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商业经济效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翻译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在翻译史上很早就有体现。目前企业外宣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等方面的探讨,而对其商业经济价值的研究较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翻译经济价值研究现状,从翻译学、政治经济学、语言经济学角度,对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探索,最后结合企业外宣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丰富企业外宣翻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企业外宣翻译;商业经济价值;企业形象;企业介绍
一、引言
企业外宣翻译是职业英语教育与应用翻译经常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鹇缘氖凳,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速度,企业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对外宣传的目的是在海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是企业产品为海外消费者所接受。企业外宣翻译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如何实现企业外宣的经济价值,因为翻译稍有不慎,就会错译误译,损害企业形象,影响企业声誉,造成经济损失。“一条标语,吓走外商”并非耸人听闻的个案;出口商品的译名造成产品滞销,甚至影响企业形象的事例屡见报端。对企业外宣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职业英语教育与应用翻译在理论和现实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翻译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繁荣。在中国,很早就存在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翻译活动,比如:
“从西汉起,中国就有译长、译使从徐闻(今广东海康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出海,与应募的人航行在南海和印度洋上,同外国通商。”
从这一考据来看,从西汉开始,中国就出现了为经济贸易服务的翻译活动。翻译是不同语言的国家、商人进行经济贸易的语言桥梁。几乎所有国家,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都离不开语言翻译服务。
国外学者Liebesny在1958年3月5日于伦敦举行的科技翻译学术会议上作了题名为“翻译经济学(Economics of Translation)”的发言,首次正式提出“翻译经济学”这一个命题。后来有学者用一些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些翻译现象或翻译问题,如分析文学翻译的经济学价值,探讨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在职业译者、语言服务提供商及译者培训机构中的应用。
对中国来说,翻译的作用不仅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翻译在中国经济建设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翻译人员的贡献密不可分。引进外企,需要翻译为他们提供语言翻译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沟通问题。开放型的经济需要大量的外宣翻译人才,企业外宣翻译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遇反倾销,原因之一是对贸易对象国的相关法律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高水平的法律翻译人才。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需要清楚认识目的受众的语言文化,明确企业外宣翻译的经济价值,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翻译中的价值增值。比如影视企业引进海外影片,需要对字幕进行翻译。电影字幕的翻译问题屡见不鲜,对电影的商业经济价值影响很大,有时候连电影片名的翻译都出现问题,对电影经济价值的影响可想而知。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外宣翻译的经济价值研究较少,而国内学者虽有涉及,但是缺少理论支撑,而且鲜见研究企业外宣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
三、理论基础
在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常常将翻译价值和翻译功能放在一起,很少将翻译价值从翻译功能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研究。Chesterman在论述翻译规范中的道德规范(ethical norms)时将翻译的价值分成了4类,分别是晓畅(clarity)、真实(truth)、信任(trust)和理解(understanding),他们构成了道德规范的4个价值标准。Nord认为,价值系统受到文化规范及传统的限制,原语文本作者的价值观可能和译语文本的接受者的价值观有所不同,由于表情功能类文本以发送者为取向,所以在翻译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类文本时,需要根据原语文本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表情功能的翻译;而感染功能(appellative function)类文本以接受者为取向,所以翻译时以译文价值系统为主。例如,如果我们想让顾客购买某个产品,我们要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或揣测顾客的需求,在描述该产品的质量时假设其在顾客的价值系统中具有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价值。Toury认为,翻译的价值由翻译的两个原则构成,他们是翻译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和翻译的充分性(adequacy)。
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具有价值、效用、费用、收益等经济特性。语言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宏观层面,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使用频率、所得到的评价、相关语言政策不尽相同。不同时期的同一种语言,其经济价值会有差异。同一时期,不同语言的经济价值有所不同。在微观层面,语言通过其交际功能,满足了语言使用者的预期,为语言使用者带来经济效益或产生经济效应。具体来讲,语言通过其所表达的意思,使得经济交往双方达成共识,产生协同效果,并实施相应的经济行为。就翻译来说,使用不同语言的经济行为主体发出语言符号(原文),译者将其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译文)并提交给接受译语经济行为主体,这时的翻译的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翻译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以及译文的使用人数和频率。
四、实例分析
企业外宣翻译主要指的是对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跨语言的语际翻译。企业宣传文本一般指的是企业对受众宣传企业时所使用的语言文本,如企业介绍、企业广告、商标品牌名称、产品说明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年报等。企业对外宣传文本信息含量丰富,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规模、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等多方面信息,其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企业及企业的产品,并说服潜在消费者购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企业外宣翻译对企业形象的建构和传播非常重要,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桥梁。优秀的企业外宣翻译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比如企业介绍,其语言特点是简洁、精炼,让读者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信息的时间及精力)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语言既要包括有关企业的实质性的信息,还要体现出其感染功能,具有自我推销和鼓动性。中国和英文国家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中西方企业在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宣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人们对一个企业是否优秀的判断之一是,该企业是否获得各种“先进......”,如“先进模范”、“先进集体”,各种“进步奖”、“优秀奖”等。所以,在中文的企业宣传中,几乎都将企业所获得的各种奖项作为企业的光辉历史和企业实力的证据进行大力宣传。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中,企业制度里并没有类似中国的各种企业奖项,企业重点宣传的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翻译时,如果忽略了读者的价值观差异,将中文的全部信息逐一翻译成外文,并不能引起外文读者的兴趣,更无法说服外文读者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欲望,进而做出购买产品的行为。这样的翻译,翻译的经济价值无法实现。比如天业集团官网上的关于该企业所获得的荣誉的英文介绍:
Enterprise honour for Tianye: Four-Good Leadership; May 1st labour certificate; The National Innovative Enterprise; The Five-Star Copmany of China’s Industry On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monstration Enterprise On Brand Cultiv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ustr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Of Pilot Enterprises;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 Mode Of Advanced Enterprise; The National Advanced Group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企业所述以上这些奖项,即便是中国读者,也不一定全部都知道,更不用说外文读者了。笔者在100多位大学二年级的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没有一位留学生能够全部理解这些奖项,大部分留学生几乎不明白这些奖项指的是什么。而且,该段翻译还存在一些低级语言错误,“The Five-Star Copmany of China’s Industry On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中“公司”的英文拼写有误;介词“of”的大小写不一致,前面都是用小写,后面首字母大写。这些低级的语言错误让读者对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为了有效的推广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微观层面字母书写及单词拼写,到宏观层面的不同语言的语言文化价值差异,翻译时都必须一一关照。因为,企业对外宣传文本以接受者为取向,所以翻译时必须以译文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参照。
企业对外宣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推广企业的商标品牌,构建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商标品牌名称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商业经济价值,在进行商品品牌名称翻译时,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非常明显。准确、优秀的商品品牌名称及其翻译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则可能导致企业的产品滞销,产生亏损。正如美国学者艾?里斯所言:“一个译名的好坏,在销售业绩上有千百万美元的差异”。
以Coca-cola的翻译为例,其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以“口渴口蜡”等为品牌译名,给人的感觉是干涩无味,难以下咽,有可能使人们对其产品产生不好的印象,其市场反映不言而喻,最终导致Coca-cola在20世纪20年代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就失败而归。但是,后来Coca-cola卷土重来,将其翻译成“可口可乐”,不仅在发音上与原语高度统一,在意义上也是内涵丰富,赏心悦目,给消费者许多美好的联想,传递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其翻译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巨大的增值。再如中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White Elephant”就出现了问题,“白象”意喻“吉祥如意”,而“White Elephant”在英语文化中指的是“没有价值、昂贵又累赘的东西”。
五、结论
企业外宣翻译涉及语言学、翻译学、经济学、营销学等多学科。成功的企业外宣翻译能够帮助企业在海外市场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协助企业宣传其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如果翻译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甚至肯能影响到国家形象。因此,深入研究企业外宣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不仅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宣传和企业形象对外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今的职业英语教育与应用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全五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先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4(01).
[3]田国立,孙斌,荣晶.区域经济发展与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J].河北学刊,2014(04).
[4]刘卫红.经济建设视域下外宣型翻译人才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5]顾维忱.论法律翻译人才在涉外经济中的作用[J].河北学刊,2011(04).
[6]兰美卓.从语言经济价值角度看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策略[J].中国商贸,2011(09).
[7]项东.翻译中的价值增值[J].中国翻译,2014(05).
[8]李颖.网络影视字幕翻译的策略分析及价值定位[J].电影文学,2012(02).
[9]田路.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信息传达、审美艺术及商业价值[J].电影文学,2009(15).
[10]马云霞.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11]艾・里斯.刘毅志译.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12]Liebesny, F. Economics of Translation [A]. In Aslib Proceedings [C]. 1958.
[13]Ginsburgh, V., S. Weber and S. Weyers. The economic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Some theory and evidence [J]. Poetics, 2011(3).
[14]Chan, A. L. J. Moving up the value chain?[J]. Translation Spaces, 2014(1).
[15]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
[16]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2012.
一、前三季度我省工商业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我省工商业经济运行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058.9亿元,同比增长15.9%。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160.9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实现利润1921.9亿元,同比增长15.1%。二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0.3%,增幅列入大主要工业行业首位,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7.3%;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产值分别增长27.6%和27%,增幅同比分别提高4.5和6.2个百分点。造船、医药、光伏、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积极推进,全省累计关闭小化工生产企业3702家,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关闭任务。三是节能降耗扎实推进。坚持结构、管理和技术节能三者联动,切实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突出重点.着力抓好高耗能行业和“国家千家、全省百家”企业节能。稳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组织500家企业开展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四是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1―9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7.2亿元,增长23.9%,增速高于去年同期6.7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骨干连锁经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前三季度连锁经营额增长20%以上。狠抓市场保供和监管,食用油、奶粉、猪肉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平稳。
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我省经济运行的困难明显增多,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加大。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问题:
(一)工业生产增幅回落。自6月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分别为16%、15.1%、12.1%、14.3%。虽然9月份当月增速比8月份提高了2.2个百分点,但总体上呈现回落态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下降明显。8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仅增长0.1%,9月份为4.9%。比8月份略有回升,但仍比7月份低7.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2.4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入增幅放缓。1―8月全省完成工业投资5178.6亿元,同比增长23.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低于去年同期.且今年新开工项目减少: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672.4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9.1个百分点。工业投入放缓直接影响明年新的增长点。由于对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不少企业对新增投资实施“瘦身”计划.部分企业推迟原来的投资计划,已经实施的项目进度也有所放慢。1―9月,全省大工业生产用电报装容量984万千瓦,同比下降11%,低于上年同期增幅42.5个百分点。
(三)部分行业困难加重。1―9月全省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已连续9个月下降。汽车销量创近40个月来新低,家电厂商的库存上升。和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相关联的钢材、部分化工原料的生产企业纷纷限产,经营困难。“十一”黄金周之后,螺纹钢价格在10月7日、8日两天内大幅跳水500多元/吨。部分建材产品价格从7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价格大幅下跌,一些品种累计跌幅已超过20%。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这两大行业既影响即期消费。也影响消费预期。目前居民消费预期发生明显变化.市场观望气氛较浓。
(四)经济效益大幅回落。1―9月,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8%,而工业品出厂价格仅上涨6.1%,两者“剪刀差”扩大至11.9个百分点。全省1―8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18.5%和15.1%,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1.5个和31.4个百分点。
三、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加大保增长措施落实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抓考核、抓进度、抓落实。着力抓好省委省政府有关促进经济增长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等政策措施的落实;配合有关部门加大督查力度.坚决落实省政府关于取消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决定,切实减轻工业企业负担。
强化对不同对象分类指导。组织精干队伍赴各地开展调研,进行分类指导。针对当前增速放缓、成本上升、需求不足、投入减速等突出困难和矛盾,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强组织协调,全力做好煤电油气供应和运输保障;深化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缓解资金紧张矛盾。
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加快建立和完善营销体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人才,扩大产品出口。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交易、洽谈活动,努力稳定欧、美、日等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积极支持大型连锁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推进“双进”工程,扩大城市社区消费;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增加农村消费。引导企业根据消费发展趋势和市场特点,积极开发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促进产销衔接。支持有效益、有市场的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引导和支持企业抓住岁末年初的市场机会,加快推出新产品,有效扩大市场份额。
切实加强企业管理。积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引导企业从生产、运输、流通等各个环节消化增支减利因素,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推动企业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推行生产经营全过程预算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压缩两项资金占用。实现降本增效。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按照“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加快推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使产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的轨道。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制造、系统集成、成套装备能力,着力打造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通信、平板显示等5条电子信息产业链,全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四个新兴产业尽快扩大产业规模。坚持品牌化带动,加快纺织服装、轻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努力增加有效投入。抓紧选排出一批产出规模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新增长点项目,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对重点工业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和支持保障,以增量发展带动存量调整。推进苏南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速度向苏北地区梯度转移。在转移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扩大投入。提升江苏产业的竞争力。鼓励企业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
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积极与省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保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中10条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大力扶持105家重点培育的高成长型民营、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做强做专。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管理使用,推动中小企业上市和试点发行集合债券。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在全国都兴起地铁建设热的时期,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省会乌鲁木齐也不例外。乌鲁木齐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近年来经济与人口都不断增长。同时由于私家车增加等原因,交通压力也正在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建造地铁可谓顺应时展。
2011年初,乌鲁木齐市完成了《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在城市总规划中,将轨道交通纳入规划当中。2014年,新疆地区第一条地铁――乌鲁木齐1号线正式动工。如今,乌鲁木齐轨道交通线网计划由10条线路组成,其中主城区规划线路8条,共计261.8公里,市域线2条(乌昌线、南山线),共计78.4公里。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有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和4号线一期工程。已开展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的有乌南磁悬浮工程和道交通乌昌线。 乌鲁木齐地铁列车
其中,地铁1号线预计2018年12月全线投入运营;地铁2号线一期预计于2019年通车运营,力争地铁3号线一期、地铁4号线一期、轨道交通乌昌线和乌南磁悬浮于2021年前完成建设。
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市民林先生在乌鲁木齐生活超过4年,但是近年来他发现塞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得知2018年乌鲁木齐地铁一号线要开通时,他非常期待。林先生说,地铁比起地面交通速度更快,能缩短出行时间。而且,地铁出行能避免塞车的烦恼。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宁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城市,尽管乌鲁木齐近年来地面交通不断完善,但建造地铁还是很有必要。
“2016年末乌鲁木齐常住人口为355万,且人口在不断增长中,公路增加与拓宽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但是建造地铁等立体交通网络效果更明显。地铁不像地面交通受很多不利因素影响速度,如没有交通信号灯,没有拥堵等。”王宁说。
据了解,2017年是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任务最重、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轨道交通的攻坚年。乌鲁木齐市建委副主任苑宝华介绍,今年的主要任务是一号线北段试通车,8月底前基本完成一号线全线征收任务,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加快推进,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征收任务。3、4号线一期主要目标是年内工程全部开工建设,5、6号线一期完成前期各项工作,确保年内具备开工条件。
轨道交通建设是乌鲁木齐市改善市民出行的民生工程,也是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础工程,乌鲁木齐市建委主任马伊磊表示:“各区、各部门、参建单位要深刻认识到轨道交通对于建设幸福宜居首府、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条件、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把任务落实下去,把速度提起来,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轨道交通建设顺利实施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
地铁建设的经济效益
地铁不只是交通运输工具,它还涉及到多个经济领域。乌鲁木齐市民黄小姐期待,在生活不再拥堵的同时,地铁还能给城市的飞速发展带来城市配套的完善。
申通集团总裁顾伟华说,地铁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出行交通工具,而是集出行、休闲、购物、消费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体。现在地铁站无论是周边还是上盖,商业体和居民住宅的开发体量越来越大,功能之间的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不仅是地铁开通对周边土地升值造成被动性商业聚集,而是通过主动性的规划建设商业业态和生活业态,致力于为市民营造一个以地铁为核心的生活环境,为市民提供多类型、多模式、多功能的综合性生活服务体验,期望地铁能够成为市民的一站式生活圈。
另外,地铁还会带来产业集群效应。这在地铁商业经济模式中的体现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金融业、餐饮业、旅游业、商业等多种产业相互交错、有效合作、积极互动、紧密联系, 共同构成集各种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商业经济模式;其次,产业集群的聚合使整个地铁沿线形成一个区化极具竞争实力的范围经济,比如相关企业联合生产的产出效益大于单独企业以相同资源生产的产出效益。
这是地铁建成后的商业聚集效应而带来的一定程度经济效益,在未来乌鲁木齐也有机会体现。但是在修建期间,地铁已经对经济有拉动作用。王宁认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必会对建材行业如钢铁等有拉动作用。而且,地铁的建设也会影响到投资、就业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在修建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来。
“例如,地铁商业发展不仅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扩展城市的发展空间,还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沿线商业所需综合型人才、周边市政设施维护所需管理人才及地铁运营高端管理人才等,解决更多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王宁说。
西部跨市地铁的尝试:乌昌城际地铁
如今,乌鲁木齐市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即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王宁表示,地铁是乌鲁木齐打造交通枢纽中心的重要一环。这既表现在乌鲁木齐市内,也表现在它与周边城市如昌吉市的城际地铁之间的连接。
“要打造交通枢纽中心,地铁修建后不单要考虑到站与站之间交通连接,也需要考虑地铁与其他运输站点之间的连接,如地铁与机场、火车站、高铁站之间的连接。让这些大的交通站点通过地铁可以进行一站式联通。”王宁说。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经济效益
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赢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会计管理的质量关系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强化企业的会计管理已经较为迫切,企业只有转变会计管理的职能,才能够适应市场的经济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现本文就强化会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进行探讨。
1.强化会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1.1会计管理决策是关键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预测是基础,而决策就是关键。会计管理的决策就是企业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预测的基础上确定某种行动的可行性,或者是在制定好的两套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为合适的一套。西方管理学家普遍认为,经营是管理的重心,而决策是经营的中心,决策的正确与否关乎着企业的成败。因此在预测的基础上,制定最优的决策,确定最优经济目标,并为达成这个目标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采用最有力的措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实现最经济、最有效、最合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要做到这点,会计决策的作用巨大。第一,会计决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期限之内用最少的资金成本使利润最大化。第二,会计决策对企业其它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会计决策的主要标志就是价值,它的目标能够成为其它决策的依据和评价的标准。第三,会计决策综合地反映了其它决策所确定的目标,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占用的资金以及投资的方向,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费用以及实现利润的途径。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决策是关键。
1.2会计管理能加强财务预算的全方位管理效率
企业的整体发展离不开策划开发、资金管理、后期销售、项目成本等,而且这些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财务估算,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和有效措施。通过会计管理方法能够对企业的各业务项目进行财务估算,主要内容有:第一,财务估算的对象。企业中有很多的部门和科室,只有确定了会计管理预估的对象,才能够在相关项目上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项目的开发,需要严格依照会计估算结果来进行,而且还要确保开发投入的每个部分与估算资金相对应,当有额外部分超出了估算结果,需要根据财务管理的条例,经过管理层商议决策后再来处理。第二,会计预算能够进行多方位的财务反馈。会计预算能够将财务估算和具体项目开发投入的资金进行对照,为企业后期其他项目的财务估算管理工作提供比较完善的会计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对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主要是依据会计账面的反馈,根据此来对个体进行表彰或者批评,以此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效率。第三,依据各项目在开展多方位财务估算管理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会计方法,项目成本资金的管控工作是首要的财务管理内容,而企业各个部门的项目开发中的资金分配则是根据其项目成本资金的管控工作作为蓝本。
1.3会计管理能够对企业的利润分配进行调节
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强化企业的会计管理,能够促使企业利润分配的合理性提高,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利润分配指的是将企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利润,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以及投资管理者的决策进行再分配的过程。通过加强企业的会计管理来对利润的分配过程进行调节,能够在企业的经营中发挥杠杆的作用,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强化会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提高。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指导企业的会计活动,可以提高企业会计活动的科学性,让企业传统的“核算型”会计管理方式转变为“管理型”,使企业会计活动职能更加完善,促使会计信息的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会计管理,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首先要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优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的业务流程,以适应自身的发展水平,在这些流程中会引进许多经济信息,会计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经济信息进行收集,并将其加工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提供给管理层。在这一流程中,管理层要对会计任务进行优化,在此期间加强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活动的效率。其次,作为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专业讯息,同时,会计管理人员需要提升管理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企业会计管理的互联网平台,对最新的会计管理讯息进行实时更新,并制定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制度,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相关讯息的收集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建立赏罚制度,促使会计人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主地提高管理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计管理知识。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为会计人员提供升职加薪等机会,促使会计管理人员提升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会计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有着巨大作用的,企业在这个方面需要加强重视,积极制定有效的方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强化会计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发挥领导层的监管作用,树立会计管理观念。在企业现有的会计管理体制上,不断进行完善,从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组织和会计政策方面上健全企业的会计管理体制,为提高会计管理的整体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媛媛.新时期企业会计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探索[J].商业经济,2014(01):54-55
[2]张翠娟.论如何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实效性[J].时代金融(中旬),2014(09):151
关键词: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
为了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商业服务,必须优化商业建筑中庭空间结构体系,对整个结构系统进行科学性的设计,强调商业建筑功能的多样性,以满足实际的消费需求,打造综合性强、集聚性高与功能多元化的购物环境。在整个商业建筑结构中,中庭空间设计主要起到信息交换、疏散交通与景观布置等的作用,其成为整个商业建筑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商业建筑中庭空间的功能设计
作为商业建筑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庭空间结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从功能角度来进行考虑,实现商业建筑功能的多元化,从传统的商品买卖转变为娱乐、购物与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系统,进而为购物者提供所需的商业服务,以充分顺应现代商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能大大提升购物的趣味性与舒适度,能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顾客在商场中所逗留的时间也比较长,也是提升商业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庭空间属于整个商业建筑的非营利性空间,其在商业环境中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功能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1],具体表现如下:
1.1交通功能
通常情况下,商业建筑中的中庭空间面积都比较宽广,其在整个建筑布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交通组织功能属于其中突出性的一点[2]。中庭主要处在建筑的核心区域,也是关键的交通枢纽,主要为人群疏散、集聚等提供条件,且中庭和电梯、扶梯、楼梯等交通形式进行结合,旨在为顾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能快速到达各个商业层,进而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的借鉴,以便对自身的购物计划进行安排与调整。一般来讲,若一些店铺围绕着中庭,都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利于为企业谋求更高的利润。例如,位于北京的世纪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在中庭空间设计时,将其与扶梯、观光电梯等进行综合性设计,以产生独特而良好的视觉感。
1.2文化功能
在中庭空间设计上,可将一系列的文化要素渗透到空间设计之中,且强调要素的不断变化,以提升文化影响力与感染力。在商业建筑运行时,中庭属于规模较大的室内广场,主要被用在产品、商家促销活动等,进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文化广场[3]。而今,市场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消费者在消费观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在转变,消费由需求型转变为休闲型。为了增强营销效果,促进商业建筑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迎合市场变化,及时改善诸多的经营策略,强调人本理念,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来吸收足够的文化要素,强调文化产业与商业相互关联,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1.3经济功能
中庭空间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商业特色,还能发挥出展示与展览的基本功能。相较于传统的商业建筑设计效果,中庭空间设计所耗费的成本比较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设计好中庭空间结构,能为商场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中庭空间都比较宽敞、明亮,且人流相对聚集,这样可为企业宣传提供良好的效果,一些商家为扩大商业运行面积,时常会将中庭设定为重要促销活动的关键场所。
1.4庇护功能
中庭空间所聚集的人群数量较多,其会与周边的环境、空间产生密切的联系,借助中庭上方的采光顶部位,能及时了解外界自然环境的具体变化情况,能及时将恶劣的天气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改善。在中庭空间中,顶部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借助顶部位置来强化通风效果,获得良好的采光效果,进而实现调节微环境的效果。通过设置中庭屋顶,能让购物者强免收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能充分感受自然环境的实际气息。多层通高中庭结构,主要是由底部与顶部压力所产生的差异而引发自然流动,最终会发生烟囱效应,进而实现对通风环境的改善,进而达到理想的庇护效果。
2商业建筑中庭空间的形式设计
实施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时,除基本功能外,还要及时考虑中庭空间的形式设计,若始终使用单一、单调造型,久而久之,就会让人感觉到乏味;而复杂、创意性的造型,会让人产生极大的兴趣,增强吸引力,让消费者产生购物的实际兴趣;若中庭空间设计比较严谨、规范,则会给人一种平稳感与踏实感;若中庭结构不够规则,能营造一种自然、随意之感;若空间相对封闭,则能营造宁静、内敛之感,设置相对宽敞的空间,会让人在心理上感到自由、明朗之感。因此,在中庭空间形式设计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依照几何形状来予以分类
在对中庭进行几何形式的设计,主要充分结合剖面与平面,且在平面形式上应分为方形、圆形、矩形、多边形与椭圆形等,进而产生几何形式的中庭空间。此类中庭空间必须简洁、大气、纯净等,会给人带来一种舒适感与美感。例如,上海宏伊国际广场在中庭设计上,就是设计成圆形平面,这样购物者在视野上更加开阔,能及时观察到商业建筑各层次的商业活动情况,这样可为购物者行走提供便利,也让整个购物的流线变得更为科学、明朗。若中庭的形态不规则,时常会在中庭空间上穿插一定的几何体,强调对空间大小的科学性对比,设置变化多端的运行曲线,营造一种动态感的空间结构,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异常奇妙而神奇的体验。
2.2结合位置进行分类
2.2.1内院式中庭
中庭属于商业建筑的核心点,多个楼层都会围绕着这个核心点而开展,界面围合能让中庭成为多个楼层的共享,这成为中庭的主要形式,这也成为整个商业建筑运行的重要交通枢纽。每个层次的营业厅都是向中庭位置进行敞开的,在顶部位置上主要玻璃采光顶,且面积较大,借助自动扶梯、电梯等竖向上的交通工具,以发挥好中庭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此类中庭空间都比较通透、高大,能为人们带来置身其中之感,增强空间体验感,在此区域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休憩与社交等基础,进而促进商业活动的科学性开展。
2.2.2边庭
对将中庭设计在商业建筑的一侧,即为边庭。在此类设计中,边庭是从属于建筑结构的,也是向街道进行开放处理的,其是内外空间过渡的重要桥梁。边庭的设计,是从空间进入到建筑体中的缓冲,还能实现与外部空间的动态化交流,还能发挥出门厅与入口的关键性作用,能让整个建筑结构体内部呈现层次性,还能在纵深上形成一个复合性的空间,实现建筑与外部空间的相互衔接,让整个衔接更具节奏感与规律性,让空间呈现连续性状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商业建筑运行的高效性,必须重视对中庭结构的合理化设计,形成一个立体、完善、服务多元化的空间结构。为充分满足商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必须立足于商业建筑角度,要对中庭空间进行规范性设计,建筑师要及时考虑各项因素,进而提升中庭空间的人性化与个性化,以增强商业建筑结构体的功能价值,以促进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河.基于商业建筑中庭空间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266.
[2]周蕊.商业建筑中庭空间绿色设计[J].绿色科技,2015(06):75~77.
我国的商业企业集团通常为,以知名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为龙头、以百货零售为主业的单元核心型企业集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商业经营技术的进步以及商业经营环境的变迁,我国商业企业集团在从事百货零售经营的过程中,组建配送中心及大型物流中心,开拓小批发业和配送业;商业企业集团的经营组织结构由原有的单店经营形式向连锁经营形式逐步地转化和演变,其经营业态从单一向多元不断地进行着创新的尝试。在商业企业集团追求保持竞争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的努力中,其成本控制战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商业企业集团战略态势分析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零售商业呈现出空前繁荣与活跃的局面,社会投资大量涌入,外商外资也相继进入,商业设施四处兴建、改建,社会商品零售额连年大幅度增长。但是经过几年强劲的超常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的商业转入了竞争激烈、效益滑坡、经营惨淡的状态。1997年下半年我国的买方市场形成,物价持续走低,消费者需求变化迅速,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家打折、降价,用尽营销策略,使尽浑身解数,终于无法从根本上摆脱“难卖”、“卖难”的困境。销售难于实现,利润自然下降。据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200家大型商场的调查显示,1998年1月—10月份,29.3%的商场亏损,66%的商场利润比上一年同期下降。国外一些大的商业机构对国内零售商业的冲击也是商业企业集团经营环境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国外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掌握着最先进的商业经营管理技术,充分利用着最新的通讯信息技术,同时又经历了长期的竞争经济洗礼,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因此象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外国大零售商的进入,确实对我国的商业企业构成严重的威胁。宏观商业经济环境的变迁固然对零售商业提出了挑战,一些城市大型零售商业过于集中、过于趋同、商店过剩、竞争过度,也是商业企业集团外部经营环境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利因素。北京曾经有个在全市建一百家大商场的规划,然而一百家店还未建齐,已经建成的一些店就开始纷纷倒闭,其他的一些城市大型零售商店过于密集、数量过多的情况也很普遍,以致于我国某些城市的人均百货商场面积竟然高达发达国家的十倍。商业企业集团经营环境中的外部威胁(Threats)是明显而严峻的。
商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的劣势(Weaknesses)也不容忽视。一些商业企业集团经营战略不确定,盲目地涉足于与商业经营无关、自己并不熟悉的其它领域;一些商业企业集团不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不做长远的发展规划、不认真地进行新的营销策略的探索和新的经营方式的尝试,似乎“老字号”的商誉可以永享不尽;一些商业企业集团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特色,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邯郸学步,只有模仿没有创新;而商业集团普遍存在的问题则是管理效率低、成本费用高、经济效益差。
采用战略态势的SWOT分析方法,我们分析了影响商业企业集团竞争地位的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即外部的威胁(Threats),但是从辩证的角度看同样也存在着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零售业的开放,国外商业机构的介入,对我国的本土商业确实产生了一些冲击,但也为我国商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商业经营管理思想和技术,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商业向正规化、连锁化、顾客导向化以及商业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舞台和背景,创造了环境和机会。按照现代商业的竞争规律,分析我国商业企业内部存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对测度,可以认为在开放的零售商业的市场中,商家经营的好与差、商场的开张与关张是极其自然、极其正常的事情。1998年初商场“开业大挤”,“1998年是大型商场的倒闭年”不幸被言中,而1999年初一批大型商场又卷土重来。虽然商业竞争加剧,但有的商家却并不怕与别人挤市场;虽然都在搞连锁、搞超市,但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虽然零售商业对外开放,“狼来了”,但有的商家却能够与狼共舞;虽然大型商场过量而又集中,但“错位经营”却使商业的良性竞争初露端倪。对于商业企业集团来说,关键的问题是确立科学的企业战略观,在战略态势分析的基础之上,准确地掌握企业经营环境中的S、W、O、T,合理地设计和构建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有效地进行企业的战略管理,适当地确定经营定域、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竞争优势、发挥协同作用,才能在新的经营环境中,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可简略地图示如下:
战略态势分析是商业企业集团进行战略构思与设计、战略的选择与评价、战略的实施与控制的基础和手段。前述的战略态势分析中所识别的因素:买方市场的形成,国外大零售商的进入,行业的成熟与集中,消费需求的变化,价格竞争的加剧等不利因素;以及国际竞争舞台的初步形成,国外先进的商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引入,商业经营的连锁化、信息化、自动化趋势与前景,商家良性竞争策略的选择、自发、自觉的良性竞争行为的出现等有利因素,共同构成了商业企业集团的外部战略态势。由上图可知,认识和把握这种态势将有助企业的主要战略问题的识别,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评价与选择,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有助于企业的战略资源的利用与配置。
二、商业企业集团成本控制战略重点的确定
商业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应力求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较高的附加值,使企业的价值活动产生尽可能多的溢价,从而保持和提高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集团价值的最大化。根据企业的战略态势分析,商业的行业结构的特征,包括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态、新加入的外商企业的竞争威胁、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议价能力等决定了商业的盈利潜力,以及商业企业集团的低成本战略或差别战略的必然选择。商业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可采用差别战略,而其财务战略则必须采用低成本战略。零售商业的差别战略要求企业以与众不同的方式提供顾客满意的商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而低成本战略则要求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与其竞争对手相同的商品和服务。较典型的例子,国外Nordstrom公司采用差异战略,强调为顾客提供超高质量的服务,而Filene公司地下商店作为打折零售店则纯粹凭低成本竞争,国内的燕莎搞高档精品商店实行差别战略,而1998年12月开张的国内第一家主题折扣店则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以有保证的质量取信于消费者。传统的企业战略观认为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二者是相互排斥的,但近年来企业战略倾向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并特别强调成本领先战略对于差别战略的支持作用。商业经营技术的进步和经营业务的革新,使得低成本追求与差异化追求的目标有可能趋于一致,使低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别化经营战略有可能形成最佳的战略组合。国外的大零售商沃尔玛就是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成功地取得了高质量的商品、优良的服务与低价格的有机结合。基于前述的商业企业集团的外部战略态势,差别经营战略的实施,差别商品和服务的提供,其成本也应当低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其价格也应当表现出足够的竞争优势,即以追求经营差异为目标的商业企业战略也必须密切地关注和严格地控制成本,只有在企业可承受的成本的基础之上,在低成本的企业的价值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差异战略的优势。
关键词:流通产业 转型认识 产业集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市场经济转轨带来了流通领域一系列新的变化,认识这些变化有助于完善流通产业市场化改革进程。
企业的竞争转向节约商品流通费用的竞争
提高企业的集约化程度,是实现流通产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短缺经济条件下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生产决定流通,只要商品能生产出来市场上就会有销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三多一少”商品流通体制直接导致了“长途贩运”流通模式。批发业让位于零售业。零售业直接向厂家进货能缩短商品流通时间,取得时间经济效益。到了2000年,零售商业几乎不需自己向外进货,都有批发商送货上门。这些变化反映了统筹运输比分散运输更有利节约商品流通费用,商品竞争日益表现为压缩商品流通费用的竞争。
在商业竞争日益表现为压缩商品流通费用的规律支配下,商业业态创新的目标是实现企业规模化经营。其积极意义在于:重新孕育着批发商的形成,推进批发商与零售商建立新的战略联盟;推进了企业的联合重组,大企业、集团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成为“第三方利润的源泉”;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商业信息社会化成为一种商业资源。理论上有人把这种变化称为商业微利时代的到来,商业业态的创新成为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流通经济成为网络经济格局
在过剩经济条件下,空间经济由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间经济由矛盾的主要方面下降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长途贩运”的流通模式越过了必要的批发环节,使商品在短期内达到消费者手中,是在牺牲空间经济效益为代价的,其缺点表现为:增加了厂家市场交易费用;分散运输不利于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直接增加了商品流通费用。即使是在“联购分销”模式下,实际上还要建立内部配送中心调控,如果没有内部配送中心,则会造成零售库存的“销小存大”,不符合零售企业“勤进快销”的管理原则,违反了空间经济效益,在过剩经济时期,商品在流通领域的占用时间由矛盾的主要方面下降为次要方面,商品流通费用的节约由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产品日益集中生产延长了运输空间、网络营销有利于节约商品流通费用。可见时间经济效益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造成时间不经济。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假设产品是短缺的,商品流通的时间经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时间去消灭空间能获得流通经济效益。反之,假设产品是过剩的,则商品流通的空间经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大市场的网络运作,根据商品的自然属性和合理流向,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从而可以节约商品流通费用,实现空间经济效益。
空间经济要求加强商品流通渠道建设,通过商品流通网络接点的作用,达到商品流通费用最低。根据空间经济的要求,批发企业、物流企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流通产业的主力军。
衡量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日益集中,商品运输里程延长,商品大流通格局形成,批发、物流业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工业生产迅速集中。产品生产的日益集中增加了产品远销路程和幅度,要维持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必须以商品的大流通为前提,商品大流通格局形成要求商业经济效益必须是一种网络组合营销经济效益,是一种网络资源互补经济效益。这种商品大流通格局的特点是:商品流通运输里程长,其中存在多种交通工具的组合及商品的中转,客观上要求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的运作,达到节约商品流通费用的目的,成为物流企业“第三方利润的源泉”;商品流通由集中到分散的运动,需要在各结点上存在批发企业,才能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流通产业从国民经济的末端产业变成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表现在;通过大额定单决定和垄断生产,实现“以订单驱动物流”,以网络结点带动电子商务和控制零售,防止零售业的极度竞争。
大工业的产品总是靠大商业大流通实现的。而商业企业之所以小型化是由于:商业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门店和仓库,它们具有可分性。宋则(2003)提出,批发商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尺度,是流通领域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也是新时期壮大批发市场的关键。他归纳了“批发革命”的最新动向:批发资本多元化,制造业资本与零售业资本均大量快速注人批发领域;批发企业模糊化,不少企业的法律存在形式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而实际上从事大量的批发业务;经营机构大型化,职能综合化,通过大额订单控制制造商和零售商能力增强;四是高度依赖信息技术。
产业集群、产品集群经济日显
需要通过批发市场的改造,提高批发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以批发业为龙头,以物流、零售为战略联盟,以电子商务为支持的流通产业集团,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
企业集群经济的优势是通过集群内大量的信息积聚、技术积聚、资金积聚、人才积聚、政策积聚、权力积聚,互为放大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产品集群经济则是通过有相近关联度产品的集合,增加顾客的挑选性和节约商品流通费用。产品集群经济和企业集群经济是集群经济的两种表现形式。产品集群放大了企业,企业集群放大了市场。我国新兴的各类贸易市场、批发市场、商业一条街等,其生命力就在于集群经济。产品集群和企业集群是集群经济的纵座标和横座标。产品集群要求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企业集群要求实现上、下游企业战略联盟关系。批发企业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其效益表现为要处理好上游、下游企业的关系。流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批发企业。一个核心企业必须定位于特定的空间范围上,它的存在以及它能够发挥其内部技术经济规模效益,显然要以周围众多与之相联系的企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从与工业企业的关系分析;企业之间战略关系是“统购包销”的能力。从流通产业中游分析;批发企业是对整个区域、国内或国际市场的运作,迅速消灭“空间差”是批发企业获得“空间经济”的有效途径。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流通渠道的特点有:开放性;灵活性;信息化。
批发企业的“客户”是零售企业,商品组合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以零售经营为转移,维系批发和零售企业关系的渠道有三种选择:价格,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双方力量的对比总是一个变量,使双方经常处于矛盾的冲突之中而影响感情的培养,要稳固批零关系就得采用替代市场的机制;科层组织,是企业替代市场的一种组织形式,但是零售企业的特殊运动规律,如经营品种广泛零星、组织分工严密、对客户的信用度等等,使零售企业管理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商场独立的最高权威性.企业替代市场的组织中,会出现对零售企业的管不好和管不了;战略关系,关系是企业之间的一种战略联盟,批零企业的战略联盟要兼顾市场的安排和企业的替代,零售企业既然是批发企业的依托,建立稳固的批零关系成为批发企业的根本任务。批零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半紧密型的集团企业关系是有效的途径。
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表明,21世纪的企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相互依存的网络企业”在逐步替代单纯的“纵向一体化企业”。合作战略是企业在现代外部环境下的理性选择,通过联盟与合作,企业可以找到共同使用彼此资源和能力的方法,彼此都能创造出新的、难以为其他企业所理解和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部控制 管理 重要性
一、前言
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为保护企业资产、保护会计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推动管理部门所指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够,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使得企业会计信息资料不真实可靠,企业的资产难以得到安全有效的利用,经营管理者根据错误的企业资料会作出错误的决策,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正确评价,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正确开展,造成一定的经营风险。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探讨
(一)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
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可靠是保证企业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是企业管理者用来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掌握了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看清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反之,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对管理者形成误导,错误的决策会导致经营的失败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比是否具有会计信息的问题更加重要。
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所设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一,它通过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可以防止虚假会计信息行为;第二,它通过惩罚制度等,可以防止其他人模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第二,它通过对账制度、资产清查制度等,可以发现虚假会计信息行为。内部控制通过对财务工作所进行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充分的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财务信息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相关决策及实施重点管理的主要依据,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
(二)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只有保持资产安全完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才能正常运转,资产的增值过程才能进行下去;只有保持资产安全完整,资产的增值才具有意义。企业实现资产增值,目的无非是得到更多的资产,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务。但是,这是建立在原有和现有资产不被侵蚀、流失基础上的。如果资产经常流失或毁损,那么必然的结果是一边在赚钱,一边又在丢钱,最终像狗熊掰玉米一样,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加企业拥有的财富总量。所以,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才能够促使资产增值和产生经济效益,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是企业管理者重要的管理职责所在。
及安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对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和采购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能够对资金货币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有效的防止和纠正贪污滥用、浪费损失、盗窃损毁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高效率意味着低消耗,是高产出的基础。高效率产生于内部控制所确定的岗位分工及由此带来的专业化优势。第一,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对工作量和作业程序进行合理的测算和科学的划分,并保证工作岗位的设定科学合理,使工作岗位正好满足工作,避免出现岗位设置过多,造成人浮于事,或者岗位设置过少,影响工作进程的现象;第二,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工作的协调性大大提高,避免和减少因工作的不协调而造成浪费和损耗,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第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地划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力边界,使得所有人员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避免相互推诿、踢皮球等现象的发生;第四,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分工基础上产生专业化优势,提高工作中的熟练性,并由熟练性而带来效率的提高;第五,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低效率设计了相应的惩处机制,对高效率设计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从而可以引导员工的行为走向高效率的方向。
(四)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企业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守法经营,才能够得到长远健康发展。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制定执行相关规定、严格审批标准来有效监督和制约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经营环节的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促使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合法经营,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方针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五)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证会计资料信息的真实可靠,从而为审计监督提供详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为会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促使审计工作高效顺利进行。同时,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防止和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现象的发生,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它由于管理目的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而成为企业内控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需要查找自身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方法保证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促使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