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会计专业实习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引言
2013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目前国内研究生的质量与国际相比依旧存在差距,需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突出产学联合培养[1]。随着全球化的迅猛推进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十二五”中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投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级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面对国内高素质的人才供给小于需求的状况,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问题值得重视。而国际上各个国家将会计专业硕士教育(MPAcc)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也在2004年开始了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试点工作,在这十几年的过程中,各大高校也开始逐渐设立会计专业硕士点。现今,会计专业硕士的招生院校已增至200所。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学制一般为2-3年,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性质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实习,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进而满足社会全方面的需求。因此,加强对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基地的建设,分析实习基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设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2.1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将科技与教育作为兴国的基础,至此教育成为国家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育的侧重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加深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与外方的联系更加密切,与此同时亟需符合国家战略高级人才。高校开始逐渐加强专业硕士的建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时,中国的会计准则逐渐与国际准则的接轨要求会计人员能逐步跟上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能够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参与企业的战略与管理决策,会计专业硕士的建设与培养在最近几年获得极大关注。因此,加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从宏观层面来说满足了国家战略加强专业学位教育建设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2满足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
高校拥有充足的学术资源,能够通过其拥有的学科与专业优势,形成大量的学术成果、科技成果,但是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实践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却缺乏有效可行的途径。通过对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企业能够有效衔接,可以使高校人才缺乏实战经验,无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进而为社会发展服务[2]。会计专业自身性质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实战经验,而在校学生的实战经验几乎为零,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促使学校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企业可以在实习培养中储备人才。可见,加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校企协同发展,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3建设实习基地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扩招政策的实施下,研究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年上涨。科研岗位的有限性导致许多的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无奈跨行就业。而现实并不是没有岗位提供给研究生,企业的岗位空缺现象严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人岗不匹配。现今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大多为学术性研究,很多理论与知识无法运用到实践,而企业更加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这要求高校需转变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的能力。从国家的教育战略中就可以看到,将研究生划分为学术性研究生和专业性研究生,在培养标准上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实习满半年,可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提升的硬性要求。
3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的困难
3.1校外实习基地容量有限
现今,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流,每年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上涨,会计专业硕士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选择报考的人数急剧增加,这也导致了企业会计实习岗位需求增长跟不上会计研究生的增长速度。会计岗位实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会计岗位有出纳、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等,但是其需求量是有限的,大型集团可能设置较多的会计岗位,但其岗位性质具有独立性,一人一岗,实习岗位需求不会太多;中小企业因自身的发展可能只设置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对会计实习岗位是不需要的。可见,企业对会计实习生的岗位提供是有限的。
3.2会计实习生实习效果不佳
会计岗位具有特殊性,它涉及到企业的一些机密,基于这一特性导致许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外来人员接触企业重要的内部资料。会计岗位的实习生尽管到了企业实习,但却只是打打杂,整理一些不重要会计凭证等一些跑腿的工作,真实重要的经济业务很少选择让实习生接手,简单的业务也会让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指导其完成,但学生却不一定快速地掌握,最终导致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并不理想。
3.3校企合作缺乏长期真实的合作意向
大众教育的现实情况使得各行各业的人才辈出,像会计这种就业门槛较低、专业性强度不高、工作经验要求较低的岗位,企业的需求已逐渐趋于饱和。企业招聘实习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工资压力,但同样需要为实习生提供工作环境,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培训,甚至可能需要为其安排食宿,其管理费用大大增加,同时,实习生的频繁流动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正式员工的工作内容,不利于企业培养良好的工作氛围。即便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企业可能只是碍于面子、人情与高校建立了形式上的合作,并没有进行真实有效的合作。或者只有在季节性忙碌的时候要求学生进单位实习,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造成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成本的增加,难以形成成熟的基地规模。
4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
4.1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支持实习基地建设
首先,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学校积极建设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物质保障,政府可以设立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建设专款专用,增加资金使用与管理的透明度,使资金效益最大化;其次,随着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激增,学校亟须与企业合作建立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政府应简化实习基地建设的审批程序,减少限制条件,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鼓励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在办学过程中融入社会资源,建立互利共赢的实习基地,从而提高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容量,促使每位研究生都能得到真实有效的实习机会。
4.2高校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保证学生充分的实习时间
会计专业硕士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一般为2-3年,非全日制学年制为3-4年,并在学习期间要求半年以上的专业实习经验。每个学校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不尽相同,比如实习时间要求不同。会计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在制定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时,应保证学生充足的实习时间,在学生实习期间不会有太多的课程压力,让学生能在实习期间专心实习,充分吸收企业获取知识,提升自身实践操作能力。
4.3加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师资力量
完善会计专业硕士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双导师制”,对于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3]。师资队伍是评判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实习基地建设优劣的评价指标之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参与实习基地的实习学生能获得更好的实习指导,达到令人满意的实习效果。一方面,学校导师积极加强自身学术水平,为会计硕士提供深层次的理论知识,为研究生以后的论文写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加强与企业导师的交流,将企业实践所需能力融入理论学习中;另一方面,企业的导师将所交流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之中,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力量。
4.4构建深度合作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校与企业有时并不能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作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和承担者,需要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企业无法与高校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其原因有许多,比如企业可能“自顾不暇”,并不能承受会计岗位的实习所带来的一系列压力。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去企业担任一些管理类职位,解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以此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打下基础。又如高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所需不一致,面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各企业的相关需求,选择适宜、优秀的企业共同建立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
4.5建立互融互通的信息交互机制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数据泛滥,将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此外,个体在信息洪流中选择需要的知识非常费时间。因此,企业和学校可以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一个信息交互平台。构建教育信息互动平台,将人才选拔、培养等一系列环节采集的信息置于平台之上,作为实习基地建设的参照与评价依据,便于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信息需求[4]。同时,可以设立知识共享平台,人们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处于行业前沿的理论、学术动态、优秀成果,促进人们能快速获取先进的知识。可见,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实施网络化管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运行管理效率,为基地成员提供便利。
5结语
实习基地建设是时展下会计专业学位发展必不可少的,它的建设首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其次,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学校与企业需不断加强合作,校企深度交流互帮互助,建立真实长久的合作机制;再而,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增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竞争优势,同时,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总而言之,现今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学校、企业、学生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中国教育新网,2013-7-12.
[2]薄匠男,孙梅.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商业财会,2014.
[3]翟胜宝,王帅.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J].科技视界,2013.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有实践教学这个环节。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高校而言,优质的实践教学能使其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对企业而言,可以减少用人成本,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过程。(3)对学生个人而言,优质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至融会贯通。实践教学对学生加深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会计岗位涉及企业一些不愿公开的商业机密,受各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限制,学校很难联系到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由于单个企业的经济业务相对单一,学生很难接触到不同企业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这就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呈现出其自身的特殊性,也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现行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培养方案的制定来看
查阅众多大学财经及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笔者发现,其中90%以上的学校经管类专业大四上学期都安排了一定量的专业课及相关选修课,下学期大多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并且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的时间大多各为两个月左右,且学分分值大体相同。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方案设计值得商榷。1.会计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对等。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我们的培养方案却未能与时俱进。在大众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培养的绝大部分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科学研究人才。换句话说,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要适应大多数学生要进入企业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的要求。限于知识和阅历,对实务操作要求极强的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要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来有很大难度。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到处粘贴、复制论文,批量生产垃圾文章,教师再耗掉大量的时间去批改这些论文其意义值得商榷。而毕业实习则不同,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并加以消化,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实际生存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对于绝大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毕业实习的价值完全不能相提并论。鉴于此,笔者认为,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就会计专业而言,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让位于会计的实践教学。2.对所有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方案是否合理。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对所有经管类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顾会计专业的特点,安排完全对等的时间长度和学分分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的培养方案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同特点。注重细节应是做好一切工作最可贵的品质。特别是对实务操作要求极强的会计专业而言,不注重细节、不突出其实际操作特点的培养方案,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3.时期长度的设计。各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大多把毕业实习的时间集中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的两个月,而且,平时各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也基本上都是以教师面授为主,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实务,更谈不上亲自动手操作,这样的模式设计及时间安排显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外一些知名大学会计专业的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那么,哪一种时间设计更合理呢?更符合这门学科的内在特点呢?笔者认为:综合考虑会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应该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partA:会计基本原则的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的运用、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企业税收的计算与申报及各种常用会计软件的使用。这个部分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耗时3个月左右。第二部分即partB:让学生全面接触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并进行实务处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优势。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的企业,其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外贸企业的外汇业务,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如何核算,以及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等等。这个部分需要耗时5个月左右。第三部分即partC:在前面的基础上进入综合运用阶段,包括对高级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的应用,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及管理会计相关软件的应用,这个部分需要耗时1-2个月。加上寒暑假的时间,总的实践教学的时间应在一年左右,才能够完成整个实习过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4.时间点的设计。从现有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实践教学的时间不仅短,而且安排的时点也不尽合理。不顾会计专业的特点,一刀切地和其他专业一样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也是导致会计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根据会计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实习的三个部分应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进行才会有好的效果。比如partA适合安排在学完会计学原理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财政与税收、管理学、数学和一些基本技能课程如计算机、统计学及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之后,具体可以安排在大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及相关课程学完后,学生应通过实务操作,来熟悉企业各种实际业务的处理,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核心业务的处理,开始partB的实习过程,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要求,这部分最好安排在大四,可以利用大三的暑假;全面了解这些内容之后,再进入管理会计及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理解是建立在全面掌握并充分理解所有相关会计知识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最后开始partC即最后的综合应用阶段的实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与分析的能力,这部分时间最好安排在毕业前夕。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程序之后,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般能达到上岗要求,独自进行会计核算的所有程序。所以,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分阶段、分内容、在不同时点上进行才更科学、更合理。要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从制度的设计上开始做起。
(二)从指导教师和实习地点的选择来看
鉴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实体企业实习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维持企业的工作秩序,企业很多业务都不会交给学生去进行账务处理的实际操作,学生很难学到东西,实习也就形同虚设。就算企业相关方面都很配合,由于单个企业经济业务的局限性,学生也很难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的特殊业务。所以选择实体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最理想的地点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开展了实验室的模拟实习,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习的指导教师自然就成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是出了校门进校门,除了书本知识之外也并没有很多会计实务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这一点上讲,这一安排的科学性有待商榷。鉴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最佳的实习地点应该是会计师事务所,最好是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名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有着较完备的实习生培养制度。指导教师也应该是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工作人员,如高级会计师或CPA。这样的设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1)学生可以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业务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各种特殊的业务,提升自己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而选择特定的实体企业则受企业自身业务的限制,学生接触到的业务不全面,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局限性。(2)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如高级会计师或CPA,往往以审视的眼光去审核企业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而且是专业团队在工作,他们所依据的处理方法和原则一般都是正确规范的,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此外,其丰富的实务经验,可以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加以正确引导,规避实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采用不符合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处理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保持对会计专业的敬畏感。所以,高校应该积极与当地或外地优质的品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专门开发这项业务,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笔者以为学生跟着专业人员在事务所里摸爬滚打大半年,很多实务技能会得到提升,就业以后能很快胜任工作。另外,根据实习的内容不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习方式:partA部分根据内容可以通过学校的手工实验室或机上操作的形式完成,由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partB部分和partC部分,由于涉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各种实际业务处理和综合分析实际问题,需要在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单位完成,指导教师可由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或CPA担任。
(三)从学生的选择标准和阶段实习目标的设定及考核方面来看
这一环节是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具体工作:1.设定选择学生的标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人数过多,可做实习基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太少,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适当的安排,包括依次考虑一般会计师事务所、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同时对学生按成绩进行安排。选择成绩比较好,比如成绩在良好以上的、能力强的学生,去业务量大且复杂的会计师事务所,便于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可以去业务量较少、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较大的收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促使学生更勤奋地学习。2.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要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就必须对不同的实习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教学效果无疑会提高。例如,对partA,应设立的目标大致为:学会做调整分录;掌握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税收的计算与申报等。3.实务技能考核。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实务技能考核,当然,考核要以各个阶段实习的具体目标为依据,把好提高教学效果的最后一道关。
三、国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介绍与借鉴
在国外,很多高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会计专业一般与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企业都建立比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即所谓的“Co-operativeEdu-cation”。直接让在校学生到事务所或企业带薪实习,一般期限为一年,以期形成一定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毕业的时候,这种带“Co-operativeEduca-tion”的学生找工作时就非常有优势,视同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各个大学里有“Co-operativeEducation”的专业招生都很走俏,学生趋之若鹜,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获得这种机会,录取的分数线也相对较高。加拿大很多名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大多采用这种形式。如西安大略大学、滑铁卢大学、渥太华大学和温莎大学等。各个大学的做法大体相同,本文以2014年渥太华大学Telfer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Co-operativeEducation”方案为例,介绍其实施方法及过程。
(一)渥太华的会计专业“Co-opera-
tiveEducation”方案的时间表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到:渥太华大学的这种带“Co-operativeEduca-tion”的会计专业学制是五年,实习的内容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work1、work2和work3,按先后顺序分别在第三学年的冬季、第四学年的冬季和夏季进行,由于加拿大冬季时间非常长,基本上没有春季,所以,实际的实习时间超过一年,实践教学完成后,第五年又回到学校学习,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更复杂的高级财务会计知识。这种安排更合理、更科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目标设定方面
该计划对每个不同的实习工作部分,都有明确的目标设定,以work1为例,目标分别为:创建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处理调整事项;准备初步的纳税申报;评估和解释会计政策;将原始数据转换成账户数据和会计报表数据等。可以看出,渥太华大学的会计专业“Co-operativeEducation”方案设立了非常具体的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并为考核提供了依据。
(三)对学生的要求方面
1.对学生成绩的要求。渥太华大学会计专业的合作教育计划得到安大略省特许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认可,因此,每个学生12个月的实习时间可计入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其就业提供优势。这个合作教育计划要求必须平均成绩B以上的优秀学生才能参与这个合作教育计划。这样,限制了参与学生的人数,提升了效果。2.对学生背景知识及基础技能的要求。该合作教育计划规定:学生开始第一个工作学期之前必须对会计核算程序有较深的理解,并且熟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同时已经完成下列课程的学习,如宏、微观经济学、数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和管理会计、组织行为学、公司所得税、审计学等。也就是说,必须在完成两年半的学习之后才能开始work1的实习工作,因为这两年的学习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学术背景,帮助他们顺利地从事第一个工作学期的工作。以上这些细节设计上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四、重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 现状 措施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与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会计专业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深,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完整地体系
目前,职业院校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实用型人才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但由于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会计专业教学体系还比较注重理论,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单独开设的会计实训课程较少,基本上只有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有的院校也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些实训课程未能真正落到实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落后
会计实践教学中,传统的手工记账在实训中还占有主导地位。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是集中实训,教学方法主要是独立式和分工式。独立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答案也是相同的,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懒于动手,直接抄袭了事;采用分工式教学方法,要确保各组之间的协调,如果有一个人的工作未完成,会影响全组的时间。
3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存在局限性
校外实习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但目前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实习单位的会计工作环境不适合集中实习。没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大批学生参观实习;会计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各单位为了追逐经济效益,防止票证、账簿、账册的丢失和确保数据安全,不可能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
4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匮乏
高职会计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的毕业生直接走向各类学校的教师岗位,中间没有深入企业的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实践锻炼,很难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利于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原则的落实。一些学校认识到了会计教师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把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纳入了教学管理计划,但由于时间、经费等原因,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也只是流于形式。由于教师会计工作经验的缺乏,只富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会使校内实践课的实务效果大打折扣;校外实习时因为各单位的会计人员本身事务繁多,也没有时间进行指导,使校外实习失去了指导和监督,达不到校外实训的目的。
二、 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措施
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不能完全依赖于校企合作单位,要把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结合起来,建立自己的会计模拟实训系统,弥补校外实习单位实践操作的局限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建立科学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前提,高职院校应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上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同时开设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理论课程也要设置相应的课程实训。为了使培养的会计人才符合社会需求,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学校要投入资金,完善相应的设备,为会计实践性教学提供物质条件。具体制定实践性教学体系时,要规定学生必须具有的实践技能和能力,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分层规定出实践教学内容、形式、要求及考核办法,并将其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实践教学中融合理论性,使实践教学贯穿到会计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2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加强校内模拟实训,以弥补校外实训的局限。会计校内模拟实训是通过一个样本企业的动态会计模拟平台,在模拟实训资料中浓缩企业财务部门的各项业务活动,再现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导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是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融合在一起。校内模拟实训要注重实训资料的仿真性、内容的系统性、新颖性及对实训的考核。校外实习基地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最佳方式。虽然由于一定的原因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有一定的难度,但学校要采取有效地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利用本地资源,开拓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教师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实际经济业务,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工作中验证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给企业财会人员提供后续教育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实现双赢。针对一些企业担心泄露商业机密的心理,可以与实习企业签订合同,如果学生泄密造成企业损失将承担法律责任,解除企业后顾之忧等。
3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说既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首先高职院校要鼓励会计教师到社会兼职,有机地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会计专业的资格考试,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再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工厂企业进行兼职或脱产会计,提高教师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最后可以从企业选聘会计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指导会计实践课程教学,同时也可以安排其他教师去听课、观摩,接受现场培训。
参考文献:
【1】申倩,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贺正和,浅论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对策,职业时空,2007(10)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学领域的具有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对实践性教学的需求更为迫切。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是学校建设的重点专业,近些年历届招生人数维持在200至250人左右,约占全校招生总数的20%至30%,会计专业学生比重较大。通过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会计专业获批了北京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及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配套项目、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院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支持,专业建设经费充裕。因此,本文结合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服务于国家人才战略需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对于高职高专在校学生的培养,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窄的状况,拓宽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些文件既是对近年来高职教育成果的总结,也对今后如何将高职教育办强、办好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思路。各高职院校能否抓住当前良好机遇,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关键取决于能否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冯江涛,2008)。在相关部门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指导下,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正在深入进行,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多项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师教改课题等获批立项,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工作,我院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赴南京、宁波、山西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总结学习经验。根据我院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进一步明确了会计专业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完善实践环节。目前,我院学生的特点是应变能力和灵活性较强,但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所以,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便是理论知识“够用”,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而实际操作“管用”,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计划,模块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课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2012年、2013年我院会计专业通过调研和分析,两次优化培养目标,调整了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指导,加大教学计划中会计实操课程的比例和时间,优化实践教学,将集中实训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训环节纳入到教学计划,做好学大纲,各课程实训的内容做到相互衔接。教学计划中规划,第一学年,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础会计课内模块实训,为今后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学年,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对本专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专业需求,并同时进行初级会计课内模块实训及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第三学年,进行手工模拟做账,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实训;之后,集中专业实习,包括ERP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
三、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
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就是拓宽课程内容和形式。专业教师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及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将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训内容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且,为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专业技能的新要求,会计专业还定期组织企业专家、注册会计师,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师定期进行研讨,不断充实和更新实训内容。例如对学生进行的实训,除了单独的手工操作、计算机操作外,还应将二者相结合。以沙盘实训和手工做账为例,沙盘实训在前,学生第一学期通过参与虚拟企业的运营管理,将六年的经营财务数据记录下来,除了编制计算机财务报告之外,仍然以原来的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手工账,这样可以避免直接给资料做账的被动性和枯燥性。手工做账综合实训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一六到八个实训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公司的财务部门开展工作,小组内按岗位进行分工协作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操作主要通过ERP沙盘操作软件,加强对新生对会计专业管理模拟操作。社会实习和顶岗实习通过安排学生到华拓事务所等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和星巴克等实习单位进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
当前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精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学院同时也注重会计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我院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鼓励实行双证上岗,为教师获取职业资格提供专项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尤其在教师担任实践性课程教学前,学院会安排教师其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并鼓励和资助教师挂职锻炼,对取得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资格的教师,也制定了《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等相应奖励政策。
我院也加强在职教师的会计理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鼓励和资助教师攻读更高学位。同时,积极开展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的很多实训课程,我们尽可能聘请社会上的高级会计人才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来学院进行实践性教学,或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极大地优化我院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充实了我院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
五、科研促进发展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的取得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推进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期实现以科研带动专业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科研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我院会计专业教师在促进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积极研究、申报相关项目,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如我院于2011年获得了北京民办发展促进项目的会计重点专业建设的立项支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以及《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等多个院级教研课题的立项支持。长期实践与反思,理论学习与研究,课题研究被认为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的基础上,我院会计专业教师还参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多部教材,公开发表了“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建设探索”、“以学生(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3页)为中心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设计”等多篇教研论文,既总结了教学成果、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实现了科研促进教学,教学辅助科研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敏.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成[J].新会计,2010(3).
[2]冯江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8(1).
[3]高凯丽,许凤.独立学院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教育,2011(30).
[4]王俊霞.崇文区职工大学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1).
[5]袁咏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化;职业化策略
一、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职业化的必要性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由于经济的发展,其对会计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虽然一批批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正在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但由于受认识程度、学习深度、视野宽度以及会计专业特殊性等多方因素的限制,改革在总体上缺乏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主线,即:职业化。
职业化的内涵很宽泛,其包括环境的职业化、管理的职业化、员工的职业化特别是团队的职业化等等,而以往在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致力的核心项目——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是职业化素质中的一个组成内容,而且这一部分的改革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环境、管理、服务、团队等多方面职业化程度的制约[1]。正因为如此,虽然专业教学改革始终没有间断,但仍然没有突破本科学历教育的模式,会计专业教育与未来专业岗位的零距离仍然处于努力的目标状态。职业教育的特色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必然导致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仍然面临就业难的困惑。
因此,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建设必须谋求“职业化”,即要冲破传统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以职业化教育的理念,引领新一轮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
二、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职业化的三个阶段
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化的需求,遵循会计专业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将职业意识教育纳入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三者并重,按照“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熟练”三个阶段,对学生实施职业化教育和训练[2]。
第一阶段:职业认知阶段
大学一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入学教育、校园认同教育、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育培养等,引导学生认知职业。会计专业根据其定位,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会计职业体验,把课堂设在企业现场,把企业作为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通过专兼职教师的言传身教完成部分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行业、企业和职业等职业基本知识,了解会计行业、企业和职业的行为规范、职业责任和职业技能要求等。通过职业认知阶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明确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懂得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努力方向,为职业认同阶段的角色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职业认同阶段
大学二年级,以职业意识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教育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实施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育。会计专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开展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培养、职业行为规范训导、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培养、强化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责任训练,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规划职业生涯。通过职业认同阶段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从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为职业熟练阶段打下坚实的能力和素质基础。
第三阶段:职业熟练阶段
大学三年级,鼓励学生多参与实习、实践,培养就业能力。对学生开展至少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教育,主要为学生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做好充分准备。会计专业可以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设计顶岗实习课程包,供学生选择学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相应行业企业的顶岗实习岗位,并按照相应的顶岗实习课程包的要求完成顶岗实习。实施校企双主体的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通过职业熟练阶段教育,使学生的会计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学生的职业化程度得到质的提高。
三、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职业化策略
1.准确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具有明确的岗位针对性。作为技术应用性较强、就业面较宽的会计专业要有生命力,就必须用职业化的标准,准确定位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就业岗位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人员,会计信息加工处理人员,也可以是商业企业的收银员,银行窗口工作人员。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职业用人标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广泛吸纳主要行业的就业岗位专业人士及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根据不同的专业就业岗位的用人标准,科学、准确地定位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化特色、行业特色以及地域经济的特色,从而为开展全过程的职业化教育,全面创新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指明方向[3]。
2.制订适合职业需求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高职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向,要求我们必须以会计专业岗位的职业需求为模板,去设计、制订并不断修改、完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立足于把学生作为一个即将上岗的员工,根据企业会计专业岗位用人的标准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以及会计专业岗位职业技能标准,来设计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职业化精神的培育、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化会计人形象的树立、职业化会计人心态的培养、会计职业能力的训练、会计职业化习惯的养成、会计职业标准与规范的执行、会计团队职业化建设等模块。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化课程体系
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由会计专业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建设小组,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改革。组织开展全面、深入的社会需求调研,明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根据会计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分析选取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序化课程结构。根据企业对职业化人才的要求,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将职业意识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或渗透到课程中去。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时,围绕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将基础课的内容通过课程重组,渗透或分解到新的课程,同时按照职业化要求改革授课方式。在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时,以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实际工作中典型任务(或项目)的工作流程,分析工作任务,将行动领域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4.建设具有较高职业化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注重建设具有较高职业化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广泛吸收企业会计岗位专业人员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使企业能定期接纳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并接受来自校方提供的专业技术咨询及专业人员培训服务,实现合作双赢。通过鼓励专职教师脱产竞聘企业专业职务,或定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师资队伍的职业化素质,进而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实现师资队伍的职业化[4]。
5.建立具有浓厚职业氛围的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室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模拟实验室的功能,主要是解决会计岗位自身的职业能力训练问题,大多没有实现会计职业岗位之间的轮岗(或小组合作)实训。这种实训完全脱离职业环境。笔者认为,可将原有的会计手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作为基础实验室,继续发挥岗位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的功能。同时,建立以ERP企业经营实战模拟沙盘为基础(即:突出会计岗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同时纳入企业内部供、产、销、财务、信息中心等各部门,企业外与本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各单位及部门的一个具有多维空间的大型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室。学生不仅要在企业内的会计机构内部以及与会计相关的各部门轮岗实训,还要在企业外的相关单位或部门参与实训,从而实现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职业化。
参考文献:
[1]李昕,商振东.浅谈会计专业职业化教育模式的创新[J].会计之友,2009(4).
[2]黄政艳.高职教育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1).
[3]刘岳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1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世界就业市场经济均不够景气。相应地,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其就业形势也变得极不乐观。虽然当前大部分行业就行形势都比较严峻,不过我国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仍然比较大。从表面来分析,在我国就业市场中,会计专业的供给和需求都是比较旺盛的,不过在实际中,很多招聘企业均反映招不到比较合适的会计人才,而且当前越来越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纷纷转行,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通过对以上现象的分析后发现,招聘企业之所以招不到会计人才是因为这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偏高,因而将大部分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拒之门外。因此,本文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2.1明确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定位
目前社会经济体的特征非常明显,即专业性、复杂性。因为一个经济体中包含众多专业,所以团队合作精神、个体活动之间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另外,一些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眼高手低现象,要想在社会中明确自身的定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针对会计毕业生设置一些就业培训课程,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便能够从最为基础的会计岗位开始工作。作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刚踏入社会工作时,应从事基本性的会计工作,不应存有眼高手低的心理,应将就业岗位目标放低些。
2.2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导向为就业。选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将校外工作、课堂教前零培训。在当前大部分国外国家中,也是主要采取工学结合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学进行有效结合,以便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进而实现岗培养模式,这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互相符合的。高职会计实验实训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实行基于工学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时,存在较多的约束条件,如因为企业核心部门位会计部门,所以它们会将大部分高职会计专业实习学生拒之门外。因此,要想找到比较合适的单位进行岗前实习,这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即便找到实习单位,但是在实习期间,高职会计学生只能从事一些比较简单的账簿登记工作,大大降低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应增强对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对于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来说,它的核心工作是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师资团队。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老师并不属于双师型,和企业会计业务相比,校内老师构建的会计实验实训基地和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专业老师的研发能力、实践能力。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一些鼓励政策,为老师制定一些专业进修培训计划,对老师参加自合证书学习、职业技能鉴定等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为会计老师提供更多的新会计制度培训机会,大力提倡老师带领学生到一些企业中进行实习,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训时,应邀请一些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会计专家来本校为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废除传统的人事制度,可以通过社招,聘用一些高级会计师作为本校的兼职老师,以便学校在制定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基地过程中,给予一些有效、可行的建议,定期在学校举办会计专业专题讲座,校内老师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给予一定的指导。此外,高职院校应加强和校外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成立会计工作室,面向社会,以便开展查账、代账等有关工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校内会计专业老师的科研能力,增强学生会计专业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老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和校外企业会计要求较为相符的校内会计实训基地,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会计实践,能够使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帮助学生在上岗之前打好专业基础。
2.3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使课程考试、专业证书考试的结合
会计专业课程安排方面,建议以下三点内容:在第1年中,学生应主要学习有关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会计基础、计算机基础、财经法规等。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应参加计算机合格证书考试,且为学生提供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机会,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在1年级期间应通过大多数会计专业相关证书的考试;在第2年中,会计专业学生应学习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经济法、财务答理等,并通过专业考试,同时还应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及考试,如会计电算化课程、Office办公软件课程等。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培训机会,2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应通过有关证书考试。另外,2年级学生还应获取过会计电算化中级证书、有关软件应用能力证书。在上课期间,老师应对学生进行会计综合实训,对企业真实账务进行模拟处理,以便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在第3年中,要求学生进行6个月的校内实验实训。为保证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均能获得老师的及时指导,建议选用导师负责制。在剩下6个月时间中,学校应为学生练习一些合适的实行单位,以便学生到这些单位去实习。在实习期间,学校应为学生配备一名职业导师。学生和职业导师应始终保持练习,职业老师应常常去学生的实习单位进行视察,以便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且和学生进行交流,意识到学生在实习中的弱点和遇到的难题,进而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实习无疑对于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习工作通常在三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有序开展。作为院校的财务部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年都要接收本校学生在财务部门进行实习。作为财务部门的员工则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实习学生的业务指导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个人对于财会专业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取了几个关键步骤。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实习指导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实习对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习工作通常在三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有序开展。作为院校的财务部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年都要接收本校学生在财务部门进行实习。作为财务部门的员工则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实习学生的业务指导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个人对于财会专业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取了以下关键步骤。
1 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其对待学生实习工作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其对于这份工作的精力投入,当然也就决定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因此,作为财务工作者,对于接收校内财会专业学生来本部门实习,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将其当作工作的一部分内容。部分财务工作者对于财务工作十分热衷敬业,担心学生实习期间业务完成的不好,所以,对于实习学生的到来并不是很欢迎,我们要摒弃这种观念。一方面,每一个财务人员的成长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都需要一个平台来成长实践。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其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于学习自身拥有这样一个财务的平台,让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进行实践提高,对于学校来说也是节约成本、提高实习效果的良好方式,对于财务工作者来说,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明确自身的责任。
2 钻研实习计划,做好教学规划
在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之前,要认真研究院校的实习计划书,明确实习的周期、实习安排的方式方法、实习期间的具体学习任务以及标准。特别要明确顶岗就业实习教学目标、学生的要求、学业与就业管理、实习期间学生思想、考勤、劳动与安全管理。在把握这些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本岗财务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实习阶段的教学规划,即教学计划。明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水平要求,以及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同时,也要像其他教师一样,做好备课工作。当然实习指导教师备课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之前掌握的知识体系,以及所接收学生的具体情况,性格特征等,要进行必要的分析与了解,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3 以序指导,做好对实习工作的考核
在接收学生顶岗实习阶段,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对学生进行有序的指导,根据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指导规划。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工作人员在对学生指导工作的同时需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鼓励学生实际动手,培养学生敢于实践、敢于挑战困难的品质。指导主要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为原则,同时要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方面的障碍、问题。此外,在传授学生技能知识的同时需要在为人处事等各方面提点与指导,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法则,真实的社会生存环境。
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单单是由企业为其提供场所、指导人员、仪器设备等,学生同样也要接受企业对其实习阶段的效果考核。虽然各校的情况是有所区别的,但是通常情况下都要经过企业鉴定考核。企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给予其一定的评价。各院校对于这项成绩的态度存在不一致,部分院校将其作为参考,而部分院校则会将此记录在挡,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个人实力,关系到学生的毕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因此本校财力部门作为实习单位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必须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出科学的、明确的评价体系,这对于学生的工作以及学习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选择将该评价体系推广应用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整改。
一般地,评价机制包括了三部分:平时工作表现、技能考核以及实习报告。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并非简单的形式化,它关系到学生日后自身的发展情况,它是学生获取相应学分以及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具体流程如下:企业考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工作期间的表现,以此评估其所得成绩,校方再依据企业评定,结合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素质的考核,评定学生实习的成绩。顶岗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严格的考核评价使得学生更为重视实践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日后的就业夯实基础,时时做好竞争的准备。
4 认真总结,提高对实习的指导水平
在完成一批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之后,作为指导教师,我们要认真总结在此次实习指导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将实习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同事、领导沟通,以期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同时,要与其它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工作交流,学习先进的指导方法,以及与学生沟通的技巧等,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习指导水平,以备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实习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蒋丽.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之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04)
[2]张燕.财务部门在接收校内实习学生中的工作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7)
[3]陈迪.关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2)
[4]李丹丹.谈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9(07)
[5]党辉,孟小欣,王佳.高职会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08)
[6]明华.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7]孙永慧.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8]王丽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职教论坛,2011(17)
1.1实践性课程教学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教学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会计课程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课程是比较少的,另外。在课程时间的科学规划上还是不合理,中职学校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校内培训,其二,校外生产实习,但是,校外实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实习机会并不多,即便是一些对口的校外实习,又会由于会计工作的严肃性,使得很多的企业单位并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操作机会,这样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有很大的欠缺的,如果是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的实习过程中去,就会给当前的实习单位带来很多的麻烦,为此,校外实习只是停留在观摩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地付诸实践。
1.2实践教学环境的分析
从当前的实践教学来说,会计的实践教学是能够通过会计模拟实验,或者是可以到单位进行实习的一种必要手段,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情况进行巧妙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其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当前的会计校外实习很多采用“流放式”,很多的会计模拟实验都通过校内的实践方式来进行完成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呆板僵硬,使得很多的实践性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却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双重”教师的缺乏
在当前,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不仅仅要求专业教师要拥有较高的理论性水平,更需要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学校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实践性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为社会直接输送大量实用性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我国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现在由于很多的会计教师教学任务重,往往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
2.关于改进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策略分析
2.1深化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实现理论和实践两者的有效统一
我们都知道,会计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并且也会涉及到一些会计、税务以及财务管理等众多的内容,而且在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中,要能以会计专业为主线,全面地突出主干部分,并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在会计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实践技能水平,以及课程的相应安排内容进行结合,才能为今后的实践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学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和利用效率,逐步引导学生和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利用一切的手段,加强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程度,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实践操作的目标和作用的实践情况,实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操作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估报告,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3加强中职财务会计专业队伍建设
近些年,进入到中职学校的基本上都是高学历的教师,但是他们对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解程度不够,并且实践技能以及教学经验存在严重的不足。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财务会计教师队伍建设,可专门聘请一些会计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员担任学校的指导教师,他们虽然说没有丰富的理论性知识,但是财务会计的实践经验都是非常丰富的,由专业教师配合实践性教学,学生的实践性操作技能就会得到显著地提升,也会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或者,我们可以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结合教学的内容加以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就可以发现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效地弥补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