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 规划 探析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对组织目标的支撑作用,从战略层面考虑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作用,既包括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系统规划与安排,也包括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策略与相应职能的系统安排。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资源,实质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目的和作用

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确保企业能够适时获得适量和适用的人员的程序,使人力资源获得经济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以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依据,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组织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使组织得到长期的利益,注意实现员工的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人力资源规划处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统筹阶段,它为下一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制定了目标、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的成败。所以,制定好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3.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但一些企业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使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方向不明,不知道企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

2.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快,企业战略在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及时供应。

3.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规划人员从整个企业战略出发,经多方面沟通与协作,调研出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所需状况,进而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习惯于仅凭过往数据和历史,缺少深入调研与系统思考,其规划缺乏论证和可执行性。

4.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职业培训。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凭经验或感觉办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没有管理咨询的前提下,很难做出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三、制订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1.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要明晰企业战略,然后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酬福利等与之相配套。人力资源部门要清楚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等。这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

2.建立统筹规划的工作机制。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经理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部门经理等协同工作,分工负责完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订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力资源工作分析和预测,协助决策者制订规划方案,并做好方案评价,支持一线部门实施规划等;部门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具体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参与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

3.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客户、业务和市场进行深入接触和了解,把握整个企业发展走向,洞察整个行业走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有利于组织进行人员的学历、能力特长、素质等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编制和调整人力资源规划时能准确、及时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制订 人力资源 计划

人才是电力行业竞争的前提,而行业竞争的中心动力就是人才竞争。所以,电力行业必须要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科学地制订电力人力资源计划,才能够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现阶段,很多供电单位对电力人力资源计划都十分重视,电力企业的工作要以逐步建设人才队伍,推动人力资源计划的制订,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就是依据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未来环境的发展变化中,科学的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情况进行预测,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利用、获取、开发和保持的策略,保障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在质量和数量方面的需求,使个人和组织都能够获取比较长远的利益。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谋求比较长期的发展和利益,就必须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以期完成发展的目标。即,电力企业要配置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确保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能够实现。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为了实现目标,必须要有效地落实人力资源规划,全面地考虑单位中的个人利益,把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目标相结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是实现对人力资源供求的科学预测。由于电力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变化,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市场上提供的人力资源的供给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为了能够随时满足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就必须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来实现,人力资源规划准确的分析和预测人力资源供求情况,并且根据科学合理的分析做出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安排和决策。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主要由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和实际的规划构成。人力资源规划子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力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措施和政策,以及其他有关的人力资源规划子系统共同合作,确保电力人力资源能够实现供求平衡和人力资源管理各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时展的需求。现阶段,对电力系统进行深入的变革,主要是体现在电力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和国际化。而任何的改革都必须要依赖于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当然电力管理的改革也不例外。所以,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很多的全能型人才也应运而生,在此环境中,电力人力资源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

2.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在电力行业进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的优秀人才,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能,还拥有较高的素质。正是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稳步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强大支持。电力人力资源规划通过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实现优化的人才配置,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力地确保了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电力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电力人力资源计划是电力企业为了实现战术和战略目标,在未来能够满足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需求,依照现阶段人力资源的情况,决定保持、引进、提高和流出电力人力资源所作出的预测和有关的工作。人力资源计划可以分成两种即:战术人力资源计划和战略人力资源计划。战术人力资源计划是对年度人力资源进行计划,是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战术目标而制订出来的人力资源计划,主要考虑电力企业现阶段的发展和有关的经济微观因素。战略人力资源计划是指时间达到三年以上的电力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是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制订出来的人力资源计划。

科学合理地制订电力人力资源计划主要分为5步:确定憧憬、制定战略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编写人力资源管理行动计划。

1.确定憧憬。憧憬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时间上可以是二十年、三十年或者五十年,虽然可以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进行描述,但憧憬却十分的重要。如果电力企业缺少憧憬,那么就会缺少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就会缺少指引,再多的计划都会变得无效。

2.制定战略规划。在已经确认憧憬的基础上,电力企业必须首先做好战略的规划,明确全面地了解电力企业在这三到五年之内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3.制定年度计划。在制订好战略规划以后,还要做好电力企业的年度计划,将问题和目标更加地细致化,更加有针对性,使电力企业能够明确地了解这一年之内所要实现的目标。

4.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电力企业做好年度计划以后,就要开始进行人力资源计划的制订。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收集相关信息。主要对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进行收集。内部信息主要是指企业憧憬变化、企业发展的计划、人力资源成本变化、企业领导层更迭、生产流水线变化、融资能力变化和销售渠道变化等。外部信息主要是指本行业发展的前景、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主要竞争对手动态、政府法律和政策、劳动力的市场变化、人口的发展趋势、文化风俗的习惯演变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等。第二,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依照收集获取的信息,利用有效的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的需求进行较高水准的预测。第三,预测人力资源供应。依照收集获取的信息,利用有效的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的需求进行较高水准的预测。一旦出现需求小于供应的情况,就要考虑将部分人力资源进行流出;要是出现供应小于需求的情况,就要考虑将部分人力资源进行引入。所以,改变计划、培训员工和调整报酬系统等也是能够进行运用的手段和方法。第四,编制人力资源计划。一份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计划最少要包括:计划实现的目标、计划的时间段、未来形势的预测、目前形势的分析、计划事项、计划制定的时间和计划制定人。此外,必须要附上行动的计划。

5.编写人力资源管理行动计划。很多的管理人员觉得人力资源计划可以没有行动计划,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行动计划是电力人力资源计划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缺少行动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就不完整。人力资源管理行动计划主要是由项目细则和项目名称构成。项目细则主要包括项目的参与者、项目的负责人、实施的时间、检查的时间、项目的检查人和项目的预算等。有多少个项目就要有多少条的项目细则。所以,在做好人力资源计划之后,最关键的是进行计划的实施工作,但制订一份实用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是进行实施的前提基础。最后必须要强调的是,电力企业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前,必须重新检查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流程的设置,对岗位信息进行梳理。在制定规划的同时,还要有效地结合业务发展的计划和工作的分析结果,也就是职位的说明书和组织的操作手册,杜绝把简单的问题进行复杂化。在科学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前提下,对有关的员工培训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客观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为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所以,想要将电力企业推上更高的层次,就必须要科学制订电力人力资源计划。计划是行动的开始,也是行动的保障,这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有利于电力行业得到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华中.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保障企业持续性发展[J].安徽科技,2007(5):32-33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一、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机制的逐渐加强,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立足于社会的核心资源,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是企业和员工实现长期利益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不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

在很多企业中,企业上层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规划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只是看到当前企业短期利益,没有将人力资源战略性规划和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联合起来共同制定,从而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不满足企业的战略高度,不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计划,没有有效的确保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高有力的保障。有些企业尽管认识到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的性,但是在实际的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企业没有为人力资源的整体决策提供有效的企业信息和数据,导致规划模型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不符合,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

2.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位不准确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零散,继承了传统的人事部门管理方式,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始终上不去,一直在被领导的地位,没有自身的创新。先比而言,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就会高很多,人员分布合理,所从事的业务水平,服务管理都很到位。据相关部门的权威调查显示,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主要是为公司战略提供人力支持。而中国的人力资源则主要是提供服务和支持,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这样就会导致中国的人力资源长期处于低端,无敏锐的洞察力,对公司长远发展毫无意义。

3.企业缺乏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被要求拥有较高的素质、工作能力以及接受新知识能力。对于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满足以上基本要求,还要有发展性的战略眼光和与下一层次沟通的能力。然而,在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技能尚浅,知识拥有单一的理论,缺乏技术指导和实践经验。这样就会造成企业无法快速准确的制定发展战略,对企业运行存在不利影响。同时,工作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沟通能力存在问题。

三、企业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途径

1.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实时调整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适应时展的脉搏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调整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可变因素,所以对于人力资源规划必须灵活,根据所变因素实时规划调整。创业初期,应该制定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共同发展的策略,人力资源规划发展具有感召力、创造力、勇敢的业绩突出的人才,激励并聘用其在关键岗位上。成长发展阶段,人力资源规划应随着企业的战略做出相应调整,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创业,主抓群众,带领大家一起开创公司。成熟期,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是找到专业型人才,对公司能够有战略性判断,可以洞察实事发展方向以及制定企业下一阶段如何更好发展的方针。

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地位,实现部门规划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具有明显的优势。核心内容是如何适应企业发展来选择未来企业的高层领导。分析的依据是企业现在和未来可变或者不变的组织和流程。基于以上,现代企业应该对资源管理部门有个重新的认识,合理定位其地位,将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

3.建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职工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要拥有专业的素质。因此,在选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时要注重其基本的素质以及独到的战略思维。建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在企业内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在工作中锻炼其基本技能,来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自己也要经常了解实事动态,培养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四、结语

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规划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长久以来,很多企业没有做到对人力资源的足够重视,导致没有做好人力资源的整体战略性规划,从而影响了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创新的方法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性规划,为企业的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佳逸 张 璇 洪雪飞:论人力资源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企业[J]. 现代商贸工业.2011(13).

[2]昝 欣 吴祈宗:浅谈中小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09).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4篇

完善人力资源规划的支撑平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创建灵活多变、动态有序的适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治理

[中图分类号] F27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036-04

[作者简介] 刘厚金,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博士生,华东政法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上海 201102)

中小企业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在发展区域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满足消费需求以及管理体制创新等诸多方面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由于内外经济环境的迅速变革,中小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主、管理层逐渐认识到绩效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明智选择。但是,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普遍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始终存在许多困惑和无奈,使得人力资源规划面临着可有可无与执行不力的困境与危机。人力资源规划不当导致中小企业内部岗位职责不清、人员配置不合理、员工素质结构失衡、发展动力不足等各种问题的困扰,从而束缚了企业发展速度,错失了发展良机。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现状出发,探讨产生危机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针对危机的治理对策。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现实表象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开展各项后续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依据,对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成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力资源规划就是预测企业未来的目标和环境对人才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目标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面临的危机主要体现在规划缺失严重、脱离企业实际、支撑体系不完善以及执行不力等几个方面。

1.对人力资源规划存在质疑与困惑,规划缺失程度严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危机表现在管理理念上就是对人力资源规划重要性的质疑和困惑。部分中小企业习惯于把资金和技术看作企业发展的唯一动力,一切经营活动均围绕吸收资金和引进技术来展开,而人力资源的核心地位被忽略。大多数中小企业尽管也设立了“人事部”或“人力资源部”,但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仅仅局限在人员招聘和档案管理这些浅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在这些企业基本上不存在,那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和前提的人力资源规划更是如此。即使有少数中小企业在做人力资源规划,但在他们中间却存在着一种普遍性的质疑和困惑:明明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为什么人力资源规划并没取得应有的回报?人力资源规划到底重要不重要?等等。还有一些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规划很简单,不就是些招聘、薪酬之类的内容,有时再加点培训方面的东西”、“老总还在拍脑袋定战略,我又怎么搞得出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做了也没多大意义,计划没有变化快,到头来能兑现的也不过十之二三”等。以上便是许多中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规划理念的基本写照,正是这种主观意识的作祟,最终导致部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缺失。

现实中人力资源规划缺失的中小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创立初期的中小企业,业务和人员规模比较小,企业内部的分工也不明确,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生存下来,而不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来讲没有太大意义。二是企业人力资源处于杂而无序管理阶段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很多实际工作是一直在进行,但不系统。比如:招聘规划和培训规划等人力资源职能规划,虽然也在进行,但没有统一在一个规划框架下来制定,使各个模块之间不能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企业人力成本上升,人力资源不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三是家族式或传统式中小企业,企业的竞争和对人才的争夺不是很激烈,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相关利益群体内部,因此人力资源规划缺失严重。

2.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缺乏科学性指导,脱离企业发展实际。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现有的理论基本上是来自于对管理比较规范的大企业的经验研究。对于这些理论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适用性,美国学者通过研究认为,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很少能适合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组织不正规,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长期以来很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更是如此。在诸多的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主要是针对规模大、组织结构健全以及人力资源职能完善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成果以及方法技术很少。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与借鉴,使得人力资源规划的技术应用容易出现偏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顾该企业实际情况照搬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法与技术,致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缺乏适用的环境,脱离实际,生命期短,甚至无法执行;二是盲目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楚企业发展战略,不了解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缺少基本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的指导,最终导致整个人力资源规划不具有可操作性。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不能照搬照抄大企业的规划,而应当立足解决问题,形成具有自身风格和特点的、灵活的规划模式。

3.人力资源规划的支撑体系不完善,规划的实施障碍重重。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程序应该包括:企业战略确定、内部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各部门岗位定编状况和需求分析、制定企业1-3年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执行计划及评估。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支撑体系的不完善,致使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无法实施。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战略模糊,使人力资源规划受到方向性的制约。企业战略规划应当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一个根本前提。但是,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中小企业战略模糊,甚至战略缺失。所以,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就会产生规划依据不够充分和明确的弊病。二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有力的支撑。一方面,战略的不确定性会带来相对频繁的组织结构调整,使得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如职位分析、考核等)更为复杂多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一般“重业务、轻管理”,再加上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滞后于业务管理,资源配置也不够充分,从而人力资源管理很难形成系统、完整、成熟的支撑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障碍重重。

4.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不力,规划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据《东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企业的战略与规划执行力普遍偏低,仅有40%的企业能够将已经有的规划执行下去,多数企业无法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作为战略规划之一的人力资源规划更是如此。人力资源规划执行不力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在人力资源规划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无常,企业发展战略也随之调整,可能造成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要求而无法执行;二是在人力资源规划执行过程中,由于规划的制定本身存在缺陷,脱离企业实际情况,使得规划的可执行性较差;三是人力资源规划执行过程中需要决策者、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而实际工作中,多数中小企业的直线经理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业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分离。这种“两张皮”的现象容易造成规划工作中人力资源部门一头热,致使规划的输出大打折扣,可执行性较差,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内在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微观管理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规划危机产生的如下原因。

1.企业发展战略的多变性与模糊性,导致规划缺少应有的目标导向

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活动中,应以战略目标为指导原则和出发点,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因此,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首先要明晰企业发展战略,而后才能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随后才会有员工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酬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的支撑体系。然而,中小企业一般缺乏比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尤其在快速扩张阶段,往往涉足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不乏许多新兴产业。而这些新兴产业在研发、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一些新开拓的项目,定岗定编工作不像传统业务那么成熟。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规划,视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幻而定,缺乏应有的目标导向。

2.对人力资源规划认识的偏差,导致规划脱离企业实际

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内容、制定方法、程序、原则等认识和理解的不全面。一般而言,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经过三个先后相继、相互影响的重要步骤:明确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具体执行计划。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接替与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估与激励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依据。然而,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能科学地掌握制定规划的关键技术与方法。继而,在人力资源规划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认识,各级部门主管和直线经理也未能有效地予以配合。二是对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内外部环境缺乏回应,对其复杂性、多变性认识不足。未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将是:市场变化更加迅速,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偏好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企业因此而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在整个的角逐中,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能力、业务创新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人力资源绝对是这场战争中制胜的关键。这就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处于基础性的、计划性的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使人力资源规划既能适应市场变化导致的人力需求,又能摆脱固定人力架构造成产品成本过高的缺陷,则是人力资源规划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3.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限制了规划的制定、实施与持续发展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的缺陷,是造成规划危机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企业规模中等偏小,职能部门的划分较粗略,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的企业虽然设了独立的人事部门,但往往分工粗、人数少;二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能是健全的,但领导的个人意志往往凌驾于制度之上,使得制度形同虚设;三是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使用的短视现象,即只强调人力资源的使用与管理,不注重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与激励。在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员工是被动的,限制了他们的特长和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员工流动率较高。由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陷的存在,人力资源规划不可避免地存在缺失、规划不全面、无法实施等状况。

4.专业管理者短缺与员工素质不高,制约了规划制定与执行的绩效

尽管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部门,但其职能的行使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员很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较低;二是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三是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土生土长,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培训,没有经过正规大公司的熏陶,眼界不高。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工作,对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尤其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更需要战略的眼光与沟通协调能力。单纯依靠原理、技术或数据处理的培训造就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往往缺乏执行上的可行性。因此,高素质、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缺乏也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员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也是导致规划执行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当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据统计,全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10.46人,中小企业仅2.96人,只相当于大型企业平均水平的28%。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治理对策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持续发展的保障,其重要性对于寻求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尤为突出。然而,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的大小,最为关键的是能否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适当策略。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表象与原因,笔者认为改善规划危机的治理对策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强化对规划的科学认识,促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融合

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人力资源规划缺失与脱离企业发展实际的主要措施就是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强化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规划的科学认识,促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融合。明确企业发展战略要求根据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实际经营情况,确定发展的分期战略。如果长期战略由于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确定,也应该确定短期或年度企业发展的方向。科学全面地认识人力资源规划是治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具体来说,首先要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地位,企业经营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去;其次要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技术以及中小企业规划制定的特殊性等方面的培训,确保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切合企业的发展实际。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发展的最高境界,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最终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避免企业内部各种人力资源损耗的滋生和蔓延。

2.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人力资源规划的支撑平台

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是革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为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然蕴含着对人力资源管理旧模式的扬弃,甚至是全新模式的构建。这一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剧烈变革的过程。伴随着利益的调整以及对原有习惯的固守,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巨大阻力。但是,只有实施有效的变革才能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建构运转良好的支撑平台。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支撑平台,除了其职能部门固有的职位分析、职位设置、绩效管理、激励机制、职业规划等工作之外,有些甚至超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比如计划与预算管理体系、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等。

3.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中小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培养也是改善其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重要途径。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强烈竞争性,使得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更为复杂,这样就要求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者应具有高超的战略思维与良好的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加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提高其整体性的专业素质成为人力资源规划成败的关键。除此之外,改善当前中小企业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也能大大促进企业员工对人力资源规划活动的观念认同与执行配合。

4.积极开拓新思路,创建灵活多变、动态有序的适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发展的新模式

由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要改善其人力资源规划的危机,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发展的新思路,建立灵活多变、动态有序的创新模式。例如,建立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制度与建立多层次、多视角的人力资源规划主线。所谓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基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重新评估并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形成一个一般性的人力资源组合,以便在保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随时满足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而导致的临时性人力需求目标。所谓建立多层次、多视角的人力资源规划主线主要是指随着视角的改变和关注问题的不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同时拥有多条主线,这些主线可以独立平行,也可以相互交叉。人才招募、人才培养、模块建设、员工关系、利益协调、“空降兵”生存,甚至人力资源变革管理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规划的主线条。多条主线的交织构建成一个有效的系统,通过对相互交织的主线进行分析,就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折射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细微结构,让中小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决策时对问题把握得更为精准。只要从上述规划主线的思路出发,即使企业缺乏战略或者战略不清晰,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转换视角从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企业管理系统,寻找并定位人力资源的相关问题,据此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总之,管理者必须正确识别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表象,透彻分析其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治理对策。如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就能够摆脱战略割裂与脱离实际的困境,运转有效的规划活动必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进展。这些人力资源的良性运作都将有助于我国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迎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黄新.论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4]李前兵.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3).

[5]牛凯兵.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认识与机制[J].企业活力,2004,(8).

[6]郑海航,吴冬梅.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2,(2).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5篇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所有影响企业竞争力因素中,人力资源可以说是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逐渐将人力资源规划上升到战略地位,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系统与战略计划并没有有效融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本文以化工石化勘察设计院为背景,对设计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以及人力资源规划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设计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供需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这就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现状来看,虽然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还未实现人力资源规划与公司战略之间的有效融合,没有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内部的关联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1]。

1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述

对于设计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分析,首先应该确定人力资源战略的要点,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以帮助企业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变化,降低未来发展过程中将会面对到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而能够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正常进行,并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保障,能够对管理工作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的指导管理。但是,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往往会存在问题,例如规划过于广泛,仅停留在工作表面,没有与企业实际发展向联系;或者细节过深,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过度追求定量化,不但会增加工作量同时也会降低规划的可操作性[2]。

2 设计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要点

2.1 确定出发点以及目的

动态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系统是设计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相联系,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在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时,应将重点放在对人才的管理上,制定相应的培育方案,保证员工专业技能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设计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靠实力,如丰富的设计经验、拥有其他设计企业所没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等等;二是靠人才,拥有各专业资深设计师及设计精英。这两点,归根到底,最后还是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对人才的管理与运用至关重要,需要做到物尽其用,避免造成人才的缺失和浪费。另外,战略性规划还需要促进企业形成人才梯队,适当的储备人才,并及时对企业紧缺的人力资源发出引进与培训预警。

2.2 明确规划核心

成功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能够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从核心出发,不断丰富规划,以便有效的提升其保障性。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是企业人才管理,而核心人才的规划应按照要求进行。第一,明确核心人才定义与范围。以对战略所具有的价值性作为标准,可以将核心人才归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以及辅助型人才等,与其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为了满足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必须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就设计企业而言,企业核心人才可以包括在该企业已有工作基础并从事技术管理岗位的总工、副总工、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带资质的资深主设计人员等等。第二,全面考察核心人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企业核心人才进行全面考察,确定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种类和数量,了解核心人才现状与所需要求之间的差距。第三,结合市场人才稀缺程度。对企业内所存人才的提升速度以及成长进度进行比较,掌握企业核心人才队伍未来的发展空间,以及其与企业经营业务之间的匹配状况。第四,在全面掌握所有核心人才现状后,确定现状与计划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为基础对人才的培育做出详细的规划,例如人才吸纳计划、培养计划以及激励计划等。

2.3 根据需求不断调整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将会对企业整个经营发展过程产生影响,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现实与计划距离逐渐缩小的过程与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自身方面等因素影响,如果想要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的可操作性,就需要应现状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改善,通过不断调整与改进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在对人力资源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中以薪酬管理最为主要,企业薪酬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能否有效刺激员工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工作效率。研究资料表明,设计行业市场人才流动方向是向收入高的地方流动,每流动一次,收入能提升50%以上。因此,在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应加强对薪酬制度的研究,对员工支付劳动报酬、奖励报酬等结构以及原则进行分析,确定其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保证能够满足企业员工需求,巩固企业对人才管理的有效性。

3 设计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实践策略分析

3.1 合理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获得飞速的发展,设计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外设计公司也纷纷来抢滩中国市场。近几年国家对经济结构做了些调整,石油化工调整格局已定,显现到设计行业会给化工石化勘察设计行业带来滞后反应。在此情景下,就更加需要企业根据外部环境条件,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计划相结合,具体操作即通过对单位发展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将要面对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计划能够满足单位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制定出与之相对应可操作性高的评价与监控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成为一个完整的战略系统。在制定管理规划时,如果将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相分割,实施战略发展过程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就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因此,需要结合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将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计划相结合,即将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愿景、目标等相结合,并全面分析工作现象,对员工工作能力、工作任务以及任职资格等进行评估,了解市场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分布以及结构等,对单位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方案。通过规划的制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缩小现实与计划的差距,不断提高单位核心人才能力,提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3]。

3.2 招聘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化工石化设计企业对人才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要熟练掌握化工、石化与勘察设计等专业知识,在此背景下想要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招聘具有更高专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化工石化勘察设计企业仍然面对核心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除了内部培养为主外,可以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吸取更多专业技能高的综合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对应聘人员化工石化以及勘察等专业知识进行验测评估,同时还应注重考察其是否具备职业素养,例如保密意识、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既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同时也能够通过各种信息的搜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并且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利用自身职位之便进行违法获利等。特别是对一些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设计企业,外聘此种方式较为适宜。企业可以通过聘请一两个在业内知名度较高的德高望重的技术专家来企业,负责工程项目带领团队,造就和培养企业骨干力量,以此达到提升队伍素质的目的。

3.3 建立有效绩效考评制度

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强设计工作的实施效率。首先,应明确化工石化勘察设计战略目标,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依据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定位及职责要求,明确不同岗位职责与任务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考核制度。如对技术管理岗位,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还需强调技术、质量、带教方面的工作;对一般设计人员,更多强调的是日常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控制。对技术干部的考核,要进一步强化院技术委员会的职责,如对审定质量的把控、各类技术评审、审查、指导工作的考核等。在明确职责划分的基础上,优化和规范绩效考核流程,设计考核流程中的各类单表。其次,做好绩效反馈,即结合化工石化设计行业工作的特点,以及不同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求,对每个员工工作现状进行考评后,由专业人员对其考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员工存在的优缺点,通过面谈使其能够明确认识到自身水平与岗位任职资格之间的差距,以便促进其不断前进,体现绩效的激励作用。同时,优化绩效申诉流程和方法,体现公平公正,保证员工申诉的权利。

4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践管理,从自身实际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求能够不断提高管理效果,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小明,陈敬良.后危机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6):21-22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才招聘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一、员工招聘的目的和意义

1.员工招聘是企业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企业的人力资源处于变化之中,由于升迁、降职、退休、解雇、死亡、辞职等多重因素,导致了企业人员的变动。因此通过招聘获得所需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一项经常性任务。

2.员工招聘有助于企业形象的传播。许多经验表明,人员招聘既是吸引、招募人才的过程,又是向外界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窗口。应聘者可以通过招聘过程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企业文化等。

3.员工招聘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效的招聘使企业得到了人员,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的保持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减少因人力资源流动过于频繁而带来的损失,并增强企业内的良好氛围。

二、目前国有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长远的招聘计划。招聘工作对企业至关重要,但目前有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或当前工作,没有战略的眼光,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未能制定完善、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缺少固定的人员配备和补充计划,员工招聘往往都是随机进行的。

2.存在误区的招聘理念。部分企业在招聘理念方面具有典型的传统观念和片面错误,在选择人才时,通常只注重高学历、高职称,不注重人才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通常只注重对录用人员主张招之即来、来之可用的短视目光和功利行为,不注重后续岗位培训、能力开发、综合提升的长远规划。

3.有待规范的招聘过程。在人员招聘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不力、操作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招聘选择机械、招聘人员配置随意、招聘环境安排简单、面试问题标准不一样方面。经常是经验取人、以貌取人为主,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操作流程,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应试者的不公平、不尊重,损坏了用人单位的企业形象。

4.招聘效果评估存在缺陷。大多数企业招聘质量的评估还停留在主观感觉阶段,缺乏配套的质量评估体系,因而对招聘结果的成本核算和效果评价做得不够,往往仅集中在招聘到的新员工数量、招聘速度、人员流失率和部门经理满意程度这几方面。没有对招聘过程反思、总结、研究,就无法为下一次或以后的招聘活动提供有效的经验和积极的工作借鉴。

5.岗位定位较为模糊。招聘人员肩负着整个企业的招聘任务,在繁重的招聘工作之下会致使他们出具的招聘条件过于笼统,对各个岗位的能力需求、工作内容、职责要求等都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招聘时难免会出现盲目的问题。岗位定位模糊会导致人员选择出现偏差,流失掉真正适合该岗位的人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招聘到的员工能够胜任工作而且长时间地为企业服务,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节约成本的需要。因此,招聘工作人员在进行招聘活动中不仅要强调应聘者与特定职位的匹配,还要考察应聘者内在特征与企业主要特征之间的匹配,要重视应聘者个人与团队、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2.制定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企业人员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并根据这种预测制定人力资源的招聘计划。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果能够使管理者了解职位空缺情况及需要招聘具备何种技能和素质的人。因此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时应强调动态观念,兼顾现实需要和发展战略及长期利益,全面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既要深入分析现有人力资源,也要预测将来需要的人力资源。

3.选择适合的招聘渠道。当今人才招聘渠道多种多样,如广告招聘、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网络招聘、校园招聘、职工引荐等等。不同的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企业在实施招聘时不能盲目随大流,招聘者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招聘渠道。科学合理的招聘渠道不仅会大大提高招聘效率,而且会降低招聘成本。

4.对招聘者进行专业培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招聘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企业形象的代言者。招聘者是企业与人才的第一接触者,招聘者的能力、风格、气质往往会给应聘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应聘者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也是吸引人才的第一环节。因此,需要提高从事招聘人员的专业化或职业化水平,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其现代招聘意识,防止面试考官能力、偏见等因素影响。

5.制定系统的招聘计划。企业的招聘人员应该从全局出发,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做出合理分析和预测,制定出系统的招聘计划。招聘人员应对内部的岗位空缺有基本的了解,明确各个岗位的人才需求,树立起动态观念,在保证当前企业人员充足的提前下,为企业储备人才。长远系统的招聘计划能够防止人员离职带来的工作脱节等问题,保证了企业的长期利益,使人员供给趋于稳定。

6.招聘后的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招聘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企业招聘工作存在的失误,为改进招聘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一旦出现职位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时即可招入,既提高招聘速度又降低招聘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和入门关,从某种意义而言,招聘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素质,招聘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下一步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招聘者的能力极大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本文对企业人才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1]何锦华.企业招聘面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运,2007(7)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7篇

也就是我们笼统说的方案和计划的组合,简单的打个比喻:“就像航行出海的船需要确定一个目的地定位好航标,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导航系统,以确保航行在正确的路线之上”。人力资源管理也一样,需要确定hr(人力资源)工作目标定位和实现的途径。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2、招聘与配置

上面讲到人力资源的规划,既然有了规划,我们就要开始人员的招聘任用与配置。人员任用讲求的是人岗匹配,适岗适人。找到合适的人却放到了不合适的岗位与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一样会令招聘工作失去意义。招聘合适的人才并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地方是才能算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置有各自的侧重点,招聘工作是由需求分析-预算制定-招聘方案的制定-招聘实施-后续评估等一系列步骤构成的,其中关键又在于做好需求分析,首先明确公司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对这些人有什么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公司所需要的这些人,目标和计划明确之后,招聘工作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人员配置工作事实上应该在招聘需求分析之时予以考虑,这样根据岗位“量身定做”一个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招聘企业所需人才,配置工作将会简化为一个程序性的环节。招聘与配置不能被视为各自独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两个环节,只有招聘合适的人员并进行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证招聘意义的实现。3、培训与开发

对于新进公司的员工来说,要尽快适应并胜任工作,除了自己努力学习,还需要公司提供帮助。对于在岗的员工来说,为了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公司战略的调整,需要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基于这两个方面,组织有效培训,以最大限度开发员工的潜能变得非常必要。就内容而言,培训工作有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以及管理技能开发培训。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具有针对性,要考虑不同受训者群体的具体需求。对于新进员工来说,培训工作能够帮助他们适应并胜任工作,对于在岗员工来说,培训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新技能,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潜能,而对于公司来说,培训工作会让企业工作顺利开展,业绩不断提高。4、薪酬与福利(员工激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薪酬与福利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员工过去业绩的肯定;二是借助有效的薪资福利体系促进员工不断提高业绩。一个有效的薪资福利体系必须具有公平性,保证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岗位公平。外部公平会使得企业薪酬福利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内部公平需要体现薪酬的纵向区别,岗位公平则需要体现同岗位员工胜任能力的差距。对过去业绩公平地肯定会让员工获得成就感,对未来薪资福利的承诺会激发员工不断提升业绩的热情。薪酬福利必须做到物质形式与非物质形式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5、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借助一个有效的体系,通过对业绩的考核,肯定过去的业绩并期待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纯粹的业绩考核使得绩效管理局限在对过去工作的关注,更多地关注绩效的后续作用才能把绩效管理工作的视角转移到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6、员工关系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效益 重要性 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组织协调、培训等工作,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的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监督,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基本管理职能之一,使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协调和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明显。

1、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

企业资金、物资的合理优化配置固然重要,但是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更重要,它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因为资金和物资的配置是通过人实现的,为此,企业应当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挖掘潜力,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从而实现企业各项资源都能得到优化配置,降低消耗,提高工效,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组织保障

各个企业的竞争都离不开人才之争,任何成功的企业,其成功的根本原因都与高素质的企业家和员工为企业发挥最大效能有关。摩托罗拉一直认为,人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才能培养出一支同行业的优秀人才队伍,以不断满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是培养员工奉献精神的重要因素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愈来愈重要,企业经营理念与员工价值的一致性是培养员工献身精神的关键所在。强烈的效忠、尽职、自我约束和自我牺牲精神能使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来对待,这就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更好地发挥潜力,使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

4、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稳定成长的重要保证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基础,有了公平和公正作保障,企业的运转效率将会提高,经济效益会随之增加,从而有助于企业的稳定成长。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本效用的发挥,构建一个能够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效结合起来的良性运转机制,对于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进入新经济时代的今天,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最重要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比发达国家起步晚,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面临的问题较为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企业的发展。

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充分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局部性,而不见人与事的系统性。而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资本,注重的是人力的投入、使用和控制。但是实际中,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理解不到位,只侧重对人的使用,而缺乏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意识,从而使得人力资本投入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另外,认识上的不够深入往往容易导致实际操作过程出现偏差,造成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的局面,从而浪费了企业的资源,约束了企业的发展,甚至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2、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政策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目标以及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的任务和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一个过程,其开发和整合有赖于企业战略的确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健全的政策是成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企业往往只注重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培训等与公司内部人员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企业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这很容易导致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短缺所需人才的不良现象。如果企业短缺的是低技能人员,还可以通过临时招聘和短期培训获得,但是如果企业短缺的是高技能人员,特别是与企业独特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这就很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计划,使企业错失良机,造成较大的损失。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目标的实现之间有着直接相关的关系,恰当有效的激励计划会将员工的薪酬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共赢。可是,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认为企业人员少,没有必要建立什么机制。结果,错误的认识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缺乏归属感,往往不认真做事,不努力工作,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激励机制,但是因为缺乏科学性、适用性、可行性,并不能有效地发挥相应的作用,这同样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些不良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遏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企业将很可能在竞争日益紧张的市场环境中遭到淘汰。

4、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有效使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人力资源的使用。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不少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而人力资源浪费是企业最大的浪费。因为人力资源的浪费不仅是人力本身的浪费,还会产生因为人力浪费导致企业相关活动低效运行带来的浪费。长期以来,企业往往关注较多的是资金、原料等物化因素的浪费,对消极怠工、人才流失、小材大用等人力浪费视而不见,由于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靠人来推动的,所以人力浪费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其他因素浪费的发生,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生产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知识也将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前提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因此,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要尽快从传统人事管理的理念中走出来,及时吸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弄清楚二者的不同之处,同时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开发、培养和利用。企业只有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充分的认识,在吸取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在长远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制定健全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相关政策

在现代企业,为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各个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以便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落实到实处,为实现企业战略奠定基础。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将企业的目标转换为需要哪些人来实现这些目标。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相关政策可以及时制定人员增补和培训计划,实现对内部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够获取人力资源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的提高,从而在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制定规划时要考虑人口和劳动力变化、政府的影响、企业文化氛围、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经济衰退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做到全面分析,重点把握。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难度也较大的一项任务就是企业人员激励和考核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理中最难驾驭而潜力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员激励和考核规划正是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而制定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就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员工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因此,企业应当正确认识激励理论、模式,建立同自身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不失时机地采用恰当的激励方法与手段,比如,企业可以采用激励、竞争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利益。

4、实施精益人力资源管理

精益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精益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精益思想运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是单纯地套用精益生产的某些原则,而是把准确管理和消除浪费的理念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以精益的视角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人才利用效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相应的价值观念,既要关注各级管理管理者的准确任用,也要关注广大员工潜力的激发,变粗放的人力资源管理为精细、准确化管理,全面有效提升人才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曾国平、张甲庆: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挑战、机遇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2] 张建三:精益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

[3] 蒋秀青: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