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园区 属性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集聚

物流园区是伴随物流发展实践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它与传统的公路货运站、铁路货运站、水运港口、货运机场以及仓库、配送中心等物流结点既存在共性,也有其新的属性。明确物流园区的属性,对于物流园区的规划、运营以及物流园区功能的实现均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园区的属性进行分析。《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对于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定义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根据以上定义得出结论——物流园区具有多重属性:

第一,物流园区属于物流系统中的节点,是物流系统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因此物流园区具有物流系统基础要素的属性;

第二,物流园区是一个开放的从属于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其本身必然要遵从经济系统中的一些规律,包括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集聚效应、缓解堵塞效应等,因此物流园区具有经济系统基础要素属性;

第三,物流园区系统和地区经济发展本身既有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物流园区和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因此物流园区具有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属性;第四,物流园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根据物流园区的不同特征,可以有多重划分方法,因此物流园区具有多重类别属性。

1 物流系统的基础要素属性

物流园区的设施——包括园区土地上的仓库、堆场、装卸线、停车场、配送分拣设施以及附属的机构、设备等构成物流系统主要的基础设施,是物流功能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作为综合型的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和物流线路共同构成物流系统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因此,要把物流园区功能的实现放到整个物流系统当中去考察,而不能把物流园区从物流系统中割裂出来。

2 经济系统基础要素属性

2.1 规模经济效应

物流园区的规模经济效应体现在:将地理位置上分散的小型货站、仓库等物流设施整合到一起,实行集约化经营,则减少了分散经营状况下设施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物流服务的平均成本下降,因此带来物流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

2.2 范围经济效应

范围经济是指同一企业(或地区)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工序上衔接关系的产品的成本要比两个企业(或地区)单独生产每种产品的成本更低。物流园区带来范围经济效应主要是发生在各种物流功能由地理位置上分散到地理位置上集中的过程中。物流园区集中了各种物流功能,由物流园区集中提供各种物流服务必然要比分散提供各种物流服务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是因为物流的各功能环节——包括运输、中转衔接、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配送等是密切联系的,即物流服务的提供往往要求几种功能的综合,因此各种功能之间存在频繁的交叉和诸多的“接口”,如果各功能环节过分分散,则“接口”效率低,衔接成本过高。物流园区恰恰是通过汇集各种物流功能以降低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接口”成本,因此存在范围经济。例如园区内设立不同项目的物流服务企业以及口岸、银行、税务、货代等多种物流活动的服务机构,可以提高物流服务速度,降低物流活动的运行成本。同时能够实现政府监督管理职能的集中化,节约行政管理资源,实现物流市场的高效监督管理。物流园区的范围经济是促使物流园区这种新的物流形态出现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物流园区区别于传统的物流节点的鲜明特征。

2.3 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体现在物流园区功能的完善化会使得园区周边形成物流成本“洼地”和物流服务“高地”,因而吸引更多的制造类、流通类企业,从而促进物流园区的影响范围扩大,促使周边土地升值,扩展成更大的经济中心。在这个扩展过程中,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更加突出,“集聚内核”的吸引力更强。

2.4 缓解堵塞效应

物流园区作为经济系统中的一环,作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本身就是和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密切联系的。物流园区位置的优化可以把分散的车流汇聚到一起,使得车流集中化、秩序化,同时由于新规划的物流园区多在主城区,因此物流园区的建设使用具有明显的缓解交通堵塞、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的功能。

3 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属性

作为地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支撑因素,物流园区和地区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物流园区的规模应与地区的经济总量相适应;第二,物流园区的类型应与地区的经济类型相适应;第三,物流园区的建设速度应与地区经济发展预期相适应。建设物流园区的目的是要为地区经济服务,是促进竞争发展的手段,建设物流园区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掌握地区经济的实际状况,不能脱离地区经济的实际而盲目建设。

4 多重类别属性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网络经济;竞争;垄断效应;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39-02

[作者简介] 刘嘉俊,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计算机应用。

(江西 南昌 330038)

20世纪90年代,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市场结构又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和前提条件都受到了实践的冲击。传统的经济模式推崇竞争,反对垄断,强调任何市场势力都是对市场效率的偏离。从经济学发展主线可以看出,从过分推崇竞争到逐渐认识垄断,是经济理论逐渐现实化的一种表现。从市场结构的演变看,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结构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市场结构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基于对垄断效应的再认识,笔者认为我国产业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以垄断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分析

垄断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无论在成因、特征还是效应方面都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下的垄断。因此,剖析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不仅有助于认识网络经济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形成了“赢者通吃”特有的垄断形式。拥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正反馈机制的调节作用,占有“赢者通吃”的市场,而劣势企业很快失去市场份额。这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技术竞争效果,增强了网络经济中企业的市场垄断效应。在传统产业里,传统产品可以由不同层面的技术来生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更先进的技术总能以更低的价格很快占领市场,落后技术很快被淘汰。信息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决定谁掌握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再者,信息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只能容忍一种技术的存在。这就更有利于先期进入或占有技术优势的强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后来进入者的竞争难度,从而强化了“赢者通吃”的垄断优势。

(二)网络经济的系统性和互补性,强化了网络经济的外部性。在网络经济中,存在着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即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人数越多,消费者从中得到的价值越大。按照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网络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规模,更取决于网络用户,这就形成了网络的外部性特征。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信息产品一旦拥有了足够大的顾客基础,市场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当然,在未达到消费者的临界容量之前,产品定价往往高于边际成本。这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不同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成本下降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它具有通过大量的消费和使用才能构成规模化的特征,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经济。

(三)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强化了规模经济性。传统经济是由物质变量决定的,由于物质禀赋是稀缺的,并具有不可重复使用的性质,所以成本约束使规模经济的有效范围受到限制,即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成本约束就会使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递减出现停滞。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普遍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的特征,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数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人,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昂,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很低。且信息产品不存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这就使得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甚至趋于零。规模经济的区间趋向于无穷大,从而使其边际收益处于递增区域。

(四)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经济下,企业用不断创新追求一定时期的经营垄断。企业把新思想、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去占领和扩大市场,最终达到攫取垄断利润的目的。但继起的创新又使持久的垄断永不可能出现。创新对垄断的这种正反作用,使得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新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出现。所以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即使处于垄断地位,也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性地毁灭自己,否则就会遭到被别人创造性毁灭的命运。一般说来,在技术创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身上,就越形成垄断,少数企业或个别企业就越容易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反之,技术创新越呈发散型,处于垄断地位上的企业更换频率就越快。垄断与竞争在网络经济中的结合,就形成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结构。

(五)垄断结构更易实现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根据经济学理论,只要企业运营形成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生产活动就具备“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等特征,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协同作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决定着企业生产的“最佳规模”范围,固定成本越大,企业规模经济范围越广。夏基和鲍摩尔等提出的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概念使超出仅用规模经济理论所能够解释的厂商规模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为不完全竞争均衡市场的效率增进功能提供了扩展的理论诠释。因此,真实经济世界中的行业集中度提高是规模经济规律和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体现,绩效决定着市场结构,而不是相反。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信息产业的特点是早期投人即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巨大,而信息制造、使用和销售具有可重复性,信息的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能重复销售和重复使用,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且规模经济的区间不受物质元素的限制趋向于无穷大,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垄断市场更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信息技术之间的相容性,在同一种技术平台上,可以开发数种信息产品,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更易实现范围经济。

(六)垄断市场结构可以避免社会福利损失。传统产业组织认为,任何垄断市场结构,都将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其评判标准是“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化。依据威廉姆森的模型,垄断一方面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兼并等行为会造成边际成本下降,这种成本节省应带来效率的增长,对消费者有利,而垄断的代价是企业垄断力量的增强,对消费者不利。垄断的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效果的总和,是否对消费者有利要视情况而定。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不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所以价格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已不重要了。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它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有不断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新产品,才能刺激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增加需求量。而这种创造,需要的是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的创新力,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形成经济垄断力量。这种经济垄断是凭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形成的,是在满足消费者潜在欲望即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本身意味着市场的高效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垄断不仅没有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反而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如前所述,在网络经济时代,价格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价格持续走低是一个必然趋势。经济权利已经逐渐由生产者转向了消费者,垄断企业必须实施“客户导向”战略,在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迎合客户的需求。总之,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消费者的确立,垄断完全有可能降低总福利损失而加大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减少传统意义上垄断的弊病。

二、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对调整产业组织政策的启示

总体来说,在经济网络化时代,垄断具备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时代的一系列新的特征,垄断推动而不是阻碍技术进步,促进而不是排斥竞争,提高而不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垄断结构并不必然导致垄断行为。所以,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垄断。对垄断的认识应回到特纳的观点:“实际上,就起源和运动来讲,垄断与竞争一样,原来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二者如同哲学上所讲的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垄断只是绝对运动的竞争中的一个个相对静止点,不含垄断因素的竞争和不带竞争因素的垄断从来就是不存在的。”市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竞争的作用必然导致市场结构转向垄断。

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就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时调整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首先是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只有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垄断过度,而是集中度过低,规模过小的问题。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侧重于支持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的垄断性竞争。其次,在网络经济时代要注重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一方面,为了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应苦练内功,积极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另一方面,更应该注重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切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广泛的产业分工协作。

参考文献:

[1]苗小玲.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解析[J].经济师,2002,(10).

[2]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9).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空间形成机制;集聚效应

一、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地位提高,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产业集聚研究热,中外学者对集聚理论做了充分的研究,出现众多关于产业集聚的理论。本文主要综述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理论。在现有的文献中,产业集聚的生成被认为是运输成本、贴近市场区位、基于历史事件带来的的机会、本地可用资源、主导企业以及外部性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王,2005)。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外部性的解释

新古典学派的鼻祖,马歇尔最早对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进行研究,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使用了“集聚”的概念去描述地域的相近性和企业、产业的集中,指出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马歇尔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外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基本原因。但他的研究是初步的、不完全的。对产业集聚的功能、度量和效应等问题均未能触及(黄曼慧、黄燕,2003)。新经济地理学派发展了马歇尔关于外部性的解释。克鲁格曼(1991)在马歇尔的基础上,提出集聚的外部性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劳动力共享、专业化服务以及知识和信息的外溢。

2.基于交通、运输、交易成本成本的解释

工业区位论者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构建了一个以成本(尤其是以运输成本)为核心的企业区位选择理论,第一次将产业集聚理论化系统化提出。他认为工业所在的空间位置由成本因素决定,影响成本的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劳动成本和集聚因子和分散因子。任何带来工业成本的节约都会吸引工业的选址。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重工业的最初的区位和集聚地就是那些接近铁矿和煤矿的产地(陈柳、刘志彪,2008)。胡佛通过细分运输成本,修正了韦伯的理论,提出了终点区位论和转运点区位论,成为成本学派的代表。众多相关企业毗邻选址有利于企业之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彼此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防止机会主义倾向,从而减少签约于监督、履约成本(陈柳,刘志彪;2008)。

3.基于竞争的解释

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主要是竞争的结果(易先桥、李晓琼,2006)①。他将产业集聚看作是一种独立的非正式、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一种具有超凡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其所拥有的优势来自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是远离的对手所不能达到的(谭力文,李文秀;2004)。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产业和企业在围绕资源而形成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竞争和共生。徐强和陈甬军(2004)通过建立竞争模型和共生模型,分析出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是区域内产业之间互相关系作用的结果。竞争的产业在静态条件下,将产生共生型产业集聚。互补的产业则将出现互惠的互补型产业集聚。

4.基于人力资本的解释

陈柳和刘志彪(2008)提出了人力资本型员工创业形成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从集聚区域内企业分裂出来新企业增加区域集聚度的生成机制。企业核心能力衍生是这种集群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而员工的学习效应使得人力资本的增加有可能是这种机制能被复制,从而到一定阶段就可能模仿出新的企业。他们的边际研究贡献在于,对进入集聚区企业来源进行了分类,把人力资本做为集聚形成机制的内生因素,并通过实证案例研究(江苏省金坛市服装行业集聚)进行了论证。但是,笔者认为两位学者的这种员工创业型的形成机制一般来讲只适合于轻工业中产业集聚现象的解释,而在重工业中像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集聚现象则不能充分解释,因为,在这些行业中,大量的资金瓶颈和关键技术的瓶颈只通过员工的“干中学”基本上是不可能得到全部突破的。

5.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集聚体的最佳规模论,算是第一次涉及到了从量化方面对集聚度的研究。他将一个产业规模经济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等)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同时实现时,就可以得到区位单位最佳规模、公司最佳规模和集聚体最佳规模。胡佛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集聚企业太少、集聚规模太小的话,则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如果集聚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黄曼慧,黄燕;2003)。

二、总结

综上所述,在理论上,中外有关学者已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从本质上说,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一个企业选址问题,诸如外部性成本、资源、竞争力、增长极、人力资本等因素都可以看作是存进企业选址趋于集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笔者认为,产业集聚理论还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集聚的边界

有关产业集聚度的量化研究尤其在实证方面并不是很充分,胡佛虽然提出了最佳规模理论,但具体的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外部性经济理论对产业集聚的全面解释仍然存在一些难点。要素在企业内集聚和企业外集聚是怎么替代的,即为什么集聚区域的规模经济的形成不是以单个厂商的规模扩张来实现,而是要以集聚企业的数量增加和单个厂商的规模扩大两个方面来世现?如果规模经济是企业集聚的动力的话,那么根据规模经济存在区间的理论,在进入规模经济最优区间之前,企业为什么会在区位选择上出现趋同现象?

(二)集聚质的确定

集聚并非企业数量在一个地域空间范围简单地增加,更重要的是企业间有机地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集聚效应。那么如何判断出企业不是简单的选址上的邻近,如何量化地去测量企业之间的这种有机的相互作用呢?在现实中,有些地方性的产业区、开发区等,由于地方性的优惠政策而吸引了大量的企业集中,那么如何和区分和评价这种企业为寻政策性的租带来的企业集中与集聚的区别和效果?

(三)“企业内集聚”和“网络集聚”②的现象

传统的集聚理论只把研究的对象限定在一个地域空间范围内,在该区域范围内,产业集聚就归结为企业如何选址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中零售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大型的零售巨头,如大型购物超市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家电行业的苏宁、国美、大中电器等。在这些零售业巨头里,各种同类或相关的产品的集中销售,是否也属于集聚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整个网络空间中,各种网络虚拟企业大量出现网络空间,是否也属于网络空间中的产业集聚现象呢?各种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注册,“设点”是否也属于产业集聚呢?传统产业集聚理论中的空间概念是否应该拓展而把上述“网络空间”、“企业空间”也包括进来?

如果上述“企业内集聚”属于产业集聚,那和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建设的产业工业园里集聚有什么区别呢?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建设适合企业居住的产业工业园,并且给其享受各种政策优惠;而私人建设的大型超市或购物广场,同样也需要各种供应商进入,但是并没有各种优惠,反而要缴纳各种“通道费”,有时候甚至很高,以致于经常也引发供应商和零售之争,就像最近的“家乐福和康师傅之争”。如果把地方政府看成是一个追求税收和租金最大化的组织(与企业类似),则其与大型超市的控制者无异,但是为何产业园内的企业可以坐享政策优惠,而超市内的企业则要忍受零售商的剥削?

注释:

①易先桥.李晓琼.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琼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3卷第12期.

②不知这种提法是否合理.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

[2][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0.

[3]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4]徐强,陈甬军.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4年第三卷第2辑,P81.

[5]黄曼慧,黄燕.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1期.

[6]苏贵光.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第4篇

1994年新税制实行以来,出口退税问题一直为我国财政、税务、外经贸部门及企业所关注:1994、1995年出口骗税猖獗,加上增值税征收中存在的“征少退多”,使财政面临巨大压力而不得不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退税率下降虽减轻了财政负担,但却加大了出口货物成本,降低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8年以后,为扩大出口、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又先后多次、分批调高各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的频繁变动,使出口企业无法对生产经营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而且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在国内、国际上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这也说明政府决策尚未找到出口退税的规律,对出口退税带来的问题还未从经济运行内在的规律性去认识,只是就事论事。那么,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出口退税机制呢?本文试图在分析出口退税理论和我国出口退税实践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探讨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思路。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是出口退税理论。第一节首先界定了出口退税的涵义,指出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由税务部门将出口商品中所含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政策制度;同时,为了正确理解此概念,还阐明了它与出口免税、出口零税率的联系与区别及与增值税退税的区别。第二节从理论角度分析出口退税存在的根源在于国际贸易,即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使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有利可图,而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跨国流动,因此,依据双重征税权,它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的征税对象,从而导致对同一商品和劳务的双重征税问题;由原产地国家对出口商品退税便是为解决重复征税问题而进行国际税收协调的结果。第三节介绍出口退税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的中性原则。第四节说明不同的外贸经营机制所需要的最佳出口退税方式不同。

第二章是对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本章主要介绍国外出口退税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对这些做法作了经验总结,为改革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第一节介绍法国的出口退税情况,特别介绍了法国出口货物的免税购进制度。第二节介绍了英国和希腊的出口退税制度。第三节,介绍韩国和泰国的增值税制度和出口退税情况。韩国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其增值税退税不仅包括了出口退税,也包括了资本品投入后进项大于销项的退税。第四节,对国外出口退税的经验总结,指出保证出口货物不含税出口是各国的基本政策;实行零税率是各国实现出口货物不含税的基本方式;完善的税制、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是出口退税的基本国际经验。

第三章,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历史、现状及问题。第一节主要回顾我国出口退税的历史,介绍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发展过程。第二节概括现行出口退税办法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分析我国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过频及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出口退税制度本身缺乏与相关政策的必要协调,出口退税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存在诸多问题等。

第四章,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第一节阐明我国出口退税改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有利于促进出口,有利于完善增值税,有利于推动外贸制的发展及其操作性要强。第二节指出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实行规范化零税率,并分析了这种模式所需的条件和优缺点。

第一章出口退税理论

第一节出口退税的涵义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政策制度。其核心,一是商品输出国境外,二是退还商品形成过程中的间接税。

为了正确理解出口退税的概念,有必要弄清它与零税率、出口免税的联系和区别。三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对出口货物而言的,都是为了提高本国出口货物的国际竞争力,以促进出口。三者的区别表现为:

1、从采取的方式看,出口退税包括对出口货物实行免税、退税及对出口货物的税收在国内税收中抵扣等方式;出口免税只指免除出口货物应纳间接税;出口货物零税率则指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以保证其不含税出口。

2、从适用的税种看,出口零税率一般只适用于增值税;而出口退税和出口免税不仅适用于增值税,还适用于其它间接税,如消费税。

3、从征、退税率的关系看,出口退税的退税标准是退税率,而退税率与征税率有时并不一致;出口免税是免除出口货物的应纳税额,不涉及退税率;而零税率的特点是对纳税人的出口货物实行本环节免税,对购进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允许在内销货物中抵扣,抵扣不完的可以结转下期或实行退税。

就增值税而言,三者也有差别。其中,免税与零税率的不同之处在于:

1、零税率有抵扣权,免税无抵扣权。增值税零税率是由免税、抵扣、结转和退税等形式相互结合实现的(其中抵扣是指出口货物所含的进项税可以在内销货物中抵扣);而增值税的出口免税一般是指免除出口货物在出口环节应纳增值税,但对纳税人以前环节缴纳的增值税不予抵扣,所有的进项税都要由纳税人自己消化。

2、零税率实现了货物不含税出口;而免征出口货物增值税只能保证出口货物在最后一个环节不含增值税,其中间环节所含增值税不予退还,从而达不到货物不含税出口的目的。

增值税的出口零税率与出口退税的不同是:1、出口退税需要根据退税率计算退税额,而退税率并不一定是征税率,所以货物出口时未必能实现零税率;2、出口退税运用的方式主要是“先征后退”和“免、抵、退”;零税率除了“免、抵、退”方式外,还可通过免税购进(零税购进)实现。免税购进,是指出口商凭有关证件可以从生产商手中免税购进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对其购买的出口货物只付货款,不付税款;而生产商在计算应纳税时,其销售给出口商的出口货物要按零税率计算。这种方法,使出口货物在生产商手中是零税率,到了出口商手中仍然是零税率,货物出口后自然也是零税率。免税购进实际上是将出口货物零税率向前推进了一个环节。

正确把握出口退税的概念,还应当注意它与增值税退税的区别:出口退税是对出口货物已缴纳增值税的退还,增值税退税则是因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而进行的退税。进项大于销项,可能是本期进项税额太大,也可能是本期销项太小;而本期销项太小,可能是由于国内销项太小,也可能是由于出口货物太多

第二节出口退税产生的根源

一、出口退税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国际贸易

出口退税问题之所以能存在,追根溯源,产生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没有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出口退税也无从谈起。因此,为了说明出口退税的根源,必须首先阐明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

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贸易?尽管各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经济(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上存在着千差万别,当它们各自从事自己擅长的事情时,就能相互取长补短,从这种互补中获益。第二,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能促进生产达到有效规模经济。也就是说,每个国家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容易达到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时候的生产效率比什么产品都生产时要高得多。

1、技术或资源的差别使各国生产自己的优质高效产品并进行国际贸易

各国在技术(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别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情形可用比较优势来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它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当两个国家都分别专门生产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时,则两个国家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各国行业间贸易发生的另一原因是资源差异。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林木产品并不是因为加拿大林木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美国同行业高,而是因为在人口稀少的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高于美国。因此,现实中的贸易理论不仅要看到劳动的重要性,也要看到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一般说来,各国都倾向于出口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然而,用比较优势只能解释存在技术或资源差异的行业间贸易,而占世界贸易大约1/4的行业内贸易(产业内部的双向贸易)却不反映比较优势。行业内贸易在发达国家的制造品贸易中比较普遍:随着时间的变化,工业化国家在技术水平及资本和技术工人的资源储备上变得日益相似,因此在某一产业内部已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可言,许多国际贸易也因此出现了产业内双向贸易的形式。这并非是基于比较优势的行业间生产专业化,而主要是因为规模经济的推动。

2、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点。

上表列出了某一假想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且该产品的生产只需劳动这一种投入。假定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二者具有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同技术,最初都生产10个单位。根据上表,该产量在每个国家均要15小时的劳动投入,即全世界用30个小时来生产20单位产品。但是,现在假定该产品的生产集中到一个国家,譬如说美国,且美国在这一行业也投入30个小时的劳动。然而,在一个国家内投入30小时劳动,却能生产出25件产品。显然,生产集中到美国使世界能以同样的劳动投入多产出25%的产品。但美国从哪里获取生产这种产品所需的额外劳动呢?英国那些原先从事该产品生产的工人又去干什么呢?为了得到某些产品扩张生产所需的劳动,美国必须缩减或放弃其它产品的生产;这些放弃的产品将在英国生产,英国则雇用那些因其原先所从事行业由英国转到美国进行扩张而被放弃的工人来从事这些产品的生产。不防假定有许多产品具有规模经济,我们分别给其编号:1,2,3,……。为了利用规模经济,每个国家必须集中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如美国生产1,3,5等类产品,而英国生产2,4,6等类产品。如果每个国家都只生产几类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均能比以往各国什么都生产时大得多,世界也因此生产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

国际贸易又是如何因此产生的呢?假定产品1在美国生产,产品2在英国生产。由于消费者希望能消费花色繁多的商品,那么美国产品2的需求者必须购买从英国进口的产品2,同样,英国产品1的需求者也只能购买从美国进口的产品1。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使各国既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又不牺牲消费的多样性,甚至还增加了可供消费的商品种类。

上述例子充分说明了互利性的国际贸易是规模经济的结果:各国用比以往更有效的规模来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贸易又使消费所有产品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技术或资源差异导致比较优势再加上规模经济的推动,这就是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千变万化的根源和内在动力。

二、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税收协调的结果

税收管辖权涉及一个国家的经济权益,所以在流转税的立法上,各国普遍采用原产地与目的地双重税收管辖权,以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商品和劳务在国际间的流动日益全球化,而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又足以弥补税收权益丧失所带来的损失。因此,人们在选择以最少的税收损失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的有效方法时,逐步放弃了对出口产品的原产地征税权而实行出口退税。随着增值税实施范围在全球的扩大,出口退税逐渐成为处理国际贸易中税收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并为多数国家所接受,从而形成一种达成共识的国际惯例。

第三节出口退税的基本原则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反垄断政策;新经济;经济全球化;进入壁垒

一、创新重要性的凸现要求反垄断政策立足于现实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

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经济运行呈现出全新特点的创新型经济。因此,将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归于创新是毋庸置疑的。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更适合于创新呢?现实情况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这主要缘于:

1.创新的风险性创新需要大量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企业通过直接从政府、社会、创新板市场进行风险融资,对无形的创意或点子进行的投资,当期的投资只能通过后期利润来回报,这一点不同于当期的投资就可以从出售产品的利润中获得回报的常规投资。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激励创新,后者限制创新。由此看来,创新投资的风险性、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向投资者支付较高的报酬,企业前期的大量投资也只能通过后期增加创新产品的销售来收回,因而投资的固定成本极高,但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生产、销售技术的发达,却使创新投资的边际成本极低。新经济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获取市场垄断力量,才能产生赢利否则,如果缺乏市场垄断力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将会极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将创新产品的价格压低至边际成本,从而无法弥补高昂的固定成本,其结果自然是无人愿意创新。这表明新经济发展依靠创新,创新需要垄断,新经济时代垄断的普遍存在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只是垄断势力不同,垄断程度有别而已,具有相当大垄断势力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企业依靠有限的垄断力量,通过创新,展开竞争。但这里的垄断并不全是产品差别化、进^壁垒、规模经济等引起的,更多的则是基于技术先行创新、品牌或文化习惯、市场先人等因素在一段时间里占有市场优势的情况,因而垄断并不排除竞争.相反,在竞争者的模仿、追赶、超越中,这种垄断很难保持。这里的竞争也不是以价格手段为主.而是以更高档次上的来自于潜在威胁的非价格竞争为主.正如克鲁格曼(P.Krugman)所言:“当你在通用汽车公司干.你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但是·如果你从事电子或诸如此类的行业,那么,可能打败你的对手的名子你连听也段有听说过。这样,你就不可避免地一直承受着竞争的压力。”可见.新经济时代,垄断只是相对的,竞争才是绝对的。竞争的结果要么是适者生存.要么是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式的创造性毁灭。所谓创造性毁灭,是指竞争对手依靠更新的创新打破原有的垄断局面,形成新的垄断。但垄断并不妨碍创新,而是促成创新.推动更新的创新,“它形成了使创新不断出现的最大基因竹。因此.反垄断政策在调节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实现经济效率,还是推动创新?为什么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肢解微软的经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推动创新”作为自己的主要理由?这是否意味着新经济时代反垄断政策更应注重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保护?

2.创新的动力从创新的动力来看.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后一段时间内可以持久地保持优势地位;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后.很快会遇到新的对手,优势难以持久,引起创新困难。假定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假定只有后者而投有前者,就会出现模仿而无太的创新。显然.技术创新要求既保持一定的垄断性,又不失竞争活力的市场结构,只有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能推动技术创新。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四种具体形态: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均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但缺乏现实性.现实的市场结构是以介于二者之间的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为主,在产品差别化条件下.寡头垄断实质上也是垄断竞争。这一点早在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之初,张伯仑(E.H.Chamberlin)等人就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这也是为什么现有反垄断政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并不是一味地消除垄断,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倾向于对垄断的限制和对竞争的培植。新经济时代,创新的突出重要性,不仅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现实的市场结构的正视,对垄断的普遍性的认可,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反垄断政策的倾向性的重新思考:反垄断政策是更倾向于对垄断的培植而不是抑制,还是相反?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

一、研究现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国际社会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经济组织,国际经验表明,农业是合作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农民合作社是当今世界合作社的主体。

1.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农村合作经济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属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依据是中国的宪法。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8条第1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许多政府部门的官员及其部分学者[1~2]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本规定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原、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经过改革、改造、改组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济联合总社、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总社、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股份合作经济社等。

3.多数学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同的两个范畴[3~6]。其主要依据是,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是不同分类依据条件下的两个概念,集体经济是根据产权的所有形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它指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国有经济、私有经济等。合作经济是根据组成及运行方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公司制企业等。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具有实质区别,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交易的联合,它承认私人产权;而传统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

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由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理解不同,看似真理的论点论据往往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论证相反的观点。本文尝试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的内涵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及其功能,无论是权威文件还是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和具体的界定。用历史的尺度及其功能作标准,可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分为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类型。

1.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行政乡村范围内,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传统意义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以下几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农村区域,二是农民组织,三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其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之一。

2.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的,市场条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概念应该具有新的内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中“集体经济”所显示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以集体规模经济为标志、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性质特征[7]。

3.合作经济组织,是合作经济的载体,泛称合作社。合作社是由自愿联合的人们,通过其共同拥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满足它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自治组织。国际合作社原则是: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原则;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自主和自立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和关心社区原则。其中,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两项是根本性的。

三、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显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形式组成,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区性经济实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则、目的及其特点:

1.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遵循自愿原则,农户、消费者或市场经济中其他弱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自愿联合、自我服务的产物。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的组织,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加入退出的自由。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承认个人产权,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合作经济组织承认个人产权,资本联合所有,承认和保护社员的所有者权益。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保持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而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没有任何自主地位;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以承认私人产权为前提的交易的联合,而传统的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3]。

3.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自上而下行政组织、行政干预的产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政府的延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者,是体现政府意图的准官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非政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要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而非政府官员负责。

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而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没有体现出来;民主管理原则和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不可能在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现出来。

5.真正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在社会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中国工业剥夺农业的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具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目标、特征及其原则等方面,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源于合作经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农村推行的农村互助组,可算是建国以后中国最初的合作经济形式。运动以后,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数以千万计的拥有各种不等小块土地的小农,不能抵御各种自然的天灾人祸。因此,成立互助组,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农民的自愿选择的结果。互助组的时期,土地私有,自愿结合,等价交换,产权清晰,民主管理,这些都完全符合合作化的原则。互助组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走向集体所有制的道路,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用的结果。

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它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8]。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资本型股份、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大户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型;三是专业(行业)协会,如经营性专业协会和服务型专业协会;四是各种经济联合体,例如种植养殖型联合体、加工型联合体、经销型联合体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的、以集体财产特别是土地为连接纽带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在法规容许的范围内为其成员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9]。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要赢利的,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机制的要求,背离了这一点,提供服务就失去了基础。对内则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是组织的宗旨和目的,背离了这一点,集体的合作就失去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合作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改变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不对等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中国的一部分地区已经自发地建立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的各种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包括社区性股份合作和专业技术股份合作。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当然,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元珍.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2]杨峰,张国辉.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J].吉林农业,*,(7).

[3]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12).

[4]毛东凡.不能把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混为一谈[J].农业经济问题,1991,(4).

[5]应瑞瑶,何军.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6]郑有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N].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10-14.

[7]姜法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辨析[J].农业经济,2006,(10).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第7篇

增长与发展,是经济学中一对相对概念。增长特指物的增长,发展特指人的发展。有人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应当是经济学领域中最核心的问题。”实际上,它不光是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经济最核心的问题。30年来,中国GDP追赶与人均收入落后形成反差,反映了物与人的关系失调,本质上就是增长与发展的矛盾。

中国未来30年经济主题,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发展看待增长”(Growthas Development)。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解决未来中国经济主要矛盾的关键。今天提出的包括促进信息消费在内的需求拉动、转型升级,只不过是“发展”的行为版、实干版。

“以发展看待增长”怎样才能实现?答案是,要靠信息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实际上,信息经济去掉ICT外衣来定义,就是“以发展看待增长”。

不用技术来定义的信息经济,宏观上就是“以发展看待增长”

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信息化的经济本质(也就是所谓的“体”),进行过一句话的概括;尤其是没有在宏观经济本质上,做过抽象到增长与发展的区分这种程度的概括。在我十多年前翻译的《浮现中的数字经济》一书中,美国商务部只是模模糊糊地得出结论,认为数字化会对以增长、就业和货币变动为标志的经济周期,起到抚平作用。今天看来,这种观点还不完全到位。因为它还可以被解释为,以物为中心的增长,以物为中心的就业,以物为中心的货币,就是好,还是好,仍是好;只不过数字经济来帮闲,敲边鼓,让它显得更好。

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以物为中心的增长,正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被另一个中心迭代,这就是发展这个中心。以发展看待增长,是指以发展主导增长,即以人的发展引领入的物质增长。这里人的发展,与传统发展含义不同,特别突出的是人脑投入和人脑发展。其中,人脑投入,除了以往说的人力资本投入外,还包括以电脑(包括互联网)增进人脑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及应用投入,知识投入,智能投入(如大数据分析服务能力的投入)等;而入脑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提高外,还包括人的需求向信息需求的升级,人的能力(如创造力、自我实现能力)的提高,社会网络的发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

较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通常用信息技术应用,来说明信息经济。事实上信息经济相对于工业经济是质的变化,质变点从宏观上来说就在于,工业经济是以增长为主题,以物的投入和物的增长为本的经济;信息经济是以发展为主题,以人的投入和人的发展为本的经济。

增长与发展本身,来自经济学的主流话语。我们可以从这种话语的演进中,看到它与信息化话语逐渐融为一体的趋势。

主流经济学中增长与发展话语的演进

1、“熊彼特式”增长

1)“斯密式”增长和“熊彼特式”增长

发展这个主题,最早隐含在增长的主题之中,被当作另一种增长,即“熊彼特式”增长。剩下的对立面,则是“斯密式”增长。改革开放30年,一言以蔽之,就是斯密式增长(而且是“凯恩斯式”的斯密式增长);未来30年,中国需要转向“熊彼特式”增长。“熊彼特式”增长在现实中,就表现为信息经济主导的增长,最典型就是电子商务的毁灭式创新。

斯密式增长与熊彼特式增长的区别,可以简单理解为物的增长与人的增长。熊彼特将资本家与企业家分开,物的增长靠资本家,资本家是物质的人;人的增长靠企业家,企业家是创新的人。资本家代表物,企业家代表心(企业家精神)。

对照中国当下,第一个严丝合缝的地方在于,改革开放30年,是物质至上的30年,是创新严重不足的30年。熊彼特讥讽物的增长只是经济的“循环流转”,而不能称之为发展。认为创新不足,就会导致利润枯竭。这说的好像正是传统“中国制造”。

信息经济主导的增长与“熊彼特式”增长最大的共同语言,就是都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信息经济需要在两点上发展熊彼特理论,一是熊彼特强调毁灭式创新;二是熊彼特只以企业家为创新主体。

2)“凯恩斯式”增长和“熊彼特式”增长

熊彼特与凯恩斯同时,他的增长理论直接的针对的是凯恩斯,而不是斯密。我们说“凯恩斯式”的斯密式增长,意思是凯恩斯与斯密在物的增长这一点上没有区别,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综合增长理论都持报酬递减或报酬不变的假设就是证据。

“凯恩斯式”增长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政府干预的增长,有别于斯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并不光是经济的“循环流转”,还伴以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一是物质投资驱动,二是伴以“凯恩斯式”增长特征。其中最突出表现就是储蓄率相对自然率奇高与人均收入相对自然率过低。

熊彼特批判凯恩斯其实还主要不是批判政府干预本身,而是认为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创造的只是物的需求,而不是依靠创新。信息经济以发展看待增长,除了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外,更主要的是主张以企业和个人为创新主体,针对当前实际,主张创新必须以人均收入的正常提高为根本取向,反对脱离应用、脱离市场、脱离需求(包括信息需求)的盲目创新(但不针对基础研究)。

2、增长与发展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使发展主题,从增长中独立出来。费景汉与拉尼斯的《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就是一个代表。当然,发展主题不光出现在主要研究二元经济的发展经济学中,而且存在于内生增长理论等各种理论中。“以发展看待增长”可以从这些思想中自然地引申出来。

1)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是阿玛蒂亚,森的著名思想。2010年,在论证“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时,信息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也靠近了这种观点。从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对发展的定义。一是以幸福定义发展(以国民幸福值补GDP的不足),二是把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重要标准(以人类发展指数补GDP的不足);三是把选择的能力,作为高于选择的结果(如GDP)的更高标准。阿玛蒂亚。森的能力理论非常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附加在GDp上的参照标准,把多样性、差异化当作发展的福利。结合Brooke(1992)的模型,可以有效解释中国进入次高增长阶段后,伴随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为什么GDP增速的下降(“结构性减速”),反而意味着发展上的更高成就(因为多样性、质量提高)。以替代GDP的“增长+发展”复合型的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工作的新尺度,有利于纠增长之偏。

2)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发展结构的强调。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发展理论,市场化分工,具有凯恩斯式增长无法替代的一种发展效果,这就是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发育。电子商务提高效率,是因为提高了分工结构意义上的发展水平。它从另一个方面回应了李杨的观点,同时也是对熊彼特过于偏重技术创新的一种补充。以发展看待增长,又增加了一种含义:除了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的效率外,发展应意味着在服务领域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效率。以这种效率化解投资拉动的无效率。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第8篇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与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与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与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与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研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问题: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特别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