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荒漠化治理方法

荒漠化治理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第1篇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该课程标准要求可以进行以下分解:①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②认识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③探讨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④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荒漠化的含义、危害、防治”三方面来阐述,课本用一段阅读材料来说明我国荒漠化的成因,重点阐述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加剧的最重要因素。人类通过影响环境从而影响自身的生存,这就导出第二个内容——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荒漠化的防治,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教材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活动,旨在使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在讨论的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我国荒漠化的地区分布,理解荒漠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②明白荒漠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害,掌握各种原因形成的荒漠化及治理措施;③培养学生快速提取图文材料中的信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学会从所给材料入手,分析各种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采用活动讨论式,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各种图片从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探讨“西北地区成为我国荒漠化最严重地区”的原因,并找到治理这些荒漠化土地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西北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关键,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②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总体趋势在扩张,因此防治荒漠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我国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2)难点。以荒漠化为例,让学生真正懂得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创设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导入新课:

师:(投影“楼兰古国遗址”图片)同学们,昔日楼兰古国草茂羊肥,为我国西北的经济、交通重镇,如今却变成了一座废墟。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战争、环境变化、人类活动、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搬迁……

师:楼兰古国的消失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但其中有一种说法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人类活动怎么会让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变成废墟呢?

(投影)板书: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师: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活动一

生:阅读课本P37图2-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图”:

(1)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区域。

学生讨论: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方的红色沙漠……

师投影“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图。

(2)昔日黄土高原森林茂密,草原广阔,如今却变得千沟万壑。在这个过程中,与人类哪些活动有关?

学生讨论: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乱挖滥采……

(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主要荒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学生讨论: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生长困难——出现荒漠化。

师:出现荒漠化现象西北地区为什么是我国比较严重的地区?

(投影)板书:一、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

生:阅读课本P36—P38。

活动二

(1)土地荒漠化形成有哪些原因?

学生讨论:气候、位置、地形、人类活动等,即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生:阅读课本P37阅读材料。

师:投影“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图”“我国主要荒漠化分布图”

(2)从位置、地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河流、植被的特点。

学生讨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加上地形的阻挡,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日温差大;风力强劲,蒸发旺盛,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河流较少,且多为内流河。

(3)从西北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素质,经济活动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讨论:人口迅速增长,但素质较低,由于盲目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植被严重破坏,土地失去保护层。

师:新疆有中国“葡萄、哈密瓜之乡”的美誉,但区内的荒漠化面积目前仍在不断扩大。

生:阅读课本P38阅读材料。

活动三

(1)新疆荒漠化面积为什么还在不断扩大?

学生讨论:

(2)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但也出现了荒漠(红色),其形成与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有何区别?

学生讨论:南方地区温高多雨,土壤呈红色,由于人类毁林开荒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基岩形成红色荒漠;而西北地区的荒漠主要是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人类破坏植被所致。

(3)南方除了红色荒漠外,还有一种荒漠——“石漠化”,你能说说其形成原因吗?

学生讨论:在喀斯特地区,人类对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集中导致水土流失,使大面积的石灰岩地表。

师:我国的荒漠化面积达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8%,且目前在不断扩大,这种现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影响吗?

生:阅读课文P39正文。

(投影)板书:二、荒漠化的危害

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第2篇

整体性;荒漠化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121―01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征,整体性指的是某地区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而差异性指的是不同地区之间地理环境的相异性。因此,在分析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时,可以充分利用整体性原理,使得前后知识充分联系,增强分析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下面,笔者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来分析如何运用“整体性”来解决生态环境的相关问题。

一、总体思路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气候状况,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之间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产生新功能,其新功能之一就是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即自然环境具有维护自身相对稳定的功能,相对稳定是指用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方面,是指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问题,但也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但最终使生态环境围绕一个平衡值上下波动。

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的“发”即指地理环境要素的自然变化,也指人类活动导致地理要素的变化,而由于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这里的“发”则更侧重于“人类活动导致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所以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这种变化也是一分为二的,即有可能是良性变化(生态环境改善),也有可能是恶性变化。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即区域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基础)和某要素的自然变化;人为原因,即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某要素的变化,主要原因为人为原因。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可以从某要素入手,达到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析

1.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的分析。

按照以上思路,西北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为温带;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为大陆性气候;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多大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是降水少、温差大;由于降水少,所以地表水缺乏、植被稀少;而地表水缺乏、植被稀少一是导致土壤贫瘠,二是导致流水作用微弱,加之冬春季节多大风,植被少,摩擦力小、对风力的阻挡弱,使得风力作用显著,这就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温差大导致物理分化显著,所以平地多沙质沉积物,这就为荒漠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风沙活动易发,这就为土地荒漠化提供了基础。降水少,地表干燥,地表物质易被侵蚀、搬运。由此可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存在荒漠化潜在威胁。以上对西北地区各要素之间联系的分析就是对整体性表现之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具体应用。

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本身存在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自然要素的变化,又会影响荒漠化的进程。降水增多会抑制荒漠化的发展、降水变少会加剧荒漠化进程。但由于自然环境整体具有平衡功能,所以这种变化对荒漠化的影响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是很小的,所以荒漠化形成的主因不是自然原因,而是人为原因。

(2)人为原因的分析

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所以会“牵一发而东全身”,而“牵一发者”就是人类。在西北地区,一方面是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表现为对地表植被的过度使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对土地的过度使用,如过度开垦;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表现为对地理环境利用方式不当,如对水文条件的破坏,如水资源利用不当,对地貌的破坏,工程建设后处理不当。一个地理要素恶化了,就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体的变化,从而加剧荒漠化的进程。

2.荒漠化的防治

人类活动可以使地理环境恶化,也可以从某一要素入手,使该要素优化,从而使地理环境这一整体向良性方向发展。如植被方面,可以恢复自然植被、营造防护林体系,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土地方面,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农业土地利用结构;水文方面合理利用水资源、适度掘井等;也可以是多个要素齐手并抓,综合治理荒漠化。这一切实现的根本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第3篇

伴随着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各种破坏自然界的活动也在不断进行着,其结果则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特别是植被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可以直接影响土壤、水文、大气和生物等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连锁效应。因此,可以说植被生态系统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植被生态建设是以自然植被的种植建设为主的生态建设过程,具体包括了灌木植被、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等类型的植被建设。通过相关的监测数据及研究发现,森林植被建设是整个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这是由于森林覆盖面积广、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对生态气候的影响最直接。因此,森林植被建设不仅是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是以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为基本原理:大气降水通过森林被部分截留并下降到地面,再被森林逐层吸收、分流、下渗,而被森林截留降水部分通过植被直接吸收,部分被大气水循环利用。对于森林植被,水文作用的影响非常明显,这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透性强,这也使得森林植被的水文特点突出且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很明显,概括起来为以下三个方面:(1)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强的截留蓄水能力。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覆盖面积较广,因此对于大面积降水或区域降水,能够很好地涵蓄水分。同时由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周期较长,其深层土壤的涵蓄能力更是突出。特别是复杂紧密的森林系统,其涵蓄能力比单层稀疏的人工林要强3~5倍。因此,我们应加强保护天然林,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建设。(2)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好的平衡径流河川的作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其对截流蓄水方面有着明显作用,而这也为调节河川径流的水文特点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突发性暴雨期间,森林生态系统庞大的涵蓄能力,不仅有效补给了地下水含量,同时也牢固了地表土壤,大大缩短了洪水峰值的出现时间;另一方面在季节性枯水期间,森林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涵蓄给养,不仅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同时也可以间接补给河川径流,大大降低了枯水期干枯的机率。(3)森林生态系统能明显减少径流总量,对调节大气温度具有显著作用。森林系统的水流散量与地面水分蒸散量的比例大小直接决定了其所在区域径流总量。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在湿度较大的区域,森林系统对径流总量的影响很小,因此森林系统对该区域的径流影响也较小。但是对于较干旱区域,森林系统可使该区域径流总量比例系数下降10%,明显改善该区域的大气生态和植被生态。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水土治理不仅关系到水文、土壤、生物等相关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更是植被生态系统改善恢复的关键,因此水土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究其本质,就是加强植被生态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植被生态对水土保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提高水土保持对植被生态的维护作用。所谓水土保持,就是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土地措施和工程措施等,以达到改善平衡水土资源的生态循环。水土保持对水资源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复杂植被生态区域,其生态建设效果也更加明显。(1)能大幅提高生态系统的截水效果,并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植被建设,不仅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截留蓄水的能力,增加地下水的蓄水量和调节河川径流的流水量,最终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积极改善相关的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生物和植物的数量,最终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2)能显著调节江川河流的水文特性,并直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突发性降水区域,有监测数据表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能明显削弱洪水效应,特别是中小流域的区域,其削洪效应可达40%以上。而洪水效应的削弱,不仅使得周边的农村田地免受侵害,更重要的是直接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包括土壤生态、空气生态和植被生态等。因此,我们应加大水土综合治理的力度,提高水土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3)有效减少江川河流的径流总量,明显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使水土和植被联系更加紧密,直接提高在降水过程中有效截留水量,从而减少江川河流的径流总量,不仅能降低洪水爆发时的灾情,也可以减轻持续干旱时的破坏。有监测数据表明,目前通过对黄河流域部分区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经明显减少了黄河径流总量,特别是7—8月黄河汛期期间,其径流减少量可达3%以上;同时显著降低了黄河洪灾的发生,改善了沿河区域的生态环境,使得水质、土壤、植被及生物等都有了“质”的提升。(本文来自于《环境科学导刊》杂志。《环境科学导刊》杂志简介详见)

3尚需研究的问题

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第4篇

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体现地理核心概念和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载体。以构建核心概念为方向,突出核心概念的功能和价值,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能有效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三地理课堂复习的效果。本文以高三地理必修3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土地的荒漠化”为例,说明基于核心概念功能下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方法。

一、以构建完整的核心知识体系为基础

土地的荒漠化是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干知识。对荒漠化复习要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荒漠化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细化考点、分解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二、创设情境,为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提供支撑

在复习中仅仅靠构建框架是不够的,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需要结合大量地理学事实,也就是学习情境,才能为构建框架提供支撑。只有把核心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将事实性知识置于我们的概念框架中, 概念的不同层次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知识框架的构建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

例如,对荒漠化的情境复习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创设情境,构建主体知识框架结构。

以楼兰古国的兴衰为背景材料,可设置两个基础问题:

(1)分析楼兰文明消失最主要的原因。

(2)楼兰古国的灭亡对现代的绿洲城市有何启示?

设置以上问题的目的是解决荒漠化产生的条件和治理的措施。第一个层次的复习难以使同学们达到对概念的本质和不同层次的把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二个层次:选择具有相似h境和差异环境的区域,进行概念的运用和迁移。

(1)以贺兰山为背景,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土地荒漠化类型差异的原因。

该问题增加了地形这一因素。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荒漠化产生的类型是不同的。

(2)以南方丘陵为背景,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荒漠化问题。

可通过比较干旱区域和湿润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出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是在差异明显的环境下对概念的使用和辨析,客观上呼应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的退化,表现为荒漠的景观。

第三个层次: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利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地理问题是提升推理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在高三复习中选择经典的案例和高考题来训练是明智的选择。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从表面上来看都是考查风沙活动,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变相地考查荒漠化。

因此,复习地理的目的绝不是使同学们记住一些地理事实,而是使同学们关注核心概念,通过地理事实与情境,归纳与分析概念的本质,理解地理规律,并以此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比较和辨析,深刻理解概念

同学们头脑中有时会有一些相似概念的存在,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比较、辨析、练习巩固等方式来深刻理解头脑中的相似概念。例如,荒漠化、沙漠化、荒漠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是混乱使用的。原因是这些同学对概念辨析不清,导致在考试中不能准确答题。在复习中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沙漠化是荒漠化发生于干旱环境下的一种土地的退化,而在云贵高原的土地退化则表现为流水侵蚀下的土地退化。同学们要在概念的辨析中明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不同,产生荒漠化的类型也不同。

四、引入系统地理原理,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

沙漠化从生态问题的角度看,是土地的退化过程,景观上表现为沙丘的扩展。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看,沙漠化是风力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其实就是风沙的活动过程。从天气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天气。风力沉积的地貌类型表现为沙丘,而沙丘的存在是地表荒漠化的一种表现。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地理联系的能力,有效提升地理的核心能力。

五、关注主干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

复习中如果只死记硬背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无法将知识进行灵活变通与应用的。核心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同学们要能够运用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学习和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以形成综合思维。

复习土地荒漠化时关键要理解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教材中以西北地区为例构建的土地沙化条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区域。因此必须对案例进行抽象后,得到如下结论。①物质条件:疏松的沉积物;②动力条件:多大风天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境材料,延长思维的链条。例如,疏松的沉积物来源于这样的条件:干旱环境下,地表植被较少,地表土壤发育不良。干旱的内陆区本身多大风天气。当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地表后,地表失去保护,风沙就开始活动。

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沙漠治理;现状;模式;马路滩

古浪县属温带荒漠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从南(祁连山支脉)到北(腾格里沙漠)气候由干旱逐渐转化为极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60 ℃,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达47d。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647k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1.20%,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风沙线长达132km,风口多,沙害面积大,沙丘类型复杂,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丘平均前移速度为每年3~4m。风沙线上有792个村庄,2.67万公顷耕地,70多公里铁路,170多公里公路受流沙埋压的威胁。土壤沙漠化,加剧了干旱和沙尘暴的发生,风沙危害及其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1马路滩林场基本概况

马路滩林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腾格里沙漠南缘,海拔1 650m。林场经营总面积2.60万公顷,其中果园333hm2,葡萄基地200hm2,苗圃地200hm2,乔木林地60 hm2,农地730hm2,灌木林地4 000hm2,建设用地40 hm2,待开发土地3 330 hm2,宜林沙荒地1.70万公顷。林场现有机井22眼,渠道32km,道路35km,日光温室38座,果窖8个。渠、路、林、田配套成型,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

2沙漠治理目标及措施

2.1治理沙漠的目标在沙区进行造林绿化,增加植被,治理流动沙丘,改善区域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削弱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减缓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在腾格里沙漠前沿建造防风固沙林,每年实施封沙育林(草)1 400hm2,埋压草方格沙障140hm2,营造防风固沙林667hm2左右,使治理范围逐步向腾格里沙漠腹地延伸。

2.2沙漠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乔灌草结合 、封管造并举。

2.2.1生物措施。①封沙育林草:即在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有天然下种或有残株萌蘖苗、根茎苗的沙地)实行封禁,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达到防治沙害的目的。②防风固沙林:是指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以及保护耕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③农田防护林: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④水灌阻沙林:在沙漠边缘及农田过渡地带,选择适生乔木灌木树种,通过人工补水措施,建成生物活体沙障,阻挡风沙对农田、道路、村庄等的侵蚀和危害,通常采用密植的办法。⑤经济林草:选择耗水少、经济价值高的林果、药材、饲草、油料树种和植物种,通过人工栽培,获得生态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灌草植物有较充足下种能力,因植被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进行带状和块状平茬、除草、松土,促进天然更新,能长久固定流沙,是控制和固定流沙最根本而经济的措施。

2.2.2工程措施。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以及治沙实践,应用1×1m的草方格沙障,然后再在方格里面种植旱生的灌木,这种做法比较复合干旱区生态恢复学的原理,固沙效果快且明显,保墒蓄墒能力强,有利于天然植被恢复,但需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3治理模式和方法

3.1生态经济圈将林场经营治理范围划分为经济带、生态经济带、生态带、辐射带。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动态因子置于同一系统中,使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体现出系统整体性、渐进发展性、动态扩散性和效益互补性的特点。在沙区建立了生态经济圈模式试点工程10万亩,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3.1.1经济带:将林场园林化,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3.1.2生态经济带:在不破坏沙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天然植被、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配套节水灌溉,人工间作葡萄、红枣、麻黄、干草等经济植物和药材。

3.1.3生态带:在无灌水条件的沙漠地带,采取封沙育草和无水栽植技术,使大沙漠恢复植被,实现防风固沙的目的。该地带分布广、面积大,是防治沙漠化的重点和难点。3.1.4辐射带:通过林场沙漠治理活动的影响,使周边农民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改变,环保意识增强,由沙漠放牧变为舍饲圈养,由采樵伐木变为参与治沙造林。

3.2“四带一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求和创造提高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加强“四带一体”综合治理模式技术的推广,以解决荒漠化立地造林技术“瓶颈”为突破口,以实施科技支撑为契机,以提高荒漠化总体治理为目标,大力推广“四带一体”(前沿阻沙带、固沙林带、阻沙带和封沙育林育草带)的抗旱造林技术,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造林的建设质量和成效。

3.3沙产业开发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而光、热、土壤等条件得天独厚的特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为干旱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了新途径。让沙漠有了绿洲,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的目的。近几年,林场在沙漠综合治理,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沙产业开发,在马路滩建立沙漠生态经济圈模式,修建日光温室50幢,种植高效蔬菜、种苗、中药材、葡萄等作物200hm2,发展暖棚养殖、土鸡散养等畜禽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沙漠旅游开发把荒漠和原生态做为资源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建设。开发生态旅游业是加快古浪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沙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方向,2002、2003年以“武威市国际天马旅游节”为契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开发,以马路滩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今年县上以金色弧线旅游开发思路为重点,依托项目拉动,完善基础设施,修复观赏景点,开发自然人文景观,建成生态治理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金色弧线”展示带。通过举办“中国丝路明珠旅游节”培育了古浪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4科技在沙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4.1旱作造林技术

4.1.1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植苗穴挖到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以便蓄水。

4.1.2截干造林:对具有萌生能力的树种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工作可在掘苗时或栽植后进行,苗桩保留高度5~10cm,以便萌发新条,由于截干造林苗木水分蒸发消耗少,可避免因干旱多风而造成地上部分干枯,使植株残废的现象。截干造林无论秋季、春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是一种抗旱植苗造林的好方法。

4.1.3修剪枝叶目的在于调整蒸腾与水分吸收之间的平衡关系。试验证明,通过修剪树叶,能提高成活率10%~30%。

4.1.4泥浆蘸根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泥浆稀稠以能“吊线”为宜。泥浆中添加菌根粉、生根粉,效果更佳。

4.1.5穴面盖草和覆砂:通过穴面盖草和覆砂均能起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穴面内湿润,减少蒸腾的作用。

4.1.6地膜覆盖具有升温、蓄水、保墒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幼树成活率及生长量。

4.1.7ABT生根粉技术:ABT生根粉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性植物生根促进剂和生长调节剂,可加速植物代谢,增加呼吸强度,提高酶的活性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植物体内氮、磷、硫的吸收与转化,对促进林木的扦插生根和苗木受伤根系的恢复,提高苗木移栽成活具有显著的作用。

4.2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渗灌、滴灌、喷灌节水造林技术,与漫灌对照,湿层厚度50cm时,平均节水86.30%,节电83.30%,省劳3倍,省时25%。1995年林场积极引进和安装以色列滴灌设施,在马路滩建立400hm2示范工程,实现了亩均节水55%,节电53%,节约田间管理费55.20%的目标,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并在种植业、林果业等方面推广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沙漠造林中选用抗旱性强、蒸腾量小的适生灌木树种,降低了治沙成本,提高了治沙效果,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探索了新的途径。

4.3沙漠植物园引种驯化栽培林场近几年先后引进理想大根等蔬菜品种58个、针叶树种、花灌木为主的适生树种52个,建立繁育圃、采穗圃、品种园20hm2,诱导接种锁阳、苁蓉20hm2,推广应用抗旱保水剂、生根粉、容器育苗、经济林设施栽培等新材料和新技术,为辐射周边地区发展现代农林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4.4农产品加工2004年组建成立天源农业产业公司后,修建了容量1 000t的冷库,建成年加工12万只羔羊肉加工生产线1条,开发以“土门”羔羊肉、“黄羊川”小杂粮、“红秃头”挂面、“黄羊川”糯玉米、“沙漠”土鸡等5个系列,28个品种,2006年公司产值达到1 200多万元,带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5沙漠治理成效

从1980年开始,马路滩林场共营造防风固沙林

4 000 hm2,农田防护林100hm2,封沙育林(草)7 000hm2,植被覆盖度由1980年的20%~30%提高到目前的70%~80%,有效保护了周边1.50万公顷的农田,2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6对沙漠化防治的思考与认识

6.1共同行动策略治沙和环境建设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沙事业,开展公益活动,以社会力量支持沙漠生态治理工作。积极组织国内外民间团体、爱心人士和广大民众参与治沙活动。

6.2自然恢复策略人口、资源、土地压力是造成生态恶化和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减少人为对沙漠生态的干扰是治理沙漠的根本前提。封沙育林草、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治沙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首选技术措施。

6.3科学发展策略我国治沙技术成熟,民众参与率高,有资金保障就能加速治理。

6.4产业开发策略把治沙和沙产业开发、农产品加工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保障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体系。

6.5发展促进策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防治沙漠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政府多渠道增加防治荒漠化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加快了防治荒漠化的步伐。

6.6法制保障策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防沙治沙法》等,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开始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总理在民勤考察并做重要指示,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沙漠治理的决心、信心和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长远考虑。

参考文献

[1] 屈建军、马立鹏、刘从.甘肃省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22(5):521.

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草原资源 虫害 生物和生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 S14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56-02

近些年来,草原虫害问题较为频繁,严重影响到草原资源保护,如果一味的采用传统化学药物治理虫害,将对草原带来严重的污染,牲畜在食用带有农药残留的青草后,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农药中毒现象,种种弊端始终被诟病。基于这一问题,对草原虫害问题采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草原虫害问题,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成本低,为草原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看来,加强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草原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草原植被退化严重

草原虫害是危害草原资源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草原植被退化严重,出现沙漠化,很多植被覆盖面积越来越少,植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影响,同时也为草原虫害问题出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旦牧草返青,害虫将开始大肆的破坏草原资源,病大量产卵繁衍,害虫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草原资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大量草场被害虫啃食殆尽,失去了原有的放牧价值,草场植被荒漠化,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1]。

1.2 气候条件适宜

由于草原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更适合害虫生长、繁衍,每年草原温度和适度的变化都会加剧害虫数量增长,尤其是冬季降雪和春季降水对虫卵孵化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空间,气温骤升或者持续干旱的气候对于害虫生长尤为有力。一旦在适宜的环境下,害虫将大肆繁衍和生长,这就为草场带来严重的打击。

1.3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植被退化,害虫大肆繁殖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草原多以放牧为主,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牧民过于重视牲畜数量,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时常出现过度放牧和滥牧现象[2]。也正是这种粗放型的经营放牧方式,导致草原上植被多样性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植物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同时为害虫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虫害肆虐,从而加剧草原荒漠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 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措施

由于草原虫害问题日趋严重,对于草原资源的危害性也在逐渐加重,为了能够保护草原资源,抑制荒漠化现象持续加剧,减少虫害滋生,采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措施,取代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理模式,能够有效起到治理虫害问题的同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治理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2.1 加大宣传力度和技术培训

草原虫害问题近些年来尤为严重,严重影响到了草原上的放牧业,对于虫害治理问题,在应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之前,首先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借助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介进行大范围宣传,以此来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牧民生物和生态治理的积极性,更为主动的配合工作开展,将其落实到实处,为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此外,还应该加强牧民的技术培训,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培训班,不同害虫分类知识、草原蝗虫检测技术以及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等等,不断提升牧民的虫害治理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保证草原牧民能够更加充分、全面的掌握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更大范围的推广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

2.2 利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降低草原污染

针对草原虫害问题应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特点,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害虫繁衍,还具有无污染、治理成本低的优势。在实际应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中,首先是蝗虫杀虫真菌,即绿僵菌杀虫真菌,从不同剂型种类的杀蝗绿僵菌中挑选出毒性最强的绿僵菌,用来治理蝗虫灾害,主要治理的蝗虫种类多位亚种小车蝗。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可以发现,采用绿僵菌技术来治理蝗虫,害虫减退率高达85%,最终防治效果为75%以上;二是草地螟寄生性天敌昆虫饲养繁殖技术由于草地螟是一种草原虫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昆虫,尤其是在农牧交错区域内,草地螟大肆繁殖,对我国的草原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同时影响到了我国农牧业的发展[4]。故此,根据草地螟害虫的发生特点,采用人工繁殖寄生性天敌的方法,利用性诱剂综合防治技术代替传统的农药治理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三是牧鸡减蝗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采用牧鸡来治理蝗虫,具有无公害、成本低和见效快的有点,能够有效控制虫害问题,保护草地资源,同时在控制草原退化问题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特点。

生物和生态治理实际应用中,充分利用蝗虫天敌进行治理,采用招引粉红椋鸟治理草原虫害,在蝗虫害高频发区域人工建设砖巢招引粉红椋鸟防治草原蝗虫灾害。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草原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建立生物防治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应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为其他草原虫害治理工作开展提供示范和帮助,或是建立药物、机械和储备库,确保草原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缩短防治时间,提升治理成效。在蝗虫滋生地区种植蝗虫不喜的枸杞、紫惠槐、灌木、羊柴和沙棘等植被,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有效治理虫害问题,还可以实现控制草原荒漠化,起到防尘固沙的作用,帮助牧民增加收入;采用生物农药防治,加强对人畜无害生物农药的研发,诸如,苦参碱和印楝菌素等生物农药,能够有效起到虫害治理的作用,这样在治理虫害的同时,不仅不会污染到周围环境,还可以有效保证人畜生命安全;对虫害实时监测和预报,相关虫害治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尤其是虫害高发区,通过动态监测来分析草原虫害发生规律,从而为后续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提供更为充足的资料。

2.3 强化专业应急生物和生态防治能力

在草原上虫害频发区域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一支专业草原防虫和防火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知识教育和实战训练,不断提高专业队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努力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的草原虫害防治队伍[5]。

2.4 加强生态治理

草原虫害治理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长远的规划,采用轮牧、休牧和禁牧等措施,为草原青草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草场生长和发育空间,为荒漠化的草场赋予新的生命力,维护草原生命平衡。

结论

综上所述,草原虫害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严重损害到草原资源,不利于草原放牧业生产活动开展,对此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虫害治理队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消灭虫害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健,陈瑞军.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探讨[J].北京农业,2015,32(3):47-47.

[2] 张焕强.河北省:加大生物防治及生态治理[J].中国畜牧业,2011,27(22):33-34.

[3] 张爱玲.肃南县大力推广草原虫害生物防控技术[J].中国农资,2014,12(8):269-269.

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第7篇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一直面临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严重等难题。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全区防沙治沙效果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转变。据2014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比2009年减少41.69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34.32万公顷,“绿带”锁住了“黄龙”。

而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之外,荒漠化治理也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了生态屏障,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组合拳”治沙

内蒙古多年来坚持科学治理、综合治理的方法,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防沙治沙。以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主要分布区――阿拉善盟为例,当地因地制宜,实施成效显著的防沙治沙“组合拳”,有效阻止沙漠蔓延。 在实施沙漠生态工程中,企业把沙区农牧民由“生态难民”变成了“生态富民”。

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乔永祥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在与风沙的长期抗争中,阿拉善盟摸索出以灌木为主,灌木、乔木和草相结合的经验,形成以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为主的生态屏障建设格局。

阿拉善左旗(县)巴彦诺日公苏木(乡)浩坦淖日嘎查(村)位于广袤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从1992年起由林业部门实施飞播造林。如今置身其中,花棒、沙拐枣等沙生植物随风摇曳,曾经的荒芜大漠焕发勃勃生机。“过去房前屋后都是沙丘,羊没有草吃,人也快生活不下去了。”牧民王翠英说,“现在草木多了,风沙少了,生活也变好了。”

在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的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芒来嘎查,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林令人震撼。但多年前,芒来嘎查风沙频繁、土地贫瘠,不少世代生活于此的牧民纷纷搬离。

“梭梭林阻止乌兰布和沙漠扩展蔓延,保护黄河、贺兰山和附近的铁路,牧民还能在梭梭上嫁接肉苁蓉增收。”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由于这片沙漠的边缘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适宜人工种植梭梭。当地2011年规划的40万亩梭梭造林地,目前已完成35万亩造林面积。

此外,2010年启动、总投资4亿余元的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效果初显。当地林业部门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长350公里、宽3公里至20公里的生物治沙带,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成长110公里、宽3公里至10公里的生物治沙锁边带,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形成一定的锁边林带,流动沙丘趋于固定,局地环境改善。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距北京约500公里,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贯穿东西,沙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2.4%。2000年以来,作为京津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当地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启动实施区域性防沙治沙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生态建设理念,将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纳入各地党政领导的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内容,采取规模治理、集中治理等方式提高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综合效益。

当地提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以工业化的思维调整林沙产业结构,鼓励各地大力发展灌木饲料林基地、木本粮油原料林基地、用材林基地和林果经济林基地;将生态建设与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沙地增绿、农牧民增收的成功之路。

在创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机制方面,赤峰市全面推广“工程招投标造林”、“合同制造林”、“先造后补造林”等管理模式,提高生态建设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在工程规划上,当地还注重改变过去规模小而散的做法,打破乡村界限和各项工程界限,突出规模效应,降低建设成本;在组织形式上,则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治沙。

卫星监测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基本形成长400公里、宽1―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持续向好逆转态势。

治沙背后的致富模式

内蒙古近年来把防沙治沙与调整沙区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探索和创建了类型多样的产业化防治模式。

牧民乌尼尔道格陶,曾是在库布其沙漠里生活40多年的“生态难民”。风沙一次次威胁着他的土屋,他一次次用铁锹“抢救”自己的家园。“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辈子还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他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2007年,他和另外分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的几十户牧民没花一分钱,就搬进了当地一家治沙龙头企业投资兴建的牧民新村。

“我搬到这里后,由一种身份变成了几种身份。”乌尼尔道格陶笑着为自己“定位”:他用自己的“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成为企业的股民;他每年都参与沙漠治理,成为企业的生B工人;在企业为自己建的半亩大棚中种植蔬菜,成为菜农;在企业为自己建好的标准化棚圈中养羊养牛;闲暇时在紧靠新村的旅游景区为游客牵马、拉骆驼挣钱。

这些来自散居在七星湖周边杭锦旗独贵特拉镇道图嘎查(村)的牧民,拥有面积广阔的草场,但沙化严重。企业把分散居住在4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牧民搬出来,为的是打造“生态无人区”,让沙漠得到自我修复的同时,也让牧民过上崭新的生活。

在实施沙漠生态工程中,企业把沙区农牧民由“生态难民”变成了“生态富民”:农牧民的农牧产品产销、看病就医、上学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企业为沙区老百姓建设了一些沙漠小镇区和沙漠农牧民学校,让老百姓同样享受城里人的生活。

荒漠化治理方法范文第8篇

一、整合网络,开阔视野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网络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庞大的信息资源库,而这些资源就可以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们的认知。高中生对于网络资源的访问和搜集都非常熟练,因此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学生们的这一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网络资源,并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们引入课外知识,从而在开拓学生们的视野的同时有效的巩固学生们的认知。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高中地理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因为学生们对于这部分内容并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我没有直接为学生们讲解课本内容,而是在上课之前首先让学生们通过网络渠道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将自己搜集到的内容分享给全班同学。学生们了解到要求之后纷纷积极的展开了资料的搜集,并在课堂中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其他人。有的同学搜集到:太阳辐射会影响地球的地理环境,同时还会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也有的同学关注的是:太阳活动对地面的影响,并了解到了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等现象。学生们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搜集和整合了解到大量的相关知识,并对本节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确保课程顺利的开展。

由此可见,整合网络资源的地理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程度促使学生们能够扎实的学习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们能够将现代技术运用到学习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二、整合生活,学以致用

一切知识都是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因而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的教学更能够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整合生活资源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能够将日常的生活经验融入到地理学习中,并学会用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从而有效的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高中地理中《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首先要求学生们畅所欲言,谈一谈近几年来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环境问题。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我要求学生们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等相关的内容,同时结合课本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们预习了课本之后,了解到: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如:大量的开采矿产导致的土地资源锐减;污水大量排放导致的水污染问题;以及煤炭、石油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等。随后我系统的为学生们讲解了污染的来源和治理问题,学生们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纷纷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注重保护环境。

由此可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链接生活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以致用,从而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整合反馈,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引导并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一种传播知识的方式。而学生作为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主体,其反馈信息能够更好的引导教师的走向。因此,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学生们的反馈信息,并结合学生们反馈的信息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性教学,从而有效的解决学生们的具体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高中地理中《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首先为学生们讲解了荒漠化的概念。然后,我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阐述荒漠化的危害。学生们表示:土地荒漠化会导致畜牧业退化、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土壤沙漠化。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我发现学生们很容易忽略了荒漠化对水体的影响。于是我引导学生们考虑:沙漠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学生们回答:水。于是我追问到:沙漠中为什么没有水呢?结合问题学生们展开了深入思考,并学习到:土壤荒漠化会导致水流流量减小水资源匮乏。学生们了解到这些知识之后,我又为学生们讲解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强化学生们的记忆。

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多多关注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及时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引导能够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高效的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整体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