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第1篇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竞技体育确定举国体制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也暴露了举国体制的一些弊端,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体育管理中起主导地位的行政化干预,而政治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文化的传承,以及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是竞技体育管理行政化的根源。综文献所述中国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为多渠道的资金筹协会的实体化、改善管理队伍结构和构成与去除体育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而笔者在此大胆假设,既然行政化管理创造了辉煌的过去,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

二、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

(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特点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经过多次的变更,并设立了多种与时期所对应的管理机构。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多种客观原因,体制改革和机构的撤并不能同步,造成了当前管理过程中多种机构并存的状况。我国当前管理体制虽然改变了由政府统管的局面,但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我国公益性体育发展目标影响,使得竞技体育管理带有异常明显的行政化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从前适应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就显得落后且封闭,并且显现了高度集权式管理、政治利益干预体育、竞技体育无法社会化等弊端。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使得竞技体育管理的行政化严重,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导致忽略了各社团、俱乐部的自主决策权。高度行政化有其自身优势,如优秀的执行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但行政化势必带来微观层面的被忽视,而本应拥有微观决策权的社会团体组织、俱乐部等没有其独立决策的权利,这势必会影响体育管理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有机联系,同时对于运动员选材、训练等都有影响。同时资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很难引入外部资源,也导致了社会化程度不高。

三、我国竞技体育管理體制发展

我国走的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制度是不理智的,国外的管理体制有其自身先进的地方,其本身是为了资本主义国家量身定做的,而最近主流的声音都是去行政化。但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中,也不乏出现像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水上项目等优势项目,这说明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并非一无是处,而国外的管理体制也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处于先进地位。应设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并借鉴而并非照搬国外先进理念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才能使我国的管理体制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举国体制的优劣

举国体制保证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整体实力,集中有效的人力,财力、物力以求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使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打开了总奖牌数异地和金牌数第二的奥运史的新篇章。其弊端在于政府包办了体育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同时这种体育制度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的高度社会化和产业化。高度依赖计划和政府投入,体育人才流动性弱,竞技体育社会化薄弱等劣势都随之一一体现。

(二)国外体制的优劣

在此我们以美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为例,美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社会管理型,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始终是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动因,政府的作用被限定在最小范围,市场的功效都得到充分地展现和发挥,其所有的优势恰巧是中国举国体制所欠缺的,但其自身也具有局限性如美国模式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在各体育组织内部进行不受外界干扰的有效管理, 但在全局上缺乏有力的协调和统一。

(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以美国为例的国外管理体制恰巧在我国劣势的地方具有其可借鉴意义,但其体制成立的基础是竞技体育的社会管理型要求整个社会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整体实力和人均GDP水平较高,体育组织成熟,参与竞技体育管理的主体多元化等,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要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就不能完全照搬外国体制,应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以半行政化管理为主,整合其他社会管理组织并形成多方管理为辅,在不改变本有体育管理优势的情况下,逐渐改变其完全行政化管理策略为目标,形成更加合理的管理机制。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第2篇

在地质勘查行业运行的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相关的勘查单位之间,在地质勘查活动中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运行模式和制度,就可以称之为勘查管理的运行机制。所以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运行机制简单的看,就是规范市场、政策和市场之间的相互制约。运行机制本身就形成了对行业的规范和管理制度。在这个体系中政府的地勘部门是权威的主管部门,而行业协会、学会等行业组织和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各类市场主体就构成_r被管理的客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整个地质勘查的行业管理要素。从现行的运行机制看,国土资源部门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勘查行业的管理机关,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研究和制定相关的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技术指标、市场准入门槛等,以此保证勘查市场监督和信息服务质量,并指导两个客体的运行。省级的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地质勘查行业进行具体的监督和服务,维护地区性勘查_市场的秩序,指导当地地质勘查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各地地质勘查的行业协会、学会等行业组织是政府与勘查企业之间的桥梁机构。主要负责的是促进行业规则建设,开展市场调研、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研发等,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意见。各个勘查企业则负责具体的勘查工作,为市场提供地质信息和资料,以此获得相应的利润。

2我国勘查行业运行机制的弊端

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一直受到经济模式限制,其运行模式一直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因为国土资源的国有化和计划惟管理,导致地质勘查行业的计划经济色彩浓重。而且到了今天,一些管理和运行机制还是不能完全摆脱国有地质管理的影子,这样的管理运行机制面对市场经济时就显现出明显的弊端:

(1)因为勘查工作的主体为事业单位,其工作主要是围绕计划进行,而且对于勘查的结果不需要负担经济责任,找矿的效果与效益没有关系。首先,勘查企业只能按照计划完成“工作”,没有盈利的能力,导致企业缺乏发展动力;其次,企业对勘查工作的资源投入逐渐减少,因为经费制度的影响,虽然是勘查成果与经费相互挂钩,但是按照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企业有固定的经费支持,“保本”的心理导致勘查资源投入减少,形成了:费用低一投入小一成果少一经费减少的恶性循环。

(2)勘查内容的界限过于分明,按照矿种进行划分管理部门,隔断了地质勘查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影响了地方政府对勘查部门的管理和支持,也使得勘查部门和企业不能融人到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与外界环境脱离导致了基层勘查单位对计划经济机制的依赖,不能向市场化迈进。

(3)国家计划对勘查机制的影响。计划性勘查指导制度,影响了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进入到地方勘查部门(企业)中。首先,多年来我国的勘查工作一直由国家计划进行统一管理,公益性和商业化的勘查项目混合运作,勘查企业按照计划的为企业和市场找矿,而形成的效益与勘查企业无关,所以找矿的效率不能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排斥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往勘查中起到的正面作用,造成了勘查和开发需求的脱节。其次,勘查企业不能自主创收也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资金占用和浪费。最后,地质勘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投资的主体较为单一,不利于市场经济对勘查行业的优化作用的发挥。

(4)在勘查中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勘查队伍,也容易造成勘查生产力与地质条件脱节,使得某些勘查单位在没有矿的区域内长期无事可做,导致效益的下降,消耗了本有的优势技术、人员、设备资源。

3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策略

(1)从政府角度整合勘查管理部门在勘查行业运行机制的改革中,首先应当按照政府和市场向分离的原则对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职能调整。将政府级别的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到宏观调控的高度。而消除其对基层市场和企业的过分的干预。利用构建协调和沟通机制消勘查行业管理交叉的问题。利用职能转变将政府部门提升到宏观高度,即提高从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明确政府级部门监控的重点,从行业标准、t场规范、准入制度、监控措施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宏观管理体系,以此从第三方的角度管理勘查行业的市场环境,并可以有效的控制其发展。

(2)利用行业协会辅助执行国家调控政策行业协会和学会可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客观资料和数据,并可以从基础层面对勘查企业或者单位进行管理和指导。虽然是基层组织单位,但可以起到联络平台和与政府沟通的作用,是国家对行业管理的终端和参谋。发达经济体的行业协会都可以起到带动行业发展,促进行业规范化的作用。我国对勘查行业管理中也可以借鉴此种模式。适时的指导转变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提高其在勘查市场中的影响力,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勘查协会,并按照市场化模式制定管理规范和工作目的,以此保证行业协会和学会等起到上下沟通协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3)加快政企分离的进程勘查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主要与其深厚的计划经济背景有关,因此将勘查单位推向市场实现企业化,是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手段。政企分离是必要的步骤,而且此步骤应当加快进行。征完成政企分离的时候应当符合市场规律,即将勘查企业市场化的时候,应保证其成为市场的主体,即一面扶持一面分离,通过对原有的勘查计划的市场化运作,利用投招标的方式将“计划”项目推向市场,以此刺激勘查单位进人到市场化运行中,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以其原有的优势形成市场中的龙头企业,以此实现勘查单位的市场化。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第3篇

一、科学发展观对兵团教育事业的战略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联系兵团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育是兵团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兵团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农业也是兵团的优势产业,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兵团农业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而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靠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靠兵团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持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切实把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兵团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始终,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在兵团教育事业中的实践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兵团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各类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这一宏大的体系,就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使兵团各级各类教育都能够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兵团教育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一是通过本地区联合及与知名学校联合办学的方式,聘请知名学校的专家来授课,扩大学生的视野,互通教育经验;二是采取开放式教育培育人才。利用宽进严出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调节学习时间,促进学生认真学透所要掌握的知识,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三是开展广播、电视、函授教育的方式。兵团各级广播、电视、函授学校要充分发挥投资少、效益高、授课范围广、工学兼顾、就地培训、就地使用的优势;四是通过网上教学,让渴望学习知识的人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安排学习时间,让兵团人足不出户就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2、完善教育创新体制。为适应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兵团教育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和不足,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加快兵团经济增长,发展高技术产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3、发展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应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兵团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兵团以提高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充分发挥了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和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进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将教育效益和科技成果相结合,推动了兵团经济的整体优化升级。

4、提高教育质量是培养适合兵团发展所需求人才的基础。当前还需要在兵团大力发展和完善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同发展知识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因此,努力改善和发展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教育质量,造就适合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知识型劳动者,是促进兵团产业结构升级的当务之急。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府层级调整;“省管县”;“强县扩权”

中图分类号:D0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12―0052一0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虽然一直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但行政体制改革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比如,政府自1982年始,每隔5年开展一次自上而下的“政府瘦身运动”,旨在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该问题仍然在困扰着我们。政府其实已经意识到,横向的政府职能转变必须辅之以纵向的政府层级调整。

一、政府层级调整的工具性

首先,经济发展的力量使政府层级安排带有很强的工具理性。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层级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市管县”体制。始于1982年的“市管县”体制,迎合了当时以城带乡、城乡合治、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需要。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开始了市场经济的探索,但政治经济环境的最大特征依然是计划经济。问题是那时候的计划经济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计划经济,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的推行,给原来的计划经济注入了“商品经济”的元素,农民以及农民企业家为了销售产品,用行动提出了打破城乡行政区分割、建立边界开放的经济区的要求。

当时二元分割经济结构下的城市在产品的流通领域首先面临着商品经济的挑战,问题是城市国有企业的管理仍然必须服从于政府的计划和安排,当时的政府不仅是企业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经营者,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运行强烈依赖政府的计划。在这样的“政企关系”和“政社关系”下,城市行政区的概念依然强烈,行政区与行政区之间的边界依然清晰,由农村发起的处于雏形的“经济区”在当时依赖于城市“行政区”对其的包容和接纳,但这种包容和接纳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因为经济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

“市管县”体制实际上就是在当时状态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它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其存在的暂时性。之所以选择“市管县”,是因为当时全国绝大部分县的经济力量还相对薄弱,还依赖城市对它的拉动。但这种拉动实际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市管县”体制存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其次,行政区边界的放大成为政府层级调整的新的选择。“市管县”体制的衰退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终于开始了,中国的经济环境在经历了10来年的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之后对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行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了经营自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动突破了传统行政区的边界,开始在更大的区域中实现资源的整合。城乡经济、地区经济之间的纽带一旦形成,人们对于行政区的依赖自然减少,人为的行政纽带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尤其是在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市管县”体制反而成了阻碍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

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则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和经济的运行规律。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区的形成和日益扩大,行政区对经济区的约束力下降,纵向的分配型经济向横向的联合型经济延伸,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开始存在天然的经济联系,这种天然产生的横向联系使政府层级安排再次面临选择。这一次的选择比1982年的选择更为被动,化被动为主动的惟一办法即扩大行政区边界,迎合经济区边界扩大的需要。

二、政府层级调整的关键要素分析

行政区边界的扩大是为了迎合经济区不断扩大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行政工具理性的积极作用。关键的是行政区边界扩大会面临怎样的困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扩大行政区的边界。

首先,计划经济以行政区为中心的制度安排造成相关政府主体的地位不对等。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国的地方政府层级设置为省、县、乡三级,但自1982年以来,实际上大部分地区已经进行“市管县”改革,所以实际的层级设置是省、市、县、乡四级。撤地设市的“市管县”改革就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背景下展开的,这一改革使原来同属于地区一级的市和县有了明确的等级关系,很显然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市和县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其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能维持这种不对等相安无事的条件就是市的经济实力强过县的经济实力。至于省和乡因为处于四个层级的两端,而且在职能分工上和市、县有着较大差异,只有市、县在职能分工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也是理论界和政府改革一直在市、县两级做文章的原因。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区边界扩大的基本条件是相关政府主体的地位平等。为了迎合经济区日益扩大的需要,政府层级改革的方向是压缩政府层级、扩大行政区的边界,以便于各种经济主体在可能的范围内最优化地整合资源,最终用市场行为替代政府行为,统筹城乡发展。然而,市场能得以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如果这时候还固守着“科层组织”的城乡统筹思路,势必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是“市吃县”、“市刮县”、“市卡县”的“零和博弈”现象;另一个是市和县之间的“同构竞争”现象。前者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比较严重,而后者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严重,对于零和博弈的问题学术界论述较多,本文重点关注后者。

假定地级市与所辖县之间都面临着“协同合作”和“同构竞争”这两种选择,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地级市的最优战略应该是选择“同构竞争”;同理可以推断出所辖县的最优选择也是“同构竞争”。很显然是双方各自的理性选择过程造成了集体选择的非理性结果,这一结论在现实的市、县博弈中可见一斑。上述“同构竞争”现象在一些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尤为严重,当县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与市抗衡时,重复建设、“同构竞争”现象会随之升级。

上述由市场经济引发的问题还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站在公平和均衡的出发点上进行制度的重新设计,在新一轮制度设计中政府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使得参与者各方都有积极性来达成利益上的均衡。

这样就不难得出结论,市、县的均衡发展只有走“协同合作”之路,而“协同合作”的条件有三:一是“协同合作”的对象必须拥有绝对的地域优势,这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合作双方完成必要的资源交换;二是“协同合作”的对象必须具备明显的功能差异,这样才使合作双方具备双赢的可能;三是合作双方必须具备平等的法律地位,如果这一关键条件不具备,合作双方依然会重新陷入“零和博弈”或是“同构竞争”的泥潭。

三、政府层级调整的逻辑起点

笔者通过本文第一、二两部分的分析,已经得出了政府层级改革大的工具性理由和总的方向,问题是以“省管县”为大的方向的政府层级体制改革涉及到地方政府各个层级的方方面面,如果对关键问题缺乏考虑,可能非但不能解决现有矛盾,还会引发新的问题。

首先,“省管县”体制的运行可能带来的问题。“省管县”的弊端在于:一是省将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省管县”后,由省直接管辖的县级单位会大幅度增加,这就可能出现一些省管理幅度过大,导致有的省在管理上无力作为。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管理幅度很不均衡,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省下辖县较少,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省下辖县较多,如四川省下辖180个县,河北省下辖172个县,全国平均每个省级行政单位辖89个县。二是可能催生新的省辖县与省辖县的“同构竞争”。我们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经利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分析过了在“市管县”体制下的市县博弈的“囚徒困境”,当市这一层次压平以后,各省辖县之间又自然成为同一层级的市场经济主体,这依然可能带来新的县与县之间的“同构竞争”,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的问题依然可能得不到解决。三是“省管县”导致部分县与原来隶属的省辖市彻底脱钩,这样势必催生脱钩的县与原来省辖市之间更为激烈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原来的省辖市可能逐步失去自己一直以来的中心城市的地位,而这肯定背离“省管县”的初衷。中心城市的作用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从浙江省近十几年来尝试的“强县扩权”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县域经济普遍较强,但其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明显,中心城市的弱化带来的最大的弊端是经济发展没有规模效应。

其次,“省管县”体制得以良好运行的关键和逻辑起点。纵向上“强县扩权”和合并乡(镇)同时进行,扩大省级以下地方建制规模,减少省直接管辖县级行政单位的数量。“强县扩权”改革自1992年就由浙江省率先推行,旨在积极增强县的经济实力,为“省管县”做准备。地方自治的方式包括制度自治和财政自治,制度自治是一种形式上的自治,只有财政自治才是实质上的自治。笔者认为,“强县扩权”的关键是要使县能够在制度上和实质上都摆脱市的制约。在制度上自治的关键是人事任命权,要将县主要领导,尤其是正职的任命权上收到省一级;在实质上自治的关键是县财政直接对省负责。如果说“强县扩权”是从上往下放权的话,乡镇合并则是由下往上交权。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商、税务等实行垂直管理、部分地区“乡财县管”改革措施的推行,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的职能大大缩减,如果还维持现有的规模已经不符合现实需要。由于目前农村民间治理力量的薄弱和宪法对乡的合法认定,乡政府退出历史舞台时机尚未成熟,笔者认为,乡镇撤并要加快步伐,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县,甚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几个乡镇合并为一个县属的区。只有从上下两方面并进才可以快速增强县的经济势力,必要的时候合并县,为减少省下辖行政单位的数量做准备。

横向上增设直辖市,时机成熟时适当划小省区范围。据1996年统计,中国人口聚居规模在200万(指市区非农业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已达10个,国际国内经验证明,特大城市作为国家或大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一般中小城市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数量的中央直辖市对国家和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上的安定都有重要作用。中国目前直辖市的数量太少,东北、西北、华中和华南都没有直辖市,这样就很难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大城市带来对周边城市形成资源的极化和扩散效应。2003年,中国GDP总量为116898.4亿元,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为6025.8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5.15%;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为3611.9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3.19%。上海和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有目共睹。根据中国著名区划专家刘君德教授的研究,东北的大连、西北的西安、华中的武汉、华南的广州比较有条件升格为直辖市。另外,省制改革也迫在眉睫,对于中国增设一级行政区的建议,中外的专家学者多有建议和论证,早在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他就提议中国应该大大增加一级行政区的数目,以和管辖幅度扩大相对应。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中国的一级政区也就是省的数目应该在50~60个,每个省管辖的县应该在40个左右。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

工程造价

现状

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的水利水电造价也逐步由与计划经济的概预算定额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转换,初步建立起了以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工程造价的机制。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协作部门多,受自然资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也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及其他资源市场条件的影响,其个性非常突出。在计价方面,具有单件性、多次性、方法的多样性及依据的复杂性等特征。目前,由于全过程、全方位投资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投资管理的各个层面不够完善,导致工程投资中损失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1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

“二分式”管理模式受长期计划经济时期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在造价管理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工程造价管理涉及的过程复杂,涉及建设、设计、施工、咨询、政府部门等多方建设主体,这决定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同时给全过程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实际工作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一般通过几个单位来完成,实行“分单位、分阶段”的“二分式”管理方式。即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由设计单位的造价专业人员完成,承发包阶段的造价控制由具有自行招标能力的项目业主或具有招标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完成,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则由监理单位的造价专业人员完成,竣工与后评价阶段的造价控制由具有审价资格的造价咨询单位完成。

这种管理模式产生许多弊端:(1)不利于投资的有效控制。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环节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前面的环节是否做好,需要下一个环节来验证,客观上要求每一个环节之间应该紧密联系,统一管理。(2)不利于造价咨询单位的发展。“二分式”管理必然造成造价咨询单位经营业务狭窄,业务量偏小,总体规模偏小。(3)不利于培养高层次造价专业人员。按照国际惯例,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专业人员应该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兼有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二分式”管理,造价从业人员接触面窄,不利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1.2采用“单位估价法”编制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目前,世界上通行的预测建设工程造价的基本方法大致有两种,即“单位估价法”和“实物量法”。我国采用单位估价法,单位估价法所采用的定额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由行政部门编制颁发的,反映了这一时期、这个行业或地域的“共性”,与某个具体工程项目“个性”之间必然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有时会很大。特别是水利水电、交通工程与自然条件(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个性”,往往与全国(或全省)通用定额“共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再采用国家或地方政府统一颁发的费率计算,很难体现企业的真实水平和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这种缺陷就越来越突出。

2.国外的做法

2.1实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

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全过程造价管理,它的基本概念为:有效地利用专业的、技术的专长与方法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利润和风险,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国外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一般为委托方提供以工程造价为龙头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咨询服务,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服务手段也更先进,一般均有强大的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系统软件支持,能为委托方提供详尽的工程进展以及支付资料,并能提出分析意见和控制措施,从而协助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投资进行监控并最终实现投资目标。

2.2采用“实物量法”编制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国际上目前通用的计价办法是采用“实物量法”,它克服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编制及预算所惯用的“定额法”计价的弊端,能够按照各项目的具体特点,与设计、施工紧密结合,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其最大特点是联系单个工程实际情况,依据设计方案、施工布置与进度、施工方法与技术、总工程量和劳动生产率、施工组织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等来测算实际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相应的费用,工程的个性能充分显示出来,这样有利于有效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

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真正能做到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咨询机构数量极少,多数咨询机构规模偏小,基础较差,在社会上的根基还不稳固。满足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业务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编制工程造价的方法还需要改革和完善。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项以建设项目造价为对象的项目管理工作。从造价确定的方法来看,传统造价管理是基于标准定额,而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基于项目活动。这种方法的基础理论是任何项目成本的形成,都是由于消耗或占用一定的资源所造成。而任何这种资源的消耗和占用,都是由于开展项目活动所造成。所以,要准确地确定项目造价,首先应该确定项目的活动,然后确定项目活动所消耗的资源,再确定项目活动的造价。从造价控制的方法来看,传统的造价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工程结算价的控制来实现。而全过程造价管理,则是通过项目活动和过程的优化来实现。这种方法的基础理论是任何项目成本的节约,都是由于项目资源的消耗及占用的减少而形成。项目资源消耗及占用的减少,是通过消除或减少无效、低效的项目活动来实现。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竞争;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定额为主的计价模式,属于计划经济的范畴,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2003年《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正式实施,这一工程计价方式的改革,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生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它的施行对我国建设造价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根据招标文件规定计算的完成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的全部费用。由投标人编制投标报价,通过竞标形成拟建工程的造价,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和水平。

1.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不同

工程量单计价与定额不仅是在表现形式、计价方法上发生了变化,而是从定额管理方式和计价模式上发生了变化。首先,从思想观念上对定额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多年来我们力图通过对定额的强制贯彻执行来达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这种做法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确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这种以政府行政行为作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手段所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要寻求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从定额管理转变到为建设领域各方面提供计价依据指导和服务。其次,工程量清单计价实现了定额管理方面的转变。工作量清单计价模式采用的是综合单价形式,并由企业自行编制,有效地形成了市场竞争机制。

2.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作用及意义

(1)有利于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企业对拟建工程的投标报价反映了自身的技术、经营和管理水平,是企业整体实力的竞争。有利于企业编制内部施工定额,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企业在招投标时,必须参照标准定额,以标准定额为依据再套用市场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综合计算出单价。实际上,各单位比较的也就是材料、人工的单价和费用的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单位结合自身的优势,进一步编制和完善企业内部定额, 有效地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

(2)有利于控制投资和降低造价。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可以解决目前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失控、工程竣工结算中难以解决的合同纠纷及结算时间过长的问题,对工程造价起到控制和约束作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方法是综合单价乘以工程量。其中综合单价由投标竞争确定,当工程量变化较大时,只要综合单价确定,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决定取舍,有利于投资控制。

(3)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把企业推向市场,只有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中标后,需要根据中标价分析成本和利润,精心选择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控制管理费和施工技术措施费,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保证质量和工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够很好的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要素、各环节开展成本管理和控制,坚持主动控制和过程控制,并以事前控制为主。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管理目标。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制度创新

一、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特点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高校毕业生近十年(2001-2010年)的就业情况统计数据表明,毕业生总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到2010年的630万,2003年达到212万,之后以平均每年增长五六十万的速度增长,至2009年初次突破600万。其中整体的平均就业率小幅度增长,如2003年平均就业率是70%,2005年平均就业率是72.6%,2010年为80%。其中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率相对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较低,如2003年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3%,而高职高专的就业率仅为55%,之后随着整体增长幅度的影响,高职高专的就业率稳步增长,但其增长的幅度不是很大且始终未超过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高职高专大学生本身基数大、占总体高校毕业生比例高的特点,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形势更严峻。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所有高校入学门槛较低,学校较本科院校而言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学生本身或者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并不正确。根据人保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级蓝领的市场拥有率仅为4%,而我国近年的轻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高级技术工作人员,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对基层技术行业工作人员需求较大,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可以凭借专业优势提早步入工作行业;第二,就业结构矛盾突出。表现在为高职院校提供的基础性工作、简单性工作较多,但是晋升空间小、待遇低,而很多企业需要技术性人才却不能在高职院校找到合适的毕业生,也就是供需不平衡、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企业未招聘到优秀的员工、毕业生未找到合适的企业这一局面;第三,专业性强、年龄小、学习空间大。高职院校一般是三年制大专的形式,在校期间学校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使学生提早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时才21-22周岁,年龄较轻,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性较强,在企业工作也可以及时的提高自己,学习主动性强,未来发展潜力大;第四,毕业生总人数剧增,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占比重大,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以上是其主要的特殊性,但是也存在劣势的一方面,比如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同感不高、就业歧视、文凭歧视,高职院校毕业生本身的就业理念的不成熟,对就业形势的不了解或高估自己等。

二、我国历史上的就业制度改革历程,以及改革的就业制度的优劣势

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就业制度改革,主要就解放之后的就业制度改革进行探析。每个阶段的就业制度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制度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在审视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期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阶段,我国就业制度也经历了由统一分配到自主就业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经济交流越充分,劳动力市场越发达,就业向自主化方向趋势越明显,所突显的就业问题也就越多。

第一次就业制度改革是我国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很多行业都是国家控制发展,所实施的经济体制也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对学员的学习和工作都是“统包”,但是所针对的只是部分人,能够读书的并不多。国家实施的就业制度是“统包统配”,国家统一招生、统一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费用,统一分配工作,只要读书毕业了工作不用愁,毕业由国家分配当国家干部等岗位人员。当时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很少,门槛高,包分配工作,基本上只要考上高校了就是“铁饭碗”,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了国家的重点行业部门工作。当时的这一就业制度有利有弊,就当时的国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国家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重点行业需要人才,而国家的统包统配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也扶持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发展。另外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控制经济的发展,对建国初期是有利的,实行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有利于贯彻计划经济的相关政策,对当时的发展来说是好的。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大生产的需要,长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也造就了很多弊端,从学校来说管理呆板、专业落后、缺乏创新,从毕业生来说,能力发展有限,进取心缺乏,长期的安逸工作已经磨灭了斗志,自我调控能力脆弱等等。

第二次就业制度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双向选择”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制度改革带来了巨大变化,相应的就业制度改革也迫在必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过渡,使市场信息共享交流更加充分,对就业的需求更加自主化。1983年国家首次推行了“供需见面”这一就业体制,在部分学校推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学校推荐逐渐不是唯一手段,也改变了过去“一统定一生”的毕业生工作性质。毕业生可以在与用人单位了解和求职的过程中获得工作,首次可以自主选择工作。随后学校又推行了“双向选择”就业制度改革,即学校推荐和就业单位供需见面,学校首先提出推荐分配的计划,然后结合供需见面及毕业生自身要求,上下结合,使毕业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工作,从根本改变了过去国家统一分配的局面。这一阶段就业制度的优势在于毕业生可以部分自主选择工作,实现与用人单位的供需结合,国家的统包制度也改为前期义务教育承担部分费用,后期自主择业与学校推荐相结合,适应了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

第三次就业制度改革是在1989年国务院下达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国家计划内招生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由国家统包学习费用,在国家有关就业方针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优先就业,用人单位择先录用。

总的来说,我国历史上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针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改革并未充分体现,是因为在前期我国的高职高专大学生比较少,后期的发展不稳定,就业制度的改革完善措施还不够,这些都迫切体现现代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三、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创新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建立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和切合中形成的稳定的规则、程序、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制度经济学的创始者凡伯伦认为,制度表现为一种为人们普遍化、习惯化接受的自然风俗,这是对“制度”最原始的定义。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定义的理解主要表现为,制度是一种观念化、规则化、意识形态或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一贯规定,旨在提高个人在社会中交流的效率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制度是适应社会的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制度的设立对国家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对于个人来说提供的公共产品更加丰富、更加经济实惠,规模效应更好,因为制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和非排他性会导致一部分人的“搭便车”效应并在某些激励措施方面鼓励了分配性的制度如“寻租行为”,那么国家就一个整体而言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最有效率最经济的过程;二是国家有最全面的暴力支持措施如军队,国家拥有最强的国家强制力设备,能够保证通过产权的界定来提高效率,就整个制度的实施而言是最有效的,能够保证制度的实施过程。因此,就这两方面而言,制度的科学设立对国家经济增长是有重要作用的。

制度变迁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创立、演变、变更、替代等过程。在制度变迁的发展中,经济技术的变化、物价的变化、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与喜好的变化都会引起制度产生变迁。但是我们从整体上来说,一旦制度得到确定,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变化包括突变和渐变,一般而言会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渐变并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制度变迁过程的发生必然是因为现有的制度已经不适用现有的发展,新的制度会带来更大的潜在利润,能够更好的促进现有的发展,如果没有潜在利润是不可能发生变迁的,这也是制度变迁的必然性。制度变迁包括正式制度的变迁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正式制度是指国家颁布的强制性的规则、规范等,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正式制度的变迁需要国家制定并执行,非正式制度需要个人自己进行变迁也离不开团体的支持。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经济增长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管理,可以说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最原始的根本动力,如果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任何生产和技术将是无效率或者低效率的。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就是典型的制度变迁,如果制度没有变迁,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可能还处于计划经济的低水平,所以制度变迁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同样,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经济增长水平高,说明国家经济水平发展较好,市场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有更多的岗位能够提供给劳动者,反之,经济增长水平低下,整体的失业率就增加,纵使再优越的制度也毫无作用。而经济增长水平与制度变迁直接相关,经济增长需要制度变迁来作为动力来提高,因此制度变迁对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促进科学的制度变迁,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也就有利于完善就业水平。

(二)制度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本文对就业的制度创新提出了以下参考性建议,希望能够为就业制度的创新提供部分依据。

1.国家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完善就业政策,提供相应的就业物资支持,扩大媒体支持和宣传,完善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宣传,促进就业信息交流等。比如2010年由中国教育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开办的《职来职往》求职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体支持案例,国家相关部门应多方位、多渠道扶持毕业生就业。国家除了对优秀毕业生的鼓励扶持之外,还可以就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合适的政策支持,比如鼓励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改变企业的就业门槛“重专业而不是重文凭”。

2.高职院校应该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科学设置专业课程,联系优秀的实习单位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科学完备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扶持。如某些高校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大学生在优秀企业短期实习,联系多家著名企业在校召开大型招聘会,就业咨询和推荐单位信息共享等。高职院校应该保证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与工作适应能力,让学生认清自身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加强专业特长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使命。

3.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与共享性,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官方权威的就业信息服务网。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企业和各高校毕业生的合力支持,而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大型信息共享网站的建立又势在必行。这也需要各级部门的技术、资金、服务等支持,政府应该据主导作用,各企业各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总之,通过网络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就业制度是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纪韶.中国现行就业政策目标的选择[J].经济学家,2000(1).

2.郭士征.国外就业构成变化及其就业政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10).

3.刘善球.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0(10).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范文第8篇

摘 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新时期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环境,企业如何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政策和发展趋势,对自身进行管理经营的创新,成为企业能否获得市场地位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和创新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企业经营管理 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管理水平的竞争,企业能否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自身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当前形势下,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发展,使得企业经营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大的改变,现代企业如果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就必须克服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企业组织的效率,实现企业成长。随着我国市场的深入开放,一些国际企业凭借其先进的企业管理,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同时,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大量专业的人才,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企业管理还是提升企业形象的关键途径,可以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时期的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建立了专业和稳定的人才队伍,是保证企业在新时期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分析

我国企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与新时期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不相符,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发展战略计划的制定不足和发展计划实施的不足。

(一)战略计划的不足

受到传统技术经济思想的影响,一些企业对战略技术的制定不重视,不能实现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进度的有效管理。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自身发展的规模和方向,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等;外部环境则是企业进行战略计划制定的关键,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发展等。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对外部环境的估计不足,不能根据市场需要制定自身发展计划,在生产、成本和宣传方面都表现出不足。

(二)战略计划实施的不足

企业的效率是保证企业战略计划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常会出现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合理和执行力低下等问题,导致企业员工对管理者的管理不配合,出现管理的脱节和指令传达不明确的现象。这是由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没有对管理和一线员工实行责任制和奖惩制度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其思想上对本职工作不重视,且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理念落后,最终导致企业的整个管理活动效率极低,不能实现对战略计划是有效实施,更不能根据外部市场变化进行创新,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适应市场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是企业对市场变化所作出的及时反应,是适应市场变化,符合市场规模的经营管理。现代市场环境日新月异,企业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市场环境,还要对市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和走向进行了解,为企业制定长期的未来发展目标,一次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提高企业效率和转变企业市场定位,在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优化的同时,以市场的发展为主导,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效结合,让创新成为企业市场化发展的关键动力。

(二)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优化

现代化的科学企业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扩大了利润空间,实现企业的成长。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来实现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主要变现在对企业预期利润的提高和现有利润的提高。

(三)实现企业形象的发展

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创新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青睐,获得其他企业难以获得的发展机会。其次,创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有助于企业获得人才的认可,吸引和留在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到企业中来,实现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现代化的创新性企业管理,将以人为本作为其基础的管理理念,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有效的激发其工作热情,大大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和成长。

四、新时期企业经意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创新

当前,很多企业对于员工还不够重视,这是由于企业规模小或者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正确造成的。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企业的管理理念应该培养全能型的即拥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企业发展要实现与员工发展的统一,企业管理不能压制员工个人的发展,只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把员工视为企业最大资产,只有员工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工作的效率才能提升,企业的发展才能加速。

(二)技术创新

技术是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新时期的企业创新管理,需要加强对技术创新力度,鼓励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以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优势。实施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品牌效应,有助于企业产品良好形象的塑造,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要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做好合作,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和资金等必要支持。

总结:21世纪是创新的实际,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能够及时的把握市场发展趋势,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自身效率,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的地位。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内外环境充分了解,熟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知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米琴.试论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中国城市经济.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