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实习规划

教育实习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育实习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实习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5-0078-02

1 前言

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关键时刻,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院校由1998年的不足30所到目前的13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要增强自己参与市场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充分结合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注重研究专业的科学定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培养体现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2 专业的科学定位

定位是一个专业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是对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地位的选择,是自身对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空间的选择和确定。科学定位首先应做到以下四个必须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及优势;必须以差异发展的思维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机遇,错位发展;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及人才使用范畴,人们习惯将人才分成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应用型。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应用型,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特点,强调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发扬优势和特色,为中小城镇的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服务。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培养面向地方的中小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的应用型人才。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3.1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城市规划专业应有一定的专任教师获得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或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

应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学校设计院(所)便利条件,让有关教师参与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更新知识,提高教师城市规划设计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实践,提高教师城市规划管理实践能力。

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工作生活条件,如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申报高一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并把教师的实际工作阅历和效果作为聘任、加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来考虑,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定期实践制度。

3.2 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如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操作训练,如美术、计算机、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课程都安排有实践性教学内容。以课堂练习、上机、实验等形式进行。第二,独立的实习环节,如城市认识实习、美术实习、测量实习、城市规划管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课程设计,如建筑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模型制作等。第四,毕业设计。

以上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由单科到综合,由假题假作到真题真作,由手绘图到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由城市规划设计到城市规划管理,形成一条从一年级到毕业的实践教学主线。再加上学生的社团活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完成了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城市规划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45%。

3.3 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上打破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做中学”、“模拟式教学”、“大课堂教学”、“专业大讲坛”等方法。①模拟评审会是课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评析课程的一种创新。学生将自己图纸挂在黑板上,设计者介绍自己的方案构思,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学生就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能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②“专业大讲坛”是“城市问题”课的一种创新,针对最前沿的城市规划问题,由3-5位校内外知名人士坐在主席台,与学生共同讨论、探讨问题。③“大课堂教学”是将学生带到规划设计现场,由规划局、规划院领导、专家与教师共同研究现场实际问题。④集体讲评。对于学生普遍成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届学生、本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分阶段有步骤进行集体讲评。⑤展出、奖励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鼓励优秀学生,同时,为同学相互学习和参考。

3.4 实习基地建设

①建立实习基地。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学习,校外实习基地除了设计院(所)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实习外,还应有50%的基地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以便确保学生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实习。②明确实习两方导师。学校为一方,城市规划管理、设计部门为一方,成立城市规划联合办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导师由勇于探索、热心改革和丰富实际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责任心的工程师担任,两方的导师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

3.5 实践教学的管理

科学的教学管理是达到实践教学效果的保证,实践教学的管理包括①制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要求、内容、重点难点、成绩评定等内容。②制定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可以要求符合基本原理原则,学习设计程序和方法。毕业设计则要求既符合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工程实际,追求综合效益。同时,毕业设计要求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⑨强化过程教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积累的过程,而不只是强调结果。执行阶段打分,给严重滞后者亮黄牌,促其跟上进度。鼓励学生之间探讨问题,但不许代作和相互考贝图纸。④加强实习管理。制定各类实习的实习指导、实习任务书,对学生进行跟踪检查,撰写实习报告。⑤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专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工作,对实践教学做出适时、必要的调整。

4 加强与行业的联系

4.1 跟踪和适应学科发展趋势

面对新的形势,城市规划不仅通过技术手段分析与解决城市问题,更应通过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机制来解决城市问题。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是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地方院校应用性本科(大多为新办本科)人才培养更应主动跟踪和适应这一学科发展趋势。

4.2 加强与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结合

城市规划工作的综合性决定了注册城市规划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知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群。

教育实习规划范文第2篇

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可以保证教育实习的有序性和实效性,笔者以安大略省温莎大学教育学院2010-2011年教育实习为例,分析一下加拿大教育实习的规范化,希望对我国教育实习的改革有所借鉴。加拿大教育实习的规范化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条例和规定,强调依法办学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教育立法的国家,其教育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英属殖民地时期。地方政府通过教育立法,逐步确立并强化政府干预教育的功能。政府干预教育始终是按照法律要求对教育进行管理,即先立法,后治教,有法才治教,治教必依法。安大略省教师教育学院规定了实习生至少要遵守以下条例:《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职业学习规划》。其中前两者为教师教育的基础规范。

二、详细规定各个实习角色的职责

温莎大学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学院负责职前教育的副院长和专门负责实习的实监(FieldExperienceManager)领导和组织下,由大学指导员(FacultyAdvisor)和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AssociateTeachers)共同负责对实习生的培养。实监(FieldExperienceManager)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和提供实习课程,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等;大学指导员(FacultyAdvisor)负责与中小学及指导老师的合作沟通,一起制定和实施教育实习计划。加拿大的这种教育实习模式,打破了大中小学彼此隔绝的藩篱,在二者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不仅使中小学的问题与需要能及时反映到大学及其教师教育的课程与计划中,同时大学也给中小学带去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了双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优化组合的合作指导小组,对实习生进行诊断型指导,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有序性。

三、实习手册中有具体实习规定和要求

(1)实习政策:鉴于教育实习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以下教育实习规定平等的适用于所有实习生:班级实习安排由固定教育局安排;实习生不得参与自己的实习安排;由于实习方便和交通等原因,改变实习安排的要求一律不予考虑;实习安排中指导老师不得与实习生有亲密关系,比如与指导老师是好朋友,实习生的孩子在实习学校等;实习期间要保证自己的通讯方式有效。

教育实习规划范文第3篇

就业指导教育的核心就是破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个人兴趣,兼顾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关心社会需求的同时,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及时规划自己的生涯发展历程,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建立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主要包括建立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课程辅导体系、社会实践体系、个性化服务体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导向及就业政策导向,并通过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和职业期望。

一、建立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目前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都是由辅导员或者行政人员兼任,专业化程度较低,成效甚微。急需引入激励考核机制,吸引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充实到职业指导队伍中。另外,聘请校外知名的专家学者、职业顾问、人力资源专家、企业负责人组建和扩充学校就业指导的兼职队伍。再就是不断加大对这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职业指导队伍的业务培训工作力度,保证每位教师的工作质量。

二、建立比较完善的课程辅导体系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结构上看,它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指导以及创业指导等模块;从学科结构上,它涵盖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就业指导课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同时,就业指导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需要紧密联系社会就业现实。

各高校应该把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起来,纳入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还需编好一本教材,在教学中应避免教学模式落后、方法僵化、内容陈旧,要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就业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切实提高课程的时效性。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收集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权威信息,进行实时分析。整合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媒体元素,适时穿插实地参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网上职前学堂,给予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实践平台。

三、建设社会实践体系

实习像大学生的“成人礼”一点儿也不夸张。大学生实习不应是学生一个人的问题,实习更不应是学生一个人的战斗。欧美国家历来重视实习。如英国政府的“国家实习计划”, 美国广泛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积极鼓励大二学生参加学校自己的实习项目。日本除了让学生接受校内的实习教育外,还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去校外的企业、科研院所或者事业单位实习。校外实习不一定是全班的统一行动,但实效性必须放在第一位。实习报告中必须要有学生根据现场实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内容描述。

实习不但可以让大学生真正了解社会,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从实践来看,用一个实习生的确比重新招人的成本低得多。如果职位有空缺,用人单位优先考虑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流程的实习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国外的很多企业都有专门的实习生带教机制,而我国除了利用廉价劳动力赚取超额利润外,没有多少用人单位给实习生开眼界、换思维的机会。实习犹如家庭作业,教师应设计好题目,可以开放性作答,但考核的目标应当具体、细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大学校园里学到的理论多实践少,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大学生实习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加强本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除了由学校统一组织外,教育部门也须积极参与、统一分配。

四、完善个性化服务体系

学校应增加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和指导,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个性化分析诊断”或心理咨询,及时疏导和解决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方式上,可以通过学生的老师、家长、同学及朋友之间构成的点-线-面沟通网络,从不同层面搜集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由此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充分利用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着力宣传在当前社会涌现的励志事迹和创业成功典范,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帮助学生建立健康、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在具体操作上,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形成完善的专业成才指导体系。这个工作具有全程性和系统性,不是在学生毕业前的临时辅导,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指导课程应是各有侧重。大一才进校,开展入学教育,设立职业生涯指导课,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性格、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本专业行业的职位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建立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二进行专业指导和职业素质拓展,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种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拓展交际圈,初步明确就业、留学、考研或者创业的奋斗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总结、评估与修正自身的生涯规划。

大三大四阶段,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设立就业指导课,提供培训机会,指导学生考取与目标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完成考研、出国需要的相关准备,通过做兼职或者实习积累对应聘有用的实践经验。再次对大学生涯规划作一次全面有针对性的评估和反馈,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列出弥补不足的对策。带领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学习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完成大学生生涯规划的设计目标,做好从学校到社会后的角色转换。在就业准备的培训方面,如简历制作、模拟面试,总结求职面试的基本套路,寻找求职途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招聘会实现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淑萍.隋文臣.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8).

教育实习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途径

随着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高职教育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探索阶段,各种经验都不丰富,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对于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经过一年半探讨,在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收获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五年制高职学生大多都未接受过高中教育,自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对未来职业缺乏明确的规划,就业时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进步。通过研究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很多高职学生没有进行职业规划的想法或者是职业规划不合理。一些学生存在着上学就是为了拿个文凭,毕业找个好工作就行了的想法,这里的好在他们眼中就是工资高,而他们没有考虑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好什么,没有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的想法。大多数高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社会认识严重不足,对自己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好,在制订职业规划时好高骛远,结果导致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处处碰壁。

2.片面地进行自我评价

高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不能够充分考虑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仅仅以其中的小部分作为评价的标准。有的直接就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因此往往会出现一些在学校学习很好、表现很优秀的同学踏入社会后却干得很不如意。如商务英语专业,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口语、翻译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这两部分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很难体现出来,必须加强对学生这两方面的培养。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施途径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在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学生书本上的东西,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育当中。

1.教育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认识社会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认识社会。通过心理辅导,设置心理咨询站,召开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强势在哪里,弱势是什么,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通过社会实践、讲座、招聘会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残酷,在踏入社会时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

2.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我们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整个课程教育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穿插对学生进行规划教育,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学不断地进行完善。如,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口语以及翻译进行重点的培训,让学生随时都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明确自己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制订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3.通过就业实习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实习是职业生涯教育的最好方式,通过实习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当真正跨入社会时,不至于手忙脚乱。通过实习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及时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做出修正,使其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就业实习能够使高职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能够突破学校的束缚,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中。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就教育的全过程来说,还远远不足。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加大职业生涯教育的力度,改变现在职业生涯规划当中存在的问题;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五年的教育过程中,让他们能够认清自己、认识社会,加大就业实习力度,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尽学校的最大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戴媛媛.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24-26.

[3]强玉龙,许力.浅谈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66-69.

教育实习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生;社会实践;职业生涯教育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中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的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离不开实践教学。因此,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必须要与社会活动、实训、实习和多种社会实践接轨,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公司企业、社区等多方面的场所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才能增强学生社会体验,把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落到实处。

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策略和作用

创立“学校社会”的联合教育机制,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开展实训实习期间的职业生涯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企业、街道、社区等社会岗位实践活动,开展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实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现状和社会的需要,帮助学生关注就业,确立职业目标和方向、规划学习活动,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了其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衔接,确认适合的职业,增强就业竞争力量,同时提高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又能服务社会和奉献爱心。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过程和措施

1.开展奉献爱心的公益劳动

利用一些节假日让学生参与秋收,植树造林,打扫卫生,帮助烈军属和残疾人等公益劳动,开展“学雷锋”、“红五月”等活动,培养了学生在社会中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行为习惯养成与个人荣耻相融合,与职业生涯发展相联系,把职业劳动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相结合,锻炼职业品格,在职场中懂得要尊重别人的劳动,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帮助学生理解以自身专业特点的职业行动去奉献爱心,让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建立在共创爱心社会的基础上,树立正确可行的职业发展的方向。

2.进行服务社区的回馈社会活动

利用中职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等国家的政策,让学生知道接触社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从而培养职业奉献和服务意识,利用专业特长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比如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社区进行维修小家电,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帮助老年人普及计算机知识;汽修专业的学生帮助小区居民维护自行车和汽车的简单保养。

3.组织实训体验的企业顶岗就业实习

针对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导向,依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实际以及相对应的职业群的要求,结合自身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组织学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实训与顶岗实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定时开展实验交流会,谈感想,谈得失,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认识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而且为自己将来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到奠基作用。

4.利用技能大赛展示职业风采

广泛开展技能大赛,针对各专业特点,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载体的教育理念,有效促进技能训练,推动专业教学,加强学生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建设,为适应社会、加强就业创造条件。让学生把大赛看作切磋技能、相互交流、展示风采的舞台,力图把自己塑造成为既掌握精湛操作技能,又具有现代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拔尖人才,在形成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气,在校期间就确立初次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

5.推进校企合作拓宽就业市场

中职学校积极拓宽就业思路--校企合作,为合作企业定向培养定制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期间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把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做到了企业定制的要求,在企业生产车间实训、实习切合合作企业所需,既让学生接触到职业生涯,又与市场接轨,在校期间确立初次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对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和展望

1.必须注重学生社会体验

利用企业和社区等多种社会资源,扩大学生的实践锻炼。让学生参与和尝试不同的社会岗位,组织公益劳动等活动,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能够奉献爱心、为社会服务,增强综合素质、锻炼社会能力。

2.必须加强学生专业实习实训

结合不同专业实训的特点和内容,利用学生一线实习劳动的机会,融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纪律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更好地确立职业目标和方向、规划学习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3.必须广泛开展技能大赛

针对各专业特点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载体,有效促进技能训练,推动专业教学,加强学生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建设,提高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适应社会、加强就业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把各级技能比赛看作切磋技能、相互交流、展示风采的舞台,力图把自己塑造成为既掌握精湛操作技能,又具有现代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拔尖人才,把握本专业市场领先技术,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形成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气。

4.必须积极拓宽就业思路

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和用人机制,扩大了学生就业信息渠道和就业目标领域。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提前与市场接轨,在校期间就做到了企业定制的要求,在企业生产车间实习,切合合作企业所需,提高就业层次,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主动性和竞争力,把握就业黄金期,为实现毕业即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教育实习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能力培养

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初期,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对社会就业形势的了解和自我认识,没有明晰的职业理想及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找不准自已的社会定位。因此,中等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身准确定位,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为未来成功就业和个人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赋予确定的时间期限,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计划和行动方案,以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环境、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自我调整等能力。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

1.自我认知不清晰

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自我认知仅停留在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对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缺乏认知。

2.缺乏职业认知

由于大多数中职生年纪较小,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对所学的专业和将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导致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较弱。

3.职业目标定位模糊

中职生缺乏相关职业知识,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过高,不能把自己的特长、专业与未来职业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确定职业目标。

4.职业规划意识不强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即使有了确定的职业目标,也不能划分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阶段,制定具体发展措施,职业规划不切实际。

5.自我调整能力弱

由于中职学生认知上的偏差,造成中职学生职业目标过高,当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时,学生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现实环境,对职业缺乏合理定位。

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有自己的体系。学校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任务、心理成熟度和职业探索的内在规律,按照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使之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一、二学期:开展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着重进行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和邀请相关企业的人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参观,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培养目标;了解行业现状、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以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了解个人优势和特点,对自己做客观评价,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职业目标能力和初步职业规划能力。

第三学期:安排学生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实现生产任务课程化,将企业文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使学生对所选择的职业进行实际体验,获得基于工作实践的职业认知和经验积累,对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

第四、五学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并开展就业指导训练。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使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并能针对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和调整奋斗目标及实施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确保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通过开展就业心理教育、职业礼仪教育和求职择业技巧训练,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摆正就业的心态,增强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教育实习规划范文第7篇

暑假教育实习调研报告(一)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迅速,但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不断加强对偏远山区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地域条件等问题,偏远山区各方面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改革困慢重重。扶贫工作一定程度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有利于先进物质精神文化的推广交流,也能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支援山区教育深受贫困地区人民的欢迎,对当地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知都有启蒙和帮助,相互的交流和感化也意义重大。

关键字:贫困经济发展产业改革环境教育

三门峡卢氏县狮子坪乡毛河村是位于河南省最靠西位的偏远山区,全村178户,617口人,居住分散。介于交通与地理环境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人均耕地面积处于全县最低,农作物产量低,主要经济来源极不稳定。近年,在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协助下,村民经济发展思路有很大变化。近年,有省委组织部派下的分包单位,全力扶助新农村建设,毛河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

毛河村党建工作原则及新农村建设规划

毛河村村办是一个年轻有活力有干劲,始终坚定以为人民服务为主责的领导班子。多年被评为五好党支部,先进村。村长夏明云带领各村联委班子成员在招商引资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借资,垫资,敢想敢干,大力投入公路,村基础设施,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及村民居住条件和科教文卫等方面建设,初期规划近20年发展方向。

1.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交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问题一直困扰其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交流。近年,毛河村通过借资,垫资,已经通入近1300万人民币通入公路的修建,预计在2011年6月前将全面完成三条出境的主干道。方便人民的出行。

(2)住房条件。由于自然灾害及山区住房破旧分散等原因,毛河村按照新农村规划,扶贫建设69户房屋,将危房及过于贫困居住条件下的村民住房问题加以解决。不搬迁的加以规整,给搬迁户人均XX元辅助资金。为改善和丰富居民生活条件,毛河村正投资百万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包括村级办公室,大型舞台,洗浴中心,健身娱乐场所,超市,招待所,农家乐等设施建设。为实现对天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毛河村合理处理垃圾,牲畜粪便,实行厕所,沼气,猪圈等一体化,设沼气池,充分利用能源。

(3)经济发展规划。毛河村利用天然的水质,山林,规划并创新一批特色产业。毛河烧酒,毛河腊肉,食用菌,山货,烟叶,特殊养殖,有色金属,红色旅游及国家级森林公园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并产生产业链条,比如毛河烧酒,腊肉及旅游搭配,相互带动。目前,由于封山育林,毛河村食用菌产业停滞。烟叶,农作物则由于耕地面积过少而不能作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少部分村民正在进行娃娃鱼等特殊养殖的试验,如果经验成熟将得到大力推广。毛河烧酒腊肉的制作是每家每户都熟知的传统手艺,急需招商引资,集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进入最后审核阶段,它将解决大部分村民闲散劳动力问题。开采加工,出售成品,为期十年。十年后的人力资源则可以为即将开发的红色旅游业来服务。毛河村外出务工人员70余人,目前空闲劳动力200多人,村委也在动员村民外出务工,促进交流和提高村民的社会认知。

2.毛河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资金问题。自新农村建设及改革经济体制以来,毛河村的资金问题一直很难解决。除国家发放以及帮扶单位捐助的资金外,用于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建设的资金多是村民,村联委集资,借资,垫资来进行运作的。招商引资没有成熟的进行。传统特色产业无法大规模组建。

(2)如何宣传。地处偏远,经过长期的半封闭,毛河村如何面向市场化经济的大趋势,推销自主品牌,发展旅游产业也是个问题。

(3)科技人才。先进文化和技术知识紧缺。懂技术的人才太少,外出务工人员少,对外交流少,很难把生产推向灵活高端的进程。医疗,教育事业也发展缓慢。关键是人才的紧缺。如何吸引留住人才是个问题。

(4)环境保护。发展必定带来环境的改变。毛河特色产业离不开优质的环境资源保障。目前,已经封山育林,但开采矿山,发展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5)教育大业。贫困是教育问题存在的根本,学生对只是的渴望,家长对教育日渐的重视,针对偏远山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和部分在职正式老师的职业态度,国家应给予关注和调整。

毛河村的发展总体上正处于瓶颈阶段,村领导带领村民积极地进行最基础的新农村建设,但资金,将来的出路,部分规划但未能预知困难的产业项目都紧紧的包围着这个偏远山区的村民们。村书记夏明云说:只要我们敢想敢干,作出成绩,自会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只要我们以诚信为本,自会得到投资者和来访者的信任和满意。

我的暑期时间感想:

毛河是一个环境清丽的地方,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山区的人民同样渴望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经济制约着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样制约着渴望知识文化的孩子们去奋斗创造未来。在那里,村民齐心搞建设,渴求党和社会给予他们机会和帮助。我想,在中国现阶段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尽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力量去关注并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有了此次的支教经历,对我的人生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认知都是一个新的提高和丰富。百年大业,教育为本。只是改变命运,成才后才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暑假教育实习调研报告(二)

一、目的:

(一)对六个调研小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现场培训。

(二)分析实地调研状况和预调研得到的一线资料。

(三)进一步微调、完善调研方法与工具,为下一步实地调研打好基础。

二、预调研方法与内容

为了预测调研的情况,及时发现调研内容的不足之处和培训参与调研人员的调研能力,使他们熟悉调研过程,调研组首先进行了预调研工作。为了达到预调研的目的,预调研所采用的方法与内容是和正式调研一致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与录像。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包含五个方面的问卷:实习生问卷、实习学校学生问卷、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和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包括中学教师和师范生两种)。通过广泛的收集数据,和同类样本间与不同样本间的横纵对比,研究分析此次教育实习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样本抽取原则是:实习生问卷的调研样本为所有调研学校的所有实习生;实习学校学生问卷的调研样本是每个县域块内各选择一所初、高中学校,每校抽取两个班级(不同年级,有实习生工作的班级);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的调研样本是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的校长1人;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调研样本为县域内实习学校的所有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的调研样本为参与问卷调查的数语外专业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

根据样本抽取原则,把样本确定为:实习生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在永吉七中实习的我校全部实习学生,共十五人;实习学校学生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永吉七中两个班的学生;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的预调研样本永吉七中副校长;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永吉七中的所有指导教师;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参与以上问卷调查的数语外专业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

(二)访谈

访谈的对象包括四部分:实习生访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实习学校学生访谈和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访谈的内容是访谈者依据访谈提纲上的内容进行访谈,主要分三大块内容:基本情况访谈、教育心理访谈和教育技术访谈。

访谈样本的选择原则是:实习生访谈对象为每校选择3-5名不同专业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对象为每校2-3名指导教师(其中要有班主任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学生对象样本为选择6-8个学生进行访谈,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对象为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的校长1人。

根据样本选择原则,把样本确定为:实习生访谈对象为在永吉七中实习的我校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的一名女英语教师,实习学校学生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的六名学生(三男三女),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副校长。由于此次预调研目的之一是为了培训参加调研的全体成员,因此进行访谈的学生都是有过访谈经验的或者之前受过访谈方面培训的,其余参加访谈的调研组成员则是见习这些访谈者访谈,向他们学习访谈的方法与技巧,吸取经验。

(三)课堂观察与录像

课堂观察与录像的样本选择原则是:随机抽取有我校实习生实习的班级进行课堂观察与录像的工作。

预调研的课堂观察与录像工作一共记录了三节课,分别是:初中一年一班的地理(授课人:刘伟),初中一年一班的政治(授课人:吴静)和初中二年五班的英语(授课人:文雅)。

三、预调研过程

(一)预调研的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xx年10月8日上午7:3018:00

2.地点:吉林市永吉县第七中学

(二)预调研准备工作:

1.分配工作:侯恕安排此次调研的工作分工,提出基本要求。

2.协调工作:向永吉七中学校领导说明调研目的与内容,协商具体的调研事项,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三)预调研工作内容:

预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三项:访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与录像。

1.访谈

(1)学校主管教育实习领导(此次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副校长)的访谈,访谈时间为15分。

(2)我校实习生的访谈,访谈时间大约为15分钟。

(3)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英语,女),访谈时间约5分钟。

(4)学生座谈(6人,三男三女),访谈时间约为5分钟。

2.问卷调查

(1)学校主管教育实习领导问卷调查,为5分钟,在访谈之前。

(2)我校实习生的学科能力试题和我校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发15份试题全部收回,调查问卷发15份返回13份。

(3)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调查(学科能力试题和调查问卷),共持续约一小时。学科能力试题全部做完收回,问卷调查做了10份。

(4)学生问卷调查(两个班),每班的问卷平均都用了40分钟。

3.课堂观察与录像

共录了三节课的教学录像,分别是:初中一年一班的地理(授课人:刘伟),初中一年一班的政治(授课人:吴静)和初中二年五班的英语(授课人:文雅)。

(四)下一步调研工作安排:

1.问卷相关部分负责人对问卷调整(周五完成),周六合卷,周日印出(杨明)。

2.侯恕协调带队老师分组,参与调研的研究生分组(专题负责人分本专业学生,统一调整)。

3.联系六个调研县域的学校带队教师,与调研学校提前协商(张丹)。

4.调研设备落实(李广负责)

5.调研预算(侯恕)、借款(张丹)

6.下周开始进行实时实地调研工作。

(五)预调研材料的简单处理

预调研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微调调研的方法与工具,科学有效的进行实地教育调研工作,为下一步实地调研打好基础,课题组成员将收回的问卷、访谈录音和教学录像内容做了一些处理与分析,并对实地调研状况作了分析讨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永吉七中领导和我校实习生的积极配合下几乎所有问卷的完成质量都比较好,而且收回了绝大多数的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基本真实的反映了教育实习的实际情况,能够达到了调研的目的。但是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的问题。实习学校领导问卷、实习生问卷、学生问卷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这几类问卷中,只有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问题数量适中,便于回答。

实习生问卷、学生问卷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问题数量都较多,但是实习生问卷的问题数量虽然较多却并没有影响实习生的回答。学生问卷的问题一方面问题数量比较多,另一方面其中教育心理的有些问题问得比较晦涩,学生难于理解,因此平均每个学生回答问卷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问题数量较多也影响了对问题的回答。

(二)访谈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访谈者依据访谈提纲的内容都进行了访谈,并且能够就一些问题展开提问,进行深度访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习访谈的学生也通过当场观察、学习访谈者的访谈过程,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访谈的整个过程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学会了访谈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为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有的访谈者虽然就某一个问题问的较为详细,却忽略掉了一些问题的访谈,尤其是对基本情况的访谈并不全面。

(三)课堂观察与录像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新授课的录像图像清晰,教学情境反映的较为全面。不仅有对实习生的讲课情况进行录像,还有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录像,而且质量很好,可用性强。但是此次预调研只有新授课的录像,可参考的维度太少,给课堂教学的分析讨论带来不便。

基于以上对预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课题组成员为教育调研的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使预调研的工作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改进。为了使实地调研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取得完满的成果,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五、建议

(一)对问卷的建议

由于各类问卷中,只有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问题数量适中,其余问卷的内容都过多,而且学生问卷中教育心理的有些问题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建议精简除了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所有问卷的内容,使问题少而精,浅显易懂便于回答。

(二)对访谈的建议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访谈者进行访谈时并不能对所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有遗漏的地方。因此,建议访谈者在访谈之前要熟记访谈提纲的内容,对相应部分的问卷内容也要有所了解,使访谈全面深入的进行。

教育实习规划范文第8篇

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被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指中等及中等以上学校所实施的技能养成及继续进修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形成两条并行的教育渠道。包括职业学校、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层次。职业教育的目标系配合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人力需求、科技创新需要通识教育人才而不断提升[1]。台湾职业教育实施的校外实习不仅成功地培养各种层次的技能型人才,而且体现了独特的“三方共赢”,即学校+学生+企业相得益彰。具体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策略

 

台湾是一个地狭人多、天然资源不足的省,由于历史原因成为孤岛,自然资源有限,而人力资源是台湾最为宝贵的一种资源,但必须加以培育、训练,使之成有用的人才,并妥加利用。将“人“由非资源变为资源,这就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2]。

 

台湾省教育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注重校外实习的措施与规章,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操作。

 

一是校企合作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因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纸笔,还需要厂房、石油、钢铁、木材、化肥等,需要设备的购置、维修、更新,需要水电暖气、燃气的供应,需要往返实习基地的交通费……。这些都需要经费,而单靠学校显然是不能缓解经费之难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性、操作性人才,只有扎根于社会的各职业领域,与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才能办好职业教育。台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一开始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产学良好互动模式,深耕产学合作。鼓励与补助教师赴企业服务,参与企业的短、中、长期的研习,评职称时以教师到企业的实践成果与教学同等重要。同时选聘产业界人士到学校兼职,与学校教师共同规划课程,让产业界的实务人员能够将现场资讯知识传达给学生,培育具有实作力与就业力的优质专业人才,深化职业院校的实务教学,以推动学校课程与产业接轨。

 

台湾教育部门于1968年5月成立“专科职业教育司“,开始职业教育有专门机构负责,掌理专科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训练及建教合作等事项;1973年7月改称“技术及职业教育司”,主要负责技术学院、专科、高级职业学校教育事项[3]。2001年成立台湾教育部门技专院校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研究订制职业院校推动政策;2002年协助各校成立跨校整合型区域产学合作中心,纳入学校的正式编制单位,并规划建立永续经营机制,补助中心相关费用,引导学校师生扩散研发成果及服务能量;2005年起,激励技专校院全面认养产企业园区之企业,协助产企业转型提升;于2006年12月颁布《大专校院产学合作实施办法》[4],并从此陆续举行“创意发想与实践巡回课程观摩竞赛”、“全台湾职业院校实务制作竞赛暨成果展”、“全台湾职业院校博览会”、 “台湾产学合作专业能力提供个案分析研讨会”、“技专院校工业类实务课程研发及试办计划成果观摩会”等等,于2011年5月1日起建立大专校校外实习媒合资讯平台网[4],提业界了解大专校院校外实习课程推动现况,大专院校了解产业界所提供学生之实习机会。让参与课程学生以实际体验创造历程,提供跨领域同伴观察交流之机会。鼓励学校将产业实务、社会服务、校外实习融入正式课程,营造有利于学生和产业界交流合作之环境。

 

二是校外实习的规范的政策法规支撑。2009年11月颁布《台湾教育部门补助技专校院开设校外实习课程作业要点》,对全省公私立各级职业院校开设的暑期课程、学期课程、学年课程、医护课程、海外实习课程等五种形式学生的校外实习课程进行补助,以上前一年参加校外实习10%为原则[5]。要求学校实施校外实习课程规划时有完整规范的实习机制,通过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及各系老师与校外实习机构接洽,将各类校外实习机构的详情在校内张贴与网上宣传,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实习机构。学校实施校外实习课程时,与实习机构、学生三方签署签订有关权利义务之训练契约,内容包括实习岗位、工作项目及名额、实习时间、实习报酬、膳食住宿、实习安全的意外保险、指导老师职责及实习考核等项目,特别强调实习学生可能面临之职业灾害、工作时数、薪资问题或人身安全、骚扰等的保障机制,如果学生实习时要自己租屋及乘坐的交通工具,要求家长了解并书面同意认可,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二、学校课程注重培养职场核心能力

 

职业教育的功能是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因为人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职场核心能力指个人进入职场并在工作中进展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所需要的共通能力,包括动机职能、行为职能、知识职能等三大核心课目,其中动机职能包括工作愿景与工作伦理、群我伦理与绩效表现方法、专业精神与自我管理;行为职能包括职场与职务之认知与沟通协调技能、工作团队与团队协作方法、工作伙伴关系与衡突化解能力;知识职能包括环境知识的学习与创新、价值概念与成本意识、问题反映与分析解决能力。台湾的职业训练局以课程的概念推展全民共通核心职能课程,培养学生的职场核心能力,各16小时的动机职能、行为职能、知识职能三门课组成,合计48小时,一学期3学分的独立课程,公开招聘教育界与企业界的优质教师,达成教学共识,成立师资社群网站,提供师资互相观摩交流平台,确保教学品质[6]。因为知识或许可能通过背诵而立竿见影,技能也有可能通过反复练习而熟能生巧,但态度与情感却无法速成的,要在实践中长期潜移默化。

 

职业高中的课程以着重实用为主,并加强实习、实验,其实习方式为个别实习、分组实习、共同实习等三种,除应届毕业生可以配合建教合作在校外实习与办理职前训练外,非应届毕业生以在校内实习为原则,但必须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校外实习[7];专科学校的课程,以专业课程为重点,并注重学生实习,以培养优良熟练的技能,其性质特殊的课程,还要结业后另外加实习期限,其实习方式包括校内实习及校外实习,实习时应根据各类科目专业的性质与实习作业的需求,订定详细计划,并依工作进度实施,详细记录[8]。技术学院、科技大学设立时的课程由各校自行制定后报教育部门备案,但规定课程一般较偏重实践研究方向。

 

1956年注入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开始实行“单位行业训练方式”,即选定美援经费的八所职校,适应市场需求开设实用性专业,改革课程,增添机器设备,设立实习工厂,要求各专业每周有15小时以上的实习专业,每个学生必须有对应的实习岗位,必须自行动手,每一实习时间均进行有效的实习,学到优良的技术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全部获得就业机会。这样保证学生一毕业即能以企业员工的方式工作,保证劳动密集工业有技术人力的充足来源[9]。随着经济发展层次的提高,建立高级职业学校(相当于大陆的职高)、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一贯体系,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照常能读研究生、博士生,技术好的毕业若干年能获得技能大师,比普通教育的更占优势的。后来提出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从单纯注重学生技能技术的掌握,发展到全人教育,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以人为核心的统合教育,使价值与知识统合,感性与理性融合,人文与科学结合,全体与环境共生共荣,使个体获得精神充实与全人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有意关怀。

 

台湾政府各部门提供详实的人力供需调查与评估信息;产业界提供具有前景的工作环境及薪资待遇;学校依产业趋势发展培育具专业及职场伦理之人力 [10]。学校实施校外实习课程要求建立课程目标,针对学生发展重点规划,让学生以准员工方式体验提早体验职场,建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一定的企业意识,培养一定的资讯能力、整合创新、外语能力、热诚抗压等能力,培养学生了解科技的意义与进展,能独立思考评估科技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强化实践服务社会的责任心,置身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增加学校实务教学资源,增进学生就业机会,减少企业职前训练成本,为企业提供储备人力资源,实现“最后一里程”产学接轨,也可以协助贫困优秀学子能顺利完成学业。因此,透过产、官、学、研通力合作,及教、考、训、用合一,让学生经过实践的技能行为训练,培养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才能为知识经济社会培育适用之人才,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及社会地位,再现台湾职业教育荣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