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首先,构成艺术中的点指的是拥有一定大小和形状、与画面空间相比悬殊的点。点是力的中心,是人的视线和注意力的集中关注点。点具有扩张力,可以通过占据空间来充实空间画面,连续的点可以形成虚线或者虚面,而且使之具有方向性。在空间中往往由多个景观节点构成场地的轴线,并引导使用者出入空间,感受环境带给人们的心理情绪。其次,构成艺术中的线指的是点移动后的轨迹,具有一定的形象和宽度。线条是构成景观要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艺术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线条被广泛的应用与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例如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而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最后,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具有亮度空间。构成艺术中的面能够给人以延伸感、力度感,面可以限定空间,在为何中有封闭和开放的感觉。在景观设计中,点、线、面三种平面元素会通过构成艺术法则组合成具体的形象,构成设计中的平面要素,有些平面要素是简单的形体,而有些景观要素则是一些形状复杂或者简单的图形。通过平面要素在平面中的构成,可以为景观平面设计提供清晰明确的构成法则,这是景观设计中的基本法则,景观设计也通过这些平面元素来完成景观空间平面序列的组合与排列。总体来说,平面构成艺术能够为景观平面设计提供景观元素的基本形状和组合的规律,从而对景观要素进行合理合序的组织,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2色彩构成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构成的含义是指色彩在视觉中的相互作用,是利用人类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解析还原成色彩的基本要素,进而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换型,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色彩构成艺术能够极大的丰富景观内的设计景象,凭借色彩在人类对景观设计中的视觉优势,色彩构成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占了重要的位置。色彩不仅对人的视觉产生作用,还能影响到人的具体心理变化。例如色彩中的冷黄色、黄绿色、青绿色等色调偏冷的颜色,会给人带来清新、含蓄、幽深的心理暗示。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色彩构成艺术,可以使景观的构成显得更加的生动多彩、更加具有时代的鲜明气息。色彩的应用对整个景观的空间感、舒适度、环境气氛、使用效率以及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均有很大的影响。色彩的美感能提供给人精神、心理方面的享受,人们都按照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去选择乐于接受的色彩,在景观设计中也是如此。可以通过色彩来表现景观设计中的气氛,色彩的基调影响着环境的品质。

3立体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立体构成来描述环境与物体的关系,给人以全面综合的感受。首先,立体构成元素可以给景观设计带来其独有的象征性。这一点在诸多城市都有所体现,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大本钟,这些立体造型以其独特的构造成为了这些城市的知名风景,也是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之一,其原因就是这些景观作为一个构成元素同周围建筑造型在立体构成上的鲜明对比,突出了这些景观元素独有的象征意义;其次,立体构成能够帮助设计师对景观设计中的整体掌控能力。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中,种种构成元素都有其角度的限制,而立体构成则是全方面的展现景观设计中的种种元素,立体构成对于景观设计中的整体化有很大的帮助,能够突显出景观设计中整体的和谐统一美,也能显示出单独景观元素的个性美;最后,立体构成能够使景观元素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例如将类似的立体构成元素按照规律排列组合,可以形成景观设计中的韵律美,例如城市中摩天大楼的设计,比肩接踵,重复而不雷同,能够给景观设计增加韵律美。

4结语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文章在构成城市硬质景观的基本要素上,如铺地、台阶、雕塑小品等,通过理论性的详细介绍,针对性地说明这些元素的特征、使用以及构成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形象、生动,富有参考性和启发性,对如今开展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2.城市景观的组成要素

2.1地面铺装

区别于自然环境中的地面,在城市地面往往都需要做硬质铺装处理。这除了需要满足高频率、高强度的使用功能之外,还因为铺装是塑造城市景观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不同铺装材料的运用,可以划分地面的不同用途,界定不同的空间特征,可以标明前进的方向,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同时通过铺装图案的变化,还可以创造视觉趣味,构成空间个性。

在做地面铺装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因素:首先应当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无论是铺装材料的选择,还是铺装图案的设计,都应与其他景观要素同时考虑,以便确保铺装地面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功能上都有被统一在整体之中。随意变化铺装材料和图案,只会增加空间的零乱感,所以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不能任意变换相邻近的铺装材料及形式颜色。第二是安全性。应当保证铺装功能所必需的强度要求,做到铺面无论在干燥或潮湿的条件下都同样防滑,避免行人发生危险。第三是外观,包括色彩、尺度和质感。色彩要做到既不黯淡也不令人烦闷,又不鲜明到俗不可耐。色彩或质感的变化,只要在反映功能的区别时在可使用。尺度的考虑会影响色彩和质感的选择以及拼缝的设计。路面砌块的大小、色彩和质感等,都应与场地的尺度有正确的关系,这点相当重要。

地面铺装材料很多,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花砖、天然石、卵石等,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出选择。沥青地面成本低,施工简单,常用于车道、人行道、停车场的路面铺装。彩色的沥青路面的使用,还可以改变景观的单调性。混凝土路面因造价低,适用性强而被广泛使用。现浇混凝土铺地要注意伸缩缝的设置,而混凝土砌块铺装则更加灵活。花砖路面的色彩丰富,式样与造型的自由度大,容易营造出欢快、华丽的气氛。常用于公共设施入口、广场、人行道、大型购物中心等场所的路面铺装。天然料石,特别是花岗岩铺地,往往可以营造出一种庄严、沉稳的气氛,大多用于城市中的重要地段。为了避免大面积硬质铺装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可以结合绿化,形成嵌草铺装。

2.2台阶、坡道和路缘石

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由于各种自然原因或功能需要,常常要改变地坪高度的变化,而地坪高度的变化也往往产生出丰富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其中改变地坪高度的景观设计有台阶、坡道和地缘石。

台阶和坡道的主要功能是使行人从一个地坪高度转移到另一地坪高度,但同时也具有突出该场地环境特征的巨大潜力。当台阶设计成狭窄而有亲切感,宽阔时而有雄伟的感觉,可以封闭而神秘,也可以开敞而连绵。他们将是逐渐引人入胜,以戏剧性的手法诱使行人到达观感的极好手段。

地缘石是一种确保行人安全,进行交通引导,保持水土,保护栽植,以及区分路面铺装而设置在车行道与人行道分界处、路面与绿地分界处,不同的铺装路面的分界处等位置的构筑物。路缘石的种类很多,有预制混凝土、砖、天然石材等,造型也很丰富。

2.3雕塑小品

雕塑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它能以其丰富的造型语言,向人们传达着特有的思想感情。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地理景观、园林景观和建筑景观相互渗透,往往就构成了城市或社区的特征标志。城市雕塑类型很多,其中一类属于小品式雕塑,其题材大多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动、植物为主,注重反映民俗风情和场所特征。雕塑为了求得与环境相协调,应在规划、构思、制作等方面认真考虑。第一就是布局:雕塑所处位置与周围建筑及自然环境是否相协调,在景观构图中所在的地位,雕塑所在位置与道路交通的关系等。第二是造型:雕塑造型如何占有适宜的空间,并以什么造型"语言"吸引过往行人的视觉并影响他们的观赏心理。第三是体量尺度:特别小品类雕塑,应同观赏者保持亲切的关系。

雕塑形式通常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类。具象的雕塑由于能直接为人们接受,所以往往多于抽象雕塑,但许多优秀的抽象雕塑形象比具象雕塑更形象、更概括、更简练、更典型,因而也就更耐人寻味、发人遐想。传统的雕塑以石、铜材料为主,但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雕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造型手段,具有动态艺术、视幻艺术、电子艺术、光影艺术以及音响艺术表现力的新奇雕塑,更能满足人们不同层面的艺术享受。

3.结语

在进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环境的现状。要科学全面地理解城市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属性和其他特征及城市生态平衡的机制,运用现代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手法,创造一种源于而高于自然的城市景观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

然而,在现代很多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存在很严重的雷同现象,且也有很城市不根据城市原本的自然条件,随意模仿其他城市的建设风格。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它反映了整个社会创新意识薄弱,也会造就很多建筑垃圾。

其中的原因,一是城市景观的设计是由政府官员决定,其为追求政绩,很少实在的考虑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景观设计师并不乐于下工地,至少缺乏主动性,而又与施工人员欠缺沟通,最终的设计成果就留下很多遗憾。因而,要从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入手,政府官员、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充分沟通,创造出有特色和体现城市特点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唐学山,等.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字:景观设计;形式美

当代城市景观风貌变化显著,人们的生活品位、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要求设计师们注重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用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加之理性的分析方法,以设计、艺术、经济、综合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为基础,用审美观、科学观进行反复比较,最后得出一种最优秀的设计方案,遵循形式美规律已经成为当今景观设计的一个主导性原则。探讨景观设计中形式美的规律对创造出最优化的人类景观系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形式美规律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是一种内在的形式,是一切设计艺术的核心,是一切艺术流派的美学依据。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形式要素被推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只有正确掌握了形式美感要素才能把复杂多变的设计语言整合到形式表现中去。如今的景观设计早已不同于狭义的“园林绿化”,设计师综合运用统一、均衡、节奏、韵律等美学法则,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创造景观语言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1. 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又称和谐,是一切艺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一个基本要素孤立存在在景观设计当中是很少见的,通常各个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场所+景观”,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即要有一定的变化用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有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一个不和谐的要素会引起视觉紧张和视觉冲突,失去美感。过于繁杂则会让人心烦意乱,无所适从,而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显得过于单调呆板。景观作品的美感是从统一的整体效果中感受到的。因此,只有做到既多样又统一才能使景观达到和谐的境界。

2.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中的词汇。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景观要素的节奏与韵律是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

同一种或同一组造型要素的连续反复或交替反复能够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具有动势的丰富的秩序视觉效果,给节奏带来了多样性,使其具有视觉感强烈的韵律美。在单一造型要素重复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插入截然不同的新形态来寻找突破,可以产生强烈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3. 尺度与比利

圣·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任何物体,不论任何形状,必有3个方向,即长、宽、高的度量。比例就是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任何园林景观,都要研究双重的3个关系,一是景物本身的三维空间;二是整体与局部。 园林中的尺度,指园林空间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比较。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决定园林设计的尺度。尺度可分为可变尺度和不可变尺度两种。不可变尺度是按一般人体的常规尺寸确定的尺度。可变尺度如建筑形体、雕像的大小、桥景的幅度等都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园林中常应用的是夸张尺度,夸张尺度往往是将景物放大或缩小,以达到造园造景效果的需要。

4.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造型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调和是指保持差异的同时强调共性,一般来讲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合强调统一。对比与调和也就是美学上的“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这样才能获得高层次的审美。缺少对比变化会使人感到单调、缺乏美感,可是过分的强调对比变化就会失去景观的协调一致性,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混乱。正确运用对比与调和可以使各种要素相辅相成,互相依托,活泼生动,而又不失于完整。 转贴于

在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我国造园艺术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对比手法的一种运用方法。西安盆景园中有一处大草坪,草坪上只有一株红枫,在绿色的草坪上红色的枫树纸条细柔斜出,使空间顿时明亮起来,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形成独特的意境,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单体还是群体,在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动与静、以及形状、色调、质地等等要素中都要巧妙的结合。

5、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一切设计艺术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之一。对称构成的造型要素具有稳定感、庄重感和整齐的美感,对称属于规则式的均衡的范畴;均衡也称平衡,它不受中轴线和中心点的限制,没有对称的结构,但有对称的重心,主要是指自然式均衡。在设计中,均衡不等于均等,而是根据景观要素的材质、色彩、大小、数量等来判断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给视觉带来的是和谐。对称与均衡是把无序的、复杂的形态组构成秩序性的、视觉均衡的形式美。

西方古典园林及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也就是规则式均衡,一般是指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整个布局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以静感为主导,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中国皇家园林故宫也是典型的对称格局。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增加崇高的美感,但是对称由于过于完美而缺少变化,处理不好就会显得呆滞、单调,均衡则弥补了对称状态的单一化,使景观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变化美。自然式均衡则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6、 主从与重点

每个整体都由若干要素组成,每个要素有自己不同的重要性和地位,总有主角和配角,如果每个景观要素都突出,即便排列整齐,很有秩序,也不能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各种艺术创作中都有主与从的关系。

景观设计中,视觉中心是极其重要的,人所注意的范围一定要有一个中心点,这样才能造成主次分明的层次美感,在设计时就要有意识的突出这个视觉中心重点,使它明显的处于从属地位。近年来艺术家经常提到“趣味中心”这样一个词汇,也就是指整体中最引人注意的重点,对这一部分重点可以打破全局的单调感,是景观整体有朝气,强调这个中心关系到能否让观看者的目光一下集中到景观的主题上来,但趣味中心有一个就足够了,如果没有,就会使人感到平淡无奇,如果太多,就会显得过于松散,从而整体的统一性就会荡然无存

结语:

以上是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形式美规律对景观设计一直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它们是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并不能截然分开,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多样统一、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利、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主从与重点等方法,加上更多的专业设计实践,才能很好地将这些设计手法,熟记于胸,灵活运用于方案之中。赋予自己的景观作品以灵魂,是景观作品在自然美、建筑美、环境美与使用功能上达到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冰、许楗,设计基础之平面构成[M]。西安:陕西人民美书出版社,2005。

【2】姜桦,平面构成课题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O5。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当今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核心,以此为依托在科学应用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代景观艺术在这一新的发展浪潮下也借助新的技术背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观艺术设计中涉及到的建造结构等技术在新技术背景下的要求高度越来越高,新技术和景观艺术设计思维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关键词:

新技术;景观艺术设计;设计思维

虽然当今社会的新技术日益更新进步,但是这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在艺术,比如本论文涉及到的景观艺术层面上还有所欠缺,归根结底是缺乏将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一种思维。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景观艺术在这一背景之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论文接下来将从新技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利弊层面进行分析。

1简析新技术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改变与发展,景观艺术设计领域也从传统的园林艺术向现代化景观进行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新技术背景为景观艺术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可供利用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着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思维。

1.1新技术

新技术的独特性就体现在第一个字上,所谓“新”强调了与以往传统技术的升级与创新,表现出与传统技术相比下新技术的优越性。新技术指的就是新的材料、结构和工作方法,并且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依托,在景观艺术设计领域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1.2社会各阶段的技术与景观艺术状况

工业社会前期,手工技术的景观形态是当时的主要内容,在这一时间段,技术手段与艺术想法比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园艺工作者的整体意识强烈,对细节了解充分,这使得景观艺术得到了整体性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逐渐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为大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与之相辅相成的景观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单一化的艺术并不是主流,这让人们想要追求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景观艺术受到冲击。进入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又对社会上的不同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景观艺术的发展也在这个新技术背景之下被推进。西方国家的技术发展较我国早,所以我国在当今技术背景之下的景观艺术发展与西方的景观艺术设计轨迹具有相似性,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也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应该立足我国国情,取其精华,中国的景观艺术设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新技术带给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

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背景都会给那个时代下的艺术领域带来很大的影响,本篇论文以景观艺术设计为研究的对象,以新技术作为时代的背景,具体分析了新技术背带给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影响。

2.1新技术背景的组成要素

新技术是一个比较难以界定的范畴,因为技术的形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新技术背景的基本要素以供理解。新技术背景的基本要素兹列如下:①新技术是以网络信息和数字化概念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的技术形态,新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传输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更加流畅快速;②新技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是由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共同构成的组合型技术,技术含量较之前传统技术更高,新技术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性更强;③新技术的形态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其更新换代和创新性更强。

2.2新技术的优势

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就表现在它的高效性、智能性和不可替代性,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上的各领域工作的效率更高,不仅节省了社会资源的应用,而且针对一个行业或经济体而言,可以极大地减少其投入的成本。新技术的智能性使得各个领域的应用方式和形态以及呈现出来的成果具有更多样化的特点,更加新颖灵活。新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是因为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一般的技术形态并不能满足新技术背景下的需求和应用条件,所以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具备绝对优势的。具体到景观艺术设计方面,新技术会在景观设计的结构与规划中发挥效用,而且其抽象性可以在景观设计完成之前得到景观艺术设计最后的整体性效果,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及时地调整,除此之外,新技术还可以是景观艺术设计的效果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2.3新技术对设计思维未来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时代到来,新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更多的突破性成果,它对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因此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景观艺术设计之中,这使得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开放,不仅仅是沿袭传统的景观设计精髓,景观设计师们的思维也逐渐向着更加全面发散的方向靠近,景观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不必再受到传统艺术设计思维的限制,可以紧跟时展的潮流,设计出符合现代化甚至是后现代化的景观艺术作品。新技术背景之下不仅仅对解放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同时对景观艺术设计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和技艺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文提到了新技术的独特优势,在景观艺术的设计应用过程中,现代化的技术是景观艺术设计可以采取更加高效智能的手段,而不是像传统景观艺术设计一样停留在手工画图,人力操作的低级阶段,这同样是新技术背景对景观艺术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

3结束语

在信息革命之后,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上述论文以景观艺术设计为例,阐述了新技术下景观艺术设计思维的变革,思维的进步是艺术进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同时,新技术还给景观艺术设计的过程带来了更加先进的实施方式,这也给景观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潜力。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新技术的发展在给景观艺术设计带来众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只是就现在而言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我们仍然要防患于未然,正视新技术背景对景观艺术设计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技术的进步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的福音。

作者:廖夏妍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挺.新技术背景下的景观艺术设计思维初探[D].江南大学,2009.

[2]麦克•巴特尔梅,庄佳栋.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J].中国园林,2015,(2):61-64.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多样统一又称和谐,是一切艺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一个基本要素孤立存在在景观设计当中是很少见的,通常各个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场所+景观”,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即要有一定的变化用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有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一个不和谐的要素会引起视觉紧张和视觉冲突,失去美感。过于繁杂则会让人心烦意乱,无所适从,而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显得过于单调呆板。景观作品的美感是从统一的整体效果中感受到的。因此,只有做到既多样又统一才能使景观达到和谐的境界。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中的词汇。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景观要素的节奏与韵律是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

同一种或同一组造型要素的连续反复或交替反复能够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具有动势的丰富的秩序视觉效果,给节奏带来了多样性,使其具有视觉感强烈的韵律美。在单一造型要素重复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插入截然不同的新形态来寻找突破,可以产生强烈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3.尺度与比利

圣·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任何物体,不论任何形状,必有3个方向,即长、宽、高的度量。比例就是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任何园林景观,都要研究双重的3个关系,一是景物本身的三维空间;二是整体与局部。园林中的尺度,指园林空间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比较。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决定园林设计的尺度。尺度可分为可变尺度和不可变尺度两种。不可变尺度是按一般人体的常规尺寸确定的尺度。可变尺度如建筑形体、雕像的大小、桥景的幅度等都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园林中常应用的是夸张尺度,夸张尺度往往是将景物放大或缩小,以达到造园造景效果的需要。

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造型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调和是指保持差异的同时强调共性,一般来讲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合强调统一。对比与调和也就是美学上的“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这样才能获得高层次的审美。缺少对比变化会使人感到单调、缺乏美感,可是过分的强调对比变化就会失去景观的协调一致性,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混乱。正确运用对比与调和可以使各种要素相辅相成,互相依托,活泼生动,而又不失于完整。

在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我国造园艺术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对比手法的一种运用方法。西安盆景园中有一处大草坪,草坪上只有一株红枫,在绿色的草坪上红色的枫树纸条细柔斜出,使空间顿时明亮起来,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形成独特的意境,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单体还是群体,在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动与静、以及形状、色调、质地等等要素中都要巧妙的结合。

5、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一切设计艺术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之一。对称构成的造型要素具有稳定感、庄重感和整齐的美感,对称属于规则式的均衡的范畴;均衡也称平衡,它不受中轴线和中心点的限制,没有对称的结构,但有对称的重心,主要是指自然式均衡。在设计中,均衡不等于均等,而是根据景观要素的材质、色彩、大小、数量等来判断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给视觉带来的是和谐。对称与均衡是把无序的、复杂的形态组构成秩序性的、视觉均衡的形式美。

西方古典园林及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也就是规则式均衡,一般是指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整个布局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以静感为主导,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中国皇家园林故宫也是典型的对称格局。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增加崇高的美感,但是对称由于过于完美而缺少变化,处理不好就会显得呆滞、单调,均衡则弥补了对称状态的单一化,使景观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变化美。自然式均衡则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6、主从与重点

每个整体都由若干要素组成,每个要素有自己不同的重要性和地位,总有主角和配角,如果每个景观要素都突出,即便排列整齐,很有秩序,也不能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各种艺术创作中都有主与从的关系。

景观设计中,视觉中心是极其重要的,人所注意的范围一定要有一个中心点,这样才能造成主次分明的层次美感,在设计时就要有意识的突出这个视觉中心重点,使它明显的处于从属地位。近年来艺术家经常提到“趣味中心”这样一个词汇,也就是指整体中最引人注意的重点,对这一部分重点可以打破全局的单调感,是景观整体有朝气,强调这个中心关系到能否让观看者的目光一下集中到景观的主题上来,但趣味中心有一个就足够了,如果没有,就会使人感到平淡无奇,如果太多,就会显得过于松散,从而整体的统一性就会荡然无存

结语:

以上是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形式美规律对景观设计一直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它们是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并不能截然分开,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多样统一、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利、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主从与重点等方法,加上更多的专业设计实践,才能很好地将这些设计手法,熟记于胸,灵活运用于方案之中。赋予自己的景观作品以灵魂,是景观作品在自然美、建筑美、环境美与使用功能上达到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冰、许楗,设计基础之平面构成[M]。西安:陕西人民美书出版社,2005。

【2】姜桦,平面构成课题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O5。

【3】满懿,平面构成[M]。北京:人民关术出版社,2003。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6篇

广泛意义上说,任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设计都可以被称为“生态设计”。生态住宅小区是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来设计,建设无污染环境、生态稳定的生活环境。居住区生态设计应尊重自然的机理出发,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尊重物种多样性,尝试自然能源为主,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保持水循环,维护动植物栖息地的环境品质。

1.建立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包括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居住区的自然环境,也涉及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系统。生态设计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以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其次在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居住者的使用功能、环境健康、景观造型等因素,同时注重生态群落的自我调节功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

2.遵循良性循环的生态价值观。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应利用再生资源,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在设计中应用生态价值观,不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或无限制,任何对自然环境恣意破坏,消耗自然资源的做法都是对子孙后代的和生物的不负责任和不道德,倡导有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消费方式,即适可而止、健康持续的消费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资源与发展空间。

3.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观。任何试图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征服、主宰自然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尽管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对环境的损害是无法挽回的。人类是生物的一部分,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有一个共存共荣的环境。生态景观设计理念住宅区需要协调自然,建筑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再生和维护生态系统。不仅专注于艺术的创造性,也要注重人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景观设计和生态理念相结合,才能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二、生态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英国在居住区与城市建设中提倡“生活应该是贴近自然的环境”,这一设计原则已广泛被世界各国设计师认可。最好的景观设计看起来没有任何设计,生态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整体。利用原有的地形、水、植被等因素,尽量保持自然的地形地貌,在满通流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少动土方,保持原有的地形。这种强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一体化的“因地制宜”设计原则,不仅节省了成本,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较更能营造出自然景观的韵味。

2.乡土化设计原则。地域性景观包括乡土文化、土地资源等基本要素。在设计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植物物种组成和结构规律来选配乡土植物尤其重要,应用“适地适树”乡土化原则,在植物选择上尽量避免物种竞争,品种单一,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乔木及花灌木等乡土树种。原生植物不但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工作,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营造特色鲜明的地域景观,彰显地方特色,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

3.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景观设计中往往以乔灌木与地被草皮、常绿与落叶、生长快和生长慢的多种植物配置来打造植物群落的立体化,立体化植物配置不仅丰富了植物物种,还能最大限度的释放氧气量,达到较好的生态效益。植物配置还可以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来突显特定植物景观的季节,利用植物物候的优势,通过合理布局,形成季节性特点配置。利用各种观花树种、季相叶树种、观赏时间较长的宿根地被植物配置成多样性的稳定的植物群落,随着季节的变化,其色彩、形态各异,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姿四季季相更迭。

4.循环生态水景原则。水是景观设计中的最具吸引力的设计元素。水不仅可以起到组织空间、明确流线、引导方向的作用,还能协调小区内部自然环境。绿色生态住区建设应采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来节约水资源和水循环利用,减少水的消耗。同时在景观设计时结合原有场地的水文特征基础上,减少硬质铺装,较多的利用绿地土层来贮存和净化雨水。利用景观湖的来贮存雨水,在景观湖的出口设置内循环自然净化过滤系统来优化水质,堤岸边坡采用砂、石砌成,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模拟自然湖泊景观,这样既丰富了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又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三、结语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住宅 园林 景观

1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住宅的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环节的基本要素,需要设计出能够满足社会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可以体现出当地区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与以绿为主的园林景观设计观念,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社会居民营造出一个居住环境与区域文化完美结合的实际生活环境[1]。

2现代住宅园林景观的标准

⑴以园林景观的功能性作为基础

住宅区域环境是为居民所设计的,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应当符合在物质方面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具体要求。其次根据住宅建筑的辅助设施能否具备满足人们实际生活需求的使用功能,在园林景观的总体布局上,最重要在于是否使人们安心地稳定居住。

⑵以生态自然循环作为基本出发点

现阶段社会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相应的文化层次也不断得到提高,对于现代住宅的园林景观也有了进一步的实际需求。现代住宅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品位与文化特色,能够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融入传统形势的区域文化,促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达到相互融合的目标,这样就可以营造出多元文化形式的生活氛围。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充分地了解社会居民的室外活动与沟通交流的实际需求,以便符合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与文化程度的社会居民生活要求。现代住宅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体现出生态自然的效果,将绿色的理念引入到总体设计规划当中,促使人们在城市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实在的自然气息,充分展现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2]。

⑶渗透出文化气息

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过程时,应当考虑到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协调性,同时需要在园林景观的设计构图中渗透出相应的文化气息,这样园林景观不但可以体现出一种样式美,还可以表现出一种特色的意境美。展现园林景观中的美学内涵,能够经过各种植物季节性地不同变化,灵活巧妙地使用色彩、形体与质地来构建一副美妙绝伦的艺术画面。

⑷环境绿化

绿化是在现代住宅的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靓丽风景。然而对于实际住宅环境的绿化则能够在小区的土地上种植花草树木形成绿地。住宅区域的绿地能够体现出多种功能,例如能够为居民搭建出一个室外模式的生活空间,为社会居民提供安稳的休闲环境。

3现代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

⑴注重生态效益

提升居民区域的环境质量需要以维护生态平衡作为重要前提。能够充分结合植物的生态学原理例如生态循环、植物观赏作用与植物种群生态学等部分来将各种植物进行空间艺术化处理,应当根据各种不同植物的生物特性来达到合理配置的目的,促使社会居民的住宅景观能够充分体现出层次感与色彩感。

⑵打造生态园林

打造生态园林是实现园林景观良性循环目标的重要途径,能够运用经济学理论把植物构建成一个多层次模式的种族群落。借助植物实际的代谢功能来实现无废物的循环生产目的,能够把各种不同形式的植物栽种到人工植物群落之中,地下根的深浅程度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系统的地下根系,从而可以达到吸收大部分有害物质的目的。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能够把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从而能够起到提升土壤肥沃度与净化土壤的具体目的,还可以把空气当中的有害物质有效地吸收掉,例如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能够起到提升土壤肥沃度与改善土壤结构的实际作用。

⑶设计上的创新

现代住宅区域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尽量避免在各种不同的实际环境中设计出相同的园林景观。可以相应地尝试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以自然作为主导路线,经过自然环形的主干道来达到建筑布局的改善目标。能够充分地使用形式要素例如声音、光影、色彩、质感与形体要素来营造一个美化的现代住宅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使用动静结合与形色结合的具体手法来进行设计,也能够让水体围绕着主干道达到分布目的,这样不但能够使社会居民更加地体现出亲近自然的感觉,也能够充分改善实际的城市环境,促使环境变得具有更高价值的观赏性[3]。

⑷住宅环境注重绿化

现代住宅区域绿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方便社会居民的交流、休闲与运动等活动。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上需要体现出住宅区域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人们能够在空暇的时间段在树荫下悠闲地散步与聊天,在绿化地带上舒展筋骨,儿童能够在绿地上进行游戏与玩耍,可以达到人与大自然融合的目的。因此需要在住宅区域实现大规模的绿化目标,使社会居民可以接触到更多形式的绿色,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阳光雨露与新鲜空气等。现代住宅的园林景观绿化具体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种植花草与树木来达到发挥目标。绿化应当作为现代住宅区域园林景观的重点内容。现阶段的设计方式过于侧重标志意义的建筑,占据了本来为数不多的绿化面积。在实际情况上,为了能够重点突出以绿为主的重点设计观念,提升住宅区域的绿化量,需要使用复层种植结构,在乔木下方栽种适量的灌木,在灌木下方栽种适量的花草。优美形式的植物景观能够为园林景观作为背景。透过色彩与质感等方面的鲜明对比来重点突出园林景观的特殊空间。住宅区域的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以绿为主的观点不仅体现在平面形式的绿化层面上,还需要提出立体化的具体模式。通常来说住宅区域建筑的线条都会显得比较生硬,为了能够弱化生硬形式的线条,能够在墙壁上相应地种栽种攀缘植物,提升空间彩化与美化的实际效果。

4结束语

总体而言,住宅区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属于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化工作,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考虑各种实际因素,不但需要符合居民的生活与精神需求,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实际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超.浅谈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8(12).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趋势;设计要点

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总体走向及趋势

1.1 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底蕴的凸显

河流是所在城市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对于城市的整体环境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直接关乎到城市的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正因为如此,景观设计师们在对滨水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其中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绿化、休闲等诸多功能,在城市的氛围中必须要融入河流景观的基本要素,进而使城市发展和景观设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但又不能失去这个时代的潮流元素,在人们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1.2 维系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被提到了具体日程当中,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过去,河道景观的建造完全依靠混凝土来实现,导致河流的整体走向非常僵硬,现代的河道景观建设中,完全摒弃了这一传统方法,使河流的走向自然而又不会失去美感,呈现出蜿蜒的状态。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在水中还设置了一些人造湖心岛或建造一些雕塑设施,以此来增加河道的美感,同时,在对河岸加固的工作中,摒弃了工程固坡,避免了这种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诸多影响,最终让这样的人工河流在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同时,更加具有天然的美感。

1.3 功能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

现代滨水景观相对于传统的滨水景观已经不仅仅拥有防洪和供应水源的基本功能,它尊崇的是自然和谐之美,这就使得人们授予滨水景观更加丰富的美学理念。

1.4 环保材料的广泛应用

从前的混凝土护岸结构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影响,因为这种结构相对较为密闭,河流不通畅,这就必然导致了河流中微生物大面积的死亡,进而破坏了生态,制约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并且传统的混凝土材料阻隔了雨水的渗入,对有机循环造成了巨大破坏,而滨水景观设计发展至今,其采用的材料多数为一些渗透性良好,环保的绿色材料,采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其中生态混凝土、生态种植技术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2 河道景观的设计要素

2.1 对地形的合理利用

在规划设计之初,我们要求设计师必须充分掌握河流的整体情况,对于河流附近的低洼,一定要在保持原有状态的前提之下,塑造出鲜活的滨水景观,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景观与河流进行融合,此外,必须摒弃僵硬的直线设计。采取平滑自然的蜿蜒曲线,以此来体现出水的顺畅,在底部以及沿岸要尽力对天然资源进行维持,使之与地下的水源进行互联,如此一来,水体的清洁费用将会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可以用一些天然的卵石来对冲刷强的位置进行加固,根据实际的风浪冲击力来决定卵石的大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钢筋混凝土以及一些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材料的使用率。

2.2 景观节点的具体设置

位于城市的河流一般情况下都较长,假设都被设定为一种风格,必然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这将与设计者的理念相悖逆,同时更加不利于一些主题公园的建设。所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必须要将河道划分成数个段位,并让每一个段位的风格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还有历史主题、人文主题等,只有这样的设置才能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通互融,展现出河流的各层次融合。但我们必须明白,景观的主题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设计风格上必须灵活。

2.3 河道护岸的基本形式

在城市滨水景观普通护岸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使其外观尽可能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设计人员在设计护岸的平面形状时,要站在欣赏者的角度,避免在尺寸上发生变化,尽量不破坏河川的美感,更不应当仅仅为了追求美感在平面形状中使用一些曲线。平面形状的设计中应当遵循以大空间为主,细微为辅的基本原则,对局部水体进行处理,最终让景观显得自然协调。

2.4 科学选择水生植物

众所周知,水生动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对于城市的河道来说,通常都没有设置缓冲带,所以,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主要靠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也是鱼类主要的栖息之地,这些水生植物还能净化水质,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而从滨水景观的层面上讲,在水中培育一些水生植物,可以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

3 总结

滨水景观可以说是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设计师们可以通过滨水景观来表达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人文风貌等,所以,滨水景观一定要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更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城市的滨水景观具有非常浓烈的特征,它为城市提升舒适程度以及美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