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改变以往“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乏味”的现象,真正体现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确引导学生能动手、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尝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实验,浓厚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大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中讲: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因素。对每一个人来说,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的自觉动力。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物理实验的兴趣浓不浓厚,稳不稳定。因此,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规象时,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

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堂上再进一步做其他实验,并举一些常见的实例,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二、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上容易出现冷热病,当学生对物理实验感到好奇,产生兴趣时,老师一定要随时教育学生,这不是看杂技,也不是玩魔术,这是做科学实验,这是探索自然奥秘、寻找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实验不能单纯凭感觉,也不能单靠想象,更不能搞虚假,而应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尊重客观事实,没有实验作根据的理论只能是一种假说,比如在没有看到分子以前,我们把分子论就称为阿费加德罗假说,经过实验肯定的理论才称得上定律。也就是从许多客观现象事实中寻找出共同的特征和规律,绝不能以个别代替一般,这是科学方法中一个重要原则。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抽象概括出基本概念和规律时,也要注意科学性的培养。例如:讲熔解和凝固时,提出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例举出一些物质,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并特别强调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但根据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从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来看是不够的。于是我们还找了一些晶体(颗粒食盐、酵母)和非晶体(蜡、松香)实物标本,首先从外表观察到晶体的特征里有一定的几何形状,而非晶体则没有,然后现再提出它倦在热学性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让学生动脑思考。接着我们演示:石蜡(非晶体)一边加热,一边升温,一边熔解,再演示硫代硫酸钠(晶体)和热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看到晶体熔解过程中不升温,即有一定的熔点,还要求学生在课做石错的熔解实验。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各种形式的实验。充分证实了晶体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及含杂质的晶体熔点降低等规律。这样,就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了科学性的培养。 转贴于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

通过长期的实验工作,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做好实验,就必须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亲自示范,以身作则正确操作,我们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把实验要求、注意事项向学生交待清楚,严格要求先预习课文并进行重点检查。为了使学生人人都能动手,做学生实验是每两三人一组,每人都动手做一次,要求各人独立写好实验报告,从实验目的到实验步骤,观察记录、数据处理、计算结论,都得自己独立完成。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巡回检查指导学生观察和正确操作,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细心及时纠正,严重的问题就进行现场讲评,予以纠正。

四、通过实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概括、逻辑推理、抽象想象等。教学法中发现法,强调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科学思维自己得出结论来。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例如:讲物体重力时,在做过重力演示实验后,问学生“为什么一切物体在没有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而不向其它的方向?”学生有的说,是因为落到地面才有支持作用,有的说是物体受地球的吸引作用,这时,不忙于得出结论,再把一纸片、钢球等大小不同物体抛向空中,它们失去支持作用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往地面降落,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地球对它周围的一切物体有引力而使物体受到重力。又如:讲光的反射定律时,定律中有一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问学生能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呢?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争论不休,引导学生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不可逆性,比方说人只有两只脚,但反过来不能说凡是两只脚的就是人,做个实验来说明,一个物面上先要有光的入射,才能有光的反射,若没有光入射,就无所谓光反射定律中的“等于”二字,是指反射角的大小由入射角的大小来决定,或者说反射角的大小决定于入射角的大小,这样,学生弄清了缘由印象更深了。

综上所述,观察物理现象和模型,进行各种物理实验,都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把精力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上来,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

[2]周宏,高长梅.教学改革与发展全书.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第2篇

一、改进实验方案,确保探究实效

案例: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光与热》实验方案的改进。

《光》单元的教学,由于受时间、天气等的影响,好多探究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在《光与热》这一课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教材中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有这样几点提醒: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观察、比较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光的强弱有什么不同?用温度计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比较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教材中还提供了一张记录表:

镜子数 0 1 2 3

光的强弱

温度

初次引导学生开展这个探究活动时,笔者依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状况:1.实验现象不明显。每次增加一面镜子改变“光的强弱”并不能使温度产生明显变化;2.操作有些困难。学生用手举着镜子将光反射到纸上,其实操作并不易,他们很难坚持较长时间将反射光投在同一个位子,影响了测试的结果;3.数据收集不理想。本实验主要靠“数据”说话,实验效果不理想直接影响数据的收集,致使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将镜子数改成0面、3面、6面、9面,并选择了一种灵敏的电子测温计方便学生读取温度,同时对记录表也相应地进行了修改:

镜子数 0 3 6 9

光的强弱

温度

在课前,笔者要求学生多带几面镜子,并且建议他们给镜子做个支架或者选择可摆放无需手持的镜子。在实验时,笔者让学生把镜子放在凳子上先调好镜子的角度,让光斑重合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实验方案改进后,实验效果明显多了,学生也不必那么辛苦地举着镜子了,整个探究过程自然、流畅,探究效果大大提高。

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虽然应该重过程,但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的探究会削弱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我们也应考虑到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能感受“发现的惊喜”,又能拥有“成功的体验”。一个成功的实验可以减少许多烦琐的叙述,往往能起到“千言万语道不清,一做实验便分明”的奇效。但是,教材中有部分探究性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着一些不足,探究时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实验不易收集数据,有的实验操作困难,致使探究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对于此类实验,教师就有必要对其方案进行改进或创新,以使探究活动能有效进行。

二、改进实验材料,实现探究高效

案例: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发射》《光的折射》等课的实验材料改进。

科学探究中,为学生准备合适的探究材料至关重要。如果教师能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在“材料”的科学优化和呈现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那么就可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高效探究。

在“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探究活动中,教材中用光是否能通过小孔的实验进行了验证。这个实验对于小学生来说,还不够直观。怎么办?课前,笔者就进行了资料的查找和实验材料的改进。笔者将实验用的普通手电筒改成了“红外线手电筒”。此外,还将除教材以外的几种验证方法向学生进行了展示。如:在透明的水槽中装些拌有粉笔灰的水,再用红外线手电筒照射;在透明的水槽中用蚊香燃起一些烟雾后密封住,再用红外线手电筒照射;在弯管的一头用红外线照射,可看见光束只能在直管的一端留下红点等。用多种方式进行验证,学生在多种验证方式的启发下,想出了“在盒子的两端各开一个小孔,再用红外线手电筒照射的方法”进行验证等等,让人惊喜,然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就在实验课后的第二天,有一位学生兴致勃勃的来找笔者展示他的验证方法。原来他用了一根比较厚实的有机玻璃条。在以上几种验证方法中,实验现象确实直观,但都是演示实验,在小组里开展不是很方便。而这位同学的发现恰恰给了笔者灵感,于是,笔者借助有机玻璃条设计了一种教具。使用这个教具,其实不仅可验证光的传播路线,还可观察光遇到不同镜面(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时产生的现象。

小小的材料改进,不仅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受探究时间限制的难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既让学生开心地完成了探究活动,又为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证据的收集和师生的交流留足了空间。

三、改进拓展实验,提升探究深度

案例: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复习梳理时对资料库中的“浮沉子”制作方法的改进。

在一次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研讨中,有位教师对五下《沉和浮》单元进行了复习梳理。复习课的教学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个难题,设计不好就会变成练习课。那么,该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在复习课中不仅是进行知识重现,而且获得知识重构呢?这位教师动了一番脑筋,她将单元资料库中的拓展小制作“沉浮自如的浮沉子”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后的“浮沉子”引入课题,学生的探究欲望瞬间就被激发了。

原本该单元资料库中的“浮沉子”是用 “一个笔帽、一小块橡皮泥和一个矿泉水瓶”制作的。当我们用力挤压瓶子时,笔帽里的空气被压缩,一部分水进入笔帽,导致“浮沉子”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减小,它就下沉了;反之,当我们松开手,水的压力减小,笔帽里的空气体积增大,“浮沉子”排开水的体积随之增大,受到的浮力也增大,它就浮上来了。其实,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而且,由于笔帽不是透明的,笔帽里的空气被压缩或体积增大时都无法直观地看到,导致学生的探究兴趣大大减弱。

经这位教师改进后的“浮沉子”不用“笔帽”做,而用“滴管”来做 。在滴管内吸入适量的水,使滴管放入水中刚好能浮在水面上,然后装入密封的塑料瓶中,用手轻轻挤压它就沉下去了,松手后它又浮上来了。因为滴管是透明的,当挤压大瓶子时,可以看到滴管中进入了一些水(水面在上升);松开大瓶子时,可以看到滴管中的空气体积增大,非常直观。这样的改进使学生产生了制作和观察的兴趣,学生愿意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

其实,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都是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科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欲望直接影响着科学探究的深度。因此,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开发或改进一些拓展性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实验时的各种现象和变化,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新实验装置,促使探究高效

案例: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金属热胀冷缩吗》中的“观察钢条受热后会伸长吗”自制教具。

教科版五下《金属热胀冷缩吗》中有一个“观察钢条受热后会伸长吗”实验装置(如图1),通过酒精灯在钢条的一端进行加热,引导学生观察钢条另一端的大头针会发生什么情况(比如向外倾斜),从而得出“钢条受热后会伸长”的结论。教材上设计的这个实验原型在具体操作时,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且实验不容易取得成功,学生很难观察到钢条热胀冷缩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这个实验装置上动了一番脑筋。最终利用“木板、音乐盒、指针、刻度盘、橡皮筋、螺丝钉、图钉、铜条、铝条、铁条”等材料自制了一个教具――“金属的热胀冷缩”声光显示器(如图2)。实验时,用两盏酒精灯分别对铜条、铝条、铁条进行加热。 金属条受热后伸长,推动指针下端向右移动,运用杠杆原理,指针上端又使“音乐开关”向左移动,电路接通,音乐响起,指示灯亮起。待金属条受冷后变短,指针上的橡皮筋会使指针复位,即“音乐开关”向右移动,电路断开,音乐盒停止工作。

图1 图2

这个实验装置制作成功后,已在教学中多次进行实验。实践证明,它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由于它运用杠杆原理、橡皮筋弹性复位控制音乐盒的工作状态,借助“声、光” 等形式从而使实验现象变得明显、生动、有趣,学生的探究热情能很好地被激发。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多种金属条可在这个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而且还可进行金属热胀冷缩速度快慢的检测。“一具多用”的特点更使教学时的探究范围得以拓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是学科学最有效的手段,实验装置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载体”。但是,教材中有些实验装置的设计,粗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一进入课堂,到了实际操作阶段,情况就不一样了。课堂中,由于实验装置本身的原因,导致探究活动不能有序进行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实验装置要么操作起来不方便,要么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教师对相关的实验装置作出有益的改进或创新很有必要。一个合适的实验装置可以使课堂的探究活动更顺利、有效。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科学教学细节处理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入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效整合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有趣生动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情景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的“融合”中也日益暴露了的一些“矛盾”。为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关注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细节成了时下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注意的一些细节处理的体会。

一、精心解决“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矛盾”细节,使科学教学更丰富。

传统技术如实验、挂图、实物的表达在与信息技术的呈现上常有些矛盾,例如课件的呈现顺序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有效接受。因此,我们有必要精心解决“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矛盾”细节,使科学教学更丰富。

1.信息技术应与实验兼顾的“矛盾”细节处理

科学教学过程中常涉及一些自然现象,而有些自然现象需要通过科学实验的表达,尽管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科学实验过程逼真地模拟出来,但这毕竟只是模拟,科学是需要用事实来说话的,模拟的与事实是否相同呢?这必将导致学生心存疑惑。科学实验又往往伴随着物体的运动、发光、发热、颜色与形态的变化,有时甚至是爆炸等极端现象。比如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学生亲手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途径,分享成功的喜悦。因此信息技术与实验的兼顾势在必然,但在信息技术与实验兼顾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教学细节处理上的的“矛盾”。

(1)一般演示实验的表达细节

科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积极的科学探究,以及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技术中的模拟动画实验是不能完全代替演示实验的,彼此割裂的两种技术都存在缺陷,但在操作上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的表达存在着很多需注意的细节。如在呈现顺序上就值得推敲,是该实验先进行实验,还是先用课件表达?经过教学实践的证明,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课件再展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例如:《声音的传播实验》,当教师逐渐抽出空气时,学生感受到声音的变弱是如此之真实,这种真实感是用动画模拟感受不到的,虽然多媒体能展示实验演示的全过程。当然演示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回顾实验,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很好地体现实验全过程,另外也为一些未注意观察的学生提供了一次了解实验的机会。把握了这种呈现方式上的细节,教学的深刻性就会在信息技术应与实验兼顾的“矛盾”处理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2)抽象演示实验的表达细节

由于一些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缺乏,一些课本上的实验很难在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比如像生命科学部分,有些生理过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或者是生命的生理活动太快或太慢,学生不易观察,凭借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于图像、模型等来讲述生理过程、现象,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使书本中原本静止无声的描述也就变得生动形象,然后师生针对信息技术进行演示的内容归纳得出,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激发求知欲,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

(3)学生探究实验的表达细节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探究实验的实施,问题是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实验往往跨时较多,涉及的环节复杂。多媒体的融入为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能。若靠单一的实验很容易造成实验环节的疏忽,这时课件就能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至于在细节处理上,怎样才能使之更合理呢?根据教学实践来看,每完成一个环节及时通过课件展示,这样不仅能肯定刚才的实验成果,而且能使探究紧凑完成。如:探究欧姆定律时,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的进行,中间的实验设计环节需要及时呈现学生的讨论结果或方案,教师应在设计课件时事先预定方案,当学生给出方案后媒体就可以出场了。此时传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矛盾”即转变成了融合。

2.屏幕与传统板书共存的“矛盾”细节处理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吻合,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随机应变,需要教学机智。若全用屏幕来替代,多媒体系统也就成了电子板书,也就无法展现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学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所以传统板书的存在依然有它必要的地方,比如:物质科学部分的微粒含义的理解,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颜色的粉笔、利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或圈圈点点来突出重要知识点。虽然这些也能设计成良好的电子板书并展现,但在使用上会觉得很刻板,无法及时更改,总有不方便之处。那么如何解决屏幕与传统板书共存的“矛盾”呢?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这种“矛盾”争论的从没停止过,从笔者来看,有些重要知识即便在屏幕上有展现,但当切换屏幕后它在学生头脑中的停留势必缩短,如果能在黑板上保留,那么本节课的思路就可以贯穿始终。而在保留板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枝节的削减,保留主干,并能在保留中有所创新,这样不仅能使“矛盾”得以处理,而且会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精心设计信息技术在不同课型中的“出场”细节,使科学教学更具魅力。

1.科学观察课中信息技术的细节处理

科学教学在生命科学的篇章中经常要观察一些生命现象,如果在这样的观察课中不动用信息技术,那必然会使课堂失去一些色彩。因为信息技术能提供生动形象的声像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学中能显示所要观察的科学事物,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对时间进行缩放,在显示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有独特的功能。但滥用信息技术,学生受声光刺激过强会出现适应,而激不起兴趣。因此信息技术在观察课中的细节处理尤为重要。例如:《观察蜗牛》一课是以蜗牛身体的特征为内容的综合型观察课。若教师机械地在屏幕上讲解各部分的结构作用,虽然信息技术增强蜗牛画面的能见度,但对于学生的兴趣还是难以激发,为了能使信息技术用得巧、用得妙,教师能就得把信息技术藏着掖着,故意卖关子。笔者先让实物蜗牛出场,让学生观察好了,汇报所看到的,在总结过程“请出”屏幕上的蜗牛与大家共赏。这时学生受屏幕中像画面大小与实物大小差异的刺激,兴趣更易激发,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2.科学复习课中信息技术的细节处理

一段时间的教学总需要总结。信息技术有它独到的优点,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能将非常琐碎的科学知识很好的呈现。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若一味地播放过往知识要点,就显得单调贫乏,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就会降低。通常在复习课中信息技术的出场几率是比较高的,但要注意出场的细节。比如复习到《生命科学保护色、拟态》的理解时,在恰当的时候,教师若播放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对此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再如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是一个很难分清的知识点,特别是生活中关于水中的反射和折射更易混淆。如果教师在此恰当的时候展现画面,如水中的白云与鱼儿,并通过信息技术展现作图原理,那么不仅能使知识点容易辨别,而且能节省教师作图所用的时间。这样既避免了屏幕播放单纯知识的单调贫乏又落实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若复习课中教师注重这样有效的合理搭配、关注细节处理,信息技术的魅力才能持久。

三、精心处理“内容呈现”上的细节,使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大放光彩。

纵观以上的一些细节处理,其实在教学中“内容呈现”上的细节更值得教师注意。从学生观看、学习有效的角度教师需注意以下一些细节。

1.关于信息量的细节处理

“信息轰炸”已成为教学一线的弊端,许多教师力求把科学中的各种注意点都在屏幕上展现,包括书本上的一些图片、要点,能呈现的尽量呈现,其实这样的操作不仅重点突出不了,而且学生不可能看全屏幕上的要点,并加以内化。一节课下来,有些教师课件中的幻灯片放了几十张,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极易导致视、听觉疲劳,思维训练的不足,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刺激下成了“迷航”的“水手”,其实关于信息量的处理不在多而在与精。只要到位不需要太多的幻灯片呈现,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一节课的PowerPoint幻灯片数不应超过15张的教学内容,因为多了学生就停留在了表面的视觉应付上,疲于接受。

2.关于字体大小细节处理

科学教学时常需呈现一些概念,而概念的呈现涉及字体的大小把握,这关系到学生的视觉接受能力,比如一个大标题物体的颜色就适合选择60号左右的字体、黑体呈现。如果是大标题下的定义或要点则至少要达到36号字体以上、黑体呈现,比如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然同一屏幕字体的大小种类也不适合繁多,从大标题到小标题最好控制在三种以内,能突出层次而又不纷乱,这样的视觉效果更易被学生接受。

3.关于色彩搭配细节处理

信息技术在追求质感画面的同时,若同一屏幕下色彩纷呈,不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会使其觉得眼花缭乱,致使学习的效率不能有效地提高。如果是一般的字体内容,不同颜色的字体不宜超过三种,并且字体大小的搭配也需与颜色谨慎考虑,在同一句语句中不适合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搭配,一般在同一语句中的颜色跳跃的次数也不宜过频繁。比如:“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是一种不易觉察缓慢的汽化现象”,在强调其中的要点“任何温度、表面、缓慢”这些词语时就不宜采用三种不同的色彩,只适合同样同种色彩的处理,也就是将强调的要点与语句本色的颜色设成不一样即可达到强调的目的。

毋庸置疑,关注信息技术的表达细节,取决于教师以怎样的方式将它用到教学中恰当的环节,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促成科学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吴哲.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探究,2008.5.

[2]马勇.浅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科学课堂教学,2007.4.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提高

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提出:广大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工作方式,重新构建教学结构,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合作者;而学生也要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广大物理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师要结合教材和教学需要,联系生活情景,为学生创建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摆脱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再现理论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中,调动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这一内容时,在课堂上导入了敦煌名曲,利用多媒体技术,声像结合,一边为学生展示山水美景,营造一种仿佛自己就置身其中的意象,再配合诗歌朗诵“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为学生展现一幅轻松惬意、游历山水感受自然之美的画面,在这种氛围下,在提出“山动船行”的矛盾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索未知的积极性.

二、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物理课标》中要求保持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意识,在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进程中产生自豪、兴奋的感觉.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许多以前的常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情趣,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渴望.按照新课标要求,遵循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性,不拘泥于物理学科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主体.例如,在教学“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了绝大部分过程:包括准备器材、实验过程以及结论的得出.

1.做好课前预习环节

通过课前预习,了解物理名称“光的反射”、 “入射点”、 “入射/反射光线” 、“法线”、“入/反射角”等概念.

2.做好课前准备环节

邻近两人作为一组,准备需要的器材:平面镜、玩具激光器、用两张白色的硬纸板做成的简单光屏,在上面标有角度.

3.做好探究过程

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和安排步骤,由每组的两名学生分别操作光屏和光源的位置,进行探究活动.(本实验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包括提出问题、制定和设计实验计划、实验操作和证据收集以及分析和论证等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对学生强调每个探究要素,而要让他们学会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认知领会).

4.得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各个小组发表本组的探究结论,然后再在班内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淡化表达的严密和逻辑性,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通过让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演示、讲解、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摆脱过去那种由教师全包全揽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领略到科学探究的奥妙,欣赏到自然界无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三、加强引导,提高学生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天天忙着做练习、做作业,但是学习成绩却不见提高,考试成绩也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的原理,也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因此,当我们在讲解习题时,一定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引导他们自主分析解题方法,提高学生总结解题方法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复杂电路的计算方法”时,首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电路图,然后将对应的数据标好,这样有助于理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理顺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对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挑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需要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开展快乐学习,努力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严娇.如何在物理课堂上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J].湖南中学物理,2009(10).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感器;初中科学实验;应用;意义;内容;措施

一、现实背景及意义

初中科学是集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目前全国范围内仅在浙江省全省施行。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1]实验活动是科学课程实现其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掌握方法,体验过程和感受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的途径。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学校的传统教学随之变革,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早在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提出:“给我们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利用强大的技术。” 随着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与教育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趋势,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成熟,恰恰给教学带来了这样的变革机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传感器技术就在国外发达国家尤其美国的中学理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2]

西方国家的学校在过去20多年里已经投资大量资金应用于ICT方面。现在ICT已经成为一种被应用在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工具。国内这方面的起步要晚些,“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的部分中学已经开始在教学实验中使用自制的传感器实验设施。”[3]从应用的地区和年段来看,也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且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课程中有所应用,初中科学实验中应用传感器尚处于起步阶段,只零星体现在教师教学比赛及教师实验创新比赛中。因此,我们急需追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接触到科学与计算机课程的整合,并由此鼓励学生对常见的科学实验进行创新,推动学生的发明创造。

传感器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等变量精确地变换为电信号,再经电子电路或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对这些量进行检测或控制。图1表示了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传感器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与人的五官及传统实验相比,有更大的感知范围和更高的精确度,在实验中能够将感受到的各种量,如:力、热、声、光、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浓度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学量;能感受到各种微弱的信号,并能放大、传输、存储显示,并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数据处理功能作出必要的输出控制。所以,应用传感器技术的显著优点之一,便是可以将传统实验无法直观显示出的上述物理量直接以表格、曲线、刻度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易于学生接受。再者,传感器技术能方便、快捷地完成实验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推测,还可提供数据统计、公式计算、曲线拟合等。便于实验的观察、操作,使科学实验不受简单测量工具精确度以及人工采集数据需有一定时间间隔的限制。

因此,在科学实验中引入传感器技术,是对传统实验的一种有力补充,既拓宽了科学探究型实验的内容,又能使初中科学实验更容易由定性转为定量,甚至变模拟实验为真实实验(如磁场),实现初中阶段科学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整合。本研究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初中科学课程中能与传感器有机结合的16个实验活动,点燃一部分计算机能力较强,愿意尝试把所学所用结合起来的学生的激情,从传统的听、讲、练提升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合作完成一项或以上把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实例的探究尝试,让学生关注课堂外的实践应用,体悟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可应用的主要内容

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传感器技术,不能脱离科学教材。笔者选取宁波市初中统一使用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七上、七下(2012年版),八上、八下(2013年版)和九上、九下(2014年版)共六册为蓝本,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经过与本校其他三位科学教师的集体商讨,并就其结合可行性专门请教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毕业,在高校任教的钟秋波副教授,最终确定有6种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初中科学中的16个实验活动,并根据操作的简便与否,有无必要演示,分为教师演示和学生拓展活动,具体如下表:

表1 可应用传感器的科学实验活动

传感器类型 序号 科学教材 实验、活动名称 应用类型

册 章 节 页码

压力传感器 1 八上 2 2 44 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学生拓展

2 3 3 70 活动: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师演示

3 八下 5 1 93 探究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同名和异名磁极周围的磁场分布规律 学生拓展

4 2 97 活动:观察电流周围的磁场

5 九上 5 2 95 活动:探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拉力大小 教师演示

分子浓度传感器 6 八上 4 4 105 活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学生拓展

7 106 活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8 109 活动:萌发的种子吸收氧气

9 活动: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温度传感器 10 七下 1 2 10 活动: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教师演示

11 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12 八上 4 4 110 活动:种子呼吸时放出热

光感传感器 13 八下 2 1 17 活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教师演示

14 2 23 活动:探究光的折射的特点

电导率传感器 15 八下 4 5 81 实验:检验欧姆定律 学生拓展

光电传感器 16 设计可据路口车流量的变化而更改时间的红绿灯 学生拓展

上表1~15个实验活动来自教材,第16个计划在学生学习完电学知识后开展,并希望可实现更多的科学实验活动与传感器技术的整合。

三、操作措施及目标

表1中的这16个实验活动,除教师演示外,学生拓展活动考虑到实施的具体可行性,选择本年级段有一定计算机基础,并对科学探究兴趣浓厚的学生组建一支队伍,依托本校的拓展课,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展开。 因此,涉及三个年级,共需三位及以上指导老师,同时分上、下学期历时一年完成。

在组建课外活动小组上,教师首先要对本年级段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科学探究兴趣程度进行摸底调查。具体可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调查,采访班主任,个别约谈等方式进行,并遵循自愿自主的原则,在学生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甄选确定。时间上,充分利用宁波外国语学校拓展课集中指导,完成设计、组装,并鼓励学生利用校外资源,在周末对本实验活动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完善。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自主设计探究两条线,希望能达成以下目标:1.以点带面,调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通过教师演示,活动小组成果展示,提高同学们革新传统科学实验活动的积极性。2.为有一定计算机特长并科学探究兴趣浓厚的学生搭建锻炼平台,从设计到展示,全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寻求指导、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3.使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学科知识实现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知识,拓宽学生视野。4.通过对综合设计、整合应用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理性、创新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注重实践、实事求是、不畏艰难、谦恭、协作、服务社会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作为社会一员的公民责任感。5.鼓励创新,争取学生团队自主设计并完成1~2个创新实验。既能参阅资料,重现前人完成过的实验活动,亦能独立思考,自我成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创新。

四、可能遇到的问题

科学教师的计算机功底毕竟较浅薄,在具体实验活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传感器与计算机如何连接;如何设计参数体现实验活动变量,呈现结果;学生设计不完善,学生遇到的实际操作问题不能有效解答等。若是遇到问题,教师一定要秉着学习提高的态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借助团队的力量,至联系高校,依托高校的实验室和技术支持,谦虚请教,集体商讨,不懈努力,必能妥善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谢紫鹃.传感器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7.2.

[3] 张海燕.浅谈现代先进教学设备对初中科学教学的影响[J].科学教育,2011(4)81.

[4] 华泽玺,王栋.基于实验的传感器教学改进方法.教育教学论坛[J].2014(21)23-24.

[5] 张洪润,张亚凡.传感技术与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徐存焕.传感器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教育研究,2014(27)80-81.

[7] 林玉龙.传感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116-117.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第6篇

关键词:拓展;实验教学;探究实验

美国有句谚语: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意为: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句话能很好的体现出咱初中科学实验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思想、手段、技巧等多方面有极大的更新和进步。但科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变化,基本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的步骤,注意细节,安全问题等,然后就让学生按照书本或实验册中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这样看似学生成功的完成了实验,也多数得到想要的实验结果;可是,学生是否真能理解这个实验的原理及每步步骤的作用和意义呢?如果步骤操作失误会出现什么现象,又该如何纠正呢?这个实验现象或实验规律又与生活中哪些情景有联系呢?他们都不会去深究,只是机械的做完这些动作。

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僵化,只知道被动接受、模仿,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质疑能力等都得不到培养提高。而且,近年中考科学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及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改革传统学生实验教学模式,开发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学生实验教育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实验课教育模式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适当拓展课本内实验的广度和深度,并让学生自行及时总结现象及规律

比如在华师大八年级下课本中的“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如果按部就班的让学生完成这个实验,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并不多,他们很难完全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有些学生也不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例如有次实验课时,其中有一组女同学就举手求助,他们无论前后怎么移动蜡烛,光屏上都没有清晰的像的形成,仔细观察后,原因很快就查明,他们忘记了实验要求,蜡烛的位置太低了,三者没有在同一高度上,那只需要把蜡烛的位置适当拔高就可以了,可是他们却无力分析。另外, 有一次科学检测中,考查了在该实验中,如果用书本把凸透镜遮挡住三分之一,问光屏中像的大小变化和明暗变化。当学生面对这道题目时,回忆当时做实验的情境,发现课本上实验步骤中及实验问题中根本没有这种情况,不得让学生感到气馁,使此题的得分率不高,从而说明这次的凸透镜成像实验,学生缺少分析归纳能力,也缺少总结能力。个人认为最后的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光源在不同焦距范围内靠近(远离)透镜的过程中,物距和像距变化及像的性质及大小变化规律,也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有了这种想法后,我在实验操作步骤中穿插了几个实验“意外”,比如上文提到的三者不在同一高度时的实验现象,挡住凸透镜不到二分之一面积,超过二分之一面积时所呈现的像的区别,并请学生来分析原因。甚至当实验过程中出现“疑难杂症”时也可以请“小老师”进行分析指导,这些“小老师”有可能是平时成绩处于中下的,可是却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同学,通过这次的指导任务后,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当实验结束后,他们不仅能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更是能很好解释出了平时易错且难以理解的习题,比如:为什么透过露珠看叶脉可以更清楚?被称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为什么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后,杯底就能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通过本次实验相关的原理也能很好的理解了。总之,实验后学生能很好的把科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科学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对科学的知识有了更高一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又比如学生在做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一会儿说我电流表的指针未调零,一会儿说我导线不够长,我灯不会亮,我滑动变阻器移不动......对于这些简单的问题他们都不会自行分析,自行解决,见到这种情况后,我就让他们先停下手中的任务,把他们的问题先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他们自行讨论后得出解决的方案,让他们学会如何分析电路故障,讨论如何检测电路元件的好坏,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被他们一一解决后,学有余力的同学甚至利用并联电路做起了对比实验,这样实验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了,他们自行进行了适度的拓展使该实验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二、拓展课本外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目前教育减负的大趋势下,初中科学科目中每周都有一节科学探究课。在这堂课上如果只是老师讲题,学生做练习,那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帮助不大。所以在这节探究课上我就对学生实验进行拓展,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设计并操作完成一个书本所没有的,而且取材方便的拓展性探究实验。

如在九年级上科学教学内容中,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等这几个知识点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考点,而最常见的就是让他们出现在滑轮组的习题中。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很难理解机械效率这个抽象的概念,于是在这科学探究课中,我就让学生就这个知识点进行探究实验。在上这堂课的前一天,我们先提出探究实验的问题:在滑轮组(竖直)拉动重物中,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们小组交流后争相提出各种假设 :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重物的重量有关;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的连线方式(有效绳子段数)有关;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量大小有关;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拉动速度有关等等。通过和学生的讨论,发现第四个选题很难保证在匀速拉动的过程中体现出速度的明显差异,决定放弃这个假设。师生达成共识后,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假设进行分组(教师适当调配),并设计好实验流程和数据测量表格,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在第二天的探究课上时,我先让同学们自行挑选合适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然后当实验结束后可让同学们进行反思,并且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一些改进意见,如有些组的同学说:“该实验很难控制匀速拉动重物”针对这个问题另一组的同学马上提出了改进意见“可以利用电动机进行拉动”。而在做与动滑轮重量有关的实验时,为了使动滑轮的大小不变,有同学说可以在原动滑轮上吸一块磁铁,通过改变磁铁的大小来改变动滑轮的重量,这个改进意见能更好的控制了实验变量。

通过这次师生合作完成的拓展性探究实验,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有用功,总功等数据的求法,能更好的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几个重要因素,更能针对实验的现实困难提出建议,真正而有效的对实验进行了拓展,并且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拓展学校外简易家庭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开展学生家庭实验,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拓展和深化。家庭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结果记录及实验改进等等,都由学生独自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于家庭实验真实、直观、安全、易做、有趣,学生通过做家庭实验能获得知识、获取技能、发展能力,因此,家庭实验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家里的器材方便易得,开发一些家庭实验不仅现象直观,也能使一些物品“变废为宝”,例如可以用家里吃下来的花蛤壳和蛏子壳蛋壳等敲碎了来当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用醋酸来代替稀盐酸,用矿泉水瓶来代替锥形瓶,用医院里打点滴后的管子来当导管,甚至可以用紫包菜叶来当酸碱指示剂,对于这个实验学生都比较有兴趣,第二天到校后就争先恐后的来汇报实验结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总结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当我们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可让学生在家自行完成一些探究实验,所需的器材仅是一只碗、一枚硬币。实验时,先将硬币投入空碗中,人远立碗的一侧,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硬币所反射的光线刚好被碗的边缘挡住,我们恰好无法看到硬币为止,然后逐渐把水注入碗中,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发生,硬币便“浮”了上来,从而让学生体验光的折射现象。更可以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只筷子来体现光的折射,当我们把筷子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时,从侧面看筷子在水面处被折断,这些实验都极易成功,可以让学生在新课教学前都在家里尝试一下,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第二天学生来汇报实验结果的时候,有些也会提出一些实验时碰到的问题,如:在加水的过程中硬币会被水流冲动,改变位置后使实验失败,当问及该同学有没有解决的策略时,他说没有。这时其他同学马上提出了对策,说可以用双面胶把硬币与碗底粘在一起,同时在注水时让帮忙的人员沿着碗壁到,这同样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比如在学“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在预习完新课后,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一些家里能做的探究实验,有些组的说可以用空矿泉水瓶,沙子等来做探究实验,有些说可以利用鸡蛋,盐,水等来做实验,从他们设计的可以看出有些组是从改变物体的自重来探究沉浮条件,有些是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从而来改变浮力大小,来探究浮沉条件,那么对于他们的设计不要过多的点评,等他们做完家庭实验后,第二天来课堂上汇报时我们再来分析实际的成效。在这些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乐学”到“我会学”的转化,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自学能力也充分的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为各种实验有成功自然有失败,关键是我们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真正的体现“I do and I understand”!

布鲁纳曾说过:“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这也正是我们科学实验所要体现的价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而拓展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依据探究式学习理论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索为手段,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实验水平的目标。通过对科学实验各个环节的全面创新拓展,来培养学生的真正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实验与装备》第21卷

[2]《“拓展式”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第7篇

1 在“失败”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是任何科学实验都应遵循的规则,物理实验也是如此。特别是一些定量的实验,少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往往会产生气恼,沮丧的情绪,甚至灰心丧气,以至于会乱凑数据,敷衍了事。面对学生的这些错误,我们教师切不可随意批评,甚至惩罚学生,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敢于面对自己实验失败的现实,然后静下心来,调整心态,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比如:在初三上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这一分组实验中,尽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而且在实验中也未出现过任何错误,却始终得不到“在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这个正确结论。甚至原本已完成实验,并成功由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其他组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到产生失败实验的小组来亲自动手重新做了实验,却发现,此时所测电源电压的的确确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不再相等,而是电源电压始终比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大一些。针对这一现象,我先让同学们自己去分析、探究,当他们确实感到困难,准备放弃时,才给予适当的提示:“该组实验器材与其他小组实验器材有无细小差别” 。顿时,同学的探究热情高涨,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原来该组实验器材中较多地用到了一些带“金属夹”的导线,而带“金属夹”的导线的电阻就比较大了,就不能再忽略不计了,它们各自分得的电压也不能忽略不计了。同学们为自己能找到失败的原因而感到高兴,兴奋之余,实验失败的那部分同学纷纷换用电阻较小的导线重做了一次实验,结果都顺利地得到了正确结论。这种经过失败和挫折再获取的知识,同学们往往是印象更深,收效更大。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 在“失败”中培养积极进取,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光的反射科学实验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资料上分三个部分:经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经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资料,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经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之后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终经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明白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构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资料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502班和504班,每班学生均为50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比例较大。从与其他教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本事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本事、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资料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贴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必须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经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经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构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本事。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景,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进取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经过实验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主角扮演科学幻想信息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