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宿舍管理意见

宿舍管理意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宿舍管理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宿舍管理意见范文第1篇

一、参加听证会的人员情况

本次学生听证会于年月日在校多媒体教室举行,会议邀请了学校领导,学生公寓业主,生管,住宿学生代表以及住宿的学生家长。

本次听证会由团委会副主任、学生公寓总生管主持召开,在会议正式开始后,对学生公寓的情况做了简短的介绍,整个听证会历时一个小时。

二、听证代表对学生公寓管理的意见

1、住宿学生对现有的相关管理规定的意见、建议;

2、住宿学生对待行的相关管理规定的意见、建议;

3、对学生宿舍管理的建议。

三、听证会评议情况及结论

本次听证会审议学生意见,就意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积极回应与会代表的现场提问,给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与会代表对学生的安全和卫生等情况表示关注,积极发言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听证委员会对此做了现场回复:

1、严格学生作息制度:晚10:30熄灯不变,针对高三毕业班的学习要求,高三年段可以适当延后15分钟,但不准喧哗,影响他人作息。

2、请假手续应严格:由学生申请,并由督修老师认定,并请值班行政人员批准。

3、学生公寓卫生方面:对往公寓后窗扔垃圾的宿舍,制定严格措施惩罚,以维护公寓卫生,预防疾病滋生。

4、午休安排:午休时间原则可以洗衣服,但12:30以后不准洗衣服,以此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休息,避免影响下午的学业。

5、公寓安全方面:下学期开始,男女生宿舍将隔离,并禁止男生去女生宿舍。

6、宿舍规定不准用明火,严禁点蚊香,建议用蚊帐。

在听证会结束后,与会代表对听证会笔录进行审阅并签名,各代表均表示,听证会取得了良好效果,达成了有效的制度,希望学校多开展此类听证会,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宿舍管理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级 管理模式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55-03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多为以班主任为管理核心,以班委会为管理主体,以班规为管理规范的模式。其中,班主任是主导者,通过班委会对班级学生实施管理、指导和教育。班委会是班级组织结构的核心行政组织,负责班务工作。班规以学生守则和教育目标为指导,依据班级特点和学生情况制订,是班级管理的制度纪律。长期以来,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对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学情的变化和教改的推进,这种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背景下,班级应探索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从人治的管理模式向法治的管理模式转变。 

一、改变班主任管理理念 

1.做一个民主法治型的班主任。传统的班主任工作类型有权威专制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交往型,都是人治类型。要实现班级法治管理,班主任要率先改变管理理念,以民主的作风与学生交往,以法治的理念实施班级管理,做一个民主法治型的班主任。 

2.做一个保护班规公信力的班主任。班规公信力是指班规获得学生信任和尊重的能力,体现了班规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班规公信力的构成包括班规权威、班规正义和班规信用。 

班规具有公信力的前提是班规具有权威,没有权威的班规是无法获得学生信任的。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奠定班规的权威地位,让班规在班级中享有最高的地位和威严,作为班级活动管理时最主要的手段。 

班规内容正义,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符合学生的意愿,是班规具有公信力的最根本原因。因此班主任在班规制定中,一定要尊重学生选择而不强加自己的意志。 

班规信用存在于制定、执行、判定诸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中,贯穿于班规产生到班规监督的全过程。班规能不折不扣地实施,就是班规信用最重要的表现。因此班主任要改革原有的班级组织结构,保证班规在实施中的良好信用。 

3.做一个法治为主、德育为辅的班主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在道德水平低下自律能力差的班级,无论采用怎样的管理模式,成本都是很高的。 

因此,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的德育,灵活运用各种德育手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形成良好的班风,才利于班级法治管理的开展。 

二、改进班规运行机制 

1.奠定班规最高地位。要想建立法治班级,班主任首先转变观念,愿将个人权威置于班规之下,自觉作为班规保护者,以自己的权力和威望捍卫班规的尊严和保证班规的实施,而不是凌驾于班规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班规的最高地位。 

2.改变班规产生方式。班规是学生自我管理的体现,制定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班主任,班主任只应在班规产生中起引导作用。制定班规前,班主任应先在班上动员,然后由班长牵头,集合各宿舍长组成班规制定小组,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利用一周时间形成班规草案。草案经班主任审阅指导后,发还各宿舍再度讨论,形成班规修正草案,再交班主任审阅,然后召开全班学生大会,逐条表决,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则通过,最后汇总通过的班规形成正式的班规,公示一周后正式执行。 

在班规制定中,班主任应完全放手,无论学生制定的班规是苛刻,还是宽松,是奖多惩少,还是惩多奖少,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型,还是“粗枝大叶品德教育”型,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 

3.建立班规动态运行模式。没有任何一部班规永远适用于所在班级和所在班级的任何发展阶段。随着学生的成长、班级的发展,总有一些班规失去现实意义,而又有一些新问题无法按现行班规处理,这就需要让班规进行新陈代谢。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每月学生和班主任对班规运行的意见,如有需要增删的班规,则在月底先召集各宿舍长讨论达成共识,再由宿舍长转各宿舍再次讨论,然后告知班主任征求意见,最后在班会上有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则通过增删,公示一周后正式执行。这样班规便始终充满活力,并让以班主任为管理核心,以班委会为管理主体的模式被逐渐淡化,以全体参与为管理主体、以班规为管理依据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 

三、改进班级组织结构设置 

班规实施当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执行和判定状况。学生对班规的信任具体表现为对执行和判定的信任。信任源于公正,监督有助于公正。因此学生参与到班规实施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对执行和判定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执行与判定的监督。 

1.实行值周班干和值周学生双轨行政模式。值周班干是指负责班规规定或者约定俗成的班务工作的班委会值周人员,应有两人。值周学生是指不属于班委会和班协会的值周学生,也应有两人,主要参与纪律管理工作,与值周班干具有同等的权力。值周班干和值周学生分别通过值周班干记录本和值周学生记录本记录一周的奖罚情况。 

实行值周班干和值周学生双轨行政模式,首先,让人人都有机会直接参与行政权的行使,使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实现了统一,相对其他权力行使者来说,最不容易滥用权力和腐败。其次,非班委会学生分享行政权,也是权力制约权力,能有效制约班委会的独断专行,保障学生的权利。再次,在班规执行中,阻力最大最容易让学生感到不公的是纪律管理,由于值周班干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违纪记录不全面。因此,让学生参与纪律管理,既是对值周班干的监督,控制违纪记录不全面的主观因素,又是对学生的教育,理解违纪记录不全面的客观因素,减少班规执行阻力。 

2.增设班级管理协助委员会和班级管理协助团。班级管理协助委员会,简称班协会,主要负责执行班级制度,依照班规判定班级奖罚,并兼有监督班干的责任。班协会由非班委会成员的学生中选举产生,人数为非班委会成员学生的10%,其选举在班委会选举结束后立即进行,条件为正直守法、口碑良好的学生。班协会选举产生后,自动选举产生班级管理协助委员会会长,负责班协会全面工作。 临时学生班级管理协助团,简称班协团,在班级审核时负责听取学生陈述,查看材料,然后进行评议,就奖罚的事实部分进行认定表决。班协团由5人组成,一周一团,由会长采取随机抽签的形式挑选,1人从非值周班干的班委会成员中挑选,1人从适用奖罚的学生宿舍成员中挑选,3人从其他成员中挑选,班协会成员不得担当班协团成员,以此保证班协团的代表性和公正性。 

每周星期一,由值周班干和值周学生把上周记录的违纪记录和奖励名单送呈班协会值周人员,由班协会会长利用自习课或晚自习的机会,进行班级审核,召集班协团,依次请奖罚人员及其证人进行陈述,先由班协团依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事实认定表决,再由班协会依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班规适用表决。表决结果自第二天起公示三天,若无异议为最终结果;期间如有异议可及时反馈,并进行再次审核,请班主任旁听,就事实认定和班规适用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结果仍由班协团和班协会做出,并作为最终结果,班主任无权更改。 

此外,班协会每学期做一次班干民意测评,由班主任公布结果并责成班干听取同学意见和建议,以此起到对班委会的监督作用。 

增设班协会,首先,减少了班委会权责,减少了行政阻力,也保护了班委会。其次,维护了班规的公信力。再次,班协会对班委会的制约,在班中以独立的身份对班委会进行民意测评,有助于监督班委会,防止腐败。最后,“班级审核”制度给了学生申述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都能降低被处罚学生的抵触情绪,对其本人和其他学生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增设班协团,以班协团成员多数意见作为事实认定结果,首先,使认定结果更稳定、更健全、更反映民意、更有公信力;其次,班协团制度通过学生分享纪律决定权,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人人参与纪律决定,以“权利制约权力”,使学生成为最终的决定者,使认定的结果得到学生的信任;再次,学生参与认定表决,直接体验班规运行,本身就是法治精神向班级渗透的过程,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班级整体的法律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其他任何活动,其意义和效能远大于老师和学校的单纯说教,是非常有意义的普法手段。 

3.变更纪律委员的职能。传统的纪律委员,负责处理班级的违纪现象。变更职能后的纪律委员,主要负责记录汇总每周奖罚结果及其处理结果,在班级墙壁上的操行记录表按周录入,并记入每位学生的个人档案,最后作为每学期学生评优评奖、毕业实习分配、就业推荐等的主要参考依据。这样班规的处理结果便有了依托,这将为维护班规的权威提供更大的便利。 

4.增设班规修改委员会。班规修改委员会,简称班改会,主要负责收集全班同学和班主任对班规运行的意见,商讨新增或修删的班规。班改会由班长、班协会会长、各宿舍长组成。班长负责收集班主任、班委会的意见,班协会会长负责收集班协会的意见,各宿舍长负责收集各宿舍的意见。 

每天每位学生都可向相应班改会委员提出自己对班规的意见,每个月月底,班改会再汇总意见,并先行讨论达成共识,再由宿舍长转各宿舍再次讨论,待各宿舍达成共识后再告知班主任征求意见,最后在全班学生大会上有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则通过增删,公示一周后正式执行。 

增设班规修改委员会,是保证班规动态运行最重要的一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班规的稳定性是班规权威性的要求,但班规的变动性也是班规权威性的要求。班规创设以后,必须保持稳定,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班级关系的稳定,保证班级在有序状态中发展变化。但静止的班规,会因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班级而逐渐过时。因此,灵活地废除、重立、修改、补充和解释是保班规稳定性与变动性统一的有效手段。当然,如果班规代表的是学生的意志,废除和重立不必用,修改和补充可慎用,解释可常用,这样既维护了班规的稳定性,又实现了班规的变动性。 

在创新后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见图1),班主任居于班规之下,体现了班规的最高地位;班主任地位高于各部门而低于班规,体现了班主任的领导地位;而各部门中的两个并行部门,体现了权力制约原则。 

【参考文献】 

[1]高秀芬.试论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对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1(5) 

[2]刘巍.我国法律公信力提升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柳新元.国家的治理方式、治理成本与治理绩效[J].江海学刊,2000(4) 

宿舍管理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学生宿舍 宿舍管理

1. 高职院校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队伍不景气,人员待遇低

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多数是一些年纪较大的阿姨或爷爷奶奶,或是一些从单位退休的老职工,身体和精力不能管理好宿舍,对于年轻的人员来说宿舍管理员的待遇太低,不会来做这些工作,特别是一些有能力的人员。就我市几所高职院校来说,宿舍管理员都是老师家属和离退休老同志,年轻的管理员每所学校不到三人。

管理队伍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学生管理队伍多是亲戚关系,有的是教师家属,他们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不高,多半是农村来的,主要是负责宿舍门卫和宿舍卫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不出个理论说法,而且对当代90后的大学生来说,存在代沟,在语言和沟通上也存在差异。在其理论知识上也十分匮乏,对新鲜事物接受不了,对信息化电脑等产品不知如何操作。

1.2学院相关部门脱节,管理难度大

学生宿舍多由学工处负主要责任,宿舍管理科是学工处一下属部门。可宿舍还牵涉到保卫、维修、物业等等。当有事情发生时多个部门存在意见分歧,有时会相互推诿和指责。有实例证明,一学生晚上在走廊不小心摔伤,造成一安全事故,分部门都说不是自己的责任。可情况是这样的吗,保卫处应该有安全提醒,学工处应该把地面水清理干净,那后勤应该把路灯修改。只有这样宿舍管理才能管好。这是个小例子,可在工作中有多少这种事件发生呢。

1.3政府部门不重视,学院资金紧张,投入少

学院对宿舍现状因资金紧张,减少投入,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管理系统,都是老式那套方案,没有信息化管理,宿舍没有门禁系统,宿舍内不会安装监控系统。有些学院的住宿条件也十分简陋,没有及时改造,有的宿舍还住上十人间,楼顶和厕所漏水。因这些因素更谈不上安装空调等设备。在一次学习考察会上多数学校宿舍负责人为现状担忧。

1.4宿舍的现行管理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在大学生宿舍管理上, 规章制度建设应该说倍受重视, 但是也存在不足与缺漏, 例如, 这些规章制度在内容上禁止性条款多, 授权性条款少; 义务性条款多, 权利性条款少; 在管理层面上更多的是强调服从、强调执行, 从而在文化层面上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大学生的认同与接受,怎样界定学生因住宿设施不善而受到人身伤害的责任问题。这些即将出现或已出现的问题已无可回避, 在现行的管理规章制度中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尤显重要。

1.5学生宿舍不能统一标准

学生宿舍多样化,学生入住宿舍的选择性增大,导致学生信息反馈不畅,辅导员监督管理作用削弱。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同校园区公寓的增建,不少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就有机会和条件选择入住公寓,经济困难学生留住普通宿舍;使得同专业同班级学生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宿舍楼,每栋楼里混住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导致本专业本班级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反馈不够畅通。

2. 几点建议和意见

2.1改善宿管员的待遇,提高地位

待遇提高,多加强培训,对宿舍管理员要有指标要求,另外对其工作给予肯定,并在其职称和其前程给予希望。这样的话管理员队伍就会相对加强,来就业的人员素质和身体要求就会相对提高。宿舍管理水平也就相应上一个台阶。首先要引进管理人员竞争机制,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招聘有经验的、责任心强的、素质较好的人员担任管理工作。开设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管理人员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提高工作实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2建立多位一体的宿舍管理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学校应在宿舍楼内选派人员负责学生日常行为和品德教育, 指导学生自律地开展活动;据此,该校始终坚持系 (院)辅导员值班制与专职生活指导教师进宿舍的制度,通过对学生进行说理引导、熏陶感染、心理咨询等方法,结合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的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易于让学生接受。实践说明,只有深入到学生宿舍中去, 经常与学生沟通,才能了解到学生经常在做什么等,面对突发事件,生活指导教师能掌握第一手信息, 并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引导, 及时处理。

2.3 借鉴优秀社区管理经验, 探索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投资方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经常不与校方商量就擅自作出决定, 这样极易与学生发生冲突,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但从学校的角度而言, 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校可借鉴社区管理经验, 成立大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 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宿舍投资方的领导组成。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任该委员会主任, 投资方领导任副主任, 宿舍管理委员会协调宿舍的工作, 研究解决宿舍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 确保宿舍的服务保障、 教育管理、 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到位, 确保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以及维权职能充分发挥。

2.4高度重视宿舍区学生干部建设

在宿舍区要建立一支精干的学生干部队伍,设置栋长、寝室长工作网络,明确职责,层层分工,落实责任,除协助管理人员作好日常宿舍管理工作。及时向住楼辅导员、向相应学院的辅导员反映学生信息,确保学生信息及工作渠道的畅通。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常常忽视了寝室长在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毕竟宿舍每个成员的表现情况寝室长最清楚。因而,在学生宿舍教育管理中要采用宿舍管理模式和班级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舍长身在学生第一线的优势,把寝室长同时列为班级信息员当做班委考核使用。在各类评优评奖中要倾斜表现优秀的寝室长,提高每位寝室长在班级学生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寝室长在学生工作中的桥梁作用和带头作用。

综上所述, 高校学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宿舍管理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 它不只是学生辅导员、 班导师、 宿舍管理人员的任务, 也是整个高校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 这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也是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杨进.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1) : 64- 65.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寓管的若干意见 [ Z]. (教发 [ 2002] 6号), 2002 .

宿舍管理意见范文第4篇

一、培养学生“三自”管理能力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

高职学生作为新时代的较高素质人群,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他们对当前高职院校宿舍管理主要采取的“管理与被管理”模式较为反感,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宿舍管理中来。基于此,学生“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学生“三自”管理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宿舍人性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宿舍管理人员与学生接触,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给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因此,在高职院校宿舍管理中培养学生“三自”管理能力有其必要性。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三自”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成立组织。可以形成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律组织――学生宿舍三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学生会选派优秀学生代表及宿舍楼长组成,负责学生参与宿舍民主管理的各项事宜,可以代表学生的心声和要求。第二,参与决策。学生是宿舍的主体,他们有权利参与到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决策的过程中去。在这一点上可以效仿美国大学的制度。宿舍重大管理规章制度的起草阶段,充分发扬民主,起草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其他有关部门、宿舍管理人员特别是广大学生的意见。在审查阶段,如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必须要征求学生宿舍三自委员会意见。在审议和决定阶段,必须明确规章制度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议和决定,在此过程中必须学生宿舍三自委员会成员参加。经审议通过的规章制度必须在全校范围内公布。第三,参与管理和服务。宿舍三自委员会作为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应该广泛的参与到宿舍管理过程中去,其主要职责为在广大同学和宿舍管理人员之间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担负起维护学生权益的任务。如此,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方便了宿舍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一举两得。

二、建立以人为本宿舍管理制度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

宿舍管理制度作为学生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依据,如果不能以学生为本,切合学生的实际,再好的设想也终将不能变为现实。笔者认为,建立以人为本宿舍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宿舍管理制度规范。制定宿舍管理规范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学生宿舍楼管理目标》、《宿舍管理员考核规定》、《安全责任制》等内部管理制度。第二,保证宿舍规章制度公正运行。科学的规章制度仅仅制定出来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保证其公正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点在上文已有论述。第三,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立足于自身学校实际状况,学习国际有益经验和做法,创新宿舍管理新载体。笔者认为,美国一些学校采取的融住宿和学习为一体的氛围值得借鉴。这些高校在宿舍楼中配备阅览室,开辟学生活动场所,在宿舍楼开设有关课程,组织专题讨论,提供学术和非学术性咨询服务等等。这种管理模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使得住宿生活价值和使命的认识不断提高,并且易于施行,值得借鉴。

三、提高宿舍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是人性化管理的途径

人性化管理依赖于管理者良好的管理素质,宿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人性化管理的成败。因此,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人性化管理的途径。第一,宿舍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第二,宿舍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增加与学生的共同语言。笔者认为,宿舍管理人员要与学生多交流,对学生施以广泛的影响。诚心感动学生,以热心服务学生,以耐心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得到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尊重,获得学生的支持。以此来增进理解,消除隔阂,融洽关系,实现人性化管理。

四、加大宿舍软硬件建设的力度是人性化管理的保障

宿舍管理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开放日”;宿舍文化;育人功能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结合意见由学工部牵头开展了“宿舍开放日”活动,以此来促进宿舍文化建设。此项活动不仅加强了辅导员、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宿舍文化的平台。辅导员可以利用“开放日”活动平台,丰富活动的内涵,强化宿舍育人功能,促进宿舍文化建设。

一、宿舍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1、宿舍文化的含义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在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以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校园文化精神开展的一系列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从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它也反映出学生价值观和生活状态。宿舍文化的体现主要在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作为硬件保障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化则为软件,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在核心。

2、宿舍文化的内容

宿舍文化内容大致有四个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也是环境文化,它涵盖了宿舍布局、环境卫生、文娱设施、装饰设计等,这是宿舍文化的基础也是载体,从一方便也反映出学校的人文理念和学生的精神文化,是保障宿舍文化顺利开展的前提。而精神文化在宿舍文化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宿舍成员通过生活和活动发展起来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共同的精神追求等。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内在机制保证宿舍文化的运转,是宿舍日常管理中形成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等。行为文化也是活动文化,是宿舍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涵宿舍成员生活和学习习惯、交际方式和开展的宿舍文化活动等。这四个层次的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完整的宿舍文化体系。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

大学宿舍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学生组成的。他们从思想理念、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等都有着不同,而宿舍文化又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宿舍就像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宽松舒适的氛围,往往能够展现出每个人的优点同时暴露出每个人的缺点。宿舍文化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就是将各人优点中蕴含的良好文化精神提炼,帮助修正每个人身上的缺点。

2、大学生心理调节功能

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需要宿舍成员共同维护,他们在适应的同时,改变个人过去不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了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宿舍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帮助减轻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和困扰。宿舍文化心理调节功能,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提高个人生活和学习的能力,顺利完成学业。

3、行为规范约束功能

宿舍虽然处在一种相对放松、自由的环境,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漠视学校纪律。因此宿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约束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举止。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日常学习和生活则会井井有条,自我控制力和管理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宿舍文化具有规范约束的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

4、集体凝聚功能

宿舍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宿舍文化培养学生一种集体意识,就是不再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是要迁就舍友的生活习惯,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宿舍成员凝聚力。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学生会产生积极向上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而集体荣誉感能促进宿舍成员组织性,加强宿舍凝聚力。通过组织参加宿舍活动,学生展现了个人的能力,激发了创新能力,而且增进了成员之间的友谊,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更多的是增强了宿舍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三、发挥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途径

宿舍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因此,以精神文化为上层建筑,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为基础建筑,行为文化为运行载体,才能更好的发挥宿舍文化育人功能。

1、宿舍文化与环境育人相结合

环境建设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格调高雅,清洁温馨的宿舍环境无疑会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产生良好的影响。在这样的宿舍生活、学习,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更能体会到“文化育人”的浓郁氛围。因此,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我们深入挖掘环境的育人功能,将宿舍文化与环境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展宿舍文化装饰大赛,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使宿舍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生活空间和情感天地。

2、宿舍文化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以外,还可以利用在宿舍的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探讨和学习。因此,充分利用好宿舍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宿舍读书会,学生互相交流专业知识,畅谈学习体会,总结学习经验。在宿舍开辟文化角落,在宿舍文化设计中,利用自己学科专长进行布置。此外在宿舍开展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展现个人的文笔,提高专业写作能力。这种专业学习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宿舍文化建设和宿舍良好风气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3、宿舍文化与管理教育相结合

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公寓楼管理暂行规定》,严格要求学生。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宿舍检查工作,对宿舍成员进行宿舍安全教育,排除安全隐患,使学生自觉遵守相关制度。成立宿舍自管小组,通过自我管理和教育,不仅使相关规章制度得以顺利实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公共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此外,采取辅导员入驻宿舍制度,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预防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宿舍文化当中,真正做到学生政治上的导航人、学习上的领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

4、宿舍文化与学生活动相结合

通过学生活动与宿舍文化紧密相连,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开展的“文明宿舍”评比活动,以优秀宿舍带动较差宿舍进行整改,树立优秀典型,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从而增强宿舍文化的感召力。开展“寝室文化交流会”,增加宿舍之间文化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如宿舍趣味运动会,不仅强健体魄还能加强宿舍凝聚力。

5、宿舍文化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利用党员的先进性,使学生党员与宿舍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管理、教育、服务中去。在学生党员的培养上,工作职责是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寝室卫生情况,带领同学共同开展宿舍文化建设。通过宿舍文化建设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党员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加深了对党性的认识,也在学生中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

[2] 洪满春.“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及其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宿舍管理意见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阶段;住校生;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83-01

行为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期重复、不断练习而沉淀、固定下来的一种自动化、定型化的行为方式,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不必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完成某项任务,并从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如果儿童的早年不能受到合理的教育,让他们养成了不良的意识和习惯,那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困难。初中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心理、生理尚不成熟,仍处于自我完善和发展阶段。尤其对于住校生而言,不在家长的有效监管之下,生活劣习、迷恋网络、攀比心理和效仿现象等问题存在突出,更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

一、住校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1、建立人性化的宿舍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宿舍管理制度是学生在宿舍行为规范的重要参考,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另外,周全、详尽的宿舍管理制度还有助于减少或杜绝学生宿舍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宿舍规章管理制度建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服务于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因此,在制定时要引入学生参与机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建立住校生联系情况表。将住校生姓名、班级、电话及班主任的联系方式(如电话、微信、邮箱、QQ号码)等制作成表,贴于宿舍门后,以方便对住校生进行定位管理,加强师生联系。最后,加大检查执行力度。制度经过师生协商后一旦建立,就必须遵守执行。教师应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不定期对宿舍进行突击检查,以确保宿舍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2、换位思考,善于引导,勤于疏导。堵不如疏,对于叛逆心理很强的初中住校生而言,换位思考、勤于疏导才是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良策。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心态。教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监督学生的思想行为,只有拉近师生距离,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障碍和情感心结,然后通过合适的方式与学生谈心、沟通,进而引导他们走出“阴霾”。其次,建立轮流宿舍长制度。每一名学生都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也有较强的展现欲望,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建立轮流宿舍长制度,即每位宿舍成员轮流担任宿舍长一周,管理宿舍的卫生、纪律,组织宿舍活动和处置突发事件。经过如此“换位”,学生可以知道宿舍管理的艰辛与不易,便于他们从我做起、服从管理。最后,提升教师自身的管理素质。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人生榜样,其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日常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

3、组织多样化的宿舍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处环境和周围事物可以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品行。而且,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活泼好动,有着极强的展现欲望和受表扬心理。根据初中生的这一情感心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宿舍活动,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以带动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建立优秀宿舍长制度。在轮流宿舍长制度的基础上定期选举出一名优秀轮值宿舍长,并予以表扬和奖励,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和激发宿舍其他学生在日后继续努力、迎头赶上。其次,举办宿舍文化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教育活动,让住校生以宿舍为单位参加,让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例如,可以开展以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为项目的文化活动比赛,亦可以进行以洗衣、叠被、整理床铺为项目的劳动技能比赛。通过以宿舍为单位的文化节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技能,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4、建立家长协同机制,减少管理空白。周末和假日是对住校生的管理空白期,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回到家有家长管理,自己可以轻松一下,只需提醒学生注重安全隐患即可,殊不知这段时间学生较为自由,对学生住校期间初步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次冲击和消磨。因此,家长和教师之间应该通过校讯通、手机、互联网等方式建立协同沟通机制,尽量减少住校生的管理空白期。通过协同机制,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可以与教师或学校沟通,反应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亦可以提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协同机制了解到住校生周末和假日学生的活动和动向,及时掌握学生关注到的新鲜事物,抓住他们的实质意愿和新鲜思维,并将之融于宿舍管理教育工作,让住校生的管理和德育工作更加规范和创新,以做到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扬长避短,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书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教育职责。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然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过程,而要经过长期练习和固化。因此,对初中阶段住校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过程。既需要人性化、引导化的宿舍管理制度,又需要教师自身素养的影响,还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的多样化教化活动,以及与家长密切合作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1] 朱建明.农村初中住校生寝室管理管见[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01).

宿舍管理意见范文第7篇

一、卫生

1.寝室的打扫:寝室卫生按值日表打扫。每天睡觉前把垃圾放入垃圾桶里。

2.寝室的布置:物品按规定统一摆放好,被子统一叠好放在床的北头正中间位置,枕头放在被子上。不把物品随意堆放在床上。鞋子统一成直线放在鞋架上。不在墙上乱写乱画。

二、纪律

1.起床:不提前起床,不吵闹。起身铃响后不睡懒觉;

2.就寝:回到宿舍后先洗漱,再做别的事。按时就寝,熄灯后不在室内走动、讲话、吃东西、打手电,不做洗衣服、上厕所等影响自己和她人休息的事情;

3. 未经别人同意不要拿人家的东西;

4. 除当天的值日生外其他同学早中晚饭后一律不进入宿舍;

5. 坚决服从室长管理,如有不同意见可向班长或老师反映;

6.和平相处,友好相待;

7. 安全:

①不在床上打闹;

②未经请假不得外宿;

③不乱窜宿舍,不把外宿舍同学带进宿舍内和留宿;不到其它宿舍就寝;

④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财物,贵重物品勿放在宿舍,如有贵重物品请放在老师处;

⑤每天晚就寝时,室长要点清人数,并及时上报到值班老师处。

附注:1.因打扫不干净或因个人物品摆放不整齐而被扣分的,每扣1分,罚写说明书100字;

宿舍管理意见范文第8篇

关健词: 辅导员 高校宿舍管理 安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82-02

在高校,以住宿为纽带形成的生活群体,是学生集体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这样一个群体生活的场所里,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在一起,使得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休息场所,而是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熏陶的中介,更是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宿舍管理工作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学校稳定,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辅导员的主导性教育和学生自主性教育两个维度来展开。通常辅导员的主导在前,学生的自主在后,辅导员作为宿舍学生思想自主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首当其冲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宿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制定教育计划和措施,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辅导员开展宿舍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宿舍文化是指高校学生宿舍及其周围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总和,是大学生共同生活、学习、互相影响和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辅导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辅导员应着力于建设和营造一种和谐、有序的宿舍环境和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满足学生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1.1 提倡主流文化

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节日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把握大方向,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使它们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在方式上,要力求做到思路灵活、形式多样、贴近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

1.2 规范各种规章制度

辅导员要规范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要使各种规章制度要能够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对于住宿学生的表彰、奖励及违纪的处理都必须在制度中得以体现,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奖惩。其次,宿舍规章制度要体现学生的意志,可以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对制度加以修改,以适应学生宿舍新发展。只有做到以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宿舍文化建设,才能保证宿舍文化积极、健康的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宿舍文化育人的作用。

1.3 突出宿舍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表明,宿舍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风、学风建设和宿舍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辅导员在宿舍文化的建设中,要突出学风建设,使宿舍文化富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先进宿舍”评比等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加宿舍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广泛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地充实自我。

1.4 发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辅导员进宿舍要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应有作用,必须依托宿舍学生自我教育的网络,使学生党团组织、自律组织多渠道地开展学生实现政治工作教育网络的核心。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成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感,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一是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作用,树立典型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后进学生积极进取,向先进看齐,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二是要建立一些有利于学生自律自强的组织,如成立“宿管部”等,放手让学生骨干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辅导员从中给予悉心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律组织在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宿舍管理、文明监督方面的作用。三是利用黑板、广播、宣传栏宣传好人好事、文明寝室,对不良行为和风气开展批评和教育。通过以上的途径,变“一人管千百人”为“千百人共管一个家”,促进宿舍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

1.5 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

在学生宿舍,要以辅导员为主导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宿舍篮球赛”、“书法比赛”等一系列的宿舍文化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使得思想教育与宿舍管理相得溢彰。

2 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宿舍安全

高校学生宿舍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及正常的校园教学秩序。但是,在高校学生宿舍中,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在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因此,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生宿舍安全成为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突发事件通常表现为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失踪事件;学生打架、群殴、伤亡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发生火灾事件;群体性流行疾病事件;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灾害等事件。

应对当前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突发事件,辅导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加强宿舍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高校学生宿舍突发事件的应对重在预防,辅导员要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把安全教育搬进课堂,是目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安全教育课上,辅导员要把宿舍安全作为一个重点来讲,让安全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安全知识宣传,首先要利用图片展览、专家讲座、有奖知识竞赛、案例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其次在宿舍日常管理中要针对不同季节特点或校历安排作不同侧重点的宣传,如风高物燥的季节注重防火宣传,冬春季节注重防传染病的宣传,毕业生离校期间注重防盗、防事故的宣传。

2.2对宿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辅导要经常进入学生宿舍,对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对宿舍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大功率电器、管制道具、酒精炉、门窗损坏等,要及时的收缴和排除。

2.3帮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

某种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能否演变为公共危机事件,公众做出怎样的心理反应与行为反应是一个关键性变量。辅导员在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要注重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通过安全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具备临危不乱的心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掌握进行有效自我救助和互救的方法。

2.4有计划的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提到突发性事件的演练,这自然让人想起了在汶川大地震中,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校长”的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对应急预案的做法。该校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甚至教师在紧急疏散中的指挥也是有安排的。这样做的效果是,在大地震中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用时1分36秒,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上。辅导员应该向叶校长学习,首先在征求全院师生意见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然后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有计划的组织全院学生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2.5健全心理救助机制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有些导致了严重后果,如自伤、自杀、伤人或杀人等,如“2•23”马加爵事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很多大学生都有过心理危机,这一点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能否在危机转化成心理疾病之前尽早解决,要妥善的解决心理危机,心理救助机制要健全。建立健全的心理救助机制,辅导员首先要通过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提供的心理测量结果和班上的信息员提供的消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其次,要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在平时的谈话中加以引导,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心理危机。

注释:

 李天真.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中的主导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86.

张德高,陈奎庆,阎海波.高校辅导员进公寓的基本任务及其业绩考核[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