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规模经济建设

大规模经济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第1篇

摘要: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21世纪初期在我国逐步兴起、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当期施政需要大量、大规模发展起来的,为国民经济迅速提升到目前高速高规模发展水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以长春市为例,通过具体统计数据介绍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发展、优势和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期望为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长春;资金

一、长春市融资平台总体情况

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长春市政府投融资主体,享受长春市政府信用等级AA+,承接长春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100亿元软贷款,2011年5月27日,吉林银监局下达《吉林银监局办公室关于2011年5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名单调整的通知》文件,确定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为“可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的平台公司”,确立了融兴公司再融资的职能地位,为我市经济建设再创新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3年9月底在各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逾百亿元。协助长春市政府的经济建设总体规划,扶持和推动了几十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其中以农安150万吨燃料油项目、亚泰水泥熟料二期扩建项目、大铁北改造建设项目、长春热电二厂二期扩建项目最具代表性。以下通过对具体项目介绍详细说明。

二、相关重大项目的资金运作情况

(一)农安150万吨燃料油项目

能源问题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石油工业是国家战略命脉。农安150万吨燃料油项目总投资8.4亿元,融资资金1.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加工燃料油150万吨,年实现税收4.8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农安县当年县全口径财政收入的1.6倍,可以实现县财政收入翻番。第一笔融资资金0.6亿元按期到位,使受到资金影响的项目建设进度有了明显改善,第一笔融资资金1.5亿元按期到位后,一些重要的设备、材料、配件等都实现了按时供货,从而使整个项目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决定性的成果。

(二)亚泰水泥熟料二期扩建项目

亚泰水泥熟料二期扩建项目是通过融兴公司平台运作的开发银行贷款项目。该项目利用贷款资金4.25亿元,从2005年4月17日动工兴建,2005年12月31日点火投产,目前已实现项目的达标达产。由于资金到位及时,使项目得以提前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仅八个月,创造了国内同规模生产线建设周期最短记录。2006年生产水泥熟料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实现利税3,500万元,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废渣15万吨以上,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要求。该项目的建设对于东北地区水泥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大铁北改造建设项目

吉林省地处全球黄金玉米带,据统计,东北地区每年需要外销的玉米达2,000万至3,000万吨。

大铁北改造项目中经开玉米园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融资资金16亿元,项目将完成总长度40公里,铺装面积88万平方米的“七纵七横”路网工程、101省道的改造工程和周边的水利、电力工程,形成该区域新的、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玉米园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预计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将建成全球第一个以玉米为源头的,年加工玉米800万吨,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中国最大的现代玉米生物化工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

(四)长春热电二厂二期扩建项目

长春热电二厂热网二期扩建工程计划总投资25亿元,其中通过融资平台0.7亿元,其余由企业自筹解决。建成投产后预计平均每年销售收入35,000万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本工程与采用小热源采暖相比可节约燃煤12.61万吨/年、减少灰渣排放11.85万吨/年、减少烟尘排放5,000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500吨/年。

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融资链条,一端系着项目单位,一端系着金融机构。由于融资支持经济建设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可以遵循,为了将来更好的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融兴公司也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三、利用融贷借款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一) 优势

1、上级领导重视、银行大力支持。

为实现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的目标、支持长春市经济建设,各对口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创造一切可能条件,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尽快办理、尽早发放。对融兴公司融资平台运作中的各项工作高度重视,根据要求一方面确保项目自有资金足额到位、与贷款资金匹配使用,另一方面按照资金使用审批流程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保证融资的整个过程运作规范、管理严格。

2、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化。

虽然各项目单位尽管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实际效果上都做到了有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确的人员分工、具体的责任追究制度和严格的登记制度、专款专用及大型设备招投标制度。以下是某项目单位的资金使用审批程序:(1)以招投标方式确定设计、施工、制造及安装单位。(2)与中标单位签定意向性合同,报集团公司核准。(3)按核准的合同要求支付款项。安排付款计划,报开发银行。(4)企业用款审批。(5)用款计划报集团公司复核。(6)用款申请报开发银行,经开行审批后支付给有关单位。

各项目单位通过明确的专人管理和严格的登记审批制度规范管理资金使用,保障资金运作的安全性。

3、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融资贷款支持的项目单位内部各部门所需原料统一采购,产品统一销售,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降低单位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上级领导关心、银行大力支持和各项目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九年来融兴公司致力于长春市各项事业的开发建设。从总体上看,贷款资金投放得当、管理规范、效益明显。但是,由于没有先行经验可以借鉴,摸着石头过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二)不足与对策

1、融兴公司作为政府融资平台为长春市的经济建设、缓解资金紧张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作为综合融资平台只有融兴公司一家,惟一的平台毕竟融资数量有限,风险也集中。如果我市能在各县(市)、区都建立起相应的融资平台,可以缓解集中融资的压力,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融资风险。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社会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G533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16-01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社会子系统的质量是实现区域内协调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一个具有合理的政治体制,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历史文化沉淀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因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和教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初中地理课程和教材以其思想性、地理性、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众多学科,对地理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但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还要有正确的持续发展观;懂得人类发展是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当代合格的中国公民的基本条件。地理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尺度包括全球、全国乃至某个区域,只有实现了区域的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全国、全世界的持续发展,因此,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区域的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在地理教育中有序地、深入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本乡本土得到发展,全地区、全国才能得到发展;世界各国间协调、均衡的发展,乃实现全球的发展。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指不同尺度地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即确保其经济和社会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谋求地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发展。

地理科学的特点恰恰是以区域为基础,把区域研究作为学科研究的阵地。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体现了地理科学特点,研究内容侧重层次较高区域:世界——世界分区地理,中国——中国分区地理。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编排教材,这是对传统地理教材的重大变革。教材中列举了关于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各种事实,这些足够的人地关系知识,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是必要的,但未能从区域持续发展观点,揭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与地共同持续发展观念,不利于跨世纪公民可持续发展参与能力的培养。

实行区域可持续发展,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例如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着庞大人口、相对短缺的资源、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指导我国长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许多内容涉及当今地理教育,对中国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增强参与观念,培养学生为实施21世纪议程参与能力,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包括社会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

对不同区域,由于有自然条件、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的差异,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别大,要以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为指导,依据各区域具体条件,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为此,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人口的适度增长和人口素质提高的持续进行,是进行人口问题教学的基本要求。人口的适度增长,指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口的数量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人口总量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就会产生生存危机。九义初中地理教材侧重讲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忽略了适度的人口规模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相互关系,教学中应适当增强这方面讲述。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人口观的重要组成,人口素质的持续提高,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既充分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有减少人口对资源和环境压力,为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此,必须实行适度的人口增长,提高教育、文化水平,是实现人与地协调关系的关键。

2、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为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需要解决资源永续利用与其高消费水平相协调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则是在满足其最低需求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础,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互为因果。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目标,它需要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若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便受到限制;没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生长需要的满足,无从谈及资源的保护。

3、《中国21世纪议程》是在中国地理教学中进行持续发展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在教学中要突出以下观点:

①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通讯等部门)的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有足够水平。经济增长要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

②控制人口数量,实现适度人口增长目标,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举措。

③加强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实行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资源开发的超前准备与持续开发相结合、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相结合原则。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世纪之交的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2 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一.五”期间,为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约有150个城市进行了初步规划,有些城市还编制了部分详细规划,一批城市按照规划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框架,并对以后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年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出现了失误,到60年代初期,作出了暂时不搞城市规划的错误决策。期间,城市规划工作几乎停滞,导致一些城市发展失控,管理混乱,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1979年以来,城市规划工作重新受到重视,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9年12月26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使城市规划走上了法制的轨道。特别是199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它是在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该文件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政府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在城市发展上改变以往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集中统一管理的道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1994年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后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

(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

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见图1)。

图1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规划示意图

图1仅对产生总体规划方案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实际上,在其后的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都应按照类似的步骤考虑环境与资源的约束。

由图1可见,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在所示的比较环节处,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 ; 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图1所示的城市规划思路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2)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之,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之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曾宪.试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

[2] 李成勋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走向现代化的构想.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7:534-562.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第4篇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目标定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办成一流大学,但这一流大学不是固定模式、惟一标准的“一流”,它可以是地方一流、学科一流、本科教学一流等等不同层次的“一流”,关键是要体现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1.规模定位。我国已连续几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这为原来规模较小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较宽的学科专业领域,这在办学形式、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上更容易适应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原理分析,一定范围内的扩大规模可以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而提高效益。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抓住时机,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当然,规模扩大也不是无限制的,办学规模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需求,以及学校在本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关键是要使学校的办学规模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或适度超前。

2.学科定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定位上,短期内不要与名牌重点大学比高低,应当首先满足本地区确定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某些方向重点突破,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和专业,同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学科规划。从总体上说,要尽量拓宽学科口径,不办过窄的专业性学科;要结合学校学科建设的现状,重点建设优势 带头学科,积极推动骨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促进新兴交叉学科,既要发展自然科学学科,也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总之要整合资源,开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鲜明特色。

3.层次定位。我国高校的办学层次虽没有明确划分,但根据职能发挥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层: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专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各类高等学校的职能都是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区别在于科研和社会服务所占的比重不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上不能盲目拔高,应首先集中精力抓好本科教育,一些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省属高校在此基础上,可以坚持适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扎扎实实地做好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化,通过在办学中形成的优势、水平、特色和效益的长期积累,努力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一流水平的高校。

4.区域定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地方政府办的大学,必须依据现有条件,从实际出发,适应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只有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很好地为地方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并帮助地方和行业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甚至决策问题,才能吸引好的生源,并获得政府和社会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全力支持。把握住了这个特色,就能形成与国内名牌高校的比较优势。但这个“地方”并不局限于狭义的“地方城市地区”,而是应以本地(市)为主的本省地区这一较大的区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功能定位

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这是世界范围内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普遍性趋向。但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同一国家中的大学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因而不同大学对上述三项功能的执行也参差不齐、各有侧重。从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条件和特质来看,现阶段应重点发挥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两大功能。

1.人才培养模式定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已经是一种必然选择,高等学校应该培养理论型人才还是综合人才、或者是应用型人才,没有必要整齐划一。不同的高校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可以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至于选择哪一种模式,要从所在区域和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全国性重点高校可以培养理论型和综合型的人才为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地方性、综合性的特点,可以培养一部分精英人才,但更应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教学研究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同时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定位。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凭借的是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其支撑点在于抓好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围绕地方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构建以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应用开发体系,并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科研工作考核力度等措施,激发教师和科技人员介入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策略定位

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当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关键在于如何制定符合形势变化的发展策略,扬长避短,化解难题,以求发展。

1.想方设法筹措经费。从现状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经费问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困扰,学校必须更新观念,彻底改变“等、靠、要”的生存方式和封闭的办学模式,多方融资。一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对高教发展的一些优惠政策,制订趁势发展的科学方案,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二要利用传统的爱乡、恋乡情结,吸引海内外乡亲和当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资助;三是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鼓励行业、企业、私人办学投资。有了充裕的办学经费,就有可能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抢先发展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引进人才,增强实力。人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导力量,也是高校竞争的核心。为了提高质量、提高档次,必须紧紧抓住师资这个关键因素,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宽领域、多渠道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并积极创造学科建设的良好条件和氛围,做到“事业 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尤其要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解除教师在生活上的后顾这忧;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盘活人才资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教育质量一直被视为高校的生命线,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创办时间不长,但在专业学科设置,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很多都已老化过时,尤其在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教学仪器设备条件和教学的现代化手段更是捉襟见肘,为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加快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将很快处于竞争的劣势,被淘汰出局。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改革:一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专业、课程、教材“三大建设”为载体,全面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和手段;三是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第5篇

一、财政职能定位与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是实现财政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应服从于财政职能的变化。关于我国财政职能的定位,目前理论界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具有分配、调节和监督等三大职能;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包括筹集资金职能、供应资金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等四项职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财政具有财力分配职能、价值管理职能、经济调节职能和财政监督职能,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财政职能包括公共保障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等等。这些观点都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也反映了特定时期财政管理体制和宏观政策取向。但是,这些观点没有将财政职能与财政部门的具体工作、财政职能与财政的作用区分开来。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些学者借鉴了西方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等人的财政职能理论,将我国财政职能概括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虽然这一观点并不十分贴切地反映出转型期我国财政职能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制度特殊性,但是由于它基本概括了我国财政职能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财政理论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取向,同时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国家财政职能的共性。因此,目前它是我国理论界关于财政职能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资源配置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由于经济体系中存在公共品、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因素,资源配置领域常常发生“市场失灵”,完全靠市场机制无法引导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需要政府介入资源配置。政府部门参与市场经济运行,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手段包括支出、税收和公债,其中财政支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而财政支出结构则客观地反映了资源配置的倾向和效率。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其更好地实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也应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事无巨细、包揽一切的“大而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所区别。财政支出结构应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所配置的资源主要是用于提供公共产品、调节外部效应、弥补不完全竞争带来的效率损失等。因此,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建设财政而言,市场条件下的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资源配置(特别是生产建设)的比重将相应降低。

2、收入分配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一般而言,市场中不存在以公平分配为目标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机制本身很难完成收入的有效再分配,客观上需要非市场方式调节收入分配。政府财政具有强制征税和安排支出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的巧妙安排,把资金从那些高收入者手中征集起来,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把资金支付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也将日益明显。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同时,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也应逐渐得到加强,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社会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支出需要相应增加。

3、经济稳定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平衡国际收支等三个方面。这一职能发挥作用的机制是,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水平或支出结构,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既定目标。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通过设立失业救济金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制度,发挥类似于累进所得税制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在经济过热、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时,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自然减少,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随之减少,从而财政总支出“自动”获得压缩。反之,当人们的收入因经济不景气而普遍下降时,有资格领取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社会保障的人数自然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随之增加,从而财政总支出“自动”获得增加。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在同一经济体制的不同发展阶段,财政职能的着力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也应随之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目标。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由过去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变化,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财政支出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财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政策在总体上还有些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面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任务。

1、财政支出总量不足,支出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从1978年到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343元上升到7703元,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增长到104790亿元,分别增长了23倍和29倍。同期,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从1129亿元增加到22053亿元,仅增长了19.5倍。由此可见,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滞后于GDP的增长速度。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31%开始下降,到1996年降到最低点11.7%,1997年后虽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徘徊,到2002年这一比例也仅为21.0%。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支出的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意味着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和水平有所萎缩,制约和影响了财政职能的正常履行,不仅使得财政的经济建设性职能呈现出日益弱化的趋势,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而且使得财政用于文教卫生、社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社会性公共开支滞后于社会需要,有的地区连社会公共性开支的最低资金需求也难以保证,从而对政府职能的发挥形成制约。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和变迁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就会发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建设支出比重稍嫌偏高,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政府直接投资的职能逐步弱化,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从改革前的平均60%左右下降到2002年的30.3%,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但是应该看到,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比,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10%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些偏高,反映了政府干预微观经济仍然较多,国家依然是竞争性领域的一个投资主体,这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另外,经济建设支出比重的下降幅度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所致。基础设施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供给不足将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它又属于公共产品,完全依靠市场,其供给必将不足。因此,基础设施需要政府提供,对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大幅下降,由改革初期的平均40%左右下降到2001年的不足10%,导致基础设施的供应不足,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都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是行政管理支出比重上升,加重了财政负担。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4.7%上升到2002年的18.6%,上升了13.9个百分点,绝对规模也由1978年的52.9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4101.3亿元,增长了77.5倍,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且近几年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既有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着行政机构膨胀、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经费增长迅速等不合理的一面。行政管理支出比重较高,挤占了财政的公共性支出,加重了财政支出负担,同时也是导致财政压力加重、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社会文教支出比重上升缓慢,仍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社会文教支出供应经费范围较广,包括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及社会保障等,其中大部分属于公益型或准公益型的社会共同需要,须由财政保证其资金需要,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社会文教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速度较缓慢。从1990年23.9%上升到2002年的26.9%,13年仅上升3个百分点。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型和经济腾飞期,科学技术的研发、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社会文教支出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文教事业的资金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财政分配格局中存在着“越位”和“缺位”现象,也就是财政的职能定位不合理,管了不该管的事,该管的事没管起来。“越位”现象主要表现在财政包揽过多,许多本应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社会负担仍然由财政支出,政府仍然参与一些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行为。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缺位”现象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出力不从心,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性需要,没有完全承担起来,或者说财政未能充分发挥支出分配的调控作用。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几点建议

1、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科学定位财政职能,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我国属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财政职能除了马斯格雷夫所界定的三大共性职能以外,还应兼顾到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财政仍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杠杆。但是要改变传统计划体制下国家财政包揽一切的分配格局,将应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事务从财政支出中逐步分离出去。财政支出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社会公益事业和半公益事业、社会保障、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的公共投资及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性投资。

2、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摆正财政分配顺序。根据我国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履行财政职能既要遵守一般的共性,又要兼顾到必要的个性。我国财政分配的顺序应大致为:满足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需的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兼及政府需介入的“准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领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必要的重点建设投资;其他个性化的事项安排。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第6篇

在全国统计的523条河流中,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较重污染。全国有2400公里的河流因污染而鱼虾绝迹。平原湖泊80%受到污染,其中有26.3%富营养化。生活用水质量不佳,有55%的重点城镇水源地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有29%的人饮用不洁水。经调查,我国人群患病的88%、死亡的33%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

废水直排是造成水污染的直接原因,全国每年废水排放量约400亿吨,大约有80%的污水没有处理和处理不达标直接排向江河湖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水环境。据专家分析,1吨污水能污染20吨清水。保护水体,控制废水排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严重任务。为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知识经济给环境保护带来机遇

知识经济时代革新了大规模能耗、物耗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的排放将大幅度削减,完全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同时,生产的网络化和虚拟化将大幅度降低社会物质流的密度与频数,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全面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和开发资源,清洁工艺、清洁生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以及有益于环境的高技术产业等的产值将全面超过汽车、石油化工、家电、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污染将大大降低,环境压力将大大减轻。此外,知识经济的劳动力结构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有很大改变,从业人员知识层次高,属于智能型劳动力,这就有利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的增强和提高,有利于自觉地规范环境行为,参与环境保护。

二、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之路

环境保护市场化,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环境保护过多地依赖政府,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局面。要遵循经济规律,建立环境保护的宏观政策调控体系,寻求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投资方式,利用市场作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环境职能。在市场的引导下,使环境保护活动成为社会公众自觉参与、自我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行为,逐步走上产业发展的道路。

长期以来,环境污染治理的一条原则就是“谁污染谁治理”,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得到的。如污染甚为严重的乡镇企业,受自身规模、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每个企业都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来处理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企业负担过重,运行也不经济。但其污染和破坏了环境,是一定要承担责任,也一定要有相应补偿的。因此,现行的政策将改为“谁污染谁付费”。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降低成本,发挥投资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避免环境保护的盲目投资、到处布点、重复建设。环保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通过吸纳商业资本、银行、国内外企业和个人等多元化投资,并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在企业化运作下,政府可将环保投人引进资本运行领域,成为营运资本,在运营中不断保值和升值。这样既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实现投资的滚动发展。

推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这是要改变环保事业在一些地方的长期附属地位,使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运营,由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独立法人来承担;要通过新机制的建立,逐步造就一批专业化环境治理公司,形成运营服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投人产出机制,使环境保护活动成为企业平等竞争、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才能改变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小生产式运行的局面。通过市场化运行,促进投资者、经营者自觉动用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经济机制,兼顾环保治理效果与运营管理者效益,形成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环境设施运营服务业已在逐步兴起,国家环保总局也在部分省市进行了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化管理的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规范这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颁发了(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办法》,今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认可工作。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管理,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认为这种方式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也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可使企业获得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歪保服务市场。由此可见,以发展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为突破口,推进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企业拥护,社会关注,市场需要,顺应形势,这个选择非常正确。我们应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促进其正常发展。

三、发展高技术环保产业,培养高技术环保人才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优越性;公路施工;方法

建国以来的50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50年。全国从南到北,从内地到边疆,到处都在进行着规模宏大的基本建设。大规模的建设和巨大的工程量,促进和推动了作为最大宗基本建设材料的混凝土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水平也较高,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掌握了高度达382.5m一泵到顶的技术,一次连续浇筑超过2万m3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的行列;至于正在施工的三峡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总量超过2500万m3,其工程量之大,混凝土要求之严,施工难度之高,均堪称世界之最。

一、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概念

对于高强混凝土,各国没有准确的定义,同时各国的区分标准也不尽相同。长期以来,我国现场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大量低于C30,预制混凝土构件普遍低于C40;同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大部分是根据较低强度混凝土构件的试验数据得出,对于强度较高的C50或更高等级的混凝土明显不适用;另外从混凝土的制作技术来看,C50及更高等级的混凝土在施工时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较高的施工水平。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施工水平和质量管理制度现状,以C50作为划分高强混凝土的指标,强度等级达到或超过C50的混凝土为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提出至今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它是伴随着高强混凝土而问世的。

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满足工业化预拌生产和机械化泵送施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是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合比上的特点是低用水量、较低的水泥用量,并以化学外加剂与粉煤灰作为水泥、砂石之外的基本组成成分。这些使硬化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少,具有致密的微观和细观结构,抗渗性能优良,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很好。高性能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稳定、水化热低、温升小,冷却时的温度收缩小,干燥收缩也小,所以硬化后不易产生宏观和微观裂缝。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组197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一般环境下有40%工业民用建筑结构的混凝土已碳化到钢筋表面,而在较潮湿的环境下90%构件已经锈蚀。因此在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受到普遍重视的今天,高性能混凝土无疑是解决结构耐久性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途径。

二、高强混凝土的优越性

1.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60,对受压构件可节省混凝土30-40%;受弯构件可节省混凝土10-20%。

2.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成本上要高一些,但由于减少了截面,结构自重减轻,这对自重占荷载主要部分的建筑物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再者,由于梁柱截面缩小,不但在建筑上改变了肥梁胖柱的不美观的问题,而且可增加使用面积。以深圳贤成大厦为例,该建筑原设计用C40级混凝土,改用C60级混凝土后,其底层面积可增大1060平方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好,抗渗、抗冻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国外高强混凝土除高层和大跨度工程外,还大量用于海洋和港口工程,它们耐海水侵蚀和海浪冲刷的能力大大优于普通混凝土,可以提高工程使用寿命。

4.高强混凝土变形小,从而使构件的刚度得以提高,大大改善了建筑物的变形性能。

三、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般原则

1、高强混凝土的用水量低,水灰比一般小于0135;对80MPa的混凝土,水灰比小于0130;对100MPa的混凝土,水灰比小于0126;更高强度时水灰比取0122左右。

2、水泥用量一般为400~450kg.m3,对80MPa的混凝土可为500kg.m3,更高强度时也不能超过550kg.m3。应该通过外加矿物混合料来控制和降低水泥用量。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优质水泥。

3、集料应挑选强度高、吸水率低的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15~20,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是很高可以放宽到25。尽量排除片状和针状石子。

4、砂率可为013甚至更低。但过低砂率会影响工作度,所以一般可取013~0135,尤其是泵送时不宜取较低砂率。

5、当水灰比很低时,为_D__溅改善工作度弹性弯曲变形,预弯集中力释放后利用钢梁的弹性恢复变形使下缘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四、高强混凝土技术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以前高强混凝土一般是指强度等级在C45级以上的混凝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在C60级以上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高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现代高强混凝土在施工中要解决下列技术问题:

1.低水灰比,大坍落度

高强混凝土一般要求低水灰比,这种低水灰比的混凝土早在60年代末,我国就有过研究与应用,但由于混凝土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坍落度很小,甚至没有坍落度,其成型和捣实都很困难,无法在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应用。

2.坍落度损失问题

现代城市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预搅或商品混凝土。施工工地往往与搅拌站相距很远,要把混凝土从搅拌站运到工地需用较长的时间。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其坍落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这对高强混凝土来说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3.混凝土可泵性问题

泵送混凝土几乎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唯一方法。所以高强和泵送几乎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对高强混凝土要解决混凝土可泵送的要求。要解决这一系列技术难题,关键是研制一种高性能的外加剂。

五、具体的施工控制方法

1、对原材料的选择

配置C60级高强混凝土,不需要用特殊的材料,但必须对本地区所能得到的所有原材料进行优选,它们除了要有比较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质量稳定,即在施工期内主要性能不能有太大的变化。

2、工时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一般来说,在试验室配置符合要求的高强混凝土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都要稳定在要求的质量水平功能上就比较困难了。一些在普通情况下不太敏感的因素,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会变得相当敏感,而对高强混凝土,设计时所留的强度富余度又不可能太大,可供调节的余量较小,这就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并且要根据这些变化随时调整配合比和各种工艺参数。

3、超细活性掺合料的应用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第8篇

我1951年进基层供销社,1952年涉足会计,从条线会计、助理会计、主办会计、县社会计辅导、会计教学,最后又参与组建会计师事务所,投身注册会计师事业,从18岁到78岁高龄与会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60年来从传统的簿记会计到无账会计;从“单一传票制”到“记账凭证制”;从“借贷”到“增减”;又从“增减”到“借贷”的回复,都经历过这些变革的过程,而这些过程又无不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一、“单一科目传票制”时期

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百废待兴,为适应时代要求,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财经计字第1033号训令的要求,从1950年7月以有关大区合作社的会计制度为基础拟编了《各级合作总社会计制度》,并于同年12月颁发,1951年1月1日起执行,它在会计事务处理原则、资产计价标准、记账方法、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形式以及会计报表等六个方面作出了统一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采用“单一科目传票制”。

全国合作总社又于1952年7月颁发了“联合社”、“城市消费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3个会计制度。其中《农村供销合作社会计制度简编》(以下简称《简编》)规定,从1953年1月1日起执行,并明确规定执行《简编》的小型基层社一律采用“日记账制”,即不编制传票,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根据日记账登记总账、分账及备查簿。后又于1953年、1954年分别制订过基层社和联合社两个“过渡期间修正补充规定”及县以上和基层供销合作社会计制度的总则、会计科目、会计报表两个修订本,分别于1953年第四季度和1955年1月1日起执行。

在这期间,简易核算是这一时期的时代要求,除发达地区外,全国的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具体工作尚在边工作、边学习的练兵期,所以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记账凭证,仅以传票传递甚至不做传票,仅以原始凭证记录账簿。虽然起步简单,但是能够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给国家提供完整的经济数据,改变了供销合作社会计工作的纷乱落后状态,对后来供销合作社财会队伍的建设起了极大的作用。

二、“记账凭证制”时期

记账凭证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以及核算方法的变化,曾经使用过3种不同的格式。

1.传统式记账凭证。它是一方只有一个单一科目的记账凭证、一个会计事项编制一份(可多张)会计分录、不能多借多贷,并以主体科目分别编号,每期以主体科目分别汇总后登记总账,平时以“销号单”控制编号,其缺点一是编号复杂,既有各个主体科目的程序号,每个主体科目又有各自的分号;二是操作繁琐。优点是以主体科目程序装订,归集相同性质的会计分录便于翻阅,例如现金支付性质的凭证,基本都装订在一起。

2.通用式记账凭证。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商品交易逐渐多样化、复杂化,时常出现牵涉面较广的会计事项,传统的记账凭证已无法适用,通用式记账凭证便应时出现,这是经济发展倒逼会计核算方法变革的典型事例,迫使记账方法与时俱进。

3.增减记账法的记账凭证。增减记账法是当时商业部创立的,是一种纯国粹的记账方法,通俗易懂,便于监督,有利于培养会计人材是它最大的优点,它将资产严格分成“来源和收入”及“占用和支出”两类,每类又分成“增加”、“减少”两种性质,因此记账凭证也分成不同性质的四栏。它的记账原则是“同类科目有增有减,异类科目同增同减,增减数额相等”。增减记账法的推行是适应当时“”时期扫除一切“封、资、修”的时代要求,借贷记账法当时属于所谓的资本主义的产物,当时还有部分地区改为资金收付制的。

“记账凭证制”在会计核算中根据会计制度的变化以及各个时期的特征,自身在不断变革、不断完善,以适应核算的要求,在经济核算方法多次改变而生命长存。现在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实行,大多数企业也由手工记账改为电脑记账,相应的记账凭证也由电脑制作,记账凭证实行了又一次飞跃。

三、原始凭证代用制

废除记账凭证、废除账簿是1958年时代的产物。这是非常时期,1958年下半年在公社化的推动下,集体所有制的供销社一夜就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并纳入公社一体化领导。经济开始非常规地冒进,会计工作也融入了这个社会大变动中,在“十五年赶上英国”的豪言壮语的推动下,墨守成规已不齿于时代要求。对“无账会计”这个“时尚的新生事物”,谁能说个“不”字。人的头脑都已进了“水”,水稻亩产万斤、一棵白菜500斤都能实现,会计废除账簿有什么大惊小怪,还不是小事一桩。但职业责任又驱使我们会计人员不得不在责任与现实之间作出决择,不得不考虑取消账簿的后果。当时,上海市商业二局开始贯彻“原始凭证代账制”,这就是人们俗称的“无账会计”时期。账废止了,当然也用不到记账凭证,就在原始凭证上盖上一个工作章,分“借或贷”、“账户名称”、“发生金额”(单张原始凭证可以不填)、“本期余额”四栏。填写“本期余额”还得翻阅该账户上一张原始凭证的余额,因此每个账户的凭证必须归集在一处。每个分录另须编制一张对方科目的自制原始凭证,以求账户间的平衡。这一办法是应时代需要而实行的,缺点很多:(1)凭证大小不一,缺乏整齐感,档案性不强,事后翻阅困难;(2)原始凭证难以按期装订;(3)工作量减少不了。我们单位在1959年执行了三个季度。在非常时期创立的非常办法,注定是短命的,未满一年,即于当年第四季度起又重新返回到原来的记账状态。

会计是一门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会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发展推动会计制度的不断适应,从苏联模式到欧美模式、从传统会计到无账会计,在会计核算方法从借贷制到资金收付制,从增减制又回复到借贷制,记账凭证随着核算方法的变动而不断完善和创新,始终跟随着时代的脉搏,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