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荒漠化治理工程

荒漠化治理工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第1篇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土地荒漠化是全球的生态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心腹之患。加速以防沙治沙为主要内容的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我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在工程布局、政策机制、法制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防沙治沙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生态效益明显,改善了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累计完成治理任务6400万亩,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平均增加20%;与治理前相比,北京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减少7.8%,密云水库近四年的泥沙输入量减少10万多吨。三北四期工程累计治理沙化土地2000万亩,其中营造农田防护林300万亩,新增防护农田3700多万亩,为确保我国北方粮食的稳产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经济效益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防沙治沙在确保生态改善的同时,注重结构调整,发展沙区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宁夏美利纸业集团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近两年营造沙地速生丰产林30万亩,受益农户年均增收300元。化德县实施围栏封育,禁牧舍饲,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水平,全县仅草业一项人均年增收353元。河北省平泉县利用刺槐发展食用菌生产,2003年实现产值3.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据统计,有1622万人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中直接受益,与工程启动前的1999年相比,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80元。

社会效益突出,加快了生态文明进程。沙区人民在治沙实践中亲身感受到,土地沙化意味着贫困和落后,沙化土地上也蕴藏着希望和财富,获得这笔财富,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这种意识不断凝聚和升华,逐步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治沙精神”。防沙治沙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更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更加坚定了人们改善生态状况、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推动着整个社会向生态文明迈进。

二、防沙治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国土地沙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国现有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并且以年均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沙化不仅直接影响沙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威胁国土生态安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新时期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搞好防沙治沙工作,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防沙治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是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能力的关系,居民消费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关系。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生态承载能力相对不足,惟有进一步改善生态条件,恢复生态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防沙治沙,促进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全国有60%以上的贫困县集中在沙区,2002年我国重点沙区省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不到2000元,最低的仅1590元,远远低于2476元的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省份相比差距更大。搞好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建设祖国北疆绿色屏障,改善区域生产、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能够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防沙治沙,改善生产条件,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从区域上看,我国粮食主产区大部分集中在北方旱区,干旱缺水严重。受土地荒漠化影响,土壤风蚀、水蚀加剧,耕地质量下降。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切实增强旱区节水抗旱能力,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创造有利条件,是保护和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第四,防沙治沙,促进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沙区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在有效开展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原料基地,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林产品加工业、草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可以全面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开辟农村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防沙治沙,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我国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为平台,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治沙经验,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我国防沙治沙事业的快速发展,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和舆论的普遍赞扬。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创防沙治沙工作新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宏伟目标,为防沙治沙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防沙治沙工作,制定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防沙治沙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在总体思路上,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着力构建两大体系,努力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全面恢复和提高沙区的生态承载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着力构建两大体系,就是要构建比较稳定的沙区生态防护体系和比较高效的沙区产业开发体系。努力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设想到2010年,重点治理一批影响较大、危害较重的沙化土地,初步遏制沙漠化扩展的趋势,使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到2020年,使一半左右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有较大改善,沙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到2050年,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沙区的生态状况显著改善,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

在具体措施上,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下大力气实施好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要全面落实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奖惩明确,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要切实规范和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要切实加强保护,巩固治理成果,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发生。

(二)遵循利益驱动原则,加快推进政策完善和体制创新。要坚持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有利于加快防沙治沙步伐、有利于提高工程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防沙治沙资金扶持、税赋优惠、土地使用、人才引进政策以及保护治理者合法权益等措施。对于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参与防沙治沙、承包造林、管护的,国家要给予同等的投资和信贷扶持,轻税薄费,明晰产权,把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

(三)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提高防沙治沙的整体水平。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发展创新和推广应用,建立一批高起点、高效益的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科技攻关,研究先进的造林种草技术和适应性强的植物良种;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技术素质和政策水平;制定和完善防沙治沙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规程和规范,严格检查、监督。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山地区;造林技术;使用树种

山地丘陵面积较大将会导致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开展科学营林及适用树种的研究与探讨,并付诸实践,可以极大的推动当地生态公益林以及商品林基地的建设,为林业基层工作者传播提供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更为先进的绿化技术,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造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问题。

1 目前山地区树种种植情况

通过对大量相关著作参考的研究,桂西北地区适宜生长的数目大致有一百五十种左右。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石山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树种和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整理,对每类树种的经济作用、主要用途进行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促进广西地区生态林种植和商品林地种植建设的发展,更为日后林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全面提升林农的植树技术能力和水平,将更为先进的造林技术得以最大限度的推广和使用,从而为日后国家森林体系的建成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以地理区域分布,树种自身的生态特性以及相关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采种、树苗孕育、造林技术、主要病虫害等全方面进行比较,重点针对这其中的速生树种以及石山地区造林树种进行研究。

首先,以广西地区适宜生长的速生树种为例。在广西百色石山地区,适宜生长的速生树种以按属树种为主,包括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巨桉、尾叶桉、赤桉、澳洲梨树(又称大花序桉)、柳窿桉、直干桉、小叶桉(别名窿缘桉、风吹柳)、亮果桉、史密斯桉、蓝桉、野桉等,属于伞房属的柠檬桉,属于金合欢属的马占相思木,厚荚相思,以及泡桐树、米老排等树种。由于桂西北地区的地质特殊性,当地多石山地区,因此多选用绿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结合性较好的数目,重点培育的树种有:木豆、任豆树(俗称砍头树)以及木麻黄等树种以及本地的特色经济作物为八角、肉桂(也称玉桂)。因此,此类特色经济树种则作为重点推广的树种类型,林业技术应重点进行研究。

2石山地区科学营林技术要点

200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林业局联合颁布了《关于贯彻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要求广西实施以生态恢复、生态重建为重点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在方案中,体现出与石山地区相关的要点为:

2.1天然林保护与恢复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农林生态环境的大力建设,有效提升农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能力。尤其是要致力于天然林的保护探索,积极探索恢复天然林的有效措施,对水土流失的现象加以遏制,营造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并对农民的收入加以提升。

要大力发展天然林区的重建工作,加强该方面的技术研究以及示范工作。特别是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维护技术和林业种植病虫害的防御技术探索。

2.2引进与推广新品种

对生态工程建设技术开展相应的研究。其中包含对珠江中上游地带的保护研究,对该地区植被开展恢复工作,推广生态功能稳定的树种种植。

加强林业新品种的培育与引进,将强林业优良品种的推广。要对生态林、经济林、城市绿化带等地区新品种的选育,加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重点发展该地区的特色作物,发展八角、玉桂等经济林苗种的选育以及树种的培养,加强快繁殖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2.3适地适树营林

要在石山地区全面推广引进优质苗种培育技术,以及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譬如说,推广适用的树种选择、优质苗种培育、苗种生长营养剂、造林时如何控制密度,如何合理的封山育苗、如何控制病虫害以及进行森林资源监测等多方面的技术推广,以及森林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实现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2.4治理石漠化

石漠化的治理,是众多石山区造林技术的关键。针对一些石山、半石山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长期面临着造林难成活,植被恢复慢等问题。因此,在该地区开展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乃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植被保护与恢复等内容是重点需要攻克的内容。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大力开发对于以沼气为主要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还需加强对太阳能以及水电的利用。力求打造一个集合农田生态、森林生态以及水与生态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多样化模式。

此外,要建立治理石漠化与改善农民贫困相结合的科研研究基地,通过将生态改善与老百姓生活改善双“增长”制度的建立,依据不同石山地区土地类型,建立多个不同树种、不同治理模式的石山林业示范区域。该地区重点负责开展,以发展林业为主要目的的生态治理实验的示范与研究,实现生态恢复与保护的生态治理实验的示范与研究,达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治理实验的示范与研究。在生态治理中适当的对林种结构进行调整,让示范区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这样才可以让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达到优良的科技示范效果。

3石山地区石漠化科学整治

3.1退耕还林加强公益林建设

目前,广西仍然是全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广西林业部门始终以植被恢复重建为发展核心,要全面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在此同时要对“绿满八桂”造林绿色工程进行整合,实现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以林业为重点的生态工程项目。在该地区,大量的增加森林植被的种植,从而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生活条件。从零八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达十四万公顷,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达到十一万公顷,与此同时,其他工程造林达到近二十七万公顷。

3.2加强管理力度

推广石山地区造林技术推广的同时,还需要对石山地区石漠化程度进行有效控制。要通过治理、保护、开发三者三管齐下的方法,对石山地区石漠化程度进行控制与治理。以零九年河池以及百色市等地区的特大严重旱情为例,同样是遭受了旱灾,但是在一些煮熟造林生态环境治理良好的村镇,则没有因为旱灾而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等旱情。这就得益于多年来对于石山地区荒漠化的治标治本。

结语

广西桂西北仍然是土地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受环境因素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广西石山地区加大造林新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在广西地区,选取荒漠化最为严重的石山地区为主要的推广地区。通过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对“绿满八桂”绿色工程的实施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达到改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良性发展、协调发展没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全面推进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大力的发展珍贵树种、特色经济林产业,将生态优势与经济相协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扶贫开发的优势,将生态建设逐渐发展成为石山地区扶贫开发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甘晓珲,蒙海华,李艳枝. 百色石山地区造林技术及适用树种探讨[J]. 现代园艺,2013,(20):76-77.

[2]李澜,芮亚妮. 少数民族石山地区选择绿色产业发展之路的战略思考――基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产业发展的调研[J]. 广西社会科学,2010,(11):46-50.

[3]芮亚妮. 少数民族石山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蔡道雄,卢立华. 浅谈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造林技术措施[J]. 世界林业研究,2002,(02):76-80.

[5]广西林科院联合考察组. 石山地区的治理与开发――关于石山治理的考察报告[J]. 广西林业,2006,(06):21-23.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流环境综合治理;环境影响;生态建设

如今河流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一些沿河而生的城市发展区域,河流环境的综合治理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尤其是在国家倡导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城市发展和河流环境综合治理的关系,是如今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1]。

1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1.1 河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河流的推动,通常情况下城市都是沿着河流进行分布。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依靠河流居住可以便于人们获取河流水源;二是河流可以为人们提供水上运输的航线,从而方便城市的交通运输发展,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在我国的城市分布中,许多城市都依河而建,尤其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直以来就是我国人类文明的诞生地,也是我国城市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与此相反的一些水系不发达的西北内流河流域,相对来讲其城市分布较为稀少,并且该区域的经济与沿河的城市对比一般比较落后[2]。

1.2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对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近些年来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还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然而,由于一些工厂将废水排放到河流当中,从而污染了河流的水源,不仅不利于人们饮用水,还影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由此可见,河流环境的综合治理不仅对河流周围环境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对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积极治理河流环境有助于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该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3]。

2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优势

2.1 国内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们在进行河流环境治理工程之前,对整个河流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因河流治理带来的不良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措施,对于确立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河流体系较为发达的地区,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影响评价对该区域之后的经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2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城市居民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同时由于人口的过度集中,给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例如,河流的水源枯竭、周围土地的荒漠化现象。因此加强河流环境综合治理,不仅能改善目前的城市发展现状,还能提升河流的防洪能力以及改善沿岸的河流景观,进而大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将清水、白云、蓝天再还给人类[4]。

现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当下环境的改善和网络技术的推动,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提升,还需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正好符合当下城市的发展战略,并且还能对河流环境的综合治理进行综合的评估、分析,减少河流治理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从而将环境的污染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进而既能优化河流的环境治理,还能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的提升。

3 河流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措施

3.1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

河流环境的综合治理工程不可避免的会对改造区域的植被、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有好有坏,并且不同的治理因素对于整个环境的改善作用也会千差万别,所以对于河流的治理工程方案应该事前做好具体的分析、调查,并且合理地布置其施工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环境的损害。

3.2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现状调查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河流环境的综合治理工程进行评价,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并建立一个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数据分析表,在后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结合其具体的图表对其进行研究和评价。因此,环境的调查区域相对而言比较广泛,包括周围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和植被生长情况[5]。

3.3 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影响环境因子的识别

环境因子的识别是指对已确定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这包括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地区的自然分布状况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立。在此基础之上,对河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评价河流环境治理工程施工中可能对哪些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环境因子产生影响,然后根据其影响因子,研究其具体的治理措施,从而减少河流治理对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还能对周围的河流污染加以改善,从而促进周围河流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发展。

3.4 以信息化推动行政机关财务管理规范化

在河流环境综合治理中,环境影响评价除了对现有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外,还需要对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预测,找出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因素的大小进行识别、评估、判断和决策。这样做是为了保障河流在治理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的破坏,将其对周围一些生物物种和人们活动的影响减到最低,从而保证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为周围的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也能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6]。

4 结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河流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河流是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环境影响资源,无论对城市的建设还是城市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河流的污染现象却日益加重。究其原因是人类的工业化发展使得一些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排放到河流中,致使河流的水质出现污染现象,因此要想改善河流目前的污染问题,就需要对河流进行治理以及河流周围环境的改善。但是还应该在河流的治理中进行环境影响的具体评价,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减少河流治理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并且尽可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段昱君,张新禧.新城区河流景观改造――安徽省界首市界洪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J].中华民居,2010,(11):246.

[2]林鲁生.城市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探索与思考[J].水利水电技术,2012,43(8):112-114.

[3]陈莉.论西北地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工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6):6-9,16.

[4]朱向宏.河流治理的生态环境技术架构[J].中国水利,2011,(22):20-21,26.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百色石山地区;造林技术;适用树种

1 广西百色石山地区使用树种研究

广西百色是一个典型山地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多达95%,石山地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本文结合当地多年植树造林研究经验,对石山地区适用树种和造林技术进行应用探究,同时为了促进广西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商品林基地建设,丰富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知识,推广造林绿化的先进技术,提高广大林农的技术水平,确保造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在参考大量参考书的情况下,从广西地区适宜生长的主要150种造林树种中根据树种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对每个树种的经济价值、用途、分布、生态特性和造林技术,如采种、育苗、造林、抚育、主要病虫害等进行比较,重点加强了对速生树种和石山造林树种的研究,为林业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部门的广大科技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在广西适宜生长的速生用材树种主要有尾叶桉、巨桉、巨尾桉、赤桉、大花序桉、柳窿桉、柠檬桉、蓝桉、直干桉、窿缘桉、亮果桉、广西野桉、史密斯桉、马占相思、厚荚相思、米老排、泡桐、黄梁木、格郎央等树种类型。而在百色地区由于石山占地较多,则更适宜以种植石山造林树种为主,主要有:任豆、苏木、肥牛树、狗骨木、香椿、小果香椿、红椿、麻楝、黄连木等为主。其中尤其以绿化和经济价值结合得较好的木麻黄、任豆树、木豆等生态林树种为重点,同时大面积推广良种桉树、良种相思、西南桦等速生丰产树种及其它珍贵阔叶林树种,而广西本地的特色经济作物八角、玉桂等名特优经济林树种的新品种选育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则成为林业技术重点研究和推广树种。

2 百色石山地区植树造林技术及方案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林业局在2002年2月9日联合颁布的《关于贯彻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2001~2010年)中明确指出,要求广西各地实施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科技行动。其中与植树造林相关的方案主要体现在:①依靠科技,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开发天然林保护与恢复、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技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推广乔、灌、藤、草合理配置的模式,建设退耕还林示范县20个。②加强天然林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天然林保护和恢复重建技术研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技术研究;加强森林灾害监控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到2005年,全区各级保护区要恢复森林植被60万hm2。③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珠江中上游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和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多树种混置、生态功能稳定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④培育和引进林业新品种,加快林木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强生态林、经济林、竹藤、城市绿化林木与花卉新品种选育,促进林业产业品种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红树林、木麻黄、任豆树、木豆等生态林树种,良种桉树、良种相思、西南桦等速生丰产树种及其它珍贵阔叶林树种。重点发展八角、玉桂等名特优经济林树种的新品种选育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推广。⑤在石山地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科技成果。主要推广树种选择、良种壮苗培育、植物生长促进剂、造林密度控制、封山育林、病虫害及林火防治、森林资源监测、天然林及生物多样保护、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能源等10个方面的技术。重点抓好桂西、桂西北、桂西南、桂中等石灰岸山区生态系统恢复与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竹等相关的措施,为全面实行“造、封、管、节、用”的治理方针提供技术支撑。到2005年,完成石山区39个重点治理县人工造林25万hm2,封山育林41万hm2,使治理区增加森林植被面积60万hm2以上,森林植被覆盖率提高8%以上,基本遏制石山地区石漠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⑥加强治理石漠化关键技术攻关。针对石山、半石山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低和植被恢复难的问题,开展森林资源高效培育、高效保护、综合利用技术和农村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攻关,力争在石山地区优良造林树种及无性系选育、主要病虫害防治与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森林资源消长监测、主要经济树种综合利用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大力开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小水电利用的研究,推广林草――牧业――沼气――水果,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等集农田生态、森林生态、水域生态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到2005年,在石山地区推广新型户用沼气池50万座,建成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市)24个,建立生态家园富民科技示范村100个,从根本上解决石山地区农村能源紧缺的问题,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⑦建立治理石漠化与治穷相结合的示范基地。坚持生态保护、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统一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石山地区,分别建立10个不同树种和不同治理模式的石山林业生态工程试验示范区。重点开展以发展生态林为主的生态治理试验示范;以生态恢复与保护为主的区域生态重建试验示范;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生态开展试验示范。在生态治理中调整林种结构,使示范区的森林植被覆盖率提高15%左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起到良好的科技示范效应。

3 百色石山地区造林技术应用及收效

广西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5年仍有石漠化土地面积233万hm2,涉及10个市77个县(市、区)、1100多万人口。全区90%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石漠化地区。广西林业部门紧紧抓住林草植被恢复重建这一核心,在全面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业项目建设任务的同时,通过整合“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大幅度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2008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4.7万hm2、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1万hm2,其他工程造林26.7万hm2。据第2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目前全区石漠化面积193万hm2,比2005年第1次监测时减少45万hm2,减幅达19%,减少面积占全国同期石漠化减少面积的47%,治理成效居全国8个石漠化省份第1位。

在进行石山地区造林技术推广的同时,有效控制石山地区石漠化程度,主要通过治理、保护、开发这三管齐下,进行控制和治理。特别是在2009年河池、百色等地遭受50年一遇的连续特大干旱,但是植树造林和生态化治理较好的村镇,则没有发生人畜饮水困难。大旱之年无旱象,奇迹得益于多年来对石漠化的标本兼治。广西各级各部门将石漠化治理与恢复重建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林业项目建设,筛选了降香黄檀、吊丝竹、任豆、香椿、苏木、山葡萄、木豆等一大批石山人工造林树种,探索出“竹子+任豆”和“任豆+金银花”等10多种治理模式,树立了一批治理示范点。百色地区的平果县建立4条以任豆、竹子、剑麻为主的石山造林绿化示范带,形成“任豆树+剑麻”、“任豆树+畜牧业”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田阳县那满镇新楼村建立起“竹子+苏木”治理与产业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忻城县“山上竹木花,山下蔗桑粮,家中猪牛羊,沼气水柜进农家”,成为当地生态治理模式的生动写照。凤山县通过种植核桃让昔日石漠化严重的大石山变成农民的绿色银行,使核桃成为解决石漠化地区生态和脱贫问题的良方。

4 结语

在广西石山地区大力推广造林技术,以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地区作为主战场,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才能加快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实现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让政府得绿、部门得绩、农民得利。因此各级林业部门应当把扶贫工作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珍贵树种、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扶贫开发的经济优势,让林业成为大石山区扶贫开发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敖惠修,何道泉.粤北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及造林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1994(1)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0402

1正安县石漠化概况及其危害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呈现“石漠化”现象。

1.1概况

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据2005年石漠化现状调查结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中,已石漠化面积为57271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2.1%,占碳酸岩分布面积的24.4%,在石漠化面积57271hm2的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47294.9hm2,占总面积的18.2%;中度石漠化面积9119.6hm2,占总面积的3.5%;强度石漠化面积856.5hm2,占总面积的0.3%,是贵州省40个石漠化程度较重的县之一。全县19个乡镇都有石漠化土地。其中石漠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20%以上的乡镇有凤仪、乐俭、安场、市坪、流渡、土坪、小雅、中观、俭坪、格林、和溪等11个乡镇;低于15%的仅是班竹乡。

1.2危害

“石漠化”的形成造成土层变薄,肥力下降,严重威胁粮食的生产,且由于水土资源不断流失从而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石漠化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保水土,就是保生存、保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石漠化不仅给正安县带来了生命财产的损失,还严重影响、制约着正安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正安县石漠化治理概况

正安县2008~2010年岩溶地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共12条16992.18hm2,其中,桴焉乡3条7574.5 hm2,瑞溪镇6条3631.1hm2,碧峰乡2条5263.98hm2,俭坪乡1条522.6hm2。总的石漠化治理面积为4988.32hm2,其中桴焉乡1290.8hm2,瑞溪镇1040.6hm2,碧峰乡2291.42hm2,俭坪乡210.1hm2。治理总投资3372.9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00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372.9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封山育林1390.54hm2,人工造林2238.08 hm2;林下种草574.66hm2,棚圈3100 m2;蓄水池124口,小水窖60口,排灌引水渠7815m,沉沙池45口,田间便道17.19km2,机耕道4.44km2,输水管道11.36km2,谷坊15座,小山塘治理5座,坡改梯46.6hm2 ,青贮窖1250m3,拦水堰1座。

3正安县石漠化治理采取的措施

为了遏制石漠化发展趋势,做好石漠化防治工作,正安县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方法。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正安县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将石漠化防治工作作为各部门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2)加强法制,严格落实保护措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属于政府投资公益性建设项目,防治工作要坚持防范为主,科学治理,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

(3)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正安县结合本地实际,从山上到山下,从坡面到沟谷,合理布设各项措施,使之形成相互联系协调的综合防护体系。

(4)设立专项,综合治理。正安县根据国家政策编制了石漠化防治专项工程,严格实行工程资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5)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针对种植结构单一、 耕作粗放和群众贫困的特点,把石漠化治理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密切结合,以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野木瓜、方竹、核桃等具有市场优势的经济林果,并以此培育和形成生态产业,以增加群众的收入。

参考文献:

[1] 金小麒.喀斯特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贵州环保科技,2000(1).

[2] 余琼.贵州省瓮安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6).

[3] 喻甦,但新球,吴协保.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3).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绿色矿业;科学开采

中图分类号:TD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8-0089-02

矿业与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时代的演变,社会的更替都离不开矿业的发展。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小分支,是由于不正确开采地下矿产资源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灾害的发生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故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我国是矿山地质灾害多发国家之一,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潜在灾害隐患突出等特点。

一、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按照灾害发生的时间快慢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突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另一类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如沙漠化、荒漠化、地面沉降等。与矿山较密切的主要有:

(一)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石的应力发生改变,以前的岩石应力均衡被破坏,以及矿石废渣的乱堆乱放,易造成边坡的不稳固,在外力诱发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灾害。

(二)土地荒漠化

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区内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水资源的减少,河流的干涸,植被的消失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矿山的不合理开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某些矿山由于排水,疏干了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恢复,影响植物生长,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最终使矿区土地石化和沙化。

(三)矿震

我国许多矿山出现采矿所诱发的地震,这已成为矿山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二、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采矿活动仅是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范围内进行的。采矿前的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是平衡的。采矿过程,从地壳内部挖出了极为巨大量的矿石和岩石。诚然,不论采矿的手段是钻采、坑采,还是露天开采,还是液采,实际上都是肢解地壳的机体,这就使本来呈自然平衡的地壳,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和不谐调,导致了地壳物质的不稳固性。这是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本质原因。

采矿特别是地下采矿必须要排净矿坑下积水和处理地层漏水,这又造成地下水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地层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在采矿过程中,如果不按科学手段进行,滥采乱挖,必然会导致矿坑突水、冒顶、偏帮、瓦斯爆炸等灾害的发生。

矿业活动不仅是采矿过程,而且也包括选矿和冶炼加工。采矿,尤其是选矿和冶炼不可避免的要用水和火来处理。因此,矿业过程必然产生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渣。三废的排放和堆积对周围环境及人类的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主观原因

相当长时期以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地方和民营小煤矿、小金属矿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它们与国营大矿山争夺资源或单独或寄生于国营大矿山之上,这样一来,极易引发矿山瓦斯泄露和透水等事故。近年来,矿山腐败现象滋生,有的国营矿山也变相地转为私人承包,不注意安全生产。这是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对策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开采,总伴随着地质环境的破坏与改造,而矿山不合理的开采,必将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占压和毁损、次生地质灾害、矿山废水和重金属污染,从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造成危害。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已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建议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采取如下措施和对策:

(一)系统开展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加强区内地质环境监测

地质环境调查是发现地质环境因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以调查矿区的内、外力地质作用为主,掌握矿区乃至附近区域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提供防治对策。加强区内地质环境监测,建立矿山环境监测网,并将其作为国家监测网的一部分,对区内的地质灾害活动规律进行全面了解,为治理提供依据。

(二)建立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机制,治理区内环境

老矿山大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矿山建设初期对环保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及时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而现在,大部分矿山企业负担重,经济效益较差,难以承担多年累积造成的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责任。因此,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大恢复治理环境的力度。

(三)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矿区大多自然环境较差,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对于矿山堆放的尾矿、弃土、弃石等可能会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应尽快进行治理。必须坚持开发与环保并行,决不以牺牲环保为代价,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走以预防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之路。

(四)加强矿山前期论证及落实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

必须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作为新颁及换发采矿许可证的主要评审依据。对于新建矿山厂址的选择也应首先进行环境地质勘探,提出环境地质报告,才能进行厂址的建设设计。

(五)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矿山“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矿业

鼓励采用先进的采、选、冶工艺,开发低废、无污染的矿山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调查和充实矿山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科技发展计划。加强矿山开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的研究;开发矿山“三废”高效处理与资源化的技术体系和工艺设备,以及科学高效的矿山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走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

四、结语

我国矿山种类繁多、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小、基础差,由于技术、管理及效益等原因的影响,资源开发中的安全形势相当严峻,经常发生地表塌陷、山体崩塌、矿山边坡滑坡、废石场泥石流、尾矿库垮塌、采场冒顶、巷道坍塌、矿山地震、岩爆、采空区大面积地压、井下突水、深井高温等灾害,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管理,防止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升采矿工艺水平,以高技术、高科技为先导,走以预防为主的矿产开发之路,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促进区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庆友,康凤新,李守昌,韩景敏,邢立亭,刘瑞华.山东省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

[2]丁雅丽.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J].西部探矿工程,2002,(S1).

[3]李凤明.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工程治理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1,(3).

[4]张卫东.大同市矿山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

[5]张琦,王文武,王生志,邢岩,荆友广.辽宁省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04,(1).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风沙地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建议;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 TV22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327-02

目前全球荒漠化的土地面积达到3 6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中国的国土面积。全国现有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动态观测,我国沙化土地呈加速扩展之势。20世纪70年代前,每年扩展1 560km2,相当于一个半香港的面积;80年代每年扩展2 100 km2,每年新增2个香港;90年代前期,每年扩展2 460km2;1994~1999年5年间,每年扩展3 436km2,相当于3个香港。1年沙化土地的面积,大体相当于沿海地区2个中等县。目前土地沙化面积仍在扩大,全国2.7亿多公顷草原,9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亿元。2008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新办会获悉,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年均3 436km2转变为年均减少1 283km2。

1彰武县风沙地治理现状

近10年来,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和不合理的畜牧业发展模式,盲目的水利设施建设等决策上的失误及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因素,使原有牧草植被及河流生态受到破坏,土地沙化发展趋势抬头。县境北部地区严重沙化,章古台、阿尔乡、冯家、大冷、四合城、满堂红、丰田等乡镇近邻该沙地,其中,章古台、阿尔乡、四合城就位于沙地之中,生态环境恶劣,为半沙漠农牧生产区。风沙土11.7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32.6%。2003年末,全县风蚀土地面积6.6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2.70万平方公里。阿尔乡流动沙丘达133hm2,出现沙进人退现象。并以5~12m/年的速度向南推进,省城沈阳及辽宁中部城市群面临严重威胁。夏季暴雨,河水泛滥,夹带大量泥沙,柳河每年向辽河输沙量达2 000万吨,水退后沙地变干,在风的作用下转移流动,使河道每年抬高12cm,河床已高出彰武地面2.3m,成为地上悬河。沿岸两家子、彰武镇、西六、福兴地、五峰等部分乡镇土地发生3次沙漠化现象。柳河在6级风条件下,风沙可直达鞍山,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1/3。为防止科尔沁沙地南侵,彰武县以恢复当地生态环境为主的章古台自然保护区及沙漠水生生态系统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提供了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到2003年共治理土地面积2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沙化土地总面积的88.94%。沙化土地下降到2.72万平方公里。针对目前形势,彰武县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治理,最著名的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生物治理,包括退耕还林还草;还有综合治理;封山禁牧等。

2风沙地治理存在的问题

土地沙化不断扩大,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一是辽西北地区,沙化程度虽然有很大减缓,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问题相当严重。沙区防护林体系十分薄弱,防护效益比较低,流动和半流动沙丘还没得到根治。阿尔乡尚未治理的沙丘,每年大风季节风沙滚滚,流沙随风向东南、东北移动。流动沙丘由1995年的25hm2,至1998年迅速增加到667hm2,流动沙丘已经逼到北甸子村头。二是由于农林牧之间矛盾突出,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活动、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干扰十分突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改变农民轮种耕种的办法不多、效果不好;彰武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由于没有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近几年科尔沁沙地南移,陷入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地区人民生活贫困,土地开垦2~3年可能就沙化了,产出随之减少,继续扩大开垦面积,结果是广种薄收。三是解决治理沙化,提高沙化地区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效果不明显,主导产业相当多的地方没有形成规模。四是林业涉及到很多部门,部分领导对防沙治沙的认识、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与加快林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有的还在用传统的办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差距还很大。

3建议

3.1明确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新目标,继续抓好国家林业工程项目,稳步增加资源总量

在风沙区内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期工程,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实施低产、残次林改造建设工程。一是标准要定的高,重新审视“三北”防护林工程,认真调整好新的规则,机不可失,失不在来。像阿尔乡这样地方的风沙治理,一定要纳入到“十一五”计划中。二是考虑要全,除“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沙漠化严重外,沿河的风沙也很重,有的地方还需要封育等。三是建设工程要因地制宜,5年后的防沙治沙效果要好。同时,加强杨树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加大杨树商品林的肥水管理和抚育间伐等集约化栽培技术推广力度,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林农复合经营。加大力度,落实杨树病虫害防控责任制,切实提高杨树管护水平,积极推广抗病虫杨树与其他树种混交。

3.2总结经验走出防风固沙的新路子,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力度

大力引进适合本地条件的新树种、新技术,建立品种园和示范园,增加树种资源的储备;发展混交树,维持树种的多样性,保证生态林业健康的发展。要做好3个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减轻风沙危害,突出防风固沙的重点、生态是首要;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突出畜牧业、草业建设;树立绿色理念,增强生态意识,突出封山禁牧,避免人和动物破坏林地的现象。加强服务,增强生态林发展后劲。政府要强化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保护和促进防风治沙林建设工程健康发展。在扩大资源上,完善造林的地方性政策;在资金上,实行多渠道筹资,尤其要加大招引资力度,鼓励三资向生态林发展聚集。要本着“放水养鱼”的原则,提供优惠贷款服务,在建成初期和经济效益较低时,免收有关费用。

3.3推进制度创新,深化改革,健全机制,进一步明确产权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增强林产业发展动力。实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一是明晰产权,保持林权长期稳定,依法保障林地、林木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坚持“谁造林谁所有”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以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等形式参与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流转,积极推行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允许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发展林业。允许活立木流转,促进资金、劳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促进民营林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林业固沙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在政策上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力度,确实让农民得到实惠,使治理者受益,投资者见效,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3.4齐抓共管,加大执法力度,巩固治沙成果,推进“禁垦、禁牧、禁樵”三禁政策

坚持依法治林,坚决打击各种乱砍滥伐林木行为。一方面通过电台、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森林法》及各项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快依法治林进程。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建立以县级林政执法为主体、乡镇场社区林业人员为骨干,乡村护林员为网络的管护体系,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林业公安人员。注重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全面实施依法治林、依法护林、依法兴林。深入开展林业“严打”专项斗争,加大对涉林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乱砍滥伐等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保护林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为生态林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力环境。一是成立沙漠化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加大领导力度,强化政府行为。沙漠化防治工作经济效益非常低,更多体现的是生态和社会效益。沙区各级政府要把沙漠化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和协调工作,充分调动农、林、水和畜牧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做到各负其责,工程配套,协调发展,共同做好沙漠化防治工作。二是提高各级领导建设林业的指导水平,各级干部要了解掌握治沙的情况,进行科学的指导;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治理水平。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针对辽宁省沙漠化土地分布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坚持带片、片网结合,乔、灌、草结合,封、飞、造结合。三是抓好典型示范,以榜样的力量推动防沙治沙。在全县范围进行宣传,突出省林业厅设立的后新秋镇西旧府防沙治沙示范区、四合城乡的治沙示范户杨海清等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在防治技术、治理模式、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融资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为防沙治沙工作探路子、做示范,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全县防沙治沙工作。

4参考文献

[1] 姚志芳.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358.

[2] 刘军.对国有林场试行分类经营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7(7):80.

[3] 陈永生,苑铁军.阜新不绿,辽宁不宁[J].辽宁林业,2006(3):23-24.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第8篇

(一)初步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1.初步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系。2005年,宁夏就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了自治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宁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入“十二五”时期,宁夏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前,宁夏已将《宁夏节能减排专项规划》《宁夏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等纳入“十二五”专项规划,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制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2.清洁发展机制(CDM)工作取得实效。早在2003年10月,宁夏就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省级CDM环保服务中心,积极承担或参与了中国—日本CDM项目开发能力建设项目、中国—加拿大地方(宁夏)CDM能力建设示范项目、中意环境科技合作、中英合作—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二期)等一批国际环境科技合作项目,项目涉及能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替代等领域。截至目前,宁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达89个,经联合国执行理事会签发的核证减排量(CER)达到64950万吨,为企业带来4561万元的收益。

(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宁夏光热、风能资源丰富,区内可利用的荒漠荒地为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极大空间。目前,宁夏新能源开发利用已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格局。宁夏相继建设了宁东、青铜峡、贺兰山、永宁、红寺堡、麻黄山等10个风电场,2010年,风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减排温室气体219万吨。2011年,彭阳、西吉、海原等贫困山区的7万多农户免费领到了丰联世贸公司发放的太阳灶,农村太阳灶入户率达30%,建成被动式太阳能光热房8万多平方米;农村沼气利用量达到1.2亿立方米,沼气入户率达30%。

(三)节能减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十一五”期间,宁夏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4.1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3.308吨标准煤/万元,五年累计下降20.09%。2011年,宁夏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了15.57%。与此同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也明显降低,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已下降为10.67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下降率为4.85%。二是能源消费增速明显回落。“十一五”期间,宁夏能源消费量累计增长45.1%,比“十五”期间回落70.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7.7%,比“十五”期间回落了8.8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也从10.90吨二氧化碳/万元下降为8.51吨二氧化碳/万元。三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步下降。“十一五”以来,宁夏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2010年,宁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6.12吨标准煤/万元,比2009年下降了5.96%,比2005年下降31.7%。四是单位GDP电耗下降。2010年,宁夏单位GDP电耗为4916.3千瓦时/万元,比2005年下降1.6%。五是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010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75%,比2005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效率为39%,比2005年提高7.1个百分点;原煤入洗效率为94%,比2005年提高5.8个百分点;炼焦效率比2005年提高31个百分点;炼油效率比2005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四)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宁夏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重点建设工程,工程区草原植被迅速恢复,累计造林560万亩,林草资源总量逐步增加。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0.5%提高到2011年的13.8%。新增湿地85万亩,碳汇量大幅度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逐年减少。宁夏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区治沙在1500亩以上的企业达60多家,治理沙地及荒地300多万亩。个体治沙造林户数达到14.7万户,造林65万亩。特色经济林面积连续5年增长速度超过12%,2011年达到420万亩,林业生产总值实现132亿元。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宁夏林地面积增加了1840平方公里。国家生态环境状况技术规范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宁夏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到43,比2005年提高了一个级别。

二、宁夏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宁夏属于富煤省区,已探明煤炭储量310亿吨,居我国第6位。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工业结构呈现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特征明显,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环境质量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农村环境管理体制亟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宁夏纳入监测范围的6大主要排水沟入黄断面水质仍为劣Ⅴ类。固原市、中卫市的可吸入颗粒物及石嘴山市的二氧化硫等污染因子仍超过国家标准。二是全区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较快,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还是较低。

(二)节能降耗任务仍然严峻

2011年,宁夏全区单位GDP能耗上升4.6%,后四年单位GDP能耗年均需要下降5.05%才能完成节能降耗总体目标任务。从五市情况来看,2011年,银川市单位GDP能耗上升6.95%,剔除宁东因素上升3.6%,石嘴山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04%,吴忠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72%,固原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5.52%,中卫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31.13%。五市均未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节能减排任务的压力将逐步加大。

(三)各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升高

一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升高。2011年,宁夏氮氧化物排放达45.81万吨,增长9.71%;二氧化硫排放量达41.04万吨,增长7.18%。二是氨氮削减量太低。2011年,宁夏化学需氧量排放23.37万吨,削减量只有2.67%;氨氮排放1.80万吨,削减量1.14%,氨氮削减量比例太低。三是各项主要污染物工程减排能力有待提高。全区氮肥、造纸行业废水深度治理工程进展缓慢,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农业源污染减排还在规划阶段。与“十一五”时期相比,污染减排形势更加严峻和艰巨。

(四)低碳技术水平落后仍是制约宁夏低碳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实现低碳经济需要很多科技的支撑,如甲烷的回收利用、氧化亚氮的分解、二氧化碳收集并储存到地下等技术。

三、加快宁夏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宁夏“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宁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5%左右,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至15%。为此,树立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保护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成为宁夏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

(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光电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

首先,依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其次,充分发挥宁夏太阳能、风能的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宁夏新能源开发利用。在贺兰山东麓南端和中部干旱带建设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大力支持光热发电领域新技术与新成果的研发与示范。鼓励开展光热熔盐、集热装置等关键技术、材料与设备的研发,进一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学、研一体化,进行光伏产业和相关产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建立太阳能利用的研发和创新体系,开展光伏产业核心技术、装备制造技术、核心设备、配套产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培育光伏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使光伏产业成为宁夏新的经济增长极。再次,加快发展风力发电产业。重点建设贺兰山东麓、宁东、麻黄山、中卫、红寺堡、同心、西吉、海原大型风电场,引导风电项目集中规划,因地制宜开发小型风电场,形成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相结合的格局。同时,大力扶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开发大型风电设备,提高风机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第四,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打造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体系。开发推广秸秆气化技术,因地制宜建设秸秆气化站,有序发展秸秆气化发电,实现作物秸秆的能源化利用,拓宽能源多元化利用之路。

(二)积极开展重大低碳技术开发研究

依托宁夏低碳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将先进实用、应用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和新型减排技术进行集成,在高载能行业、新能源产业及建筑领域进行大力推广,提高行业技术水平。1.开发应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尿素、氰胺生产企业逐步推广烟道二氧化碳捕集浓缩和回收利用技术,开展煤气化产业二氧化碳捕集工艺及石油开采工艺对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应用产业,开展高浓度工业级二氧化碳运用于灭火、制冷、金属保护焊接、生产碳酸盐等领域的研究。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选择火电企业开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试点,研究制定符合宁夏实际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地质封存技术体系。2.开展废气中一氧化碳回收与低碳利用技术。探索回收一氧化碳并入现行的煤气化炉,制备甲醇等有机化合物的可行性研究,在密闭式电石炉上开展示范;开展以一氧化碳为原料制备醋酸、草酸等试点示范;积极开展电石、碳化硅、硅铁冶炼炉尾气回收以及一氧化碳纯化相关技术的研究。

(三)建立低碳经济人才培养机制

围绕宁夏低碳产业、低碳产品及低碳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实行人才委培项目,有计划地培养低碳经济所需专业人才,全力建设低碳科技人才队伍,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四)加强荒漠化治理,大力发展碳汇林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