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模经济及其来源

规模经济及其来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规模经济及其来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规模经济及其来源范文第1篇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加大对公路事业的扶持力度,公路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阶段,最近省、市局专门召开了以加快路域经济发展步伐为主题的公路工作会议,提出了在五年内让公路经济发展规模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进入前二十名的任务目标。众所周知,广告已充满了我们的现代生活,能否充分利用公路标牌广告信息,最近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公路标牌广告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致力于开拓市场,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公路标牌广告的特点和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广告媒体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虽然出版业还占据着广告市场的领先地位,电子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更为广告媒体增加了新的活力,但是传统的户外标牌广告,由于其覆盖率高、观看机会多、时效性长、大的户外标牌广告有巨大的冲击力等显著特点,仍就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公路标牌广告更是因其成本低、传递信息快、时效长、观众覆盖面广等特点,备受广大客户的青睐。

三、开发公路标牌广告的观众和资源优势。

我市是集工业、农业、矿产、旅游等于一体的山东省经济强市,孔孟文化名扬世界,京福、日东高速公路穿市而过,高等级的国、省道公路网业已形成,开展公路标牌广告业务,具有广大的资源优势和广泛的观众,能使的广告信息快速传播到全国各地的千家万户。

四、广告市场的瞻望和预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wto的加入,无论是制造业主还是零售商,广告主都在继续增加广告费用来推销他们的产品,塑造他们的企业形象;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更是为广告市场融入了新的活力;银行、金融、建筑、保险业等,也积极利用广告这种形式,树立形象,迎接市场的挑战;公益广告、政府广告和教育广告等,也在广告市场上异军突起。这些都为我们做好公路标牌广告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我们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XX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广告资质的国有公司,现拥有员工2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名,能够独立进行广告的审查和标牌广告的设计、制作业务,近期又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已具备大力开发公路标牌广告的基本条件。

六、经营方式。

1、按照市局统一规划,与县、市、区公路局联合开发客户市场,并实行统一管理,利润上交市局有关部门后按比例分成,由XX公司具体负责广告设计、制作和。

2、由广告公司负责广告和设计、制作、,但应由XX按照规划,统一管理,利润分成,时段一般不超过一年,到期续签协议合同。

七、资金来源和用途。

先期投资100万元,由**公司全额出资,用于标牌的制作和招商,待业务扩大后,再逐步增加投资。

八、效益分析和预测。

我市有国、省道近2550km,按每县、市、区平均设置4块广告标牌计划,每年可创收300万元,随着广告客户的增加,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九、实施计划。

1、在项目批准后,我们拟先走出去,学习先进市、地公路标牌广告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尽快拿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2、参照有关行业广告收费价格,制订我市公路标牌广告收费标准和营销办法,报有关部门。

3、合理制订今年的营销计划,并组织人员预以实施。

十、结论和建议。

本项目利用XX公司现有条件,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既能规范现有公路标牌广告的管理,又能充分利用公路产业资源,在政策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为此,特提出以下请示和建议:

1、尽快对我市公路标牌广告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并重新规划,报有关部门批准后,规范运作。

2、给予早期广告工作起动的资金支持。

XX公司

20xx年四月九日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段实施方法

第一阶段初期工作

1、收集资料。包括业主的要求,业主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市场、厂址、原料、能源、运输、维修、共用设

施、环境、劳动力来源、资金来源、税务、设备材料价格、物价上涨率等有关资料。

2、现场考察。考察所有可利用的厂址、废料堆场和水源状况,与业主方技术人员初步商讨设计资料、设计原则和工艺技术方案。

3、数据评估。认真检查所有数据及其来源,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和设计难点,审查并确认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技术方案。

4、初步报告。扼要总结初期工作,列出所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确定参与方案比较的工艺方案。

初步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认为项目确实存在不可逆转的致命缺陷,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可选方案评价

1、制定设计原则。以现有资料为基础来确定设计原则,该原则必须满足技术方案和产量的要求,当进一步获得资料后,可对原则进行补充和修订。

2、技术方案比较。对选择的各专业工艺技术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比较,提出最后的入选方案。

3、初步估算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为确定初步的工程现金流量,将对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进行初步估算,通过比较,可以判定规模经济及分段生产效果。

4、中期报告。确定项目的组成,对可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中期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对推荐方案有疑义,则可对方案比较进行补充和修改;如业主认为项目规模经济确实较差,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推荐方案研究

1、具体问题研究。中商智业对推荐方案的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包括工艺流程、物料平衡、生产进度计划、设备选型等。

2、基建投资及生产成本估算。估算项目所需的总投资,确定投资逐年分配计划,合理确定筹资方案;确定成本估算的原则和计算条件,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

规模经济及其来源范文第2篇

许多机构及学者对财务会计核算范畴进行过界定。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第4号报告(Statement No.4)中的阐述是:“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在下述范围内,以货币即定量化的方式提供有关企业的经济资源及义务的持续性历史,也提供改变那些资源及义务的经济活动的历史。”葛家澍(2003)认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可靠地记录并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主要是财务活动)的历史;并进一步将财务会计定义为:“立足于主体(企业),面向市场,对企业已发生的交易与事项运用确认、计量、记录等程序,主要通过货币表现形式,以公认会计原则为依据,在会计报表内表述财务信息,并通过报表附注加以解释和补充。同时通过其他财务会计报告或其他手段,充分披露与财务会计有关的、而不能够在表内或附注中表述的、一切有助于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所需(并有用)的财务、非财务、数量化或叙述性的信息。”这一定义揭示了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但没有强调价值核算和非货币信息表现形式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商誉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很难用货币准确计量,平时也没有必要进行准确的货币量化,用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形式同样能反映其增减变动情况,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信息不仅包括货币信息,而且应当包含可以量化的非货币信息。

对于财务会计应当基于交易还是基于价值学术界有不同主张。佩顿(Paten,1922)在其《会计理论――侧重于公司制企业》中认为,有关公司价值的信息最能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但在物价变动明显的经济条件下,为了反映公司价值,有必要对成本进行调整;并对收益的经济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收益是公司真实经济状况的全部净增长,主张将原材料及有价证券的价格上涨记入非营业收益,固定资产的升值及对升值的折旧应在补充报表中说明。其观点隐含着财务会计应当基于价值的思想。

夏冬林(2006)则认为财务会计信息应当是基于过去的交易,财务会计在市场上的作用是验证过去,而不是面向未来。这也是目前实务界的主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凡没有经过交易的会计事项均不能纳入会计核算,如并购商誉可纳入会计核算,自创商誉由于没有进行交易,因此不能纳入会计核算。为此,会计始终处于尴尬境地。例如,股票市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很大差异。据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的统计,1973~1983年间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仅为公司净资产的0.82倍;1981~1993年,上市公司市值为公司净资产的4.4倍;步入90年代以后,高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通常为净资产的10~50倍。再如,企业并购中,资产收购的价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差极大。如1988年Philip Morris收购Kraft Ine支付的12.94亿美元中,90%是传统会计信息中未曾反映的商誉;1989年eTime Warner两公司合并时支付的140亿美元中,80%也是商誉。这也说明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完整。实际上,无论是自创商誉还是并购商誉,其来源和实质都是相同的,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形成的,都是有价值的。其差异仅仅在于并购商誉来自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环境。这体现的是个性与个性的差异,就共性来讲,二者之间并无本质区别,都应当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二、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国内外许多学者及研究机构对会计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1999年美国投资管理协会(AIMR)就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以问卷形式对美国、加拿大等20个国家的投资分析师、企业经理及董事等进行了调查,2003年AIMR再次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及重要性进行了调查,两次调查结果基本相似。其中,200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收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非常重要的分别占87%、90%、87%;认为商誉信息非常重要的占67%。朱开悉(2004)对投资者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多数投资者认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有用的,并认为以企业核心能力信息、竞争地位与竞争优势信息、企业现值与企业价值信息、企业未来成长信息和企业财富变动信息为主体的未来信息对投资者来说更为需要。

目前各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供给者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信息使用者从财务报告中可分别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决策信息。由于受已实现交易观点的影响,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是建立在以资产为核算对象,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以财务资源和财务状况为核心、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收益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或全面收益表)为主体、以报表附注为补充的报告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只对有形资源和部分无形资源进行核算,自创商誉至今被排斥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无法提供企业核心能力信息、竞争地位与竞争优势信息、企业现值与企业价值信息、企业未来成长性和企业财富变动信息。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会计信息的供给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期望差距。

我国新会计准则虽然有较大改进,但仍然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资产负债表只能提供有形资源、部分无形资产和并购商誉的价值及企业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信息;不能提供企业资源的真实价值资料,尤其对于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构成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的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知识资源等所体现的自创商誉及相应的剩余权益忽略不计,不能提供企业资源及权益的完整信息。(2)利润表只能提供企业在一定期间已实现的利润资料,主要为决策机构确定可供分配的利润或股利以及为税务机关课征所得税提供依据,不能完整反映企业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资料,如物价变动。(3)现金流量表只能提供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人和流出等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资料,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但不能提供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资料。(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只能提供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项目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不能提供剩余权益变动情况信息。

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矛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看出,目前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会计应当以满足会计信息需求为己任。会计核算范畴和核算重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由会计目标决定,并受会计职能及会计环境的制约。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质量控制和价格优势是企业制胜的唯一法宝,物质资源等有形资源是企业的主要资源,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拥有的资产数量和质量。因此,会计应当以资产为基础。反映资产价值及其运营效果,而所有的资产都具有可交易性。知识经济时代,能力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知识资源等无形资源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取决于企业的能力。因此,会计应当以资源为基础,不应当仅仅基于交易,因为体现企业能力价值的商誉不可单独进行交易,但却是企业日常经营中逐渐积累的重要资源,在企业价值增值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因此,财务会计应当基于价值。

三、基于价值的财务会计核算范畴

企业财务会计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通过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披露等程序和方法,采用货币与非货币计量的信息表现形式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的经济信息系统。在目前的会计环境下,会计应当提供企业资源价值及全面收益等信息。因此,会计应当基于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已发生的交易。根据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目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企业资源构成及其价值信息;企业负债、股东权益和剩余权益的构成情况;企业利润及全面收益的构成及其变动情况;企业现金流量及未来发展潜力信息。

会计的边界即会计核算对象的范围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包括资产和能力价值)。以下内容属于会计范畴:

一是反映资源的来源与价值构成。企业的资源最初来源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入,会计应反映最初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情况。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进行,企业在使用资源的同时,形成新的资源,并产生商誉这一资源要素。会计应通过一定的账表形式,运用一定的计量手段对资产、商誉、权益、负债的形成及变动情况进行反映,提供企业全面资源价值信息。

二是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随着企业的运营,企业会取得收入,并发生各种费用,会计应对有关收入及费用进行反映。~个营业周期结束后,将会形成一定的经营成果,对于当期收益应首先在企业与国家之间进行分配,按规定计算交纳所得税和计提公积金;然后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分配。会计应运用有关账表对有关分配进行反映,对于收入的形成、相关费用的支付及现金流动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三是反映和评价企业全面收益及其变动趋势。会计不仅应对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进行反映,而且应当对企业全面收益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反映和分析,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规模经济及其来源范文第3篇

中美银行信贷在企业并购中应用方式比较

银行信贷在美国企业并购中应用较为普通

美国企业并购的数量和规模始终处于世界最高水平,美国参与企业并购融资的金融机构包括存款机构、投资性中介机构、合约性储蓄机构;主要融资方式包括贷款、票据、股票、债券等。其中,存款机构中,商业银行主要采取中长期贷款、银行票据、周转信用贷款、次级贷款;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协会主要采取抵押贷款(不动产);信用社采取提供消费贷款。投资性中介机构中,共同基金主要采取普通股、优先股、公司债券、可转化债券;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主要采取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及其他货币市场短期融资工具;金融公司主要采取消费贷款;风险投资公司主要采取权益投资、普通股、优先股和公司债;证券公司主要采取搭桥贷款、普通股。合约性储蓄机构中,人寿保险公司主要采取公司债券、抵押贷款;私人养老基金、公共养老基金和财产保险公司主要采取公司债券、抵押贷款、普通股、优先股。

虽然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参与并购融资的投资机构众多,不同风险收益结构的融资工具齐全,企业并购融资的资金结构较为合理,但银行信贷在企业并购融资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几乎在所有重大并购活动中都有银行信贷资金的参与。从总体上看,美国并购融资活动中,商业银行贷款占20%以上,发行新股(包括换股)占50%多,其他为企业债券等,占20%~30%;从具体项目的并购融资安排上看,金额巨大的并购行为,一定有银行信贷的参与,要么是并购贷款,要么是搭桥贷款。在杠杆收购中,收购方企业用于收购的自有资金只占收购总金额的很小部分,通常在10%左右,其余大部分通过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及发行垃圾债券筹得。一般地,从事杠杆收购的美国公司的资本结构大致为:股本5%~20%,垃圾债券10%~40%,银行贷款40%~80%。

银行贷款是企业取得并购资金的主要融资工具,但是由于企业取得银行贷款需要向银行提供财务、经营方面的信息,约束相对严格,为了保障债务的安全性,商业银行还可能通过股权参与的形式,对并购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对并购实施持续的影响。此外,收购方企业为了并购融资顺利完成,会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搭桥贷款,但利率较高,搭桥贷款由收购方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公开发行新的高利率、高风险债券所得款项,或以并购完成后主并购方以较高的股利政策进行偿还。以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为例,收购总金额为17.5亿美元,其中现金6.5美元,股票6亿美元,负债5亿美元。在17.5亿元的总收购资金中,以银团抵押贷款形式提供的五年期并购贷款占6亿元;以搭桥贷款形式提供的并购贷款占5亿元。

银行信贷在国内企业并购中应用相对有限

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新兴尚未转轨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在建立之中,银行信贷是我国金融市场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融资结构中,贷款占融资总量的比重为85.2%(参见下表)。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收购方式为协议收购,收购时以现金直接支付为主,换股并购的方式较为少用。并购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内部融资,其来源有内部盈余留存、首次公开发行和增发配股时筹集的资金。就现金收购而言,容易受到公司现金头寸制约,并购交易规模也会受到较大限制;采用证券收购主要有定向增发股票、配股或发行债券几种方式,也只限定在上市公司。

由于我国制度等环境的限制较多,银行信贷方式在并购融资中应用较少。人民银行1996年制定的《贷款通则》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实际操作中,国有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需向银监会“一事一报”,经特批后才能放行,借款人仅限于政府投资公司或拥有财务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不受《贷款通则》约束的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发放并购贷款,但也多用于央企的海外并购。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规定收购方企业必须就“收购人的收购资金来源及其合法性,是否存在利用本次收购的股份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质押取得融资的情形”明确表示意见,限制了收购方企业从银行信贷中获取并购资金。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交易中利用银行信贷融资的成功案例主要是中国移动通讯公司以五次并购实现先分拆、后整体上市中的第三次并购活动中。2000年10月,中国移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在收购以328.4亿美元的代价向母公司收购北京移动、上海移动、天津移动、河北移动、辽宁移动、山东移动及广西移动等7省市移动电话业务时,主要的融资安排是:内部资金、人民币银团贷款、发行可转债、发行股票、向中国移动BVI公司发放对价股票。

我国并购贷款业务面临的难点

第一,对涉及上市公司股权并购的收购方企业发放贷款能否界定为利用银行资金买卖股票。银监会《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贷款给企业和个人买卖股票。”但在上市公司股权并购行为中,并购的标的物就是被收购方企业的股票,那么能否对收购方企业发放并购贷款或者搭桥贷款。

第二,并购贷款的发放对象可否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下,由于销售不畅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现象日益增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并购贷款也寄予了较大的期望。关于房地产贷款,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指出,“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的贷款只能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发放”;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对有实力有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有关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相关金融服务”,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没有具体说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否发放并购贷款或者搭桥贷款,如果可以,应该采取何种形式。

第三,银行自身来讲缺乏能够进行融资并购贷款业务的专业性人员。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具有与其并购贷款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足够数量的熟悉并购相关法律、财务、行业等知识的专业人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以前几乎没有开展过并购贷款业务,也没有现有的模式和规则,还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地、审慎地进入企业并购领域。

我国并购贷款业务面临的机遇

在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的资金来源问题是制约大规模战略性并购的主要瓶颈。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交易金额从2005年的375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72%。在中国既往的银行业法规框架中,银行信贷资金都被禁止用于企业兼并收购,但监管机构对并购贷款的控制在2008开始有所松动。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并购贷款业务”;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要求加大对“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12月3日,国务院九大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中,要求“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等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允许商业银行对境内外企业发放并购贷款。研究完善企业并购税收政策,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12月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正式对并购贷款开闸。

具体到我国的企业并购市场,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将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银行业并购贷款业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一,银行信贷资金突破《贷款通则》限制,可以用于企业并购活动,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即用于支持我国境内并购方企业通过受让现有股权、认购新增股权,或收购资产、承接债务等方式以实现合并或实际控制已设立并持续经营的目标企业的并购交易。企业在从事并购过程中,将获得银行贷款的大力辅佐。以搭桥贷款或者并购贷款形式出现的银行信贷资金可以资本市场,势必对未来股市企业购并重组等活动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对股市长期稳定发展、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并购是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重要方式,银行信贷资金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有效益、有技术含量、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的兼并重组,有利于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改变当前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拉郎配”现象,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可以预见,随着《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将纷纷制定各自的《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和《过桥贷款管理办法》,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企业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并将改变当前国内企业并购融资市场的现状,支持大规模和战略性的企业并购活动,增加国内企业获得新的融资渠道以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同时使银行信贷业务突破到新的领域,优化银行资产结构,使低收益的储蓄资金能够抓住高收益的并购机会。

规模经济及其来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多元化战略;可持续发展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在产品或服务上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一种自组织能力,其来源于企业组织内的集体学习、成员间价值观和规范经验的交流及传递,它将一个企业明显区分于其他企业,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如何寻求新竞争优势的途径。作为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科技含量、产品规模、市场占有率等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的特性,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将企业的战略、人才、管理、技术、资金和品牌等进行有机融合,积极运用和提升这种能力可促进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经济增长点,进行战略重点转移,实施多元化战略经营,保持长期稳定的利润,实现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动因及风险分析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发展和最大的经济利益,通过开发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产品结构或丰富企业自身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发展到具体阶段遇上发展瓶颈后,为了寻求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扩张性和成长性的行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进步性的一种战略选择。

(一)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动因

一般来说,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的动因主要包括:①为实现范围经济及能有效利用剩余资源。多元化经营可实现各业务部门的"销售协同"和"管理协同",可共享到客户、销售渠道、技术、无形资产、专有管理技能等资源,可更充分利用企业的剩余资源,还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②可节省交易费用。多元化经营后可进行大量业务交易的内部消化与专有知识的内部转移,这就为节约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避免重复谈判,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带来了可能。③能分散风险。多元化经营拓展的经营领域可降低每一风险业务单位的损失,并可依据行业发展与竞争形势调整重点经营策略,以平衡盈亏,维持企业长期稳定的盈利水平。④行业和市场因素驱使。多元化经营可解决部分因行业周期性变动或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使企业发展潜力受阻、技术更新慢、消费者偏好转移及市场成长停滞等问题。⑤企业家高素质能力的体现与管理者个人动机的表达。市场竞争激烈、信息不充分的形势下高素质能力的企业家通常会因"有限理"而更倾向于多元化战略经营;管理者也会出于维护和加强自身地位,增加利益、权力、名誉、薪酬等各种目的而通过兼并与收购等方式,实行多元化经营。⑥技术革新力量的推动。新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新产品和新产业的诞生,深化了社会分工,新兴市场不断形成,多元化经营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风险分析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经营并不能总是给企业带来正经济效益,若实施不当也会成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陷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元化经营具有自身难以规避的风险:①易削弱原有产业。企业的资源总量和能力范围都是有限的,多元化经营的额外投入必将侵蚀原有产业的资源,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尤其在新产业发展较依赖原产业支持的模式下,原产业受到迅速削弱后将会使多元化经营出现较大的危机。②市场整体风险。在面临较强大竞争对手时,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源分散会使得企业的市场整体风险提高,较难逃避被击败退出市场的下场。③行业进出风险。多元化战略的进入障碍表现在规模经济时滞、产品第一印象弱、资本需求大、转换成本高、分销渠道较难获得以及学习或经验曲线不稳定等方面;而退出成本则主要为原资产的专用性成本和沉没成本都比较高。④管理难度风险。当过度多元化经营超出企业的管理范围和资源的承受能力时,企业的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将会增加,组织规模也会增大,管理难度急剧加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必将受到影响,同时经营的机会成本也会上升,甚至经营管理机制还可能存在冲突,以及新组织内企业文化较难融合等不利因素的出现,都将会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削弱企业的软实力竞争。

三、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

(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保障

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及其被有效的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决定着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价值新创造,其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保障。

1.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首先,企业在经过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后,只有实施建立在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才能迅速确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否则就很有可能流失顾客资源、拖累主营业务,导致整个企业经营的失败。其次,在企业资源总量有限、多元化经营资源使用效率较低、专业竞争优势较弱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努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断积累、共享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孕育和创新特质新产品的能力,才能稳健的进入新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战略经营。

2.从二者在价值链中的本质分析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包括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仓储、营销、运输、服务等各价值链环节活动创造出来的价值总和。可见在价值链中,多元化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环节的增加,表现为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环节的延伸(既有“纵向延伸”又有“横向延伸”);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价值链上对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环节进行强化、整合,培育出来的一系列具有互补性的资源、知识和独特能力,核心竞争优势环节是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平台。可以说,企业合理实施多元化经营在价值链上的延伸起点就是要合理选择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优势环节,同时在优势竞争环节这个培育平台上进行新业务的拓展和新产品的开发,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基础。

(二)有成效的多元化战略经营将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首先,多元化在价值链上的纵向延伸或横向延伸,可以通过强化核心竞争优势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价值链横向延伸过程中,可通过共享某些研发资源、知识或技能、分销渠道及产品品牌,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在价值链的纵向延伸上,可通过减少价值链上对原来上下游环节的依赖以获取稀缺资源,扩大企业的能力范围,从而能巩固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多元化经营中通常容易被共享,在良好的整合过程中,新旧经营领域的经营业务会取得较好的协调沟通与有效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会在经历过新业务的反复运用后得到不断加强,以获得更加强大的新生核心竞争力能量,这些都可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因而可以说,实施多元化战略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核心竞争力和多元化又是相互制约的

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的制约关系主要表现为:①资源上相互制约。多元化会导致企业资源分散,无法保证原有核心竞争力资源的继续投入,特别是领导层精力的分散,减少了对核心竞争力的密切关注和培育,会削弱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②能力上相互制约。企业向无关领域的扩张会使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较难发挥出来,即便是企业能在初期进入成功,但由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也很难使企业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基本能力的培育也需要较高的成本。

四、核心竞争力下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注重寻求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保障,多元化战略实施中应注重寻求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①建立学习型组织,努力实现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使企业实现持续性发展,建立竞争优势。②对企业进行战略创新,即随着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打破旧的或者通过战略变革建立新的组织、文化与战略模式,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并将企业所有能力或资源为实现新战略目标做出新战略与策略的调整,这将有利于创造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③进行内向聚焦,积极要求企业员工能够将个人能力转化成为企业组织的能力,以建立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注意企业员工使用的词语及其意义,并对其进行审计;鼓励员工戒骄戒躁,努力虚心学习新知等方式就能够很好的促进员工个人能力向企业组织能力的转化。④建议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外部网络,保证核心竞争力在多元化新经营业务中作用的发挥。⑤鼓励企业积极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因为独特的企业文化能让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能让企业有效的利用好这股富有韧性、成长性、凝聚性及创新性的内部力量来应对竞争对手及各种风险。

(二)有效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

企业在主营业务的基础上被吸引进入到不同行业中去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进行多元化时应在现有资源和能力范围的基础之上选择相关多元化行业领域,而不能简单主观的认为哪个行业的利润率高就盲目跟风进入那个行业。从大量的事实经验看来,企业实行相关多元化产生的协同效应大于非相关多元化的:企业进入一个与原产业紧密相关的行业领域,能降低企业的进入壁垒、边际成本和整合成本,能充分发挥主营业务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可获得比进入非相关领域更大的盈利能力。相反,企业进入到非相关多元化的行业领域则会给管理带来难度和风险,使得企业管理的内容、风格、标准、方法和方式等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企业要想在实施多元化战略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在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时慎重选择适合自身的、具有关联性的行业领域来开拓业务,以便于更好的整合企业资源,凝聚市场力量,提高竞争优势,并能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寻找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平衡点

企业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并不是完全否定多元化经营。实际上,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合理的多元化经营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但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必须满足一个原则:即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增加应小于企业多元化经营规模收益的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积极保证多元化产品同原主营业务产品的某种相关性,以便能充分利用到核心竞争优势,实现规模收益递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义侠.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4,(01).

规模经济及其来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次贷危机;运行机理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大概是近年来金融实践和金融创新领域最为惊心动魄的事件。自资产证券化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三分天下有其一,并成为金融创新浪潮中崛起的一种主流融资技术,同时“这种信用体制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正在改变全球的金融结构和信用配置格局”(李传全,2001)。正当资产证券化如日中天走向神坛被人顶礼膜拜的时刻,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恐慌肆虐,次贷危机的一个关键元凶恰恰就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让人们充分见识了资产证券化狰狞和残酷的一面。

到底资产证券化是天使还是魔鬼。资产投资的一个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收益和风险永远成正比。应用于资产证券化,就应该是如果它让人人感觉到它就是个天使,或许正是它魔鬼的一面没有被发觉而已。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或许正是个机会,让人们更深入地分析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对它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更为客观和真实的理解,让我们能发挥它天使的 “善良”而抑制其魔鬼的“本性”。这便是本文试图达到的目的。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Gardener对资产证券化给出了一个非常宽广的定义: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者提供的一种金融工具。在这里,开放的市场信誉取代了由银行或其它金融结构提供的封闭的市场信誉(张超英、翟祥辉,1998)。由此定义,资产证券化又可以分为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前者主要指商业票据、公司债、股票等,后者就是所谓狭义的资产证券化,即文中所要讨论的。

有“证券化之父”之称的Frank J. Fabozzi 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具有共同特征的贷款、消费者分期付款合同、租约、应收账款和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包装成可以市场化的、具有投资特征的附息证券(赵宇华,2007)。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将资产证券化定义为一种融资技术:即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大多数情况)进行组合并转化为一种更自由地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和出售的融资工具。总的说来,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未来现金流的资产作为基础资产,通过结构重组和信用增级,发行可供资本市场投资的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为什么产生?与其它金融工具相比它具有哪些优势?西方学者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原因一:降低融资成本。Steven L.Schwarcz(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融资比直接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成本要低,同时由于“真实出售”以达到“风险隔离”,将证券化资产从原始公司的整体风险中隔离开来,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和信息获取成本。Claire A.Hill 指出资产证券化化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柠檬困境。资产证券化使投资者专心关注作为证券支持的资产,而不必担心“柠檬”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只要“柠檬公司”提供符合条件的资产,它就能较为容易的获得低成本融资。

原因二:在风险厌恶者和风险偏好者进行风险再配置,改进效率。Benveniste和Berger(1987)则提出风险转移的假说,即通过进行证券化使风险从回避型投资者向中立型投资者转移,能够实现帕累托改善。他们还认为固定的存款保险费率作为一种引起道德风险因素,促进了证券化,因为存款保险费率固定,会激励银行偏好于持有风险,创造融资,选择相对安全的资产进行证券化。

原因三:缓解流动性风险。以银行为例,证券化能够改善贷款的可逆性,提高贷款的流动性。从资产方流动性风险来看,实现债权转让能够显著降低银行贷款的非流动性,这有助于平衡借入资金,改善作为衡量流动性风险敞口的融资缺口。这样看来,通过获取债权转让上的必要技术和形成证券化通道(conduit),能够在流动性冲击后将资产负债表上的债权及时进行证券化的银行,它的流动性风险就低。Gorton and Haubrick(1990)也就流动性风险和证券化的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由于在证券化过程中,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不匹配性(mismatching)小,降低了证券化的成本,因而表现出银行能够供给流动性。在传统型银行情况下,与存款的流动性相比,利用这种资金进行的贷款的流动性相当低,表现出了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风险。

(二)国内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

何小峰(2001)提出了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概念,他指出:即使在美国,最广义的说法也是“二级证券化”的思想,第一级证券化是指实物资产的证券化,第二级证券化是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他们认为资产证券化包括最广泛的四种类型即现金资产的证券化,如以现金为始点的证券投资或投机的过程;实体资产的证券化,如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及其他证券并上市交易的过程;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资产支撑的证券化等;证券资产的证券化,如证券投资基金、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行、上市与管理的过程等。台湾学者陈文达、李阿乙和廖咸兴(张朝英,2004)给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是: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将其能产生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然后发行成证券,出售给有兴趣的投资人,借此过程,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能向投资人筹措资金。

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张超英(2004)认为通过信息技术新成果和统计新手段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的监督技术进步改善了市场的不完善性,使得经济主体间能够运用某种方法以证券形式直接确立债权债务关系的空间被进一步充实。李曜(2001)指出资产证券化是对融资技术与理论的创新,进行资产证券化的企业可以降低融资的信息成本和管制成本,并可以减少企业的资本成本以增加企业价值,并对“资本机构理论的基石――MM理论――提出了挑战”。李传全(2003)认为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产品创新,更是一种信用体制的创新,是不同于传统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第三种信用制度。资产证券化综合两种传统信用体制的优势为一体,把市场信用的资产组合功能与中介信用的投资者组合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体制上的杂交优势,降低了信用交易成本。

刘炜莉、朱宝宪(199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规模较大和有较差的信用质量的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已经开始进行资产支撑证券化的公司仍有较大可能继续进行证券化融资,资产支撑证券市场中存在规模经济。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生命力所在,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不仅保证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也促进了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刘荻(2002)提出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四维即速度(交易时间)、价格(交易成本)、交易数量和弹性。并分析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和衡量流动性的方法。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先于理论的探索。早期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可以追溯到1992年三亚市丹洲小区将800亩土地作为发行标的物,以地产销售和存款利息收入作为投资者收益来源而发行的2亿元地产投资券。在此以后,资产证券化的离岸产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的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如珠海高速公路、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和中集集团应收款等,为国内的证券化实践提供了成功经验(李曜,2001)。

二、主要思路

文中通过理清资产证券化从资产的“真实销售”到经过各种技术处理变成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具有投资特征的证券的过程,分析资产证券化给交易各方带来的收益和影响,将其促进效率的一面和增加风险的一面进行比较,找到能够改进其现有运行机制效率的一种帕累托改进。

(一)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资产证券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发起人(sponsor)将应收账款出售给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特殊目的载体),这里的出售必须是“真实出售”,目的是防范证券持有人对发起人的追索权和发起人破产时对应收账款的要求权以达到风险隔离的效果。

第二步:SPV将购买的应收账款进行组合以便其能够支持特定期限和收益可供投资的标准化证券。由于SPV在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的特殊作用,对它有一些特别的规定以防止其破产:如果SPV由发起人所有或控制,设立独立董事降低其自愿性破产的风险;限制债权人强迫SPV的非自愿性破产;防止实质性合并(即合并发起人和SPV的资产和债务);限定SPV的业务范围,即其不得经营与资产支持证券无关的其它一切业务。

第三步:信用增级。SPV设计的标准化证券必须达到一定安全等级才能被投资者接受,这时就需要信用增级。主要的增级手段有:金融机构的担保,如银行信用证或保险公司保险,使证券在违约时投资者能得到一定的补偿。一般来说进行担保的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至少不能低于证券本身的安全等级;发起人的超额担保,超额担保会增加发起人的负担,在实践中并不常采用;优先/次级结构,证券被分为优先证券和次级证券,只有在优先证券被偿付之后次级证券才能得到偿付,次级证券的利率一般会高于优先证券以补偿其承担的高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次级证券为保证优先证券的偿付提供了支持,同时投资次级证券的机构和个人(不像前面的增级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信用等级)不需要任何信用等级,要做的仅仅是足额支付购买次级证券所需的资金,优先/次级结构增级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第四步:信用评级。投资者对复杂的证券产品很难判断优劣,这项工作就交给专业的评级机构,在美国主要的评级机构有: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惠誉(Fitch)。证券的投资级别从Aaa一直到C分为九个等级,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投资等级的证券。

第五步:证券的发售和售后服务。SPV的独立性和业务单一性决定它不可能单独承担起证券的构造和发行工作,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便承担融资顾问和证券承销商的职能,使证券得以顺利发行。投资者购得证券以后,由于证券的现金流是由应收账款的资产池来支持,分散的投资者不可能去监视资产池的运营状况和收取本金和利息,这时候就需要有专业机构来做这些工作,这些专业机构被称之为服务人(servicer),服务人通常有发起人来担任。服务人缺乏内在激励机制可能对资产池管理采取消极态度,投资者过于分散不能有效监督服务人的行为,受托管理人(trustee)便应运而生,受托管理人便是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投资者利益的代表,负责关注资产池的运营状况和监督服务人行为,同时代为管理服务人交付的本金和利息。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一个完整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便宣告完成(图1是资产证券化交易各方之间关系的一个流程图)。

(二)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资产证券化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和蓬勃生机,提示我们这种融资技术具备了其它融资技术所没有的强大优势,这些资产证券化拥有的独特力量到底是什么,将从微观(证券化交易各方)和宏观(主要是货币政策)两个角度来分析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效率改进以理解资产证券化的神秘力量。首先来看市场交易各方从资产证券化中获得的收益。对于发起人而言,资产证券化使发起人在两个方面受益:

一是通过应收账款的真实出售,获得了资金和流动性,转移了风险。对于面临流动性短缺的公司,及时地补充流动性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和生存至关重要。流动性还代表着投资和赢利机会:试想有一家公司有一笔一年后到期应收账款100万,如果将其出售给SPV可获得95万的现金。现在有一个投资机会,年受益率是10%,假设公司没有其它可以动用的流动资金,该公司应该进行资产证券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其出售应收账款并进行投资,相比继续持有应收账款,它可以额外获得4.5万的收益。事实上,商业银行就是这样做的,将出售抵押贷款获得的资金再贷款放大获利能力。应收账款毕竟代表的是未来的现金流,存在不确定性,出售它则可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

二是获得一种新的融资途径。现有的融资方式有股权融资(如股票)和债权融资(如公司债),资产证券化可以被认为是资产融资,让企业多了一种融资方法可以选择。通常选择多了可以改善选择方的福利,至少不会恶化他的福利。如那些难以获得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企业,只要能提供合格的资产就能获得融资,资产证券化会改善这类企业的福利。有人认为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价值,甚至对MM理论提出了挑战(李曜,2001)。这是一种误解,资产证券化不能在整体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MM理论对资产证券化仍然有效。

例如有一家公司拥有A资产(风险资产)和B资产(优质资产),市场价值分别是40万和60万,账面价值均为50万。如果将B资产进行证券化来融资,可以获得60万,高于账面价值50万,但是考虑企业的再次融资,企业剩下的资产是A,它只能获得40万,低于账面价值,企业的实际价值不变。资产证券化后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没有降低,企业价值也没有增加。

SPV作为投资者和发起人的中间人,使得投资者获得投资机会,发起人获得融资,它将为提供这种服务而收取一定的费用;投资银行作为融资顾问和证券承销商,通过自己的专业服务,获得了收入和拓展了业务范围;增级机构分担投资者部分或全部风险以获得承担这种风险的必要补偿;评级机构根据专业技能给予证券的客观评级,指导投资者判断复杂证券化产品的优劣,同时收取费用;服务人和受托管理人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和规模效应为投资者提供售后服务也能分享证券的一部分收益;投资者则由于多了一种风险较小和收益不错的投资机会福利状况得到改善。

资产证券化还完成了风险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再分配,例如发起人在“真实出售”应收账款的同时,也消除了应收账款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担保和某些投资者购买次级证券通过承担部分风险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一定的保障。总的看来,资产证券化将风险再分配,使得交易各方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都获得了好处,促进了分工协作形成规模经济,是一个帕累托改进,促进了效率。

在这里需要单独分析一下评级机构的角色,证券化产品十分复杂,很多投资者是参考评级机构对证券的评级意见后购入证券化产品的。如果评级机构能够对证券化产品给予准确客观的评级,以确保其没有缺陷能够达到必要的投资等级(这正是评级机构的职责所在),投资者的风险会在可控范围内。这样的假设显然存在问题:

首先,评级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对证券化产品做出准确判断?评级机构永远是根据现有的信息来作出判断,它永远不可能收集到所有的相关信息,并且证券化产品提供未来的现金流,未来的情况总是存在某种不确定性,要求评级机构做出100%准确的判断是不可能的,甚至近似准确也极为困难。

其次,评级机构能否有足够的激励做出客观的判断?评级机构会面临囚徒困境难题,设想市场中只有两家评级机构A和B,所有的证券化产品都必须经过它们的评级,SPV可以自由选择那家评级机构的服务,如果A和B都坚持客观评价或都选择隐瞒事实,它们平分市场份额;如果A坚持客观评价而B选择隐瞒事实,B将获得全部生意,反之亦然。评级机构的评价必须在坚持客观和隐瞒事实之间做出选择,A和B面临的支付矩阵如下表:

从图中可以看出A和B存在一个占优策略,A和B必将都选择隐瞒事实以免开罪SPV而失去生意。这时候投资者的收益却会受到极大的损害,特别是在投资者购买了存在缺陷的证券化产品时。A和B之所以采取(隐瞒、隐瞒)的占优策略,是因为投资者的收益跟它们无关,投资者的支付状况不反映在它们的支付中。事实也证明,当前的次贷危机爆发造成巨大灾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便是评级机构没有履行作为独立机构的职责,反而有欺诈行为,其道德风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如果设计一种机制使得评级机构获得的支付和投资者获得的支付挂钩,无疑将极大限制评级机构的行为。

在分析资产证券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之前,有必要来看一下数量方程式:

MV=PV

方程式中的V指一年中M被交易的次数,其越大则表明M流动速度越快。资产证券化会加快M的流动:假设发起人把证券化所获得的资金以企业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银行将存款放贷给又需要的企业和个人,再将企业和个人贷款证券化以获得进行放贷的资金,如此循环下去。相比没有资产证券化的情形,M的流动速度无疑会大大加快,V的变动必将引起数量方程式中其它变量的变动。

在短期中,如果央行的货币供应M不变,短期内工资和物品价格具有粘性,物价水平P也不变,V的变动将引起产出Y的同比例变动。由于资产证券化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即V变大,短期内总体经济的产出会增加。长期中,产出Y将保持在自然增长率水平,可视为恒定,物价水平P具有伸缩性,如果货币供应M保持不变,货币流通速度V的增加意味着物价P的等比例增加,即长期中资产证券化会引起通货膨胀。

美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进入了一个繁荣周期:经济高速增长、货币政策宽松、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在地位,与其相伴的是对资产证券化的空前热情和证券化投资被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所接受。美元通过美国贸易逆差源源不断流入国外,又通过证券化投资源源不断回流美国,全球共享了几年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光”。好景不常,通胀形势在07年迅速恶化,实体经济也在今年严重受损,经济增长大幅放缓,这似乎也佐证了上面“资产证券化在短期增加产出,长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的观点。事实上,在1978年到1995年的18年中,中国的广义货币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民生产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在此期间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降低了(易纲、吴有昌,1999)。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资产证券化使企业获得流动性和得到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从而改善了企业处境,但并不能降低企业整体融资成本,MM理论依然有效。

第二,资产证券化实现了风险的再分配,通过使市场交易各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促进分工协作形成规模经济方式达到一种帕累托改进,促进了效率。

第三,评级机构面临囚徒困境,必须使投资者的收益反映在评级机构的支付中以防范道德风险问题。

第四,资产证券化在短期会促进产出增加,长期中则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产出的波动。

这便是本文期望得到的结论,仓促之间,有些地方还是不够严谨。如资产证券化不能降低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可能没有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投资者会对进行资产证券化的企业给予正面评级从而改善企业融资环境这个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在没有实证分析就得出“资产证券化在短期会促进产出增加,长期中则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产出的波动”的观点显得十分大胆,不是为学的态度。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只有胆不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就只能称之为鲁莽了。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充实知识,改进和完善上述观点,使之科学严谨,经得起检验。

资产证券化在当前遭遇重大挫折,对它的各种批评如潮,人们谴责资产证券化榨干了投资者的积蓄,谴责金融大亨的贪婪无度。确实,如果可以的话,华尔街的“金融天才”们甚至愿意将他们自己打包处理证券化,以获得流动性进行更疯狂的投资。但资产证券化只是个工具,贪婪或许就是人的本性,歇斯底里的谩骂没有任何意义。找到资产证券化的缺陷,将贪婪限定在可控范围内,反思造成当前危机的根源,改进它的运行机制才是可取之道。

参考文献

[1]Lawrence M. Benveniste, Allen N. Berger, Securitization with recourse: An instrument that offers uninsured bank depositors sequential claim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September 1987.

[2]张超英,翟祥辉.资产证券化:原理、实务、实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赵宇华.资产证券化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李曜.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何小峰.对资产证券化税收制度安排的博弈论分析[J].经济科学.2001(6)

[7]刘炜莉,朱宝宪.中国开展资产支撑证券化融资的研究[J].管理世界.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