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灌区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电子文件

档案管理是权衡灌区成绩和水平的主要标杆。随着灌区信息化建设不断地发展,档案业务建设的方向也开始向新的信息技术不断的冲刺,便捷的数字化、网络化也为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档案工作环节计算机化,使之档案工作信息更加快捷化,加强档案系统整体功能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非同小可,起着一种不可估量的作用。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来说,具有古老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宝贵的资源具备它的本身的特点,是灌区管理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方向,同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档案对于灌区来说是改变和调整企业格局的依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心点。无论是人员的调配还是资源的调整,无论什么时候灌区都需要一个稳妥的档案信息管理结构,当今社会的发展欣欣向荣,前景一片大好,时代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与突破,就要求着人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不断的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古老的档案记录与管理办法,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也就向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靠近。

二、建设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不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档案工作的必然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各行业广泛的操作使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的日益普及,政务信息公开的推进,政府部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上审批、电子文件在线传输。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迅速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加快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切入点和平台,管理好随之产生的电子文档,是档案工作管理面临突出的重点问题,它是充分做好信息化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前提,起着很大的转折作用。在档案数据库的全新管理中,就要求计算机技术人员与档案业务人员相互配合、互相沟通,不断的思索研究,建立一种“活库”的概念,充分的使用频率和利用效率来调整数据库的这种“活性”,要设立目标,重点要做到突出,改变原始的单一库向全新的系统库发展,逐步由网络联接形成向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过渡和调整,使档案自动化系统效率快速提升。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方法

加快研究解决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工作的新技术新问题,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实现公文办理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一体化。充分利用电子服务这一台阶,积极推进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的公开性,努力向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不断的推进,让档案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全方位提升,全力满足档案利用需求。同时,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尽量推进实现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在网络里接与收。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竭尽全力的建设档案信息化必须的标准化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不断的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稳步地发展。

四、建设档案信息化的几个步骤

(一)建立“电子文件数据管理中心”

先进的“电子文件数据管理中心”是灌区信息资源库的主要部分。电子文件数据管理中心集合了所有管理网站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充分的服务于各灌区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文件查询,让信息化更加快捷、方便,有利于更好的灌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向化、目标化。使更加分享到好的管理模式。不断的为各广大灌区服务,更快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 自动上传收集电子文件

现在很多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工作的收集,是大多数档案管理系统的焦点问题,不可小看,至关重要。与原始纸质档案收集有着云壤之别,不少电子文件的汇成通过简单的下载和上传就解决了,所以,大多数电子文件是将来馆藏数字档案最重要的渠道。这样做既大大推进了机关档案室的电子化的成长,又省去了档案馆建立数据库的繁杂工作量。

(三) 建立档案馆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

档案人员要把网上工作作为出发点,快速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使用,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的建设,充分的在各大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利用和实时管理,不断的实现档案大量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的结构和调整,使档案信息更好的服务于网络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

(四)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化人才素质的培养

随着网上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发展,要不断的提升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培养,使尽快的投入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去,不断适应和挑战新的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多到外地不断的学习,不断吸取新的信息技术,加速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方向,不断为灌区档案工作充实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灌区档案管理工作不断的迈向新的台阶。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 竞争力 问题 对策

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影响下,信息技术在社会当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得到优化,节省物力和人力。然而,在目前形势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探究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的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充分与正确地认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首要的,认识不到位,就会使得行动的积极性大大地降低,很多人未能够充分地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效地管理企业、价值较大的辅助决策信息的提供、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速度等,感觉不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依旧能够管理好企业。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未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开始的时候,怀有过高的期望值,希望大大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可是当需要投入较多成本的时候,在没有看到显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便失去了信心,他们的目光不够长远,这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2 技术上的缺陷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计算机基础、管理基础、技术基础,可是一部分企业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标准比较低,员工的计算机水平不高,这会使得企业的基础数据失真或者是残缺,基础数据的缺失,就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企业的内部标准不够健全,这不利于企业内部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此同时,行业间的规范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这导致行业之间不方便使用信息,这大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1.3 缺少信息化建设的人才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关键需要人才的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少不了一些能够应用与研究信息技术,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部分企业存在“轻人才、轻管理、重技术”的倾向,缺少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严重地缺少复合型的人才。这使得一方面企业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地流失;另一方面较难将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吸引进来。这些都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1.4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

在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很多的企业未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方式,企业的需要才是最为关键的,他们一味地追求系统全和大的功能,这导致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跟自身的管理和业务流程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不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最终导致投资的浪费与设备的闲置。而且,在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当中,缺少具备管理特色,套用和照搬信息化技术,系统的需求研究不够,导致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缺少实用性与针对性,因而不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

2 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想意识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当中,思想意识的差异能够影响着行为,想要更好地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提高认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观念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它对领导与员工的思想造成了束缚,消极地影响着企业信息的传输,因此一定要树立新型的思想意识。企业领导要明白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使所有的领导、员工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进而能够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的重视。此外,还应当应用和传播信息化建设的思想,以使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2 做好规范标准和基础数据工作

为了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应当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采集,只有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企业才能够实施有效地管理。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先进的信息化标准,以保障数据采集的标准性,全面性和真实性。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和行业的规范标准,跟企业一起制定出目前的标准。与此同时,每个行业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便于每个行业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

2.3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技术过硬、知识结构合理、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企业实施一系列有效的策略,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引进和培养人才,以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企业缺少的关键性人才,企业应当大力引进。不管企业是引进人才,还是培养人才,都应当创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用人制度,以能够创设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氛围。针对一部分不但懂得信息技术,而且懂得管理企业的复合型人才,应当给他们施加压力,以更加有效地体现出他们的作用来。

2.4 应用和开发信息资源,使信息孤岛消除

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的应用效率不高。不少的企业表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还存在着信息孤岛的情况,还有的企业表示“企业的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缺少一致规划的信息系统开发,共享数据比较困难,效率比较低,资源浪费严重,较高的生产成本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信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就是应用和开发信息资源,这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我们应当对“轻信息资源开发、重网络建设”的现象进行纠正,注重开发信息资源,以使信息孤岛减少直至消除,以有效地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理想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管理改革与思想更新的艰巨且复杂的工程。只有真正地将存在的问题解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软件和先进的模式、方法、思想相统一,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江.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2]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3]冯铁,杨柳.浅析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江西化工,2009(03).

[4]胡元岭,刘华锋.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02).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第3篇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当今市场环境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和时展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广泛共识。即便如此,许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

1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阻碍

1.1落后的意识形态

当下,尽管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可其管理优势和作用,但在具体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该问题的出现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许多管理者过分注重眼前利益,顾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资源消耗,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局限在财务的具体业务上,缺乏广度、深度的拓展。

1.2粗放的企业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构成,是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变革的主要手段,其建设和发展水平应该与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相一致,不可能出现脱离企业实际、单纯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那将导致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出现信息收集困难,导致软件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鸡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管理功能。综合来看,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还较为粗放,在管理体系、内控机制和业务流程等方面有待强化,这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工作,如果无法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将难以真正推进。

1.3紧缩的信息化建设投入

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在财务管理软件的选择过程中,许多企业缺乏长远的眼光,过分强调性价比,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实现紧缩政策,压缩正常的信息化建设开支,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难以满足正常的开展需要。该问题突出表现在财务管理软件的购置上,许多企业处于成本考虑选择购置通用型软件,而非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专业型软件,导致软件与企业的部分业务发生冲突,难以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无法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此外,企业在硬件购置、办公环境改善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4低素质的应用人才

当前,综合型人才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急缺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信息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不牢固,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人才素质的相对低下既受到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也与企业的管理机制有极大的关联,财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会计专业内容为主,缺少信息技术相关内容,造成人才知识基础的缺失。与此同时,企业中岗位职责分工将信息化与财务分割,财务人员负责财务工作,信息化人员负责信息化建设,导致人才缺乏相应的锻炼机会。上述两个方面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2快速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2.1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培训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负责人,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如果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和认识出现偏差,则信息化建设将误入歧途。所以,应该重视对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培训工作,结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从财务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知识两个方向入手进行培训,使得管理者对相关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舆论宣传、榜样展示等手段推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激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2.2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借助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内控机制。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不利因素和主要阻碍,进行针对性完善,达到理顺工作流程、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果的目的。如此方能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适宜的管理环境,确保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切实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3培养综合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人才

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理论基础培养,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出发,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知识;二是能力培养,给予其实践的机会,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三是面向应用,应该根据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要进行针对性培训,确保“学以致用”。

2.4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是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前提,应该综合分析企业的发展需求、管理目标和现有基础设施状况,确定合理的资金投入比例,达到企业发展、经济获利和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平衡,在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保障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应对各类财务管理新问题的主要措施。企业应该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优化企业管理机制,提升管理者认识,夯实建设的人才基础,给予适当的资金保障,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J].文摘版:自然科学,2015(6):147.

[2]文晓琼.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5(9):00181.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为了明确我县信息化建设的思路目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切实加快全县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上决定召开这次全县信息化建设培训会议。后面,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穆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先进的生产力,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决策,培育和发展科技先导产业,抢占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步骤。

当前,我县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期,要坚持“特色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劳务富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如果我们对信息化不重视,不积极行动起来,实施大的动作,不仅与其他县区信息化建设的差距将会越来越拉大,而且也将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制约因素。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从各自工作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抓好电子政务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目标,以行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多措并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县的信息骨干网络体系,信息化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得到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取得了,特别是政务、政法、人事、教育、计生、税务、金融等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展较好,为全县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带了好头。我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起点低、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应用成效明显,基本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这是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的,也是我们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的重要基础。

尽管我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内先进县相比,与全省和全国的形势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工作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个别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实事求是地讲,在还没有令人充分感受到网络技术对于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基本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生产水平、生活方式之中。虽然在一些部门的领导思想中有了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了解不够,有的认为信息化不外乎就是电脑打字、计算机上网,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几个网页;还有的认为,虽然互联网、信息化很重要,但现在实施还太早,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从而造成本部门、本行业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差距越拉越大。二是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滞后。信息化建设投入因受财政困难和市场化运作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信息化建设投入方面,不仅是资金投入不足,还存在政策、人力和组织机构投入不足的问题。三是信息化资源利用有限。各单位信息化工作虽已逐步开展,但现有信息系统和平台相对独立,业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也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工作在各业务管理部门产生的作用,更做不到利用信息化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能够协调顺利地开展,致使各部门间有机协调管理、信息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程度不足,各自为政,信息无法共享,造成信息资源浪费。四是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各单位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造成了管理能力差,应用整体水平不高。各单位现有管理人员多数是非信息专业人员,信息化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和参与,致使相当一部分信息化建设项目应用效果差、效益不明显,从而影响了信息化服务的意识和力度,减慢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五是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在前段时间政务专网接入工作中,绝大多数单位能够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电信部门开展工作,但也有个别单位以种种借口拖延接入,有的宁肯用办公电脑在互联网上聊天、玩游戏,也不愿接入政务专网,有的甚至拒绝进入办公室布线,有的接入专网后不及时在申请平台上进行申报,这些问题是极不应该出现的,也是不允许在今后工作中再次出现的。对于上述问题,各单位一定要认真研究,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以强烈的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信息化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强化措施,全面加快全县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了提高大家对信息化的认识,理清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增强业务技能,确保全县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在全县年底各项工作紧张开展的情况下,专门抽出时间,对各单位信息化建设业务骨干进行培训,体现了县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对大家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端正思想态度,悉心领会培训内容。推进信息化建设,人才是保障。我县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水平差次不齐,这一现状严重制约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天的培训会上,电信局专门邀请了省上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就政务专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等方面,对大家进行专题培训,同时,还要就网络信息保密工作提出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听讲,虚心求教,悉心领会,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第二,要做好汇报贯彻,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思想认识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大家都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纯是计算机技术问题,它涉及到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习惯的变革,涉及人、财、物的投入,涉及到业务流程的协调和信息资源的组织优化,其中哪个环节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程。在座的大家都是各单位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业务骨干,可以说是行家里手,你们要通过这次学习,在自身业务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回去后要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并主动给领导宣传信息化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带动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和运用信息化知识的热情,使大家能够了解掌握信息化基础知识、电子政务运用基本操作技能、熟悉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常用的信息安全知识等,达到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的目标。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会计经营流程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对信息的保护,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使工作人员不断地从科学技术中受益。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要以保证信息安全为前提,除此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技能。

会计师事务所高效率的标志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必备的资源使用,通过分析,总结,不难知道高效率的事务所的信息系统都有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员工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可以在任意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第二,能够对知识与经验进行深入地分享,并能够在某些领域提供系统支持;第三,对客户的信息管理比较集中,且能识别重要客户及重点要关注的领域,实施无纸化的信息化方案。

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1.没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都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认为会计信息化建设仅仅是有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作用,殊不知会计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所有业务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一体化,最终实现业务内部管理往外部管理的转变,使业务管理进入无纸化。因此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该要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

2.会计信息化管理还不够完善,缺乏实在性和科学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管理制度还有一定的缺陷,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尽管有些事业单位发展快,会计信息化建设相对较早,管理也比较完善,然而有很多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跟不上时代,其内部管理和相关制度建设也比较落后。

3.会计信息人员思想意识还不够强,素质比较低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使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不败之地,尽可能地追求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业务水平。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这一特殊性,相对于企业来说,事业单位缺少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如此一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降低,思想意识会不够强,素质也会比较低,在财务管理与信息化综合知识这方面有很多缺陷,对有关操作也不是很熟悉,这些都不利于会计信息化建设。

三、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到目前为止,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下面介绍如下几种措施。

1.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

信息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潮流,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意识到其重要性,对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调整思想观念,不断宣传信息化建设,将其摆在首要位置,并大量投入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来说言,要正确地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方法及其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交流意见,总结经验,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努力地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2.完善管理制度

由于信息管理环境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因此,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必须发生改变,应该建立对应于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讲,会计信息化系统必须要有完备的硬件系统,然而制度建设很明显是软件设施。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为了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光靠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约束有关的制度,所以,对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来说,不能够单纯地利用技术来解决问题,而要充分利用技术平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正确、有效地获取信息。

3.优化会计信息化管理手段

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改进方法,把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要求当作根据,科学、合理、有效地规划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在决策时都要根据正确、充分、有效、合理的信息,而正确、有效地信息都离不开先进,科学的信息处理平台,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信息处理平台,在识别大量信息的时候就无法保证有效率和准确率,因此,优化会计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完善,先进的会计信息化处理平台对事业单位而言非常重要。

4.增强对会计信息化的管理

对事业单位而言,应该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小组,不断落实信息化工作,在整体策划信息化建设时,要在议事日程上提到信息化建设,而且要在经营管理化信息中融入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把信息化的统一标准当作根据,不断实现数据交换,使资源的共享得以实现,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

5.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很显然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只有加强了人才的培养,才能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而对事业单位而言, 应该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如鼓励进修,对相关工作人员实施培训等,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基本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只有精通了会计专业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了网络信息技术,再加上敢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加快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6.强化安全技术的控制

会计专用服务器上都应该配有防火墙,在事业单位的内网有配套的电子屏障,以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使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与安全性有保障,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还可以设置账户及密码,设置监控器等。

四、结束语

目前,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的潮流,会计信息化基本上决定了会计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事业单位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改革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彩云.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1).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第6篇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多种功能,可以为高校教学、科研、人事调动、后勤管理、学校发展等提供重要的凭证和依据。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必然需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大力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影响,导致信息化发展步伐非常缓慢,为此,该研究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1 高校目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相关问题

1.1 管理意识缺乏,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高校领导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重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而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较为缓慢。首先体现在高校领导者身上,他们往往认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属于学校档案部门负责的工作,因此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注不多。同时,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及其作用,仍然抱着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这种片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1.2 信息化建设基础硬件设备较为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依赖计算机设备以及相关的软件才可以顺利开展,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对于工作人员、硬件及软件设施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项目,必须要持续不断的增加投入,但是高校经费毕竟有限,而且很多高校主要将资金投放在教学、科研上面,花费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是少之又少,进而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正是因为资金投入缺乏,因此大多数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硬件及软件更新速度非常缓慢,相关管理设备较为陈旧。

1.3 网络安全隐患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具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校档案管理的难度。因为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要进行信息资源公开,另一方面相关人物个人隐私权也需要得到保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黑客攻击、电脑病毒等信息安全事件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而高校档案的信息内容有可能会涉及到文化、经济或者政治等方面的机密,如果一旦信息丢失或者泄露,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 进一步完善、优化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2.1 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高校领导者以及档案管理相关人员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高是阻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先树立档案管理信息化观念,才会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应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更多人,尤其是高校领导者能够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对于高校档案管理每一个阶段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解决。同时,高校领导者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解放传统的管理思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学习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管理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推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2.2 应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计算机硬件及相关的软件设施、设备是支持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物质保障,高校应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还应该定期更换电脑系统,升级管理软件。其次,高校应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向相关管理人员灌输新的信息管理理念,训练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

2.3 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的信息安全措施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第7篇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先进的生产力,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全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决策,培育和发展科技先导产业,抢占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步骤。

当前,我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期,要坚持“特色立、工业强、旅游活、劳务富、科教兴”的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如果我们对信息化不重视,不积极行动起来,实施大的动作,不仅与其他区信息化建设的差距将会越来越拉大,而且也将对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制约因素。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从各自工作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抓好电子政务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目标,以行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多措并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的信息骨干网络体系,信息化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得到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取得了,特别是政务、政法、人事、教育、计生、税务、金融等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展较好,为全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带了好头。我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起点低、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应用成效明显,基本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这是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的,也是我们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的重要基础。

尽管我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内先进相比,与全省和全国的形势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工作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个别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实事求是地讲,在宕昌还没有令人充分感受到网络技术对于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基本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生产水平、生活方式之中。虽然在一些部门的领导思想中有了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了解不够,有的认为信息化不外乎就是电脑打字、计算机上网,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几个网页;还有的认为,虽然互联网、信息化很重要,但现在实施还太早,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从而造成本部门、本行业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差距越拉越大。二是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滞后。信息化建设投入因受财政困难和市场化运作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信息化建设投入方面,不仅是资金投入不足,还存在政策、人力和组织机构投入不足的问题。三是信息化资源利用有限。各单位信息化工作虽已逐步开展,但现有信息系统和平台相对独立,业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也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工作在各业务管理部门产生的作用,更做不到利用信息化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能够协调顺利地开展,致使各部门间有机协调管理、信息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程度不足,各自为政,信息无法共享,造成信息资源浪费。四是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各单位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造成了管理能力差,应用整体水平不高。各单位现有管理人员多数是非信息专业人员,信息化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和参与,致使相当一部分信息化建设项目应用效果差、效益不明显,从而影响了信息化服务的意识和力度,减慢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五是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在前段时间政务专网接入工作中,绝大多数单位能够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电信部门开展工作,但也有个别单位以种种借口拖延接入,有的宁肯用办公电脑在互联网上聊天、玩游戏,也不愿接入政务专网,有的甚至拒绝进入办公室布线,有的接入专网后不及时在申请平台上进行申报,这些问题是极不应该出现的,也是不允许在今后工作中再次出现的。对于上述问题,各单位一定要认真研究,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以强烈的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信息化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强化措施,全面加快全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了提高大家对信息化的认识,理清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增强业务技能,确保全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在全年底各项工作紧张开展的情况下,专门抽出时间,对各单位信息化建设业务骨干进行培训,体现了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对大家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端正思想态度,悉心领会培训内容。推进信息化建设,人才是保障。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水平差次不齐,这一现状严重制约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天的培训会上,电信局专门邀请了省上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就政务专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等方面,对大家进行专题培训,同时,还要就网络信息保密工作提出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听讲,虚心求教,悉心领会,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信息化机构;管理模式;CIO体制

一、引言

高校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1]。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在实施并推广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应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改善教学环境。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提出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发展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在高等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为高等学校全面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力求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指明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但纵观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不完善与管理职能缺失所致。

二、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过起步发展阶段、系统集成阶段,目前在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学已经开始与发达国家的大学信息化管理同步进入应用集成和信息集成阶段。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跳跃大,与此相伴随的必然是:思想乱、障碍多、漏洞大[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校主管部门领导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

很多高校领导没有从战略高度去认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观念十分薄弱,并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服务、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不仅严重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如有的高校领导对信息化职能机构缺乏了解,对学校信息化机构的定位也五化八门;还有的主管领导和部门甚至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许多决定大多只停留在会议讨论和文件上,往往是口头上讲得多,实际上却做得很少。从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看,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服务,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能够促进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二)学校信息化机构体制不健全

1.信息化机构名称众多,机构重叠,职能范围模糊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信息化方面尚没有个明确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很多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机构部门众多,存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机构的设置,目前除电教中心或教育技术中心外,又有了信息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等等,机构重叠,造成了不少浪费。[3]”学校各种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等虚拟机构,更是层出不穷,山头林立,声势浩大。众多部门的存在导致机构职责划分不清,职能范围模糊,信息流动不顺畅,资金人才资源浪费严重,部门间协调统一困难,更谈不上具有战略研究、规划的功能[4]。

2.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体制混乱

在机构设置上,由于没有明确的教育行政主观部门或现成的设置模式可供参考,不少高校在体制上对“信息化机构”的职能、性质、级别、归属等问题,认识不一。许多高校忽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和实际状况,机构设置与调整随意频繁,领导主观意图明显,“长官意志”泛滥成灾。特别让人忧虑的是,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没有独立建制,挂靠在其它机构下的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多数高等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的事实,有的改名换姓,独树旗帜;有的干脆挂靠校办、宣传部;有的甚至设在教务处、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不同的机构设置方式实际上反映了对教育信息化不同的认识,不同认识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多头管理、多人负责”混乱局面,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被多方牵扯,利益被多方争夺,形成不了强大的凝聚力[5]。

3.机构定位不准,人员地位偏低,职称评定困难,处境尴尬

对高校的信息化机构的定位,多年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业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目前,对教育信息化机构的人员配置尚没有指导性标准,很多高校把信息化职能机构定性为教学辅助机构或行政机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为教辅人员;有些高校甚至把信息化教育机构看成是技术性的、后勤服务性的机构。定位不准,导致教职员工对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工作的认同度降低,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在编制上、岗位上、职责界定上的困难。许多机构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学校规定的岗位考核内容严重不符,甚至冲突不断,这无形中给当前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增加了干扰,也严重影响了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机构人员存在的职务晋升难、职称评定难、待遇低,地位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等现实问题,从某种程度又给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是高校信息化现有体制下难以根除和解决的,它已经成为当今高校信息化工程的“切肤之痛”[6]。因此,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在机构人员的编制、地位及职称评定上,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人员编制方面的指导性标准文件,这不仅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今后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选择。

(三)对信息化建设扮演的角色和建设内容认识不清

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各自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当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在认识上还不够清楚,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分工协作还不够明确。业务部门认为信息化建设是本部门的事情,与技术部门无关,从而导致建设容易维护难,投入使用后没有技术实力去维护,半途而废;同样,技术部门认为信息化建设是技术部门的工作,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从而导致得不到业务部门的认可,落得辛辛苦苦建成却很难甚至无法投入使用。有调查表明,很多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应包括的内容,网络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的认可度达到100%,但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以及电子资源等建设的认可度不足80%,通过数据叫以清楚地看出各高校对信息化建设内容认识的片而性,并没有把E-learning,E-management,E-service等作为整体建设方案进行考虑[7]。

(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特别是人才资源配置极为有限

许多地方性高校,特别是地理位置偏远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资源配置上远远不能满足教育规模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行政隶属关系上看,地方性大学一般都是地方政府的附属机构,其办学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大都来源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配置和企业的支持,所以受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主管部门决策层观念的影响比较大。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大多数地方高校用于信息建设的专项资金还非常有限,加上地理位置的偏远,使人才的引进成为束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影响信息渠道的畅通、制约信息资源交流的瓶颈。目前,很多学校已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努力地在进行改善,但还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多年来高校扩招也使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信息资源增长速度更难以跟上办学规模扩大步伐[8]。

三、构建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和管理新模式

当前学校各部处、院系涉及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越来越多,单靠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是很难协调和推进工作的。信息不畅通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在目前我国高校极其严重,出路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完善学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才能真正打破部门壁垒,使信息流动畅通,这是提高我国高校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目前国内明确建立CIO(Chief In-

formation Officer)体制的高校虽然只有北京大学等少数几家,但大多数高校都结合我国实际,选择了“信息化建设委员会”领导和管理模式。所以,为全面推进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进行观念更新和体制创新[9]。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化机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与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给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等带来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必将对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产生深远影响。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技术问题开始转向管理问题、制度问题。加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高校建立信息化职能机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管领导和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决策机构,应当从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去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一般认为,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是负责制定实施并推广教育信息化的机构,它肩负着营造信息技术环境、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任,这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10]。因此,高校决策机构只有提高认识,重构适合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之路,改革和创新现有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才能使高校信息化建设走出目前“条块分割”“机构重叠”的混乱局面。

(二)明晰责任,正确认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内涵

高校信息化建设要健康发展,要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信息化机构的决策层及工作人员,就必须从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建设的内涵出发,明晰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协调统一,步调一致,发挥合力。多年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是要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就是要促进教育现代化。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但辉煌背后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去解决,否则,势必会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产生干扰和影响。我们只有围绕以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建设,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偏离发展的轴心。同时,处理好环境建设、资源建设与组织建设是之间的发展关系,我们才能在今后工作中真正做到建设、发展、运行、服务、维护的和谐统一。

(三)优化整合,强化高校信息化机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规模

目前高校信息化机构的“条块分割”管理,必然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队伍“支离破碎”。针对这一现状,一些有战略眼光的大学管理者借鉴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开始意识到,只有创建与数字化、全球化背景相适应的大学信息化管理体制,统一战略规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与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才能提高大学在信息技术新环境中的决策、管理水平,由此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推动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高效重组,必然要求各高校信息化机构做到“名符其实”,不能只“挂牌”而无“授权”,更不应能因编制和岗位问题而长期处于“挂靠”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应从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入手,及时制定出台相应文件,消除部门信息壁垒,改善机构人员的待遇,解决机构挂靠困局,最大限度地化解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支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数字化校园的软硬件环境要求信息化机构人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和教学。纵观我国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状况,同日益增长的校园信息化服务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本无法满足高校目前高校信息化发展速度和规模的要求。高校信息化队伍的质量、数量、规模、业务能力等参差不齐,东西部高校之间、中央与地方高校之间、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人才竞争中发展极不平衡,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矛盾更为突出。因此,通过引进和培训,提高信息化人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一支包含用户服务人员、应用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备份管理员、机房管理员、系统操作员、部门信息员等多种角色的信息化运行服务队伍,是提升信息化校园服务水平,加强校园服务体系的建设的重要保障[11]。

(四)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信息流动共享

提高信息化决策层次,从战略高度来重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从根本扭转和消除信息化机构间信息交流的壁垒,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改革和建设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校参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情况看,多头管理、重复管理、职权分散的状况仍然占居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地位,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不仅严重制约着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校际间信息的交流、合作和共享,也不利于人才交流和观念更新。近几年,我国许多专家已经借鉴美国高校CIO的发展经验,对美国高校信息化进程中CIO角色和体制的进行研究,它给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重要启示。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目前国内也有少数几家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明确建立了CIO体制,但选择的管理模式在沟通、交流、对话的机会上仍显不足,仍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这需要专家们一起来深入研究、思考[12]。但不管如何,提升高校信息化机构,特别是决策层的地位,从加强校际间信息交流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角度讲,还是值得大力倡导和积极响应的。

四、结论

高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纵深发展和对高校教育教学变改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对于信息化建设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相信高校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建立也将随着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并将逐步走向发展和完善,信息化机构的地位也将得到大幅提升。这就要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层,应当从教育发展的全局和战略角度去看待发展模式、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在信息化建设中既要重视硬件建设,又要重视软件建设,既要强化运行服务,又要强化体制管理创新,努力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使高校信息化机构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大展宏图,再创新绩。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l3.

[2]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

(9):22-25.

[3][4][9][12]李逢庆,桑新民.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1).

[5]丁青,吉翔.做好高校的CIO——对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8-11.

[6]刘小娟,汤益芳.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福建电脑,2008(4):

189-190.

[7]孙强,樊仰月,李欢欢等.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

10-12.

[8]刘锡禧.信息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及媒介素养教育[DB/OL]..

[10]张辉.美国著名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技术研究,2011(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