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劳动制度

校园劳动制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园劳动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1篇

早在原始部落时期,人类就学会运用个性迥异的服饰打扮、图腾设计、建筑风格及语言习惯等来进行形象界定,以增强本部落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学校视觉文化是学校对外塑造形象的主要工具,是传递其整体信息最直接、最直观的部分。它能将自身的基本精神的内涵与其他学校的差异性表达出来,并让人一目了然地掌握其中传达的信息,达到识别、认知的目的。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学校的视觉文化:

(一)校园生态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净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最外在表现,校园净化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印刻,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校通过值周等劳动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卫生环境养护工作,让校园环境的美充满生命力;学校在草坪等地安置温馨的提示牌,在花和草之间增添形象各异、颇具艺术气息的石头,让校园文化多一分宁静与沉淀;学校借助植树节之际,发动全校师生为绿化增色,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种植班级树,并在树旁设立说明牌,让班级学生有一片灌溉爱护之地,也让毕业的学子返校时可以看到这曾经亲手栽种的树,引起无限美好的回忆;学校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设计进行绿化布局,如教学区绿化的宁静、生活区绿化的温馨、休闲区绿化的清新、运动区绿化的简雅等,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具体布局,体现出校容校貌美的韵味,满足师生教学和生活中的审美需求,使他们融入所构建的美丽校园中。

(二)校园标志造型的系统化、规范化、统一化校园的标志造型包括校标、校徽、校服、校园网、学报、宣传栏、画册、宣传标语、指示牌、信封、稿纸以及交通工具上的标识等。统一、规范、系统的标志造型能增添学校视觉文化的美感,显示出学校独特的精神内涵。校标、校徽、校服等设计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学校建立伊始,要利用一系列的标志造型,如学校统一的活动服装,印有学校校标的宣传册、画册、信封,学校网站的图标等,来提升学校的识别度。此时的标志造型只是一个符号。当校园文化建设成长到一定阶段,原本符号性的标志就具有了生命力,能折射出一种精神。当人们看到某个校标、校徽,就会对这所学校充满敬意。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唤起师生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校园文化构建的终极目的。

(三)校园教育教学系统的标准化、人文化学校的教学楼及内设的教室、办公室是师生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是师生群体素质、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更是校园常规管理、文化建设的展示窗口。学校为使教室具有统一的布局,定制了标准的展板,位置固定,内容由各班级充实,达到既统一标准又展示班级特点的目的,融标准性与教育个性于一体;学校对班级的卫生洁具进行统一安置管理,对饮水机等物品实行画线定位,让教室整体更有序、整洁;学校的教师办公室实行“7S”[1]管理制度,统一定制标准的教师办公桌、作业柜等办公设施;对桌面物品的摆放做了统一的规定,创设整洁、整齐、庄重的办公环境;根据专业特点,在办公室内张贴规格统一又具有特色的名言、工作准则、座右铭等,彰显各个办公室的文化气息。

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群体及社团活动以及由之表现出的校风、班风、学风等。它是学校的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是校园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良的品位对学生的成才和道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让校园行为文化成为学校精神的折射,才能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如某职业学校采取准军事化的管理,就是一种行为文化建设。学生的出操,归队时的整齐方阵,甚至是早上课间操的跑操运动,都成为体现学生精神面貌的窗口,也是校园文化的展示。一个班级有秩序的行进方式,呈现的不仅是队伍的整齐、秩序的稳定,更多的是代表一个班级的文明素养。一个简单的有序行走就是一扇窗口,展示着校园行为文化最精彩的画面。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制度包括学生德育积分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学生行为规范、值周班制度、住宿生条例、毕业制度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一系列制度。于教师而言,包括教学“八认真”检查制度、推门听课制度、课堂教学情况每日信息反馈表报告制度、终端检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签到签离和请假公出制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制度文化在推行过程中应讲究“刚柔并济”,讲究与人性化的结合。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如以某主题月活动为载体,打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坚持选树典型,让师生在正面激励中遵章守纪,如借成人礼仪式,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做学问。校园中的每个人都有精神需要,都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获得激励时,人的精神力量得到开发,激励越多,所开发的精神力量就越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选典型、树榜样,形成人人赶超先进、个个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同时要注意心理疏导,中职生处于成长阶段的敏感期,容易产生困惑与叛逆,正面的心理疏导能让学生在自我暗示中约束自己。良好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除了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要专设相应的制度落实小组,如办公室“7S”检查小组、教学工作劳动纪律检查小组、工作效能检查小组等。通过刚性制度与柔性督促的有效结合,规范学校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确保校园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师生言行的功能,真正发挥制度文化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校园理念文化建设

校园理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及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一切办学行为的起点,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理念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理念、文化观念、历史传统等,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价值追求、育人特色的集中体现,是被学校大多数成员认可并遵循的共同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理念文化既是学校办学历史的积淀、办学经验的提炼,又是学校发展的指针,它激励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树立共同的教育理想,并为学校弘扬传统、开拓未来、打造特色、提升品质而奋斗。学校工作尽管千头万绪,但首要的就是必须提出一个科学的、先进的、明确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通过办学理念来引领学校的办学实践,用办学理念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使学校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2篇

一、高职酒店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实践教学的质量和规范呈现不稳定状态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采用了“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实际运行中,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不低于50%的规定并未真正落实。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的比重偏大,专业课的比重偏小;课程设置讲求面面俱到,一些本应该细分、深化的课程都是点到为止。同时实践教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尚未真正树立起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比较明显,缺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和规范都呈现不稳定状态,随意性较大,严重阻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重视操作技能培养,忽视综合能力养成

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中,视野狭窄。重视单一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及意识的培养,学生成为被动的“技能机器人”,缺乏后续发展潜力。酒店业的高度关联性和综合性决定了酒店业人才必须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而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更是培养的重点。

因此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服务层面的操作技能,限制了培养人才的出口口径。

(三)校方与实习基地存在较大的目的差距

学校和酒店合作利益的出发点存在偏差和矛盾。对学校而言,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希望酒店能为实习生提供轮换的岗位,了解酒店的运转流程,体验酒店氛围和企业文化,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然而对于酒店而言,其目的一般较为简单和功利,完全根据自身的用工需要来安排实习生,只是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和旺季时的劳动力补给,安排操作性的工作,会在服务技能方面给予培训,但对管理能力的培训方面热情不高,缺乏管理经验和技能学习的机会。

(四)学生校外实习管理难度大,校外实习质量监控很难实现

校外综合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这时学生面临着实习、就业、升学、毕业论文等多重压力,指导教师很难协调学生、学院和酒店的利益。学生希望指导教师能帮助他们减轻劳动量、提供轮岗的机会;酒店则希望指导教师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不要干预酒店的用人制度和劳动制度。同时学校也由于经费、师资等原因.很难安排专职的实践指导教师,更多的是在出问题时的应急指导。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如学生擅自做主,提前结束实习等,造成学校和实习基地的关系紧张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上的混乱。

(五)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很多专业教师缺乏酒店行业工作经历,职业经验不足,存在理论教学水平高而实践操作能力低下的现象。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相应的培训经验和培训资格,不通晓教育的规律,也制约了工学结合模式的推广与发展。

(六)考核体系不完善

实践考评手段单一,考核标准缺乏具体指标, 考核方法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学校对实习生的考核主要依据酒方和实习指导老师反馈的信息,如是否遵守酒店的规章制度、实习评语、实习日志和实结以及是否遵守学校的实习纪律等来评定实习成绩。通过这些依据实际上只考核了实习生的实习表现,而对实习是否达到了实习目标规定的要求往往缺乏量化的考核依据。这也是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解决高职酒店专业教育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校企合作,构建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要加强校企合作,改变院校与企业合作上“貌似神离、行同陌路”的现状。高校应该改变关起门来办学的传统作风,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拓展课程实践的内涵和外延建设,增加校外实践教学的频度和深度,将校内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构建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使学生毕业时即达到酒店基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服务人员的水平。

(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不忽视综合素质的拓展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已由单纯的岗位能力向岗位群能力、专项能力向综合职业能力、操作型动手能力向心智技术能力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如果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停留在服务技能层面,既不符合我国酒店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限制了必然约束了人才培养的口径。因此,教学活动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宗旨出发,加强学生思维训练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提升。同时,在日常管理中还要营造酒店文化氛围,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养成,如在校园内统一着装,形成专业标识;彬彬有礼,养成礼貌习惯等;也可将相应的酒店兴趣社团活动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第二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三)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管理

对学生校外实践任务重、实习基地分散、实习岗位多样等诸多管理难题,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作为保障机制。由专人负责,明确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责任,选派或聘请思想素质好、经验丰富、技术熟练、教学和管理业务水平高的实习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深入酒店实习现场。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全过程、各环节的动态管理,具体管理和指导学生进行岗位实习;保证信息畅通。定期对在岗实习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随时解决学生思想上、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四)完善实习考核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考核体系的任务在学校。这个考核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这些方面:酒店对实习生的评价;实习巡回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实习生的自我评价;除此以外,还应包括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所达到的水平的考核。这项任务的考核应主要由酒店完成或者依靠社会考核来进行。只有完善的实习考核体系作保证,才能够使实习生达到专业实习目标规定的要求。

(五)建立有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3篇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是从事某项职业应该具有的精神、能力和自觉”。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主动地表现自己,就形成了一定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一个职业人在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自主自发的职业责任感,包含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等内容。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工作岗位。为了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职场状态,实现校园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学校及老??就必须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的义务,这既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任,也是为企业负责任,同时也是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应尽的职责,满足就业市场对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在实习、就业的时候,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去工作,所以在入职初期,经常跳槽;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领导和同事的批评和指导,只要遇到不同声音,立刻离职,不仅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困扰,也会让学生错失很多就业的机会。而学生的这些行为,也正是缺乏职业精神的体现。可见,职业精神培养势在必行,不仅会帮助学生端正工作态度,也会让企业在用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省去不必要的损耗。

二、体验式职业精神培养

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通过学生实践和模拟工作场景引发职场体悟,从而形成对工作、对职业精神的直观感受,并内化成初步的职业精神体验。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动手能力强、擅长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更应该是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并且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学生理论性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学习中更倾向于用实践的方式获得知识;意志力比较薄弱,工作中时常意气用事,职业概念不强。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精神从理论的角度不容易理解,如果辅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感知工作状态,把理论的、抽象的职业精神融于模拟工作场境中,就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这种体验式的职业精神培养将理论知识掌握、职业精神培养、职业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与高职学生的心智水平和学习特点相契合,更易于被高职学生接受。

三、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中,关于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是从人文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较为宏观的角度展开,但多停留于理论层面;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课程也有设置,多以理论说教为主,缺少具体体验和感受。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不喜理论喜欢实操,更愿意从实践的角度去体验工作情境,从而结合工作实际来感受和体验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关于“体验式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体验式教学,一是关于职业精神培养。体验式教学侧重于将理论知识通过具体操作进行掌握,不涉及职业精神培养;而职业精神培养则依托职业道德的理论讲解进行传授,不能同职业技能相衔接,致使教学中的职业精神培养同职业技能的学习不能很好地融合。高职学生作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在校期间却不能把工作技能与职业精神一并进行培养和培训,不可谓不是一大缺陷。所以,高职院校的体验式职业精神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四、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精神培养研究对策

2015年教育部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专门强调,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要将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融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采取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和深化,才有可能使职业精神的培养获得一定成效。

(一)从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入手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技能与品德修养的融合,将职业精神的要素渗透到专业课程之中,并且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出来。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要把知识学习、技能提高和职业道德修养相结合。高职院校不仅仅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更要培养技术与道德情操并重的发展型人才。在保证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之外,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程和创新教育等课程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同时注重专业课程的选择和设置,既要满足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又要适应市场需要,并通过实训课程体验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体悟。同时注重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的设计和安排。在文化课、思政课、专业课、实训课、选修课等形式多样的课程中,融入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通过教育教学和启发引导,使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内容,明确职业精神的核心,提高对职业道德、职业情操、职业责任、职业义务等的认识和了解,在主动学习技术技能的同时,通过体验加深对职业精神的理解。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及行为特点,要明确职业精神培养目标,进而完善职业精神的相关教学内容,探索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同时注重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考核方面融入职业精神的内容,并通过实习实训课程及校内外的实习基地实践进行体验,既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个性化需求,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专业技能通过校内实训进行强化

校内的专业实训和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很好地融合,同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接近工作环境的学习场域,使用和感知与未来工作相接轨的实训实践设备。在学校的学习中感受工作内容与环境,这种身临其境的工作体验和感受,会对学生的职业观形成直观和明确的感受,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养成产生直接影响,有利于促进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提高。在工作环境中体验企业化管理,感受工作流程及工作中有可能面对的问题,独立解决或者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不仅会使学生在实训实践体验中学到更多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并且能更直观地促进职业精神的养成。学生在实训体验学习中对专业技能的认知、对职业精神的作用、团队合作的情况都会有更全面的了解,这种职业体验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会使学生未来走入职场少走很多弯路。

(三)将“教中学、教中做、做中学”落到实处

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岗位,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岗位的职业精神要素,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并在课程创新、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中不断完善职业精神培养的方法和步骤,实施校企共建,并将企业的评价机制引入课程考核之中,还要通过实训、实践课程来完善职业精神的培养。校内校外实训实践基地的使用,包括某些院校“学徒制”的实施,都是促进“教学做”一体化理念的实施和落实,把校内的专业教育与校外的企业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建立教育、教学、企业评价一体的职业精神培养体系,实施校企共建,完善学校的专业教育,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实现真正的双赢。

学生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了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在实践中使职业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学生顶岗实习时,要完全按照实习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使学生遵守企业劳动制度和劳动规范,并且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评价。在实习工作中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端正职业态度,明确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感受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企业经历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招聘教师的时候注重企业经历,也可以建立教师轮流实践的制度。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企业轮训。企业的经历会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并把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提升教师在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专业技巧和专业宽度,同时使学生未来就业缩短磨合期,实现真正落地的学以致用。

同时,也可以聘任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丰富师资队伍,把企业技能直接运用到教学工作中,直接与企业接轨。同时也可以引入企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考核体验完善对专业技能的认知。

从招聘专业教师、招聘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聘用兼职教师、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企业经历进行职业精神培养,使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更好的融合。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促进职业精神培养

在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来进行职业精神培养的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来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培养的氛围,比如通过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文化艺术节、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提高专业技能;也可以邀请优秀企业家进入校园开展讲座,使学生更直接的了解企业需求,实现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利用寒暑假发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包容和合作,提高学生对职业的直观感受,近距离的了解和体验职业精神,从而完善自己对职业精神的了解和认知,体会团队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四育”;“教育化”改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赞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一生著有41部多著作600多篇论文,他的著作波称为“教育百科全书”他在巴甫雷什中学工作32年,在他领导下该中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作为苏联教育的集大成者,对于教育工作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公民教育”、“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早已享誉世界。自上世纪80年代其著作相继传入中国,我国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热”历久不衰。毋庸置疑,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就受到苏联深刻影响,苏联虽已解体,但作为曾经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的苏联教育仍然拥有永恒的价值。当前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之久,针对中小学中劳动教育长期被歪曲或着忽视,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苏氏的劳动教育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可为新课改中解决劳动教育的有关问题寻求理论基础。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

西方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很早就有,16世纪,莫尔就幻想人们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另外时间在田里实习;17世纪,约翰·贝勒斯主张从小教育儿童学习农业和手工业,凭自己双手谋生;18世纪的卢梭主张儿童必须学会一种职业,“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他特别推崇手工业尤其是木工;18至19世纪,裴斯泰洛奇主张学习知识和手工劳动放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结合起来;19世纪的欧文认为人类在劳动中实现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把劳动教育与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但这些劳动教育思想还多是停留在理论构想上,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

自19世纪诞生以来,劳动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进一步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禾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克鲁普斯卡娅等人将劳动教育这一原则贯彻到对旧教育的改造中去,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中,也将劳动教育作为改造流浪儿童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并非独创,但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建立新社会的根本途径的思想高度,社会主义国家也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含义特别丰盛的、多方面的概念”,“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学生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也是沟通劳动与教育的中介。他所指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是个广义概念,它不再指一般劳动,而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劳动,劳动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其既有学习、自我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有美化校园、物质生产等活动,他将劳动教育的活动进行分类:

(一)按社会意义

一些劳动的社会目的性表现得很明显,如直接参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些则不宜使孩子理解,比如自我服务,两者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前者对于增加社会福利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二)按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

一些劳动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些劳动则是纯粹的教育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习惯,丰富道德经验。此外,除去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劳动外,还有一些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享受劳动快乐、体验公民自豪感的劳动。

(三)按智力和体力的相互关系

一种是脑力劳动,一种是体力劳动,再者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我们决不允许有没有脑力的纯粹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决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而只能是实现创造性意图的一种手段。

(四)按劳动活动的成果

一种情况是劳动能创造出物质成果,或者为创造物质成果做准备,另一种情况是劳动成果仅有精神财富而无物质财富,前者的劳动成果可以在人们之间分配,后者的劳动成果不是消费品,但对于社会也有价值。

(五)按报酬

劳动可以分成无报酬劳动和有报酬劳动,这两者的比列分配是以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为指导方针的。学生从社会无偿获得的福利越多,他们应为社会提供无偿劳动也要越多,同时付给个人报酬和工资的有偿劳动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让学生作为家用补贴,养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按照劳动在实现德、智、体、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还可按劳动工具的性质分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他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对年青一代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实现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其中全面指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出现欠缺;个性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结合,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和谐则是把人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并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人的内在本质如世界观、信念、意志力等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表现为四个层次,示图如下:

(一)劳育内在地包含有德、智、体、美育,并分别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发展

1、劳动教育与德育。劳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热爱人民的情感,反对奢侈浪费等意识,这些也是德育的目标,但劳动教育不仅强化了这些道德认识能力,而且实现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转化,使德育成果得以巩固和升华。

2、劳动教育与智育。“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劳动向儿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实、现象、因果关系、规律等情形,激发儿童的大脑和学习兴趣,这些都促进了智育发展,但劳动教育还实现了知识与生活联系,手脑结合,认识向实践的转化,使智育成果得以创造性运用。

3、劳动教育与体育。劳动教育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磨练意志力,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愉悦身心方面所起的作用同体育一样。但劳动教育比体育更有优越之处,如栽培花草树木、嫁接、剪枝等不仅需要体力,更多的是细微的操作,这些劳动可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样多种的结合,还促进机体的所有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户外劳动对于那些神经过度兴奋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影响。

4、劳动教育与美育。与一般美育中那种静止的、消极的、消费性的审美不同,劳动创造了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创造的美不仅指其物质成果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指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精神美,在创造中显示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在克服困难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集体成员相互协调工作中表现出秩序和和谐,劳动还塑造了人的完美外型。

(二)劳育是实现德、智、体、美育整合的平台,克服其各自内在的片面性

德、智、体和美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其中德、智、美育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层次,体育则是生理层次;“四育”培养重点也有所不同,德育偏重道德培养,智育重智力,体育重体质,美育重审美,各自都有片面性。劳动教育就成为联系“四育”的纽带,在劳动教育中使手脑并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智、体、美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得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培养。

(三)劳育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实现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

劳动教育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都有一些情有独钟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展示和发现个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四)劳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桥梁,克服教育因脱离生产而限制人的发展

他痛斥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学校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极力灌输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这一方面使劳动成为单调而繁重的体力活,“劳动也使人受到奴役,劳动分工剥削了人的自由”,劳动者沦为愚昧无知的会说话的牲畜;另一方面,知识丧失了实践的源泉,“变为奴役和压迫人的工具”,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这种脑力与体力相分离教育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就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使得知识联系实践,学校联系社会,学生得以将自身的个性、才能等“内在本质”在创造性劳动中展现出来,在劳动成果凝结出人的主体本质,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原则

(一)全面性发展原则

首先,劳动教育与德、智、美、体育结合,“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这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其次,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结合,不能仅有劳动,只有当孩子同时享受到其他的快乐,接触文化珍品和精神财富时,劳动的快乐才能展现出来;最后,脑力和体力结合,手脑并用,使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进行试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二)个性化发展原则

劳动教育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劳动不仅是为获得物质资料,更在于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使每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

(三)崇高道德性及公益目的性原则

要用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孩子,不宜过早地让他们参与有报酬的劳动,而是首先去做创造全民财富的事,让他们经历大量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都按本集体意愿,用于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应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和敬业乐群,让他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四)量力性原则

劳动中产生正常的疲劳是允许的,但不许导致体力和精神系统的过度疲劳。儿童劳动适度不光决定于负担量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而且还决定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恰当交替,以及劳动活动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孩子们的劳动不是进行一些零散的操作,而是基于一种有趣的计划进行,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2)尽早参加生产劳动;3)生产劳动的普遍性;4)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5)劳动的经常性的和连续性;6)劳动的多样性等。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首先,劳动教育实施需要准备好如下条件:

1、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孩子们早日投入劳动,劳动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劳动与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2、师资条件。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首先热爱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愿意参与到学生们的劳动活动中去;其次,要有一定的劳动的素养,拥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知识,精通某些劳动技能,能够担当学生劳动活动的指导者;再次,掌握劳动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本门业务内行的资格参加的”。

3、劳动教育大纲。劳动教育有两套教学大纲,一是必修课程,即低年级班有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劳动,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特点设计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二是非必修课程,是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天赋、兴趣、倾向的劳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工种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按年龄或兴趣组成小组,主管人一般都由最有才华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另由教师负责个别小组的指导工作。

4、劳动制度。劳动制度是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的各类不同劳动活动在教育上合理的秩序,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和交替;由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最适合个人天资和兴趣的那些劳动项目;拥有空余时间等。

(二)其次,劳动教育实施有以下方法

1、树立榜样。孩子具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的天性,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经常树立颇具吸引力的劳动榜样。首先,教师的劳动榜样,这不仅指教师亲手做事,而且指教师整个精神生活的构成状态,也指其精神从与孩子们相处中所受到的鼓舞程度,同时,教师的劳动素养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那一面以及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也极具教育作用;其次,高年级以及已毕业的同学爱劳动的榜样,以高年级同学的娴熟技艺和精巧劳动激励低年级同学,让高年级生的劳动和精神生活成为低年级同学的理想和向往目标,这些学生榜样就是学生集体中自我教育的源泉。

2、复习。复习的性质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它具有教学和教育两方面的因素。从教学因素讲,通过劳过程或操作方式的多次重复可以练出扎实的技能和技巧;从教育因素讲,当学生把获得的技能和技巧成功地应用到公益性的创造活动中时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尊严和自豪感,“复习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习惯去完成同一种劳动的作业或过程,以达到劳动的社会目的、创造目的和审美目的”。

3、竞赛。对同一种劳动表现有良好才能的学生在完成劳动任务时可以比赛谁做得更好,比赛内容包括劳动的创造性、劳动技艺和劳动在美学上的完善。每次劳动结束后举行劳动成果全校性展览,选出最好的那件,而这也作为下次竞赛超越的样板,这种方法给学生开辟了取得相当大成就、争取冠军并在最符合他个人素质、能力和干的那个创造性劳动领域里成为优胜者的前景。

4、培养劳动兴趣。学生的劳动兴趣是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劳动的吸引力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动机,如追求因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带来的满足,意识到对集体的劳动义务和感觉到完成必要的劳动的责任,期望得到明显的物质成果,希望把某种新东西带人劳动过程等等,“我们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强化所有这些动机,同时力争使意图成为其中最有力的动机”。

此外,还有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结合,劳动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相结合,从取得小成绩开始,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体系等方法。

五、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一般劳动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活动是对一般劳动的“教育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动对象、组织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即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其劳动的对象一般不是原始的自然,而主要是被人改造后的自然,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劳动的产品中虽然也会伴随有物质产品,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产品,即对学生的精神改造和天赋的发挥,这些变化的实质是对一般劳动的再改造,集中、发扬和利用它本质的积极的方面,即自觉自由的创造这一方面,扬弃它非本质的消极的方面,使它脱开那种为生活所迫、强制和奴役人的外观。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凡是有参加劳动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参加的劳动活动进行“教育化”改造,使得学生参加劳动不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和手段。

(二)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它与德、智、体和美育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内在地含有“四育”,也是实现“四育”的基础。我国教育界长期误以为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事实上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前“四育”而言,劳动教育是另一个类型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忽视劳动教育,甚至将劳动与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看法是极为错误的。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核心竞争力 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60-04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来源于经济领域的企业管理,最初应用于企业,后来在经济学、管理学、教育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是高层次的人才和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方法,而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则是一种基础性的人才和教育的发展对策。当今中国的产业结构依然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庞大的劳动力要成为合格优秀的产业工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职学校的培育。仅从这一点上看,中职学校的责任无疑是十分重大的,提高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一、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基础竞争力、管理竞争力、教师竞争力、人才培养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等五方面。

(一)基础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指基础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办学的物质资源,它包括办学的财力资源和基础设施。这些财力资源和基础设施是中职学校办学的“硬件”,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W活动的物质条件。可以说,不同的中职学校的物质资源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它们之间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优劣。

中职学校除了诸如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运动场等基本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训条件和信息化工程建设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尤为重要。因为在人才培养中,技术与技能的训练对教学资源的依存度特别高,实习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最具特色的硬件配置。而网络信息系统是中职学校对内保证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对外及时获取各种有效信息的重要战场。总之,一个中职学校的基础资源是构成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管理竞争力。管理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管理团队和管理机制。学校管理是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各构成要素的纽带,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整合并支撑学校的各种核心资源,从而凝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一般包括学校管理团队和管理机制。

管理团队一般包括决策层和管理队伍。决策层即学校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专业视野、职业素养、决策判断力和政策执行力是学校管理效果的关键。一个强有力的决策层能够引领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决策层是人才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良好的决策需要良好的落实才能真正转化为竞争力,因此,学校的管理队伍也必须训练有素,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具备优良的执行力和协调力。

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对教育方针、教育发展方向的把握,制定学校发展方向,组织、实施、协调教育教学活动等所依据的规范形式的总和。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使学校的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因此,学校管理制度深刻影响着学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决定着学校人力资本能否有效发挥作用,资源配置、资金使用是否规范,进而影响着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中职学校自身管理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变化,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是中职学校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中职学校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的角度来看,中职学校必须注重其办学效益才能保证其持续地发展。中职学校的办学效益包括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以前中职学校主要将工作重点放在社会效益方面,即注重中职学校是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地方,相对忽视中职学校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应该也要考虑的经济效益。其实,中职学校和企业一样,本身也是一个包含“投入”和“产出”的系统,也是一个要注重投入和产出比的系统。科学、合理的高效管理运行机制,能在投入有限的条件下达到中职学校办学的最大效益,而不完善、不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必然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率现象。中职学校的管理体制至少应该起到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获得各种资源,促进学校的蓬勃发展;二是有利于学校人才的成长和其才能的发挥,能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让人才安心为学校提供智力保障和生力军。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合理、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以提高办学效益,从而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教师竞争力。教师竞争力主要是指师资力量的强弱。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他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主导性的影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一个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因此,可以说教师竞争力也是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中职学校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过硬的动手能力和改革意识、前沿意识,是爱岗敬业的“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因此,中职学校应改善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以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竞争力。人才培养竞争力是指人才培养的能力。良好的人才培养能力是一个学校的品牌和名片。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实化和物化,让社会看到学校毕业生的真正价值。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包含专业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就业与升学等方面。

1.专业与课程。学校特色是与它的特色专业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对一个学校来说显得尤为关键。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明确学校在当地经济社会的地位,为当地特色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适合当地经济需要的特色人才。在特色专业发展中,要抓好专业发展方向、专业带头人、专业梯队、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保持专业的稳定性、前沿性,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和毕业生的出路,又要考虑保证自身有充足而优秀的生源。树立品牌意识,确立品牌发展定位,建设品牌专业,使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2.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重要体现的内容,对促进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但在现实中,许多中职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或者由于学校不重视实习实训,或者由于实习实训条件所限,相当的中职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离企业真正的要求相距甚远,因为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较强、上岗即能适应的技术人员。为了适应这一市场的迫切需求和用人形势,中职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实践教学,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应用,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的教学模式。

4.就业与升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原则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这不仅揭示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中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中职教育应该为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他们的职业能力服务,加强就业与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中职学校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又兄敖逃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无论是从当前现实还是未来发展来看,中职教育都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和首要任务。显然,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为成为衡量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升学同样也是就业的另一种途径。

(五)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即学校文化的水平。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师生体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师生的行为习惯、工作学习态度、各种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教风等。学校文化涉及学校的整体品位和在社会上的声望,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准和文明程度,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孙其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一书认为,学校文化包括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三部分。属于物质文化的主要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电教馆、文娱体育活动设施,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属于精神文化的主要是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群体心理、人际关系等;制度文化主要是校训、校纪、校规、班规、学生守则、入队入团条件、劳动制度、清洁卫生制度,以及考试规则、保卫制度、就业制度等。

校园文化对全校师生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它能通过改变师生的原有价值观念,使个体的行为习惯、情感思想、信念理想等与整个学校的文化理念有机统一起来,培育起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在全校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向心力,激发每一位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自己和集体而努力工作。校园文化是一个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源,是核心竞争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涵发展的体现,最终体现出这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水平。

二、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案例

下面以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对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进行剖析和思考。

(一)基础竞争力的提升。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划,在逐步实施过程中改善实训条件。

学校目前拥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 146.05 亩。其中,东校区位于玉东新区,占地面积 70.58 亩;南校区位于石子岭工业园区,占地面积 75.47 亩。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如今,已建成 1 栋学生宿舍楼及 2 栋实训楼,1 栋教职工宿舍楼,2 个高品质的学生运动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价值 8000 多万元。拥有玉林市同类学校最先进的 3 个校内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拥有玉林市唯一的现代幼儿教育实景教学中心――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幼儿园;拥有广西最大的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还新建了电子商务、服装设计与工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建筑技术 4 个自治区示范性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学校有实训大楼三栋,80 多个实训室,1000 多台先进的电脑,实现了图书资料、教学办公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并初步建成了现代数字化校园。

(二)管理竞争力的提升。为了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制定了“十三五”常规管理规范化工程规划。学校秉承务实、创新的精神,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管理共识,从部门结构、管理制度两大方面逐步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协调、特色化发展。通过管理改革,学校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管理意识明显提升。整个学校管理层形成共识,深刻意识到管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于管理改革高度支持。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得到落实,人才培养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办学行为更加规范。

第二,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管理队伍不断调整,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得到改善,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学校管理越来越规范、特色显著鲜明、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第三,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学校章程逐步建立,信息化管理手段V泛应用,学校的管理“大数据”初步建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基本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

(三)教师竞争力的提升。为了提高学校教师竞争力,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规划。规划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完善教师聘用和管理制度、引进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一专多能、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兼备,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适应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和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一,建立专业带头人与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研究制定学校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的长效机制。培养教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切实解决教师生活和工作困难;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形成名师成长的长效机制;按照规定的数量、层次、知识结构更新、技能水平配备教师;完善常规管理手段,形成考核激励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

第二,建立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技能型教师的引进工作,面向社会、企业、职业教育先进地区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特聘教师或兼职教师,优化教师结构,形成一支业务精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和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三,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加快构筑科学合理的优秀人才梯队。制定和启动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培养计划,开展梯队式名师培养活动,构建名优教师培养新模式,努力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建立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的培训机制,完善并实施好《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建立学校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教研和研讨活动,通过名师引领、团队互助,提升整个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水平。

第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增强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深入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全校教师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时,把师德表现摆在首位,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第五,教师专业成长信息支撑平台。记录跟踪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提供教师继续教育和网络研修服务,通过校本培训与网络研修整合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网络教研,支持协同备课、评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以“结对”方式开展青年教师的培训,着重加强师德、教学技能、实践技能、科研能力的培养。推进“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选派骨干教师赴区内外培训;建立教师实践培训基地,落实专业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到企业参加实践的制度,通过校企合作途径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四)人才培养竞争力的提升。为了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竞争力,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制定了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规划。

首先,从本地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优化专业设置,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探索专业培养模式,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探索中高、中本教育贯通、产教融合道路,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基本建成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中高、中本衔接,以就业升学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其次,以适应区域产业的特色专业为骨干,组建专业群。围绕玉林市属广西第二大机电产品制造业基地,玉柴集团及玉柴集团在玉林本地有近两百家配套厂的产业链,开设机电产品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由此形成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围绕玉林市是华南地区中药材、桂东南日用品集散地,玉林市福绵区是服装加工基地等,开设电子商务、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文秘、服装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由此形成电商专业群。围绕玉林市是广西人口大市,学龄前儿童数量多,幼儿教育发展快,幼儿教师需求量大,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由此形成学前教育专业群。围绕玉林市是广西人口大市,汽车保有量大,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由此形成汽修专业群。围绕玉林市是广西人口大市,农村人口数量大,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城市(镇)建设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较大,开设建筑工程施工、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维护等专业,由此形成建筑专业群。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学校畅通就业升学双渠道,为学生创造人生美好未来。学校积极促进学生就业,建立社会实践、以工助学专人管理机构,委派专人管理。建立就业平台,群策群力安排毕业生就业。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召唤下,鼓励学生创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每年(下转第64页)(上接第62页)就业率保持在 98% 以上,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德能兼备的技术人才。学校非常重视升学工作,为学生深造铺路。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每年约有 30% 的学生走向升学方向。学校每年组织三年级部分学生进行对口升学考试辅导,效果很好。

(五)文化竞争力的提升。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规划并逐步实施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建设具有时代性、职业性和地域性的特色职业教育校园文化,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全面发展。

通过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并长久地开展“凤凰涅,自信圆梦”自信文化建设活动,提出“建校园自信文化,创自信教育特色”的发展目标。学校从实际校情以及自信教育理念出发,用“凤凰涅”的精神来教育鼓舞广大师生,以“自信教育”为核心,贯穿学校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辅助学校品牌传播,重点突出自信文化内涵、职业教育特色,着力打造精神理念引领,进行整体顶层设计,构建立体、交互的校园自信文化生态系统,以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学校的自信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实现自信文化的“气态化”,让自信文化弥漫在校园的空间,达到“润物细无声”文化育人的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自信文化,提升了学校的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邵艳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孙其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3]王利利.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4]郑耀涛.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系统构建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5]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重大课题“中职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融合的实践研究”(2015JD107);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能学、想学、乐学’对改善流失问题的研究”(GXZZJG2015B197);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职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践研究”(GXZZJG2015B193)。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6篇

企业与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是以协同创新科学理论为指导,将企业与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系统,双方在战略、文化、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 l+1>2 的协同效应的一系列过程及其实现方式的综合,对于集聚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氛围、巩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缺陷,力求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就校企合作的模式、管理和绩效评估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一套科学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1 协同创新及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元素和资源之间衔接紧密,通过创新来突破相互之间的壁垒,充分共享“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元素的活力和创新,从而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协同创新这一创新组织方式非常复杂,具有存在形式和目标功能的整体性、系统动态变化的两大特点[1]。

以校企合作办学为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现了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的双元性、实践教学的深入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针对性和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等特点。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校企合作有助于高职教育发展、有助于企业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学生发展等多元优势,其效益明显、前景广阔。

2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2.1 企业入驻学校的合作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做法是将企业或企业的相关生产线引进学校,学生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既解决了学校实训设备和实训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又也解决了企业生产场地不足和招工难的问题,还使学生免于校内外奔波,实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也达到了校方、企业和学生的多赢。

2.2 工学交替的合作模式

通常的做法是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学校上课,另一部分去企业工作或者培训,按学期或者学年轮换,其优势对学校而言节约了教学成本,对企业而言建立了稳定的员工队伍,对学生而言既学到了知识,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2.3 校企互动式的合作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参与制定学校的教学计划,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提供实习基地;学校方面也派遣相关教学人员深入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其优势在于,通过校企双方互聘教师,既充分利用了双方教师的优势,达到了资源共享,又有利于促进校企双方的互惠互利互信,使校企合作能够持续健康开展。

2.4 “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

学生在校时与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学生完成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培训,合格者直接进入定向企业工作。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学生在校教育的针对性较强,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计划的设置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而且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其不足之处在于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在教学工作方面没有主动权,企业容易反客为主,剥夺学校的教学主体权,从而动摇校企合作的发展愿景。

3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效显著,但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

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但没有从经济和法律上来保障这项工作的开展,不少地方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号上。具体体现是,学校主动寻求校企合作的机会,但企业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加之无经费保障,劳动制度亦不够完善,校企合作很难落到实处。

3.2 社会认识观念有待提高

就高等教育来说,大部分学子对普通高等学校比较青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向往仍然非常低,导致高职院校存在招生难,生源差的情况。即使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也未必认可校企合作这个模式,很多学生认为是在剥削他们劳动力,这些观念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推进。

3.3 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措施还不完善

高职院校处于高等教育中层次较低的阶段,无论是国家财政支持力度还是社会认可度,都存在明显缺陷。虽然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努力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施,有条不紊的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但鉴于办学条件的缺陷,其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学校的教学工作和企业的需求标准存在着很大差距。

3.4 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有待优化

高职院校的决策权完全集中在院级领导层,在制定校企合作方案的时候往往没有体现各类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应该下放校企合作的决策权,充分发挥系部和专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探索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而不仅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或资金上给予保障。

4 国外校企合作的模式和经验借鉴

4.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欧美国家高职教育起步较早,伴随着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校企合作也得到长足发展,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各国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这一高职教育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期德国的“双元制”中,后来这种教育模式先后出现于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官合作”职业教育及英国的“工读交替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大量研究表明,国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可分并行式和交替式两类。并行式是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工作时间并行,学生除了日常的学校学习之外,每周拿出部分时间进行工作时间,这种模式让学生学习和实践充分互动;交替式则是指学生把全部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分块,学生时间模块和工作时间模块相互交替。

4.2 国外校企合作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与借鉴

纵观国外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各国所采取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从中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借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2.1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政府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了合理运用各大职业院校和各类企业资源,政府应该对资源各方进行很好的协调与沟通。在澳大利亚的TAFE校企合作体系中,在政府的管理下,各TAFE学院和企业之间可以共享生源、教师、设备、实习基地等资源,极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其次要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日本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产学研机制,即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支持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

4.2.2 根据职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实施方案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关键在于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是否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职业需求来确定。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领域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有独立学习、工作、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4.2.3 高职教育社会化是必然趋势

一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但高职教育的成败影响着行业、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外通常都将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

5 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毋庸置疑,校企合作要具有活力、长效性,必须激发企业、学校、学生和政府等多元主体的需求和愿景,挖掘动力来源,构建“政府引导、学院主导、企业指导、学生参与”的长效机制。

5.1 建立“政策引导”的制度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高职教育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必不可少。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非常快、成效也显著,但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非常突出,究其原因,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发展的滞后有关系。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校企合作政策,引导校企间广泛开展合作,最终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2 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校企合作具有天然的“互惠共赢”特征。从企业方来看,一是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培养符合自身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充分利用院校的智力、科技、信息等方面优势,开展合作研发;三是深入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服务员工在岗培训和进修深造;四是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扩大知名度;五是通过支持职业教育,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从院校方来看,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获得人才需求信息、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教学改革,从而提升培养质量,还可以在合作中获得科研服务项目,甚至得到企业的经费资助和技术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要持续开展,既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市场规律,充分激发各主体之间的内在动力,促进各方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而形成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

5.3 建立“实体性质”的项目运行机制

以项目为抓手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为此,高职院校应成立校企合作专门部门,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和管理,助力学院的长远发展。

5.3.1 创新专业更新标准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大批新兴行业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专门的行业和企业调研部门,及时了解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预测其走势,并根据其反馈信息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乃至取消不合时宜的老专业或申办新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也为学校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5.3.2 深化校企合作实务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要注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等。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主要参照学生的基本素养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来制定;教学方法改革强调学院与企业密切合作,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采用项目探索、情景模拟等新型教学方法;合作课程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来选择,集合校企双方最优秀的骨干共同研究,以取最佳教学效果。

5.4 建立“规范有序”的诚信约束机制

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政府、学校、相关企业和学生等主体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各个主体各负其责,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良性发展,达到预期效果。就目前而言,相关法律文件并没有对校企合作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做出解释,对校企合作中各主体违约的法律后果也未作出明示。由此,校企合作需要各方深化合作,在多赢的原则下共同制定合作合同的细则,以便于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得合作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5.5 建立“专款专用”的专项投入和“绩效评价”的反馈监督机制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一定专项资金投入和科学的反馈监督机制基础之上,否则合作只能是“纸上谈兵”。

高职院校应该从每年的预算中拨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校企合作的调研和实施工作。其中一部分用于建设和维护校企合作基地,另一部分用于校企合作的绩效评估和激励。另外,上级财政部门应对高职院校给予校企合作方面的经费补贴,企业应主动给予资金赞助用于学校的校企合作。

要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绩效评价监督,提高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以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合作驱动力。为了克服在绩效评估方面经验的不足,学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同行在校企合作中的绩效评估方法,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估机制。

5.6 建立“价值认同”的文化融合机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共性也有差异,校园文化的目标是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培养优秀人才,属于教育文化;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追求利益最大化,属于经营文化。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需要多宣传和吸收企业文化,把企业的竞争文化、质量文化、诚信文化、安全文化、形象文化等引入校园文化中,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要求,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做贡献。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7篇

其一,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科研建制,研究活动成为一种由社会组织起来认识、发展成人教育的活动。

其二,建构了专门的话语表达空间,研究活动有了对话与互动的平台。

其三,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

其四,各项研究作为一种知识创新活动,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总合进了成人教育的总体图景之中。

然而,在实现人的终身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学习社会、和谐社会正在着力付之践履的新时代,如果将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置于激荡中的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背景下来分析,成人教育研究就到了需要进行反思与前瞻的时刻。

——反思为在充分认同成就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意识危机。

——前瞻旨在面对问题与危机确立新的研究取向,即形成新的研究纲领与确定新的研究行动。

一、反思:成人教育研究的缺憾

成人教育研究的缺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管窥研究”多于全景研究”。这类研究往往仅属基于成人教育某个领域与社会发展某个侧面相对应的管窥研究”,而失去全景意识”的研究活动决然无法对双方整体证明太多、引领太多。

第二,“一般思辨”多于“深度研究”。限于浮面的一般思辨性研究汗牛充栋,而真正能够渗透其中、切入内里的深度研究则寥若晨星。加之这些研究又常因社会本位”意识超强而“脱离教育主体”,因求证意识,淡薄而缺乏转化行动,最终,没有深度、远离精湛的研究结果,其生命力、经久性难遁折扣大打的命运。

第三,“临摹研究”多于“原创研究”。迄今,全国已有成人教育硕士学位授予点近30个,学科建设研究悄然而起。但袭人故智、萧规曹随倾向依然严重——多为对一般教育学科框架的临摹与推演。原创研究的匮乏显然使成人教育学科建设还没有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逻辑起点,而逻辑起点缺失,必定导致路向迷茫,路向迷茫又必定导致结果谬误。

第四,“教的研究”多于“学的研究”。综观众多研究着述,“教”的研究偏好远远胜于“学”的研究兴趣。“教师中心”、“教学中心”、“学校中心”俨然没有太多松动,“学生中心”、“学习中心”,至少是“教一学双中心”理念依然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这种偏颇选择的结果只能导致事倍功半。

第五,“对闭研究”多于“开放研究”。目前成人教育研究还更多陶醉于自身较为狭隘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而较少能在一个更加开放的背景下,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社会三大理念交叉起来进行探究。以至迄今无从捕捉其与此三大理念的紧密对接,若依然游离对此三大理念的积极探索,忽略它们之间互动关系的主动思考,便完全可能使前者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关系永远难以澄清,前进方向等也许永远只能是模糊一片。

二、反思:存在缺憾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来自“研究者主观”方面的分析,说到底,所有缺失,所有抱憾,最根本的缘故,就是因为对成人生活世界的远离;最深层的缘起,就是因为对成人精神家园的漠然。

一一“因为远离”,脱开成人,远离其缤纷世界、无视其斑斓生活,聊以自得地“大谈教育”,毫无逻辑前提、无源之水般的作为,无法使研究空间变得开阔,无法使研究事业变得生机盎然。

一一“因为漠然”,脱开成人,漠视其纷纭而鲜活的精神,澹然其灵动而闪亮的灵魂,致使研究者“研究热情”萎顿,“研究激情”脆弱,不可能对深入探索奉献力量,不可能对不断追求奉献执着,亦不会对新的开拓奉献毅志与坚定。

三、前瞻:成人教育研究的新纲领

成人教育研究以往所存在的“缺失”与“缺憾”及其根源一旦被确认,那么,攻克其缺憾的未来“良方”,即其必须重构的研究纲领也就必定昭然若揭。而新的行动纲领便是: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

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即回到“事物发生的本源”,“回到事物存在的本体”,“回到事物演进的本位”。成人教育研究必须直面成人——直面他们最真实的社会境遇与最本真的社会生活,直面他们最真切的发展需求与最真实的人生向往,基此洞察、了解、分析和阐释他们的教育与学习问题,从而真正形成现实生活与教育的对接,真正实现人生发展与学习的契合。

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成人教育研究要走出庭院深深的书斋、跨越高墙巍巍的校园、摆脱相沿成习的束缚、冲破传统戒律的藩篱,奉献给成人教育主体以义不容辞的生存关切和深切入微的生命关怀,并将关于教育与学习活动的一切思考与行动去服务于其生命延续的不同阶段,覆盖于其生命发展的整个过程;去服务于其生命构架的所有侧面,归宿于其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

深信,执行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这一纲领——首先,将从根本上杜绝“自中无成人”、“心中无成人”的研究——仅仅抓住“成人之概念”,全然忽略“成人之存在”的现象,从而真正弘扬“学习中心”、“学习者中心”等人本精神与人本关怀,民本精神与民本关怀,并使之切实融入成人教育实践与发展设计之中。

其次,将为“成人教育研究什么”、“到哪里去研究”、“如何进行研究”和“为什么而研究”等一连串疑问找到最为适切的答案。亦即,清除经验重复的陋习、克服闭门造车的弊端、告别空洞、结束苍白,真正建立起逻辑演绎的原点与基础、土壤与空间、途径与方法以及目标与方向。

再次,将重构成人教育研究者的“职业意识”、“贵任意识”与“使命意识”,重燃研究者的“探索热情”、“追求激情”与“开拓豪情”。由此,成人生活必将得到生动的诠释,困境必将得到深刻的洞悉。

最后,将明确成人教育研究的神圣职责与崇高使命。不允许漠视成人教育主体社会境遇、社会生活之任何借口的存在,更不能容忍忽略成人教育主体的身体、性别、智能、情感、社会以及精神等各方面存在及其发展困境、发展需求之任何行径的出现。

总之,坚持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决然是成人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灵魂所在,成人教育理论的原始动力所在,也必定是其未来一切研究活动所应采取的基本态度与方法论首选。基于此,不失本原地构筑起它的话语体系,以最终为成人教育实践的未来发展奉献真正的理论智慧与巨大的逻辑力量。

四、前瞻: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行动

新纲领必然约定新行动。为了使成人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真正胶着,为了使成人精神家园与学习田园切实交融,前瞻成人教育研究未来,它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行动。

行动之一:解析成人群体结构成人世界庞杂而纷繁,不同的社会角色、生活状况构成了不同的成人群体。成人群体结构解析是回归成人生活世界、走进成人精神家园需要采取切实行动的第一选择,更是深入研究成人生存境遇以及一系列教育与学习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当成人拥有教育权、学习权已为整个国际社会所认同,并当认知发展到现今水平——成人群体多元构成需要教育有所不同作为的角度来分析,若仍然简单地通过与儿童及其教育的比照,来呼唤成人一般的教育需求与强调其一般的社会意义,或仍然一味通过这种对比方式来揭示成人整体的心理、社会与教育差异,显然已经不足以切入到成人世界构成的内里,以更显多样性、更具指对性、更见真实性地发现并确认成人群体因其不同的构成而面临不同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教育与学习问题。

当今中国的成人世界,其构成极其复杂。若要真正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未来的成人教育研究就必须首先解析、梳理成人群体结构之纵横,了解、熟稔不同的成人群体及其特质,并关注他们的演进与变化。不失动态意识地先行解析、厘清成人群体的构成,是实践成人教育研究新纲领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门槛,其意义全然在于促使富有人本、民本精神的光芒充分张扬它的透射能力,富有责任、使命意识的关怀充分显示它的切入能力,从而能够真正细致入微地发现不同成人群体的不同社会境遇与生活境遇,以及不同成人群体的不同需要与不同追求。

行动之二:关怀成人生存境遇成人群体的实际生存状态表明,其境遇同各种社会元素及其变迁之间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既可能是一般的联系,也可能是特定的联系;既可能是直接的联系,也可能是间接的联系。据此,可以举例、设问,并与成人教育链接起来形成如下追问:科学技术进步、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制度更新、职业环境嬗变、生态环境透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活数字化等等,从总体上说,它们正在使成人世界面临怎样一种科技境遇、经济境遇、文化境遇、生态境遇,正在使其生成怎样一种特定的期盼,孕育怎样一种特定的追求,而所有这一切又正在赋予成人教育怎样一种崇高的使命?它们正在使不同的劳动者群体处于怎样一种特定的就业境遇、创业境遇、职业境遇、发展境遇,正在使之萌生怎样一种特定的期待,酝酿怎样一种特定的希冀,而所有这一切又正在规定着成人教育应当担负起怎样一种特定的责任?

社会转型、经济变革、文化更新、价值观念更迭、城市版图扩张、居住方式改变、社区建设加速、老龄社会来临、代际关系嬗变等,它们又正在间接或直接地对各种成人群体的城市、社区、邻里、家庭生活以及劳动、文化、精神生活等境遇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并导致其在职业生活、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发展的意义与价值范畴中正在期待怎样一种新的前景,守望怎样一种新的未来,而所有这些热望与憧憬又正在规定着成人教育必须承担起怎样一种艰巨的任务。

总之,给予深切入微的生存关照与生命关怀,必定使得成人群体特别是转型时代的平民群体、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其社会境遇、社会生活能够得到生动的诠释,其生存困境、发展需求能够得到真切的表白,其精神追求、心灵向往能够得到深刻的洞察,也必定使得对于其教育与学习问题的探索和演绎,能够真正确立起切实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空间。

行动之三:解读成人学习行为放眼成人学习需求,可见它们主要生成于如下四大空间:

1.社会变迁空间——任何成年群体及其每个成员在社会变迁条件下,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飞速而深刻变化的时代,谋求“智力”上与精神”上的不断装备,增进应变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将成为永续的学习需求。

2.社会角色空间——任何成人群体的任何成员,都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多种角色。而履行不同的角色任务又必将引发不同的学习需求:作为劳动者,必在职业世界变幻中确立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国家公民,必为履行职责与义务而形成学习需求;作为家庭主要成员,必为胜任父母角色而发现学习需求;作为社会中坚,必为应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而萌生学习需求;甚至到了老年,还有一个如何回应晚年生活变化的问题。至于一生中人生角色可能发生的不断转换,又必定形成新的角色任务,而其又必定孕育出新的学习需求。

3.终身发展空间——任何个体进入成年及其不同阶段,由于就业、结婚、生育、晋职、转业、离职等,都有可能使原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生活模式12与新的生存境遇或新的发展要求产生巨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恰恰又成了繁衍学习需求的巨大空间。

4.人生经历空间——人,需要走过具有普遍特征的发展阶段,但又会有其特定的人生经历。这些特殊的人生经历或者说人生变故,如职场变化、职业中断、婚姻解体、意外事故、罹患绝症等等,同样会演化成一个个奇特的需求空间,演变成一个个难以预想的学习需求。

来自不同方面的学习需求固然可能发生重合,但纷繁需求必然来自多元空间,多元空间必定产生纷繁需求,这是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而成人教育的伟大实践恰恰从一开始就源于不同成人群体、不同成年个体的学习需求,并且可以预见,它的未来发展必将更加仰赖于此。故而,对于成人学习需求及其变化的关注,不仅是解读成人学习行为这一行动的核心任务,更是回归成人生活世界、走进成人精神家园的重要体现。

行动之四:构建教育支持系统成人教育研究于此呼之欲出的再一项重要的新行动,就是坚持以坚定的人本、民本之魂,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设计与建设如下四大教育支持系统:

其一,坚强的理论支持系统。最具先行启动意义的三条路径选择不恧为经验提升、学科跨越与国际比较。具体的思考与设想是:——当下所应特别坚守的是:将成人教育置于人与自然、社会共同和谐、持续发展背景下研究的原则;将成人教育置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社会思想指导下研究的原则;成人教育与社会变革、发展俱进,与个体成熟、发展共进研究的原则。

——必须放弃简单演绎教育学概念的做法,而更多地深入到哲学、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乃至有关自然科学等广泛涉及成人世界研究的学术领域,以宽阔的学科视角去洞察、诠释鲜活的成人生活田园,以多样的研究途径去探寻成人教育实践及其学科发展的方法和话语。

——既重本土情感的理论畅想,又具国际视野的学术对话;既专心致志于本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又浓彩笔墨于整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新世纪的成人教育实践必定能够寻找到更加明确的路向,构建出无可替代的话语体系。

其二,和谐的环境支持系统。构建坚强的法律支持系统、政府指导与协调以及社会参与并互动的组织支持系统、劳动与教育或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时间支持系统、时空充分利用且媒体广泛参与的舆论支持系统、学有所获或学有所成的评价支持系统等,建设出一个四处洋溢和谐气氛的宏观生存环境。

其三,有力的运作支持系统。打造财力、物力、人力三足鼎立的成人教育运作支持系统势在必行。因为,以时下微不足道的集资途径、差强人意的教学设施、战斗力脆弱的人员队伍,是无论如何难以真正支撑起我国近十亿成年人口之教育大业的。

其四,科学而艺术的教学支持系统。“战人教育学”在国际社会被定义为是一门帮助成人进行学习的科学与艺术”。对于这个教学支持系统,此时此刻的想象与诉求就是:其灵魂必须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其目的必须实现“唯学历、唯文凭”转向“促进人的终身全面发展,其目标必须实现“唯知识、唯技能”转向重态度、重素质,其起点必须实现“以既成的知识框架为出发点”转向“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其方法必须实现“以教师讲授为唯一”转向“多种方法兼容并蓄”,其手段必须实现“以书本、教师信息传播为唯一”转向“多种信息传播途径综合利用”,其时间必须实现“以定时制为主”转向“以弹性制为主”;其空间必须实现“以学校为唯一”转向“以社会为课堂”;其评价必须实现“以教师为唯一判官”转向数师、学生、伙伴与组织的共同评价,其功能必须实现“囿于知识、技能的教”转向对于成人学习者学习过程乃至生命旅程更大范畴的激励、促进、咨询、帮助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