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模经济的分类

规模经济的分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建立关键在于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建立,而在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组成差异大的约束条件下,探索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共性标准就尤为重要。确定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的共性标准,在具体确定某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时就能够抓住主要方面,从而做出较为准确的选择。

一、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分析

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学术界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①企业要进入主导产业,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要么必须支付大笔费用,如支付部分无法回收的投资和研究开发费用等,要么表现为学习过程初期发生的严重亏损,因为这个时期的生产成本往往高于那些已立足的企业的生产成本;②企业进入主导产业一段时间以后,可望获得足够的利润,以使得政府不必再为这类企业的生存提供援助;③新进入这类产业的企业净利润贴现值为负,而社会福利增量贴现值为正。它的含义为:只有当国家的干预可以增加社会福利,而后者又不可能直接体现在企业自身的盈利上的时候,进行产业干预是合理的。但对主导产业选择标准还存在一些分歧,具体如下:

1、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区域要素禀赋状况、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比较优势标准。上述标准实际都是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区域要素禀赋状况标准的产业就是具有一定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是因为,根据产业演进理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过程,而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需求结构变动趋势标准的产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产业,也就是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H-O理论,符合区域要素禀赋状况标准的产业是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

2、相关辅助产业发展状况与前景标准。此标准关注的是中间投入品的发展状况。中间投入品与规模效应递增产业的关系可以构造一个与核心-基本模型相似的中间品和产业地方化的模型来对中间产品的积聚条件进行分析,只需要将核心-模型中的制造品和农产品份额分别替换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份额即可。根据核心-模型,产业地理集中与运输成本成反比,与游离的制造品需求的比例成正比,与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成正比。与此类似,运输成本的下降、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规模经济的增强,将会导致产业日益地方化。这实际上论证了中间投入品产业与规模经济产业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也证明了不管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如何,首先主导产业必须是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

3、创新率或吸收创新率标准、需求收入弹性标准、生产率上升率标准、规模经济标准。这些标准,实际是规模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经济是指产出的增加量大于投入的增加量,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要实现这种特性,该产业就必须在供给方面拥有技术或者不断创新的潜力,在需求方面能够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我们也可以用这两条标准来刻画规模经济。

4、区域政府的政策空间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国家宏观产业政策标准等等。上述标准关注的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可以视为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对产业选择起到约束作用,所有区域政府的产业选择必须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进行。

5、瓶颈产业标准。此标准关注的是产业之间的制约作用。如果以瓶颈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而不是规模经济,一般情况下会导致瓶颈产业的过度供给,而由于该产业没有规模经济,就会造成区域社会福利的损失,如果该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具有规模经济产业的竞争力,使区域社会福利增加额大于损失额,或许是可行的。这相当于对具有规模经济产业的一种变相补贴。即使这样,对该产业的扶植其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因此,瓶颈产业标准应慎用。

6、就业标准。此标准关注的是区域就业状况。同样,如果以就业而不是规模经济为标准,就会造成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度供给,如果该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具有规模经济产业的竞争力,使区域社会福利增加额大于损失额,或许是可行的,但应慎重使用。

7、关联度标准。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又具有规模经济,就可以极大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如果该产业关联度又较高,那么就可以更大程度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该基准的运用必须慎重。原因在于:受到区域面积的限制,某个区域能够容纳的产业是有限的,政府扶植产业的发展会限制关联产业在同一区域发展的空间。所以,该标准的应用适合于面积较大的区域。

综上所述,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关联度标准是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标准。

二、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

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就可以构建主导产业选择的模型,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计算不同指标之间的权重,得出不同产业的综合得分,比较综合得分就可以基本判断产业选择顺序。模型构建如下:第一层为区域产业的选择;第二层为基本的判断标准,即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关联度;第三层为基准指标。(图1)

比较优势基准通常采用产业市场占有率、区位熵刻画。规模经济也可以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进行描述:供给方面,如果要实现规模经济必须要求该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速度;需求方面,要求该产业的需求能够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因此,规模经济标准可以用生产率上升、需求收入弹性刻画;关联度基准通常用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刻画。

三、结论

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建立,关键在于共性选择标准的确立,我国主导产业选择共性标准可以概括为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关联度标准。分别可以用市场占有率、区位熵,生产率上升、需求收入弹性,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刻画。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度;组织调整行为;规模经营模式 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ignificant scale economy, culture industry belongs to the less significant scale economy. By clarif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mode of culture indust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Hunan Province’s culture industry and suggests that innovation sh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the local culture industry structure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al adjustment behavior.

文化产业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它不仅包括科学、教育、文艺、出版、影视、旅游饭店、娱乐、体育等主体产业部门还包括推销、印刷、中介、管理、咨询等服务配套行业。文化产业属于规模经济非显著产业,一个产业如果缺乏规模经济,将很难产生可观的产业效益,而我国文化产业规模经济水平较世界发达国家低很多。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组织调整行为的方式把规模经济非显著的文化产业转化成具有一定程度规模经济,甚至是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

一、文化产业规模经济性特点

(一)文化产业规模经济非显著性

按照规模经济的特性,产业可分为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非规模经济性产业和非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是在生产、销售和管理各环节中有部分环节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反之就是非规模经济性产业。而非显著模经济性产业有部分环节是非规模经济性或是大部分都为非显著规模经济性。文化产业就是属于这样的规模经济非显著产业。

(二)文化产业规模经济可转换性

产业规模经济不显著并不等于说没有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其平均成本还是在下降的。通过增加产量获得的规模效益尽管不如规模经济显著性产业的明显,但企业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营方式来扩大规模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将非显著性规模经济转化成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甚至是显著的规模经济。(三)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非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的规模经济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物质条件和经营水平的高低,而且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营体周围的人口密度、消费水平、居民生活方式、外来购买力和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性质和竞争度等多种因素。

(四)文化产业成本构成的复杂性

文化产业的性质以服务业居多,此类产业中企业的经营成本不仅包括购销成本、储运成本,还包括交易成本,其成本构成比较复杂,并且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可变性大。因此,对非显著规模经济性产业规模经济程度的判定比较难。

二、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原理及基本模式分析

(一)运用组织调整行为提高产业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产业的规模经济包含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前者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要素的扩张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获得的规模经济。后者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政策的调整、保障和产业内共同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等外部条件改善而使得整个产业的平均成本降低收益增加而获得的规模经济。

文化产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原理如图1所示。在文化产业中随着提品数量的增加,使得平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固定成本在减小,这使平均成本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图1中表现为曲线的左半边曲线。随着文化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使得固定成本中诸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经营费用以及政府为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所发生费用的增长速率远大于产业内各企业产量增加的速率,这样反而使平均成本上升,在图1中表现为曲线的右半边曲线。

(二)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基本模式分析

文化产业的规模经营一般是通过产业内企业间的并购、集团化、战略联盟和连锁加盟等组织调整行为来实现的。

1.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或产权,从而控制、影响被并购的企业,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增长等经营目标的行为[1]。企业并购又可分为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是处于相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通过横向并购使企业在短期内扩大生产销售能力,从而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来达到规模经济;纵向并购是生产或经营过程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1]。通过纵向并购,促进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密切配合,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大地节约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共同经营费用,从而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规模经济。

2.企业集团化

企业集团是指以一个控股企业为核心,通过建立资产关系,控制下属子公司和分公司。控股公司通常是集团企业的核心,其资产优良、规模庞大,具有资本经营的能力。通过对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组合分配,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并能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优化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3.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企业经营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建立一种合作关系。通过战略联盟的建立可以分散风险和分享资源,减少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进入市场的时间。通过联盟合作,公司各方能够在技术研究开发、技能、产品、市场占有、生产能力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

4.企业连锁加盟

连锁经营日益成为零售业、服务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而连锁加盟更是可以将连锁总部的成功运营模式与加盟者的资本相结合,以较低的资本投入和风险,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市场份额。通过在不同地域开设连锁店,可以将连锁总部的成熟经营模式复制到不同地域的连锁分店。通过连锁店数量的扩张可以极大地分摊整个连锁店的固定经营费用,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三、湖南文化产业规模经营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通过对旅游酒店的实地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源。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探讨提高市场集中度,达到规模经济的具体方式。再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文化产业的其他行业。表1列举了湖南省GDP位次、文化产业产值及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全国平均比较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从2000年以来湖南省GDP在全国排名一直处于12名左右,而湖南省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2.7%增加至2005年的4.2%。2005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产值达到694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4.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45%达两个百分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从整体产业的产值上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文化产业中,旅游酒店业属于产业中比较典型的服务型产业。据湖南省旅游局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长沙市酒店的床位数85524个,占全省旅游酒店床位的23.7%;而2005年长沙市酒店的收入达到132.17亿元,占全省旅游酒店收入的31.3%。下面通过分析长沙旅游酒店业市场结构,从一个角度来推断湖南省文化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表2列举了长沙市酒店业所开客房数前八位的酒店的星级和客房数,并对长沙市酒店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计算。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2001年度长沙市酒店业市场集中度(CR8)在37.3%,接近寡占Ⅴ型市场结构。但是在5年内,虽然长沙星级酒店业规模增加了将近10000间,但是市场集中度却降低为22.1%。依据美国产业经济学专家贝恩对市场结构的分类,把CR4<30或CR8<40定为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这说明长沙市星级酒店虽然在数量上增加了,但在酒店业中的产业结构基本上还处于完全竞争阶段。从规模经济的理论上看,酒店业处于完全竞争状况说明在酒店行业中没有一个或几个起龙头作用的大酒店集团或连锁酒店出现,基本以单体的形式出现。酒店业重复建设,分散资源使得这个酒店业的经营的固定成本很高,而且业内各个酒店之间各自为战,处于一种恶性的价格战竞争状况。中小企业的数量的增加不及产业内运营成本的增加,从而使得平均成本无法下降。规模经济效应体现不出来。

在湖南省,整个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都比较低。如2002年的文化产业集中度CR4只有31.5%,其中旅游业中的旅行社集中度CR4由1995年的30.56%下降到2003年的5.62%,酒店业集中度CR4由1993年的41.33%下降到2003年的22.03%;另外湖南传媒业中报业的市场集中度,2002年长沙报业的集中度CR4为29.82%。湖南省文化产业集中度有降低的趋势表明产业大中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没有迅速提升,而中小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反而增长。这造成了文化产业内中小企业数量的增长与市场集中度的不同步增长的现象。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湖南文化产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主导作用不突出,缺乏规模经济性,从而使得整个产业的绩效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

四、运用组织调整行为构建湖南文化产业规模经营

组织调整行为是指运用一体化行为、连锁加盟和集团化方式来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继而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和策略。而根据文化产业产品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文化产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文化产业,主要生产有形文化产品的产业,包括科学教育业、出版业以及文化用品、设备及骨干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等;另一类是服务性文化产业,主要提供文化服务产品的产业,主要包括旅游业、影视业、会展业、娱乐业、体育业等。结合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文化产业的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

(一)纵向一体化行为

文化产业的发展会牵涉到饮食和交通行业发展,而超大型媒体集团充分利用报刊业、广电业、因特网三种媒体的优势互补,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则可以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规模经济的程度。纵向一体化经营方式适合于服务型和生产型文化产业的混合运用,即生产型文化产业的下游企业可以是服务型文化产业或生产型文化产业,其上游企业可以是生产型文化产业,但一般不会是服务型文化产业。因为,服务型文化产业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而生产型文化产业可以采取批发和零售经营方式,批发经营方式直接面对的是生产型企业。例如,湖南广播电视合了广播电视、旅游、服务、会展、餐饮、房地产等一系列行业,通过广电业的核心作用,加强各行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企业间的良性循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使文化产业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二)横向一体化行为

由于横向一体化主要采取对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并购的方式进行,因此采取横向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适合于单纯只有服务型或生产型的文化产业,即服务型文化产业不适合与生产型文化产业进行横向一体化。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规模经济显著性不同,因此把生产型文化产业与服务型文化产业横向一体化很难协调和兼容。以长沙市旅游酒店为例,截止2007年上半年止,长沙市星级酒店共81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43家,二星级18家。此外,还包括经济型和高档型酒店34家。在这些酒店中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只有华天大酒店和华雅国际大酒店,华天大酒店以710间名列榜首;400间至500间的只有3家,300间至400间的也只有5家。根据表2的数据,长沙市2007年酒店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只有22.1%。如果以华天酒店、华雅国际大酒店以及通程国际酒店为龙头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来兼并长沙市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则可以优化酒店业产业结构,提高长沙市酒店行业整体的市场集中度。

(三)连锁加盟

规模经济不显著的服务型文化产业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了服务产品的异地标准消费,而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可以就地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对于连锁加盟这样一种规模经营方式更适合于服务型的文化产业。以“和一”连锁酒店为例,“和一”连锁酒店在长沙地区做连锁酒店是最成功的一家,目前“和一”在湖南省有连锁酒店5家,计划在今后5~10年内继续在全国再开拓20家。截至2007年,“和一”连锁酒店的客房数达338间,在长沙地区排名第八。“和一”主要采取投资、托管方式进行拓展。通过统一的人力资源培训、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等形式使连锁酒店极大地降低了酒店整体成本,获得比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

(四)企业集团

在一个企业集团中,可以同时存在生产型的文化产业和服务型文化产业,两者互为补充。企业采取集团化的方式拓展规模其做法类似于不相关多元化经营,在市场风险结构为互补的情况下,采取不相关多元化的方式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综合经营效益。湖南最大的企业集团——湖南华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酒店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多元发展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华天集团实力雄厚,总资产达30亿元,下辖控股企业18家。酒店旅游业作为华天集团的支柱产业,拥有2家五星级、4家四星级等9家下属酒店,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华天大酒店,是湖南省首家五星级大酒店。

五、运用组织调整行为调整湖南文化产业效果预测

传统的SCP范式研究认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有着较强逻辑关系。通过运用组织调整行为对湖南省文化产业进行结构优化调整,湖南省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将从不显著逐渐转变为拥有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性。虽然,目前湖南省文化产业集中度还不理想,但是通过运用以上的组织调整行为可以逐渐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水平。以湖南省旅游酒店为例,可以预计,通过运用组织调整行为优化产业结构,湖南省酒店行业规模经济程度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和产业绩效的关系,预测值如表3所示。文化产业中其他行业如果运用组织调整行为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则也可以达到比较理想市场集中度和经营绩效。

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1-0074-03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智力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技术、知识的比较优势完全超越了传统的资源比较优势,使得传统的以资源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古典贸易理论面临巨大挑战。国际贸易新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以知识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对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用包括规模经济、递增回报、垄断竞争和技术动态变化等因素进一步解释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理论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首先始于林德的差异产品的偏好相似理论。他认为消费者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不同偏好是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克鲁格曼用水平差性产品和消费者的偏好需求特征解释产业内贸易。20世纪80年代中期,克鲁格曼通过进一步研究,将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引入产业内贸易理论,提出了包含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至此,以产品差异理论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基本成熟。该理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贸易产生的动力。同时,规模经济理论和产品差异理论暗含即使在不存在技术水平差异和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之间也存在国际贸易,解释了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继续迅猛发展,不仅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发展迅猛,而且发达国家同新兴工业国间的产业内贸易也蓬勃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以创新、开放和全球性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产品差异化程度提高和经济规模扩大。首先,从产品差异理论角度考虑,商品的水平和垂直差异――即商品品种和质量高低主要受生产技术、知识、设备、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也就是说产品差异是由各国生产商品的知识、技术差别决定。因此,表面上表现为品种差异或质量差异的产业内贸易的核心是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的差异。随着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到来,各国普遍增加R&D投入,创新成果不断出现,各国知识、技术含量越来越不同,导致了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增加。一方面,知识的外溢和技术转移、国家之间类似的相当水平的R&D开支和技术模仿过程,使产品水平差异不断扩大,水平差异性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商品的差异化创新很容易引起产品质量上的区别,而导致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其次,以开放性、全球性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来临打破了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间的矛盾,为各国进行差异产品的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是负相关①。相似产品种类越多,其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小,产品成本和价格越高,二者中任何一种效益的增加必然以牺牲另一种效益为代价。在国内市场和有限的国外市场范围内,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必然加深了经济全球化程度,为各国的规模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知识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克鲁格曼在分析贸易理论时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1]内部规模经济是以规模收益递增为基础,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而不是其所在行业规模;外部规模经济则是外部经济性,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性和外部性的划分对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1.规模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理论

规模收益递增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基础,替代古典贸易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条件,更现实地解释了发生在资源、技术、禀赋相似国家间的国际贸易,指出国际贸易的动力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核心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知识经济时期,一方面知识、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极大地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虽然不具有规模经济性,但是知识自身的低成本可复制性,使其较规模经济具有更大的利润垄断能力。

2.外部性与国际贸易理论

外部性包括知识、技术外溢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同内部规模效应一样,外部规模效应在国际贸易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外部性的市场规模经济效应认为企业的贸易优势不在于绝对要素优势差异,而在于某行业某时点的发展规模。当存在外部经济且其他条件相同时,大规模从事某一行业产品生产的国家往往具有形成行业规模的优势。这种行业优势有利于技术、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增加经济利益。知识经济时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知识在国际贸易中的溢出效应及其对各国贸易的影响。知识溢出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通过知识积累和干中学缩小了同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同发达国家间开展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外溢成为推动发达国家进行技术竞争、创新的重要力量,大大促进了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

三、知识经济与垄断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是不完全竞争的一种,在目前国际贸易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垄断竞争主要用来说明贸易是如何解决各国面临的规模与种类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垄断竞争理论认为在垄断竞争行业中厂商数目和它们的定价受市场规模的影响,在较大的市场中通常有较多的厂商,且每个厂商有更大的销售量,消费者还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获得丰富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比任何国内市场都要大的世界市场。

垄断竞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结合的产物。首先,产品差异和垄断竞争相互作用。产品差异使一个厂商在确定它的产品价格时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但它不可能完全垄断,因为总是存在其它功能相同的替代品同它竞争,产品差异化造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同时,一国消费者因收入水平和偏好对差异产品有不同需要,垄断竞争恰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化和多样化;其次,产品差异化又和规模经济密切相关。厂商为获得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优势只能生产差异化产品。而垄断厂商在进行差异生产时,总是尽量使其产品差异化更多的反映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活方式和特征,以便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创造贸易优势。

垄断竞争理论实质上还是利用规模经济而引致价格成本上的竞争优势。这同传统经济理论是一致的。传统经济理论强调成本的决定作用,认为低成本是扩大国际贸易的有力手段,即成本高就缺乏竞争优势,成本低就具有竞争优势。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满足于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引致的低成本所形成的暂时性垄断竞争,而是依靠长期知识领先而表现在商品质量、品种上对消费者形成的持续购买欲望和声誉的垄断。这种声誉优势并非短期内形成,且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垄断作用。因此,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不仅仅是根据成本比较优势和生产要素丰缺形成,而是越来越靠知识、技术的结合而产生的“明星效应”对消费者形成吸引力而形成的。

四、知识经济与产品周期学说

20世纪60年代中期,雷蒙德•弗农第一次提出产品具有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生命周期。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新产品阶段是指创新国发明制造了该产品,并且垄断了这个产品的世界市场;产品成熟阶段指新产品的样型和性能都已经稳定,竞争优势由技术密集型国家向资本密集型国家转移;产品标准化阶段是指产品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生产技术广为扩散,变得普遍、简单,竞争优势由资本密集国家向劳动密集国家转移,因而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生产,最后这些国家成为这种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接着,美国学者威尔斯进一步发展了弗农的产品周期学说。他把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细分为两个阶段:模仿国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与创新国产品进行竞争的时期和在创新国开始了进口竞争时期。这样就形成了目前的产品周期论。这个理论包括:第一阶段是创新国对某一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第二阶段是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第三阶段是外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时期;第四阶段是再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

不难看出,产品周期学说是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这一理论是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的一大贡献。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周期理论日益显得陈旧。首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全球传播,使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甚至消失。大量资料证明,在20世纪头十年,新技术的生命周期约为40年,到30年代降为25年,50年代约为15年,70年代又缩减到8~9年,80年代是3~5年,而到2000年仅不到12个月,特别是IT产业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寿命周期仅仅3~6个月,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这正如美国未来学家莱斯特•瑟罗所说:“所谓‘产品周期’已不复存在。” 他认为“反推制作工艺的发展,和那些只要能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就有兴趣运用他们技术的跨国公司的发展,导致新产品技术的流动几乎和资本及自然资源的流动一样快。拥有专利的新产品技术未必在它的产地被使用,也未必是资助该技术的人在使用”[2];其次,国际贸易的载体――跨国公司逐渐形成“双层网”结构,大大减少了技术的转移。经典的跨国公司理论认为母公司是中枢神经,是技术创新的发生地。母公司同国外子公司之间是具有向心力的“网”,即国外子公司以母公司为核心,接受母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技术转移。这就是弗农产品周期论的雏形和理论来源。但是二战后,特别是受知识经济的影响,传统的由“向心力”形成的内部网的作用逐渐削弱,而由“离心力”构成的外部网却不断得到加强。所谓外部网是相对于内部网而言,指子公司不再完全依赖母公司,拥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产品,同东道国其他企业合作,形成外部“局域网”。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外部“局域网”的集中地。当前,IBM、SUN、宝洁、杜邦、联合利华、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日立、松下、诺和诺得、罗克威尔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相继在中国设立百余所研究机构或实验室。这种内部网和外部网并存、共生就形成了典型“双层网”现象。很明显,“双层网”必将大大减少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技术和创新产品的转移。“双层网”是跨国公司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以加速利用全球技术资源、建立全球的新网络、进行全球技术开发的策略的结果。

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解释

伴随知识经济的临近和产业内贸易继续蓬勃发展、范围的不断扩大,新的贸易问题不断被提出。美国和日本在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比率上是相似的,但为什么美国出口反映了个人智慧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软件产品和金融服务,而日本在生产精密制造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汽车和高质量的电子产品;在具有同样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比率的德国和意大利,为什么意大利的国际竞争力在于家具、服务设计等依靠少数杰出人物智慧的部门,而德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制造业方面,出口客车、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国际贸易新理论只解释了技术水平相近,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并没有解释一国进行特定商品贸易的原因。克鲁格曼将一国进行特定商品贸易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历史和偶然因素决定,没有深刻探讨其背后的经济规律。

格罗斯曼和麦吉认为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是建立在技术的不同性质上[3]。他们认为技术的不同性质导致了各个国家不同的人力资源分工以及不同等级人力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各国不同的生产优势。技术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Supermodularity生产函数的技术。这种技术符合“O――圆圈生产函数”,即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是连续的,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败或质量差异,都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这就决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的配置必须是互补的②。精密机械多要求此种类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另一类是符合Submodularity生产函数的技术。Submodularity生产函数指一部门的出色完成,会减少其他部门出色完成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整个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的配置是“高―低”模式,否则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高―低”模式有利于创新或技术难题的解决。因此尽管美国和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在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的比率上相同,但由于美国和意大利在其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属于“高―低”模式,更有利于表现个人创新,这两个国家分别在软件产业、金融服务业和设计服务业具有竞争优势,而日本和德国采取互补的人力资源配置,更有利于精密机械设备的生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国进行特定商品贸易的原因。

[注 释]

①尤其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是负相关。产品差异的扩大,必然减弱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的扩大,也必然影响产品差异化程度。

②“互补性”(COMPLEMENTARITY)是指较好地完成两个任务中的一个,将增加较好完成另一件任务的边际产品。详见 Gene M. Grossman and Giovanni Maggi. “Diversity and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0, No.5, Dec 2000: pp1255-1272.版,第26页年版,第55页。

[参考文献]

[1][美]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 [M].海闻,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9.

[2][美] 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周晓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67.

[3]Gene M.Grossman and Giovanni Maggi. Diversity and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0, No.5, Dec 2000,.1255-1273.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in Knowledge Economy Age

He Xiaoyin

(Zhengzhou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China)

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务业:服务特性; 生产率;知识创新;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2―0005-05

中国“十一五”规划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长期来,中国服务业的增长相对较慢,如从1990~200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37%,低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10.52%)。由于增长相对较慢,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长期徘徊于30%~35%,2004年刚过40%,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45%),更低于世界的平均数(64%)。中国服务业增长较慢的原因之一是其生产率增长较慢。如从1990~2003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只有0.12%。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据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的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或条件是知识进步、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服务业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原因是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这些条件相对较差,即服务业的知识进步较慢,规模经济较难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较低和政府的监管较多。而进一步看,我们可以发现,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条件较差又与服务业产品的特性有关。与制造业产品(物品)相比,服务业产品(服务)的特性是无形性、不可分性、异质性和易逝性。本文认为,服务的这些特性影响服务业的知识进步、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从而影响服务业生产率

一、服务特性与知识创新

产业的知识进步或知识创新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第一因素。但不同产业知识创新的程度(数量和水平)不同。服务业知识创新的程度一般不如制造业,如代表知识创新的专利技术大量集中在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服务业知识创新的程度为什么不如制造业?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服务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制造业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这个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变化,产业的要素密集类型有可能改变,有的新兴服务业有可能变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如物流、电子网络服务等,有的新兴制造业有可能变为劳动密集型,如软件业。因此,从要素密集类型来解释知识创新程度的差异还是比较表面的。笔者认为,较深入的解释可以着眼于产业(产品)的特性。可以发现,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分性深刻地影响着服务业的知识创新。

1.服务的无形性影响知识创新 物品的有形性意味着物品知识的“有形性”,即物品知识大多是可以从人头脑里游离出来(即能写出来和说出来)和容易被人看得见的知识,服务的无形性意味着服务知识的“无形性”,即服务知识大多是难以从人头脑里游离出来(即难以写出来和说出来)和不容易被人看得见的知识。服务知识的“无形性”增加知识创新的难度。

首先,服务知识的“无形性”不利于知识继承。我们知道,知识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继承。知识继承的程度影响知识创新的程度。物品知识由于其“有形性”比较容易被继承,而服务知识由于其“无形性”较不容易被继承。如传统服务业不少精湛的服务技艺的失传,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服务知识的“无形性”不利于创新激励。产业知识创新的主要激励因素是专利。物品知识由于其“有形性”比较容易获得专利,而服务知识由于其“无形性”不容易获得专利。事实上,专利申请的条件是让人清楚地看见知识新旧的区别,物品知识新旧的区别比较明显,而服务知识新旧的区别难以清楚地表达。服务创新较难申请专利,这一点减弱了服务业创新的动力或激励机制。

服务创新难以有专利保护,因而容易很快被同行免费地模仿。任何创新一旦被模仿,就失去竞争优势。如金融业、保险业的服务创新不少,但可以看到,金融创新或保险创新被模仿的速度也很快,以至金融业和保险业不得不经常创新,但每一项创新都难以成为创新者持久的核心优势。这里,问题的关键是金融(服务)创新或保险(服务)创新都没有专利的保护。

再次,服务知识的“无形性”不利于创新的市场推广。我们知道,市场推广是产业知识创新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物品创新由于物品知识的“有形性”比较容易被用户或消费者认知、评价和接受,而服务创新由于服务知识的“无形性”不容易被用户或消费者认知、评价和接受。因此,服务创新的市场推广比物品创新更难。

2.服务的不可分性影响知识创新

物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是隔开的,物品创新者的物品知识主要是生产知识,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可分性,决定着服务知识的“混合性”,即服务知识既包括生产知识又包括消费知识。服务知识的“混合性”增加知识创新的难度。

首先,服务知识的“混合性”增加知识创新的复杂性。物品创新主要是生产知识的创新,而服务创新不仅是生产知识而且是消费知识的创新。如果消费者的知识进步跟不上服务生产知识的创新,那么服务创新很可能失败。例如,中国的邮政编码曾经是一项服务创新,但由于消费者对邮政编码不了解或不熟悉(缺乏知识),邮政部门又不能有效地提供编码问询服务,这项服务创新曾有过一次失败。

其次,服务知识的“混合性”增加知识创新的成本。服务创新者为了促进消费知识的进步,不得不投资对消费者进行服务消费知识的教育,因而增加了额外的创新成本。如旅游业为推出新的旅游景点,通常投资开展新景点旅游知识的宣传、广告乃至开办讲座等。又如银行业为推出服务创新――理财服务,也花费成本进行投资理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二、服务特性与规模经济

产业的规模经济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第二个因素。但服务业规模经济的实现程度一般低于制造业。这表现为两点:一是服务业的规模扩张比制造业困难,二是服务业即使具有经济规模(即规模经济的实现所要求的生产规模),也经常偏离这个规模。这两点又与服务的特性有密切的联系。

1.服务的不可分性影响规模经济 物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是可分的,物品的生产(供给)规模与消费(需求)规模之间在短期内不一定达到平衡,就是说,物品生产在短期内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可以扩大规模,尽管这个经济规模与消费需求的规模不相等。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是不可分的,在产能足够大的条件下,服务的生产规模永远等于消费需求规模。就是说,服务的生产规模完全取决于消费需求。当服务的消费需求正好等于经济规模时,服务业就实现了规模经济,但这种概率是不大的,就是说,服务的消费需求经常不等于经济规模,服务业经常偏离规模经济,而且服务业不能撇开消费需求来扩张自己的生产规模。可见,服务的不可分性是导致服务业难以扩张规模和偏离规模经

济的一个内在原因。

例如,麦当劳在中国的规模扩张速度曾经低于其对手肯德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需求的限制:中国人似乎更喜欢炸鸡而不是牛肉汉堡包。因此,麦当劳曾经不敢在中国快速扩张,以至于在中国的网点数曾经远低于肯德基,从而在中国的规模经济水平曾经不如肯德基。

2.服务的异质性影响规模经济 物品是同质的,即质量标准化的,物品生产规模扩张引起的质量风险较小,而服务是异质的,即质量标准化程度较低,服务生产规模扩张引起的质量风险较大,就是说,服务的异质性对服务业的规模经济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河南的曾经驰名全国的“千村百货”是一个例证。“千村百货”原来在郑州经营得不错,后来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网点扩张,由于扩张而管理跟不上和无法保证新办网点的服务质量,名赫一时的“千村百货”终于走到尽头。

异质性越强的服务业,越不适合规模扩张。例如,高等教育与餐饮业相比,服务异质性更强,因此,尽管美国的哈佛大学与麦当劳都很有名,但人们只看到麦当劳的网点扩张到全世界,而哈佛大学却始终没有在外地或外国办一所分校。哈佛大学深知办分校的质量风险远高于办麦当劳网店。为了保证稳定的教育(服务)质量,哈佛大学选择不办分校和不进行规模扩张的战略。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的规模(“网点”)扩张是否过分?这值得思考。

3.服务的易逝性影响规模经济 物品是易存的,即可复制和可储存的,因此,物品可以通过复制扩大规模和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库存调节生产规模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服务是易逝的,即不可复制和不可储存的,是一次性的,因此,服务往往只能在一个时间点上实现规模经济,而很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持续地实现规模经济。就是说,服务业在大部分时间是达不到规模经济的,即服务业大部分时间是有产能闲置或浪费的。

比如,城市公交往往只能在一天的几个高峰时点实现规模经济;旅行社和饭店往往只能在一年的旅游高峰时点实现规模经济;体育产业往往只能在大赛时点实现规模经济;证券业往往只能在股市高涨时点实现规模经济;电视播放往往只能在黄金时点实现规模经济;等等。

服务的不可储存使得服务业无法将闲置的产能储存下来和在市场需求高峰时拿出来用,即服务业无法像制造业那样用库存来调节供求矛盾,以减少产能闲置的成本。

因此,服务的易逝性造成服务生产的波动性或忙闲不均,而生产的波动和忙闲不均直接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闲”是产能的浪费,是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表现。“忙”容易影响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成本,是规模不经济的表现。因此,忙闲不均意味着服务业规模经济实现的难度较大。

中国的旅游黄金周(五・一、十・一等)是一个例证。国家安排旅游黄金周的目的是刺激旅游消费和扩大旅游需求,以便在黄金周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规模经济。但黄金周计划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加重了中国旅游业全年的波动性或忙闲不均。这就是说,黄金周计划获得的规模效益有可能被因忙闲不均的加重而增加的损失所抵消。所以,有关旅游黄金周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这证明旅游业的规模经济的实现是困难的。

三、服务特性与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

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也是影响产业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不如制造业,也是因为服务业的资源配置机制――无论市场或企业管理的效率都不如制造业,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也比制造业多。服务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不高和政府监管较多,也与服务特性有关。

1.服务的无形性等影响资源配置 首先,服务的无形性影响市场机制。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价格扭曲意味着市场机制的失效和资源配置的失优。而服务的无形性使得服务价格容易被扭曲。第一,服务的无形性使得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价格的信息(如服务的成本、质量)了解很不完全,即信息很不对称,因此,容易被服务投机商扭曲价格。第二,服务的无形性容易掩盖服务商的垄断行为,包括垄断服务商对价格的操纵和扭曲。

其次,服务的无形性等影响企业管理机制。服务的无形性等无疑增加服务业内部管理的成本和影响管理的效率。无形的服务和异质的服务很难控制,服务业不得不增加用于服务控制的投资。不可分的服务是顾客参与的服务,而顾客参与使服务的组织变得复杂,服务业不得不增加管理顾客的成本。服务的不可分性或对消费需求的依附性使得服务业不得不被动地适应市场和很难事先进行计划。

2.服务的无形性与政府监管 政府对产业的监管会使产业的生产率有所损失。物品的有形性使得制造业的行为有较高的透明度,因此,政府对物品制造业的监管相对容易和相对较少。政府更多地监管服务业,是因为服务业大量涉及社会问题(外部性问题)和公共性问题,而服务的无形性造成服务业的透明度远低于制造业,无形的服务容易掩盖这些社会问题和公共性问题。因此,服务的无形性是政府对服务业监管较多的一个缘由。

网吧是一个例证。网吧涉及青少年保护这个社会问题,而服务的无形性使得网吧的透明度很低,无形的服务客观上“掩护”了某些不法网吧在青少年保护问题上的违规违法行为,因而促使政府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当然,政府的监管对网吧的生产率有较大的影响。

医疗服务业是一个例证。医疗服务业具有公共性,即在救死扶伤的原则上不能排斥任何公民就医。但有的投机的医疗机构为了追求效率和效益,会排斥一部分就医者,这就“破坏”了公共性。而服务的无形性和医疗机构的低透明度客观上“掩盖”了医疗机构的投机行为,因而促使政府加强对医疗服务业的监管。政府的监管对医疗服务业的生产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四、结 论

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慢于制造业的原因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或条件不如制造业:服务业知识创新的程度、规模经济的实现程度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如制造业,以及政府监管比制造业多。服务业知识创新程度不如制造业的原因是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分性,服务业规模经济实现程度不如制造业的原因是服务的不可分性、异质性和易逝性,而服务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不如制造业及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较多也与服务的无形性有关。

中国服务业要加快发展,就要从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提高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条件是知识创新、实现规模经济、资源有效地配置和适当放松政府的监管,而要达到这些条件不能不研究服务本身的特性对这些条件的影响。

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网络经济;竞争;垄断效应;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39-02

[作者简介] 刘嘉俊,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计算机应用。

(江西 南昌 330038)

20世纪90年代,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市场结构又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和前提条件都受到了实践的冲击。传统的经济模式推崇竞争,反对垄断,强调任何市场势力都是对市场效率的偏离。从经济学发展主线可以看出,从过分推崇竞争到逐渐认识垄断,是经济理论逐渐现实化的一种表现。从市场结构的演变看,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结构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市场结构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基于对垄断效应的再认识,笔者认为我国产业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以垄断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分析

垄断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无论在成因、特征还是效应方面都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下的垄断。因此,剖析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不仅有助于认识网络经济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形成了“赢者通吃”特有的垄断形式。拥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正反馈机制的调节作用,占有“赢者通吃”的市场,而劣势企业很快失去市场份额。这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技术竞争效果,增强了网络经济中企业的市场垄断效应。在传统产业里,传统产品可以由不同层面的技术来生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更先进的技术总能以更低的价格很快占领市场,落后技术很快被淘汰。信息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决定谁掌握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再者,信息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只能容忍一种技术的存在。这就更有利于先期进入或占有技术优势的强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后来进入者的竞争难度,从而强化了“赢者通吃”的垄断优势。

(二)网络经济的系统性和互补性,强化了网络经济的外部性。在网络经济中,存在着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即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人数越多,消费者从中得到的价值越大。按照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网络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规模,更取决于网络用户,这就形成了网络的外部性特征。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信息产品一旦拥有了足够大的顾客基础,市场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当然,在未达到消费者的临界容量之前,产品定价往往高于边际成本。这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不同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成本下降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它具有通过大量的消费和使用才能构成规模化的特征,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经济。

(三)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强化了规模经济性。传统经济是由物质变量决定的,由于物质禀赋是稀缺的,并具有不可重复使用的性质,所以成本约束使规模经济的有效范围受到限制,即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成本约束就会使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递减出现停滞。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普遍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的特征,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数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人,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昂,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很低。且信息产品不存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这就使得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甚至趋于零。规模经济的区间趋向于无穷大,从而使其边际收益处于递增区域。

(四)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经济下,企业用不断创新追求一定时期的经营垄断。企业把新思想、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去占领和扩大市场,最终达到攫取垄断利润的目的。但继起的创新又使持久的垄断永不可能出现。创新对垄断的这种正反作用,使得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新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出现。所以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即使处于垄断地位,也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性地毁灭自己,否则就会遭到被别人创造性毁灭的命运。一般说来,在技术创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身上,就越形成垄断,少数企业或个别企业就越容易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反之,技术创新越呈发散型,处于垄断地位上的企业更换频率就越快。垄断与竞争在网络经济中的结合,就形成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结构。

(五)垄断结构更易实现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根据经济学理论,只要企业运营形成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生产活动就具备“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等特征,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协同作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决定着企业生产的“最佳规模”范围,固定成本越大,企业规模经济范围越广。夏基和鲍摩尔等提出的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概念使超出仅用规模经济理论所能够解释的厂商规模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为不完全竞争均衡市场的效率增进功能提供了扩展的理论诠释。因此,真实经济世界中的行业集中度提高是规模经济规律和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体现,绩效决定着市场结构,而不是相反。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信息产业的特点是早期投人即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巨大,而信息制造、使用和销售具有可重复性,信息的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能重复销售和重复使用,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且规模经济的区间不受物质元素的限制趋向于无穷大,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垄断市场更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信息技术之间的相容性,在同一种技术平台上,可以开发数种信息产品,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更易实现范围经济。

(六)垄断市场结构可以避免社会福利损失。传统产业组织认为,任何垄断市场结构,都将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其评判标准是“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化。依据威廉姆森的模型,垄断一方面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兼并等行为会造成边际成本下降,这种成本节省应带来效率的增长,对消费者有利,而垄断的代价是企业垄断力量的增强,对消费者不利。垄断的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效果的总和,是否对消费者有利要视情况而定。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不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所以价格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已不重要了。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它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有不断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新产品,才能刺激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增加需求量。而这种创造,需要的是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的创新力,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形成经济垄断力量。这种经济垄断是凭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形成的,是在满足消费者潜在欲望即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本身意味着市场的高效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垄断不仅没有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反而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如前所述,在网络经济时代,价格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价格持续走低是一个必然趋势。经济权利已经逐渐由生产者转向了消费者,垄断企业必须实施“客户导向”战略,在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迎合客户的需求。总之,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消费者的确立,垄断完全有可能降低总福利损失而加大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减少传统意义上垄断的弊病。

二、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对调整产业组织政策的启示

总体来说,在经济网络化时代,垄断具备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时代的一系列新的特征,垄断推动而不是阻碍技术进步,促进而不是排斥竞争,提高而不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垄断结构并不必然导致垄断行为。所以,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垄断。对垄断的认识应回到特纳的观点:“实际上,就起源和运动来讲,垄断与竞争一样,原来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二者如同哲学上所讲的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垄断只是绝对运动的竞争中的一个个相对静止点,不含垄断因素的竞争和不带竞争因素的垄断从来就是不存在的。”市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竞争的作用必然导致市场结构转向垄断。

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就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时调整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首先是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只有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垄断过度,而是集中度过低,规模过小的问题。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侧重于支持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的垄断性竞争。其次,在网络经济时代要注重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一方面,为了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应苦练内功,积极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另一方面,更应该注重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切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广泛的产业分工协作。

参考文献:

[1]苗小玲.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解析[J].经济师,2002,(10).

[2]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9).

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强广义虚拟经济;弱广义虚拟经济;不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4-0046-07

一、引言

目前的广义虚拟经济分类方法主要有两个。一种方法是从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将广义虚拟经济分为纯粹满足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和既满足生理需求、也满足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由于广义虚拟经济是建立在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种分类方式突出了广义虚拟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另一种分类方法是从产业角度进行划分,例如金融产业、文化产业和各种服务产业等等。特别的,金融业又被称为狭义虚拟经济。从产业角度进行分类的优点有两个,一是有利于对广义虚拟经济的核算,二是于有利于将研究集中到极具广义虚拟经济特征的产业领域。但是由于产业分类方法受到经济核算方法的制约,很难做到全面和准确。目前的统计部门的产业分类方法并不是按照广义虚拟经济的概念进行的,在金融、文化和服务产业中也存在实体经济的成分,而在实体经济中也存在有广义虚拟经济的成分。例如企业对产品进行的工业设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满足心理需求的,但工业设计的价值通常会随产品划分到制造业的某个部门,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虚拟产业部门。也就是说,由于广义虚拟经济包括了“既满足生理需求、也满足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从而明确区分实体经济部门和广义虚拟经济部门是非常困难的。

上述两种广义虚拟经济分类方法虽然都有其自身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但是也都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缺陷:这就是它们都不是根据广义虚拟价值的形成方式来对广义虚拟经济进行分类的,而广义虚拟价值的形成方式才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尝试着从广义虚拟价值的形成方式,对广义虚拟经济进行分类。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按照是否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值,将广义虚拟经济分为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和不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对于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又可根据其供给弹性划分为强广义虚拟经济和弱广义虚拟经济,前者有较低的供给价格弹性,后者较高的供给价格弹性。当然,区分弱广义虚拟经济与强广义虚拟经济的供给价格弹性值具体为多少仍然是一个问题,不过作为理论研究可以暂时回避这个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假设两种极端的情况:强广义虚拟经济的供给弹性很小、甚至为O;弱广义虚拟经济的供给弹性很大,甚至为正无穷,以此来突出二者之问的性质差别。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介于二者之问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将广义虚拟经济划分为:强广义虚拟经济、弱广义虚拟经济、不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以下的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分别讨论这三种类型的广义虚拟经济,第五节是结论。

二、强广义虚拟经济

可直接定价的强广义虚拟经济是指具有较低供给价格弹性的情况。为了更清晰的说明问题,不妨假设供给价格弹性为O。当供给的价格弹性为O时,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它意味着供给数量为一不随价格变化的常数,这时广义虚拟产品的价格等价于经济学的租金。因此我们以下先对经济学中租金的概念做一说明,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强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租金是指供给数量不变的资源的服务价格。图1表示了租金的形成的基本原理。在图1中,纵轴代表价格或租金,横轴代表产品数量;D1、D2和D3代表不同的需求曲线,越上方的需求曲线代表的(同一价格下的)需求水平越高;S1代表供给曲线,其供给量为常数q。

从图1中不难看出,由于供给量是不变的(供给弹性为O),因此价格由需求水平决定。当需求处于较高水平D2时,形成的较高价格或租金P2,当需求处于较低水平D1时,形成较低价格或租金P1。特别是,当需求处于更低水平D3时,形成O价格或O租金。

对于强广义虚拟经济而言,由于供给数量确定,因此广义虚拟价值就体现为租金。需求水平越高体现为租金的广义虚拟价值越高,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越显著;反之,需求越低,体现为租金的广义虚拟价值就越低,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就越不显著。这就是说,在强广义虚拟经济中,广义虚拟价值主要是由需求水平来决定的。又由于广义虚拟需求本质上是由心理需求决定的,因此也可以说心理需求水平越高,广义虚拟价值越高,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就越显著;反之心理需求水平越低,广义虚拟价值越低,广义虚拟的特征也就越不显著。

根据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人们的心理需求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因此强广义虚拟经济非常直接的体现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义虚拟经济的相对重要性会不断提升,广义虚拟经济规律将成为继实体经济规律之后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规律。

这里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强广义虚拟价值体现为租金,但不是所有的租金现象都等同于强广义虚拟经济。实际上租金是一个很古老的经济学概念,最初只限于土地租金,后来租金的涵义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展,它的外延也在扩大。现代经济学中的租金泛指缺乏供给弹性所产生的差价收入。因此在以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领域也会由于供给不足而产生租金,如刚刚提到的土地租金,以及建立在土地租金基础之上的房屋租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一种租金称为行政垄断租金――通过行政权力人为的限制供给所产生的租金,这种租金一般而言也不应属于强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

由于租金现象的普遍性,又由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态性质,因此许多存在于传统实体经济领域中的租金现象也包括了强广义虚拟经济的性质。例如即使是土地租金也有可能包含心理需求的作用,居住在CBD一方面固然是满足了交通、工作和商业购物的方便,但同时也满足了身份地位的心理需求。再例如技术发明所产生的新产品会有垄断性,垄断性会使供给数量受到限制,从而在需求的作用下会产生垄断租金,这种垄断租金既包括了生理需求的作用,也包括了心理需求的作用。但是只有对应于心理需求的那部分垄断租金才属于强广义虚拟经济。在现实中如何将与心理需求相对应的广义虚拟价值从总垄断租金中分享出来是有困难的。一种近似的方法是与同类低端产品相比较,新产品与同类低端产品的价格差可以近似代表强广义虚拟价值,因为同类低端产品主要满足的是生理需求。如果认为 同类低端产品也满足部分心理需求,那么这一价格差就代表了新产品新增的广义虚拟价值。例如新型苹果iPhone 4手机与同类其他品牌的手机的价格差,就可以认为是iPhone 4所新增的广义虚拟价值。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知道的不是绝对的广义虚拟价值,而是相对的广义虚拟价值。甚至在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研究中,我们也许连具体的增值数量都无需知道,只要知道随着收入的增加,心理需求、进而强广义虚拟经济的相对重要性会日益提升就足够了。

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强广义虚拟经济是一种极端情况,在现实中往往难以严格满足,一般情况下供给总是有弹性的,至少在长时间内总是有弹性的,我们在下一节讨论弱广义虚拟经济时会讨论这种情况。但是尽管如此,也还有一些现象很接近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强广义虚拟经济,下面我们就来举四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古玩(其他的收藏品也类似)。古玩可能是最为典型强广义虚拟经济。由于古玩供给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可以视为供给是完全无弹性的。而对古玩的需求完全是心理需求,从实用角度上看古玩可能完全没有什么价值。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古玩的心理需求会上升,从而古玩的价格、也就是租金会上升。

第二个例子是高档品牌的奢侈品。从供给方面看,首先高档奢侈品的品牌就是有限的,实际上就某一品牌而言它是独一无二的,其次高档品牌的产品往往供给数量是有限的。从需求方面看,高档品牌的奢侈品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如品位、身份地位等,而且越是富有的人群对其支付意愿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类商品的需求也发挥高。因此高档奢侈品的价格基本上体现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第三个例子是的演艺明星的价值。演艺明星主要依靠的个人天赋――虽然也有后天的努力与包装的作用,因此其供给是有限的。例如麦克尔。杰克逊只有一个。而对演艺明星的需求基本上是心理需求,需求越高,明星的价值也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演艺明星可以有很高的收入的原因。

第四个例子是独特的风景资源和古迹。显然独特的风景资源和古迹的数量是一种既定的自然存在,其供给是几乎完全没有弹性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的心理需求也在提高,这集中反映在随收入水平提高人们花费在旅游方面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不存在政府的价格管制,独特的风景和古迹的参观票价应当是上升的。

三、弱广义虚拟经济

在第二节中我们说明了强广义虚拟经济的价值体现为租金,而且由于供给的完全无弹性。这种租金主要由心理需求来决定。但是从图1中也不难看出,如果供给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价格(租金)会下降。例如供给曲线S1移动到虚线位置,对应于各个需求曲线的价格(租金)会相应下降。这就是说,如果供给是有弹性的,体现为广义虚拟价值的租金就会下降。在现实中,供给数量完全不变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时间足够多,供给总是会增加的。因此可以假设,租金往往只能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内租金总是会下降的。像第二节中所说的,古玩、品牌和演艺明星可能都是某些特例。供给变化导致的租金下降可以用图2来简单的表示。

在图2中,当需求曲线由D1升至D2时,租金由P1升至P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供给由S1增加到舵,租金又回到P1。从长期供给似乎是在租金P1不变条件下,由S1增加到S2,因此虚线,LS可以视为长期供给曲线,由于它是水平的,因此价格供给弹性为正无穷也称为完全弹性的供给曲线。这就是说,在弱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短期租金会随着需求增加而增加,但长期租金则由于长期供给曲线是完全弹性珠而保持不变。

当然,完全弹性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种极端情况,在现实中供给弹性不会如此之大,但就定性来说,供给弹性的增加会导致租金的下降。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弱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心理需求或广义虚拟价值从长期来看并不体现在租金的上升上,那么它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经验告诉我们,在弱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心理需求或广义虚拟价值体现在产品的多样性上。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出发,单纯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产品往往是简单的和品种单一的,而心理需求的提升则要求产品有更多的花色品种。例如早期的福特轿车功能简单,可以概括为一把椅子加四个轮子。福特公司通过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以极低的成本满足了美国人民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但是随着美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人们的对轿车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加,对轿车品质和多样性的需求不断上升。福特轿车由于没有及时跟上这一需求变化而一度陷入困境。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创造的精益生产方式,进一步解决了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问题,将轿车生产方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在集中体现了广义虚拟经济对工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弱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产品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可以由下面的CES效用函数来表达:

其中:n是产品种类数,xi是第种产品的消费数量。

首先在效用u中,每种产品都不是必需品,即不会由于一种产品的数量盖xi=O而导致效用为O。这完全复合广义虚拟经济以心理需求为基础的概念。其次产品种类数的增加可以增加效用。如果令所有xi都相等,则效用函数可以简化为u=np-x,可见产品种类数n的增加可以提高效用。而且由于1/p>1,因此产品种类的效用弹性大于产品数量x的效用弹性,这说明多样化对效用增加更为重要。

在生产方面,产品多样化是与规模经济相联系的。规模经济性质与人们对产品多样化的追求相结合产生了弱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个重要命题:较大的人口规模是弱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个潜在有利因素。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包含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需求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证明这个命题,但是这将涉及到较繁杂的技术分析。实际上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语言来简单说明这一命题:

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俄罗斯;汽车产业

[中图分类号] F741 [文献标识码] A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概述

战略性贸易政策 (Strategic Trade Policy) 提出于20世纪 70 年代,这个领域代表性的学者有克鲁格曼(P.R.Krugman)、布兰德(J.A.Brander)和斯潘塞 (B.J.Spencer),他们的理论为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按照布兰德的定义,战略性贸易政策是能够影响或改变厂商间战略关系的贸易政策,即一国政府率先采取贸易政策干预,导致厂商改变自己的战略选择,从而使竞争向有利于本国厂商的方向发展,通过抽取外国垄断厂商的垄断租金达到利润转移的目的,最终提高本国国民福利,而这一提高足以弥补政策本身的实施成本。

回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发展过程,一直沿着两个思路发展,即利润转移和外部经济,利润转移的思路源于布兰德和斯潘塞,外部经济的思路克鲁格曼的贡献更大。利润转移又包括以下三个理论:一是用出口补贴为本国的寡头厂商夺取市场份额;二是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租金,通过提高关税等政策手段,抽取外国厂商的垄断租金,从而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三是以进口保护作为促进出口的手段。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使市场的运行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使“看不见的手”不能正常发挥其功效,使自由贸易失去了最优性,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效应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两个前提条件。

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规模经济; 研究;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23-02

江南某地两个原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了高职院校后不仅优化了专业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而且对盘活学校资金资产,降低办学成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总体上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并效应,并走出了一条规模、内涵共同发展之路。

一、高校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

设定高校的教育资源投入,以单位人才成本计算,产出则以学生(在学或毕业)人数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经济;如果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不经济。

如图所示,Y轴代表成本;X轴代表学生人数;MC代表边际成本曲线;AC代表平均经常成本曲线。教育规模经济应指单位平均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下降的情况。反之,单位平均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上升的情况则称之为教育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对高校办学的启迪表现在:第一,在师资等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扩大在校生规模,将提高师生比率,降低学生平均培养费用;第二,架构学科专业平台,拓展相近专业,提高专业集中度,平衡专业课与基础课教师的工作量,以利教师资源共享;第三,文理交融、多学科渗透,对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将带来潜在的效益。第四,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是有条件的,扩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规模与内涵的矛盾。

二、某高职院校的规模经济效应评判

Brinkman和Lesilie(1986)所做的综述被认为是一项很全面的总结。在研究整理四十篇以上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现象的相关研究后发现,规模经济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大学。对于二年制的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院校)而言,当增加学生人数的三到四倍时,平均学生单位成本可以降低约25%;而四年制的本科则可以降低约22%。他们还认为通常原来学生规模较小的学校当学生人数增加时会显著降低单位成本。

我们在拥有2000-2003年原两所国家级中专校和2005-2008年合并后的高职院校会计数据及学生数据的基础上,对合并、转型前后的生均教育培养成本进行了核算,具体结果如下。

备注:2004年为两中专校合并、转型为高职院校的过渡期,故未考虑该年度的情况。

由上面两张表,结论显而易见:合并前的两所中专校在2001-2003年(除个别数据)均出现了生均教育培养成本下降的趋势;而合并后高职院校在2005-2008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呈现先递增后递减趋势。特别是07年生均成本大幅下降,这表明学校的扩招的确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主要原因在于:

(一)集聚资金效应

规模扩大有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集中使用度,缓解经费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的集中度,增加有限的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通过扩招,学校节约了交易费用,只要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增加的组织管理费用,扩招就具有规模经济。

(二)范围经济效应

原来两所中专学校合并建院之后,在一定范围内,学校规模以及学校内部系和专业的扩大,有助于带来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节约。合并建院之后,行政工作人员已在原有基础上减少。这样,学校节省了大笔的人头费和消耗性开支,增加了办学收入。同时,有利于提高师生比例,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

(三)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物力资源主要是指校舍和图书、仪器设备。扩招后带来了生均固定成本的节约。合并建院后有利于减少资源配置浪费。同时,打破了条块分割和文理分家,扩大了学校的内在规模,改变了“小而全”的局面;发展了学科交叉,促进了“工商融合”、拓宽了专业口径,减少了重复设置,这就等于自然而然地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提高了高校人力、财力、物力的集中利用率和资金集中使用度,这样既可做到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保证重点投入,提高投资效益,又可缓解因高校数量太多,条块太多分配不匀的矛盾。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高质量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

但是数据表明,06和08两个年度,该校生均成本有小幅上升,经过分析得出:学校升格、培养对象转型是06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激增的主要原因。因为原先的两所中专校都是国家重点中专,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各方面对于培养中专生而言均已达标,很少有大规模投入。所以从2001年到2003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出现了生均成本下降的趋势,产生了规模经济。2003年升格建院后,原有的校舍、硬件、软件都已无法满足培养大专生的要求,特别是加大了对新校区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投入,从而导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激增。而从08年的数值上来看是不是就意味着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但是至少从目前有限的数据和当前学校实际情况来看,还不能支持上述结论。但是,相关的研究对我们思考下一步学校发展策略也许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高职院校效益的实现策略和本研究的反思

(一)应处理好规模与内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

用学生平均成本作为反映一所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指标,用每所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作为衡量每所学校规模的指标,那么当规模增大时,学生平均成本降低,即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但这一过程并不是永无止境的,一旦学校达到一定规模后,学生平均成本,即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的变化将随着规模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不同的学校在学生平均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其质量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师资力量、教学实验手段等的差异,其教育质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合并规模扩大,对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高校的生均成本降低了。但如何保持高等教育的质量,或者应该追求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不同的学校在学生平均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其质量是不同的;或者,不同学校的学生平均成本不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是不同的。学生平均成本越高,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越高。因为,优秀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管理和后勤服务、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充足的教室和实验室以及适宜的生活条件都是与学校的教育质量联系在一起的,是教育质量的保证,可这些因素又是与学生平均经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优秀的师资往往可以从学校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上体现出来。具有高职称的教师相对多,该校的师资力量一般就被认为相对强。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职称的人员具有的高工资将增加该校的人员性开支,从而使得学生平均成本上升。又比如,先进教学设备必然要求有充分的教学设备费和基建费,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设备费的增加将导致学校非人员性开支的增大,从而使学生平均成本上升。因此当我们仅仅以在校生数代表学校规模和以学生平均成本代表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来谈论规模效益时,所得出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将试图在考虑质量因素作用的条件下,检验规模效益现象是否依然存在,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化。

(二)应避免“大组织病”

应该深刻认识到,学校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内部效率的提高。影响内部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关规模效益的研究表明,如果一所学校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其内部结构并不合理,比如拥有很多规模过小的专业或规模过小的系,那么其内部效率仍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研究假设的局限性

规模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之上的。高校规模经济问题无论在理论假设上还是在实证研究上都依然是不完善的。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职业院校的最大化追求不仅仅在于其经济效益,所以其行为也不仅仅是成本最小化的问题。一流高校把培养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最大效益,尽管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

今后对规模效益的研究应该关注学校内部更加微观的层次,既应该从定量的层次分析,也应该从定性的层次分析规模的变化对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从理论上,要加强对规模变化的内涵的分析;加强对规模收益的组织方面和技术方面的综合影响分析;加强对高校规模收益形成机制的深入的探讨。在实证研究方面,除从结果的角度开展新时期高校规模效益现象的调查分析外,还应该加强对规模经济实现机理的过程的分析,深化规模对其他投入要素影响的分析。这些是今后研究教育规模效益问题时需要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曹利群.高等院校规模经济初探[J].教育与经济,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