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闲置土地整改方案

闲置土地整改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闲置土地整改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闲置土地整改方案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以国土资源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国土资源局“百日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对2005年1月1日以来“以租代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未批先用、闲置土地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案件,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违规现象发生。总体要求是:全面清理,摸清底数;严肃查处纠正,依法严办案件;切实抓好整改,严格规范管理。通过这次行动,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确保中央土地调控政策、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和省、市两级重要决策的落实。

二、主要任务

(一)整治“以租代征”行为。重点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出租(承租)、承包等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工商企业项目建设的“以租代征”行为。各镇办,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区国土资源局对“以租代征”的违法违规问题,逐一清查到位,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对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土地征收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以租代征”占地建设的,要追究其非法批地的法律责任。对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占地建设的,要追究其非法占地的法律责任。

(二)整治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行为。重点查处现有已审核公告的开发区擅自突破国土资源部核定的四至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占土地的行为;查处以“工业集中区”等名义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占土地进行工业用地开发的行为;全面清理开发区或以“工业集中区”等名义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占土地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分类进行处理,进一步规范开发区用地行为,巩固开发区清理整顿成果。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之前,一律不得在规划范围外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区”等各种名义非法调整规划。

(三)清理和整治“未批先用”行为。重点清查城市批次建设用地未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先行征地、供地、施工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查清城市批次建设用地“未批先用”的建设项目,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予以处理。对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未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擅自先行动工建设的行为,到今年年底前,要查清事实,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提出处理意见。

(四)清理和整治闲置土地的行为。重点清查批而未用和闲置撂荒土地行为,并依法进行处理。对批而未用或批后仍由村民继续耕种的土地要限期开发使用;对批后闲置土地一年以上但不满两年的,原则上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单位或企业闲置费,并责令单位或企业限期开发建设;对批后闲置撂荒土地满两年的,要坚决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组织重新出让;对违法审批而造成土地闲置的,要在年底前完成清退和恢复耕种工作。

三、时间安排

(一)自查清理阶段(9月15日至10月10日)。要根据百日行动实施方案以及视频会议精神要求,组织部署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清理工作。自查清理要充分利用卫片执法检查和区监察局、国土资源局联合执法检查等工作成果,全面查清问题后统一登记填表(表格见附件),并将清理结果于10月8日前上报区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

(二)查处纠正阶段(10月10日至11月20日)。要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查处到位;对清理出的管理不规范问题,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配合市国土资源局对自查清理、查处纠正工作和第七次卫片执法检查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做好迎接省、部检查的准备。

(三)督察整改阶段(11月20日至12月20日)。要针对清查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中暴露出的管理问题,举一反三,制定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明确执法责任为重点的整改方案,并对一些疑难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要从实践“三个代表”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本次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高度重视,认真动员部署,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区政府决定成立由区委常委、副区长牛瑞华任组长的土地执法“百日行动”领导小组,同时以区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为主体,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工作组集中开展执法工作。

(二)统筹兼顾,协同配合。今年以来,监察部、国土资源部部署了进一步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监察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农业部等七部委联合部署了开展全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区国土资源局要按照专项行动、专项清理、专项治理和本次“百日行动”的部署和要求,统筹兼顾,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百日行动”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特别是涉及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提出建议,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联合执法机制的作用,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共同研究解决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中的关键性问题。

(三)依法查处,督促整改。要严格依法依纪处理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肃处理以罚代法、处罚不到位的行为。对土地违法、违规涉及到应当追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责任的,要移送监察部门;涉及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

(四)积极宣传,营造氛围。最近一个时期,区国土资源局、区广电中心要以“百日行动”为重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百日行动各阶段的整治成果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进展情况,保持舆论的高压态势。要定期召开新闻会,相关信息,通报百日行动的进展情况。媒体曝光不少于3起有影响且性质恶劣的案件,要通过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中央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坚决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定决心,牢固树立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土地管理氛围。

闲置土地整改方案范文第2篇

根据霍邱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关于印发《霍邱县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霍扶组〔2021〕2号)的工作要求,我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开展行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推动整改工作有序开展,我镇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亲自抓,针对各部门负责的业务组建出一支联合排查队伍,成员单位包括镇扶贫工作站、镇人社所、组织办、农综合站、财政分所等。认真学习霍扶组〔2021〕2号的文件精神,掌握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具体内容,在全镇范围内全面组织摸排,为深入查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薄弱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坚持统筹结合,全面排查整改。我镇由主要负责人统筹规划,各单位积极配合,结合各方文件和反馈问题,实行一体推进、一体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各单位对反馈问题主动认领,举一反三、全面查摆,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对所有问题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

经全镇摸排,发现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1.基础工作不扎实。扶贫手册填写不规范,部分帮扶措施漏登,人员信息未及时变更,基础信息不准确。2.务工就业信息不准确。国办系统务工信息中,存在部分务工人员联系方式不正确、务工地点不准确、务工时间不精确。3.公益岗位待规范,动态管理有漏洞。个别村存在公益岗人员年龄过大,调整不及时。4.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有的贫困村集体经济主要依赖光伏收入,特色产业发展不足。5.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部分村的文化广场、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还需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镇各单位主动认领,明确整改责任,限定整改期限。

三、开展整改工作,巩固脱贫成果。为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我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

针对扶贫手册填写不完整,我镇扶贫工作站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自查自纠。督促村里立即开展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对扶贫专干开展业务指导,严格按照省扶贫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基础工作的函》通知要求,规范脱贫攻坚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专干业务能力水平。三是持续巩固提升。结合帮扶人日常走访工作,持续指导帮扶人扶贫手册填写。

针对国办系统信息不精准,我镇扶贫工作站和人社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整改。针对县里比对反馈的务工信息疑点数据,及时核实并在国办系统修改。二是全面排查核查。指导村对脱贫人口、边缘人口务工状况进行全面排查,以反馈问题为线索,对务工地址、联系方式等不准确信息进行整改,及时对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更新,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强化督查力度。不定期对务工人员信息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的,及时向村反馈整改,对问题比较多的村进行通报。

针对公益岗不规范情况,我镇扶贫工作站和人社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全面排查核查。组织镇人社所、扶贫工作站对已开发的公益岗位进行摸排梳理,全面掌握公益岗位开发、人员安置、监督管理等情况,进一步夯实公益岗位基础台账,并及时录入就业脱贫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二是开展基础台账比对。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将公益岗位信息与残疾人信息、社保参保、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等数据信息进行比对,核查岗位和人员信息。对发现的疑似问题清单及时反馈相关村,督促核查整改。三是加强岗位动态管理。举一反三,指导村紧扣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合理开发公益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岗需互选、人岗匹配”。落实公益岗位考勤管理制度,对无法胜任岗位职责的及时解聘,通过其他渠道增加其收入。四是强化工作督导力度。不定期开展对公益岗人员进行电话抽查,实地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到位。

针对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我镇组织办、扶贫工作站、农综合站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多种形式盘活旧村部、闲置土地、水面等村级资产资源,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支持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积极谋划产业,申报一批成熟产业项目列入县产业项目库,积极申报资金,做大做强村特色产业。三是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全面落实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出列村、脱贫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针对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我镇扶贫工作站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谋划申报项目。结合2020-2021年项目库,指导各村积极摸排上报需要修建的基础设施项目,确保上报项目不遗漏、能实施。二是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对上级下发的项目批复,及时制定公告、实施方案,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保证项目的序时进度。三是强化项目监管。加强对项目的建设、资金拨付等工作进行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规范,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按时、按质完成。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改长效。在之后的工作中,我镇将严格按照上级的政策要求,扎扎实实开展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脱贫攻坚的自评自查,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各单位要强化整改任务落实,确保取得成效,并长期坚持,确保所有问题不再反复,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闲置土地整改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推动低端低效及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高、环境影响大、已不适合在我市继续发展的产业、企业或某些生产环节的退出,继而引进相对高端高效的新兴产业、优质企业或某些先进生产环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动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努力把建设成为长三角新型工业城市。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退低进高”工程,力争到2016年底,全市共腾退低效工业用地6000亩以上;规上亩均投入、亩均工业产值和亩均税收分别达到2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上和15万元以上,其中园区规上亩均投入、亩均工业产值和亩均税收分别达到250万元、600万元和20万元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均完成上级削减目标,实现上级下达的能源“双控“目标。

三、基本原则

(一)市场调节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利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企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快转型提升步伐。加大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力度,强化政策约束和激励机制,严把项目审批准入和验收评估关,营造促使落后低效产能淘汰和退出的良好氛围。

(二)关停淘汰与转型提升相结合原则。依据产业导向和法律法规,关停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大推进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的工作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兼并重组等,通过资源要素整合、置换与嫁接等,推动企业转型提升。

(三)要素倒逼与加强监管相结合原则。通过要素限控形成倒逼机制,进一步限制和压缩落后低效产能的生存发展空间,加快落后低效产能的退出步伐。加大对落后低效产能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消防、劳动保障、依法纳税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合力推动落后低效产能的退出。

(四)加快推进与稳定发展相结合原则。在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现状,突出行业和区域重点,因地制宜,坚定有序,加快推进淘汰和转移落后低效产能工作,同时科学把握“退低进高”的速度与节奏,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五)属地负责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原则。各镇(街道)、开发区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年度工作要求,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退低进高”的工作,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政策引导和协调,建立“属地政府为主,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退低进高”工程。

四、工作重点

(一)强化监管整治,依法关停一批。以建材、印染、化工、制革等行业为重点,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管整治力度。对无证无照企业,有严重偷税行为的企业,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批建不符以及违法用地建设的企业,环保不达标且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不符合饮用水源保护要求的企业,不符合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企业,特种行业和设备未经审批的企业,消防及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通过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分批实施关停。

(二)锁定落后产能,强制淘汰一批。以水泥、印染、化工、皮革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为重点,组织开展全面调查摸底,准确锁定落后产能具体对象,每年确定并淘汰一批。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淘汰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并根据区域结构调整的需要,逐步淘汰一批虽未被上级列入淘汰目录、但已不具有能源资源利用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相对落后产能。

(三)开展区域合作,有序转移一批。以传统产业为重点,充分借助劳动力成本等上涨因素和企业发展中土地、环境容量、能耗等要素制约的倒逼机遇,通过山海协作、东西部合作,加强与省内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交流,探索建设“异地园区”等途径,有序实施梯度转移,将一些不适应在本地发展、但仍具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的产业,或将其中的相对低端制造环节转移出去,将研发设计、总装集成及品牌营销等留在本地发展总部经济。

(四)强化要素管理,倒逼提升一批。对因历史原因土地利用粗放,投资强度、容积率和亩均产出水平较低,但市场前景好且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强化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鼓励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督促指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通过加强土地出让合同履约管理、严格工业用地竣工复核验收制度、加大清理处置闲置工业用地力度等途径,充分运用差别电价、亩均效益考核、企业综合效益评价等手段,形成有力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自我转型提升。

(五)盘活低效存量,兼并重组一批。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兼并、合资、合作、合并或其他更为灵活、更为联合的形式实施兼并重组,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在技术、管理、资本、市场及品牌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资源要素的整合、置换、嫁接和重组改造等,盘活低效存量资产,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六)调整优化结构,转型发展一批。对传统产业中管理基础和总体素质较好、但因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生产经营处于低效的企业,或所处区位条件特殊已不适合原有产业继续发展的企业,鼓励和引导其实施转型发展。鼓励企业实施“退低进高”,即通过整体转产、部分转产、嫁接、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发展。鼓励企业实施“退二进三”,即对位于城市(镇)中心区域或具有特殊区位优势的制造企业,通过调整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等途径,鼓励和引导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发展。此外,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由加工制造型企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及电子商务等生产转型发展。

五、工作措施

(一)建立补偿奖励机制,鼓励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鼓励低效企业退出,自愿关停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且交回土地使用权的低效企业,对其土地使用权、建筑物、设备、排污权等进行合理补偿处置和奖励。

1.土地使用权的补偿处置。以国有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在市政府公布的同期工业用地出让基准价的基础上,经评估后确定;以国有划拨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在市政府公布的同期工业用地划拨基准价的基础上,经评估后确定;以集体建设用地批准拨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参照国有划拨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形补偿。

2.建筑物的补偿处置。建筑物以房屋产权证或其他合法凭证为依据,按重置价结合成新经评估后进行补偿。对手续齐全、未超过批准年限的临时建筑,根据批准年限扣除使用时间,按重置价结合成新和剩余年限经评估后进行补偿。

3.机器设备的补偿处置。企业因关闭而停用的设备,根据搬迁、处置设备产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经协商确定补偿办法,最多不超过设备的评估净值。(所补偿设备必须是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在用的帐内生产性设备以及不可移动的生产设施,且为生产线上正常使用的固定设备及管道、管线等)。机器设备补偿资金由市、镇(街道、开发区)各承担50%。

4.排污权的补偿处置。排污权的处置和补偿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5.腾出用能空间的奖励。对企业因关停退出腾出的用能空间,根据上年度用能量折算为标煤量,按20元/吨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

6.收回处置工作由企业所在镇(街道)、开发区负责实施。对退出土地使用权且不在园区置换建设用地的企业,在签订相关协议并收回土地证后,给予企业每亩土地5万元奖励;在6个月内完成腾空,经验收合格并办妥移交手续,可按不超过企业资产评估总价值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收回土地符合规划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要求的,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并将收回土地及建筑物成本作为收储成本款予以支付,收储成本列入该土地重新出让成本;收回土地不符合规划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要求的,由镇(街道)负责土地综合整治立项,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获得的土地指标,由镇(街道)自用。

(二)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加大“退低进高”推进力度

建立政策引导、扶持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盘活存量资源,淘汰相对落后产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引导企业“退低进高”,推进转型提升发展。

1.加大落后产能淘汰支持力度。对企业淘汰属于国家、省规定淘汰的落后产能,按照淘汰设备评估净值的5%进行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企业自愿淘汰相对落后产能或淘汰比国家、省标准更高、范围更宽泛的产能设备,以企业(项目)建设批文(核准、备案)核定的生产能力及设备投资额为依据,按相对落后生产能力设备净值给予2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2.鼓励企业就地转型或向园区集聚。在“退低进高”过程中,企业原有低效落后产能全部淘汰、利用原有土地新上项目或退出原有土地、向园区集聚新上项目,且项目符合有关准入要求,属于我市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先进制造业的,其新投入设备在按工业生产性投资享受相关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再提高1个百分点并相应提高奖励限额;对新设立或营业执照变更后的企业,自投产起两年内,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超过原企业关停前完整年度上缴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奖励。企业退出原有土地向园区聚集,选择置换建设用地且用地规模不超过原用地面积的,在市政府公布的同期工业用地出让基准价的基础上,经评估后实行协议出让,并对节约用地部分给予每亩5万元奖励;属租用标准厂房的,厂房租金3年内按市场价的20%给予补助。

3.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由于历史原因,虽然已经达到原合同约定或原批文要求,但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水平不高的原有企业,鼓励其在符合规划、环保、安全、消防要求等前提下,经批准后,实施“零增地”技改,提高投资强度;实施拆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增加生产性用房,提高建筑容积率。其新增投资额或新增建筑面积,按原合同约定或批准文件要求折算出节约土地面积(如原合同约定或批准文件没有要求的,则以我市规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节约土地1亩以上的,给予企业每亩3万元限额100万元的奖励。超容积率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城市建设配套费先征后返。

4.鼓励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在“退低进高”过程中涉及企业并购重组的,按市政府有关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意见执行。

5.鼓励企业异地转移发展。积极探索异地园区建设,加快实施产业梯度转移,企业整体转移或部分生产环节转移至市政府确定的异地园区或合作区域的,经市“退低进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和验收,转移的产能设备视同企业自愿淘汰相对落后产能给予补助,并对其所在镇(街道)、开发区按腾退土地情况给予一定的工作奖励。

6.建立年度用地指标、能耗、环境容量分配与“退低进高”工作挂钩机制。对淘汰落后产能、“退低进高”成效明显的镇(街道)、开发区,根据腾退(盘活)的土地面积、能耗、环境容量等情况,在工业用地指标安排、项目审批中予以倾斜。

7.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对“退低进高”工作中的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转型发展等重点项目,各金融机构应给予优先安排贷款及增加授信额度等,切实加强金融支持“退低进高”力度。

(三)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形成“退低进高”倒逼合力

1.强化企业效益评价,对工业企业的单位用电、排污、占地的税收贡献进行核算,就企业贡献度大小进行排序归类,列出各行业相对落后低效企业,每年明确一批倒逼对象,列入“退低进高”计划,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整改方案,分期分批加以实施。凡不愿意整改或整改到期仍不达标者,将转为淘汰或转移对象。

2.采取综合调控措施,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列入淘汰关停、“退低进高”计划的企业,充分发挥差别化要素价格等政策作用,加大差别电价、水价和排污费实施力度,积极运用合理有序用电的调节手段,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有效控制和压缩信贷投放规模等,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移、关停或兼并重组,有力推进“退低进高”。

3.严格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全面落实征收土地闲置费、协商或依法收回、实施土地置换等措施,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开展低效利用土地大排查,建立低效用地数据库,确定低效利用土地重点企业,研究制定低效利用土地整治办法和倒逼机制,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强化用能“双控”管理,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制度,建立完善能源“双控”目标责任制。制定完善新上项目用能强度标准,依法实施用能审查准入。按照“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确保淘汰落后产能与新上项目、退低与进高用能相衔接的用能总量动态平衡,探索建立市域内企业或项目用能交易制度。

5.严格项目准入管理,研究制订更加注重节能环保、产品质量、技术进步、安全生产、集约利用的产业导向目录,严格执行《市工业投资项目准入管理办法》,加强对能耗水平、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审查,加强准入项目监督管理,对新项目特别是土地腾退后的新进项目进行现场查勘,实行全过程监督,严把新进项目的准入关,提升新增投资项目的内涵和质量。

6.加强行政综合执法,充分发挥各执法部门作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抓好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列入淘汰关停、“退低进高”计划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

六、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推进实施“退低进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工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与推进办法,组织相关部门符合验收,加强对面上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街道)、开发区建立相应工作机构和推进机制,负责本辖区内“退低进高”工作的组织实施。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相应措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动“退低进高”工程的强大合力。

(二)开展调查摸底。各镇(街道)、开发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的宗旨,全面扎实开展本辖区企业以用地效率、亩产效益、落后产能、高能耗、高污染等为重点的调查摸底工作,同时每年确定一批淘汰落后产能和“退低进高”重点企业,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措施,扎实地加以推进。

(三)严格考核督查。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要将“退低进高”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对镇(街道)、开发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加强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考核。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属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的跟踪评价,定期汇报情况,定期进行工作通报,分阶段地对“退低进高”工作的实施进程和效果进行检查评价。

(四)加强指导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财政等部门,及时研究制定“退低进高”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各成员单位要加强与镇(街道)、开发区的沟通联系,强化工作指导。各镇(街道)、开发区与有关部门要深入企业、服务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退低进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对列入淘汰关停的企业,要根据各企业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和相关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好企业职工安置,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和纠纷。在企业“退低进高”过程中,如发生重大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取消对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所在镇(街道)、开发区的相关工作奖励。

闲置土地整改方案范文第4篇

最后,运用项目管理学中的有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经济学,技术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工程经济管理的经验、技术实践经验,提出优化长春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技术经济管理的一些对策,。这些措施的有效运用与实施,将对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降低经济成本,确保建筑质量和企业经济价值优化,起到一定的辅助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企业技术经济管理;技术经济成本;施工组织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各地屡有建筑质量事故报道,有的造成在建工程倒塌,有的造成人员伤亡,经济财产损失巨大,质量事故频发,经济损失代价巨大的原因是什么,是管理体制的漏洞,还是管理中的人为因素,是什么造成了资源与成本的严重浪费,是什么造成投资很大,而质量事故却未能阻止,很有必要从当前的实际管理工作,技术经济管理工作中来探求答案,企业发展,经济至上,但质量安全,更是事关百年。

最近几年,长春市进行了大面积的建筑工程开发。面积之大,投资之大,参与施工大型企业之多,工期之集中,前所未有。随之也带来了对长春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的管理问题,其中尤以技术经济管理问题突出,造成资源重复浪费,成本抬高,有些甚至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上的先天性不科学,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本文重点以有代表性的团山小区工地为例,对长春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技术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一、长春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技术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长春市近年来建筑工程开工面积之大,投资之大,参与施工大型企业之多,工期之集中,前所未有。随之也带来了对长春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的管理问题。

1.1长春市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现场状况

本文重点以团山小区工地为例进行现场描述。因为这个工地是长春建工集团施工建设的项目,很具有代表性。

案例:长春市团山某小区建设项目

开发单位:吉林省某某房地产开发公司

监理单位:长春市国某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长春市某建工集团、长春某某建筑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长春市某某土地储备收购中心

团山小区建筑面积: 27万平方米,属于较大规模的住宅小区,小区内建筑形式;以砖混结构居多,框架结构占一部分,总计建筑物72栋。总投资价值3亿多元,经济总量较大。

1.2长春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施工现场团山小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可以进行如下分解。

检查记录存在问题:

(1) 成本采购事先不编制招投标书,票据对应不符,采购的部分原材料,由于没有按照严格的经济采购程序,采购了厂家不合格的材料,有的退场了,有的已经使用,只好部分拆除,造成浪费。内业资料不规范,尤其是技术经济资料,项目部阶段性的、周期性的成本预测资料没有。只是按照图纸施工,拿过来就干,成本控制不严,很多剩余材料闲置在仓库中。

(2) 内业资料不规范,尤其是技术经济资料,项目部阶段性的、周期性的成本预测资料没有。只是按照图纸施工,拿过来就干,成本控制不严,很多剩余材料闲置在仓库中。

(3)人员管理不严格。采购员可以任意去市场采购,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有时也应急去随意购买原材料,尽管是为了应急,但反应出施工组织的不利,和经济成本控制的不严。

(4)现场的一些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标牌不全。现场门口“一图五牌”应齐全,即施工总平面图、工程概况牌、安全记录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记时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并应立在入口醒目位置。

(5)料具管理不规范。料具和构配件应码放整齐符合要求。不得在通道、楼梯、休息板、阳台上堆放材料和杂物。建筑物内外零散碎料和垃圾渣土可以适当设置临时堆放点,但须及时、定期外运。施工现场划区管理,责任区分片包干,个人岗位责任健全。施工材料和工具及时回收、维修保养、利用、归库,做到工完、料净、场清。

(6)施工现场不能设做仓库,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进入建筑物内的可燃材料,要根据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必要时应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建筑物内不准住人。

(7)一些日常经济管理台帐制度没有建立,或者只是摆设,造成资源浪费,比如材料收发台帐混乱,很容易造成材料的巨大浪费。这些现场管理问有的直接和经济管理问题相关,有的题貌似和技术经济不相关,但实际上,由于安全隐患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重大损失。

二、长春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技术经济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成因,即便是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本章将重点针对上述所提出的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2.1施工组织设计不利

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保证,没有施工组织设计,或者粗制滥造甚至是“假的”施工组织方案,实践证明是导致现场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有的会造成无法编制设备材料采购方案,或者无处可采购,有的材料设计不合理,却又不得不照图施工,造成技术经济上的不先进。而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严格按照原则编制出来的。

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然后也要充分考虑节约成本,企业经济效益高产出的原则。

(1)可行性

施工组织设计各项主要内容的措施、经济测算、成本计划、流水段的划分,流水节拍,各项交叉作业是否符合实际,合理可行,工程造价,经济成本是否达到最优。

(2)全面性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工程概况、施工组织系统与管理、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劳动计划、施工经济进度计划、采购计划、施工布置、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以及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保护措施,和与之配套的经济测算方案。

(3)针对性

承包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内容是否针对工程特点,,措施是否切实可行,限期工程的赶工措施是否可行,闹市区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和防止扰民措施是否得当,对待扰民,如何进行经济补偿。

(4)自主性

在满足合同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应尊重承包单位的自主技术决策和管理决策,和经济决策。

(5)先进性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杜绝采用落后、淘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新技术、新工艺是否在经济上也达到较优水准。

只有依照这些原则进行编制才会得出一个好的方案,相反,那些粗制滥造,甚至是胡乱生搬硬套的所谓通用“施工组织设计”,它们不是针对特定项目而量身定做,又怎么会起到预期的优良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呢。

2.2现场技术经济管理问题通病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管理问题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技术经济问题。由于面广量大,因此对工程质量危害较大,由于普遍存在所以不容易引起广泛重视。

要冶理这些通病,必须分析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这方面很多施工企业和工程技术经济人员做过分析,技术经济是相通的,大家的分析也大同小异,基本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来涵盖,设计院的先天设计不利、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施工所采用的工艺,、竣工后的使用维护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因素单独或相互交织引起技术经济不科学。下面举几个常见例子。

(1)在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方面

从材料角度,既要考虑材料的质量,也要考虑材料的成本。既要考虑新材料的应用,也要考虑新材料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方面的效果。新材料的出现使原有材料出现很大的可替代性,这种替代有时可以使工程造价大幅度下降。如今年来塑钢窗代替传统木质、铁艺门窗,虽然材料貌似较贵,但从技术上,和最后的大面积推广的效果上,以及带来的保温,保暖,美观的社会效率上都飞跃性进步,成本也得到很大节约,现在更美观的断桥铝又有替代效益产生。

(2)在先天设计方面

设计人员经验不足,盲目进行图纸套搬,重要部位缺少节点详图;使后期施工采购人员,无法明确采购标的,当然后期以次充好故意替换的采购除外,一个优良的先天性设计,已经就从工艺、技术、材料成本等各方面充分考虑了经济价值,较好的权衡了,质量、美观与效益协调关系,也较好的,科学的设计了经济成本,这里,我们管它叫技术经济成本。

(3)在施工过程方面

这方面问题是最多的,前面也提到了,在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部分项工程没有提前进行经济测算,施工内业资料中,经济预算,结算资料不齐全。材料采购中不按程序走,不进行招投标,以次充好,票据不对应。进场材料管理中,管理混乱,造成材料浪费严重。多提,提错材料现象时有发生。

(4)投入使用后,后期使用不当或没有合理维护造成经济损失。

一般来说,工程方面留有5%的维修基金,而现实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在事前就没有顾及售后维修这一块,甚至把维修金当成自己一方的沉没成本。这样的后果就是,施工质量不过硬,造成很多安全和质量隐患,如后期的屋面防水事前如果没有严格做好,会形成今天修,明天修,就是修不好的恶性循环,造成了较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效果,也对企业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3施工现场管理中各级人员“人”的因素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经济成本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与经济控制,影响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而这其中人的因素为首要方面。

从技术经济管理的角度,人的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技术员、安全员等管理人员,他们属于施工质量的管理者领导者,他们“技术经济含量”的高低、经济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综合素质的含量,对于技术经济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个层面,也就是各个作业班组、施工队伍,包括瓦工、木工、钢筋工、电工、塔吊操作司机、力工甚至于现在进入建筑队伍的大量农民工。这个层面虽不是管理层和指挥层,但由他们进行每道工序的实际操作,而且队伍庞大,人员众多,他们的主观意识,操作技术的娴熟程度都对质量的好坏,能否节约成本,避免浪费起着重大影响作用。

三、优化长春市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技术经济管理对策

3.1 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包括采购方案、成本计划与控制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建筑施工全局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主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等进行编制,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用较低投入来换取最合理的效果。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也不同,有时甚至差距很大,在开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齐商共讨,科学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出台后,在施工中要认真执行,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及时反馈,相关人员及时调整,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实际紧密结合,做到不用假的、空的、套搬的方案画饼充饥。

3.2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国家从推广项目经理负责制至今已经有一段时日,这是为了和建筑施工管理国际化接轨,近一二年又开始实行,项目经理与建造师对应挂钩,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取得建造师资格,这主要是为了是项目经理能够在技术方面、经济管理水平方面、自身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让更合格的人才到项目经理这个岗位上。但现在实际情况是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没有落实,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不具备条件的也无证上岗,这多是沿袭传统多年的管理习惯,有些人很有经验,却因年龄已大,无法考取资格证书,这虽无可厚非,但却滋生了很多所谓的挂靠虚假项目经理负责制现象,项目经理人证分离,只是在上级检查时到场装装样子,真正的管理却另有人在,这种现象在施工现场项目部中也很普遍。但是,由于这些人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差较大,对财务上控制不严,会形成浪费加大工程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因此只有认真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使经济效益和项目部相关人员以及项目经理牢牢挂钩,从而带动相关人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企业达到双赢的目的。

3.3.加强设计质量的管理,从设计角度控制节约成本,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建筑在图纸设计阶段,也就是在设计师的手中阶段也非常重要,工程设计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问题和成本浪费问题的基础。有很多技术经济问题都和设计有关,究其原因和建筑设计师的水平责任心、经验都有关。因此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必须按照规范进行设计

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可以使用和替代,但是不是所有的都能替代,如一层框架结构砌体的强度不能轻易替代,不能用陶粒砌块代替承重砌块。

(2)特殊部位节点详图不应省略

节点详图是保证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以及未来材料采购的关键,质量问题大都会在小地方出现。如窗框节点处理不好会出现渗漏、冷桥或裂缝;屋面细部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爬水、渗漏等,现在设计和个人经济挂钩,很多年轻设计师为了效率而将节点详图省略,让施工方自己查图集,这点尤不可取。

(3)把对构造材料技术经济方面的研究和设计作为重点

很多措施整改方案都在问题发生之后才出台,重要的是用这些方案在之前使用来预防。构造材料的技术经济措施措施是预防成本浪费的有力手段,设计人员和施工企业因紧密配合,将关键部位的构造设计,设计到位,一旦出现新材料新工艺及时反馈,共同研究先进的技术经济措施,在今后的类似施工中普及,杜绝工程成本浪费问题反复产生。

3.4 提高现场人员质量监管与经济成本控制并重的能力

从前面的案例以及近几年我市的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自我监督管理能力,直接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这两方面关系到整个施工现场技术经济管理水平和效果。项目经理的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经济成本掌控能力,项目部成员的整体素质事关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好坏。技术经济成本控制必须着眼于各个要素,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应从抓工程要素入手,通过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和经济成本达到目标要求,即达到合同质量要求,满足图纸设计和国家规范要求。

前面说过,施工现场中的人员划分为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项目中的劳动力,据各自的责任目标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每个个体的素质,最终提高整个项目组织的素质。

结论:

以上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中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谈了些对施工现场技术经济管理的看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几类主要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回归本文论点,本人以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并参考了相关学术文章,总结归纳出若干在施工现场行之有效的技术经济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希望能对优化我市的施工现场技术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建筑质量和控制建筑经济成本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丁士昭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冉斌 .目标与绩效管理[M].海天出版社,2002.

[3]齐骥,焦占栓.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J].中国建造师,2002. (4): 11-12.

[4]关 柯.关于我国建筑业治本的两点建议[J]. 建筑管理现代化, 1999(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