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循环本质

水循环本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循环本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循环本质范文第1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全球水资源、水环境状况加速恶化。由此,全球干旱、洪涝、暴雪等极端降水天气不断增多,且有逐年加剧的趋势,气候紊乱,洁净的水越来越缺乏……

以生命智慧赋予人的能洞见事物本源和本质的内心的眼光和思想来看,所有这些可怕的现状和趋势,还仅仅是水资源水环境危机中人们所能看到、认知到的一个方面!深层次的、涉及全球之水这一大体系的关乎全球水生态整体的问题,隐藏着更为巨大的危机!地球之水这一大体系的失衡和无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全球之水大系统的系统崩溃!全球水生态大系统的整体崩溃,将使地球、使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难以为继!……

我们用生命智慧的眼光看到:地球水资源水环境,存在不太被关注、大众认知程度有限的另一面,也是更涉及本质的一面,这直接关乎地球生态整体的生命状态、关乎人类整体的生存的一面,就是地球之水本身是作为一个精巧的生命整体,也赋予了地球以生命!在多如恒河沙数的宇宙星体中,之所以只有地球有生命的特征,是因为地球上有一种具备生命特征的巨大的生命体系,就是“地球之水”这一水的大生命体!。因此,“水”,不只是“水”本身的生命,还是“生命之水”,是能滋养生命的生命。

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1%左右的面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都离不开水。万物生命是水的大生命的不同的外现,万物生命由水构成、由水承载,靠水连接,靠水在特定生命体的循环来运行、来生存、生长。水是生命的本源,水是智慧的本体,水是生命的内含,水是生命的体现;水承载着生命,水维系着生命,水连结着生命,水联系着生命。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这些水虽然很多不直接连接,但是水的渗透性、溶解性以及固液气三相转变的巨大可塑性,决定了全球之水是整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整体是一个大的生命体,具备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地运动着,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

水资源是地球生命的“血液”。犹如血脉和经络之于人之生命的重要,水是地球本身及地球上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不仅参与所有生命的代谢活动,全球水循环还是联系地球各圈和各种水体的“纽带”,赋予“地球之水”生命的特征,使其本身成为生命存在。水循环串联起来的大大小小的水系在地球上蜿蜒,使生命和文明遍布全球。对于人体而言,水的代谢循环状态是人的健康状态的最直接反映;同样的,对于地球这一大生命体来说,地球水的整体代谢状态也是地球健康状态的直接表征。

在全球水循环这一而环环相扣的大生命循环体系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如果某一部分循环不畅,虽然水资源总量保持稳定,但是对于系统的运行来说,都可能造成整体的巨大影响。但是,从降水、蒸发和径流这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来看全球水循环,不难看出全球水循环已处于整体失调,地球之水这一生命体已受到各个层面上的深刻害伤。

生命之水的枯竭和污染,导致全球生态体系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地球生命体不断衰老。“生命之水”这一大生命体系已屡遭蚕食和重创……

天然林不断被毁,地球生命之水遭受破坏

地球不但是蓝色星球,还是绿色星球,地球上星罗棋布的森林,是隐形的“水库”。但是长期的乱伐森林、伐林造田等等人为的干扰和破坏,使得自然植被越来越稀缺,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大量毁坏,其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被削弱,对全球水循环有着深刻的影响。植被破坏,导致森林水资源涵养空间被破坏,“大气水一植物水一土壤水一地下水”之间的小循环扰,森林对水的调蓄能力降低,致使旱涝灾害发生。而人类砍伐天然森林后,大面积发展的单一的人工林和农田生态系统,其生态结构单一,生态功能和环境影响有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气候和土壤的作用十分低下,甚至人为引起生态退化,导致区域自然灾害发生,加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地球植被减少、植被成分单一,太阳辐射的能量不能被植物充分吸收转化成生物能,直接炙烤大地,造成地表水大量蒸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

“地上水一地表水一地下水”循环减弱甚至循环链断裂,生命之水难以维系

地面生态体系的破坏,减弱甚至切断了“地上水一地表水一地下水”之间的联系,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严重破坏了自然水体的含蓄和循环,使“地球之水”和地球生态两大生命体遭受重创。

水循环本质范文第2篇

一、以问题为线索,让概念探究得以引入

[案例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师甲:

展示资料:一株向日葵一个夏季要吸收200~300公斤水;小麦结出1公斤果实要消耗300~400公斤水。

师:植物一生中吸收的大量水分,除了供生命活动的需要之外,还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板书:第一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师乙:

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实,一生中需吸收约200公斤水,保留在整株植物体内及生理过程用水量共约2公斤,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占吸收水分的百分之几?

生: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占吸收水分的10%。

师:植物一生中吸收的水分,除了少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之外,大部分到哪里去了?

生:(猜测)到大气中去了。

师:大气中的水会不会又到植物体内呢?

生:形成雨降落到地面,而后又被植物利用。

师:看来,绿色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进入了大气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板书:第一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师: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么进入到大气中的呢?

……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使之“乐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因素,学会巧设疑问,引导质疑,用疑问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教师应该先展示概念,然后用实验来验证,不要设置对照组,采取了演绎的教学方式。显然,这样的教学难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深度参与概念学习的愿望会大打折扣。在案例一中,教学伊始教师便展示了实验对照,形成了强烈的感性认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愤悱”状态中,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更是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更是让思维驰骋在概念学习的疆域内。这种概念的引入从来不留痕迹,从来不生拉硬拽,完全像是陶醉在美妙的交响曲中,缓缓进入概念学习的殿堂。在没有强迫、处于自由学习的状态中,学生接纳概念的程度就会高一些。

二、以实验为抓手,让概念探究得以真实

[案例二]“人体的运动”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在该节内容里,苏科版教材安排了“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观察长骨的结构”、“观察关节”、“观察人体主要骨骼肌”等观察活动。基于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需要,教师在对“观察长骨的结构”进行二次开发时,一是拓展了实验内容,用一根长骨横向两端固定后,不断增加砝码的数量,让学生体验到骨很坚固,具有一定的抗压力;二是增设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探究活动,选择鱼骨作为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设计两组对照(用稀盐酸浸泡后的鱼骨和不做处理的鱼骨对照、用燃烧后的鱼骨和不做处理的鱼骨对照),最后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得出结论。

认知弹性理论认为,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一种“高级学习”,它要求学习者具有更高的思维深度、力度和容量。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发现”的过程就是概念性知识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在案例中,通过对实验资源的筛选整合、拓展延伸以及内涵挖掘,知识的建构就呈现了良好的认知规律:在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的基础上体验到骨的坚固,那骨为什么如此坚固?其原因在于骨的成分特性和骨结构。由此,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关于骨的概念逐步得以完善、稳固。事实上,基于实验的概念探究,改变了现象、事实与概念分离的教学弊端,同时也改善了学生被动记忆孤立的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现象,它使学生主动运用实验事实去理解可迁移的重要概念及其相关概念,同时又超越具体事实的学习帮助学生的理解力达到抽象的、概念性的层次。学生在深入理解重要概念的探究过程中,其思维向综合水平发展,并能习得更高阶的生物学概念,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呈螺旋式上升、发展。

三、以交流为纽带,让概念探究得以深入

[案例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演示实验:叶的蒸腾作用(容器改用量筒)。

观察现象:保留叶片的一组实验中量筒内液面降低,塑料袋上有水滴。

师:水滴怎么来的?

生:量筒内的水形成的。

师:量筒内的水怎么“跑”到了塑料袋壁上?

生:通过茎里的管道。

师:植物的茎内有输送水分的导管,量筒内的水应该通过导管输送的。那么,水怎么会在塑料袋壁上?

生:肯定是经过叶片冒出来的。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叶片上有水滴流出吗?

生:没有。可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师:也就是说输送的水是液态的,从叶片散发出来的水是气态的。

(生表示肯定。)

师: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形式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水循环本质范文第3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蕴含丰富、生动的素材,有助于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通过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辩证思维;高中地理;逻辑思维

1 培养学生正确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为例,通过介绍人类认识宇宙及地球的历史过程,让学生感受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宇宙的时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而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技进步,人类不断探索直至形成科学体系认知的漫长过程。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展示各类天体类型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各式各样的天体是宇宙物质存在的形式,进而提出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的。通过讲解不同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天体系统,使学生体会宇宙所具有的运动性。

2 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处在普遍联系中的,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运用这个哲学原理,能让学生把各部分知识内容相互联系起来,更加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这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与知识之间,不同章节之间,不同学科之间都适用于这个哲学原理。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谈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其中之一是太阳辐射为水循环和大气运动提供动力。而在第三章第一节讲到水循环的意义的时候,也会提到水分蒸发乃至整个水循环是依靠太阳辐射而维持进行的。再如水循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塑造地表形态,而第四章标题就是地表形态的塑造,这种学科内部本身的联系,可以作为课堂引入的极佳素材,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

3 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事物

矛盾具有两面性,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能使学生看问题更全面。映射到自然地理中,包括知识内容、分析问题方法等。例如,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中内力和外力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结果使地表趋于平缓,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以外力作用为辅,但是在特定的时候,内外力作用地位可以相互转化,可谓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地理教学中的典型应用。教师讲解的时候如果能有意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分析方法,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的时候,学生基本都知道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来分析原因,但是只能零碎地说出其中一两个点。如果平时引导学生让其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可从排放多和吸收少两方面来分析,这样可扩展的面就多了,学生基本可以比较全面的推理出具体的原因。

4 培养高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途径

(1)充分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案例和例子是让学生正确快速理解所学内容的关键,例子的选取一定要有代表性而且能给学生造成很深刻的印象。所举例子要能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思考和总结问题,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继而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方面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并和所学知识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例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其中蓝紫光较易散射,红光不易散射,学生很难理解原理,如能应用学生切身能感受的生活案例如晴朗天空呈现的颜色与朝霞晚霞的异同,红绿灯和刹车灯等,相信学生能很快的掌握难理解的原理。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对所学知识作全面、系统的理解和认识。由于高中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所限,思考问题难免存在单一、片面的思维定势,这就要求教师通过长期合理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养成用全面观点看问题的习惯[2]。例如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中,内力作用的结果使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是考题和练习中常出现的是经过外力作用之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考点。除了讲解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的原理之外,还要结合现象和本质告诉学生如果只看到山和谷是经过外力作用之后出现的地形倒置,则是错误的,应该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即要用岩层新老关系来判断,这样既准确又迅速,会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验证,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课堂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场所,而“第二课堂”的展开,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原理和方法形象生动的认识。如学习第一章《行星地球》,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模型,使其获得三维立体的空间感知,培养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热力环流原理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能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会让学生感觉到复杂问题的原理其实离我们生活实际并不远。例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节,除了课堂讲解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之外,如果能让学生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切身实际的感受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定能大大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以此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

(4)对地理现象的利弊分析,不搞绝对化。高中地理教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要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发展规律和人类的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会学生判断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哪些对人类发展有利或有害,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3]。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应尽量客观全面。在评价人类行为对环境影响时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进而开阔学生思路,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李亦武.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02,05

[2]李彤.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J].新课程(下),2011,05

[3]陆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水循环本质范文第4篇

地理是跨越“人文与社会”和“科学”领域的学科,融合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内容。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整体性的视野和整体性的思维观念。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地理教学;整体性;思维能力

一、整体性思维的概念

整体性思维又称系统思维,指运用综合分析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不仅独立分析各要素还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不仅关注地理现象形成的本质还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然后归纳、总结出整体性的结论。整体性思维要求以整体、全面性视角把握对象,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关系,避免思维的片面性。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整体性思维的必要性

1.地理学科的特点

整体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属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研究的对象、要素不是孤立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倡导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的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培养出的人不仅要具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从认识论角度看,整体性思维的提出,把我们以前教学从某一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某一区域孤立的知识转向了对要素、地理现象之间关系,从“点”的学习转化为整体性“面”的学习。从方法论角度看,整体性思维是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方法,从整体上了解、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有助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仅能收获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地理教育现状与新课标要求的差距

现在的地理教学注重细节知识的教育,而新课标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思维的锻炼。整体性的知识结构比零碎知识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思维来源于疑惑和思考。疑惑和思考能激发学习欲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零碎的知识按内在联系串起来,从个体到整体,从表象到本质,形成知识体系。

(一)从全局纵观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课程包括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七个模块。教师应发挥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读高中阶段全部教材,深入研究并融会贯通,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在讲授具体课程前,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课程的脉络,从全局上认知学习任务,在心中构建学习地图,在构建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明确各个模块在学习地图中的位置、作用和重要性及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二)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整体性的知识库

1.打牢基础,形成对基础知识的正确认知

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很零碎,可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并形成正确认知。有了基础知识的正确概念,再通过分析、理解和扩展,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的桥梁,形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概念,构建整体性的知识库。

2.纵向延伸,引导学生从表象的认知深入至本质

如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时,从整体性的分析模式着眼,由“什么是环境问题?”进入到“原因的分析”、“带来的影响”再延伸到“应当采取什么预防措施”,从表象的认知探讨到问题的本质,在层层分析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综合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整体性知识。

3.利用横向扩展,构建完整知识模块

在讲述“水循环”时,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水循环由地表水的蒸发、空气中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环节构成,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有机结合,形成巨大的水循环。学生在探索中构建了整体的知识模块,感受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从区域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状况、人口状况等角度分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了解到很多地理现象是整体性的,区域性只是整体性中的差异性。

(三)通过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完善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地理学科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综合性很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解释地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整体性思维能力。比如,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用化学式来解释:CaCO3+CO2+H2O=Ca(HCO3)2。再如,学生通过语文中《敕勒川》的学习,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壮美风景有了生动形象的理解。在讲述太阳高度角时,借助数学公式:太阳高度角=90度-(当地的地理纬度和太阳直射点之间差的纬度数),学生很容易地把抽象知识理解了。

四、结束语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用统筹的方式协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系统地认识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系统掌握知识。

作者:刘娟 单位:徐州能源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水循环本质范文第5篇

学业水平测试时间为3月中旬两天,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何在开学初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成绩,提高达A率和过关率,值得我们深思。

为了了解学生前期复习情况,达到知己知彼,也为后期复习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服务,,我校开学初一起对学生进行了第一次模拟测试。现就针对这次测试,谈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的后期复习计划:

一、学生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

1.概念不清:如12-13题的冲积扇问题,考查的仅是地貌名称和区位,如果考生知晓了冲积扇的含义,出错率就很小了。再如,36题公平性原则的含义,判断题故意设陷,把公平性原则反映出的权利公平问题改为义务问题,混淆了公平性原则的本质含义。

2.原理不明:如15题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图,有些同学选择了海陆间水循环。其出错的原因就是不能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基本循环过程,如果能够绘制一下该水循环图,可能就不会出错了。再如第28题地租水平变化特征曲线图,考生不了解影响地租高低的主导因素是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大小,如果了解了这两个原因,再结合图形认真分析,就很容易判断出答案。

3.审题不清:最典型的是第42题第(4)小题,考查的是“常年在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考生多答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或“地中海气候”,忽视了题干中的“常年”“气候特征”等要求。另外,还有要求填序号的题目,考生填成了具体的内容。这些都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4.答题不全面:最典型的试题是综合题44题,在分析汽车工业区位因素时,考生只答“临近海洋,海运交通便利”,而忽视其他区位因素(此处模糊用语“交通便利”更好);对工业集聚的好处,也仅仅答出一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5.图表信息获取不到位:利用图形信息解题是一项重要的地理思维技能,培养读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应试技能。但在具体的考查中我们仍然发现,很多学生不会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导致答题偏离要点。例如,13题中的冲积扇地貌的区位,从图中是可以读出的。

6.错别字较多:如杭州的州、煤炭的炭、炎热的炎、广阔的扩等;

7.探究新问题,逆向思维能力欠缺:在考试说明中,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地理过程、地理现象等。但很多学生一旦遇到探究性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将回答的重点落到要点上,对基本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理解有偏差,导致答题出现偏差,甚至答非所问。

8.空间定位不准:导致答题方向出现偏差。例如:长三角错判为珠三角、辽中南工业区错判为沪宁杭工业区等。定位判断错误,整个答题思路和方向就可能出现重大偏差。

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1.思想不太重视。语数外是学生的生命线,小高考只要过关就行了,学生不是太重视。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太牢固。有些选择题和判断题,就是考察基础的内容,做题时,没能领悟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

3.解题方法不当,解题技巧应用不熟练。很多题目,其实是技巧问题,学生掌握的不熟练,或者不会应用,答题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4.缺乏训练,做题太少,见识少。很多题目,学生一拿起来感觉是非常陌生的题目,做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熟练自如。

三、应对策略

1.加大备课量,注重投入;要注意对试题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要有授课意识和高效意识,不要受三案六环节的备课程序的影响,也不要受所谓的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影响。由于时间关系,授课时还是需要遵循“背---讲---练---析---评”的常规教学思路。

2.例题设计要精确,要注意配套练习、跟踪练习的配合使用。不考不行,考得过于频繁也不行。我们准备一周2次练习,并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评。

3.要注意调查了解,及时捕足学生学习情况等信息;要对疑难问题讲深讲透;要多鼓励,少批评。须知士气可鼓不可泄,要让学生有成功收获的信心。

4.要优化教学策略:要抓主放次,抓大放小,抓简放繁。内容复习上要突出高频考点,答题思路上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抓主观(综合题的答题技巧,如条理清楚、用语规范、书写工整、无错别字等都有可能导致得分的细微差别)关注客观(选择题和判断题,学生出错率并不太高)。

⑸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事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要在问题的解决上做文章。要让问题暴露的更彻底,反思更明确。人文与区域地理要突出案例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关注学生答题的思维过程,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

四、我校的复习计划

1.正确处理考试说明与教材的关系:在考试说明下来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把【考试说明】印发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针对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并且在教学中我们也把教学依据转向了【考试说明】。对于考试说明要求的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于考试说明不作要求的,我们作了大胆舍弃。

2.注重细节,强化要求,力争达标:在上面谈到的各方面,我们将强化要求,力争达标。这些都是细节,要在具体的每一节课上加以落实。

3.课堂结构安排力争紧凑,张弛有度:每周2次模拟考试,再配以课前10分钟诵读资料、综合题答题背诵资料的整理,力争让学生答题变得轻松。我校课时安排为1+2形式,课时比较充足,我们平时复习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课时化随堂讲义》、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自编综合卷等内容。课前大多先背诵,后做题,再讲解。

4.重点内容要重点讲解:地理概念(如天体系统、黄赤夹角等)、地理过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地质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热力环流过程等)、地理规律(如太阳辐射的全球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等)。

水循环本质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洪管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哥本哈根暴雨管理

1 引言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 LID)孕育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雨洪管理实践中,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的环境资源部在 1990年首次提出了在源头对径流进行控制的LID[1],LID 是近年城市雨洪管理方面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城市内涝、雨水资源流失等一系列复杂的雨水问题,破坏水资源循环体系,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我国逐渐关注雨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于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2 海绵城市理论

2.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对其有界定: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海绵城市的建设时刻以生态环境为优先考虑因素,将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与人工雨水控制利用措施结合,在确保城市雨水安全的情况下,把城市绿地和河道中的雨水收集、雨水渗透和雨水净化达到最大化,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和环境资源的保护,保护城市的水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

2.2 海绵城市的本质

海绵城市的本质目标是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可以“弹性适应”环境改变,同时能够保持原有的水循环和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理念发端于自然生态的水循环过程,优先利用自然生态手段,通过生态处理的方法对土壤、绿地、生态水景等雨水,进行自然下渗、存蓄、净化和回用,转变原有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和与大规模的灰色建设理念,将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全面统筹协调发展。

2.2.1 生态性

自然界中的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体系使之尽量维持在城市建设开发前的自然状态,达到地块开发前后水文条件不变的要求,实现低影响开发的目标。海绵城市的多项雨水设施如绿地、土壤渗透、屋顶绿化、生态水景都具有绿色生态的属性,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维护国家和地区的水生态安全,保持城市生态多样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打造的不仅是一块“城市海绵”,更是一块“绿色海绵”。因此,自然生态是海绵城市的一大特征。

2.2.2 弹性

弹性是海绵城市的一个本质特征。所谓弹性,主要针对的是将所有降雨量均匀、大面积地收集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中,通过多种雨水调蓄收集手段,应对不同降雨量的天气。强降雨时启用所有的调节容积,弱降雨时只启用普通调蓄设施,具有良好的“弹性”[3]。当强降雨来临时,海绵体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了灾害的破坏性,将雨水均匀地收集到城市中。同时,城市需要水资源时,又可将收集的雨水释放加以利用,因此弹性与释放相呼应,是海绵城市的主要特征。

2.2.3 低影响开发模式(离散式)

海绵城市强调了分散式的源头控制的特征。改变原有的集中收集污水及雨水、集中处理、集中回用等集中式模式。庞大的管网、大型处理厂都难以应对暴雨带来的灾害,目前很多城市仍然是这样的现状才会出现“城市看海”的景象。海绵城市就是要求雨水分散地收集在城市中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城市海绵体中,不仅能有效降低暴雨灾害的损失,同时补充地下水。因此,海绵城市是从原先雨水集中后直排到分散式蓄留的一种理念的转变,是低影响的开发模式。

3 海绵城市的雨洪管理规划

城市海绵体具有吸收雨水的功能,形式多种多样,存在于城市的每个角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及方面和达成的目标是复杂多样的,不能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或理论体系完成,因此是一项综合复杂系统的工程。建设海绵城市不仅需要园林相关的规划设计,还需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更涉及到城市市政建设设施的规划和实施。

3.1 综合规划

城市的水生态循环系统是一个整体,单一的规划或按小区域进行设计无法形成安全的、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因此,海绵城市的雨洪管理规划不仅需要水利专业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其他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包括园林、城市规划及环境工程专业等。雨洪管理系统不再是单一方面的排水管网、处理设施等专业内容,而是包括城市中的水体、道路、建筑、绿地、场地等多方面系统相结合。它们在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中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所以建设海绵城市体系必须全面综合的规划,连接各个专业及学科,对城市的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对策,从而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以及暴雨时的城市内涝和水质污染等多方面雨水问题。

3.2 控制径流的源头及污染

在源头处控制径流的产生和污染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措施。通过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降雨时收集雨水,例如城市中的绿地、场地、道路、建筑屋顶、渗透地面的源头处,使用多种措施来过滤、处理、储存雨水。充分利用土壤和植物对雨水的渗透、吸收作用以控制和处理径流,从而消减城市的排水问题。尽量维持场地与开发前的水文特征相同,降低硬质铺装面积,保护场地内的开放空间,缓解暴雨时雨水地表径流带来的排水压力,并确保能够下渗补给地下水资源。同时,将场地雨洪管理技术设施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提高渗透效率,既发挥景观的生态功能,又改善生态环境。

水循环本质范文第7篇

关键词: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配置模式;丰枯遭遇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4-0001-04

1研究背景

受自然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不匹配。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愈加明显[1]。大部分缺水地区修建了大量蓄、引、提工程,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引发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我国的供水安全,亟需通过工程措施调整和改善自然水系的连通状况,建立起大范围、跨流域(区域)的水资源调配格局,对水资源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统筹分配,实现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

建国以来我国已兴建了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例如江水北调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等,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等。根据新形势对水利发展的要求,水利部于2009年10月召开的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河湖水系连通战略[2]。该战略的实施,将调整和改变自然水系的连通状况,形成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可调可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河湖水系连通对水资源配置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统筹考虑调水区、受水区以及输水区的多方利益协调问题,需要考虑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调水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问题,因此从科研与管理上,加强基于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目前,国内已有学者针对河湖水系连通开展了一系列研究[3-9]。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概念、内涵、分类等方面的探讨,针对河湖水系连通后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仍然较少,研究成果难以有效指导生产实践。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3-5],本文尝试从基本特征、原则、模式、技术与方法等方面来尝试构建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框架,为深入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实践提供参考。

[BT2][STHZ]2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模式

2.1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基本特征

相比传统水资源配置,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更多考虑跨流域(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涉及更广泛的区域范围和利益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1)配置水源结构更加复杂。河湖水系连通后受水区可供配置的水源增加,除了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和中水等水源以外,需要重点考虑河湖水系连通后增加的外调水源,进行多水源统筹配置。

(2)配置涉及区域范围扩大,利益群体增多。河湖水系连通后水资源配置所涉及的范围从传统的以流域为单元扩展到由调水区和受水区组成的大区域,利益群体从流域范围内的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扩展到由调水区、受水区和输水沿线组成的利益群体,需要协调多方利益。

(3)配置目标更加合理,强调均衡发展。传统的水资源配置强调对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保障,对生态用水重视不足,往往出现社会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的情况,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河湖水系连通后,受水区可供水量增加,应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用水,实现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

2.2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原则

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是传统水资源配置的新发展,应遵循传统水资源配置中公平、高效、可持续利用和第三方无损害等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水资源配置的前提和基础,要求区域间、行业间、部门间均应公平合理地共享水资源;高效原则要求水资源配置应追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可持续利用原则要求合理调整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公平高效地利用水资源;第三方无损害原则要求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不损害第三方利益。

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河湖水系连通的特殊性,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坚持多水源统筹原则:即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统筹考虑本地水(河道水、水库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和外调水在不同区域、行业、用户之间的合理分配。

2.3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模式

河湖水系连通后,将形成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多要素的复杂水网系统。由于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庞大性、连通格局的复杂性、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河湖水系连通后水资源配置的要求。为确保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调配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和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模式。该模式在重点考虑调水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问题的基础上,突出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

权益保障指保障调水区、受水区和输水沿线的权益;保障经济社会系统的用水权益(以供定需,提高用水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用水权益(以需定供,确保最低生态用水)。

均衡发展指在河湖水系连通形成的网络体系基础上,通过多水源、多用户的联合调度,使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在空间、时间、过程上和水量、水质、效益上的得到均衡。

在进行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时,应在调水区和受水区水循环过程模拟、丰枯遭遇分析、受水区可供水量计算的基础上,以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为目标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求得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见图1。

3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主要技术与方法

为更好地实现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需要解决河湖水系连通后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跨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技术、调水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分析方法、受水区可供水量计算方法、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概念模型。

3.1跨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技术

水循环过程模拟是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前,需要对调水区和受水区降水、下垫面等水循环条件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为调水区的可调水量和受水区的可供水量估算提供依据。

传统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缺乏考虑河湖水系连通后涉及的跨流域水量交换因素,不能完全适用于河湖水系连通后的水循环过程模拟。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特点,需在传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调水区和受水区的水量联系,建立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水循环条件改变情景下调水区和受水区的产汇流情况,为调水区和受水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同步估算提供基础。目前,已有一些分布式水文模型考虑到了跨流域调水的情况,将多个流域视为一个大流域,同时进行产汇流计算,如LDTVGM模型[10]、HIMS模型[11]等,适用于河湖水系连通后的水循环过程模拟。

3.2调水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分析方法

调水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问题是基于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由于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涉及跨流域(区域)范围,同一时期内调水区和受水区的水资源丰枯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同丰情况可能会造成工程效益无法发挥、水资源浪费,如调度失误甚至会导致洪水风险转移;而同枯情况下,调水量的确定会直接影响到调水区和受水区的基本用水保障。因此,为充分发挥河湖水系连通丰枯互补功能,避免同丰、同枯等极端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进行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前,需要通过丰枯遭遇分析,探明调水区和受水区的丰枯遭遇概率,在不损害调水区和受水区基本权益的前提下确定不同丰枯遭遇情景下调水区的调水量和受水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进行不同区域的丰枯遭遇概率分析,本质上属于求解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相关关系的二维变量之间的联合分布。常用的二维变量联合分布模型主要有二维正态分布模型[12]、二维对数正态分布模型[13]、混合Gumbel模型[14]、二维P-III分布模型[15]、Copula联合分布模型[16]等。其中Copula模型是目前丰枯遭遇计算中使用较为广泛、效果较好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变量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而建立的,可以描述变量之间非线性、非对称的相关关系,解决了两变量不一定满足具有相同类型的边缘分布问题,适合分析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涉及的跨流域(区域)水资源丰枯遭遇问题。Copula联合分布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3.3受水区可供水量计算方法

可供水量是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传统水资源配置在处理河湖水系连通涉及的调水问题时,通常将调水量作为一个固定值,仅考虑本地水资源的不同保证率。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但缺乏考虑丰枯遭遇问题,可能会导致水资源配置结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区别于传统方法,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受水区可供水量计算需要建立在跨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的基础上,重点考虑调水区不同丰枯情景对调水量的影响以及调水区与受水区的丰枯遭遇问题,计算不同丰枯遭遇情景下受水区的可供水量。另外,河湖水系连通后受水区可供水量计算可能会涉及到洪水资源化问题。通过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可将汛期调水区原本无法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洪水资源转化为受水区的可供水量。这部分水量需结合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调水能力与调度准则等来确定。

3.4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概念模型

考虑到河湖水系连通后水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在构建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模型时应突出多水源统筹原则,综合考虑各水源的水质情况、供水成本、供水保证率等各种因素,处理好外调水源和本地水源的供水优先序问题,实现优水优用。此外,与传统的水资源配置相比,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更加强调生态用水的保障,因此,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过程中,应突出生态环境目标,保障生态环境用水权益。

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设定时应充分体现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在具体的目标函数设定时,可通过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度目标四个目标函数来协调河湖水系连通后的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其中,经济效益可用供水净效益来量化;社会效益目标不易度量,可以用区域缺水量来间接反映,区域缺水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和安定,是社会效益的一个侧面反映;生态环境效益可用生态环境用户供水保证率来量化;可持续发展度用于均衡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比例,可利用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比值构建的隶属度函数来量化。为确保不同丰枯遭遇情景下的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应根据不同丰枯遭遇情景的具体情况设置模型参数。

4结语

河湖水系连通战略是我国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治水新思路。目前相关实践工作得到广泛开展,但是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尤其是水资源配置、调度等运行管理方面。本文基于传统水资源配置理论,重点研究了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模式,并对河湖水系连通后的水资源配置主要技术进行探讨,包括跨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技术、调水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分析方法、受水区可供水量计算方法、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概念模型。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到广泛的区域范围和利益群体,本文主要是框架性地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后水资源配置的一些关键问题,具体的生产实践指导理论仍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军,刘昌明,丁永建,等.中国水问题观察(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陈雷.关于几个重大水利问题的思考——在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水利,2010,(4):1-7.

[3]王中根,李宗礼,刘昌明,等.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3):523-529.

[4]李宗礼,李原园,王中根,等.河湖水系连通研究:概念框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3):513-522.

[5]李宗礼,郝秀平,王中根,等.河湖水系连通分类体系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975-1982.

[6]左其亭,崔国韬.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1-5.

[7]左其亭,马军霞,陶洁.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资源科学,2011,33(12):2214-2220.

[8]李原园,郦建强.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挑战[J].资源科学,2011,33(3):386-391

[9]夏军,高扬,左其亭,等.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及其利弊[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6-31.

[10]夏军,叶爱中,王蕊,等.跨流域调水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1):1-7.

[11]刘昌明,郑红星,王中根,等.基于HIMS 的水文过程多尺度综合模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268-273.

[12]SHENG Y.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Annual Maximum Storm Peaks and Amounts as Represented by Daily Rainfalls[J].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2000,45(2):315-326.

[13]戴昌军,梁忠民.多维联合分布计算方法及其在水文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6,37(2):160-165.

[14][JP2]Yue S.The Gumbel Mixed Model Applied to Storm Frequency Analysis[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00,14(5):377-389.[JP]

水循环本质范文第8篇

一、利用插图促使学生按照认知规律复习教材

地理教学中涉及到的“图表”很多,如教材插图、地图册、教学挂图、板图及幻灯、投影、录像带、多媒体图形等视听材料。各种地理事物如果以语言文字的形式直接传授,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地理事物通过课本插图反映出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阅读课本插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将抽象的地理事物感性化,使获取的地理知识不易忘记,更不须死记硬背,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学习效率。如复习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的东北地区时,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插图,从图中直接感知东北地区的位置:位于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以东,华北平原以北,南临渤海和黄海;还可直观地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河流等地理事物。当学生形成空间感知后,只要看到东北地区的轮廓图,就会对其位置、地形、河流等地理事物产生条件反射。

二、运用板图加快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

在地理复习过程中,经常在黑板上画出板图,即可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感知的情况,又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也是提高学生空间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是注重条理化。板图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统领全文。好的板图清晰准确无误,给人以美感。如必修一第三章“洋流”部分复习的板图设计(见图1):在讲洋流分类时,边讲边在图上画出,然后概括所画洋流分布图,让学生总结出洋流分布规律,这样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又用板图把教材上零散的知识总结为“知识体系”,学生可根据板图回顾所学内容。在绘图时运用不同色彩(如红色画暖流、兰色画寒流),可刺激学生的感官和大脑皮层细胞,增强记忆效果。

[图1 洋流板图设计]

二是注重多样化。复习内容和课型的不同,图1板图的形式也应“随机应变”。讲授复习“水循环”时可用“结构图示”法(图2)。板书完成之后,整个海陆间循环全过程及环节便一目了然。

[图2 水循环结构图示]

三、应用多媒体图形技术突破地理复习难点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媒体系统,包括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主要有幻灯、投影、音响、音像媒体和综合媒体等,传统媒体包括教材、各类地图、实物模型、图片、标本等。只有合理使用各种媒体,才能发挥教学最大的整体效益。各种媒体都有其自身的作用和特点,它们在媒体系统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把各种教学媒体综合使用,才能调动学生所有感官,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突破地理复习难点。

地理是一门跨文理的综合性学科,同时其内部的各地理要素间也有着很强的综合性。由于难点集中,学生对难点很难把握。突破这类复习难点的教学方法如:(以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复习为例)运用电脑小游戏——启发回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学生参与),列出知识结构;运用CD歌曲“黄土高坡”——分析推理,联系实际,发现矛盾(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我国东部实际风向不一致)—设疑探究,转入新课;运用Flash影片—模拟演示海陆风形成过程,提问—因果分析,使学生形成初步概念;运用自制小课件—分步演示东亚、南亚地区季风的形成,掌握季风形成的另一原因—分步显示综合复杂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议论解释;运用空白表格—指导学生综合分析两种季风的风向、成因及特点—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概括,建立正确概念;运用录像—放映有关季风及其对人类影响的录像—巩固理解,加深记忆。

四、探索互动复习挖掘师生共存默会知识

当教学以师生经验共享、互相合作的各种对话形式表达时,融合在背景中的概念和原理才最容易被学生掌握。在对话过程中,双方都不是固守着明确知识,而是努力利用和挖掘自己的默会知识,每一个人缄默的认识立场、观点或模式伴随着其具体的见解“显现”出来,从而既为自己也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留下开放的价值空间,以反思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培养其对多样化的尊重与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能力。在缺乏对话的课堂里,师生双方既不可能认识和理解他人,也不可能认识和理解自己的默会知识。正是在对话中,默然的知识流动起来,通过沟通与理解达到视界融合。视界融合并不是最终消除差异、获得思想的完全一致,而是在对话过程中师生表达真实的自我,带来各自视野的开放、生活地平线的扩展,以使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有机统一,把学习的外在动力转化成学习的内在动力,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飞跃。课堂上的每一次对话都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

五、研究评价机制实行发展性评价

注重从“表面到本质”的深刻评价。评价关注地理知识的内在价值和学生的内在潜力。从地理知识的本质属性和人的本质特征的层面进行深刻而全面地评价,应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注重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评价。评价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抽象内容具体化,通过具体的活动或采用具体的评价方式,增强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注重从“过程到结果”的评价。评价着力于学生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和促进人的完美与发展。变评价为动态的过程评价与静态的结果评价相结合,增强综合性。

“生命因赏识而美丽”,教学尤其需要赏识,赏识能够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激励学生从自己的优势方面去重点突破。“成功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地理学习,比起单纯以成绩刺激学习积极性的作法,效果大不一样。多给学生鼓励,实际上就是多给学生信心,学生才能更好的、充满自信的努力,也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