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创新工业企业

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工业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科学管理的过程。具体来说,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每一环节都会发生,从原材料的购买,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等。正因为如此,财务管理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重要影响。而随着工业企业自身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不断增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传统的财务管理很难满足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工业企业有必要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涉及范围广泛。由于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每一环节,比如:生产、采购、销售、内部管理等。除此之外,还涉及企业同外界各类关系的维持上。综合性较强。根据我国工业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工业企业自身的结构非常复杂,通常会包括多个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对于各自的发展、建设等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导致不同的财务活动的发生。导致不同的财务活动的发生。而工业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对每一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因此其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许多工业企业都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然而从实际的执行效果来看,结果差强人意。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管理体制不科学

作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对财务管理整体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资金管理制度的缺失。由于资金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部分工业企业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特别是在资金预算方面,由于缺少相关制度,导致预算缺乏依据,影响其发挥真正的作用。而一些工业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导致其成为了摆设,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资金管控不足。由于工业企业对资金的使用缺乏严格管理和控制,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增大。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科学。由于许多工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导致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低下,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业企业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工业企业在经营规模、经济实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总的来说,大部分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信息化财务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信息化财务建设速度缓慢。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无法选择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导致信息化财务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财务管理软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使得许多工业企业惧怕其所带来的风险,因而排斥使用软件。

三、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工业企业必须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建设符合自身需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具体来说,工业财务的财务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形资产管理创新

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认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有形资产,即企业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生产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制定、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工业企业都将有形资产作为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而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资产作为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力度,具体的做法包括:创新无形资产管理体制,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力度,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加以保护。提高对现有无形资产的认识程度和运用程度,以实现无形资产的最大化应用,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提高对无形资产投资的重视程度,不断扩大无形资产的投资范围,使其使用价值不断增加。

(二)财务人员培训创新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产生用药影响,因此,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必须包含对财务人员进行创新性的培训,不仅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更要提高其综合能力。具体来说,财务人员培训创新包括以下几方面:专业能力培训。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财会基础,还需具备法律、金融、数学、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对金融政策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理财策略创造条件。学习能力培训。财务人员自身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为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巧燕.谈现代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新途径[J].工业技术经济,2012

[2]王慧娟.浅谈工业企业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2012

[3]杨文黎.我国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业 财务管理 现状 改进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香港传入我国大陆。1981年3月,在深圳成立了我国大陆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企业大多是微利企业。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加强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始终是物业管理企业的重要课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每个环节,甚至每一名员工。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效果。

通过对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了解,笔者发现物业管理企业在财务制度建设、资金运作、财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财务管理概念及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有组织地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业管理企业所有涉及资金的活动都是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分配等。财务管理的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

二、我国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物业管理行业至今没有一套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物业管理企业仍然存在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的现象。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补充规定(试行)》以及各地方颁布实施的《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等会计制度法规,提供了物业管理企业制定内部财务制度的依据和参照,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行业内部制度执行混乱现象:有的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有的执行外商投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有的执行旅游、饮食服务业企业财务制度;有的执行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有的执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等等。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过于多样化,导致会计人员在具体财务工作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既不利于行业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统计和比较,也不利物业管理这个新兴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资金运营缺陷

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资金少,受委托管理的资产量大、风险大、责任大,物业企业盈利性差。受上述因素影响,物业管理企业筹资信贷能力差,又缺乏政府的支持,融资困难,这又进一步造成了其资金短缺。物业管理企业依据物业合同提供物业服务,支付公共部位的设备设施维护维修费、绿化保洁、垃圾清运、物业人员薪酬,代收代缴房屋租金、水电费等,承担大量资金流出的同时,还要面临业主不按时缴纳费用,甚至是长期拖欠物业管理费的现象。某些物业管理企业无视国家制度,私设“小金库”或是违规使用资金购置汽车、违规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资金流动是企业的主动脉,一旦被切断,本就资金紧张的物业管理企业,其经营情况可想而知。

(三)内部控制体系缺失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不仅能维护企业的财产安全、防范经营风险,还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准确无误,从而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些物业管理企业由于对内控工作不够重视,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制度不健全,制度流于形式并没有贯彻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的现象。内部控制体系的缺失,必然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四)财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不高,或无证上岗,或不具相应的会计技术资格证。财务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实际工作中,有的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有的财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不熟悉财经法规、制度;有的财务人员缺乏职业判断力,业务处理能力较差;有的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保守商业秘密观念较差;有的财务人员不注重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的提高;有的财务人员服务意识较差,岗位工作敷衍了事,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完善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物业管理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无法吸取行业会计制度的经验,当前的会计制度、条例等也没有提供具体的、详尽的指导意见,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在了解、分析物业管理业务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用于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物业管理企业的非流动负债、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等核算内容区别于其它行业,物业管理企业财务数据定期地向业主报送,从而更具透明度。物业管理企业具有较多的委托经营业务,会计核算应该强化资产核算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物业管理企业应该依据上述核算特点,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二)加强物业管理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物业管理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将资金集中进行管理,这将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可以参照“资金池”的方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这样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资金头寸,统一、合理的运作企业的资金,利用闲散资金进行对外投资,谋求资金的中短期收益。物业企业应认真做好营运资金的预算,分别细化到每年、每月、每周编制资金预算,使预算在不断的变化中与实际收支趋于一致。要求各相关部门上报资金预算,据此对各部门的日常现金流量进行控制,并对资金预算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考核。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才能强化物业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资金集中进行管理可以改善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从而拓宽企业从内部和外部进行融资的渠道。

(三)加强物业管理企业内部控制

1、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物业管理企业大多属于小规模企业,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人员较少。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更应该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如财务工作中的会计和出纳就属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

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它可以保证物业管理企业各项业务的执行和限制。如物业管理企业处置废品的数额超过某部门的批准权限时,只有经过更高级别的部门批准,才能进行该项经济业务。

3、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限制接近,如物业管理企业除物业特定维护人员外,其他人员则限制接近公共区域内的大型机器设备,可以保证资产安全。定期进行实物资产清查,可以保证账实相符,如发现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风险控制

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物业管理的服务风险和物业管理的财务风险。物业管理企业唯一的产品就是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物业企业受托管理的资产存在发生各种灾害的可能,面临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借入资金需要还本付息,一旦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便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由于目前网络、媒体等极度发达的社会环境,物业管理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高知识存量、高技能型财务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企业财务制度是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不断更新、细化的,财务人员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满足财务工作的需求。财务人员应该有意识的进行知识更新,自我“充电”,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法律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财务制度不完善、营运资金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缺失、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提出了改进方法。但就目前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而言,改进过程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物业管理企业既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又是一个管理密集型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只有重视财务管理,才能在当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物业管理企业应在立足自身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向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柏光燕.我国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外资,2008(8):106-108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 勘察设计单位 财务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我国国务院转发建设部等相关部门的有关通知进行适当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并具有勘察设计单位特点的财务管理体制,以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公路勘察设计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不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没有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的关系;预算管理有待加强,成本核算不够精细;对税收的筹划也不够到位,风险较大等。像有的财务管理人员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导致财务管理只是限于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来追求经济利润,却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反而阻碍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比如说财务管理的重点仍然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简单的日常工作,而没有做好财务预算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向导作用。在核算工作中,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有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对于企业资金的运作以及会计的结算工作都比较重视,但是对于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以及经济活动分析就比较轻视,使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得不到有效发挥。相比国外的勘察设计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讲,我国勘察设计单位的财务管理还没有完善的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导致在财务管理中出现一些不良问题后“无理可依无章可循”,而要想财务管理工作高效、顺利的进行,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做保障,所以没有健全的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就阻碍了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1、要加强项目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项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可以对某项目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对于投标控制预算,应是在投标过程中,以此来作为投标与否的重要决策依据,是通过对投标预算的编制及评审,确定出投标的合适价格,以确保企业的效益。对于项目实施预算,应是在项目已经签约后,是通过对项目实施预算的编制及评审,确定项目实施中的控制成本,是财务管理的需要,也是项目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且有力的依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几乎各部门都是以项目实施预算为目标,都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以提高该项目的经济利益。对于项目调整预算,应是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是根据项目当前的进展,如果出现了较为重大的调整,就要及时作出项目实施预算的调整,以使项目实施预算与实际情况尽可能一致,也让其他相关部门及时了解项目的“第一战线”情况,并能确保财务核算资料的准确性。

2、将基础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开设置

我国很多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都容易把基础会计与管理会计混为一谈,或者是没有明确区分。基础会计包括现金周转、资金调度、资金使用、资金保护等日常的基本财务工作,主要是承担与资金核算有关的一些基本职能,给财务管理提供最初始的会计信息。工作中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确保会计资料的客观、真实、正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而管理会计则是依据财务的基础数据,加工整理各种数据,编制财务报告分析报告,对成本进行核算,对经济状况进行正确的经济评价。其渗透于企业内部各个方面,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财务管理及参谋的职能,可以向最高决策层提出建议。为了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作用,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把基础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开设置。

3、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在(关于勘察设计众业执行新财务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已经明确规定,勘察设计单位要执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在贯彻执行(勘察设计企业会计制度)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同时也要制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办法,以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勘察设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各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公路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要求,在国家制定的通则和行业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客观制定出具体的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办法,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公路勘察设计单位的需求。

4、是成本核算精细化,尽可能降低成本

公路勘察设计单位与一般的生产销售企业有着巨大的不同,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生产经营活动几乎都围绕着工程项目而进行,因而也需要有一套不同于一般生产销售企业的财务管理来控制项目成本。要提高项目的经济利益,就要尽可能的降低项目成本;而要使项目成本尽可能的降低,就需要使成本核算精细化;而要使成本核算精细化就需要将成本核算贯穿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中,比如说在可行性研究中、项目实施中、项目结算中。所以在工作中,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细化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当然也不能忽视项目结算时的成本核算,以确保成本核算“深入”项目的各个“角落”。 对于项目成本要正确核算,要根据工程项目进行核算,核算过程中要制科学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并借助ERP等信息化工程,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生产经营、科技研发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整合,以更为准确的掌握各种财务信息,让成本核算更加精细化。

三、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公路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承包也许还在初级阶段;我国公路勘察设计单位的财务管理还比较薄弱;我国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但是,笔者坚信,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格局,只要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积极勤奋、努力刻苦、爱岗敬业,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定能逐步消灭这些不足。

参考文献:

[1]郑召梅.勘察设计单位工程承包的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09,(08)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分析

房地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既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又有着与商贸企业不同的特点。首先,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相对其它行业来说,它的资金需求量更大,房地产上下产业链比较长、所需资金大、投资周期长、中间环节多等因素就决定了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高难度和复杂性。其次,开发周期长,房地产企业的工程开发和经营时间相对较长,如工程的开发建设需要经历征地、开发土地以及工程建设直到竣工等,带个过程的周期较长,一般情况下需要两年甚至更长,周期长自然造成资金的周转率低。最后,房地产经营的风险高,在开发房地产业务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加之开发周期较长,更是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高风险就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及时、科学地进行风险预测并做好预防工作。

二、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财务管理现状

1.财务管理机制薄弱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薄弱问题还比较突出,具体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而已有的制度也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二是财务管理工作仅停留在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财务会计阶段,财务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管理职能基本处于空白,缺乏用于支持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信息;三是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没有计划,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特别是在经济效益良好的情况下,可选择的投资机会较多,加大了企业风险控制的难度。

2.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仍不容忽视

房地产企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与其它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有着质的区别,是集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经营销售、配套管理及服务为一体的行业,不管是在融资渠道、会计核算或是财务运行机制方面都容易出现财务管理不足,加大财务风险。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意识淡薄

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一直是我们强调的问题,但仍不断出现问题,这种现象在房地产单位尤为突出。房地产企业在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很多单位的管理者是包工头出身,缺乏管理经营理念,过多看重的是经济利益,对人才并不重视,特别是财务人员,更多的是亲戚担任出纳和会计。而这些财务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理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缺乏应有的会计素养。

4.成本管理不到位

一个房地产项目包括设计、土地使用权、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和施工等过程,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这些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存在极多问题,如在选择设计方案时,没有综合各种因素加以考虑,还有在购买土地使用权时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现象,造成了土地的竞买价格和实际成本之间严重偏离等,加大成本管理成本。

三、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1.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是要科学设置会计科目,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科学设置会计科目,如在开发产品科目中尽可能细化核算对象,保证按产品名称或楼号进行开发产品的归集。二是统一会计核算程序,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要保持统一,在此基础上增加适当的灵活性。三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遵循针对性、操作性和强制性原则,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投资决策前必须充分了解城市规划信息、周边土地供应及使用情况、周边房地产开发供应情况及市场需求信息,同时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克服盲目乐观主义,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要在收益、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寻求最佳组合。此外还要做好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工作,可以通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改变融资模式和建立滚动预算机制,尤其加强现金流量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来防范与控制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的产生,减少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取得更大收益的可能性。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

企业一方面要宣传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让财务人员产生身担要职的自豪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做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财务工作者的信念,另一方面要重视对他们的日常培训,会计知识是不断更新变化的,特别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经济业务的扩大和微机等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通过培训提高他们胜任工作需要的业务水平。此外,还可以期考试、考核,引进竞争机制,加大房地产企业财会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外部压力。

4.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

房地产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在经营过程中我们应主要做好资金的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监督管理和使用效率,从而保证资金运用的公开、合理、规范,做到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控制投资风险,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提高整个企业经济效益。

5.加强成本管理

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概算、预算及竣工决算是建立工程造价、降低开发成本、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理财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实行内外审查相结合的财务监督,确保数据真实无误。目前开发企业的“三算审计”一般由预算员、施工技术人员审核,财务人员只起计账作用,所以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三算”的有关要求,并参与监督,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加强对于决策成本、投资成本、质量成本、资金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WTO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中外合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以及控制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中外合资企业 财务管理 会计管理 控制方法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外合资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其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方法上与我国国内企业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当首先认识到中外合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才能够从该目的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合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中外合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

中外合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对企业的经营目标以及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之后,建立起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并且以此对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和指导。

(一)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通过价值效益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收抵支后剩余的利润和财富的多少,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

(二)中外合资企业的投资者利益需要得到保护和维持,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能够正确处理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利润之间的关系,正确计算各种成本,对消耗的资产给予充分的补偿。

(三)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财务环境都比国内企业复杂,面对的风险也更大。然而,风险又总是与利润相伴而生的,因此,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妥善处理利润与风险的关系,能够在保证利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降低或者避免风险。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能够正确分析和识别风险,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四)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树立牢固的资金价值观念。资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时间价值,一方面运转资金的过程中能够带来运转价值,另一方面资源供求矛盾多导致的物价上涨影响资金的购买力。因此,在企业中,如果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运转,则无法实现其有效利用,增加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中外合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然而目前在一部分中外合资企业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一)合资企业中内部财务冲突

通常情况下,中外合资企业的破产率都较低,但是其整体的效益却往往不高。中外合资企业的合资过程中,财务管理是双方企业都需要进行管理和掌控的关键部分,但是有些中外合资的双方在某些利益方面存在着不一致,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合资双方财务控制的矛盾冲突。中国企业是合资企业的母公司,除了一小部分国内的企业之外,大部分在规模和实力方面都无法与国外的企业相提并论,在合资的过程中需要抽调大量的人员和资产来投入到合资企业中,这就使得母公司的实力下降,导致中方母公司处在较为弱势的地位,既影响母公司对合资企业财务的控制能力,又容易导致合资双方的利益不均。

(二)中外合资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由于中外企业传统的财务控制方式不同,因此合资的双方都比较关注自身的利益,容易导致合资后在财务管理中发生问题,往往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割离会计核算与股权机构、财务管理以及产权性质之间的关系,合资双方往往从股权性质出发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进行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其他股东利益的侵害,同时也由于合资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监督不力、资产流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1)财务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目前,一部分中外合资企业现行的会计制度中,主要都是针对工业企业所设置的内容,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其他行业的中外合资企业也实现了审批,因此,这就造成了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完全适应这些行业的运转。作为中外合资企业,自身不能够以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作为蓝本进行会计制度的建设,因此造成这部分合资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不能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监督的成果,往往是由管理者进行管理,造成了这部分合资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混乱。

(2)财会机构不健全,财务监督不力。有一部分合资企业的财会部门在企业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定位和责任的划分,财会部门的设置也过于简单,仅仅分为核算和出纳两个部分,而对于经营项目需要细分的企业,也仅仅是将核算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财务工作仍然无法全面的开展。另外,一部分合资企业中只设置一个财务负责人,却没有根据财务制度进行总会计师的设置,这部分财务负责人也无法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中,无法发挥财务管理的效力。因此,由于用人不当,管理粗放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合资企业在经营几年后就出现了亏损现象,无法继续经营,这也是由于财务监督不力、缺乏内部控制力度等原因造成的,不仅导致了企业资产的流失,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三、加强中外合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合资企业股权结构

企业的治理结构取决于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确定企业股东的构成以及决策方式,进而作用于经理层,而股权结构在企业的经营中是最为明显的体现。因此,在企业中能否充分发挥股东会的作用,是否实现企业内部有效的制衡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股权结构是否合理。如果经理人是控股人或者相对控股人,则其他股东具有有效的监督优势,如果经理人能力不佳可以进行更换,因此说,企业股权结构在且有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等方法,通过这些管理方法的运用,促进合资企业财务管理逐渐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断引入电脑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统计和运算的速度,增加信息的储备粮,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成本、利润等方面的计算,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三)不断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合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除了在人事安排和管理手段的更新上,在财务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方面也需要加强。第一,促进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将合资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到会议日程上,通过协商谋求共识。对于凌驾于董事会之上的个人,应当给予及时的解聘或者撤换,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第二,建立和健全合资企业的审计制度,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书面的处理方法,而不能把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合资企业中,财务人员大多是采用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与企业形成劳资关系,因此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经常存在,也容易出现合资中的某一方为了私己礼仪而有意违反财务制度,因此,在合资企业中尤其要注重会计人员的质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四、结束语

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我国国内企业的管理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之处,因此在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控制中,应当根据中外合资企业的特点,采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合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融合

目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点问题是资金管理,加强对企业资金动态的管理可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构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融合模式势在必行。

一、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融合概述

目前,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企业决策管理、成本预测、会计分析、成本规划等。将财务管理融入到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融合,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融合

(一)目标定位

1.逆向成本分解。逆向成本分析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方式,可以推动有关人员积极实行成本控制。对资金进行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要求在预定的资金额度内开展生产活动,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原料的生产、采购、销售成本,用货币的形式来量化成本控制的结果。逆向成本分析可以在作业、生产模式下有效控制成本,把成本控制分解到每个成员身上进行管理,通过绩效考核进行最终的评价,有效激发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2.层级监管。考察各工作成员的努力程度,控制各层机构成员的成本,监督机构层级人员等工作都要在授权情况下进行。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协同的特点。具体的表现为利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控制成本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较少成本数量。3.资金分配。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控制资金流向,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增强成本控制的意识。在工程领域进行成本定位,应依靠团队实现成本控制,切实增强团队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实行财务管理主要是为了成本控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只依靠财务管理制度和组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财务管理平台的建设,以实现对资金的有效使用,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二)模式构建

1.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成本控制可以体现在技术和技术组织形态两个方面。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生产流程集约化管理水平,可以实现对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在资金效益和成本控制方面,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然依靠提高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虽然在形态上无法体现成本控制,但通过由货币向实物的转化,提高材料投入质量,在销售环节增加经济效益,仍然可以体现成本控制的效果。2.各部门联动成本控制。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逆向倒逼的功能。因为组织结构不同,各企业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都体现出为各部门围绕财务管理做圆周运动的特征。这样的形式可以实现各部门资金流的交换,也有利于引入资金监管机制,从而实现各部门的联动,其内在的动力是企业内部运转的圆周形态,能够对各个部门的资金起到约束的作用。3.绩效评价。为实现经营目标,企业应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财务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其中绩效标准的建立最为关键。比如,对财务部门进行整体考核,按照效率目标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率、年度资本运算准确率、预算资金指标等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对上级负责的原则,对财务人员进行量化计分考核,将评价结果作为年终惩戒和奖励的依据。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通过财务管理来实现,只有建立完善的,针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才能调动起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将财务管理融入到生产经营中去,以保证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4.财务队伍建设。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及内容,开展部门调研,建立调研长效机制,获取各业务部门的资金状况信息。比如,对各部门的固定资金使用状况进行考察。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策略性成本控制。按照企业的销售能力控制成本,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提升成本控制的能力,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增加企业收益,对策略性和非策略性成本进行有效区分。加大对策略性成本的投入力度。2.加强成本控制的周期管理。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做到对各生产环节实行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成本控制。利用全过程管理建立周期性的全面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成本控制。3.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吸收各部门专业人员进行跨界协作管理,为成本控制、资金预算等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合理模式主要是加强部门联动和对被考核部门进行成本管理,增强财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等,以促使企业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窄桂健 单位:青岛奥盖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继红.浅析如何利用财务与会计关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2017(02).

[2]何占义.浅谈软件企业提升财务管理的对策[J].财会学习,2017(03)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一、前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作为一个较为规范的企业来讲,企业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而且符合现代企业规律的财务制度。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有一部分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管理思想较为落后,使得企业管理仅仅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格局,财务制度非常不健全,而且财务管理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企业一定要明确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使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一)经济环境

1.经济体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当中,财务管理的最大目标就是产值最大化,重点是生产过程的成本费用、筹资、产值、营业收入分配等,财务管理的作用非常有限。随着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务管理的最大目标就是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使得财务管理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2.经济政策。国家采取鼓励或限制一些产业政策时,就给企业投资指明了方向。

3.经济周期。在经济衰退时,筹资环境不是很理想,筹资成本逐步加大。

4.竞争。主要是企业与企业综合素质的竞争,这使得财务管理难度加剧。

(二)金融环境。

一般来讲,金融环境主要是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来自于金融市场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

1.金融市场的资金关系会影响企业筹资活动的进行,同时也影响筹资工作的难易。

2.对于已经发行债券、股票的企业来讲,证券市场本企业债券、股票的价格波动情况明确反映了投资人对企业经营改善的评价,这些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依据。

3.法律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处理财务关系时需要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它主要包括:(1)企业组织法。包括: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2)税收法规。主要包括:流转税法规、所得税法规、其他地方税法规。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企业需要通过财务决策来对税务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3)其他法规。企业除了应该遵守以上法律法规之外,还应该遵守支付结算法、经济合同法、现金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票据法等,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完成财务管理的责任,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4.社会环境。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的社会文化观念逐步伸入到我国经济生活当中,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会计发展,从而导致会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使财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财务工作的规范、效率运行,离不开单位一把领导的重视程度,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可为财务部门取得各处室部门协助及配合、单位员工的大力支持与理解提供基础保障。目前,一些单位领导由于缺乏对财经法规的了解,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不违反财经法规大原则的前提下,会计核算的工作全部是财务部门的事。这种对财务管理的漠视,造成单位其他处室及员工对财务工作缺少必要的支持、配合,使财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更谈不上财务知识后续教育、定期培训的正常开展。

2.财务管理方法缺乏创新。在我国大多数私营企业中,由于股东与经营者同为一人,再者,由于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偏低,无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形同虚设,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监督规范作用。

3.无形资产研发意识不足。企业的资产都是以有形资产为主,无形资产几乎没有。然而随着经济知识的年代已经到来,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不可否则,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了很多企业的资产主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对企业起到支配作用,成为了企业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及开发。

四、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目前,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领导逐步开始认识到只注重销售增长的片面性。如何加强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不断降低运行成本、规范财务核算、制定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促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更具有竞争力,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去适应市场环境。

2.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企业资金的筹措与运用,产品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决策与分析均由财务管理来实现。加强财务管理能使财务管理从被动型转向主动型,并借助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使用具体分析方法,制定企业的决策、计划等。如:通过资金成本分析来研究企业筹资结构的合理性,可以降低资金成本;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能判断企业经营的好坏,决定以后的经营策略;通过风险分析与管理能了解企业目前与今后一段时间面临哪些风险,从而有效地化解或避免风险。

3.加强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的每个环节和人、财、物的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内部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1.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财务工作是真实反映一个企业一定时期或时点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本的活动,如果财务基础工作混乱、随意,则无法为企业投资人、外部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反馈及分析,无法为下一步进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参考数据。企业应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真实、可靠地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以规范的财务工作督促、带动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强化对企业资金、固定资产的安全管理,加速流动资金的快速回流,为企业继续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详细分析,为企业投资、筹资决策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建立财务数据考核指标,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领导的决策不违背企业经营目标,增加员工对违反财经法规的重视程度。

2.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1)建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体制。一是对资金采取预算、定额管理方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将资金的使用编制预算,通过对预算的分析、控制、考核,使资金的使用纳入企业监控管理范围之内;根据每个部门的业务量、工作性质核定各时点的资金定额,使各部门的资金使用完全按照定额执行,迫使部门自觉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二是建立资金使用责任制,以企业法人为资金使用第一责任中心,各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按照资金的使用预算、定额要求使用资金,年底对各层次的资金责任中心进行考核,追究未达标责任中心的责任,强化各部门资金使用责任,防止资金的大量浪费和闲置。(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计划管理体制。企业各部门应按照年初资金使用总计划并结合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制定符合自身工作性质的定额标准,并定期对定额进行成本差异分析,适时调整定额标准,以适应企业开支需要。严格控制开支标准,杜绝员工浪费,促进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

3.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往往面临着来自市场、金融机构、购买方、利率、政府机关的各种风险。企业应建立一套严密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一是通过对资金保险储备量的建立防止资金流的断裂;二是通过对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的充分分析防止承担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三是通过建立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集体决策制度防止投资失败的发生;通过建立税收筹划制度防止税收风险及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4.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建立不相容职位分离制度,预防和及时发现有关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所发生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如,规定单位的业务批准与执行分离、业务的执行与记录分离、资产的保管与会计分离,使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机制,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与会计信息的可靠记录。

参考文献:

[1]吕林根.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

[2]齐伟娜.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7(12).

[3]魏艳.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4]张刚.浅议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6).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一、中美企业财务管理内涵和外延的比较我国的财务管理是在建国初期从原苏联引进的,其基本内容是将财务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包括在财政体系之中。

1963年后,我国财务理论界打破了原苏联财务理论框架,以“企业资金运动论”代替了“货币关系论”,之后又提出了“价值分配论”、“财富事务及生产关系论”。改革开放后又提出了“财务职能论”、“本金投入及收益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论”等。我国过去探讨财务管理理论一直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认为财务管理分为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并把微观财务纳入宏观财务体系,以财政职能替代财务职能。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的“二元经济结构”,使企业过度依赖财政,造成企业责任不清,效益低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借鉴西方财务理论,确立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逐渐实现宏观财务与微观财务的分离。

美国财务管理思想来自于西方微观经济学,产生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美国对财务也有不同的定义,主要有:“企业是一个现金流程的体系,财务是关于现金流的管理”、“财务就是核资、筹资和投资”、“财务就是如何使一笔当前的定量现金转变为一笔未来的(或许是)不定量现金的研究”等。但总的说来,美国的财务都是指企业财务,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经济求利原则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当局如何进行财务决策,怎样才能使企业的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美国财务管理与公共财政完全分离,是一种实效性的企业财务,属于企业经济范畴。

二、中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比较

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及其运用的技术方法,因而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企业财务目标有3种主要的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取得时间及取得的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每股收益最大化没有反映风险,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则充分考虑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目前和未来的营业盈利能力、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因素,成为目前美国最流行的观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3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总产值最大化、经济体制改革后一段时期的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前两个阶段的财务目标都与国家对企业的考核指标相联系,是为国家服务型的财务目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拥有自主的财权,要求企业财务目标为企业服务,转化为资本增值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

中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的差异来源于企业理财主体的不同,而企业理财主体的不同是由于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企业要对投资者负责,企业必须以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为目标。美国企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其目标就是股东得到最大限度的财富。而公司股票的市价汇集了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该公司经营的评价,代表了股东的财富。所以,美国企业财务管理以追求股价提高为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企业不仅与投资者有着利益关系,而且还与债权人、往来客户、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内部职工等其他利益主体有着利益关系。国家既是主要投资者,又是社会财富管理者,必然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要反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还要兼顾其他主体的利益并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因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是我国企业理财的合理目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到该指标相对难于量化,当前企业的考核指标可选择资本增值最大化。

三、中美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比较

美国企业财务面向的是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投资市场,评价股东财富最主要的指标———股价也是由市场决定的,因而,美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种以外向型为主的财务管理。经过上百年的历史选择,美国财务管理形成了整体、动态和发展的理财观念。表现在财务管理内容上就是:进行全面的资本预算、现金预算;强调资金筹措的经济性、营运资金管理的高效性;重视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和风险评价;利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财务分析;注重最优股利政策的决策等。为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美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较多地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

我国长期形成的是局部、静态的理财观念,追求时期和时效性,常表现为短期行为。改革前,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种有责(实际上也不明确)、无权、少利(或根本无利)的管理体制下,一个企业的经济关系只向上级负责。这样,财务管理不重要,是名不符实的财务管理。长期的财务实践使人们对理财观念很淡薄。1993年实施“两则”后,我国虽从名义上要求改变旧的模式,也完成了一些核算方法和机构上的改革,但改革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即使同样运用西方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仍然没有效果。而观念的更新比起核算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更为困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管理越来越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必须在理财观念上确立财务主体观念、市场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收益对等观念、机会成本观念、依法理财观念等。

四、中美资本制度比较

资本制度是国家围绕资本的筹集、管理以及所有者的责、权、利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规范,在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称为“资本金制度”。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为了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各国都从制度上对企业的资本金予以保护。在资本金的确定上,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办法主要有实现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3种。美国实行的是授权资本制,规定企业设立时必须确定注册资本总额。在收到第一期投资额,并且达到一定比例者,企业即可成立,其余部分可委托企业董事会等在企业成立后继续筹集,允许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不一致。授权资本制可以弥补法定资本制要求设立时一次缴足资本的缺陷。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才确定以资本金制度为核心的新的资金筹集制,随后颁布的《公司法》作出了详细规定。《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资本金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公司法》规定了法定资本金的数额,即企业设立时所必须具备的资本金的最低限额。同时,在《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又规定,资本金可以一次或分期筹集。根据上述规定,我国企业在登记时的实收资本可以和注册资本不一致,但最终企业的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是一致的。显然,我国采用的是折衷授权制,是在吸

取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既遵循资本的最低原则,有利于鼓励企业财务公开,便利投资;又对资本最低限额作出规定,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等的利益,保持企业和社会经济的稳定。

五、中美企业外部筹资模式比较

资金筹集是企业资金运动和理财的起点。企业筹资的多少决定了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资金的投入、运用,最终影响资金的分配。企业资金来源包括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内部来源就是企业留存收益,取决于企业实现的利润和支付给股东的股利,通过留存收益筹得的资本是有限的。企业为更大发展,要更多地通过股票、债券、借款等外部来源筹集资金。企业外部融资一般有两种模式: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美国企业外部融资模式表现为: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外部资金。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上市运作、债券、企业间的并购、可转换债券和杠杆收购等。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银行法律限制金融业务交叉经营、将银行业与证券业相分离、对利率进行严格管制、设置单一制的银行等,使银行筹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很难满足企业巨额的资金需求。

美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资金量大,操作方便快捷,形成美国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我国企业外部融资模式从历史上看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惟一的融资渠道是依靠国家财政,企业外部融资模式是财政主导型。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很小,主要是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居民个人的投资选择较少。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有限,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就造成我国企业外部融资采取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模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必将越来越高,并逐渐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结合的模式,以充分发挥两种融资方式间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