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管理

共享服务的理念就是将管理机关的战略决策与操作执行职能相分离,对操作执行职能实施统一、集中管理,实施共享服务管理,使得执行力提升,同时管理者更加关注战略研究和决策。共享服务中心是伴随着跨国公司业务的全球化,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专业化、标准化,并结合共享理念而诞生的。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业务处理和服务中心,其实质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地区公司的某些业务,按照一定规则集中,由共享中心统一提供专业化、标准化、自动化服务。中心通常建立在低成本地区,业务范围涵盖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IT、采购、客服、内控、审计等服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没有行业限制,公司与公司之间由于业务性质和结构的区别,中心的职能设计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有大量的、不断重复的流程和操作,中心的设计就存在必要性。

大型跨国集团公司通常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下简称FSSC)的管理模式,尤其是海外项目多的企业,使海外业务单元能够共享专业化和标准化服务,减轻海外派驻人员的财务职能负担,降低风险,有效提升海外财务管理的水平。目前全球70%以上的财富500强企业正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90%的跨国公司正在实施共享服务。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优势

FSSC业务通常包括财务应付、应收、总账、资产、存货、工程费用、报销、资金支付、档案集中管理、财务报告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在于其规模效应下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成本降低及效率提高等。具体表现为:

(一)整合能力

基础财务业务统一由FSSC中专业化的财务会计完成,将财务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基础业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更集中精力于经营分析和战略规划。同时,FSSC能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核算和经营决策分析等,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

(二)加强监控

各基层单位内部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对基层单位财务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会计准则或总部政策和基层单位意愿发生冲突时,财务人员有时候会选择向基层单位妥协。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FSSC直接隶属总部管理,而且基于流程和业务分工的财务作业模式使单据随机分配到每个业务处理人员手中,业务人员面对的不再是固定的财务人员,而是经过封装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三)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

FSSC集中处理业务,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财务业务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财务人员规模能够维持相对固定。公司在新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收购其它公司,FSSC能马上为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财务支持。集中还能减少审计成本,节省培训费用等。

(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FSSC中人员的总体专业技能较高,提供的服务更专业。FSSC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财务规定,有效提高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国际大型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具体模式

大型跨国企业及政府部门都开展了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包括通用电气、微软、强生、花旗银行、IBM、普华等。壳牌集团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界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 000多个子公司,现有员工10多万人,他们从1992年开始采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管理海外财务业务。壳牌分别在克拉科夫(波兰)、钦奈(印度)、吉隆坡(马来西亚)、马尼拉(菲律宾)、新加坡、格拉斯哥(英国)六个城市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提供财务服务与监管。他们将财务业务中能固化的流程全部进行统一集中设计,建立了全球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统一的财务报告、全球统一的报销流程、全球统一的资金支付审核流程,各中心各司其职,功能尽量不重叠,中心内部机构设置简洁高效。中心整套财务管理体系基于SAP系统建立,财务审批流程全部定制开发,资金授权额度固化在SAP系统中,财务管理流程严密。

花旗集团是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他们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都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他们不但将会计、资金付款等财务业务纳入共享中心,还将物资采购纳入共享中心,采用全球集中采购模式,小到办公用品大到大宗建筑材料的采购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和统一支付,非常节省成本。

三、大型跨国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模式设计

目前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财务流程和会计核算基本都已经达到公司级统一,而且生产业务部门也都建成了ERP系统,为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国际跨国公司希望进一步变革财务处理流程,建议采用共享服务方式,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一个专业的队伍同时为若干个单元提供财务服务,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协同效应,从而达到进一步加强管控、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一)FSSC总体架构

FSSC的总体架构设计见图1:

一级为总部共享服务中心。二级按公司主要业务类型分为海外共享服务中心、主营业务一共享服务中心、主营业务二共享服务中心、标准化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如果公司业务部门已经统一推广ERP系统,那么每个二级中心下可以再根据ERP中各业务模块分类,下设各三级子中心,如物资、工程项目、生产成本、资产、报销、资金、会计、预算、股权、风险控制。FSSC中负责各业务模块的财务人员对自己所提供支持的业务领域有着深入的了解,有效支持业务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经营决策,同时,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部的各项战略和财务管理需求直接地传递至各单位内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关键要素 启示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义

共享服务的业务从财务和会计职能发展到人力资源、采购、信息系统,以及法律、投资、研究与开发等业务。在各类共享服务中心中,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即将企业各种财务流程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平台来完成,通常包括财务应付、应收、总账、固定资产等等的处理。这种模式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加强内控、信息共享、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都会带来明显的收效。

二、JS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案例介绍

(一)JS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背景

JS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下辖苏州、南京、无锡等13家市分公司,共有县区支公司(含支公司级营业部)156个,营业网点1000多个,从业人员7000多人,业务遍及全省所有乡镇。全省年保费收入超100亿元,13家市分公司保费全部超3亿元,其中苏州、南京分公司超20亿元。

(二)JS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1.分散的独立财务组织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财务人员规模庞大、人员冗余、结构性成本较高方面:截至2011年3月末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公司财务人员中区县支公司230余人。财务大量精力投入日常操作,在决策支持方面所为有限。分公司从事会计操作类工作的财务人员占比很高,达到78%,是从事财务管理类工作的财务人员人数的3.55倍。

2.对操作性财务风险的集中管控能力较弱。会计操作职能分散于各级财务组织,并与财务管理职能高度黏合,总公司对操作性财务风险的集中管控能力较弱。具体表现为:会计核算分散,关账及时性无法保证,数据有人为干预。会计审核分散,风险集中管控的力度不够。

3.缺乏对业务的支持能力和战略推进能力。由于会计核算等基础业务是由当地的财务团队自行完成的,他们一方面要面对省公司,实时学习最新的制度政策,按时出具各项报表、报告;另一方面基层业务单位的报销、支付都必须经过当地财务团队实现,他们必须面对频繁的点对点沟通。这种情况下,有限的能力和精力被频繁重复的琐碎事务所占领,深入业务进行业务支持和协助总公司进行战略推进变成一句空话。

(三)JS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过程

1.财务制度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方面主要体现在整个总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这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的基础。制度方面,公司制定了《共享中心费用审核规范》、《江苏省分公司会计核算审核标准(2011年)》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核算操作手册》;细节方面,公司统一了凭证摘要,规范了挂账流程,费用收付费处理引入按键精灵自动输入等。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审核标准》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核算操作手册》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2.财务管理流程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过程实质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了财务管理向流程化和业务化分工的转变。流程再造设计原则:确保资金安全、提升合规管控能力和效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分支机构账户间随意往来,解决账户过多难以掌控和管理的问题;实现资金集中支付、增加资金归集和下拨频率,进而提高资金内部循环运转速度及使用效率;压缩公司营运环节资金占用量;明晰职责,厘清业务、理赔和财务之间职责,分析每一风险点对应有能力控制的岗位,以此确定职责归属。财险江苏省公司在组织结构上,设置了核算部、结算部、审核部和支持部。在操作过程中,实施了包括费用报销流程、资金收付流程、应付流程在内的流程再造。

3.财务管理网络化。信息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建立了一个IT平台,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制定的一切财务制度都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包括财务作业流程等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统一设定,成员单位不得随意修改,从而保证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费用报销系统于,2012年完成二期与新一代财务系统的接口开发。资金管理系统已上线推广支持车险赔款的自动支付,但还需与相关系统整合、实现相关功能优化。公司开发了多个支持共享中心日常工作的网络工具,主要有:“集中支付E化流程”、“会计凭证映射表”、“线下赔款支付明细表”、“不规则收款人信息清单”、“网银支付信息管理及对账工具”等。

4.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监督考评体系建设。从执行出发,以刚性协议规定服务质量:为规范会计行为,加大管控力度,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江苏省财务共享中心推出《服务水平协议》,确保财务管控规则得到刚性执行,真正把服务过程纳入制度管理轨道。《协议》按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承担的九大块业务内容,分别以审核、支付、核算三个环节为流程,以“速度”、“质量”、“效率”为衡量指标,并设置了具体的目标值、衡量方法,对服务水平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与监督。

三、总结

(一)对财务共享操作流程持续改进和优化和人员的变革

财务共享流程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系统不断上线、机构不断增加或转型及各种新的管理要求出台,必须对已经梳理的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同时,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以满足集团未来财务管理的需要,从稳健型的核算人员转型为分析型、创造型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考评体系要素的重要地位

我们认为能够提高成本、质量、效率与灵活性的要素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放到综合的驱动因素中。JS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践都证明了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时其考核评价要素设计的重要性。

(三)关注关键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财务组织变革就是将公司成员单位的共同财务核算业务从传统的分散组织中剥离出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集成网络系统就是根据公司财务服务的范围和内容,为了支持跨越时空的服务设计的信息高速通道平台,架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成员单位的信息服务通道。为了提高服务的水平和积极性,必须为新的服务主体设计奖惩制度,让服务主体的每个员工有积极性为组织创造价值,最终形成一个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流程再造的实现路径图。

参考文献

[1]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7.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3篇

关键字:发电企业财务共享应用

中图分类号:D922.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背景和意义

(一)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背景

纵观电力行业形势,国内用电需求从年初开始逐步放大,已显现出持续回暖态势,市场下行压力渐趋缓和。然而,从电力行业内部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在电力市场方面,电力供给大于需求的基本态势仍将延续,替代电量市场逐步萎缩,竞争机组增加,争取替电将更加困难,大用户直供电改革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在国家对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方面,国家逐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新能源产业高调登场,火电企业将面对更多的市场竞争主体,承受更大的同业竞争压力和节能环保压力;在生产经营方面,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不能全面落实到位,“市场煤、计划电”的格局总体上仍将继续,利润空间日益狭小,企业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大型发电企业的业务遍布全国各地,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提升企业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国际国内著名企业,近年来不断再造财务管理组织,梳理优化财务管理流程,以保持其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中,建立财务数据共享中心是近年来这些公司进行财务组织再造和财务管理流程优化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并已开始被国内管理较为领先的集团企业尝试,必将成为未来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新趋势。

(二)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意义

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在财务领域率先实现共享服务契合公司战略需求,满足内部管理需要。公司可以将财务领域作为共享服务的起点,为其他领域共享服务的建设提供参考和蓝本。

1、适应公司战略需求

(1)、集团管控力的提升需求,随着建立大型电厂工作的展开,需要进一步提升集团整体的管控力和领导力,因此加强财务集中统筹管理运作尤为重要。

(2)、创新管理体制,打造新型财务管理团队:

公司的创新体制,成为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驱动力量。财务核算业务共享集中,释放财务人员力量,更多的支持公司经营决策和对业务单位的经营支持。形成创造价值的新型财务团队。

2、满足内部管理需要

(1)、政策执行一致化,核算业务的集中处理,消除地域差异,保证审核会计的执行口径保持一致。

(2)、作业效率高效化,通过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作业过程,从而实现作业效果与作业效率的全面提升。

(3)财务管理透明化 借助财务转型,使得现有财务管理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得以消除,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多维度数据信息。

二、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方案

对于财务共享中心,即提供财务共享服务,通过统一办理公司所属企业的原始单据审核、账务处理、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工作,达到提高公司管理效益的目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运作模式也会因行业特点、内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及外部经济法律环境等有所区别。本文重点介绍某发电集团建立区域性共享财务服务中心的组织人力、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职能等设计方案。

(一)、某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组织人力方案

1、组织定位

某区域财务产权部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行政管理权和业务管理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托财务产权部的成熟管理优势建立和运作,为保持业务的稳定性,减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带来的风险,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初期采用本方案进行组织定位。

某区域财务产权部下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SSC),原各厂财务部门将会计核算职能剥离集中至SSC处理。

某区域的财务管理职能由区域财务产权部负责。

某区域财务产权部向各厂派驻财务人员,负责本地财务管理职责的执行推动和业务支持。

2、组织机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设7个专业分组,具体如下图:

3、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思路:

以现有某区各厂业务量为基准,并考虑集中后的效率提升,同时考虑业务的稳定过渡,进行人员数量的测算。

考虑财务共享的业务流程要求并结合某区大型管控的相关要求。

着眼未来,为今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知识结构优化,引进高素质人才做好编制准备。

在财务共享服务上线初期,为保证稳定过渡,风险可控,人岗匹配尽量按照人员对岗位的熟知或按原岗位进行配置,共享中心运行稳定后,根据人员技能情况进行岗位调整或轮动。

人员配置框架:

经以上原则测算与分析,在共享中心建立初期,保障某区业务正常运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体编制需求为28人。其中业务处理人员占72%,业务专家10%,管理人员18%;

各厂本地还需设置财务经理、票据扫描和归档人员及税金资金资产接口人,按每厂3名设置,共9名,本地编制共9名。

某区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地财务总体编制需求为:37人。

(二)、某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管理流程设计方案

某区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将会改变目前各厂的费用报账方式、流程、报账要求等,同时原分散在各厂财务部门处理的会计核算业务将集中至某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因此对未来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的业务流程运作,如何顺利过渡到共享模式,如何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如何保障对业务单位的报账和支付影响最小,将是本方案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未来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的业务流程在此次项目中进行框架设计,并对梳理出的19个主流程进行了关键节点和影响的分析讨论。

1、设计思路

此次进行流程设计基于以下四个基本的业务前提:

基于影像扫描系统的票据传递方式

各厂的财务票据将通过影像的方式在各厂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信息流转。

票据与会计档案在各厂本地保管

各厂的原始凭证及会计档案在各厂本地进行保管,档案管理不进行集中。

基于各厂费用中心全部上线的报账方式

各厂的费用报账方式均基于在费用中心内进行填单和审批。

财务共享不改变各厂的财务业务制度和审批流

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初期,允许各厂在财务业务制度及授权审批上存在差异,仍按照各厂规定执行。

2、 设计框架

某区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设计框架包括19各主流程,51个一级流程、34个二级流程和2个三级流程。

(三)某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管理制度设计方案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形式将运营管理体系中每一部分的规范、要求和操作固化下来,是运营管理体系发挥效用的重要保障,指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活动有序开展,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促使组织价值实现最大化的目的.

1、设计思路

(1)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及管理目标

首先要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公司组织中的职能定位,以及通过管理想要取得哪些效果,为制度的制定指明方向。

(2)分析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

其次,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功运作,如工作质量、绩效、服务等,依据这些因素设定管理制度需要涵盖哪些方面的内容。

(3)结合内部组织架构及职能的设计

再次,管理制度的设计要结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及职能设计,以明确和划分制度的执行与管理责任。

(4)梳理出与其他制度的关系与层次

最后,制定制度前要梳理清楚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关系与层次,避免制度的重复或出现未覆盖到的真空。

2、制度框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整体制度框架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解析。横向分为两个维度:业务维度和运营管理维度;每个维度纵向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各类别总体制度和操作规范。总体框架如下图:

(四)、某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管理职能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适度分离,各自专业提升。

核算分离,支持各厂本地财务转型。

2、设计框架

3、实施后管理职责

业务真实性责任主体:由于经济业务是在各单位发生,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规范性,各厂财务经理需承担相应的会计法规责任。

内控责任主体:由于各项经济业务在各厂本地发生,涉及会计核算最基础的原始记录都由本地收集,各厂要执行内部控制的各项规定,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据,按规定流程发起报账。

资源管理责任主体:各厂仍然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规定,实施资源的分配和动态管理,承担各项效绩考核责任,不会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立而改变单位的责权利格局。

审批责任主体:各厂在报账时使用的是本单位的资源和预算,因此报账审批流程和对外支付款项的审批责任不会发生改变,仍然由各单位负责。

审计责任主体:仍然以各厂为单位展开经济审计、工程审计、税务审计和其它各项财政工商检查,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仍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税收责任主体:需进行属地申报的税目仍然按现有规定属地申报,经属地缴纳入库,不影响各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关系。

三、某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目标

(一)、会计业务处理的标准化:推行财务共享服务,借助集中的财务共享中心,基础的会计处理从分散的各地财务组织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解决成本与效率问题,建立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的,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作业过程,从而在支持业务的同时,实现对自身效率与公司效率的共同提升,显著降低成本。

(二)、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借助财务集中及之后的财务转型,通过高度的执行力和标准的财务流程推动了公司战略及财务管理意图的贯彻执行,使财务在战略支持、业务财务、共享服务方面均有更专业的表现,财务管理能力获更多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三)、前瞻性和积极性:在进行财务转型的过程以及结果输出中,应具有更高的前瞻性和积极性,在进行财务集中的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组织规划上预留空间,避免为转型而转型的资源投入。

(四)、完善的横向及纵向组织间协作:转型后的财务在横向存在共享服务中心与各财务部门间的协作关系,纵向存在公司本部与分子公司直接的协作关系。在这种横纵交织的协作模式下,需建立有效的协作架构,以达到流畅协作的效果。

(五)、引导公司综合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通过财务的实践与研究,对企业未来包含财务在内更多领域内实施高效、集中的综合管理,有利于公司各环节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之通过实施财务共享将复杂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分工更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必然会相应提升,财务共享中心将传统会计记账转为“会计工厂”运营,可以引进“六西格码”质量管理理念,开通客户服务热线,把服务作为共享中心的工作重点;同时将原来分散在各个发电公司的财务管理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业务流程标准化以及管理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条件,促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并达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华电力西北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建方案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4篇

一、哪些企业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安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共享服务的企业中金融业占比40%,其次为制造业、服务业、电信和交通运输业。从服务覆盖区域来看,超过60%的共享服务中心目前关注于中国的业务,其余40%则服务于其在国际或亚太市场的业务。从投资方来看,超过一半的共享服务中心为中资投建,外资投建的共享服务中心数量占47%,其中欧美占外资投资的比重较大。中国法律、制度、文化、产权结构以及思维习惯与其它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决定了中国集团企业在建立共享服务时,必须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不能简单照搬。笔者认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以下一些企业较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1.大型跨国、跨地区企业

只有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派生出众多分支机构和附属单位时,分散的财务管理由于冲突和对接不畅才能体现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且只有在此种情况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才会体现出其成本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2.经营业务应相对单一的大型企业

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因行业差异较大,核算准则不同,共享成本高,可考虑按行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如果一家企业集团涉及的行业众多而在每个行业的单位又较少,则不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考虑外包。

对于业务覆盖范围较为广阔,且各地的财政、会计、税务具有很大差异的集团企业,应视各地业务的分布情况建立多个、多级财务共享中心;如果业务集中度较小,则不宜推行财务共享中心,公司可以采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或选择外包。

3.流程规范、走标准化道路的大型企业

清晰、统一的财务管理流程不仅会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有利于各级财务单位之间财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同时也适合批量处理,进而便于集团企业对各分、子公司进行集中管控。追求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集团企业,对于像教育、咨询、旅游等服务行业的集团来讲,往往对业务、财务流程、措施的标准化程度要求较高,在这些行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支撑和潜在意义。

4.走集中管理道路的大型企业

对于集团企业的管理来讲,到底是集中更好还是分散更好,没有统一的答案,要视公司的业务特点、所处的行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公司的治理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虽然集中和共享存在重要的区别和差异,但集中共享模式目前成为很多大型企业的重要抉择,所以对于一些适合集中管控的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5.需要集中控制风险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对于银行、证券等行业的集团企业来讲,风险管控是管理的重要基点和抓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利于集团总部总览全局,协调各方,进而在战略层面、全局角度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他风险。

6.频繁并购、重组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这些企业或企业集团在通过并购、重组建立新分支、创建新业务、整合现有资源时,可以避免配备人力资源、财务等支持职能,从而大大减少管理难度,加速资源整合。

从上述特点来考虑,国内的证券、保险、银行、电信等行业的大部分集团企业符合以上特点,此外,一些民营科技、制造、服务集团也很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以差异化、灵活性为特点的企业集团以及业务过分分散的集团企业则不一定适合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在这些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且有可能使财务成本上升、财务效率低下、以及各级财务管理的混乱,从而走向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反面。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适用范围

并不是所有的财务管理内容都适合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但根据埃森哲的一项调查,以下内容常常会被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优先考虑纳入:

一般来说,不同行业、性质的企业在决定财务共享的适用范围时会有所不同,如一些业务链条较长、程序复杂的制造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会把成本分析和控制排除在财务共享服务之外。

此外,近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的趋势表明,要想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超越短期“速赢”解决方案(比如记录陈旧存货或延长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限制,专注于长期的、可持续的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增强现金预测能力。REL对欧洲、美国和日本排名前1000位的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更精确的预测被所有这三个地区列为排在前三的优先事项之一。

三、选址关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成败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是财务共享服务长期发展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其远期目标和定位是否能够达成。在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因素中,运营模式是决定选址的一个基本因素,不同的定位对环境要求不同,也决定着对选址需求的不同。在确定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后,选址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人员素质、运营成本、人力成本、通讯与交通、人才资源、与总部的关系、当地的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城市的配套设施等等。

(一)成本节约

从共享服务中心这一概念诞生,跨国公司在选址时会特别留意成本洼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低廉的人力成本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成本概念的内涵明显在扩大,已远远不止简单的账面计算,而更多地向综合运营效率方向聚焦。安永咨询的相关调研中发现,选择中国设立共享服务中心的首要因素已由“低运营成本”变为“接近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原有的成本优势正在削弱,而跨国企业真正看重的是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容量。

跨国公司对于选址不会局限于一个点,亚洲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会是首选,但是欧洲地区同样会设立共享中心。一些大型公司会选择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而汇丰银行则将共享中心设在巴西的一个小镇。便利的交通和低廉的人力成本,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不见得集中于大城市就会有必然的优势,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小镇的实力也会得到彰显。

本土大型企业在考虑建立共享中心时,应以全球视野去选择适宜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为了通过全球业务单位的协同,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尽可能节省税务开支和成本,善用补助和当地政府的土地、人力等其他激励优惠。

(二)人力保障

不少企业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首先考虑的是选定的城市是否拥有自己的其他业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会在其他业务的基础上进行附加性的搭载。但这种搭载性的选址,往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强生在苏州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就曾经面临过人员招聘的严重挑战。由于人才供给不足,一度影响其转移计划。

而要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可以从城市环境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1.城市环境因素方面,我们可以重点考察人力资源、基础建设和经济环境三个方面。人力资源方面,需要考察当地人才的专业技能、教育水平、流动性、人力成本,在基础建设和经济环境方面需考察房产价格、自然环境、通讯成本和通讯质量。除了上述考虑之外,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由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枯燥单一,重复性高,工资相对而言并不高,这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员工的稳定性。而在安逸的二三线城市,员工压力低,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员工的稳定,也有利于中心的持续与长远发展。所以,对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还应考虑当地的人文环境、居民的幸福指数、选择区域对发包方的商业文化熟悉度或相似性。

2.选址一定要着重考虑企业自身的现实和特征。如果选址决策并不适合企业自身,会带来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比如用人困难、运营成本高等。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必须有前瞻性,并取得内部各服务对象及员工的认同,建设初期的效率影响、成本攀升以及操作习惯的变化,对企业来讲都将面临死亡般的阶段性阵痛。这需要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者,取得其他部门以及中心财务人员自身的认同和接受,并带领队伍不断前进。

(三)技术支撑

鉴于在企业日益增多的全球价值链中起作用的不同系统和流程的数量,如今技术整合无疑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临的最大的障碍之一。无论是合理化一个(而不是多个)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合并虚拟账户收款流程、迁移支付到一个平台(如SAP或Oracle),还是跨时区为更精确的应收款项和应付账款指标收集支付信息,技术都是关键推动者。

此外,因为财务涉及公司的核心信息和机密,所以安全保障技术也极为重要。因此,技术创新和发展快速的地方更适合建设安全、高效、可靠的财务共享中心。

从上述三个维度考虑,目前财务共享中心选址时除了北上广等地区之外,中西部地区也值得关注。中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将必然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布局的走向,随着服务外包产业在中西部内陆城市的加速推进,中西部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展现出“围绕中心城市,协同共进发展”的格局,从而使服务外包产业在有限区域范围内能够形成有梯次、有衔接、完整性强的产业链条,通过合作之力打造出更为强大的承接大额高端服务外包项目的能力,成都、西安、武汉等均是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越来越关注的重要城市。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司集团;财务共享中心;集团财务

共享管控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设内容将围绕共享服务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融资管理中心、本地财务服务中心搭建,形成集团财务共享管控新模式。

一、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思路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不应局限于共享服务,而应建立以财务核算为核心职能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管理会计职能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服务中心,以资金集中管理为核心的融资管理中心和基层财务负责人的“四轮驱动”的财务体系。

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融资管理中心和基层财务负责人四维体系的建设,实现财务会计的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管理会计职能强化和升级、资金管理的一体化和规模效应以及财务人员职业生涯的拓展。

二、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内容

集团财务共享管控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设内容将围绕共享服务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融资管理中心、本地财务服务中心(基层财务负责人)搭建,形成集团财务共享管控新模式。

(一)财务系统组织架构。在集团层面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融资管理中心、本地财务服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可按集团业务进行专业化分工,成立服务组, 各服务组按照核算职能,分别下设收入、成本、费用、总账、资金、报表6个小组,共享服务中心各业务组直接与财务管理中心、本地财务服务中心对接。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与子公司财务架构仍保持不变,但核算与管理职能分离,财务管理以板块为聚集,一方面有利于各板块财务专业化分工后,核算趋于标准化、流程化,另一方面,有利于留在各单位的财务人员,在集团财务管理中心按板块分工的统一指导下,实现单位财务工作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推行价值管理,财务人员要参与到生产经营管理中,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使财务部门真正的发挥生产经营决策支持作用。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重点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人员素质、运营管理等方面创新管理。

1、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把会计核算人员独立出来后,要应对多业务多业态的复杂核算形势,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业务流程标准化问题,并通过信息系统将流程固化,将集团内不同公司之间同类型同业务进行梳理,按照统一流程管理,防控风险,做到整体业务处理流程设计规范化、每个处理环节操作规范化、业务流程以及信息系统变更流程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将涵盖总账、应收应付、费用报销、报表、预算管控、资金支付管理等方面。

2、组织与人员设计。首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完善、不断改进的过程。前期,共享中心的人员会采用从各子公司抽调的方式,将选拔一批深刻理解会计准则同时又了解企业管理需求的专业人才。其次,财务共享服务务中心建设实施后,需要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人员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日常的运营管理。这批人员将随着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成熟而成长起来,发展成为一批专业化知识过硬的专家型人才,成为业务权威,使未来的人才输送、核心知识沉淀、对外承接业务成为可能。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管理至关重要,应打破现有薪酬管理制度要求,合理设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岗位等级,建设职业发展双通道:管理通道和专业技术通道。建立职业发展双重发展通道,一是基于财务人员能力和个性的客观差异;二是基于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的不同技能需求。通过定义岗位技能需求以及能力评估,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人才发展。

3、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共享服务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将财务数据在整个企业集团共享和深度利用。财务管理平台应依托集团整体ERP系统,将与共享服务相关的网上报销系统、报账平台、合同管理系统、资金管理平台、应收应付、单据扫描系统共同搭建财务共享服务务核心平台,并建立与全面预算管理、业务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内控系统等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财务共享服务支撑经营决策的能力。

4、运营管理。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包括知识管理和运营质量管理。应建立知识库,对需固化的流程形成知识手册,把知识作为资产管理。同时,共享中心绩效管理应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阶段、适应行业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如目前常用的绩效看板等。

(三)财务管理共享中心。财务管理共享中心应分步推进:先在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服务企业;然后,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业财深度融合,为板块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1、基层单位财务职能升级阶段。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各单位原有财务人员中有一部分分流到共享服务中心,同时保留部分财务人员和财务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在集团层面要逐步做好管理会计标准建设、人才培养。留在各单位的财务人员不需要再从事会计核算等基础性工作,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实现单位财务工作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推行价值管理、财务人员要参与到生产经营管理中,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使财务部门真正的发挥生产经营决策支持作用。

2、板块化财务管理职能升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各单位在实施共享服务中心后保留的财务人员,以板块为单位聚集,合并成为板块公司财务部,其职能是参与板块的生产经营管理,为板块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3、财务管理服务中心的形成。各板块财务部运作形成后,下一步成立集团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将各板块财务部统一管理,合并成管理会计服务中心,并下设各板块管理会计服务中心。

财务管理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利于提升财务部门的服务水平,有利于财务工作转型升级,更好的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助推企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财务人员只能从事财务专业工作的困局,拓展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财务管理服务中心的建立实施,希望可以培养出走上企业总经理岗位的财务人员。

(四)融资服务中心。融资管理中心的建设宗旨是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集团统一融资,释放规模效应,因此,其前提是全面提升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的计划性,融资管理中心的建设需要在集团推行资金规划管理(长期)和资金滚动预算报告制度(月度),完善内部企业信用等级评级机制工作后实施。

融资管理中心的职能,一是融资中心根据各单位的长期资金规划制定集团整体的资金规划,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根据资金滚动预算微调融资计划和确定融资时点,实现集团层面的资金成本最低。二是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通过资本运作、理财等手段,提升资金的盈利能力。

融资中心建成后,对集团内部单位进行评级。根据评价情况,内部贷款利率实行差别化,严格执行资金规划(长期)和资金滚动预算报告制度,计划内融资需求按照评级标准执行,计划外的资金需求,实行利率上浮,并在对财务负责人进行考核时,给予扣分。从而解决目前部分单位“临时抱佛脚”,缺钱就向集团要,资金链断裂风险频发的问题。

(五)基层单位财务负责人。在管理服务中心完全建成后,基层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将完全向管理职能转变,全面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其参与经营的相关依据来之于管理服务中心的相关分析以及财务负责人对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基层财务负责人将成为财务系统与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的载体和使者,甚至,本地化成为企业领导班子的一员。基层财务负责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将不局限于财务方面,实现“走出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共享中心及“四轮驱动”财务体系建设的基础。集团财务体制机制转型应先立足于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再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体系创新探索[J].财会通讯.2016(17)

[2] 盛蕾.基于风险传导机理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研究[J].商业会计.2016(13)

[3] 徐光.企业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弱化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3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6篇

一、共享服务之路

目前,学术界对于共享服务的完整定义尚不统一,比较权威的是布莱恩・伯杰伦在《共享服务精要》中给出的,他认为“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 管理机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 (见图一)

共享服务的种类包括财务、人力、物流、法务等等。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是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它对企业传统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具有更快的反映速度、更高的信息透明度、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小的管理风险,被誉为是解放高级管理人员大脑,解放业务部门展业束缚的最新管理模式,是目前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准中成效的一种管理模式。(见表一)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的影响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升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能力,而新兴的财务 组织―业务财务也随之出现。业务财务顾名思义体现了财务和业务单位的有机结合。业务财 务在不同企业中归属有所不同。一些企业将其归属于业务单位进行管理,绩效考核由其所负责的业务单位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力度,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财务体系对此类人员的失控,无法形成与业务财务人员的良性互动。还有一些企业将其办公场所和业务单位放在一起,但人员仍归属于财务部门管理,绩效管理和薪资发放也归属财务部门管理,但业务单位对其绩效具有评价和建议的权力。基于这种模式的财务业务组织能够达到业务单位和财务单位之间的平衡,既保证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也强化了人员的管理。

(二)财务人员逐渐分化。财务共享服务将很多基本财务职能集中到 SSC 后,由于基础业务 被共享中心所替代,先前的人员编制得以释放,财务人员开始从繁琐的基础业务中解脱出来, 并向业务财务及财务管理决策转型。传统的财务人员被分化成为高端财务决策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SSC财务业务人员。高端财务管理决策人员负责宏观业务。与业务财务的接口工作是将其收集整理的财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分析并做出决策;与 SSC 的接口工作是对其实施综合管理和支撑服务,如定义业务流程、系统开发决策等。为此,这类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体业务知识,更要具备综合管理知识。

三、共享服务的作用

(一)成本降低。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资源、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后, 一个员工可以处理几个单位或地区的相同岗位的业务,从而在业务量不变的同时减少了业务人员,或者是增加了业务量而人员不变。二是共享服务对业务流程和规则的优化消除了多余的协调和重复的、非增值的一些作业,分配到每一作业的时间就会减少,这也间接地降低了成本。三是业务操作得到细化、标准化甚至被简化,有些岗位低层次的人员就可以胜任节约 了人工成本。另外,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同业务中心分离并选择建立在成本较低的地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作成本。

(二)服务质量与效率提高。集中规模使复杂的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分工更细,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它把传统的会计部门变成了“会计工厂”,把人事服务部门变 成了“人事管理工厂”。在规模服务经营过程中,可以引进“六个西格码”质量管理理念, 开通客户服务热线,在共享下把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比如,Oracle 经过 6 年时间在全球建立了三个区域化的共享服务中心,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完成全球 65 家子公司的年末结账和合并。

(三)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各业务单位或外部客户将那些繁琐的、重复性强的非核心业务(后台业务)交由共享服务中心运作后,自己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太平洋贝尔公司在 1991 年建立了七个地区服务共享中心后短短的五年内,公司的后台营运成本降低了 54%,而顾客满意率则从 70%上升到 95%。

(四)加速企业的标准化进程。共享服务中心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位进行的活动、拥有的资源整合到一起,为企业的业务流程、内部服务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各种管理数据的统 一与综合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水平。

(五)增强企业规模扩大的潜力。企业将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职能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有助于企业更快地建立新业务,而不必考虑为新业务建立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支撑部门,企业由此变得更加灵活,更具规模扩大的能力。

四、共享服务的发展趋势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7篇

财务共享全球化战略

1相关概念界定

它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SSC(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价格和服务水平协议,为企业内部各业务单位以及外部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将企业中分散进行的部分,重复性质的业务单位通过合理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来处理,使得企业可以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自身的核心业务中去,并以此来创新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案例描述

2.1企业介绍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股票简称:蒙牛乳业;股票代码:02319),总部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2009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入股蒙牛,成为第一大股东。近年来,蒙牛着力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先后与丹麦Arla、法国Danone(达能)、美国White Wave、新西兰AsureQuality(安硕)达成战略合作,快速与国际乳业先进水平接轨,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

2.2财务共享建立

2015年度,蒙牛集团与金蝶携手,采用金蝶EAS资金共享平台建设“蒙牛乳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FSSC)一EAS资金共享平台”项目。在集团资金共享结算模式下,实现共享结算、票据池、理财业务、国际结算、掌上资金,以及资金支付业务的电子化流程审批,支撑蒙牛新财务、新管控、新平台的优质高效服务。

3案例分析

3.1业务构建

基A业务:当前的结算业务、票据业务,还有把银行合作进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服务。

重点业务:融资、国际结算、债券发行、保险等业务。这些风险收益相对比较高,而且这些业务一旦开展之后,能够大幅度降低集团的财务成本,减少损失。而且业务需求量比较大。

创新业务:未来蒙牛集团根据整个产业链的布局,要在产业链开展具有蒙牛集团产业特色的金融业务,在业内有一些创新。比如有自己价值链上的小微客户,提供在线的信用评估、在线融资,而且要跟终端的乳品销售网店和实体店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打通。

3.2资金管理需求

(1)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提高集团财务管控能力,确保集团整体的资金安全与使用效益;(2)通过实时监控成员单位资金流、定时资金归集、合理内部调剂,形成一个有效的“资金池”;(3)通过资金共享为成员单位提供资金管理服务,形成一个高效的“资金渠”;(4)找准资金收付波动规律,提高资金预算管理水平,形成一道“资金闸”。

3.3资金共享中心的作用

(1)实现资金共享结算:依据中国蒙牛组织架构,运用EAS资金管理平台设立多个独立运营的现金池,覆盖全球业务,统分结合、分级管理;(2)实现金融级安全:按照授权矩阵实现全流程的电子审批。付款环节采用CA电子认证,该认证为银监会推荐,银行结算唯一的安全认证方式;(3)闭环集成:业务信息处理形成闭环,信息能够从业务到银行跟踪、追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风险;(4)投融资、外汇业务线上操作:通过银行对接可在线上进行投资理财、票据池、电子票据、信用证、电子回单等业务处理,做到线上线下结合,提高效率,防范风险。

4案例评价

(1)蒙牛集团的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各单位后台基础结算功能集中在一起,形成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更有利于管理人员专注决策;原有机构部分人员向高价值的管理活动转型;

(2)蒙牛集团依据原有系统进行改良,按照授权矩阵实现全流程的电子审批;付款环节采用CA电子认证;资金管理实现用管分离,通过资金监控及共享模式保障资金安全;

(3)资金的运营全面掌控在集团,能更有效提升资金收益;投资、融资、存量结合管理,有效提升资金收益管理能力,结算工作效率能够提升77%;业务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人员减少,业务量增长与人员不成正增加,大大降低人员成本;

(4)业务单位将非核心业务(后台业务)交由共享服务中心来运作,而共享服务中心又能提供足够的后台支持,使各业务单位可以将自己的重心完全放在它们的核心业务和顾客上;

5启示

通过对蒙牛集团设立财务共享背景分析,详细介绍蒙牛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在此基础上对蒙牛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过程进行全面的剖析,本人认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共享中心的共享服务应该以信息技术为起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需要通过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来完成,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网络平台,将共享服务中心处理的所有财务数据与流程全部固化,进入共享中心的数据库,可以说,财务共享服务的前提与保障,是建立在数据的共享之上的。

第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促进财务部门的转型,通过转型,将各业务部门的财务核算业务和出具报表的活动进行集中处理或者外包,使各业务单位的财务部门从简单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转型。

第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必须是在公司全面支持、精心安排,周密设计、集中实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转型。

第四,通过蒙牛集团的资金共享案例,可以看到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当中的运用不单单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还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实现全球化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虎,董皓.财务共享服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段磊,张宏波.企业集团管控――理论、时间及案列[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5).

[3]丁文欣.大型企业如何建构服务共享服务中心[J].财会月刊,2010(9).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校系二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一、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技工院校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的必要性

1.现行技工院校的财务机构设置无法满足校系二级管理下学校业务发展的需要。校系二级管理是指技工学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一定的职责,并根据职责需要将部分人权、财权、物权下放,将原来的以职能处室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改变为以系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系在学校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拥有一定的权限,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内部管理模式。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系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开展校企合作、培训鉴定等经济业务时,需要财务部门提供相关的财务配套服务。同时,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财务部门亦必须对系开展的经济业务进行风险防控。但是,目前技工院校财务部门属于学校其中一个职能部门,按照传统的职责划分为核算和预算两大职能,财务人员主要工作仍然处于学校整个经济业务的最后一个环节,无法为系等主要业务单位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同时也无法从业务最前端对经济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2.目前技工院校未进行成本核算,投入和产出无法相应匹配,无法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技工院校的会计科目仍按照政府收支分类设置,支出分为人员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五类,没有成本类科目,无法对学校的教育服务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无法核算绩效考核便无从讲起。同时,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系具有较大的采购自由度,其中对耗材的采购,学校财务部门普遍没有设置库存进行监管,也没有制订定额管理办法,导致学校耗材采购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3.传统的财务分工无法为财务人员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财务人员难以获得成长的机会。S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系在教学、校企合作和培训鉴定等方面的自由度进一步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升。过去,学校财务部门中大约2/3的人员进行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剩余的人员专职或兼职财务管理,这样造成学校财务部门管理水平不高,无论是财务服务质量还是服务水平都无法满足系的要求。同时,传统财务部门的机构设置及工作分工让财务人员难以得到成长的机会,对技工院校财务部门队伍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二、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技工院校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的可行性

1.财务共享服务在公司(或集团)内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并经实践证明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其在适当的条件下同样适用于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的技工院校。财务共享服务是将集团公司范围内的共用财务职能集中起来,高质量、低成本、规范化地向各个业务单元/部门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财务共享服务最早在企业集团公司管理下属各子公司、分公司的时候使用,但笔者认为其同样适用于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的技工院校。首先,在新一届政府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技工院校在办学规模上得到不断壮大,且普遍采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财务部门同时向各系提供财务服务,在财务人员编制一定的情况下,必然无法满足系的要求。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必须将日常重复性的工作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完成。而使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把精力主要放在为学校的高效运转和高层领导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支持上。而系人员也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单位中心工作上,促进单位业务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当新系设立的时候,共享中心还能快速、有效地为新设立的系提供财务服务,提高资源整合的速度,达到资源最有效配置。

2.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大势所趋。2013年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项规定为大型集团企业探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财务共享服务在集团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其必然性。首先,财务共享服务适应市场化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其次,财务共享服务是资源集约化的要求,企业将财务资源和数据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实现共享,形成集团公司的数据一体化和财务资源集约化使用。而在本届政府简政放权、锐意压缩政府行政办公经费的背景下,符合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提供高质量财务服务的同时,节约行政成本是势在必行。

三、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技工院校引入财务共享服务应关注的问题

1.首先,财务机构(部门)设置及人员分工必须进行改革。原来技工院校财务机构根据核算和预算两条主线进行人员分工,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难以满足系的业务发展需要。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财务人员将被划分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三种类型。这三类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方法和职责各有侧重,对从事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要求也有较大差异。具体而言,战略财务人员所处地位最高,工作内容立足于源头管理和顶层设计,如制定技工院校的财务战略和财务目标、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财务意见,管控财务重大事项等。这就要求战略财务必须在精通财会专业、熟悉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好协调资源、推进战略的作用。业务财务人员需要深入各系开展工作,要求既通晓财务又了解各系业务,才能协助各系从投入产出角度来安排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形成业务财务体系,实现财务管控与业务运行有机结合和紧密互动。共享财务人员从事基础财务核算工作,包括基础预决算编制、账务核算及成本核算,需有相应财务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以及勤勉务实工作作风。同时,针对技工院校普遍存在没有核算成本的问题,建议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成本核算及管理中心,中心成员包括业务财务人员和共享财务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立耗材库存管理制度和耗材定额管理制度,构建耗材成本管理系统。

2.建立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打通业务与财务的沟通壁垒。财务部门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而进行机构设置变革和人员分工后,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共享服务平台,那实际的工作效果及业绩将大打折扣。完善的共享服务平台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将系部等基础业务部门与学校财务部门连接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来强化内部控制、提高效率,实现集中管理。针对目前技工院校的实际,建议共享服务平台至少需要集成OA、资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预算系统、报账系统等,系部在共享服务平台中输入原始数据,原始数据流入财务共享中心经共享财务处理后形成最终的核算数据,核算数据再导入到战略财务及相关校领导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应建立大量规范化的数据模板,尽量减少或取消人工作业,通过业务数据自动生成有用的财务信息,按照既定的财务标准执行,减少偏差及各系可能的暗箱操作,降低各种隐含风险。另外建议服务平台上设置系统自动提示例外和预警等功能,提高系统风险控制水平。同时,共享服务平台应建立各种数据共享接口和平台,满足各方面不同的需求,真正打通业务与财务的沟通壁垒。

3.最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技工院校上下各方改变思维并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质上是一种改革,势必会带来对原有管理模式和部分人员既得利益的冲击。它并非由财务部门主动发起,而是由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而产生。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下,学校规模日益壮大,各系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及管理费用也快速增加。由此导致财务效率低、设备耗材重复购置、风险大增,学校统一协调越来越困难,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与学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重要因素是管理思维的创新,这需要学校上下各方的有力支持。需要对现有财务管理组织架构、操作流程、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既有的利益格局。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内部协调工作,要求各系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财务管理人员应主动适应自身职能的变化,不能裹足不前,需要积极投身到前线业务中去,积极参与系部的实际业务,做好财务参谋,体现财务人员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秦荣升.我国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趋势[J].财会月刊,2015(19).

[2]赵慧.财务共享的动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7(1).

[3]崔再莉.技工W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中国投资,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