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突出三大建设,增强依法审计和科学审计能力

一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在“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中,采取“自己找、股室提、领导点、互相帮”的方法,集中查找党员干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全面整改,建设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实、能成事的审计队伍;二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从严整治“庸、懒、散、空、玩、奢”6种不良习气,树立求真务实、执审为民的审计新风;三是加强创先争优建设。制定了切合审计实际的整改方案,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研究出台了《审计组廉政责任追究制度》、《审计项目成果测评办法》,努力营造“夯实责任、提高效率、优化环境”的干事创业氛围,使全体审计干部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谋新篇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营造干部清正、审计清廉、执法清明的审计氛围。

二、实现四大提升,努力构建科学审计、现代审计平台

一是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审计干部业务能力学习培训,提升审计干部审计能力;二是深化“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规范审计执法程序,加大审计结果公示范围,提高审计工作的公信力;三是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医疗和社会保障性资金开展联网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常态化,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四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梳理、归纳和分析,形成有特色、有创意、操作性强的审计调查报告,并加大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促进体制、机制的完善和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审计监督水平。

三、深化五大审计,发挥审计服务和保障功能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指标 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电子商务统计的探索与研究工作,并且进行了一些实践,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采用定量方法测度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可以了解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电子商务宏观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我国统计部门工作提供有效的电子商务统计方法及分析手段。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电子商务统计现状的基础上,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提出我国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建议。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电子商务统计工作,由于不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不一,再加上社会制度、统计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很难用类似统计GDP的方法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电子商务水平。我们只能从各国开展的电子商务统计中选择一定的指标进行相应的比较,如B2B销售额、互联网用户数等。即便如此,由于对电子商务定义、B2B的定义、互联网用户等的定义不同,在比较时还是要做适当调整,因此,很难精确衡量不同国家电子商务水平的差异,不过大致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电子商务水平。

针对我国不同省份、不同区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其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评价不同区域的电子商务水平。针对不同区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将评价结果量化,得出各区域的电子商务指数,就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总体电子商务水平,进而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有利于分析电子商务水平的影响因子。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萌芽,经过2001-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现在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期,如果我们能够定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就能够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人们的教育程度、区域信息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找出关键影响因子。

有利于我国官方进行电子商务统计。目前,已经有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官方或半官方的电子商务统计体系,而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统计部门建立电子商务统计体系提供参考。

国内外电子商务评价的现状

国外电子商务评价现状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国外对于信息化研究和评测主要集中在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的层面上,马克•波拉特(M.Porat,1977)创立经济结构法,又称波拉特法。这种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分析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提出的指数测评法,从邮电、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行业取出四类共11项指标,按一定的加权规则计算并综合处理后,得出信息化指数。在进行信息化水平测评时,以统计调查资料为主进行测算。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1998年开始在电子商务标准制定及国际电子商务统计的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进行了官方或半官方的电子商务统计,基本上都参考了OECD推荐的优先调查内容,并且对家庭、企业、政府等进行了调查,多数调查频率基本上是年度,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为主。

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统计与评价的现状看,基本上处于成熟阶段,评价的对象也以国家为单位,采用绝对指标为主。

国内电子商务评价

在信息化评测领域,我国学者估算了我国不同区域的信息化指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启仁的信息化加权指标体系、秦玫芬采用的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权重的测算方法、周荣莲等提出的评价模型方法等。此外,我国一些半官方或非官方机构在尝试进行电子商务评价与统计,以下是我国一些与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相关统计情况。

国家统计局――互联网用户 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对电子商务进行专门调查,而是从1995年开始调查了相关的两个重要指标。一是互联网用户数,指办理拨号上网和专线上网的用户数。二是城镇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电脑量。这两项指标从侧面反映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的状况,两项指标均有分省数据,遗憾的是从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开始,互联网用户数统计被网民(指平均每周上网超过1小时的人)所代替。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网民调查 从1997年开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开始定期进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每半年公布一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网民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有上网计算机数、用户人数、信息流量分布、域名注册等,该调查是我国最权威的调查,调查结果被国内外相关机构广泛引用,一些主要的统计指标如网站数、网民数、域名数等都有分省数据。由于是针对中国互联网络的调查,因此,直接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内容不多,主要是个人购物的一些调查。

CII中国电子商务总指数指标体系―全国及省份调查 这是由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与中国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CII)共同进行的,该调查曾于2000年进行过一次。调查测评选取了9个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指数,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数权重,构建CII电子商务总指数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出各省的电子商务指数。

应该说CII调查开创了我国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先河,但总体上是处于尝试阶段。

此外,在2004年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并且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了《中国7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

以上这些调查,基本以调查问卷为主,从影响中国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基本假定开始,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个因素的主要考察指标进行设定和细化,最后通过访谈、讨论、问卷等形式收集资料。总体上说,涉及互联网方面的内容较多,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较少,定期调查少,不定期调查多,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及科学性、客观性方面尚有可商榷的地方。

区域电子商务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建立电子商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以下指数:电子商务交易类指数(电子支付、电子交易额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指数(光纤长度、网站数、上网计算机数等);政策环境指数(上网资费、电子商务认证中心等); 电子商务人气指数(网民、信息传输及计算机软件业职工人数)。以上统计指标兼顾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客观性,对于一些主观性及难以获得数据的指标(如计算机安全)没有列入。这些数据可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中国电子商务年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获取,部分资料也可以从网上直接获取。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在计算出我国各省电子商务水平值以后,重要的是对影响各省电子商务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GDP、平均工资水平、教育投入、信息化水平、受教育人口等因素,可采用回归分析法,在回归分析时,可考虑引入地区虚拟变量,按人均GDP水平将我国省份分为2-3个层次。

我国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建议

确定统一的概念标准

对区域电子商务进行评价,首先要界定电子商务的定义,目前并没有公认的电子商务定义,应该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加以明确。对区域的界定,建议以行政区划划分,如省份或地级市,当然也可包括全国。另外,在界定概念及范围时有许多内容要加以界定,如电子商务有哪些类型、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类型等等。

注重采样数据的客观性

目前我国开展的电子商务类调查,除了部分针对企业外,大部分是针对网民个人进行的一些调查,这里并不是说网民调查不重要,电子商务统计,尤其是官方电子商务统计,必须以客观指标为主,尽量少采用或不采用主观指标。例如,对某地区电子商务进行评价,网站数量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就不应该进行抽样调查,进而估计出该地区的网站数量,而应该直接通过搜索工具进行搜索,获取直接数据。又如,对于上网速度、我们可以对网民进行抽样调查,也可以根据该地区互联网总体带宽情况和上网用户数进行估算,很显然,后者要客观得多。

建立指标体系

进行区域电子商务评价,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构建测度体系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能反映地区电子商务水平,又要考虑到数据能方便地获得或采集。

统计以截面数据为主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应该以截面数据为主,以全面衡量一个省份、一个城市的电子商务水平,这里并不是说动态指标不重要,而是因为动态指标一般与静态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指标间存在交叉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在电子商务统计领域采用动态指标数据往往不易获得,增加了统计的难度。当然,如果定期进行截面数据的地区电子商务评价,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

注重合理规划和分步实施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是整个电子商务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对整个电子商务统计进行全盘规划。政府统计部门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大电子商务统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地区电子商务统计、行业电子商务统计、企业电子商务统计、政府电子商务统计、家庭电子商务统计等。

此外,从技术层面看,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比开展区域电子商务统计要相对容易,因为电子商务统计牵涉的部门多、环节复杂、数据难以获取、成本高,而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指标相对简单,数据获取相对容易,而且意义重大,因此可以先行一步。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统计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组.建立我国官方电子商务统计的建议.中国统计,2003.9

2.王军.怎样建立电子商务统计.北京统计.2002.1

3.CII电子商务指数研究与测算课题组.关于电子商务水平测度的研究:统计研究,2001.12

4.徐惠平等.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利益博弈研究[J].复旦学报,2000(03)

5.周先波.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的经济计量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持续审计 持续监控 内部控制 数据中心 审计模型 数据挖掘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方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革新着传统的审计技术。因此,一代又一代的审计人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如何顺应新特点,实现内部审计方式的跨越式转变。多年来,智能审计、数据式审计、在线审计、持续审计、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审计信息化、联网审计、持续监控等概念不断的充斥着审计人员的耳膜,同时,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也是层出不穷。这些概念的不同反应了其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些概念之间存在连续的与递进的关系,但是,这些概念都突出了目前审计工作的真正需求:在线的、连续的、实时的、智能化的审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持续审计技术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发展而来。持续审计的概念提出近20年,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也已被研究了近几十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于1999年了被广泛接受的持续审计定义:持续审计是一种方法学,使独立审计人员使用一系列审计报告,对某一事项提供书面鉴证,而且这些审计报告是在被审计事项发生的同时或很短一段时间后的。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也对持续审计的概念进行了各自的阐述。尽管学者们对持续审计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信息化环境下现代审计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AT&T公司Bell实验室于1986年至1990年开发了持续程序审计系统(Continuous Process Auditing System,简称CPAS)[1],成为最早的持续审计模型之一,为后来持续审计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较为著名的模型有Rezaee提出的建立具有自动审计能力的持续审计系统模型、Oninos提出的持续审计总体设计框架、Woodroof提出的应用于债务契约领域的持续审计系统模型。虽然CPAS由于应用部门的认识不足导致该系统并没有在公司内推广应用,而那些已经执行了大量实时易的公司则尝到了持续审计应用的甜头,如毕马威、美国花旗银行Citibank、美国Schwab公司、PayPal公司、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意大利银行集团Bipop以及印度第二大商业银行ICICI[2]、美国HCA医疗保健公司、IBM公司、德国Siemens公司等。目前,ACL公司开发的CAA软件已经为四大和美国公众公司广泛使用,全世界已经有14700家企业在使用ACL公司的产品。

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同样进行的如火如荼。2005年,审计署“金审工程”一期项目顺利完成,2012年完成工程二期,设计开发了包括审计管理系统(OA)和审计实施系统(AO)的审计应用系统。国家电网开发了包括一个平台、三大系统和四项功能的审计信息化平台。其中,ERP业务审计系统正在逐步开展试点应用。另外,南方电网公司、中石化、上海烟草公司等企业也建立了符合自己企业的审计信息化架构并逐步落地开发。

三、数据中心与审计数据标准化建设

从持续审计的概念和发展驱动因素来看,持续审计是建立在电子数据基础上的。被审计单位的应用系统中存储着数以T计的电子数据,如果不将这些数据有效运用,套用Swiss Post Solutions的Holdt先生的话,“资料只是躺在那里积灰尘和耗费金钱”[3]。马洪江(2002)也指出,数据库作为一种资源,本身并没什么直接的价值,有价值的是从中抽取到的知识和信息[4]。然而,数据运用是一个问题,数据的组织、清洗也同样是一个问题,而且是持续审计实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数据的问题成了制约持续审计应用发展的瓶颈之一,正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持续审计系统的上线运行需同时建立审计数据中心,进行审计数据规划,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审计中间表,实现审计数据的定时或不定时的采集、转换、清洗、存储、调用。

其次,审计数据还面临着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问题。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企业中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每年都按指数增长60%。还有报道指出平均只有1%~5%的数据是结构化的数据。这些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如何支撑持续审计模型的运行,目前并没有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例如,类似于原始凭证、合同文件这种办公过程文档,持续审计模型如需调取、识别该文档上的某项金额进而判断业务的合规性,若无法调取则只能采用替代模型或者该问题根本就无法智能检测。

四、持续审计的实现方式

持续审计模式下的审计目标并没有改变,同样是在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测评的基础上,检查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运行,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相较于传统的手工审计或者计算机辅助审计,持续审计模式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

(一)内部控制测评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7,2)认为“电子证据的完整往往依靠于内部控制措施在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性上的有效性”[5]。因此,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公司的业务流程以及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来更好的保证在无纸化和实施会计系统下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因此,无论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环境下,还是信息化审计环境下,内部控制测试是必要的,在评价内部控制恰当性、有效性、健全性的基础上来确定是否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并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重点活动。

同传统的内部控制测评相比,持续审计模式下的内部控制测评很大一部分工作属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对信息系统审计给出了定义: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持续审计模式下的内部控制测评不仅包括信息系统在业务承载及处理过程中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完整性、有效性测评,还包括业务数据采集、生成、处理、报告全过程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

(二)审计数据复算

信息化环境下,由于信息系统开发程度良莠不齐,审计数据并非完全在信息系统中生成、流转、报告,且信息系统关于数据修改的设计并不一定严谨,而持续审计模式需要完全依赖电子数据,因此,审计数据的真实性保证尤为重要,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审计数据的全面复算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假账真查”。

阳杰(2008)在对导入式智能审计的研究中曾提到“会审软件必须具有会计信息化的全部功能,实现对基础数据的全面’重算’,而不是部分’重算’”[6]。审计数据的全面复算在信息化环境下并不难实现,而流程的梳理,中间表的设计,关联规则、勾稽关系的发现才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审计数据的全面复算不仅仅包括账、表数据的重新生成、复算,还包括依据数据间勾稽关系的验证性复算,而数据间勾稽关系的发现囊括了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

(三)审计数据分析和挖掘

审计风险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为识别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提供更好的基础,因此审计数据分析并非无用功。审计数据分析按照所反映信息的综合度分为财务指标分析、业务类别分析、账户金额变动情况分析。而关于审计数据分析的分析工具就非常多了,这里的分析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工具用的较多。

数据挖掘就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智能审计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发现审计线索的有效手段之一。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经济业务规则或者数据规律,以发现脱离该规则、规律的异常事项,获取有效的审计证据。

(四)持续审计检测模型的构建及运行

持续审计检测模型的构建基于对审计业务关系和对应的数据关系的描述上,分析相关的控制环节,编制可行的计算机审计方法。持续审计的检测模型可以来源于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已经发现的审计问题、已经识别的业务风险或者法律法规条款。持续审计风险模型的建立一般包括模型命名、确定模型目标、明确审计依据、定义算法、确定数据源、定义输出结果六个过程。

(五)对关键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的持续监控

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一定遇到以下情况,假设在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为了弄清楚资金的来源账户、流向账户、业务用途、账户金额变动规律等内容,审计人员需要上各个部门或者机构去获取资料,而有些资料可能并不容易获取,审计工作往往被这种细碎的障碍耽搁变得复杂。而持续审计模式下,我们要发现代表流程中各节点的关键要素,实现对企业内部关键的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进行持续的、动态的、半可视化的监控。

五、结论

持续审计价值的运用是各单位目前均意识到并争先恐后研究的领域。文章论述的四个主要方面是持续审计广泛开展应用的关键研究内容,也是显现持续审计价值的重要研究领域。持续审计模式需要重新设计审计程序以及对应的审计管理模式。其次,持续审计的过程更多情况下是审计疑点的发现、挖掘的过程,进而支持审计人员进一步发现审计证据,支持审计报告或者审计结果。诚然,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持续审计在实现的道路上同样阻碍重重,这些阻碍不仅来自于技术瓶颈,还来自于使用者、被审计单位的接受、认可、配合程度。然而,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是亘古不变的哲理,持续审计的实现及应用是代代审计人员不懈追求的审计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Vasarhelyi,M.A.and F.Halper.The continuous audit of online systems[J].Auditing:A.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1991,10(1):110-125.

[2]何芹.持续审计在我国政府审计中的应用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1):28-29.

[3]Robert Hertzberg.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如何利用数据取得竞争优势[R]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10.

[4]马江洪,张文修.数据挖掘与数据库知识发现:统计学的观点[J].工程数学学报,2002,19(1):1-13.

[5]Zabihollah Rezaee,Ahmad Sharbatoghlie. Continuous Auditing: Building Automated Auditing Capability[].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02,21(1):147-163.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主要就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加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进行论述。

一、新时期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正以它的神奇力量改变着企业的生存模式,电子商务、远程办公、虚拟企业和虚拟组织的产生引起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模式、信息交流方式、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变化。引起全新的企业经营革命。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经济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进企业信息化,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会计信息化模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何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建立适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中重要的一类,它不仅可以进行会计核算,还可以用作财务监督、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为形成真实、完整的其他经济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财务管理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让信息传递更快捷、开放、灵活。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1.财务信息多元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财务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对企业会计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信息只能反映出部分财务状况,虽然财务信息在决策中占首要地位,但并非是唯一指标。企业不仅需要了解其经济实力,也需要诸如软硬件实力、职工素质、科研实力等表现企业竞争力等指标来代表一所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

2.财务机制创新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新目标,虽然我国当前会计信息化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距离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仍然是非常明显的,为了减小差距必须要进行财务创新机制,以减少企业会计信息的混乱现状。企业会计管理,已经进入到必须要改变的时刻,如果不对现有财务机制进行创新的话,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3.财务人才复合性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会计人员来实现,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复合性,这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掌握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会计准则熟练应用,其次,要对计算机信息网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以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熟练的操作,避免发生因为操作问题引起的数据错误、丢失现象。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加强企业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分析评价方法,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审计工作中,从过去的查错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型,逐步实现会计信息化审计、网络技术审计,为高层管理人员提出有用的建议或评价,使企业审计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理解不足

在我国有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会计住处化的理解不足,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更有一部分人简单的把会计电算化误认为是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另有一部分管理领导认为企业已经实现了会计电化,不需要在去实现信息化,不懂得企业会计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些认识上的不足,都影响了企业会计的发展,都不利于企业管理的长远发展。

2.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缺乏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与会计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同时还要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在企业管理上。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结合不够紧密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四、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策略

1.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对企业的主要领导管理者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宣传,使企业领导对会计信息化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真正的理解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并清楚的意识到企业信息化是符合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现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到整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必须将企业会计信息化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企业要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我们应该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让更多的相关人员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加快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不足的现状,加强对企业会计人才的职前与职后培养。国家应定期举办会计人员的培训,加强会计信息化的教育宣传,调动全社会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培养大量优秀的会计人员。企业也应该主动对会计人员进行职后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会计人员的培养,使会计人员在职后仍然可以得到学习。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发展相符,力争培养出一批多层次、高水平的会计人员队伍,为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提供人才的保证。

3.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一部分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企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企业会计信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要善于掌握当前最先进的网络知识,并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的完善企业会计的管理,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科学、与时俱进,使企业的发展更加迅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敏.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策略探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2).

[2]汤丽刚,赵庆纲.会计信息化环境在企业内部的控制分析[J].今日科苑,2010(08).

[3]孙晓玲.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J].会计师,2011(04).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网络;安全威胁;中国石油;网络安全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35

[中图分类号] TP343.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062- 02

1 引 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业务灵活性、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弹性灵活的业务流程需求日益加强,办公自动化、生产上网、业务上网、远程办公等业务模式不断出现,促使企业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核心业务、数据上网,一个稳定安全的企业信息网络已成为企业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同时为了规范企业治理,国家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内控管理提出了多项规范要求,包括 IT 数据、流程、应用和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然而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日俱增,安全攻击渐渐向有组织、有目的、趋利化方向发展,网络病毒、漏洞依然泛滥,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特别是云的应用,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应用安全、虚拟化安全是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构建灵活有效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甚至是企业业务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 大型企业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赛门铁克的《2011 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9%的企业定期遭受网络攻击,71% 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遭受过网络攻击。大型企业由于地域跨度大,信息系统多,受攻击面广等特点,更是成为被攻击的首选目标。

大型企业网络应用存在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1)内网应用不规范。企业网络行为不加限制,P2P下载等信息占据大量的网络带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互联网中的大量病毒、木马等有害信息传播到内网,对内网应用系统安全构成威胁。(2)网络接入控制不严。网络准入设施及制度的缺失,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插线上网,极易带来病毒、木马等,也很容易造成身份假冒、信息窃取、信息丢失等事件。(3)VPN系统安全措施不全。企业中的VPN系统,特别是二级单位自建的VPN系统,安全防护与审计能力不高,存在管理和控制不完善,且存在非系统员工用户,行为难以监管和约束。(4)卫星信号易泄密。卫星通信方便灵活,通信范围广,不受距离和地域限制,许多在僻远地区作业的一线生产单位,通过卫星系统传递生产、现场视频等信息。但由于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输,容易被截获。(5)无线网络安全风险较大。无线接入由于灵活方便,常在局域网络中使用,但是存在容易侵入、未经授权使用服务、地址欺骗和会话拦截、流量侦听等安全风险。(6)生产网隔离不彻底。企业中生产网络与管理网络尚没有明确的隔离规范,大多数二级单位采用防火墙逻辑隔离,有些单位防护策略制定不严格,导致生产网被来自管理网络的病毒感染。

3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处于我国大型企业领先地位,在国资委历年信息化评比中,都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将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列为信息化整体规划中,并逐步实施。其中涉及管理类项目3个,控制类项目3个,技术类项目5个。中国石油网络安全域建设是其重要建设内容。

中国石油网络分为专网、内网与外网3类。其中专网承载与实时生产或决策相关的信息系统,是相对封闭、有隔离的专用网络。内网是通过租用国内数据链路,承载对内服务业务信息系统的网络,与外网逻辑隔离。外网是实现对外提供服务和应用的网络,与互联网相连(见图1)。

为了构建安全可靠的中国石油网络安全架构,中国石油通过划分中国石油网络安全域,明确安全责任和防护标准,采取分层的防护措施来提高整体网络的安全性,同时,为安全事件追溯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网络安全域实施项目按照先边界安全加固、后深入内部防护的指导思想,将项目分为:广域网边界防护、广域网域间与数据中心防护、广域网域内防护3部分。

广域网边界防护子项目主要包括数据中心边界防护和区域网络中心边界防护。数据中心边界防护设计主要是保障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应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区域网络中心边界安全防护在保障各区域内员工访问互联网的同时,还需保障部分自建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现中石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16个互联网出口的安全防护,所有单位均通过16个互联网出口对外联系,规划DMZ,制定统一的策略,对外服务应用统一部署DMZ,内网与外网逻辑隔离,内网员工能正常收发邮件、浏览网页,部分功能受限。

域间防护方案主要遵循 “纵深防护,保护核心”主体思想,安全防护针对各专网与内网接入点进行部署,并根据其在网络层面由下至上的分布,保护策略强度依次由弱至强。数据中心安全防护按照数据中心业务系统的现状和定级情况,将数据中心划分为4个安全区域,分别是核心网络、二级系统区、三级系统区、网络管理区;通过完善数据中心核心网络与广域网边界,二级系统、三级系统、网络管理区与核心区边界,二、三级系统区内部各信息系统间的边界防护,构成数据中心纵深防御的体系,提升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域内防护是指分离其他网络并制定访问策略,完善域内安全监控手段和技术,规范域内防护标准,实现实名制上网。中国石油以现有远程接入控制系统用户管理模式为基础,并通过完善现有SSL VPN系统、增加IPSEC远程接入方式,为出差员工、分支机构接入提供安全的接入环境。实名制访问互联网主要以用户身份与自然人一一对应关系为基础,实现用户互联网访问、安全设备管理准入及授权控制、实名审计;以部署设备证书为基础,实现数据中心对外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服务器网络身份真实可靠,从而确保区域网络中心、数据中心互联网接入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一个稳定安全的企业信息网络已成为企业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然而信息网络的安全威胁日益加剧,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是否合理有效一直困扰着信息化主管部门。通过借鉴中国石油网络安全域建设,系统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供其他企业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拥军. 浅谈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 [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12).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一、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原则与基本思路

(一)设计原则 结合地方经济以及学校和专业发展实际,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以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尤其增加综合性实验。其次,加强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设计,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尽可能与岗位需求能力相一致。第三,加强导师制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科研实践、兴趣和科技创新意识得到训练。第四,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培养管理型导向会计人才为目标,创新实训实习内容、实习组织模式与管理模式。最后,实践环节的设置既要遵循知识结构的前置因素,又要注重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

(二)基本思路 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环节、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等,应围绕培养目标,以实践环节和教学环境两方面为重点,构建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由课程实验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融合、校内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锻炼相辅助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增加课堂实践课时。如“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增加课堂实践教学课时。二是增加专项模拟实训。将原来纯手工的综合模拟实训调整为“手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开设更为实用面向企业内部管理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财务知识进行投融资决策的能力。三是增加专业调研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方向模块突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设“管理型会计”和“外贸型会计”两个方向。为强化管理型特点,可增加战略成本管理、管理会计案例、财务管理案例等实践教学课程;“外贸型会计”方向可增加外贸单证等实践环节。

二、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设计

(一)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总体设计 专业实践环节的构建是一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系统过程。根据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计学专业组对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要求以及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校会计学专业的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验教学园和社会实践教学园两大部分。其中校内模拟实验教学由课程模拟、专项模拟、综合模拟、ERP沙盘仿真模拟等分层递进式的实验教学体系构成;社会实践教学由认知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分层递进式社会实践活动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二)校内实验教学园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实践应用能力上。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计信息往往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一些企事业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太愿意接纳实习实践的大学生,让大批量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会计、财务、审计等应用能力的全面锻炼基本不现实;而另一方面市场对会计人才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企业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对新进人员的培训适应期日益缩短,总是希望新进的人才能够很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而且现代日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实施会计模拟,即校内模拟实验教学。为培养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可开设课程模拟、专项模拟、综合模拟、ERP沙盘仿真模拟相联系,手工模拟与会计信息化模拟相结合的分层递进式的校内实验教学园。通过模拟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相关专业知识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同时在模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处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层递进式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课程模拟实验。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实际动手的机会。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加入模拟实验教学板块,让学生在边学边练中进行主动式学习。如在《基础会计学》、《会计信息化》、《审计学》等课程中,针对实际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引入模拟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的手工处理和计算机软件处理程序,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交互式引导”功能和“自动识别”功能,完成学生自主实习过程,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专业理论课程中的模拟实验可培养学生对单项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

(2)会计模拟实训。在学生通过有关课程的模拟实验教学掌握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基本业务处理程序后,可在教学中开设独立的专项模拟实验课程,该课程以一个业务较简单的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为背景,通过对会计业务的模拟实训,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小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将理论课程中所学的会计基础知识运用于实际,在实际操作中了解企业会计一般业务的处理程序与会计基本方法,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填制方法。专项模拟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与实施,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将课程学习中的单项业务处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完成一个企业各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可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基本的报账型会计应具备的素质。

(3)综合模拟实训。会计专业培养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因此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报账型的会计,还应该是能够进行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能够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与控制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本实验教学课程以制造业经济活动为背景,学生在实验中按会计业务分工,分别担任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主管会计、出纳、车间成本核算、公司总成本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往来核算等,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进而进行财务分析和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的审计,循序渐进,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业务工作。同时利用手工模拟实验的会计资料通过ERP财务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信息化处理,并将手工处理结果与信息化会计处理系统的结果相印证,学生从多方面掌握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综合模拟实验分岗位设置、各岗位配合、手工与信息化会计核算相结合、会计核算与财务分析、审计相联系的实验教学方案,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学生对知识由理性理解到感性把握的过渡,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实验中通过不同会计岗位之间的配合,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在综合模拟实验中,担任审核、管理岗位的会计经理等职务的学生要针对其他岗位填制的凭证、登记的账簿等进行审核、核对,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模拟企业还要完成对报表的分析等工作,锻炼学生的综合管理与分析能力。综合模拟实验让学生由简单的报账型会计提升为管理型会计。

(4)ERP沙盘仿真实验。课程模拟、专项模拟和综合模拟都是从会计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来设计的,但对于培养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来说仍不够,因为企业的会计信息涉及到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者的利益,在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中,要考虑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各项预测、决策的影响,因此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还需要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人才的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的能力。为此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中开设ERP沙盘仿真实验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

ERP沙盘仿真实验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全面运用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利用ERP管理软件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实现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整个实验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ERP沙盘仿真对抗实验实现了其实验目的从核算监督为主转向预测决策为主,实验内容涉及面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ERP沙盘模拟课程实验正是考虑企业整体战略的制定、产品的研发、设备的投资与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及成本、市场营销、财务指标分析、信息系统的建设及组织分工、人力资源的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因此在进行ERP沙盘模拟课程实验时均要予以综合考虑平衡规划。学生在进行ERP沙盘模拟课程实验时,必须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实验的过程充分体现企业所有的部门为实现企业目标必须全力配合,由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想象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社会实践教学园 为了进一步促进校内实验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效果,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我院开展了认知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分层递进式社会实践活动。

(1)认知实习。为了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组织和业务流程的认识,我院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到实际企、事业单位,去企业参观,了解有关会计和财务工作的岗位设置以及基本工作流程等情况,帮助建立学生对企业的直观认识。

(2)社会调查。根据专业教学特色,在导师制管理模式下结合第二课堂的学生科研课题的立项内容,利用实习教学基地的资源,采取学校联系、组织和学生自由联系组合的方式,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实习教学基地和相关实际工作单位对有关会计和财务、审计等内容进行见习和调查了解,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或对实际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提炼总结,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出调查报告。

(3)专门实习。专门实习包括方向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主要利用实习教学基地的资源,采取学校联系、组织和学生自由联系组合的方式完成相关的专业方向和综合实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校内外实践环节的结合 校内实验教学实验园和社会实践实验园“两园”结合,最终形成了由课程实验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融合、校内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锻炼相辅助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践体系层层推进,与专业课程密切配套,形成四年一体化的专业培养体系(如图2、3),多方位立体式地实现了对会计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和师资保障 为了保障社会实践的教学质量,近两年以来,我院建立了校政企合作平台――与政府的人才交流中心、财政局会计管理处等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先后与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大统会计师事务所、宏泰会计师事务所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以及40余家企业单位签订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在科研课题、应用项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实践教学基地保持友好的合作与协调。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我院定期召开教学实习基地师生座谈会,密切关注毕业生实习动态,做好教学实习基地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另外,我院还计划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聘请在行业享有较高权威的企业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作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开设专题报告和讲座,把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这不仅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校内会计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解决了实践教学的师资问题。

(二)专业实践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一批与实践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实习基地,更加需要有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各项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等。对此,我院根据专业实践要求,专门制订了新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具体环节的不同属性与要求,采取现场答辩、操作技能评价、实验(实习)、报告、综合考试等组合考核形式评价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并落实到专业实践教学大纲中, 以此来监控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6期。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一、房地产租赁企业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当期国内不少企业因业务结构变化等原因而产生一定数量的闲置房屋资产,如何盘活这些资产,加速资金周转,增加现金流,提高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房地产租赁企业做为盘活资产的一种重要市场运作方式而产生。

对房地产租赁企业来说,考虑其行业发展特性,即从以往的粗放化增长逐渐转换为精细化经营,而财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实施起来较为效果明显的环节。

财务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其内容几乎涵盖资产负债表所有科目内容。房地产租赁企业一般的管理流程从评估租金—出租审批—进行交易—签订合同—会计核算。考虑到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投入大、资金周期长、经营风险大等特点,其内控制度也必须与之配套。在实践中,我们重点关注租金定价制度;出租交易规范制度;采购与付款制度;筹资、融资财务资金预算制度;租赁资金回笼等制度的建设。这些制度的建设将明显加强对房地产租赁企业的风险管理。

二、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租赁企业租金定价不规范 外资是房产租赁的需求主力,受累于金融危机,部分外资撤出在华投资。据戴德梁行调研报告显示,上海甲级商务楼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恒隆广场、香港新世界大厦等标杆房产租赁企业,首次出现租金单价以及出租率双降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的房产租赁单价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部分中小房产租赁企业为了提高房产出租率,不考虑房产建设成本,大幅较低租赁价格。从管理上来说,未成立租金定价小组对出租房屋进行租前市场调查和租金评估,未能在租金定价决策时充分考虑出租房屋的机会成本,造成底子不清,租金随意性大。笔者单位的一个位于长宁商业中心的中山广场商务楼项目于2012年竣工,在房产市场整体低糜的情况下,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房屋的成本、租赁单价、租赁市场、公司融资能力以及贷款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果断将此项目原定为的租赁经营改为销售经营,并成功以32亿高价将该租赁物业抛售给SOHO中国。

(二)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监控系统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房地产租赁企业都有自己的业务流程,而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执行,并给予合理监控是至关重要的。德勤在一份调查报告称仅有二成四的房地产企业将财务内控工作的重点从书面制度转变为落地实施,并且加强了监督管理。可见,房地产企业总体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上均处于起步阶段。以笔者单位为例,财务监控系统弱化主要体现在办公信息化程度不够深化。笔者单位信息化管理仅仅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每月电脑出会计报表,而相关的房产租赁流程包括租金单价的审批、免租期的确定以及收楼流程等工作均未采用电脑信息化操作。较为繁琐的房产租赁平均单价的计算、出租率的查询、租赁收入的结算情况等均需要手工操作。虽存在相关的业务流程制度,但由于实际工作中的手工作业,使得财务内控执行力度不够理想。而手工作业的弊端除了无法起到较为严谨的监控作用,其工作效率也是极为低下的。

(三)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对于房地产租赁企业来说,加强风险防范控制,重点是防范合同风险和欠租风险。在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下,房产租赁市场前景不容乐观。部分房产租赁企业没有实行租赁合同签订前的控制,对承租方没有进行必要的资信调查;同时急于签订租赁合同,在租赁押金以及预付款等合同条款上作出重大让步,导致由于合同签订的不够严谨而产生无法按时收取租金的风险。

(四)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控制活动力度较弱 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控制活动力度较弱,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体系以及业务流程体系不够清晰、更新慢。部分企业在企业初创期已经建立了大致框架的财务体系以及业务流程体系,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人员组织架构以及生产流程、规模等都有了相应的变化。而财务体系以及业务体系的内容并没有随之修改,使得现存的财务体系以及业务体系与企业的发展规模不配套,从而消弱了企业的财务控制活动力度。例如,笔者单位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遂开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认证期间发现部分财务体系以及业务体系均为公司经营初期之文件,并未随着公司组织机构以及经营模式的改变而更新,由此消弱了公司的财务控制活动力度。

三、房地产租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建议

(一)完善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环境 房地产租赁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主要表现在:

(1)建立财务委派制度。房地产租赁企业存在投资区域分散,财务难于管理的情况。财务部如果在区域企业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就很难承担对领导层和对各部门的控制职能。集团公司可采取向下属单位逐级委派财务总监,构建财务人员控制系统,建立集团公司与各分支机构以及子公司之间的隶属关系、管理权限等。以笔者单位为例,地区财务总监均由香港总部委派,并直接向集团财务总监以及董事会负责,主导项目地区子公司的会计工作和会计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子公司与各项目总监处于平行地位,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活动,实施财务总监参与的联签制度。

(2)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完善量化考核。首先要丰富考核体系,避免单纯仅以销售为导向,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以及是否有效实施等列入每年管理层及员工绩效考核的指标,作为考核员工工作业绩的依据,从内部增加企业管理层的压力形成风险意识,从而带动及激励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及自觉遵守。

此外,公司还应建立各项配套制度,如对委派财务总监、管理层以及员工的资格确认,业绩考核、奖惩、以及定期轮岗、强制休假等制度以发现实际操作中的不足、提高全员素质。以笔者单位为例,以往年底员工花红、奖金的基数都一样,而考评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实质性约束能力的摆设。2011年开始,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将员工业绩考核成绩作为年底奖金和员工升迁依据,从而大大活跃了企业的人文环境。

(二)加强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公司监督,其主要形式包括:

(1)业务审核的控制。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笔者所在房地产租赁企业重新梳理了各项业务流程。以采购付款业务审批流程为例,申请部门经理提出采购用款申请,交由采购经理以及采购委员审核无误后由地区财务总监审批,重大金额由地区项目委员会成员联合授签,根据公司业务规定超过一定金额用款的申请同时还需报批香港总部,从体系方面控制业务操作的合规性。而以往是为了追求业务的快速处理而进行的简易化操作,几个岗位就能决定大额的支出,无形中带来很大的风险。

行业内,新鸿基房地产自行组织开发了房地产租赁ERP系统,从房产租赁前期租金定价以及免租期等的审批到合同签订以后的信息电子化录入,以及出租率、出租信息的统计到后期收费清单的自动输出,都可以采取电子化操作,并留下电脑操作痕迹,以起到实质性的业务控制审核,降低手工操作的漏洞。

(2)审计监督机制。建立并实施审计监督是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笔者所在房地产租赁企业在国内十几个省市均有项目投资,总部在各省市、地区均设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与此同时,香港总部根据需要也定期或不定期的派遣内审以及普华永道外部审计机构直接到各项目地区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以监督各地区企业的运行机制有效性。

(三)改进房地产租赁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针对房地产租赁企业的特殊性,对于出租业务均需进行必要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企业需制定房屋出租的管理细则,对房屋出租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作出统一的规定,以防范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房屋租赁合同签订前的控制,是企业房屋出租业务风险控制的首要前提,企业应对承租者进行资信审查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大小制定不同的租金和押金的支付条款,如要求承租者预交租金或提供财产担保等。

以笔者单位为例,在房地产租赁业务中规定了统一合同文本、交易方式、出租最长年限、审批程序等。同时在统一审批程序中规定了房屋出租时需填制统一的申报表,填写出租房屋建造的时间、新旧程度、净值、评估价值、所处位置、面积、出租底价、出租目的等,在企业法人签字盖章后方可出租;在统一合同文本中规定了房屋租金逐年递增的机制,以避免因市场租金水平上涨而造成的租金损失。

(四)强化房地产租赁企业的财务控制活动 笔者所在房地产租赁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财务控制活动。首先加强财务预算制度,重点关注:编制的预算需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细化预算指标,落实到每个项目、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重要差异落实原因和责任人。其次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制度,做到租金单价和出租交易等的集体决策审批。笔者所在房地产租赁企业,上海项目之前由于项目单一,基本实行的是总经理制,下设各专业部门经理向总经理直接汇报。随着投资业务的增加,项目的增多,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于工作中也发现某些弊端,据此,公司采取内部审计的建议,调整了财务内控制度,由原来的总经理制度改为联合管理授权制度。将各项目统一管理,并分设财务人事、工程、销售、投资公关以及物业管理5个委员会,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以及重大款项由5个委员会联合审批决议。由此,不仅有了专业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同时,也于公司管理中加强了内部控制,以避免个人独断专行、判断失误以及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房地产租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问题,面对不断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必然处于变化之中,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构建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也将随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审计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许多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选择、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很明显的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的特征,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实践性教学。

一、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在会计教学中“重会计职业能力、轻会计拓展能力”,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的培养,使毕业生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人文知识欠缺、企业文化意识淡泊、综合应对能力及操作能力差,难以胜任管理者的角色,未来的职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成人高等教学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这些环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师主导型和应试型的教学范式,再加上人、财、物、管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大打折扣,如基础性实训偷工减料,缩减课时;综合实训资料仿真性不强,内容不够全面;校外实习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实训软硬件建设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许多普通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先保证普教,而其成人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普通高校往往把成人教育当成副业来办,将其视为创收的手段,在其教育投入上较为匮乏。正因为如此,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训的软硬件建设滞后,有些只有手工会计实训,没有电算会计实训;有些虽有电算会计实训,但是财务软件没有及时升级;实训资料不够完整,连贯性不强;内容单一,一味强调会计核算能力,综合性不强。

(四)教学师资实践经验不足

从事会计专业一线教学的教师均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的,其中大多教师没有会计和审计的实践经验,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有的已在单位重要的会计岗位任职,甚至担任会计主管,操作能力甚至高于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普教的指导教师,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普教上,成教只是他们的副业,因此,其流动性强、责任心差等也影响到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构建适合成人教育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培养职业会计师,更是培养“管理者”(Manager)。因此,教学指导理念注重的不仅是给学生“更多的会计知识”,更多的是对学生会计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构建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注重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所构建的适合成教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一)增加课程实训内容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课程实训,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主干核心课程进行实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税收、审计学课程,开设纳税申报实训、审计流程实训,将理论和实务结合,提高学生对单项业务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增加财务分析实训、证券投资实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实训的安排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二)完善综合模拟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应在会计专业学生全部课程之后进行,其内容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综合实训包括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等。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指导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实训情况。

1.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以制造业经济活动为背景,学生在实训中按会计业务分工,分别担任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主管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往来核算等,首先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然后进行财务分析和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的审计,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业务工作。另外,利用计算机处理手段,对手工模拟实训资料通过财务软件进行信息化处理,并将手工处理结果与财务软件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力求一致。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管理与分析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综合业务实训虽以会计内容为主,但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税务问题,因而有必要适当地增加一些税务会计内容。

2.ERP沙盘模拟实训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使用相结合。该实训要求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以及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ERP沙盘模拟实训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实现了其实训目的从核算监督为主转向预测决策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各单科知识并运用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企业MIS方案设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校外社会实践

校外社会实践是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中认知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组织和业务流程的认识,可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单位参观,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生产流程等情况。社会调查是会计专业学生利用暑假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调查完毕,撰写调查报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毕业实习主要是利用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资源,采取学校联系、组织和学生自己联系组合的方式完成相关的实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认知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检验。目前,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缺少这方面的内容,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完善,培养学生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成教实训室经费投入

普通高校首先应从思想上进一步重视成人高等教育,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加大校内成教实训室经费的投入,单独建立成教会计实验中心,实训内容涉及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电算会计实训等,保证有足够的实训时间、全面的实训内容,最后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

(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高校成人教育在校外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的校外实习基本处于放任自由状态,对学生实习缺乏监督和检查,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笔者认为,为了保障社会实践的教学质量,学校应建立校政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在科研课题、应用项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基地保持友好的合作与协调。

(三)提升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在重视学历学位的同时,重视会计职业资格。一是利用寒暑假或脱产进入实习基地或其他单位参与企业实践,参与企业会计实务的处理,为教学准备实际案例资料,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根据研究方向在实训室亲自动手完成现有会计专业实训项目两项以上。三是学校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聘请在行业享有较高权威的企业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任兼职教师,同时要求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作为他们的助手,配合他们指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加快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

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应围绕会计专业培养总体目标,依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进行研发。应积极鼓励本专业指导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成教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用实训教材,而且应随着实践内容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完善,保证向学生提供完整、真实、全面的辅助资料,提供企业财务活动方案。

(注: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1]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