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众号运营策划方案

公众号运营策划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众号运营策划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众号运营策划方案范文第1篇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 年8 月推出的,通过提供一种公众账号进行信息、个人用户收听订阅的平台模式。具有门槛低、自由度大、互动性强的特点。产品上线后,众多草根大号、媒体、企业纷纷入驻微信公众平台,一时粉丝众多。媒体类公众平台是当前微信公众平台中活跃度高,影响力突出的一类。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也紧跟试水。据笔者的统计观察,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广泛搭建,从数量、覆盖面的深度及广度都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加上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渗透,微信公众平台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高校的信息管理和功能服务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以2013年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举办的“T派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大赛”(下文简称T派大赛)的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观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情况。

一、研究方案设计

(一)选择T派大赛的原因

1.2013年4~10月间举办的大赛,范围涉及全国各高校,共分了北部、华东、华中、华南、西部区5个赛区。区域赛承办高校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从参赛的高校来看,范围广,遍布全国各省市地区;层次多样,从211、985的高校到普通高校,都有参与。从涉及范围来看,此次大赛的作品能反应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普遍情况。

2.参选作品由腾讯公司微信团队产品、技术等专家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选。(1)账号运营质量,如关注人数、账号活跃度、利用腾讯微博等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等;(2)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3)作品的技术实现难度、UI及交互设计水平;(4)提交材料的完整性。评审出来的获奖作品都是满足上述要求的优秀作品,能够代表目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最高水平,对其分析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内容分析设计

1.抽样:本文抽取了大赛在8月份的区域赛结束时的获奖作品。按照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最佳创意奖1~2名,最佳运营奖1名,优秀作品奖2~4名的名额分配情况,将各赛区的作品收集起来,共得到47份作品。

2.编码:根据研究目标,设计了5个内容分析的变量:

变量一、团队情况。包括年级、所学专业、所在学院。

变量二、功能区分。包括全面功能和单一功能的区分。具体又细分为信息功能、服务功能、沟通功能、娱乐功能。

变量三、内容分析。分为信息类、服务类、沟通类、娱乐类。

变量四、运营情况。是否有运营团队或者有运营方面的策划。

变量五、商业化情况。是否考虑或将来能够实现产品的商业化。

二、研究结果

(一)团队情况

这一项主要考察团队成员的年级、所学专业、所在学院。因个人信息的缺失,并不能准确地知道每一位成员的有关年级、专业和学院的非常具体的信息。但还是能从成员简介中获得一些信息。

从专业分布情况来看,计算机软件专业是绝对的主力军。涉及的相关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科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财经和管理类的专业有:企业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新闻传播类专业有编辑出版学。

涉及的学院包括软件学院、软件研究所、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学院、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文理学院、传播学系。

表1 团队情况

学 院 专 业 人 数 百分比

计算机系/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 34%

软件研究所 互联网实验室 3 6%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15 28%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1 2%

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 1 2%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5 9%

电气信息学院 1 2%

智能科学 1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 2%

通信工程 1 2%

网络工程 2 4%

企业管理 1 2%

产业经济学 1 2%

财务管理 1 2%

传播学系 编辑出版学 1 2%

(二)功能区分

这一项主要考察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所在。大致可分为全面功能和单一功能两类。前者指大而全的平台,包罗万象;后者指精确定位,只实现某一特殊功能。在单一功能中,又细分为信息功能、服务功能、沟通功能和娱乐功能四大类。

如表2所示,在调查的47个作品中,全面功能的有14个,占总数的30%;单一功能的有33个,占70%。单一功能的微信公众平台是全面功能的2倍多。在单一功能中,服务功能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0%;沟通功能第二,占12%;信息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数量都是总数的9%。

表2 功能区分

功能区分 功能细分 频数(个) 频率(%)

全面功能 14 30

单一功能 信息功能 4 33 9 70

服务功能 19 40

沟通功能 6 12

娱乐功能 4 9

(三)内容分析

微信内容:主要以文字+图片为主,也有语音推送。

1.全面功能的微信公众平台,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表3 内容分析(一)全面功能

内容分类 获取形式 内 容

信息类 主要以推送为主 查看最新社团活动,最新讲座,最新招聘信息和宣讲会

服务类 个性化定制,输入关键词查看 (1)学习信息:查询图书馆图书信息、课表查询、教室使用情况查询、成绩查询、翻译

(2)生活信息:校园生活信息、帮助信息、天气、公交查询、我要早起、失物招领、查快递

沟通类 个性化定制,输入关键词查看 表白(树洞、心愿)、校花校草、笑话、糗事、同学照片搜索、解梦、音乐搜索、早(晚)安

娱乐类 个性化定制,输入关键词查看 游戏

2.单一功能的微信公众平台,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表4 内容分析(二)单一功能

内容分类 获取形式 内 容

信息类 个性化定制,

输入关键词查看 填志愿、微影讯

服务类 个性化定制,

输入关键词查看 囊括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减肥、旅游各方面。

“乐翻淘”提供性价比高的购物推荐、网购促销信息。

“吃喝通行证”、“饭团子”、“食分有谱”:提供各种优惠券信息及帮助大家找到周边美食。

“校园交易格子铺”、“大学城失物招领”、“比特问答机器人”

沟通类 个性化定制,

输入关键词查看 “表白墙”、“情语微记录”、“人人说”、“隔壁”

娱乐类 个性化定制,

输入关键词查看 “华附蜜桃”

(四)运营情况

47件作品中,大部分都有运营团队。此次大赛还专门设立了最佳运营奖。获奖的作品有:“南开有你更精彩”、“集大ABC”、“武汉大学助手”、“华附蜜桃”、“新疆我的家”。从各团队的组成来看,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产品设计人员,一部分是产品运营推广人员。所以有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参与进行运营方面的工作。运营推广方式大致有:线下宣传和线上宣传两种方式。线下宣传的方式有:张贴海报、派发传单。线上宣传的方式有:在社交媒体,比如人人网、新浪/腾讯微博、公共论坛中进行推广。推广范围从学院拓展到整个校区,以至于高校之间,都有宣传活动。

表5 部分平台运营情况

作品名称 关注人数 接收/回复消息

“小开”-南开大学 17,496人(数据截止2013年5月26日),全校学生信息覆盖率达60% 日均回复信息约2000条

“集大ABC”-集美大学 2,400人(截止2013年5月31日)

“大学助手”-武汉大学 30,028人(截止2013年5月31日)

“一找小七”-中山大学 7,000人

“高考志愿填报助手” 关注数量大概在1,2000左右,高峰时近2,0000

“小瓜工大”-西北工业大学 运营1个月内,突破1,000人 每天接收消息200余条

“隔壁” 用户在1,5000左右

“华附蜜桃” 5,000关注人数,每天1,000的指令数回复。

(五)商业化情况

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只是学生的兴趣娱乐作品,还是具有商业化的前途呢?

在此次大赛的作品中,商业化是大部分微信公众平台都会考虑的方向。在他们的最初策划中,都有将产品商业化的想法。

北部金奖作品,北京邮电大学的“北邮校园车位”是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智能停车位查询与监控系统,实时提供北邮校园内可用的车位信息。它的服务性强,可进行商业化操作。据主创人员的介绍,其盈利模式的设想是与停车场合作,通过个性化服务来盈利。但目前还没有收入,只是设想。

西部赛区的金奖作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隔壁”考虑的盈利模式,主要就是与商户的结合。发送位置,可以看到周边的商户,比如可以查看外卖菜单、查看商户的商品、发现一些有趣的店等等。但是在用户量级还很小的情况下来讲盈利的话还太早了。

华东赛区的最佳创意奖“What to wear”考虑的盈利模式是和商铺合作,加一些当季新品展示,打折衣服推荐什么的

北部赛区铜奖作品“麦萌”,是一个声音分享社区,其考虑的商业模式很多样的,比如推活动时,做植入广告。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一)技术派压倒内容派

新的应用的设计和开发需要技术。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此次比赛中全面溃败。局面完全被技术类的院系和专业所掌控。大部分作品的主创人员都是电脑高手和“苦逼”的“程序猿”,热衷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程序编写。掌握了多种编写语言和软件。

他们不但在此次微信平台创新大赛中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平时在校园中就是各种社团的积极参与者,甚至在互联网企业有实习锻炼的经历。

由于上述狂热的爱好和专业基础。他们在开发一个平台时往往很迅速。有了一个好的创意后能很快将产品设计出来。比如“隔壁”的创作,只用了8天时间。华中区的金奖“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就是利用五一假期赶制出来的。

这也给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师生一个警示:在移动新媒体领域,计算机通信等专业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传播类的优势不再。

但也有例外,比如“华附蜜桃”,是一个在微信上的密室逃脱游戏。它的运作方式是复杂而引人入胜的故事――难度适中的谜题――将谜题嵌入故事――根据谜题制作道具――根据剧情拍摄实景图。据主创人员介绍,这个平台的技术成分是零,成员有来自医学院的、商学院的、数学系的,没有计软学院的成员。

(二)功能的转变

1.精准定位,从全面功能转向单一功能

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内容包罗万象,全面实现着信息、沟通、服务、娱乐等各种传播功能,就像实体校园的虚拟版。学生通过它接受及时的信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表达自我诉求。但功能有所转变,从表2可以看出,全面功能的数量不到单一功能数量的一半。精确定位,功能单一成为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新趋势。大而全不能准确定位受众,需要针对某类特定人群或者用户的某项特殊需求进行服务。

2.加强认同,从提供信息转向提供服务和加强沟通

刘振声在微博的研究中,在梳理了不同的媒介研究对媒介使用(MediaUses)、媒介需求(Media Needs)、满足(Gratification)等核心概念,分析了上述概念在操作化过程采用的不同模型和标准后,总结出六点微博使用的潜在媒介需求:(1)获取信息;(2)自我表达与社会认同;(3)人际关系的维护与扩展;(4)娱乐消遣;(5)情绪释放;(6)习惯性依赖[1]。参考大学生对微博的社交依赖,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体依赖也大致包括上述六点。不同的是,信息功能已经不再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面对海量信息,推送而来的各类资讯已少人问津。逐渐上升的是大学生的“认同感”。也就是说获取信息的功能在下降,自我表达与社会认同、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扩展、娱乐消遣、情绪释放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这是一个微信公众平台能否有高的关注度的决定因素。这一趋势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栏目和提供的内容可以看出。

(三)重视运营,商业化是一个趋势

公众号运营策划方案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fitness websi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from the meaning,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and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fitness website, and mad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tness website.

关键词: 体育院校;健身网站;可行性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fitness website;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164-02

1体育院校建设健身网站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身运动及其相关产业已越来越引起政府和民众的广泛重视,“花钱买健康”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健身投入越来越大,健身人数越来越大,健身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体育院校建设健身网站符合国家提出的体育发展政策,尤其是服务全民健身需要;体育院校建设和经营好健身网站可有效利用体育院校的人才优势、场地设备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不断扩大体育院校的社会影响;体育院校建设和经营好健身网站可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的互联网应用水平与应用能力、为体育院校更多的网络社会服务与应用提供经验和借鉴;可有效突破体育院校的地域限制,快速向体育院校外部发展;通过健身网与大众的广泛联系,可提高体育院校毕业生的推介力度,并有效吸引相关优秀人才进入体育院校等;通过健身网站的桥梁作用,使大量健身管理、健身器材等外部智力快速引入体育院校,加速体育院校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社会体育等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快速成长与发展,而且对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学生实习、教学案例、经营与管理、网页制作与网站维护等、健身专业申报与开设)、仪器开发与推广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健身网站的半公益、半商业特征可使体育院校不断了解和适应社会相关的发展需要,并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等等。健身网站运行后,随着网站各项功能的不断完善,网站用户的持续增长,将不断扩大体育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使体育院校更好的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

2国内健身网站现状

当前,国内各种健身俱乐部、健身场馆、健身仪器与设备研发与制造、健身社区、健身商城、健身网等网站大量涌现。其中健身网站更是以其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传递方式迅速渗透到全社会,逐步成为新一轮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健身网站已有百余家,包括健身中国、体育健身网、好动健身网、中国健身网、健网、39健身、51健身网、中国健身器材网、中国学校体育网健身园、北京体育大学网站健身服务频道等网站。另外,各大门户网站都分别开设了健身频道,比如:网易健身频道、慧聪网运动健身频道等。目前,国内健身网站发展参差不齐,好的逐步发展壮大,差的趋于沉寂。纵观所有健身网站,均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主要只集中在相对狭小的范围来做健身网站,网站内容相对单一等;同时,国内健身网站在内容组织、技术架构方面均处于健身网站建设的初级阶段。健身产业急需要系统性和专业性包括健身项目(课程)、健身知识、健身资讯、健身评测、健身场馆、健身教练(健身人才)、健身器材、健身论坛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垂直健身门户网站。

3体育院校建设健身网站的可行性

体育院校具备建设健身网站的有利条件:体育院校具备专业的、庞大的健身指导人才、网络管理人才、健身评价与测量等人才条件;具备基本的健身场馆、健身器材、健身测量仪器等健身设施条件;具有广泛的以体育院校毕业生和在校生为主的健身外联群体等的外部条件。体育院校作为专业体育教育高等学府,位于健身产业链顶点,从专业性、系统性,包括人力资源、专家、学科建设、健身场地、健身器械、学院影响力都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庞大的健身人群及相关者构成健身网站的潜在使用群体,据统计,我国常年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在亿人以上。并且健身网站本身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包括除健身者及其相关者外、健身俱乐部、健身设备生产厂家、体育商户等及其相关的组织与群体都是潜在市场因素。而且,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有利的条件加上良好的外部政策与市场、资源等环境,以及完善的工作思路,可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快速发展。加之以专业的具有很高行业影响的体育院校为主管理与维护的网站更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易吸引公众与组织的进入和留意。随着体育院校健身网站的发展,相关业务可从虚拟开始逐步向传统实体和虚拟组织相结合的方向壮大发展。因此,以体育院校为主建设专业健身门户网站,不仅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全民健身的政策,也是综合应用体育院校各种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体育院校在全国影响力重要举措。体育院校建设的健身网站在内容上有除其他健身网站上已有的健身课程、健身运动、健身常识、健身器材、健身明星、健身场馆等外,重点应拓展户外健身、网上健身社区、分年龄健身、分地域健身、健身大赛、健身及相关表演推介、健身及相关夏令营、个性化健身指导、网上商城、经营者交流、健身论坛、健身诊断等及与平面及政府组织合作的多种健身相关活动等内容,并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壮大。体育院校建设的健身网站投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高,机构较小。成本概算包括域名费用、规化费用、网站设计与制作费用、网站推广费用、网站年度内容更新、维护费用、服务器等网络设备费用等第一年投入低于10万元元,以后每年投入5万元左右。预期效益中除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外,其经济效益也会逐年提高。预计第一年为发展初期,效益为万元左右;第二年为基本发展期,效益为10元左右或更多;第三年及以后为稳定发展与扩展期,效益为50~100万元左右或更多。在机构与人员组成上可采用以体育院校专业人员兼职为主开展工作,并根据发展情况适度变更和调整。

4网站建设方案与策略

公众号运营策划方案范文第3篇

博物馆的奠基人所罗门・R・古根海姆(Solomon R Guggenheim 1861年~1949年)出身于一个富裕的瑞士裔大家庭。1927年,所罗门在年轻的德国画家、女男爵希拉・蕾贝(Hill Rebay)的影响下开始成为现代主义,尤其是抽象主义绘画的重要收藏家。十年后,所罗门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艺术基金会,也就是对现代艺术和博物馆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

1943年,一直在寻找永久性场地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委托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Wright)设计未来的博物馆,经过长达十余年的推敲和修改之后,博物馆于1956年破土动工,1959年这一划时代的杰出建筑面向公众开放。赖特的设计被认为体现了希拉・蕾贝女士的建构一个“精神殿堂”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本身所具有的令人兴奋和激动的能力始终未减,它的展示方式也几经变革最终回归原设计方案,实现了赖特最初的理念,证明了希拉・蕾贝女士的杰出的鉴赏力、判断力和建筑师的天赋。今天,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本身已经具有了独立的艺术价值,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而得到人们的认可,被认为是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艺术收藏品中最好的一件。

随着收藏品数量的增加和基金会活动项目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博物馆空间紧张的问题日益严峻。1982年,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对现有场馆进行扩建和整修,使其内部空间及其功能划分更加合理。托马斯・克伦斯于1988年成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新任馆长,他凭借自身丰富的艺术及管理学积累和对博物馆业的长期思考,开始对博物馆的整体运营模式进行改革。于是在克伦斯的主持下,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进入了扩张和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位于纽约百老汇大道的苏荷(SOHO)古根海姆于1992年开放,它占据了一座19世纪建筑的部分内部空间;1996年,它的展示重点转向新媒体艺术,同时也陈列基金会二战以后的收藏品。

1991年,西班牙巴斯克地方政府出于刺激本地区经济活力和优化城市结构的目的,向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提出合作意向,这与基金会的扩充计划非常吻合。经过双方长期的磋商和准备,最终决定在西班牙西北部海滨城市毕尔巴鄂建立新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该馆由毕尔巴鄂所属的西班牙巴斯克政府出资建造,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提供收藏品、交流项目和管理策略,由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进行建筑设计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后,成为了继1959年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以来,建筑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性作品。建筑由一系列弯曲层叠的不规则形体以令人惊叹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外表面由钛金属板包裹,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盘旋翻转的石材、玻璃和金属板的相互组合,是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空间设计能力的突出代表;建筑的内空间也充满了形体的表现,根据不同的需要,内部空间包括带有花状天窗的中庭,带有华盖的高台和角塔,以及十个规则空间展厅和九个不规则空间展厅等,展出面积共1580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个展厅没有柱子支撑而有30米宽,130米长。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于1997年10月落成并对公众开放,截至1998年10月共计有130万人参观了该馆,而毕尔巴鄂城本地人口仅有36万,蜂拥而来的参观者为城市增加了五千个就业岗位,经济活动的获利额高达6亿美元,所以,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对当地的文化艺术氛围产生了影响,也为城市旅游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毕尔巴鄂也由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1997年,位于柏林市中心,在勃兰登堡门附近建造于20年代的德意志银行总部大厦一层的“柏林德意志古根海姆”对公众开放。这是银行和博物馆之间的一次富有建设性的成功联合。该展厅面积为325平方米,定期举办主题性展览,因为在双方合作之前,柏林银行已经拥有大约五万件现代艺术藏品。

9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扩大的新阶段。除了不断的交换项目、主题展览、接受捐赠、获得资助外,基金会开始了与世界各国大博物馆、金融集团、政府机构等组织的全面联合、合作、交流的新时期。1998年,在中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与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在纽约,共计有45万名观众观看了展览,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毕尔巴鄂,参观者达到54万人次,超过城市总人口的1.5倍,其中从欧洲各国和西班牙各地赶来的观众超过30万,等候参观的人们甚至排成长队,往往行至一两小时后才可能进入展厅。“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在数月内共接待了近100万观众,创造世界展览史上的奇迹,其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加上带动展览相关产品的出售,展览组织者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经费短缺是世界博物馆业面临的共同难题,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要维持和拓展庞大的展览体系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克伦斯的主持下,古根海姆博物馆开创出一条适应全球化特征的运营方式――“古根海姆模式”:第一,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同样也就造就了博物馆本身的国际地位。第二,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博物馆,过去其关注的视点放在西方的现代艺术上,特别是印象派后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范畴;现在则关注全人类的艺术,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视野,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展览天地。第三,强调展览规模,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推出国际性的开发项目,与众多国际著名美术馆、博物馆合作。第四,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他们提倡严谨的团队精神;对艺术作品具有高超的鉴赏力,对市场前景具有前瞻性的判断力;同时,他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严密的策划方案,使展览计划具有挑战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他们制定一套严谨的展品接收、包装运输、展示陈列、安全保卫、意外事故处理等严格制度,建立万无一失的保障机制,其严密的操作体系是令人钦佩的,通过卫星全程监控“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展品毕尔巴鄂至巴黎的陆路运输就是一例。第五,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新闻、广告宣传等各种手段造势:“古根海姆”的每一次大举措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第六,注重拓展展览的派生产品,充分挖掘展览的附加值,派生产品的火爆销售反过来又扩大了展览本身的影响力,形成环环相扣的互动效益。第七,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国际品牌、文化经典、成功运作赢得国际财团和金融、运输、媒体巨头的兴趣和参与,甚至形成一些固定的赞助群体,这些群体也在赞助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公众号运营策划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益 广播影响力 FM985扬州新闻广播 公益品牌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媒体除传播信息外,还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服务等功能。学者童兵认为,“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功能有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传授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其中服务社会、指导生活的功能,大量地体现在为社会、为公众所提供的具体服务和具体指导之中。”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媒体需要更多弘扬“平等、友爱、互助、共享”的公益理念,举办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关怀和帮助。

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形式。”②公益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是思想精神层面的。广播可以通过组织针对性的社会公益活动引起受众的关注与参与,增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增强美誉度和感召力。近两年,扬州FM985新闻广播积极组织“经典诵读进校园”“寻找我的生命通道”“暖手行动”“彩虹跑”以及“12355青春热线”线下活动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吸引了扬州市民的广泛参与,有效提高了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传播公益理念,塑造责任广播形象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当下媒体竞争的格局中脱颖而出、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成为媒体策划的着力点。通过将媒体传播与公益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媒体亲近民众、体现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

媒体形象“是指媒体(频率、频道)名称、节目标志、节目风格和特色、节目宗旨、节目声誉、节目包装、节目结构、听众认同等有形无形的总和。”③媒体的形象存在于受众心中,是受众对媒体的整体感觉和印象,是受众选择和衡量一个媒体的标准。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亲民形象有利于广播频率在受众心中形成持续的影响力,有利于提升舆论导向的有效性。

媒体公益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更重要的是传播平等互助、志愿服务、集体关怀、文化传承等公益理念,让公益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在传播公益理念和积极价值观的同时,塑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形象。例如,FM985扬州新闻广播走进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暖手行动”,和孩子们交流,邀请心理专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公益并不一定是大笔的捐款,也可以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暖手”行为,该活动传播了“生活即是公益”的理念。

FM985扬州新闻广播除组织相关的关爱活动外,还致力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经典诵读进校园”是发扬中华文明的公益推广活动,新闻广播主持人走进汶河小学、东关小学、同心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多所学校,通过举办节日诗会、与学生同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推动了扬州市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各学校师生的欢迎和肯定。“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将中国传统诗词带进了社会大众的生活,人们通过广播频率听到了很多优美的中华诗词,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广播频率的电波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感恩是中华传统美德,FM985扬州新闻广播还组织了“爸爸妈妈我爱你”感恩婚庆大典,为50对结婚25周年以上的父母补拍婚纱照、举办集体婚礼。活动选择在母亲节上午启动报名,在父亲节下午为从未穿过婚纱和礼服的父母们举办了集体婚礼。这场活动的直播融入了见证爱情与感恩亲情的内容,几对父母的现场访谈笑中带泪,为听众带来了感动和温暖。这场活动的开展让这些为子女辛勤付出一辈子的父母穿上了婚纱礼服,让子女们找到了一个感恩父母的方式,大声说出对父母的爱。这个活动的主旨虽然是感恩父母,但传播的却是感恩生活的大公益理念。“经典诵读进校园”和“爸爸妈妈我爱你”这两个活动丰富了大众的精神世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满足了受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传播了文化传承的公益理念。

FM985扬州新闻广播有针对性地策划和组织的系列公益活动,为大众提供各种服务、传播传统文化、宣传主流价值观,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有效提升了广播频率的吸引力,塑造了责任广播的形象。

二、打造公益服务内容,提升广播影响力

在当下,媒体要想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受众的中心地位,就要突破单纯传播信息的藩篱,主动走进生活、走近公众,做社会公益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FM985扬州新闻广播在策划公益活动时注重贴近生活,注重公益活动的实用效果,不做表面文章,使活动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化,真正传播了正能量。

(一)贴近生活,扩大影响

“三贴近”和“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这一准则同样适用于公益活动的策划。不走进生活,不走进群众中,不了解群众的需要,最后出来的策划方案也就没有依托,活动也就不会具有影响力。

扬州作为一个地级市,经济、教育、城市设施等方面的优质发展吸引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他们拖家带口来到扬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孩子的上学问题。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的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而农民工子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生活也会出现很多问题。FM985扬州新闻广播围绕这群孩子开展了“暖手行动”。节目组不仅带着心理学专家走进扬州向往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孩子们互动,设立“成长信箱”进行心理疏导,还给孩子们送上了“暖手暖心”礼包和图书。活动还安排了孩子们进行现场表演,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孩子们展示自我的空间,有利于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

“寻找我的生命通道”是针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地震、火灾等灾难策划的一个演练推广活动,直播过程融消防演示、现场问答、互动访谈、应急演练为一体,实现了自救自护知识的有效传播。

这些公益活动从人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这些贴近人们生活的公益活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参与,FM985扬州新闻广播也通过活动的策划与播出打造了丰富的公益服务内容,增强了受众的认同感,扩大了频率影响力。

(二)线上公益节目与线下活动互动,突出实用性和服务性

公益活动要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力,就要富于实用性,让人们感受到活动对自己生活的切实帮助。FM985扬州新闻广播开通的“12355青春热线”节目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敏感问题的解答,为青少年的成长及家庭的教育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意见。

“12355青春热线”节目以直播室访谈、听众互动、专家答疑解惑等为主要形式,以青少年学习、生活、情感为主要服务内容。节目邀请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法律、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做客直播室,结合时事热点和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和建议引导,为青少年答疑解惑。

FM985扬州新闻广播建立了有关青少年维权的主要法律法规、青少年维权主要问题、青少年心理生理等常见问题的信息库,解决每一档节目每一个问题的专家库,此外还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听众库,详细记录听众的诉求。信息库的建立能够更准确、细致地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期遇到的问题。FM985扬州新闻广播还成立了一个志愿者服务团,通过节目宣传、网络宣传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除线上节目外,新闻广播还展开丰富多彩的落地活动:组织主体性现场互动、面对面交流;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弟的现场讲座与心理疏导;组织“暑期自护夏令营”,走进社区了解生活急救常识、走进派出所掌握防骗防拐技能等。这些团队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不仅解决青少年的现实问题,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技能和自护能力。

青少年是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有不同的烦恼和问题,关注青少年问题是一个持久的主题。FM985扬州新闻广播开通的“12355青春热线”实用性强,在社会上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力。

FM985扬州新闻广播策划了一系列贴近生活、具有实用性的公益活动,将公益与自身的频率发展结合起来,打造了富有公益服务性的广播内容,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增强了受众的认知度,提升了广播的社会影响力。

三、利用新媒体经营公益品牌,提升广播竞争力

随着中国传媒体制的改革,媒体的传播模式由原来的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者为中心,广播节目的商品属性提升到与政治、社会、文化属性同等重要的位置。媒体在市场中生存既要发挥喉舌作用做好传播,又要发挥产业功能做好经营。媒体要按照市场需求来运营,一手抓传播一手抓经营,力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为实现这一目标,媒体自身的品牌经营无疑是一条有效的出路。

在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和竞争资源。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对受众注意力的竞争,而受众的注意力能否持久,取决于信息的影响力以及媒体品牌的竞争力。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有了影响力大的品牌就意味着有了广阔的市场。品牌经营也是媒体竞争的武器,通过公益活动塑造媒体的品牌形象,有利于提升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微博、微信的出现为媒体品牌的经营提供了新的平台,广播公益活动的传播有了更多的推广渠道。微博的低门槛进入和便捷运用,改变了人们参与公益的方式,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分享、参与公益活动,更灵活、有效地传播公益理念。微博将公益延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人们通过信息、转发、评论等互动形式参与和体验公益,将公益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可以将公益活动的信息以及现场情况迅速、广泛地传播,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的融合又使公益活动立体生动,从而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大大提升了活动的传播效果。

要让公益活动成为一个品牌,需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参与塑造。传统媒体组织、策划的公益活动,通过微博、微信平台提前造势,率先在网友和手机用户中产生影响,传统媒体跟进宣传报道。在活动进行中,微博可以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全程直播,电视、广播等媒体可以录制实况也可以现场直播。活动结束后,媒体还可以进一步整合资源,进行深度报道。微博还可以加强后续活动报道,延伸、扩展活动的影响力,让公益的主题和理念深入人心。长此以往,媒体就能打造出公益品牌,实现品牌经营。

例如,FM985扬州新闻广播组织的“彩虹跑”活动。活动前期,FM985扬州新闻广播在微信平台了“彩虹跑”活动的信息,并及时答复网友疑问,还设置了一些话题进行互动预热。随后,FM985扬州新闻广播在微博平台借助#彩虹跑报名#这一话题启动报名,并在微信平台和电话平台同步开启,扩大报名来源。在报名过程中,新闻广播及时用微博官方账号公布报名信息。在活动现场,FM985扬州新闻广播同步开启频率直播和微博直播,直播车跟在奔跑的人们身后,即时将现场情况通过声音传播出去。频率微博直播发起了“唐子城 嘉境彩虹跑”的话题,从现场准备时就进行图文直播,活动开始后将终点、跑道各部分的情况用图文的形式予以。奔跑中的参赛者也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机将途中的所见拍摄下来与微博用户分享。新闻频率官方微博直播的图文和参赛者、志愿者的微博将“彩虹跑”的活动现场立体丰富地予以呈现,增强了用户与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媒体的公益品牌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强化和完善。

媒体通过策划公益活动表现社会责任感,表明自己对公众的态度,在受众心目中树立了富有责任感的媒体形象,赢得了受众的心理认同,拉近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时代,广播结合新媒体进行公益活动传播,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和现场感,为公益品牌的经营拓宽了渠道,提升了广播竞争力。

四、结语

公众号运营策划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合肥市;文化;文化地产;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识码: A

毋庸置疑,建筑是每一座城市文化积淀的载体。通过细细品味一座城市的建筑风貌,可以从中探寻出他的过去、折射出当下甚至遐想出他的未来。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市民对“文化”这个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日俱增,文化地产可谓是应运而生。

1.文化地产的概念解析

1.1文化地产――文化与地产的“联姻”

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地产,都是市民集聚的“住所”或“场所”,而人都是其中的主体。我认为文化地产是借助于“文化”这只隐形“手”推动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是主体在客体中亲身体验生活并产生文化共鸣的一项过程化系统工程。

“文化”的内涵最终是由人来感知和赋予的,任何形式的建筑形体缺少了“人”这一核心主体的参与,都注定是苍白无力的。而正是由文化地产带来了强聚集功能,才凸显出建筑的灵动。一般成功的文化地产项目,都是借力于“文化建筑”将具有共同文化品位追求的人聚在一起,反过来,“文化建筑”也因人气旺而魅力四射。

1.2文化地产与传统地产模式

房地产传统开发模式是以“建筑”为核心,文化和概念仅作为营销手段,“文化”大多

流于表,建筑与文化并未真正融合;而文化地产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居住理想”为核心,用文化来固化提升建筑价值,建筑是一种生活更是种文化。文化作为灵魂贯穿融入进业主的生活体验中,包括从前期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到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方案和活动;再到后期交房后的物业管理或运营管理。

2.合肥文化地产发展现状

2.1金大地1912项目

合肥1912项目“借势”成功填补了区域商业街区的空白,成为合肥文化地产项目的代表――首个集聚型文化休闲主题街区,融地脉文化、建筑文化、社区文化于一体,项目处在成熟居住区之中,现为合肥较具人气的区域。

2.1.1建筑特色+多元商业业态――静态之容

1912商业街是安徽省唯一的徽派建筑与现代建筑有机组合的文化特色商业街区,商业街区有充满现代化的两座酒店,采用省内唯一的全明客房设计。商业街最大的特色――从皖南地区搬运过来的原装古戏楼,在这里有戏曲表演和明星签售会等。商业业态非常丰富,诸如电影院、餐饮街、酒吧街、酒店、黄梅戏院、SPA会馆等集吃、喝、玩、乐、观光功能为一体。

2.1.2本土文化+异域文化交融――动态之姿

1912商业街区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现代化气息的建筑、本土化特色的古戏台及其多元化的休闲商业业态,更在于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所带来的不同文化间的交融。

2014年7月25日,首届澳门文化节在合肥1912开幕,受众主要为18岁―35岁青年人群。届时,澳门青年影像展和历史文化展将长期展出,音乐节和创意集市则持续半个月时间。澳门文化节与合肥本土音乐节――玩石音乐节合作同台献艺,给乐迷呈现一场两地文化交融的摇滚盛典。近日,更有熊猫展上演,引来众多孩子的玩耍,同时也借此唤起大家对稀有动物的珍爱和保护。

总之,在这里,既有迎合年轻人口味、超强节奏感体验的各式酒吧,又有受众广泛的黄梅戏等雅俗共赏的演出和巡回演唱会,更有不同文化间的新奇与碰撞。正是各种活动的上演,引发了公众的热情参与,才得以让不同文化主题一次次地在这里互动升华,从而带给消费者多样的娱乐享受。

2.2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

万达文化旅游城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岸边,总投资超过300亿,其中文化旅游投资190亿元,该项目是将文化跟旅游相结合,是一个创新的文化旅游商业综合的特大商业体。占地面积100公顷,规划文化、旅游、商业、酒店四大内容,建成后可容纳5万名游客,日接待量达10万人次。这里将建成一个迪斯尼升级版的600亩主题公园,其内容和产品可以说是国际一流,设备、技术等方面含有几百项专利。另还有个室内水上乐园可以四季嬉水,“一年365天,天天恒温”;两个电影科技馆,每个投资1亿美元,突破普通的电影科技馆,里面是全新4D互动新产品。

3、未来文化地产走向――养老地产发展模式初探

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为2亿,若按养老产业规划格局90%居家-7%社区-3%机构估算,整个养老产业大约有1700万人的市场缺口。国土资源部明确了养老用地性质的政策,标志着中国养生养老产业作为独立业态,可见,养老(养生)文化地产的发展潜力很大,这会给房地产业带来巨大机遇,以下尝试探索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

3.1养老和教育联姻的文化地产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养老机构模式势必会逐渐淡出市场,而基于文化共通性,养老和教育的联姻也许会成为未来文化地产发展的趋势之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步入老年阶层的人士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会超过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尤其对刚退休下来的老年人,若有场所能让他们发挥余热,给各种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重新体会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另一方面,对于当下的年轻一代,他们经历的挫折太少,体会不出打拼地艰辛, 开展“励志人生”此类的现身讲座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所缺,这种文化地产模式为每代人文化的传承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一辈子的人生积淀成为感化和激励年轻人的动力,而老年群体又从年轻人身上看到生命延续的希望,找到了那个曾经的自己。在这里,入住的教授可以指导学生论文;其他老人也可参加与年轻人的交流。

这种文化地产模式的起步阶段可以尝试以高职院校为依托,因这里有好的养老环境,好的教育资源,好的工作氛围,再视地产开发规模定是否开办老年人大学、规范化的培训交流及一系列老年化产业等,可实行会员制养老俱乐部或养老公寓(包括分时度假式),根据特长和经历对入住人士安排合适岗位,但实力雄厚房企的投入和政府政策的扶持必不可少。

3.2养生文化村的地产开发模式

尝试借鉴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为大多中产阶级打造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理念的新颖独特――让老人尊严地养老、幸福地延年。“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同等重要,养生文化村并不只是单调地给老人提供被动式的安养服务,而是要鼓励老人们去积极地经营退休后的生活。在这里,陪伴他们晚年的不是落寞的孤单和无力感,而是丰富多元的精神生活,焕发起老年人的“第二春”,最终实现“老扶老、老助老、老愉老”的设想。

此种地产开发模式打破传统养老院的住院式生活,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丰富长者的生活内涵,开设老年大学及老年人打工等项目,规划丰富多彩的各种养生休闲生活,包括运动养生、艺文技艺、民俗活动等节庆活动,让他们各显所长。这里不仅提供一流的养生环境,还可提供可种菜的菜地,老年人能够更自由的亲近自然,让“早上爬山、下午种菜、晚上娱乐”成为养老生活的常态;同时开展各种经营项目,如长者试住服务、旅游观光、养生经穴健康操、广场舞排练;还可提供社团资源让老年人参与。

针对老年人对医疗的特殊需求,尽量提供高水准的养生健康服务,满足老年生活的日常基本需求(如特约门诊、养生处方等)和紧急需求(设立全天候监控中心,每户有紧急呼救中心)。给每个入住者制定专属于个人的健康计划,私人订制跟踪式的养生建议,定期举办专题健康讲座并提供养生咨询。老年人申请入住文化村前统一进行体检,有病者可住进旁边的护理之家。

4、小结

这里,谈的不只是地产的载体形式――建筑,更多涉及的是场所这个概念,人气的集聚更多源于喜好同,所谓志同则道合使,所以今后地产的发展方向应更多关注于文化层面的共同元素和人文关怀,并考虑老年入住者的经济状况和需求层面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赵亮.文化地产营销营销策略分析――以合肥市金大地1912项目为例[J].经济论坛,2013(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