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第1篇

建设是一种管理状态,乐在是一种管理心态,乐在建设是教育管理的一种行进姿态。建设的特质是智慧与积极,其核心是怀抱理想与积极实现。教育者理应成为生命、文化、时代和未来的知音,也正是拥有了这样的感受与理解、激情与感动,才会深刻体会教育精神的伟大、教育行进的庄严和教育生活的价值,由此享用教育中本有应有的快乐。

教育管理过程应当是一种享用,因为幸福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本义。教育理所当然可以积极享用每一个生命的独特灿烂,享用人类文化的丰富润泽,享用学校教育的生命光彩,我把这种享用称之为乐在。乐在不仅可以醒示自己以民主建立原则,以优秀强化归属,以欣赏强化责任,以信任培育信念,以仁爱培植使命,不急躁冒进,不机械重复,不消极晦涩,不简单粗暴,而且真正的乐在,还可以让管理更充分地体现人性、哲性和诗性,不断提升教育对于每一孩子的感受力、响应力和影响力。

真正的乐在建设,意味着用心用情、耐心热忱地体会孩子们的憧憬和成长,视付出为获得、视工作为事业、视守护为相伴、视等待为欣赏、视平凡为创造;真正的乐在建设,一定会善待孩子的需求,会极其自然地化作至情至义、无怨无悔的寻找、创造和协同教养;乐在建设一定是一种分享和共享,与每一师生,与学校的一草一木,与社会的各行各业共享教育的光明美好;真正的乐在建设,也一定会始终乐观地面对所有的问题,自觉让管理从规范走向发现,从周密走向优雅,使教育教学的预期、规划、策略和运行更趋科学、更趋人文。

教育管理中,致力寻求一种主动通达的理解。理解既是教与学的前提,也是优化教与学的必要条件,它既是管理的前提,也是改善管理的必要条件。学校强调以民主建设理解文化,以文明提升理解精神,注重机制体制的协同建设,努力让学校主动积极地理解社会与师生,让教师主动积极地理解孩子与家长,让孩子主动积极地理解生活与成长。理解不仅让文化展现力量,更让文明引领生活。也正是基于此,学校加强师德、师能、师情、师意的整体协同提高。旨在让整个教师团队乐在建设,让教育文明映照每一孩子的心田。

教育管理致力于建设一种完整善好的信念:一种对于学习、勤勉、进步的信念,对于生命、自然、社会和谐的信念;一种对于学生、学校、教育存真向善的信念;一种对于文化建设生活、教育促进文明、协同改善人生的信念。这种信念不仅指向师生,也指向学校教育所能辐射的整个社区民众;不仅指向他人,也指向自我;不仅指向现实,更指向未来。对于学校的信念,至少包括学校的教育能力、课程效率、发展实力、文化魅力和文明张力等诸多方面。它不仅基于科学原理,也基于幸福定律。在具体的工作进程中,一是着眼于师生的身心特点与生活实际,二是致力于师生生命文化园地的文明建设。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内涵内容内功

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新兴学科。随着当今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广泛关注,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解释职业教育现象、影响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职业教育学研究者们思考与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成果也相继出现。但目前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众多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论述,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实践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本文从学科的本质和构成要素人手,结合天津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多年来学科建设的经验,以期为本学科寻找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之内涵

何谓学科?对于“学科”一词,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从有下几个角度:一是从学科与科学知识的关系角度将学科定义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①;二是从学科与教学的关系角度,认为“学科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态”②;三是从学科与知识以及教育的联系角度,认为“学科(discipline)”是“A branch of knowledge,typically one studied in higher education”(知识,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学习的知识的一个分支)③;四是从学科的根本特征角度理解,“学科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包括原结构和次级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知识范畴的逻辑体系”④;五是从学科形成的条件来理解,认为“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队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学科是指在独特领域、项目和平台上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体系和研究学派的构建。实践上主要指学科分类、科研项目和学术平台的整合;理论上主要指其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和研究学派的集合。⑤

何谓学科建设?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认为学科建设主要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⑥;也有的学者从学科本身理解,认为学科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对学术队伍和学科发展条件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综合实力。”⑦通过对学科与教育要素的关系分析及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认识,我们认为,实践层面上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指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培养“双师型”的创新团队,培植“双赢性”的研究机制,培育“双元制”的创新平台,旨在促进培养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应用人才的进程。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现状;对策和建议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经济现在有了极大的发展,要想我国经济能够有再进一步的飞越,必须加强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使农村城镇化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正确认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概述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积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也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分为狭义农村城镇化和广义农村城镇化。狭义农村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这个概念是人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概念,它包括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广义上的农村城镇化是指在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农村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市场、人力、非农业产业等社会要素和社会资源,从分散的农村不断向现代城市集中并逐渐增长,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城市性的大变革,农村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全社会成员共同享受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要素向城镇要素转化的过程,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城镇化的现状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城镇化率也有了重大突破,农村城镇化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农村城镇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城镇化水平低,发展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是过于缓慢,土地、户籍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规制等等。因此必须准确认清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从而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我国的富强。

(一)对城镇化的理解上有偏差

在建设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对农村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并不清晰透彻,具体表现为将农村城镇化误解为农村工业化和只浅层次地理解农村城镇化概念。浅层次地理解农村城镇化概念,主要体现为只在数量上、表层上进行建设,没有进行本质上、深层次上的发展。真正的农村城镇化应该表现为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向城市性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转变。而浅层次意义上的农村城镇化只体现为农村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人口扩大,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不进行改变,这是不深入的农村城镇化,不是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我国的农村城镇化不是只在数量上和规模上进行建设的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还要求在本质上和质量上对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我国的城镇化要实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城镇化,思想上也要进行建设。

对农村城镇化的误解还有一种,就是将农村城镇化误解为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指在农村发展工业经济,不顾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惜一切代价地发展工业。这种理解过于片面,农村城镇化包含着在农村发展工业经济,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农村的现实情况,既发展农村农业经济,也发展工业经济和农村第三产业,全面实现农村的发展,实现农村城镇化。

(二)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严重脱节

我国提倡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一致统一。目前一些城市在发展之初,不注重生态的保护,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现在生活环境的恶化,人民生活质量的降低,而且在恢复生态建设上,付出比所赚取的经济利益更大的代价。这给予我们在农村城镇化上以启示。但是还是有一大部分农村在进行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看不见长远利益,用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变差,农村城镇化进程受到阻碍。

(三)投资融资体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发展方式主要是靠乡镇企业来发展,投资主体主要为乡镇政府,个人和社会等投资并不多。农村最大的资源在于土地,但是农村土地转让制度不完善,导致外来投资不敢轻易尝试。另外,农村存在着一种传统因素,那就是地方性保护,对于外来投资进入市场,会设置多重阻碍和条件,对本地投资不断开绿灯,给予过度优惠,导致外来投资与本地投资处于不同的起跑线,妨碍压制外来投资。另外一方面,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后,乡镇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独立于乡镇政府,不再归属于乡镇政府所有,这也大大降低了乡镇政府投资的热度和力度。

(四)城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良好的城镇基础设施为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能够增强城镇的外在吸引力,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基础条件。但是,我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已有的设施严重滞后,一些应有的设施还未建设。如道路路面过于狭窄,路面自身遭到严重毁坏,承载力滞后于城市地区。大多数农村没有排水系统,也没有污水处理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生活生产的废料依然以自然净化为主,环境隐患大。城镇基础设施的不足,会严重阻碍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农村城镇化问题的一些对策意见

(一)走出理解误区

理论指导实践,错误的理论会错误地指导实践。我国农村城镇化认识上存在理论偏差,我们要抛弃浅层次意义上的农村城镇化,也要抛弃农村工业化,要坚持正确的农村城镇化内涵。正确的农村城镇化内涵要求我们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遵循城镇发展规律,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分考虑农村的资源分布和发展水平,合理全面地发展农村,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要注重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农村居民的价值观向着城市性价值观转变;要注重发展工业经济时,发展农村经济及农村第三产业,做到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共同进步发展,做到经济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农村投资机制过于单一,导致农村无法得到充分发展。要想实现农村城镇化,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实行国家投资、社会投资、政府投资和个人投资并存的投资模式。国家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应带头发展农村经济,给予农村产业和建设以资金,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国家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给予投资者以各种投资优惠,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农村。其次,社会也应发挥其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中长期贷款,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最后,鼓励个人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投资,采取给予其股份的方式,使个人资本也积极参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三)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国十报告中指出,城镇化要注重突出生态保护,在城乡面貌改变、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时,把碧水青山保留给城市,把村庄原始风貌保留给农村。因此,我们在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的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村道路进行重新铺设,保证铺设道路的高质量,便利外来资源进入农村。加强农村的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供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机制,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建设。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设监理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行业间的内、外部分工越来越明确,如建筑工程类的各个职能分工越加专业化、专门化和高端化。对建设工程的监理能够保障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这一点是得到社会公认的,社会对此方面的认识和需要,促使各高校积极培养此方面的综合技术人才,创新教研教学,本着以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根据社会职业需要,加大工程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适合建设工程领域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一、建设监理工程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首先,建设监理工程课程实地教学中教学内容与课时不相匹配,并且教学内容侧重理论知识的相关学习,忽视了工程案例和操作实践,缺少针对性。各高校依教学大纲制定的课程内容较多,但在实际教学时分配的课时则较少,无法完整的进行教学活动。传统的建设监理工程课程理论知识所占的篇幅较大,但针对各相关职业实际需求的岗位实操技能培训不足,缺少针对性,加之部分学生本身的自我知识水平有限,没有直观的操作实践,对纯理论知识更加难以理解消化,致使课程教学无法完美实现。其次,建设监理工程课程教学中忽视学生间的互动,对行业及职业特点认知不足,致使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丧失学习兴趣。建设监理工程课程内容不仅繁多,而且庞杂,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只能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阐述,多数内容仅为“一笔带过”,在知识的教授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学生只能被动记忆,在整个授课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缺少互动,仅为知识的单向传输,甚至个别自制性差较差的学生,连被动的学习、理解也不会进行,学生对课程更加没有学习热情,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起步时间晚,部分教师对该职业工作的认知度有限,对其职能的理解存在误区,定位不准,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部分教师的专业自身水准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陈旧。部分教师依然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填鸭式”的传授教学,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教授的知识要点过于分散,没有进行系统的串联,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吸收。另有部分年青教师为“科班出身”,属于留校任教的形式,没有实际的工程建设经验,虽然理论娴熟,但无法联系实际,仅为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书面式的抽象理论宣导,学生也没有能力进行自我归纳和实践结合,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无法熟练应用所学知识。

二、建设监理工程课程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及改革发展

首先,科学调配教学内容,增加课时,整合建设监理工程课程内容,在保证理论重点的基础上,增加工程案例和实践操作。有针对性的编撰教材,划定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全面、深浅适宜,有层次的进行课时安排,以使学生自浅而深、由表及里的对课程知识进行接收并加以理解,满足未来的工作需求。适当减少课堂理论学习,增加现场教学、工程实践,条件允许的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践。不能把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可带领学生进行施工现场的实际体验,使学生有切实的感受,让理论知识具体、直观呈现,利用顶岗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解决工作问题,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实际工作。其次,科学、合理的计划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倾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以具体工程项目为对象,乐于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实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在工程案例中穿插理论知识,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归纳理论,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勇于提出自己观点并加以论证。全面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学校要支持并鼓励教师进行职业资格的考试,增加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也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考试情况清楚掌握,在教学中分清主次、轻重。组织并支持教师进行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操作,多方面进行理论的运用,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调整理论与工作实践的联结关系和不足,及时改进并完善教学工作,保证建设监理工程课程的完美效果。

结语

建设监理工程课程是建设工程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关系到未来社会人才的整体职业素养,升华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成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案,全面深化建设监理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就能不断提高人才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风华.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河南建材,2015,02:181-182.

[2]刘萍.《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课程改革的做法[J].高教学刊,2015,19:126-127.

[3]王俊波.建设工程监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4,22:126.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哲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38-02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日俱增,困扰人们的问题在于,如何使得道德建设适应其身处的社会发展的要求,产生出预设的实效。但源于道德力量的发挥总是对现实生活一定程度上的超越,这个超越意味着需要具体的、历史的人们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是人们所不愿去做的。该如何面对这一矛盾,该如何消解这一矛盾,使愿望与现实之间始终存在适当的张力,进而努力寻求推动中国道德建设的有力探究。

一、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般问题

钱广荣教授在《论道德建设》中提出:“二十多年来,道德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式之一,成为中国人理论思维的重要概念和日常精神生活用语。但是,在目前中国权威的辞书和伦理学的专门工具书里,却找不到道德建设的词条。近年出版的一些道德建设著作,也没有对道德建设的特定含义做出界说,很少涉及道德建设的特定内涵和特殊规律问题。”[1]由于对“道德建设”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无疑使得大众对道德建设的认识模糊。本文认为,“道德建设”是指具备一定自由、能力的建设行为主体(包括个体、组织与国家)在一定物质基础与道德认知之上,把社会客观道德价值作为评价标准,践行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时期赋予其对他人、自然和社会道德资源的建设以及对于自我思想和行为或由其控制的行为所导致或可能导致的有利或有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进行规整,针对现实的道德状况进行完善,营造与时俱进的良好道德氛围。这一立场不是某一特定的群体或环境,而是立足于“道德建设”这一具体历史的事物。对“道德建设”的界定,我们不能停滞立场,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探究“道德建设”问题的科学性。

二、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理性分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1.道德缺失在各领域、各方面都有所表现。少部分官员自身理想信念的动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家庭中的暴力、情感出轨、遗弃亲人等;职业领域中的渎职、腐败、等;社会人际交往中只求利益,不讲道义等。生态环境中乱砍滥伐、残害生物等,甚至对自己也缺乏责任,醉生梦死、得过且过。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自由支配生产、销售、经营的权力,使得经济主体逐渐摆脱过多的行政手段干预、束缚,激发起积极主动性,使得市场空前活跃。同时,社会分工更加缜密,更多的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获得事情的完成或产品的优质所需要的道德力量支持。

2.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还集中体现在主体的道德能力较弱上。即道德主体明知自己的各项社会角色赋予的各种道德意义,但却不知道怎样把各自角色赋予的道德意义践行好、如何更好的落到实处。可见这不但是方式问题,更是能力问题。例如,现实生活中因道德能力较弱而出现问题,或面对纷繁的道德冲突难以取舍而躲避以摆脱尴尬境地的现象,多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准备、实践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道德能力较弱突出表现为,其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政府的道德能力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二,由熟人社会转入陌生人社会,现有的道德约束力不够;其三,就个人而言,眼高手低,自己做不来、别人做又不合意,嘴上功夫厉害、实践起来大相径庭。面对工作挑三拣四、热情不高,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

3.为了使市场经济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必须从国家意识形态高度出发,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旗帜鲜明地为全体公民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标杆,引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所提倡的以优秀的道德培育社会风尚昭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必须遵循,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实现自身富裕后,应该继续艰苦奋斗,合理有序的限制自己的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应当积极主动先富带后富。由此,社会主义从价值层面上引领着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有效消解着二者的矛盾。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音乐教师;教育理念

在音乐教育发展的道路上,音乐教育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使人们越来越能理解音乐、重视音乐,并逐步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文化气息。然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的背景下,音乐课程在现实中却常常被形式化和“过场化”,这些现象突显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人们对音乐教育理解不够深入、音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等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改变音乐教育现状,推进其发展和繁荣,要从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入手。

一、建设性后现代的基本理念

建设性后现代是在后现代的哲学思想下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中的激进派往往对现代哲学持否定态度,否定事物的客观性、主体性,否定真理,甚至连同历史、规律等也一并否定。这样的否定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悲观的虚无之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则与他们不同,更多的是积极的建构。对待科学与传承的态度也不是完全的否定而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在消解原有主体的同时,构建新的主体及主体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人都是主体,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塑造“共同体中的自我”。建设性后现代最为突出的思想特征是它抛弃了二元对立的机械世界观,把世界视为多元的、有机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的生活是诗意的生活,人的存在是创意的存在。

二、建设性后现代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行为的背后是理念的支撑。教育行为要以相应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样也要以其理念的转变为前提。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建设性后现代的理想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思想之中,也逐渐影响到各个领域。在音乐教育领域,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就要求音乐教师能够理解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并不断选择和更新适合教育、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教育理念。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理解建设性后现念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影响。

三、建设性后现念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建设性后现代带我们从解构后的迷惘中走出,这种走出迷惘后的建设很快就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展开。艺术教育领域也接受到了建设性后现代的气息和影响,包括音乐、美术等。然而这种建设在教育中影响却不深,尤其在音乐教育领域。许多音乐教师还停留在现代或是解构的后现代思维之中,这些使得音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一)独立、和谐的人才培养观

就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而言,首先要有如何认识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理念。工业化大生产要求人成为统一风格的人,在音乐领域被要求领悟统一风格的音乐,形成集体的共识性音乐。后现代主义中激进派从个体的自由出发,消解了集体意识下的音乐,让音乐彰显个性。然而,无论是集体意识音乐还是个性化音乐,都使得音乐走向了两极,不是单一枯燥就是弥散繁乱。建设性后现代要求音乐教师了解,学生不仅仅是共性的学习者,也是生动、丰富的个体。每名学生都有着个性的思维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因而,每名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都应受到重视,教师应培养他们去“个性、独立地”理解世界,理解音乐。但独立与个性不能成为忽视他人的借口,“独立”是“共同体”中的独立。因此,音乐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的想法,让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创造与他人的想法相呼应,成为音乐领域的和谐音符。同时,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之中,去理解他们的世界,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建立起彼此理解、彼此关注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自我关爱的教师观

从德国哲学家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的“教师主体”,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学生主体”,再到我们所提倡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互动”,其本质都没有涉及教师的自我关爱。赫尔巴特所言的“教师主体”,是从教师的地位和功能角度阐释的。教师的“主”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显现。而现今所提到的教师应该起到“导演”作用的心理,也无非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角色。在现念下,学生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然而,这种对学生的关爱却只要求教师全身心地付出、忘我地工作,并没有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关爱教师。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本来就处于边缘位置,对音乐教师的关爱更是少之又少。而建设性后现代提出,人人都是主体,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的平等。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受到同等的关注与关爱。首先,音乐学科在基础教育中不能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属品,音乐教师也不能被套上“素质教育的枷锁”(以往的素质教育只是音乐、美术等少数教师的责任)。另外,在提高音乐教师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更为重要的是,音乐教师要学会自我关爱,要关爱自我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素质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这就是建设性后现代强调的主体性。当人们以整体的视角看待教学时,就会发现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主体,也只有在主体的互动中才能生成良好的音乐教育。

(三)整体、有机的课程观

现代音乐课程往往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开展,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本质主义的认识路线渗透到了课程的各个方面。在音乐教育中,音乐的演奏、演唱技法等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甚至对音乐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也遵循着科学化的技术路线,对于音色、音高、音质等都是以其物理属性做以解释。在这样的技术路线思维下,音乐知识和技能成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学校往往采用量化的、线性的、程序化的方法开发课程,重点放在通过设计逻辑结构理解音乐概念和原理,寻找普遍规律。例如音乐课程的分科越来越细,音乐理论课与表演课分离、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分离。就是在理论课内部也分离出作曲理论、音乐史、音乐美学等。作曲课分离出配器、和声、曲式等不同科目。这种科学的研究范式,完全忽略了音乐的整体有机性。建设性后现代的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对这种分裂式的分析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切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脱离了联系来研究世界,就不会看到一个动态的、完整的世界。建设性后现代认为,这种去背景、去场域、去文化个性的“剥骨式”方法,无视学生的生活实践,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进入了空洞的概念世界,因而学习和掌握到的音乐知识也只是皮毛,没能触及到音乐的灵魂。建设性后现代主张还原课程的整体性,让音乐教育中被分离的各个课程,通过原本就存在的密切关系构建出完整的音乐。正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要还原事物的本来存在一样,我们要还原出音乐本身,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音乐本身的一个重要成分“人”,早已被科学分离出去。现在,我们要将其大声唤回。音乐应不再是只具有“物性”的音乐,而应是具有“人性”的音乐。音乐教学在关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真实情感,也包括关注这些体验与情感背后的特定文化背景与生活场域。

四、结语

建设性后现代有机论是其基本的哲学观点。它从根本上消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和谐的世界图景,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音乐教育在汲取了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后,不仅会改变教师的人才培养观,引导其培养具有良好人格、独立个性并能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学生,而且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观,使教师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关爱,正确树立健康形象,确立平等地位。同时,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也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结构化的课程观,使课程更为生动,更贴近生活,饱含情感、动人心弦。这些改变不仅转变了音乐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深入地涉及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转变了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知,更新了其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l]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2]艾恺.后现代主义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2008(5).

[3]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农村校园文化;关系

农村是我国的重中之重,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研究,这对于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农村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投入比较少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比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2.校园文化内容过于单一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城市相比,存在和信息滞后和经济条件差一级人才缺乏等许多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比较单一,很多农村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宣传阶段,或者简单地通过办黑板报等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3.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脱节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特别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结合没有任何的努力。很多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硬件管理上的简单投入,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良好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认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首先,初中历史课堂所教授的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味和感悟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另外,通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关历史人物的影响,从而使他们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这对于弘扬正气的校园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其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灌输,那样只会使学生丧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相互结合,鼓励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竞赛活动来增长自己的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对于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帮助。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而言,农村的风景和自然环境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历史风情以及名胜古迹,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对于学好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具有重大的帮助。另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所付出的鲜血和生命,这对于学生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比较少、校园文化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脱节等方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为此我们要努力处理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崔勇,齐卫东.新建本科高校的历史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23-24.

[2]李婧竹,柯棽元.历史文化传承与校园外部空间[J].西北美术,2015,01:42-44.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范文第8篇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 建设 民事协调 管理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67-01

1、电网建设的目的

电网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对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城市建设的战略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形势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勇担社会责任,践行“大项目落户到哪里,电力就服务到哪里”承诺的具体体现。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提高供电能力势在必行。输变电工程建设,可有效解决地方供电电源不足的问题,使电网结构更趋合理、更加健康、更加可靠,对于坚强地区电网,提高供电能力,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2、电网工程民事协调必要性

随着电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因电网建设产生的施工冲突、法律纠纷也不断增多。从事电网建设的各单位普遍感到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复杂,各项工作举步维艰,如何做好工作协调和相关的工作,一直是电网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电网建设涉及到规划、城建、国土、交通、铁路、水利、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无论是在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还是在配网技术改造、大修,甚至包括农村低压线路改造等,电网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受阻现象,电网建设政策处理工作已经成为保障电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充分做好工程协调工作,有效避免和化解矛盾与纠纷,营造良好的电网建设环境,对于确保供电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巧用“四则运算”法则

3.1 “加”大与政府部门沟通和电力政策宣传

针对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需求,综合分析面临的形势,探索解决或处理工程协调的关键点和难点,提出协调工作方法、措施与步骤,最终实现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目标。一是供电部门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充分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将输变电工程建设纳入政府议事日程,争取政府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以达到理想的支持程度和享受最大优惠政策。二是在工程建设前期,建设规划、土地征用、青苗赔付等方面,需协调国土资源局、发改局、物价局等行政部门,程序复杂,任务繁重,必须通过高效的协调与沟通,形成合力解决难点问题,按期达到开工条件;三是说透投资电网建设对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处,争取政府、老百姓理解和支持,把政府、乡镇的“帮办”变成“主办”,把老百姓的“误解”变“理解”。

3.2 “减”少工程理赔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对于工程发生的各类赔付,必须核细、核实、到位,达到准确率100%。电网建设中的理赔工作政策性强,各种利益关系都要摆平。?在赔偿中要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坚持统一的标准。不能因为工作好做就少给点,工作不好做就变通处理点。这样势必要造成互相攀比,恶性循环,不仅提高了赔偿额度,而且还增加了理赔难度。?为此,协调人员在充分掌握国家法规、标准的基础上,细心周到的做好政策宣传、面积丈量和赔付测算工作。把国家的赔付政策、工程项目的环评报告、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印制成宣传册,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宣传,让群众明白一个道理: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搞好电力建设,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尽量考虑群众利益,转变自身观念,对于跨越经济林、特色种植植物的电力线路,尽可能的改变线路路径或采用绝缘线,也可对树木终生高度进行测算,适当加高杆塔,以减少树木清理数量,确保群众利益。其他农作物、构筑物,按政策标准准确赔付,取信于民。

3.3 “乘”借典型效应,建立农村电气化成功示范点

树立典型,建立农村电气化成功示范点。为了取得农民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电网建设,进行农村电气化示范村、示范点建设。紧紧围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日趋规范的农村电网新格局。彻底解决农村“低电压”“卡脖子”等问题,满足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用电需要,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的步伐。让地方政府及农民意识到“支持电网建设就是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3.4 消“除”电网建设中的突发事件和负面影响

通过外部司法途径处理不能内部解决的突发事件。输变电工程建设,免不了发生个别人因不满赔偿数额而起争端,甚至阻挠施工的突发事件。有效地将该类事件平息,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避免事件扩大和越级上访,防止造成新闻风险。对协调未果的突发事件,由法律事务办公室协调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解决。为了避免走法律手续周期长的困难,由公司授权当地供电所,提请物价行政管理部门对争议事件进行现场落实,按有关政策规定做出价格认证结论。公司以物价部门做出的价格认证为依据,以“排除妨碍”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同时递交先予执行申请书。

规避新闻风险。随着社会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日益提高,供电企业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置新闻风险对公司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和形象,及时公开每个工程项目的环评报告,消除公众对环境方面的疑虑,同时大力宣传工程建设对于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在赔付过程中、赔付后等各个环节,加强与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走访与沟通,多方了解他们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从而避免发生越级上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