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循环的要素

水循环的要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循环的要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第1篇

一、高考高频考点(重难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它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水循环的类型及其比较如下表。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持全球的水量平衡,促进水资源的更新;密切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其他圈层,并在它们之间产生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不断地塑造、改变地表形态。

二、2013年高考对水循环知识考查的角度、能力分析

1.流域开发及重大水利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大规模的生产开发及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高考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各种流域示意图及流量变化统计图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有效内容和价值的能力及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的能力。

例1.(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文综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区

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答案:3.C 4.D

试题立意:本组题主要考查太行山南段东麓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影响河流流量、补给的因素。

解题思路:第3题,太行山南段东麓位于我国华北地区,7、8月份夏季锋面雨带到达华北地区,带来丰富降水。该地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半湿润地区。故选C。第4题,两水库均在太行山南段东麓,气候类型、雨季和降水类型等自然条件相差不大,材料中明确提示:进入雨季,两地中一个水库有补给水源而另一个水库几乎没有补给水源,两水库相差甚大,说明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故选D。

例2.(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13所示。读图回答23~24题。

23.“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答案:23.AC 24.BD

试题立意:本组题考查影响陆地水体更新自净能力的因素、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考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解题思路:第23题,本题问的是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原因,也就是水循环速度较慢的原因。“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对于水体更新周期影响不大,排除B;全年高温,有误(昆明四季如春),蒸发量大应为更新快、周期短的原因,排除D。故选AC。第24题,跨流域调水主要影响地表径流,不会改变流域的降水总量,排除A;跨流域调水并不能减少昆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排除C;材料中有“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的叙述,选择B;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昆明水少的问题,选择D。故选BD。

2.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综合考查水循环过程中各要素的特点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这类试题体现了高考对于地理知识的综合考查,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主干知识,并与试题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准确分析地理问题。

例.(2013年高考安徽文综卷)图8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26题。(节选)

26.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26.C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从区域地理环境图中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与调用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本题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水循环及其意义、河流的补给方式、气压带和风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题思路: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排除A、B;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属内流河,故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促进了里海水热平衡;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可带来一定降水;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对地表主要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总的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排除D。故选C。

3.结合降水量统计图,从时间角度考查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及气候对水循环的影响。

例.(2013年高考四川文综・地理卷)图3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5题。(节选)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5.D

试题立意:本题利用统计图综合考查了气候类型及水循环的知识。

解题思路:由图3可知5―9月曲线较平缓,说明这个季节(夏季)总体上降水较少;冬季曲线较陡,说明该季节降水较多。结合题干中的“北半球亚热带某地”可以判读该地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大,所以降水、径流等环节活跃。故选D。

三、模拟训练

1.关于下页图中四地所在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河流蒸发是当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B.乙地区降水丰富,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C.乙、丙是四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

D.东南季风参与甲、丁两地的水汽输送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如右图),完成2~3题。

2.因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3.为了促使该流域水资源日益丰富,下列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库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5.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下渗量减少 D.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7.图示区域曾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图中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8.据悉,2011年6月22日9时至23日16时,重庆万州区出现了当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地滑坡、农田淹没、房屋倒塌、交通中断,损失较为严重。这次暴雨发生时,右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

A.a、c B.b、c、d C.a、b、c、d D.a、b、c、d、e

9.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页四幅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下图,完成10~12题。

10.水的社会循环( )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 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11.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12.污水再生回用( )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B.只适用于城市

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D.属于节流措施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第2篇

1.1水资源利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人类一味的追求水资源的最大经济可利用水量,忽视生态环境自身对水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生态环境用水被经济用水所挤占,北方多数地区河流开发过度。水资源、水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多、水少、水脏、水生态恶化”,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1]。进入21世纪,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协调等问题,我国学者提出了“面向生态”的新概念,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利用重视自然生态的需求,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需求,我国进入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利用模式———生态保护型阶段。

1.2河流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对水资源开采程度好破坏程度的不断增强使水文循环受到严重的扰动,水资源自然循环的途径和通量发生改变,其可再生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等。水作为生物本身的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的决定作用。要使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必须首先满足生态系统所必须的水量要求。

2.生态需水基本理论

2.1河流生态需水及其特点

基于自然水循环角度[2],河流生态需水可以定义为:在特定时段内,在一定的生态保护目标下,维持河流基本结构与功能所需要的一定水质目标下的水量。其内涵可以理解为:(1)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现状;(2)避免河流退化;(3)提供水来支撑自然过程,以保留关键的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具体可以归结为一下几个方面:(1)维持河床沉积物的大小和移动性;(2)维持常年性河流不断流;(3)维持河道的纵向连续性;(4)维持河流特征和环境;(5)维持洪泛平原;(6)维持河滨植被;(7)维持河口的生态平衡;(8)维持娱乐和舒适性。

河流生态需水特点:质与量的统一性[3];时间与空间性;尺度多样性;最优性与阙值性。这些特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必须统筹兼顾,全局把握,针对特点有目的的改造河流,造福人类。

2.2河流生态需水重要水文要素与指标

河流生态需水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选取水文指标。这些指标包括:(1)与流量状况总体趋势密切相关的指数如平均日流量、平均的最小的和最高的月流量、低流量、最小的和最大的流量的持续时间等。(2)描述流体多样性成分的指数:日流量、月流量、年流量以及低流量高流量在频率上的变化,低流量和高流量在持续时间上的变化,流量变化的速度等。(3)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数包括每年流量的变化,高峰期的峰值,洪水频率以及洪峰天数等。

在水资源规划与配置中,常常需要涉及到一些表征生态需水的性能性指标,这些指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分析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指标一般与流量过程有关,具有相同特点的河流,其性能指标应具有同一性,不同的河流其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往往应该考虑到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以及不同月份的差异。不同情况性能指标不同,实现河流的生态功能也不同,针对我国北方河流季节性的特点,提出以下指标来衡量生态需水的性能:非汛期低流量天数、汛期流量、某频率的洪水、入海流量。

3.生态需水的评价

生态需水评估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区域差异性原则。河流生态需水估算与实施的理论框架可概括为三个部分,即河流生态系统现状分析、保护目标以及生态需水的确定、实施效果的评估。伴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系统干扰程度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经济社会系统中水循环的运动过程进行研究,与自然水循环相对应的人工水循环被提了出来。生态需水的评价一定要权衡多方利益,评价变得更加复杂。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第3篇

1.教材内容的整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共3个必修板块和7个选修板块,它们内容上虽然各有侧重但地理学的整体性突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三维目标的实现可以从教材内容的整合角度思考,如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循环的过程”就可以与“河流地貌的发育”中“河流侵蚀地貌”联系起来。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大循环存在地表径流,地表径流的过程也是河流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一则可以通过知识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技能和方法,二则通过水循环过程和河流形成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同教材之间也可以进行整合,如必修1“水循环的过程”与必修3中“荒漠化防治”,教师可以从学习水循环过程的知识开始,然后引申到荒漠化防治中,突出水与荒漠化的密切联系,这样更容易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2.实际案例的引入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日常生活的环境与地理的学习有一定联系。三维目标的实现,从身边实际和热点案例引入会易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有利用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自从国家放开“二孩”政策以来,人口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可以很好地把“二孩”政策作为上课的切入点,如:“国家的人口政策变化,小的方面对我们自己和家庭,大的方面对我国及世界人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如必修2中“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节,改革开放30多年,全国各个地方经济社会都有一定发展,可以从学生家乡的实际变化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收集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数据。

3.让学生走向讲堂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要从传统以老师的单一讲授知识向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多参与,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让学生走上讲台,主要从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且应以简单知识和活动知识为主。如必修1中“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两节主要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在前面课程中也有相应知识及方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课前做相应的准备并联系前面的学习内容,走上讲台开展活动。教材中每章后面的“问题研究”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学习展示,如必修3中第四章的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学生比较熟悉家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向讲堂更能促进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4.知识竞赛的开展

单纯的教师讲授有时候会让学生产生疲倦,削弱教学效果。知识竞赛的有效开展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编撰,使知识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这一点在选修教材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如选修3《旅游地理》,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持积极和喜欢的态度,对旅游地理开展知识竞赛更容易获得效果。竞赛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担任“导游”,开展一次导游竞赛活动。这样使学生能学到相关地理知识,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其次,知识竞赛的开展要考虑到理论性知识的获得,如必修2中关于农业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教师在气候、水源、地形、土地与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要素中选取一个要素,让学生反向思考这个要素占主导地位的典型农业和工业地区。这样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扩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5.有效的直观讲授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暖通空调 安装施工 问题和策略

HVAC installation 's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fe also gradu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is also increased, in the use of air conditioning, also is not limited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hot and cold air conditioning, more large office buildings, shopping malls, hotels, and civil structures used in HVAC, the installation of HVAC is a huge system engineering,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so the HVAC‘s installation quality directly decides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HVAC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VAC installation an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HVAC,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在暖中空调的安装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了最主要的管线标高、定位交叉问题、空调噪声超标问题、管道的结露与滴水问题、空调水循环问题等,下文将进行详细论述。

一、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图纸不合理

在进行施工的前期,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了确保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应对所施工的区域进行定时的冷负荷计算,在想了解了工程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同时制定最合理的工程设计图纸,只有在保证工程图纸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同时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才能提高暖通空调在安装施工中的速度和质量。

2、空调安装的不可操作性

在暖通空调安装中常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案例。在暖通空调安装中最常见的噪声来源于空调运转时候所产生的声音,正确的安装程序应该是在安装设备之前,在没有安装大风量空调机组之前,首先要通电试运行,一旦发现噪声超标,就应该及时更换或维修,防治暖装空调安装的二次返工。

3、管线标高、定位交叉严重

暖通空调工程是建筑设施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其涉及到的管道因为用途的不同而种类繁多,相对来说也就很复杂,尽管在施工的前期,对施工的区域进行了冷负荷的精准计算同时也制定了可行的工程设计图纸,但在施工的时候没能够进行详细的校对,就会造成管线标高、定位交叉严重的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成了最大的阻碍。通常的情况是,在按照设计的图纸施工的情况下,先安装的管道施工很方便,后来的暖通空调的安装就变得很困难了,这样就会影响安装的进度和质量。

4、空调噪声超标

这是我国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比如对噪音指数的测量,实际的测量值都比给出的样本参数高多,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明确空调设备的噪音指数,并对大风量机组进行隔音处理,在施工的时候,要通电测试大风量空调机组,对噪音的指数进行判定,一旦不符合标准,应该及时更换,确保隔音效果良好的倩况下再进行施工,防止日后返工。

5、管道的结露与滴水问题

空调系统中出现的街路与滴水是暖通空调无法正常使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很多,管道系统的安装和保温,管道之间连接不够严密,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暖气管道漏水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几点:没有按标准施工,管道的材料劣质,没有及时维护,没有及时测试水压。保材料厚度不够, 运行时保温材料外表温度达到露点温度而产生结露。

6、空调水循环问题

在整个水循环系统中冷冻水循环的管道不畅通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影响水循环畅通的主要原因除了冷却塔和水量之外,还有就是与安装的暖通空调的管道的好坏和水质的好坏有关,不及时清洁水系统的管道,冷却水的差的水质会严重损害设备,使设备的寿命减低,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在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存在问题相应解决对策

1、如何解决管线标高、定位交叉的问题

在图纸设计的过程中,要全局考虑,统一制定建筑物内部管道安装布局,要综合考虑管道线路的走向,然后把单独管道安装系统和安装位置统一地进行安排,这样能避免不同的管道安装中出现交叉的问题,进而能减少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调整的工作,在日后的维护工作也更容易。

2、暖通空调的噪音处理

降低噪音的基本途径有:降低声源处的噪音,在声音传播的工程中减少噪音,对噪音的消音处理。在暖通空调的安装过程中,为了降低噪音,空调的设备安装、水管安装和风系统安装等相关工作都要做好安排。弹簧阻尼减振器在风机和空调机的使用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暖通空调宜采用阻性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暖通空调所产生的噪音主要来源于风机,此类消声器在消声的效果上有很好的表现。

在暖通空调的安装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弹性材料,这些弹性材料能够有效地控制振动,这种振动所带来的固体的噪声最终会通过管道传递出去,所以在管道的弹性材料的使用上可以使用一些消音材料,从而减少固体噪声的传递。

在装有空调的房间可以使用一些降低噪音的装潢材料,在机房里面可以安装吸收声音的门窗,这样可以在声音的根源处减少声音,在楼房的间隙做好封堵措施也能很好地减少噪音,空调安装时候的连接线的穿孔要封堵好。

3、结露和滴水问题的处理

在购买暖通空调的安装材料的时候,要保证材料是符合标准的,合理地适时地对滴水盘进行维护,尤其对吊顶封板前的检查要加强,同时也要及时检查滴水盘的清理程度和清理能力。

设计管道的时候,不同长度和坡度的管道之间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也会出现滴水现象,必要时可以设置水封装置。

使用材料的保温性也是导致滴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两个保温处分别是风管和冷冻水管,保温要做到完整而严密,一旦存在冷损的表面,应该进行保温材料敷设隔热处理。而保温的密闭性则要求管道的保温层和保温层的连接处不能有任何的破损,因此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上,使用闭孔性的保温材料能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该材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尽管保温层被破坏也不会因为流入空气而引起大面积的保温失效。

4、解决水循环问题的方法

管道的连接方式要考虑的大概有几方面:温度、水压、耐腐蚀、间隙使用故障。合理地安排管线的坡度和高度、安装排气阀等方法能改善水循环系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因为水质变坏能够损坏管道,所以科学地改善水质能够保证水循环的通畅:采用物理方法对水质处理可以每一周或是每两周排污一次,而化学方法有投加水质稳定剂和离子交换法,水质稳定剂能够有效地阻垢、杀菌、灭藻。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给出了暖通空调安装施工问题的常见解决措施,只有施工人员了解问题的所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才能够规避一些问题,并在问题出现后找到相应的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第5篇

北京市顺义区的彩虹大桥是横跨潮白河的交通要道。坐车从大桥经过,能看到桥下的水面宽达600 多米,波光粼粼俨然一条大河。北京真的是缺水城市么?

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触摸到天尽头一样,往上游只要走上十几分钟就能看到河面的尽头。往下游走,水面结束于一个橡胶坝,这是一条两三米高的橡胶管子,可以通过充水调节蓄水高度。往下再没有水了,除了污水管道排出的水流淌了几千米,消失在一片荒草滩中;上游的水也到一个土坝为止,只有一小股渗漏出来的流水,这一段潮白河俨然成为了倒流河。

河到哪里去了

潮白河是北京最大的河流之一,它由潮河与白河汇合而成,而它们的源头来自河北山区。7 个大坝把河水拦截在山前,成为了密云水库,这是北京最重要的饮用水源。河水通过京密引水渠送到北京,引水渠下游的平原河道就此干涸。在下游河床上牧羊的农民说,这儿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过水了。而顺义城区约2 平方千米的水面来自温榆河的调水。用橡胶坝蓄起人工水景,已经成为北方城市常见的做法。而即使是重复利用的中水数量也是有限的,一个冬天过去,从下陷的冰面可以看出,水面已经因为渗漏下降半米多了。

而另一条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的永定河,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从官厅水库往下的永定河水,在门头沟的三家店水闸前止步,下游的平原河道则干涸多年,长满芦苇的荒滩上却仍然剩下“禁止游泳,禁止钓鱼”的标牌。就连永定河上著名的卢沟桥下,也只蓄有1300 米长的水面,勉强能看到当年卢沟晓月的风光,而且还不是全年有水。一些干河床被开作农田,另一些河道成为采挖沙石的大坑,废弃的采沙坑则成为垃圾填埋场。大兴区榆垡镇的河堤内还形成了西北荒漠一样的沙丘。进入河北境内后,甚至连河道的痕迹也消失在广大的农田中了。永定河在这里似乎是历史。而全北京的五大水系:蓟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在流入平原之后,就只有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一条还常年有水了。

河水去哪里了?水库拦下来的河水多么?从密云水库大堤上只能看到半的湖岸,似乎给出了否定的答案。2009年2 月,北京市水务局表示,截至去年底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11.3 亿立方米,是2003 年以来的最高蓄水量。而密云水库的满库容量是43.75 亿立方米,就是说只蓄了1/4 的水。而且库容中的4.37 亿立方米是所谓的死库容,也就是水库中无法排出利用的水量。能够用的只有6 亿立方米。而北京市水厂的年供水量是11 亿立方米,水库的水只够半年使用。

其他水库的形势更为严峻。官厅水库在2008 年底蓄水只有库容的1/15,1.64 亿立方米,而它的设计库容是22.7 亿立方米。著名的十三陵水库已经多年没有上游来水。十三陵水库管理处工程科的段卫军科长介绍说, 前几年水库的水源来自白河堡水库的调水,而近年来还需要从下游抽取地下水补给。因为十三陵水库属于抽水蓄能电站的一部分,在华北电网的调节上至关重要。为了防止库水渗漏,甚至在水库上游也做了防渗措施。

北京城的水往事

北京历史上也是这样缺水的么?并非如此。曾经在水利部工作,退休后致力于考察北京水问题的王建介绍到,北京城是建立在一片沼泽湿地上的。它三面环山,永定河和潮白河带来的冲积物造就了肥沃的平原,而河流在平原上泛滥、改道,留下了大量的湖泊。北京城是依水而建的。

从三国时期开始,人们开凿运河,加固堤防,还引永定河水灌溉开辟了大片农田,在元明清三代达到极盛。那时地下水很浅,自家院里打几米深的井就能出水。但是这些历史只保存在地名中,“海淀”这个名字说明了北京西北遍布湖泊沼泽,而“胡同”一词本身就是蒙语里“井”的音译。

而在北京丰水的年代里,永定河水甚至可能淹没北京城。这样的情况至少持续到20世纪60 年代。1963年8 月, 北京发生过暴雨洪水,护城河涨成地上河,城内积水深度达到0.3 米至1.5 米。从那以后,北京城的防洪工程已经几十年没有派上过用途,开挖蓄洪通道的挖泥船也已经搁浅在亮马河的淤泥中。北京城的水为何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虽然从1999 年起北京已经连续9 年干旱,年降水只有平均值的2/3,但是这点降水的变化并不足以解释河水与过去的天壤之别。水利部水文局的总工程师刘春蓁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被人类改变的水循环

“人类的活动强烈改变了水循环。”王建这样讲解道。水循环是水资源的核心,水资源并不像煤炭、石油那样可以用储量来衡量。人们可以享用的淡水,来自于水在海洋、大气、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之间不断的循环。

而大城市周边人类的活动,已经彻底改变了水循环的面貌:干旱季节,人工降雨的炮弹把云中的水分打下来;河水被水库截留,供居民们的生活使用;不足的部分,还需要抽取地下水补充;河水不再流过河床,而是改道做过防渗措施,用水泥砌好的渠道,而城区也布满水泥和沥青硬化过的地面,浅层地下水很难得到补充,更不用说需要上万年才能形成的深层地下水。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水循环以人类的用水为中心,周转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留存的淡水量越来越少,河流变成荒滩,水库和地下水被榨干。在北京这样的半干旱区,后果特别明显。半个世纪以来,北京市一年的平均降水量是600 毫米,而蒸发量在1800~2000 毫米之间,所以被称作半干旱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并不一定就会让水量入不敷出,因为蒸发量不是指实际的蒸发的水分,而是指如果有水面的话会蒸发的水分,而且山区的河流也能为北京城补充水源。

但是当所有能用的水资源都被人们征用之后,降雨对于河流和地下水的恢复就无能为力了。

据十三陵水文站的记载,从上世纪90 年代以来,降雨形成的流水就已经不再有蓄满产流,全部为超渗产流,这意味着土壤已经像是吸不饱的海绵,只有当雨量大到超过它吸收的速度,才可能有水流产生。因此华北平原上的河流即使在雨季也很少有流水。人类用水对水资源的循环的影响,已经迫切需要一门专门的知识来解读。

社会水循环,这门研究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的学科才刚刚上路。传统的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状况下的水,水利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水,而社会水循环则是把人类作为水循环中的一个要素来考虑。2008 年3 月,在中国水科院召开了“社会水循环原理与知识体系研究”立项研讨会。但愿人们这一次对于水的领悟不会太迟。

TIPS

超渗产流

地面径流(河流)的形成是在降雨、植物截留、填洼、雨期蒸发及下渗等几个过程组合下的发展过程。超渗产流是指地面径流产生的原因是同期的降水量大于同期植物截留量、填洼量、雨期蒸发量及下渗量等的总和,多余出来的水量产生了地面径流。这种产流方式一般发生在干旱区,湿润区则通常在土壤缺水量得到完全满足后产生径流,称为蓄满产流。

一起调查北京的河流

城市乐水行是由北京的环保NGO 联合项目“自然大学”组织的公益活动,让普通人亲身认识身边的水环境。每个周六,会带领大家考察一条与北京命运息息相关的河道,也会有水文与历史的专家沿途解说。当然更鼓励每个人参与到讲解中,把个人经验与大家分享。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第6篇

关键词:嘉陵江 洪水 预警机制

嘉陵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径流由降雨补给,水量丰沛。北碚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 120m3/ s,年径流量为670 亿m3,干流、涪江、渠江径流量分别占全江径流总量的45% , 25% 和30%。流域内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常出现在每年的6 月中旬至9 月中旬, 其中7、8 两月最多。洪水的特征是历时短、洪峰高。由于嘉陵江流域形状略似扇形, 洪水向心汇流, 加剧涨势,常常引发严重洪灾。分析山区河流的河道、地形、汇流情况等,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充分考虑空间分布和时程演变的不均匀性,建立嘉陵江流域陆面水文模型与大气模型耦合的模拟系统,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径流过程及预报和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过程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综述

目前,针对流域水循环规律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两种:数理统计方法和水文模型方法。

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是对实测径流、降水等水循环要素序列进行趋势分析与检验。检验方法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种。由于水文序列具有非正态性,因此通常非参数检验比参数检验方法更适于水文序列的时间变化分析。近年来,无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以下简称“MK检验”)在水文序列的趋势分析检验和流域水循环变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鉴于趋势分析检验等统计方法具有无法反映水循环要素之间的物理联系,也无法揭示径流变化的弊端,近年来,流域水文模型逐渐成为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1、流域水文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基于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对其习性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同时得益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倒逼”,并有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回顾水运模型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最初的水文研究大多是针对某一水文环节,采用一些物理概念或数学方程来描述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从20世纪50年代起,研究者开始把水文现象的整体循环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50年代后期提出了“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念。

20世纪60-80年代,是流域水文模型即集总式概念模型(“灰箱”模型)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知名的流域水文模型。

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水文模型开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包括水文循环的规律和过程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水文过程的空间变异性等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水文模型的发展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和实用化。一方面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高程模型(DEM)和遥感(RS)、航测及雷达等遥测技术相结合,以求更加客观地表征流域下垫面和气象输入条件的时空变异性;另一方面还与地球化学、环境生态、水土保持、气象和气候等学科和领域的专业模型相耦合,以解决与流域水循环相关的各种生产实际问题。

2、分布式水文模型

相对于传统的集总式概念性水文模型而言,机理性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比较真实地刻画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和水文特征。目前,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模拟计算流域中的各个水文要素的状态量,如径流过程模拟;模拟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水质和生态的影响;通过对水文过程的模拟来把握流域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在上述研究问题中,径流模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准确地模拟流域水流运动的空间变化,那么其它目标就更难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水资源评价;洪水预报;干旱评估;土壤侵蚀及水沙迁移;水源污染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水生态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影响;水利工程影响等等。

嘉陵江暴雨洪水特征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 嘉、涪、渠三江水系如扇状分布,洪水遭遇频繁,干支流洪水过程有陡涨陡落的特点。嘉陵江流域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其暴雨中心主要位于中、上游,东侧及渠江上游为大巴山暴雨区,西侧及涪江上游为鹿头山、龙门山暴雨区。

1、暴雨特征

嘉陵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均可长驱直入,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年降雨量800~1100mm。受四川盆地边缘高山地形的影响,暴雨区主要出现在嘉陵江上游的东河、渠江的巴河以及涪江中上游一带,雨量分布由北向南递减。暴雨移动路径多为沿青藏高原东部( 四川盆地西部边缘) 由西向东或由北向东南推移。

嘉陵江流域全年降雨量的50% 集中在7~9 月,其中7月份降雨最为集中。每年4~5 月份,随着印度洋、南海的暖湿气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逐渐增强,雨带自东南向西北推进; 6月,夏季风继续加强北进,流域降雨过程明显增多; 7月,雨带向北推进到四川盆地,暴雨过程集中且暴雨强度明显增强; 8月,雨带主要在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 9月,夏季风开始撤退,但受到西南高山大地形阻挡,有些年份仍有暴雨出现; 10 月以后,雨季基本结束。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土壤;养分循环;调节;植物营养

中图分类号 S1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28-02

为了对土壤与植物间的养分循环定向调节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样区采样调查方法,在样区内部按照规定的标准采集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试验[1-2]。

1 土壤和植物养分概述

1.1 土壤相关概念概述

1.1.1 土壤。它是由多层厚度各不相同的矿物质共同构成的,它在大自然中占据主体地位;同时,也是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需肥力的疏松层。具体来说,构成土壤的成分有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微生物以及空气、水分等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有自身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特殊系统,就是土壤生态系统。土壤作为森林植被生存的载体,在我国的林业生产中,林业范围涉及到大部分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土壤不仅单纯指森林生长的土壤,还有其他植被生长下的土壤。因此,林业土壤与农业土壤是相对的,它是以林业部门经济范畴的性质为依据而确定的,所有包含于营林范围内的土壤,都称之为林业土壤。

1.1.2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指为了保证植物生长需求,土壤所拥有的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与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所具有的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之间的差异性的本质特征,是为农业和自然生物生长提供养分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一是土壤中存在的养分、水分和空气是土壤、生物、环境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它们一直处于不断的再循环利用中,而人为活动不仅能够决定土壤肥力的发展方向,还是促进土壤肥力发展的动力;二是土壤肥力一直处于提高、退化和重建三者之间所建立的动态平衡中,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空间特征,在自然与人为的相互作用下,土壤所处的动态平衡发生不稳定的变动;三是土壤肥力的退化与提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过程,因此人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这2个过程的发展进行调节,使得它们能够向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方向运动,其中如何使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关键;四是在土壤养分循环的动态平衡中,形成了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高,除了土壤肥力处于退化过程以外,其他过程都需要土壤的物理性质改善的条件下,以不同植物的不同需求为根本,对土壤中存在的养分和水分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均衡,并要特别注意各种肥料的实施,而土壤肥力的再循环过程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和关键。

1.1.3 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肥力作为土壤自身的本质属性,其与土壤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土壤具有足够的肥力,才能够为植被提供所需的养料,保持林产品与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土壤肥力是土壤持续提供植被营养元素的基础,也是林业和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1.2 植物养分概述

土壤中拥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就是说土壤养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元素,它对林业与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

在土壤所拥有的营养元素中,氮对植物生长具有限制作用。在植物所吸收的氮元素含量中,至少有1/2来自土壤,所以对土壤进行施肥,提高土壤的含氮量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就提出了氮与磷相配合、用磷替换氮的做法,为我国的磷肥工业的发展和如何合理施用磷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水田磷素化学的研究中,还提出了磷元素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能够发生转化,对土壤磷素存在的转化和其效用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即使是石灰性土壤,也需要施用磷肥的结论,并促进了对磷矿粉的使用与酸化磷矿粉的研究。在最近30年,在土壤钾素方面的研究也同样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掌握了在不同的土壤中,钾元素的含量以及基本的分布状况,了解到含钾元素的矿物质和黏土矿物的种类和数量对土壤含有钾素的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明确土壤钾素的释放、固定与水含量、温度之间的关系。对农作物来说,它的产量、品质等都受到了钾元素含量的影响,因此还研究了如何提高钾肥的有效性及合理施用钾肥的方法。

2 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几种养分循环分析

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养分循环主要包括水循环与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循环。

2.1 土壤与植物之间的水循环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水分是必不可少的,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在经过经脉将水分运转到叶片,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发到大气中形成了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三者之间的连续循环,即水循环。对水含量平衡中各个因子的运动规律的研究对调节植物生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对水量的耗费共同取决于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大气的蒸发条件与土壤的水分特性。此外,土壤中所含有的固体颗粒、液态的溶质、气态物质三者也同样影响着植物的吸水,而且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土壤水分受土壤因素、植物因素和大气因素三方面的共同影响,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无法对植物吸水进行全面的系统研究。其中,土壤因素主要包括土壤导水率、水势梯度差和土壤的持水性3个主要构成。通过对植物根系吸水的表达式分析可以看出,植物根系的吸水速率与土壤的非饱和导水率、土壤和植物之间的水势差成正比关系,而同土壤自身的含水量和水势也具有密切联系。此外,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还受到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而土壤的持水性能与质地和结构相关,追其根源,就是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还受质地和结构的影响。具体来说,质地较细的土壤的持水量较大,中等质地的土壤的持水量最大,比水容量能够反映出土壤的持水性能,如果植物吸收水分的能量相同,那么所吸收的水量会受到比水容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粗质土壤与细质土壤相比,在低吸力段的比水容量高,反之亦相反。

而对于植物因素来说,因为植物吸水的主要渠道就是根系,所以如果土壤中所含的水分较为充足,吸水速率受到根系密度的影响小,而且土壤越干,根系在水分吸收方面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植物的根系越发达,所受到的土壤水流的阻力就越小。根系垂直分布的深度对植物吸水也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气候条件瞬息万变,而其对植物对土壤中水分的需求具有决定作用,并通过气候条件的变化对水势梯度进行调节。当大气的蒸发力不同时,植物与土壤中所含水分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大气的蒸发力较高,且土壤的含水量较多,那么植物会呈现缺水状态,相反,植物也会呈现缺水状态。因此,植物根系吸水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时,因为土壤、植物自身和大气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这些因素对植物根系吸水产生影响的过程是动态的,在土壤水分充足、不对植物根系吸水造成限制时,大气是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而当土壤水分不足时,土壤因素是影响植物根系的吸水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植物因素则是对植物吸水在土壤剖面上的强度进行控制。

2.2 土壤与植物之间的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循环

首先是土壤中的氮、磷、钾研究。在氮研究方面,一直遵循着降低投入林业、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含量,提高氮元素的利用率,降低氮的损失,充分发挥氮元素对林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方面产生的效益,降低氮对环境的破坏作用。而在土壤氮素矿化方面,对土壤有机氮的特性和分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常数[4]。

在对土壤磷的研究中,主要是对磷肥如何转化、在土壤中的去向、磷肥的有效性等进行深入探讨,进而确定更为合理、科学的磷肥使用方法,还应该将氮、磷、钾与其他化学元素的研究相互结合,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而钾元素的研究则是与植物的根系吸收营养相联系,对土壤和根系表面上的钾元素的变化和生物变化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如何增加钾元素的抗病能力。除此之外,钾元素与气候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这是因为气候因素对钾肥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土壤中所含的营养元素与植物之间的循环,不仅是将来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核心内容。

然后是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需求。在集约林业的条件下,一些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出现了稀缺现象,一些地区的土壤中的硫、硅等元素也出现缺乏症状。因此,这一方面内容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研究重点就在于土壤提供硫元素、硅元素的方法,以及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了关于调节土壤与植物间定向养分循环的相关结论。首先,稳定土壤的养分库的容量,提高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合理调节有机无机肥料的比例、结构。其中,无机化肥能很快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在作物需肥阈值内容易产生良好效果,但高浓度易溶性养分的存在容易因为固定、汽化、渗漏等因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有机肥不但含有作物所需的养分,且能稳定库容,提高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改善土壤结构和透气性,养分作用周期长、损失少;但有机肥养分释放慢,难以很快见效。其次,对土壤中所含的各种养分的比例进行调节,使其保持平衡。因为土壤中含有的养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时,会对植物的产量、经济效益造成限制。同时对土壤中养分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调节,维持养分循环的持续性。最后,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农业发展中,注意做好耕作方式的优化,底肥与追肥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养分进行合理调节,协调水分的灌溉和肥料的使用等[5-6]。

4 参考文献

[1] 谷勇,陈喜英,殷瑶,等.浅析土壤与植物间的养分循环[C]//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北京:中国林学会,2009.

[2] 黄敏,苏以荣,黄道友,等.土壤养分循环实地采样调查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2):205-209.

[3] KARLOVSKY J,陆宝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J].土壤学进展,1982(4):18-30.

[4] 张玉树,丁洪,秦胜金.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反硝化作用与N2O排放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6):253-259.

水循环的要素范文第8篇

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1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地球的运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2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

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外力作用与地貌

2.3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3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