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模经济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规模经济优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 企业并购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更是成为主要研究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多是通过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使企业在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规模经济理论综述

规模经济理论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自亚当・斯密之后,马克思以及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也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他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马歇尔以后,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还有些经济学家,比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已经日趋成熟,现在重点已经从理论方面转向了应用方面,当前在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企业并购,美国的企业并购从19世纪下半叶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理论,详细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分析来说明这一点.

三、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对于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主要有两种理论:

1.规模经济理论

研究证明了企业规模(或产业集中度)与企业的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在资本较为密集的工业里,集中度较高的大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其根本原因在于集中度高的产业中,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小企业低,企业规模扩大带来了单位成本的下降,超过了集中度提高价格上涨的效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高于平均数。这种成本优势就能增加工业产出的份额和减少单位成本,同时,联合生产经济即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减少也是显著的,这方面的成本利益来自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研究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从而降低了每一单一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而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将在并购之前没有运营在规模经济水平上的企业整合,使其获得规模经济,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

2.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最早见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兼并来组织企业会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经营协同效应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或混合并购来获得。对横向并购而言,经营协同效应的来源代表了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同类资源的合并,使并购双方形成了能力上的重要补充,并购后对各方面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会带来在短期内通过企业内部投资所难以得到的收益。对纵向并购而言,将同一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合并在一起,可以获得行业上的规模经济性。企业并购后如果能将并购双方的优势和特长协调

与结合起来,并同时消除各自的劣势和不足,这将可以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四、企业并购理论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应用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来看, 自1953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和成套装备 ,建立以年产3万辆卡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厂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却存在致命的弱点,即企业数目太多,厂家过于分散,生产厂家遍及除和宁夏之外的省区,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厂家数量已超过了日本、美国、欧洲等汽车大国的所有汽车厂家之和,可谓汽车企业数上的“超级大国”,然而我国1998年汽车产量仅为156万辆,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6,丰田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3.我国1956年至1998年的43年间累计生产汽车1580万辆,而美国1978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290辆,日本1981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118万辆。目前,国外一般单个汽车企业的最小生产规模是年产40万辆到60万辆,而我国汽车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一汽、二汽、上海大众和天津夏利四家。与我国125个汽车厂一年生产 156万辆汽车相对应,美国3个汽车厂生产 987万辆;日本7个汽车厂生产1011万辆,德国 3个汽车厂生产427万辆;意大利1个汽车厂生产150万辆。由此可知,中国的汽车产业远远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如果通过资本之间的并购重组,汽车企业可以实现迅速的规模扩张,规模的扩张有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赢得宝贵的利润空间,而有了利润保证,才能使资本有效循环周转起来,才能进一步支持在研发、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的巨额投资,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2]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147).

[3]张海如.规模经济:理论辨析和现实思考[J].经济问题,2001,(1).

[4]王美桃、王海龙、吕瑞亨.规模经济文献综述―――以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为例[J].北方经济,2006,(12).

[5]汤惠.规模经济理论对企业购并活动的启示.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 徐鑫波,宋华.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07,(7).

[7] 周世中吴国萍.企业并购与并购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应用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和中国汽车产业2008年、2009年的数据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绝大部分企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生产分散、市场分割、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市场需求不足是规模经济不佳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规模经济 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 集中度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工业是一致认为的最为典型的规模经济的行业,汽车业的生产规模和长期平均成本呈很强的相关性。那么,我国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成的同时,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如何呢?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 f(x)段;邹田(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

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

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名仍是吉利,第八、九名分别由2008年的金杯、哈飞变成2009年的比亚迪、华晨。同时,前十名的产量相比2008年均提高,上汽提高近100万量达到270.55万量,一汽提高近50万量达到194.46成量,而比亚迪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只有10万量左右。十名之后的企业则分享了190.03万量。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数量上看,有五大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达到最小经济规模板;一个企业超过200万量,达到270万量,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三个企业产量接近200万量。其它企业产量都比100万量低,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同时,不同企业产量上的差距拉得更大。

总体上看,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三)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三、影响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

2008年的集中度 =0.58,2009年的集中度 =0.61,根据贝恩的分类应属于寡占Ⅲ型,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出极端现象,即产量最大的少数企业产量占市场份额比较大,市场比较集中,而产量较小的大多数企业产量则极为分散,这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

(二)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

据统计,我国的25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因为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很大,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汽车产业做完其支柱产业。同时,实行地方保护,鼓励本地汽车企业的销售,限制外地汽车品牌进入本地市场。

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三)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很多零部件企业面对的是本地的汽车生产商,没有将自己定位在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所以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数量很少,很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汽车企业建立完整的上下游的生产链。

(四)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需求实现规模经济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最优生产规模对应的产量大于现有的市场需求,此时为规模经济而扩大生产显然是不理智的。各个企业应该致力于扩大市场需求,使自身面对的需求与最优产量尽量匹配。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增加汽车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同时也要开发国内市场,及时升级换代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购置车辆的费用。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调整汽车购置税等来刺激市场对车的需求。

四、改善我国汽车规模经济状况的建议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一个总体上的空间规划,形成积聚效应

国家政策多向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倾斜,构筑进入壁垒控制没有优势的地方盲目上项目,促成地区积聚,形成中国的汽车产业区,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充分发挥积聚效应。

(二)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呈现出总产量大、企业个数多、单个企业产量小、经济效益低等特点,不利于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发挥。因此,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生产的集中度。通过企业的并购与战略联合实现市场的集中和生产的集中是很好的途径。并购能够优胜劣汰,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通过破产兼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以加快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

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对于并购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构筑的退出避垒以及政府行政主导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条件,促进合理并购,抑制不正当并购,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提高其规模,但也为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留下生存空间。

(三)有效地利用合资、合作机会,全面提升自身实力

在与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时候,要从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销理念、维修服务全方位发展完善自己,充分抓住有利机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合。

(四)规范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消除地区性市场分割

要规范地方政府的作用,让地方政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市场的划分。

(五)充分发掘农村市场的潜力,扩大产销规模

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对汽车需求提高;另一方面,家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对汽车的需求;再则,国家积极鼓励汽车下乡。因此,农村市场非常有潜力,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中国国产汽车相对于外国汽车来说在农村市场更有优势:首先是价格优势,价格和质量仍然是影响农民购车选择的最重要原因;其次是更熟悉农村市场;再次是渠道优势,许多中国汽车厂商一定程度上拥有农村市渠道。汽车产业要充分把握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市场占有率,从而为提高产销量、形成规模经济找到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邹田.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及启示.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8).

[2]杨志明,钱世超.国内外汽车企业规模经济的比较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S2).

[3]何元贵,张捷,陈健.影响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4).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优势分析。

一、原州区招商引资的紧迫性和招商引资优势的局限性。

与东部地区相比,原州区在引资规模、引资结构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但长此以往,则会给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带来沉重的负担,给原州区乃至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障碍。东西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和结构上的差距,如不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整,势必拉大东西部发展差距,造成恶性循环,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极大障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原州区必须解决好招商引资问题。

原州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若不加以及时利用,也会成为劣势。因为,(1)优势具有动态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些优势是天然的,有些则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如技术进步。尤其是前一种优势,它会随着别国(或地区)该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而逐渐消失,甚至演化为劣势。原州区不但要重视现有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的保持,还要及时加以转化,创造新的优势。(2)优势具有相对性。与东部相比,原州区在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如煤炭、盐矿方面具有优势,但受运输距离与方式的影响,对东部地区来说,进口能源与原材料可能更经济合理。因此,任何优势都不是绝对的,在开放经济中,情况更是如此。(3)优势具有综合性。

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原州区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结果,很可能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因此,在认识西部地区的优势时,不要单纯强调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优势,离开其他优势的配合,已有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二、原州区招商引资综合因素分析。

1.原州区招商引资区位分析。

(1)原州区的资源优势。这个比较利益对于不少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问题是,原州区的这种比较利益,由于长期缺乏资本、产品结构不合理,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开发技术差,开发成本高。因而,资源优势方面的潜在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比较利益的程度很低,转换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颇高。这种情况使中、小外商望而却步,对于条件好的跨国公司又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2)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如果不同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则无法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弱化和流失。这种走势也不为以市场和技术含量的增加作为投资衡量指标的中、小外商看好。外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比较利益,宁愿花高价聘请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也不愿因为节约工资开支,而使投资效益下降。外商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很可能作出即使多花点工钱,也要向东部投资的决定。

(3)原州区的市场优劣。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最主要因素,而原州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另外原州区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因而,原州区在市场方面的劣势明显。

2.原州区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可使企业取得高效率与低成本的效益。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代表着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外商在考察投资可行性时,规模经济的发育程度是一个重要指标。

对规模经济,可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即内在规模经济与外在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指厂商通过自身规模扩大,而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成本下降的比较利益。其特点是单个厂商密集使用资本和技术,实现集约经营。它反映着一个企业自身的素质及其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由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等综合因素所决定。至于有多少个厂商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最大有效规模及市场的容量。内在规模经济发展得愈充分,企业在产业内部的垄断地位愈巩固,在市场中的垄断优势就愈明显。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具有内在规模经济的企业能够首先获得规模效益。但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其他厂商会因单个厂商的得益而投资于该产品生产,导致竞争激烈,利益分散,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限制。

原州区虽然也有一些企业,但是企业规模有限,既不存在个体上的优势,也不存在群体上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个体优势还是行业优势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原州区既缺乏内在经济效益,也缺乏外在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缺乏使企业在竞争中难以通过自身内部挖潜以及行业技术集中或扩散而更具实力,因而势必对外商的投资回报期、投资回报率及投资风险等带来不利影响,致使外商踌躇不前,给原州区的引资造成困难。

3.原州区投资环境分析。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 政府干预 适度保护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究竟应该处于何种地位,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主流贸易理论认为,政府干预会导致资源错置,市场扭曲,从而造成国民福利下降,如限制进口和对出口实施补贴等,都会造成国民福利的净损失,因而只有自由贸易才是最佳的政策选择。然而,现实中,各国的贸易政策却从来也没有实现过绝对的自由。现实中的贸易政策虽然多数情况下还是体现着自由贸易的倾向,但却也并不排斥必要的保护措施。当出现市场失灵,如发生外部性问题、过度竞争和道德风险时,为了消除“反竞争”(Anticompetitive)现象,保障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政府往往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正因如此,在自由贸易的呼声持续高涨的过程中,贸易保护理论也从重商主义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贸易保护理论中心―理论以及战略贸易理论不断发展。事实上,正是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才使以自由贸易思想为主线的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正,不断贴近现实。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国际贸易的发展令传统的主流贸易理论陷于窘境时,又是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才使产业内贸易这一现代的主流贸易形态获得了科学的诠释。战略性贸易理论不仅合理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条件,而且科学地揭示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贸易优势的来源,明确提出了应通过转移利润和外部经济两个途径最大限度地获取贸易利益的政策主张,提供了政府干预的新思路,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使贸易政策的制定走出了比较优势的误区,从而为贸易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正如克鲁格曼所说,“新模型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在某些条件下可能符合国家利益”。新贸易理论的倡导者们据此提出的政策主张有别于传统贸易理论所支持的不是自由贸易就是保护贸易的政策建议,导致当代国际贸易政策出现了战略性运用的新趋向。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内容及主张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二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

与传统贸易理论主张自由贸易、实现“双赢”不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了把垄断利润从外国转移到国内、“损人利己”的利润转移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揭示了利润转移的三种类型: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某些产业或厂商能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的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完全被厂商所占有,这些厂商可能不愿意投入资金用于研究和开发。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或厂商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最重要的政策主张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即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关税、出口补贴和进口保护等奖出限入措施,对现在的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部门、企业)进行支持和资助,增强其竞争能力,谋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掠夺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最终实现增加本国福利的目的。

因此,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有一个尽可能信息完备、决策独立、干预有力的政府。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中,政府的干预作用理所当然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政府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重新定位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内容及其主张可以看出政府被赋予的新的使命,政府的作用获得了新的定位,国际贸易成了政府应积极参与的世界性博弈,贸易利益的取得更多的依靠政府积极有效的干预。政府干预论点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干预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优途径

在非完全竞争及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中垄断利润普遍存在,一个企业的垄断实力越强,获得的垄断利润就越多。国家干预可以将国外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国内企业。为此,对于各贸易国来说,如何扩大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并进而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靠企业自身去积累和成长,在强手如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且若又是后起国家的企业,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真正挑战者,显然困难。而借助政府力量作为“第一推动力”,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扶助,使其尽快扩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收益,降低成本便是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径了。

政府干预是“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模型实施的基础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是克鲁格曼1984年提出来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市场由寡头垄断,并可有效分割;二是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当本国企业处于追随者地位,生产规模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边际生产成本很高时,这时本国政府通过贸易保护,全部或局部地封闭本国市场,阻止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大,这类产业的规模经济收益便会出现,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同时,国外竞争对手由于市场份额的缩小而达不到规模经济,边际成本上升。此消彼涨,国内企业就可能占有国外市场更大的份额。而销售额的扩大又进一步降低了边际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样,以政府干预为后盾,IPAEP理论的实施便达到保护国内市场,扩大国外市场的目的。战后,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经济发展中,汽车、电器、计算机设备等的发展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政府干预作用内生化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

将政府干预作用作为比较优势内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变量,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大进步无庸置疑,而比较优势依然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一方面技术变量已成为现代企业和国家相对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变量。而技术变量的提升不管是来自于“边干边学”,还是R&D,都与法律、投资激励等形成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都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即取决于政府的干预情况。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源禀赋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创造型资源”(如信息、知识资本、创新、制度、技术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以及一个国家越来越依靠于这类资源来获得比较优势,因而政府干预也被内生为区位因素,成为直接影响这种“创造型资源”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变量之一。

我国政府干预国际贸易的战略性选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客观上要求政府干预,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这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一个战略性的选择,将有利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的实现。但是贸易保护要在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下灵活运用,避免引起别国的报复。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在进行政府干预时,要重视利用对发展中成员国的一些优惠条款,尽快使被保护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

发挥政府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要使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政府战略性干预国际贸易的关键不是通过产业政策去扶持某个产业或大企业的发展,而是要营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不同政策环境会对产业生产要素中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并由此影响产业竞争力。这就需要政府向产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包括高效率的法律体系、制定竞争规则、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要继续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政企分开要贯彻到底,使政府经济管理的调控作用有力、有效;不断完善国家产业政策,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战略性地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创造一个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特别注意让一般生产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依法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公平竞争的权利,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平合法的国民权利,创造一个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适度保护国内市场。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可以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也可以容纳下大量进口商品以免国内产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对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外贸发展必须努力保护而非损坏国内市场,即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度保护。在当今,关税保护措施日益受到限制,所以要灵活运用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政府采购和技术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手段来对国内产业进行适度的保护。

培育产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规模经济优势是由于产业内产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任何一个国家专业化于产业内的某一种或几种产品而形成。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具有不完全可分性的生产要素的多用途性和多功能性。比如在现代的高新技术产业里,生产设备的多功能性和生产要素的多用途性以及技术的外部型等都十分突出,从而表现出显著的范围经济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的增强可以对一国产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人员素质等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进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多数产业和企业规模小、产品品种匮乏、平均成本很高,这削弱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国际竞争能力下降。所以,为了保证本国利益的最大化,采取积极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植潜在的竞争,突显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就显得十分必要。

提高政府战略干预贸易的效果。政府战略性干预的贸易政策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政府对主导产业的支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但是保护不是无限制的保护,而是一定范围的保护,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一定时期的保护。即只对那些具有发展前途而目前尚不成熟的少数产品如汽车、电子计算机等进行保护;保护度的设置以其免受国外产品的强大攻击和围困而又能充分感受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从而激发其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的动力为准则,逐渐通过自身努力培育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做到成熟一个开放一个,将国际交流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谦,吴一心.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产生及其体系.上海经济研究,1998(2)

2.海闻.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经济研究,1995(7)

3.李俊.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局限性.国际贸易问题,1994(5)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规模经济;运输企业;集约化

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甚至与道路运输市场开放以前相比有所倒退。目前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经营方式落后;运输生产缺乏有效的组织,效率低下;经营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所提供的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差。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信息技术大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国际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于运输业特别是道路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位移上,还体现在运送速度、时间和货物安全上,道路运输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道路运输企业规模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分工与交易费用

当道路运输市场劳动的交易费用系数足够小于中间产品的交易费用系数时,中间企业就会从道路运输市场中出现。如果分工在道路运输企业之间发展,则每个企业就会越来越专业化,道路运输企业的平均活动范围和规模也会缩小,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如果分工和专业化在道路运输企业内部发生,则一个企业中每个工人的专业化水平和一个企业的范围及规模将同时提高,企业的平均规模就会提高。

2.市场容量

规模经济的实现受限于市场容量,道路运输业由于其特殊性,市场容量包含经济发展与运输需求、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程度和道路运输业市场容量三层涵义。

3.管理与技术

从管理看,一类是生产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输生产的全部过程,与企业的运输设备密不可分,目标是实现生产率与生产能力的配套。包括车辆和员工岗位安排合理化等等。另一类是经营管理,是除生产管理以外的一切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组织企业运输生产所需的货源并且控制非生产过程的成本。对于所有的道路运输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可以不断压缩的空间,可以不断挖掘潜力,将管理力的作用发挥到极限。从技术看,一方面,装备技术的发展使道路运输企业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

4.产业的发展水平

运输需求作为派生需求,在其发展初期,运输主要作为企业满足企业自身生产的需要,专业化程度较低。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多,市场的扩大,为专业化提供了需求支撑,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内部分工链条的延伸,运输市场效率进越来越高,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协作程度进一步加强。

5.企业关系

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竞争与协作,这两种关系对于道路运输企业经营方式有重要影响。

二、运输业形成规模经济的条件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保障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四通八达、高密度、高等级的公路网络正在形成,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社会性为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因而运输企业可以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主要从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着眼,积极开发创新先进的运输组织技术,强化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拓展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断强化实力和扩大经营规模。

2.运输市场中企业竞争的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运输市场中,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多种行业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大企业战胜小企业,最终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这也会促进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

3.多种运输方式各有所长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自身的技术经济特性,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有利于体现运输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如,道路运输的机动、灵活、方便、门到门等特点,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运输优势。所以社会需要更具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高。

四、运输企业发展集约化经营的途径

1.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联合经营环境。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造成我国的运输企业条块分割,各个运输企业分别要到当地上交税费,各企业都受当地的交通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保护。因此,要想实现跨地区、网络化经营,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联合经营环境。二是联合形成大型企业,共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和眼前的利益,而应胸怀远大,从整体和长远眼光出发,积极与相关的企业联合形成大型企业,共同提高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培植大型骨干企业,主动利用资本运营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实现跨地区经营。通过资本运营实现资本的整合,使具有同一功能的资本进行组合,统一经营、合理分工和协调。四是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以技术进步推进运输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具体思路

货运的集约化经营:一是大力发展物流业。运输企业通过组织和计划、车辆调动和接取送达、仓库选址和管理、物资配送和分发、信息传递和处理,很好地完成物流的全过程。二是发展快运。企业可以通过实行集约化经营,建设城间网络,接取送达网络,配置良好的货运设施,加强货运站的管理,以满足客户各方面的需求。客运的集约化经营:目前,客运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客运市场的恶性、无序竞争只能造成企业效益低下。因此,要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实行集约化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普通公路客运,可以实行车辆统一滚动发车联营,加强其相互间的自律,实行统一售票、统一排班、统一配载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而对于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高速客运,只有通过集约化经营,提高车辆的运转效率,体现出安全、快速、方便、舒适、服务周到的质量优势,才能实现高回报。

总之,集约化经营是当前各行业发展的趋势,尽管运输企业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是也应认识到集约化经营的条件和优势,运输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发展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运输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引社,我国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问题,综合运输,2004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技术进步

2004年起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就突破了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自2006年初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仍保持了近几年来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海关统计,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2726亿美元,同比2005年增长24.3%,其中出口总额为6912.2亿美元,增长26.5%。仅前三季度的贸易顺差就达到了1098.4亿美元,超出了去年全年1018.8亿美元的水平。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或者说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我国的产品和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于津平(2003)运用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魏浩、毛日和张二震(2005)用同样的方法和收益性结构指数发现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仍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上。傅朝阳(2005)也运用RCA和NTR指标分析得出我国经济的要素禀赋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相对丰富,出口部门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发展

大卫・李嘉图(1817)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思想,引出了比较利益理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出在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便可以获得各自源于贸易的利益;赫克歇尔-俄林(1933)的H-O Theorem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扩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哈伯勒(Haberler,1936)又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此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罗布津斯基等诸多学者又丰富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使之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思想。

早在19世纪末马歇尔(1890)就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了除要素禀赋外决定生产成本的其他变量,他分别论述了“大规模生产”与“产业区”的问题,引出了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效应。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A.K.Dixit & J.E.Stiglitz,1977)将规模经济的概念引入国际分工领域,指出消费市场及其引致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了平均成本。即使存在要素禀赋的劣势,由于市场的扩大和规模经济的作用,平均成本可以低于小规模生产的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别国,并迫其退出该产品的生产。而外部规模效应也说明了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也会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克鲁格曼(Krugman,1979、1981)通过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得出了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也会由于规模经济而产生国际贸易的结论。相反,劳动力增长和外部规模效应等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取得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他认为,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拥有更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将有更高的工资率,国家倾向于出口那些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产品。国家间商品生产和贸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生产模式可能是完全由偶然性的历史因素和政府计划所决定的。埃塞尔(Ethier,1979)分析了规模经济与机器种类多样化两难的问题,解释并说明了机器种类数量的增加与新技术的增加、内生的技术进步有关。克鲁格曼(1983)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并阐述了技术竞争理论,指出如果技术进步发生在后进国家,结果是缩小了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迈克尔・波特(M. Porter,1990)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是其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他的主导产业是否具备比较优势,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建立优势产业的基础,而提高效率的源泉是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他既考虑现实的利益,更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强调要素质量的提高对一国竞争力的影响。

二、比较优势理论评析及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特征

按传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源禀赋差异与贸易量成正相关关系,各国之间贸易形式主要应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行业间贸易。但在战后的现实是:发达国家之间行业内贸易量大量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在国家间转移;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假设相悖;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陷入了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低位资源要素产品出口 “比较利益陷阱”。而且密集使用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会使本国的比较优势最终因对要素的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抵消。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市场效应,固化原有的国际分工,导致发展中国家恒久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逐渐陷入单一产品结构的畸形产业结构。因此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其动态特征的静态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反而只能使其不断加深。

如何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加符合现代国际分工现实和使所有国家都能得到分工的利益,迪克希特、埃塞尔、克鲁格曼和迈克尔・波特等国际经济学者们作了理论的动态发展,用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作的动态的诠释,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将国际贸易的诸多变数如市场结构、研发要素、技术创新等引入动态考察的范围。技术创新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中形成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又影响国际分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是技术创新作用于内生变量,通过改变需求收入弹性,就会使贸易条件产生良好的变化,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获得贸易的利益从而导致福利的最终上升。同时,地区分割的市场对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分割的市场促使区际产业趋同,进而导致区际贸易壁垒阻碍商品和要素的国内流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而影响规模经济在一国国内的形成。

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当今世界,一国的对外经济利益的取得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如果其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而且使之静态化,那么在国际分工中将处于不利地位,贸易大国就有可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从而损害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贸战略既要立足现有的成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同时又要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兴的未来的支柱产业,使二者协调发展,不可或缺。因此,主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动态地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地探索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制定相应的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贸易政策分析及策略探讨

1.贸易政策应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我国在要素禀赋中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方面,按照比较优势的定位我国大多数产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生产环节。而且由于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的压力较小,导致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静态的比较利益参与国际分工的粗放型贸易扩张使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同时由于“合成谬误”的存在,各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趋同,同类产品、同类产业的竞争不断地恶化我国的出口市场,致使“贫困化增长”的产生。现实的贸易策略应是既要保持我国中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有意识地提高和实现向中高端国际分工环节的发展,增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投入。在劳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创造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内生型比较优势。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国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扩大劳动就业量,缓解目前困扰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贸易政策要引导、鼓励企业对技术和知识含量丰富的资本品进口,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规模经济 并购 企业集团 产业组织政策

企业规模是指生产资料、职工等生产要素和产品产量在工业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表明了企业组织的大小。企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企业规模经济。企业扩大规模,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简而言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准。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从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国际比较看,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小得多。2003年,我国516家重点企业的营业收入约为433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2名的沃尔玛和通用汽车营业收入的总和。

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将2003年世界500强的前2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中国100强前2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营业收入的18.5%,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通用汽车营业收入的24.5%,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十的大众汽车营业收入的一半左右。

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其拥有的大公司数是呈正相关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大公司的数量还不多。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世界第六位,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与我国经济总量所处的位置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这11家企业,所涉及的产业主要是能源、电信、金融和贸易,没有一家是我国主要产业的制造业企业。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这使得我国产业部门的企业缺乏基本整合市场的能力,导致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状况十分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降低成本,从而不能以低价格优势去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制约了产业及企业的发展。

我国发展企业规模经济的对策

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谋求发展的有力措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在并购中应注意:

并购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应根据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并购,鼓励一些产业的优先发展,限制另一些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社会资源的动态平衡。同时,政府还要从宏观上控制并购的规模,既防止因企业规模过小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又不至于并购过度而形成垄断,影响竞争。除此以外,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为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信息资源。

并购应以水平一体化战略为主。并购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三种战略。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垂直一体化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现纵向渗透和扩张。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以上三种战略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化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受地区和部门的限制,水平一体化程度较低,垂直一体化程度更低,而混合一体化更是寥寥无几,这严重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张,使大型企业难以形成。根据这一现状,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应以水平一体化战略为主,加强主业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开发,使主业趋于有效规模,在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采取垂直一体化战略,待到垂直一体化基本实现,就应创造条件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期最后形成国际化大型企业。

完善上市公司并购机制。通过股票市场进行并购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的有效途径。而由于条件所限,目前我国数十万国有企业中,上市公司只有数千家,因而大批企业通过换股的方式实现并购尚不可行,因此应加速发展资本市场,以解决企业并购中的资金困难。

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对企业集团的合理规模作出科学的决策 企业集团的规模是否合理,要用规模经济来衡量。首先,提高企业集团进入壁垒,对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限制其产生,对不适应集团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实行淘汰制。摘牌的要坚决地摘。其次,支持同行业内具有较大优势的集团公司对行业内其他集团公司进行控股、参股,形成更强大的企业集团,以减少雷同企业集团的数量。

重点培育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当务之急是要把企业做强,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通过联合,集各方优势于一体,由此产生相应的协同效应,以实现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市场力量的主导下,集团形成和扩展中的企业联合应以企业的自愿为前提,以资本联接为纽带,以制度创新、机制转换为基础,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规模效益为基本目标,注重市场调研和风险分析。

集中资源组建专业型企业集团 实践证明,一个或几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对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我国各产业来看,企业集团应收缩经营领域,将无关业务剥离出去,突出主业,发展独具的专业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使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质量和品牌优势,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制定政策推动发展规模经济

在促进企业规模经济活动中,政府不应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是为企业创造必要的政策和法规条件,既要促进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又要防止过度集中形成的垄断,政府的职责应集中在三个方面:

制定政策并建立产业政策保证体系。推动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及不断升级,需要将产业政策细化,明确不同时期的产业主攻方向,促进重点产业的优先发展。在每一重点产业中选几个企业集团,集中力量实行政策扶持,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时,通过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国有资产利润分配政策、财税政策、外贸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企业规模经济的发展。

改革政府管制模式。市场化改革要求改革政府调整产业组织的模式,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采取“以市场调整为主”的新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企业的“并”、“转”、破产退出,使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不断形成。可以说,“以市场调整为主”的模式有利于培育和增强我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然而,对产业组织进行良好的调整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推动。

制定产业进入壁垒政策。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对规模经济要求,确定进入某个产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不允许新建企业进入。标准的设立应以最小最优经济规模(MES)为基石,同时考虑生产技术、要素供给、市场需求等因素;标准的内容应是投入生产要素的规模、产品、品种、生产批量等。通过设置适当的进入壁垒,限制小批量的企业进入某产业,防止产业进入过密、竞争过度。

参考文献:

1.史忠良.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规模经济优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 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 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 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 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 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 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 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 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 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 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 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