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采购方案

学校采购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校采购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采购方案范文第1篇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3)

摘 要:在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模式向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的新形势下,如何革新图书采购管理思路,创新图书采购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要求,本文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09-02

收稿日期:2015-02-09

作者简介:赖春花(1972-)女,江西宁都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管理。

一、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情势再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高校图书文献资源快速电子化和数字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科教网(CERNET)和校园网的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目前图书馆呈现出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利用共享化,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等诸多特点,真正成为了重要的知识信息中枢,即信息的集散地 、知识的加工地。当下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模式向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亦是必然趋势,这也就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在此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及供货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图书采购工作越来越困难,传统的图书采购方式已不能适应高校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应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革新图书采购管理思路,创新图书采购方式,才能随着时展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要求。使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作为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真正履行好其教育与情报的双重职能。

二、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管理的革新思路

面对新形势,高校图书采购管理应革新理念,厘清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提高采购质量。

1.根据学校定位,明确馆藏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俗话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图书采购工作同样应该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也就是说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设置与布局,科学合理的确定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目标与任务,这样才不至于使得图书采购工作盲目而失去方向。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平时一定要做好功课,要对本馆的藏书了如指掌,了解本馆藏书的总量、类别、科目,将馆藏图书按学科分类,统计好各学科的藏书比例,也就是说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家底,才能根据每年图书购置经费总额,结合本馆各学科类别的藏书比例,学校每年新招生的专业、人数等科学合理地分配图书购置经费,把有限的图书购置经费用在刀刃上,保障图书购置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能。

2.根据采购目标与任务,制定采购策略

当明确采购目标与任务后,接下来就要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当然在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前,还应该做到知己知彼,也就是说要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一是细分自己的图书采购品类:建立图书分类,确定所采购图书的标准。二是了解图书供应市场,建立图书供应商资料库:广泛收集可能的供应商,了解可能的供应商能力,建立供应商档案。只有做好了这两项基础性工作,接下来就可制定具体的采购策略:评估自身的购买、谈判实力;权衡不同的采购策略;选择可行的采购方案。选定采购方案以后,还要制定策略执行方案,论证并调整采购策略,制定与供应商交流的方案,制定谈判策略并进行多轮谈判,最终选定供应商。我想只有这样,通过制定一个严密而周详的采购策略,并认真付诸实施才能较好的实现图书采购目标,完成图书采购任务。

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图书采购品质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一定要把师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服务师生教学与科研为第一要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人员熟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发展情况,但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任何人的知识结构都是有限的,图书采购人员也不例外,任何一个图书采购人员也不可能熟悉所有专业及其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以及学科边缘交叉的特点。因此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师生对图书采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让全体师生参与图书采购工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师生直接参与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师生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了解,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同时在图书采购工作中还可以运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师生兴趣和教学科研方向进行分析,针对师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购结构科学的图书,并开展个性化服务,使师生真正享受到特色化、高附加值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对图书的满意程度,提高师生在信息获取中对图书馆的信赖,我想这应是图书采购工作始终应坚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正确处理好图书采购数量与品质的关系

高校教育评估总有对生均馆藏图书数量的指标要求,评估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是为了促进学校图书建设工作,让学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但图书采购经费总是有限的,这就在数量与经费之间总是产生矛盾。如何在不牺牲图书品质的前提下,用有限的经费完成相应的数量,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规划藏书结构,对“复本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特色建设”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管。否则就算图书数量增加但如果并未引起实际借阅次数提高,反而给图书编目、图书存放空间带来巨大压力,这样无质量保证的数量将贻患无穷。

5.要建立完善的图书采购管理制度与科学的采购评价机制

随着信息与知识的快速更新,高校图书馆藏必然也要不断更新,图书采购工作也就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应该是每年都必须有的经常性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图书采购管理制度与科学的采购评价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图书采购管理制度重点要体现对订单的到货情况、付款情况管理清楚完善。同时还体现在图书到货登记、剔旧登记、分类管理、馆藏分析、合同等资料的健全与存档等方面,做到账目清楚,账实相符。要注重盘库工作,包括对当年采购情况,年底应该有相应的总结与盘点报告,要对年度采购计划实施评价,既要兼顾数量又要兼顾质量;既要防止“暗折”腐败,还要防止以次充好。要统计图书到货情况、图书付款情况等。另外特别要注意对藏书结构的分析,对图书借阅率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在分析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采购计划,及时指导在招标中淘汰服务不到位、到书周期长与图书质量差的书商,这种客观评价机制的建立对规范书商的商业行为、对图书馆的藏品质量建设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方式的路径选择

1.书目采购

书目采购是高校图书采购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主要是指通过采选书目信息源,包括纸质征订书目、光盘征订书目和网上征订书目,目前主要有《全国新书目》《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和《上海新书目》等征订目录对图书的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辨析图书出版情况。然后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进行,避免重订、漏订,最后将选定的图书编制采购清单,发送给供货商,由供货商配货到馆的购书方式。但由于书目采购涉及到的出版社及文献品种不够齐全,不能全面反映各出版社的出版动态,且书目采购存在着采购周期长、信息反馈慢、市场变化大的弊端,有些图书如果用书目采购方式,图书到货上架流通早已时过境迁,失去其原有价值了。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的学术性图书和地方特色书目也相对缺乏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馆藏。因此,专业性、学术性强的图书以及重要工具书等,不适合书目采购。

2.现场采购

现场采购是改善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的重要途径。现场采购又称现采,它是指图书采购人员直接到图书供应商提供的图书批销中心、书店、书市等现场进行图书采购的方式。其最大的优点是采购人员可以通过阅览样书,对图书的种类和质量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可以消除采购过程中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差距,避免仅靠书目的广告性摘要信息征订图书的盲目性,求得最直观、最准确的图书信息,保证图书质量;另外,目前现场采购可通过便携式采集器的使用避免过去很难做到的重复采购。具体操作是在进行现场采购时运用采集器上面预先导入的原始数据,查询被采图书在自己馆藏中是否存在?存在多少?通过采集器的查新功能,可以直接扫描新书的条码,屏幕上显示的是新书的相关信息:书名、作者、价格、出版社、版次、印次。并提示是否要进行采购,采购人员只需要根据实际馆藏的需要,进行相应数量的选择即可,完全避免采购人员对已有图书进行重复采购的弊端。当然,现场采购也有明显的缺陷:由于现场采购往往都要花费较长时间,挑选的图书数量也是非常有限,影响采购效率。同时由于规模的限制,可供采购的图书品种不可能按照图书馆的要求提供齐全,过分依赖现场采购很容易会造成图书馆的缺藏,导致图书馆体系失衡、缺乏系统完整性。

3.网上采购

网上采购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采购的新模式。是指图书采购人员利用联机计算机下载、查阅、检索网上的书目文献信息,并根据采购需要在网上完成收集、整理、订购、支付的采购方式。其优点:一是扩大了图书采购的品种与范围。通过网上书店平台获取丰富书源信息的强大优势,能广泛搜集到全国各地出版社的出版信息,从而为图书采购人员提供较为全面的图书信息,同时通过网络系统提供的强大检索功能,避免了漏订、重订,保证了订购质量。二是大大缩短了图书采购周期,提高了采购效率。当然网上采购也有其致命的不足就是只能看到书名,看不到书的内容,在包装过度、夸大宣传的当下不能确保图书的品质。

4.直接采购

直接采购是高校图书采购方式的重要补充,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针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图书和一些特藏书,如标准、手册、年鉴之类的图书由图书采购人员根据本馆特定的需求直接向出版社采购图书的方式。这种采购方式的运用是由于任何一家中标图书供应商、图书出版社都不可能提供学校所需的所有图书,为保障馆藏资源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因此就有必要通过直接采购的方式为特定的图书向一些出版社直接购买所需图书。其优点是通过直接采购可避免出现图书漏购的现象,保障馆藏资源的完整性。缺点是需要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操作繁琐,联系、结算、运输、退货等事项的工作量增加。

显而易见,上述高校图书采购的几种主要方式都是各有利弊,各有短长,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只有综合利用,取长补短,才能为图书馆配置高质、高效的馆藏资源。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应始终铭记“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与宗旨,把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文献资源的信息需要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结合新时期的技术条件,努力加强图书采购工作的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图书采购方式,为学校图书馆采购到所需要的优质图书资料,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传授知识和教育的职能,为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晓辉,刘霖.现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

[2]温雅娟.对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招标采购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0(1).

[3]方丛蕙.学科馆员与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J].新世纪图书馆,2010(4).

[4]何淅淅.图书采购程序化: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一环[J].全国新书目,2007(4).

学校采购方案范文第2篇

市场热点发生转移

5年间,百亿工程带动投影机、PC、网络设备市场的迅速成长

政策导向性无疑是国内教育采购市场最鲜明的特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着“十五”、“十一五”计划的相继启动,“211工程”、全国性高教扩招、本科院校教育评估、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又名百亿工程)、职教发展计划等陆续出台的国家教育政策,为教育市场持续注入着强劲的活力,并强有力地主导着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样,2007年,随着政策侧重点的转移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热点也在发生剧烈的迁移。

高教市场需求放缓

在IT设备的采购浪潮中,由于科研及高等教育的教学需要,高校一直是教育采购市场上的领头羊。近10年来,“211工程”、“863”计划、普及多媒体教学、CNET校园网、图书馆网及建设项目等众多政策性投入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投入了充裕的资金。

同时,从上世纪90年代末各大高校启动全面扩招之后,学生的骤然增多和教学设施的不足使国内高校的教育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势。各大高校扩建新校区项目的上马此起彼伏,投入资金均在亿元以上。大部分高校借这一契机对原有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到2007年,大部分高校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或基本完成基础设施的采购和实施。

而2003~2004年开始启动的全国范围的本科院校教育评估活动曾为高校IT设备采购市场掀起一阵新的。鉴于扩招引起的部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2003年8月,教育部宣布,从当年开始,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我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由于实验室数量和质量成为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加大兴建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投入计划。以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为例,2003年前,院内6个教学实验室及院机房采用的均为奔腾机型,在短短两年间,全院计算机数量增加了一倍,原有计算机全部进行了更换,全院网络环境和设施也进行了再造。到2007年,第一轮评估活动已经进入尾声或步入实际评估阶段,各大高校为此添置的新设备已经基本到位。虽然5年一轮的评估活动仍将继续下去,但是预计在短时期内,已经完成改造的高校不会再有大动作。

近年来,虽然应用平台建设取代基础平台建设成为高校信息化的新热点,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高校设备更新也会诞生一部分采购量,但是,相比前几年的大规模采购,其投入和规模都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2007年9月,教育部部长周济首次承认中国高校整体负债2000多亿元,国内高校的整体财政状况不容乐观,教育部也已经明令禁止高校随意负债。因此,对大部分高校来说,除非有新的政策性投入,否则在短期内难以有余力启动大规模新设备采购,小规模新设备的采购资金主要来自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或科研项目。

普教市场增长平缓

相比高教市场,普教信息化相对较晚,政策性项目投入也相对单一,投入金额也相对较少,但是由于是在相对更短的时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力度更为可观,对市场产生的冲击也更加猛烈。其中以“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规模最为庞大。

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该工程计划用5到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网络连通。但是,与高教信息化过程中由中央政府直接拨款的投入模式不同,各地多采取地方政府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结合的方式完成,资金缺口较大。据推算,一个学校要完成宽带校园校校通工程任务,所需经费需要数十万元,这对一所中小学校来讲,几乎是天文数字。而且一次性工程建设投入后,每月必须承担的宽带月租费和使用损耗维护费,也使学校难以长期维系。因此,实际上,从2001年校校通工程正式启动到2003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之前,其对IT市场的拉动远不如高教市场来的大。

而作为“校校通工程”的延续,2003年,有百亿工程之称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则主要以中央部委直接投入的方式,解决了大部分的资金问题。按照国家的规划,用2003~2007年5年时间投资100亿元,为广大农村中小学配备电视机、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教室、光盘等教学设备。其中,计算机教室作为该工程的三大应用模式之一,强劲带动了包括投影机、PC及网络设备在内的IT产品市场的增长。由于该项目多由省级教委统一采购,因而从2005年起的两年间,千万元级别甚至上亿元级别的超级大单层出不穷,业界一时为之侧目。

而2007年已经是百亿工程收尾的最后一年,大批量的采购招标活动也已经接近尾声。在国家出台新的政策支援普教之前,2007年的普教将难再有新的亮点,市场也将进入平缓发展的阶段。2007年后,曾经一度将教育市场作为绝对重点的爱普生、NEC、夏普等各大投影机厂商,虽然仍然推出了几款教育机型,但其策略重点已经开始转向商务机市场。

职教市场崛起在即

近两年来,教育政策的投入重点从高教逐渐转移到职教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职教大规模的扩招和质量的提高,必然伴随一系列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添置和采购。

在资金方面,国家也将陆续投入专项财政资金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2007年年中,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央将投入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2007年,随着地方各级政府落实“十一五”规划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具体内容,地方政府在职校方面的资金投入已经开始明显向职业教育倾斜。根据北京市教委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落实30亿元职教专项资金的投入,建一流示范性实训基地。

2007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中明文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职业教育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应当不低于30%。”

据海南省教育厅传来的消息,截至2007年9月,今年全省对职业教育投入累计4.6亿多元。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职业教育采购如雨后春笋成为国内教育采购市场新的风景,首轮采购风潮主要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采购项目为主。从采购量来看,目前,职业教育采购规模仍比较小,规模尚未有质的突破。但是,无论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还是投入力度,职业教育采购市场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情,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后几年引领教育信息化市场增长的领头羊。

采购用户日渐成熟

国内教育系统招标采购日益制度化和透明化

“校园网刚开始建设的时候,我们都是‘菜鸟’,技术上基本听厂商忽悠,价格上承包商说了算,采购流程简单也不规范,漏洞很多。但是现在,我们成熟起来了,采购主导权也逐渐笼到我们手里来了。”一位高校设备管理处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多次听到教育用户这样的话语。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教育行业用户在采购方式、采购流程、采购经验、博弈能力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整个国内教育系统从上到下采购行为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过程走向集中、透明

自200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颁布实施之后不久,8月,教育部据此也出台了《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以此为分水岭,国内教育系统的采购开始从分散、无序的采购方式逐步走上集中化、制度化、透明化的道路。相比普教和职教,高校显然走在了前列。

一位高校设备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教育采购制度化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采购流程制度化之后,采购手续相比以前反而变得简便,采购程序合法,采购价格有合理的依据;其次,搭载上政府采购这一平台之后,公开招投标时,中标协议供货的产品越来越全,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类需求;第三,采购方式也更加灵活多变,除协议供货、定点供货以外,还可以采取电子采购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采购;第四,能够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的企业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除了招标环节的制度化之外,很多地区还都建立了供应商信誉评定体系,完善项目用户回访制度等措施,以保证教育采购工程和采购物品的质量。

采购行为走向成熟

教育市场曾经是价格战的多发地,即使在今天,价格仍然是很多采购招标考虑的第一因素。

但是,“唯价格论”也曾招致苦果。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远教一次投影机招标中,一家知名厂商成功中标,却因为货源不足,导致供货日期一拖再拖,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引起发标单位极大不满,品牌信誉遭到极大损害。

“设施采购时,应该注意选主流设备,厂家的服务非常重要。我们以前曾经考虑到价格因素,选择过非主流技术,厂商规模也比较小,结果这项技术的应用很快就过期了,由此失去了后期的服务,设备变成了无法升级的废品。”一位普通高校的设备管理老师这样告诉记者。

10多年的发展,无数教育采购项目已经让采购方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对品牌的整体能力考察的重要性,服务、信誉、实施能力这些因素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例如,在关于石家庄市教育系统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产品推荐通知中提到,新一轮的采购招标将对参评的多媒体产品样机和计算机的效果和功能进行测评,并对部分生产厂家进行考察,以厂家的信誉质量、性能及售后服务等作为主要测评项目。

此外,经过多年招标活动的积累,对于厂商可能人为设置的一些陷阱,校方具备了相当的防范能力。“举个例子,有些厂家会误导校方对技术指标进行限制,从而在无形中屏蔽竞争对手参与竞标,误导采购方的选择方向。但是,在我们对产品情况非常了解的情况下,就可以看穿这些陷阱,广泛选择对学校最有力的采购方案。”一位高校的资深采购人员自豪地表示。

厂商咬紧牙关

尽管教育行业利润微薄,但仍是厂商难以舍弃的大蛋糕

教育行业利润日趋微薄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纵观2004年以来的教育市场,各类IT厂商在超级大单上不惜血本的争夺让本来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据统计,很多省份,教育行业的利润已经不到1%。然而,厂商或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或是考虑到在地区教育行业中的示范性意义,对教育这块大蛋糕仍然不肯轻易放手,但是如何吃法却是各有千秋。

市场策略发生转向

本来在IT行业中名不见经传的投影机行业是通过教育采购得到快速发展的典型,从2002之后获得高速增长。

据有关数据显示,教育市场在投影机总体市场份额中所占比例超过50%。

但是,由于教育行业的利润日渐微薄,步入2007年,投影机巨头们的战略重点不得不开始转向挖掘新的市场。从夏普、NEC、EIKI、松下、东芝上半年的市场推广力度不难发现,他们除了仍然希望巩固在教育市场的地位之外,纷纷转向商用和家用投影机市场,试图寻找新的利润点。

但是实际上,相比教育市场的总体增量,这两个市场,尤其是家用市场需求并未产生太大的增长。

对投影机厂商们来说,这种转向背后确实有不少无奈。

PC厂商的情况似乎也不容乐观。

方正总裁祁东风在方正一次中标教育大单后仍然语气沉重,认为教育市场价格过低,长此以往,会引发恶性竞争。这一观点曾一度在业界广为流传。

二线厂商不惜血本

相比一线厂商,二线厂商在教育市场上的表现似乎更为活跃。在今年6月份公布的百亿工程最后一站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采购和服务项目招投标中,浪潮、海尔、长城3家厂商成功中标,占这次招标项目70%的计算机设备采购资金。按照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的说法,“作为我国的教育大省,山东农远教育工程金额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在历次百亿工程中均可排在前列”,此次的采购金额至少在千万元级别。按照单子越大、利润越低的惯例,各家中标厂商的利润不容乐观。

但是,利润似乎并没有成为这些厂商猛攻教育市场的牵绊。相反,他们意图通过教育市场扩大份额的意愿相当明显。

此外,在教育行业一直无所作为的惠普,也突然在今年年中发力教育市场,推出了两款教育机,一时吸引了不少眼球。

攻关策略各有千秋

虽然部分厂商对于教育市场仍然雄心万丈,但是,用户价格敏感性高、利润低、回款周期长仍然是厂商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浪潮电脑推出全新策略“方舟工程”,建立起全新融资模式以解决教育行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通过资金、产品、方案、培训和服务一体的整体推进方式来撬动教育行业市场。

虽然惠普PC在教育市场的份额只有1%,但是,惠普PSG商用台式机业务部总经理周信宏表示,惠普将把瘦客户机作为进攻教育市场的利剑,瘦客户机在中小学校园网络、高校图书馆等环境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记者问到如何在进攻教育市场的同时保证合理的利润时,他表示,惠普将采用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通过更具增值内容的方案解决这一问题。

在备受期待的职业教育方面,很多厂商也早早开始跑马圈地。在全国中职学校计算机技能大赛――清华同方杯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上,同方不但为该项赛事提供了比赛样机和众多奖品,更为江苏、浙江、湖北、贵州、新疆、辽宁等地的分站赛提供了比赛用机和产品技术支持。

渠道爱恨难分

“高教还好,职教、普教尤其是远教单子,实在是让人头痛。”甘肃省兰州市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冲杀在教育信息化采购市场第一线的排头兵,渠道商们对于教育行业的态度从蜂拥而至到爱恨难分,从为抢夺订单打破头,到投标之前瞻前顾后,对大多数渠道商来说,与买方博弈难度的增加、资金压力的不堪重负、实施及服务的复杂和困难让他们在啃这块“鸡肋”之前的顾虑越来越多。

博弈能力逐步削弱

“以前我们都是找学校谈,找学院谈,甚至是找有需求的老师直接谈,但是现在采购权越来越集中,有直接采购资格的学校越来越少。单子倒是大了,抢的人也多了,我们的议价能力也弱了很多。”河南郑州连翔科技副总赵新华的话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

近年来,教育采购制度的逐步完善,《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教育部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分为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部属各单位分散采购3种。

除部分因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而提出特殊要求的采购活动外,大部分教育行业的采购活动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集中。

这样的集中采购显然给采购方增添了更大的议价砝码,相应的,渠道们的议价能力也逐步降低。

赵新华介绍说,公司参加的某市教委组织的一次PC和笔记本电脑的竞标活动中,在渠道们已经咬牙跑出最低方案的情况下,价格仍然生生被砍掉13%。虽然是在电话那头,记者仍然能够感受到赵新华那种揪心的痛。

可是,在利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校方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此当地一些规模较小的渠道已经基本退出了教育采购市场的争夺。

资金压力不堪重负

赵新华说,采购项目集中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原本严重的资金压力继续增大。

“学校回款慢、周期长。例如2005年比较大的一个单子,利润本来就低的不堪回首,到现在回款不到60%,这两年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很难看。”他说。

“遇到一些资金额较大的单子的时候,为了啃下来,也有些同行向银行贷款。本来算好了收益率,但是因为应收账款迟迟不到位,不仅利润大打折扣,还影响了公司其他的业务开展。”赵新华说,这几年下来,很多同行接教育的单子都已经不如前些年那么热衷。

按照惯例,厂商和在融资上不会给渠道们直接的支持,最多在账期或返点上进行照顾。另外,今年,国家连续5次加息,让他们在考虑为教育单子融资的时候更加小心。

资质越来越重要

如果看看近一年来公布的教育行业竞标结果,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育用户在采购招标中对渠道的资质要求越来越高。

在今年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IBM服务器采购项目中,虽然北京乾坤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报出了最低价,但是仍然没有中标。

在采购方说明栏中,赫然写着这样的理由:我们认为排名在先的北京乾坤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没有提供有效的资质证明,不符合我们招标要求中所要求的条件,所以我们选择排名第二的北京京达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同样,在今年某高校的采购项目中,投标价格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公司也分别因为不是某大品牌厂商的协议供货商或协议供应商资格已经过期。而没有获得采购方的青睐。在今年公布的高校采购结果中,这样因为资质不够,即便抛出了跳水价格也没有拿下标单的渠道商不在少数。

学校采购方案范文第3篇

所谓数字化实验技术,一般是指运用计算机、传感器、软件、网络等数字化产品来辅助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和计算精度的现代化实验技术。在数字化实验技术中最常运用的数字化产品是“数字化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精确测量和计算的辅助实验工具,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的科学计算软件组成,它的功用主要体现于方便对实验中的数据快捷地进行采集记录和计算分析,从而大大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建设数字化实验室(如图1所示)是理科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新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保障;保证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适应新的考评方式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都有给定选题的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因此,有意识的研制和装备探究性实验仪器,供学生进行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对于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过程,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都具有重要意义。图2为数字化实验室系统连接图。

二、中学数字化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由于在新课程标准中,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加之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都有给定选题的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近年来各地新建数字化实验室可谓是风起云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数字化实验室投资大、进入市场时间短、标准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方案不科学、设备闲置、资源浪费等现象时有出现。主要表现有以下3个方面。

1.由于一些学校对数字化实验技术认知不足,缺乏调研

设计方案起草大多数是由厂商提供。而实际上由于学校并未支出一定设计费用,厂家与学校沟通(特别是实地勘察)不够充分,极易导致设计方案的先天性不足。

2.由于目前国内数字化实验室建设、设计标准不统一,不少厂商均拥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传感仪器(设备),产品不具有互换性

从市场竞争角度讲,不利于公平竞争。可以说,谁获得了数字化实验室方案设计的起草权,谁就先入为主,如果不对此方案进行评估、综合,直接交由政府采购中心批准(一般情况下均获准通过)招投标作为技术方案的话,极易让投标人“钻空子”,对招标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3.数字化实验室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目前,国内尚无专业的负责数字化实验室施工、安装的监理公司,数字化实验室施工过程的监理重任就靠学校自己控制,这就会出现众多漏洞。诸如学校专业人员匮乏,原材料或仪器进场缺少必要的检验程序,安装过程中无专职人员参与监控协调等。

三、中学数字化实验室建设特点

1.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既是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数字化实验技术中最常运用的数字化产品是“数字化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精确测量和计算的辅助实验工具,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的科学计算软件组成,它的功用主要体现于方便快捷得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和计算分析,从而大大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

2.与传统实验相比,特点明显

数字化实验室实验设置时间大大减少,实验课的效率提高,实验耗材减少,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尝试;先进的传感器,可满足各种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尤其是那些瞬间变化的量(如小车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真实再现传统实验仪器无法实现的实验;运用数字化实验技术,以传感器为测量工具,计算机读取数据,精确度很高(一般可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以上),且避免了肉眼观察的误差。而且数字化实验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气氧含量,溶氧含量,CO2含量,色度、浊度、磁场强度、光照强度等物理化学量的测量问题。在数据分析时,数字化实验技术运用专门的计算软件,可以方便地添加各种公式计算数据,还能快速创建图表描绘曲线并进行拟合、积分、切线等操作,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和精度。同时具备强大的误差分析功能,符合大学基础实验教学的需要。

3.中学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应建立在普通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建设基础之上

即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必须是已经有普通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存在,抑或在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之前首先建设普通理、化、生实验室,或者打包招标,但普通基础实验室须先行施工。

四、中学数字化实验室规范建设

1.数字化实验室技术方案设计,图3为数字化实验室基本配置表

(1)根据自身的招生规模确定拟建的数字化实验室的总数量。

(2)根据实验楼教室功能设计、总体分部以及教学需要确定数字化实验室的楼层分布。

(3)根据文、理科班级结构确定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的分配比例。

(4)根据实验楼各教室面积确定数字化实验室实验小组分配(即每几个人为一组)。

(5)在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方案出台前,学校应进行充分的技术与市场调研,走访相关生产制造厂家。建议最好走访一下具有大学背景的数字化实验室制造商,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合作建立数字化科学实验基地,使其在新一轮的课改中保持学校的先进教学优势;同时高校也将获得宝贵的一线教育经验充实扩展自身研发方向,从而实现双赢。同时,考察相关厂家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设备产品是否通过质量监督检验检验。配套系统软件产品是否适合国内教学习惯,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够支持拓展型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产品能否较好地兼容现有实验室器材,是否具有较好的售后服务承诺、培训服务等。

(6)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集先进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于一体的技术方案。 图4为数字化实验室设计案例。

2.招标采购方案设计与制定

在上述基础上,学校应会同招标采购主管理部门,依法制定公正合理的招标采购方案。招标文件应于相关媒体公示并明确招标文件的获取途径,招标采购人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合格投标人要求、报名地点、报名与投标的截止日期、招标形式、评标办法、投标文件格式、合同格式与主要条款等。

3.施工过程控制

为保证工程质量,学校应委派专人负责数字化实验室设备施工、安装全过程监督、协调、管理。其中包括普通基础实验室地下管、线铺设,地面工程实施,实验室电器线路、桌凳的安装与调试,元器件进场检验,直至最终设备验收等各个环节。

学校采购方案范文第4篇

一、当前高校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宣传力度不足,供应商选择少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设备的采购招标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化阶段,在招标的过程中,由于宣传力度不足,来参加竞标的商家相对较少,这样就使得学校在设备的购买方面处于别动地位,没有更多的选择与比较的机会,从而使得购置的设备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服务上都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更有甚者,在学校的招标会上竟然都没有商家来竞标,使得学校不得不推迟或者取消招标,这样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更使得学校的科研、教学因为设备的缺乏而无法正常的进行,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运行秩序。

(2)高校采购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高校物资采购是一项面向市场、涉及范围广、专业化水平要求高的工作,因此对采购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大部分学校其采购人员都来自后勤和其他管理岗位,他们的学历不高,与采购相关的业务培训有很少,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我国高校设备采购的质量。比如在采购的过程中,采购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制定了不合理的采购方案,出具了不规范的标书;在设备的验收阶段,由于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而验收了不合规格的设备等等。

(3)数据处理功能低

目前管理人员大多使用传统的Excel工具来进行数据的录入、汇总及统计,但是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多,Excel工具表现出关联性差,不易于查询、更新、维护等缺陷,使数据的统计、共享、对比、检索、输出等有一定困难,使计划制订、领导决策等具有一定难度。信息化采购覆盖范围窄,没有实现所有类型设备的信息化采购。

二、改善高校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策略

1.加强采购队伍建设

要做好高校设备采购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技术强的队伍。设备采购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属于教学辅助部门,为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技术保障的技术人员,除了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机械、光电、材料等学科,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功能用途外,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更需要在廉洁自律等方面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购队伍素质。培训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廉洁自律,警钟长鸣,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专业知识学习,掌握最新设备动向,性能、参数、指标;定期学习采购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锻炼个人的商务能力,培养沟通和谈判能力。如果学校想要在设备采购管理工作中作出出色的成绩,必须在岗位中配置具有多类专业技能的“全才”。

2.加强采购立项管理

在采购大型设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开展设备采购立项审核工作,这是设备采购的基础。各个院系要加强联系,通过讨论商榷,制定统一的采购计划。在制定大型设备采购计划时,可以跨年度、跨院系分类立项,从而提高采购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形成整体规模,力争批量采购在采购过程中,学校采购部门可以不受院系的限制,通过整合,力争做到批量采购。例如,对于通用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学校采购部门可以把购置设备计划中包含的通用设备分类打包合并成1一2个项目,进行统一批量购买,这样会节省一定的资金和效率,也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构建高校采购流程管理系统,用流程改善的视角去审视高校采购的一些问题

比如针对某些关键流程对症下药,可以迅速见效。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将一个企业的很多不同部门所使用的信息统一在一个整体的计算机系统当中,这使得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不再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来管理信息,而是依赖于同一个数据库来管理信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员工获得相同的信息的结果就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改进速度和效率;而协作产品商务(cou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CPC)是一种以产品或服务为中心,以企业间协作为手段,以Internet为基础平台的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它通过CPC平台将企业内的应用与数据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统一的界面提供给授权的企业内外用户透明访问。

4.加强监督管理

学校采购方案范文第5篇

一、第一批古籍上报工作顺利完成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重庆市古籍普查培训,邀请市古籍保护中心专家亲临现场指导,今年一至三月共完成古籍录入49件,上报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古籍共30件。其中可望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1件,市级保护名录的6件。

二、少儿爱心图书接力活动受到表彰

我区的少儿爱心图书接力活动截止到目前,已向服务学校送书二批,共1200册,借阅图书6000多人次,借阅8000多册次,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这批爱心图书到来极大地弥补了学校图书室藏书不足的困难,满足了山区学生想看书、看好书的愿望,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在本月召开的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工作会上,我馆被市文广局表彰为先进集体。

三、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全面启动

四、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在闭馆期间,我馆在抓新馆筹备的时间,不放松图书馆的其它工作,各种培训有序开展。我馆视觉艺术高端研讨班于3月初正式开课。研讨班由我馆负责人主讲,现有学员20人,开课时间为每周二晚,历时50天,计划20个学时,完成影像美学、色彩学等课程的培训和研讨,并致力于在研讨班课程期间创作一批优秀的书、影、画作品,为我区今年的“文化周”、“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作准备。本季度已经集中培训了6个学时。

由我馆负责人主讲的文化讲座《古镇的人文观察》,也接到镇的邀请,将以多媒体的形式,全面、生动地为干部、职工和居民深入讲解的历史和文化。

五、搬迁筹备有序推进

1、我馆拟定了《开馆筹备工作方案》、《开馆庆典工作方案》、《图书馆设施设备配置方案》、《图书馆工作人员招聘方案》等多项文件,并上报有关领导及部门。我们在第一季度出刊了信息简报6期,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对新馆建设进行每周一次现场检查,目前土建工程和内装工程都已经通过了竣工验收。

2、为了更好的做好新馆建设和管理工作,由文广局副局长、财政局副局长带队,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资金计划科科长、政府采购中心中任和我馆负责人、等组成的考察组一行十人到我市、等区图书馆考察。考察工作历时五天,通过考察、学习,考察组成员们普遍认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

3、为了贯彻落实区文广新局关于图书馆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我馆召开了新馆开馆筹备工作动员会。会议对新馆建设情况、功能分布计划、部室设置、新编制条件下的岗位计划、图书馆工作方向、品牌服务、阶段性工作目标、近期工作安排等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落实。

4、不断细化、优化了新馆办公家俱、自动化设备等采购方案,对馆内固定资产进行初步清查,避免重复采购。方案历经6稿,采购总额从原来的近500万元调整到了350万元。目前已经送财政局审核,将于近期进入政府采购程序。

六、工作方向更加明确

学校采购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 仪器设备 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它是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机制,高校作为教育事业单位,纳入政府采购是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通过政府采购,高校可以科学、合理,高效地用好财政性资金,避免自行采购带来的盲目性、多头性、重复性,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益。

采购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多方利益的实现,也是多方利益的角逐。随着教育体制的转变和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因此研究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参与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对于优化招标程序、深化采购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政府采购的程序

1 提出申购计划――学校使用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仪器设备添置计划,填写仪器设备采购专项申请表。

2 校内审批――学校采购部门审核,对大型仪器设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报主管校领导审批。

3 报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审批――将校内各部门采购计划分类,汇总,编制详细的仪器设备购置清单,填写“政府采购物品登记表”报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对采购项目,采购方式等进行审批。

采购方式分为:

(1)公开招标采购:政府采购中程序最严格的一种采购方式,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2)邀请招标采购:采购人应当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3家以上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

(3)竞争性谈判采购;由采购主体邀请3家以上的少数供应商进行面对面的谈判,一般适用于不可预见的、无法以招标方式得到的急需采购。

(4)单一来源采购: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或者供应商拥有专有权且无其他合适的替代者或者采购主体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只有从特定供应商处购买才能促进相关采购目标实现的。二是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三是必须保证与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或者服务配套需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

(5)询价采购;采购主体对一定数量以上的供应商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适用于标准价格且价格弹性不大的现货。

(6)网上竞采购:又称电子采购,是指采购中心将用户单位的采购信息在网上,供应商看到采购信息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价,供应商可以在报价截止前多次报价,系统自动确认供应商的最后一次报价为最终报价。

(7)协议供货采购:是指采购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或经财政部门批准的采购方式,统一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项目的中标供应商及中标产品的价格和服务条件,由用户单位在供货有效期内自主选择中标供应商及中标产品的一种采购形式。

4 招标――招标工作由市政府采购中心完成,招标过程包括招标文件、开标、评标,定标,中标信息,文件归档等。

招标文件的制订对采购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包含产品清单、质量要求、技术要求、功能要求,供货时间地点、安装调试要求、售后服务要求等,需要在规定品牌型号和引入充分竞争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花少钱办好事的效果。

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的评标方法分为最低价评标法、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

公开招标的开标过程由公证机关公证,评标工作由专家组完成,专家组成员一般是校内专家1人,其他从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5 签订合同――由学校采购部门与中标商签订购销合同,规定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评标时投标商作出的书面承诺均作为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合同须经市政府采购中心见证后生效。

6 执行合同――供应商供货,校内使用部门配合安装、调试,校内采购部门监督合同的执行。

7 验收入库――验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验收,清点货物数量、检查质量;二是整体功能验收,检验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验收合格后,由校内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登记手续。

8 报销――财务处办理付款手续。

9 整理归档――政府采购的所有文件整理归档。

10 监督售后服务――验收合格1年后,无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通知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退还履约保证金,并付清尾款。校内采购部门和使用部门一起继续监督售后服务情况,并作为考核供应商信誉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以后的政府采购评标提供依据。

二、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政府采购的优点

1 实施集中采购、体现规模效益

高校所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通过政府采购,让供应商公平竞争,货比三家,使有限的教育经费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高效优质的服务。采购的商品越多,采购成本就会越低,资金就会节约,对供应商来说,采购得越多,制造或流通成本就会降低,利润就会升高,买卖双方能够达到最佳平衡点,同时,集中采购可以按轻重缓急,有多有少加以区别对待,既避免重复采购,又杜绝了闲置浪费。

2 规范采购行为、促进廉政建设

政府采购被称为“阳光下的交易”,政府采购法律被称为“阳光法案”,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在采购过程中,不仅程序严格规范,而且广泛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司法、审计等部门以及供应商、新闻媒体的监督,提高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消除了“暗箱操作”,避免了分散采购中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说了算、难以实行有效监督的情况发生,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了采购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树立政府部门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3 支持国有品牌、发展民族工业

《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在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除了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不能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产品、工程和服务外,都尽量采购本国产品,既支持了国有品牌,也维护了国家利益,受到国内广大产业阶层的欢迎。

4 强化财务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政府采购涉及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从预算的编制到采购的实施再到验收付款,各个

环节都在财务部门的监控约束之下,杜绝了政府采购资金脱离财务监督和控制的现象,有利于消除资金的安全隐患、加强财务的统一管理。

三、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政府采购的不足

1 思想认识有待澄清

政府采购已实践多年,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政府采购存在错误的理解。有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政府垄断,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有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计划供给,用户单位已良失采购主体地位,有些既得利益部门产生抵触情绪,故意设置采购门坎,有些采购机构担心推进政府采购会把矛盾集中到自身,不但增加工作量,还容易恶化与用户以及商家的关系。

2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高等学校作为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品种多,金额大,采购技术含量高。一些高校的采购相关部门往往忙于日常事务,忽视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

(1)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到位,部分教职工不了解政府采购制度和政府采购程序,有时会发生个别教职工自行采购的违纪行为,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严格执行。

(2)分工不明,权贵不清。如制订采购计划之前的市场调研是由使用部门负责,还是采购部门负责,再如采购项目的初审是由采购部门进行还是由管理部门进行。分工不明导致有权人人管、有责人人让,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3)预算编制混乱,采购随意性大。由于缺乏完善制度的制度体系,各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就难以保证准确和完整。

3 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政府采购须根据不同的采购对象和规模选择采购方式,编制项目文件,这个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难以满足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专业调整加快的迫切需求。有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复杂,供货渠道相对单一,只能采用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为了实现政府采购的程序公正,只好采用公开招标或者询价采购的方式,使得采购废标,或者生产商控制货源,虚报价格,损害申购单位利益。

4 服务意识有待增强

高校纳入政府采购,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加之与申购单位缺乏沟通,采购过程中往往忽视用户的实际要求,导致购得的仪器设备性能指标与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四、搞好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政府采购的对策

1 加强学习、扩大宣传

采购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政府采购法》以及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方针、政策,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程序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在做好学习工作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活动,从多方面宣传高校政府采购的政策和方法,使更多的供应商主动参与高校的政府采购市场竞争,使政府采购制度尽快走上轨道。

2 健全机制、强化监督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是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础,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应根据国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整体目标和原则,结合高校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符合高等教育规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校政府采购管理模式。各高校应成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制定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采购程序和办法,以明确采购任务,范围、程序及操作规程。应分别设立采购主管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来管理、执行和监督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以形成高校内部各个行为主体之间责权明晰、相互制衡的制度约束机制。

3 加强沟通、简化程序

不断改进和创新采购手段和方式,简化、优化采购环节,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同时保持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采购工作的指导、监督,处理好集中采购与各高校分散采购的关系,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对采购数量大、通用性强、技术指标简单、时间要求不高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由政府采购完成,充分发挥政府批量采购的优势。对教学科研急需目价值较高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可委托学校按法定程序自行组织公开招标,以便节省时间,对数量较小,技术含量高,来源单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可由学校到其他兄弟院校考察调研后谈判采购,以减少中间环节,节约采购费用,这样才能解决好政府采购周期长与高校产品需求时间紧的矛盾,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政府采购部门应发展完善协议供货制度,大力开展电子化采购。建设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提供服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和透明度。

学校采购方案范文第7篇

一、国家有关招标评委的基本规定

《招标投标法》规定,评标由招标人依法临时组建评标委员会负责;组建的评标委员会中,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或者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国家七部委《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规定评标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满八年并且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二是熟悉有关招投标的法律、法规,并且具有与招投标项目相关实践经验;三是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的履行职责。发改委《评审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也对评审专家的资质、奖惩、责任与义务、管理与使用做出相对明确和具体的规定,这些都为高校评标专家队伍建设、管理和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高校招标评审队伍存在的问题

1、评审队伍规模偏小,专家数量不足

高校评审队伍由评标专家、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资产处、财务处等)和业务主管部门人员(后勤处、基建处、设备处、图书馆、教务处等)及使用单位人员组成,一般局限于学校内部。受高校规模、专业限制,学校可供选择的人才总量有限,能够胜任评审工作的人数偏少。此外,组成评审队伍的人员大都是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本职工作繁忙,加之评委的抽取确定和通知不能太过提前,评审人员不能统筹安排本职工作和评标工作,致使实际参与评标工作的人数经常不足。

2、高校评审专家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学校相对封闭,评审专家虽然资格达到要求,实际业务能力高低不一;部分专家、教授对理论知识精通,技术精湛,但缺乏实践经验;对招标投标法律法规、招标办法评标方式、评审内容和评分规则不了解、不熟悉;对项目技术不够精通,不能把好技术关,只能简单对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对新产品、新技术掌握不够,市场信息不了解;对价格虚高、围标现象不能发现和制止。此外,业务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代表对技术一无所知,一味追求低价格。

3、权利过大,责任不明确

评委基本是无责评标,评标行为被认为是个人行为,即使出现废标或评标结果被质疑,评委也无需承担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专家行使独立评审权,招标管理部门对评审结果和评标工作难以评价,对专家评标的公正和合理性无法衡量,对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取证都很困难。违规处罚威慑力不够,造成专家对明显倾向性评审后果不怕承担责任,主观判断和酌情打分项目过多,评标专家自由裁量权普遍过大,经常出现不同专家对同一投标人评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三、加强高校招标评审队伍建设、管理和使用的对策

高校要做好招标评标工作,必须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高校招标工作实际和学校人才现状,加强评审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有利于独立、公正、公平的履行职责评审队伍,并对其加强管理和监督。

1、加强高校招标采购评审专家库建设

建立一个既满足评审时对专家数量要求,又能保证评审质量的评审队伍是高校招标采购的基础工作。为扩大专家库数量,高校应向有兴趣参加学校评标工作的教职工敞开大门,最大限度地把有能力从事评审工作的教职工纳入到专家库,并适当降低录取条件,例如对年轻博士,降低对其工作年限、职称要求;对有能力的技术人员,降低对其学历和职称要求。

此外,还可以与兄弟院校建立评标公用专家库,避免独立建立高校专家库的困难,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减少投资额度大、技术复杂、工艺复杂的大型项目校内招标的非专业评标、用户独自评标的现象。

同时,高校评标可以使用政府采购专家。实际上,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高校采购本身属于政府采购的分散采购形式,使用政府采购专家既符合国家法律要求,又能解决高校评标专家不足的问题。

2、规范评审专家的抽取程序

抽取和确定评委的过程存在从抽取到确定、通知到评标时间难以掌握的问题。如果时间过长,“专家”情况会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投标单位手中,利益相关方会通过各种途径对评标专家施加影响,给评委和评标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如果时间过短,容易造成专家因时间关系无法评标。因此,抽取和通知应在纪委的监督下,采取按3:1比例抽取,逐个通知,直到选定为止。同时应规定,参与采购项目论证、制定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的专家,不能作为专家参加评标;专家不能参加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项目评审;一年内连续三次参加评标活动的专家不能再次参与评标。

3、加大对评审现场的监督力度

评委在评审过程中,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客观公正地对招标文件进行独立评审,对其他评委的不同意见或倾向性处理要坚持己见,不受干扰和影响。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招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评标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在技术手段上加以保障,如隔音处理、手机信号屏蔽、专家之间分离、专家和供应商分离、专家与外界分离、专家与采购人分离。采取屏蔽投标单位名称,现场评委独立评标,防止串通评标单位和评标过程外泄。对个别专家的意见与大多数专家意见有显著不同或明显有失公允,监督人员可以提出质疑,专家要予以明确答复,尽量将个别评委的倾向性影响降到最低。

4、扩展评标专家在项目论证和验收过程中的作用

发挥专家在项目论证和技术方案制定中的作用。准确描述项目需求和相关技术指标,对采购项目的全过程起着统领性指导作

用。采购部门对项目市场不熟悉,专家可以与采购部门组成项目小组,利用自身优势为其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参数和采购方案。如果发现招标文件存在技术缺陷,专家可以及时提出优化建议,提高方案技术的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效益。

采购项目评审结束后,进入项目履约和验收阶段,这是保证项目完整性的最后一环。通过验收可以监督供应商是否按实际要求提供商品和服务,防止其偷梁换柱,可以保障项目验收质量。

学校采购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教育装备;项目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28-02

说到装备的管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物的管理,即装备管理制度、账目建设、器材陈列、设备维护、资料档案等的常规管理。但笔者认为,在教育装备建设前期,以项目为单位,介入项目建设的预算、技术参数制定、质量把关等环节很有必要,即加强项目建设的管理。因为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装备效益的发挥。本文就如何做好教育装备项目建设的管理,谈几点思考与做法。

1 做好需求预算的管理

从学校层面来讲,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平时并不考虑装备项目建设,因此预算时教师很少真正参与进来或参与程度很低,只能由某个部门或少数分管人员根据自己的设想、或与周边学校比较,针对自己的缺项进行预算,跟风意识、攀比意识比较明显、随意性较大;再者又由于在预算时由于没有与教师充分沟通,或未考虑学校的一些制约因素如场地、师资、配套装备等,实用性不高,造成在后期实施时变化比较大,有的根本不能正常实施。因此,我中心在学校上报预算计划时,都要举行集体审核论证会,分门别类邀请专家、上级主管部门、专管员组成项目审核委员会。详细听取各学校领导及方案制订人的项目预算计划的内容陈述、建设需求与建设目的、场地情况、师资情况、教学计划、实验计划等,专家组成员对各校项目进行认真审核,结合教育教学需要及学校发展方向,给出综合性评审意见。

根据评审意见,对基础类、必备类项目给予支持,并建议未建设的学校一起建设;对实验类项目,根据评审意见,挑选有实力的学校先行进行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推广;对学校无法正常实施的项目或无师资力量可以正常使用的暂缓或取消;对纯粹玩概念、摆花架子,根本无实质意义的项目坚决取消;部分项目存在虚报或投资过度等不合理因素的,进行删减或整合。

由于在预算计划部分就进行了严格审核把控,学校基础项目、教育教学必备项目得到了有效加强、合理的提升,且具相应的前瞻性。实验性项目试点后,进行全面跟踪、评估,召开试点学校教师座谈会,组织师生测评(重点项目请评估公司进行评估),对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效果明显的,在直属学校中进行推广;对试点效果不佳者,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情况进行资产转移或改造,确保了投资效益。而且由于审核在先,所有项目在实施时都能顺利进行。

2 做好技术需求管理

学校负责装备项目建设的是学校领导临时指派的负责人,他们只是牵头联系人,并不是专业装备技术管理者,专业技术方面能力有所不足。他们在做项目方案时主要依靠供应商或经销商提供,从而造成:1)经销商都会从自身的产品出发,所做方案倾向性都很强,给后期招标造成困难;2)部分经销商不敬业,不从学校实际出发,没有认真研究学校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随意用其他地区或学校相近的方案,存在漏项或多余项,给项目实施和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3)部分产品参数不全、技术指标模糊、功能要求无法量化,后期实施时存在偷工减料、降低技术要求的空间。

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中心设立了专管员制度,由相近专业的A、B岗人员组成,专管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教育部门集中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和检查;负责教育部门集中采购技术需求审核、项目跟踪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参与项目计划申报和验收;负责教育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协调和沟通,及时将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反馈;负责定期汇总行业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等信息,及时收集并提供学校装备动态和供应商信息。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职责,当学校装备建设项目提交上来后,首先由专管员对学校递交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严格审核,专管员针对项目中存在的单一、倾向性、项目需求不完整、内容要求不合理、技术指标不完善、施工要求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进行书面反馈,督促学校进行改正。

2)对一些疑难项目、专业性很强的项目,由专管员牵头,召开专家论证会,由校方、专家组、中心管理人员共同研究、改进。必要时,请方案提供方、可实施项目的潜在供应商一起进行论证,综合听取各方意见后,与学校一起对项目方案进行细化、完善、改进。

3)定期组织学校装备管理人员培训,让学校了解新技术、新产品,了解产品质量控制的内容,了解各种产品主要技术的指标,结合各校制订的项目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学校项目方案制订中注意的内容。

4)组织专管员、技术管理人员编写专用教室建设指南并配发给学校相关联系责任人,从总体目标、建设原则、系统功能要求、设备配置要求、系统设计拓扑图、管理制度、质量控制、验收标准等做了详细阐述,让学校充分了解项目实施的关键点、总需求。从而在项目方案编制时做到心中有数,以避免被供应商所左右。

由于培训到位,联系人对项目方案编写比较完善,加上专管员技术把控,提交实施的项目方案切实可行,减少了项目方案的随意性、倾向性、二义性、不确定性。

3 做好项目质量管理

从我们的职能出发,应当控制好学校装备的质量,绝不能让一件不合格产品流入校园。

1)从项目需求上入手,对产品的特性进行严格的限定,把好装备进入学校配备的入口关。凡加工类产品,对参数、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即使一些细小的配件也作明确要求。比如木制品的材质,其中用到的橡木就有橡木(进口)和橡胶木(国产)之分,而橡胶木简称是橡木,因此在项目需求中注意加以明确,如A级泰国进口橡木齿接板,减少争议。又如用到的配件如胶链、轨道,均明确具体可选品牌,因为这些细小的物品,容易产生供应商投机行为,而对师生使用又直接产生影响,因此在需求中要非常明确。工艺的要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本,更要详细阐述,必要时提供图纸,如历史教室中的仿古条桌,它的脚的形状带不带弧就会使成本上升很多。还有如篮球,由于有大小、类别(比赛用球、练习用球、室内用球、室外用球等之分)、材质、弹力等要求,如果让学校来提供,基本上没有人能提供完整的参数,从而在招标时给供应商可乘之机,在组织专家多次论证后再把各项参数敲定,为日后的质检提供依据。

2)从生产源头上进行控制。对于加工类产品,我们要求供应商在生产前通知用户,我们组织人员对材料来源、生产现场进行监控与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

3)把好验收关。对学校完成的项目,校方作为主体先进行验收,校方初验合格后,我们组织专家到现场,对照招标文件与合同要求,结合采购方提供的进场交接单、校方验收单、提供的货物合格证等进行物的验收;再通过具体的使用、功能演示等对达成度进行验收。对加工类产品、装修等还与质检部门签订合同,委托质检部门进行破坏性检测,只有在完全符合各项要求的前提下才可以验收通过。明确的要求和规则,规范了采购和供应双方行为,因此厂家在原材料进货之时就主动进行检测,确保了学校装备的质量。

4 做好培训管理

众所周知,很多项目的培训是流于形式的,只是在安装期间简单地和负责人交代,施工完成后,基本不会用。为确保学校正常使用,对培训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1)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供应商提供系统培训,培训时,通知中心管理人员到场一起参加培训并提供相关资料,同时学校必须安排好该项目今后的责任管理人员。

2)通用项目即各校均装备的项目如电子黑板、阅卷系统等,我们要求:一是提供具体的培训教材或培训视频,以便在岗位变动时新教师也能很快上手。二是培训分步走,先期进行培训者培训,即每校2~3名技术骨干参加由中心组织的培训者培训,让这部分人成为技术骨干。然后进行教师应用培训,根据各校安排逐校培训,中心派员到现场参与。由于各校有2~3名的骨干,他们可以担当培训助手,教师在后期使用中碰到问题时也会主动与这些骨干交流。部分学校直接把专用教室作为这些骨干教师的专用工作室,既方便教师研究,又提高管理效率。

3)与师资处联系,把装备技术应用培训纳入继续教育与暑期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参加装备技术培训的强制性,实现制度化,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5 做好应用推广

由于专任教师课务繁重,加上有些新技术如电子书包尚处在实验阶段,没有案例可供参考、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供应用,课堂应用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与条件限制,因此教师不会主动去尝试新的课堂形式,这就需要我们管理部门主动去推,主动选择实验老师,在大家看到确实的效果后就会跟上。如课件制作,早期只能依靠信息技术教师,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课任老师都能自己制作了。促进应用的主要方法如下。

1)与教研、电教部门一起,开展技术应用的能手比赛,指定上课的形式与应用媒体,引导教师去用。

2)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教师同台竞技,促使教师开发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