医院精神(即团结、博爱、敬业、精进)、服务理念(即性命为上、健康为本、诚信为事、勤作为民)和营作理念(以质量拓市场,以素质塑形象,以管理增效益,以品牌强实力)。医院的文化和品牌建设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广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单位、广东省文明医院、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湛江市企业文化建设明星单位、湛江市文明单位、白求恩式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良好的医院文化建设成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南方日报》、《湛江晚报》、《茂名日报》、《茂名晚报》和《中国卫生》、《中国医院》等媒体、刊物先后对医院的文化建设成果作了专题报道。医院有关文化建设的资料也被来自省内外的300多个单位索取和交流学习。

(二)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创新历程

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十分注重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医院的实际进行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创新。医院在2005年提出了“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品牌强院战略目标,并提出以“明确目标,科学定位,分步实施,精心培育,全面提高”为方针,以“夯基础、抓攻关、创品牌、促发展”为实施思路;2006年提出了“以重点专科带动全面发展”的品牌战略;2007年,把“质量与安全”作为专科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把2008年作为“质量与安全”主题建设年;2009年注力建设“平安医院”;2010年以开展规范化建设促进医院品牌的持续发展; 2011以“门急技诊年”打造安全的医疗技诊环境;2012年以服务作风整治促进文化和品牌建设;2013年提出了以扶持三大技术品牌发展为重点,全力发展专科品牌。特别是在今年的扶持三大技术品牌发展过程中,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技术项目的遴选、医院在资金、人力、物力、设备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其他管理职能部门予与绿色通道,扶持三大技术品牌发展成为年内中心工作之一。

(三)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注重宣传策划力度,有效提升医院品牌知名度

一个品牌从培育到逐步成熟,走向社会直到被广大公众所认识接受,需要一个进程和途径;加大宣传策划力度十分必要,而广泛宣传也是实施品牌策略的重要工作之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将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信息带进千家万户。一方面采取统一大幅标识标牌、电子屏幕、宣传单张、门诊病历、药品包装袋物品、院报、网站等使患者和家属一踏进医院或一接触到医院信息就感受到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利用建院周年、重大节庆日、专项活动、扶贫开发、下乡义诊等大力宣传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第三,通过新闻媒介、报刊杂志等广泛宣传医院的文化建设、技术力量、服务特色等各项功能,宣传名医、名科等公众需求热点,唤起他们对医院的感知、兴趣、偏好、需求乃到信任和依赖感,从群众印象上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唤起其就医倾向。通过在全国、省级文化类协会和刊物交流医院的文化和品牌建设、与兄弟单位交流学习,使我院文化和品牌建设走出深街小巷,被社会所熟知,从而提高医院的知名人士和美誉度。

(四)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特点

1.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目标定位明确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四个:一是促进队伍素质提高;二是促进医院健康发展;三是塑造医院良好形象;四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导航仪、“粘合剂”和“发动机”。简单来说,就是先进的医院文化是一个“导航仪”,它引领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这条在大海中航行的航船不断前行;先进的医院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医院文化这种“粘合剂”,粘合了全院员工,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先进的医院文化更是一部发动机。飞机和船要跑得快都要有发动机,医院要发展也要有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就是文化力量中的精神动力。

2.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内容健康完整,切合医院实际

医院文化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在这个具有较强战斗力团队的努力下,医院文化核心内容重点突出八个字:“尊重、宽容、关爱、维护”,即是“尊重病人的人格,宽容病人的过失、关爱病人的健康、维护病人的权益”。医院倡导和实践了“两个中心理念”,即全院上下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作为院领导还要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组织人员讨论、提炼产生了医院精神和服务理念,确立了营作理念,创造性地打造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先进表征文化、品牌文化、服务文化、制度文化、营作文化,同时提出了形象建设的18字总体思路、“十大形象建设目标”,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院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医院以医院精神、服务理念、营作理念作为医院文化的号角,指导医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工作扎实,切合发展需要

我院的文化和品牌建设可以说是全面而翔实的,具体表现在:

3.1狠抓医院精神和理念的培育。一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文化要有传承,传统要有传承,在传承中要有创新。在新时期内如何提出新的文化观点,如何提炼既有医院自己的意志,又有广大社会群众意志的医院新文化,这是现实的难题。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医院在确定和培育医院文化之前做了大量充分、广泛的工作,包括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提炼医院精神和服务理念时,甚至发动了高校专家来帮助。经过我院全体干部职工和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最后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医院精神、服务理念、营作理念。

3.2抓观念的转化、行为的规范到位。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医院注重把医院文化渗透到医院服务、医院管理工作中。如何统一员工的思想,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仅有医院领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还不行,还要把领导的意图化为全院职工的自觉行动。这就必须依靠医院文化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在转变职工思想观念中,就提出了要改变病人来医院求医的老观念,应该变为病人来就医,“求医”和“就医”只是一字之差,但一字之差就说明了医务人员对待病人的观念有不同的取向。还有,有的医务人员怕病人来提意见,其实病人来提意见就是病人来帮医院发展。职工要明白的是,如果没有病人哪有医院的发展。如果针对病人的意见进行了整改,病人满意了,医院也就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为规范从业行为,医院坚持从严治院、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了规章制度288个,主要工作流程180个,各类应急预案和程序27个,各类人员岗位职责265个,规范了员工的服务行为。

3.3抓医院形象的塑造和竞争力的打造有很强的针对性。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医院文化,目标都是打造和塑造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何使医院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医院针对医院形象的塑造和竞争力的打造做了大量针对性很强的工作。如在狠抓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的提高。通过领导讲课、开办专题培训班、院务大会等形式,提高中层干部和职工的综合素质;在人事制度选拔方面真正落实了“任人唯贤”的政策,注重从德能勤绩选拔人才,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医疗品牌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品牌 品牌建设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市场机制逐步引入,医疗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使得医院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医院管理者只有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着眼于现在、未来的医疗市场,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有效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医院在市场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医院品牌的内涵

医院的品牌是以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医院文化为载体,它是医院在一段长期的医疗服务、医学实践、教学科研等经营性或公益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服务标准、承诺和品质,也是公众和社会对医院形成价值取向的总和,是医院社会地位的反映[1]。品牌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是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通过医务人员向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来提高病人对医院的认知度、满意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对于医院而言,通过自身品牌所传递的不仅仅是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质量、整洁优美的医疗环境等,更是一个医院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及其文化理念的传递。对于病人而言,医院品牌具有很强的引导力和吸引力。它是病人对一所医院、一个专科、一位名医的价值取向的总结,也是一种品质和放心求治的担保[2]。

2 医院品牌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2.1医院文化建设是塑造医院品牌的基础

2.1.1 加强人文建设,塑造医院精神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是医院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医院的底蕴和灵魂,其内涵为医院所具有的独特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3]。我院是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老院,拥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良好的光荣传统。通过医院主题文化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凝聚人心,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树立敬业奉献的人生价值观,保持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向心力,坚持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理念,发挥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弘扬医院良好的奋发向上氛围。

2.1.2 加强环境建设,创造舒适环境 环境文化是医院品牌的外在表现形式,安静优美的环境在病人治疗疾病、休养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基础设施的改造扩建都从病人安全、便利、舒适的角度去考虑。门诊完善窗口科室标牌,设立清晰明了的就医导向标识系统,增设座椅,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我院投资4.0亿,建筑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的病房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将极大改善病房的环境,并建设地下大型停车场,扩大绿化面积,努力为病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2.2 医德医风建设是塑造医院品牌的前提

创品牌离不开医德医风[4],道德和行业作风是社会评判医院品牌形象的重要指标。医院要注意营造医德医风教育的良好环境,树立正气。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组织职工考试、演讲、征文等各项活动,进行灌输教育、警示教育、自我教育,帮助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视病人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和清正廉洁的思想,不收受回扣,不吃请,不接受红包等。⑵建立管理组织机构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医德医风考评机制,实行制度化管理,即推行医务公示制度,完善行风承诺制度,落实民主评议制度。

⑶畅通监督渠道,广泛接受监督。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箱,设立院长接待日,各病房设立意见箱和意见簿,聘请社会各界人士为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外部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切实改善管理和服务中的薄弱环节,把医德医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2.3 医疗质量管理是塑造医院品牌的核心 提高医疗质量,以质量为核心、以技术为根本,是医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树立全民质量意识,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执行各种疾病的诊疗操作规范,认真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生查房制、会诊制度、术前讨论、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三查七对等制度;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严格管理医疗和护理质量;加强急诊建设,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急危症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管理;规范医院消毒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建立一系列的动态医疗质量预防体系和控制体系,定期组织对临床科室、各职能部门医疗质量和安全重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做到操作有标准、考核有细则、行为有规范。提高医疗质量是全院各方位、各科室的大事,只有保证了医疗质量,才能提高病人对医院的可信度,打造我们的质量品牌。 转贴于

2.4 人才队伍建设是塑造医院品牌的关键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⑴注重留住人才。建立医院激励机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营造一个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⑵注重培养人才。有计划选派优秀医务人员赴国外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加强青年骨干的培养力度,大力扶持一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⑶注重引进人才。积极引进外来精英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为我院的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努力打造出一支勇于探索,技术精,观念新、品质优、创新强的优秀员工队伍。我院不断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打造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专科、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各临床专科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优势,达到省内先进、苏北领先水平。

2.5 优质服务是塑造医院品牌的保障 服务是病人感受、认知医院的“窗口”,是医院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医院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融入医院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在尊重、了解、关爱病人的基础上寻求服务的创新点。⑴实行无假日医院:医院在节假日、休息日均正常开诊,扩展急诊服务的范围,辅助检查科室24小时提供服务。⑵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病区建立医护工作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子病历,实现资源共享;门诊设立自助挂号系统,在全市率先推广“门诊就诊卡”,从挂号、划价、收费、取药均实现联网,病人可自助查询医疗费用或打印化验单,简化就诊流程,方便病人就诊。⑶延伸服务领域:将医疗服务延伸到院前的健康指导、健康体检和院后的随访,开展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院前实行网上和电话预约门诊,指导病人就医流程;院中实行人性化多方位的“五心”工程,即微笑热心、主动关心、真诚细心、操作耐心、规范放心;院后实行三级随访制度,采取电话随访,短信呵护,入户访视等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和病人的沟通,实现医患的零距离。⑷成立药事服务中心:免费为病人提供用药指南、药物基本信息咨询、个性化用药、药物监测、用药不良反应处理等服务。⑸采取各种便民措施:开设导医咨询台,为病人指引就医路线,提供医疗咨询和健康咨询服务;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轮椅,并全程陪同;无偿向病人提供开水、茶杯、雨伞、针线;免费为病人寄存行李;主动为病人联系出入院车辆接送;成立呼叫中心,公布热线电话,及时解答病人的各种问题。全方位、一站式、人性化的服务是医院发展的有力保障。

2.6 加大宣传力度是塑造医院品牌的途径 好的医院形象一经树立,便成为医院的无形资产,直接凝聚病人的就医意念,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感。⑴全方位、多角度打造宣传平台。将现代传媒形式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扩大社会公众对医院理解的多项视角,扩大医院的影响力;⑵强化特色宣传,突出宣传亮点。在弘扬医院精神的同时,注重医疗特色、优势学科、好人好事的宣传,要让医院独有的高精尖技术、新技术、疑难病例诊治个案报道、特色服务等见诸媒体;⑶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入户访视、大型义诊、各项公益活动等等,将医院的技术力量、知名专家、特色专科等品牌信息送到千家万户;⑷通过院报、宣传长廊、网站等信息平台,实现和病人的互动,普及健康知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医院正逐步进入以患者满意度、忠诚度、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中心的品牌建设时代[5]。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多方位切实加强医院质量、服务、文化的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品牌文化,使医院特有的品牌成为医院的标识和名片,才能使医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才能使医院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创造新的业绩,迸发出新的活力。

参 考 文 献

[1]李晓云.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 : 147 - 148.

[2]乐岭,李江天,黄微,等.医疗服务市场的特征及经营对策.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 ,17 :29923011

[3]薛迪,曹建文,陈红玲,等.医院文化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2):57-59.

医疗品牌建设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院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通过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制定服务细节规范,提升护士职业素养,运用PDCA循环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改进,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专科护理建设,创办护理文化期刊等进行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及探索。结果: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普遍好评,病人满意度调查从96%上升到99.3%。护理工作得到了县级其他医院同行、社会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感和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结论:通过一系列护理管理措施的实践,对促进医院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有显著促进成效。

关键词 县级中医院;护理文化;品牌建设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55

作者单位:223600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护理部

郭瑞玲:女,本科,主管护师,副主任

Study on nursing culture and brand building in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under new situation

GUO Rui-ling

(Shu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uqian2236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nursing culture and brand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Methods:By updating the concept of nursing service,develop service detail specification,improve the nurse′s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the use of PDCA cycle of quality management tools to improve quality,improve the service process optimization system,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ursing,founded and journal of nursing cultur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nursing culture and brand building.

Results:The nursing work have been generally praised received patients,patient′s satisfaction increased from the previous 96% to 99.3%.The nursing work has been fully affirmed the county other hospitals,community and peer praise,nursing staff´s own sense of self-worth and occupation value sense of promotion.

Conclusion:Nnursing practice through a series of management measures,to promote the hospital nursing culture and brand building had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Key words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ursing culture;Brand building

随着患者需求和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医疗市场的竞争由人才个人素质的竞争转变为一个群体(医院、科室)中全体员工的团队竞争[1]。品牌意识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在企业中早已推行到管理的各种环节。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和打造护理品牌已成为各级医院内涵建设、立院发展之重点。作为护理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护理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建设具有特色的护理文化与品牌,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和生命力。

1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概念及内涵

1.1医院护理文化的概念不同时代,医院护理文化在内涵和内容上都存在差异。现代护理的对象是全体人群,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要适应和满足人们不同的保健需求,并加以规范,便形成特定的护理文化。

1.2护理品牌建设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品牌简单地讲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护理品牌建设包含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外在职业形象、内在素质、医院文化的氛围、员工的价值观、人文环境和管理、专业质量、特色服务、创新意识等内容。

2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及探索

2.1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理念要构建护理文化,首先要更新护理服务理念。我院护理部发动各科室护士长组织科内全体护士讨论制定科室的护理服务理念,然后请宣传科把服务理念做在各科室护士站的文化背景墙上,创造服务文化氛围。每个病房门旁,张贴医师护士的一句护理格言,不但对医院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宣传,而且对医护人员也起到了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暗示作用。

2.2制定服务细节规范,制作《护理细节服务》视频示范片创建护理文化,提升服务品牌,必须有具体的服务规范。我院护理部精心编写了《护理服务百项“细节每一”》,把各项具体服务要求融合到护士每天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包含护理服务礼仪、病房管理、护理交接班、健康教育、护患沟通、巡视病房、输液护理、日常护理、护理安全等九大项分类一百项细节要求,并把一百项服务细节拍成《护理细节服务》视频示范片,供全院护理单元学习,不断提升护理文化建设层面,塑造我院护士卓越形象,营造医院文化环境,将无形的文化内涵物化在有形的护理工作中[2],从而不断创新护理服务品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3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升护士职业素养护理文化与品牌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护理团队。要加强护士的团队建设,必须不断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护理部在工作管理中,要注重培养护士的团队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提高与他人协作配合能力。护理部常年举办护理团队与个人素质提高班,设计全套系统化课程,包含团队意识与管理、现代员工协作能力、护士礼仪、职业形象、护士语言与行为规范、护患沟通、美学、心理学、人文关怀、护理价值观等,激发护士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职业素养,从而不断提升护理团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4创新护理质量管理理念,全员参与PDCA循环质量改进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我院在护理质量管理上,积极探索运用科学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自去年10月以来,运用PDCA循环、头脑风暴法、RCA根本原因分析法、QC手法、5W1H工作法等,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并通过科室QC小组成果展示活动,为护士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互相借鉴经验,弥补不足,共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自开展PDCA循环质量管理以来,护士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质量意识、发散性思维等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改进变以前的“要我改”为现在的“我要改”,质量控制变以前的“重检查”为现在的“重改进”。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向临床一线科室前移,实现护士长、护理组长及专项质控护士、护士的三级管理模式。

2.5加强护理专科质量建设,不断促进专科护理发展今年我院专科护理建设,在以往静脉治疗、糖尿病护理、压疮护理、危重症护理4个专科小组基础上,又新建立急诊急救护理、中医护理2个专科小组,并成立我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全院网络管理,选拔了114名专科小组联络护士,促进各科室专科护理的技术提高,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专科小组不仅承担了相应专科的培训、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还承担了全院相关疑难复杂病例的专科会诊、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每季度召开小组及联络护士会议,交流专科护理前沿信息,讨论我院专科护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改进,以达到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发展。

2.6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创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今年初,护理部以针灸科、耳鼻咽喉科、骨伤科、肛肠科病区为试点,打造中医护理模式病房。确定各科室常见病种,制定中医护理规范及中医护理标准计划。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中医单病种辨证施护标准》,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学习,明确中医护理病历书写、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全院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低于4项,中医护理模式病房不低于6个,并认真组织各科室落实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护理方案,及时评估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检查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修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对各科室中医护理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评。下一步,护理部将以点带面,在多个护理单元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发挥中医优势,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创建我院中医护理品牌。

2.7加强护理制度规范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和效果医疗服务属于动态过程。为了适应新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护理部重视各项护理制度的落实,并定期对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优化。每月对全院科室各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质量检查,现场进行反馈,指导科室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通过科室制度规范化建设,力争做到“以优良的技术让病人放心、以优质的服务让病人称心、以优美的环境让病人舒心”。

2.8组建护理通讯员队伍,创办护理期刊,扩大护理影响力为进一步做好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宣传报道,今年护理部组建了护理通讯员队伍,并创办了护理期刊《护理园地》,在全院选拔了60名通讯员,并对60名护理通讯员举行培训讲座。邀请报社编辑讲授通讯稿的写作方法,对通讯稿基本概念、写作要求、写作技巧、写作注意事项、通讯稿案例分析等一一培训。报道内容以优质护理服务、科室护理活动、身边感动病房故事、护理工作创新、中医特色护理等为重点,突出我院护士专业过硬、服务优质、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良好形象。

3初步效果

实施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半年多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普遍好评,病人满意度调查从96.00%上升到99.30%。护理工作得到了县级其他医院同行、社会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医院领导也给予了极大支持和肯定,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感和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进。

4讨论

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决心,面对医疗改革的新形势,护理服务与医疗关系已从被动从属向协作、互补关系发展,服务范围由医院向社区延伸,国民健康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注重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文化与品牌意识的培养,激发护士主动参与的意识,群策群力,打造我院护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医院“双赢”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巧红.培养护理团队精神[J].现代医院,2006,12(12):115-116.

[2]王淑霞,王淑贤.《护理礼仪行为规范》示范片在医院服务品牌建设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2(8):20-22.

医疗品牌建设范文第4篇

1.医院品牌的定义。

品牌是一个名称、一种标志或者一种符号,是辨别某个销售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使之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标识,它还具有突出本单位特殊优势和特有风格的功效。医院品牌包括名称、标志、口碑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总和。2.医院品牌的形成。医院品牌是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是通过医生向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以提高病人对医院、专科或医生的认知度,从而转化为对病人的引导力,使医院、科室或医生在接受病人选择时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医院品牌建设首先需要满足就医顾客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同时要能够满足和达到就医病人及家属一定的需要和期望值,满足就医顾客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其中,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就医环境、医院位置和医疗费用通常是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服务印象最深的五个方面,也是医院品牌建设的重点领域。

二、医院品牌建设的实践

浙江大学明州医院成立于2006年5月,由奥克斯集团斥资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集预防、医疗、体检、保健、康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目前为浙江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综合性民营医院。明州医院自成立之初就明确了把医院品牌建设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致力于通过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满意的服务,打造宁波民众“健康顾问”的品牌形象。

1.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展示医院品牌实力。

首先,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核心,也是医院品牌得以确立的精神支柱。医院精神制约着医院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医院要发展,需要一个为这一群体中每个体制认可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支柱。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从开诊以来,明州医院就树立了“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始终重视行风建设,在卫生系统行风评议中,连续三年名列前三,被病人称为“无红包医院”。医院连续2年获得了宁波市行风建设优胜单位、鄞州区文明单位,还被评为浙江省平安医院、浙江省绿色环保医院等。其次,规范服务行为与服务语言,以高品位的医疗服务满足病人的就医需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往“就病治病,见病不见人”的机械式服务模式,逐步被“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病人就医权利的现代医疗模式所代替。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与服务语言是医院尤其是建设名牌医院满足患者就医需要必由之路,也是展示品牌医院特殊风格的途径之一。明州医院的办院宗旨,就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办成一个人性化的医院。再次,医院环境也是医院文化得以向外界展示的物态语言,也是社会各界考察医院品牌的直接途径之一。实施品牌策略要将医院的环境建设纳入重要日程。明州医院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医院的环境建设,医院占地140亩,一期总建筑面积为15.6万平方米,医院设计床位1200张,是宁波市医保、农保定点单位、市120急救分站。病房按宾馆式配套设置,门诊实行一人一诊室,高端客户就医享受VIP服务;拥有绿地面积40%以上,是城市中罕有的“氧吧医院”。医院二期工程已于2013年5月开工,工程预算3.4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余平米,可增补床位500张,员工宿舍320套,可同时满足800人的体检需求,预计今年即可正式投入使用。

2.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树立医院品牌形象。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将品牌的内涵准确定位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上。医疗服务的根本是为患者提供健康保障,医院的信誉从本质上讲取决于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患者最为关切的敏感问题,也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技术创新,医院的发展要从“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明州医院在设备、技术、人才各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做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培育自己学科群,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明州医院现拥有中国顶级的心脏彩超、拥有中国顶级的腹部彩超、拥有中国顶级的妇科彩超,拥有16排螺旋CT、平板DSA、1.5T高场磁共振,拥有日本奥林巴斯数字内窥镜、荷兰菲利浦DR、国际一流洁净手术室等。关键设备全部国外进口,检测结果精准。特别拥有德国进口的物流传输系统,检测标本传输更快捷。其中,斥巨资引进的国际公认肿瘤诊断顶尖设备———美国PET-CT,宁波地区仅此1台,比常规检查手段可提早10~12个月发现肿瘤。另外,明州医院还建立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规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树立鲜明的一流医院品牌形象。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一流品牌意识。

品牌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点之一就是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个医院兴旺与否,人气聚积如何,人才培养和用人制度起着关键作用。明州医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同时,还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培训体系,完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学习和培训制度,对一些业务突出的优秀人员,从财力、物力方面大力扶持,使其在国内继续进修或出国留学深造,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名医队伍;设置质控机构,完善质控网络,始终把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加大医疗设备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科技含量;始终把追求的目标定位于医学发展的最新领域,不断增强创一流品牌的意识。截至2014年,医院已拥有员工800余人,其中医护技人员708人,其中高级职称65人,博士、硕士18人。设有临床、医技科室共46个,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实习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同时,医院还建立起了以国际保健中心、骨科、妇产科、为代表的一系列重点科室。妇产科为浙江省非公医院特色学科,同时成立了上海胸科医院宁波明州医院诊疗中心、宁波市鄞州区残疾人医疗康复中心、中国人民第三军医大学西南整形医院———宁波明州医院技术指导医院、泛亚洲面部整形学会宁波微创培训基地。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确保医院品牌信誉。

医院职业道德、行为作风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办院方向和宗旨,是社会评判医院品牌形象的重要指标,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良好的医德医风可以使医疗单位具有良好的整体形象,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既可以给医疗单位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使医务人员自身价值增值,是医院赖以长期生存的重要保障。“医乃仁术,有德才成医”、“良医门前病人多”等千古名句和民间谚语,无不说明良好医德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医院的共同价值取向是“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家综合型民营医院,明州医院积极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各项管理。从开诊以来,始终承担着与公立医院一样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包括重大疫情处理、突发事件的救治。另外,明州医院还实行精益管理,收费合理透明,医护人员全部签定“廉政承诺书”,打造“红包”;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收费价格低于宁波市市级医院的收费标准。明州医院2013年的业务收入为3.6亿元,门诊量36万人次,出院病人2.2万人次,极大地缓解了市区两级医院的就医压力。秉承“高标准服务,低水平收费”原则,药占比、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住院天数等均低于市区同类综合性医院,切实减轻病人负担。5.加大医院宣传力度,提高医院品牌知名度。一个品牌从培育到逐步成熟,走向市场直到被广大公众所认识接受,需要一个进程和途径。广泛宣传是实施品牌策略的重要工作之一,明州医院通过电台、电视、报刊、杂志的形式将医院的服务宗旨、经营理念、价值观等品牌信息传递给广大民众和就医患者。在医院官方网站和移动APP上,医院还定点宣传医院的技术力量、服务特色等各项功能,宣传名医、名科系、名药、名方等公众需求热点,唤起民众对医院的感知、兴趣、偏好、需求乃到信任和依赖感,从民众印象上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唤起其就医倾向。同时,院报、画廊、药品包装袋等宣传设施也是医院宣传品牌的良好阵地,网络化更是医院传播的重中之重。明州医院是中国21家信息化标杆企业下属单位,拥有中国最好的信息系统,拥有200多个医生和护士工作站,检验数据和检查图像双向即时传输,可以实现网上挂号、住院病人费用网上查询、网上健康档案查询、网上健康教育、健康咨询、专家远程会诊、24小时热线咨询,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享受明州医院的贴心服务,进一步传播了明州医院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总结

医疗品牌建设范文第5篇

一、提高认识,保证品牌建设的高起点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反复论证确定了“温暖每一位劳动者”的品牌目标 。三是 提出了品牌建设“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全面建成一套文明优质的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一套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全面建立一支“五过硬” (理想信念过得硬、职业道德过得硬、履行职责过得硬、诚信服务过得硬、维护形象过得硬)的劳动保障队伍;牢固树立一种强凝聚力的团队精神;真正塑造一个优良的品牌形象。

二、明确目标,把握品牌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情系民生”这一品牌,的内涵,首先体现出的是一份真情和关注,一种责任和帮助。要使大家自觉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必须实施管理创新。我们在管理上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局上下从加强基础管理入手,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劳动保障管理体制的高效和畅通。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三是大力倡导“真情、尽责、务实、高效”八字服务理念。四是全面推行“五心”工作法和“五种服务模式”。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做到接待群众热心、听取问题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提供帮助诚心、解决问题真心,塑造了政府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较好地坚持了“窗口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登门式”服务、“延伸式”服务和“规范式”服务。

三、围绕中心、找准与劳动保障工作的结合点

1 、将品牌创建工作与促进重点工作目标相结合。 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活动,援助范围扩大到单亲家庭、因病致贫、零就业家庭、残疾下岗失业人员、长期失业者和尚未实现就业的并轨人员。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享受政策、改善困境。开展了“就业服务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在各社区实施了再就业三大工程,即,以帮助“ 4050 ”人员再就业为主的“爱心工程”;以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主的“自强工程”;以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主的“金桥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制定了“ 4050 ”人员跟踪服务卡,以社区为单位统一填写、保管,即加强了与“ 4050 ”人员的联系,也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实现再就业。

医疗品牌建设范文第6篇

中航工业成飞创建于1958年,原名“成都峨眉机械厂”,代号“国营132厂”,是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98年中航工业成飞组建为集团公司。中航工业成飞按照“航空为本,军民结合”的发展战略,利用航空的先进技术积极开拓非航空产品市场,确立了军机、民机和非航空民品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军机产品以歼10飞机、枭龙飞机和歼7系列飞机为主,民机产品包括C919、ARJ21机头研制和B737、A320/340等民机部件转包生产,非航空民品有汽车模具、柴油电喷、磁悬浮列车等项目。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04.3亿元。

承载我国军用装备研制重任的中航工业成飞,在建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后来随着军民结合战略的逐步落实,渐渐为更多的国人知晓。而今的中航工业成飞不仅在管理上锐意改革,更是加快了雇主品牌建设的步伐,期望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制造更为精良的装备。2012年,中航工业成飞名列由中华英才网主办的中国最佳雇主“设备/电气业”第9名。

那么,中航工业成飞的雇主品牌究竟是怎样打造的呢?为此,《HR经理人》采访了中航工业成飞副总经理潘杰。

为什么要构建雇主品牌

在战略同质化、知识资本化、工作人性化、人才竞争化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工作、雇主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雇主品牌的价值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可和重视。中航工业成飞意识到,一个良好的雇主品牌在企业人才竞争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潘杰总结了这样四点重要意义:一是雇主品牌的构建可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二是具有公信度的最佳雇主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可以帮助企业找到符合组织价值观的人才,屏蔽一些价值观念不一致的人才,减少雇佣双方不适配的风险。四是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开支,比如雇主品牌实力的增强使得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难度降低,招聘和人才重置及培养的成本减少,而且薪酬成本的压力也会降低。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初衷,从2009年的校园招聘开始,中航工业成飞便着手打造自己的雇主品牌。

如何为雇主品牌定位

确定了要打造雇主品牌的战略构想后,中航工业成飞开始规划自己到底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和个性呈现在求职者面前,也就是说要给自己的雇主品牌做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首先,中航工业成飞提出了自身雇主品牌建设的两个最终目标一是通过外部雇主品牌建设,树立航空制造行业内雇主品牌的领先者地位,成为目标大学生人群的首选雇主二是通过内部雇主品牌建设,打造一支高度认同中航工业成飞企业文化、热爱航空事业、敬业乐业、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在此目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雇主品牌内核及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素。

根据企业价值观确立雇主品牌内核

雇主品牌的定位就是要解决向哪类员工提供价值、提供什么样的价值的问题,这需要基于企业的战略而定,更深一步说,是基于企业的价值观而定的。而且,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更多的是来源于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对外只有吸引那些高度认同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人,才能实现长久、稳固的共同发展。

“航空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航工业成飞的企业使命是:航空报国,和谐发展,以成为技术领先、管理卓越的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企业为目标。提倡航空报国、和谐发展就是把企业的价值与员工的价值结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和国家航空事业维系在一起,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也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潘杰这样说,所以,“‘航空报国、和谐发展’就是中航工业成飞雇主品牌的精神内核。”

内外部调研确立雇主品牌吸引力

确立雇主品牌定位,也需要向内部员工及外部潜在求职者征询意见,看看在他们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是怎样的。

2010年,中航工业成飞开展了内外部雇主品牌调研,以此作为整个雇主品牌建设的起点。面向外部潜在求职者(大学生)的调研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国防航空类行业理想雇主及理想雇主吸引大学生的因素、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中航工业成飞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中航工业成飞校园活动情况等。面向内部现有员工也做了满意度调查,内容涉及职场环境、薪酬福利、个人发展、价值实现等四个方面。

最终,通过这次雇主品牌调研报告的数据,并结合对自身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阐释,中航工业成飞初步诠释了其雇主品牌的三个独特吸引力,即:崇高的事业,共同的发展、团结的氛围。

所谓崇高的事业,即选择中航工业成飞的求职者意味着他选择了一份崇高的事业,选择了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航空事业和祖国的前途维系在一起。这个吸引力有别于很多其他企业,可以说具有独特而强烈的感召力。

强调共同的发展,是指既然求职者选择了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的航空事业维系在一起,那么中航工业成飞也定会为求职者提供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而团结的氛围则更是中航工业成飞的一贯的软性条件优势,在中航工业成飞拥有和谐、稳定、团结的工作氛围及人际关系,相对于硬性工作条件而言,这些软性工作条件优势能更大程度地促使员工专注于自身专业的成长,更容易激发良好的绩效表现。

2012年,中航工业成飞又一次进行了内外部雇主品牌调研,进一步将雇主品牌的核心吸引力总结为:打造国际航空制造行业一流人才――中航工业成飞不仅仅在生产飞机,也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航空制造业人才。

内外兼修夯实雇主品牌

中航工业成飞深知,雇主品牌建设须以内外兼修为原则,尤其必须把内功修炼好才有可能真正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搭建雇主品牌建设路径与框架

在雇主品牌建设的目标和定位得以确立的基础上,中航工业成飞进一步明确了雇主品牌建设的路径和工作框架。企业认识到,雇主品牌的建设过程就是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流程支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其次需要有科学的工具和方法,确保制度、流程的执行;最后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队伍通过专业的工具和方法的支撑,提升组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基于这样的认识,中航工业成飞构建起雇主品牌建设的路径和工作框架(如下图所示),简而言之就是在人才的吸引、甄选和培养三大方面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

外部建设:积极实践,吸引和甄选成飞人

为了吸引人才,从2009年起,中航工业成飞逐步加大了在大学校园端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常规的宣传手段之外,还启动了校园雇主品牌调研、校园大使招募、校园招募口号征集、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小型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这些宣传工作使中航工业成飞在校园端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011年,中航工业成飞首度入选由中华英才网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活动获奖企业名单,位列机械制造行业第九名。

在甄选人才方面,中航工业成飞不断地在甄选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在保证人与岗位匹配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人与企业匹配的问题,真正挑选出认可中航工业成飞企业文化的大学生。这几年中航工业成飞不断引入科学的人才测评工具,2012年首次引入“组织偏好测试”,建立并完善了心理测验理想剖析图;构建了招聘素质模型,并初步建立起结构化面试题库;逐步完善招聘流程、管理规范和面试评价标准。

另外,中航工业成飞这几年还持续开展了面试官培训,并在2011年启动了面试官任职资格体系建设项目,系统地梳理了面试官任职资格标准,制定了校园招聘指导手册、面试官任职资格管理手册、面试官评价手册、面试官任职资格知识手册等。中航工业成飞将面试官分为“蓝带”、“红带”和“黑带”三个级别,通过一系列的面试培训与辅导,系统地提升了整个中航工业成飞面试官队伍的专业性,进一步保证甄选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内部建设:培养成飞人

在“培养”成飞人方面,从今年开始,针对7月份入职的新员工,启动了新员工试用期目标管理项目,通过引入科学的职业发展测评工具和导师制,进一步完善师徒制,从而帮助新员工更加迅速地找到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快地融入企业,更快地成长。这方面,中航工业成飞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比如新员工试用期目标管理制度及配套工具、新员工培养导师制度及配套工具。在今后,以试用期目标管理为起点,还将启动新员工的三年职业生涯规划项目。

在绩效管理方面,中航工业成飞重新修订了制度,从过去的强调结果考核转变为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结果应用在内的完整的绩效管理,更多地看重过程管理,以更好地开发和激励员工。

在人文关怀方面,可以说是中航工业成飞作为国企的传统优势,历来都很重视。从小的地方看,员工生了病,工会的同事去关心,领导也会去看望;平时经常组织青年联谊活动,帮年轻人解决个人婚姻大事。从薪酬福利来看,企业也尽可能地让员工享受到当地中上水平的生活质量,比如给所有员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保证员工在得重大疾病时,不会降低当期的生活质量;比如建立由工会负责的帮扶中心,汇集行政拨款和职工捐款,每个月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尤其是在员工的住房问题上,中航工业成飞除按照成都最高比例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外,还准备建筑公租房,为刚结婚还没能力购房的年轻人作为过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航工业成飞为职工建了幼儿园,其规模是整个成都市单体幼儿园规模最大的,现有1000多名幼儿。以上这些人文关怀工作,都让员工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基础,能够安下心来去努力为航空事业奋斗。

强化评价,不断提升雇主品牌

为了不断检验公司的雇主品牌建设水平,从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进而不断提高,中航工业成飞对于“吸引”成飞人、“甄选”成飞人以及“培养”成飞人这三个环节,都设置了科学的评价指标。

在“吸引”成飞人方面,设置了如下三个评价指标:

评价性指标:目标学生对中航工业成飞招聘流程的评价、对成飞面试官专业度的评价;

过程指标:制度与流程建设的完成情况、培养合格面试官的数量;

招聘工作质量:品牌美誉度、雇主排名、目标学生转化率、招聘学生的质量等。

针对“甄选”成飞人环节,设立的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对甄选环节的评价、通过面试官各级别认证的人数、招聘人员后期业绩表现等。

针对“培养”成飞人环节,设立的指标是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比如通过新员工试用期满意度对比(新员工与内部管理人员)进行评估。

除了上述三方面的评价外,2010年和2012年,中航工业成飞还开展了外部大学生与内部员工参与的雇主品牌对比调研,以检验公司雇主品牌建设的成果。

回顾与展望

总结这几年的雇主品牌建设工作,潘杰坦言:“应该说,中航工业成飞的雇主品牌建设工作才刚刚拉开帷幕,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从外部雇主品牌建设来看,虽然这几年我们的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的人才竞争对手也在不断进步,加上这几年中航工业成飞招聘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人才竞争压力依然非常大;从内部雇主品牌建设来看,虽然我们一直很重视员工的培养与发展,但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亟需建设更加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体系,人力资源的其他各项制度建设也需要跟上企业发展与时代变化的步伐。

医疗品牌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就业;社会保障;品牌建设

1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截至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根据城市化理论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正处于城乡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集聚效应明显的第二阶段。本文依据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探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2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截至到2016年,衡水市城镇化率约在50%,远低于全国57%的城镇化率。近两年,衡水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到位。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做大主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撤县设区;推进沿铁路沿省级以上公路的乡、综合经济实力强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乡、县城周边符合条件的乡、贫困地区能起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乡优先撤乡设镇;坚持先改制、后改居,按“一村一居”的方式划分和建立社区,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推动冀州镇、深州镇及其他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市)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支持将已纳入县城规划的周边乡镇的村调整到县(市)政府驻地镇管辖,实行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联村并建,加快弱小村向小城镇、中心村、园区附近转移,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

3衡水市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3.1市区与县内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建设动力不足

衡水地理位置处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的南大门,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近几年衡水市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呈现健康发展的经济态势。但是,作为市区与县区相比较,由于人口集中,市区具有相对较丰富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资源,县区相对较弱,县区下属城镇则要更弱。再者市区聚集着丰富的第二产业,居住着具有较为广泛的择业范围,具有多种收入来源。对于城镇而言,绿色农业虽然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但整体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并未真正构建,还不足以提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条件。

3.2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新型城镇建设财政支持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虽然通过以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的方式促进城镇化建设,但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信贷违约风险,资金束缚仍然不可避免。新型城镇化必须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促进人员聚集,从而促进城镇建设。相当数量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民众不满意建设水平,城镇建设无从谈起。

3.3以数量为优势,缺乏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现有城镇化建设“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人的城镇化”建设相矛盾。简单的造城运动只能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后续带来的产业升级、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谐等问题突出。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城镇化模式势在必行。

4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分析

基于衡水市现有的新型化城镇化建设现状,着重对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品牌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4.1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

新型城镇化居民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确保生活质量,就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政府为导向的就业制度为城镇化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指向。就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培训就业模式,从企业职业技术培训以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直接培训合格企业员工直接进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职业素质技能;创新就业平台,相同的用工政策以及法律条款,同等的就业机遇,消除用工歧视;创新服务体系,对自主创业人员的提供相关法律、资金支持,对企业员工提供工劳动用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机制。

4.2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现有民众城镇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吸引更多人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入城镇建设,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建设过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障等领域进行尝试性改革;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和城市人群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全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缴费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同时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4.3创新城镇化建设领域,打造特色城镇化品牌

城镇建设除了作为人聚居的主要场所外,同时还应具有其相应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现阶段在突出建设的城镇化建设中,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以衡水市为例,现在建设的特色城镇主要涉及大营皮革小镇、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汉文化旅游小镇、盐河故道休闲小镇等特色小镇,具有极强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在突出产业和文化特色同时,为其他城镇化建设做出了榜样,结合周边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诸如农业小镇、手工小镇、旅游小镇、餐饮小镇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品牌。

5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建设自己的特色城镇化。在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品牌等领域开创适合自身的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医疗品牌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护理文化;护理品牌;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医院创品牌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法宝〔1〕。医院品牌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值得信任和托付自己健康乃至生命的服务形象。完整的医院品牌应包括4个部分:技术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和形象品牌〔2~3〕,而护理文化作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代表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思想、价值标准、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及文化素质〔4〕。为适应医疗模式和护理模式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在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文化建设,塑造护理品牌,从而提升医院的品牌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树立护理工作精神

护理工作精神是护理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护理文化的集中表现〔10〕,是全体护士在服务及工作和管理中提炼出来的意愿,是全体护士的群体意识。医院护理部将新型护理概念印发给全体护士,要求全体护士掌握概念,以良好的行为发挥概念。提出以“严谨、团结、奉献、进取、优质、高效”为宗旨,保持极强的工作状态来工作,使“天使”优雅起来,使“天使”成熟起来。每日上岗前一刻对镜做到:再展一个微笑、再整理一下燕帽、再清洁一下护士鞋、再次拉平衣角,步履轻捷走向岗位走向病人,以饱满的热情服务好病人。各病区护士站展示温馨提示语:今天因你的微笑而美好,病人因你的服务而健康,医院因你的行为而亮丽!用以启发、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

2树立护理服务意识,创造护理文化,树立护理品牌

护理文化是护理队伍凝聚力、价值观及护士整体行为的体现。医院护理部要求每一位护士展示自己的才能,以演讲、组建礼仪队、多媒体授课互动等形式给护士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优质的技能体现我院的护理精神,创造医院的护理文化。护理部要提出明确的服务理念:“病人永远是对的”, 要明确的服务要求:“微笑服务”, 要明确的服务追求:“超值服务”, 要明确的服务目标:“提升形象、提高质量、优化队伍”,注重细节管理,要求在护理明确“分工”中把工作做精做细,在护理“协作”中团结同伴共同提高,对护理骨干、护理科学带头人护士长进行重点培训,要求护士做到的,护士长及护理部要率先做到,以龙头效应带动全面工作,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流畅、优质的护理服务,力创一支高绩效的护理团队。要明确提出医院创立“345”护理服务文化要求:三声、四会、四轻、五心、五不准、五常,护理部要求护士人人掌握,在工作中执行检查落实。

3护理文化与护理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3.1护理文化与护理品牌的内涵

护理文化是护理组织在特定的护理环境下,逐渐形成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的总和。它以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为终极目;以营造和谐、优秀的文化环境为现实手段;以实施软件性理为主要管理方式,所以必须从树立理念、培养品质、改善象、完善制度等全方位人手,来加强医院护理文化建设。

我国护理文化的定义是:情、理、知、行,也就是关怀照顾、伦理道德、知识、实践。这充分阐明了中国护理的内涵。护理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为载体、以管理为目标的护理活动,包括价值观、行为协调、人际关系、技能水平等。护理品牌则是以护理人员的崇高形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最佳模式〔5〕。它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并为医院的竞争赢得医疗市场。因此,应加强护理文化和护理品牌的建设,使护理人员的思想内涵发生变化,使其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医院的形象,培养其对护理这一神圣职业的热爱。 3 . 2护理文化与护理品牌的关系

3.2.1护理文化对护理技术品牌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应在技术服务上突出精益求精,具备为病人健康服务的扎实基本功、过硬的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们通过临床护理技术规程培训,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9. 60%、徒手心肺复苏术合格率99. 50%、简易呼吸机使用合格率98. 00%、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98. 80%。

3.2.2护理文化对护理服务品牌的促进作用医院要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对来医院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跟踪服务、健康咨询、特需病人的全程导医、健康讲座、网络宣传服务、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相关便民服务(寄送检查单、便民门诊、便民电话)、客户俱乐部的建立与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工作。在服务方式上突出人性化,在服务过程中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的需求,全方位地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3.2.3护理文化对护理文化品牌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在各项医疗活动中,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早、最长,频率最高,护理服务已成为医院服务的一个缩影。为此,医院护理部要启动 以“规范护理人员礼仪服务流程”为核心的护理人员形象工程建设。制定 《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礼仪服务手册》,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行为,包括接待新病人、治疗及操作、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礼仪服务流程进行规范。另外,为保证礼仪服务工作的落实,护理部还推行 “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礼仪服务”百分制考核管理以及评选“护理人员礼仪服务之星”等活动。

3.2.4护理文化对护理形象品牌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开展 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包括对护理人员岗前军事化封闭培训1周,外请专家进行医院礼仪服务、如何当一名出色的护士长等培训。其目的是培养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使建立起来的护理理念逐渐渗透到护理人员的观念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以出色的工作弘扬护理文化理念,形成良性循环。通过长时间不断的沉淀,才能铸造起一种持久的文化精神。

4护理文化建设

4.1树立文化理念,塑造护理形象

护理文化理念是护理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确立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与目标。我们的做法是开展礼仪培训:医院成立30人的礼仪队,外请专家进行为期5 d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以点带面,再由他们为全院进行培训, 5•12国际护士节各科以此为主题进行表演。极大地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通过护理人员良好的形象和适当的举止,在服务过程中展示职业风采〔7〕。

4.2提倡整体护理,增强服务意识

以“病人为中心”,在工作中主动关心病人,增强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能力;进行人文社会知识培训;外请专家进行讲座;组织科室学习3 S +3M经营战略(3S指顾客满意系统,市场营销系统,品牌形象系统; 3M指科室经营战略,医院文化,科室人力资源)、卫生法学、医院服务营销,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缩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距离。

4. 3推行“柔性化”管理〔8〕,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强调“全员、全面、全程”的管理方式;建立定期调查制度,根据病人的反馈不断调整、改进工作的方向,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建立长效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包括护理技能培训、护理礼仪培训、护理心理学讲座、护理专业发展等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其整体意识。

参考文献:

〔1〕罗健京,单玉梅.医院品牌、医院精神与医院文化的辩证关系〔J〕.现代医院, 2006, 6(5): 103~104.

〔2〕樊仁义.强化优势学科打造医院品牌〔 J〕.中国医院管理,2006, 26(8): 52~53.

〔3〕于德华.医院品牌构筑的策略及实施〔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 22(7): 440~441.

〔4〕王群.应用医院文化理论构建医院护理文化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10): 37~38.

〔5〕孙淑华,吕健,王红,等.护理品牌的内涵与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11): 59~60.

〔6〕邱瑞娟,张广清,刘玉珍.开展优质服务提升护理品牌〔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1): 58~60.

〔7〕陈松,张萍.护理示范组在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8): 43~44.

〔8〕李妮,阎成美,翁庐英.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护理杂志, 2004, 21(9): 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