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淤泥运输方案

淤泥运输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淤泥运输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淤泥运输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清淤施工;技术

0引言

目前,我国绝大多城市都是傍水而建,河流作为城市发展关键资源与环境载体,对于城市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河道由于长年淤泥淤积,河道过水断面比较小,导致防洪标准低,威胁城市安全。同时,由于淤泥导致河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与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及时进行城市河道清淤工作,改善城市内部河流生态,充分发挥其水系作用,对于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河道清淤施工方案制定原则

在城市内部进行河道清淤工作施工,必须考虑对城市内部环境以及正常秩序的影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安全文明施工。在城市河道清淤施工中,必须对周边设施环境以及其他市政配套设施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施工方案制定中,必须以河道清淤施工作业为主要内容,尽可能的避免不同作业内容的交叉进行,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在保证清淤效果以及环境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工期及造价要求。河道清淤所用机械设备简单方便,施工噪音小,尽量避免对河道清淤区周边沿线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严格控制河道疏挖作业,避免对河道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清淤的设计要求,确定清淤厚度,避免施工过程中超挖或挖深不足,在施工过程必须保护好城市河道的边坡护岸。

2城市河道清淤施工工艺

(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城市河道清淤工程施工前,应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临建设施的搭设,施工机械设备到场,人力物力资源的准备等。清淤工程施工前,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应了解审核施工图纸,根据工程工期及成本控制指标,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2)围堰修筑以及清淤施工作业。城市河道清淤的施工工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施工工序为首先填筑围堰,将河水抽出,利用吸污泵将淤泥吸至罐车转运,之后清理河道渣土,完成之后进行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后继续下一段的清淤施工。为了避免水中进行确保清淤施工作业,河道清淤作业需要分段修筑围堰进行施工。围堰修筑一般采用袋装砂土,顶宽0.6~1.2m之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围堰两侧放坡坡率在1:1-1:0.75之间,如有需要,可通过木桩对围堰进行支撑加固。围堰高度一般比河道高水位1m左右,为了避免泌水是泥浆溢出,可沿河道一侧增设透水层,通过漫水结合的侧压力强制渗水回流。利用污水泵将围堰内污水抽干后,通过吸污泵将浅层淤泥直接吸至运输罐车,运输至预定堆弃场所,河道淤泥下部的渣土及淤泥一般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清理,通过渣土车外运至堆弃点,淤泥清理过程中,测量人员通过预先设置的断面桩控制开挖深度,确保清淤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机械设备的移动距离,避免出现漏挖的现象。淤泥清理作业结束后,测量高程,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分段施工作业。在淤泥以及渣土的运输中,对于清理出的渣土及淤泥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运输,运输车辆应该封闭性较好或者采用覆盖篷布等方式,尽量避免云殊过程中渣土散落对城市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城市河道清淤施工管理

3.1城市河道清淤质量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随即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实现质量管理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仔细阅读审核清淤施工图,对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提出意见及处理措施,然后依据施工图以及机械设备人员配备等条件,组织编制施工及质量管理计划,以便能够科学合理的按照标准施工工序及工艺作业。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河道清淤整治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清淤施工作业的深度宽度符合规定。对于清淤施工作业的分段范围桩号,高程以及工程量作出详细的审核及记录,作为质量管理审核资料保存。

3.2城市河道清淤安全施工作业管理

清淤施工安全管理,应首先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以及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岗位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列好安全管理计划,结合工程实际位置以及不同的地质水文条件与工程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工程规模以及机械人员等施工力量,综合制定完善安全措施。由于城市河道淤泥臭味较大,应采取相关防护措施,避免有害气体对人体伤害,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环境。由于河道作为防洪水道,工程施工中若遇暴雨以及洪水,具有可能造成危险,因此,提前关注天气情况,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3.3城市河道清淤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城市河道清淤的施工作业主要在城市内部进行,如果施工作业过程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首先必须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度,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对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粉尘以及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施工作业,及时采取整治措施。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清除,渣土运输尽量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在工程施工完工后,及时拆除临建设施,对场地进行平整与绿化处理。

淤泥运输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混凝土,岩石工程,大亚湾石化工业区

 

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建设场地是陆域挖山,海域填海,从而形成的建设场地。在挖山填海过程中,受自然条件、海洋条件、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不同的影响,遇到各种岩土工程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案。

一、挖山、填海方法的选择

挖山、填海工程量大,受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特别是波浪和海流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创造时间效益。

由于地形地貌、水深、波浪、潮流、岩土性质、取排水方案以及厂区布置的不同,各地块的填海方案也不同,计划采用三种:干填法施工、吹填法施工和干湿结合法施工。

1.1干填法施工

干填法施工是采用开挖、运输等机械设备,并配以碾压、整平机械,开挖附件山体的岩土材料回填到海域,由陆地向海域推进回填的一种施工方法。科技论文。干填法施工可以事先修筑围堤,也可不修筑围堤,回填结束时在回填区的外缘修筑护岸。我们采用先修筑围堤的施工方法。

干填法施工要求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回填海域临近为可供开挖山体,或附近存在可供开挖的土石料;回填区的海域海流和涌浪不能太大,保证回填物质不被海水冲走,不但会给回填造成损失,还会造成附近海域的污染和淤积。如果风浪较大则需要修筑围堤。

干填法施工有许多优点。开挖与回填同步进行,作业面宽,施工速度快;回填施工后的场地通过强夯或分层碾压处理,地基处理费用低。处理后的场地作为荷重较轻的建(构)筑物和厂内道路的地基。

1.2吹填法施工

吹填法施工是采用挖泥船、吹砂船和输泥管等设备将泥砂和水一起抽吹到回填区域,然后泥砂沉淀,泥水分离,形成陆地。吹填法施工与港池或航道的疏浚相结合,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吹填法施工一般应在表面有一定厚度的堆填土,形成表层硬壳层,便于后期施工。

吹填法施工的优点是不需要在陆地开挖土石料,回填料是李勇附近海域的砂源或泥源。不需要大型的开挖、爆破、运输等设备,回填成本低。可以综合李勇航道或港池疏浚的泥砂,可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如果泥砂方量不足,可在附近海域寻找砂源。

吹填法的不足之处是吹填之前需要修筑围堤或护堤,防止泥砂流失。吹填后形成陆地不能直接作为建设场地,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费用一般较高。

1.3干湿结合法施工

干湿结合法施工是根据自然条件和工程需要,将干填法施工和吹填法施工结合起来,先进行吹填法回填,然后进行软弱地基处理,再进行干填法回填至涉及标高。

干湿结合法施工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疏浚港池和航道的泥砂可以用来回填厂区,开挖山体的弃土同样也可以回填厂区,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回填方案的最优。软土地基的处理多采用排水固结,而堆载预压是最常用的固结方法,通过合理的工序安排,堆填物质可以首先用作地基处理的堆载材料,之后再作为回填材料试用,将上部堆填和下部的软基处理有机结合起来。

一般情况下,在原海底有较厚淤泥层存在的大型滨海工程多采用干湿结合法施工。由于海底存在厚层淤泥,即使不吹淤回填,下部淤泥也需要处理,而水下进行软土地基处理非常困难,费用很高。吹淤回填后,原来需要进行的软土基地处理的场地变成了陆地,降低了处理的难度,减少了处理的费用,其代价只是增加了处理层的厚度。

干湿结合法施工中,应采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整个修筑围堤、港池航道疏浚、吹淤回填、软基处理、开挖山体、开挖料分选和分类使用、运输堆填等的各个环节、各个不符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统一安排,达到回填场地的同一目标。干填法回填和吹填法回填方量的比例要根据陆地开挖方量和海域泥砂可采方量进行计算论证确定。

二、围堤或护岸的修筑

在干填法施工中我们选择预先修筑围堤。修筑围堤是在水中修筑一道基本封闭或半封闭的堤坝,目的是把回填区和周围海域分开,保证回填物质不被海水带走。

围堤有临时性的,也有永久性的。永久性的围堤一般是回填后陆域的边界,也称为护岸。永久性护岸是将来岸墙的组成部分,修筑时就要考虑其长期稳定性。如果永久性岸墙位置有较厚的淤泥层存在,应采取一定的清淤措施。清淤的方法可以采用爆破挤淤、重力挤淤、挖除淤泥等方法。

临时性围堤修筑时,一方面要考虑施工期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围堤修筑材料对将来建筑物基础施工的影响。如果在临时围堤的位置可能采用桩基础,则应避免采用大的块石修筑。

修筑围堤的材料可根据材料来源、工程需要和海流即涌浪条件因地制宜选用,主要材料有块石、开山土石、粘土、袋状砂、袋状土等。围堤高度应根据回填标高、潮位确定,围堤断面应满足稳定要求。封闭式围堤应留泄水口。

三、 开挖堆填层的夯(压)实处理

开挖、堆填是开山填海工程中的主要工作。开挖和堆填同步进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设计,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开挖和回填应在回填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方案统筹考虑,开山开出的大块石主要用于修筑防波堤、岸墙、护堤(岸)等,除去大块石后的碎石和土料主要用于场地回填。

回填区若采用桩基,则需要严格控制回填块石的块径,大于30cm的大块石应严禁回填,否则会给后期的桩基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修筑围堰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基础和后期扩建建筑物基础施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填土的处理一般采用分层碾压和强夯处理。分层碾压虽然方法简单经济,但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并且影响回填工期。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对于大面积的厚层填土,采用强夯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填土处理厚度和处理后承载力与变形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夯击能。对于厚度很大的填土层,也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强夯。

四、 海底淤泥层的清除处理

4.1清淤工程

根据工程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应把海底的淤泥清除后才能回填,这种清除淤泥的海上工程一般称之为清淤工程。

清淤施工设备一般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或耙吸式抽泥船,挖除的淤泥用船运往航道部门指定的淤泥地点。这种清淤方法一般适用于需要全部清除淤泥,淤泥的厚度不太大的情况。

4.2重力挤淤

采用干填法施工时,对下部存在力学强度很低的淤泥层,利用回填土重力的作用,使淤泥层发生破坏和流动,随着回填施工的向前推进,淤泥逐渐被向前排挤,填土层下部的淤泥厚度变小或清除,从而达到清淤的效果。

重力挤淤一般适用于不要求全部清除淤泥的情况。排挤淤泥的厚度与下部淤泥的流动性和上部填土层的一次堆填厚度有关。回填层一次堆填厚度太大,排挤淤泥的深度越大,为了达到预订的挤淤效果,可根据淤泥层的剪切强度指标设计出堆填层前缘的堆填层高度。随着堆填和挤淤的向前推进,堆填区前缘的淤泥厚度会逐渐变大,从而影响挤淤效果。当挤出淤泥达到一定厚度时,可以采用陆地挖除淤泥的办法将淤泥挖走。

4.3爆破挤淤

在海上修筑岸墙或围堤,如果下部存在软弱泥层,则会影响岸墙和围堤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岸墙和围堤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岸墙和围堤的长期稳定,需要将抛填的块石抛至软弱淤泥层之下一定深度,一般可采用爆破挤淤的办法进行施工。爆破挤淤首先是在岸墙或围堤的设计位置抛填块石、碎石,然后在堤坝的一侧放置炸药,进行水下爆破,将淤泥挤出形成沟槽,堤坝的块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沟槽滑移,顶部再堆填块石到预订高度则形成岸堤或围堤,最大深度可达到20m以上。

五、开挖边坡的评价和治理

开山填海工程的开挖去一般会形成开挖边坡,有些情况下会形成高度很大的高边坡。边坡的稳定性对场地建筑物的安全会产生影响。科技论文。永久性的高边坡必须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治理,临时性的开挖边坡也应保证在安全坡度之内。

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必须在边坡勘察的基础上进行。岩质边坡应考虑岩石性质、风化程度、结构面发育强度、结构面产状以及地下水的影响等因素确定稳定的边坡坡度。土质边坡应根据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厚度、地下水的影响等因素通过计算和评价确定稳定的边坡坡度。科技论文。

六、 结束语

石化工业区场地平整过程中经常遇到开山填海工程,开山填海量大,受外部影响因素多,施工难度大,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岩土工程问题。常见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填海造陆方法的选择、围堤和护岸的修筑、软基处理、填层的密实处理、开挖堆填层的夯(压)实处理、海底淤泥层的清除处理、开挖边坡的评价和处理等。要解决开山填海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必须重视地质勘测工作,对各项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力求设计到位,减轻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尽量做到设计前情况明了,设计方案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设计外的岩土问题,保障项目方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效益目标的实现。

淤泥运输方案范文第3篇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城车辆段地处寒溪河东北侧,现状为鱼塘,总处理面积为40.7万m2。车辆段±0.00以下填筑工程设计填筑方量297万m3。

    该工程策划工期为28个月,计划开工时间为2010年9月,竣工日期为2013年1月。

    2 车辆段4米标高以上原设计填筑方案

    原设计4米标高以上填料为中细砂,填筑量约为214.6万m3。砂料从砂源点通过运砂船,由东江过峡口闸进入寒溪河,运至车辆段场地附近吹砂池,从吹砂池向车辆段场区吹填中细砂。原设计按1.2kPa/d堆载速率填筑,每天砂料吹填量约为2.15万m3。

    3车辆段4米标高以上设计填筑方案调整原因

    由于车辆段设计、施工边界条件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原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主要原因如下:

    1.车辆段东城片区交地滞后11个月。

    2.峡口闸改建期间影响砂料运输。按照原设计方案,峡口闸为填料运输的必经之路。从2010年年底到2012年年底,峡口闸进行改建,改建期间影响正常通航能力,全天最多只能通过40艘容量200 m3运砂船,能提供给车辆段运砂的船只最多只有20艘,每天供砂量4000 m3左右,仅为计划的18.6%。

    4 设计方案比选

    为保证车辆段2014年8月31日前具备接车条件,该工程一期填筑区需于2012年10月30日前完成,车辆段±0.00以上工程于2012年10月进场施工。在车辆段大部分工程用地交地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该工程原设计在寒溪河岸边吹砂填筑的方案远不能满足计划工期的要求,需要对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及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的部分填料、填料运输方式等进行调整,为此进行了三个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4.1 方案一:(吹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126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填土,44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45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需要有充足且满足填筑要求的土源。

    4.2方案二:(吹填砂+车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62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填土,44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71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载,其余38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车载中细砂需中转码头,需协调新建临时码头专供车辆段使用(因现东江码头已被拍卖)。

    4.3方案三:寒溪河吹填砂+东江河内吹砂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17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河内远距离吹填,其余36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需水务部门准许在东江河内吹砂。

    4.4 工期调整情况

    上述三个方案一期填筑区开工时间为2011年11月,交工时间为2012年10月,总工期为12个月,均使车辆段±0.00以下工程一期填筑区工期较原设计缩短8个月。调整后,车辆段±0.00以下工程在2012年10月为±0.00以上工程提供进场施工的条件,车辆段在2014年8月底具备停车场条件。

    5方案确定

    从技术、经济、质量、工期、施工组织和实施条件等方面综合比较,经多次调查论证,确定采用方案一,即(吹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6技术要求

    6.1 填土与填砂交界面技术要求

    (1)填砂区后续填筑若全部采用机械式填筑,土砂交界面需单独处理。场地内先堆填区域可采用放坡反压保证填筑边坡稳定。

    (2)填砂区后续填砂仍存在吹填方式,土砂交界面需单独处理。场地内先堆填区域可采用放坡方式或围堰方式保证填筑边坡稳定,并在边坡外表面铺设防渗土工膜。

    6.2 填料要求

    (1)淤泥、淤泥质土及耕植土中含有较多有机质,不适合作为车辆段填筑材料。

    (2)填土液限含水率应小于32%,塑性指数不大于12。

    (3)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0mm或者摊铺厚度的2/3,其中综合楼等结构桩区域不应夹杂石方填筑,以免影响后续桩基施工。

    (4)填土分层碾压密实后其重度不应小于18KN/m3。

淤泥运输方案范文第4篇

河道平面布置

在进行平面布置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综合岸上、岸边不同的情况,把握“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总体方针分别进行考虑,以充分体现多样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对现状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设计的切入点,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广阔的视野范围来综合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因势利导:基本保持现有河道平面形态。在具体方案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以充分体现多样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实现河道平面布局自然流畅并富于动感变化,营造出一个极具亲水性的城市滨河景观带和沿河生态绿色走廊。对在河道漫滩及迂回较多的地方将弯段水道保留,建设人工生态湿地景观,起到自净并提高区域景观品味的功能。

2)体现自然:河道应缓变、弯曲,靠近河岸有较多渐变空间;河底起伏且水深富有变化,形成跌水、堆石坝群,保留浅滩、深滩等;护坡及护岸多利用天然材料,树木、草皮多采用本地适生品种;河岸尽量形成缓坡,形成平缓而稳定的空间,种植乔木、草地,形成疏密合理的自然林及观赏林绿荫。

3)预留湿地、体现亲水:河道两侧大部分有绿线,在断面选择上尽量采用自然缓坡,并设置临水步道和亲水设施供游人漫步。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洪峰流量作为造床流量,选择主河槽断面和走向。将100年一遇洪水位与常水位之间的河滩涂面积作为生态湿地范围。该湿地对改善河流水质、化解防洪风险和创造沿河自然景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河岸采用高低起伏、宽窄不一的不规则自然堤岸,断面以不对称渐变断面为主。

中心线定线

河道平面布置按照堤线“因势利导、力求自然”的布置原则,基本沿着老河道现有平面布置,紧密结合河道规划蓝线、绿线的走向,合理确定河道平面。设计时具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为保证河道的天然河道特色,河道基本沿现状河道走向,对弯曲较大的部分亦保留原河道,不裁弯取直,仅将微小弯段进行顺直处理。如果弯曲严重的河段,满足不了防洪要求,拟保留原现状弯曲河道的同时,按照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开挖分洪道,分洪道比老河道高程略高。平时河水主要从老河道通过,使其不丧失栖息地的功能。分洪道只在发生设计洪水的条件下才运用,其余时间则保持干涸或少量水流通过的状态。

2)河道主槽中心线尽量顺直,如现状河道有局部小弯段,则考虑将取直后的中心线与现状河道一并纳入设计河道底宽的范围,挖去该范围的土体,形成小湖泊湿地的景观效果。据此原则,对弯曲较小的原河道主槽,设计河道中心线尽量与之一致,尽管平面稍有弯转曲折,但却保留了天然河道的自然特色,同时减少了开挖土方量,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城市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设计心得

1)关于河道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对于汇水面积小(小于10km2)、汇流时间短(小于2h)、水文资料缺乏的城市中、小河道,可以采用当地城市排水标准计算河道洪峰流量,河道设计标准应不低于城市排水管涵设计标准。在采用实测流量资料直接推求、暴雨资料间接推求、小流域经验公式等水利计算方法推求河道洪峰流量时,建议根据城市建设区占河道总汇水面积的比例,适当修正流域坡度、下垫面等地形参数。随着城市的发展,硬化面积将逐渐增大,导致降雨下渗量减少、汇流时间变短,地表径流增加、洪峰流量随之变大。

2)土地性质及总体规划对河道方案的影响。城市河道在总体设计时,需要调阅并仔细研究河道周边总规、详规、路网规划、绿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出让现状等资料。设计方案在满足防洪排涝和截污的基础上,兼顾周边用地开发、近期农田灌溉、土地征用等因素。在城市土地属于稀缺资源,每年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也是有限的。设计方案确定后应配合建设单位提前开展河道用地的报批工作,避免后期因为土地指标不够、部分用地为基本农田很难征用等问题调整设计方案。在老城区段,河道方案应与城市旧城改造相结合;在新建城区段,河道方案应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合理确定;在城市绿地段,河道断面和景观绿化应以自然为主,避免出现断面单一化、绿化园林化的现象;对在河道改造过程中破坏的农田排灌设施、现状人行小桥应予以恢复。

3)河道线型应满足市政桥梁建设的要求。城区内的河道一般会穿越多条城市道路,有些道路尚未修建属于规划道路;在河道中心线定线时,应结合主要道路的轴线做适当调整,保证与道路轴线相交垂线的夹角不大于30°,避免在桥梁设计时因为夹角角度偏大无法实施,造成重新调整该处河道轴线的现象;在没有景观要求的情况下,应控制规划道路下的河道断面尺寸,不要在该处设置漫滩或大水面,以减小规划桥梁跨度、降低桥梁工程造价。

4)改善河道水质,截污是关键。截污工程完成的好坏是河道未来水质能否改善的关键。城市河道岸边一般会有很多排水口,在设计前需先对河边排水口做拉网式测量及调查,了解排水口的性质(雨水、污水、灌溉)、管径、高程等基础数据;在设计时通过设置污水截流井,将岸边排污口(合流口)的污水就近接入周边市政道路下的污水管道内。

5)关于河底淤泥处置方案。由于污水的排入,城市河道河底淤泥中氮、磷及有机物含量较高,清淤可以大量减少河水中的N,P贡献值。河道整治中清理出的淤泥能否得到合理的处置对周边环境和生态影响很大。首先需测定淤泥的毒性指标,根据淤泥中各项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是否高于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规范的控制要求,确定淤泥最终的处置方式。由于城市周边用地较紧张,设置传统的淤泥堆场常因没有土地造成无法实施。我们近期采用淤泥快速脱水干化法处理淤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淤泥运输方案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对于土地的需求量日增月长,因而在这些地区的围海造地项目也越来越多,这些围海吹填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陆域形成后可以用来建造厂区、港口码头堆场、道路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等。要求吹填成陆地后能马上进行陆上项目的建设。吹填土质大多采用砂土,这样便于在吹砂管线拆除后,能马上在陆地上投入机械设备,进行陆上施工。因此,工程质量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2工程概况

小洋山围垦一期工程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小洋山岛至薄刀嘴之间的海域,地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北侧。工程内容主要为:1)新建子堰1条,3#子堰长约746m,北与小洋山围垦一期工程新隔堤K2+370里程号处相接,南与东侧北围堤相接。2)陆域吹填面积912157m2,吹填至标高6.2m,吹填方量约390万m3。3)沿大小拉塌岛与东侧北围堤开挖一条长约1782m排水明沟。

3吹填施工方案确定

吹填方案确定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整体部署:根据设计要求,在第一级子堰施工完毕后,自子堰及已建新隔堤脚侧向岸侧吹填砂至标高+3.50m;第二级子堰在第一级吹填陆域完成后施工至+5.5m,自岸侧向子堰及已建新隔堤堤脚侧吹填砂至标高+5.00m,施工至距离子堰及已建新隔堤堤顶外边线100m时,吹填方向改为由堤脚向岸侧吹填,以避免在堤身处形成吹填淤泥包;第三级子堰在第二级陆域吹填砂完成后施工至7.00m,自子堰及已建新隔堤堤脚侧向岸侧吹填砂至标高+6.20m。最后覆盖30cm厚山皮石。2)管线的布置方案:原则是满足吹泥管线布设的便利化和达到吹泥生产效率最大化。总共安排8条管线穿越新隔堤,分四组(每组2条管线)进行埋设。第一组管线埋设在K1+340断面,第二组埋设在K1+750断面,第三组埋设在K1+970断面,第四组埋设在K2+500断面。3)吹填尾水排放:前期施工时,可通过已建新隔堤的2处水门排放吹填尾水。当砂面升高后,如需继续使用水门,需要在水门口利用砂袋围挡。为了简化施工,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在3#子堰与排水沟搭接处留有排水口,排泄尾水。

4吹填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

4.1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填料的质量控制,应该抓住其来源,控制住砂源地的质量,确保每一船填料都是来自经检验确定合格的砂源地。本工程通过制定如下工作制度来加以有效控制:1)根据工程强度确定运砂船舶数量,并对参加运输的船舶进行登记,未经登记的船舶不允许在施工区域卸砂。2)在砂源地装载区和施工抛填区分别对每趟船舶进行登记以备核查。3)不仅要在施工前对砂源进行详细的取样分析,在取砂过程中也要按要求每10000方取样分析。4)派专人到砂源地监控采砂过程,发现填料质量不合要求则立即要求停工,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对砂源的淤泥覆盖层及不合格夹层土质要及时进行清淤处理。

4.2吹填区平整度的控制

设计要求吹填区高程允许的最大偏差在经过机械整平后应控制在±30cm以内。目前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中规定,在未经机械平整的情况下,细砂质土吹填高程允许的最大偏差为±70cm。吹填区平整度控制方法一般有水力法、机械整平法。水力法既在施工中,通过水流的挟泥能力,合理的控制泥浆的流向、流速,使得最终的平整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机械法主要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在吹填区进行二次倒运,将高程高的位置的泥土运至高程不足的位置,达到平整场地、控制吹填平整度的目的。作为大面积吹填工程,吹填面积有91万㎡,采用机械整平的方法很不经济,而且受施工场地条件限制较大。因此,本工程主要采用水力法,在吹填过程中,通过调整管线的位置等方法控制水流流向,达到一次吹填完成的目的。施工过程,需要定期对吹填管头进行检查,掌握每日管口处的泥面标高、水流流速流向等信息,以便确定下一步的接管计划。管口处标高的控制方面,因考虑沉降后,尽可能吹高,但不宜超过合同及规范平整度允许的最大高程,在保证平整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接管的工作量。

4.3吹填平均高程控制

吹填工程的另一项质量控制要点就是吹填区的高程。合同验收要求完工验收高程,应考虑到两个方面的沉降。一是吹填区基础沉降,二是施工期吹填土排水固结的沉降;如果合同验收对竣工验收高程有要求的,还应另外考虑运行期间的沉降。本工程在设计文件中,并没有预测沉降值。为了确定吹填超高值,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践观测的方式,确定实际的沉降值。本工程吹填区土质为砂土,且基础层有较厚的淤泥层,基础沉降观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吹填区吹砂到第一层顶面时(+3.5m标高处),放置四块沉降板。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每隔一周进行一次沉降观测,3个月后对于吹填区原泥面的沉降已经有了较为确切的掌握。而对于吹填土因固结排水引起的沉降,施工中也要进行观测,观测期限为吹填砂完成后至整个工程竣工。对吹填土进行沉降观测时,也可采用沉降板,当某一位置吹填达到预定高程后,放置沉降板并开始观测。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是,在吹填施工时,土质的分布会随着与管口距离大小发生改变,距离管口越远,土粒粒径越小。因此在安排沉降板放置位置时,不同土质的地段均应放置,以便分析总体的固结沉降量。吹填施工能通过前期的原泥面沉降观测和吹填土固结排水沉降观测,得到较为真实的数据,对于吹填施工工期较长的工程来说,前期的沉降经验数据对中后期的吹填高程控制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用于指导后期吹填高程的控制,另一方面能用来进行工程的效益分析。

5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避免方法

本工程相邻标段在进行吹砂施工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淤泥包,二是临时子堰侧移。这两个问题看似不大,一旦发生却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处理起来也极其麻烦,所以在施工前必须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发生这两个问题。

5.1淤泥包的产生原因分析及避免方法

根据业主提供的勘察报告可知,本工程拟建区域的地基土层第一层为灰黄色淤泥层。该土层是受区内施工影响,在原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后新近淤泥形成的土层,土质极软,且改土层仍处于冲淤过程之中,各处的厚度,土性仍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厚度一般为6.0~7.5m。在吹填砂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均匀吹填覆盖,局部区域就会受挤压效应,容易累积产生淤泥包,为了有效避免吹填区域内形成淤泥包,本工程采取了4点措施:1)适当控制吹填区水位:为使吹填砂能再围区内充分扩散及沉淀,适当控制吹填区水位,使吹填砂在水流作用下能漂移更远、更均匀,结合现有海堤及排水口门情况,拟先进行一级子堰充填施工至+4.0m,吹填区水位控制在+4.0m,使得吹填砂有充分的漂流空间。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分成三级吹填,一级吹填砂施工自子堰及已建新隔堤脚侧向岸侧吹填至标高+3.50m;二级吹填砂施工自岸侧向子堰及已建新隔堤堤脚侧吹填至标高+5.00m,施工至距离子堰及已建新隔堤堤顶外边线100m时,吹填方向改为由堤脚向岸侧吹填,第三级吹填砂施工自子堰及已建新隔堤堤脚侧向岸侧吹填至标高+6.20m。3)加密布设吹填口、合理布设排水口:本工程总共安排8条管线穿越新隔堤,分四组(每组2条管线)进行埋设。通过此种布设方式,可以缩小吹填砂的漂浮范围,使得各个吹填口之间的漂浮砂能相互重叠,更均匀的覆盖在原泥面上,排水口的布置应尽量延长排水距离,使得泥沙能在围区内沉淀充分。4)增加泥泵压力:在必要的时候,增加吹泥泵压力,扬起吹砂管口位置,产生流速更大的挟砂水流,促使泥沙漂浮更远,,吹填砂就能覆盖到更广的范围。在施工过程中上述四种措施相互结合使用,同时施工中加强观测检查,如发现局部产生淤泥包时,则用水泵冲散处理,避免产生成片的淤泥包。

5.2子堰侧移的原因及避免方法

本工程淤泥层为黄色淤泥,根据勘察报告可知其固结快剪标准值为Фk=14°,Ck=11.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kPa,其作为基础,承载力较小,当短时间内子堰施工过快,即在快速加载的情况下,由于淤泥层固结的时间较短,基础承载力不足,地基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导致围堰突然出现较大的沉降,此时子堰临近回填区域一侧所受土压力大于另一侧,又会使子堰发生侧向移动。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本工程采用如下几点措施:1)对底层砂被的设计宽度做加宽处理,从而增加子堰与淤泥层的受力面积,相对的减少淤泥层所受挤压强度。2)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安排施工,子堰分三级逐层加高,每层厚度0.5~0.8m,避免在局部堤段一次性加高至设计标高。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吹填砂施工速率,避免一次性吹填过高而引起子堰吹填区侧的侧向土压力突然增加。3)加强子堰观测,在拟建3#子堰K0+100断面处设置测斜管,观测水平位移。加荷期每天观测,恒载期每周一次。加载期位移控制标准:每昼夜小于4mm;加载期沉降控制标准:每昼夜小于10mm。

6结束语

淤泥运输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旋挖钻机;淤泥质土层;倾斜岩层;施工

1 前言

吉首大学某学生宿舍,建筑面积8279.3m2,半地下一层,地上七层,为现浇灌注混凝土桩基础,共设计有60根桩,上部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工程建设地址很特殊,北侧与相临建筑不足5m,南侧紧临已建的另一幢学生宿舍,该工程建设地址原是水塘,常年保持约2m的蓄水深度,水塘中有地下涌泉,地下水极为丰富,沉积的淤泥较厚,场地条件十分不利。地质勘察报告揭示水底沉积的淤泥为1m至5m不等,淤泥下有1m至10m的软质红粘土层,然后是原生岩层,按设计原生岩为持力层,要求桩尖要入岩3D(桩径)且不低于0.7m,桩底须满足原生完整岩层5m。在这种条件中施工,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又要保证工期,选择施工方案就很关键。

2 施工方案选择

由于地下水丰富,已经不能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进行桩孔施工,只能选择机械成孔。按城市管理的要求,淤泥必须脱水才能外运,以免污染城市道路环境,但鉴于场地狭窄,交叉干扰大,工期紧张,不能及时对淤泥进行外运。针对这种特殊不利的地质条件,施工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机械旋挖成孔,进行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机械旋挖成孔工作原理是通过旋挖机钻杆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切土和破碎岩石,并将其直接装入钻头桶内,并通过钻杆提升至孔外卸土卸渣,如此往复进行,直至钻孔至设计孔底标高,其工作特点一是成孔速度快,与传统的循环钻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保证施工进度;二是可以干作业成孔,不需要使用泥浆护壁,对环境污染少;三是行走移位方便,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在场内自行移动至指定位置,便于施工调度;四是定位准确,机械操作手可以利用旋挖机的机载电子设备精确定位,同时校正垂直度,极大方便了施工控制;五是旋挖钻头可以任意调节上下位置,能较好克服岩层纹路倾斜的困难。

3 施工准备

首先根据施工场地情况,制订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准备、施工人员组织、特殊情况处理预案等。

3.1 选择合适的成了施工机械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揭示,水塘下除长年沉积的淤泥外,地下岩层处于区域性大断裂附近,地质构造复杂,原生岩为石灰岩,裂隙、溶洞发育较多,岩层的纹路坡度较大为20度至60度,地下水极为丰富,且水位较高,同时针对淤泥不能先行外运的情况,决定采用功率较大的一台“徐工360型”履带式旋挖机进行成孔施工,能够较好地掘进岩石。

3.2 准备相应的配套施工机具和测量工具

配置合适的配套机具,对施工也很关键,根据现场淤泥较多的特点,准备配置25T的轮式吊车2台,320型反斗挖土机一台,DN80污泥泵4台进行配合施工,同时配置相应的重型运输车辆,按施工组织的要求调运石料回填。为了避免轴线偏位,准备了一台全站测量仪器,两套三脚架吊线坨,对轴线定位进行复测和对垂直度进行检查,确保桩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桩径直配备适当的钢套筒。

3.3 钢筋笼制作及混凝土施工

钢筋笼制作按地勘资料的桩长,预先制作相应的钢筋笼和接长的短钢筋笼,成孔后按实际孔深对钢筋笼的长度进行调整至满足设计要求,等桩孔清孔后再吊装到桩孔。桩孔混凝土灌注施工时,根据实测的工程量和桩孔情况,按适当有余的原则安排调运混凝土至施工现场,并在灌注中时刻观察,不足时随时调运加量,确保混凝土灌注需要量,这里按超量30%的原则调运混凝土。

3.4 人员安排准备

确定经验丰富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选调技术力量强、富有施工经验的人员进行具体操作。施工前,先进行技术交底,主要对水文地质情况、地上地下管线、施工要求、特殊情况应急措施等进行讨论交底,做到岗位责任明确,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措施到位,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 施工流程

4.1 铺设好旋挖机行进的道路,用重型汽车运送杂石料到施工场地,用挖土机搬运杂石料对淤泥采用回填压实,以便旋挖机械等能够移动到钻孔位置,保证施工机械的作业平台满足施工需要。

4.2 测量放线,按照整体控制,局部定位的方式,结合施工机械方便移位和不影响成孔灌注混凝土的原则进行放线测量,场外设测量控制点,对桩孔测量定位,同时施工便道与桩孔需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施工影响孔壁稳定。

4.3 机械试桩,组织业主、监理、设计、地勘等相关人员一并到现场参加试桩工作,根据试桩情况,确定持力层及检验地勘报告的准确性,写出试桩报告,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4.4 埋设钢护筒,钢护筒使用σ=8mm的钢板在工厂事前加工制作而成,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长为2m。施工时,先用人工或机械挖孔相应深度,然后吊装护筒,将桩孔的圆心与护筒的圆心对准埋设,保持护筒中心与桩孔中心重合,并使护筒垂直。在护筒的周围对称均匀地回填素土夯实,如孔口泥土不坚固,还需对护筒用木方绑扎吊紧固定,防止下窜。

4.5 钻机就位钻孔作业,驾驶钻机按计划路线行进至桩孔边,先用手动初步调、调直平钻机,然后利用钻机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和垂直校正,确保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开钻时,先将钻头着地,清零机载仪器记录原始数据,用钻头自重并加压作为钻进动力,操作人员要时刻注意机载控制界面的各种数据。利用正转钻取土和岩渣,利用反转关闭钻斗,并提升出孔,将渣卸掉,如此往复直至深度到位成孔。

4.6 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灌注,成孔清孔后按孔径和孔深吊运钢筋笼,并检查桩孔偏位情况,及时校正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在湘西地区,地下水丰富,固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工艺,一次灌注完成。

5 特殊情况处理

5.1 当土质出现流泥或流砂时,可使用钢套管护壁的方式进行钻孔施工,钢套管壁厚σ=8mm,直径比桩大20cm,套管长度应超过流泥或流砂层,在此使用的钢套管长约4m左右。

5.2 对于淤泥质地质,当出现钻头提不出渣土时,可采用向孔内丢生石灰或干水泥的方式,先将孔内的淤泥进行相应硬化,然后再进行钻取成孔。

5.3 对于孔底岩层不完整或裂隙倾斜度较大而造成钻头偏向倾斜时,可采用灌注低强度混凝土至钻头发生倾斜的位置,待凝固具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钻孔。

5.4 灌注混凝土时,对于孔壁良好的,可以直接进行水下灌注。对于孔壁不利的,可以结合套管的方式,防止混凝土桩产生颈缩,施工时,套管可及时拨出,并视情况补灌相应混凝土至成桩。

参考文献

淤泥运输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淤泥质土; 地基处理; 换填垫层法

【 abstract 】 silt geology construction i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often meet, the article mainly is silt geology fill in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exchange,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work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light of the muddy ground scope and general, the processing method for TianDian layer method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etc.

【 keywords 】muddy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Change TianDian layer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准备

1、在施工前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

2、施工前施工现场负责人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

3、现场道路:根据实际地形及渣场位置,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来确定施工线路,根据具体施工线路确定和调整出入方向,防止发生堵车现象。场内现场须从两侧坡顶往坡底铺设一条U型临时施工道路,以满足运输车辆等施工运输要求。

4、施工导排水,先把施工区内积水分段分块排干,并将淤泥挖开摊铺翻晒。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前计划围先开挖一条5m宽左右的基槽,边开挖边按进占式填筑一条土石施工便道。在围堰外侧地段施工范围内开挖2*1m排水沟,排除地表水。根据淤泥地势较低及外来水的实际情况,设置排水、截水沟,防止外部水流入基坑。

5、确定分片开挖区域,根据开挖区域合理配备人力设备资源。

6、水平及高程标志,控制碎石土的标高和厚度。

7、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力求将图纸中的问题在施工前解决;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建立各阶段施工跟踪记录档案。

二、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清淤、软弱地基开挖

1)根据实际地形,在两侧往淤泥地修建施工道路,采用抛石法铺垫基坑施工便道,形成环行施工道路,一侧道路运输腐质土、淤泥、耕植土及有机物等出场至弃土场。

2)开挖:根据施工程序及基坑施工便道布置确定施工区域。首先,开挖淤泥厚度较薄的开挖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先换填3~5层碎石土,作为回车场。然后开挖淤泥较厚区施工。

3)清淤工艺流程:

4)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其平面尺寸、高程、控制桩号、水准点等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5)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遇大雨时停止开挖,雨后及时作抽排水工作,及时复工。

6)开挖完成后对基底高程、基础承载能力进行测试。各项检测项目如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处理,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7)在开挖过程严禁在基坑附近堆放弃土弃碴等建筑垃圾及建筑材料。基面清理平整后及时报验,基面验收合格立即组织碎石土回填。

2、基础换填、土方回填:

1)换填原理:

将基坑范围内软土及淤泥土清理出来,利用稳定性好的土、石回填并压实或夯实。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在换填过程中,对于换填的天然沙砾中石头的粒径、含量和级配也应充分考虑,最好做试验检测,避免无法压实而引起沉降。换土垫层与原土相比,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变形小等优点。换填法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已完成自重固结的吹填土等地基处理以及暗塘、暗沟等浅层处理和低洼区域的填筑。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很难明确划分界限,一般可认为地基浅层处理的范围大致在地面以下5m深度以内。浅层人工地基的采用不仅取决于建筑物荷载量值的大小,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地基浅层处理与深层处理相比,一般使用比较简便的工艺技术和施工设备,耗费较少量的材料。

2)换填施工工艺流程:

3)所有的基础应根据设计要求作相应处理,在基础准备未得到监理工程师的验收签证之前不得进行填筑施工。将要进行填筑的基础表面应充分平整,以便于碾压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应根据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洒水、干燥或刨毛处理,表面以下10cm之浅层应当刨松并与将要填料的第一层填料一道进行压实。

4)填筑料技术规格应按照有关设计文件执行,填料进行抽样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用于填筑的土料内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及块石,不得含有腐植土、控制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含水量允许偏差为±2%,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5)施工土石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土料的车量固定,经常进行车厢、轮胎的清洁打扫,以防残留在车厢和轮胎上的污物带入清洁的土料料源及填筑区域内,影响土方填筑工程质量。质检员负责检查装车,杜绝不合格的土料运进工地。

6)碾压时层厚约30cm,层夯层压,相邻段应注意彼此衔接,为保证压实度,在回填碾压时可适量洒水,有助于回填密实,直到填筑压实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7)填筑按设计要求填筑。自卸汽车运料直接倒置施工地点,然后推土机进行推平,局部地段出现起堆、凹陷不均时应控制厚度,回填过厚或局部凹陷不利于夯实,不利于层面结合。填筑采用分层填筑法,每层填筑厚度应严格进行把关,层夯层压,逐步循环。填筑斜坡时采用全站仪测量上下定位法,定出起止点高程并打桩定点,标出高程,然后采用两点一线,即为坡面填筑线。当地面起伏不平时,采取水平分层、由低开始逐层填筑的原则,不允许顺坡铺填。相邻作业段的作业面保持均衡上升,在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落差时以斜坡相接,并进行充分夯压。已铺上土石料的工作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先进行洒水湿润,再进行夯压。填筑层因搁置较久或经过雨淋而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层时,应夯压充分,必要时先进行人工挖松。

8)局部土石方回填后可适当采用人工整平,并做好相邻岸坡的衔接。土石方回填完成后,在段内设置排水沟,以免回填后出现积水;在已施工段设置隔离栏,减少人员及机械设备对回填段的破坏,影响下一段的回填夯实。

9)利用灌砂法检查回填碎石土的密实度,检查每层填筑的压实度。

三、施工质量管理

1、质量要求:

在回填土每层的干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铺摊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测结果。回填土施工中,出现以下问题应及时纠正:

淤泥运输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面积堆载;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建设的大型氧化铝厂,多采用露天堆矿的方式设置堆场,堆料宽度110米,堆料高度10~15米。露天堆场在软土地基上修建时,由于大面积堆料产生的地基变形往往成为设计、施工中的难题。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和渗透性差的特点。山东某铝厂的矿石堆场选址建设于软土地基上,给堆场地基加固、设计与施工及竣工后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多严重挑战。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地基处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浅层处理法通常很难解决大面积重载下深厚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问题,而深层处理要么工期很长(如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要么造价很高(如桩基或复合地基),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于同时需要加固面积很大的浅层粘土和深层粘土的情况,目前尚未见有效果好、造价低且工期短的处理方法。

本工程的地质概况:该建设场地位于华北平原构造带、郯庐构造带两者之间与渤海湾交汇处,自新生代以来,该区以大规模沉降运动为主,沉积了厚达1500米的松散岩系,下伏第三系基岩。由淤泥质冲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及少量粉砂组成,地基表层由2米左右淤泥质冲填土组成,呈褐色,含有大量贝壳、有机质,层厚0.5~3.5米。第二层为粉质粘土,黄褐色,软塑——可塑,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土薄层,层厚0.9~5.2米。第三层为粉质粘土,灰色,可塑——软塑,土质不均匀,局部与粉土互层,含有大量贝壳、贝壳碎屑等杂质,层厚0.6~1.5米。。第四层为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土质不均匀,局部与粉土互层,含有大量贝壳、贝壳碎屑等杂质。层厚0.5~7.5米。第五层为粉土,灰黄色,湿,密实,土质不均匀,混有粉砂颗粒,局部夹粉砂薄层,层厚0.7~6.4米。地基土的物理学性能见表1。

通过对附近一期工程矿石堆场的沉降观测,大面积堆载中心处垂直沉降最大达50cm,堆料外侧部分地面有隆起,后土体压缩,地面为普遍下沉。堆料后地基产生的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地基浅层,其最大值出现在堆料的下部。天然地基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稳定破坏。

因此,该工程由大面积堆载所引起的地基问题,主要是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导致地基稳定破坏。另外,由于堆料中心处位移较大,如堆料达到预定高度,加大了地面荷载,对地基稳定更为不利。所以,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加固方案选择是否得当,将会对工程造价和施工带来很大影响,由于地基处理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因此分析时必须考虑土质组成、地质条件、结构要求、施工条件及加固效果等。堆场地基处理可分为一步处理到位(使用期基本不调整)和分步处理到位(使用期调整)两类,根据矿石堆场的特点,选择最优方案。

从工程地质条件来看,本工程为大面积、深厚层软土地基,地下水位较高,土质为松散沉积物,大部分为粉质粘土和粉土,因此深层处理方法可选用砂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碎石桩挤密法、石灰桩挤密法、水泥深层搅拌法等五种方法,这几种方法均能降低土的压缩性,减少地基土的变形,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浅层处理方法可选用塑料排水板+强夯或振冲+使用期矿石分级压载和塑料排水板+淤泥石灰拌合土+聚丙烯酰胺+土工格栅+使用期矿石分级压载等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主要特点是浅层处理、分级加载、自动侦测和使用期调整。对于中、深层软土要通过使用期矿石分级压载逐渐加固。

从理论上来看,料排水板+强夯或振冲+使用期矿石分级压载对排水通道要求很高,使用期矿石分级压载期间,地基的排水通道必须有足够大额反滤性和耐久性,否则地基土体固结困难,达不到利用使用期矿石分级压载促使地基分步固结到位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地基处理主要采用砂桩和塑料排水板两类排水通道,砂桩因造价高昂和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不适用于本场地。塑料排水板有普通塑料排水板(即分离式排水板)和整体热熔排水板两类,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分离式排水板和整体热熔排水板在检测指标相同的前提下,随着地基变形和时间推移,分离式排水板在地基土中的通水量衰减是整体热熔排水板的一倍以上,由于工程分级预压调整时间近5年,为保证软土地基的长期有效排水,采用热熔排水板。土工格栅具有抗老化、氧化性能,可耐酸、碱、盐等恶劣环境的腐蚀。作为加固补强材料埋入土内,能够较好的均化软土地基的应力,约束地基侧向变形,减少不均匀沉降。土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和无机材料后,生成了纤维状,并不断延伸填充到颗粒的空隙中,包覆土壤颗粒,形成土团,使黏土颗粒在基本结构单元的交界面上被牢牢的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致密的网状结构。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聚丙烯酰胺对黏土、石灰、粉煤灰起到了一定的絮凝作用,而掺入水泥后,钙离子可以把分散的黏土聚在一起形成团粒体,在掺加水泥固化的同时加入部分粉煤灰来改善土的物质组成,可以相对的减少黏粒含量,改善颗粒级配,使得原来的黏土基质机构向粒状骨架结构转变,加入聚丙烯酰胺后,酰胺基于黏土能产生氢键,因吸附架桥而絮凝,从而达到加固作用,提高土的承载力。

从施工及环境条件来看,砂井堆载预压法需要大量堆料,这些堆料的运输,需要特定的机械设备,工程量很大,用砂井增加排水通道,也需要大量的砂料,而工程所在地位于海边,砂矿不多,需要从其他地方运进。采用石灰桩挤密法,利用生石灰的吸水、膨胀、放热等作用,形成石灰与周围地基组织的复核地基是比较好的方案,但一要在当地购进大量的石灰,二者石灰桩施工易污染环境,其质量不易控制。采用真空预压降低地下水位,很可能是周边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从结构条件来看,本工程属露天堆场,矿石材料均靠汽车运输,如地基土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将影响运输和生产。因此,要求地基沉降尽早完成,对地基加固进度提出了要求,由于地基层厚较大,排水预压固结一般要求时间较长,石灰桩法和水泥深层搅拌法相对工期较短。

从费用方面看,石灰桩法和水泥深层搅拌法工期虽短,但费用较高,而土工格栅价格便宜,费用较低,配合加入聚丙烯酰胺、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的淤泥质黏土,能够约束浅层土的侧向变形,提高浅层土的承载力。

从其他方面看,工程用料一般就地取材,本工程属于二期扩建工程,建筑材料能得到充分保证,无运输问题,费用较低,真空预压法对场地平整度要求较高,而深层搅拌法使用机械简单。土工格栅施工最为简便,配合配合加入聚丙烯酰胺、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的淤泥质改良土。能够最简便的提高浅层土的承载力。

通过各方面对比,最终地基处理方案采用土工格栅配合加入聚丙烯酰胺的改良土,再通过使用期矿石分级预压,参考类似工程使用期分级自预压计划:投产3个月内,矿石堆载不大于120kpa,4~13个月内,矿石堆载不大于160kpa,14~24个月内,矿石堆载不大于200kpa,25~36个月内,矿石堆载不大于240kpa,37~50个月内,矿石堆载不大于270kpa,51个月内达到最终设计的300kpa。同时地面设计标高按照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度预留沉降富余量。

参考文献:

施家治,刘汉龙. 大面积堆载下软土地基变形分析及处理方案的探讨. 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