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第1篇

doi:10.11847/fj.36.2.44

The Role of Shadow Banking in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a DSGE Model

WANG Susheng, ZHAO Fang, CHEN Gang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51805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velops two type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he commercial banking sector and the shadow banking sector in China by constructing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DSGE) based on the New Keynesian Theory.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we analyze how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markets clearing.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rough the balance sheets channel, a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 shock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et worth and capital intermediated, thereb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bank loans.

Key words:shadow banking; financial intermediary; credit channel; DSGE model

1引言

信贷发行被认为是传统银行部门的核心功能之一。然而,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中介数量(如影子银行)一直在上升,甚至在一些国家超过传统银行部门[1]。影子银行金融中介对金融生态系统的改变和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对货币政策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传统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影响银行信贷数量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形成约束[2]。商业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发挥作用与银行的垄断地位、企业对银行的外部融资依赖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密切相关[3]。影子银行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打破了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降低了企业对银行融资渠道的依赖性,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4]。在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为影子银行信用规模扩张提供了必要的宏观环境,特别是2010年以来银行信贷大幅紧缩刺激了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的膨胀,以理财产品、银信合作等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迅速发展。数据显示,2002年至今,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由原来的92%下降到现在的52%,而以影子银行为主体的其他融资渠道所占比重则由原来的8%上升至48%,这表明影子银行信贷中介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影子银行信贷中介是影响货币政策对总信贷和经济产生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反映中国影子银行特征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模型,深入研究影子银行信贷中介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进行分析进而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他们认为信贷融资和经济波动密切关联,信贷市场影响实体经济,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有助于熨平宏观经济波动[5~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学家根据在本次危机中银行业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开始考虑将银行部门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中,考察货币政策如何通过银行信贷中介这一传导渠道影响银行贷款数量进而对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Gertler和Karadi[9]将信贷市场摩擦和银行金融中介引入到新凯恩斯模型框架下,?碇匦驴疾旖鹑谥薪槿绾斡盏加跋焓堤寰?济的危机。除此之外,近期的Brunnermeier和Sannikov[10],He和Krishnamurthy[11],Dedola等[12]文献都从不同的角度将金融中介部门引入到DSGE模型中。国内学者如刘鹏和鄢莉莉[13],康立和龚六堂[14],戴金平和陈汉鹏[15]也建立了包含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这些研究表明金融中介和金融摩擦在将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们注意到,虽然金融危机以后影子银行得到了充分的讨论,但这些研究关注的仍然是传统的银行中介部门。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和产生原因解释不尽相同,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信用中介活动[16]。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17]。影子银行作为一种具备传统商业银行诸多核心功能的金融中介,通过资产证券化和担保,对银行贷款期限、流动性和信用进行转化并分销。影子银行将传统信贷资产转移至表外,实现传统信贷机构的业务模式转变,消弱了银行信贷机构的资金约束资产扩张的能力,促使银行信贷扩张[18]。由于影子银行的模式本质上和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类似,是能够提供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的金融中介,因此金融中介理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可以运用到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上[14]。

王苏生,等:基于DSGE模型的影子银行与信贷传导研究

Vol.36, No.2预测2017年第2期

2008年“次贷危机”后影子银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讨论,却鲜有学者探讨将影子银行金融中介引入到新凯恩斯宏观模型(DSGE)中,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的影响。影子银行信贷受到可获得的资金供给约束,可以通过信贷渠道精确地解释它们的波动反应[19]。Verona等[20]考虑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假定存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影子银行并且扮演投资银行角色,对低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而传统商业银行向高风险企业提供资金,发现货币当局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放大经济繁荣和萧条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金融中介专注于风险较小的贷款。Goodhart等[21]研究不同的监管制度以阻止影子银行资产的减价出售,得出与Verona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影子银行比传统商业银行存在较低风险厌恶程度,并且面临更低的违约成本。Meeks等[22]关注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贷款转移至资产负债表外的影子银行,进而影响金融不稳定。Mazelis[23]研究带有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的DSGE模型框架下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总贷款供应的影响,发现影子银行导致总信贷供给减少。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影子银行金融中介部门引入到DSGE模型中,借鉴了Ferrante[24]对于贷款项目类型的划分,分析了银行部门如何对不同项目类型的贷款进行融资,从理论上阐述了央行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信贷渠道产生的影响。

3参数校准

在进行数值模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模型中的一些基本参数进行校准。对于常见的参数按照以往的文献进行赋值,而稳态参数则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校准。表1给出了DSGE模型的基本参数校准值。(1)家庭效应参数的校准。我们将家庭随机贴现因子β设定为0.99,如Gertler和Karadi[9]将β值校准为0.99。参照郭新强等[27]利用GMM方法的估计结果,我们将消费习惯因子b设定为0.58。根据Ferrante[24],将相对劳动效应权重χ校准为0.25;参考Galí和Gertler[28]对劳动供给弹性的估计,设定η为1.2。(2)银行部门相关参数的校准。对于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每期继续留在市场的概率σ取值为0.93,意味着银行家平均年限约为3年半;剩下的参数pG、pB、θH、θL、κ和τ校准值均来自于Ferrante[24]。(3)企业相关参数的校准。根据我国全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将资本份额α校准为0.33;参考Christiano等[29]将资本折旧率δ校准为0.025,意味着年折旧率为10%。对于中间品厂商的替代弹性ε,Zhang[30]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的GMM实证估计值为4.61,本文中将其设定ε=4.61。文献中对于资本调整因子的校准值范围在1~30之间较多,在综合考虑之后我们将f″设定为5。(4)其他参数校准。最终品生产商的价格粘性参数取0.75,表示一次价格调整所需时间约为一年。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中使用利率调整的频率较低且幅度不大,我们将泰勒规则中的利率自相关系数设定为0.9,而货币政策对产出和膨胀缺口的系数απ和αy分别设定为1.06和0.15。对于技术冲击的估计,先估计出中国的宏观生产函数,再利用估算出的残差作为技术冲击的替代指标,计算技术冲击的自相关系数和标准差。

表1模型参数的校准值

符号参数值参数描述符号参数值

参数描述

β0.99家庭贴现因子δ0.025资本折旧率

b0.58消费习惯因子ε4.61中间商品替代弹性

χ0.25相对劳动效应权重f″5资本调整因子

η1.2劳动供给逆Frisch弹性ξc0.75价格粘性参数

σ0.93银行每期留存的概率απ1.06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系数

pB0.66不良贷款成功率ρr0.9利率平滑系数

θL0.66项目低成功率ρε,IR0.5货币政策冲击平滑系数

κ0.15监控成本参数Rk1.0106贷款收益率稳态值

τ0.68监控成本参数R1.0101名义利率稳态值

α0.33资本投入份额pG1良好贷款成功率

θH1.026项目高成功率ρa0.85技术冲击平滑系数

αy0.15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系数

4模型动态分析

在前面模型设定和参数估计的基础上,首先对模型在技术冲击下的脉冲反应进行模拟,并结合脉冲反应结果对其进行解释;其次我们使用构造的模型模?M正向的利率冲击对银行金融中介所产生的影响。

4.1技术冲击的脉冲分析

图1显示了银行部门主要变量对1%的正向技术冲击的动态响应过程。由于实际产出、资本价格和银行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正向的技术冲击带来产出增加,资本价格也相应提高,企业的贷款利率下降,使得企业贷款和资本需求增加。由于银行贷款质量与贷款收益率成正比,随着贷款收益率的下降和资本价格上升,银行选择筛选贷款好的项目动机减少,因而银行贷款质量下降。图1显示在正向的技术冲击后商业银行对贷款项目的筛选水平(即贷款质量)下降,而影子银行贷款质量上升。实际上看,商业银行对大型企业的贷款比例增加对贷款质量的升高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银行贷款质量。影子银行贷款质量不仅受到贷款收益率的影响,也与名义利率下降有关。此外,影子银行融资资本增加而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融资资本下降。实际上,随着影子银行等金融创新的发展,企业融资方式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降低,也提高了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成本,因而商业银行融资资本下降。由于商业银行净值分别受到杠杆率和融资资本的影响,在正向的技术冲击下杠杆率上升而融资资本下降,因而商业银行净值下降;影子银行杠杆率上升的幅度大于银行融资资本的增长,从图1看出影子银行净值在短期内上升。

图1正向技术冲击对银行部门主要变量的影响

注:图1中的银行分别表示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其中线条代表商业银行,圆圈实线代表影子银行。

4.2利率冲击的脉冲分析

首先假设经济处于稳态,然后对其施加一个单位正向的货币政策利率冲击。图2显示了银行部门主要变量对于1%的正向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脉冲响应过程。传统的利率传导渠道理论表明央行加息会抑制企业的投资行为,也就同时降低了企业对银行中介的信贷需求。从图2可以看出,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作用下,由于资产负债表的紧缩,银行会缩减对企业的融资规模,抑制资本价格的下降并进一步影响银行净值,具体表现为正向的利率冲击导致影子银行净值初始下降而商业银行净值初始增加。然而,正向的利率冲击分别对影子银行融资资本和商业银行融资资本的影响不同,商业银行融资资本增加而影子银行融资资本下降。事实上,由于影子银行具有较高的初始杠杆率,净值的下降使得影子银行资产负债表更具有约束力,以至将资产出售给其他金融部门,但商业银行具有较低的杠杆容量,不能吸收影子银行持有的所有资本,因而加剧了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下降程度。此外,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下,货币政策冲击导致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上升,而影子银行贷款质量下降。给定资本价格下降和贷款收益率的上升,影子银行比商业银行有更大的动机增加对贷款的风险型项目的筛选水平。

图2正向利率冲击对银行部门主要变量的影响注:图2中的银行分别表示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其中线条代表商业银行,圆圈实线代表影子银行。

5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在新凯恩斯分析框架中引入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种金融中介来分析当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调控效果,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当经济面临正向的技术冲击时,影子银行融资资本增加而商业银行融资资本下降,受杠杆率上升的约束,商业银行净值下降而影子银行净值上升。正向的技术冲击带来贷款收益率的下降和资本价格上升,银行选择筛选好的贷款项目动机减少,因而,银行贷款质量下降。(2)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净值和融资资本增加,而影子银行净值和融资资本下降。该结论与国外一些文献不同,他们认为货币政策紧缩时,影子银行增加借贷而商业银行减少借贷,主要原因是本文中设定影子银行比商业银行具有更高的初始杠杆率。同时,商业银行贷款质量增加而影子银行贷款质量下降。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第2篇

七年来,全省金融机构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进服务,努力改善自身经营状况。一是资产质量明显好转。经过不断的剥离和资产置换。全省主要金融机构在减亏增盈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2012年,全省金融机构的当年实现利润分别为2.1亿元、31.9亿元、25.5亿元、92.2亿元、63.37亿元、164.7亿元、218.5亿元。吉林省金融机构整体能力明显提高。

吉林省各金融机构贷款比重发生较大变化

剥离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止住下滑,城市商业银行占比逐年增加国有商业银行2006-2012年贷款占比为38.5%、37%、32%、36%、37%、38.5%、37.8%,而吉林银行贷款占比从2006年的9%、10%、9.6%、10.2%、9.6%、9.7%、9.3%;农村合作机构贷款占比由2006年11.2%、14.1%、14.2%、15.2%、12.6%、12.3%、12.3%。1.国有商业银行贷款2012年是3500亿元,是2006年1563.5亿元的2.2倍,增加了1936亿元,每年平均增长14.4%。2.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经过2001年到2005年快速下降后,现在已经趋于稳定。2001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贷款的52.79%,到2006年38%,这以后的7年间基本稳定在38%左右。吉林省的政策银行分行只有两家(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贷款从2006年的934.7亿元,到2012年达到2209.5亿元,增加1274.8亿元,增长136.4%。政策银行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贷款比重从2006年的34.8%到2012年23.4%。下降速度较快。(四)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平稳发展2006年吉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为307.2亿元,到2012年末为771.7亿元,增加了464.5亿元,增长了151.2%。股份制银行贷款增长情况(五)吉林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高速发展吉林银行2006年贷款余额为344.1亿元,占全省贷款的6.4%;到2012年为861.1亿元,占全省贷款8.3%。6年间贷款增加了517亿元,增长了1.5倍。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6年贷款余额为441.4亿元,占全省贷款的9%,2012年为1140亿元,占全省贷款的9.3%,增加698.9亿元,增长1.58倍。这主要的原因是城市银行改革和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资产置换,使这两家银行有了较大的发展。

吉林省金融机构贷款变化的因素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第3篇

1998 年和1999 年,两年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发《关于进一步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市场效应好、潜在优势大、信誉好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瓶颈问题,对此,笔者探索了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升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活力。

一、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困境

1.中小企业自身劣势,制约了银行贷款的获取

我国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的弱势,这些弱势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其银行贷款的发放。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能力较弱,企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有限,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并且加之产品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原材料和产品受价格波动明显的特点,中小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加大,因此商业银行鉴于风险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第二,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财务状况是商业银行是否愿意进行贷款的依据,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专业管理人才不健全,企业资产证明、供货证明等轻易获取,造成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为了减少风险银行不愿意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第三,中小企业产权不清晰是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的重要因素,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改革开发以后兴起的乡镇企业存在产权结构不清晰问题,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往往会存在所有权分立、合并等风险问题。

2.社会环境制约了中小银行的融资

国外的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多种金融服务,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渠道,都有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或者是准机构,银行进行贷款的风险很小。但是对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考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均是间接融资,创业板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运作。加之我国中小企业多为私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收费项目较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大。综合考虑银行也不愿意对其进行贷款。

3.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受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经营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极其谨慎的态度,制约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

第一,受到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影响,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方法贷款,认为贷款的风险相对较少,但是对中小企业存有不放心的态度,不愿意进行贷款。

第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态度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前几年我国坚持“抓大放小”的政策倾向,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影响,认为中小企业发展国家支持力度不够,企业发展没有前途,不愿意冒着风险向中小企业贷款。

第三,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大,商业银行风险意识越来越强。对商业信贷质量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质量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银行经济效益逐年减少,并且商业银行为了使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要求,只能不断压缩风险资本的比例,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是各类银行的共识。另外,由于银行实行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信贷人员为了避免风险,也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

第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手续复杂、程序严格,企业贷款的成本很高。根据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是普通大型企业的5 倍,贷款的成本是大型普通企业的6倍。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特点是,资金额较少、需求的频率很高、时间要求很紧紧张、成本较高。对规避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问题,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审批时往往十分严格,抵押程序复杂,时间周期长。

二、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1.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首先,加强央行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政策的指导,成立信贷政策委员会。加强央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支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提升和改进,总结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经验和措施,促进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体系的完善,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进程。

其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贷衡量标准。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监管,减少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另外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衡量标准,淡化以企业发展规模为主要衡量的标准,重视对企业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企业发展前景等指标的衡量。确定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名录,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借鉴。

最后,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抵押贷款制度。加强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制度的建设,切实做好抵押登记、抵押资产评估和抵押物处置等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中出现的抵押难,抵押物难以变现的现状。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管理,为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管理,明确银行也担保企业的关系,严格履行财务部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原则,促进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实现有序合作。商业银行也应该利用国家有利政策的机遇,加强与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合作和沟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担保机构基金存款专项管理,做好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担保机构赔偿条件和程序、加强担保倍数管理。

3.商业银行要积极做好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

第一,调整信贷结构,满足高质量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首先实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和产品的多元化,满足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丰富化自我信贷产品,以便满足优质的中小企业金融信贷需求,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开办小额抵(质)押贷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等,通过这一方面满足中小企业多种需求。其次公开信贷政策,缩减审批手续和流程,切实方便化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分析基础上,可以适当缩减审批环节,对低风险、可提供抵押的中小企业简化贷款手续,实现最快时间的贷款发放;对信誉好、资产结构好、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金融信贷服务。最后,商业银行信贷实施突出重点,优先扶持的原则。某些中小企业尽管规模小,但是其公司业务主要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其发展的潜力的很大,商业银行应该加强扶持;对产品市场需求大、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应该给予优先发展,促进其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二,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撑不仅仅体现在信贷支撑上,还包含一个完善的金融服务。加强商业银行优质服务供给是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首先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网络技术优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结算服务。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我国绝大多数银行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网络体系管理,中小企业发展中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络优势,通过商业银行网络系统为其提供结算服务,减少在途资金占用率,加强企业资金运转。其次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综合信息优势,针对相关政策、市场发展态势、法律法规等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指导。同时可以利用银行人才优势为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供知识指导。

第三,参与中小企业改制和重组,加强金融支持。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优势,积极参与中小企业产权界定、资产评估过程中去,积极协助中小企业有关部门完善改制、重组方案的确立。经过改制和重组以后,产权清晰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应该优先考虑进行信贷扶持。另外,商业银行应该以中小企业资产重组为切入点,协助企业实现强强联合等合作方式,从而优化中小企业资产结构,增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激发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

第四,严格信贷管理,促进银行和企业的双赢。加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还要建立一个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从而实现银行和企业的双赢。这就要求贷款前,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审查,对企业法人、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情况,以及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进行深入考察,弄清贷款企业的发展现实情况;贷款时要严格审核贷款资料,实行审贷分离管理机制,根据贷款审核程序,严格遵守;贷款发放以后要加强信贷使用状况的跟踪,构建信贷员驻厂管理办法,协助中小企业资金的管理,盘活企业资金,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实现银行和企业的双赢。

三、结论

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中重要的主体之一,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对策:首先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主要有加强央行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政策的指导,成立信贷政策委员会;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贷衡量标准;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衡量标准,淡化以企业发展规模为主要衡量的标准,重视对企业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企业发展前景等指标的衡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抵押贷款制度;调整信贷结构,满足高质量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参与中小企业改制和重组,加强金融支持;严格信贷管理,促进银行和企业的双赢。

课题项目: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货币政策;阈值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9005706

一、引言

信贷配给是指信贷市场上利率低于市场出清水平,存在超额信贷需求的一种现象。通常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在所有的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人得到贷款,一部分人被拒绝。被拒绝的申请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也不能得到贷款;二是一个给定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部分地被满足。在考察利率不能市场出清时,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研究都是在完全信息假设下进行的,信贷配给通常被解释为一种非均衡现象:由于政府对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或者对利率进行管制,从而导致超额信贷需求长期存在并无法得到满足。70年代后期开始,Kane和Malkiel[1]、Arrow[2]、Jaffe和Modigliani[3]、Akerlof[4]、Fried和Howitt[5]以及Stiglitz和Weiss[6-7]等将不完全信息假设逐步引入到信贷配给的分析范式中,将信贷配给看成是一种均衡现象:参与市场的各方主体的行为导致利率不能市场出清,即在供给与需求数量不相等时,市场参与各方组成的系统处于均衡的状态。其中,Stiglitz和Weiss[6]在他们1981年的开创性论文中建立了事前不对称信息的信贷配给模型,指出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是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此外,其他学者从合约理论、监管成本以及委托角度解释了信贷配给。

银行信贷传导渠道是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从而影响总需求和产出的传导过程。信贷配给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重要授信行为,直接影响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从近些年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我国通过信贷传导渠道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调控效果并不很理想:1998—2002年,我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大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降低贷款利率,鼓励商业银行扩大信贷量,但商业银行“惜贷”严重,扩张的货币政策传导受阻。2003—2008年,在我国信贷超额增长的情况下,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但商业银行的“超贷”现象仍然持续了较长时间,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得不一再强化,以致在2008年的外部冲击下发生急速逆转。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商业银行的年信贷量创历史新高。虽然信贷总量按照货币政策的意图进行扩张,但据人民银行的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显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结构严重失衡,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了房地产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国家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调控目标得不到信贷资金的协调配合[8]。这些状况表明,我国存在明显的信贷配给,造成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弱化。

二、理论分析

1998年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限额控制,信贷政策操作主要采用计划指导和窗口指导,此后的利率体制改革使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不断扩大,直至2004年取消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开始拥有了更多贷款自,能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求灵活使用信贷资金,均衡信贷配给开始形成。尽管当前我国的信贷配给现象是利率管制、信息不对称以及制度环境不健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将加速趋向单一的均衡信贷配给[9]。这种以信息不对称为根本特征的信贷配给将导致银行贷款的净收益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存在非单调的关系,此时均衡的贷款利率水平取决于社会投资风险的分布情况,而贷款规模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货币供给水平,所以使得经济中的市场利率水平和货币供给水平具有顺周期波动的内生性,这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反周期目标产生冲突[10]。而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均衡信贷配给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亦有所不同。

1经济衰退阶段的影响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影子银行;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120-03

近些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市场和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据中信证券估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达到了23万亿元。本文重点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特征

2007 年8 月,在美联储年度讨论会上,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克库雷(Paul McCulley)提出了“影子银行体系”概念,指那些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定义,广义上的影子银行是指“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业务活动所构成的信用中介”;狭义的影子银行指“信贷中介系统中具有系统性风险隐患和监管套利隐患的实体及其活动”。纽约联储将影子银行界定为从事期限、信用和流动性转换业务,但无法享受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或公众信用担保机制的金融中介机构。

“影子银行”的特点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从功能上看,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一样具有信用中介的作用,也能从事期限、信用和流动性转化;从机构上看,影子银行包括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信托等;从监管上看,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或者不像传统银行那样受到严格的监管,影子银行发行的往往是复杂的结构化产品,传统的监管方式很难适用;从风险上看,影子银行的产品结构复杂、信用链条长,杠杆率高,且多为场外交易产品,信息不透明,因而比传统银行蕴含着更高的风险。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产品结构较为简单。美国的影子银行主要表现为各种结构复杂、信用链环环相扣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和衍生品;而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资产规模较小,杠杆水平较低,较少使用复杂的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大多数仍然是结构简单的信贷扩张,并且影子银行的各种产品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信用链条。第二,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表现为“银行的影子”。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基本上脱离传统的商业银行独立发展,而中国的影子银行则依附于传统银行发展,主要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本身就是银行的一部分,是银行为了脱离监管的束缚、创造更多利润而把部分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中国的信托业务也大多采取“银信合作”的方式,信托公司将企业所需贷款的项目“打包”处理成理财产品,由银行主导设计后发行,向投资者筹集资金。企业获得所需贷款,银行、信托公司获得相关管理费用,投资者有风险地获得预期收益。

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1)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理财产品、表外商业汇票、委托贷款等;(2)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的部分,例如信托融资、券商资管、典当行、小额担保公司、融资租赁、私募基金(PE)等;(3)各种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产品;(4)民间借贷体系和互联网金融等。

二、影子银行膨胀的原因

总体来讲,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膨胀的原因可以从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解释。从资金需求来看,中小企业和地方政府一直有很强烈的融资需求,而商业银行贷款很难完全满足这些融资需求。从资金供给来看,中国的居民储蓄增长迅速,这些储蓄资金需要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投资渠道;而银行也希望突破监管的限制,通过影子银行业务获取更高的收益。

(一)影子银行资金的需求

中国的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国的银行信贷分配极不均衡,大型国有企业信誉良好、抗风险能力强,很容易以较低的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而中小民营企业近些年来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空间被挤压等问题,企业的生存状况和盈利能力不断恶化,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不得不以较高的利率从影子银行获得资金支持,这就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需求。

自2008年中央出台“四万亿”刺激计划后,地方政府掀起了一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成立地方融资平台,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融资。地方债务规模迅速膨胀,2010年底达到了10.7万亿,其中80%是银行贷款,面临着严重的违约风险。

银监会等四部委自2010年开始着手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并陆续出台了各种措施来限制商业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导致地方政府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在建项目。因此,为避免出现违约问题,很多地方融资平台转向信托等影子银行来获取资金支持,不断地借新账,换旧账。另外一些银行为了避免前期的贷款变为坏账,也通过银信合作等方式间接地给地方政府提供后续资金。

(二)影子银行资金的供给

近十年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快速膨胀,截至2012年末,中国的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M2/GDP达到1.88,市场一直处于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与巨额的货币供应量相对应,中国的居民储蓄额也迅速增加,2012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将近40万亿人民币。然而由于央行对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存款利率长期被人为压低,在通胀较高的年份存款利率甚至为负利率,再加上中国股市长期低迷、住房限购等因素,普通居民严重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城乡居民希望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率的需求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吸引了大量存款,资金绕开了传统商业银行存款渠道,从银行表内转移到了表外,成为了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商业银行受到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信贷额度等诸多方面监管,信贷扩张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经营效益,通过理财产品、委托贷款等方式将大量资金从表内转移到表外,扩展了信贷空间,提高了经营利润。特别是当央行收紧银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市场资金供不应求,银行有更强烈的动机通过表外业务来发放贷款。

影子银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打破银行业垄断,进行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导,社会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凭借其在信贷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长期享受低风险高收益。尽管目前银行业仍然在融资市场中保持相对优势,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渐通过与银行合作或是其他形式来分享市场融资业务的收益,银行在融资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在逐渐削弱。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一种表现,是金融机构通过设计新颖的金融产品来突破监管限制的结果。相比于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与资金需求者之间处于更为平等的地位,影子银行能根据融资者的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三、影子银行的影响

(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有两个: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由于中国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货币政策主要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宏观经济。央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额度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这种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提出了挑战。

第一,影子银行的发展影响了社会融资的结构。过去中国的社会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90%的社会融资都是银行贷款,近些年来社会融资结构趋于多元化。央行的《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降6.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8.2%,同比升6.6个百分点;2012年新增的2.93万亿社会融资中信托贡献了1.29万亿。影子银行的发展动摇了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中的垄断地位,过去央行只要控制了银行贷款规模和流向就能掌握社会融资情况,而现在影子银行同样具备了强大的信用创造的能力,仅仅调控银行贷款规模、盯住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完全掌握社会融资情况,很难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效果。另外,由于大量的影子银行的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其规模和投向难以监测和统计,更是加大了央行掌握社会融资情况的难度。

第二,影子银行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对称性的,当货币政策宽松时,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充足,市场对影子银行资金的需求减弱,影子银行创造的信用规模相应也会减少,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但央行紧缩货币时,银行信贷额度减少,资金供不应求,一些无法得到银行贷款的企业就会转向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创造的信用补充了商业银行收紧的信贷,央行紧缩货币的政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影子银行的发展会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子银行的利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信托融资的利率高于一般贷款利率,民间融资的利率更是高达20%以上。影子银行资金的利率不受制于央行的利率限制,完全由市场的供需决定,更能反映出市场的资金供需状况,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利率市场化。大量资金绕开银行而投入到影子银行体系中寻求更合理的回报率,造成了金融“脱媒”现象。影子银行的活跃使得社会融资的规模越来越难以统计,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迫使央行向价格目标转换,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从而不得不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第四,国家通过控制信贷的投放方向可以影响产业结构,影子银行会削弱政策的效果。央行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能够影响国家的产业结构,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影子银行的发展,一些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却能够从影子银行获得资金,导致国家的产业调控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影子银行是传统商业银行体系的补充。中国的金融体系一直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领域居于垄断地位,但由于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信贷配给等限制,一些区域、行业和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足够的银行贷款。影子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种种限制的问题。影子银行游离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之外,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和设计增加了市场的信贷供给,满足了市场的融资需求。一些行业和中小企业的经营前景不确定性较大、违约风险较高,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为其发放贷款,影子银行则出于高收益的目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了这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影子银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影子银行的金融产品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民间融资甚至高达20%以上,吸收了部分原本存放在银行的资金,长期而言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产生影响。同时,影子银行的经营方式更为灵活,提供的金融产品更为丰富和个性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小微客户群体。

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很容易向商业银行传导。商业银行为了绕开监管获得更高的利润,发行了大量的理财产品。然而银行并未向购买者说明理财产品资金的投向,各种期限和收益的理财产品放在同一个“资金池”中,信息极不透明,并存在着期限错配的问题。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则认识不到这些风险,认为银行会为理财产品兜底,一旦理财产品投向的业务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理财产品就会发生违约问题,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也会给银行的正常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快速发展的影子银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了一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也引起了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

第一,从资金流向来看,影子银行的发展使得资金从最初的提供者到最终的使用者的链条变长,很多资金都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而没有直接进入到实体经济。例如,一些大型国企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从银行取得了低息贷款,然后用这些资金购买信托或其他高收益的金融产品来赚取息差,而并没有把资金直接投入到企业生产中。一些流入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和民间借贷的资金更是类似于“庞氏骗局”,不断地通过借新债来还旧债,而没有投入到企业生产或是基础设施建设中。

第二,从资金成本来看,企业从影子银行获得的资金的成本平均要高于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中国发行的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大多在9%~15%之间,民间借贷的利率达到了20%甚至更高,而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净利润都在10%以下,很难承受如此之高的融资成本。高昂的资金成本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也降低了企业再投资的规模。由于融资困难和资金成本高昂,许多中小企业干脆放弃了实业,将资金投入到影子银行体系中赚取利息。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中国实体经济的萎缩和制造业的衰退,整个国民经济也将失去稳固、强大的根基。

四、结论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影子银行在满足各类融资需求、金融创新、推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过度使用杠杆等原因,影子银行体系也蕴含着巨大风险。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引导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第一,加强并完善影子银行体系信息披露制度。第二,应对不同性质、不同风险的影子银行实行差异化管理,避免一刀切。第三,建立统一的影子银行监管机构,完善影子银行监管的各项法律法规。第四,建立防火墙制度,有效隔离影子银行风险。

参考文献:

[1] 骆振心,冯科.影子银行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J].武汉金融,2012,(4).

[2] 鹿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 赵蔚.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13,(5).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第6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是什么?从外在原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款企业自身情况影响不良贷款。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尤其是江浙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高,且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居多,在欧债危机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企业资金链容易出现问题。如果该类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则会直接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增多。

二是政府干预影响不良贷款。很多国企一遇到资金困难,就会通过政府部门向银行借款,使得银行贷款行为行政化。且很多国企都存在着运行困难,无法足额偿还贷款的问题,这会使得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三是宏观政策影响不良贷款。近些年,我国经济波动的幅度比较大、频率比较高,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会影响信贷的扩张和收缩,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而从商业银行本身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很多商业银行的贷前市场调查、贷中严格审查、贷后质量跟踪调查等程序,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过去几年中,一些银行过度扩张,设立一些超出其管理能力的分支机构和对贷款质量把关不严,这就会引起不良贷款的增加。

二是信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信贷人员缺乏信贷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手段,这将不利于对贷款风险的监管,使得不良贷款率上升。此外,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不健全也是引起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当前,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继续下降。不良贷款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银行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降低和控制不良贷款上升?

一、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解决民营小企业和地方政府大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银行的贷款质量。

二、实行政企分开,将政策性业务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彻底剥离。必须彻底割断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其行政区划设置的行政隶属关系,保证国有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日常经营。

三、转变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必须改变过去依靠信贷规模增长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向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增加非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资产质量,降低和控制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作为抵抗金融风险的指标不仅影响银行利润,而且影响银行未来吸收未预计损失的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货款损失准备计提上存在较多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和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和相关会计制度与监管准则,并且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使我国的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如何满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立足我国的国情,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合理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就应当更加关注贷款损失准备的合理计提和管理。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补偿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它被用于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具有防范银行信用风险与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1]贷款损失准备按其用途,可分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贷款准备金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贷款准备金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贷款准备金是银行基于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笔贷款或贷款组合(次级、可疑或损失)已经出现,但是还无法确认最后损失额度而计提的准备金。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按照未来现金流量法折取现值,它是利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计算每笔贷款保证、抵质押物、经营性现金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并与该笔贷款初始本金比较,其差额与该笔贷款初始本金之比,即为该笔贷款损失准备金率。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采取逐笔计提,它除了由本行业务部客户经理根据模板设计要素,采集所需数据信息,由系统直接计算出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外,还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和计算结果报送到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审核,再由风险管理部将最终计提结果报送上级机构。实际操作中,还有已发生损失模型、预期损失模型、动态拨备模型三种计提贷款准备金的方法。①

(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以民生银行为例

中国民生银行是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又是严格按照《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建立的规范的股份制金融企业。多种经济成份在中国金融业的涉足和实现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中国民生银行有别于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而为国内外经济界、金融界所关注。②中国民生银行成立16年来,业务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递增,并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这里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

1.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不包括同业待回购的商业承兑汇票转贴现)、应收进出口押汇、有问题的拆放同业及拆放金融公司款项、开出信用证等等。

2.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民生银行的信贷资产分为五级:正常贷款(其中包括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两类)、不良贷款(其中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三类)。民生银行按照五级信贷资产进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具体计提的比例十:正常类(贷款按1%、贴现按1%);关注类按5%;次级类按25%;可疑类按50%;损失类按100%。

3.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是每年年末分析贷款的可回收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从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按照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并考虑借款人的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还贷能力、担保人的支持力度、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以及本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按相应的比例进行计提的。

4.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我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要求是“≥80%”。[2]民生银行计提准备金比例较高,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超过100%。由于计提损失准备金比例直接影响银行的税后利润分配,计提比例高表明其会计处理审慎,经营稳健,抵御风险能力强,股东关注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止2012年末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到,2006-2011年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拨备覆盖率逐年上升,而且在2007年后上升幅度大幅增加,说明民生银行抵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民生银行近年来在业务扩张的过程中,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严格规范审贷程序,新增不良资产的比例很小,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充足,使得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能够逐年增长。但是在2012年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呈下降,说明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有所减弱,同时抗风险能力也趋于下降。

5.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贷款数据主要看核心资本充足率,决定了银行是否有足够资金发展贷款业务。不良贷款率,决定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所占比例,占比越高风险越大。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则决定了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承受能力。核心资本充足率对各家银行的贷款政策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滑,也导致其对融资需求有着迫切的要求。为此,民生银行于2013年3月15日发行了200亿元可转债。发行200亿元可转债是民生银行为了进一步补充核心资本,为未来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一步。

根据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末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到,截至2011年末,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0.86%,比上一年度上升降0.42个百分点。民生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87%,比上一年度下降0.20个百分点,低于监管层8.5%的监管要求。截至2012年末,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0.85%,比上一年度下降0.01个百分点。民生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13%,比上一年度提高0.26个百分点,仍低于监管层8.5%的监管要求。

目前银监会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分别为11.5%、8.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为10.5%、8.5%。从这一数据看出,民生银行不论是在资本充足率还是核心资本充足率方面都大大低于监管要求。2012年影响资本充足率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集团通过净利润补充核心资本,发行次级债及计提贷款损失一般准备补充附属资本等方式,部分抵消了风险资产增加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各项业务正常发展,风险加权资产总额有所增加,导致资本金快速消耗。

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对商业银行业绩影响分析——以民生银行为例

(一)业绩影响分析

2010年银监会对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新规定中,要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不低于贷款总额的2.5%(这个就是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根据上述规定对民生银行的业绩影响分析,不良贷款加速双降,银行拨备却在不断提高,这为2010年业绩的加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截止2012年末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及股东净利润数据,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该公司在2009-2012年之间,贷款拨备率没有达标,都低于2.5%,拨备覆盖率达标,都超过150%。然而民生银行在这段期间内,归属于民生银行股东净利润同比都在增长,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也都在增长。

民生银行为落实“小微企业银行”的战略定位,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三千亿元,达到3169.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4.56亿元,同比增长36.33%。2012年末,民生银行贷款拨备率为2.39%,比上年末提高0.16个百分点。

(二)导致业绩增长的原因分析

1.信贷结构调整,把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

2009年以来,民生银行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把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更具有贷款议价能力的小微企业等上面。在客户结构调整上,民生银行在对公贷款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继续集中向民营企业倾斜,民生银行新增贷款的更多的投向了小微企业,如表4所示。

说明:2008年度,不良贷款率为1.2%,不良贷款余额为79.2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50.04%,股东净利润为78.85亿元。

从表4可以看到,2009-2012年之间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断增加,从448亿元增加至3169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也不断增加,从121.08亿元增加至375.63亿元,很好的实现了“高增长、低风险、高效益”。民生银行在年报中称,为控制资产质量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加大授信规划力度,积极调整信贷投向。

2.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把工作重心投放在信贷资产管理上

(1)2009年,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继续改善,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和拨备覆盖率的继续提高。

从不良贷款情况看,2009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008年末的79.21亿元下降到了73.97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08年末的1.20%下降到了0.84%,拨备覆盖率由年初的150.04%上升提高到了206.64%,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2010年,在不良贷款继续“双降”的同时,民生银行进一步增强风险应对实力,加大拨备计提力度。

从不良贷款情况看,2010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009年末的73.97亿元下降到了73.39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09年末的0.84%下降到了0.69%,拨备覆盖率由年初的206.64%上升提高到了270.45%,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民生银行也致力于内部结构调整,贷款规模保持适度增长,使得收益率水平有所提高。

(3)2011年,民生银行和行业形势类似,没有实现不良贷款的“双降”。

从不良贷款情况看,2011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010年末的73.39亿元上升提高到了75.39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末的0.69%下降到了0.63%,出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小幅增长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拨备覆盖率由年初的270.45%上升提高到了357.29%,抵御风险的能力继续增强,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资产和贷款的增长速度。可以从表4和表5中得知。

(4)2012年,资产质量方面受到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降低的影响,民生银行资产情况有所波动。没有实现不良贷款的“双降”,而是“双升”及拨备覆盖率的下降。

从不良贷款情况看,2012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75.39亿元上升提高到了105.23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11年末的0.63%上升提高到了0.76%,拨备覆盖率由年初的357.29%下降到了314,53%,民生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信贷资产管理业务的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都有所下降。

3.战略定位推进,把工作重心放在效益银行和特色银行的道路上

(1)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资产的增长速度

从表4可以看到,2009-2012年之间民生银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从14263.92亿元增加至32120.01亿元。民生银行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121.08亿元增加至375.63亿元,在2009-2012年期间,民生银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资产的增长速度。进一步的原因是其利润结构也发生了的变化,民生银行净息差比较高,居国内银行上市同业前列,这充分表明民生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创造能力在同业处于领先地位,这是应对未来利率市场化挑战的关键能力。

(2)民生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正逐步显现

民生银行民营企业战略的核心工作是培育建立一批适应公司业务发展转型需要、与本公司地位对等、双方共同成长的战略合作客户,探索融资与融智相结合的“1+2+N”金融管家服务模式,以此带动和扩大民企客户服务覆盖面,不断提高民企客户业务占比与服务深度。全行业务在节约资本的指导思想下,依靠事业部专业化能力强的优势,以一定的贷款增速,带来了税前利润较大的增长,为民生银行经营方式的转型,改变同质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三、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一)结论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安全。而贷款损失准备金正是银行用于监控贷款风险的要指标之一,更应该成为商业银行以及监管机构重视的首要问题之一。

民生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是每年年末分析贷款的可回收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从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由于贷款的可回收性以及预计的贷款损失存在较大的操纵空间,因此各个银行在计提操作中存在很强的随意性。银行可以通过选择性的使用会计政策来应付当局的监管,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甚至利用这种差异来选择性的计提贷款准备金进行盈余管理。[3]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存在随意性,这不仅使得银行在会计核算时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而且还会给银行操纵利润带来空间。

研究结果显示,民生银行不断加大风险控制力度,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并不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然而由于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提出的监管新规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人士认为,2013年民生银行的业绩还是比较乐观,其中的不足在于息差下降过快,不良贷款上升幅度较大,可能会对股价形成负面影响。

(二)后续研究建议

贷款损失准备金会计制度一直是会计业界和银行业界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在对于贷款准备金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然后主要针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民生银行业绩的影响分析问题上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资料和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于一些问题的剖析还不够深刻,如有机会进一步研究,希望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文章的研究。

第一,本文在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存在的局限性问题上没有展开,对于商业银行(主要是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是多少比较好,是否越高越好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第二,本文在对民生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信贷资产管理业务的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分析过程中,提及到贷款数据主要看核心资本充足率,但是并没有做进一步研究。

第三,本文在对民生银行业绩影响分析过程中,具体没有对其业绩结构变化及息差的变化速度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注释:

①节选自《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②民生简介,来源于民生银行年度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1]田存志,刘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动机与商业银行治理[J].北京:产经评论,2012(02):150-160.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首先必须面对的是存量不良资产的消化问题。黑龙江的金融体系需要借助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解决好化解金融不良资产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经营风险;政府、企业需要金融部门更多地减债卸负,为经济振兴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应该说各方面的目标是矛盾统一的。借助老工业基地改造这一契机,与经济、金融一脉相连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应该而且能够获得圆满的解决。为此,必须对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存量及分布特点

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余额大、比例高、历史包袱重。其分布特点如下:

(一)在企业性质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绝大比重

黑龙江国有经济比重高达8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在东北三省中分别较吉林、辽宁两省高出10和2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资产、销售收入、增加值的4/5左右,利税的9/10左右。国有企业发展滞后,经营困难,大量占用银行贷款,超负债经营等问题在黑龙江表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

(二)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各行业

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相对应,这些不良资产遍及全省13个市地和六十多个县镇。广泛分布在机械、冶金、轻工、森工、医药、物资贸易、商业商贸等几乎所有行业的数万户企业中。从资产形态看,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权和抵债的实物资产,更多的是企业债权;从资产规模看,大到十多亿元,小到数百万、几十万,乃至几万元;从资产质量上看,既有资不抵债的企业,也有良好预期的企业;从产业上看,有些分布于传统产业,也有些分布在高科技和朝阳产业;从各家银行看,不同特色的商业银行所形成的不良资产分布上有很大不同,建行拥有的基础设施、基础材料工业资产量较多,工行资产主要分布在工商企业,农行资产中乡镇企业不良资产占比较大,中行拥有的外贸及外汇不良资产多一些。

总的来说,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国有企业占比高、资产量大、分布广,这既预示出处置过程的艰难复杂性,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金融不良资产资源的丰富性和影响的深远性,需要多方配合,多种手段并举,研究解决金融不良资产问题。

二、成因分析

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的“双高”现象,表面上看是银行和企业的问题,从深层次看,更有体制、政策、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是内外因素交织的结果。

(一)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制度安排结果

黑龙江是全国较早进入计划经济的省份之一,同时由资源型、工业型省份发展模式所决定,计划经济在黑龙江发展最为完备,影响也最为根深蒂固。国家在计划经济下的种种制度安排,是黑龙江大量金融不良资产沉积的根本缘由。突出表现:一是“拨改贷”政策。1983年和1985年国家先后将原来由国家拨款的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改为由企业还本付息的贷款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替代国家财政投资。而国有企业因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缺口、资源型城市发展持续产业的资金缺口和环境保护的资金缺口等“历史包袱”问题,几乎没有自我积累,银行贷款很大一部分被企业当成资本金使用,由此形成大量银行贷款在国有企业中沉没。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时间不一致。国企市场化改革比国有商业银行早了十几年(1978-1995)。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自身不具备自生能力,将商业银行贷款当成股本金使用,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致使相当部分银行贷款在国家政策中沉没。有关数据显示,黑龙江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政策性贷款多达13大类90多种450亿元,不良率为96.2%,已经占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量的51%。

(二)经济运行中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突出体现

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方面原因,黑龙江的国有企业更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经营运作,始终难以适应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要求。加之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难以到位,造成大批项目下马,大量产品积压滞销,应收账款增加,货款回笼缓慢,资金周转不畅。另一方面,因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被迫追加借入资金,负债成本高,效益下降。相应占用的银行贷款大批形成不良。从不良资资产风险化解角度,国企贷款在80年代前,基本上都是信用方式发放,缺乏还款保证。以后为了防范信贷风险,银行增加了物质保证要求。但企业多数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抵押,由于缺乏经验,实际操作中,以物抵贷困难重重。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突出,抵押权利执行难;抵押物权属不清,过户环节费用高,管理难度大,实际运作难。致使大量银行贷款只能以不良形式挂账,无法处理。

(三)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加大了金融资产损失

经济转轨以来,由于财政的分权化改革和金融集权化改革,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一种典型的公地,地方政府存在“搭便车”和过度利用的激励,这种激励由于商业银行行政化的机制设置和司法地方化倾向等制度安排得以顺利实现。由此也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累计的必然结果。以前,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掠夺表现在扩张本地金融规模和掌控地方金融机构。90年代后期,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金融资源控制措施后,迫使地方政府改变为协助、纵容或默许辖内国有企业或其他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非国有企业逃废债,“赢了官司输了钱”现象可视为逃废债的有效替代形式。

(四)国有商业银行粗放式经营加剧了不良资产的产生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环境,银行贷款“管放不管收”,不需要承担贷款责任,因此片面追求规模扩张,搞粗放式经营,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发放贷款时,对风险认识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准备不足,发生风险时,保全工作不到位。如抵押担保手续不完备、超出诉讼时效的得不到法律支持等;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有些贷款没有按照“三查”的原则进行管理,内部缺乏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业务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未能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人员管理上,缺乏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陋习不同程度存在,很多员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的思想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质量,也使得金融机构在资产发生风险时,往往不能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三、风险性分析

巨额不良资产成为黑龙江金融、经济运行的严重隐患,对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乃至中国经济的稳定都构成一定程度的潜在威胁。

(一)对黑龙江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影响

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不仅成为金融机构健康经营的严重阻碍,也是负债企业乃至当地经济的沉重负担。不良贷款的存在导致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信贷资金长期沉淀和无效占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近年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实行了集中的资金和信贷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主要依据各分支行的资产质量和效益情况决定信贷资金在全国的配置,这些行在黑龙江的分支行不能满足效率和效益的要求,贷款投放规模受到严格限制。与此同时,贷款企业也因为大量陈欠贷款,恶化了财务指标,造成信用等级低下,很难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往往因为贷不到款而失去发展的机遇。不良贷款问题同时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与融资压力,沉重的债务包袱,延缓了国有企业重组改制步伐,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影响了老工业基地改造目标的实现。

(二)对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改制的影响

为化解不良贷款,减轻加入世贸组织的压力与冲击,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核销、剥离及债转股等一系列宏观政策,国有商业银行业也通过各种手段化解不良贷款,借助这些,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上升的趋势得到明显遏制,新增贷款质量有所改观。但由于经济深层次矛盾制约和银行体制、机制、管理上的问题影响,信贷风险仍然严重。随着贷款风险管理的逐步加强,各种隐含的风险逐步暴露,不良资产余额甚至出现反弹,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改制目标的实现。

(三)对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的影响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巨大的不良资产包袱严重削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构成了很大威胁。在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绝大多数世界排名前100家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内,这是商业银行所有人和银行监管者都可以接受的部分,可以被视为目前银行风险控制技术和能力的极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大致在22%和31%之间,已经比发达国家至少高出20%,比其他转轨国家至少高出10%。而同期黑龙江的不良贷款率较全国平均水平还要高出十几个百分点,预计产生的损失相当部分要靠各家银行自身的经营利润去承担,这对于已经十分脆弱的中国金融业无疑是个不小的背负,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定使银行陷入困境,金融调控力度受挫,金融风险随之提高。

四、处置问题分析

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的形成,既有复杂的客观历史原因,也是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到位使然,加之黑龙江落后经济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处置缓慢,步履维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不良资产历史包袱沉重,银行自主消化吸收难

前面的分析已经显示,黑龙江的金融不良资产问题较之全国其他地区更为严重,且有相当比率是政策性因素形成,预计损失比率极大,这些巨额损失单靠黑龙江分支机构现有的经营利润和呆坏账提取额度去消化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国家在2000年进行政策性不良资产剥离时,虽然解决了黑龙江一定数量的不良资产包袱,但并没有考虑黑龙江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倾斜,致使黑龙江不良资产比率在剥离之后出现反弹,现有的不良资产额度已接近2000年剥离前的水平。没有政府必要的救助措施,根本无法扭转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的严重局面。

(二)涉及国有企业问题多,处置协调难

金融不良资产对应的债务人主要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受国企资产流失、职工安置、政府干预等诸多因素影响,资产处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纷繁复杂,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国有企业长期经营危困,普遍存在资不抵债问题,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贷款,大都是以信用形式发放,虽然有的企业以其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抵押,但抵押物价值与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处置难度大,损失率高。二是历史形成的政策性贷款都有文件、政策等原因,且投到无还款能力的企业,一些政策性划转的贷款企业,等待享受国家政策,拒绝配合银行清收工作。三是国企改革启动后,破产、兼并成为国企减负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改制不规范,有些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债。企业破产的随意性很大,同时,与改革配套的法律出台滞后,法律对金融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软弱无力,纵容了企业大量挤占、挪用、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在涉及金融部门与企业的债务纠纷中,司法部门往往出于地方保护思想,对金融部门的诉讼请求进行拖延,尤其在胜诉执行中,对金融机构的利益不能进行正当保护,执行难是多年来阻碍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最大难题。更有甚者,部分企业职工因不能获得满意安置而频繁上访闹事,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资产处置秩序。

(三)地域经济发展落后,处置商机少

从各家金融机构历年的资产处置实践看,黑龙江的不良资产交易始终处于买方市场的不利形势下,尤其从一些抵贷资产的变现情况看更为明显。同样位于黄金地段的房地产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采取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处置,但在黑龙江,往往只能选择协议转让方式处置,处置周期长,处置价格很难得到提升。从全社会角度,与不良资产处置密切相关的金融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包括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入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服务创新、民间投资机构对国企改制的参与激励以及多元化、多样性金融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欠缺。

(四)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处置方式单一,处置效益低下

从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看,行政色彩仍然浓厚,没能建立起按照市场机制灵活运作的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市场反应滞后。重要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奖励机制仍不没到位,限制了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各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几年来的处置方式看,主要以折扣变现、协议转让、拍卖、诉讼追偿等传统方式为主,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处置渠道过于狭窄。尤其在借助中介力量开展委托处置、面向国际资本市场招标处置资产方面难以获得明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