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众号运作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众包;政府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226-02
众包作为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在企业中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政府和企业同属于组织,具有一定的相同特点,政府组织作为以公共利益为服务目标、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试图从可行性、运用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几个方面探寻政府组织运用众包的具体路径,并尝试提出政府组织建立众包模式的突破点,使众包模式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
1 众包的概念及背景
杰夫·豪总结出: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或者说是由非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内容,消费者兼为内容创造者的一种模式。[1]众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首先,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发展为众包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多样化、差异化的社会文化为众包提供了文化基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众素质的提升都为众包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基础。众包模式共有三个主体,分别是发包方、接包方和中介机构。发包方通常是企业或者拥有工作任务需要解决的个人。[2]发包方可以在公司网站上直接任务,也可以与第三方网站签订合约,委托中介机构。接包方就是数量众多的互联网用户,他既可以是专业的人士,也可以是非专业的兴趣爱好者。[2]借助网络递交解决方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介机构是沟通发包方和接包方的桥梁。
2 文献综述
“众包”是由杰夫.豪在2006年美国《连线》杂志上首次提出。由于在国外的电子商务领域己经有不少成功经验,国外的研究主要结合案例,从分析这一模式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设计众包模型,逐步深入到分析这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如何保护网民参与者的利益等问题上来。[3]国内对众包的研究集中于商业领域,政府领域的应用研究尚属空白。
林琳:从企业运用众包的成功经验总结众包的特性,从需求性和众包对政府管理理念的影响两方面探寻政府组织运用众包模式的必要性。
刘文华(2009):众包就是企业利用互联网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众包的产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革命、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开展众包的动机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和引领市场潮流,其原理就是发包方、中介机构和接包方三位一体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众包的发展潜力巨大。[4]
彭玲,张冕(2010):众包是实施众包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秉承用户参与创造内容的核心思想,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销售平台。提出众包的经营模式包括拉动式和推动式、综合型和垂直型。[5]
魏拴成(2010):分析了众包的概念和特征,以及众包与外包的异同,总结了众包发展的基本状况。[6]对众包的产生、发展、基本原理和流程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众包在中国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商业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提出了构建众包商业模式的路径。
肖岚、高长春(2010):在考察众包的起源、应用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众包对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影响的新动态。众包不仅拓展了企业研发活动的途径,降低研发费用,并为大众参与研发、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可能,但众包的大量出现也会大幅度降低企业内专业人员的工作机会和收入。[7]
彭必源、钟鹏(2009):探讨了众包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和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众包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指出应该正确认识我国在利用众包模式上与国外存在的差距,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众包健康发展。[8]
张凤歧(2009):众包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要素的组织方式,新的劳动的组织方式。众包在劳动定价、战略管理、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方面都具有价值。[9]
刘苏(2011):对专业服务众包模式做出概念界定,并总结了众包的应用类型和特征。构建商业分析模式,并对随你译网站的翻译服务众包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归纳出众包模式存在的价值与风险,并提出专业服务众包模式应用的建议。[10]
3 众包在政府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截至2012年底,中国拥有5.64亿网民,是全球网民数最多的国家,互联网覆盖率达到42%;中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5小时。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众包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基础,众包模式在政府中的运用有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型。
1)减少信息不对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充分获取消费者偏好的信心,以确定生产方向,运用众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便捷地获取消费者需求的信息,减小搜寻成本;同样的,政府角色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也需要了解公众需求,从而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众包充分体现了公众意志,有利于建设公众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社会。
2)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企业通过众包的网络平台,将参与者聚集在一起,使企业结构横向延伸,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企业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政府组织在职能转型中也面临着改善组织结构的问题,互联网的网络结构特征有助于政府管理的扁平化,改善政府垂直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而完善政府组织结构。
3)提高工作效率。在众包模式中,只要有能力就有机会参与企业决策,不受学历、年龄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降低了公众参与企业决策的门槛;政府组织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容易产生低效率的问题,众包模式在政府中的运用能够集公众智慧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政府组织提高效率,真正发挥服务型政府的职能。
众包的应用在政府管理活动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使政府能更接近公众,公众能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主动性,提升参与度,使政府管理趋向“社会化管理”。
4 众包在政府中的运用模式
众包在政府中的运用模式如图1,政府作为发包方上传任务(或已有方案)到云端,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设计任务(或提供对已有方案的改进意见),云端将公众的方案整理后重新,由公众进行投票,投票结果将反馈给政府,为政府筛选方案提供参考。
云库即网络平台,可以依托政府网站,也可以由第三方另行运作。云库模式与传统的众包模式相比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传统的商业众包模式中非最优任务会被弃置,造成资源浪费;云库模式中通过对未选用方案进行模块化处理,能够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而后整合重组后储存在云库中,可以作为素材进行新项目方案的再创造,为相似的项目提供参考,并方便发包方的提取查阅和用户检索。
以Ln代表发包的某政府部门,T是最终可供政府Ln选择的方案数量,Xn表示 Ln项目的参与者提交的作品总数;某政府部门从所有作品中选出r个作品,那么传统的众包模式中T=Xn;云库模式中:T’=Xn+Xn-1+……+X2+X1-(n-1)r。由此可见云库模式中最终可供政府选择的方案数量更多,选择范围更广。
5 众包模式建立的突破点
目前中国的信用制度和一些配套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完全开放的众包模式建立难度较大。政府组织可以先尝试建立“小众”式半开放众包服务。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部分社会群体,即根据“包”的特点选择特定人群,如大学、科研院所等智囊机构;或者面向项目的特定受益人群征集项目方案及意见。另一类是面向政府组织内部的众包模式,把众包的接包方定义为政府组织内部的各个行政机构,打造政务平台式的众包网站,使不同的政府部门相互合作共同承担某项工作,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提升工作效率。“小众”式众包模式具有相对的质量保证,运行效率高,方便管理,适应当前社会阶段性特点,并能够为下一步建立完全开放式平台积累运作经验,是政府组织尝试建立众包模式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 杰夫·豪.众包:群体力量驱动商业未来[M].中信出版社.
[2] 刘文华.众包的经济学解析[J].新经济导刊.
[3] 魏拴成.众包的理念以及我国企业众包商业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4] 刘苏.专业服务众包模式应用研究[D].
[5] 林琳.试论政府应用众包模式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
[6] 肖岚,高长春.“众包”改变企业创新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
[7] 彭玲,张冕.基于众包的电子商务模式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8] 彭必源,钟鹏.论众包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与应注意的问题[J].企业活力.
[关键词] 手机媒体;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79-02
一 问题的提出
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是一种利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向特定受众发送个性信息的公众平台,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媒体信息,微信公众号管理团队每天需要对准备推送的信息进行收集、精心筛选、编辑和制作,最后推送出去。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教授曾在微博中写到“最终改变课堂的或许是手机”,手机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成年人须臾不可离的随身之物。中国学者黎加厚说,在“互联网+”的新常态下,教师利用手机媒体组织教学的现代教学技能,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手机微信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亦是教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特点,那么如何把手机微信与传统教学有效地融合起来呢?
本文旨在将微信公众号和影视专业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把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起来,辅助影视类专业课程教学,以此改善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影视创造技能。
二 微信公众号辅助影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课堂“玩”手机的现象
目前高校课堂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在课堂上看手机、玩手机泛滥不堪,教师针对此现象也作出了很多努力,比如通过丰富课程内容、严加规范课堂纪律等方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个问题致使各个专业教师头疼不已,在非线性编辑课程中也是如此。
结合非线性编辑课程对文字、图形、视音频等数字媒体的需求,和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现象,笔者试图让手机媒体服务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正大光明地合理使用手机,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离开”手机。这个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使用手机微信学习专业知识、把微信作为课堂互动的一个平台,让学生无暇使用手机玩耍课堂之外的内容,此时手机则成为了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已成为教学中的一件快事。
(二)微信公众号可以丰富课程内容
非线性编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等影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影视实践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和使用,能够独立创意、制作较高的专业水准的视频作品。由此可见,本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制作专业水准的影视作品的能力。影视作品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为一体的影视短片,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和建设正需要学生具备处理和创作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的综合能力和技能,基于微信的辅助教学,不单是把微信公众号作为资源来共享,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投入到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和经营实践中。在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中,教师会根据非线性编辑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公众号建O中布置相关的任务,完成此任务需要课程知识作为基础。完成项目任务,既可以让课程知识得到巩固,又可以完成公众号平台建设任务。
三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辅助教学设计
(一)在手机媒体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
若要将手机媒体作为课堂教学工具和学生学习工具,首先就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德育素养教育。据调查,课堂中学生使用手机80%与当时课堂内容无关,多是浏览网页、沟通通讯、观看视频等与课堂内容无关事宜;教师在课堂使用手机媒体较少,偶尔使用则是查看院系通知和处理教学事务等内容。在进行此次教学改革之初,笔者先将手机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使用内容传输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和熟悉手机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机制,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和使用技巧,教会学生订阅自己关心的公众号,每天阅读所关注公众号的信息并反馈给教师。
通过笔者的引导和教学实践,发现现在班级学生有了共同关注的专业公众号,在学习之余,他们会一起分享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技巧和关注内容,逐步有了共同的专业话题和争论观点。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关注点逐渐从盲目浏览网页信息上升到了有目的地关注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订阅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学习的基本道德素养,让学生把手机媒体初步作为了学习工具,为以后进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参加手机媒体相关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利用手机媒体组织教学的现代教学技能
在进行教学改革前,教师参加了“全国广电新媒体运作与运营”实战研讨班的培训,学到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了解了微信公众账号的顶层设计和案例。这次培训培养了教师“媒体融合重在应用”的互联网思维,让教师更加熟知了微信公众号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功能,逐步掌握了创建微信公众号和推送信息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了教师利用手机媒体组织教学的现代教学技能研究,为进行下一步教学改革做好了前期工作。
(三)把微信公众号建设有效融入课堂教学
“传媒大街”是我校学生自己申请管理的微信公众号,是传媒学者的一本课外读物。在教学改革中,笔者让学生学习有关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功能和管理知识,让学生关注“传媒大街”,并学习信息推送技能。微信公众号平台中的实践元素主要包括微电影创作能力、新媒体信息收集和管理能力、图文编排能力以及后期综合创作能力。在非线性编辑课堂教学中,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设计和经营会与课程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要学会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的后期处理和合成,制作成微作品到微信公众号平台上。通过实施教学改革方案进行行动研究,并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案。
在具体实施中,笔者将本班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共同负责“传媒大街”一条微信信息推送的各种工作,包括信息的收集、图文编排、视音频制作和最后成品的版面设计,小组学生把最终作品提交到教师处,教师和“传媒大街”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才可进行信息推送工作。这6个小组之间又会形成竞争机制,6个小组的作品选题和制作水平均会有差异,教师一天最多挑选一条信息进行推送,只能选择6个小组中的最好的成果,如果6个小组成果均不合格则均不选用。这种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强烈欲望,推动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非线性编辑课程要在机房进行实践练习创作,结合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中的实践项目即为每次推送信息的后期处理任务,每个小组根据本组收集的文字、图片、声音等素材,在电脑上对信息进行编排合成,分工合作,兴趣高昂,效率极高。学生既学会了书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将知识投入到了实践中,大大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技能。
四 基于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的成果和收获
(一)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进行影视作品创作,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
(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创作了数个微视频作品,并参加了“传媒艺术节”等大赛项目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项。
(三)学生对此次教学改革非常满意,认识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开始在课余时间进行创作和创业实践活动。
(四)教师也获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实例更加详尽了。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从中汲取了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为以后教学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利用手机媒体中的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改革,适应了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提高教利用手机媒体组织教学的现代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改变以往教学手段单一、枯燥的状况,提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度,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专业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兴趣。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分的同时,多创作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来。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解决学生使用手机通讯和娱乐单一功能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媒体的多样性,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与手机媒体和平共处,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有效使用手机媒体来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堂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王翠青,彭弗楠,陈未如.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辅助教学平台[J].计算机教育,2015(14).
[2]向曙曦.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设计与实践[J].当代继续教育,2015(2).
[3]曹洪涛,周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15(18).
[4]韩庆年.微信接入教育情境的现状、需求和实践探索[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策略创新
互联网已经跨过了个人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时代,进入了混合的成熟期,关于互联网的应用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投身于“互联网+”的浪潮中,更多的传统企业从信息化走向互联网化。场景深、产品重、强关联、服务化是企业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特性, 中小微企业进入互联网平台的最好的姿势是把握入口、借助平台,借助开放平台的力量百花齐放、优胜劣汰。借助公众平台,腾讯已经绕过企业互联网移动入口之争,获取了千万级别的企业用户,并且开始通过平台开放构建微信企业应用生态。腾讯的微信平台已经获取了数亿级别的用户,构建了良好的微信用户应用和企业应用生态圈。这给企业借助微信营销平台来实践其营销战略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盈利型营销模式在企业的微信营销平台建设中还普遍缺乏。在全新特质的微信平台上照搬传统营销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客户群体的流失。
其二,O2O市场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障碍。不成熟的企业微信营销平台O2O 市场不利于将微信相关应用的线上人气汇聚效能与线下广阔的商机相结合,也不利于将潜在盈利优势通过企业微信营销平台转化为企业现实利润。
微信营销时代中的营销资源具有赢家通吃的特性,在微信市场中,大的公众号或信任特定账号能够聚集大量的用户群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从而将潜在的消费者市场资源转换为盈利资源。
2.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模式冲突问题
传统营销渠道与微信营销平台的渠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在建构微信营销渠道时,会导致企业线上线下渠道间产生差异化营销目标的对抗,围绕同一目标客户群展开争夺,在目标市场营销定位及营销策略安排上产生冲突。为此,中小微企业在开展微信营销战略部署时,应当合理规划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区分目标人群,高效的开展差异化运营和营销工作。
3.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探析
借助自媒体、微营销、微电商的大发展,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如微盟、微店、有赞等异军突起,不计其数的商、服务商、营销者借助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丰富功能,帮助企业商户搭建运营微信营销、服务平台。
标准化的模板产品只能满足微电商的入门需求,很难满足企业的深度个性化需求,有实力的营销商开始自研或外包定制,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和策略将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
“垂直化”是指基于某个特定行业进行定向营销。针对行业细分领域做出小而美的产品和服务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进入垂直行业的运营商需要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了解行业特性及运营模式,匹配行业特性的应用进行定向营销,从简单的“工具”转变为系统提升行业效率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化”。
“定制化营销”是指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营销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需求复杂多变,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千差万别,支持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会有广阔的需求空间。例如微电商订单系统与ERP系统的对接,标准化的产品都很难满足不同商户的需求,因此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异常强烈,利用开源的产品平台进行二次设计和营销可以提升营销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
在企业信息化时代,绝大多数系统是私有化部署的,云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互联网时代,即开即用、零维护的SAAS公有云应用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的需求, PAAS/IAAS公有云上的应用满足企业非标准化的需求,涉及核心商业数据的应用则私有化部署,微信是连接公有云和私有云这两个平行世界最好的桥梁。
此外,微商们在社交电商上的探索,让我们看到除淘宝、京东之外的去中心化、去流量模式电商新模式外,也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存在的可能:平台型组织。未来,平台型组织将打破传统企业的组织边界,替代现有的企业组织形态,组织变更也可能带来新的机会。
结论
基于微信开放平台构建的O2O生态闭环里,订阅号、服务号与企业号各司其职。订阅号进行营销,塑造品牌形象;服务号实现互动,增加客户黏性;企业号实现公司业务移动管理,企业主在微信上随时随地查阅店内经营数据,实现动态管理。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的营销模式和策略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才能聚集用户群体,得到良好的营销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程小永.2012 微信营销十大案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3(03)
[2]牛勇,张月萍.双剑合璧:图书的微博与微信营销[J].科技与出版,2013(06)
[3]王时杰.关于微信营销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信息与电脑,2014(01)
[4]原雷霞.浅谈微信营销的价值及其运用策略[J].时代经贸,2013(24)
[5]左佩佩.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探析[J].中国商贸,2013(36)
关键词:科技中介 科技企业 障碍 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24-02
1我国科技中介运行现状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由不同主体, 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科技中介”)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具体指从科技成果产生到实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为科技与经济结合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服务,以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非政府组织 。
科技中介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源(大学与科研院所)与技术创新主体(科技企业)之间技术流动的纽带。有效促进政府、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降低科技企业创新风险,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对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科技中介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并以此为动力,在国家和各地方科技、经济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科技中介得到了一定地发展。
我国科技中介按其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类,可分为技术孵化器型、交易平台型、转移型和技术扩散型,主要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据中国科技部网站截止到2007年数据显示, 我国共有各类科技中介组织6万多个, 从业人员约110余万人,不同类型的科技中介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推广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总收入达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92%,2000年至2007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平均服务总收入达18.36亿元,年均增长4.53亿元,平均增长比例为17.95%。然而,我国科技中介在发挥作用取得成果的同时,其运行过程中组织定位不明确、运作不规范、服务功能单一、中介文化缺失等暴露的问题也日趋严峻,导致其应有的潜力并未得到完全发挥,阻碍或延缓了技术创新源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此,全面分析我国科技中介运行机制中的障碍因素,探索科技中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科技中介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障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科技中介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其服务管理体系尚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发展阶段,运行机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官办色彩明显,未能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我国科技中介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发展,其机构组建带有浓厚的官办特征。与科技中介发展的初期阶段相比,科技中介的企业化运作格局正初步形成,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已开始向“政务、事务、服务”相分离的方向改革。但实际上,以科技部火炬中心的2007年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据(表1)为例,可以看出政府投资实行事业单位运作的中心仍占一半以上,职能转变有待优化。
这一问题波及到科技中介服务网络的其它问题:一是发展定位不明确;二是服务对象面窄;三是服务不规范。过分依赖母体(政府部门),容易造成官办中介对某些中介活动的垄断,影响社会力量注入科技中介领域的积极性。
2.2服务功能、方式单一
在我国多数科技中介提供的是面向各个行业的单一功能的共,缺乏个以及特定行业为对象的多功能服务。其次,在服务方式上没有向“上下游”延伸。服务功能和方式的单一,使得优化整合资源、培育和孵化企业的能力不足 。
2.3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不健全
我国科技中介中既熟悉高科技或高科技行业,又具备市场、管理、法律等方面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缺乏。同行业内竞争局面和激励、创新机制没有形成――很多中介机构仅开展简单的科技咨询、信息等服务业务,与科技企业的综合性需求存在差距。专业化水平、人才队伍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用人选拔与培养机制。
2.4公众形象待提高
结合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问卷为例进行分析,以安徽合肥的科技企业作为公众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73份,有效率97.5%。数据显示见表2,有27.8%的被调查者不熟悉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有的甚至没听说过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个机构,其中绝大多数(89.3%)的人是企业普通员工,还有少数(10.7%)的人是企业管理层人员。
对其中熟知生产力促进中心72.1%(197人)进行了解渠道调查,数据统计见表3。可知生产力促进中心超过半数的观众是通过政府文件获取信息的,通过媒体宣传获取信息的甚少。
2.5中介文化严重缺失
没有先进的文化观念做指导,没有进步的文化氛围为条件,那么,科技中介的从业人员难以形成先进的思维方式、创新方式和行为方式,对科技中介成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我国的科技中介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逐步发展,市场经济企业文化底蕴不足,使我国科技中介在组建和运营之初,普遍缺乏对科技中介文化、中介品牌的塑造和培养 。
3科技中介运行机制的完善策略
基于以上科技中介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丰富科技中介的科技含量、知识容量及提高服务质量,成为我国科技中介可持续发展、高效运作的关键,本文提出以下相关策略。
3.1完善行业协会建设,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科技中介要按照“调整结构、转换机制、分流人员、制度创新” 的原则将政府隶属的各类性质科技中介实行社会化转制,成为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 并鼓励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发展股份制与合伙制,对科技企业的科技项目评审、先进技术推广、扶持政策落实等事务转交中介实施,从中正确界定政府与科技中介职能与关系,形成“政府―科技中介―科技企业”三者的分工协同,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能。
另外,政府要积极倡导科技中介行业协会的筹建,依托行业协会建立科技中介的信誉评价体系。对科技中介的机构规模、资质认证、职业操守、服务质量和公众形象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并开诚布公。
3.2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的个性化、多功能化
科技中介服务领域要注重“上下游”互动。通过为“下游”科技企业提供包括技术鉴定、技术贸易、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风险投资等全方位服务的同时, 要向“上游”技术创新源延伸,可以直接参与技术成果的开发与研究,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科研资金等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开展特定行业的多功能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已成为科技中介发展的直接动力。对特定行业的多功能服务,如英国科技中介公司往往分行业以会员制方式组合几十甚至几百个同类公司形成一个行业中间平台机构,共同形成该行业对外联系的整体,承担研究开发、工程项目、专业培训等多方面任务,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个性化服务如德国史太白促进经济基金会(STW),它实行“全盘解决方案”,根据客户要求提出包括技术转让、研究开发、培训以及项目评估等在内的最适用的、专门的总体问题解决方案。
3.3注重从业人员的引进制度,实现人才专业化
实现科技中介运行机制的高端化,提高技术转化的质量和速度,关键是人才。因此,科技中介要强化在职培训和资质培训,对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在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评估、金融、风险投资等薄弱的领域;根据从业者知识结构,在中介内部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进行业务培训,也可选派骨干到海外进行短期进修,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运作模式;对高端突破性的技术要适度引进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或者海外等人才。
总之,科技中介引进人才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才单独引进及社会兼任等等。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中介人才选拔与培育机制是前提,实现中介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制订和完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资质认证制度是引进专业化人才的保证。
3.4创建学习型组织, 推进中介文化力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求站在系统的角度认识系统(环境),通过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来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启发从业人员的创造性思维。科技中介内部完善的“自学习机制”,易产生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相关的信息咨询、决策咨询、资源配置、技术服务等项目。可以说,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当代社会主流思想为组织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科技中介的服务型组织特点,决定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打造中介竞争力的第一环节,也是科技中介文化孕育的必经途径。需要强调的是科技中介在构建学习型组织时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建立“人本管理”为核心的科技中介文化也是核心竞争力塑造的关键要素之一。
3.5建立协作机制,提升公众形象
一是与公众的协作。在同一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及其它中介之间建立广泛协作网络,加强技术创新源的专业化人才、技术和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及风险投资等中介之间的相互协同集成,为科技中介参与科技创新全过程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科技中介之间建立联盟。如长三角科技中介联盟。由于长三角的14个工业城市工业趋同性达80%,为避免产业的趋同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在两省一市建立科技中介战略联盟来吸纳区域内各级科技中介参与,最终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科技中介运行网络和服务联盟。
二是与媒体的协作。信息时代受到时空限制,公众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体来获取相关信息,组织的公众形象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媒体形象。科技中介服务活动的专业性,使关注程度明显弱于社会新闻。所以,与媒体合作的主要途径是科技中介通过跟踪地方主流媒体,主动向媒体进行新闻,最大限度地改变中介与媒体关系的被动局面,在某种程度上转移媒体对于负面新闻的注意力。打造科技中介的良好形象,科技中介还要根据实际,有必要地深入研究地方传媒的版面、时段等报道特色,做到有针对性地策划新闻源,提高新闻敏感度,第一时间能得到媒体的关注。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面向安徽科技进步的创新方法及管理服务体系研究”, 编号:09030503049)
注释:
朱桂龙,彭有福.发达国家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经验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94-98.
关键词:联邦存款保险;金融稳定;金融安全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7-0074-04
中图分类号:F840.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是当今世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运行机制最为完善的国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Corporation,以下简称FDIC)成立迄今72年来,历经金融危机与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成功地维护了美国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保持了公众对金融行业的信心,也使美国金融霸主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一、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成立于1933年的FDIC,总部设在华盛顿,目前在全美设有6个大区办事处和80个分区办事机构。其中,大区办事处向总部负责,分区办事机构向大区办事处负责。它们按照国会法案,在全美境内为银行和存款机构提供存款保险。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成立后的72年中,不断改进并日臻完善。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美国银行业和储贷协会爆发了大规模危机,这场危机不仅暴露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美国金融监管的不足,而且事后分析发现由存款保险机构制约权力的缺乏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也是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开始意识到银行监管体制及存款保险制度方面的缺陷,随开始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赋予存款保险公司以更大的权力。其主要的改进措施包括:扩大FDIC的援助方式、限制实行大银行不能倒闭政策、引入立即纠正机制和实行风险差别费率制度。
FDIC成立之时具有重组和经营破产银行的权利与代替破产银行理赔的责任,但处理内容与方式都较为单一,后逐渐尝试新的处理方式,如1968年首次采用收购与承担方式处理破产银行。1982年以前存款保险机构应付银行倒闭的权力受到限制,面对20世纪80年代存款机构尤其是储贷协会倒闭率增长问题,存款保险机构几乎束手无策。1982年通过的《加恩-圣-杰尔曼存款机构法》加强了存款保险机构应付银行倒闭的权力。1987年《平等竞争法》赋予存款保险机构更大的权力,允许对有倒闭危险的银行进行收购。
由于大银行倒闭时对整个金融业的打击甚于中小银行倒闭,所以美国一直实行“大而不倒”的政策,如1984年对大陆伊利诺斯银行的救助即为典型一例。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下简称《改进法》)对此政策的实施实行了限制,即FDIC需运用最低成本法关闭破产银行。对确实会对经济状况或金融稳定有严重负面影响的大银行,如需对其实行不倒闭政策,必须得到联邦储备理事会和FDIC董事会成员2/3多数票赞成和财政部部长的同意。
对于在处理银行危机中监管机构延迟关闭,造成处理成本增大的问题,1991年的《改进法》引入立即纠正措施,要求在银行陷入困境时,FDIC应更早和更有力地进行干预。立即纠正措施的目的不是赋予FDIC关闭金融机构的权限,而是使其作为保险人,有责任和义务了解投保金融机构的状况,督促需要被关闭的金融机构尽早关闭。
近年来,针对有关方面提出的存款保险由两个定价不同的基金提供,使同一风险的基金支付不同;定价不能有效反映风险;在经济困难期收费反而更高;保险覆盖未与通货膨胀挂钩等不足与缺陷,FDIC又提出了改革方案:将银行保险基金BIF(Bank Insurance Fund)与储蓄协会保险基金SAIF(SavingsAssociation Insurance Fund)合并,改变存款保险由两个定价不同的基金提供的现状;通过建立目标基金,消除费率的剧烈波动;存保覆盖水平应与通货膨胀挂钩,以保持真实覆盖水平不变等。目前,这些改革方案已经国会审议通过。
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经验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72年来的运作实践证明,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应是一种“付款箱”、“最小成本”和“风险最小化”的混合模式。这一模式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基本上实现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保持公众信心的目标。
(一)FDIC的成功运作离不开有效的外部支持
一个有效的外部支持系统是存款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健全的法律支持为FDIC的成立、运行、改革、发展营造了可靠的法制保障;包括FRB(Federal Reserve Bank)联邦储备银行、OCC(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货币监理署、OTS(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储贷机构监管办公室在内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强有力的监管,为FDIC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低风险低成本环境;消费者所受的金融安全教育及普遍具有的风险意识为存款保险的政策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1.完善的法律保障。FDIC从成立到后来的改革,每一步都由法律进行规范并提供支持。1933年的银行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创立了FDIC,对其职能和组织做了详尽的规定;1950年的《联邦存款保险法案》赋予了FDIC更加广泛的权利去实现其处置金融机构的目标;在应对八九十年代的银行危机中,FDIC进行了改革,国会也因此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2.有效的银行监管。美国实行双重银行体系,既有在联邦注册的银行机构,也有在各州注册的存款机构。除联邦层次有美联储(FRB)、货币监理署(OCC)、储贷机构监管办公室(OTS)和FDIC等银行监管机构外,每个州还都有各自州政府的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和储贷机构以及控股公司的监管如下图所示:
为了约束银行业的高风险活动,各监管机构不仅对银行实行严格的现场监管,同时也开展高密度的非现场监管。
无论是现场监管还是非现场监管,均需以银行经营风险为导向展开。特别是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银行危机后,对银行的监管更加仔细严格,采用了基于风险的资本要求、强化会计准则、提高透明度,进行频繁彻底的检查措施,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存款机构甚至将被强制关闭。
FDIC为所有银行机构提供保险,负责银行体系的安全,但它本身并不是所有银行类机构的主监管者。因此,国会授权必要时FDIC有权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特别检查,以评估它们对存款保险基金所造成的风险。由此可见,美国伞型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正在于各监管机构既有分工又紧密合作,共同对银行体系实行严格有效的监管。通过提高行业资本水平,控制银行
从事高风险性投资的行为,保证了整个行业的资本水平一般足以抵御风险,这不仅抵消了存款保险本身所固有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不利因素,也为存款保险的有效运作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3.公众良好的存款保险意识。20世纪30年代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要让业界、公众、甚至是政府接受存款保险的概念,并非易事。在短期内需要筹集到巨额的保险基金,提高存款保险机构在公众中的可信度,稳定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也面临许多困难。尽管最初关于是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争论比较激烈,政府主管部门甚至罗斯福都不是立即表示赞同,但面对危机中大面积的银行倒闭和银行挤提等触目惊心的事实以及商业存贷机构的强烈要求,政策制定者们很快意识到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并给予大力支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财政部都向FDIC提供了首批资金。制度迅速、有效地建立显示了当局的决心,也使公众从一开始就较快地接受存款保险。
在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后,FDIC也非常重视对公众的教育和引导。FDIC内设有消费者保护与银行监管部,其中一项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公众进行金融安全知识教育,并建立了教育、宣传等多种与公众加强沟通的渠道:为非金融业人士开办“精明理财”课程,提高普通公众对银行业务和理财业务的认识;撰写介绍FDIC的小册子,向公众普及FDIC提供保险的重要性和“受保存款”、“保险限额”等保险基本常识。以上举措培养了公众在选择银行时的风险甄别意识和面临银行破产时应具有的存款保险意识,避免银行出现问题时公众的恐慌和挤兑,从而有利于金融稳定。
(二)FDIC的成功运作与其良好的制度设计密不可分
FDIC是典型的政府存款保险模式,通过70多年来的不断改革发展,FDIC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在美国,高达99%的存款账户受到保险,也就是说,除了私募性质的存款不予保险外,FDIC的保险覆盖面几乎包括了所有的银行及存款类金融机构,这也是其可以监管检查的范围。
1.明确的制度目标与较大的保险覆盖面。FDIC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小额存款人利益,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因此,FDIC要求所有联储会员、联邦特许商业银行和储贷机构及部分州特许银行加入存款保险,许多州的金融管理当局也要求本州的州特许存款机构参加保险。并且在银行业的市场准入过程中,监管当局一致的行为让经营者意识到即使拥有监管部门发给的营业执照,但如果没有FDIC的许可证,该机构仍不能正常营业。
2.有针对性监管与规范的监管程序。作为保险人,FDIC负责所有参保金融机构的安全,也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监管者之一。所有骆驼评级为3-5的参保金融机构都被FDIC归为重点关注的问题金融机构,其主监管者需要与FDIC一起对它们进行联合监管。为准确掌握所有受保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并由此判断对存款保险基金的潜在威胁,FDIC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监管措施。
第一,大型受保存款类机构监管项目。美国银行业集中程度比较高,全美最大的6家银行集中了银行业42%的总资产,业务范围广泛、经营复杂。由于规模很大,这些大型金融集团对存款保险基金的潜在风险也较大。FDIC除与其他主要监管机构一起联合对这些大型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外,平均每个季度还要对其财务状况和风险程度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和评级。目前,在这全美最大的6家银行中,FDIC都派驻专门的检察官。
第二,充分利用非现场监测模型。监管当局不仅通过非现场分析来识别个体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也借此把握银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FDIC进行非现场检查时,主要是建立一些统计模型,对金融机构按期提交的财务报表和监管机构的检查评级加以深入分析。
第三,非现场复查程序。通过重新审核,发现银行的问题,对原先的监管评级进行微调。
在长期的监管工作中,FDIC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问题金融机构从出现问题到被关闭划分为4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针对问题金融机构,FDIC有权利实施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纠正措施。非正式的措施主要是FDIC与董事会达成备忘录,要求董事会采取决议,努力做到银行的稳健经营。正式措施主要是在非正式措施效果不明显时,FDIC将针对骆驼评级为4或5的机构发出的措施,包括停止与禁止令(命令增加资本、限制增长、限制某类资产、限制发放红利等)、解除管理层职务、终止受保资格等。
3.赋予处置权与规范的处置程序。FDIC成功运作的另一条重要经验在于拥有对问题银行的处置权,从而有助于控制处置成本、提高处置效率。目前,FDIC已经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处置程序。从得知一家存款机构即将倒闭,到制订出关闭该机构的行动计划,FDIC需履行一系列特殊职责。首先,发出“处理银行濒临倒闭通知书”,制作问题机构的“信息资料”;然后进行资产评估,以选择适当的处置计划,并从事现场分析;最后才是关闭有问题机构。当一家存款机构倒闭时,FDIC通常会被任命为清算人,以最大限度地替被清算机构的债权人回收债权。
在债权清偿过程中,FDIC作为清算人发生的管理费用是享有优先清偿权的,这保证了清算过程的有序和高效。同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次级索偿权(即代位求偿权)包括在存款负债中,排在无担保的普通债权人的索偿权之前,这也使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享有代位受偿优先权。
4.FDIC的成功运作得益于相关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FDIC是一家独立的联邦机构,对国会负责。国会则赋予了FDIC充分的自,FDIC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自主决策,自主运行,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其对应予赔付的存款也有独立的定义权。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FDIC的成功运作离不开其他监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1)在对金融机构监管时的协调配合
虽然美国的银行监管体系部门众多,层级复杂,但他们各司其责,各有侧重。对属于共同监管的银行机构,各监管部门注意加强彼此的协调。
一是,1970年成立了联邦金融机构检察官协会(Fed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Examiner Council,FFIEC)。该协会是一个类似于协调监管行业组织职责的常设机构,通常由FRB、OCC、OTS、FDIC轮流出任协会主席,负责制定统一的监管原则、监管标准和监管报告的形式,以减轻银行的监管负担。
二是,各监管部门一般采取或者轮流检查、结果共享,或者联合检查、但各有分工的方式,对银行进行监管。例如,由FDIC与OCC组织联合检查小组对联邦银行开展现场检查,也有由FDIC和州银行监管当局联合对州注册非成员银行开展的现场检查。上述检查报告在有关当局间共享,以避免检复,减少向商业银行多重索取信息。
三是,FDIC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了规范的信息共享机制。据介绍,OCC和OTS对银行机构所作的骆驼评级都会制度
化(或惯例化)地及时传递给FDIC。FDIC则会根据这种评级结果,完善自己的监管评级,由此确定哪些银行应被列为重点监管的范围,以及各参保机构应以何种费率缴纳保费。
(2)在对金融机构接管、关闭时的协调配合
在对问题金融机构接管和关闭的过程中,FDIC同样需要与其主监管者紧密配合。当银行出现问题、陷入困境时,FDIC应督促监管机构迅速启动对问题银行的立即纠正措施,并密切注视立即纠正措施的效果,同时作好问题银行情况恶化、立刻被接管的准备。接管问题银行后,FDIC也需要与主监管者加强合作,准备它的最佳处置时机和处置方案。
三、美国经验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
(一)存款保险制度推出的时机问题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成立于危机中,也因经历危机而不断完善。在危机中成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很高的成本,因为这意味着新成立的存款保险机构没有积累资金和人才的时间,需要立即投身于危机的处理中去。不过,成立之初的危机处理经验使FDIC在成立之后的50年中都较好地维护了银行业的稳定,保持了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宏观经济十几年来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包括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银行业改革逐步深化。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加强了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处置,依法关闭了一些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已经明显改善,资本充足率得以提高,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主要财务指标大幅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全面铺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基本原理正在中国金融业逐步推广。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金融体系的风险初步得到处置和化解,金融机构总体运行平稳。
同时,金融法制体系也逐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正在修订中的《破产法》为建立和运行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我国的银行业已经开始采用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在强调和督促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改进风险管理水平、防范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同时,相应地重视商业银行消化风险能力的培养。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操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对银行的监管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由是观之,目前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无论是外在的环境还是内在的条件都是比较合适的。
(二)关于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问题
美国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是根据行业情况和危机的范围来定。如,美国目前就有三个存款保险机构:全美信用合作社保险基金(NCUIF),银行保险基金BIF与储蓄协会保险基金SAIF。我国在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中也应根据目前不良资产处置及风险防范的情况,对存款类金融机构考虑分别设置不同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有利于提高存款保险制度运行的效率,提高资金效率,同时达到规范市场行为,公平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竞争,提高人们对金融业的信心。虽然美国目前BIF和SAIF存款保险机构已经合并,这是其各存款保险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操作手段和市场要求基本趋同的结果。
根据我国目前情况,在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上可考虑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未来将要成立的邮政储蓄等银行统一设立一个存款保险基金;根据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较为复杂的具体情况单独为其设立一个存款保险基金。待将来农村信用社问题解决后,这两个基金可考虑合并。
(三)关于存款保险机构监督检查权问题
存款保险机构以最小化自己的成本为导向,存在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去监管银行的风险状况。当然,存款保险机构与土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权限是不一样的。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权应该侧重于银行的风险控制方面,一是银行风险与存款保险机构利益关系最密切;二是存款保险机构与其他监管机构的监管有明确协调和分工。我国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职能应主要包括对投保银行的基本经营状况、风险程度以及不良贷款的基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不同情况对投保银行提出建议或发出警告,直至取消其投保资格。
当然,这种监督检查应与银监会协调一致。可采取共同检查或资源共享的方式。由存款保险机构分担部分监管职能,可以减小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压力,弥补某些方面的监管不足或监管真空,更大程度上保证监管的效率和发挥监管对确保金融稳定的作用。
(四)存款保险机构应拥有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权
我国存款保险机构应全面参与投保机构市场退出处理。
首先,在银行问题被发现时,存款保险机构有责任和义务督促银行的监管机构(必要时,存款保险机构本身)在银行出现问题的早期就采取有力的纠正措施。其次,当银行机构情况不断恶化时,存款保险机构需要迅速介入,对其资产和经营状况进行即时分析,着手准备并选择对机构的重组和关闭方案。这个过程会使得存款保险机构对问题机构的状况具有相对深入和具体的掌握。最后,监管机构宣布关闭后,将问题机构的处置工作交由存款保险机构来完成,节约搜集信息的成本和时间,加快问题机构处置的速度。
对倒闭银行的救助应慎重,实践证明,为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对濒临倒闭的银行进行资金救助,将会导致巨大的财政成本,而且会扭曲经济中风险承担主体的激励机制,带来长期负面的道德风险。据FDIC统计,有90%以上的银行救助是失败的。因此,从我国目前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实践来看,主要采取的是救助式的处置方式,处置成本很高,而且也使得有关金融机构缺乏风险意识,增强依赖心理,产生较大的道德风险。因此,今后这种处置方式应尽量少用。
根据上述情况,建议我国在修改破产法过程中,应考虑由存款保险机构担当清算人的角色,或者负责组织和领导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破产清算工作,而不是由法院来指定破产清算人,这样做将会有利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工作的有序和高效。
关键词:高校 财务信息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模式呈现新型化和多元化,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对高校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给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1.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定义及内容
1.1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定义
高校财务公开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财务决策,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财务事项和其他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的财务问题,适时、规范、如实地向教职工、学生和社会公布的一种制度。
1.2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
2010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其中第二章第七条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信息。
2.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我国高校大部分是公办性质,国家财政拨款是经费的主要来源。作为公共财政拨款的使用人和管理者,公开财务信息,增强财务资金使用情况透明度,是高校不容推卸的法定义务,是依法治校、发扬民主、反腐倡廉、实行群众民主理财、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高校实行财务信息公开,可以使得相关人员及社会公众了解和监督包括教育经费收入支出、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大额度投资等财务动态,不断促进财务工作规范化,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2.2有利于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提高公信力
高校除了实施高等教育外, 它还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紧缺资源的环境下, 公众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更有更大的期待与要求。当前,不少高校过于急功近利,盲目扩招,盲目建设,大学精神日益沉沦,头顶的光环日渐褪色,人们一提起高校不再是尊敬,也不是激赏,而是鄙薄、不满。高校如何重拾公众的信任与期待?公开信息是必要的前提之一。及时、准确地公开财务信息,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才能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提高高校的公信力。
2.3有利于遏制高校腐败、净化高校环境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早已不是往昔的“清水衙门”,吸金能力极强,经手的公共资金极多,在这种环境中,高校已经成为腐败高发区,正如业内人士所称,“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违纪违法案件进入多发阶段,大案要案开始出现。”腐败案频发,其深层根源就是高校财务信息不透明。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大多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从法律属性上高校办学经费属于公共财政领域。虽然高校拥有办学经费的自主支配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处置。作为公共财政拨款的使用人和管理者,高校有义务对其信息公开,以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监督。而且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扩大办学融资渠道,发展多种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只有对自身财务信息进行公开,才能使社会力量提高参与热情和实施有效管理。
3.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情况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情况的现状
2011年12月1日,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规定的各项法定义务为考评指标,对2010-2011年度的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根据《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财务信息公开情况在所有高校信息公开中最不透明。在考察高校是否主动公开了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情况时,112所被观察高校得分全部为零。在考察是否主动公开了学校财政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时发现,112所高校中有108家透明度测评为零,没有一所向社会主动公开学校经费来源和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也没有一家高校公布其财务资金的具体使用和管理情况。此外,高校收费信息的公开度也不高。根据《报告》显示数据,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被观察高校没有主动公开学校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与投诉方式,收费信息透明度还有待提高。
3.2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完善。财务问题一直是高校主动公开信息领域中的敏感问题,在各高校的网站上,财务信息、资产管理公开页面大多被屏蔽或显示“未授权”、“正在建设中”、“无法显示网页”、“数据为空”等,即使主动公开财务信息的,也仅仅是财务规章制度,对于《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要求主动公开的重要财务信息,如高校经费的使用情况,包括教育经费收入、支出及使用管理情况,财务审计情况,年度财务预决算,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重大科研课题或大额度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等并没有及时公开。
3.2.2财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有待扩大。目前,高校传统的财务信息公开范围及途径主要在于:通过校园网站公开会计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教代会公开学校的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方案、大额资金的使用、财政性资金及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通过学校文件公开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财务管理办法等;通过财务信息栏公布新的财务动态;通过学校的各种会议公开财务信息通报等。但是高校主动公开的这些财务信息仅仅局限于上级机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内部职工,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需要查阅和获取高校财务信息时,却没有渠道提供相关信息,这不仅侵占了高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而且使得会计信息披露不具可比性,影响高校再融资的能力,更谈不上实施社会监督。
4.如何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思考
4.1完善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加大财务信息公开的力度
4.1.1教育收费公开。学校在招生、注册、收费等工作时,通过报纸、网络、媒体、及公示栏,将收费依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与投诉方式予以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4.1.2财务管理制度公开。学校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财务管理办法、账务处理程序及资产管理办法等通过学校文件、校园网站予以公开,让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时查阅,了解相关制度规定,自觉遵守制度,监督制度的执行。
4.1.3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公开。按照校务公开的要求,学校应将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决算方案、大额资金的使用、财政性资金及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及时向教代会进行报告,向社会公开,并将接受的捐赠财产及其使用管理通过公告栏、校园网站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监督。
4.1.4招投标信息公开。在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中,学校应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条例》和《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属政府集中采购范筹的要及时要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序列,该公示招标信息的要将采购信息及时在规定的网站、媒介上招投标公告,做到招投标信息公开透明。
4.1.5财务信息公开。学校财务部门应在网站公告栏定期公布往来款项、科研款项到账情况、职工工资、个人所得税扣缴、职工医疗保险查询以及学生奖助贷查询等,方便师生员及时了解与切身利益相关的财务信息。
4.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财务信息公开的新途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会计电算化已进入成熟期,财务管理已发展到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据库技术为操作平台,以数字化运作为手段的网络财务时代。信息的传递、处理、反馈和更新手段日趋多样化,在传统财务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已成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途径必然选择。
校园网作为高校内部信息管理的交换平台,财务信息可以通过校园网、传达、交流。建立一个相对开放、实时、快捷、方便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通过成熟、完善、安全的财务信息和查询系统,将财务网络与校园网络进行连接,把教职工所需的财务信息实时公开。同时,信息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借助“信息链接”主动迅速地搜索并获取信息。在利用网络信息手段提高高校财务公开效率的同时,还要注意到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加强网络、硬件、软件等方面的建设,制定可靠的信息安全方案,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广大师生员工的个人隐私和切身利益不受侵犯。
4.3加强财务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
高校在通过学校监督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财务信息公开情况实施内部监督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高校的注册会计师事业,对财务信息的公开进行外部监督。尽管会计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财务信息的公开,但需要有监督机制来确保高校对准则的遵守,防止恶意隐瞒或虚报信息。注册会计师可通过接受教育部和社会其他组织的委托,独立进行审计,对高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通过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这一社会审计监督体系,以发挥注册会计师在高校中的监督作用。同时,投资人、债权人和银行税务部门及上级教育管理机构也应提高监督意识,防止高校财务报告不实。?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机制日益多元化,高校财务公开工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账务透明成为高校财务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还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财务信息公开意识,及时准确地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公开信息,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情况透明度,促进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进一步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29号
[2]李杨. 试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 李清文.关于加强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4] “在信息公开中生存”应成高校共识(新华网)2011年12月6日
[5]112所高校无一公开经费来源年度预决算信息(法制网)2011年12月2日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围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以社保卡为载体,建成面向全县城乡参保人员、技术标准统一、多领域广泛使用的社保卡服务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为全市及与全省社保卡的联网应用打下基础。县社保卡建设的目标:年月底前发行社保卡,实现参保人员市内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年底前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年底前,完善与全省统一的社保卡发行和应用管理服务体系,促进社保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并积极在金融领域推广应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社保卡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总体要求,执行国家和省市统一标准规范,组织建设和运行。
(二)技术先进,开放兼容。社保卡项目采用的技术要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既满足当前各项业务需要,又预留未来应用拓展空间,项目建设应与现有业务系统做好衔接。
(三)资源共享,一卡通用。通过社保卡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及其他相关业务活动对智能卡的需要,整合已有项目建设成果,拓展社保卡的应用范围,实现各类应用系统集成,做到集约建设、共享资源、协同运行。
(四)加强管理,平稳过渡。建立健全社保卡发行和应用管理制度,强化日常运行管理,确保用卡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医保卡与社保卡并行使用的过渡工作。
三、社保卡发行范围
社保卡发行对象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对象中的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失业登记人员以及新型合作医疗参加人员。首期发行对象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四、社保卡功能规划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统一标准,社保卡业务功能涵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业务领域。首先实现的是医保卡功能,实现医保市级统筹和医保在全省范围内异地就医结算。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应用条件的逐步成熟,逐步拓展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业务领域应用。在确保安全便利前提下,拓展社保卡在银行借记卡和银联功能上的应用,以方便参保人员社保缴费、就医结算、待遇领取和其他社会性消费。在满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需要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空间,积极探索社保卡在卫生、民政、计生、教育、交通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社保卡的扩展功能。
五、主要任务
(一)严格遵循技术标准,细化技术方案。按照《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集成电路(IC)卡读写机通用规范》、《省社会保障卡建设技术指南》等,在技术许可和遵循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结合我县实际,细化各类技术方案。
(二)建设社保卡系统。社保卡项目的核心部分是社保卡系统。利用先期建设的网络,建立我县社保卡系统,包括制发卡子系统和管理应用子系统。具体任务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社保卡发行注册申请、密钥申领、社会保障PSAM卡申领等。配置制卡发卡设备、数据加密机、发卡管理工作站、IC卡读卡器及其管理软件;实现社保卡的制卡、注销、查询,卡业务指标扩充、数据结构修改、卡终端管理及密钥管理等功能。开发社保卡管理应用系统,管理社保卡数据,实现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等业务应用功能。
(三)制作发行社保卡。充分考虑城乡区别和银行网点的分布情况,本着“惠民、便民”的原则,择优选择合作单位,确保制发卡工作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减少流转环节和制作费用。向社会公众首次发放的社保卡均免费发放。社保卡因丢失或损坏需要补发的,根据物价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制发卡成本费。
(四)开展金融应用。按照国家金融IC卡发展规划,在确保安全便利的前提下,县社保卡兼具银行借记卡和银联功能,以方便参保人员社保缴费、就医现金结算、待遇领取和其他社会性消费,为持卡人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支付方式。
(五)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在满足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业务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社保卡在卫生、民政、计生、教育、交通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在相关应用领域改造或建立数据接口,部署社保卡应用终端,逐步完善用卡环境。整合集成面向公众服务的各类应用系统,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城乡居民、覆盖各类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保卡应用服务体系。
(六)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社会保障(个人)卡安全要求》,建设社保卡密钥管理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以及使用认证系统,配置网络安全设备、认证卡以及符合安全标准的卡终端。从网络层、应用层、数据层对社保卡及终端设备、网络通信、密码生成与分配、信息数据保密等实施卡安全系统建设。建立数据灾难备份中心,实现社保卡系统业务数据的备份。按照金融安全相关要求,做好金融应用产品和终端的安全保护。建立社保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社保卡信息读写行为。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月-年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启动社保卡建设。完成社保卡卡面设计,确定社保卡功能规划,完成社保卡规划申请。
(二)实施阶段(年月-年月)。年月底前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和开发商的招投标,正式启动项目的软件开发,并落实项目资金。年月底前,建成社保卡系统。年月底前发行社保卡,实现参保人员市内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年底前,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刷卡结算。
(三)应用推广阶段(年月起)。完善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和异地就医结算,积极拓展社保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业务领域的应用,并积极在金融领域推广应用。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社保卡建设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建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机制,强化工程监管。要多渠道筹集社保卡项目建设资金,确保社保卡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为统筹推进社保卡建设,县政府成立社保卡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市建设方案和相关技术指南,抓紧制订相应的建设方案,报省、市人力社保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明确部门职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县社保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配合财政部门筹措社保卡建设项目资金、牵头组织与合作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县财政局:负责筹集社保卡建设项目资金。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调合作银行解决社保卡项目建设资金和制卡费用。县公安局:负责提供参保人员身份证数据信息,以补全参保人员的各项社保卡数据。县卫生局:负责加强对两定单位(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下同)的管理和指导,组织两定单位按照社保卡建设总体进度要求完成相应系统接口改造工作,配合做好社保卡的具体实施工作。机关事务局(县信息中心):负责政务网内跨部门联网,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中心改造升级。县民政局:负责提供参保人员的死亡火化信息。县人民银行:负责指导合作银行按照金融卡业务和技术规范开展社保卡金融应用,完善搭建应用环境;规范在社保等公共事业领域收费。合作银行:负责提供项目建设资金;负责社保卡介质采购并承担制发卡各项成本费用;负责项目运行维护费用和卡中心运作费用;承担制卡数据采集的相关费用;负责提供拓展社保卡金融服务功能,在医疗机构等相关消费点布设或更换服务终端,方便社保卡金融功能的应用;负责社保卡金融应用安全。两定单位(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按照相关要求,负责改造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更换和配备读卡终端。做好社保卡与原医保卡的衔接工作,确保平稳过渡。
[关键词]农林企业;品牌建设;定位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026-02
1 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概述
1.1 农林企业品牌的内涵
农林企业品牌是农林企业的牌子,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图案表现层,即精心设计出农林企业品牌名称、标志、商标等元素组成的图案,以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牌子,达到快速传播的目的;第二层为产品功能层,通过说明书和网站描述企业产品的功能,突出产品的质量、用途和服务特色等方面的功能,以产品功能吸引用户;第三层为文化情感层,传递农林企业独特的文化,通过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增进与用户的情感交流,以求获得用户忠诚以及品牌建设相关人的支持。
1.2 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内在要求
(1)农林企业品牌形象要有特色。农林企业依据其内涵的三个层次,需要突出品牌特色,形成差异,准确表达自己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具有相同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用户具有“锁定”效应,即当用户在同种产品或同类产品中进行挑选时,对该企业品牌的认同,意味着对其他品牌的不认同。
(2)农林企业品牌要内涵丰富。农林企业品牌要吸引用户,除了企业产品需要基于高质量和特色之外,还需要包括附加服务、先进文化、历史遗产等附加价值。因为农林企业产品大多是下游企业购买,交易对象少,但一次性量大,品牌营销关键是同下游购买企业负责人打交道,所以农林企业营销员的名片设计要比总经理的更高档一些,产品介绍书要体现企业的形象。农林企业的官网页面的设计,要凸显企业产品特色,这样的网页对用户更有效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农林企业形象。
(3)农林企业品牌要有价值。商标经过注册,其名称就具有商业价值。设计一个好的商标名称,应具有表现力强、视觉效果好、易记忆的特征,对购买者有吸引力,使购买者将其与相关农林产品自然产生联系,能起到好的广告宣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林产品的营销。品牌价值以产品品质、服务品质和商业信誉作为支撑,由商标所代表的商誉给农林企业带来持续的超额收益所决定。
2 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定位模型
2.1 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统分决策
方案1:建立统一品牌。统一品牌是指某家农林企业的产品使用一个品牌。选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开发新产品时可省去命名的烦恼,可节省大量的商业广告费用和促销费用,运用已有的良好声誉,推出新产品。但是也要注意到,如果有一种产品在市场中销售受阻,势必会影响到新产品的销售,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
方案2:建立分类品牌。分类品牌是指按某家农林产品类型命名。农林企业生产与销售许多不同类型的产品,为了防止统一使用一个品牌,造成相互混淆,区别同一类型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
方案3:建立个别品牌。个别品牌是指某家农林企业的每种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每种产品功能不同,使用不同的品牌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选这种方案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把个别产品的成功与企业的总的声誉分开,不至于因个别产品在市场中的失败而破坏整个企业的形象,并可在用户心目中形成产品丰富、企业实力强大的印象。
以上3种方案,供农林企业品牌统分决策时参考。企业品牌建设要着眼于长远,通过建立品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起顾客的忠诚度,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名牌发展目标。
2.2 品牌建设的思路
品牌建设可分解为建设阶段和阶段影响因素两个维度,建设阶段分为品牌设计、品牌推广、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评价4个阶段;阶段影响因素又包括企业员工、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8个因素。每一阶段应明确关键影响因素,重点加以建设。
2.3 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定位模型
(1)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4个阶段。农林企业品牌建设分为4个阶段:品牌设计、品牌推广、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评价。品牌设计是指在设计农林企业品牌的名称和标志时,将农林企业品牌与用户的心理需要连接起来;品牌推广是指使广大用户广泛认同的农林企业系列活动过程,演绎出农林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扩大农林企业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塑造是指塑造农林企业品牌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提升品牌美誉度,实现品牌从物化到人化,最后实现神化的过程;品牌评价包括农林企业内部评价、中介组织评价和用户评价。X=x(品牌设计,品牌推广,品牌形象塑造,品牌评价),在坐标轴中用X表示。
(2)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影响者。能影响农林企业活动或被农林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主要包括:企业员工、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应纳入企业品牌建设范畴,Y=y(企业员工、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在坐标轴中用Y表示。
(3)构建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定位模型。以X 来代表品牌建设阶段,以X1,X2,X3,X4 分代表品牌设计、品牌推广、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评价;以Y 来代表品牌影响因素,以Y1,Y2,…,Y8 分别代表企业员工、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因素;这样把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定位模型用X—Y坐标系表示,在坐标系中X1Y1,X2Y1,…,X4Y8 表示的32 个区域品牌建设的定位,见下图。
对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定位模型的解释:
X=x(品牌设计,品牌推广,品牌形象塑造,品牌评价),Y=y(企业员工、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在X-Y模型中32个区域分别表示农林企业品牌建设处在什么阶段,影响因素如何,应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建设。下面对典型区域的企业品牌建设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X1Yn区域中:X1Y1区域是企业员工与品牌设计交汇点。品牌设计要考虑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才华和情感对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影响。将企业员工的未来规划融入品牌设计之中。同理,X1Y2、X1Y3、X1Y4、X1Y5、X1Y6、X1Y7和X1Y8区域是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与品牌设计交汇点,这些因素也纳入品牌设计的内容。
在X2Yn区域中:X2Y1区域是企业员工与品牌推广交汇点。企业员工对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建议,经过认真分析后,加以改进。同理,X2Y2、X2Y3、X2Y4、X2Y5、X2Y6、X2Y7和X2Y8区域是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与品牌推广交汇点,他们的建议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加强品牌建设。
在X3Yn区域中:X3Y1区域是企业员工与品牌形象塑造交汇点。企业员工对农林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意见。同理,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与品牌形象塑造交汇点,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加强品牌建设。
X4Yn区域中:X4Y1区域是企业员工与品牌评价交汇点。企业员工对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真实评价,经过认真分析后,加以改进。同理,X4Y2、X4Y3、X4Y4、X4Y5、X4Y6、X4Y7和X4Y8区域是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与品牌评价交汇点,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加强品牌建设。
(4)品牌建设定位的3层含义。第一,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基于对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影响者和农林企业品牌建设阶段2个维度的分析,决定选择哪一种区域重点建设;第二,在决定选择区域重点建设,企业配置哪些资源去建设;第三,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及阶段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要注意维护。
3 农林企业品牌建设的案例分析
3.1 大地农林公司的案例研究
大地农林公司十分注重油茶产品品牌建设,选址在广东河源郁郁葱葱醉人的万绿湖,这里的天蓝、水纯、无污染,水质达到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森林覆盖率达72%,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优级水平。万绿湖是油茶树最适宜最好的生长地区,也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在技术层面,大地农林与科研院校及食品企业进行合作,推进种植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并逐渐成为油茶种植、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生物高科技公司。
3.2 大地农林公司品牌建设步骤
(1)确定品牌名称。 “大地农林”这个名字容易被用户接受,这为打造大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强势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炼广告语。广告语是企业品牌诉求点的正确表述,是对产品质量及服务的一种承诺,是品牌策划的重要部分。大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广告语是“茶油是健康型高级食用油”。
(3)对品牌进行专业全面的规划。根据不同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品牌运作,包括进行VI 设计、整体视觉形象和企业文化理念设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品牌传播。大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与CCTV央视网建立品牌战略合作,这意味着大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迈向农林产业的品牌化建设之路。
(4)长期抓产品质量。打造一个更好品牌的方法是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大地农林公司十分注重油茶产品的品质,与科研院校及食品企业进行合作,推进种植及生物技术的研究,确保油茶产品的品质。
(5)突出个性。一方面企业资源有限,若过于分散,难以保障每个产品发展的正常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能力有限,产品太多往往顾此失彼,造成失控局面。不同性格的决策者将会塑造出不同个性的品牌。对此,在对品牌产品的宣传中,要针对消费群体,准确地把握品牌的个性,突出诉求点。大地农林公司宣传茶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作为诉求点这也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茶油作为健康型高级食用油的规范。
参考文献:
[1]沈树周,彭品志,段素梅.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4).
[2]成建石.做强做优农产品品牌,助推南通新农村建设[J].吉林农业, 2010(10).
[3]李建奇.加强品牌建设 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J].中国种业,2007(9).
[4]张可成,王孝莹.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