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教研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调研基础数据及分析
1. 所教学科:
上述七项数据表明我们教师对网络应用已具备一定基本素质,对开展网络教研提供了基础保障。
8.关于“网络教研”你是怎么理解的?具体描述一下你认为的形式。
此项回答,大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认知程度上。有87%的认为网络教研就是简单的网络共享,在概念上还没有理解“网络教研”的实质。13%的人对网络教研没有概念,表述为“从来没有听说过”。
9.你希望针对网络教研开展怎样的培训活动?
此项回答中,教师们都希望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有93%的人愿意接受网络教研组织的各种培训。89%的教师对培训的内容有要求,希望通过观摩、网络来进行学习。
10.你描述一下未来你脑海的中以网络为依托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
此项描述中,有90%的教师对未来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型教学进行详细的描述;76%的教师的对未来这种教学模式充满了期待。
二、渊源背景
网络教研是指在教研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研活动(广义)。从学习方式与教学研究实践方式的视角来看,网络教研则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活动(狭义)。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是传统教研方式或常规教研方式有益的补充。最初是由许多教师、教研员零星的、自发的、分散的利用网络来开展教研,到后来发展成教师、教研员的自觉主动行为,即由“草根教育”转变为“专家引领”,网络教研才焕发了生机。
教育部在2004年就成立单独管理和研究机构,外省尤其发达省份已经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模式,我省和市里也在2010年相继成立独立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
省市教育局在十二五期间把“网络教研”确立为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凸显“网络教研”的重要地位。吉林市”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规划--网络教研工作实施方案(2011―2005)以全新的高度明确了”网络教研”未来发展方向。
三、实施对策
(一)做好宣传,营造氛围。网络教研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关注、配合与支持。通过多种方式向全体教师宣传,加深对网络教研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进修学校应制订《龙潭区中小学网络教研实施指导手册》,指导基层学校开展网络教研,在部分学校定期开展网络教研开放周(日)活动,让教师走进网络教研、了解网络教研、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在进修学校校刊上开辟网络教研实验与研究专栏。
(二)加大投入, 强化管理。网络教研需要网络硬件环境的支撑,因此在依托市教育局城域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做好我区的网络教研环境建设,建议区制订《网络教研学校硬件配备标准》,做到建设标准化和特色化。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课题研究,探索路子。组织基层学校参与网络教研十二五科研课题,利用网络教研课题研究解决课改中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确立网络教研样本校。实现重点突破,全面引领。建议操作流程如下:
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2.资源的收集;3.资源的整理;4.资源的上传; 5.总结交流。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巨大优势在学校教育领域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近年来,我校在全面实现“四机一幕”进教室的基础上,先后创建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卫星数据接收机房。校长办公、总务办公、教务处全部实现了微机管理,正逐步走向办公现代化。现已建成了校园局域网,Internet由原来的8M ADSL宽带申请开通了10M光纤,大大加速了上网搜寻资料的速度。另外,学校建有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课件、习题精选等内容,资源丰富,而且每学年根据教材的变化和教师应用资源的情况,在不断进行更新、优化,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正在形成。教师电脑的配备,校园网的建成以及丰富优质的资源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作好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二、培训教师是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首要举措
如果说完善网络是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硬件基础,那么,教师的教研观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则是软件基础。首先要引导教师转变教研观念,可以通过引导教师浏览优秀的教研网站,通过阅读、评价他人的教研经验、教学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在网络上的对话等方式引导教师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教研优势。而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制约着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为此,近年来我校的教师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每学期根据培训计划,定期定时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期末对教师进行考核,并纳入教学工作考核范畴。
三、开展活动是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
有了良好的网络平台作支撑,教师教研观念的转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再加上教研管理方式的变革,是否就能使得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呢?它还必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活动进行引导。
1.课例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战场。
所谓课例研究,就是以一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校的课例研究主要样式有: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议和课例综述。这四项研究以“专题研讨”的形式带动。学校每学年一个教研专题,几年一循环,涵盖学科教学的各方面。以语文学科为例,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古诗词”、“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六个专题,每学年一个,六年一轮回。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学校各学科课堂教学改善的功效逐渐彰显出来。
2.课题研究,学校教学研究的领头羊。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以我校为例,目前已经有三项省级课题先后顺利结题。即:《运用创新教学思想构建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实践研究》、《学科课件库建设及应用研究》。此三个课题均与网络环境息息相关,且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一个研究成果被县教研室转发全县学习借鉴,第二个研究成果获省级一等奖,第三个研究成果在省“十五”课题汉中片结题中获小学组第一名,并获得省级优秀奖(即一等奖)。
3.课改沙龙,教师集体智慧的大融合。
网络信息的发展,尤其是群体信息交流方式的发展,为美术教研提供了平台。分析美术教育群在美术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可以促进美术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美术教研;侃点美术教育群
为推进美术教研,构建美术教育群,教育者之间、教研员主导下的研究团体、师生之间都建立起各种网络群体,这些网络群体以美术教研为主旨联系在一起,集中起来,为推进美术教研、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提供了渠道。
一、基本理论概述
1.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传播借助现代通信网络,开展各种信息传送、互通和运作,从而实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一种高效的社会运作平台。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让信息传递变得便捷。人们在相互交流中实现新的社会价值,由个体发展引向群体活动,代入信息时代,人们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网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不断地引领社会发展。
2.美术教研
借助网络信息传播,美术教研是以美术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性活动,对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美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研,教师引领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快乐学习提供支撑。
二、侃点美术教育群教研分析
1.美术教研活动的系统性、组织性有待提高
在侃点美术教育群中,有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几个人对某个艺术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发表文章和作品,大都是在线随机进行,有问题随时可研讨,这就充分发挥了灵活性的特点,时效性很强,在线人员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但是,有些问题并不简单,需要系统研究,一些具有全面性的问题要组织全员参与讨论,在这样的情况下,侃点美术教育群缺乏必要的组织。同时,不好监控在线人员的研究行为,教研的实际效果和落实的状况如何难以确定。因此,要提升美术教研的效果,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美术教研群的组织工作。
2.美术教研不够深入
侃点美术教育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超越时空的联系,有效提高了教研的效率。但是,教育群中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后,在线人员多数是提出一些见解后便不再过问,或者就这个问题简单讨论,不求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下线后也不再谈及这些问题。这就使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且教育群中的人员联系并不是很频繁,有些人相互不认识,深入交流的可能性较小,下线后也没有其他的联系方式,导致联系中断,交流研讨受到时空限制而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另外,教育群中的人员缺乏相应的情感基础,为对方承担责任的意识不强,谈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可能随时中断,随意性较强,准备不充分,后续研讨可有可无,约束性不大。
三、提高侃点美术教育群教研实效性的对策
1.构建组织系统,规范群教研活动
美术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加强教研活动的时效性,要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充实教研活动的内容,利用侃点美术教育群为开展教研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和便捷平台,充分发挥教育群的积极作用。同时,要解决教育群存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不足的问题,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教育群在美术教研中的作用。另外,在教研群中选出大家认可的人员作为教育群的管理人员和群内教研的联系者,有什么活动由管理人员联系,教育群中每位成员的联系方式也由管理人员统一管理,这样可保证开展教研活动时,能够及时通知所有人员及时在线参加教研活动。如,要求学校教师参与教研,联系学校主管领导加以监督,保证参与的人员及时、完整、有效地参与教研活动。为教育群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可有效保证教研活动的时效性。
2.合理安排主题活动
美术教研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教研效率,为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信息渠道,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网络教研。利用侃点美术教育群进行教研更获得了丰富的教研资源,提高了教研的时效性,教研形式灵活多变,教研人员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但是对于一些系统性较强、主题明确的问题探讨相对不足。要增强教研的实效性,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在美术教育群中设置主题研讨,由教研员或者教师发起,管理员做好宣传工作,及时通知,设定时间段,制订教研计划,每人都要围绕主题积极准备,到规定时间按照计划展开集中研讨,之后可以随时相互交流。
3.构建深入交流的环境
美术教研活动的开展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支撑。利用网络平台能够随时进行教研活动,但是不够深入的问题也很明显。除了采取以上措施以外,美术教育群可以进一步加强群内人员的联系,群内人员可以互相加为联系人,保留联系方式,或利用微信群等,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结语
侃点美术教育群是推进美术教研的有效形式,但仍需要不断改善,使美术网络教研更加具有实效性。
作者:李兆宇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岚.网络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文学教育(下),2011(12).
[2]卢嘉丽,尹军.基于QQ群课堂讨论的互动分析.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
一、《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实践意义
《教学新时空》的开发和应用,将改进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促发展的网络教研新途径。
1. 将凸现《教学新时空》的“航母”作用。由于功能强大,《教学新时空》为市、县(区)级区域教研提供了崭新的、多功能的“航母”式教研平台。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工作,随着江苏各地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已在全省中小学广泛开展。通过十几次省、市级大型教研活动的直播,大量教学资源的网上上传、下载及使用,《教学新时空》得到广大教师普遍认可,这将引领全省中小学教师创新教研机制,转变教研方式,合理、系统、高效和科学地发挥《教学新时空》的教研“航母”作用。
2. 将极大拓展网络教研的时间和空间。现代网络教研,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地域的教师开展跨越时间空间的教研活动,所有上网的教师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共享教学信息与教学资源,可以按计划收看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实况直播。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将会把不同地域的教师甚至不同学科的教师联系起来,把不同时间、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动联系在一起,教研内涵和教研形式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
3. 将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作用和功能。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与实际教研工作相结合,网上网下相辅相成,起到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作用。有效地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构建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专家、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平等、合作的研究关系,能充分发挥地方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且具有既可以面对面又可以不直接面对面的优点,学术探究更具挑战性与批判性,从而实现教研方式的根本转变,最大可能发挥网络教研的作用。
4. 将促进教师的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在中小学具备了基本网络教研硬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研自身的激励机制,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兴趣被激发,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被提高。基于《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方便性、交流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激励教师勇于、善于参与网络教研,促进广大教师提高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促进广大教师的研究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理论探讨
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不但创新教研机制,转变教研方式,而且可以打造教研特色,变革教研文化,提升教研效益。
1. 探究网络教研新模式。《教学新时空》功能强大,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是新网络教研模式,它将增强教研视野的宽泛性、教研内容的丰富性和教研目的的多维性。一线教师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专业的大力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这为创新网络教研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实践基础。
2. 创新网络教研新机制。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将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研主体作用,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将有助于新平台下的教研活动策略与方法、组织与运行机制的建立。
3. 发展网络教研新文化。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其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对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尊重,对教师话语权的保护,对教师自我意识的唤醒,对民主平等教研关系的呼唤。借助于周密的网络教研系统和强大的网络交互功能,网络教研的文化价值得到新的体现,它必将产生符合时展要求、新型的教研文化。
三、《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目标
1. 打造创新教研团队。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能发现和培养一批热衷教育事业,熟悉网络技术的优秀教师,组成教研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带领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师学会在《教学新时空》收集、寻找、上传和下载各种教育信息和资源,提高教师开展利用新的平台进行创新教学研究的水平。
2. 建立网络教研规则。网络教研是相对自由的教研方式。在网络上,教师可以充分发表自己对学科教学的看法和意见。但是,网络教研是有预定的目标和任务的。所以,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应用《教学新时空》平台进行教学研究的规章制度,确保网络教研的健康、高效开展,鼓励一线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提高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3. 营造有效教研氛围。网络教研的最大益处就是让更多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就是要在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探索营造民主氛围,让老师愿意表达,乐于表达,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研氛围,提高教研的真实性和学术性,达到网络教研的最终目的。
4. 塑造网络教研文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面对教学一线的诸多实际问题,如何唤起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意识,特别是基于网络的交流、合作和研究意识,是展开网络教研的重要前提。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促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正确认同网络文化价值。
四、《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内容
1. 发挥教研平台功能的策略。研究《教学新时空》的资源共享、备课集成和教学测评三大系统的资源汇集、应用和交流等,包括教研信息、课程改革、学科教研、教学资源、培训基地、学习园地和教研管理等,使《教学新时空》的管理、开发与实施同步进行。
2. 建立区域教研组织的策略。探索一个以《教学新时空》为中心,以区域教研室为基础,融教研、科研、师资培训三者为一体的网络教研组织结构,发挥基于《教学新时空》的区域教研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先导性。
3. 区域教研运行机制的策略。以教研员为学科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学科网络教研的组织与运行。学科研训工作室成员为同学科不同年级网上教研牵头人,负责年级资源把关、审核,为各年级的学科版主。教研员、研训工作室成员和一些教学骨干,组成学科教研指导小组,根据资源库建设的栏目划分,建立相应的学科专题和栏目上传审核系统,聘任各个专题栏目的主管,同时建立资源信息上传的奖励机机制,提高基于《教学新时空》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区域教研资源建设的策略。目前国内很多独具特色的网站都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可供下载,还有一些优秀的学科网站以及一些专题资源库。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组织松散,如何组织搜集、甄别、整理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就是把优秀的教育智慧吸引到《教学新时空》中来,充分利用硬软件优势,为教师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
五、《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重点
1. 教研的组织。网络教研中,教师个体教研是活动的基元,而学科教研是活动的模块,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是由这些基元和模块组成的。学科教研是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合理、科学、有效组织学科教研,是基于《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2. 资源的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实行开放式的开发和整合,改变那种“技术保密”的思路,实行动态网上教学资源交流,随时更新,让更多的教师分享成果,也使作者的劳动价值通过网上交流得到成千上万倍地“放大”,从而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资源,且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开发。如何建设和开发教学资源,是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教研 网络电子备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76-01
一 网络电子备课,构建多主体教研
在网络电子备课中,教师作为教研主体参与教研。首先由网络研究小组首席确定备课主题,并进行备课分工,制订好备课计划,然后进行主题学习。每位老师在主题自我内化的基础上,和小组成员交流探讨,探究内涵,为研究教材和备课作准备。然后开始各主体的网络备课,紧接着请大家提交平台,探讨互促,进行交流,并共同丰富主题内容的资料,形成教师课堂设计的共识要点。再由教师代表表述设计意图,交流统一意见,修改形成定稿,存储备用。基于学生和情境的不同,教师可以在共享的备课稿的基础上,针对班情和学生情况再作润色,使它更符合自己班级的需要。
联合备课的整个过程是基于网络进行的,而学校对于教师联合备课的管理也是通过网络化实现的。网络使得结合点最大化,过程深层次介入,成果最大限度地网状共享,讨论与研究最大限度地高频率。教学过程的管理随时处在“展开”“透明”的状态下,为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打破了教师的个体备课方式,使教师的备课行为不再是单一的、个体的,而是集体的、共同的。实现了全员参与的制度化管理。
二 主题论坛交流,搭建跨时空教研
老师们在主题贴吧上根据教学实况,以教学感悟和教学疑点的形式在网上发帖、跟帖交流。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究竟该教些什么?学些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为论坛主题。语文学科诸如“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积累”“学生该怎样培养语感”,数学学科中的“走进数学课堂的对话教学”,信息技术的“如何应对千奇百怪的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等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而在线专家——区市各教研员的纷纷加盟让讨论更有了专家的引领,活动气氛热烈。在自由民主的平台上,让老师们找回了话语权,就教学工作中真实的、感兴趣的、需要解决的、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和交流,而这种交流不受校际空间的阻隔,不受时间的牵绊,这种合作研究和平等对话,使得学科观点得到了碰撞、整理和升华。其次,教师还可以将说课、评课、磨课置于论坛中,让网络教研激活课堂纵深。具体做法为:
第一,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如导入、过渡与小结的教学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重点、难点的把握等。然后在校园网上公布消息,并把教学设计上传到论坛中。
第二,围绕主题进行听评课。评课时不是交流各自的听课笔记,而是由听课的老师在论坛帖子间写自己的听课体会,进行“病理”诊断与分析和上课的对话、切磋。
第三,对本次主题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小结,提出整改意见。现场听课,网络论坛说课、评课、磨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面对权威的拘谨和水平差异过大的压抑,减少了面对面的窘迫,彼此就教学中的问题畅所欲言、针锋相对。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了教师的主体能力,促使授课教师在研究自身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在网络参与的潜移默化下,重新认识教学,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认识在讨论中更澄清了,教学的思想在碰撞中更明晰了。
三 开放教育博客,实现大众化教研
为了给教师有更为广阔的研究平台,可以充分运用校园网,把网络作为教师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升华信息、内化信息的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所得在“好课大家谈”中转载、上传专家或自己对各种课例的评课意见;也可以围绕一个教学问题或研究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网络成为实现互帮互助的有效途径。近几年,部分教师利用博客个性表达、更新简单、链接便捷的特点,认真记录教学日记,拓展教研的时空界限。通过整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力量,形成了研究合力,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利用网络伸展了新的触角。它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了帮助与支持,使网络成为从“精英研究”走向“大众研究”的重要载体。
看着激情绽放的网络家园,聆听着网络扎根日常教研清脆灵动的声音,相信,只要教师合理有效地运用好网络,教研将会振翅飞翔。
一、建立校本教研QQ群和分校教研管理QQ群
可根据不同学科建立不同的学科QQ群,如语文备课小组QQ群、数学教研组QQ群,或建立分校教研管理群。也可以根据研究课题建立不同的课题QQ群,还可以建立班主任QQ群。每建立一个群,要通过贴吧告知教师该群群号,规定教师用自己的校名加上真实姓名作为群标识加入(这并不影响教师在群之外使用昵称的功能),使交流更加方便。
二、利用QQ群远程备课
传统的备课模式已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教师获得信息和开展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校本教研中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集体备课,从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都赋予其新的内容。教师集体网络备课,跨越了时间、空间甚至学科的限制,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上进行专题研究。备课前,群成员根据备课主题搜集资料,准备自己设计的教学案例待讨论。备课时,先进行集体说课,再由主备教师将电子教案的初稿上传,群内其他教师围绕主备教师的教案在网上展开讨论。案例采用谁用谁整理的方法,然后上传到个人空间,以便大家交流、应用。其他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修改,成为自己的教学方案。
三、利用QQ群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QQ群提供了文件共享空间,可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讲义以及考试资料形成文件,放到共享空间里供教师下载、浏览和使用。普通群提供16M的共享空间,这样已经可以满足一般的要求,如有更高要求,可升级至高级群,高级群提供200M的空间。
QQ群在交互方面提供群聊和BBS两项重要功能。教师可利用QQ即时通的功能,在线交流教学问题。教师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发到群里,其他教师接受这些提问后进行讨论交流,现场解答。
在QQ的BBS论坛上,可讨论教材、学生和教学上的一些问题。教师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到BBS论坛供大家查阅和发表看法。
当学校要进行教研活动时,管理者可以先把研究主题、内容、要求、注意事项发到群公告,或者发到群空间里。这样,教师可以通过QQ群或者浏览群空间获知信息,根据实际需要在QQ群或群空间上回复、讨论。
四、利用QQ群转发教学文件及通知
学校一些没有保密性的信息可以由群主或管理员以公告的方式。在QQ群中,公告是以醒目的方式显示在QQ群的标题位置,但公告的字数限制在100字节以内。如中心学校可在开展教研活动前,发教研公告,说明教研活动的地点,举行活动的学校、教师、年级科目等。当学校成员不在线,可以将通知以留言的方式,当对方上线时,就可以收以弹出的通知。分校接到通知时,也可以给予回复。如群成员在线,却未打开浏览消息,QQ头像就会一直提示。
五、利用QQ群开展校本教研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利用QQ群备课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简便易行,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
2.高度的灵活性
首先,时间安排灵活。上班时不能参与的,下班后可参与。其次,思考时间长。面对面的教研,由于受时间限制,交流起来有时还不充分,但在网上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这样可以使问题研究更加深入。再次,交流范围广。网上交流不受年级组的限制,有兴趣的教师都可以发表意见,有专家的点评,也有区内外教师的评说,有效地促进了网络教研。
3.QQ使用范围广泛
目前QQ用户已达到了3.4亿,远远高于其他在线即时通信工具。庞大的用户量必然能使QQ网络教研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 以组织构建为抓手,保障研修活动的开展
构建研修管理组织是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和网络研修的基础保障。一方面,要构建由年级学科备课组——校学科教研组——校教科室等组成的校本研修组织;另一方面,要构建由校学科教研组——区域(县域)年级学科教研中心组——区域(县域)学科教研核心组——县(市)教研室等组成的网络研修组织。
校学科教研组是各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学科管理的基本组织,是校长直接指挥教学、教科室(或教务处)具体管理教学的主要渠道,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组织保证,是有效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所亟需完成的一大任务。为此,首先,要选好带头人。要将那些业务过硬、能凝聚人心、有潜质的教师推上前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其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明确各级研修组织的职责、义务与权利,进一步放权、放手、放心,让研修重心下移到实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确保研修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其三,要加强理论学习。新课改背景下,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回避新旧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等的冲撞。因此,要加强教学理论、学科理念等方面的学习,切实转变观念,把握住课改的方向,跟上新时期的步伐。最后,要加强业务建设。针对各科新思想、新实践、新经验、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以及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教研组要选择那些普遍存在的、教师迫切需要解决而又力所能及的教学问题着力研究。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
区域(县域)学科教研核心组是开展网络研修的核心,成员由来自各校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要将学校中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教师吸收到区域(县域)学科教研核心组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中心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要争取核心组成员所在学校的支持,为他们参与各种研修活动提供时间、经费等条件帮助。核心组成员要妥善处理好教学任务和研修活动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时间,做到两项工作互相促进。
二、 以课例研修为依托,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化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换句话说,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针对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的某个教学问题,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学问题的发源地,以课堂教学案例为对象开展的课例研修,是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修,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以课例研修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教师的成长之路应是经验加反思,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让教师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同时,课例分析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 以专业发展为导向,拓展网络研修的空间
网络研修是以“校本”为基本概念,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有效实施新课程为工作目标,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的“大校本”教研工作机制。校本教研的内容来源于课改的要求、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网络研修要选择真正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学生发展有重要价值的共性问题,特别是薄弱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每次活动的研讨主题,所有活动尽可能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增强研讨活动的目的性,促进区域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沭阳县地处偏远的苏北,地域面积大,人口稠密。全县人口180多万,成规模的公、民办中小学约160所,城乡之间、乡校之间以及公、民办学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科教师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要缩短校际、城乡之间的这些差距,除了要加强校本教研,走内涵提升之路外,还要以区域(县域)网络研修为切入口,扎实推进校际之间的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
论文摘要:作为市一级的教研部门,网络教研的组织应当以QQ为互动群组、以博客为个人空间、以UC为研培基地、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形成以学科团队为主体、以解决学科问题为主题、以多元统一为教研主线的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网络研修格局。
当纷繁的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是方便、快捷和高效。这不能不让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者深思,是否教育也正在悄然地走进网络?行走在网络中,我们能找到海量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跨越地域界限真切地交流,我们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份不可抵挡的诱惑,我们似乎已经眺望到不再遥远的辉煌。我们确定:网络——必定给教育、教学、教研带来新的生机!那么,作为市级教研部门,我们又该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有效地开展区域性网络研修呢?
一、首先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要网络做什么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我们要的是网络所能带给我们的真实价值,我们要网络为教学研究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这也就决定了在“网络教研”的范畴里,我们选择了“网络”作为“教研”的一个载体、一种工具。通过网络将教研的内容、方法、过程以及效果,更广泛地传递于一线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之间,使平时很难实现的不同层面上的沟通成为现实,作为一种“转换器”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帮助教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二、接着要寻找一种方案:我们如何应用网络
网络所囊括的媒介、软件异常丰富,我们要更好地应用网络开展教研,就要对各种网络工具进行选择,既要考虑到应用效果上的恰如其分,也要考虑到技术操作上的简单易行,不能让应用网络成为开展教研的负担。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选择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腾讯QQ、BBS教育论坛、Blog教师博客,以及多数人了解的新浪UC视频课堂,构建“四位一体”的网络研修模式。
1.以QQ为互动群组
以QQ为互动群组,在平日教学中做即时性的交流,也就是谁有问题、谁有反思、谁有困惑、谁有经验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到群组里,与群友共同商讨、共同交流、共同分享。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集体备课,其基本方式是:由一名备课的发起教师在群里提前做好集体备课的通知,在约定的时间由备课的参与者在群里集体备课。主要讨论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重点、难点的突破”。[1]
2.以博客为个人空间
以博客为个人空间,撰写教师个人日志,写教学反思、工作日记、学习心得、问题思考和经验论文等,其他教师可以随时浏览、评论,真正实现跨时空的教师间的交流。
3.以UC为研培基地
以UC为研培基地,将群组与博客中发现的问题、争论的热点以及课堂教学中的焦点等进行整理,组织集中研讨或集中培训,在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拿具体的课例到大厅里播放视频文件,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升理念、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
4.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
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以上三种形式的交流最终服务于论坛,在论坛中分学科、定主题、分阶段进行坚持性研究,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留下问题解决的策略,留下学科教学的经验,让网络研修一路走好。
在确定了上述四种网络工具后,我们相应地开展了各个层面的技术培训,送指导下县、送课到乡、送技术到个人,使广大教师能够运用好四种媒介,各扬其长,互补其短,为教研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扫清技术障碍,同时也明确使用思想,为有效开展网络研修走好第一步。
三、最后是明确一个主题:何为有效网络研修
1.主体——学科团队
市里建立一张由6个小网共100人组成的大网。市、县二级教研员,每个中心校以上学校一校一个网络教研骨干,每个县就是一个小网,每个学校的每名骨干就是网上的一个点。对这个点(骨干)进行培养,市、县达成培训思路的共识:培养一人,带动一科,激活一片。以金字塔的形式,层层递进、蔓延开去。
2.主题——学科问题
网络教研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活动,而多主体的交叉点就是学科教学,只有围绕学科教学的难点、疑点、盲点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才能让网络教研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们以学科为单位,确定研修主题,研制研修计划,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帮助教师学习、反思、研究、对照、实践、提升的过程中,实现区域教师专业化成长。数学学科按内容领域确定第一年的研究主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统计与概率怎么教?”语文学科从教学板块入手,研究不同类型的“阅读课怎么上?”科学学科则从教学策略的角度研究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学科研究基本教学模式,英语学科则把主题定位在教师的教学技能上,还有幼儿领域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总之希望广大教师能对号入座,结合自己学科的需要来参与网络研修。
3.主线——多元统一
我们的整体思想是“以团队为主体,以因特网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多元统一”的主线,四位网络工具的一体化;市、县、校三级团队的一体化;天、地、人三网的一体化。
以数学学科为例:
QQ群中交流,围绕“统计与概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收集研讨话题:什么是统计观念?在论坛中发帖,开展延时讨论,通过大家的观点,查找问题的根源,在UC里聘请专家讲座,与名师对话,进行教材分析以及实践对照,将新体会、新认识形成自己的经验性网络日志,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最后在精彩博文中提炼、总结,积累学科教学经验提升学科认识。
通过一个阶段的网上学习与互动,每位网络成员以团队的方式,自下而上逐层汇报,在本校与同伴交流,汇报到县进修学校,再由县进修学校统一组织,汇报到市教育学院,最后分县区开展实践尝试,把理念落实到课堂上,各县区参与评价、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最后由一位网络教研员辐射一所学校,由一所学校促动一个县区,由一个县区带动全市,从天网联动地网,以人网激活整体,三网结合,网网互动,通力合作,形成课程改革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使我们的工作形成一个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