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经济发展战略

论经济发展战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结合盐城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提出了包括沿海错位开发战略、区域关联发展战略、“第四产业”发展战略和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在内的战略体系,并对相应的方案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上看,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枢纽地带,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但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展还处于“低谷”区。近期,《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等苏北地区的沿海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系统的思维确定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盐城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促进整个苏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但与苏南的差距仍较大

“十五”期间,盐城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拥有悦达集团、森达集团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102家。2005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90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64亿元,增长39.8%,增幅列全省第一。但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多种原因,盐城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苏南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以2005年为例,盐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85元,而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766元,是盐城平均水平的5.3倍。

2、县域经济增势强劲,但县域间发展不平衡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可将盐城所辖9个县(市、区)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东台、大丰、亭湖、盐都)已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东台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67.31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中位居第57位;第二板块(射阳、建湖、阜宁)经济快速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第三板块(滨海、响水)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第一板块相比仍属贫困地区,其中响水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6.4亿元,滨海、响水两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趋同化明显

“十五”期间,盐城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农业结构协调、工业结构改善、服务业升级加快的格局。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31.5︰38.6︰29.9调整为2005年的22.3︰45.6︰32.1,基本形成“二三一”产业格局。但从盐城工业产业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附加值不高的纺织、化工、机械和食品四大产业占产业总产值的70%左右;二是产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尚未形成;三是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不足10%,企业有数量而无规模,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

二、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1、海洋和滩涂资源丰富

盐城海岸线全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盛产鱼、虾、贝类等各种海产品。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以10余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的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已成为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盐城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是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212个,畜牧业产地87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全市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6个,并有17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

3、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盐城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并已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当前,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有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此外,盐城海滨湿地还有长200公里、宽140公里近岸浅海区的辐射沙洲,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形成了集蓝天、大海、滩涂、森林、草原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盐城滨海风光。

三、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体系

盐城区域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相对较弱,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省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盐城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挖掘区域优势与潜力,通过正确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一个经济区域只能是在适当的产业或产业链条的适当位置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而不可能在每个产业领域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个性越强,越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越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省“十一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盐城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出临海生态特色,实施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具体而言,除了继续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提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之外,还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现有1300平方公里可利用滩涂上发展沿海速生林带,并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商品用材林产业和优质高效经济林产业,扩大沿海滩涂综合林业产业规模。二是利用沿海发展畜牧业的独特优势,建成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食草动物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沿海无公害、污染轻的特点,大力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在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成以盐土农业为依托的绿色食品基地。四是围绕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临海工业体系。五是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建设沿海国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东部沿海重要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丹顶鹤、麋鹿、中华鲟三种珍稀动物为品牌,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沿海旅游带。

2、区域关联发展战略

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盐城又是“长三角”和“淮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区,这为盐城的区域关联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区域;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缘,目前虽属于沿海欠发达地区,但该区地处江淮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盐城应积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立足淮海,面向长三角”,努力成为“长三角”与“淮海”两大经济圈相互促进的桥梁,通过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带动自身的跨越发展。在经济区域之间的关联发展中,要突出发展目标、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及产业的前后关联,在不影响其他区域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3、“第四产业”发展战略

江苏省的南北差异梯度明显,苏南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盐城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苏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必然会向盐城等欠发达地区扩散。但为了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盐城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沉淀成本小、技术调整快,易于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而且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途中的盐城等苏北城市而言,信息化是其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信息产业,当务之急是加快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改善区域的信息化投资环境。

4、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盐城中心市区一直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大市区战略是在将亭湖和盐都两区纳入中心市区范围的基础上,以市开发区、亭湖开发区和盐都开发区作为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载体,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通过“三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市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功能上,进一步明确盐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的城市区域定位,着力彰显“水绿生态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的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化基础支撑和工业化重要载体的小城镇的发展要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现有城镇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强化小城镇集聚产业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同时,必须自觉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盐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特色的原则,通过实施正确的战略组合,将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所构建的战略体系是基于盐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条件而提出的,但又立足于我国当前沿海开发和区域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因此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适度的扩展性,对于苏北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盐城统计局:盐城统计快报[R].2006,1(22),45。

[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电子版)。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特定经济 汇率制度 发展中国家 选择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性因素

一直以来,汇率制度的选择及汇率水平的稳定都是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IMF将各国汇率制度的实际选择情况将其分为八小类:(1)放弃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NS);(2)货币局制度(CBA);(3)通常的固定盯住汇率制度(FP);(4)水平波幅在1%以内的盯住汇率制度(HB);(5)爬行汇率制度(CP);(6)爬行波幅汇率制度(CB);(7)不事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MF);(8)独立浮动汇率制度(IF)。其中(3)-(7)都属于中间汇率制度。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一般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是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及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产品和出口结构的多样性、国际借贷能力等多种因素。其次,根据MF模型提出的“三元悖论”――资本流动性、汇率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着“不可能三角”,汇率制度的选择也要服从宏观政策偏好。第三要看一国经济波动是货币性的还是结构性的,前者适用固定汇率政策,后者适用浮动汇率政策。第四是政府信誉越好,越利于采用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五是名义汇率波动的传导效应大小。若汇率对价格的传导效应小,那么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有利于隔离外部冲击,反则反之。

二、关于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理论争议

早期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上,自20世纪90年代起,新发展的代表观点有:名义锚理论、原罪论、霸权稳定论、浮动恐惧论和中间汇率消失论等。

“中间汇率消失论”认为唯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只有自由浮动制和具有“强”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中间”汇率制是不可维持的。依据是:第一,“三元悖论”指出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只能选其一。第二,汇率变动产生的“资产平衡表效应”易引发银行和企业的金融风险。第三,与中间汇率制相比,“两极”中的固定汇率制具有较高的“退出”成本,有较好的“公信力”。第四,“可核验性”理论认为简单、透明的“两极”汇率制比“中间”汇率制具有更易核实的特点。

然而,“两极”汇率制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并没有广泛的适用性。采用固定汇率制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随着各国逐渐开放资本账户,国际资金大量涌入,本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国家的干预使实际汇率上升,贸易情况恶化。倘若资金的外逃引发羊群效应,该国就容易陷入金融危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浮动汇率制同样不可取。首先汇率频繁变动导致的价格波动不利于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其次,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得发展中国家有倾向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增长,易产生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根据IMF的统计,虽然实行“两极”汇率制国家的比例的确存在增长,但是大多数被归为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过去10年中都调整过汇率,类似地,大多数被归为浮动汇率的国家,实际上经常干预外汇市场,因而中间汇率制并没有消失,仍占很大的份额。(见表一)。其实,对“中间汇率消失论”早有学者提出了质疑。Frankel曾提出“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什么不可以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两个目标的抉择中各放弃一半,从而实现一半的汇率稳定和一半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一观点随后得到Krugman的论证。

表一: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汇率制度安排

资料来源:IMF,De Facto Classification of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s and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s, April, 2008省略/external/np/mfd/er/2008/eng/0408.htm

从表一可以看出,部分发展中国家,如斯里兰卡、俄罗斯、印度、印尼、泰国、哥伦比亚等国,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将汇率制度由原来的单独汇率制度转变为将汇率制度变为弹性稍小的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

三、汇率制度的有效性及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

经济学者对汇率制度的有效性作过大量的实证研究,Ghosh(1997)曾将1960-1990年间140个国家的汇率制度进行了分析,Levy(2001)等人曾考察了后布雷顿体系时期154个国家的实际运行情况,Domac等人还特别研究了1991-1998年间26个发展中转轨国家的汇率选择特征,结果都不能证明一种汇率制度确实优于其他的汇率制度,因而汇率制度的选择是条件依存的。

综合来看,我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对于汇率的反应变得更加敏感;在商品市场上,由于市场分割引起的价格粘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容易出现汇率超调的情况;在金融市场上,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呼声愈来愈高,如何平衡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避免过分的投机行为和金融市场的混乱,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如上文所述,单一的选择固定或者浮动汇率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存在相当的困难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中间汇率制成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可以兼顾汇率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实际操作中,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情况,随着贸易伙伴的增多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渐确定一个货币篮子和汇率变化的目标带,维持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性,并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适当的调整中心汇率,以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的实力有限,还应该联合起来,加强同本区域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例如“亚洲货币基金”的提出),防范投机冲击引发的金融风险,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尽量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90-02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解决办法,它是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1]。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高碳行业的石油企业,应当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实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协调、平衡、持续状态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人与经济社会关系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人类自身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是经济发展、自然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很好地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三个特征,首先,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能耗特征体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其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排放要求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损害资源的恢复再生能力,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协调统一;第三,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仅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思想。

总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体现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了“低碳”和“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3],所以石油企业要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品结构,重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二、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建立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主要产业结构、政策措施、传统观念、技术水平四个因素制约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单一。未来的能源结构是以可再生的新能源为主,虽说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对比较环保,但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维持现状。作为石油企业,要对可再生新能源进行研发,不能紧紧停留在常规能源的产业链上,并且这方面石油企业也投入相对较为落后。面对当前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伐加快,石油企业要能够加快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向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的集约化发展之路,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清洁燃料的生产,提高单位石油的产品效益[4]。

2.政策措施不健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解决能源利用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等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保驾护航。作为高碳产业的石油企业来说,低碳经济发展应首当其冲,应当由一些列的政策法规来进行制约,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健全,缺乏专门的针对低碳经济的专项法律法规,没有较好地执行体系,没有法律化、制度化,监督监管不严,造成了一些企业碳排放量招标、废弃废物乱排乱放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

3.传统观念滞后。同国际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管理理念和水平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节能排放方面,主要是通过减少资源利用、关闭高耗能装置等比较直接性的生产管理方式获得的,对于利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4.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中国低碳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刚刚起步。中国低碳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耗的技术系统落后,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大,经济效益低下;二是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化石能源利用量大,能耗资源消费高。所以,石油企业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同时,要对总体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为建立高效节能低排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三、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针对制约中国石油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为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中国石油企业向绿色、低碳、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6篇

关键词:能源经济;化石能源;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能源经济是以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的。但是,目前我国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还是依赖对化石能源的利用,而且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逆消耗也十分严重,这样的情况明显不利于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对此,笔者综合分析,对我国能源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几点见解。

一、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现状

1.消费推动能源经济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能源消费是推动能源经济发展的动力,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具有以下几点:(1)经济的增长。能源消耗与GDP水平正相关。经济的有效增长全面促进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能源的需求量的增多,并且由此对于能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人口数量。能源消耗与人口数量正相关。(3)交通运输行业的空前繁荣。

2.我国现阶段能源经济发展的弊端

我国现阶段能源经济发展的弊端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能源管理体制与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由于能源产业关系国计民生,而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因此国家必须对能源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节奏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市场化手段在能源经济领域不能得以完全实施。因此在市场化经营和保障国民基本需求的层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全市场化的能源经济体制是不现实的,唯一的办法是根据我国国情,通过循序渐进的体制改革,逐步理顺能源经济领域市场化经营与国家调控的关系。其二是各产业能源消耗量太大,从我国目前现有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工业还是生活能源消耗方面仍处于高碳消耗的状态,甚至还有大量浪费的现象存在,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能源消耗和产出达不到协调的比例,其主要原因是产业技术和产品生产都没有全面的实现低能消耗,如何降低能耗已成为发展能源经济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3.影响能源经济发展的供给因素

影响能源经济的供给因素,这里主要谈新能源的开发对能源经济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但是总体发展水平还是比较缓慢的,新能源的利用比例还是在能源消费中占少数,利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也依旧较低,不能够直接有效的替代化石能源。总的来说,虽然新能源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其发展前景和空间十分广阔,一旦突破技术和成本瓶颈,即可为我国的能源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低碳、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有效的推动能源经济健康发展。

二、我国能源经济发展战略分析建议

1.从管理制度上鼓励低碳经济

目前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将其放在了国家发展的规划中,与此同时国家还建立了相应具体制度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1)从资源配置上看,鼓励对低碳的高科技项目的投资,强制改造高能耗的设备和技术,对高污染的企业进行关停和并转;(2)利用政策手段,将碳排放作为一个政策杠杆对企业实行差别对待,鼓励和促进企业向低碳化转型,这种手段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偏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即利用碳税和碳交易市场化来控制行业的碳排放,从而为我国的能源经济发展提供导向;(3)利用长期的规划对资源和生态进行保护,利用补偿制度对生态和环保进行支持,鼓励企业和行业对环境进行保护,奖励保护者而处罚破坏环境者。并进一步建立服务于生态的补偿机制,一方面保护环境;一方面限制无序开发。

2.从技术领域支持低碳能源经济发展

在能源利用技术方面以低碳技术为研究的突破点,鼓励研发高效利用能源和转变技术,以此降低能源的消耗,利用技术革新推动产业技术更新以带动能源经济的发展;将节能减排的实现,降低碳排放作为行业发展的新标准,用节能减排的手段来鼓励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以节能减排手段促进整个经济体系向低排放的目标发展,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模式,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和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使其上产量上规模,产生规模效应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其逐步替代化石能源而成为能源经济的持续推动力。

3.从国家立法的角度鼓励能源经济的低碳化

作为能源经济战略目标之一的低碳经济,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命脉的重要方针和政策。因此,能源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需要有效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持的和保障,进而更好的拓展对资源管理的开发生产以及生活中的能源利用的低碳化。我国对于能源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近年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更是从战略方针、能源开发规范、管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能源、节能环保、能源安全等方面规范了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4.利用舆论导向促进低碳战略的发展

低碳高效能源的经济战略转变,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建立正确的低碳价值观,积极倡导低碳消费,发挥现代社会舆论的巨大作用,全面的激发全民低碳环保意识,营造低碳消费氛围。更好的利用舆论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树立生态道德思想以及全面弘扬生态文明。积极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以此建立其新型的低能耗的社会价值体系。

三、总结

我国的能源经济发展战略核心是“低碳”,需要全面有效的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整个能源经济进行把握和调控,以全面建立低碳经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海洋产业 大连区域经济 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大连未来诸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战略之一,确立和实施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海洋经济对大连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有必要分析海洋产业对大连总体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大小。

二、海洋产业对大连区域经济贡献度分析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利用AHP法绘出层次结构图如图2-1所示。

(二)构造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检验其一致性

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元素aij用Santy的1-9标度方法给出。

A层次对于O层次的相对权重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其中 W为权向量,W=(0.5,0.5)表明A1和A2两个因素对上层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相同。

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四个层次的判断矩阵及其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数据如表2-1和表2-2所示:

表3-1 B-C总排序表(C对B的组合权重)

CI=0.0218,RI=0.74,CR=0.02946

表2-2 C-D总排序表(D对C的组合权重)

CI=0.049,RI=1.12,CR=0.04375

由结果可见,港口运输业对城市的发展起最主要作用。这是因为:港口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较高,是大连港口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结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大连海洋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最优排序依次为: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渔业、造船业、盐业。重要程度依次为:0.333、0.206、0.330、0.085、0.044。港口运输业凸显出外向型经济在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棣华,于婷.浅谈大连海洋经济的发展[J].大连干部学刊,2009.(12)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8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对国内的某些区域或一个地区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目标模式、定位、思路和政策措施的统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应用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分析,常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型发展战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型模式也属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和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是最先对部门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做出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要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区的速度来发展经济不振地区,以提高其收入,从而使区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长期为贫困所困,存在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力、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个别地区的投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主要是由部门和区域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与互补性决定的。罗森斯坦·罗丹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可分割性,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割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补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让经济不振地区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配合,使落后国家或区域迅速实现工业化。根据这个核心理论,森斯坦·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其投资有着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为其他投资行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他还主张在经济发展之初,应将投资重点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重工业产品。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存在着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对人均产出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做出了解释:“一个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个穷国维持其贫困的多种力量的循环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这种循环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难设想。例如,一个穷人也许没有足够的食物;由于处于饥饿状态,他的身体可能很虚弱;由于体质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这意味着他穷,反过来又意味着他将没有足够的食物;如此而已。对于一个作为整体的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可以用一个陈腐的命题概括为:‘一个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存在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另一种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这两种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从以上分析来看,要解开贫困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广大范围内对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工业部门协调发展,避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业部门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资格局,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弥补需求不足。

均衡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措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区域内各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均衡部署生产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该战略模式注重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的投资,以使各地区、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区域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要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必须对所有的经济部门、产业和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广阔而充分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引诱,为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纳克斯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之所以选择均衡发展战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门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产、销售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内在和外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产生需要,避免多余生产能力的形成,并加强投资力度,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增长。

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局部开发中,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产业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强调均衡的、大规模的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存在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对其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均衡发展战略模式过分强调计划性和均衡增长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受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约束,使得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很难实施。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不发达地区通常不具备均衡协调发展的条件。一般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地区、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且少量资金投放一般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